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空气环境监测分析

空气环境监测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空气环境监测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空气环境监测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096-02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监测作为质量控制重要方法,对其监测的全程序进行质量控制,能保证大气监测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为环境大气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让大气污染能得到及时治理与控制,确保人们生活空气的安全性。

1 环境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控制的意义

环境大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所指的是整个监测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涉及样点分布、样品储存、测定与数据处理审核等所有活动,运用质量控制能让监测全过程符合大气监测质量规范有关要求,让监测数据可准确反映大气污染物组分与程度。质量控制的工作目的为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完整性、代表性与准确性等,其中,完整性所指的是监测资料总量对预期要求程度的满足性;代表性所指的是含代表性的地点与时间,严格依照相关规定采样,让监测数据可真实反映样品实际状况;精密性所指多次反复测定某样品分散程度,准确性所指的是大气监测数据和真实状况间相匹配度。对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的质量控制,可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准确性,是实验室科学管理的重要方法,能极大增强数据质量,让环境监测更可靠,加强监测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实施全程序的质量控制,还能及时发现质量体系当中的不适应项,便于体系调整,确保质量体系充分有效完善,满足环境质量控制的目标要求。

2 环境大气监测全程序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常见采样指标与测定方法

我国目前所要求大气常规监测项目有SO2、总悬浮颗粒物TSP、氮氧化物NOx与硫酸盐化的速率等,常见代表监测指标为前三种。大气采样方法包含直接与富集采样法,当所测指标在环境大气中有较高浓度时,或者监测方法具有较强灵敏性,可采取直接采样方法,像注射器、塑料袋与采气管等采样,检测结果能反映大气瞬时浓度;所测指标在大气中浓度较低时,运用直接采样的方法是不能达到监测目的的,采用富集采样的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一定方式,把所要测指标浓缩,让浓度能满足符合监测仪器的灵敏度需求,像滤料阻留法与溶液吸收法等。对于SO2浓度监测,通常采取溶液吸收法进行采样,并应用空气采样器来采样,测定的时候,可应用四氯汞盐进行吸收,且用副玫瑰苯胺的分光光度法来测定;TSP通常使用滤料阻留法进行测定,按照某速度对大气抽取,将悬浮颗粒物TSP留于称重滤膜表面,对应用前后的TSP重量进行计算,并根据采样器流量与时间计算抽取空气体积,以得出TSP浓度;氮氧化物与SO2采样法相同,也是溶液吸收法,不过吸收管所接入为CrO3-石英的氧化管,其方法是盐酸奈乙二胺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2.2 样前准备

在采样之前,需要对采样装置进行检查,检查装置性能准确度,查看仪器运转正常与否;乳胶管有无老化,发现老化要及时更换;并对仪器装置给予校准,确保流量准确与装置控制的灵敏度高,采样时,系统会有漏气现象,给采样带来误差,校准之后,应该对采样装置的系统气密性给予检查。并准备好实验室,实验室所需要的仪器要通过有关技术监督局进行校验。对大气采样产生影响的不仅装置与实验室本身,还包括环境状况,采样时,要注意气候情况,其温湿度不宜太高,不然水汽会在采样装置的内管壁上出现凝结,所测指标能溶于水时,如SO2与氮氧化物的监测,在监测的时候,尽量选择温湿度恰当时间采样,24h连续监测的时候,要确保监测四周的环境温湿度在恰当范围中。

2.3 采样过程与样品运输贮存质量控制

环境大气监测时,需要监测现场进行勘查,对监测点分布与采样时段选择的恰当性进行判断,依照环境监测要求,对采样技术规范进行详细编制,依照规范获取最佳的点位数与点位,保证样品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与可比性,采样时,尽量躲开污染源,依照规定程序进行准确仪器操作,对于采样记录要尽量准确详细,采集实验样品要及时封存。多数情况下,采样管与滤膜是直接由实验室运送往监测点,样品采集完成后,并送回实验室实施下一步分析,整个过程,采样方法、器具、保存与运输等均要依照相关规范来实施,保证采集样品有代表性与真实完整性,以满足实验分析要求,在分析前,确保样品不会出现物理化学性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样管放置直立,防止倾斜或软物体的隔离,滤膜要完整封存于洁净袋当中,需要时,用不锈钢的镊子进行夹取,防止滤膜应用时受污染。样品采集无法及时分析监测的,要将样品贮存于22℃之下的环境里,像冰箱中,确保样品完整性与稳定性。

2.4 实验室分析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可分成实验室内部与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内部控制对于环境监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样品监测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的结果,经过特异质量控制图与其他方式分析应用,对监测质量进行控制。在实验室过程质量的控制中,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保证实验室安静清洁,全部仪器要检测校验,高精度的仪器室,应对全部设备实施定期校验及维护,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对于监测人员来说,专业理论技术要掌握,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不得实施监测工作,保证监测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实验数据有效真实。要保证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就要重视数据处理质量的管理方法,可制定数据质量的管理责任制,并贯彻执行。数据处理质量涉及实验数据分析管理与报告审核程序的规范,当监测数据记录与删改时,应依照相关规定,经相关人员进行复核,并由负责人签字,一旦发现可疑数据,应组织人员查证分析,及时纠正。

3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扩大,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强化环境大气的监测工作势在必行,对环境大气监测实施全程序严密质量控制,可有效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完整,并对质量体系起到监控作用,让各监测工作进入规范管理中。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监测标准更加明确,监测仪器更加准确,监测手段更加多样,监测结果更加科学。但是,由于空气污染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空气质量评价等级往往与公众的实际感受有所偏差,无法全面、客观和科学的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好坏程度。所以,学习了解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工作的特点和优点,对于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包括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在环境空气监测与评价工作方面的进展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各国及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并与我国现有方法和制度进行比较,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中国香港

1987年香港依据国际标准制订了适用于全香港的空气质量标准,列出7种需要控制的空气污染物。该标准以科学方法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与市民健康受空气污染影响的相互关系。

1.1 空气监测现状

香港环境保护署在全港设立了14个固定监测站,分别为11个一般监测站和3个路边监测站。一般监测站主要装设于4至6层高大厦,代表了市民大部份时间所接触的空气污染情况,较有参考价值。

除了一般监测站外,还设置3个路边监测站,分别位于铜锣湾、旺角及中环交通繁忙的道路旁边,用于制定市区内繁忙路旁的空气污染指数,会比一般空气污染指数为高。对那些经常在车辆繁忙的街道上连续停留数小时的市民来说,路边空气污染指数则较为重要。

香港这种分类安排,既能兼顾到广大市民的不同需求,又能掌握城市总体空气质量状况和道路汽车尾气污染情况。

1.2 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香港环保署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指数),是将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和二氧化氮等5种污染物浓度转化为0至500的数字来表征环境质量状况。空气污染指数分级详见表1。

表1. 香港的空气污染指数分级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水平 对健康的影响

0至25 轻微 预料没有影响

26至50 中等 预料没有影响

51至100 偏高 预料不会有急性的健康影响,但如果长时间在这空气污染水平中,可能引致慢性不良影响。

101至200 甚高 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轻微转坏,而一般人或会稍感不适。

201至500 严重 患有心脏或呼吸系统毛病者的健康情况可能会明显地受影响,而一般人普遍会有不适的情况(例如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喉痛等征状)。

香港还通过统计各测点不同污染物的达标情况来表征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其中1小时、8小时和24小时浓度限值为短期空气质量标准,3个月和1年浓度限值为长期。

1.3 小结

纵观香港地区环境空气监测的相关规范与评价体系,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优点:

1、针对人口密集的城市特点,香港监测站点分布更为合理和人性化。让不同区域的市民都能准确及时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空气质量状况,做好自身预防措施。

2、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所涉及的指标更为全面,标准的限值更为细致。不同时段的标准,对于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供的更为详尽的依据。

3、香港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更为关注环境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详尽地列出了不同污染物达到高浓度时对健康构成的影响。这对于市民了解不同污染物的危害有警示作用。

2.美国

2.1 空气监测现状

自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颁布生效以来,美国逐步整合各州资源建立起国家空气监测系统。全美大约4000个空气监测点位,分为:州和地方、国家和特定目的等三类监测站。后来新增了光化学评估监测站用于监测臭氧化学前体物质。目前,全美监测站规模和分布范围取决于州和地方空气污染控制部门的需要。有的着重于污染物高浓度和人口高密度地区,有些根据部门需要服务于特定研究。

2.2 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最新修订的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制定两类空气质量标准:初级标准设定限值以保护公众健康,包括敏感人群,如哮喘病人、老人。小孩等;次级标准设定限值保护公众福利,包括减轻能见度降低以及对动物、植物、农作物和建筑的损害等。

美国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每日空气质量,依据臭氧、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5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告诉公众空气清洁或污染状况以及可能对健康造成的影响。AQI被划分为6个类别,详见表2。

表2.美国空气质量指数AQI等级划分

AQI 健康关注水平 标注颜色

0~50 好 绿

51~100 中等 黄

101~150 对敏感人群不健康 橙

151~200 不健康 红

201~300 极不健康 紫

301~500 危险 粟

AQI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 污染物的指数值;为污染物的浓度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高值;为所在浓度区间的临界值低值;为与对应的AQI;为与对应的AQI。AQI的值为根据各项污染物浓度计算的分指数的最大值。

2.3 小结

通过上述美国环境空气监测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优点如下:

1、美国的四类环境监测站的侧重点不同,针对性强。美国充分考虑了其国土面积广阔,但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

2、特定目的监测站并非固定站点,而是可改变和调整优先次序的流动站点,这是受环境和资源限制的固定监测网络的有益补充。

3、美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标准分级针对不同人群而设定。这样既兼顾到特殊铭感人群的生存状况,又适用于普通公众。

3.英国

3.1 空气监测现状

当前英国共有超过400个国家控制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共同组成自动监测网络和手工监测网络。与自动监测给出的即时浓度不同,手工监测点位只监测特定采样周期(典型为一天或一月)的平均浓度。其中,城乡自动网络监测点位在英国的分布情况见下表(截至2007年),运行概况见表3。

表3. 英国空气监测网络运行概况

篇3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5-0218-02

蒙阴县是山东省临沂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泰沂山脉腹地,因位于蒙山之阴而得名。蒙阴县是纯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2015年4月14日至5月2日,蒙阴县环境监测站分别在与新泰市、沂源县交界的常路镇西岭村、高都镇上五庄村、野店镇苏家沟村、岱崮镇井旺庄村4个点位,进行了连续19天环境空气采样监测。通过对交界处获得的19日监测数据与县城区2处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在线数据进行同步对比,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摸清了周边市县对蒙阴县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又通过对空气自动站日平均小时浓度变化的分析,摸清了影响我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蒙阴县地理、气象条件

(一)蒙阴县地理条件

蒙阴县城区以新城路向东西两侧布局,处于两山(北山、会泉峪山)之间谷地,东侧到巨山呈隆起地带,西侧以205国道横穿城区西部,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路网呈“232”分布,东西两向主要干线以205国道、335省道(兖石路)为主,城区中心以云蒙路、新城路、南环路为主,其中东西向205国道车流量最多,城东兖石路较密集,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集中路线。

蒙阴县西北方向主要有新泰市、莱芜市、淄博市3市县,在西北风为主导风向的情况下,从莱芜市、钢城区、新泰市按西北呈一条线对蒙阴县形成“喇叭口”由大变小的气流通道,极易造成空气污染物异地飘移,对蒙阴城区空气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蒙阴县东北方向有沂源县、北侧有淄博市博山区,淄博市南侧有泰山-鲁山山脉,起到一定的空气气流阻断作用。

蒙阴西南方向有平邑县、正南向有费县,有蒙山山脉阻断;东侧有沂南县、沂水县2县,东南侧有临沂市6区。在东南风作为主导风向时,易受到临沂市6区空气污染物异地飘移,对蒙阴城区空气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二)蒙阴县气象条件

我县主导风向以东南风(3月-10月)、西北风(11月-次年2月)为主。同时,也受到大环境的气候、风速、气压、温度等因素影响。

二、蒙阴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外源影响

(一)监测点位周边环境

岱崮镇井旺庄村点位、常路镇西岭村点位、高都镇上五庄村点位、野店镇苏家沟村点位等4点位主要位于蒙阴县与泰安市、淄博市2市交界处,布点选址较为理想,可在不受周边突发性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对我县边界处对各项大气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保障了数据的科学性和分析的质量。

(二)监测数据分析

1、对监测数据比对分析得知,SO2、NO2、PM10、AQI四项指标在这段时间内浓度变化趋势相似,说明城区北方本底值与大环境空气质量较贴合,受外界污染影响较小。城区西北方向在自身污染企业较多、本底值较大的基础上,因靠近新泰市重污染区,受外来污染因素影响较大。城区两自动监测站处于兖石路、云蒙路两侧,周边燃煤锅炉、餐饮油烟等较多,SO2、NO2两项指标有较独立的趋势。

PM10方面,常路、高都2点位大多高于城区PM10的具体数值,SO2方面,常路点位SO2浓度与城区非常接近,相差很小,除因内源污染外,受靠近的汶南工业企业污染影响较大。NO2方面,常路点位NO2浓度略高于城区,因处于交通要道,机动车尾气排放所致。

从各项监测数据上分析,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蒙阴城区SO2、NO2两项指标趋势较为独立。主要原因为该两种污染物空气输送扩散速度相对较低,应以内源污染为主。其中,SO2主要成因以工业采暖燃煤锅炉、餐饮油烟及大灶燃煤为主;NO2以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主。

2、蒙阴城区PM10、PM2.5因风向频率变化因素及污染物输送扩散距离远、速度快等特性,在不排除城区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垃圾焚烧、光化学二次转变等综合性内源原因基础上,从常路点位、高都点位PM10浓度高于城区 46.6%、17.8%来看,应受常路、高都、新泰方向污染外来影响较大。

三、蒙阴县城区空气质量内源影响

(一)城区2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位污染物日均值同比评价

蒙阴县环境监测站对4月份城区监测站、开发区2处空气自动监测站SO2、NO2、PM10、PM2.5日均值进行同比评价,分析数据如下:

1、二氧化硫(SO2):开发区日均值浓度0.044(mg/m3),监测站日均值浓度0.027(mg/m3),开发区日均值浓度高出监测站63%。主要原因是:目前,开发区企业正常生产燃煤锅炉较多,而城区除部分馒头房正常营业外,采暖锅炉及洗浴、茶浴炉等小锅炉基本全部停产。

2、 二氧化氮(NO2):开发区日均值浓度0.041(mg/m3),监测站日均值浓度0.033(mg/m3),开发区日均值浓度高出监测站24.2%。主要原因是开发区兖石路,各类机动车行驶相比监测站云蒙路,存在量多、尾气排放量大等现状;而云蒙路前期通过县交警大队实行限行,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3、可吸入颗粒物(PM10):开发区日均值浓度0.112(mg/m3),监测站日均值浓度0.102(mg/m3),开发区日均值浓度高出监测站9.8%。主要原因是通过前期城区洒水降尘,监测站点位PM10比较开发区点位起到一定抑尘作用。

4、细微颗粒物(PM2.5):2处点位浓度相等,符合PM2.5污染物传送距离远、传送速度快的特性。

(二)城区2自动监测站4月份各项污染物日均小时浓度变化趋势情况

根据对两监测站在线数据分析,两点位四种污染物SO2、NO2、PM10、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SO2方面:从凌晨0点-5点,SO2出现较高位的稳定区域,说明有部分企业晚上生产,出现偷排现象;从凌晨5点-上午11点,属于开发区企业、城区馒头房及餐饮行业繁忙阶段,燃煤导致SO2出现高峰值;从19点-23点,SO2出现较高波动,应主要为餐饮业燃煤造成。NO2方面:从凌晨0点-9点,NO2出现每天的最高位区域,说明晚上2处点位机动车处于高峰行驶,导致出现全天最高峰;从中午12点-16点,NO2出现每天的第二高峰,但无明显规律,说明机动车运输较无规律。从17点-23点,NO2出现每天的第三高峰,说明机动车晚上开始出现规律性拥挤高峰。

从图表可以看出,NO2日变化规律基本与SO2基本相同,但NO2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较大,污染峰值持续时间较长;NO2污染最重出现在上午 0~10点左右;上午8时前后及21点前后污染最重;污染最轻的时段为14~16点。

PM10方面:2监测点位PM10趋势大部分重合,部分时间阶段有变化,监测站较开发区平均浓度较低;从凌晨0点-10点,PM10出现每天的高位区域,主要是晚间机动车行驶带动道路扬尘,中午道路扬尘及建筑扬尘造成;从中午11点-19点PM10较稳定,应为城区洒水降尘起到一定作用。

PM2.5方面:按照正常比例,PM2.5≈PM10×60-70%; 2监测点位PM2.5趋势基本重合,符合该污染物传送距离远、速度快的特性;从凌晨0点-10点,PM2.5处于每天的高位区域,主要是晚间机动车行驶带动道路扬尘,中午道路扬尘及建筑扬尘造成。

从图表可以看出,PM10、PM2.5日内变化规律为早晨6~10时污染物浓度最高、污染最重; 11点后逐渐减轻;16时左右浓度最低、污染最轻;18时后又逐渐加重。

综上所述,蒙阴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虽然受到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内源造成的,首要污染物是颗粒物。

四、对策建议

(一)工业企业污染治理

按照市大气办关于工业污染治理的相关要求,实施“三个一批”,即限期治理一批、停产治理一批、关停拆除搬迁一批。严格行业环境准入,城区内一律停止审批新上燃煤项目;未批先建项目一律停止建设,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的新上项目、新增产能;其他新上项目环保设施必须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

(二)城区扬尘治理

所有施工工地必须严格落实“六个100%”(施工现场围挡率、进出道路硬化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视频监控设施联网贯通且正常运行。

(三)机动车尾气治理

加快黄标车淘汰步伐,严格实行环保标志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先环检、再安检措施,尾气不达标的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年检手续。

(四)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

禁燃区内10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限期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开展城区供暖小锅炉集中整治,不能集中供热的,限期改用电、气锅炉;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措施,在禁燃区内,严禁新建燃用高污染燃料项目;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一律拆除或限期改用电、气锅炉。

(五)餐饮油烟治理

严格油烟排放管控。外环线内宾馆、饭店、食堂等餐饮业油烟排放单位,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和专用烟气排放管道;规范露天烧烤,对烧烤摊点进行总量控制,城区范围内严禁新增烧烤摊点。

(六)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社会宣传,充分调动群众支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积极性,为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篇4

采样人员: 刘康赵孝伟张海燕采样日期: 2011年7月29日―8月4日

采样仪器:TH110B KB-120F仪器编号:22708149 605218

项目名称

采样时间 样品编号 监测项目分析结果 单位:(mg/m3)

SO2 NO2 TSP

2011.7.29

10:00-11:00 I-1-1 0.025 0.007 0.820

2011.7.29

16:30-17:30 I-1-2 0.013 0.007 0.796

2011.8.4

22:05-23:05 I-1-3 0.034 0.007 0.333

2011.8.2

10:30-11:30 IV-1-1 0.005 0.007 0.163

2011.8.2

16:30-17:30 IV-1-2 0.005 0.007 0.143

2011.8.3

21:30-22:30 IV-1-3 0.043 0.007 0.306

2011.7.27

10:30-11:30 V-1-1 0.005 0.007

2011.7.27

16:30-17:30 V-1-2 0.005 0.007

2011.7.27

21:30-22:30 V-1-3 0.013 0.007

2011.8.1

10:30-11:30 VI-1-1 0.017 0.007 0.122

2011.8.1

16:30-17:30 VI-1-2 0.016 0.007 0.061

2011.8.1

21:30-22:30 VI-1-3 0.027 0.007 0.080

备注

分析人:审核人:签发人:

奎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空气分析结果报告单

共 3 页第 1 页

报告编号:

委托(受测)单位名称:奎屯市园林局

采样人员: 刘康赵孝伟张海燕采样日期: 2011年7月29日―8月4日

采样仪器:TH110B KB-120F仪器编号:22708149 605218

2011.8.3

10:30-11:30 II-1-1 0.048 0.007 0.286

2011.8.3

16:30-17:30 II-1-2 0.009 0.007 2.471

2011.8.3

21:30-22:30 II-1-3 0.066 0.007 0.420

2011.8.4

10:30-11:30 III-1-1 0.024 0.007 0.182

2011.8.3

16:30-17:30 III-1-2 0.015 0.007 0.592

2011.8.2

21:30-22:30 III-1-3 0.073 0.007 0.680

2011.7.29

10:30-11:30 III-2-1 0.056 0.016 0.225

2011.7.29

16:30-17:30 III-2-2 0.052 0.007 0.208

2011.7.25

21:30-22:30 III-2-3 0.117 0.010 1.060

2011.7.28

10:30-11:30 II-2-1 0.011 0.007 0.140

2011.7.28

16:30-17:30 II-2-2 0.005 0.007

2011.7.28

21:30-22:30 II-2-3 0.011 0.007 0.333

2011.7.28

10:30-11:30 II-3-1 0.016 0.007

2011.7.28

16:30-17:30 II-3-2 0.008 0.007

2011.7.28

21:30-22:30 II-3-3 0.045 0.007 0.163

备注

分析人:审核人:签发人:

附表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分析依据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分析人员

1# 二氧化硫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 GB/T15262-1994 雷 珊

2# 二氧化氮 环境空气 二氧化氮的测定

Saltzman法 GB/T15435-1995 丁 琼

篇5

实时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开展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全国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各地环境监测中心已积累了大量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包括国控、省控、市控等地表水、饮用水监测数据,大气质量和酸雨监测数据,功能区和道路噪声监测数据[1]。这些数据资源是环境管理、应急决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数据,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挖掘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充分发挥它们在环境管理、环境应急决策中的作用,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各地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基于这些数据资源,结合GIS技术,通过一种灵活可定制的手段自动适应国家环保部、省、市对生态文明城市、生态省、生态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的需求,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管理、高效查询、自适应与多维评价、监测数据空间化等功能,实现“一套数据、多种应用”,减轻各地环境监测中心数据统计分析人员的负担,实现科学、高效和直观形象的环境质量评价分析,为环境管理和保护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GIS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功能,在环境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21世纪以来,国家环保部组织开发了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系统(NESMIS)。随着GIS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广泛结合使用,在监测数据审核分析与评价系统开发上也取得较大的发展[3]。目前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及分析应用仍过多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监测数据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仍较缺乏[4];②难以满足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质量评价和成果的定制化展示;③难以灵活满足不同评价标准、评价部门对环境质量评价的需要;④监测数据和评价分析结果无法实时展现在GIS地图上等[3]。针对这些问题,为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科学、高效、直观形象的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笔者开发设计了一种灵活的、可适应不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不同评价标准和评价时空尺度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1环境监测数据模型分析

 

环境监测的对象通常包括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状况两方面。环境监测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3大类型,水环境又分地表水、饮用水、近岸海域;大气环境又分空气质量、大气降水质量;噪声环境又分区域、功能区、交通道路。地表水数据包括:河流地表水、湖库地表水、近海海域地表水监测数据,以及水期代码、水域功能类别、湖库类型、中国海区代码、重点海域代码、近岸海域水质标准分类、近岸海域水质标准限值等辅助数据。空气环境数据包括:大气监测点基本信息、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大气降水监测数据,以及行政区域代码、监测点级别类型、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分类、空气监测项目标准限值、空气污染指数计算参数、空气污染指数分类、酸雨强度分级等辅助数据。噪声环境数据包括:噪声监测点基本情况、区域定期监测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监测数据,以及噪声测点类型、噪声功能区类型、噪声声源类型等辅助数据等[5]。

 

环境监测数据库通常包含4个部分:共用的数据库表(系统运行,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时都需要的数据库表)、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表、空气环境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表以及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表。共用数据库主要存放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基础字典表,以及水、空气、噪声环境质量评价时都需要的公共数据库表。地表水监测与质量评价数据库表主要由地表水水质监测原始表、地表水水质监测字典表及取值说明、地表水水质评价表和近海海域水质监测原始表、字典表及取值说明、评价数据库表构成。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表主要由空气质量监测原始表、空气质量评价字典表及取值、空气质量评价表构成。噪声质量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表主要由噪声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表、噪声环境字典表及取值、噪声环境质量评价表构成。环境监测数据库构成见图1。

 

2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业务流程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系统业务流程总体上分为以下4个阶段(图2):

 

(1)数据导入管理阶段。该阶段系统管理员分配好系统

 

操作的用户和权限后,数据管理员从已有的国家系统(或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库)中导入环境监测数据。

 

(2)评价分析模板定制阶段。该阶段环境质量统计分析人员利用系统进行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分析模板的定制,主要定制参与评价的环境指标、评价标准等。

 

(3)环境质量评价分析阶段。该阶段环境质量评价分析人员利用系统进行按月、季、年或任意时间的站位、区域等层次的水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环境质量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

 

(4)评价结果可视化输出阶段。评价结束后,通过表格、统计图表或地理空间图层,对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基于环境监测数据和评价结果,根据隐含的监测点空间位置信息,利用GIS技术,对环境监测点及其评价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化处理,动态生成空间图层,从而实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分析结果的可视化。

 

3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设计

 

3.1系统开发的核心业务分析

 

系统开发的核心业务是对地表水环境质量、饮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

 

质量等进行评价分析。

 

3.1.1地表水分析评价。能够按月、季度、水期、年或任意期范围进行监测因子质量评价、站位水质评价、市控以上站位水质评价、水系水质评价、湖库水质评价、近岸海域监测因子水质评价、近岸海域站位水质评价、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评价;可生成全市地表水水质类别分布图、地表水功能达标状况分布图、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图,能开展污染因子及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具体需求评价因素较多,不一一赘述。如站位水质评价因素包括站位水质类别、水质达标率、水质达标否、达III类标准率、达III类标准否、综合污染指数、主要污染指标及最大超标倍数等。

 

3.1.2饮用水水质评价。能够按月、季度、水期、年或任意期范围进行单个饮用水站位水质评价、水源地100%达标站位数及比例、污染因子及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等,除计算地表水通用因子外,还要计算饮用水专用指标。具体需求评价因素较多,不一一赘述。如单个饮用水站位水质评价因素包括28项指标达标率、16项指标达标率、超标项目和频次、项次达标率、均值超标因子、水质类别等。

 

3.1.3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能够按月、季度、年及任意时间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具体为能进行测点/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测点/区域空气日报、测点/区域降水质量评价,能生成全市降水酸雨强度分布图,能进行污染因子及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3.1.4噪声质量评价。能够对功能区、区域和交通噪声进行评价;能开展功能区噪声质量评价、区域噪声质量评价,交通噪声质量评价;可生成市区区域噪声声级分布图、交通噪声声级分布图。

 

3.2系统逻辑结构

 

系统以实用性、稳定安全性、灵活扩展性、易操作性为设计原则。系统的总体架构纵向上下至上依次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功能层和用户层。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逻辑结构见图3。

 

3.3系统功能体系

 

为了实现系统总体目标,系统包括5大功能体系模块:系统定制模块、数据导入管理模块、环境质量评价模块、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模块和统计输出模块。系统功能体系见图4。

 

4宁波市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的实现

 

基于上述的分析设计,以宁波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为例,实现了宁波市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C/S结构,在.NET环境下,采用C#开发语言,ArcEngine地理信息组件编程实现,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运行环境:Windows 2003 Server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XP等操作系统,ArcGIS Engine Developer Kit等GIS软件,SQL Server 2000或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系统及.Net Framwork2.0。

 

宁波市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评价分析系统实现了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定制、基于表格的评价分析结果定制、多年变化分析以及评价分析结果GIS表达。主要分为以下7种功能。

 

(1)基础功能。包括系统登录、用户管理、切换年份、修改密码、评价模板管理(增加、删除、编辑模板)、地表水站位评价模板、样式管理功能,如图5。

 

(2)数据管理功能。包括监测数据导入、近岸海域数据导入、饮用水数据导入、数据编辑、监测数据浏览功能。

 

(3)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功能。包括饮用水质量评价分析(图6)、地表水环境评价、湖库水环境评价、近岸水域水质评价分析功能。饮用水、地表水、湖库水环境评价主要实现了监测数据统计计算、水质评价功能,水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模板及其他参数能完成饮用水、地表水、湖库水数据评价及评价结果查看功能,能实现评价结果的导出、打印功能。如图7所示,近岸海域水质评价功能主要完成监测数据统计计算、近岸海域数据的评价及评价结果查看功能;并可根据提供多年数据的比较分析进行地表水、湖库水水质变化分析功能,系统提供了表格、折线图、柱状图等多种分析方式。其他部分的变化分析功能与此相同。

 

(4)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功能。该模块实现了监测数据统计计算、空气质量评价、大气降水评价、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功能,上述功能均能完成数据评价及评价结果查看功能,如图8所示。质量变化分析分析内容丰富,其中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日报综合统计、测站空气质量日报统计、监测因子浓度、监测因子百分位浓度值、综合污染指数、空气污染指数、大气降水内容。

 

(5)声环境质量评价分析功能。该模块实现了监测数据统计计算、功能区噪声和区域噪声及交通噪声质量评价功能。功能区噪声主要分析功能区噪声的监测数据,分析出噪声数据、昼夜等效声级图及功能区噪声趋势;区域噪声主要分析区域噪声数据及区域噪声趋势;交通噪声主要分析交通噪声数据及交通噪声趋势。

 

(6)GIS地图功能。如图9所示,地图操作主界面主要分为3部分:地图显示区域、图层控制区域和地图工具条区域。也可实现图层符号设置、注记设置和图层属性表查看等图层控制操作,可实现地图保存、地图缩放、移动、视图、信息查看、增加图层、图片输出打印等地图基本操作。

 

(7)环境质量专题图功能。环境质量专题图主要是利用GIS的地图展现方式,将环境的日常监测数据以及分析汇总数据进行专题展示,从而让用户对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便于领导进行宏观决策。环境质量专题图主要分为水环境质量专题图、空气环境质量专题图和噪声环境质量专题图3大部分。

 

5结语

 

篇6

一、概述

福建省环境监测机构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下半年,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及厦门、福州2设区城市环境监测站相继成立,形成了我省第一批专门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力量,并很快开始了最初的环境监测工作。此后,全省各地相继按行政区划,成立了环境监测机构,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对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此后我省还相继成立了从事专项环境监测业务的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省湄州湾海洋监测站、武夷山大气环境质量背景监测站。截止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88个,监测人员1130人,监测仪器固定资产原值约1.94亿元,初步建成了遍布全省的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具备了对全省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状况的监测能力、应对突发性环境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进行环境监测科研的工作能力,环境监测学科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 全省监测系统技术能力发展状况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我省环境监测系统技术能力发展取得瞩目的成绩,尤其在“十五”期间,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人员技术素质、管理水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一)环境监测仪器设备

“十五”期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我省先后实施了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一、二期工程,由省财政出资5000万元,各级政府配套5000万元,直接用于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仪器设备购置。目前,一期工程仪器采购工作已全部完成,二期工程也已进入扫尾阶段。一、二期工程共有79个环境监测站获得资助,迅速改变了我省基层监测站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短缺、仪器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装备的仪器设备迅速形成监测能力,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5年末,全省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站监测仪器设备资产原值达1.94亿元,“十五”期间增加值为1.35亿元,详见表-1。

环境自动监测是“十五”期间我省重点推进的能力建设项目,其目的在于用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为环境管理的提高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技术保证。“十五”期间,我省全面启动了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目前全省共有10个设区城市、4个设市城市共建成了25个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对SO2、NO2、PM10等大气环境指标实施连续自动监测,9个设区城市全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工作,福州、厦门等环保重点城市还与气象部门合作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在5个流域的重点监测断面和行政区交界断面建设了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包括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10余个指标,并实施了重点断面的水质周报制度。200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全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网络建设,作为“数字福建”的应用项目之一,以省直宽带网、移动通讯网和电信骨干网为依托,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覆盖全省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省环境自动监测监控中心和各设区市监控分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并连接了全省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大气、水质自动监测站和重点工业污染源、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和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施在线监测监控。

(二)人员技术素质

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监测队伍人员技术素质不断提高,队伍技术结构不断优化。截止至2005年末,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人员中,技术人员比例占人员数的71.7%,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为98人、中级职称人数329人、初级职称人数382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1.24.14.7。与此同时,环境监测人员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也不断优化,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互相渗透,改变了环境监测系统技术人员以理化检验专业为主的现象,生态、地理等学科专业人员加入到环境监测队伍;人员年龄结构也趋向年轻化,70年代出生的技术人员已成为监测队伍的主力。

(三) 管理水平

“十五”期间,我省的环境监测站以计量认证为抓手,推进监测站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截止2005年底,全省有70个环境监测站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或ISO/IEC 17025建立了质量体系,通过了计量认证的评审。厦门市环境监测站还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评审。

三、全省环境监测工作概况

全省各级环境监测站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按照统一监测技术规范,全面开展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以及污染源的监测工作。每年获得约100万个监测数据。

(一)水环境监测

“十五”期间,为适应环境保护新形势要求,全面了解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统一规范全省水环境监测技术,对《福建省水环境监测技术规定》进行修订,并调整了部分断面,增设了省界、市县之间的交界断面,使全省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布局、站位的布设更加合理、科学。在各水系共布设地表水监测断面121个,饮用水源地监测断面40个,城市内河监测断面29个,湖泊、水库监测断面11个,地下水监测断面8个。近岸港湾海域水质监测站位65个,入海河口水质监测站位11个。

(二)大气环境监测

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和福州、厦门、三明、泉州4个城市列入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莆田、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福清、长乐、永安、晋江、石狮、南安、福安、福鼎、漳平、龙海、邵武、建阳、建瓯、武夷山等19个城市列入福建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全省共布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位75个,降尘点位70个,硫酸盐化速率点位74个。

(三) 声环境监测

福州、厦门2个城市列入国家噪声监测网,其余21个城市列入省级噪声监测网,全面开展了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监测。全省共布设区域环境噪声点位2894个,在318条主次干道布设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870个,布设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85个。

(四)辐射环境

根据我省实际条件,开展了在主要城市城区环境电磁辐射水平、陆地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空气中氡浓度、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在主要水系的重点断面和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水体中总α、总β放射性监测。

四、全省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现状

“十五”期间,我省环境监测科研工作继续向前推进,围绕环境管理重点工作,针对福建省主要环境问题,开展环境监测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环境监测基础研究

由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主持的“闽江水环境况有机污染状况与控制研究”,通过闽江流域数十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对水体中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该项目获2005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州市环境监测站开展了“福州市区交通主干道呼吸带水平空气质量调查”、“福州市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状况研究”,对影响福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因子进行分析;与福建省、福州市环科所合作,开展“山仔水库富营养化成因和防治对策研究”,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湖泊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及受控机制研究”,对水库出现的富营养化污染进行系统的研究。厦门市环境监测站针对结合市政府开展的海域污染整治工作,开展了“厦门市西海域综合整治环境质量变化跟踪研究”,对厦门西海域整治前后的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及其响应过程、环境整治环境效益综合分析,为政府今后的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为正确评估西海域的整治效益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九龙江河口区地区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开展了“九龙江河口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管理”研究课题,通过收集九龙江河口环境综合管理的各种基础信息,分析河口环境污染状况,了解造成污染和影响管理的关键因素和相互关系,提出九龙江河口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管理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运行机构、机制与监测网络框架。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开展了“厦门市空气质量成因、发展趋势研究”和“厦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环境影响、控制技术及动态管理系统研究” 对影响厦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三明市环境监测站结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了“东牙溪水库水质保护”课题的研究。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作开展“沙溪微生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泉州市环境监测站完成了“洛阳江流域污染调查与综合整治方案”和“泉州市两江流域数字化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龙岩市环境监测站完成了“九龙江雁石桥断面污染原因调查与分析研究”。东山县环境监测站和厦门大学环科中心合作,完成了“亚热带海水养殖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该项目获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二) 监测方法、监测标准、监测仪器研究

福州市环境监测站针对敖江流域石板材污染的现状,制定了“敖江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目前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中为确定的浊度制定了地方标准。厦门市环境监测站受国家环保总局委托,编制完成了“热污染监测技术规范”、“热辐射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近岸海域连续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参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持的“国家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与建设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承担“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ICP-MS法”、“土壤・沉积物 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酸溶/ICP-MS法”、“固体废物 痕量金属元素的测定 酸溶/ICP-MS法”、“水质 有机锡的测定 GC-AAS或GC-AFS法”、“水质 NO2-N的测定CFA和FIA法”、“水质 NO3-的测定CFA和FIA法”等标准监测方法的制定。厦门环境监测站还完成了“全天候户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工作,该项目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 信息传输与综合分析

三明市环境监测站与三明市环境信息中心合作,完成了“三明市环境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项目”,实现了三明市环保局系统办公自动化,该项目获得了福建省2005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龙岩市环保局针对龙岩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的实际需求,开发了龙岩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日报自动接收、系统软件,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工作的自动化,同时还在全市推广应用了数据综合分析软件系统,提高了数据报送时效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质量。

五、 监测科技工作发展展望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在社会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下,应在仪器设备能力建设和监测科研工作等方面有较大进展,以适应社会和环保工作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监测能力建设

新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提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2个方面着手,形成机构健全、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监测组织体系,并有效发挥作用。依照这一基本思路,我省环境监测科技工作要在监测能力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要加强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在我省主要河流的重点断面和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县级市及部分重点县城关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同时要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能力的建设,对主要污染源应全部实现在线监控,完善各设区城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使其具备环境应急指挥中心的能力。在保证各监测站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有毒有机污染污染物的监测能力,有条件的监测站应增加对环境生物毒素、环境激素等有机污染毒物的监测能力,省环境监测站应具备对宏观环境的遥感监测能力。

(二) 监测科研工作

篇7

新型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为此环境保护与管理部门,根据环境监测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监测工作未来发展前景,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开展了全面的监测新型技术发展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监测技术、监测辅助技术以及相关技术研究,三个主要内容。其研究的开展,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稳步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支持。

1 推进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环境监测体系中,新型技术的采用有效的促进了监测工作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促进监测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了以下三点。

(一)新型环境问题的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类新型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如新型污染物、污染方式的出现,都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监测技术已经不再适应环境实际情况。为此环境监测部门只有在监测工作中,不断发展新型监测技术研究工作,以适应新型环境问题发展影响,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二)信息化技术的整体发展

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出现,是当今社会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如计算机技术的广泛采用,极大的提高了当今社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在环境监测体系中,信息化技术设备的采用也起到了促进监测质量提升的作用。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计算机系统可以将监测到的空气数据进行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对比,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空气质量报告,保证监测工作高效、高质量完成。

(三)监测质量要求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今社会群体对于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情况下,监测部门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监测技术水平,才能达到社会对监测质量要求。如污染监测过程中,社会群体不仅需要监测数据的更加细化与具体,同时需要对污染进行预测。这就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新型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以上三个原因的支持下,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化、信息化、集中化特点。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其监测信息网络的出现,保证了空气环境监测的有效开展。其实际监测网络建设如图所示。

图一:空气监测网络系统图

2 环境监测实践主要新型技术研究

新型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在实践工作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内容。

(一)新型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工作核心工作就是对监测区域内的空气、土壤、水源等自然环境进行有效检测,对于发现的环境问题及时发现、预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型监测技术包括了以下几点。一是检测数据采集技术。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发展,有效的提高了监测技术的整体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中,数据化的采集技术不仅提高了样板采集质量与效率,同时有效的降低了采集的人力与物力成本。如在空气数据采集中,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联网管理系统的采用,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监测效率与质量。二是监测定位系统。环境监测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有效定位也是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GPS、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的广泛采用,环境监测定位的准确率得到了极大提升。特别是部分监测设备中预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在监测过程中进行实时定位,极大的提高了监测定位质量。三是监测设备技术。监测设备技术质量的提升,是新型监测技术应用的基础。在当前的监测设备技术发展中,呈现出了微型化、数据化以及稳定化特点。微型化主要是指监测设备的体积与质量逐步缩小,减少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数据化主要指监测设备采用数据模式开展采集、信息传输等工作,进而提高监测工作质量。稳定化主要指监测设备运行稳定性提高,进而保障监测工作持续完成。

(二)新型监测辅助技术

监测辅助技术主要指对监测数据进行辅助分析、处理、预警等工作的相关技术内容。在实际的监测过程中,这一技术工作的核心在于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技术发展中。在实际的监测系统运行中,数据处理主要由计算机系统完成。新型的监测数据处理技术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云数据技术。云数据技术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下产生的,其具有较大的储存与处理功能。环境监测数据通过云数据库、云处理计算等存储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监测数据分析质量,进而实现数字化环境监测要求。二是立体化环境监测系统的建立。在计算机三维技术与定位技术支持下,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完成监测区域内的三维立体图,实现对监测区域的直观性观察。在环境监测过程中,三维立体图可以为监测数据分析、环境问题原因分析等多项工作提供直观性帮助,进而提高监测数据分析质量。

(三)新型支持技术

支持技术主要指为监测技术与辅助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技术内容。在当前的环境监测过程中,新型的支持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计算机系统技术。新型计算机技术硬件与软件技术发展,有效的促进了监测系统自动化、数据化与微型化发展。计算机系统运算速度的提升,对于监测数据分析效率提高也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二是网络技术应用。网络通信技术,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监测技术发展起到了基础支持作用。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监测系统的数量、信息传输质量与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进而保证了监测工作网络化的形成。

3 结束语

在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中,新型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环保与环境建设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环境技术研究者,以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结合环境问题以及社会群体需求发展,开展了新型监测技术、辅助监测技术以及支持技术创新研究,为环境监测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篇8

(1)空气监测。空气监测也就是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实时的监测。其中,空气污染物指的是以气态的形式进入近地面或者是低层大气环境中的外来物质,比如:硫氧化物、碳氧化物、飘尘、悬浮颗粒,以及甲醛等各种有机溶剂。目前,在空气监测当中,最为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等。在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对一些颗粒物或者是粉尘等的含量进行监测,并对它们的组成部分进行定量分析。(2)水源监测。水源监测就是对各种水源进行污染物的监测,比如:河泊、江海以及工业污水等等,它的监测内容有三个:一是能够直接反映出水源污染程度的因素,比如:水温、水面上的悬浮物、水的溶解度以及水源的PH值等等。二是含有毒性的物质,比如:农药中的残留物以及汞、铅、铬等化学物质。三是测量单位时间内水的流量。

2探析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为了能够让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效力,也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就必须要让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实现进一步的发展。于是,现对环境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将能够促其实现发展的办法一一例举出来。(1)提高监测部门所有工作人员的素质。(2)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且专业能力强的监测人员。(3)定期对现有的监测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环境的监测能力。(4)增强有关部门对各种污染物的了解度、分析度和研究度。(5)为我国各类大小工厂制定一个专门的环境监测制度,并对这些工厂排出的所有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6)加强对监测设备质量和效能的提升,并研制出具有时代性意义的高科技监测设备,使我国的监测设备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7)在对环境进行监测的过程当中,将预防工作合理的引入进来,做到“防患于未然”。(8)对现有的环境监测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挖掘出更具有效能的新型监测技术。

篇9

中图分类号 X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16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但经济增长背后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危害到动植物的生存,更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诸多环境问题中,尤其严峻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受到了污染,这无疑是人类健康的直接威胁,因此在环境监测中运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来监测空气质量,以更好的真实的反映空气污染程度,从而在掌握空气质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环境护理和改善,促进生态的平衡发展。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是一项专业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在监测环境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是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有效运用的重点,对改善环境污染来说,也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1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核心是自动监测仪器的自动监控的实现,是用以采集空气样本并对空气的质量和变化情况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套系统,在空气质量报告和空气质量预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主要由中心计算机室、监测系统实验室、各监测小站等部分组成,基本上能实现自动化采样空气样本、分析和对数据样本进行处理等功能,从而给各类提供各种空气指数和指标,以反映空气的真实状况。

2 在环境监测中运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需注意问题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和改善环境污染等问题上的重要性已经被社会各界认识和接受。为了能顺利运用这套系统以充分发挥这项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需注意其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方式对其质量加以控制,此外还需注意其设备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运用必须先建立起一套合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具体包括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和操作指导书,以及适时的质量记录等。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要求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要素的内涵,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编制出规范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2.2 在组织上和技术上保障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运用

1)建立具体的分工小组以提供组织上的保障。首先,建立中心控制组。这个小组主要负责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中心控制工作,并且对各监测小站监测仪器的运作情况进行控制和诊断。还负责地监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日报和预报等工作。其次,建立运行保障组,负责对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以及各监测小站的例行监测报告工作。再次,建立仪器维修组。负责对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各设备进行维护和及时修理。最后,建立质量控制组。该组负责对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标定和校准等工作。

2)为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运用所需提供的技术保障。这需要吸收和采用熟悉相关环境保护知识和法规的监测人员,并且要求他们具备上岗证和良好的素质。另外,需购买稳定性好,能持续运行,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需测试和调试。此外,需采用国家的标准方法作为监测方法。

3)注意标准物质和易耗材料的选取。需以标准气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仪器的标准物质,对于空气质量监测系统需用的β射线测尘仪,应采用标准膜和电子流量为校准物质。在易耗材料的选取方面,一般以过滤膜、气体管路等材料为首选。所选材料在应用前应通过国家相关的测试,以确保对空气质量监测的结果没有影响后才能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4)注意监测仪器的校准。对强制检定仪器进行强制检定,一般以一年为强制检定周期。对于目前还未能通过计量部门检定的仪器需采用自行校准的办法,一般其有效期为一年。另外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仪器使用期间也应做不定期的自校准和检查,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还需对设备仪器进行编号和归档管理。

5)注意对数据和报告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对于监测的数据标准,应以国家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并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对有效数据进行适当的取舍。严格遵守原始数据二级审核制度,对于上报的数据需进行三级审核。需对监测数据进行备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3 小结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中往往因为一些日常工作的疏忽和小失误而影响监测效果和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空气质量和误导环境改善工作。通过建立质量监测系统仪器,提供组织上的保障,提供技术保障,注意标准物质和易耗材料的选取,注意对数据和报告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等方面措施以顺利实现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环境监测的有效运用,对切实提高我国空气质量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1影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问题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研究的基础,既是一种对环境管理的手段,又是有关部门对制定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与生存安全。目前,影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问题有:

    1.1污染指数评价体系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灰霾天气有所增加,有的城市灰霾天气占到全年天数的一半,有的则超过一半。有关专家根据环境监测机构的提供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PM2.5细颗粒严重超标。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的空气污染指数评价体系是10年前根据当时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所制定的,污染指数评价体系只包括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这3项指标,对引起灰霾天气的PM2.5细颗粒和臭氧等指标并没有包含在内,因而导致了监测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与实际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差别。

    1.2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环境监测技术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资金投入问题。由于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资金投入主要依赖财政部门,有限的财政投入引起监测技术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无法及时对监测设备与监测技术更新。2、技术人员问题。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因受编制限定的影响,无法得到及时充实,同时由于监测部门资金不足,很难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必要技术深造培养,因而导致监测技术跟不上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发展要求。

    1.3管理监督问题由于环境监测监测是一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垄断行业,加上环境监测部门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对环境监测的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一些监测部门受利益的驱动,将环境监测的工作重心转向了一些企业污染大户委托性的监测报告方面,企业污染大户希望通过监测部门出具“合法化”监测报告来减少缴排污费,而监测部门则通过服务监测创收来解决监测资金不足的问题,其结果是,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失真、环境监测质量下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办法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状况日夜严重。不但环境监测的范围、内容在不断扩大,而且对环境监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加强环境监测提高监测质量,笔者认为:

    2.1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功能,拓展监测指标随着环境质量的变化和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加,原有环境质量评估体系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已经无法评估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的评估功能,及时调整环境监测机构的功能布局,拓展环境监测指标。通过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中的评估功能,不断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

    2.2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当前我国加大了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力度,环境保护部门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增加环境监测设备,解决环境监测站点在工作中遭遇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状况。由于我国许多城市水污染情况严重,各级监测站应重点针对饮用水有机物分析能力的建设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和工作程序,配齐应急监测设备,从而提高我国环境监测能力与监测质量。

篇11

中图分类号 X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1-0047-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20世纪,工业文明的到来令人们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时的人们只看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眼前利益,却无法预料到过度的透支自然环境对人类未来产生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工业时代的人们是在用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日益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在与时俱进的提高,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正在逐渐的加强。

1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简单介绍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而产生的一项新兴行业,顾名思义便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一系列数据分析从而为后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1 环境监测的实施部门

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行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单位要有过硬的技术支持。一般的监测部门多为政府事业部门,例如我国便在每个行政区域内都设立了环境监测站点。而一些涉及到军队驻地的区域,尤其是涉及保密工作不对外公布的军队驻地区域都会配有相应军区专用的环境监测站点以供其开展监测工作。

除此之外,不少高校和科研性质的单位组织在通过国家给予环境监测认定的有关资格后,为了开展科研任务也会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活动。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环境监测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广阔的市场需求面前,一些带有商业性质的社会机构找到商机,所以,作为具备CMA资质的第三方监测组织也成为了环境监测行业的新生力量。

1.2 环境监测的对象与一般方法

环境一词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监测对象也是不在少数。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环境监测对象和与之对应的一般监测方法。

1)水质监测。常见的水质监测项目有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臭和味测定、侵蚀性二氧化碳测定、酸碱度测定、色度测定、悬浮物测定、硬度测定、总残渣测定等。常见的水质监测方法多为电化学探头法、指示剂滴定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红外光度法等。

2)空气废气监测。我们常常将空气废气监测按照地点划分为室内空气监测与工作场所废弃监测两项内容。常见的空气废气监测项目有温度监测、湿度监测、空气流速监测、总悬浮颗粒监测、烟气林格曼黑度监测、一氧化碳监测、二氧化碳监测、氟化物监测、甲醛监测、臭氧监测等。其中室内空气污染一般为甲醛、苯、氡、安及总挥发性机油化合物TVOC这五种有害气体。

常见的空气废气监测方法多为取样测试法、测定重量法、风光光度法、非分散红外系数法、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3)固体废弃物监测。常见的固体废弃物监测项目有总铬监测、六价铬监测、氟化物监测、硫化物监测、有机质监测等。常见的固体废弃物监测方法有pH值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

2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1 确定方向

环境监测工作所针对的监测对象包括我们周围自然环境中的方方面面,监测站通过定时定期的监测机器对周围区域进行监测,而后向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以数据的形式反映监测地点的环境状态。监测站的工作人员通过监测站发送的数据来对监测地区的环境状态进行分析并作出报告,该监测报告可以为开展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基本的方向。例如,当监测区域出现了环境污染,工作人员通过监测站的监测发现了监测区域内的异常,因为环境污染很少是以单一污染情况出现的,往往是多种污染同时出现,比如水质污染的同时往往会连同土壤一起出现污染或是大气污染出现的同时也会带动周围整体环境的污染,这时监测人员就可以依据监测站的监测情况判断被污染对象的污染程度,以便开展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

2.2 提供标准

在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的时候,人们为了对环境污染程度有更好地分析,所以,制定了相应的污染程度标准,在被监测区域的污染程度超出该标准之后该监测区域则构成污染,并依据标准划分污染程度。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人们应该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在监测人员通过对期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状r进行监测并将得出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经验总结与效果验收;监测人员在对比同一时间不同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对整体环境做出环境情况对比标注重度污染区域,以便更好地开展区域环境保护工作。

2.3 验收成果

在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为了检验工作的成效,人们将会对保护工作开展后的地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成效。只有通过监测分析得出的数据证明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才能继续坚持下去,不然则需要重新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计划。例如,河北地区雾霾天气通过监测得出的数据结果表示该区域空气污染指数爆表,属于重度空气污染,而后国家根据监测结果出台了相关政策,通过工业转移和汽车限行等方式缓解有害气体排放的情况,在治理的同时也进行着空气环境状况的监测,得出数据发现空气污染情况有了明显改善,证明对待该区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手段是正确积极的。

2.4 提高环保意识

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并不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终极目标,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人类做出污染环境的行为。人类通过开展环境监测来了解自然了解身边的环境,通过环境监测来明白自身不当行为对周遭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环境监测来目睹污染过的环境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实质伤害,通过环境监测发现环境保护工作对我们周围环境的改善,通过环境监测了解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们通过环境监测工作明白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而提高环保意识,令环境保护工作更好更顺利的进行。

3 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

环境污染一直是困扰着众人的难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也是愈发顺利。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指明的正确的方向,更是为其提供了严谨的数据支持。人们利用环境监测得出的数据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从而使得环保工作获得预期的效果。可以说,环境的监测影响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方向、计划制定,并可以间接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所以,良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也是人类进行环境保护重要的推动力。

4 结论

时代的发展提高的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随之进步向前。工业时代的人们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进步,但如今,我们能做到放慢经济发展脚步来迎合环境的保护,这无疑的人类思想进步的证明。在今后的环保事业中也希望人们能利用环境监测来为环境保护工作发挥更有力的支持和更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保护的宗旨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定量地测取环境污染因子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变化,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科学研究等所有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决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1、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成就

环境监测可谓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千里眼”,很多时候要依托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为了用好这个“千里眼”,环保局不断提高环境监测的现代化水平,环境监测现代化的体现之一就是信息技术运用于环境监测。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应用中成就显著,主要表现在:1)目前环保局下设的各个环境监测都开发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指导下的业务系统,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环境信息管理体系,并且软、硬件设备都得到更好的配置,为环境监测奠定了良好的工作环境;2)将多种信息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提供给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实现了数据共享,促进了业务交流和沟通;3)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的提高工作效率,自动化连续采样、大型仪器自动分析、远程监控、电子报表等信息技术都运用到环境监测,促进了环保政务和业务工作的开展;4)环境监测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培养。

2、当前应用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2.1、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不足

2.1.1、技术方面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环境监测中的信息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性和技术性还待加强。但是作为环境保护局的支柱部门的环境监测站,往往配置低水平的技术人员,他们只会一般性的文件操作或理论知识。因此,提高环境监测信息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扩展培训渠道和增加学习机会,给予技术方面的人才保证,使环境监测工作得到更高效率的开展;

2.1.2、数据方面

环境监测往往要用数据来说话,但数据繁杂细琐范围宽广并且要对过去和现在的监测数据深人、全面了解。而最终监测数据却不能全和真,影响环境监测其他工作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有的监测站仍采用传统的纸张数据传送方式降低了工作效率;数据资料常受制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态度,不能如实反映;数据资料存储格式不能统一,造成数据冗杂,难以统计等;

2.1.3、安全方面

安全问题主要是数据的安全,主要出现的问题有:(l)工作人员有时因操作不慎,不能有效的防止数据在录入、处理、统计或打印中由于硬件故障、断电、死机、人为的误操作、程序缺陷、病毒或黑客等造成的数据库损坏或数据丢失;(2)数据保密工作欠妥。某些监测数据可能被不具备资格的人员或操作员阅读,或由工作人员本人因私利而泄露,而造成数据泄密等后果。

2.2、改进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措施

(1)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这是解决上述问题最重要的措施。大部分监测站缺少专职的环境监测综合管理系统,相关的监测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与其他环保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数据的信息共享链,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因此需要建立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管理系统(Environmental Monitor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IMS系统,是专门针对环境监测项目设计的实时环境监测系统,它通过与现场监测设备连接实现实时智能全天候监测。它的建立,将为环境监测和其他部门提供更快捷、更新颖、更精准的污染信息,全面的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准确的预测信息;(2)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未来环境监测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要求技术人员在工作方法和能力都要不断精益求精,要求建立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队伍。

3、环境监测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3.1、计算机网络技术

在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是当今时代的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环境质量信息资源的相互共享,能够将处于不同的地域的计算机系统借助于通讯设备和线路进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强大的环境监测数据库,达到及时有效地传输和处理各种各样的环境质量信息的目的,能够真正切实有效地为环境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提供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更加准确、可靠的环境质量信息。

3.2、在空气污染监控领域中的应用

现在,我国各级环保部门正积极致力于建设较为完善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监测政务、业务的信息化,建立满足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城乡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可各地空气质量日报,进行环境空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并对重点城市主要交通干道的空气质量实施监控。

目前,空气污染的来源有:

悬浮粒子:主要由燃烧燃料产生,包括汽车汽油、柴油;垃圾焚化业、建业、混凝土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等;

二氧化硫(SO2):以煤炭及石油作燃料的熔炉、金属冶炼业;

一氧化碳(CO):大气中 86%的一氧化碳由汽车排出。开启暖气系统时亦排放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CO2):工业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各类碳氢化合物:很多工业的工序也会产生此污染物;

氟氯碳化物:氟氯碳化物的产品,如作为冷却剂用於冷气系统及冰箱;作为发泡剂用以制造发泡胶;作为喷雾剂的喷射物质;作为溶剂、清洁电路板及电脑配件。

针对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可以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利用遥感手段,采集监测数据,并以此编绘各类大气污染源的分布图,从而显示建成区工厂的烟囱和高能耗分布;在商业区、人口密集区和交通拥堵分布采用航空多光谱摄影手段,根据同一地物的不同光谱特性,进行计算机处理,可监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颗粒大小及空间区域的分布,从而达到实现以下目的:

(一)确定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3.3、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应用

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遥感图像与数据是核心来源。遥感图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信息源,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地理要素,并且也能够提供空间信息,能够保证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具备更加真实可靠的定位、定量数据。遥感数据可以使得地理综合体的形象以及概念变得形象化,并且,又能够向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展示出全球性质的交织在一起的可见景观实体影像。

结束语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环境监控方面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它能有效地提高监控手段和效率,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中,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绿色科技则是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事实上,在环境保护中,信息化手段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雾霾,从科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但是由于二者具有相似的表现特征,因此现代人们将他们统称为雾霾,他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并且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的结果。由于其所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大于PM 2.5,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雾霾,被人们称为当今时代下最具有威胁性的空气污染问题。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对及时发现和制约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扩散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也暴露出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所存在的诸多漏洞,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工程,在此过程中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改善和提高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水平[1-2]。 

2 雾霾天气的发展现状 

随着当前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废弃物排放量也不断增多,同时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雾霾量,近些年,我国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不断迎来雾霾的侵袭,其在我国的一线二线城市的扩散比例不断提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2013年开始,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其空气质量就不断下降,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天空中常常会出现黄色可见的灰尘,其实质就是雾霾,造成能见度也明显下降。中东部华北由于本身气候就比较干燥在一成程度上也为雾霾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在我国的华南、华北以及东北地区尤其是河南、江苏以及北京等地区的雾霾污染相对更加严重,每月雾霾天气长达10天-15天左右,甚至有些地区高达20天。同时在春节,期间东北华北地区由于冬季取暖,煤和天然气的使用率的提高大大加重了我国的雾霾天气,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更加严重,对人们的出行和工作都带来了很多不便。截止到去年为止,根据相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全国平均雾霾日达到了21世纪的最高水平,雾霾天气的不断增多,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3 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 

雾霾问题近些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益凸显,也暴露了原本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要想有效的缓解和解决我国的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还要积极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3.1 推行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 

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还要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积极推行环境监测的市场化发展。首先,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市场化体系。根据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来看,对环境的监测还主要依靠专业化的环境监测公司和国家的环境监测中心来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环境监测领域还不够市场化,对此,我国政府等相关机构要积极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建设,扶持中小型环境监测公司的发展,打造专业化、高效化的环境监测平台。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利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发展原则来促进环境监测公司的良性竞争,才能不断的促使环境监测机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使整体的环境监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我国还可以积极学习和汲取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的理念和对策,积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环境监测市场化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也能有效的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市场发展的秩序。 

3.2 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

       

环境监测是空气质量以及其他环境问题显示与公共的重要途径,也是及时发展和规避环境问题的重要平台,环境监测的结果对于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用有效措施应对雾霾等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因此,有效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的透明度对于环境监测体系的完善和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PM2.5是我国环境监测体系中的重要指标,PM2.5的公示结果也是人们对雾霾等空气污染的了解重要方向性内容,社会公众可以对此做出有效的预防,避免空气的污染对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环境监测的透明度和其监测结果也可以有效的帮助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而如何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建设和完善有关环境监测的政策法规,为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其次,我国也要积极拓宽和完善环境监测公示平台,加强对其监控数据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提高环境监测透明度建设的意识。积极对突发性的雾霾和其他环境问题进行科学、高效的公示,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3 加强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雾霾等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内的所独自面对的问题,雾霾的发生和扩散是一种跨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因此要想有效的加强环境监测水平和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还需要加强各个地区之间的胶料和合作。解决雾霾等环境问题首先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改善过程中不仅不要各个政府部门的协作,还需要各个地区对雾霾的具体扩散情况和成因进行有效的交流。首先,加强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积极整个地区之间的信息资源和相关的环境污染数据,加强各个地区之间数据的对比和差异性分析。其次,也要积极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不仅可以方便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数据的及时共享。 

加強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改善环境问题队伍的建设。大大提高的实际的环境监测水平。 

3.4 不断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从现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心在数据收集、处理以及数据公布的一系列过程中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还存在诸多漏洞,针对其环境监测体制的主要监测内容来看,还是着重空气、水质以及噪音等环境问题,相对于其他的土壤等资源因素则关注的比较少。对此我国要积极完善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的监测内容,扩大环境监测的范围,提高数据监测的系统性。其次,我国还要积极加强对环境监测体系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强化和更新基础的硬件监测设备和软件技术,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可以有效的完善目前的实际环境监测体系。对于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出现,是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面对日趋严重的雾霾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我国要在提高社会公众保护环境意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加强我国环境监测建设的水平。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要积极依靠各个地域和公众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从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发展,促进环境监测专业化、加强地区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以及提高环境监测的透明度等诸多方面来加强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建设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有效的促进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莉.从雾霾天气谈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与能力建设[J].能源与环境,2014,33(4):60-61. 

[2]彭红利. 雾霾天气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反思[J]. 经济论坛,2014,(04):152-155+17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