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文化的交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国际背景;跨文化经济交流;外语教学;影响及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以及国际生活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外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对外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外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伴随着跨文化经济交流,因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跨文化经济交流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跨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
一、跨文化经济交际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一)经济交际经济交际是指专用语交际,涉及的层面比较广,主要是如今已经确定的所有的语言层面,在进行经济交际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外语中在描写经济专用术语时候的常用的形式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在经济交际中具有专用性的某些词语义项,在此基础上再对经济领域中概念系统的构建进行探讨;此外,还要对经济领域中新出现的事物以及新词语的形成过程以及方式进行考察;经济用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要时刻关注经济用语的句法变化,并考察它们对普通用语的影响,经济用语的新变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进行深刻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想要对经济交流专用语进行充分的了解还可以对相关的经贸问题以及篇章的才找关系和超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发现其规律以及特点。其实最重要的是对实际交流的场景以及类型进行综合考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经济交际的特点。
(二)文化交际同文化与跨文化是不同的,同文化视角下的语言表达模式、以及认知模式都是同质的,但是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则是一种交叉的异质现象。所谓的交叉现象就是以对其中一种文化的交际模式进行违反的形式展现的,两种文化放在一起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再加上有多种参数会介入其中,从而使其表现方式更加的多变,由于它的多变因此很难找出其固定的规律性,多变也是建立在交流主体的差异、个性因素之上,个性差异与文化差异有时候很难分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跨经济文化交流出现障碍,给交际活动带来阻碍,使其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是夭折、短路。这种交际障碍是很难跨越的,就算是交际者很擅长这门外语,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不同还是会给交流带来很大的难题,跨文化经济交流需要克服这个难题,需要交流者对自己的记忆记忆思维过程中进行调整自身的语言行为,从而调整自己的整体结构网络,然而这种调整也并不是容易的,它不是仅仅靠着简单的学习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切实地锻炼与实践才能逐渐掌握交流的技巧,只有经历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一门外语的精髓所在,才能熟知其交流规则和习惯。
二、跨文化经济交流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甚至是文化的交流都越来越频繁,一个国家的外贸决算与外贸人员的语言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经济交际的重要性。如今,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就要先关注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跨文化经济交流在经济交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顺利开展跨文化经济交流才能给国家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障经济的发展。外语教学是为了培养社会以及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的需求,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跨文化经济交流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促进了其改革与发展,从而使其培养出来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对外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促进外语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熟练运用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以往的教学内容都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轨,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外语教学的任务和责任更重了,国家发展亟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外语教学的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是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因此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逐渐地改善课程内容,使其与社会相接轨,才能教授社会发展需求的外语内容,改变教学的重点,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经济需要的人才。
(二)重视语言的运用以往传统的外语教学遵循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我国的外语教育理念虽然是希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事与愿违,在正确的理念的指导下,虽然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学校和老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死板的教学方法以及沉闷的课堂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早已失去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又怎么能够学好外语呢?又怎么能掌握一门语言呢?这些无疑都是很难的。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平时上课只注重学生的听、读、写,完全忽视了口语的联系,更忽视了学习外语基本知识之后的运用与实践,学生学习语言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就像高中学习文化课一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做外语题目上,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考一些证书上,这种只注重知识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跨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外语教学不得不重视起来,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教学的方法以及重点,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是手持外语等级证书的无用之人,国家重视的不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死能力、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熟练运用外语的人才,能够进行交流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外语教学不能再一如以前,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了,要把重点放在外语的运用以及实践当中,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运用一门语言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去弥补,从而提高自身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为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频繁的跨文化经济交流,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反省与思考,会直接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外语素养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以及强大的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一、引言
21世纪是全球化世纪,“随着经济和文化资本的迅速流动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不同民族和国度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直接和便利”(王宁,2002:161),各民族文化正在“一个很难在旧的发展缓慢的时代设想到的浓缩空间里”频繁接触和相互渗透(王宁:2002:162)。而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中国,近些年与外界的交往十分频繁,如何避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已成为摆在我国对外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获得跨文化交际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的共识。
二、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跨文化交际人员对待他者文化态度问题
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已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实践人员的共识,布兰贝克说的幽默干脆,“学习外语而不学外国文化是造就一个口齿伶俐的傻瓜的极好办法”(王振亚,2005:2)。的确,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现象往往不是由于说话人不熟悉对方的语言结构,而是由于不了解语言结构背后的文化理念,无意当中采用了不符合对方文化规约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英语文化中人们强调个人的独立性,鼓励个人独自应付挑战、处理问题。如果我们和西方人交往时按照中国交际准则处事,在得知某人患感冒时主动表示关心,说些“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之类,就会被对方认为是多管闲事。
显然,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经贸、文化交流人员必须学习和研究对方的文化风俗。那么,跨文化交际人员对他者文化到底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研究表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性质,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替代另一种文化的功能,文化之间是相互平等的;而且,文化之间存在着互补性,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会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 (顾嘉祖,1993)。
因此,笔者认为,首先,鉴于文化的平等性原则,我们应该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承认并包容他者文化的价值观,并尝试从对方文化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来看待、处理交际事件,也就是说,进行“文化移情/语用移情”。
但值得跨文化交际人员特别注意的是,语用移情不能过度。学习西方的文化不等同于遵循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现在有些从事涉外交往工作的人员和青年学生过于崇尚西方文化,非英文歌曲不听,非英文电影不看,以吃西餐、穿西装、过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去基督教堂祈祷等为时尚,完全效仿西方人的饮食、着装、休闲方式,甚至。这样做的后果是,这些人会陷入文化归属的矛盾和心灵无所依附的精神空虚。客观而言,过于发展文化移情,会形成对他者文化的过度适应,丧失母语文化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文化间的不平等,限制文化的双向交流。
三、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对待母语文化的态度问题
鉴于文化的互补性原则和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互补与融合的时代需求,我国涉外交流人员还应尊重和爱惜自己的母体文化,并力图借助于全球化的大背景,大力向西方推广中国文化,以促进西方文化的完善和发展。许多学者都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世纪。然而,汉语毕竟不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面对英语作为实际的‘世界语’的现实,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无疑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新时挥其应有作用的必经途径。”(从丛,2000)。诚然,如果中国学者不能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本土文化,文化对话就会成为自话自说,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就会听不到来自中国的声音(王守元,2002)。有鉴于此,所有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都应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使东西文化彼此交融、和谐发展的责任。
目前的现实情况比较令人担忧。我们不难观察到,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英美人士交往过程中,显示不出来作为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从丛,2000)。在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中,中国人作为交际主体却在表达中国特有文化思想上存在困难, 我们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解释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现象,也不太清楚如何用英语描述中国特色的婚丧和节日风俗,更不懂得如何用英文解释深奥的儒家、道家思想。因此,我们的涉外交往人员应大力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以真正促进东西文化的共享和互补。
四、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须具备的双文化能力
从上述我们对涉外交往人员对待他者文化和母语文化应持态度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了解英语文化风俗和交际规则对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至关重要,而以中国文化为内容的英语表达,在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国际经贸与文化交流的人员应该一方面充分了解他者文化的交际规则,进行“文化移情”,但另一方面,要努力阻止西方话语的“霸权”倾向,保持话语主体的身份,不断增强自身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为避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实现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国际商贸、文化交流人员必须发展的便是这种双文化能力。这种双文化能力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质。确切地说,它一方面包含理解对方风俗习惯和认知模式,并能自如地运用国际通用语言(一般为英语)以适当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包含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并能够以国际通用语言阐释和传播本族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 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顾嘉祖:论文化的排他性、互补性与自我完善――中美文化关系发展趋势之我见[J].外语研究,1993 (3)
[3]王宁: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J].江苏社会科学,2002 (6)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83―02
一、翻译教学对于高校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包括合作办学、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教育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已经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国内走向了国际,在这个逐步深化过程中,要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充分开展交流与合作,英语翻译教学不容忽视。尤其是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在部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相当比例的课程都已实现全英语教学,从更的深层次看,要培养中西多元文化兼容,既熟谙英语,又精通专业,具有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很强的英语翻译能力作为支撑。翻译能力是检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标准,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其翻译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已经大大制约了我国高等院校以更快的步伐融入世界教育、文化交流的进程之中。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今天,顺应时代需求,抓住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开展的契机,以学生为主体,创新突破英语翻译教学体系,将是加强高等院校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长远立足点。
二、翻译教学文化方面存在的欠缺和问题
传统英语翻译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为导向,再加上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普遍不重视翻译教学,孤立地教授抽象的语言知识,认为只要抓好听、说、读、写就足够了。而作为教学对象,许多学生对翻译缺乏正确认识,片面以为只要读写能力跟得上,能够理解原文翻译就不成问题,不需要专门的学习。由于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等方面知识的严重匮乏,学生所谓的翻译就出现了词义堆砌、中式英语、欧式汉语、误译错译等情况。总体上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基本没有建立文化意识,英语基本功不扎实,汉语表达能力也有限,课外阅读量小而狭窄,尤其忽视富含英美文化的原版英语文献的阅读。可以说翻译的难点和重点正在于对文化的认识和体现,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词句并非难事,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再加上一本字典就能够完成,而原文中所涉及到的民族、历史、宗教、典故等文化信息,若没有长期积累就无法将其神韵和内涵翻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形合”与“意合”的差别。因此,许多学生无论是笔试还是口头表达都不错,对语法、词汇的运用也非常熟练,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涉及文化差异的问题解释时就会形成很多障碍,甚至闹出许多笑话就不足为奇了。
三、立足国际交流与合作,明确翻译教学文化方向和策略
(一)树立国际化教学理念和跨文化意识
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面临着同样的趋势,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拥有共同的文明渊源,又植根于各自的人文社会土壤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办学风格。我国的高等院校要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拓展国际视野,汲取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具体到翻译教学就需要在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更新、教学组织等层面融入跨文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意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理解力。英语翻译能力是译者的中英文能力、翻译技巧、思维能力等各种语言文化素养的综合表现,教学时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这两种语言跨文化背景的养成。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往的持续深入,学生更应当对英美文化持广泛接纳的态度,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和灵活的表达力。对不同语言的理解不能脱离于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翻译的核心在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属于东方体系,英美文化属于西方体系,两者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及宗教的不同客观上形成很多的差异甚至是冲突。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跨文化意识的翻译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洞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信息,增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会有效处理异质文化问题,减少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文化休克”现象的可能性,真正提高翻译水准。翻译受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重制约,正如翻译学家谭载喜先生所言:“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英语翻译教学强调跨文化意识的建立,应注重学生国际化理念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尤其是东西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熟悉英语形成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全方位地增强跨文化意识,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构建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二)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
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 而应该首先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然后再确定适当的翻译策略,换言之,翻译过程中若不参照相应的文化语境是无法做到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教学应当充分重视文化语境的存在,透视中、英文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将学生置身于语境的前提下,再系统地向他们传授英语翻译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和规律,逐步培养准确接收、转换、发出信息的能力。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语境却不能改变,一定会真实地呈现出来。美国跨文化学家霍尔(Edward Hall)将人类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 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两个层面,这种区分理论依据是文本对文化语境的依赖程度,而并非单纯的语内因素。对于高、低语境文本,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就需要从文化语境的角度进行考量,而采取相应的文化调适(Mediation)。调适的内容包括源语文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文化信息,调适的手段可以是文化信息的补增、减少或者横向的推演等,以协调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中,“翻译”被定位为“文化调适者”的角色,承载着帮助国际间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彼此理解与顺畅交流,积极协调相互关系的重任。翻译教学一方面应当克服传统教学的积弊,注重文本蕴含的文化语境,实现文化对翻译的调适功能,让学生从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充实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美文化,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提高学生翻译技巧的同时,将翻译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在文化沐浴中习得语言,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开展让英语翻译学科步入一个黄金时期,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跨文化理念和意识的指导下,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快英语翻译教学的改革步伐,增强文化语境和文化调适的导入,必将走出一条适应时代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
[2]张美平.翻译技能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5(05).
关键词: 六力模型;文化产业;竞争力
Key words: six forces model;culture industry;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08-02
0 引言
进入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天津市可以借助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加快文化产业改革的步伐,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天津市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仍然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升。
要提升竞争力,可以从六力模型的视角思考。六力模型是对经典的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的补充,目前对第六种竞争力量的界定还没有完全统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①2001年我国学者项保华教授提出了六力模型,其中互补品厂商即是他认为的第六种力量;②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第六种竞争力量应当是政府,因为政府对产业竞争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需要单独提出来。本文选择第二种观点的视角,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从买方——顾客角度分析
2010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支出达到1146.95元,比2005年增长1.02倍。这个数据说明天津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逐步提升。另外,天津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目前也发生了变化,已由单纯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方面转化,居民文化消费的层次也提高了。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之对价格较敏感,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购文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并在网络上对比和发表消费的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所以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从总体上提高了。
为降低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提升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充分了解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并让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鲜明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顾客消费,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能够产生再次消费;而且也可以让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定价主动性更大,既可以用高性价比吸引和留住顾客,也可以因质量高和有特色而适当定高价,从而让天津文化产业在与顾客的讨价还价中占据有利地位,赚取更多的利润。
2 从卖方——供应商角度分析
文化产业的卖方主要是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或者是有形的文化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拥有的文化资源越独特越稀少,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想要获得这些资源的代价就越大。天津市拥有特殊的近现代史的文化资源,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等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拥有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强。
拥有特殊资源的供应商一般一体化的能力也较强,可以向前整合,自己发展文化产业;而不需要特殊资源的文化产业的后向整合的能力就会较强。对于需要特殊资源的文化产业,基本上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不需要特殊资源即可运转的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批量购买或联合购买等方式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 从现有产业内的企业间竞争角度分析
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许多是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规模小,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竞争意识较弱,低水平、重复仿制的文化产品充斥文化市场,这是天津市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为此,就必须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扶持中小文化企业;提升文化企业的科技含量;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为形成良性竞争的文化市场体系创造条件。
重大项目的建设对天津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为止,很多大的项目都处在投资回收期,真正产生高效益的还比较少,还需要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来保证在这些项目运营中需要的人才。
与这些大项目相反,资金不足是当前制约天津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当考虑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除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机构外,原则上大多数文化产业都应允许各类资本进入。也可以鼓励各类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企业以各种形式进入资本市场,谋求较快发展。
4 从潜在进入者角度分析
随着国家和天津市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想要进入天津文化产业的潜在进入者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其中不乏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随着上文所述的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天津市文化消费市场将会有一段时间的稳定阶段,进入者数量将会减少。
如果潜在进入者规模大、实力雄厚,那么对现有企业的冲击会较大,除非小企业之间形成联盟,否则,会导致很多小企业被挤出市场。天津文化企业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提升竞争力和构筑进入壁垒,如加强品牌建设和给予消费者消费优惠等从而加大消费者的转换成本,构筑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差异性,申请专利或者拥有专有技术,构筑生产、研发或营销等方面的规模经济,牢牢把控住独特资源和有利的环境位置等。
5 从替代者角度分析
因文化产业涉及的具体产业类别较多,替代者角度就选择其中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为例进行分析。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替代者主要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新闻出版发行服务等,看动物表演可以通过看电视节目,也可以去动物园现场看,还可以阅读电子出版物,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替代,只不过因为消费过程中的实际感受的差异导致满意度会不同。
形成替代的产业之间,必然就会相互争抢顾客。因此就需要提升天津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基本上可采取三种对策,一是提高性价比。二是不断推出新产品。三是提高转换成本,通过签订服务合同或给消费者累计消费优惠等等措施,可以提高顾客的转换成本。
6 从政府角度分析
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2011年《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了,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天津政府将加快涉及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我市文化产业扩大规模、走向专业化,并形成一些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扶持民营中小文化企业,督促文化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我市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健康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并保护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
我市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还有必要在不妨碍政府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关注和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和其他省市的文化产业的合作,并为促进这样的合作减少一些行政法规的约束,并简化行政手续。
综上所述,只有从以上六个方面全面思考并采取对策,才能更好地提升天津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天津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8―000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者应该在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情景中,用探究或自主发现的方法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
因此,情景创设是建构主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情景创设的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对知识、科学、人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1 非流畅性问题概述
情景教学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形态、发展变化和创造的价值有较高的要求。遗憾的是,在长期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受“知识本位”的影响,注重为应付考试而形成的“教条性结论”,对知识的“情景化”关注不足。两者的矛盾成为教师创设有效教学情景的“绊脚石”,导致情景教学过程中非流畅性问题的存在。
情景创设中的非流畅性问题是指教师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运用了不熟悉、不自然、指向不明确的创设方式,导致无法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的经验与情景的联系,使学生不能完全沉浸在情景中获得可理解的知识输入。情景教学的功能性体现不足,甚至情景教学被迫打断。继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不够流畅。在化学情景教学中,由于存在非流畅性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明显降低,通过情景和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2 非流畅性问题类型
在情景创设过程中遇到的非流畅性问题主要有三种:陌生的情景创设、不自然的情景创设、指向不明确的情景创设。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1陌生的情景创设
陌生的情景创设是指学生对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情景感到陌生。根据认知的一般规律,最初接触陌生事物时,人类首先尝试熟悉该事物。同样,接触到陌生的情景时,学生会尝试先熟悉、适应该情景,而不是立即进人该情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因为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学情景中不熟悉性所分散,整个教学活动的流畅性被打断。
[案例1]“酚”的教学情景创设片段
教师活动:
[回忆]生活中你们都听说过、见过、用过哪些酚类物质?
[提问]
观察3种物质的结构特点,寻找相似之处。
教师创设该情景,试图通过列举生活中接触到的酚类物质,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酚类结构上的将点。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所列举出的3种酚并不熟悉,他们只知道“百里香酚”、“丁子香酚”、“芪三酚”是3个专有名词,不知道生活中哪些自己熟悉的物品中含有这3种酚类。另一方面,学生对第3种酚,即芪三酚的结构感到陌生,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酚的结构还可以如此表示,这种结构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对情景的陌生感使学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提问“寻找3种物质结构共同点”上,而是下意识地想弄清楚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含有这3种酚,为什么芪三酚的结构和以前所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在结构上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2.2不自然的情景创设
不自然的情景创设是指教师设计的教学情景片段间的跳跃性太大,导致片段间衔接不自然,整体情景的结构显得凌乱而松散,学生无法顺利地从情景中的上一个片段过渡到下一个片段,思维的启发过程被打断,情景片段的作用失效,因而教学活动显得不够流畅。
[案例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情景创设片段
教师活动:
[讲述]金属制品,尤其是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容易生锈。金属被腐蚀后,在外形、色泽以及机械性能等方面都将发生变化。因此,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呈现]铁链、青铜器腐蚀的4种图片。
[提问]
(1)什么是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有哪些种类?
(3)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过渡]在解答上述3个问题以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试图通过回忆旧知让学生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学习中,运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电化学腐蚀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达到巩固旧知建构新知的目的。
从第一个情景片段的组织来看,学生已能够快速的进入该情景:学生对生活中金属的腐蚀现象很熟悉,因此,教师展示的图片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从而顺利地引导学生进人问题环节的思考。然而,教师第二个情景片段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将学生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拉回。学生被迫退出第一个教学情景,直接进入与第一个情景片段关联程度不大的“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复习。使学生思维过程被打断,学习兴趣减弱,第一个情景片段的功能丧失。
2.3指向性不明确的情景创设
指向性不明确的情景创设是指教师预设通过创设的情景,提出与本堂课教学相关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学生却无法从情景中找到预期的答案或者找出的答案与教师的预期目标存在偏差,使教师被迫中断下一个教学活动转而帮助学生从情景中获得正确的答案,因而教学活动难以顺利继续。
[案例3]“无机非金属材料一一硅”情景创设片段
教师活动:
[讲述]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无机非金属元素,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约占地壳总量的90%以上。
[图片展示]
(1)地壳中元素组成的百分比
(2)岩石、沙滩、土壤的图片
(3)沙漠、风化后的岩石的图片
(4)水晶、石英坩埚、玛瑙饰品、光缆的图片
[提问]从上述图片中,你能发现二氧化硅的哪些物理性质?
教师通过展示地壳中各元素组成的百分比,沙子、岩石的图片以及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硅的应用图片,试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对二氧化硅建立感性的认识,并通过给出的图片总结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分析该教学设计,教师给出了大量与二氧化硅以及硅酸盐相关的图片,但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部分图片对问题答案的获得没有指向性,甚至会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答案。学生观看了岩石、沙子的图片后,结合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二氧化硅的颜色是黄色的,带有泥土的芳香”、“二氧化硅是彩色的,因为土壤有很多种颜色”之类与教师预设情景不符合的情况。尽管大量的图片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但同样会使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而无法聚焦在课堂学习上,导致创设的情景不能为教学活动服务,情景创设的功能性减弱。
3 非流畅性问题解决对策
对于教师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重新创造和恢复知识的活力。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与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在情景创设过程中应对情景创设所能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具有清醒的认识,熟悉学生的生活环境,对情景创设的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循展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和延伸性原则,才能使情景创设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3.1陌生的情景创设的解决对策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教学。他指出:“当学习者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因此,创设情景之前,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构,将“陌生”转变为“熟悉”,是避免出现陌生的情景创设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案例1“酚”的情景创设中,如果上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报刊、图书馆等渠道了解生活中使用到的酚的种类、名称、结构,对酚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认识,那么,当教师再次呈现该情景时,学生对该情景便不再陌生,能够快速进入情景,情景创设的流畅性也因此得到保证。
3.2不自然的情景创设的解决对策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加涅对教学设计作了这样的界定:“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教师在进行情景创设时,进行系统规划,对情景中各个片段衔接的逻辑性、合理性、流畅性进行检查,将有效避免情景创设中不自然的情景的出现。
例如,案例2“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中,将复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部分调整到“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这一片段之前,既能够保证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同,也能够使学生顺利进入“生活中的金属腐蚀现象”这一教学情景,流畅地过渡到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学习中。
省人大代表周华起带着4个内容的建议、上万字的材料参加“两会”。这沉甸甸的议案,不难看出他对吉林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他说,在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展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并促进区域融合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东北亚六国的文化传播载体,我省的东北亚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七届,而作为东北亚博览会的分会场,东北亚文汇不夜城举办了历届国际书画摄影展,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在东北亚区域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我省东北亚博览会文化板块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他颇有感触地说,“一个国家文化与经济越融合,文化生产力的潜能越巨大,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它就拥有最根本、最持久、最核心、最难被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过去我们经常采用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简单模式,而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化本身就是经济。”
他认为,长春作为典型的内陆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一个文化产业空间塑造城市形象,以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长春发展文化产业从经济总量和规模上,资产总额、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重要指标明显偏低;从文化产业企业的竞争力上看,存在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等问题,难以形成龙头参与竞争。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政府采取“一个集聚区带动一批企业”的战略,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抢占文化市场先机;通过实施政策优惠、信息共享、配套资金等措施,扶持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龙头”。同时,通过建筑、雕塑、环艺,到文化场馆、商业场所,构成了一个综合的、可体验的、可消费的、开放的文化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真实感受到纯粹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价值。
他建议,东北亚博览会应在搭建经济交流平台的同时,将文化交流平台也提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使经济板块和文化板块两轮驱动,促使东北亚博览会担起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历史重任;将东北亚文汇不夜城确定为我省重要文化交流平台,纳入“长吉一体化”战略和省市“十二五”规划中,加大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力度,由政府资助文化演出剧场等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化交流推进经济交流,以民间交流推进官方交流,以日常交流弥补展会交流,促进东北亚六国全方位沟通联络,逐步使长春成为东北亚区域文化交流的中心。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强两岸文化融合,增进两岸民众文化认同,消除“文化”的影响。
从1895年台湾被割让后,两岸隔绝近一个世纪,两岸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同时两岸民众被隔离,相互缺乏交流和了解,产生了疏离感或误解。就台湾而言,在日据五十年中,日本殖民者试图消灭中华文化,推行皇民化运动,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培养了一批以李登辉为代表的认同日本文化的“皇民”。统治台湾后,特别是1949年以来,虽然重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大力消除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极力培养台湾民众、反大陆的情结。在两岸隔绝,同时处于军事、政治对峙的背景下,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误解和隔阂进一步加深。近二十年来,虽然两岸不再隔绝,各项交流逐步展开,但李登辉和当局利用执政权,大肆推行“”政策,落实“”理念,两岸交流受到人为的阻扰,文化交流困难重重。台湾民众无从了解大陆,甚至受“文化”思潮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混乱。如在李登辉时期,以乡土意识和地方意识为幌子,推行“文化”,编写《认以台湾》历史教材等活动,试图将台湾文化从中华文化切割出来,使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独立出来。在执政时期,则全面推动“去中国化”,岛内“文化”大行其道。李登辉和大肆操弄“文化”意识,经过近二十年时间的灌输,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根本性和长远性的伤害。2008年重新上台后,停止了推动的“法理”和文化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活动,并加强两岸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当局一定程度上重视两岸文化交流,多次在重大场合强调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融合,宣称要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找到解决两岸争议的出路。在两岸交流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前,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交流更应该大力推动,改变相对滞后的局面,发挥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独特作用。因此,两岸进行全面、深入的文化交流有迫切的必要性。通过两岸的文化交流,可以加强两岸民众的了解和相互理解,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同时增进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两岸文化的融合消除障碍。
2、扩大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
三十年来,两岸由隔绝到交流,并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两岸民众往来和各项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切。无论台湾当局或岛内“”势力如何反对还是不情愿,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两岸交流已成为两岸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三十年来的两岸交流,主要局限于经贸交流,根据岛内民调,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中大陆的定位是生意伙伴,而非大陆对台湾的定位是亲人。显然在两岸经贸往来密切的基础上,必须同时开展文化交流,才能带来两岸民众情感上和精神上的趋同。尤其在当前两岸政治对话难以展开的背景下,更有赖于文化交流的展开,文化交流能突破和超越政治的障碍,促进两岸的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又是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此外,如前所述,上台后,虽然对政治对话消极回避,但积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因此,在两岸经贸交流大开放的同时,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之前仅是民间性、偶发性的零散状况,真正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文化交流和经贸交流都是两岸交流与合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交流扩大了两岸交流的内容和基础,同时能够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和繁荣,巩固两岸经贸交流的成果,消除两岸经贸交流“物质化”、“功利化”倾向。
3、对两岸关系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化交流促进了两岸交流的深化和发展,也必然对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如前文述及,两岸隔绝百年,开展交流不过二、三十年,在这二、三十年中,由于岛内“”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两岸交流过程曲折,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向不尽如人意,同时两岸关系波折不断。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交流的进行,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前两岸关系处于和平发展机遇期,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伴随文化交流的深入进行,将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助于台湾民众形成中华文化认同,两岸的相互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样岛内“”势力利用两岸由于长期隔绝而产生的敌意、疏离、对抗等不正常的意识而操弄两岸关系的空间缩小,两岸在相互理解中将逐步消除对抗和敌意,并建立密切的互动关系。第二,虽然当前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分歧,两岸关系的发展因政治上的分歧而遇到很大的阻碍,但当局只愿意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愿展开两岸政治对话,导致两岸关系难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如此背景下,两岸开展文化交流既能巩固经济交流成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治对话的缺失,文化交流可消除岛内“”势力的干扰,创造两岸更多的共同话题,为两岸政治对话和化解政治分歧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1、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在的同时,化异为同,强化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虽然百年来台湾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对中华文化有重要的贡献,中华文化在两岸均得到不同的传承和进步,两岸通过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进一步升华。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出现了积极发展的势头,在这一情况下,文化交流应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作为重要方向,在两岸文化融合、进步的基础上,达到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两岸文化认同的趋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探索和寻求两岸文化的相吸之处,同时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达到化异为同。就具体内容而言,两岸可开展戏曲、艺术、宗教、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可加强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的挖掘和交流,这些领域和内容是两岸文化中相同性很高的部分,通过交流达到融合与创新;在不同之处。由于两岸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两岸民众在有的地方产生了巨大隔阂和误解,对此,两岸在文化交流中必须包容,相互尊重和理解,化异为同。
当前岛内“”势力虽然不能以执政权
推行“文化”,但是“文化”对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的影响仍在继续, “”势力也未停止对“文化”的推动。如何对抗“文化”,消除“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伤害,显然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是为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和繁荣,也是对“文化”的反击。在过去近二十年中,中华文化受到“”势力的歪曲和打压, “”势力在文化教育领域肆意篡改中华文化的内涵,攻击中华文化,削弱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两岸文化交流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打击“文化”。
2、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经济与科技的快速进步,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便利的条件,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二者相互促进,合为一体,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两岸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大发展、大合作之际,开展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应当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两岸的文化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两岸的文化产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是一个互补的结构,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台湾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早。在创意、人才、研发、营销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大陆文化产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市场、稳定的政策等优势。两岸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开展文化产业合作,整合两岸文化资源,推动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不仅要开拓两岸文化市场,也可通过文化交流,共同构建一套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价值观,共同开发以中华文化为内容的国际华文市场。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在全球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华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关注,两岸开展在国际上的文化产业合作将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中国的软实力。这个市场包括语言学习、华文教材、出版品、音乐、电影等,国际华文市场应作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文化交流,广泛发掘中华文化资源,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等领域,两岸共同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从而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改善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
两岸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意义有三,第一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了两岸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两岸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二,促进了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文化产业合作发挥了两岸文化的经济功能,实现了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的结合,因而文化产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关系的增强,也是文化交流层次的提升和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文化产业合作的过程需要两岸文化认识的趋同,达到,化异为同,文化产业合作促进了两岸文化的融合和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产业合作推动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两岸经贸交流的“物质化”、“功利化”影响,使文化与经济成为两岸关系良性互动的基础;第三,通过文化产业合作,打造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品,随着这些文化产品的推广、传播,不仅两岸民众在享受这些文化产品时,潜移默化,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且也在世界上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风采和神韵,中华文化在两岸也在国际社会得到大力弘扬。总之,开展文化产业合作,使两岸经济达到互利双赢,中华文化得到弘扬,两岸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第一,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涉及两岸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地域和各个民族,需要方方面面的动员、配合、支持与参与,通过文化参与合作,两岸共同做大做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形成两岸携手在两岸和世界上弘扬中华文化的局面;第二,优化配置两岸文化资源和布局结构,优势互补,共同打造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建立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机制,以市场化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第三,在合作中,化异为同,尊重两岸文化的差异性,取长补短,相互包容,共同打造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扩大产业队伍,培养一批领军人才等。
3、加强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协商签订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建立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机制。
从广义上而言,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应该包括两岸教育交流合作。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人类通过教育确立起自身的世界观、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观念等,文化在教育过程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弘扬,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当前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教育是重点领域。与此同时,教育也是岛内“”势力散播“”理念,搞“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修改教科书、将“”内容列入考试范围等。因此教育领域也是统“独”斗争尖锐的领域,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2009年的两岸经贸论坛上有精辟的阐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文化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教育给文化以生机活力,纵观古今中外,文化的光大昌明,莫不始于交流、基于教育。”贾庆林主席还强调了两岸文化与教育交流的重要意义,“两岸文化事业的进步需要交流,两岸关系发展需要来自文教交流的动力,更需要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支撑,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事业交流合作,对推动两岸关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大陆对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十分积极,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两岸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如1985年就开放台湾学生报考大陆高校,2006年开放采认台湾学历,2007年开放台湾高校来大陆招生等。相比之下,台湾当局对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推动消极滞后。在主政时期没置障碍,阻挠两岸的教育交流合作,2008年上台后,相关政策有所放松,但对大陆学历采认、陆生赴台就读等教育合作重要政策,采取“三限六不”政策严格控制。因此两岸教育合作实际上仅处于单向交流阶段。事实上,两岸文教交流与合作在大多数领域远未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球化时代,教育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教育日益走向专业化、国际化和自由化。两岸教育界要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两岸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创造条件,拓宽道路,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滞后,使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效果大打折扣。
2013年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全面性的经济合作开放战略,这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作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不应缺席交流,用交流促进发展,用发展强化保护。我们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造性转化。
一、“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与世界交流和对话的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信仰的代表,是一个民族情感、智慧、思维方式的体现,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象征性、标志性、广泛性、传播性等基本特征。“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为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又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如剪纸、音乐、舞蹈等项目,各国各地区的外在物质形态或表现方式有所差异,但内在的精神却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一切空间进行交流。
二、“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加强交流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彼此传递朋友情谊、展示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面前,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将目光放远、眼界放宽、胸怀放广,通过城际间与国际间的交流,展示实力、释放潜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也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的文化交流中走得更深远、更坚实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是国家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既是一条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要在其中有所作为。二是国家在“一带一路”的认识上既有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有时念的创新,从文化交流角度深度思考,历史经验可以为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而时念的创新说明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策略要有时代精神,盲从历史、循规蹈矩、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不可取的,要古今融通,全面的、深刻的领会历史与现实的“一带一路”的精神实质。三是“一带一路”的沿途国家和地区加强文化交流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变得更加频繁,既是互相学习,也是融会交流,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迎来难得的求教四方、博采众长的机会。
三、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以大连为例。
大连的发展是放眼世界的开放式发展,是海纳百川的包容式发展,是吐故纳新的交互式发展。大连与世界的交流不仅有经济交流,也有文化上的交流。文化上的交流自然就包含了物质文化交流和非物质文化交流。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可以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而变得更加坚实。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已有100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项:复州皮影和庄河剪纸;国家级四项:复州东北大鼓、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另有金州皮影戏、大连新金民歌、复州鼓乐、普兰店鼓乐、大连吹咔乐、金州古琴音乐、复州高跷秧歌、辽南古诗词吟咏等省级项目二十多项;辽南二人转、大连新金大鼓等市级项目七十余项。从级别、数量、种类上分析,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有实力,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走向国际舞台,为宣传大连、展示大连、发展大连做出贡献。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沿线人民互通有无、进行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一带一路”构建过程中,不仅要加大不同国家间文化的交流,还要尊重和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和习俗,真正做到“亲、诚、惠、容”。一座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步伐紧随国际趋势,在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理念上也要与国际同步。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要与世界同步,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作茧自缚”。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五种:一是由政府组织的非盈利性文化交流活动和对外宣传活动,例如,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二是演出团体组织的非物质文化对外商业演出活动;三是外籍游客来华旅游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以对外出版的书报、电影等为媒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五是以电子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活动。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都要借助政府的支持,利用对外交往的渠道和平台。1因此,大连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领域的合作,使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国际水平。
结 语
总之,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了沿着“一带一路”走得更远的条件,我们要用实力去争取和实现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国际经济法是对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学学科,其调整对象的跨国性与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有着不同于普通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多元法律文化语境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
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
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历史悠久。历史上东盟国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辐射、影响较深,中国也吸收了东盟国家的优秀文化资源,因此,中国和东盟在文化上有许多相似相通的共性,这些都为中国东盟之间的各种交流提供了浓重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了18亿人口。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各个领域的交流日趋活跃,不断深入。中国-东盟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互信互利,已成为主旋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将不断向前推进,势不可挡。
二、广西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东盟交流的优势
(一)广西高职院校独享区位优势。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借助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服务的作用,积极发展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广西高职院校可根据地区经贸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开展专业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的交流发展,这是其他省份高职院校所不可比拟的。例如,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都从本省区高校选拔大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参与会务服务和管理,这就为广西高职院校服务中国-东盟交流提供了平台。
(二)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在语言、民俗、饮食、农耕等多方面存在近似文化,加上地理、气候接近,沟通交流起来更加方便。据考证,广西的壮语言跟越南语、老挝语、泰语等非常相似,民间交往频繁,在民俗、饮食、农耕文化乃至地理、气候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非常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发展。
三、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首先,很多高职院校都把目光集中在扩大招生、扩大学校规模上,造成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很多领导和教师都认为高职院校只要教好学生一门技术就行,没有必要花太多的钱搞文化建设,这种错误认识严重的影响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其次,很多高职院校至今没有建设与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相配套的校园文化,这既不利于中国-东盟的交流发展,也使学校自身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的不足,严重阻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高职院校中部分学校是从中专学校演变而来,本身基础建设就不足;还有部分学校急于扩大招生,把钱都投入到了新校园、新教室、新宿舍的建设上,忽视了校园的绿化、美化和优化。物质文化建设的缺失,割裂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步性,致使校园失去了育人功能。其次,高职院校资金投入未能与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相对接。目前高职院校很少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建立友好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也缺乏东盟要素。
四、如何加强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转变理念,提高认识。广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开放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原则,创建浓厚的人文氛围、学术氛围、研究氛围。伴随中国东盟各个领域交流的加强,无论是我国还是东盟国家,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大幅提升。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应当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针对中国-东盟交流发展的客观需求建设自身的校园文化。开设能够服务中国-东盟交流的专业和课程,举办东盟各国形势发展讲座或民俗讲座,组建研究和宣传东盟各国文化的社团等。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促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日益密切。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都特别深厚,从而使各国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语言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翻译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各国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把自身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转换与交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语这一门语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国交流中,它成为许多国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翻译,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英语翻译不仅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能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时向外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的文化。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英语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养,从而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英语翻译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而改善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还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从而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才能使传统文化快速发展。英语翻译能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正确的翻译各国文化的本质,不仅能实现文化共享,还能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国属于友谊之邦,希望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通过英语翻译能大力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各国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2.1地域文化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背景,才能使英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能使人们能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还能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与传播,从而实现文化共享,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2.2历史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发展的不同也会影响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果,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具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英语翻译时,翻译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熟悉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人们更详细的了解中西文化。如果翻译官不重视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不仅无法让人们理解相关文化信息,甚至可能会出现历史知识储存不够而被人认为无知。因此,翻译官必须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诠释文化信息。
2.3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区的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信奉的宗教也是不一样的。我国人们所信奉的宗教不仅仅是我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和道教;还有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这三大宗教目前在我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我国的宗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外国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我国的宗教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基督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共同形成的,因此翻译官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对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从而确保翻译的精确性。
2.俗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在我国风俗文化较为丰富,比如南北之间的风俗文化,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风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的风俗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风俗文化大多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重视不同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而确保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加大传播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也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作者:李陵霜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晓.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16(09).
[2]伍燕杰.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6(14).
推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优势明显
首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于东盟拥有文化认同上的优势。北部湾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海洋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华人文化等。历史上,广西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该区域与东盟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可谓是源远流长。广西还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东盟各国华侨众多,华侨亲属与东南亚保持着亲缘的密切往来。由于民族起源、历史承传、地理风习以及文化交流等原因,广西和东盟国家有较多的文化认同理念和稳定的友好关系,为双方合作孕育了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和产品消费主体。因此,充分挖掘和发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将该区域打造成中国与东盟进行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能为我国与东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天地。
其次,在地缘和时机上有优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桥梁和东盟各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的前沿地区。凭借特殊的地缘时机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是可以有助于发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品牌效应,通过旅游、出版、电影电视、音像、网络、演艺娱乐、文化用品、文化信息传输、文博会展、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产业链接,形成品牌集合群,深化双方的文化产业合作。二是有助于坚持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道路。利用边疆及沿海便捷的通道,能较好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它的博大精深,并加快向世界文化市场进军,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利用毗邻海外市场的区位和机遇,能较好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促进与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另外,具有特色文化项目上的优势。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行动早,收获大。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代表的会展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在东盟国家社会各阶层已产生广泛影响。广西与越南合作打造的下龙湾海上实景演出《越南越美》、与柬埔寨合作建设的吴哥窟实景演出《微笑的高棉》两个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开创了广西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新境界,项目已列入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贸易重点项目。在文化图书出版方面,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和马来西亚智慧城有限公司共同出版的《儒学四书精选漫画》,短短半年在马来西亚的发行量即达10万册。在期刊出口方面,如接力出版社的《小聪仔》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已拥有众多的小读者。广西已成立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设立“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培训中心”并开展系列活动。这些都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的对策
杨亚非、陈禹静认为,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好各种优势,从以下方面加强与东盟文化产业国际合作。
——搭建文化产业合作平台。利用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枢纽的地位,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为平台,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支撑,以正在建设的广西文化产业城为基础,有效整合国内文化产业资源形成合力,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在东盟国家的中心城市和南宁,建立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园区,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开发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产品市场。建立合资企业,吸引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能力,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艺术产品,使园区成为批发、销售对方特色文化艺术产品的集散地,扩大当地的就业,带动双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与东盟各国媒体间的合作。合作开办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栏目,共同开发数字化的内容和节目,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增进双方人民的沟通交流,促进双方媒体业的发展。
——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巡展和巡演。可由文化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牵头,在南宁设立“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协调事务办公室”。文化合作协调办公室可与东盟各国的文化部门联手,开展“中国-东盟文化”双向巡展和巡演活动。可先沿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经济走廊,形成巡展和巡演亮点,然后由线到面,依次向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圈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巡展和巡演辐射,加深与东盟国家和人民间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