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篇1

现如今,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生态保护以及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不断重视,针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城市湿地公园也逐渐兴起。湿地公园在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其中最为凸显的就是景观营造方面。景观综合功能的提升或者说是美学效果的发挥应该成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样才能够发挥城市湿地公园改善城市居民生存环境,又兼顾美学享受的作用,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

1.城市湿地公园概念与特质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根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它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城市湿地公园深受居民欢迎,主要因为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性公园的特质,它除了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游憩等基本功能外,还在自然生态、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表现突出,具体如表1。

表1 城市湿地公园特质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功能分区模糊不清

城市湿地公园大多形式一致,功能分区较为模糊不清,模仿重复现象普遍,缺乏特色,这就造成湿地公园内容过于混乱,既不利于管理,又很难充分发挥景观效应。

2.2景观要素与湿地环境相矛盾

硬质设施过于明显是湿地公园存在的普遍问题,其中包括设施用房、休息场所、道路、小品等等。除此之外,湿地公园中还存在着水体设计过于僵化,植物搭配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是湿地景观要素在规划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和改善的重要方面。

2.3景观设计理念的滞后

城市湿地公园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是评价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个指标,而其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其景观规划也尤为重要。合理的景观布置可以形成多功能、多样化的景观环境,使民众全方位感知湿地景观,为民众提供交流的活动场所。目前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只是进行简单的功能空间划分,或追求图案式的平面安排;设计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地域特色;而且较少考虑使用者的行为,缺乏对公众参与性的考虑。

3.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

3.1景观功能分区多样化

景观在功能分区上不应和其他公园有太多雷同,应充分发掘城市湿地公园独具的景观潜力。根据游憩活动的不同,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做以下分区:观赏型活动区、体验型活动区、认知型活动区、科普型活动区等,具体如表2。

表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区

类别 Category 内容 Content

观赏型活动区 Ornamental activity area 湿地景观观赏、观鸟观鱼、观察湿地的净化程序等

体验型活动区 Hands-on activity area 湿地滨水体验、采莲等

认知型活动区 Cognitive activity area 湿地博物馆参观、湿地动植物识别等

科普型活动区 Science-based activity area 植物习性观察、湿地生态系统观测、湿地的景观变化等

3.2景观要素营造彰显湿地特色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时,在满足生态适应原则的前提下,景观营造方面需综合考虑水岸、植物、建筑小品、道路、城市特色、文化因素、功能要求、以及周边环境等等。

3.3打造城市文化特色

文化背景对于营造景观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也包含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中的湿地公园建设应考虑到这个因素,湿地公园不单单是亲近自然,更是亲近这座城市,湿地公园中的一草一木,都应包含着这个城市的特征,湿地公园中的道路小品,更应该展现这座城市风采,让时间停留在这里,拒绝外界的干扰。

3.4周边环境的合理过渡

目前有关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大多是关注于湿地公园内部的内容,而忽略了湿地公园周边环境的设计。周边环境的好坏不单单和湿地公园密切相关,还能够对湿地公园的景观效应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考虑湿地公园周边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城市湿地公园的选址一般选择非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污染区的地方,沿城市河道为宜。为了满足湿地植物以及景观要求,最好是有丰富地形和大量天然植物。城市湿地公园的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包括公路、居民住宅、河道等等环境,所以,要对不同的环境进行实际分析,做出适宜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规划方法。

3.5景观要素的结合设计

篇2

Abstract: As a part of city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etland Park, not only to bring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local resi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link of its itself is the city ecological cycle. Through the water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status quo of the city wetland park brings a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of light? This paper tries to combine the actual projec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ecological waterscap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answer for inspiration.

Keywords: City Wetland Park; landscape ecology; governance; tong Lake Wetland Park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城市水环境的健康与否是城市安全的关键。湿地公园的建立,带动了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利用并促进其生态系统的健康化发展。若是没有健康的水环境,市民的饮水安全、城市的灾害防治、人居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都无从谈起。水是流动的,水在区域大自然中的良性循环可以在城市湿地公园这一环境中实现微观和宏观循环的有机结合。由此可知,水在湿地公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同时揭示了城市湿地作为“大地之肾”在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作用。

人类天生具有亲水性。所以凡是有水景的地方,可以说,就是有魅力的地方。从水资源现状来看,惠州潼湖湿地核心面积达670公顷,湖泊绵延11公里(资料来源:《惠州潼湖湿地市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2005~2015)》),集雨面积494平方公里(资料来源:《惠州仲恺高新区潼湖流域河涌综合治理规划报告书》),是广东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湿地,属典型的湖泊及河流湿地环境。如此天然的水系资源,若不加以合理的规划设计,很容易重蹈历史的覆撤,上演“环境恶化、梦断潼湖”的悲剧场景。本文将以潼湖湿地公园规划这一项目为对象,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水系规划及景观设计进行初步探索,以对未来类似的设计有所启发。

2 湿地公园水景规划的生态性

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湿地系统拥有的生态性在自然环境上的表达更为充足。但不能忽视的是,城市湿地多由人工打造,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湿地有着不可忽略的社会性。因此,城市湿地的生态性,更多的体现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之中。

2.1生态性在自然环境中的体现

湿地对城市环境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大体可归结为以下6个方面: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碳和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防浪固岸以及美化环境。在对水系及景观的处理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原有资源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是保持湿地系统生态性的重要手段。切不可按所谓的设计构想将这些元素加以忽略及改变,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完整及平衡性。使得原有的生态系统丧失了完整性,也放弃了其天然的自然调节能力。

2.2生态性在社会环境中的体现

一提及“湿地”,随之而来的是对“水”的强烈印象。人类文明的起源与水的关系不可分割,因此,作为城市系统的补充,湿地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地人文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员,湿地系统的存在时疏松水环境和高密城市集合体的一个中和空间,使得城市可使用的公共空间更为完整。其次,湿地系统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部分,其天然的自然性使得人们置身其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比城市其他硬质环境中所受到的压力要小得多。由此可知,湿地系统于城市的存在而言,起到的是为城市社会发展发挥着正面的影响作用。

3 以惠州潼湖湿地公园规划为例分析

3.1 项目背景

潼湖湿地位于惠州市西端,毗邻东江,属于潼湖生产基地、潼湖镇、潼侨镇、陈江镇和沥林镇等的用地,是广东省弥足珍贵的一片湿地区域。潼湖湿地属典型的湖泊及河流湿地环境,有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动植物栖息或开发生态旅游,都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宝地。

近年来,由于潼湖周边地区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更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使潼湖湿地在利用过程中遭到了破坏,面临着生物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如果再不及时进行规划研究,明确潼湖湿地的发展定位,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将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对此,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开发区以及周边镇和军垦部队等高度关注,潼湖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也逐步提上日程。

3.2项目水系治理及规划设计的生态性分析

从整体的规划设计层面上,我们将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时间段进行水系的治理及设计。从水系治理的手法上说,运用“近自然”(near-natural)的营造方式和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相结合,再根据时间段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分别是造水、治水、活水、亲水、源水、乐水。

3.2.1造水——千顷湖面、万亩泽地

从环境效益上看,湿地公园不同片区的相继建成,能有效改善潼湖地区的水质,同时可适当补充惠州的地下水资源。随着大面积亲水带遗迹水生植物的驻入,对缓解惠州城区内热岛效应,以及改善当地小气候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规划设计结合水系资源的现状,在湿地核心区进行清淤工程并扩增水面,以达到储蓄水量,恢复潼湖历史“千顷湖面、万亩泽地”的壮丽原景。

3.2.2治水——健康潼湖

篇3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人工手段对原有的自然湿地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以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并且同时兼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和示范功能。其整体规划蕴含了文化和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研、游玩、休憩的一块特殊保护区域。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213处(试点),面积达到100万hm2以上。全国各类湿地公园更是不计其数,遍布我国31个省(区、市)。

但是由于湿地在我国属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湿地认识还不够成熟,湿地科学理论不够完整,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相脱节等原因,导致目前仍没有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园内本身的湿地自然景观不明显,如河、岛、浅滩等湿地地貌特征受季节性影响会缺失;湿地景观设计未考虑当地的文化元素,与当地的文化脱节;植物景观设计单调导致生物多样性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景观。本文以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相关内容,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供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帮助。

二、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1、湿地的分类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我们经常提到人工湿地是由一种非自然环境形成,即有人工修建或人工操作与控制的湿地。

2、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它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与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面为主体,以陆地为辅助,大部分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硬质景观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环境,这就限制了硬质景观的出现,使之带有很强的造景局限性。

(3)湿地生态的脆弱性

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以人为本的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湿地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得到便利,而不是针对少数人,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四、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问题

1、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强调的是湿地公园中的各个元素统一,形成有机体系,相互促进性发展。它要求的是从各个点到各个面的完美系统性的体现,是系统中的元素,如点层次的植物群落点、动物栖息点、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有自己的内涵,同时与整个系统性设计相融合。要求湿地公园中的各个节点,如大型功能性场地、湿地性水域、块状植物群落,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体现,同时与整个设计风格相统一。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能够使我们的主体更鲜明、设计目标更明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2、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是在尽量保护湿地公园景观不受城市发展的破坏和影响为基本原则,在考虑自然环境的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种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关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主要由以下几点:(1)尊重自然,尊重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环境,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乡土植物、保护当地的物种,从而从整体上,涵养水源、改善空气、增加湿度,使景观自然发展。(2)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观,能反映出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自然生态的指标直接体现生态价值观。(3)我们要对湿地公园及整个城市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地理、气候、水文、动植物地表轨迹、景观变化规律等方面深入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景观整体。在对湿地的植物配置上,首先要针对本地植物适宜生长的特点,所以首选是本地植物,同时还要适度的增加易于成活的新种类,以便于植物之间良好的搭配能对水体污染起到更好的效果。然后在植物的选择上还要有多样性,这样植物在视觉上才会有好的效果。

3、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对湿地公园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人们对景观的旅游性,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肩负的使命:(1)保护湿地公园景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改善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供就业,以一种健康和谐的方式来维护当地的景观环境。(3)为湿地公园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创造资金。(4)以保护型的旅游,宣传湿地公园的保护知识。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建立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基础上的,使湿地公园景观更好的发展。

4、水体植物景观

依据水体面积大小而言,针对不同面积的水面,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在水面较大处,应种植大而连续的植物,从而在量上给人以壮观的感觉,同时这些植物在配置时要分清主次,体形、特点等要相似,不能给人以杂乱的感觉,要适宜远观。但如果水面面积较小时,则对植物的高度则有更高的要求,较小的水面不适宜远观,所以在近景的情况下,对于植物的要求,则需要种类少、个体矮些,这样就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协调感,同时还能映衬出水面镜面的感觉。

水体的深浅对植物的选择也不同,水深的地方,如果离岸还较远,面积分应选择有净水作用的植物,但在数量上要控制好,以免其生长过快而影响水体的质量。同时对于浅水的地方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观赏为主,所以可栽植挺水、漂浮类植物。

5、湿地公园陆生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中的岛屿并不少见,在岛屿植物的配置上要注意所栽种的陆生植物要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这样才能适当岛屿上水湿性强的特点,所以各种陆生植物在配置上不仅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还需要有一定的观赏性,这样才能使岛屿上的植物群落和谐、优美。同时在植物的栽种上不能太单一,需要成群、成片的效果,要针对不同的风景地貌特征来选择植物的种类,这样所形成的景观才会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形成景观的良好的群落结构。

五、结束语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复杂、综合、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 刘芳宏:《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探析》,《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篇4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132

作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在调节径流、改善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湿地公园建设如雨后春笋,但由于认识不足,发展过程中良莠不齐,可持续发展理念迅速从政经等方面扩展到湿地公园中,湿地公园可持续性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是贯彻“十”提出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1 湿地公园的特征及概念

从众多专家学者对湿地公园的描述及设计实例中可总结出其基本特征:强调湿地系统的生态性,突出湿地所特有的科研、科教功能,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及较大规模的湿生或沼生生态系统;强调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培育的重要绿地空间,是各种湿地植物展示、涉禽和游禽栖息活动的场所。湿地公园是具有一定规模,以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以发挥湿地多功能效益为宗旨,可供人们进行科研、生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2 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调研、分析和总结,发现在其营建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片面理解湿地公园概念:设计上机械借鉴水景公园等模式,没有对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保护策略进行深刻分析,如水体营养化后植物大量死亡,湿地向陆地转化;缺乏科学的认知:缺少对场地原有土壤、水文条件和地域特征等限制因素的充分考虑,如对水位高度的分析,景观同质化现象普遍;人工痕迹过重:规划中大尺度改变原有场地,湿地公园的典型特征难觅踪迹,如生态群落面积缩小,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建设中本应留些沙丘岛屿供鸟类筑巢产卵,但整治后只有一望无际的水面,原有芦苇不见了踪影,鸟类数量和种群开始逐年减少;忽略湿地生境的可持续性:缺少对场地中自然要素的代谢力、生物链和场地生态承载力的考虑,如盲目引进未经风险评估的动植物物种,位于江苏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西侧的“华侨城”项目已取得预售许可证,违背了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中关于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禁止在园内从事房地产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的明文规定。

3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

3.1 深入认识湿地公园

其设计要重视湿地环境特征,做到借鉴与因地制宜结合,还需保护好湿地原有主要景观要素。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将资源保护、旅游开发、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致,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3.2 控制过度人为干预

建构湿地公园需反映出湿地生态条件及景观特征,因此设计应针对基地条件的多样性,合理利用场地客观条件,保持原有空间特征,在适度开发之上努力恢复原有自然风貌,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破坏,同时将湿地开发与农渔业发展相联系,探索一条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3.4 营造湿地生境的完整性

湿地系统中各因素互相影响,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各主要因素,优化景观结构以保证湿地空间、生态和生境上的完整性。调研阶段要充分考察场地环境,特别是原有生境条件,要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的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原有景观要素;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 湿地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更注重湿地景观资源的保护,须对其进行详实的调查评价,针对资源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做出最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

4.1 景观规划理念

以保护与修复湿地系统生态平衡和完整性、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理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景观规划方法

先用遥感和GIS技术及现场踏勘、网上搜集的方式对场地情况进行规划前的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再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参照其他公园的规划方法,从保护入手规划出合理的功能分区后再进行具体的道路等专项规划。

4.3 景观概念设计

湿地公园建设的最主要目标是进行湿地生态保护,因此规划必须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科学规划生态保育与修复、科普宣教等功能。

4.4 功能分区及景观特色

区域不同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可能会有差异,其功能分区应考虑地域的特殊性如水文等条件来合理设计湿地生态系统。其功能分区一般应包括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生态恢复重建区、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管理服务区,需结合其景观特色进行景观建设(见表1)。

表1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及景观特色

功能分区 景观特色

生态保育区 作为核心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在区内可针对特别需要保护的湿地生态系统、珍稀物种的繁殖地或原产地设置或临时禁入区,包括湿地重点保护区和湿地科研监测区。

生态恢复重建区 以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为主,修复、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科普宣教展示区 向游客展示湿地科普知识和湿地生态文化,包括湿地植物园、湿地自然探索体验园、湿地文化长廊、观鸟屋、湿地宣教中心等

生态功能展示区 主要展示湿地生态特征、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等生态功能,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是湿地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分布的区域,允许游客进行限制性的生态旅游、科学观察与探索。

湿地体验区 参与农渔等生产过程,包括湿地农耕体验、湿地人家、农产品采摘体验、文化体验和购物、餐饮等。

管理服务区 在湿地生态特征不明显或非湿地区域建设的可供管理机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游客进行停车等活动的区域,包括入口管理服务区、保卫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湿地保护宣传长廊、野生动物保护站等。

4.5 道路系统规划

分为园内和园外交通,这里讨论前者,它又细分为主、次干道、游步道和水上交通。主干道宽约7m,主要用于形成基地内游览环路,还担任消防等功能;次干道宽约4~5m,以游览车辆为主,通往园内各分区和主要景点;游步道宽约1~1.2m,用于补充功能分区,主要有田间小径等;水上交通线路作为延伸,如环保型的自驾木舟等。

4.6 水系规划

尽可能实现湿地水系的自我循环,保证较大水面节点以提供良好的水面效益,局部需根据现有地形进行改造,水位高差变化不宜过大,但得具可供流动的坡度,使水流缓慢均匀流动,还需注意对周边地区的排水及引水系统的调整;在水质改善方面可采取如建立区域内雨水收集系统、限制水上活动项目等措施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4.7 植物景观规划

湿地植物是构成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创造湿地公园生境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规划中应根据现有植被类型和总体布局要求,在尽可能保留现有植被的前提下,以水生植物为重点,既考虑湿地生境的多样性,又追求季相与林相的变化,从水中向陆地可以依次配置沉水植被、挺水植被、湿地灌丛植被、湿生乔草植被。

4.8 驳岸设计

以自然生态驳岸为主,用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并在水陆交接的自然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可以加强湿地的自然调节功能,还可以为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和充分发挥湿地的渗透及过滤作用。设计中可用种植植被、树木等护底来增强护岸的稳定性,还需分析大众行为心理,保证岸上的视线通畅,以增强游客的亲水性;此外还可以依不同水岸的具体情况,采用诸如阶梯式驳岸等设计。

5 结 语

我国湿地资源丰富,湿地公园的建设热情与日俱增,近年来申报国家湿地公园越来越多,但由于湿地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可持续性成为湿地公园新的发展方向,也响应了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所倡导的设计伦理观,实践告诉我们:一定不能沿袭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倡导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湿地公园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5

1 茶园设计的必要性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茶”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逐渐便成为了一种茶文化。从古至今的演变中,茶文化一直与农耕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喝茶习俗、品茗作诗已经成为了古代文人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古典诗词中都能反映人们对于茶的喜爱,陈照年先生曾将茶定义为中国的过瘾,并全面的总结了茶的发展历程和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茶文化首要的是具有满足大众饮茶的物质层面需求,其次的是由于其所具有的佛家道家的文化,给人们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哲学理念的追求。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代,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茶园文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文化情有独钟,茶文化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魅力的人文风景,成为旅游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茶园的资源丰富,包括了以茶为中心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茶叶的消费者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使得服务也成为了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文化旅游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茶文化的旅游效应,可以带动茶叶生产、科教、以及生态旅游这一系列的环节,使茶农增加收入的同时,又能够起到传承我国茶文化悠久的历史,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对茶园进行规划设计,可以促进具有生态特点的观光茶园的建立,让茶文化渗透到茶园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以园区为核心的涵盖文化保护、特色经济、生态旅游的一体化工程,将茶叶与旅游业通过产业互动的模式,加速产业结构的转变,例如,云南省普洱市推出的“普洱茶休闲观光生态游”就将茶叶文化与旅游业较好的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一体化的宣传和销售,促进了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茶园文化发展还不完善,在其规划和设计上面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优势,没有很好的体现其本身的意义。纵观我国各大重要的茶叶主产区,大多数茶园的规划设计显得比较单一,甚至是出现了较多的雷同现象,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文化特色和主题创意。为了更好的发展茶叶旅游,对茶园的规划设计便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风格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主要表现为在名门别院中将山水风景精致化,表现出对生态自然的遵从以及对视觉感官的重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既是中国古典艺术的表达方式的存在,又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随着不断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仍主要为借景、障景、移景和隔景等,其对今天的园林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2.1 借景

主要是通过叠合、引入的方式将园外的风景与园内的风景结合在一起,巧妙地避免园林空间狭小这一缺点,使得园林布局更加饱满和合理。颐和园里的玉泉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借景手法的例子。借景手法主要由3种方法构成:开辟赏景透视线、提升景点高度、借虚景。借景的内容也比较广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象都可以成为其借助的点。

2.2 障景

不同于借景,而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包括假山设计、建筑、峰林等,将园中的景物进行隐藏,避免较宽大的园林给人一种空旷冗杂的感觉,而又可以使游客在观赏中通过不断地发现景点,带来一种欣喜的感觉。这是古典园林常用的手法,将园林的美逐渐的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惊喜。

2.3 隔景

其作用与障景相类似,就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园林的空间分隔开来,通过对游客的视线进行阻挡,减少相连景^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得园林在空间布局上更加丰富合理。

2.4 移景

指通过在园林设计中对景物进行移植或者仿建,完善园林的构造,使其更加具有美观性。这种手法在古代园林中运用比较广泛,效果也比较好。例如,在我国著名的景点圆明园中,既具有无锡特色的寄畅园,又有众多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这种造景手法,解决了古代交通不便,南北文化差异不能被很好的欣赏的问题。但是移景并不等同于复制景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好会由于地域以及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需要对景象进行加工,使其更具形象化。

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对茶园设计的启示

3.1 以自然景观为基础

茶园文化是在茶叶生产的历史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其进行设计可以将茶园文化很好的展示出来。纵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虽然三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就思想上来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是以体现道家的“道法自然”为主,而茶文化的发展除了具有道家文化的特点之外,还体现了佛家和儒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于是,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运用到茶园设计中便有了很好的思想基础。茶园设计要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要注重对自然因素的遵从,对自然景观进行适当的改造,保护茶园自身的景观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就是要认真的分析茶园的地理因素、地形特征和空间布局,采用适当的手法,对地形、地势和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的发展茶园文化,不仅要将茶叶种植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为茶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还要将茶园的园林景观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对茶园生长的茶树和周围的植被进行合理的划分,尊重植被存在的合理性,呈献给游客一种原生态的茶园的风景。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茶园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上保存其独特的自然风味,使得游客在欣赏中能够起到亲临大自然的感觉。

3.2 以体现茶文化的内涵为改造点

茶园设计对带动茶文化旅游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茶园的设计中也应该要体现出茶文化的特点,使二者可以很好的相互促进。在茶园的选址上,就要以自然风景区和郊外为主,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可以给游客更好的亲近自然的机会;在茶园的设计主题上,要突出一种修身养性、安谧静雅的氛围,使游客在欣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茶文化自古以来的那种“清新淡雅”的韵味。在人为造景上,要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特点,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使得茶园设计能够很好的突出超脱的茶文化意境。在实际设计时,不仅要在空间构造上下功夫,使其体现出一种灵秀之美,更要顾及茶园的整体氛围,突出茶文化的特点,发扬中华优秀的茶叶文化。

3.3 以整体观为设计原则

茶园设计需要实现游客可以在茶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这一目的。在实际的设计中,要融合“和谐大自然”的理念,将其贯彻到茶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注重体现景观一致的原则,由于游客在欣赏过程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将景观空间的性质与建筑的性质联系在一起。设计者要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种心理,在茶园空间布局的设计上要与茶园的整体风格相呼应,提升茶园景观的特点;要注重景观的完整性原则,茶园设计是一个将整个茶叶生产、生态旅游等环节相联系的过程,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茶园文化设计,使其达到效果最大化,要将茶园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清幽舒适、养生宜人的氛围,使得游客在茶园观赏中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又能够对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进一步的了解。

3.4 以融入创意元素为特点

针对现阶段茶园设计不能突出特点,雷同现象多的问题,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将创意融入设计理念中,形成独具一格的茶园文化。设计师要给茶园定一个设计主题,突出其地域特色、茶叶特点,如:“福建武夷山脉就以突出武夷山大红袍为设计点,形成了以大红袍观光为一体的茶园。”要发掘茶叶的精神文化内涵,展示出茶园的独特的风格,针对现阶段生态旅游热门的现象,借鉴优秀的创意理念,设计出具有鲜明特点的茶园,来吸引游客。同时,还可以将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茶园设计中,使得茶文化更加的生动,并且更好的带动当地的生态旅游,促进经济的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文化旅游的发展,茶文化旅游将会获得一个较好的发展机遇。茶园给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场地,要认真的对待茶园设计这一概念,借b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茶园设计注入活力。成功的茶园设计既能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让游客在生态观赏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其促进作用。茶园设计要汇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尊重大自然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创意理念,达到其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邵春田.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 (02).

[2]魏保枝.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3]米敏,黄小飞.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 2011(05).

篇6

 

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可大量降低运行费用,比传统冷水机组和空气源热泵少30%,比电采暖少70%。能效比一般为4~6。在我国低碳节能的政策引导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在民用建筑小区的应用已经日渐广泛,但是在煤矿等生产厂区使用该技术的并不多。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该技术在煤炭上应用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

1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应用的优点

(1)系统不燃油、不燃气、不燃煤,以便使煤矿本身节省能源,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煤。(2)系统可建造在煤矿的厂区,安装在绿地、停车场下,无燃烧,无排烟,也无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3)热泵既可供暖,又可制冷,制冷时产生的余热还可提供生活生产热水或为游泳池加热,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能源。对于煤矿这种建筑类型较复杂的地方比较实用。(4)埋管式地源热泵的水系统采用全封闭循环,借助于地下土壤源温度场取冷或散热,不蒸发、不补水、循环往复,对于偏远缺水的煤矿来说较实用。(5)系统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自动控制程度,无需专业人员操控。(6)系统不用冷却塔,从根本上杜绝了军团菌的滋生,对于煤矿工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地上的非工作时间可以得到舒适的温湿度洁净环境,有利于身心健康。(7)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使用寿命可长达五十年,在煤矿的正常使用年限中无需更换。(8)系统无易燃、易爆隐患,在煤矿的特殊环境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使用这种系统更实用、放心。(9)系统不需要锅炉房、冷却塔及其它室外设备,不需要集中占地,为煤矿节省了地皮,产生附加经济效益[1]。

2埋管式地源热泵在煤矿中应用带来的长期效益

对于煤矿来说地下水资源尤其不能破坏,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就具备这种优势,以土地为热源,不破坏地下水资源、低噪音,而且不排放废气和废弃物,具备零污染的良好环保品质。

2.1弥补地下水资源短缺

我国地下淡水资源量为694km3,仅占世界地下淡水资源的0.6/10000。论文参考网。同时,由于我国地形、降水分布的地域性差异,使我国地下水资源具有南方丰富、北方贫乏的特征。地下水分布的不均匀性,为普遍地推广与应用地下水源热泵带来地域的局限性。

2.2缓解地下水超采

地下水超采是指两部分:一是浅层地下水超采;二是深层承压水超采。进入21世纪后,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应用日益广泛。目前,有的部门和地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地下水的双重性,它不仅是地下水源热泵优良的源与汇,而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本物质之一。

为此考虑在水源稀缺的地方尽量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这种形式,高效环保,对地下水层也无破坏,可以保护人类的宝贵水资源,而且土壤热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事在当代,功在千秋。

3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几大要点

3.1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冷热负荷计算与常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相同,参考有关空调系统设计手册,不再详细说明。

夏季地下换热量=夏季设计总冷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

冬季地下换热量=冬季设计总热负荷×(1-1/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供热系数),

3.2确定地下换热器设计参数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一般采用垂直或水平布置方式。水平布置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且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垂直埋管有3种形式: U型管、套管型、单管型。套管型的内、外管中流体热交换时存在热损失;单管型的使用范围受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一般选择U型管[2]。地下换热器设计是关键,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理论研究,主要是数值模拟。论文参考网。通过模拟确定几大参数。

U型管理论推导过程一般为:(1)某地区土壤初始温度模拟;(2)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分析;(3)建模假设:在不影响工程精确度要求的前提下做合理的加设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4)建立物理模型:因为土壤各个层面的传热特性不一致,将土壤分为三层:地表活动层、中层区和深层区进行处理[3];(5)建立数学模型:在这个阶段要进行热传递方程的推导、对流、导热的分析以及对土壤的固态、液态以及气态并存的状态分别进行考虑;(6)输入实地测得的初始数据通过集成分析活应用大型集成软件进行分析求解[4]。

通过以上的理论模型得出比较合适的地下换热器参数,如:管材(综合考虑其传热性能耐腐蚀性以及经济性)、管径、钻井深度(既考虑热效率也要考虑经济实用性)、U型管间距、钻井间距(考虑其热干扰)、管内流速、管长等。同时,竖井个数的确定可参照下式:

竖井总数的确定按下式计算:竖井总数=0.5×竖井埋管总长/竖井深度

3.3水泵的选择

同程系统中,选择压力损失最大的热泵机组所在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进行阻力计算。可采用当量长度法,将局部阻力件转换成当量长度,和管道实际长度相加得到各不同管径管段的总当量长度,再乘以单位压降,得出总阻力[5]。计算所得最不利环路压力损失,再加上热泵机组、平衡阀和其他设备元件的压力损失,确定水泵的扬程,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

4小结

由以上所述可得,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在煤矿中应用是有其适用性的而且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而且通过理论模拟能更好地为设计服务、提高热效率。论文参考网。在煤矿的综合楼及办公楼、宿舍楼系统中,系统的供冷量远大于供热量,导致地下热交换器十分庞大,价格昂贵,为节约投资或受可用地面积限制,地下埋管可以按照设计供热工况下最大吸热量来设计,同时增加辅助换热装置(如冷却塔+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主要是使建筑物内环路可以独立于冷却塔运行)承担供冷工况下超过地下埋管换热能力的那部分散热量。

[1]徐伟等.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1

[2]谢汝镛.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现代空调,2001.3:33~74

[3] Giorgio boni et al. Sampling Strategiesand Assimilation of Ground Temperature for The Estimation of Surface EnergyBalance Components[J]. IEEE Transactions on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1.1.

[4]王勇.地源热泵研究(1)——地下换热器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1997

篇7

上述起点工资指企业以各种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不包括各种价格补贴、津贴、奖金及洗理费、交通费等福利性补贴。

各企业原有的农转工人员,现档案工资低于上述标准的,可按上述标准改过来。对以前低于上述标准的部分一律不予补发。

二、各企业给予农转工人员的实际应得的工资、奖金等待遇,应根据本人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情况和按劳分配原则合理确定,具体分配办法由企业自行决定。

三、符合《安置办法》第四条规定限期安置的农转工人员从市政府批准进地开工建设之日起至安置工作时止,由建设征地单位按照本通知规定的起点工资标准、核定的生活补贴和在职职工享受的各种补贴标准支付给本人。他们的医疗费按国家规定给予报销。

同时,建设征地单位应负责:

(1)为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按国有企业缴纳退休统筹基金的比例,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退休统筹基金;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个人以实际收入为基数按国有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为待安置的农转工人员,按上年全市企业缴纳待业保险费月人均标准和市政府批准的待安置农转工人数(应附花名册),按季到被征地所在的区、县劳动局待业保险机构缴纳待业保险费。农转工人员落实安置单位后其待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负责缴纳。

四、关于农转工人员办理求职登记问题(一)办理求职登记的人员范围:

凡符合《安置办法》第八条第五款、第七款规定的人员,均可以给予办理求职登记。

(二)办理求职登记的农转工人员需持下列证明:

属自愿自谋职业的人员,需持经过公证机关公证后的本人与有关单位签订的自谋职业协议书和城镇居民户口簿。

(三)上述人员应到本人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办理求职登记手续,如本人户口所在街道、乡、镇尚未设立劳动部门的,应到所在区、县劳动局指定的地点办理求职登记手续。

五、按照《安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的人员的安置补助费的收、管、付问题:

(一)按《安置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征地单位向区、县劳动局拨付安置补助费时,各区、县劳动局应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接收经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人员安置补助费名册》(样表附后),按市政府规定的安置补助费标准收取,并将此项费用存入他们的名下。此项安置补助费由区、县劳动局按规定集中管理,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如有挪用要分别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

(二)正在劳动教养或服有期徒刑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后,履行了就业登记手续,并有用工单位招用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其安置补助费按下列规定拨付:

1.由用工单位正式招用的,凭招用单位的录用证明,由区、县劳动局将安置补助费通过银行一次全额拨付给招用单位。

2.本人自愿从事个体经营的,凭其个体营业执照,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在《经批准撤销村或队建制、农业户口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解除劳动教养或刑满释放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领取安置补助费申请表》(样表略)上签字,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后,支付给本人。

六、农转工安置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的,由乡、镇农工商总公司将企业为个人按国有企业缴纳退休统筹基金的比例,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缴纳的退休统筹基金和个人以实际收入为基数,按国有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上缴其所在区、县退休基金统筹办公室。

篇8

校内实习(重点是学院内部实习)

因为学院有mba项目,MBA项目是商学院内部最为活跃也最为灵活的组成部分。MBA项目的运转光靠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MBA项目成为了吸纳学院本科生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的实习生分为两类,一类是课程类助教,每学期MBA大约开设30~40门课程,对应需要30~40名课程助教。助教负责完成任课教师的制定任务,同时,很好地充当MBA教育中心和学生的沟通桥梁。第二类是活动及日常事务类助教,这些学生在MBA中心的各种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在MBA复试中担任面试秘书、引导秘书;在开题答辩中担任记录秘书、协调秘书等;在大型活动中担任协调、会务等工作。学生这些实习是有酬劳的,同时也是有其他实习机会的。由于MBA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在职班同学,多是有工作经验回校读书的,有的MBA学生已经是企业的中层或高层骨干,有的助教在工作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成为了MBA学生企业的实习生,甚或留在这个企业。

校企合作项目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与北大纵横合作项目“我与咨询不得不说的事”系列沙龙活动从2012年3月8日开始,持续到4月26日,共进行了七场。因为管理咨询公司本身具有特殊性,它可以和不同类型的行业打交道。包括本学院学生的对口行业,人力资源、金融、战略等模块管理咨询公司都会涉及到。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全面了解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都是非常有利的。

实习基地(SAP公司)针对本院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

2012年6月份笔者学院开始参与SAP大学联盟的活动,并于2012年7月3日正式加入SAP大学联盟。此后开始开展合作。学院最后有36名同学通过SAP初级顾问培训。SAP初级顾问培训市场价格为人均4.6万元,此次培训这些同学相当于收益165.6万元。有一名MIB的学生,上学的学费为4万元,这一培训相当于学生这几年的学习是免费上学。

“走出去”与“引进来”等企业行系列活动

2012年3月20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与美特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举行美特软件捐赠仪式。美特软件COO关雪峰先生和孙川老师分别代表各自单位签署捐赠协议。

2012年3月30日,北师大经管学院调研团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参观学习。本次活动旨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在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2012年11月10日,走进校友企业——合展集团活动成功举行。合展集团执行总裁申杲华先生为学生做了报告。

2012年12月28日,学院WEC全英文硕士班学生与中文学生共赴北京国奥新能源集团参观调研。

2013年6月7日下午,应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李青龙总裁(北师大MBA2010级校友)的邀请,北师大经济管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葛玉良老师、MBA教育中心主任苏凇老师、案例中心主任赵向阳老师、会计系张海燕老师等师生一行来到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参观交流。

2013年7月7日~7月13日,由李宝元教授、王文周博士和张晓娜老师共同带队,青岛啤酒公司调研活动顺利完成。本次企业行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与平衡计酬卡(Balanced Compensation Card)对接”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为期一周的“扎根工厂,校企互动”的深入学习交流,调研组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任务,并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意向。

实习基地的建设

2012年3月21日,学院与北京智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并举行了实习基地授牌仪式。

2012年4月6日下午,学院师生调研团参观、调研了和君咨询有限公司总部,并举行了教学实习基地签约及授牌仪式,为学生下一步的发展道路铺设了新的起点。和君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许地长先生、副总裁裴世永先生、事业部合伙人李伟林先生等接待了到访师生。

2012年9月,学院加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就业联盟。加入此联盟后,东城区的大多数企业从原则上已经是我们学院的实习企业,学院同学的实习、就业等一系列活动可以更为顺畅地开展。

2012年11月11日,在高明华副院长的前期沟通及协调下,学院在湖北融园控股集团挂牌,至此,融园控股集团成为经管学院的实习基地。

2012年11月27日,在葛玉良老师的带队下,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成为我院实习基地。

行业解读

在行业解读方面,每学期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从金融到IT到管理咨询和自主创业同步进行。学院分党委、MBA教育中心、MBA联合会、经管学院校友会同时搭建平台进行。2013年3月到6月进行了9场行业俱乐部活动。有24位校内外主讲嘉宾与同学们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覆盖了300名学生。部分主讲嘉宾的视频已在优酷网上公布(见表)。

篇9

湿地(英文:wetland)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无数的动物,植物都是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独有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湿地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就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的重要环节,建设湿地公园是发挥湿地功能与效益的重要途径[2]。

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认识的局限以及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相脱节,而且湿地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科学理论还不够完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园内自然形成的堤、岛、浅滩等湿地地貌景观特征不明显甚至缺失[4],景观硬质化导致水陆过渡空间的缺失;植物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5];湿地公园景观没有考虑区域文化元素,与区域湿地文化脱节[6]。因此,在接下来我们要以可持续设计为原则,以湿地为主题,建立不同功能、风格及性质的景观设施,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有机结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及构成要素

1.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弘扬湿地文化、湿地功能利用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是指以湿地为对象的景观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建设与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人们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方式,湿地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1.2.1 城市湿地水体景观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是最重要的,湿地中近60%的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体。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湿地水域景观、湿地岸带景观及近岸路域景观三部分构成。水域景观主要通过水深、流速、水质等水体性质来表现水体或静或动、或缓或急、或碧波粼粼或汹涌澎湃的特点,形成如滩涂、沙洲、池塘、亲水栈道、园桥等静景以及溪涧、喷泉、飞瀑等动景。岸带景观是受水位、潮汐等影响形成的浅滩、沙洲和滩涂等景观,以及不同的驳岸类型,如块石驳岸、砾石缓坡驳岸、沙滩岸带、植物岸带等,展示或凹或凸、或曲或直、或虚或实、或连续或间断的线性岸带景观[8-9]。近岸陆域景观主要是指为方便游人观赏的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组织游览路线的近岸道路景观(如汀步、园桥)和提升湿地意境的人造景观小品等[3]。

1.2.2 城市湿地生物景观

湿地公园内可展示的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景观和湿地动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是通过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配置来表现。根据湿地植物的形、干、枝、叶、花、果等观赏要素,塑造不同季相特征的湿地植被景观。如春赏鸢尾、荇菜花;夏观荷花、凤眼莲;秋游香蒲、芦苇荡等。利用湿地植被的簇生、丛生、片生等分布特点,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法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景观形态,例如湿地植物迷宫、植物景观雕塑等[6]。湿地动物景观的主体主要由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观赏鱼类等组成。动物是湿地公园的可移动景观,为湿地公园增添生机。根据湿地水鸟的生活规律,动观其放飞、归巢等场面,静赏潜水的游禽、觅食的涉禽以及不同水鸟的环志特点。湿地中蝴蝶、蜜蜂、蜻蜓等昆虫,能够满足游人对富有自然野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1.2.3 城市湿地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就是在湿地原有的生态特征下,体现区域的民俗传统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体现湿地环境有的场景、意境[8]。湿地公园的人文景观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类利用湿地的各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受此影响而形成的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等。(2)人类改造湿地所留下的印迹,如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古运河、古桥梁、堤坝、古建筑等水利工程和临水建筑等硬质景观。(3)与其他文化相交融形成的文化结晶,如与文学艺术交融形成的历代文人墨客、王侯将相赞美湿地的诗词歌赋,描绘湿地风情的书法字画,受区域文化影响形成的母亲河文化,山歌、舞蹈等民族文化和纪念凭吊的习俗文化,以及见证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等。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点及原则

2.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他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它同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为主体,以陆地为辅,绝大部分的观赏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湿地生态的脆弱性。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3)湿地景观设计的延伸性和连贯性。湿地公园景观的建立不仅需要考虑其本身的生态过程, 还必须考虑湿地与集水区域毗邻海岸及陆地的复杂连带关系。

2.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重点突出湿地景观,同时还要尽量维持湿地的自然风貌, 为公众创造一个零距离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应从湿地的蓄洪防旱、净化污水和提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出发,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资源,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尽量做对环境破坏及影响最小的设计。

(2)以人为本原则 园内景观应满足人的亲水特性,提供多种可直接欣赏水景的途径,创造足够的可参与、体验的场所和机会,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全面感受水的魅力,应针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不可达性和湿地植物多以草本为主的局限性,注重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接性以及适当配置乔木使游廊达到遮荫的效果。

(3)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造美的享受、实现美的审美追求。湿地公园景观要体现出立体美感,就要求设计师在空间比例、审美节奏、建筑色彩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营造出形式美,形成富有特色艺术性的体系,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物质材料的本质属性,让人们在情感上和身心上与景观产生共鸣感。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景观美学创造形式美,既注重整体设计的共通感,又要着眼于局部;在周围的建筑群、雕塑等设计上要体现出时代质感和传统意境,既要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敢于对现代西方艺术进行大胆尝试,以营造融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形式美感。

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大致分为:湿地保育区、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以及服务管理区等[9]。湿地保育区属于原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景观建设内容较少。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湿地体验区和功能展示区以及服务管理区。

3.1 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主要是公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集中的区域,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地形改造、联通水文等工程,来营造出浅滩、沼泽、溪流、喷泉、瀑布、河流片段等湿地景观形态[10-11],从而让人们体验湿地独特的水体景观、湿地农耕文化、渔事等生产活动以及示范湿地合理利用。

3.2 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湿地生态功能多样、生态效益显著[14],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的生态功能主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水质环境等功能。因此在功能展示区可以通过构建表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通过配置具有净化能力的植物,设置供游人出入的亲水栈道,来达到维持湿地功能和为人类提供优美景观的双重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污水经过湿地前后的水质视觉效果,来展示湿地公园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多样展示的景观设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配置乡土物种,通过招引湿地鸟类、昆虫来维持湿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3.3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属于硬质景观,是为了方便游人而设计的能够烘托湿地自然景观的建筑物、景观小品等,便于游人能够更好地组织游览路线。主要有景亭、水榭、舫、园桥、游廊、木栅道以及景观小品等[15-16]。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城市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错综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参考文献:

[1]崔心红.建设湿地园林,改善生态环境―――上海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探索[J].中国园林,2002,11(6):15-17.

[2]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3]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38(2):17-20.

[4]王薇,李传奇.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J].水利学报,2003,34(8):117-121.

[5]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18-23.

[6]周建东,黄永高.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31(10):63-68.

[7]王思元,牛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7):137-140.

[8]但新球,骆林川.湿地公园规划新理念及应用――以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3):4-7.

[9]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10]Mark T S, Heather C V, Steve W. Exploiting the attributes of regional ecosystems for landscape design: 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7,30(3): 201-205.

[11]吕咏,陈克林.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J].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篇10

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

1.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

湿地公园是指城市中自然形成的绿地公园,该区域是天然湿地,通过合理保护和规划逐步形成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在保护和建立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有对湿地公园生态教育和湿地公园旅游等功能。

1.2湿地公园景观的内涵

湿地公园景观是在对湿地进行恢复和保护建设的基础上,满足湿地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设计出湿地公园适宜公众游览的景观。

1.3湿地公园景观的要素构成分析

1.3.1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水域景观、沿岸景观及陆域景观构成为主要构成元素。湿地公园内面积大的水体通过自然界物理反应可以形成小气候,可出现云雾缭绕、潮涨潮落等现象,易形成独特景观可以使人亲身感受自然、体验自然景观的奇妙。

1.3.2湿地生物景观:湿地公园的生物景观包括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是由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组成的。湿地动物景观主要是由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湿地鱼类等组成的。湿地动物可以活动的景观,可以为静止的湿地公园景观增添一丝生机。

1.3.3湿地文化景观:湿地文化景观为区域的文化特点的具体体现,体现出该区域的民俗风情,民俗习性等特色,展现在湿地环境中独特场景、意境。该湿地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人类所改造地域所保留的印迹、建筑、地域特色、硬质景观等。

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2.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整体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整体性设计,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各种元素要统一,形成的有机整体,相互发展促进,设计要有内涵,再设计植物配置、建筑小品、湿地公园各个节点层次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如湿地性水域,植物群落、大型活动场地设计风格要相互统一,设计主题贯穿设计之中。湿地公园的整体性设计,使我们更加明确设计目标、设计特色,从而为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实践。

2.2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园中应提供人们亲水性,设计出可以足够观赏和体验的场所,注重人的五感,使人全面感受湿地水的魅力,湿地公园设计时应注重公共活动空间,利用湿地的植物设计遮蔽空间。美学原则,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实现自然与人互动性,湿地水体应注重动静结合,植物配置应实现虚实结合,层次分明,达到色彩和材质的统一,使湿地公园富有节奏和韵律。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主要的是尽量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开发设计时不受城市发展和影响为基础,在考虑自然承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求城市和城市环境和谐共同生存的设计理念。我们要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从环境、地理、水文气候、动植物等方面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新的独特风格的景观体系。

2.4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服务设施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是指根据游人游憩活动需要而设置的,游园的路线、景观的建筑物、景观小品等,湿地公园设计时必须满足有人的赏景和休息的需要,如景亭、回廊等,动态路线是为了满足园内游览路线的需要,划分空间形态,采用远近景结合的方式,园区内的雕塑小品设计可以更好体现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湿地的表现形式。

2.5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设计,指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对人们的景观旅游,从而来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在开发旅游必须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性设计,保护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利用可持续发展,保护湿地公园在城市宣传湿地保护知识,是人们了解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旅游的发展是在建立良好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湿地公园更好的发展。

3、小结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设计作为城市公园景观的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可以增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通和交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形成一个新型的城市公园发展旅游格局。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涉及了很多学术方面的行业研究,该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详细的介绍湿地公园景观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提供了很有利设计基础,为今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湿地的保护恢复与湿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不断成熟、不断发展,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也将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淑玲.湖北湿地公园的建设.科技资讯,2006,(30):162~163.

[2]王凌,罗述金.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中国园林,2004,20(1):39~41.

[3]王凌.罗述金.城市湿造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林,2004(1):39-41.

篇11

湿地公园不仅需要充分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以及湿地保护工程恢复的工作,优化湿地资源配置并发挥湿地资源的优势进而不断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内涵。同时在进行湿地保育区外部建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社会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以及生态特性充分结合,构建适合社会公众群体休憩的湿地主题公园。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景观、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只有实现湿地公园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1.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的目的是通过湿地的生态特征将当地文化传统、人文风情充分体现,以凸显湿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湿地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各类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改造湿地的印记与文化结晶三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类阐述。

(1)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

湿地在人类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湿地自古便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住宅、服饰来源之一,由此而来形成一系列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衍生出的住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

(2)湿地改造的印记

人类在湿地上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足迹,如建造运河、桥梁、堤坝等,这些临水建筑均属于人类在湿地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

(3)文化结晶

湿地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过一系列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晶,如文学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其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湿地发展历史上;一幅幅描绘湿地景观的书法画卷又如同艳丽的骄阳洒下万丈光辉照亮整个湿地发展轨迹;一只只舞蹈、山歌又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湿地发展的夜空中。

2.生物景观

湿地上生存着大量的植物,从类型上来看包括湿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形状、枝干分布、叶片轮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不同的植被景观,如我们在春季可以欣赏荇菜花与鸢尾花,夏天可以观赏凤眼莲与荷花,秋天可以欣赏芦苇与香蒲。湿地上同时生存着大量以植物、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常见的有湿地水鸟、昆虫以及观赏鱼。湿地动物是湿地景观中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为湿地公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湿地动物的生活规律来进行。

3.水体景观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近岸陆域景观、岸带景观以及水域景观。近岸陆域景观可以让游客在亲水亭台轩榭、栈道上欣赏各类亲水设施;岸带景观可以让游人在浅滩、沙洲上欣赏形态各异的驳岸、植物岸带与沙滩岸带,以凹凸不平、曲直相间、虚实互补的岸带景观给游人以美的享受;水域景观是通过水质、水流等因素,以或缓或急、或深或浅、或静或动等水流形成的飞瀑、小溪、浅谭等景观让游人寻找心灵的休憩。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确定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秉承湿地自然特性的前提下要对景观单元做好主题创设和层次划分。此外,设计还要同时满足湿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和游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蓄洪、防旱、污水自净能力,尊重湿地自然特性,避免因人为设计对其自然特性造成破坏或使影响最小化。

2.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者除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外,还需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要尽可能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湿地水景的途径(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

3.美学原则

景观的设计要与湿地自然景观在虚实、动静、色彩、协调度等上充分融合,要将湿地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真正提升湿地美的境界。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策略

就目前来看,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服务管理区、湿地体验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保育区等。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对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其环境容量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而且景观建设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以服务管理区、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体验区为主。

(一)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包含了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考虑从地形改造、水文联通等方面着手,建造大量的人工浅滩、溪流、喷泉、瀑布、沼泽、河流段等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更为全面地体现湿地中存在的各类独特景观,要让游人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湿地特有的水体景观、农耕文化以及渔猎文化,通过合理的分布与设计,让游人能够一步步感受湿地景观并得到心灵的休憩。在湿地公园局部水体处理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宽度大小不一的溪流,然后在其中布置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并点缀有相应的湿地植物,以形成充满活力的湿地水体景观。在驳岸的设计上,设计者可以使用自由曲线形态、自然力飘积形态、双螺旋曲线形态以实现虚实结合、曲直相间的溪流景观。以人工湿地为主的公园,在深水位,设计者可以依自然地势开凿成形状自然、岸带有起伏、高低错落的池塘,在湿地水体下游、浅水区域或在积水区布设水稻田,使游人可参与打渔、插秧等农事活动,构建类似于古典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氛围,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群体回归自由的根本渴望。

(二)湿地公园中湿地体验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公园中的服务设施景观实质上就是按照人们在游玩活动中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将湿地自然景观烘托出来,且便于人们对游览线路进行组织的景观小品、建筑物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木栅道、游廊、园桥、舫、水榭以及景亭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以下3类:一是点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将湿地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湿地意境起到一个丰富作用,如将农耕湿地文化中的水井等多种农业设施表现出来,还能够将“渔舟唱晚”的船只表现出来等。二是动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动态赏景以及游览路线组织的需求,并且对院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近景、远景、俯景以及仰景的有机结合,使观赏效果达到步移景异。三是静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游人在休息、静态赏景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公园构图中的艺术主体与中心,在公园中起到一个点景的作用,通过采用借景、框景以及对景等一系列手法,对院内中的经过进行丰富,如舫、水榭以及景亭等。

篇12

【前言】:植物设计作为湿地公园整体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湿地原有的植物资源,然后合理选择适宜植物品种,进行协调、搭配,完善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系统,呈现给游客一个完美的状态。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现有的植被,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原则

1.1生态可持续原则

湿地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湿地的生态持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为湿地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要保持湿地的透水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完整共存[1]。

1.2合理利用原则

湿地原有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湿地原有植物适宜原本的生存环境,生命力强,在保证原有植物的生存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提高其原本的观赏价值,也易于管理。

1.3植被演替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丰富植物种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依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概况

松雅湖公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部,北至捞刀河,南至滨湖路,东至东六线北段和东八线南段,细致松雅河,占地面积489.62公顷。1973年围湖造田,2003年长沙县启动团结垸退田还湖工程,形成现在的松雅湖湿地公园。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该项目规划以松雅湖为核心,建设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2]。

2.2分区设计

2.2.1陆地分区。为满足公园的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分区设计的方式,不同功能区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创智企业区、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创智企业区的行道树,选取香樟树,香樟树适宜长沙的气候,生长速度快,且四季常青,有欣欣向荣之意;历史人文区的行道树是枫香,枫香秋叶变色,搭配长沙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十分协调;健康养生运动区选取布迪椰子作为行道树,搭配沙滩区域,热带风貌的活力特色十分适合这一功能区。

2.2.2水域设计,松雅湖公园全面蓄水后水域面积达6000亩,公园内湿地植被种类众多,生物多样、丰富,在水域设计中,严格保育水质保障水量是项目重点,为搭配大面积的水域景观,设计柳岸莺啼的景观设计[3]。这类景观设计应用垂柳、醉柳、香樟、朴树、枫杨、红枫等植物,配以大面积水域,营造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观特点。

2.3文化设计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对湘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进行搭配,使植物的文化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位于历史人文区的碧竹园,种植金镶玉竹、紫竹、刚竹、哺鸡竹、青皮竹等各种类的竹子,将潇湘名人园包裹其中。竹子坚韧,不屈不挠,寓意古代先贤,利用不同形态构件不同优美景观的同时,利用自身具备的文化特点,与名人园的幽、雅特色完美融合。

2.4特色设计

2.4.1茶园的设计。长沙县著名的产茶基地,茶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在历史人文区设计一片茶园,用以展示长沙县浓厚的茶文化。茶园在布置上顺应地势种植高桥银峰茶,形成梯田式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茶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有优美的视觉景观。

2.4.2梯田花阶。由于松雅湖的历史成因,规划时为纪念曾经的农耕记忆,设计了梯田景观,梯田花阶由种植水生植物的水梯田和种植各类花草的旱梯田共同组成,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4]。水梯田采用分层种植的方式,选用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基部沉于水中,扎入泥土中生长。水生植物本身就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

2.5空间特色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分。植物的搭配,既能美化建筑的优势,又能掩盖空间不足的劣势。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能够营造舒适的植物生态景观。位于运动养生区的烟雨林,将酒店、漫步跑道、健身馆等隐匿于林中,利用香樟、木荷、红花木莲、独本女贞等植物,按照不同生长特点,分层次规划,将烟雨林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将给在这里健身的游客营造一个幽静、隐秘的环境效果[5]。

3、湿地公园植物设计品种选择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常绿植物与落叶类植物协调搭配,使四季都有景可赏;开花植物适当选择,花期会影响整个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开花植物,合理规划景观效果;尽量节约成本,选择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对象,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目前项目还在继续中,生态雏形已现,吸引了黑天鹅等动物的到访。这一成功的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案例,值得我们在其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借鉴学习。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在保证湿地的可持续生存环境的大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张瑞吉,王菲.浅谈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19:115-116.

[2]孙桂玲.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18-121.

篇13

上海后滩公园是2010年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也是探索上海城市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大课题,该设计荣获2010年ASLA唯一年度大奖———杰出项目奖。后滩公园的分区可以概括为“三带一区”,即滨江芦荻带、内河净化湿地带、梯地禾田带和原生湿地保护区。滨江芦荻带位于场地北侧,是由种植芦苇和荻草而形成的生态滨河岸线,整体自然而亲切。内河净化湿地带位于场地中部,主要是与黄浦江水相通的人工湿地,通过各种水生植物建立起湿地生态净化系统,为世博园区提供景观用水,是后滩公园的核心内容。梯地禾田带则利用防洪堤与湿地之间的高度差,形成错落的梯田,其中可以种植五谷与经济作物,是公园的过渡地带。原生湿地保护区完整保留了场地内滨江原生态滩涂湿地,建立湿地保护区,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由此可见,后滩公园的创意化设计要素主要是围绕在生态因素之上,如何建立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是其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创意。因此,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实现创意化的突破,必须兼顾景观的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功能原则,实现既有功能,又有文化内涵,还具有生态友好性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景观创意设计元素

1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园路

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园路设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路是引导人们在景观区中进行玩赏的驻足空间,其设计与景区建筑、山水、植物等要素相结合而共同组成园林景观。所以,园林道路也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以及走向必须满足其使用功能,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例如,在国内著名西溪湿地公园中,其园路设计就非常具有创意特色,一条50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将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五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因而其创意化设计兼顾了景观的审美特征以及功能性质两个方面,并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如图1所示。再如,德国里姆景观公园的园路设计,用笔直的路径和轴线切过大块的草坪,打破原来单一的静止状态,产生流动的感觉,同时也产生层次空间的变化,给人们一种规整又不失协调的感觉。园路设计首先要遵循主次分明的原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有明确的方向性,因为作为园林的导向脉络,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游人的景观体验。在园路设计中,主路要能贯穿整个园区,联系到各个风景点,从而形成景区的骨架,而支路和小径则可以蜿蜒绵长,以增加游赏情致。此外,园路设计还必须要遵循协调原则,即其设计要与周边的环境相吻合,彼此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整体的景观设计。但是园路并非只能进行中规中矩的设计,除了主次分明和协调原则以外,园路还可以进行各种创意变化,例如在整体走向上具有一定弯曲度,创造出视觉上的层次感,或者在园路两旁进行一定的装饰和点缀,使其更具对比与协调,营造视觉的感染力。

2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

地面铺装在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也很重要,它是指用各种材料对地面进行铺砌装饰,其铺装范围较广,包括园路、广场、地坪等等。地面铺装在景观设计中具有划分和组织空间的作用,可将整个景观区域的各个空间连成整体,而且铺装还能避免地面泥泞难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例如,在西溪湿地公园中,其铺装设计就极具创意特色,西溪公园采用的是普通的砖石进行铺装,但是其设计却与众不同,将一块块砖石进行有序的排列,形成“西溪湿地”这几个汉字,既有导向作用,也很有创意特点。德国里姆景观公园草坪中的铺装很有创意,几块石碑坐落在草坪上,更加显示出硬质与软质的对比,因其与众不同而产生了分离感。这一构成要素暗示着一种领域性的空间,非常巧妙。景观创意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关注质感、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设计因素,好的铺装设计既有指引功能,又具审美意境,可为整体景观增添设计效果。创意化的铺装设计还可在其纹路上进行丰富想象,使得一般材质性的铺装设计更具视觉审美感。

3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水景

水体景观设计是现代景观艺术中的设计难点,但也常是点睛之笔。水的形态多种多样,设计师如果能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合理的运用水景的特点,那将会给整体景观增添更多的情趣。例如,在国内著名长兴仙山湖公园中,其仙山湖水域面积约为10km2。湖中有一长堤贯穿东西,将整座湖分为南、北两片。仙山湖景区由仙山和仙湖两个自然的山水组成,仙山湖景区生态环境非常的优越,植被、湿地、动物以及人文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链,其地貌景观非常的独特,各种生物丰富而繁茂,还云集了很多非常珍稀的天鹅在此安家,这是极为难得的自然生态现象,在视觉上有着极强的创意化特征,给人带来了清新、自然、舒畅的感受。现代景观创意中的水景设计不仅需要明确水景是为观赏还是嬉戏等功能以外,还需要注重与整体空间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只有考虑因素周全的水体设计才能给整个景观增添色彩。

4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的植物

植物是现代景观创意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植物的景观是单调而又乏味的。在具体的景观植物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适当的设计与规划,并遵循相应的形式美规则,如对比与协调原则、均衡与稳定原则、比例与尺度原则、节奏与韵律原则等等。例如,在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中,其创意设计也主要根据生态化元素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兴仙山湖湿地历史悠久,在多年的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化中,逐渐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因此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会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重大的影响。仙山湖的规划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植物复种、有害植物清除等措施,对仙山湖湿地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浙江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浙江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因此,整个湿地公园不仅仅在规划原则上具有创意性,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非常独特。再如:俞孔坚教授设计的天津桥园公园,利用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过程,形成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将地域景观特色和乡土植被引入城市,独具特色。因此,植物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审美法则,找到与整体景观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才能使得景观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