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项目的申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对企业项目从自身角度是否可行所进行的研究,而是在企业认为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项目已经可行的情况下,回答政府关注的涉及公共利益的有关问题,目的是为了获得政府投资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是要论证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包括市场前景可行性、技术方案可行性、财务可行性、融资方案可行性等,也包括对是否满足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环保法规要求等方面的论述。
二、角度不同:
项目申请报告是从公共利益的代言人政府的角度进行论证,因此侧重于从宏观的角度、外部性的角度进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企业角度进行研究,因此侧重于从企业内部的角度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三、内容不同:
项目申请报告是对维护国家经济和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项目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垄断等方面进行论证,回答政府所关心的问题。
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市场预测、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设备选型、投资估算、财务分析、企业投资风险分析,以及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等进行研究论证,回答企业所关心的各类问题。
四、时序不同:
项目获得企业内部决策机构董事会同意后,应在此基础上编写项目申请报告,申请政府部门的行政许可。因此,就研究的逻辑顺序而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应先于项目申请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项目申请报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文件,项目申请报告不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的简单补充。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投资主体,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之前,应首先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26-02
知识产权是在传统物权、债权、人身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民事权利,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物质性,它需要其他物质形式加以承载和表现。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只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完善国防知识产权的规定,建立国防知识产权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管理和促进国防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等国防知识产权专项任务。知识产权制度是国防科技创新的基础,关乎武器装备技术进步和创新。军队院校是军事科技和军事学术创新的生力军,加强军队院校知识产权应用的研究,合理布置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对于提升院校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致军队科技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军队院校应用知识产权的现状
军队院校作为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军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与地方高校、高新企业相比,知识产权发展相对迟缓,在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等差距有拉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知识产权观念尚未形成。近几年,军队院校的建设力度明显加大,部分军队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已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但部分军队院校,尤其是部分任职教育院校,对知识产权的观念滞后,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意识不到位,开展知识产权业务能力建设的水平还处于低层次徘徊,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制度。
从军队院校的体质编制上,从业务归口管理上,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上,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规划以及保护、专利许可实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2.知识产权与科研项目管理脱节。当前,军队院校科研管理中大多是将知识产权管理置于科研项目管理之中,知识产权与科研工作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从科研项目的立项直至项目的鉴定完成,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都较为淡漠。往往是在科研项目完成后才想起申请专利和技术秘密的保护等工作,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加之对于科研人员的考核及职称评定大都以和取得的科技奖励作为标准来进行衡量。其次由于知识产权的专业性,虽然部分科研人员开始有意识的保护其科研成果,然而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由于对专利权理解不到位,对于专利的“新颖性”概念不清或不知道,或缺乏“先申请专利后公开”的意识,时常容易先再申请专利,从而造成对技术方案的公开,致使专利申请因丧失新颖性而不能授权。或是对于申请专利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等到科研成果鉴定后或是生产的产品样品出来后再进行专利的申请。导致申请的专利新颖性不符要求等问题。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与科研过程相脱节情况,如何将知识产权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中呢?
二、军知识产权在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由于军队院校的科研项目成果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所以有必要加强知识产权在科研项目中的全过程管理,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同时取得的知识产权能反哺于科研项目进一步的申报工作,实现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的闭环管理,达到科研项目和知识产的双赢。
1.通过专利分析,明确项目申报目标。目前,民用专利文献检索体系已非常完备,利用专利数据库系统实质是集科技动态和法律保护于一体的信息源。军队院校在积极申报科研项目之前,应首先针对研究方向做积极使得专利分析。通过对专利数据库系统的检索,全面了解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追踪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动向,从而正确规划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避免决策失误和低水平重复研究,适时调整研究方案。通过专利分析可以避免人财物浪费,避免低水平重复无效研究,避免成果与前人“撞车”,从而有效避免造成侵权的有效手段。
2.确定技术方案,尽早申报专利。科研项目得以审批之后,要及时确定科研项目的技术方案。这时对于已经明确了的技术方案,要分析哪些技术方案可以申报专利?哪些技术方案需要作为技术秘密进行保密处理?这时申请专利要及时把握好时间节点,因为申请专利的时间是确保专利申请成功的重要因素。专利申请的首要条件是要求其具有“新颖性”,为了保证申请专利的“新颖性”,也就是要保证所申报的专利不属于“现有技术”,亦不能是“抵触申请”,科研项目负责人,应在项目或壳体的构思和技术方案都较为成熟时,即可提出专利申请。而并不是要等成果鉴定出来后或是生产的产品样品都出来后才能进行申请。时间节点是保证及时占有专利申请的先机,根据专利法的“优先权”原则,申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在递交专利申请的十二个月内,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优先权”原则保证了在此期间即便有其他人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也会因其不具“新颖性”而不予受理。
同时针对申报的科研项目,通过对科研项目的技术方案分析,确定可以申报专利的类型。根据专利的定义,在确定技术方案阶段,项目组应对所形成的整体技术方案,或者其中的某个子方案、步骤进行分析、梳理,确定此时是否有新的产品?或者产品的制造方法、应用方法,或者牵涉到某型具体设备、装置的新用途来进行专利的申报工作,以便于尽早占领知识产权战略高地。
3.产品具体研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针对军队院校科研项目特点,在科研产品具体研制阶段,是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对于最终产品的形成,最终知识产权的归属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此阶段,需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签订外包合同,明确产权归属。部分科研项目需要进行外包,这时应签订外包合同,在签订项目合同时,应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因为委托开发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员。为了防止军队院校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纠纷,可通过签订协议或者合同加以规定,明确创造开发的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2)强化流动人员管理,防止知识产权流失。现在军队院校人员成分复杂,有现役人员、非现役文职、职工,还有地方聘用人员。而科研项目所产生的发明创造,都是属于利用军队院校单位的物质条件或者完成单位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为有效防止人员流动而造成知识产权流失问题,针对项目组成员,特别是地方聘用人员,应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及劳务合同加以规定。防止因此而造成的知识产权流失问题的发生。
(3)产品定型,知识产权分类保护。科研项目的产品研制完成,此时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根据生产的茶品,通过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分析判断,针对采用的技术方案检索现有技术,如无相同或类似技术,可考虑提出专利申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产品研制的技术方案,考虑研发产品、方法、过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从而划分为多个专利分别提出申请。同时根据产品研发过程中所形成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程序,项目组可就相应的软件程序及相关的程序说明文件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办理登记,以取得软件著作权。
4.产品交付,成果改进及转化。科研项目完成后,需要进行项目的验收和产品的交付。交付部队后,需要进一步通过部队调研,了解产品使用情况,重点是了解产品存在哪些不足,产品在使用中有何建议?针对这些不足和建议,同时再进一步通过专利分析,使得知识产权进一步发展反哺于下一个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科研项目和知识产权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科研项目立项、制定技术方案、产品研制、产品交付,再到下一个科研项目立项的循环过程。
科研项目作为军队院校发展的强力支撑,项目的申报须以科技创新,优化武器配置、解决不对难题为入手点,同时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对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保护。全面推进知识产权进科研、进管理,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成果化,使知识产权在军队院校科研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并努力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提升部队装备现代化的动力。
四、结束语
军队院校坚持在“科技强军”政策的指引下,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和为部队服务三项功能不动摇,在为不对输送大量优秀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法阵政策,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以实现服务部队和市场双重作用。为此应加强知识产权在科研项目中的全过程管理,并采取相应配套措施,增强军队院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效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王春光,等.装备知识产权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石志均.关于推进学院科研育人实践的几点启示[J].继续教育,2012,(9):52-53.
[3]林建成.国防专利[M].北京:国防科技工业出版社,2005:18.
中图分类号:TP311.52
0前言
本科研管理系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使得科研管理更加信息化、自动化。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学校科研项目繁多,如果用手工管理存在许多不便之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
1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通常是经过手工操作完成的。申请一个项目首先从可行性分析开始,接着填写项目申请书和进度报告等。得到上级的批准通知后,根据批准通知规定的研究年限和资助经费,签署《项目责任书》,按批准通知中的修改意见对原研究方案进行修改(如无修改意见,按原研究方案执行、检查),经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按规定时间报送相关部门(一式一份)审查,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
研究计划执行中,项目负责人每年须填写《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报送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在检查考核基础上,对《进展报告》实事求是地签署意见。地区科学基金及联合资助项目,同时报送匹配经费的主管部门。
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认真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简称《总结报告》),并由单位审查、验收并签署意见。各单位应将本单位全部结题项目的结题简表,按统一规定录入软盘,于次年受理面上项目申请期同时统一报送计划局。最后由相关部门审核。
如下图:
这样的操作效率大大的影响了科研项目的发展进程,一个项目从申请到审核到立项的,到结项周期过长,而且不方便项目管理。
2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典型的项目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c/s结构前台是客户机应用程序,后台是服务器数据库。本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分为三个主要功能:
(1)项目申请,包括项目申请书的录入、管理、查询,在项目申请书录入时还应该把一些项目相关的资料也一并录入,如项目小组成员的详细信息、项目计划等。在完成录入后,还可以对项目信息进行维护、查询等操作;
(2)科研成果管理,包括项目中产生的一些科研成果和论文著作的录入和一些教材资料信息的录入,同时还能对所录入的信息进行信息维护,包括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
(3)系统功能,它包括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维护,可以新增用户、修改用户权限、修改密码;数据分析,对所有的项目数据和科研成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图表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从而进行分析预测,研究项目开发的发展趋势。
3项目申请书模块管理
项目在开始时要先经过项目申请,因此,要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填写完成后,用户还可以对其他项目申请的情况进行查看、查询,了解实际情况。在项目管理子系统中包括三个内容:
(1)项目申请书的填写。用户在此填写自己的项目申请的基本信息。此外在填写项目申请书的同时,应该把该项目的小组成员和项目进度计划也一并填写。
(2)项目申请书的查看。一般用户可以查看其他项目的情况,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3)项目申请书的查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条件,来寻找需要的项目资料。
功能:成立一个项目,就应该增加该项目的基本信息的记录,该窗口提供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性质、所属学科、申请金额、批准金额、申请时间、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联系电话和是否批准的信息录入,而且连接计划录入和小组成员录入这两个界面进一步增加详细资料。
参考文献
[1] 张基温.信息网络技术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08.
[2]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1.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政府对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投入资金越来越多,大力支持科研发展,科研整体实力逐步提高。各种科研项目研究经费不断增加,而相应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却没有跟着调整,财务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问题逐渐凸现,且日趋严重。主要表现为:科研负责人对课题经费管理意识淡漠,材料采购自主性大,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绩效激励比例偏低,内部自制凭据转账,项目管理机构分散、科研政策碎片化,项目验收信息不透明等。有些是研究所内部管理的层次的问题,有些是研究所管理体制问题,有些是课题负责人管理科研经费的观念问题。本文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分析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完善材料采购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政性资金效益考核体系、增加管理层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统一科研项目管理机构、顶层设计科研制度、建立项目申请、评审验收公开等合理化建议,促进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公益性科研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251-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张久祥(1975-),男,北京人,公共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纳税筹划等。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记录和计量中国经济发展前进步伐的中国企业会计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并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世纪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预算会计特点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在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多渠道、业务种类多样化、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本文采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目的是通过阐述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揭示出财务管理面临的紧迫问题,分析财务管理发展的趋势,提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进一步转变财务管理的理念,探索促进我国公益性科研单位财务管理良性发展的新途径。公益性科研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当前的会计核算体系不能满足单位微观管理的需要。公益类科研单位由于预算资金管理模式的局限,支出是预算执行的方式,核算支出是为了预算管理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宏观意识,忽略了微观管理的要求。造成上述问题既有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问题,也有科研负责人管理科研经费的观念问题。
二、公益性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材料采购随意性强
科学研究中所需材料由课题负责人自行确定供应商,与供应商协商确定价格后,课题组秘书采购,以财务报销形式代替材料采购,省略了材料采购申请、验收入库、领用出库等多个环节。这种管理方便科研课题组材料采购,节省了人力和采购时间,但却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财务管理的控制风险。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以报销代替采购的财务管理方式,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也增加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风险。
2、固定资产管理薄弱
科研项目经费中经常采购专用设备和办公设备,科研项目研究结束验收之后,所采购的固定资产在管理上存在下列情况:在科研项目中重复购置设备;科研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一些需要在异地建立科研基地的项目,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在课题验收结题后出现无人管理的情况。研究所内的项目在结题后,固定资产处置程序流于形式。异地购置的固定资产缺少异地处置固定资产程序的透明度。在某些科研项目中,普通的办公性固定资产占比重较大,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
3、科研项目预算批复与预算执行不符
公益性科研单位由于科研的特殊性,科研项目小组通常负责科研项目的争取和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及最后的结题等,对于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关注不够。加上部门间配合度低,故经常出现科研业务开展与预算执行进度不符、资金拨付与预算执行不一致情况。科研项目负责人管理多个课题,经常在不同科研课题之间、相同科研课题不同预算科目之间进行帐务调整,造成申请预算与预算执行不一致。一般是哪个科研项目先结题就先行使用其经费,使科研项目支出与科学项目研究缺乏相关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课题验收时通过调帐来实现财务验收,不符合国家课题经费管理的相应规定,严重违反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规定。有些科研人员,因为申请课题不多,为了安排其他科研支出,经常会保留部分科研经费。在课题结题之后,将此经费转入自主管理的课题经费,脱离了专项经费管理规定的监管。这种情况在科研单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严重影响国家财政资金的效益。
4、偏低的绩效激励比例制约科研人员积极性
公益性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特点,然而很多科研项目负责人社会责任淡漠,只重视科研经费的申请,而轻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公益性科研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责任划分、量化、奖惩制度不明确。公益性科研单位重视申请科研项目经费金额,轻视使用,即使使用中出现问题,也是尽可能减轻处置,而没有认识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单位科研声誉,不利于申请科研经费的效率。多数公益性科研单位没有设立相应的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情况的内部审计,从而削弱了科研院所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目前,科研项目中间接费用的5%用于科研人员绩效激励,比例偏低,未能激发科研人员全心搞科研。也没有解决科研人员随着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增多其待遇就随之提高的问题。
5、项目管理机构分散
我国的科研项目审批存在多个机构都可以批复科研项目经费的情况。有的科研人员科研信誉意识薄弱,用同一个科研项目内容向不同的机构申请项目经费,研究内容没有本质区别。有的科研单位在某些科研领域研究实力较强,该单位参加项目评审人占评委比重高,故申请科研经费成功率高,导致某些单位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优势,影响项目立项的科学性,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浪费。科研项目管理机构多,不同的科研项目对应不同的制度。对同一科研项目,因为是在不同的地方申请的,就需要执行不同的规定,造成科研人员产生各种困惑,影响科研政策的执行。
6、项目立项、评审、验收信息不透明
我国科研项目验收成果由主管部门保存,未向社会公开。目前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由单位享有专利权,科研专利社会成果转化率低。科研资金使用情况及研究成果情况向社会公开不够,使用财政资金进行科研立项、评审、验收缺乏社会监督,造成科研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套取科研资金现象时有发生。科研项目验收通过后,科研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科研项目对社会发展贡献率不高。
三、公益性科研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建议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需从科研项目申请立项、评审验收、成果利用、科研经费的使用、科研设备及材料采购管理等方面完善,提高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促进国家科研实力进一步提高。
1、完善材料采购制度
公益性科研单位采用以采购代替支出的管理制度,存在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公益性科研单位应根据科研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材料采购制度,明确材料采购的流程,确定采购范围,加强单位集中采购的力度,制定材料采购申请、验收入库、领用出库制度,确保材料采购公开化、透明化。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公益性科研单位应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采购,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保管、处置制度。制定异地采购、使用、处置固定资产制度,加强异地固定资产的管理。科研项目所需物资要有专门机构统一采购、协调使用,并指定专人保管,这样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建立财政性资金效益考核体系
公益性科研单位研究成果不仅涉及科学研究,还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在专利、技术上有成就,还很可能造福社会。有的科研项目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其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并不能产生效益,如何考核并评价其效益,需要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从定量和定性方面分析,考核科研项目的绩效。应建立科研人员及科研单位的信用信息平台,科研人员申请项目与个人及单位的信用信息关联,信用高的个人和单位可以申请重大课题,信用不高的个人及单位只能申请一般课题。激励科研项目人员重视科研成果,减少科研人员关注在非科研事情上的时间。国家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管理和利用,放松对科研项目科研情况的过程管理。合理区分应用科学和基础科学,加强应用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成果利用效率;加大基础科学项目投入力度,保障基础科学项目促进应用科学项目的发展。提高科研人员绩效激励比例,激发科研人员积极科学科研。
4、增加管理层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公益性科研单位内有盈利的内部部门,应将其设为二级机构,建立事业单位的内部机构,强化法人责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科研单位的事业部制,独立对内、对外开展服务,对内提供合法的票据,这样既能提供科研服务,又能增加研究所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研究所使用内部自制票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问题。
5、加强科研课题预算与决算管理
科研课题组课题管理应由专人负责课题申报和决算的验收,并定期与财务、科技部门沟通,预算合理化,决算严格化,提高预算的执行率,精细化管理预算,减少资金与科研进度不一致的情况,提高预算、决算的准确度。放宽对科研课题预算项目的管理,预算项目在保证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科研进展及国际发展形势,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合理调整课题预算,并报项目主管单位审批备案。加强对课题结余经费的管理,及时收缴课题结余经费。鼓励科研单位积极管理科研经费,对信誉高、科研成果突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的单位,可实行用课题结余经费继续支持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
6、公开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相关信息
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应充分调查研究,建立国家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由单一部门管理科研项目,顶层设计科研制度,避免政策出自不同部门。放松科研政策预算约束,公开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等相关信息。对于初次科研项目评审,采取不透露申报单位及人员的秘密评审机制。建立国家项目评审专家资源库,对于国际前沿领域的科研项目,国外该领域的顶级专家应占一定的比例,提高科研项目的国际前沿性。建立客观公正的科研项目评审机制。
国家科研经费主管单位,应从国家角度,顶层设计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明确职责,强化监督,广泛利用科研成果,发挥科研成果社会效益。科研单位应该从内部制度设计管理层次,明确审批权限,规范经费使用,加强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避免申请用途与实际使用用途分离。对科研人员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强调科研经费使用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经费。国家财政应及时解决公益性科研单位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应收缴结余的科研经费。加强公益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实力,促进更多科研成果的形成,为社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1引言
高职院校以往的科研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进行,从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任务书提交、项目审核、中期检查、结题申请到专家评审、课题管理、成果推广等环节都是依靠office文档、纸质操作和召开现场评审会议,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数据汇总困难、数据冗余、工作效率低、数据不能共享,难以及时有效的掌握最新的科研情况,影响到教师和评审专家的正常授课时间,增加科研管理工作量,降低了服务水平。
2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需求
实现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任务书提交、项目审核、结题申请、结题验收全过程系统化、信息化、项目化管理。实现项目申请立项、结题验收专家网上评审功能,由系统自动进行计算排名。申请人提交立项或者结题申请材料后,由科技秘书对项目进行汇总分类,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分组,安排评审专家。课题评审专家接到任务后,在系统设置的规定时间内,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和相关附属设备(键盘、鼠标等)即可登录系统开展评审工作,时间灵活度高,同时也节约了纸张的大量使用,节约学院办公经费,提高评审效率。项目立项申请流程如图1:
建立项目补录模块。把学院历史立项的所有项目和院外申报项目进行电子系统进档,建立项目数据库,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实现科研项目综合查询与统计功能。对相关类别科研项目数据实现图形化统计,生成水晶数据报表;实现科研课题项目化管理。
2.2 用户功能需求
系统的用户角色有:普通教师、二级部门管理者、科研处管理人员、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各用户角色功能如下。
普通教师:普通教师即课题的申报者,访问系统具有的权限主要有:浏览、录入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信息;填写、上传课题立项申请、任务书、结题验收的材料;查询项目评审情况;查询科研课题进展;科研档案输出打印、项目补录等。二级部门管理者:在系统中设置学校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主要是对属于本部门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合同任务书和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作基本的审核,查询本部门科研情况。科研处管理人员:主要是科技秘书,主要权限是查询项目立项申请、验收申请情况,对项目进行形式审核、分类,安排评审专家,填写科研处、校学术委员会意见;补录历史项目和院外项目;同时,对优秀项目进行成果推广。
2.3系统架构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以MVC三层架构为依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管理权限层,使其更符合本系统开发的需要,增加的全新权限层,能更好的控制权限管理,使其可实现到对每一底层按钮的控制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
3.1系统时间段设置模块的实现
通过对系统时间段的设置来限制系统使用者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同时也为规范科研处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主要有立项申报开始、结束时间,任务书提交开始、结束时间,中期审查开始、结束时间,验收申请开始、结束时间等4个时间段(点)的设置。并提供了新增时间段和修改已设置时间段的功能。
3.2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项目申报模块:主要页面元素有:列表窗控件、按钮、下拉菜单等等。通过该页面可以完成项目申请立项书的录入和保存;项目修改导出模块主要提供了在查询、修改、输出打印和删除申报书的功能。项目任务书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任务书的录入和输出打印功能。对已超出系统规定的立项申请时间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进行操作将出现相应报错提示。项目验收申请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验收申请信息录入和结题验收申请表的输出打印。对输入数据格式不正确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操作显示报错提示。项目主持人可以查看立项评审、验收评审的评审专家打分情况和评审意见。
4 结语
科研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顺利完成了多个项目全过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展望未来,随着云技术、跨平台移动终端技术的逐渐成熟,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研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一、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承担项目数量过多
1.问题描述
从目前我国的国立科研机构调研的数据分析得知,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负责人和4-5名成员所构成的典型研究团队,每年所承担的科研费用平均为10.6项,而且很多科研人员都反应,科研项目的活动需要很多科研项目的自主,进而导致成本预算的不断提升,导致核算无法进行。通过相应的计算得知,研究团队每年需要递交9个项目申请书,导致需要占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申请资金。再加上项目的申请十分的消耗时间,导致过多的项目申请,影响了研究人员的科研时间。
2.成因分析
导致这种原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机制的设计的不合理性,还有一个就是科研人员进行多头申请项目的自愿性。我国目前的资助部门在进行条块分割的时候,将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了分割。但是这种分割的形式具有模糊的特点,所以项目本身可以进行多头的申请。这主要是由于项目制度本身的设计所导致的。科研人员在进行项目立项和资金申请的时候,其本身就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进行多方面的资金申请,以此获得较多的项目资金,因此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以及项目科研人员自身的意识所决定的。
二、间接成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核算方法
1.问题描述
目前我国的资助方对间接成本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认识,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相应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核算工具和方法。在进行机构核算的时候,科研机构内部所执行的核算指导文件中没有间接成本的概念。后来修订后,也仅仅是对其进行说明,表示在核算时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分配计入的各项费用。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目前没有对间接成本进行清晰的划定。
2.成因分析
2.1间接成本的补偿理念未能适应项目资助的发展需求
所谓的间接成本就是和生产产品以及服务没有直接关系的资源投入成本,其中包括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等。在进行科研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间接成本,而且这些间接成本主要是机构编制内科研人员承担外部资助的项目占用机构公共资源而产生的成本。但目前的间接成本的补偿理念还没有和项目资助之间建立相应的关系,在进行设计和研究的时候十分困难。
2.2成本管理能力尚不能满足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需求
科研项目本身属于特殊的生产活动,和传统的生产活动相比,科研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和一般的生产活动相比,科研活动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是一般的生产活动成本管理还是适应科研活动特点的成本管理,都是需要明确科研活动的成本支出的真实情况。我国目前的国立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财务部门对成本的管理一般都是仅仅局限于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并没有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再加上多头申请,而且同时需要承担多个项目的情况导致结构层面成本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三、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尚不规范
1.问题描述
我国的科研人员的薪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与其职位相关的固定工资,另一部分是其承担项目、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活动相关的绩效工资。而且从目前我国的科研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的情况来看,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乐观。主要是科研人员的个人薪酬并不相同,项目经费从一定程度来说,已经成为科研人员绩效工资的重要来源。在对项目成本补偿机制进行个人项目补偿机制管理的是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国有部分科研人员在提高薪酬水平的同时,盲目的多头申请项目,导致很多科研人员的实际收入高于国家的统一规定固定工资。
2.成因分析
2.1固定工资水平较低,绩效工资缺乏合理来源
我国在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后,就对职务工资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工资水平是国家统一规定的,并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逐级设置。但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些资金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因此绩效工作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研人员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从根本上来说,项目的科研资金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绩效工资的发放。1992年中国科学院和财政部联合的《中国科学院所属事业单位收入和收益分配管理的暂行办法》率先规定可按项目经费结余数的40%~60%提取劳务酬金奖励有关人员。
2.2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制度不尽完善
对科研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并以此补偿编内人员,在我国的现有科研人员薪酬机制背景中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对科学技术的快速研究和使用。但目前我国的相应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出现很多问题,例如限制单个项目成本补偿编制内人员工资的额度,但并未限制每位科研人员从项目成本中提取人员费总额的上限。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后,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的。
四、政策建议
通过对我国的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得知,我国目前需要针对科研人员多头申请项目、承担项目过多,以及间接成本概念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的核算方式等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加强政府和各资助方之间的协调,并建立较为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对于科研结构和大学的相应特点,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的解决。这样可以实现项目资助体系的综合管理,并能够全面的做好对经费的协调和使用。另外还需要对定额补助和比例设限进行相应的改革,最终实现两者的相互结合,实现对成本的补偿机制。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科的差异和科研活动的显示需求,灵活的调整或者是取消对部分成本的比例限制。在此基础上,做好对科研人员薪酬的确定,并以此提升科研人员的研究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戈,李沫竺,蔡剑.协同演化的分层信任结构模型――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理论基础[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5(06).
[2]2013年我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一览表[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王健.全面预算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
[4]西安航专2010年校级科研项目一览表[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
[5]志.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三项科研项目通过专家鉴定[J].化学分析计量.2015(04).
2科研项目实施阶段的应用
医院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科研人员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检查,通过制定月报表、年度评估报告等方式,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保证其工作进度,促使其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第二,加强对科研过程的监督。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积极配合科研人员的工作,为其工作提供便利,从而保证其工作进度及质量。不仅如此,科研管理部门还需要对科研工作进行监督,可实验记录进行检查、督促等,保证课题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第三,加强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科研人员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积极与其他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协商,从而保证课题的质量。
3科研项目结题阶段的应用
医院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为: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科研管理体制,是科研人员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对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保证科研质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为此,需要科研部门在完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的掌握,根据医院的科研情况,以及科研水平,将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从而使其更加全面、客观、科学,进而为科研人员安心完成科研工作提供保障;第二,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健全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研究课题的热情,从而加强科研人员对研究课题的重视,保证科研人员能够在保证研究进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对科研质量的提升;第三,加强对课题结题工作的精细化管理。科研部门需要结合任务书,对科研人员的课题指标、任务进展情况等进行检查,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课题结题的管理。不仅如此,科研部门还可以邀请相关的医学专家,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评定,从而提升科研人员上交课题结题的质量。
4科研项目管理成果阶段的应用
科研项目成果不仅是对科研人员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水平的认同。因此,加强对科研项目成果的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需要科研部门进行积极的宣传,加强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让科研人员对基金的管理等进行明确,保证科研人员合法权益的保证,促使其科研活动的规范化;其次,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对于多次发表专业论文、研究课题等科研人员进行奖励,从而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再次,将研究成果迅速进行转换。科研部门需要将科研成果尽早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增强其实际效果,提升临床水平;最后,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桥梁的作用,通过加强与企业等的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医院的研究成果积极进行推广。
2系统需求分析
2.1系统功能需求
实现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任务书提交、项目审核、结题申请、结题验收全过程系统化、信息化、项目化管理。实现项目申请立项、结题验收专家网上评审功能,由系统自动进行计算排名。申请人提交立项或者结题申请材料后,由科技秘书对项目进行汇总分类,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分组,安排评审专家。课题评审专家接到任务后,在系统设置的规定时间内,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和相关附属设备(键盘、鼠标等)即可登录系统开展评审工作,时间灵活度高,同时也节约了纸张的大量使用,节约学院办公经费,提高评审效率。项目立项申请流程如图1:建立项目补录模块。把学院历史立项的所有项目和院外申报项目进行电子系统进档,建立项目数据库,使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实现科研项目综合查询与统计功能。对相关类别科研项目数据实现图形化统计,生成水晶数据报表;实现科研课题项目化管理。
2.2用户功能需求
系统的用户角色有:普通教师、二级部门管理者、科研处管理人员、评审专家、系统管理员。各用户角色功能如下。普通教师:普通教师即课题的申报者,访问系统具有的权限主要有:浏览、录入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信息;填写、上传课题立项申请、任务书、结题验收的材料;查询项目评审情况;查询科研课题进展;科研档案输出打印、项目补录等。二级部门管理者:在系统中设置学校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主要是对属于本部门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合同任务书和项目结题验收申请作基本的审核,查询本部门科研情况。科研处管理人员:主要是科技秘书,主要权限是查询项目立项申请、验收申请情况,对项目进行形式审核、分类,安排评审专家,填写科研处、校学术委员会意见;补录历史项目和院外项目;同时,对优秀项目进行成果推广。
2.3系统架构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是以MVC三层架构为依托,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管理权限层,使其更符合本系统开发的需要,增加的全新权限层,能更好的控制权限管理,使其可实现到对每一底层按钮的控制。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
3.1系统时间段设置模块的实现
通过对系统时间段的设置来限制系统使用者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同时也为规范科研处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主要有立项申报开始、结束时间,任务书提交开始、结束时间,中期审查开始、结束时间,验收申请开始、结束时间等4个时间段(点)的设置。并提供了新增时间段和修改已设置时间段的功能。
3.2科研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项目申报模块:主要页面元素有:列表窗控件、按钮、下拉菜单等等。通过该页面可以完成项目申请立项书的录入和保存;项目修改导出模块主要提供了在查询、修改、输出打印和删除申报书的功能。项目任务书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任务书的录入和输出打印功能。对已超出系统规定的立项申请时间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进行操作将出现相应报错提示。项目验收申请管理模块:提供了项目验收申请信息录入和结题验收申请表的输出打印。对输入数据格式不正确和已通过科研处审核的项目操作显示报错提示。项目主持人可以查看立项评审、验收评审的评审专家打分情况和评审意见。
中图分类号: R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021-02
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计划。是根据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政府财政的科技经费支持或以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意见协调、引导,由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及相关的科技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科研项目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大工程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科学选题在项目申报中的作用
科研选题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关键。科研选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课题。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起点;又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科研活动的基础和关键;是科研人员实施课题研究前瞻性计划的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课题质量的重要措施。因为提出新的问题,要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它的可行性,从创新的角度去处理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需要新技术来实现,这本身就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申请科研课题,是广大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所必需进行的重要工作。许多的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通过对各类研究课题进行申请,从而获得项目经费资助,进行深入研究。所以科学选题是争取项目立项、申请科研课题获得经费资助与否的重要环节,它的依据是每年国家和地方项目申请指南,找准支持方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向,拟定研究题目。因为拟定题目是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指导设计科研工作的主线,题目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成败,只有找准申请课题的切入点,科学选题才能获得经费支持,这就是科学选题的作用所在。
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技计划研究领域,是重大项目实现;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研究专项来实施,研究专项由若干重大项目组成。通常采用课题制管理方式,以课题组为基本单位,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允许跨部门、跨单位择优聘用课题组成人员,最好是以产学研结合形式来承担科研课题。在立项过程中,采取专家评审遴选项目和按项目任务审核经费相结合,在专家评审保证项目研究工作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同时,加强了预算编报和审核。
自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即从2001年起,国家的科研经费采取项目招标的方式进行投入,以推动科研机构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取得活力和动力,从此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是项目,而项目的取得靠申请,科研机构必须通过申请,来获得政府支持和市场支持,作为科研工作者必须清楚国家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以及申报程序,认真作好每个环节的申报工作。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科技计划有着不同的侧重。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近年来政府对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于科技计划的投入经费也在大幅增长。随着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科技计划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三、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国家的科技计划主要包括: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等。
1. 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973计划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对我国未来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支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领域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重大公益技术及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开发,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解决涉及全局性、跨行业、跨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突破瓶颈制约,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支撑。如陕西省2007新一代铁路编组自动化项目;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项目。
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致力于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如:由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采煤机远程控制技术及监测系统”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相关部门的专家验收。
4.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如陕西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项目,陕西省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项目。
5. 政策引导类计划通过积极营造政策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辐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营造促进地方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
四、选题原则
1. 需要性原则: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根本任务,就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每年出台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和各省项目指南,都是按照国家与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如:陕西省2010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重大专项其中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支持范围,(1)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苹果、猕猴桃主要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3)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4)陕北红枣防裂增效技术研究与开发;(5)陕北山地经济林旱作丰产技术研究与示范,(6)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系选育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等。均是陕西省农业生产重点支持范围,是农业技术发展需求。准确选题必须了解掌握“项目指南”等相关文件,力求符合《项目申报指南》所列的选题范围。
2. 创新性原则:申报课题时必须坚持内容和方法的创新。立项尽量以前人或他人未曾研究过,或有研究尚未解决,或出现新问题需要解决,或原有技术的不能满足新需求要进一步提高为前提,研究的结果也应该是前人所不曾获得过的成就,这样,才能体现出研究的创新性,研究出的成果也才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3. 先进性原则:申请科研课题要求起点高、选题新、方法先进、技术现代化。在这四点的基础上,要瞄准世界先进或世界领先水平,力争在科学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目的在于试图发现新的现象,探讨新的规律,通过科学研究能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理论,在技术领域是具有先进性的,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国内空白,国际领先。
4. 科学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不要主观臆想;要有独特见解,一般不能与科学规律相矛盾,具有实用性;具体反映申报者科研思路的清晰度和深刻性,所选课题要突出研究工作的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不能过于分散。另外题目不宜过大,内容不宜过多,在有限的资助强度和资助期限内要能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如: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8年申报《陕西省主导产业科技情报服务平台建设(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8ZDKG-33)》建设项目,申报很合理,已按时完成。
5. 可行性原则:每一类研究课题都有一定的研究周期,在选题时必须考虑到研究周期要符合要求,按期结题。有的课题研究周期太长,选题太大,就失去了研究的意义和先进性。因此选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有多年积累研究工作经验和知识沉淀,有近年研究结果和经验。其次需结合本人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所掌握的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的进展程度,认真构思和选择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可行性的课题。
五、熟悉科研项目类型
1. 基础研究: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以观察事实基本理论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特点:未知因素多,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比较高。其成果以科学论文为主要形式,常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和定律。
2. 应用研究:是为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而采取新方法的研究,即把基础技术理论知识物化为生产技术的可能。特点:研究周期一般较基础研究短,成功率比较高。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3. 开发研究:是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设计、流程和系统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方面的研究。特点:研究所需经费较多,并受生产或试用条件的制约。成果形式是专利、专有技术、原始样机等。
只有了解科研项目的类型,选题才有方向和目标,才能做到科学选题,课题申报命中率才能相对较高。
六、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注意事项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历来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项目获资助的情况常被上级管理部门视为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科学研究水平和科研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在项目申报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项目选题、论证要体现“新"字
课题选题、论证是科研项目申报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选题、论证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判明情况、研究本课题有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选题、论证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立项。因此,选题、论证时必须花费大力气,立争以新内容、新观念赢人。
2. 使用材料要新
每一位申请者都需要对项目研究方向上的知识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深入研究,要准确地把握该研究方向的前沿动态。在选题、论证过程中保证所参考和引用的观点、资料必须是最新的,在国际国内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3. 选择题目要新
研究人员要在参考研究观点和材料的基础之上,构思一个好的题目。项目的题目是项目的点睛之笔,是项目的灵魂、核心、主题,是项目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好的项目题目,应该是项目研究主要内容及价值意义的集中体现。因此,申请者在拟定题目时,要简明扼要、用词准确、易于理解。
4. 规范申报书填写
项目申报时必须填写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书是作为项目申报者与评审专家之间沟通的依据,要准确、全面地反映申报者的申报信息以及申报者对该项目基本内容和大体框架的理解.
5. 项目申请经费预算合理、详细
目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资助计划在申报过程中,都要求项目申报者对项目申请经费中支出的各项条款有明确的用途说明,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经费的支出比例花销。因此,在项目申报时,一是要注意项目主管部门能给予的经费支持强度,申请金额不可过高;二是准确计算项目进行所需的各项费用,注意比例的划分,保证支出时不超过预算的15%为宜。
6. 及时上报
现在科研项目是在线申报。如2010年陕西省科技计划申报工作采用“陕西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单位按照拟申报项目类别,在陕西省科技厅网站下载相应的申报说明、项目申请书、申报表和申报软件。实现在线申报。
结束语:一项科研课题的选题是建立在研究者对相关学科或领域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深刻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要求研究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研究技术最新水平。[4]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一个特定研究领域,研究者对一个普遍期望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构建和预期科研成果的展现。要求科研行为达到设计的科学性、科研方法或技术的先进性、科研实施的可行性、科研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科研选题的准确性。应该说科学选题是一个具体科学研究的目标、方向、展望和灵魂体现。
参考文献:
[1] 赵醒村.科学选题是获得科研课题资助的重要环节[J].医学信息,2010(2):318-319.
[2] 焦向炜.浅谈科研选题在项目申报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9(3):161-163.
[3] 李幼玲,刘中国.浅谈医学科研选题及项目申报的方法[J].护理研究,2006(1):267-268.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80-02
1 概述
随着IT 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延伸,信息资源越来越表现出一种分布式特点,这些都要求有一个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我院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甲级设计研究院,多年来完成了国家、省部级和地市级、单位内部的多个科研项目,取得成果众多,但成果资料一直停留在纸质和单机版,未实现联网管理。由此引发两个问题:一是以往成果资料太分散,不便查询;二是内部项目申报、评审体系仍采用传统方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网络发展的需求。我院通过分析讨论,提出建设“科研项目资源共享平台”,在盐化工行业率先通过开发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先形成内部资源共享平台,进而有效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 Web 的集科研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评审、项目验收为一体的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平台,它克服了申报项目单位分布地域广、不易集中、专家不易到齐等缺点,使科研项目管理不受地域限制,实现互动管理及查询,并最大化节约了管理成本。其基本任务就是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通过网络,对科研项目申报的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管理。目前其他行业的科技管理系统与需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系统针对性强,科技项目申报仅对项目申报操作,不能完成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监控;2)项目经费仅能进行人工统计 ;3)项目评审不能进行网络评审。因此,如何对项目申报、项目实施过程、项目评审进行高效科学管理非常重要。若开发出管理系统,动态掌握项目的流程、经费、专家评审意见等功能可使科研管理更加高效、合理,更好地为科研项目服务。
2 系统设计
本系统利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采用Internet作为传输平台,Brower/Server构架和SQL数据库,用户端工作界面通过 WWW浏览器来实现, 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组成基于Web的科研申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主要分为项目申报、项目管理、专家评审、成果管理四大处理系统,系统管理模块对管理用户开放,可以完成所有项目的查询、管理、评审专家管理、项目资金统计、系统管理、科研资料的上传下载等功能;项目申报主要完成申报者注册、申报新项目,以及对项目管理进行中的各项资料进行上传下载,直至项目结束。专家评审系统指专家用户通过互联网对项目进行网络评审。项目管理流程图如图 1所示:
3 各功能的实现
3.1 登录功能实现
系统安全是系统在使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有用户都必须通过验证之后方可进入系统。这就为系统提供了第一道防线,对不同的申报者、系统管理员、专家根据功能需求设置不同的用户界面。
3.2 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科研管理主要有五大功能,即:项目管理、专家评审、项目统计、系统管理、资料上传及下载。
项目管理实现了实验室平台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在线评审、网传任务合同书、实施过程监管,以及科研计划项目验收结题管理所有项目的日常管理功能,为了方便管理,系统将项目状态分为新申请、受理和不受理、初审通过和初审不通过、立项和不立项、合同、动态管理、申请验收、结题。当用户申请项目后,将所有新申请项目进行格式审查,处理为受理和不受理状态,并将受理的项目按管理科室进行分类,再由管理部门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专家评审,根据专家意见项目进入立项状态,并分配项目的立项编号和批准经费,立项后进入合同状态,签订合同后进入动态管理,项目开展过程中按照ISO质量体系要求分时段填写上传中期报表,项目完成后进入申请验收阶段,由用户提交验收报告后专家进行验收。系统主模块流程图如图 2所示。
3.3 专家评审模块的实现
专家评审包括“专家管理”,主要为增加、修改、删除专家信息;“指定专家”是为每一个通过初审的项目指定评审专家;“专家评审结果”是查看每一项目的专家评审结果,并能查询到每个项目专家评审的最后分数。对于每个项目的评审,专家都是独立评审,这样可减少人为因素,提高评审项目的准确性。
项目完成后,由系统管理员或领导者组织专家对申请验收的项目进行验收。
系统再根据专家分数对项目得出结题、结转、延期结题等结论。
3.4 项目统计模块的实现
项目统计是根据项目条件进行统计,可以按项目类别、科室进行统计,方便管理人员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分配,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增加以时间段、项目状态等组合查询出的项目经费的分配情况。
3.5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对系统用户权限的审批,可以由管理员的分配、对所有的科研申报资料进行上传等操作。
3.6 资料下载模块的实现
为系统资料共享提供一个平台,可以查看内部文档。
3.7 专家用户功能的实现
专家用户登录后,就可查看到管理员指定本专家评审的所有待评审的项目信息,专家查看该项目申报文档资料后,可以对该项目进行项目评审,评审过程中对评审子项逐项打分,评审过程中可以保存评审分数,最后给出评审意见和评审分数并提交,完成评审。评审完成后专家将不能对该项目重新评审。专家可以修改自己的所有信息,为项目指定专家提供依据。
3.8 申报者管理功能的实现。
申报者在申报帐户、等待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可以查看已经申请的项目,并能查看项目所处的状态,并根据项目进行过程上传下载相关的项目文档。也可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新项目。用户可修改自己的所有登记信息,管理员审核。
4 系统测试及结果
通过对系统进行总体测试、系统界面测试、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结构合理,易读易维护,编码正确,操作灵活、简洁,整个系统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方便、实用,各项功能的测试结果均己经或基本达到设计要求,运行良好。
5 结束语
科研项目内部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使科研项目从申报、到过程监控、专家评审、验收结题和科研成果库全过程实现了网上管理,建立了项目评审专家库和各类人员信息的管理管理员、用户、专家及内部人员可实现互动,项目管理实现了分类和汇总统计,平台实现了科学工作流程,可使平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彻底解决了管理工作中的瓶颈,缩短了项目申请、合同签订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办公成本。并通过快速准确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和管理者提供了决策分析依据。
目前该系统已运行测试四年多,运行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我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该系统的技术实现使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及通用性,可进一步在行业内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引言
科研经费泛指各种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而支出的费用。科研经费是科研单位开展项目研究的基础条件,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单位的项目研究、科研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公益类事业单位承担了大量的科研任务,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承担单位的整体实力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国家也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愈加重视。随着国家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科研任务分配方面的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何科学、合规、高效使用科研项目经费、促使科研项目预期成果的实现及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等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在单位科研项目推进、管理过程中,由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相关问题,而导致科研项目的进展受到影响,预期成果难以有效实现,以上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有关管理部门进一步规范、合理的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以此规范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和使用,促进科研项目的有序进行,从而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1.当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1.1项目预算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全程参与,编制合理性不足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是科研项目开展的基础性内容,需要有关专业财务人员参与制定,以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但在实际的科研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中,财务人员往往参与承担较低,预算编制工作流于形式。科研项目中各项费用的支出预算缺少权威性的根据,项目预算编制人员的主观随意性过强也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同时,对于公益类事业单位而言,部分科研项目或工作任务执行的周期长,因此,预算编制也需要一定时间的考察和分析过程。由于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不足也使得项目进行过程中,经费使用、决算情况难以与预算较好的对应。
1.2自筹配套资金很难及时足额到位
随着我国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科研领域也出现了极大的竞争。众多科研人员对同一科研项目的竞争使得项目申请难度也大大增加。在科研项目申请中,为了获得项目申请的成果,一些单位不顾项目开展的实际需要及单位实际情况,对自筹的配套资金进行虚拟性的承诺上报。项目即使申请成功,但由于单位自筹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及时到位,使得科研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困难,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项目预期成果的实现[1]。同时,由于缺少配套资金的支持,科研项目的验收环节也常常出现作假的现象。
1.3项目经费到位和项目实施不同步
财政预算资金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主要来源,承担着科研项目建设资金供应的主要任务。一般而言,国家财政预算资金下达时,与此相对应的科研项目就应该正式实施。但在实际的发展状况中,由于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的低下及经费下达滞后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财政预算资金提前下达,科研项目合同尚未正式签订,承担单位未拿到项目具体的推进计划及项目主管部门认可的详细预算,导致财政预算资金闲置或无法按预算执行,“寅吃牟粮”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当科研项目合同签订成功时,财政预算资金尚未下达。此种情况下,项目承担单位尤其是公益类事业单位无法从其他项目资金中挪用垫支经费,项目无法正常开展和推进。此外,在年终结算时,出现大量结转财政资金的状况,而实际取得的科研成果却十分有限。
1.4项目管理与项目经费管理脱节
项目管理部门主要包括科研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项目承担执行部门等,在实际的项目进展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仅仅负责项目的申请、立项、监督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对资金使用情况按相关规章进行核算,而项目实施部门则主要对项目的进展进行控制。以上工作的开展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但由于项目实施人员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合理统筹经费的使用,使得经费的使用与项目预算编制不符,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和决算验收。
2.解决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建立财会人员全程有效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的机制
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申报的重要材料,其制定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首先,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要引入财会人员参与,对项目经费编制的程序和有关内容进行详细划分,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秉持公平、合理、客观的职业态度,使得各项项目预算有合理依据。其次,在项目预算编制制定完成后,要建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各项预算不仅符合法规,更要符合实际;最后,财会人员在参与编制项目预算时要考虑财政资金下达的时限和项目推进的资金需求之间的关心。此外,对于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的财务人员,要进行专业化训练,提高其职业素养和预算编制水平,其工作过程要符合财务制度的各项要求。
2.2适度增加公益性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事业性单位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发展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同时,公益类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各项科研项目也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国家应适度增加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投入。一些公益类事业单位由于财政补助经费有限,难以高效高质的推进在研项目的进行,这不仅对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了打击,同时也是对我国公益事业的轻视。因此,国家要大力扶持公益性事业的发展需要从鼓励科研项目研究做起。一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对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保证其设备、人员的充足;另一方面,国家要对公益类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合理调拨,保证公平性。此外,科研项目审核人员要与国家财政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严格项目立项程序,以此提升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
2.3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项目经费审批的科学合理性
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项目经费审批制度主要是从源头消除经费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在项目预算编制中,公益类事业单位有关人员要对项目预算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单位领导要对项目预算进行把关,避免项目预算不合理的现象。在考察中要遵循下列原则:首先,实际操作与项目预算经费之间可以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误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旦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项目预算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单位应及时申请进行预算调整。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项目预算不合理的现象进行责任追究。最后,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实行专业化的核算,强化项目经费审批制度,以此避免出现经费管理低效的状况。
2.4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也是单位全体人员的责任,只有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才能实现科学化、合理化。首先,在申请项目时,科研人员应该秉持公平客观的态度,避免出现误报、虚报经费预算的情况;同时,财务会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预算审核,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要及时对各项支出情况进行统计和比对,在确保科研工作正常推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使预算和支出保持一致;项目实施人员也要科学合理使用项目经费,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安排项目支出[2]。总之,科研人员、财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进行及时沟通、相互协调,确保科研项目使用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2.5加强财务制度宣传力度,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
与企业所不同的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得以运行发展的根基在于全体员工之间存在对该单位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必须得到提升。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律道德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3]:首先,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往往被科研人员忽视,因此,公益类事业单位应该着重加强对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熟悉有关财务制度规章要求;再次,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定期对科研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要求;而后,要加强对本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定期进行财经法规考试;最后,要加强对公益类事业单位领导者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国家、政府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符合实际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运用行政性手段加以控制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和使用,避免科研经费的浪费、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并进一步加强科研人员的道德素养,促进公益类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我国明确提出了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而高等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培养高端人才的主体,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针对大学生设置了各种国家级和地方级的科研项目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显示,针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对高校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研创新项目的增多,一系列管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如何针对这些项目进行管理,让在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1 大学生科研项目特点及管理现状
1.1 大学生科研项目特点
大学生科研项目作为项目的一种具体形式,项目所具有的众多特点都在它身上都得到了体现。它有具体的经费,有固定的项目组成员、有明确的周期、有具体的目标,但是相比较一般的项目,大学生科研项目又存在一些特殊性。
1)多样性的目标:由于大学中存在不同的学科门类,不同的学科门类的科研形式和成果千差万别。很多理工科学生的科研成果主要表现为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专利产品,而文科学生的科研成果主要体现为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这种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就很难用一致的量化标准去衡量。
2)特殊的项目组成员:大学生科研项目组的主体成员是在校学生,由于爱好兴趣的因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探索性创新活动。其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与一般企业的项目成员不能相比,所以要创建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持续保持动力和激情,在成果量化和考评方面要有一定的弹性。
3)不确定的结果:大学生科研项目计划推出的最初目的就是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动。但是由于学生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较少,同时科研能力相对进行的训练较少,这样的因素也就确定了科研项目的失败风险比较高。
1.2 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现状
大学生科研项目虽然现在在中国各个高校如火如荼的举办,但是由于中国高校引入该活动时间相对较短、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水平有待提升。
1)重视目标忽略过程。现有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方更多重视的是立项的评估和结项的考核,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项目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不能够被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只有项目负责人在做,其他成员没有能够有效参与,项目实施中没有任何考评机制,项目能不能顺利结项只有在最后环节才能够被知晓。
2)缺乏统一协调组织机构。现有的高校科研创新项目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有的项目由校团委负责,有的由教务处负责,有的由具体院系负责实施。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项目申请的动员和组织、教师的指导参与,项目经费的管理、实验室的设置、配套设施的提供等。由于单一部门无法完成所有涉及资源的配置,所以抑制了大学生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
3)管理相对松散。很多学校还是缺乏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重视,认为其属于学生兴趣自发活动,在教学培养方案中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对于学生科研项目的指导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缺少工作量的核算。很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都是处于自发状态,导致管理相对松散。另外,很多项目的实施过程缺乏管理办法和正式的制度去遵守,那么就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和监督机制。学生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导致相当数量的项目结不了项,或者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
2 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项目和项目管理之间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在管理中存在很多契合点。如果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去,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2.1 大学生科研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大学生科研项目具有临时性和一次性的特征,相关人员由于科研项目而成为一个团体,当项目结束后,项目组成员解散,这与项目管理的临时性特征一致。大学生科研项目自始至终都是以实现目标为原则,而项目管理的原则是项目组成员为了一致的目标,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目标,它们在目标维度上也存在一致性。科研项目是一项高度柔性的活动,这与项目管理的管理客体存在一致性。科研项目存在明显的启动、规划、实施、控制和收尾过程,这也符合项目管理生命周期理论。另外项目管理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管理方法和体系,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在科研项目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采用适合的项目管理工具对科研项目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解决方面的冲突,保证科研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2.2 大学生科研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将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大学生科研项目中,能够解决当前大学生科研项目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促进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协调,能够使项目效应最大化。在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践行项目管理理念,能够以全局观念考虑整个科研项目的实施。通过周密的策划,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科学地协调组织,明确各个成员、各个时间阶段的任务,从而保证项目的实施进度。在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管理理论的控制和监督方法,能够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项目管理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管理素质,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和其它的科研项目的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现代项目管理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具有能够与相关利益方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及高效利用资源的能力。将项目管理方法引入到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 应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大学生科研项目进行管理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可以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划分为策划申报阶段、申请立项阶段、计划编写阶段、实施控制阶段和验收评估阶段。在每个阶段都利用相应的项目管理知识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项目的申报阶段。科研创新项目是否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的参与,是决定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项目开展前,要有有效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活动,如通过网上平台、海报、宣传栏等,使学生了解科研项目存在意义和价值,科研项目活动的具体流程,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申请立项阶段。申请立项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的确定,并且对研究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此阶段主要采用专家评审、学生答辩的形式,通过答辩的项目签订项目合同。专家评审和学生答辩的过程非常重要,决定了项目能否实施、一般具有创新性和实践研究价值的项目才能够通过答辩,没有经过评审同意的项目方案则被淘汰。
计划编写阶段。通过申请立项的项目方案进入项目计划编写阶段。计划的编写包括编写计划进度表、项目资源的分配、人员的分工协作、任务的分解、经费预算等。编写计划是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依据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项目成功的几率。没有计划的项目就好像没有明确的方向,尽管后期会有所变化和调整,项目组成员也应尽可能按照计划来逐步地推进项目。项目计划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在明确的项目研究范围内使项目各项活动协调一致,同时还能确定出关键的活动,努力实现并完成目标。
实施控制阶段。项目实施控制阶段包括时间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人员沟通控制及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的实施和控制是对其进行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监督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应对方法,预测未来进度可能出现的偏误进行纠正,对目标和预算进行修正等。现有的大学生科研项目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控制阶段,控制阶段的有效进行对项目的实施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中期检查报告在监督和控制阶段起到重要作用,对中期检查材料的审核对于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价值。
验收评估阶段。到了项目后期,要对项目进行验收并评估项目的成果价值。一般对项目的评估采用的是量化考核的方式,因为科研项目一般成果都是知识性的,很难采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评估。只能把计划的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达到预计目标。验收评估阶段主要是结题报告,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搜集的材料、得出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及调研情况撰写项目工作总结,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保护等,上交给专家进行验收评审,评估项目是否达到既定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在高校学生科研项目的应用研究进行分析,期望对国内高校现在举办的各种创新项目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科研管理方面的现状
当前,我国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常规管理方法。基于国家科研项目在管理道路上发展得不够成熟,致使较多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模式都缺少一定的合理性。伴随国家对其科研工作投入的比较多,致使多数科研机构、工作者被利益所熏陶,导致出现“重项目、轻人才”现象,重视对科研项目的建立忽视对科研项目落实过程的管理,重视其科研项目的数量忽视了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出现了为争取项目,在立项阶段确定的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成果及经费预算等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显现[1]。如,研究内容完不成,研究进度保不住,技术指标与预期有偏差,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能实现,经费预算缺乏前瞻性、合理性等,但为了保证项目正常验收,只能对研究内容、技术指标、成果等要求进行调整。这些均是没有关注细节及项目实施过程系统管理所出现的问题,令科研项目的管理严重缺失了科学性、合理性,深度制约着科研项目及管理工作在后期的发展。
2精细化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科研项目的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从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到科研项目实施,再到科研任务和经费的结题验收形成科研成果,进而促进成果有形化,构成了科研项目管理的完整系统[2]。在这一系统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理念贯彻到医学科研项目管理的每一个方面,提高医学科研管理的水平,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阶段精查细找
科研项目管理是从申请项目阶段开始的,申请立项科研项目需要明确其选题,并且撰写水准较高的申请书,从而增加科研项目的中标率。为此,医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加强宣传。相关工作人员在宣传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科研对医疗水平,以及对医院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其他人员对科研的重视程度。(2)加强研究方向的引导。医院进行科研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将其作为理论依据,指导其他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实现为人们的服务。(3)建立预评审组织。医院科研在科研人员正式申请前,内部对其进行审核,从而提高其成功率。
2.2科研项目实施阶段严格把控
科研项目立项后,按计划进度正常进行,如期完成预期成果,形成良好的科研信用,是再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的重要前提,也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课题管理的主要方面。科研管理部门应针对科研人员项目实施过程严格把控,督促项目组按计划进行研究。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质量,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过程管理即针对仅重视项目的立项和结题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不对项目的完成质量进行控制的情况而提出的。因此,除了对科研项目进行立项、成果管理以外,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使整个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完美。要做好实施期间检查工作,建立、实行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的月报制度、中期检查制度、年度报告评估制度,督促科研人员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2.3科研项目结题阶段加强管理
结题率和结题质量的高低,不仅反映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更体现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也反映医院的整体科研实力。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战略、决策,转化为具体的、明确的发展举措。首先,必须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进行绩效考核,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估体系,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对于高质量完成课题任务、创造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项目,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项目组成员的积极性;对于在项目计划期限内不能完成研究任务的,应与负责人的职称评定、晋升年终考评、研究经费和课题申报等方面挂钩给予一定的限制。
2.4科研项目成果管理重在落实
科研项目成果不仅可以体现科研项目和团队的水平,而且也是获得高水平、高层次科研项目的关键因素。应端正对科研成果的看法,有效地改变以往“只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细、量化,要落实到行动中。在课题的实施、完成过程中,加大力度宣传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提高研究人员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意识,宣传科研基金各种项目的管理办法,使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逐步规范和精细。
3科研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制定详细的财务制度。科研部门可以根据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针对科研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科研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2)遵循相关规章制度。科研部门需要对经费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是根据经费的来源,也可以是根据经费的用途进行分类,从而便于经费的保管;(3)做好科研费用的记录工作。科研部门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具体的花费等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做到专项经费专项支出,避免或者减少经费浪费现象的出现;(4)实现联网管理。目前已应用科研经费管理服务平台,科研部门可以将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与财务部门进行联网,从而做好费用的公开、透明使用,保证经费的合理开支,保证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研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对于以后查阅经费的使用情况,促进科研经费的阳光使用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显然它包含了广博的内涵,由此也给人们的努力提供了博大的空间,任由人类随之驰骋。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推动医院科研发展的有力手段,这个过程要求医院科研管理部门不断增强精细化管理的意识,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医院科研管理的过程中去[3]。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应用,形成具有本院特色的精细化科研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把握住精细化内涵并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精细化管理体系,才能为促进医院科研管理再次飞跃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爽.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2,7(2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