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通信工程毕业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键词】
通信工程;应用型;研究
依据学校指导性意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中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表述为基础,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从2015年5月份开始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成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研究的主要内容
1.1科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遵照学院的“科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我们首先进行了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论证工作,我们调研了辽宁省内与通信相关的公司,了解到了通信产业的背景、企业的需求方向。其次,结合通信行业的岗位需求、社会需求、学院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专业生产岗位群类型分析,分别从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传输三个行业类别出发,进行了各自的岗位职责分析以及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并建立了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群分析表,最终总结出来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1.2结合实际、建立培养要求首先,我们明确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获得能力要求。第一方面是学习研究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学生交流能力。第二方面是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其中基本实验能力是通过电工实验、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等方面的训练学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信息并出去的过程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工程实践能力是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使学生在工程现场直接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还为企业解决了工程技术问题,设计开发能力实现校企双赢。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的能力。最后一方面是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人际交往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其次,我们围绕着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结构,第一方面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思想政治,外语,体育等基础知识;第二方面是专业基础知识,地基的牢固性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因此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应该包含电路基础知识,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基础知识;第三方面是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知识,有线通信,嵌入式等知识;最后一个方面是综合素质知识包括计算机,外语,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知识。再次,我们围绕着通信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素质建立了工作岗位素质支撑体系,该体系从职业道德素养,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健康的身心素质,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科学素养,工程素质,技能素质,管理素质这几方面出发,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加强学生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健康身心素质方面,制定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通过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通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学习对学生工程素质进行支撑。通过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的学习对学生技能素质方面进行支撑。我们通过军训,毕业实习等活动对管理素质方面进行支撑,最终我们确立了毕业生应获得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
1.3遵循培养应用人才,制定教学体系根据这些能力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包括学分汇总表,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进程表,理论课程汇总表和工程实践环节。我们立足通信工程专业的特点建立了专业核心课程,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光纤通信等。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的本科人才。同时我们根据就业需求将通信工程专业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无线通信方向,计算机通信方向,数据传输方向,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立了特色专业方向课。无线通信方向我们设立了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微波技术与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应用等课程。计算机通信方向,我们设立了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数据库原理等课程。数据传输方向我们设立了IP电话原理、电视与视频技术、数据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等课程。
1.4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加强工程实践环节1)前三年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包括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设计;建设通信工程专业平台;与企业加强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不断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与水平,提高教师工程教育能力,改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的实现原则;课程设计的特色创新。2)第七学期集中实践组织方案,第七学期为集中实践阶段。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校企联合办学的资源优势,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组织的安排学生到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实习。3)第八学期为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共12周,计12学分。在毕业设计组织方案中包括毕业设计的质量要求、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毕业设计的答辩等环节。
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市场调研阶段,认真开展工作,但在调研报告提交时,由于本人理解有误,未能将前期的调研结果按学院的要求格式完整的展示出来,造成通信工程专业的调研报告严重缺乏规范性、内容过于简单。2)在提纲撰写阶段,由于有些老师有课,存在系领导开会不能保证全部在场,导致在信息的传达以及提纲最新版本发送过程中,存在不是最新版本的情况。针对此问题,采取解决的办法是,无论哪名老师修订为最新版本后,都先传给专业负责人,然后再由专业负责人传给系领导。3)存在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把握不是很好。4)在培养方案汇报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将通信原理课程放到了专业课中。在汇报当天,学院领导指出:应夯实基础,不要拘泥于学分的限制。针对这种情况,系领导带领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组员,积极研讨,最后将通信原理课程调整到专业基础课中。
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关领域跟踪和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能够成为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工程师;
2 硬件工程师;
3 项目经理;
4 网络工程师;
5 无线通信工程师;
6 技术支持工程师;
7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8 射频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59-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高等院校对于专业和课程设置等建设也正在进一步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专业,截止2006年6月,我国设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达到246所,年招生人数达三万人左右,就业竞争激烈,这给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竞争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探讨。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1.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设备研发、设计、维护、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在满足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
2.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在构建通信专业知识体系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六个统筹考虑:①知识体系与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认知规律统筹考虑;②专业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统筹考虑;③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面与整合更新教学内容统筹考虑;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统筹考虑;⑤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统筹考虑;⑥应用能力、创新知识与综合素质培养统筹考虑。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主要涵盖四大知识领域,分别是电路与电子学知识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知识领域。
二、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本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实际,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以课程的整体优化来指导局部的教学改革。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构成了学科基础课的核心。为了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优化理论课程体系,改进课堂教学。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知识合理分配。数字电子技术中,EDA知识与专业课中FPGA的应用知识的整合;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微波技术、天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优化;信息论与通信原理内容合理分配等等。另一方面,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自治区内是从高考一本线以上招生,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其中有一部分学生面临考取研究生的需求,针对电子信息类考研的课程,突出重点,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教学。既满足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也实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
2.增加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开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是为了使通信工程专业的同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就能领先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应用环境。进而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能有针对性地对组成通信框架的各个部分的具体细节做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从而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一二年级时的迷茫心理。
3.面向社会需求、改进专业课程教学。通信领域是当今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3G已进入商用,各大运营商要完成3G网络的建设,GSM和3G网络优化人才需求急剧扩大;二是通信设备制造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从事研发和生产类的技术性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具有掌握通信理论,电子设计能力人才需求呈现较大缺口;三是集通信网络、软件设计一体的科技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旺盛,基于3G平台的应用开发将是目前的急需人才。因此,在总体把握“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个性、善于创新”的基础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在专业课教学方面,采用模块化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根据社会需求,我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主要就业领域分布在①GSM和3G网络优化、通信网的设计、施工等领域;②在通信设备制造商从事售前、售中、售后等技术服务;③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电信运营、管理;④有线电视公司以及其他专用通信部门,如民航、部队等。为此,根据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模块。通信网络与交换方向。该专业培养在现代通信网与交换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熟悉通信设备和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性能,掌握通信系统构架与组网技术。具有网络设计与建设、管理与运维等操作能力,同时掌握通信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系统知识。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应用、安调与维护工作。主要专业课程有: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现代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微波与天线、移动通信、现代通信网络、现代通信工程设计等。就业方向: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电信运营商、公安、民航、广电等特定行业需求的人才。计算机通信(宽带数据通信方向)。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宽带数据通信系统设备进行现场安装、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数据通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宽带接入、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技术。具有较强的网络设计、施工、维护等基本能力,并具有跟踪宽带数据通信的新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主干课程: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系统、JAVA语言及其应用、交换机与路由器配置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程控交换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等。就业方向:面向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通信和数据通信等相关工作,也可到各类网络公司从事网络通信技术工作。
4.适应社会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指导方式。根据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基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期间,许多用人单位的岗前培训、见习期也都安排在这期间进行。这往往造成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的不足,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毕业设计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学生在校内选做校内指导教师的题目;另一类是在校外,根据学生在见习单位的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好结合岗位、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并与企业协商,聘请有经验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共同完成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这样,既完成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又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工作角色,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问题与思考
尽管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得我们地方院校的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更加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建设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在同类院校中具有绝对优势的亮点项目不多;②师资队伍中缺乏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③产学研合作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形式单一;④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走高,受到社会的好评,但是在重要的技术岗位或关键岗位的人数还不多。因此,我们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调整、课堂教学改进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山,刘婷,张立毅.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24):85-86.
[2]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慧敏,黄爱萍.信息与通信工程特色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6):96-98.
[4]张毅,郭亚利.通信工程(专业)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5]陈正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4).
由于大部分学校都在进行学生的扩招和学校的扩建,通信专业的人数也会大幅度地增加,学校在扩建过程中会存在资金问题,导致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与现代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严重脱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的知识也是几年前的,已经过时。同时在扩招过程中该专业人数大幅度增加,导致实践教学的场地紧缺,存在多人共用一套实验设备进行实践学习的情况,这就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不是很理想。
2.实践教学的老师对于这门课程不够重视
与老师熟知的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操作十分麻烦,其中各种各样的环节让人头疼,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难以适应这样的教学过程,他们就会选择逃避,没有将实践教学真正地开展起来,学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没有获得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些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也是持比较消极的态度,认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可有可无,没有十分重要的存在意义。
3.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单位较少
有些学校处在偏远地区,当地没有大型的通信企业,城市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只有一些移动、联通、电信的服务型营业厅,没有从事通信工程方面的产品生产的大型公司,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习,如果到深圳、广州等通信产业发达的城市进行实习,不仅组织起来比较困难,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学生过去之后的管理问题也不是特别的方便。所以老师只是为学生讲解一些实习的经验供学生参考,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4.集中式的实践教学多是形式主义
在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集中式的实践学习,在这个时间段学生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写自己的毕业论文,往往就在网络上下载一些资料,选择一些没有创新意义的主题,抄袭问题不可避免。学生专业工程实践的时间和毕业论文的时间冲突,学生为了顺利毕业,把很多时间用在写毕业论文上面,集中实践的效果从而受到影响,这样就导致集中式的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化,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
二、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
1.加强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科学合理地构造该专业的课程模体系和专业模块,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不同爱好,老师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模块,让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内容与学生能力密切联系。
(1)通信基础课程。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等,在对这些理论基础学习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奠定基础,让学生对通信系统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2)通信技术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网、交换技术等等,主要让学生能够围绕着通信技术进行其中的理论学习,掌握现代的通信技术,将其应用到通信行业,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促进新产品的开发。
(3)专业任选课程。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测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光传输和光交换、电信业务开发等等,这些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相对来说难度大一些,主要是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学习专业课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视野更加开阔,为以后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2.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基本体系的建设要以实践教学体系为重点,在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其设计性、科学性、创新性要全面地体现出来,让每个学生在实践中都能够提升自身的能力,并且要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的应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重点管理和监督,学生在实践中有明确的目标,各自有明确的任务和分工,全面构造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提供有效保障。
3.加强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在通信工程专业实践中,实验室是学生的主要实践地点,学校应当关注实验室的设备的更新,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学习和实践条件,同时实验室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损坏实验仪器的学生应当赔偿一定的费用,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之后要打扫卫生,保障实验室的良好环境。实验室应当长期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
4.加强校企协作,在校外投资实习基地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总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无法学到真正的工作经验,只有将学生带到通信工程的企业,让他们在其中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他们才会学到实际有用的东西。因此,学校就必须与校外通信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进行人才的培养,共同制定实习方案,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测试、开发、设计中,增加学生的兴趣,毕业后学校为该企业提供专业型人才,保持与该企业的良好联系。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在校外投入资金建设校企,这样就更加方便学生进行实习。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转贴于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关键词:
通信工程;应用型;CDIO;创新创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依托全民创新创业的形势,如何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是每个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高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机遇和挑战[1]。针对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通信工程人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通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一、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实践教学环节等均要考虑其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及国防、海洋领域发展需求;具备通信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掌握现代海洋通信技术、通信系统与网络设计原理及方法;具备创新素质;能在国际环境下从事陆地与海洋通信、通信网络、通信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依据人才定位与培养目标精确制定通信工程培养模式与方案。
二、注重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学科建设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依据《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组成面向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包括专业方向专长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
(一)专业必修课
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课程。整个必修课程组成分电子设计类基础课程,包括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通信电子线路等,同时包括通信理论类基础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子设计能力及对通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技能。
(二)专业方向专长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方向专长课程包括无线通信与海洋通信两个方向,其中无线通信包括: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交换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技术,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技能。海洋通信课程包括:海上无线电通信、导航与GNSS,微波通信、海洋光纤通信等,使学生掌握现代海洋通信的基本理论与现网设备的应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海洋通信需求。
(三)专业任意选择课
专业任意选择课主要由工程工具类课程和高新前沿技术组成,工具类课程主要包括: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EDA、DSP原理及应用等工程工具类课程组成,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的特色,力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工具技能。高新前沿技术主要由无线通信前沿讲座与海洋高新电子信息技术讲座组成,完成学生对该领域、该行业当前热点、创新点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大模块课程的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基于CDIO理念的实践教学模式
CDIO是英文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操作)的缩写,代表了工程系统的全生命周期[3]。强调学生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实现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表达[4]。通信工程在实践教学尤其是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上利用CDIO理念,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性的探索,以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进行学习与对具体工程问题的理解,变被动课堂为主动课堂,激发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整个实施过程从最初的课程设计,分年级逐步过渡到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从易到难,步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四、创新创业课程
针对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需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开设了6个学分的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创业基础、创新创业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课程,不定期组织开设创新创业沙龙,指导学生解决创业中碰到的难题,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申报海南省创新创业项目、国家创新创业项目,指派专业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学生项目的实施与开展,近年通信工程专业批准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数在全校中独占鳌头。
五、以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人才培养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主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5]。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一种综合类的电子设计竞赛,内容涵盖: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示波器仪器使用、电子工艺装焊与仿真、软件编程、电源、单片机使用等方面,可以通过竞赛考察学生的整个专业素质,同样可以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成立电子协会,专门负责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接触竞赛,从大一开始开放实验室,学生自由接触实验仪器与设备,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类讲座,对兴趣较大学生引导进入电子协会,指派教师参与电子设计指导,提高学生竞赛积极性,近年通信工程电子设计竞赛学生获奖级别、获奖人数都较学校其他专业更高,取得了丰硕成果。
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从上述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点来看,我们需要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需要教师不仅掌握深厚的通信理论,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采用引进与培养两种手段。引进具有企业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来校授课,并选派青年教师赴行业、企业进行工程技能培训,两种手段实现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七、加强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能力培养,人才培养首要面向区域经济与行业需求,实践能力培养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除常规课程实践学习外,需要加强与行业的良好合作,通过开展专业见习、联合实验室、行业兼职教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联合指导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与中国电信三亚分公司、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大唐移动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专业见习、聘请企业人员讲座、派遣学生赴企业专业实习、与企业共同进行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等方式加强合作,并与大唐移动共同建立了“3G无线通信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八、结语
通过上述针对创新创业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探索,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课、方向课、任选课三合一,并注重工程工具课程与创新创业类课程的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基于CDIO理念实践教学、电子设计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校企深度合作等方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所取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小虹.创新型通信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
[2]邢彦辰,孙会楠.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探索,2014,4.
[3]韦江华,周坚和,林川.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校通信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
1培养目标
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从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航海技术的学科交叉基础上设立的专业。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辽宁,面向黄、渤海,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水产和海洋事业服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海洋渔业通信方面的特色教育。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调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逐步完善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具备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及船舶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具有海洋、渔业科学背景的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我校建设“蓝色大学”理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蓝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坚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原则,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依照“浅蓝、蔚蓝、湛蓝、深蓝”的蓝色课程体系,用蓝色课程元素来承载水的精神与海的文化,延伸至涉海涉水教学内容要素。(1)浅蓝(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军事理论、健康与安全教育、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环节(军训)。通识课程虽然不一定与通信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里的人才,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基于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双百工程”,从公共选修课着手,打造了蓝色海洋类、人文与社科类、艺术与体育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共100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蓝色海洋类公共选修课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海洋知识背景。(2)蔚蓝(学科基础课)包括复变函数、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学科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结构,为专业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撑,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应用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打下坚实的基础。(3)湛蓝(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电子线路仿真、电子线路CAD、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DSP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随机信号处理、电视原理与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数据结构C、扩频通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通过对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大量调研,反复论证比较,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两个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程控交换技术、船舶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专业依托海洋信息技术,在船舶通信、船舶导航、海洋渔业3S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同时,紧随时代的发展,对部分课程进行压缩和调整,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又能与现实接轨的课程,如扩频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选修课。(4)深蓝(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上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上机、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实习、通信工程专业实习、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对培养通信专业逐步树立工程观念、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将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多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保证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对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所有的实践环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展开,把实践环节分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五个模块,模块之间衔接紧密、层层推进,为学生从入门到提高再到创新夯实基础。
3.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依托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加强基础课、主干课实验;实验内容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形成基本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组成的立体化实验结构;对含有实验的课程,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2013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都有体现。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选择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实验环节,以缓解实验设备和空间的紧张情况,有效扩展实验空间和时间,节省资金。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着眼点是把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一般以单门课或课程群为主选择题目,它是毕业设计的初级阶段。课程设计教学中压缩验证性课题,增加能够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和创造性的课题。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
3.3实习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并且通过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个(人民4810厂,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有18个(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学校也正在积极运作与通信公司合作。到企业参观实习和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通过参观和专家公开课的形式,使学生对企业文化、船舶通信及导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本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等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3.4毕业论文
(设计)以学院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和收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较大提高。为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①精心设计备选题目,组织开题报告。学生选题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并精心组织好开题报告,以保证毕业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②加强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以保证毕业论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③建立毕业论文答辩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开展“毕业论文检查周”活动,有效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④学校出台了《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暂行办法》,针对毕业的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有效地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
3.5科技创新
以各类兴趣小组和科技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实验室为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学研究等活动,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低年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鼓励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或者科技社团,以增加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下,参加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结语
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作为涉海高校的“非特色”专业,在复合性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素质培养的同时,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需求,抓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松松,郭显久,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51-52.
[2]刘冬,石焕玉,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29):72-73.
[3]江海,田春艳.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3):159-160.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本文由收集整理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既非宽泛的工程科学教育,亦非狭窄的职业技术教育,而是培养适应工业、工程、运营等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人才基本理论素质培养基础上的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工程应用型工程师,与从事理论应用研究、系统设计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工程师不同,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是:应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掌握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和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同时在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设计方面有较大的潜力与后劲。这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比学术型、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工程实践训练,更要有良好工程环境和氛围的熏陶。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紧围绕既定的自身培养目标,即为培养生产第一线的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设备集成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设置,才能体现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素与特征,满足社会需求。制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还要注意继承、比较,适度引进,寻求创新;要发挥原有国内教学模式的长处,也要比较和学习欧美的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引进其教育理念;同时要注意培养计划的改革和实施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在实际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必须结合实际逐步完成。
2.国内外高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的高校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型人才方面普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増长,而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这与我们己有的培养计划中存在的不足有直接关系,目前的培养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的工程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达不到工程一线对高级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国内许多高校也正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国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工学院近年来开展了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研究,提出了一些适合国情的培养思路和具体措施;中南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国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开展较早,具有许多成功经验。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中央密西根大学为例,他们通常在第一、二年安排大学必修课,第三、四年为专业方向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程学习时,他们非常重视工程能力的培养。必修课中包含着在企业的定时定量工业实习,而且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学期内安排的以及在课外假期中要求进行的实习,或者课外实践。MIT从2002年起,实施了一项全新的“本科实践机会计划(UPOP)”,针对工学院二年级学生设置三个阶段的培训和实践,増强学生的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加拿大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大学与企事业的合作项目,学校为部分修完二年级课程的优秀学生提供到企事业实习的机会,学生实习四个月后回到学校继续选修课程。加拿大大学的工学院,如纽芬兰大学工学院,要求学生在完成四年学习的基础上,必需完成累计二年的工程实习,学生修完大学二年级的课程后,就可联系到公司带薪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直到累计完成四年学习和二年的工程实习才能毕业欧美国家非常重视学生实际工程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通过教学双方与企业界的相互渗透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3.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探索
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对学生基本要求是: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传输与交换、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方向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或系统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设计、生产、调测、安装、维护运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一定的项目研发、生产、运营和营销的组织管理知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科技情报检索的能力;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较强的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目前采用国外的实习和学习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条件还不成熟。借鉴国内外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经验,结合通信工程系的实际情况,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采用了“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对公共基础平台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复变函数等课程,在“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数。在专业理论基础平台课程中,对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电路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合理配置。加强了计算机技术内容,在相关专业方向开设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课程,并减少理论教学时数,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专业模块课中,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了专业方向关键技术类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技术性,加强工程的实践训练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专业方向培养是合理的,也是必需的。通信工程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对工程技术型人才分工越来越细,在信息产业部人事司的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中,将通信工程师分为九类,即有线传输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电信交换工程、数据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工程、电信网络工程、通信电源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市场营销工程。我们在工程技术型培养计划中分了四个专业方向,具体是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与多媒体方向,覆盖了九类通信工程师中除通信电源工程、市场营销工程外的七个类型。为加强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培养,按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増设企业实习、工程训练、综合设计与科技制作等集中实践环节,将集中实践从原32周増加到41周,课内实验増加到约300课时,累计实践教学环节达50周以上。配合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完善实验中心机制和功能,实验室逐步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实验,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制作计划、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设计竞赛项目以达到通过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
4.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特色
在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还特别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学生自我设计知识结构的能力。通过选修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工程技能的培养。特别要强调的是加强了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从思想认识上改变了选修课是次要课程,可有可无的观点,而将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知识结构多样化,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培养计划中,将选修课分为二类:一类是各专业方向的新技术、新动向介绍,目的是使学生接触最新知识,开阔眼界;另一类是工程技术、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从第五学期开始设置了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具体包括三个系列,即通信系统设计仿真、集成、操作和维护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和特点选修不同系列的选修课程,同时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开放实验、课外科研活动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培养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一种工程技术。由此通信工程专业按新培养计划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方向上将分为:通信网与交换、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与多媒体方向;在重点掌握的工程技术上将分为:通信系统技术系列,通信软件设计系列,通信硬件设计系列三种。最终将培养出十二种有不同专业方向和工程技术技能的学生,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
随着民办高校应用性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如何将专业培养出建设成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各大高校教学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通信工程作为工科电类专业的专业方向之一,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的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作为民办高校,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随社会的发展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要适应企业的需求。
1课程设置改革
传统的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向不够明确,各个方向的课程均有开设,但没个方向都学不深,没有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每门专业课程虽都安排课内实验,但实验主要是以一些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理论和实验没有很好的衔接和联系,实践课程开设学时数较少,学生只学习理论知识,无法系统的将所学知识用到通信综合实验中,达不到通信的实际实践能力,大部分民办高校由于资金问题,在实验室的投入上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的通信实验条件,在培养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下首先必须将课程优化,每所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确定学生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优化课程的设置,通信方向的知识更新得比较快,几乎没两年就应该更新教学的教材和知识,下面列举调研中做得比较好的同等学校开设的通信专业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1.1理论课程的设置:通信工程专业的方向很多,但从从事的企业工作大方向分,主要分为通信方向的硬件开发、软件开发、网络规划。而硬件开发主要需要学生掌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FPGA、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应用等硬件方向的知识。从事软件开发的需要掌握C语言、单片机编程语言等,而网络规划只有有相关实验室或者到企业才能进一步的学习,据调研,有些实力雄厚的民办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已经建立了网络规划的实验室,为企业培养相关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实行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化模块的课程形式,主干课程经调研并优化后包括以下各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等作为专业主干课程,而模块方向的课程设置列举以下几个较为热门的方向并给出其专业课程的设置。通信系统集成及应用方向:专业模块课程: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嵌入式应用技术、通信系统集成,等课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平台,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方向,以现代电子设计、应用为基础,以计算机为重要工具,将“通信技术及应用”、“通信系统集成技术”两个方向相结合,培养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集成、应用、安装、调测和工程应用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湖北省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维护方向:专业模块课程有: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技术、无线网络设计、网络工程设计,等课程。在校企合作的推动下许多实力较强的民办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网络优化与维护方向的特色班,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继续的网络规划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维护的基础知识,通过企业合作深入企业掌握网络运行网络问题的操作技能和优化分析能力,掌握评估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和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移动互联终端技术方向: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SDH通信网络设计、移动技术终端、现代交换与通信网,等从事通信终端、通信网络系统等方面设计制造、编程、安装调试、操作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市场营运等岗位的工作。1.2实践课程的设置:传统的通信专业实践课学时少,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和指导力度,除了每门专业课必须的课内实验外,实践课程应该有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基础综合实践教学包含:单片机软硬件结合实践教学、传感器网络方向的实践教学、通信仿真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需根据学校自身通信方向进行专业的实践教学。
2加强校企合作
应用型转型使高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正确定位并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推动应用转型下民办高校通信专业为地方经济服务。我校处于有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称的武汉-中国光谷,需要大量的通信应用型人才如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集成、应用、安装、调测、网络优化规划等方面。校企合作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有效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学校主导企业配合模式,该模式课程教学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主要以高校为主,企业处于配合状态,一般辅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大多高校早期使用这种模式,但该模式校企合作便不够深入,学生在企业实践经验上不够。第二种模式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该模式是现在校企合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课程教学中有企业人员进行授课,有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大纲的修订等,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适合一毕业就可以适应企业相关岗位,甚至在实习期满即可转正成正式员工。第三种模式为企业主导学校参与形式,该模式主要是企业在高校建立为自身所需人才建设的专业,按照企业的培养计划,高校给予相应的师资和教学场地等,该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点,但该模式在高校和企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现目前的校企合作中,主要以第二种模式为主,下面以在该校企合作模式下提出的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其一,政府的相应职责,应用型转型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且通信产业是国家和区域经济重点建设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作为需要大量通信技术人才的湖北省,政府应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一定的政策引导和大力支持,比如政府对能积极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待,规定一定规模的企业每年必须将其百分之几的收益进行校企合作,并在一定规模的企业中,要求工程师必须有到高校兼职授课的经历,作为工程师职称评定的标准。同时政府在考虑“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上应该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规定,毕竟高校教师如果将精力放到企业实践上,那么理论科研精力必将减少,针对大力发展“双师型”的高校师资下,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职称评定规定。这样在政府的督促下,使企业和高校的人才培养联合到一起,能大力的促进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二,师资力量的解决,在校企合作中我们以培养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为主,必须要有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实现校企互兼。企业通信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授课:高校应该聘请企业通信相关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到高校教学,课时量必须足够,培养目标明确,务必使学生掌握一定企业实践的基础,不得以一两次讲座形式使学生无法深入进行实践。当然高校也需要对企业工程师的兼职给予较高的薪酬待遇,并且能灵活安排相关授课时间,比如可以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跟学生上课,在相关的项目资金上要积极的配合和解决。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双师型”教师是作为应用型转型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企业以营利为主,高校不能将人才培养的重担完全交给企业,高校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明确的实践研究方向,分方向建立科研实践团队,并深入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企业实践的时间不能太短,比如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实践,并每隔3年必须累积不低于半年的企业实践作为评优评先的前提,当然高校教师任务繁重,在双师型职称评定上最好有区别的对待,使应用型高校教师能全心的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学。其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应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通信专业的技术更新快,其低年级的基础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开展,高年级的实践应该结合合作的企业进行培养,比较成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项目式教学,这样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其四,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需由企业相关工程师参与,我校在2016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聘请了通信相关企业的工程师参与到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并得到了较好的建议,有利的推动了我校通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3应用型下学生的培养
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学生的培养既要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院又不能按照完全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把握既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有自身的发展方向。其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成立各门课程的微课团队,将课程的关键知识进行录播,并放入学校微课网站,学生平时没听懂的可以在网上自学。其二,加强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常见的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比赛有全国大学生电子科技大赛、信息工程大赛、飞思卡尔智能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大赛,教师也应该积极的提高自身能力指导学生参赛。其三,提高学生考证能力,在高校拥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以及企业获得较多的专业实践,学生应该加强职业资格证的学习,以保证毕业后能胜任相关技术岗位,比如通信设备维修、有线通信设备调试、华为和中兴的网络工程师认证以及思科认证等,这些考证的培养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和相关“双师型”教师指导。
4结论
文章从应用型民办高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学生培养三个方面给出了经总结后合适民办通信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学生培养以及在校企合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的研究,总结出了民办高校通信专业现阶段较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符茂胜等.应用型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13(2):134-136.
[2]朱昌平.美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的考察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27-131.
[3]周宇雄.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2):139-140.
关键词: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0前言
随着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需要高校培养更多贴近社会需求的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优化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需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研究。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工程性较强,社会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专业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特色,结合师资和生源条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应用型通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然而,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任课老师理论强于实践,实验设备也比较简单,这使得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训练不够,动手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当前通信行业发展需求。
1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工程类和技能型,与以往的的专科教育培养不同,也区别去普通的本科类教育人才培养。在以社会需求为指导的前提下,需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备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的人才。本科类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是:突出专业定位,以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通信行业的岗位就业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引入现网通信设备,结合传统的通信实验箱,组建先进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与企业合作重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设备操作技能,大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
2应用型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2.1加强校内通信实践综合实训平台建设。
通过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将所学技能灵活应用到通信各个岗位上。一般可以建立设计型实验室、测试型实验室,还可以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实验室,但是,后者的建设需要学校有相当的资金支持。校内基地建设不完善,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校建立通信设备和仿真教学系统,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加深对信号系统、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物联网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建立校外通信基地,与大型通信企业合作,建立光传输和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综合实训系统,使学生可以在商业运行平台上进行试验,接触实际通信设备,掌握通信实际设施,提高学生在硬件与软件开发能力、通信设备实际维护能力等,将学生只重操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转变为理论与过程并重,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
2.2重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培养。
建设一支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条件。但是,在教室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通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满足以下两点:首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满足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要求,目前的师资大部分时间放在理论教学和科研方面,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双师型教师既要传授通信专业基本知识,也要熟悉通信岗位操作,能够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鼓励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在进修培训过程积极参加通信企业各种岗位技能培训,以此提高对通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通讯技术发展的方向了解。此外,通过实际操作设备、调测设备等完成企业考核,使教师自身具备通信技能实操能力,达到能够操作和讲授现有的主流通信营运商通信产品的教学水平。
2.3培养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
首先是加强培养学生通信基础技能。学校建立相对的基础实验室,如通信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一些基本理论课程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另外在此基础上,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为学生以后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准备,要逐步先学会使用常规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其次,适当性地增加实践课程教学课时。通过教学实践调整和改革,将认识实习、综合实训和综合设计等实践加入到原有课程实验中。此外,加大实践训练。如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各行业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通过竞赛培训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学生读实践课程的兴趣。
2.4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
以就业为目标是应用型本科通信专业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为此,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将职业岗位技能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的行业岗位技能,增强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应用通信人才的培养质量。每个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教师队伍结构,确定通信工程定向培养的方向。学生参与大型通信企业实习,在其过程中通过培训,理论和操作考核等,通过者可以获得大型通信企业公司的NC助理交换工程师认证、NC助理移动工程师认证(GSM)和NC助理传输工程师认证(SDH)等。同时,学校准备组织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针对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的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使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就能够拿到通信行业就业的准入证书,为学生今后在通信行业的求职、任职、创业等做好充分的准备,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必须要改革,根据社会对通信工程人才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长期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探讨和改革,既要面向应用也要面向创新。通过加强校内通信实践综合实训平台建设、重视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的师资培养、培养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广泛开展通信职业和行业资格认证等来改革应用型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缩短了学生适应通信岗位的时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符合应用型本科通信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彭辉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通信工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蒋霞(1982-),女,甘肃甘谷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周保平(1971-),男,山东郓城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DGJ12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项目编号:11JDGC019)、塔里木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DGJ12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080-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即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实践教学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展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1]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
一、实验教学
实验是学科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实验要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设备采购昂贵、投资大、实验室设备操作复杂等问题。[3]尤其对于新建专业来说,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当困难。本专业课程实验主要有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等等。大多数课程的实验采用仿真软件完成,虽然通过仿真也能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但激励学生动手积极性方面远不及实验设备。学生设计了系统,只能在理论上验证方案可行,对学生的感性刺激效果不佳。学生做仿真实验的积极性、感兴趣程度及课堂活跃程度不及在实验设备上进行实验。在实验课体系中,应建立以“通信原理”实验为核心的实验体系,把“通信原理”实验知识渗透到专业课程实验中,深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采用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更好地利用现有实验设备,用心设计实验过程,挖掘现有实验设备的二次开放功能,大力开展设计性实验,在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某门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设计与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程设计可帮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目前本专业课程设计主要有现代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课程、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主要应用MATLAB、EWB、ADS等软件以及嵌入式开发板、单片机开发板等硬件完成。
课程设计环节包括选题、下达任务书、指导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答辩及考核。课程设计组织部门及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环节规范审核学生毕业设计。要有效地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监控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用以指导和规范课程设计工作,促进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5]这也是专业要研究的课题。
三、开放实验
左铁镛院士认为,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6]为了让学生在课外开展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响应学校“十二五”规划关于实验室开放的建议,鼓励和支持开放式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实验资源,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7]本专业对大三学生开放专业实验室,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验条件以及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购置实验耗材,并根据实验条件设定开放实验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组队选择方向。指导教师利用2~3学时对实验方向进行讲解后,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开放实验。开放实验期间,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沟通指导,指导不仅针对实验本身,也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在开放实验的管理中采用“七环节”过程管理方法,[8]基本按“双向选题”、“方案论证”、“定期交流”、“中期检查”、“审核整改”、“公开答辩”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监控学生实验的质量。
开放进一步深入,则可以申请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以及大学生挑战杯项目,毕业设计也可以沿着开放实验的方向继续深入,从而让学生从理论过渡到自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01-03
1 引言
通信人才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与不确定性,突显出信息化时代的特征。目前企业急需多元化、高技能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必须对现有通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线是课程体系改革,反映专业的教学思想,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1-2]。因此,要实现现有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依据现有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通信工程柔性化课程体系,该体系既能培养出宽广、深厚、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全能通,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级应用型通信人才,适应多样化与不确定性的通信人才市场需求。
2 新时期通信人才需求需要柔性化课程体系
2014年,以哈尔滨华德学院毕业生、校企合作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校学生、教师为对象,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在校生的学习状况、通信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形式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发现通信工程在课程体系上存在很大缺陷。
现有的通信人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通信人才岗位需求与供给错位 通过人才市场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通信人才需求旺盛,但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原因是企业急需的是适用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之间存在错位,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缺乏更加有效的衔接。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通过对师资队伍的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结构等调查结果表明:教师教学理念和思路开放度不够,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如4G的商用、移动业务趋势的变化、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等。
另外,通过调查还了解到:通信行业不断涌现出新的职位,对于一些传统的职业岗位,也越来越趋向于差别化、个性化,促使多样化通信人才将成为多元化通信市场的主流。而目前高校课程设计是整齐划一的,依据市场需求应将课程体系设置设计成为科学、灵活、多样化,并具有弹性、开放式课程体系。
“柔性教育”就是针对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加快、技术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就业岗位的不断变化等新情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3]。柔性教育的理念是强调教育的灵活性和弹性,强调学生应对客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和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适应岗位变化能力的培养。因此,多样化通信人才培养需要柔性化课程体系。
3 构建柔性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柔性教育”[3]的基本理念,结合多样化人才市场需求,提出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课程体系。
构建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的课程体系 要使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体现柔性化,须达到两方面要求:一是在依托总体专业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必须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最终毕业生都各具特长,适应具有差异化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二是为了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必须具有灵活性。根据要求构建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该体系是在公共及专业两大基础课程平台上,构建包括实践教学、专业方向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及外向型课程四大特色模块的专业特色模块课程。其中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定向式课程;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及市场需要开设3G课程、数字程控交换、SDH光传输、数据通信及DSP软硬件开发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了使学生在所选专业方向上得到认可,还增加认证课程模块。另外,实践教学模块除了专业基础及专业的实验课程外,还开设特色专业技能培训、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模块。结构上灵活、多变的新的课程体系,较好地解决动态市场的人才需求问题,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源,同时也提高效益和办学质量。
柔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柔性化的课题体系采用“3+1+外”人才培养模式来实施,具体如下。
1)在本科前三年,注重夯实基础,完成公共、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同时还要调研行业需求,形成个人的专业兴趣。
2)在本科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前三年形成的专业兴趣选择专业方向,在学习该专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要提高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比例,增加专业认证课程,强化就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3)整个本科四年外语教学不断线,在本科前两年学习基础英语,在后两年增设外向型课程模块,注重专业外语水平能力的培养,提高就业岗位的竞争力。依据行业需求的调研,如可开设高级英语、基础日语及专业英语、日语等。
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图2所示。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1)实践教学环节柔性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在柔性化课程体系中,注重实践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兴趣不同选择相应的实践课程,即包括3G类、数据通信类、数字程控交换类及DSP硬件类等。在整个实践过程中,由学生作为主导,教师只需积极鼓励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举办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技术讲座,紧密联系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
2)实验教学环节柔性化。在柔性化课程体系中,注重实验的灵活性。为了给学生提供更灵活的实验时间和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开设通信工程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全天开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如在通信原理的数字调制实验[4]中,先给学生介绍调制原理,根据原理引导学生如何设计数字调制模块及如何验证是否设计正确。总之,开放性、互动性实验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堂教学环节柔性化。采用不断变化、渐进的柔性化课堂教学过程,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灵活掌握教学计划,同时也鼓励学生大胆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或者不足,从而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环境。如在数据通信教学中,虚拟局域网(VLAN)的技术主要有PVLAN、SUPERVLAN、链路聚合及QINQ。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技术多讲解一些实例,不感兴趣的技术简单介绍原理。
4)课程答疑柔性化。在柔性化教学体系中,采用多元化多层次、形式灵活多样的柔性化答疑。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同,采取集体辅导、个别辅导及网上、电子邮件等方法进行答疑,解决学生普遍及个别存在的疑难问题,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采用柔性化答疑方式,为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又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使教学效果增强,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5)教学管理柔性化。“管理柔性化”是相对于“管理刚性化”提出来的。“管理刚性化”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用制度约束管理学生[5]。而“管理柔性化”则“以人为中心”,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积极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模式。
①教学采用柔性化管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尊重、爱护及理解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和谐的过程。
②采用360°全方位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即上级领导、同事、学生以及自评和第三方等全面进行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动态评估,较全面地指出教学过程的不足,有助于教师从各个方面去改进及提升自己,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与优点,并用合理的方式纠正他们的偏差言行。
③教学过程采用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个性、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如奖惩制度),采取的措施要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活力,培养学生具备自我调试及自我实现的基本素质,最终更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6)建立教学科研团队。教研室教师在各研究领域上建立与通信工程发展相结合的课题组,且所承担的课题应能及时跟踪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课题组来,有效地将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实践。通过教学科研团队,既使教师完善了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又吸引了学生参与实践,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4 结束语
以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将“柔性”加入课程体系,探索并实践柔性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成长路线,为社会提供多元化、高技能创新人才,学生的就业率也明显提高。本文提出的将“柔性化”引入到课程体系改革,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启发作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海峰.教学计划模块设置的认识与实践[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3):32-35.
[2]孔英会,戚银城,等.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