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成果

新农村建设成果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成果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成果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当前,加强对村镇建筑活动的指导与监督,提高村镇建筑的质量,已经成为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历时两年完成的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是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专家完成的。全套图集共22册,包括16个地域的农村住宅通用示范设计图、以及建筑构造图、结构构造图、给排水构造图等内容,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乡村农房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推广《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对塑造农村建设新风貌也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1 小城镇住宅建设现状分析

广大农村的住房建设是一个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但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住宅建设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一方面,村镇的住宅建设量大面广,切实关系着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作为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人口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和乡村现代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这正是城镇建设的差异所在。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提速”,想去精心塑造和规划城镇的时间被压缩了。以中国目前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来看,通过设计单位去设计建房是极其不普遍的。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小城镇住宅建设也出现一些不规范现象。近日,国家建设部在京举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送图下乡暨试点村庄签约”仪式,向全国1887个重点乡镇赠送系列小城镇住宅国际图集,并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两个试点整治的村庄签定定向支持协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建设部对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推广极其重视。

2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内容

2.1编制原则

为体现国家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小城镇,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

图集对小城镇住区规划设计导则与住宅建设标准化研究--小城镇住宅通用(示范)设计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的总结。

针对西南地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设计以南方骑楼出发点,提取传统的建筑元素,运用简化的方法,使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和材料如玻璃、混凝土等对于传统的骑楼街区进行抽象。图集内容为示范工程的全套施工图,主要包括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专业,可直接用于施工建设。

2.2适用范围

适用于西南地区商业较为繁华的街区,是商业和居住相结合的小区。同时为了促成到传统街区高低错落的感觉,每栋建筑单体虽然一致,但均在空间组合上有所进退和错落。

2.3工程基本特点

2.3.1建筑:①采用标准宅基地,既有小面宽、大进深,又有大面宽、小进深的户型。②商业和住宅相结合,商业借鉴传统骑楼的形式,采用标准的柱距,富有商业气氛;住宅内院形成小区内部街道空间,富有居住气息。③利用进深差异形成公共院落,使大进深的房屋也能直接对外通风采光。④所有房间均有自然采光通风。⑤总平考虑将住宅与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划成片区,并充分利用房屋的临街面和建筑间距形成临街的商业店铺,形成两面临街的形式。⑥建筑整体形象轻盈,反映出南方地区建筑特征。坡屋顶采用素色瓦面,⑦屋顶采用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类型相结合:平屋顶作为露台可以晾晒物品,也可以乘凉休憩之用。

2.3.2结构

根据建筑方案功能的特点,在骑楼部分为了满足商业需要,采用框架柱子承重结构,在楼梯间及厨房、卫生间部分,采用砌体承重结构,既可满主小城镇住宅要求,又可以降低工程造价。既经济,又安全、适用。水平支承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板。基础采用天然独立柱基础和墙下条形基础形式。

2.3.3给水排水:①给水管采用铝合金衬塑管,明装敷设在外墙上。②给水进水管上靠近外墙明装低水头损失的管道倒流防止器。③塑料排水立管沿外墙明装敷设。④卫生间内选用自带瓷水封的蹲式大便器,采用脚踏延时阀冲洗。

2.3.4 电气:①楼梯照明采用声控延时开关,既便于控制,又利于节能。②住宅和商铺分设计量表及配电箱,满足住宅用电和商业用电的不同计费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了商铺出租时的收费要求。③采用磁卡电能表,以先买电后用电的方式,简化街区住宅用电收费手续。④接入网考虑有双较线和光纤两种方式,提高接入网的灵活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用户对接入网的要求。⑤设置访客对讲系统,方便来访客人呼叫及开锁。

3 城镇节能住宅的持续发展

未来5年我国住宅的发展目标是,城镇新建住宅27亿平方米;农村新建30亿平方米。到2005年末,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基本实现平均每户拥有一套功能相对齐全、综合质量相对较高的住宅;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全面推进“四节一环保”住宅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建设7000万平方米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生态环保住宅。

近年来,全国各地加大力度建设环保节能型住宅。截至目前,已经建设完成一批节能、环保效益突出的住宅现代化示范小区,建筑节能效率大大提高。 建筑环保节能住宅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节能措施比较得当,已率先进入全国建筑节能先进地区;节地效果比较突出;在节水方面推广设置了中水处置与回用系统,一些新建项目设计了雨水收集与利用或采取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措施,有效加大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今后几年,建筑节能技术将加大运用并不断完善七项,包括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结构技术体系、符合国家墙改政策要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和成套技术等,引导更多开发企业和开发项目积极参与产业化示范工作,,不断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

《小城镇住宅国标图集》的编制以具有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风貌,充分体现了“四节一环保”原则,对持续良好的绿色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城镇住宅使用寿命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篇2

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在于农村城市化的主体――政府、失地农民和开发商的利益均衡。政府相关部门负责监控农村城市化建设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农村城市化要在政府政策调控下进行,以降低市场风险;与农村城市化最直接、最大的利益关系者是失地农民,如果不能保障他们的权益,改造工作就无法开展;开发商是实施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主体和关键环节,如果开发商不能实现赢利,农村城市化就难以实施。三方配合、互动博弈是沿海地区广泛推行的城市化模式,博弈的逻辑是:政府通过政策实施,让出部分政府未来的潜在收益,如减免部分地价等,保证开发商有利可图,以吸引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改造,并分担改造中的部分风险,同时保证失地农民的既得利益,使失地农民最终顺利回迁,博弈的最终实现三方共赢。这种博弈是最优最稳定的模式,博弈三方精诚合作,“政府搭台让利,企业唱戏谋利,村民参与得利”。

但在利益博弈过程中,总是不能实现人人满意的情况,权力失衡后利益博弈就出现了不同局面。

农村城市化是一次利益的调整,特别是农村城市化增加了流动人口这一处于城市最弱势阶层的“准城市人”,公平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政府的公平协调作用更加必要。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政府是城市化的责任主体,其拥有行政权力,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了强势的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

为了促进农村城市化的良性发展,各级政府通常会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其中,最有力、有效的措施莫过于及时不断地调整政策。以青岛市城阳区为例:1998年,城阳区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加快小城镇建设。2000年,区委、区政府为加快城区旧村改造步伐,又制定下发《关于城区规划控制区旧村改造的意见》,提出用3至4年时间,完成城区周边范围内22个村庄的旧村改造任务。2003年初,区委、区政府又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实施意见》,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旧村改造,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经营城市的理念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加快旧村整合改造和组团式成片开发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2004年9月,区委、区政府对《关于进一步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实施意见》重新调整,制定下发《关于加快以旧村改造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的意见》,提出“全区旧村改造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作、高效能管理,与实现一产向二、三产业转变、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紧密互动,与建设青岛市北部城市中心和现代园林生态城市协调一致,努力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体现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这些政策的实行和调整,一定程度上为推动或制动农村城市化建设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是政府调整发展战略、控制节奏和规模、调和各方利益的强有力举措。

当然,在进行政策干预的同时,也存在政策多变、政出多门、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甚至抵消等情况;在组织实施上,政府对具体事务干预过多,越位情况时有出现,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及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等现象。任何一项政策或调节措施都可能因为考虑不够全面而使改造偏离目标,而这种偏差带来的结果是极为复杂和难以控制的。政府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成本是被社会中的各成员所分担的社会成本,他们并不需要为自己的错误决策负全部责任,而一旦干预成功,往往会因为政绩得到晋升,从而获得更大的决策权力。失误时不承担全部责任,成功时却得到更多权力资本,这使得部分政府官员产生了强烈的干预偏好,表现为干预过力。干预和管制能产生寻租机会,寻租活动又反过来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而市场机制失效又会要求政府进一步干预来弥补失效,如此反复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篇3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建设也进入到新的阶段,提高的一个新的水平。但是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的深入以及时间的慢慢积累,一些潜伏在新农村建设光环下的公共安全问题也凸现出来,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农村经济发展出接连出现了多起重大突发事件。农村公用危机影响着农村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全以及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如何采取适当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来提高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是当前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一类重点问题。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分析

所谓公共危机是指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出发事件,这种事件可能来自自然也可能来自社会。一旦出现这类公共危机,则需要进行及时妥善处理,以减少或者消除其对社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自然环境等造成的破坏,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农村公共危机的特征分析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公共危机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1.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形式通常不具有规律性,且较难进行预测,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则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

2.紧急性。公共危机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果不能够及时制定对策控制或减少危机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则很容易因危机产生重大危害或者经济损失。如自然灾害发生、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人民生活的必需领域时,如果不能够及时处理则非常容易为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安定。

3.范围危害性。公共危机通常是区域性事件,一旦发生则会对公众造成危害。具体到农村建设中,一些危机的发生虽然不会影响到很多人,但是会造成民众的恐慌,对多个地区造成影响。如2003年的SARS病毒事件,该事件在农村中所涉及的人数并不是很多,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威胁了广大民众的人身安全。

4.扩散性。发生在农村的公共危机事件通常具有很强的扩散性,这是由农村所具有的特性所决定的。同时,由于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一旦在某一部分出现危机,则该危机很容易扩散到其他领域或者人群,形成连锁反应。如2004年的禽流感事件的发生和扩散为农民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5.隐蔽性和复杂性。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建设中的公共危机还有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隐蔽性。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一定的危机预测,但是,一些新形式的公共危机则具有了更强的隐蔽性,很难被察觉,一旦发生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不易被处理。

三、提升农村公共危机处理能力的途径分析

公共危机发生以及出现的新特性归根结底都是新农村建设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所引起的。农村经济建设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不适应等因素都导致了这些公共危机的出现。为应对这些已出现和潜在的危机,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和发展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1.为减少公共危机对新农村发展的影响,必须将农村危机管理纳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形成实时性、动态性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将农村危机管理同农村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众文化水平、民众个人发展前景、法制法规等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使之与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动态规划,预防和减少危机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2.要保证充足的物资储备和财政资源支持。公共危机的发生和扩散除了与危机本身有关外还与该危机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处理有关。政府应该加大应对农村危机的物质储备和财政支持,以保证危机发生后维护市场和社会的稳定,减少农民的焦躁情绪。

3.要设立危机信息来源渠道,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对危机的发生和危机发生后的处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多数非自然类公共危机的发生都与沟通不畅有关。一旦民众的诉求得到相应,则多数危机是可以避免的。对于那些已经发生的危机,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帮助民众在最快时间内获知事情的进展程度,消除谣言的传播,稳定民众情绪,阻止事态扩散,保证危机的处理过程有序进行。

4.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对农村公共危机进行处理,则很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一些潜在性、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危机发生时,政府部门的工作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消除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因此,为妥善处理公共危机,应该促进实现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广泛合作。这种合作以政府工作为主,其他主体为辅,在处理危机的方向没有错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妥善处理危机造成的灾害。

5.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度,消除因认识局限性所带来的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农民是农村所有活动的主体力量,也是各种事件发生后的最直接受害对象,因此农民是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主体之一。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可以有效消除和化解因思想认识不同步,经济水平不同步所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下的农村公共危机治理[J].大连大学学报.2007.28(5)

[2]范吕臣.努力提升领导干部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J].新农村(黑龙江).2010(10)

篇4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41-0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也有了极大地改善。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项要求之一,中国在“十二五”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一、燕来村村容建设现状

燕来村位于广西天峨县西北部,距离县城约75公里,总人口5 082,其中常住人口3 074,辖有27个村民小组和生产队,总面积12.59万亩,耕地面积1 836.9亩,2011年人均收入3 400元,属于典型的农业村。该村地形多为高山,地势复杂,夏季受泥石流、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冬季因地势高容易受雨雪天气影响。村部坐落于燕来街道上,位于两县三乡十一村(向阳镇的燕来村、岩里村、党隘村、板龙村、治安村、和平村,下老乡的纳赖村、豪明村、罗宜村、雅房村,乐业县的逻西乡民权村)的交界处,作为两县三乡十一村重要的物流聚散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村的燕来街道成为公共性较强的公共场所,村容村貌对其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些突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该村村落较为分散,一些具体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难以进行统一的论述,因此下文将燕来街道作为重点调查对象进行分析。

1. 道路设施。全村境内有一条省道经过,现仍在建设当中,27个村民小组和生产队中已有26个建成屯级公路,尚有一个生产队未通公路。由于道路等级低,缺乏维护,村民们在建造房屋时,为扩大建筑面积和贪图方便,往往会挤占公共道路,破坏路面而不加以修复,加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道路损毁严重,导致雨天泥泞难行,晴天尘土飞扬,影响与外界的通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农副产品的外运,给农民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房屋建设。随着该村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混凝结构的平房。不少农民迁移到燕来街道建起了新房,但受到地形地势、认识水平、经济能力等各种因素影响,从房屋选址到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不合理、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大部分房屋都沿公路两侧修建,由于地势较陡,存在受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安全隐患。在选址方面,封建思想中的风水问题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没有注重房屋的朝向采光等问题,而是根据风水先生所定的要求建造,缺乏科学性。在房屋构造方面,农民一般通过借鉴他人的建筑风格和自身的经验来规划设计,但由于思想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对新型规划和建筑研究很少,致使建筑功能布局不合理。在建设方面,所聘请的工程人员一般是附近具有一定技术的村民,但是这些工程人员没有经过比较正规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所建造的房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环境卫生。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燕来街道的村民们在村委会的组织下自筹经费,统一将街道上的垃圾运走,但其处理方法是直接将垃圾倒在公路边或河流下游,沿河居住的村民则直接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在排水处理方面,由于街道两侧建造的房屋都高于路面,雨天时排水不畅,路面积水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排污处理方面,受地形、资金及部分村民为了节约、贪图方便等因素影响,导致了排污处理不规范,引起邻里之间矛盾的产生,使村民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不利于今后村容改造工作的开展。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严重影响河流的水质和饮水用水安全。垃圾乱倒乱放、人畜粪便乱排,严重影响农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4.其他设施状况。在供水方面,尚有七个生产队的村民未能使用自来水;在供电方面,电网已全部覆盖,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存在供电不正常的情况;在街道亮化方面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在通讯设施方面,该村的部分居民点有信号覆盖,但由于受地形和基站数量的制约,信号强度极差,联系不便,对村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燕来村村容现状的成因

篇5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镇化战略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发展迅速,但却未能达成城乡协调发展目标,造成了地区之间差距加大,城乡之间差距加大的现状。城乡二元化程度加剧,城镇化脚步受阻,农村发展没有门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互补的有效机制,没有能够建立一个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给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桎梏,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中国城镇化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城镇化仍旧会是我国发展的主题,城镇化的大趋势势不可挡。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两极分化,重视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不断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抓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及其原因。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是导致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主要的表现有:首先,在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尤其是小规模城镇发展潜力较小。根据调查,每年国家用于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中大城市占有90%以上的比重,对于小城镇的项目扶持力度可见一斑;小城市的人均GDP只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较低的消费水平无法刺激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对于小城镇的发展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规划,造成了小城镇整体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大量的劳动力闲置在家中,缺乏资源的有效整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脱节。其次,在经济增长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导致了城乡收入水平持续拉大。地区间人口户籍转换、经济开放、非国有化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造成了恩格尔系数较高的现状。大城市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体系吸引了大批的青壮年农民来到城市打工,农村实际劳动力减少,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收入差距成倍增长,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再次,城乡发展模式有待探究。大城市是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经济发达的代名词,以工业化和产业化为代表,但是缺乏有效的能源的供给,农村是粮食供给基地,是满足城市工业和产业发展对于能源需求的保障。农村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的城市发展框架的复制粘贴,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大方向。

统筹城乡发展途径噬待考量。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加强城市和农村的相互沟通和联系,通过有效的手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那么,寻求一条可以有效的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途径显得尤为的必要。

有的学者认为,城市化滞后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加速城市化进程才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战略性措施。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城乡迁移和土地城乡配置过程、产品市场的出清条件,同时,要提高工业产出比,不仅要增加资本投入,还应该提高城市化水平,还应增强城市化和农民进城动力,尊重要素所有者对高收益的追求,放松市场主体流动限制,提高效率,对经济增量进行重新的划分和分配。

还有的学者认为,实施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现有存量进行改革,更加的注重公平。城市化应避免“拉美陷阱”,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城乡分割和分治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城镇化体系,使广大农民成为城镇化的受益者,同时,避免采取强制性改革所造成的损失,渐进改变,立足于现有城乡二元结构,不断的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活,消除城乡两极分化。

政府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基础上,在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能力下,通过库兹涅茨曲线的走向规律,城乡发展能够实现收入趋同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征程,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社会隐患,因此,政府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取了行政干预的措施,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比如,在一些西方的国家中,为了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实行农业调整法,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就中国来说,如何消除城乡收入差距,政府的介入显得尤为的必要,政府干预的力度成为了有效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城乡的制度门槛该如何的去定位,户籍制度该如何的去管理等问题,成为了消除城乡差异,加大政府干预的关键所在。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城镇化的意义仍旧存在误区,城镇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伪城市化问题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调整主要手段是政府行政措施,不少地方通过县改市和乡改镇、镇改居等形式提高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将大量当地户籍的农村居民统计为城市人口,这就造成了虚假的城市化问题。其次,城镇化程度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这些农民工消费能力不足,无法实现城镇定居,难以有效产生第三产业需求,无法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丧失了基本的劳作能力,沦为了在城市和农村的夹层中求生存的“夹生饭”。这就直接导致了城镇化程度低的现状。再次,城镇化质量低。农民工多在私营部门就业,其创造的财富多被私营业主攫取,缴税比例低,无法承载相应的公共设施。所以,农民工聚居区域,城市病容易凸显。

中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意义

农村是我国的根本,我国人口的多数都是农民,缓解农村矛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关乎国家安稳的重大规划,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使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的基本现状,为了有效的促进工业化带动农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大时代背景要求,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推行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保证农民的利益,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新农村建设并不仅仅是局限在把现有的农村的房屋改建成为高楼大厦,它更是对于农民整体素质的要求的提升,这就需要加大对于农民的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不管是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软件的思想文化上,都要与城市达标,真正的实现城乡差距水平缩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正确处理城乡发展关系,把农村发展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才是从根本上实现了现代化,才能够实现以农促工,以工带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

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庞大的农民数量基数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消费能力的象征,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动力,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可以有效的打破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桎酷,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综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中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城镇化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充分发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功效的机制,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缓解两级分化的程度,促进新农村建设,保证经济全面平稳发展,建立和谐安定的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

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城乡发展不平衡,二元化程度加剧,是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桎酷,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一个“城乡一体,统筹规划”的新格局迫在眉睫,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摆在了首位。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最为激进的做法是取缔城乡隔离制度约束,这些管制主要是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隔离城乡的制度门槛,户口就是人们身份的象征,严格的户口制度给农村户口打上了强烈的色彩烙印,直接导致了待遇歧视,就业歧视和社会歧视,淡化户籍限制,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进一步规范基本落户标准,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干预作用,制定农村偏斜的政策性制度,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减少市场调节所带来的隐患,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由于城镇发展和农村发展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框架,认清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差异,明确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和关联,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把农民转化成为城镇人口,以帕累托改进的方式,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条件,建立起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政策是越过城乡隔离制度门槛,把部分财富从城镇移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较为保守但却稳妥的尝试。

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对于打破二元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理清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次序将会给社会的整体进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作为破除二元化结构的契机,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制度做为基点,以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途径,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整合作为打破城乡两极分化瓶颈的根本出路。

篇6

娱乐节目中王中磊带着威廉去云南体验生活,和云南小女孩一起做饭、上学,他们都是同龄孩子,可是生活差距去是如此之大,在广大农村存在着六千多万的蕾丝“云南小女孩”。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来自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身体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这三个方面。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情感教育缺失

1.家庭的心理情感教育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不懂交友方法,害怕与人沟通,对周围的事物异常敏感,甚至做出一些攻击行为。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关爱,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排斥和疏远父母,认知的偏差导致对未来迷茫,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心理情感教育边缘化。从学校来讲,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只注重对留守儿童传授文化知识,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讲堂。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大班额教学,老师不可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心里的想法;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学历有限,把教学当成任务,缺乏工作热情。

3.留守儿童心理情感教育缺少社会的积极参与。农村缺少定期为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加入,没有专业力量与学校形成协作关系。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不够

1.监护人不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18岁以前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监护人忙碌生活,导致留守儿童一日三餐按时都存在困难,监护人不懂如何健康教育儿童。

2.学校开展身体健康教育的条件有限。体育、健康教育课在中小学都不受重视,卫生常识和生理常识没有有效普及,学校管理中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户外课几乎没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正常的体能训练。

3.公众对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偏低。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医疗卫生条件差,公众组织了一些类似“营养餐”的活动,但是范围小、时间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引导

1.监护人忽视自身行为习惯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有一个广告“一位母亲为自己的母亲端水洗脚,她的女儿看到了,虽然年龄很小,但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端了一盆水,来到妈妈面前,要给妈妈洗脚”,父母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儿童需要父母的正确行为引导。

2.学校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重视不够。“不成材则成人”这句话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正处在叛逆期,性情刁顽,学校又不能体罚学生,说服教育对顽皮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就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学校就采取松散的管理。

3.不良的文化产品干扰行为习惯养成。近几年来不良文化产品泛滥,在看过带有血腥场景的影视作品后,遇到特殊情况会导致过激行为。舆论媒体对过激行为进行大肆渲染,无形之中造成的群体歧视,公众不愿意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益的行为引导教育,甚至避之不及。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一个新兴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教育问题需要我们究其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二、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外乎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大背景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以务农为主,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够完全抵抗自然灾害,农民收入得不到保证。农村留守家庭收入来源仅靠“打工”。虽然进城后的农民工从事的是最底层的工作而且也是临时的,但是起码旱涝保收。

2.农村经济发展欠缺活力。目前的农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且所占比例极低,出现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青壮年流入城市就业增收,导致农村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二)现有体制机制制约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户籍制度限制农村留守儿童随迁。现有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将市民和农民明确划分开,农民工只是从事一些收入很低,文化素质要求相对不高的临时工作,农民工流动性较大,自身进城后的生活条件和待遇都很差,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

2.某些教育政策限制农村留守儿童异地升学。我国目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对想要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留守儿童来说,远远不够。我国各地区使用教材不统一,农村留守儿童一旦随迁,短期内教学内容衔接不上,影响接受的正常教学进度。

3.社会监管体制不健全影响接受教育的大环境。政府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互相推诿责任,办事效率低,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办理手续。各地方政府对于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不严,惩罚力度不够,给不法商人投机取巧的机会,网吧等场所成为滋生留守儿童社会教育问题的温床。

(三)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家庭中某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地区文化闭塞,受传统思想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致使留守女孩接受教育率低于男孩,尤其是接受高中以上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留守女孩在校率有不到70%。“安土重迁”的思想,传统观念认为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不带子女随迁也是守住“家”。

2.学校教育中存在一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评价学生以智育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留守儿童中仅有2%成绩优秀学生,把好学生和坏学生明显分开,对好学生偏爱有加,经常表扬,并以坏学生当反面教材。

3.社会生活中存在某些传统观念束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大众的传统观念中将农民和“脏乱差”“没素质没文化”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对农村人存在偏见,留守儿童因而感到自卑。传统大众观念认为对留守儿童的资助就是解决他们的温饱物质需要问题,对于教育需要的投入略显不足。

(四)所处环境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连最基本的书桌都没有,放学后的留守儿童只能在窗台、板凳上看书或者趴在炕上完成作业,光线昏暗。留守家庭不能为孩子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伴随着各种噪音影响艰难学习。

2.校园中不良风气影响学习环境。大家都说学校是第二个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可谓鱼龙混杂,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家庭经济、个人素养等等都各有差异,易效仿同学的行为,逃学沉迷网络游戏。部分学校里攀比之风盛行,在大环境影响下,留守儿童也不知不觉的受到影响。

3.社会中存在的诱惑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社会环境中存在游戏厅、网吧、迪吧、酒吧等等这类娱乐场所,农村留守儿童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意志薄弱,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较弱。

造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的原因中,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其他制度、传统观念以及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综合时代背景全面的分析,追其根本。充分发挥政府解决问题的主导作用,形成全社会的联动,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农村建设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一、伍佑镇镇政府执行力主要存在的问题

伍佑镇镇政府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不少成就,但镇政府执行力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行政执行不规范。第一,敷衍执行。伍佑镇镇政府一些部门人员不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政府作出的决定或布置的任务,常常应付差事,不考虑工作实效,甚至有人为图虚名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应付差事。第二,消极执行。镇政府少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上班时间聊天、看报纸的现象经常可见,对工作上的事则漠不关心。

2.执行成本过高,执行效益低下。镇政府行政执行成本主要包括为维持镇政府自身日常运转产生的成本和为实现行政目标而产生的执行成本两方面。

5。不依法行政,。伍佑镇镇政府不依法行政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执行时。

二、伍佑镇镇政府执行不力的原因分析

要强化执行力,首先必须分析造成执行力低下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1.思想观念落后,法治观念薄弱。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伍佑镇镇政府不少干部思想严重,爱端架子、摆官威。这些人执行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经常反复重述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并习惯用开会、发文件等权威办法去抓工作,生搬硬套,不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

2.部门利益的驱动。镇政府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遇到事情首先考虑本部门的利益,而置全局利益于不顾。尤其是部门、行业之间存在着分配和利益不均的落差,使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滋生出逐利观念。

3.缺乏有力的监督。一是内部监督方式单一,因而易出现相互包庇的现象,执行不力的问题不可避免。二是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镇政府没有创造有利的条件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人民无法监督镇政府的工作,工作人员少了来自外部的压力,执行任务缺少动力,导致执行力低下。

4.机构庞杂,各部门职责不清。长期以来,由于伍佑镇镇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造成政府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虽经过多次改革,但政府职能都没有实现彻底转变,内部依旧机构庞杂,人多事少,各个机构之间的领导、协调关系不畅,权责不清、职能交叉、错位、越位、失位现象严重,直接导致政府执行力低下。

5.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伍佑镇镇政府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制定的考核标准通常不能适应组织目标、资源分配和环境约束条件的变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也就得不出客观的结果。《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第6条:“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要严格坚持标准,符合实际,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部门国家公务员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以内,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五。”

6.部分执行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足。伍佑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中有些能力有限,业务素质低下,对上级的政策精神理解不透、领会不准,执行起来心里没谱、办法不多、效率不高。还有的行政人员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低下,在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的声誉与形象。

三、提高伍佑镇镇政府执行力的途径

在深入分析影响镇政府执行力因素的基础上,伍佑镇镇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策略,采取系统化的措施,逐步提高其执行力。

1.树立新的执行理念,增强镇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感。伍佑镇镇政府的行政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必须具有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意识,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2.实行民主监督,强化对新农村建设执行力的监督。伍佑镇镇政府要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实行内部监督和外邮监督相结合。镇政府要提高政府执行力,还必须实现政务公开。

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城镇基础设施的力度不断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小城镇建设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规划管理问题、财政扶持力度小、成长机制尚未形成等。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建设新农村的全局,势必影响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全局。我们要积极探索发展小城镇的重要途径,

一、大力支持全国重点镇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887个全国重点镇。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按照优先支持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卫星城(镇)建设: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点镇建设:优先支持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优先支持经济发达且城镇密集区域的重点镇建设的原则,2004年以来对169个重点小城镇承诺发放贷款90亿元,实现当年发放64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在全国重点镇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良好发展

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简明适用”的原则。按照改造镇中村、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交通道路、产业园区、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建议现有每年200亿元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电网、通信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人脉、文脉、经脉“四脉”问题。小城镇规划是否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否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应当根据先县城、重点镇,后一般镇的次序,对小城镇规划修编进行严格界定,不合理的应调整;规模过大、照搬套用城市模式、浪费资源的应坚决修改。特别应当严格考查小城镇2003年以后的规划编制情况,注意其规划的超前性和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的合理性。规划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土地,应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协调好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两个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得基本农田成为小城镇与行政村之间永久性的生态隔离带,成为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之间永久的生态带,成为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田园风光的保持带。小城镇的绿化与城市绿化截然不同。小城镇只要把资源保护好。在空间上合理布置就形成了天然的公园。要向古人学习,把小城镇“轻轻”地安放在大自然中间。

三、加大小城镇投入,拓宽建设资金多种渠道

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商业利润空间较小,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对集中地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避免“雨打沙滩万点坑”。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注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投劳,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多方支持,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或采取BOT方式建设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对公交、公共区域广告经营权等实施特许经营制度。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对现行的贷款政策应进行调整,在方便、易行的前提下,扩大小城镇资金贷款范围,做到“投得出、收得回”,凡是属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都尽量纳入信贷支持的范围,并逐步下放信贷资金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目前,中央为了确保全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对农民实行了水稻良种补贴、粮食直补、购置农机具补贴。但这些补贴是分对象、分项目区进行的,应当逐步扩大以小城镇为着力点的惠农政策覆盖面,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地域、环境所限,中部、西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大部分人还处在温饱水平线上。应当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应从农民最关心的小城镇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等方面人手,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小城镇建设给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变化,真正把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办成合民意的“民心工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来自生活的污染,要着重加强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首先应在小城镇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在小城镇加强农用基础设施的改造:对来自工业企业的污染,要考虑对其进行关、停、并、转或者制定优惠的“进园”政策,建设相对集中、资源共享、废弃物集中处理的小城镇工业园区等。污水管道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采用适当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健全污水收集处理体系,采用城市联网和区域联网的

方式提供清洁可靠的饮用水。要推动小城镇垃圾清运、保沽、无害化处理,推广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行粪坑封闭化、沼气化。要在小城镇进行田边、河边、山边、路边的“四边”植树绿化,封山育林,绝不能照套城市模式。搞大广场、大草坪。

篇9

新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五大建设内容之一。因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很多农村的水体正遭受严重的污染,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药和肥料的残留物渗入地下水,从而使其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进行污染水质,导致水质难以净化。二是碳铵和尿素的使用,导致水体中的氮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耕地退化,加上一些毒害性强的农药的使用导致植物与土壤的品质受到破坏;三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中的生活污染问题也正逐步凸显出来,例如生活垃圾量的不断增长,城市垃圾向农村蔓延,加上农村缺乏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得农村的生活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上述三点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环境问题,也是最难治理的问题,要想彻底根治这些环境问题,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就笔者经验来看,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应考核机制的不完善,广大农民朋友的环保意识较低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利益的情况还较为普遍,亟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较为粗放,虽然我国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但很多地方还没有高效的运行现代科技信息技术,使得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仍属于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各种破坏环境而谋求经济效益的现象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三是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体系和组织机构,在乡镇、村等基层,环境保护大都缺乏机构与人员,职能缺位、管理弱化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农村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监管和适当的处罚措施,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控和管理惩治体系;四是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较为薄弱。国家对农村环保适应技术研究和推广较少,在畜禽污染、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等非常严峻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上尚无认定的成熟技术和治理模式。适用性和实效性技术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农村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其成效。

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对环境问题的几点保护措施

(一)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

为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应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农村环境保护部门主要有林业、农业和环保部门,这些部门都具有一定的审批与调配资源的权利,因而必须对这些部门科学的划定职责,实现权责利统一,并建立相应的具有强制性质的协调机制,例如,可以由农村所在县市的环保部门带头拟定相关的农村环保规划,并对涉及农村环保相关的部门审批必须实行环保备案机制。这样就能从根本上确保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

为加快新农的建设,将各种环境问题尽快的解决,应在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职能的同时还应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例如可以在中心镇区建立农村环保站,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一镇一站,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聘请有经验的环保人士为环保协管员,与当地的社工团体联系,宣传环保知识,开展相关环保知识讲座,将环保知识宣传进农村,以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三)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

作为直接管辖农村环境的县市环保部门,应把农村环境执法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执法力度,亦可与具有审批、执法、调配资金权利的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综合执法,加大对农村饮用水资源保护、畜牧水产养殖业、自然保护区、乡镇企业的环境执法力度,在确保农民环境权益的同时保证农村人畜的饮用水安全。

(四)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

环保部门应结合农村特点与需求,制定针对性宣传培训计划,加强农村环保知识义务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力求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让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进村入户,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积极配合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并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以不断加快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步伐。

三、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问题的分析,不断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加快农村基层环保团队的建设,健全农村环境执法,确保农民环境权益,加大农村环保宣教力度,确保环境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惠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J].应用能源技术,2011,(09)

篇10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分各民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大多数民族文化既崇尚自然的秉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通过自觉有效的发掘、改造与构建,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只要合理保护,这样的资源既不会消耗也不能被替代。”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实现顺利的变迁,而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不但能够完整传承,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本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更是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不断推进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既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少数民族村寨原有的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手工业制作逐渐衰弱。二是就是服饰的变化,绝大数人平时都身穿汉服,只有到逢年过节或是旅游表演的时候一些人才穿民族服装。而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人已经开始后继无人。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等被廉价收购,这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民族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的互渗透,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甚至不会表演民族歌舞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如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

(三)语言文化的萎缩

对于一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0年前,许多民族村寨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但现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一些人更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为羞。

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合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探讨

在当今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贵州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按照“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生态民族文明村镇保护、建设和开发力度。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南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居住着苗、侗、壮、瑶、水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2005年以来,从江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一是进行生态旅游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形成特色风格,使村镇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和申报工作,着力保护民族文化原状,着力保护和恢复原生资源,营造民族村镇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切实保护和改善民族村镇的生态环境。如营造生态林,封管天然林。

四是积极开展以民族生态文明家园为载体的综合治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加快改厨、改厕步伐,加大治理脏、乱、差力度。

这些年来,从江旅游业大规模的开发带来许多积极的成效。如:许多村寨修通了宽敞的公路、修建了明亮而具有民族特设的房子;环境大为美化、外来游客明显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进步;传统文化也普遍复兴。与此同时,从江民族文化的主流和村寨的原生态环境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隆重的庆祝传统节日和表演传统歌舞,而传统的语言和服饰不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继承,而且有许多民族传统和文化还得到了创新和传承。

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也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打造贵州品牌,使贵州以民族风情特色为标志的文化产业日趋兴旺。《多彩贵州风》的成功运作,让《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岜沙汉》、《好花红》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节目,赢得众多海内外观众的称赞。以及用“民族牌”在贵州举行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型活动,如台江“天下苗族第一乡”、“姊妹节”,“凯里斗牛节”、安顺“蜡染之乡”,还有“布依戏之乡”、“苗药王国”等,这些彰显贵州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不仅叫响了贵州,还为形成和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更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因地制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保护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就要了解它的历史,把握它的实质。而在了解和认识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参与者在无意识中已经把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强化着本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文化创新的形式有多种方式。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性元素;二是文化整合与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三是转换功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迸发新活力,发挥新功能。由此而言,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系和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不但能够使其得到传承和传播,还能够有效的发掘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变迁和发展,进而利用这种优势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行“双文化”教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传承,学校则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者顾明远曾指出:“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开展“双文化”教育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又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谓的“双文化”教育就是在推行汉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初级教育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一是让民族地区的孩子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或实地参观了解民族遗迹、遗物、古迹等。如黎平县把《侗族文化艺术简读》作为全县小学至中学初二的在校生的课余必修课。二是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如榕江县把侗族音乐组织到小学的音乐教程中进行教学。三是学习民族工艺品的制作等,如台江县以私立形式办起了苗族刺绣学校。

篇11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09-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保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诸多学者研究的焦点,学者们围绕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及模式进行了探究,取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网络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又使得网络文化因素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新热点,网络文化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的新转向。

一、农村文化的理论与发展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成果,而且更突出了文化的动态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对农村文化内涵进行探究,给予不同的解读,可归纳为3种视角:第一,农村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苏国勋认为:“农村文化就是农村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作为价值体系,农村文化是由理念价值、规范价值、实用价值(即所谓道德体系、典章制度、品物行为)3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1]第二,农村文化内容的广泛性。王家新认为:“所谓农村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等各个方面,如农村的地方戏曲、民间曲艺、传统手艺、传说传奇、婚丧嫁娶、群众体育等,它一般通过乡村风貌、乡民气质、民情风俗等加以体现。”[2]第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界定农村文化。吴理财认为:“在广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视为农村社会生活的整体;在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农村文化定义为农民独特的生活方式;在较为狭窄的意义上,农村文化仅仅指农民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3]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农村文化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农村公共文化研究和农村和谐文化研究。在农村社区方面,代表人物有王春光、、弗里德曼等。在农村公共文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相对匮乏,最为重要的一项成果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在2006年3月就全国16个省区所做的专题问卷调查。就农村和谐文化研究而言,学者们主要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加以研究,主要成果有杨荣翰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及其实施》、魏文婷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等。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与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为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中国的农村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着眼点。但是此时,现代性向农村的骤然涌入与农民大规模的外溢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步形成。自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且连续强调4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根本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新的飞跃,“新”在以农村综合发展为核心,实现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农村公共事业和农民收入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也又一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所规定的内容,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4]。

篇12

着眼长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讲求实效”的发展思路,具体落实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编制好发展规划。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突出产业发展这一重点,并与居住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合理布局、就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用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来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集中居住,解决建房分散、占地过多的问题,促进节约用地。因地制宜、就是以不同自然村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作到和而不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做好近期规划,使其能够及时见效,又以前瞻的眼光做好中远期规划,使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扎实推进、注重实效区分轻重缓急,从农民最急最盼最能够做到的事情起步,做一件见效一件,不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不增加农民负担。注重宣传新农村建设,遵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建设过程,共享建设成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促进农村产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篇13

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涉农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保康县能源办从自身职能出发,把以沼气“一建三改”为主的清洁能源入户工程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突出“三个支持”,倾注人力、财力、精力竭力而为。

一是在组织力量上大力支持。由主任亲自挂帅,统筹业务股、综合股、沼气后续服务中心负责人组成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力统筹指导,服务新农村建设,成立建设和服务两个工作班子,进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专抓建设服务。一方面对未建和已建“升级”的农户,开展启动动员、建设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对已建沼气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检查,把脉问诊,巩固建设成果。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让不能用的能用,能用的好用。

二是在规划建设上竭力支持。其一,围绕项业务部门建设计划和县下达的能源建设任务,在规划布局时尽量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重点村倾斜;没有能源建设计划的新农村示范村,县能源办积极向省主管部门汇报,请求政策支持,将建设计划向示范村调节,使沼气建设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展开,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其二,积极争取沼气工程政策,在规模养殖企业和小区配套建设沼气,帮助转化处理养殖粪污,解决发展难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其三,在资金扶持上加大投入,积极想法子、找路子,广开筹资渠道,加大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对开展“一建三改”示范亮点建设的农户,除给予2000元的政策扶持以外,还积极联系争取,采取多种形式再给于一定的奖扶补助。

三是在保障服务上全力支持。第一保证建设形象标准。对农户的“一建三改”,按照干净卫生、美观实用的原则,在建设时尽量做到统一“三结合”进行规划、建设。使沼气“一建三改”真正成为改善农户人居环境,提升村庄整体形像的引领工程,亮点工程。第二保证政策扶持标准。对所有“一建三改”示范户的政策补助不打折扣,优先及时保障物资供应到位。第三保证服务人员。克服人员少,经费缺等困难,抽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工全程参与建设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