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年医学知识培训

老年医学知识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老年医学知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老年医学知识培训

篇1

“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medicine)指从个人角度,根据遗传和基因组信息与生活环境,并结合临床表现为人类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健康医疗服务[1]。广义的个体化医疗是依据个体差异进行疾病管理,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2],侧重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狭义的个体化医疗则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信息及生活方式,为患者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其核心内容为遗传学、基因组学、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以及环境[3],侧重于“人类基因组”,是在预防、诊断、治疗和后期康复的全过程中,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需求和偏好设计治疗策略。是广义个体化医疗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发展与延伸。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7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老龄化的进程[4]。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现代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日趋成为可能并成为老年人群的需求。但因受制于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进程相对缓慢,需要循序渐进。

1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

1.1现代医学发展让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现代医学正经历由传统标准化医疗向个体化医疗的巨大转变。标准化医疗忽略个体差异,个体化医疗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各方面特点,制定出适合每位患者独特的、最佳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以取得最佳疗效。因此,美国现代老年医学已从传统亚专科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诊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的变革让我国老年人群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

1.2人口老龄化增速促进老年人群慢病高发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功能残缺等特殊的老年问题或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多种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会和家庭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2025年前,将以每年100万人数增加,预计20世纪末,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3%[5-6]。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发,并形成以下特点:未富先老,发展极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寿命延长,失能、半失能与空巢老人的数量增多导致社会养老刚性需求增加;国家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障体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医疗消费标准增高。

2我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现状

现代医学发展对医疗卫生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促进个性化医疗的进步,但全面实施老年人群的个体化医疗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老年人群数量激增与各方需求之间的矛盾将影响我国老年人群个性化医疗的推进。

2.1老年医学专业开设数量与质量难以满足老年病专科发展需求高等医学教育对老年医护人员个体化医疗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当前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社会老龄化的需求。其中,老年医学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是主要的问题。调查显示,我国222所医学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医学专业[7],存在部分学校课程设置上有缺陷,专业师资不足,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无统编的老年医学教材、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校期间没有开展系统的老年医学理论教育或临床实践:科学学位型研究生课题涉及衰老机制偏少,临床实习匮乏;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接触临床相对较多,临床工作能力较强,但其科研培养时间短,科研能力相对较差[8]。极少的三级综合型大医院设置老年病专科,开展老年医学教育培训的合格师资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专科医院或护理院正在积极筹建中,专职医护人员相当匮乏。与我国部分医学院校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相似,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挂靠于临床医学专业(老年医学方向):专业设置上缺乏独立性;课程设置仅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了老年医学(36学时)和老年护理(32学时)两门课程,学生只了解老年病医疗与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后期临床见习和实习与临床专业完全相同,没有老年专科实习基地,与老年个体化医疗标准相差甚远。

2.2患者和医护人员缺乏对个体化医疗相关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国,个体化医疗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个体化医疗尚未编入医学教材,国内一流院校的个别学生通过科研学术活动初步了解个体化医疗,我校作为普通医学院校,临床专业(老年医学方向)的学生在校期间对个体化医疗内容体系了解甚少。广大患者即使存有简单的个体化医护需求,但由于医疗费用和医疗模式的制约,对广义的个体化医疗需求已望而却步,对于基因组学等深层次的个体化医疗知识更是闻所未闻。另外,由于我国目前以传统医疗模式为主,大部分医护人员仍按照传统医疗模式为患者服务,缺乏个体化医疗信息与内容的接触。调查研究显示部分医护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样本库阻滞了个体化医疗的高质量实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老年病样本库是按照疾病种类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机制研究和个体医疗的高质量实施。未来老年医学研究应对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与防治措施进一步探讨[10]。明确发病与衰老的相关机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基础,从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去揭示发病和衰老的原因,尽快实现“从基础到临床”。病变部位的标本对于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性生物标记物筛选、靶向治疗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脏器组织及个人家庭情况、心理特点、社会关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规范化样本库,是老年医学的基础,这让高质量的个体化医疗成为可能。通过高质量生物样本与完整的临床信息,分析归纳患者的各项检查与诊断情况,形成一个综合、巨大的数据库,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11],真正实现“基础到临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医学职业资格认证限制了老年个体化医疗进程我国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专科医院或老年护理院,尚无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设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台对患者医疗信息采集的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12]。由此看出,国家高度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会逐步推进老年医疗个体化进程。

3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新思路

3.1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医学(GeriatricMedicine)是预防和治疗与老年相关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学科[13]。个体化医疗以个体获得最优质的健康为目的,而不单是治疗疾病,这与现代老年医学教育相吻合。未来老年医学将以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团队协作、中长期照护基地联网为特点。其中,多学科联合工作是老年医学的突出特点,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护理、保健医学、社会医学、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蓬勃发展。另外,在个体化医疗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理应成为老年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内容。显然,目前我校老年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后期临床实践诸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发展要求,老年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2我校老年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3.2.1独立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教学大纲要求与课程设置对未来医生的培训、考核、医疗水平的评价等有很大影响。老年医学起源于临床医学,专业领域上息息相关,但老年病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与途径有其独特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大多与老年人有关。现代医学与老年个体医疗的强劲发展促使老年医学逐渐走向学科交融式发展。因此,我校老年医学理应成为独立的专业设置,并按照现代老年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需求,重新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和后期实践教学,突出个体化医疗特点,以适应老年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个体化医疗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3.2.2更新现有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促使老年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老年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医学与护理知识的学习外,需要开设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人文关怀等课程。另外,由于个体化医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新见解,分子诊断、大数据等课程也需要列入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另外,新设置的教学大纲,利于现代医学知识的融合、传授,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整体掌握,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必要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后期实践教学也应着重老年疾病机制的探讨、诊断与防治,以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实施进程。

篇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60-02

一、老龄化社会中护理人员短缺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2014年,德国老年人比重上升至21.1%,法国老年人比重年上升至18%;美国由于移民政策相对宽松,社会老龄化程度达到13.5%。即使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的美国,也面临着老年人的日常护理及人员短缺问题。有关调查研究表明,美国约有280万护士,其中80%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护士的平均年龄为45.2岁,社区护士的年龄相对较大,在加利福尼亚有83%的医院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1]另据美国医学会统计:“全美有12.6万护士空缺,到2020年将会有40万护士空缺。”[2]英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近年来英国的社区护士人数下降了6%,卫生防视员人数下降了0.4%。1990年以来,30岁以下的英国护士人数减少了17个百分点,从26%减少到9%,而55岁以上的护士人数则上升了6个百分点,升至15%,2003年有28000个护士职位空缺”。[3]由此可见,英美发达国家老龄人口和患者增多与护理人员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1999年已成为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4]然而,据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2013年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49.7万人,这些护理人员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老年护理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大多数老年人采取居家养老模式。无论家庭中的子女还是聘用的家政服务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老人护理教育和培训,即使养老院、老年公寓和托老所也缺乏专业护理人员。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的社区护理体系,以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因此,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和老龄化群体,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和护理人员如何满足老年人的自理需求和健康保障,这是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的严峻挑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二、老龄化社会中社区护理教育对策

(一)国家出台扶持养老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首先,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国家需要制定老龄人口养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国家、社会机构和家庭子女在老人养护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养老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强化老年护理教育和培训,帮助学校和社区建立全方位的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护理机制;第三,在国家相关养老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龄群体的不同需求,促进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加大护理人员培养数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加大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取得可喜成绩和阶段性成果。据我国国家卫计委统计,至2014年底,我国各级各类医护院校,已经培养并完成注册的护士达到300.4万人。根据我国《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其中,注册护士将达到314万人,基本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和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增设老年医学和社区护理专业相关课程

目前我国各类医护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专门的老年医学和护理学专业,难以培养专门的老年护理人才。因此,培养的卫生人才无法全面掌握老年医学和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影响了老龄化社会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类医护院校要设置老年医学和护理专业,开设老年医学和护理的相关课程,编写老年医学和护理类的教材,加强老年医学专业临床实践,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四)建立老年护理实习基地

国外社区护理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占据医护教育相当大的比重。实践教学基地众多,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康复中心、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中心等多种类型的护理技能培训基地。老年护理实习基地的建立有利于与社区居民联系和沟通,同时医学生定期参与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为不同层次的老年人提供各种疾病的护理、用药指导、精神支持、语言治疗、健康访问及不良行为的干预等多种服务。[5]

(五)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在国外,社区护理必须持有社区护理资格证书,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护理资格证书的获得必须在经过正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再接受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和社区实践,考试合格后方能成为社区护士。由于我国社区护理起步晚,一方面可以采取医院工作的护士转型到社区工作的方式,实施转岗培训教育,以弥补社区老人护理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收护理学员,采用业余或全脱产的学历教育方式,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一大批具有社区护理知识和技能,热心从事社区老人护理工作的、合格的、有资质的社区护士,以提高社区老年护理的质量。

(六)强化社区护理的服务意识

人步入老年后,身体器官逐步老化,各种疾病不断出现,性格、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作为社区护理工作者,应该了解老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与老年人多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身心变化,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并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意外情况,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关护理、医疗措施,全方位、全天候地为老年人做好身心护理工作,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七)加强家庭子女、家政服务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教育

目前,居家养老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住在自己家中,自由性、隐私性较强,舒适度和成本方面也有优势,所以居家养老是比较普遍的养老方式。但是,居家养老也存在着安全性、突发性身体意外等隐患。因此,居家养老离不开老人子女或家政护理人员的关爱和护理方面的相关技能。老人的子女和家政服务人员应当接受老年医学知识和老人护理医学方面教育和培训,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以及护理、康复与保健知识,了解和评估老年人的健康和功能状态,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效护理和其他卫生保健服务。

(八)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

培养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提高全体居民的参与度,这是全方位社区护理实施的基本条件。通过报栏、展板、宣传画和区域传媒、现场健康讲座等多种途径,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护理措施、康复指导、健康教育,让居民对社区护理产生信任感,乐意接受和主动寻求社区护理服务。有了社会的认同和全体居民的参与,社区护理才能全方位充分发挥作用,不仅仅为老年人,而且让所有人享有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

总之,在当今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将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并激发医疗护理人员的需求。这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医学院校重视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社区应建立规范的老年护理实习基地,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增加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同感,调动和汇集全社会的力量,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社会养老事业中,从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Donley.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nursing specialists.美国妇科、产科和新生儿护士协会(AWHONN),2005.4.7.

[2]Peter Buerhaus.Experience the qualifications attestation of CGFNS.美国医学会杂志,2000,(6).

篇3

北京老年医院在老年的医疗照护方面进行了多年卓有成效的实践,医院院长陈峥一直大力倡导“分级管理,无缝衔接”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医院“多学科诊疗”、“老年综合评估”和“个案管理”的老年病诊治护理理念正逐渐成为业内共识。6月21日,《e医疗》对陈峥院长进行了专访。

“一个医生治不了老年病”

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患病往往会伴随着一些功能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就无法应对了。“老年医学一定是一个结合了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综合医疗模式,不仅仅是看一个疾病,而是要对这个人做综合的评估,”陈峥说,“老年病是不可治愈的,老年医学的目的是保护功能和维持生活质量。所以说,一个医生治不了老年病,反过来说,一个医生能治好的病一定不是老年病。”

目前,北京老年医院应对老年病的做法是:综合评估,多学科诊疗。评估是从多方面进行的,包括医疗、护理、康复、营养、药学、心理,甚至还包括居住环境,全方位关注老年患者。

以北京老年医院卒中单元为例,它以传统的神经内科为基础,与康复、护理、心理、营养、药学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整合而成。但它不是一个堆砌了多个学科的大拼盘,而是围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与治疗的核心功能建立的多学科有机整合的接口与开放平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实施防坠床、防误吸、防跌倒等早期干预措施。对照护者进行健康教育,让医护人员、照护者、家属整体关注老人。这种“早期干预,早期康复”的模式使得致残率、死亡率都大大降低。

个案护士 超越护理

为了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学的人文关怀,帮助病人适应医疗环境,早在2006年,北京老年医院就推出了“个案护士”。陈峥介绍,个案护士不像传统的护士,只负责基础的护理工作,她所做的工作远远超过传统护理。

“在面对患者时,个案护士代表医院,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诊疗计划方面的问题;在面对医生时,她又代表患者家属,把患者的情况,如患者是自费还是有医疗保险,是否有家庭纠纷,有没有心理问题……把这些可能影响治疗的信息传递给医生。”陈峥说,个案护士甚至还要负责患者的出院计划,对患者出院后是回家还是去康复院给予指导和建议,以保证患者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陈峥总结说:“个案护士就是从生活上更加关注患者,更全面更专注地管理老年疾病。”目前老年医院全部15个病区均设有1名个案护士。

分级管理 无缝对接

2001年,原北京胸科医院转建为北京老年医院,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中心四城区(当时宣武区、崇文区尚未被合并)每区指定一家二级医院转为老年医院,以北京老年医院为龙头,建立了“北京市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老年医院建设扩展到全市18个区县;《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改革规划》提出“鼓励综合医院建设老年病房”,并要求有床位的社区医院建护理院,没有床位的开展家庭长期照护。从三级老年医院及综合医院的老年科,到二级老年专科医院,再到社区护理院和家庭长期照护,至此,北京正式形成了一个垂直型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陈峥说,这个体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一个80岁的老人患单一的疾病,他应该去综合医院;如果他是多病共存需要照护人员,说明病情复杂,他就应该去综合医院老年病房或有急诊能力的老年病医院,因为那里可以综合诊治;如果急性病经治疗稳定了,但是还不能独立生活,也就是急性病后期,需要中期照护,他应该去老年医院,进行疾病恢复(有一定内科治疗)和功能康复;如果他出现功能残障或失能了,需要长期照护,就应该去护理院。“这就是我所说的‘分级管理,无缝衔接’,或者叫‘老年医疗的连续’。”

目前,北京很多三级医院都成立了老年科,但是社区医疗机构绝大多数都没有床位,所以社区护理院的建设情况并不理想。陈峥认为,长期照护是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也是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信息化需政府支持

北京老年医院目前使用的是电子文档病历,没有使用电子病历管理的原因是医院一直在电子病历建设上积极筹备,却因顾虑自行购置的系统不能符合标准而未实施。陈峥认为电子病历系统应该进行区域整合管理,最好能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标准统一配备。如果医院盲目跟风会白白浪费了资金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对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电子健康档案,陈峥觉得至少目前还没有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一个老人进到我们医院,我们根本拿不到他的健康档案信息;而包括我们在内的各级医院的治疗结果,也同样到不了社区——目前来看,电子健康档案还没有发挥出它应该起到的作用。”陈峥说。

在信息化实践方面,北京老年医院下设的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参与了“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承担了子课题“数字化北京老年疾病防控体系建立”,“老年康保网”即是其成果之一。“通过老年医学培训、护工培训,把老年医学知识达到最大程度的广泛传播。”陈峥表示,要在一个较大区域全面提升老年医学水平,没有政府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医养结合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国人的意识中早已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家庭养老比例如此之高的一个因素。陈峥介绍,早期的养老院主要收养五保户,所以在人们的思想里,住进养老院的基本都是五保户、孤寡老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民政部门逐渐认识到,对待老人不仅仅只是“养”,还有“医”、“死”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民政部门开始在养老院里增加医生、护士,进行医疗护理的实践。北京第一福利院后来挂上了一个北京市老年病医院的牌子,而且还被卫生局核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就是明证。

而在另一方面,卫生部门也逐渐认识到,老人不光有“医”的问题,还有“养”的问题。“这个‘医’不是传统的医疗,它更侧重于康复和护理。”陈峥举例,对痴呆老人的照护过程中,通过一些药物治疗对其并发症或其他疾病进行控制,康复治疗对延续其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医养结合这件事上,民政部门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养老院设立医生护士,对老人的医疗费用予以适当报销;医疗部门也开始逐渐介入,上文提到的在社区设立护理院和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都是其中的内容。这当中难免有些工作内容医疗和民政部门都在做,而有些则可能都没做。

篇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区医疗的不断扩展,对于“下得去、留得住、用的顺”的社区全科医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医学教育在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上已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机构开展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发展的需要。[1]卫生部在201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提出“积极探索,创新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并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

 

到2015年达到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的目标。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重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师,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培养专科方向住院医师。

 

当前,国家虽然对于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在本科和研究生层面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个层次的人才很难下到社区开展具体工作,因此,这也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基础,目前我国全科医学的课程体系还没有脱离开传统临床医学的结构,而在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中更是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型的模式,为此开展以全科医生为导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对于实践国家提出的“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全科医生的培养计划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深入调查基层社区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分析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对全科医师的能力需求,构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生方向)的培养课程体系,提出适合城乡社区卫生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的新思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深入分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济南市五区的10个社区中的20名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

 

抽取的这20名全科医师均为在社区医疗工作五年及以上的社区全科医师。参与调查的20名全科医师学历层次情况(本科:9人占45%、专科:6人占30%、中专:5人占25%),年龄情况(30~40岁:6人占30%,40~50岁:8人占40%,50岁以上:6人占30%),职称情况(副高级:3人占15%,中级:8人占40%,初级:9人占45%)。参与调查的全科医师中15人曾经参加过全科医师培训,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5%。通过对这些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的方式来了解社区全科医师的业务范围及内容,分析全科医师所需的医学知识与职业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承担的主要工作任务见。可以发现全科医师的主要任务依次是:常见症状诊治、疾病诊治、健康咨询、疫苗注射、体检、慢病管理、儿童保健等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即社区全科医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六位一体”为中心的,即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医护人员首先就是要懂得基础的医学知识,掌握乡镇社区常用的护理技术、诊疗技术、医疗设备操作技术以及致残性疾病康复技术,要会诊治农村社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要懂得如何预防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等疾病,同时还要了解和懂得社区保健、老年医学以及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2]。

 

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的小组访谈获知基层急需防治结合型的合格全科医师,目前基层的全科医师大多为内科医师转型而成。现行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与实际工作需要严重脱节,医学生培养质量较差。一是缺乏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对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缺乏了解。

 

(二)分析现阶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和问题

 

对照社区全科医师的岗位需求与能力需求,对现行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现阶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的弊端和问题。

 

1.课程内容老化,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方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主要是向基层卫生机构输送医务人员。但在传统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较为陈旧而且探讨的理论内容太过精深,看重理论知识完整性、系统性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3]。我国课程体系的改革并没有跟上医学模式发展的步伐。

 

2.课程教材滞后且课程设置有待创新。目前三年制的专科医学教学仍然在使用本科的医学教材的压缩本,并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较为成型的系列教材,因此更没有将专科医学特有的“六位一体”的工作理念融入到教材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专业人才的培养[4]。一些院校可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始设置很多选修课程,但是由于考虑不足,选修课程的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构建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课程体系。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专家调研及把握“六位一体”宗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基层医疗的实际发展状况,并吸收医学类及其他有关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体系见下图表:

 

四、该研究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篇5

一、加强痴呆症患者照护的必要性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占老年人口的12.37%,痴呆症患者对医疗保健以及养老需求将不断增加。其次痴呆症有可能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造成毁灭性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痴呆症的疾病负担超出疟疾、破伤风、乳癌、药物滥用;在未来的二十五年其疾病负担将增加76%以上;在经济负担方面痴呆症在非死亡疾病中排在第11位,占全球GDP的2%。另外我国独居、空巢以及失独老人等群体数量增加,这些老年群体一旦患病,需借助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照料服务。

二、中国痴呆症患者照护服务以及卫生资源现状

(一)在养老机构方面,我国养老机构主要服务于一般老年人,而结合医学或疾病的专业细分化不强,专门针对痴呆老人的养老机构极少。加上老年痴呆症特有的病理基础,痴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受到经济、环境、服务设施等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2011年对成都市养老机构中痴呆老人的接受和照护现状的调查显示,10家养老机构竟然有5家拒绝接受痴呆老人。由此可见专业机构照料根本不能满足潜在需求。

(二)在照护人员方面,我国以居家照护为主,目前约有70%的痴呆老人居住在家里,由家属或请人照护。居家照护者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痴呆照护课程的培训,普遍缺乏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缺乏协助患者康复的护理知识。根据有关人员对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病区住院的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的调查发现,老年痴呆症病人家属中72.3%缺乏安全护理知识,75.4%欠缺沟通技巧,60.0%欠缺服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我国对痴呆照护者的心理帮助欠缺。由于缺乏对痴呆老人病症的了解和护理知识,照护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无法理解痴呆老人的性格变化和异常行为,易造成照护者情绪受挫和处置失当,这会影响对痴呆老人的照护质量,甚至发生虐待行为。

(三)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我国老年痴呆症照护费用仍未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还未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极为沉重。国内养老服务体系还未能真正建立健全起来,老年痴呆症尚未纳入我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政策层面上我国尚未对老年痴呆症长期照顾做出规划、提出国家层面的照顾规范以及社会援助机制。

三、完善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照料及护理的措施

(一)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对家庭照护者的技术支援和社会支持

第一,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术支持,对家庭照顾者培训与指导,普及老年痴呆症的医学知识、护理康复知识。第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该社区内的痴呆老人及其照护者建立健康档案,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问诊,并提供电话咨询等服务。第三,在社区建立老年痴呆患者日间照护中心和提供暂时性家庭照顾,为条件有限的患者家庭提供常规的日间看护。第三,社区可成立痴呆老人家庭照护者互助小组,在专业人员的组织下,交流照护经验并减轻心理压力。

(二)加大对老年痴呆症专业养老机构的扶持

在日本,政府已把患者异常行为包括在照顾计划表中。在香港,受政府资助的养老机构和老年日间护理中心会为痴呆症患者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所有政府资助的养老机构及参与“改善买位计划”的私营养老机构均可获得“照顾老年痴呆症患者补助金”。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老年痴呆症专业养老机构,对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减免税收,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全面的支持,包括用电、土地和资金支持等。

(三)将老年痴呆症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特定病种目录

国外很早就实行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料提供了保证。在配套政策方面,一些国家将亲属间的护理照料列为医疗保险负担的一部分,给予资金支持。澳大利亚等国家特别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提供2周~4周假期,在此期间,由国家免费提供专人代为照顾患者。我国可将老年痴呆症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特定病种目录,和家庭病床社保报销范围,纳入居民特定病种门诊给予社保报销。

(四)将老年痴呆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老年痴呆症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医疗成本、护理费用等直接社会成本,以及患者和护理者的收入损失等非正式护理成本。目前,虽然尚无治愈痴呆症的方法,但政府在公共卫生政策及投放的资源将影响痴呆症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对付“老年性痴呆”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早发现,越早治疗效越好。记忆体检在欧美国家比较普遍,在欧洲已经纳入医保,是常规体检的项目。政府应该担责,将老年痴呆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尽早发现病情,加强健康干预与管理。

(五)政府制定痴呆症照护政策计划,发放患者及照顾者津贴

澳大利亚与韩国政府为患者及照顾者制订明确政策,提供适当的服务与支持。瑞典和美国将照顾患者为正式职业,为全职照顾者提供薪酬;加拿大、英国则为照顾者提供税务优惠。政府应制定和完善国家政策,制定痴呆照料计划,将痴呆患者包含在残疾福利计划中,将照料者包含在补偿福利计划中,同时加强对老年痴呆症的专项资金支持,提供一定的津贴,减轻照护者的压力。

四、小结

因其沉重的疾病负担和残疾负担,老年痴呆症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料与护理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从社区服务、家庭照料者的支持、养老机构、国家宏观层面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重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救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篇6

二、模拟诊疗培训的流程

1.建立病例库

由教研室选用全科医生临床多发和常见病例,召集全科师资对病例进行设计、讨论、修改和完善,并进入计算机库保存、备用。

2.模拟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的选择

模拟诊疗首先要有模拟病人,谁来担任?让真病人担当的现实可能性几乎为零,而聘用职业性的模拟病人一时又跟不上需要(因为先要对SP进行培训,加上聘用手续等)。根据我院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由全科师资来模拟病人,他们有比较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既能准确描述和表现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体征,又能模拟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在模拟培训中,我们先从病例库中选择各种病例,然后给每位学员配备两名相关病例的模拟病人(即临床课教师),其中一名扮演模拟病人,另外一位扮演病人家属。模拟者既扮演“病人”又充当“考官”,在扮演病人角色模拟各种“状况”的同时,针对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表现(尤其在服务态度好差、医患沟通技巧、人文精神体现等方面)以及门诊病历书写质量进行打分和点评。

3.培训过程

(1)在模拟诊疗中分设内科、外科、妇科三个站点,配上病例、病历本、体格检查诊疗床、相关医疗工具、(模拟机)、化验单、标准化病人。(2)全科医师在模拟诊疗过程中,采用抽签的方式选择病例,根据标准化病人的主诉、症状以及情绪对其进行体格检查、病史记录、辅助检查,并予以人文关怀。(3)在模拟诊疗过程中,着重培养全科医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我们设计了标准化病人不同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表现(见测试表表1):(4)考官点评:标准化病人(考官)根据全科医生的表现,结合亲身感受作出相应的点评。

三、模拟诊疗培训的作用

通过这种模拟,目的是让全科医生在这种“情景剧”般贴近真实的医患沟通中得到锻炼和考验;使全科医师对于医患沟通的理解不仅局限于思维,而是落实到语言和行动中。虽然是模拟,但我们要求医学生必须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问题和状况都要做出回应,上升到实战状态。通过借助模拟不同性格表现的“病人”,全科医疗必备设施、器械、工具,以及模拟医疗行为真实情景的“高仿真”的状态,使医学生得到有效训练与考验,目的旨在弥补临床实际锻炼机会的不足,进而加强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中“看病”更“看人”的技能,提高培训质量。“模拟病人”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与测验中难以找到具体针对性病例的问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

四、几种教育培训模式的比较

1.传统教学模式

平时是教师单方面灌装式讲授,考前是学生填鸭式复习,考试结束不久,学过的知识易于遗忘[3]。模拟诊疗的培训方式也是如此,由于是实战型的培训,学员在培训准备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温习医学知识,希望以更好的医疗水平准确诊断疾病,配套熟练的体格检查步骤等,并未注重医患沟通的细节体现。在培训结束后,也以“过去式”的学习态度,不再回顾和思考,往往使培训效果打了折扣。我们对80名培训学员(20名在院全科医师和60名实习医师)的调查显示,其中45%(36名)的学员不会在培训后回顾总结自己的不足并且纠正强化,44%(35人)的学员会在挑部分内容回顾并试图纠正,只有11%(9人)的学员会将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完善;27.5%(22人)的学员认为在多次培训后有明显效果,56.3%(45人)的学员认为效果一般,16.2%(13人)的学员认为无明显效果。结果表明,多数学员学习主动性较差,导致培训较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2.以往的培训方式

在模拟诊疗后由考官对医学生做出点评,使其了解自己的效果和问题。但这个“了解”是需要后期的认同和再锻炼,才能得到真正的吸收与进步。这就有赖于他们通过模拟诊疗的初步体验后,再进行反复的培训运用与考核,强化模拟诊疗效果,使他们基本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并初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3.本教育研究的模拟诊疗培训

要求在培训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病人,最终都要以互相接受的方式结束本次接诊,即“彼此认可”,也就是说双向互动,彼此满意方视为合格。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学员在以往培训中存在的“被动学习”问题,更加注重全科医师处理各种医患沟通问题的独立性和及时性,也消除了学员在培训及考核中存在的侥幸心理,换而用百分之百的态度去学习到底如何化解医患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五、尚需完善提高的几个方面

1.可以在既往对全科医师已开展一次模拟诊疗培训的基础上,再增加2次,其中最后一次兼作毕业考核。通过3次模拟诊疗培训强化医患双方“彼此认可”的效果。2.鉴于全科医师结业后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比在大医院更贴近百姓生活,除了必要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应有的医疗对话外,还需要去了解和倾听病人对生活琐事或家庭烦恼的诉说。此时需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开导,做到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治疗,做到“看病”和“看人”的有机结合。针对上述特殊性,我们认为有必要设计若干适应社区家庭状况的对话内容进行模拟诊疗培训。3.通过3次模拟诊疗培训,目的是督促和鼓励全科医师在临床上大胆地表达意见,更多地关心病人,进而深刻理解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的内涵。模拟病人在每次模拟诊疗结束后,可根据全科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是否自信,与病人交谈是否有眼神交流,是否能耐心倾听病人叙述,是否能主动了解病人的生活状况等给予评价和建议。如此反复多次,以图让全科医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培训期间学到的医患沟通技巧接诊每位病人。4.目前由全科师资兼做SP为我院权宜之计,从长远看,还是需要招聘培训职业化SP,以满足全科医师培训的人数增长、质量提高的需求。

篇7

摘要:从预防角度出发,总结了医疗纠纷的概念、特点及其与法律的关系。认为应用严格责任,老师应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知识,避免医疗纠纷;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是必要的。

关键词:学生; 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医疗纠纷是医患之间纠纷的一种,它是医患关系的双方针对医疗活动而发生的争议,它的本质特点就是医患双方对医疗结果的认识有分歧,而分歧的焦点又在于不良后果产生的原因。我国于20011210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入世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1],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涉及法律学习、工作量加大、“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路线或治国之策[3],需加强法制学习、宣传与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师生,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学好法律知识越来越重要。

1 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

医学院校、临床学院应把医学科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互沟通、形成合力、形成合理有序的素质教育大局[4]。我们应该坚持法制原则。学校是在法律的框架下独立地进行活动的,应以《高等教育法》依法治校,依法治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医疗教学科研。全校干部、师生应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加强法制观念,依法办事。高校管理有法可依,现行高等教育法第四章共7个,具体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扩招为国家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在每年的教学工作中,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处理好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辨证关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医学生诊治疾病的能力及学好法律知识极为重要,应用电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电化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媒体、多媒体教学方法等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医疗教学科研中,均应牢固树立法制观念。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成立医学与卫生法学教研室,培养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本科生。涉及法律、法规问题时可与该教研室的同志共同研讨,制定符合法律、法规的最佳方案。编写教材,出版专著,提高了医学法学的教学质量。《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的颁布实施是一大进步,推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法制化建设,对加强医师队伍的管理,规范医师的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保障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5]。每位医学学生都应该认真学习《医师法》,并严格按照《医师法》去做。需要切实增强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院的自觉性。医疗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创造性工作,其中尚未解决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目前,非过错医疗纠纷增多,知识上的不对称导致理解上的差异,大多数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很多在医学上成功的治疗结果,在他们看来是失败的。

2 制作视听教材中相关的法律问题

在眼部视听教材制作过程中重要的内容是对于各种各样的病人录制眼视教学录像带,在录像过程中涉及一些法律问题,对什么样的病人进行录制。首先,选好典型体征的病人,取得病人的同意,因为每位患者都拥有自己的肖像权[6]。在医疗、教学、科研中,有时为了收集病例需利用照相、录像等方式对病人进行记载,在教科书、论文、论著中发表或为了医学教学在公开场合播放,就有可能侵害病人的肖像权,构成医患纠纷。关于肖像权,在报纸、电视涉及肖像权时,通过把眼睛遮盖的方式,保护被报道当事人的肖像权,而医学眼部视听教材,如把眼睛遮住,就未能看到倒睫、出血、黄疸、外伤等必须看到的体征,无法遮住双眼。所以需要同意、签字。“权力应当得到解决尊重”这是法律的真谛。20世纪90年代起是我国推出了创新工程,但它主要是科技、知识的创新,我们应当找出法制创新的不竭动力,永恒地推动法制创新[7]。医疗工作有其特殊性,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医疗常规,仔细认真地对各种医疗意外和并发症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覆行告之义务,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3 在传染病的诊治过程中加强法制观念

由于抗击非典工作内容的复杂性,应发挥协同作用[8]。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学习与执行,贯彻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学习、宣传与贯彻。依法治校必须与以德治校相结合。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类似于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在学习病原微生物时格外认真学习,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诊治水平。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颊骨、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在带教过程中,对传染病更不能误诊,以避免医疗纠纷。医院举办了“SRAS与相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医学知识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相结合。医学生仍该具有较深厚的医学知识(在传染病教学中增加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医院消毒、隔离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同时也应该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强化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肾病科病房得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搬到总院本部,积极收病人,加强血液透析病人的诊断与治疗、管理、尤其是手术,避免发生任何医疗纠纷,认真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

4 学习外单位经验,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对医护人员在诊疗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的认定,是定案的关键。尽到注意义务,出院后在门诊复诊,医方在证据保存方面往往捉襟见肘。主观重视处理医疗事故的经验与教训。请省外医学法律专家及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领导,来医院讲发生医疗事故的经验教训,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危机意识。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在美国,规定由诉讼提起方承担举证责任。全民法律意识不断强化,学法懂法,在医护过程中防患于未然。学好法律,维护病人权益意识,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举办典型病例分析讨论会,避免医疗纠纷。

5 重视病例书写,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

病案作为一种医疗文书档案,与法律有着密切联系,给法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要求真实准确及时。对中医药学课题创新有很多方面类型[10]。培养学生既要学会怎样恰当地体格检查,又能完全理解[9]是非常必要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医疗水平,行为规范,热爱临床工作,专研业务技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10],依法行医。医疗工作应量周全和严密,不断更新完善。对用药适应证及用药后反应,医嘱的变更及其依据都应做准确原记录,提高医学生病程记录质量[11]。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中文语言表达能力[12]。有些同学文字表达能力差,写病历时,字迹潦草,标点符号不明确,有错别字等,需老师高度注视,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使之比较迅速地提高正确理解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病人及家属要求查阅、复印病历的现象日趋增多,也确立了病历在医患纠纷中的地位。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修改病历,使内容完整具体,避免疏漏。一院由资深优秀专家定期查房,查病历,并评级打分,对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医疗纠纷发挥了积极作用。假若病人不真实陈述病情,或故意隐瞒一些难以启齿的疾病,或患者为了省钱,擅自离院在家自行治疗,不配合医师,不遵医嘱,能产生不良后果。此情况下医生应将医疗的信息提示给患者与家属,使病人对提供信息有了合理的理解后做出决定――知情权。告知内容不全,病案材料不规范,尤其是对老年人自己使用对肾脏有毒性反应的药物[13],记录内容若过于简单,不确切,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均易导致医疗纠纷,需增强法律意识、规范书写病历,减少医疗纠纷。例如某男,24岁。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因病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但血管条件差,拟行股静脉插管手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交待股静脉管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家属同意并在手术自愿书上签字。于手术室,患者平卧于床上,右下肢取外展位,以腹股沟韧带正中下2.0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铺无菌洞巾。以2%利多卡因局麻生效后,用穿刺针以45℃角刺入股静脉,拨出内芯,送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插入扩张器,进入顺利,无阻力。拔出扩张器,沿导丝插入静脉插管。拔出导丝,抽吸回血。局部注入生理盐水约10 ml,推注顺利,以肝素3 ml封管,局部固定后,无菌纱布包扎。首次血液透析记录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体内毒素水平很高,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已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血液透析可能出现的意外,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签自愿书。利用股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为200 ml/min,首剂肝素15 mg,透析2 h,脱水2 kg。透析过程顺利,患者无不良反应,透后血压为155/80 mmHg,安返病房。因老年人需格外严谨、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13]。因缺乏文化素养、写作能力、细心、认真、谨慎,书写的病历可能存在问题。病历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证据,病人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应记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优良的服务态度是重要的。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公平原则是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结合的产物,它的确立体现了社会的公正合理性,使在更高的水准上人们承担互济互助,主动防范医疗纠纷。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医务人员要学法、懂法[14]、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调整自身行为。遵法运用法律,在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有时也受牵连,医疗机构面临最棘手最无奈的困境。有的医疗纠纷是由于主观上责任心不强,岗位职责不到位[15],有时有的患者拿着药品广告找医生咨询,其广告语用尽世界上最美好的语言赞颂其药品,夸大其辞[16]。医生对了解的药品需实事求是,告之本院没有那种药,不了解疗效及副作用应向患者解释。常用中药,黄芪也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17],所以临床上应合理用药,避免医疗纠纷。总之,我们应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学法用法。在工作中,符合法律精神,符合医学科学发展规律,避免医疗纠纷。在医、教、研过程中,培养和造就大批的跨世纪高素质既懂医学又懂法学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文显.WTO与中国法律发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8(1):3.

[2] 张文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依法治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3 .

[3] 张文显,卢学英.法律职业共同体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3:13.

[4] 杨博宇,张东航,林秀丽,等.医院文化摄影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意义[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57.

[5] 杨博宇,路 璐,张明子,等.医学本科生学好医学院相关法律的探讨[A].路来金、安力彬. 临床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第1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26.

[6] 杨立明,周淑红,续哲莉,等.制作 眼部视听教材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5,26(12):56.

[7] 张文显.制度创新是灵魂[J].法制与社会与社会发展,2003,4:3.

[8] 杨立明,路来金,王冠军,等.通过战胜SASR提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89.

[9] 杨立明,华树成,谷贵山,等.提高七年制医学生课堂基本检查教学质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15.

[10] 杨立明,崔春爱,路 璐,等.认真参加医疗成果奖评审师生共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 .

[11] 杨博宇,杨立明,周淑红,等.五年制医学生病程记录质量的提高[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6):793.

[12] 杨博宇,杨立明,周淑红,等.加强综合大学本科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4,27(1):76.

[13] 杨立明,张世显.对肾脏有毒性反应的药物在老年人的合理应用[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2,2:36.

[14] 吴海申,谢宝红. 产科护理潜在的法律问题[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544.

篇8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篇9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3-0090-07

发表于1910年的《弗莱克斯纳报告》强调科学知识对于医学的重要性,促成了医学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一个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状况飞速变化的大环境下,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生物医学研究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许多人认为,目前已经到了展开另一场医学教育革命的时候了。有鉴于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医学院在生物学的原理和环境的个体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教育课程的理念框架。该课程框架的主要目的在于:更为宽泛地重构健康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在一个包含了社会、文化、心理和环境等多维变量的综合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与患者的健康状况相关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学生有能力来应对这个与医患双方都相关的“个体化”医疗的全新时代。

这一名为“从基因到社会”(Genes to Society、GTS)的课程体系,构建于“遗传、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都处于变化之中”的准则之上,这些变化导致了健康表型的巨大异质性。其思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BartonChilds和他所提倡的遗传学思想的影响。这位医生的经典观点是:“什么是错误的?我能够做些什么?”当代的医生们或许应当学会问自己,“为什么这个特定的人会在此时有此特定的疾病?”,或是“为什么我的病人有遭遇到某些状况的风险,我能够做些什么去预防或者阻止它们的发生呢?”这些医学教育方面的所谓“新”的观点,实际上派生于Archibald Garrod爵士早在1902年就提出的有关个体性化学的开创性理论。然而,直到最近,这个概念才有可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教育。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完成,以及经由最近的“个人基因组”测序完成而对个体差异性的更进一步认识,都充分显示了遗传变异的深度和复杂程度,这些变异能够影响到随后每一个生物层次、每一个生物个体与各自环境的相互作用。理解这些变异的程度,理解这些变异如何影响生物系统的特性,是GTS课程的核心要素(图1)。

纵向结构的建立等,对于希望进行相关医学教育改革的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照价值。

一、个体化医疗需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影响

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道分水岭,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定和继之探明的数以百万计的不同个体的基因差异,都证实了临床医生由来已久的猜测——每一个患者都是独特的。尽管人群中99%的DNA序列是相同的,个体间的基因差异仍然是数以百万计的,并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拷贝数变异(CNVs)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基因层面的个体差异;加之不同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就能解释个体问的表型差异,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会生病,而同时另一些人却能够保持健康。人类正逐步意识到,疾病的发生或者患病的风险是独特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结果。

此外,基因蛋白质产物的多样性也对由蛋白质所组成的复杂生物系统的行为有所影响。了解这些变异是如何影响到生物系统特性的相关知识(称为“系统生物学”),对于理解个体健康的动态变化非常重要。系统生物学的研究目的是理解生物系统的特性和表现,并运用从基因组学到流行病学的相关技术,来证实和加深我们对于影响健康与疾病之问平衡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解。未来的医生应当能够把个体层面的多种证据整合入一个包含“内因”(基因、基因组、蛋白、细胞、组织、器官)和“外因”(环境与社会)的生物系统,应当能够识别、理解和掌控由这些因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个体化的表型。同样,肩负临床医师和科学家双重责任的医生们也应该在同样的背景下解释基础医学、转化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发现,以期获得更为有效的维护健康的手段。JHU医学院的目标就是,以GTS的理念教育、培养未来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使其认识到,这一基本理念对于将基础医学研究转化为临床实践来说是重要的。

二、GTS课程改革——进程与挑战

广泛调查、全员参与以及一些意外发现和收获是JHU医学院课程改革进程的主要特征。JHU有着成功地进行教育创新与改革的历史,这为本次课程改革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表1为本次课程改革进程表,显示了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

2002年,JHU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送给教学副院长一本该系Barrton Childs老师的新书《遗传医学——疾病的逻辑》。Childs老师认为医学课程的基本结构与当今科学和社会的变化本质与节奏不相适应,于是提出了一种可替代现有医学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本书给这位副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发起了一个长达6个月、涉及授课教师、研究人员、临床医生、患者、决策层和业界代表等诸多群体的战略规划行动,请大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10年后将如何行医?JHU医学院战略规划办公室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实施,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加以研究,结果发现了如下现状与趋势: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人口老龄化、卫生保健的经济学变化、对公共卫生和全球医学的持续关注、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现状与趋势都极有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医疗实践,因而也将影响到未来的医学课程。教学副院长将此项目的完整报告递交JHU医学院院长、JHU分管医疗卫生的校长以及各科系的主任。这项着眼于未来的医学生所面临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战略课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体制讨论,使得JHU医学院的领导达成了初步共识。而此后的一项主要任务在于,究竟采取何种方法来教育、训练学生,使他们能够应对这些已被预测到的医学发展趋势。

JHU医学院曾在1986年进行过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针对医学学习前两年的基础课程,并未影响临床阶段的学习。2003年,基于教学副院长的战略发展规划,医学院院长设立了课程改革委员会(Curriculum Reform Committee,CRC),专门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并对是否有必要改革、如何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医学院还组建了一个领导委员会,由院长亲自挂帅,从飞速变化的科学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进行改革操作才是培养未来医生的最佳方法。

CRC初期的规模很小,由大约15名来自临床和基础科研领域的背景各不相同的成员组成。在一年中,他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评估某门新课程是否必要;如果某门课程的评估结果是必要的,则探讨该课程需要哪些其他资源;学院早期课程改革中提出建议而未实行的内容也被纳入到讨论范畴。2003年末,这个委员会呈报给院长的,并非是对现有课程的修订方案,而是一个对于医学院课程进行重新设计的完整方案。在此后的四年中,CRC逐步扩大,在师生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能够达成其最初成立时的设想。JHU彭博公共卫生学院是课程构建过程中一个极好的合作伙伴。CRC的主席、医学院教学副院长与医学院院长共同努力,通过制度透明化和定期沟通来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一旦院长批准了CRC的初步方案,表明改革势在必行,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就愿意参与到新课程的设计构建中来。一位CRC的首批成员编辑整理了有关此次课程设计的主要文件,并针对全面改革所必需的事项撰写了一份早期的白皮书(超越了对课程内容的简单修订)。这本白皮书中的建议包括:增设主管课程的副院长;为学生设置新型的四年制学院咨询系统;开发学院层面的课程管理软件、在线考试系统和学生学习档案;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和条件;重新评估并最终改进教师的晋升标准等。在CRC所有成员一致同意了白皮书的内容之后,院长成立了一个新的委员会,在CRC的最终报告完成前考察并落实这些建议。

2005年,学院的临床技能教学系统、学生咨询系统都设计完毕并得以实施。经过全面修订的教师晋升制度强调:无论是哪个专业方向的教师,如果想要晋升到副教授,必须获得一项国家级学术荣誉;如果想要晋升到教授,就必须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

这项关于医学院新型课程体系的讨论也伴随着一场广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大讨论,所涉议题包括:课程设计的概念框架;新型课程教学的优化方法;学术要求的深度与广度;结构化的、核心的基础见习安排的必要性;高级见习的必要性(之前并不存在)。这些在学院、系室、行政部门、学生会层面的讨论使得新课程得以逐步完善。CRC主席、教学副院长利用举行定期教学会议(一般有院长参加)、一年一度的全校务虚会等机会,对新课程进行宣传,并听取教师们对于新课程各环节的正反两方面意见。CRC所获得的专门行政支持使其得以建立专门网站,出版定期简报,将修订教改计划的进程及时通知公众。

从2004年至2007年,扩大后的CRC再次分解成小型团队,负责制定新课程的每个具体内容目标。那时已粗略划定了新的四年的课程顺序,并邀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具体目标的制定中来。然而,CRC的成员们还仅仅是“纵向”关注了每门课程中GTS的理念,尚未思考横向的、广泛的理念整合。为此,CRC新设立了一个“横向贯穿分委员会”,负责建立影响到所有课程的整体性的课程主题。这些主题分为以下两类:(1)社会与行为类:疼痛、患者安全、职业精神、流行病学、营养学、传播与沟通、文化竞争力(culturalcompetence)、公共卫生、临床推理、人类发展等;(2)生物医学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医学影像(微观与宏观)、信息学、分子胚胎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与以往相比,新课程将更多地采用课堂讲授以外的教学方法,而医学院现有的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新课程的需求。学院通过定期与理事会和校友会进行沟通,向他们介绍新课程及其所需的教学设施,以争取支持。数周后,院长接到董事会主席的电话,表示愿意提供资金建造一座新教学楼。学院得以将新教学大楼的设计与课程设计同步,使新型的教育技术能够顺利纳入其中,包括基于团队的学习、多媒体学习展示厅、团队计算机作业、电子白板、微观模拟技术等。新教学大楼中的一层专门用于社团活动、团队或个人学习。这幢专用于医学教学的大楼与GTS课程同时登场,于2009年8月正式开放使用。

伴随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临床前教学、学术要求、短假期、见习内容与高级见习内容的改变,教师的培训和理念更新成为了主要的需求。在之前的四年中,医学院通过举办讲习班、务虚会、试点班等形式向教师们介绍新课程及其教学要求。由于新课程减少了课堂讲授时间,增加了教师指导下的临床见习,这些都需要教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直至如今,这还是一个持续性的挑战。除了寻求私人资金来资助建造新的教学大楼,院长和董事会也一直在寻求私人资金用于资助教师的进修和职业发展教育等。学院对于教学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并在教师晋升环节更加关注评教和奖教。学院虽然采用的是单轨晋升体系,但为多样化的教学科研活动划定了不同的晋升途径,因此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复杂。

在CRC存在的最后一年,即2006-2007学年,教师和学生按课程、模块或横向条块分为不同小组,共同完成课程各环节的最终设计。此时,新课程替代旧课程的过渡计划已经制定,后续完善过程所需的资金也已落实。在GTS课程获得医学院咨询委员会批准之后,CRC于2007年6月宣布解散,并由GTS整合委员会(GTs Integration Committee)取代其职责。GTS整合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新课程的所有课程负责人以及“横向贯穿分委员会”的领导等,由主管课程的副院长担任主席。该委员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会议,主要负责新型课程的具体实施,包括课程管理、预算分配、过渡规划、教师发展、教学楼的利用等。

三、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一些科系、教师反对改革的情况时常出现。在课程改革的最初几年,一些基础学科教师反对将GTS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其间恰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路线图》(the NIH Roadmap)出版,对于GTS理念的反对理由与那些针对《路线图》的反对理由相似,即此项替代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着眼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转化并加以整合的教学模式会破坏学生们对于这些学科的理解。同时,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对某些学科而言也是一大困扰。新课程前两年中进行的跨模块、整合性、多学科教学长达8周,意味着生物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的时间变少了。而在第三、四年的跨模块转化教学中,基础学科教师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GTS作为一个整体的教学框架,不仅重视基础医学,而且使基础学科的教师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更为丰富的知识框架、有能力吸收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得以将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这是多数基础学科教师颇为欣赏的一点。

到了课程改革的后期,临床科室开始反对新课程中关于见习时间安排的各项决定。一些科系认为,将整合的教学内容与某一特定科系挂钩,会弱化学生们对于这个科系的整体认识。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持续不断的对话和交流,其焦点在于使每个人都真正意识到,怎样做才是对学生最有利的。

在医学生教育中有研究生的参与又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原有的基于学科的教学体系中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是在一个基于系统的、整合式的新课程中就出现了问题。目前,该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法:在教学大楼中设计能够将研究生和医学生共同纳入进来的教室,对研究生和医学生的课表进行协调,以便研究生能够使用更加专业化的教学设施(如解剖实验室)。同时,如果研究生觉得符合他们自己的要求,GTS课程体系也欢迎研究生的加入。目前,研究生院正开展自身的课程改革工作,以重新评估其未来的需要。

是否有充足的资金去实施全新的课程,这是一个永远存在着的挑战。教学副院长与学院财务官紧密合作,批准了新课程的年度、五年、十年预算,并纳入学校的整体财政计划中。新设立的助理财务官主要关注教育开支,并向教学副院长和财务办公室主任联合报告。所有这些措施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使院长的关注点聚焦于如何使医学教育的质量精益求精。而基于成本考虑必将做出的妥协和权衡,仅会出现在课程改革过程的末端,而非出现在改革伊始及改革进程中。

四、GTS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GTS课程自2009年8月开始实施,其整体架构如图2所示。课程建构于坚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基础之上,从“医学科学基础(Scientifie Foundations ofMedicine,SFM)”课程开始,主要讲授最新水平的基础科学,同时也强调个体改变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连续统一。在SFM课程中介绍的基本概念将会在整个GTS课程中不断复习和强化。除自然科学知识以外,SFM课程还将纳入社会医学和医学人文的内容,使学生们了解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于生物过程的深远影响。在学习SFM课程的同时,学生们将在“临床基础(Clinical Foundations,CF)”课程中开始学习交流技巧,接受体格检查培训。另外,在“公共卫生基础(Foundations in Public Health,FPH)”课程中,学生们将开始接触一系列纵向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初期侧重于医学伦理、公共卫生及全球卫生的基本原则。涵盖SFM、CF、FPH三门课程的最初4个月的学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们对于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在完成了上述三门基础课程后,学生们将开始专门学习为期15个月的GTS课程。GTS课程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每一部分都将是从基因水平直至生物系统水平的连续统一体,都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课程将强化在SFM课程中介绍过的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概念,并将摒弃通常将生物学功能人为地分为“正常”和“不正常”的做法,代之以强调从疾病到健康的一系列功能表现。这样的教学内容必然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完成,有利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师资整合,组成特定的教学团队。更重要的是,通过GTS课程体系,每一器官系统模块都将包含从分子水平直至生物系统、公共卫生等多方面的核心概念。举例来说,感染与免疫模块会介绍“预防接种”这一主题。该主题就将涵盖基础免疫反应、接种费用与成效以及如何进行接种等相关内容。在上GTS课程的同时,学生们将从第一学年中期开始接触临床。“纵向门诊见习(Longitudinal Ambulatory Clerkship,LAC)”课程每周开设半天,延续至整个第二学年。LAC与GTS课程通过早期直接接触临床更加强化了基础科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关联性。

强化临床医学与基础科学之关联的另一个策略,是开设一系列为期一周的跨模块讨论课程,开课时间贯穿于整个四年之中。前两年主要通过一些临床主题(如患者安全、疼痛处理、卫生保健的不均衡性等)来探讨医学科学及其社会影响(包括安全、费用、伦理和政策),第三、四学年则将讨论重点转移到基础医学与特定临床问题的关联上来(如糖尿病、癌症、炎症等)。

GTS课程体系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至第二学年暑期都必须参加“学术聚焦(Scholady Concentration.sc)”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系列研讨及在导师指导下的科研活动。sc课程让学生们有机会进行某一专业领域的科研探索,其研讨主题也非常广泛,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临床调查、公共卫生与政策、医学史、伦理学、医学人文、治愈的艺术等。学生可在完成SFM课程后,从一系列Sc研讨主题中选择一个进行深人研究。主题研讨活动一般跨模块进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活动在学期中或暑假中都可进行,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更多机会。sc课程合格的要求是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这些经历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及批判性阅读文献的能力,为他们的学术生涯打下基础。

完成GTS课程之后,还有一门为期四周左右的“基础医学向床旁教学的过渡”课程transition to the Wards),该课程将PBL学习模式与临床实践信息相结合(如心电图解读、团队合作技巧、影像学资料判读等)。随后开始临床见习,这是在前期的CF、LAC课程基础上更为全面深入的临床体验。“核心临床见习”(Core Clinical Clerkships)将从持续约一周的临床前教学开始,着重强调基于器官系统的实践及基于实践的学习,主要涉及本地患者群体的特有问题或适用于更广泛群体的相关内容。在“核心临床见习”结束后,将会进行为期一周的转化医学跨模块学习。来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教师将共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其着眼点是学生见习期间亲身经历的临床实践中所蕴含的基础科学知识。除了强调医学的科学基础,这些跨模块课程的学习将在缜密思考、终生学习、患者个体化的概念基础等方面予以强化。这是再次激发学生们关注转化医学的理想时机,因为他们将很快有机会看到基础科学对临床实践的直接影响。同时,跨模块教学也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这也许会超越课程本身而到达创新性科学研究的层面。

在“核心临床见习”之外,学生们将会有很大的自来决定自己的选课轮转,从而为今后的住院医师培训做准备。但是,每个学生必须选择一项“慢性病高级见习”(如老年医学、理疗与康复医学、或是姑息治疗)和一项“重症监护高级见习”。这些高级见习项目不仅关注单个病人的临床问题,而且更广泛地聚焦于社会和经济层面。GTS课程对于社会因素的关注重点在于,向学生们展示患者个体的病情将可能对其家庭、社区甚至社会产生影响,反之亦然。学生毕业前应在内科、儿科、妇产科或外科中完成一项亚专科实习。最后,还有一门名为“向实习医生过渡,为生命而准备”(Transition t0 Residency and Preparation for Life.TRIPLE)的课程,内容包括准备“高级心肺复苏证书”考试、病例书写练习、压力管理训练等。TRIPLE课程使学生们进一步磨炼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他们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或者更广义的职业生涯中将要面临的实践沟通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

GTS课程体系的关键在于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教育上的连续性。学生在四年里会获得更为深入和复杂的医学体验;GTS的理念将会在一个可预知的范式中、在学生体验的背景中得到有意识的加强。这种整合对于目前这个垂直导向的、基于生物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使学生们能够理解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课程同样体现了生物医学和社会医学等多学科背景下的横向联系,通过肿瘤形成、影像诊断、治疗方法、医学伦理、医疗安全、老年医学、公共卫生以及疼痛等主题横向展开。横向内容贯穿于整个四年课程之中,让学生在其临床经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反复多次接触这些主题,从而保证多学科的广泛覆盖。JHU医学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学院层面而非系室层面的课程管理机制,来替代传统的由系室组织课程的管理模式,并监控纵向和横向课程内容的落实情况。

GTS课程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建立起相关理念,从而能够快速地把最新的科学发现纳入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晰连贯的理解框架中。课程还突出强调了对于健康的理解以及对于医学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等都是动态的过程,同时也强调了思维严谨、社会意识、终生学习等的重要性。

五、为何GTS课程与众不同?

经验丰富的医生们已经意识到,每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所谓的“经典病例”只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面对快速增长又变化多端的科学证据,医学教育领域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应当如何向个体化的教学过渡?GTS课程体系通过强调个体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医学的概念框架。学生们通过历时四年的真实案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个体化概念的理解。

举例来说,在学习心肌梗塞的内容时(属于GTS课程的心血管模块),学生们以小组学习形式同时对两种类型的心肌梗塞进行学习和分享,即年轻人易患的由于脂代谢中单基因遗传病而引起的急性心梗,以及老年人易患的由于多种危险因素(如遗传倾向性、糖尿病、肥胖、炎症、动脉钙化、吸烟)而引起的急性心梗。整个心血管模块的综合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了心绞痛、斑块破裂、局部缺血、重构与修复等方面个体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GTS理念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定义是宽泛的,包括社会文化变量、疾病筛查、公共卫生措施、卫生保健资源的享有和利用等诸多方面。此后,在紧接着“核心临床见习”的转化医学跨模块学习中,学生们有机会再一次接触心肌梗塞患者,从离子通道的功能、线粒体能量、血小板受体耦联等多种角度重新分析和学习相关内容。这些学习和讨论由临床和基础学科的教师共同引导,更加关注基础科学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的连接。通过这些有意义的重复,学生们对于医学知识高度动态性的认识得到了强化,他们能够将所掌握的基础医学知识与第一手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医学文献整合起来,同时终身学习及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展现。

六、GTS课程体系的未来挑战

对GTS课程体系的整体评估是一项重大挑战。目前,我们通过收集学生的感受、毕业生的成果、医师执照考试的分数、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资料,来对GTS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之前的学生进行比较。然而,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回答人们经常会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GTS课程优于传统课程?”我们正在寻找一种方法来评估学生们受到的教育是否赋予了他们一种能力,使他们将从分子领域到社会领域的知识信息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提高健康水准并推动生物医学发展。一个潜在的途径是使用“概念图”作为认知分析的手段。“概念图”是展现所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工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GTS理念制作一张用于解释一个病人各种表征的相关医学概念的关系图,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受邀点评这些“概念图”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及其与知识整合、医患沟通的关联程度。我们期待能够出现一种渐进式的发展进程,即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们能够将GTS理念运用得愈发融会贯通。

当前的经济衰退到底会对GTS课程体系产生怎样的影响,现在仍旧不得而知。截至目前,JHU医学院院长仍在资助GTS课程计划,并且没有缩减预算或削弱对教学的支持力度的打算。从课程改革总体进程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对医学教育的估值进行了审视。该委员会注意到,教育的估值并非仅仅由投入的经费来衡量,还包括对教师个人的认可及晋升、对系室的认可等因素,因而提出了一套切实体现“个人、系室和财政”三方面立体价值的评估方法。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我们并不认同相比大规模的彻底改革而言,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小修小补就没有价值的观点。但是,对于教育事业负有责任的领导者应该在学费之外尽力争取多样化的经费来源(通过项目基金、咨询服务费、继续教育项目收费等),并对利益冲突、教育机构自身使命的弱化等可能的风险保持审慎关注。

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