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起源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2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文化的起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茶文化的起源

篇1

1茶文化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茶文化是制茶、饮茶之道,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包括了茶道、茶艺、茶精神、茶人等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整合员工的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还可以凝聚团队力量,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文化的支持。茶文化作为成为一种企业代表性文化,其茶德、茶精神、茶艺对企业制度建立、人才配置、人才激励等方面起到了十分最重要的作用。

2企业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的现状

2.1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组织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人的参与,人力资源是组织资源增值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起到唯一的创造作用的因素,但目前很多企业传统观念还没转变过来,还缺乏人本管理的理念,还把人力资源的投入看成是一种成本,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此外对人力资源管理更主要的是物资层面的奖励,而忽视了员工获得成长、获得尊重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2.2人才流失率高

企业的员工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但过多的员工流失必然会加大企业成本,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和稳定。人才流失率高是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一方面,员工缺乏归属感。现代企业更多强调的是人性化管理。尤其对于90后的新一代,他们张扬个性,生活在一个不愁吃穿的年代,他们更多在乎的是工作的感觉,在工作中有没有获得关注,有没有归属感。如果企业缺乏对他们的关注,这些人员很可能另谋他就。另一方面,薪酬缺乏公平性。这种公平表现在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上,员工将自己付出与所得跟过去付出与所得相比。同样员工将自己的工资与同行业人员进行对比,如果对比之后产生不公平且这种不公平没有得到消除的话,员工也会萌生离职的想法。

2.3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过程可以简单的用“选、用、育、留”来描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通过招聘、录用、培训等环节把人才吸引到企业后,关键在于后面如何激励人,如何留住人。而很多企业缺乏一套激励机制、缺乏绩效管理。虽然很多企业喊着以人为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如此。比如很多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就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绩效考核来对员工实施奖惩。但实际上奖惩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手段,绩效管理注重员工参与,注重员工能力的提升,注重潜能的开发。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发现不足,给予改进,进而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

2.4人岗匹配欠佳

人力资源管理要想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就需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岗匹配。但现实生活中企业往往存在人岗不匹配的状况。这是因为很多企业认为工作分析是个复杂、耗时的工作,没有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进行充分的分析,在对工作岗位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安排人员上岗,必然出现人岗不匹配。有时候即使对工作岗位进行了充分分析,但在招聘时,总是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完成指定的工作。此外,由于人员或岗位发生改变时,也要求对人员匹配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实现人员与岗位的动态调整,最终也会出现人岗不匹配的状况。

3茶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3.1员工的招聘与配置

茶的品种很多,有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黄茶、白茶等种类,而每种茶的制作工艺各不同,使得茶的功效不同,口感不同。饮茶之人会根据口味自行选择茶叶,再配上最佳的茶具,饮茶时据茶壶中的茶量适时添加。这在人员招聘与配置契合度很高。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岗匹配。首先岗位有层次、级别、种类之分。这就要求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才能的人。其次,由于人的发展既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后天环境的制约,使得人的能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人各种所长,各有所短,这就要求在进行人员配置的时候应该使得员工的优势能够在岗位上得以充分发挥。此外根据人员或岗位改变,人员匹配也要进行调整,而不是始终一职定终身。

3.2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茶艺讲究茶水的选取、茶具的选择。不同的茶叶由于特性、功效不同,所以对茶水的选择、茶具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讲究,这造就了茶叶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对于企业培训工作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训是企业必做的工作,也是经常性的一项工作,培训工作虽然经常做,但培训效果还是会出现不佳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在进行培训时,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企业进行培训应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确认是否需要培训,不同成员培训需求各异,需进行不同培训项目的设计。

3.3绩效管理

茶文化注重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在整个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通过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后需要经过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阶段。绩效计划的主体是管理者和员工,在制定绩效计划过程中,管理者共同制定组织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不是被动的参与进来,而是积极参与组织目标的制定,只有员工参与进来,他才能认可组织目标,才能懂得绩效管理的内涵,才能激发他的积极性,挖掘他的潜力,进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绩效实施过程中,需要员工参与信息的收集,通过员工收集信息,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此外员工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能及时发现绩效问题,进而加以改进,此外通过员工自行收集信息,而这些信息作为绩效考评的事实依据,能够确保绩效考评的公正性,能获得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认可。通过绩效反馈面谈,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助于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明确下一阶段的目标。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注重员工的参与,这样可有助于员工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有助于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还有利于强化合作精神和内部凝聚力,有助于员工能力的提升以及员工潜力的开发。

3.4薪酬、福利制度

篇2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产生和演进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董广杰1999:14)。”多样性的语言存在于多样性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语言表征结构的不同,而得以体现。本文就是分别从语言的各个表征层面——词语、句法、篇章,对汉英语言的差异做出分析,从而探究隐藏于语言差异之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一差异,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汉英语言的差异 

    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英两种语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与背景都是迥异的,在语言表征的各个层面,也自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1.词汇的差异 

    (1)文字。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先于文字产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的瞬时性,使得其表达信息无法保留,人类又为语言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化表达,于是文字产生。汉字造字的特点是表形表音表义,汉字的象形文字是二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平面介质的维度。汉语中的意义是从单个文字,再向词汇、句子直至篇章扩展的。相比之下,英语作为字母文字,单词是一维的,26个字母拆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单词只能从开头到结尾将所有的字母读一遍才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字母文字也有些词也采用类似的构词方法,比如后缀前缀的使用,但总体来说,英语表达一个新事物,更趋向于造一个全新的词,而不是使用音形义的组合。 

    (2)词汇。汉英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方面。抽象名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要经常得多,其数量也较多。英语中表示动作或特征的名词,即名词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计其数,如conceptualization、modification,wisdom等,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成为比较正式和规范的文章行文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情况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汉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形式上往往与形容词动词等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上的不同,这依赖于语境和交流者的表达意图。如“正确”这个词,在“他是正确的”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两个表达中,分别是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两种词性,没有英语中“correct”和形容词名词化的“correctness”这样的区分。而这种词汇层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关。 

    2.句法结构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思想表达,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的形式手段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必须要由连词、介词或关系词相连接,语言间逻辑性较强,强调各成分间的从属、平行、修饰及对比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结构。而汉语则以思维直接外化于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间接表达,所以是非形态语言,词和句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及对语境的依赖来体现其逻辑关系,成分间的辅助词也比较少,各部分间的所属关系也不会刻意体现,语义搭配的合理性决定其语义信息的准确性,是重意合的结构。“汉语是意和(parataxis)语言,结构松弛,形散而神聚,用词简洁……英语是形和(hypotaxis)语言,结构严谨。”(马秉义,2006)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语言结构,动作意义常由同源名词(这一点在词汇差异部分也有提及)或其他词类来表达,而汉语则有动态表达偏向,动作意义就直接用动词表达,所以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其原因是英语动词的造句功能比汉语小得多。英语的动词受到严格的主谓关系限制,一个主谓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动词,这种对动词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动词名词化,即变动为静,既保留了动词的意义,又可以使句子精练、严密、客观。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变静为动的情况。如:I am afraid I can’t teach you swimming. I think my little brother is a better teacher than I.译为:恐怕我教不了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这个例子中的teacher如果直译为老师,对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都不适应,所以转译为动词,其结果就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了。 

    (3)树形与竹形。英语拥有很多形态变化用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且还有十六种时态变化,加之各类连接词及从句,所以句子结构错综复杂。英语句子的核心框架是主、谓、宾结构,所有句子都依此基础结构为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并不断附以各种次要结构,构成一种葡萄树状结构,即在短短的主干上接挂着丰硕的葡萄。而汉语无形态变化,所以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利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先被表达,后发生后被提及,形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某一意义或意群的叙述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这就像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节节相通而延续下去。

    3.汉英语言篇章结构差异 

    (1)角度与篇章铺陈的思维。 汉英语言在行文中阐述观点时的人称用法是不同的。在杂文,评论中,英汉文章都用第一人称,但汉语文章则大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即“我们”,英语文章中这样的用法明显少于同题材的汉语文章。而在篇章论述时的思路铺陈方面,英语是直线型;而汉语则属螺旋型。所谓直线型(linear),即段落呈直线型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所谓螺旋型(spiral)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主题外围论述,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另外,英语是主语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则是主题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有的可以省略,有的必须省略,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别扭。 

    (2)汉英语篇的衔接差异。就句(包括完整句与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讨论的,英语语法比较严密,是重形合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篇章中,就是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通常由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therefore,when,however和某些特定短语、分句等相连接起来。这些功能词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属分句须由主从连接词引导。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接词或分号、逗号相连。而重意合的汉语,一些句子或分句有时不分主从关系,而只是并列在一起,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功能词或连接短语用得较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表征不同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邓炎昌1989:159)。”因此,研究文化的差异,从语言表征的不同入手,或许不是惟一的手段,但一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中英两种语言,能看到以下中西文化的不同。 

    1.词汇 

    词汇应当是语言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点,可以由这个民族所使用文字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包括重整体,重综合,重含蓄等。(董广杰1999:15)这一点正好被完美地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字形态上。中国汉字,正如中国建筑一样,讲究平衡对称的美感,布局均匀,格调圆满,每个字都体现出和谐之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我们再把目光投入西方。重视自我,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孕育出个人主义的文化,其强调的是吾生而独立,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生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生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一切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表现在英语字母没有意义,只有大写的“I”有意义。每个字母都是存立独在的个体,只有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成单词,才会具有意义。 

    2.思维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15-01

教育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即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彼此所处的作用、地位和态度等等。师生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价值主体和其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也就是说,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学效果势必要超出一般老师。因此,建立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健康良好的师生观对中国教育十分必要。

一、中国与加拿大的的师生关系差异

在加拿大,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注重互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尊重老师,但同时也认为老师并非圣贤,老师出错可以理解,老师不懂的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学生提问时,老师多以平等的口气询问“你的意见是什么”而非“我要点人回答问题”或者“你来回答”。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很强,学生及家长较容易投诉和批驳教师。师生关系相对平等且课堂的互动性较强。

而在中国的课堂上上,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氛围也较为肃静,上课要做端正,要发言要举手,要做什么一定要先向老师报告已经成为了绝对的规则。在中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老师十分信任也十分尊重,特别是面对老师的学识时,很少有学生会对老师的说法当面提问,除非老师先问一句:“有没有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一种“问话”的形式,即相对注重单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和控制,教师在课堂上权威地位明显,重点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

二、中国师生关系的文化探源

师生伦理关系在注重人伦的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备受重视,在伦理学中,“伦”指“人伦”,而“伦理”指调整人伦关系的调理、道德或原则,通俗来说就是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规范,而教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具有了鲜明的伦理性质。“君师并称,师道尊严”、“传道、授业、解惑”、“启发诱导”、“引发自得”等观念都是中国传统师生伦理关系的重点体现。无疑,这样的师生伦理的观念对如今中国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君师并称,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社会师生关系理念的主流。“君师并称”、“尊道必尊师”等观念都影响了如今的教师地位。而“师道尊严”观念,一方面将教师地位高同君主,师生关系在便有了君臣之色彩;另一方面,在人伦关系方面将师与亲并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观念给予了教师父亲般的地位和权力。

“传道、授业、解惑”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所在。在古代,教师是统治阶级传达其钦定的伦理规范的重要角色。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师生关系一直为主客体关系,教师为主,学生为客,这也就决定了如今的师生关系中教师较为主动这一特性。

“启发诱导”、“引发自得”的教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或指导,为学生指明学习方法和方向,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修。这可谓是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雏形。

三、加拿大师生关系的文化探源

从教育观来说,在加拿大人的词典中,education的首要意义是指导、训练、引出,次要意义是知识和能力,最后的意义才是教育,而我们的词典中教育就是“教育”最重要的意义。二者意义差别不可谓不大,教育强调的是被动、服从和规律,而education更为强调主动、创新和探索。

从教师职能来说,之前提到,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教师职责更多偏向“传道、授业解惑”。而加拿大人认为,教师只是一份工作,是一种职业,教学和社会上的任何人,包括学生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加拿大的师生关系中,平等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特点。

而从教育目的来说,加拿大人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教师不是一个塑造者,而是一个帮助者,帮助学生最大可能的获取在人生道路上能够幸福的能力。也因此,在加拿大的师生关系中,可以发现互动性成为了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希望通过与学生不同的互动,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帮助学生发挥其不同的潜力。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根据中加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差异,在构建中国当前教育体制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是人的一种高级心理需要,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这是学生发展重要的内驱力。同时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其发展性。

2、民主与平等。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生为本,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同时要注重教学的民主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尽可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3、理解与合作。教师要在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和他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莲英.师生伦理的反思与前瞻,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1(2)

篇5

一、加拿大文化简介及中加文化对比

(一)加拿大文化简介。

加拿大地广人稀,天气极寒。在恶劣的环境下,人们不敢轻易冒险,只能互相忍让及团结协作。这形成加拿大人遵守规则、行为保守的特点。加拿大有这样一段垦荒历史:军队或皇家骑警当先头部队,建立碉堡,然后去英国招募农民进行垦荒。当与土著产生冲突或发生战事时,农民就会到碉堡内躲避,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因此,这样的抗争过程造成了加拿大人缺乏冒险及开拓精神,更具包容性。

(二)特姆皮纳斯文化维度分析――中、加文化对比。

1.特殊主义VS普遍主义

加拿大文化偏向普遍主义,他们强调法治,认为制度高于一切,人人平等。加拿大处于寒带地区,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民众深知在缺乏住所、衣服和食物的情况下,随时会面临死亡。因而,为了预防未知风险,他们愿意把部份收入交给政府,由政府构建社会福利制度,形成社会安全网。因此,加拿大人强调法治,遵守制度。

相反,中国文化偏向普遍主义。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更热衷于学习各种社交手段、建立复杂的社会关系网,拜读各种社交宝典而非法律文集。不可否认,人治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较变通,更善于触类旁通,于不变中求万变。

2.中性化VS情绪化

加拿大文化是中性化的,也许是寒冷的天气冻结了加拿大人表现自我的激情,他们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给人一种较为冷淡的感觉。加拿大人知足常乐,谦和守礼,同时也不崇拜英雄,很少称赞他人。

中国文化也是中性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比较含蓄、沉稳的民族,人们认为谦虚是美德,不应过分表现自己。中国人一直提倡顾大局,识大体,情绪表露要分场合,要学会控制情绪。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国人的感情外露程度较低。

3.关系散漫VS关系特定

加拿大文化偏向关系特定,强调分析性思维,重注事物间的区别,不将所有事情混为一谈。

而中国文化则偏向关系散漫。在中国,不同的事情之间有着许多复杂的联系,经常是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文化中,很多事情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或许与中国文化中善变通、重权变有一定联系。

4.泛指VS特指

加拿大文化偏向特指,他们有明显的公共与私人空间。加拿大人不热情,也没有政治与宗教狂热,下班就回家休息,他们更愿意休闲自在地整理后花园,而不是过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他们不欢迎没有预约到访的不速之客。

5.时间导向

加拿大人注重现时利益,偏短期取向。传统农民文化深深影响加拿大的民族本性。农民所追求的,是现时温饱而不是长远的发展,他们在生活上安守本份,只注重于眼前出现的问题,不会为未知的未来忧虑。

中国人也较为注重现时利益,这从改革开放后粗放型经济的发展可以窥见。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地方以大量的资源浪费换取GDP的增长等等。中国短期取向的形成同样也深受传统小农思想的影响,这里表现出了与加拿大的一致性。

二、加拿大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建立在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多元文化成为加拿大企业文化的突出特色。在这样的氛围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融合碰撞,,以此化解风险和矛盾,形成企业的多元化文化。

1.经营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偏向个人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性差异。员工在企业中感受到平等,得到了平等的机会、空间,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将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与企业成长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和认同感。

2.推崇诚信、守法、负责

在普遍主义文化的影响下,加拿大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公民相信法律的力量,企业有法必依,视诚信为经营之本,全社会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依法经营是对国家和社会负责,是企业长久立足的根基。

3.低员工流动率及健康保障

加拿大的有关法律对工作环境、带薪休假、加班及企业解雇员工作了严格的规定。在企业中,不到万不得已,极少安排员工加班,体现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视。企业解雇员工有严格繁琐的手续,形成了员工队伍较为稳定的局面。

三、关于中、加合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思考

在拥有中国、加拿大两种不同国籍雇员的中加合资企业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中加不同背景员工的文化认知难题,既要力求公平,又要,将文化融合发展成企业独特优势,将企业竞争优势最大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全员参与。

在中加合资企业中,应尊重员工个体,使每个员工都能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来,如此便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员工自觉地关心企业的荣辱兴衰,从而凝聚成强大的群体力量,更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绩效管理――加强领导与员工的沟通。

在中加合资企业绩效管理中,要缩小权力距离,广开反馈言路。在绩效面谈中不应只是一味地由领导进行评价,而是要使员工拥有平等的话语权,有机会表露心声。

(三)培训――重视员工个人的发展。

员工一旦被加拿大企业聘用,就会得到一套有针对性的,量身定做的培训计划。这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一脉相通,有效地稳定了员工队伍。而中国企业更多是从企业利益出发,更注重于实用性培训,缺少明确的培训体系。

在中加合资企业中,应该权衡好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利益的关系。企业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成为通才,重点培养企业的专才,以员工的发展推动企业的发展。

篇6

[作者]陆潇玲,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桂林,541006。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2-0117-006

引言

关于“黑衣壮”这个称谓在学术界中的正式提法,较早应见于《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1998年第一版)一书中。当然,“黑衣壮”纯属他称,当地人自称“敏人”,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均以“敏人”称呼该族群。“以歌为媒”,“族内通婚”,“不落夫家”,“至今黑衣壮老少均着自织自染的黑衣服”等现象是部分学术文章对“敏人”传统习俗已有的描述,顾名思义,这使得这个族群显得亦加神秘、特殊、另类。在全球化背景下,“敏人”文化、习俗果真如以上所述的以原汁原味形式呈现,“敏人”是否如此神秘、封闭、落伍,其村寨是否如宣传片中所展示的“世外桃源”,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话题。

一、他者视野中的“敏人”文化

1、“敏人”婚俗

族内通婚和早婚制度。在诸多论述“敏人”婚礼习俗的学术文章、新闻报道或旅游专刊中,都频繁出现“族内通婚”、“女子不外嫁,男子不外娶”,“禁止近亲结婚”等传奇描述,“就说他们的婚姻习俗,二三百年来都只有在黑衣壮内部通婚,一直没有与别的壮族群或汉族、瑶族联姻”,以此为出发点来解读“敏人”的精神信仰、仪礼习惯,“黑衣壮至今一直实行严格的族内婚制,即只有双方都是黑衣壮的男女才能通婚,这种具有强制性的通婚习俗既是祖辈传统的沿袭,也是保持‘黑’之传统的举措……”这位学者认为,“敏人”之所以能保持以黑为美的审美情趣,尊黑爱黑的传统观念,乃得益于其至今还实行的族内通婚制,“黑衣壮人不管是初婚或是再婚,只有双方都是黑衣壮的男女才能通婚,不能与黑衣壮以外的其他壮族族群或别的民族通婚,而且规定族群内直系血亲和七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何毛堂也认同该族群族内通婚的观点,他认为“敏人”不仅保持族内婚制习俗,还有意识禁止近亲结婚,但一贯的同村婚、同籍婚不利于黑衣壮人后代的优化,从而衍生出顺从、阴郁、内向的性格。“他们恪守族规,只与族内人通婚。直至现在,哪怕是已在外打天下,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个黑衣壮伴侣来同甘共苦”,这位学者把“敏人”的族内婚说法投射一种信息:非本族人不娶不嫁。

婚后生活。对婚后生活的考察,学者们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就是婚后的“敏人”女性不落夫家,“婚礼之后,新娘即回娘家,只有逢年过节或农忙时节,夫家派人来请时,才能到夫家住几天,直到怀孕生下孩子,才到夫家定居”。“至午夜鸡叫头遍时,新娘必须悄悄地和伴娘返回娘家(无论路途多远)。此后,每个月,由男方的妹妹或姐姐到女方家接新娘去男方家帮工二至三日,小住二三日后,新娘又返回娘家与父母兄弟共同生活。”这里把“敏人”的不落夫家习俗写得生动有趣、神秘传奇,认为婚后的女性仍与父兄同住是必然的,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媳妇未生育孩子,就没有长住夫家的资格。

2、“敏人”服饰

在“敏人”服饰介绍中,很多学者认为“敏人”至今还着黑衣、穿布鞋、戴银饰。在《探访神秘的黑衣壮》一文中,作者提到了“敏人”的织染手工技术和现今的服饰打扮,“时至今日那坡黑衣壮仍保存着传统的蓝靛染织工艺,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黑衣壮自种、自织、自染、自穿,是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谈及日常衣着时,该作者还把他们的服饰和传说相联系,认为该族群的传说“决定了黑衣壮服饰的形成和延续”,他们时至今日还保留着爱黑穿黑色的传统,主要是因为“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深入人心”。因此这些学者认为,即使是在全球化日益演进、现代化加快的今天,“敏人”仍然尊黑爱黑,以黑为美,使用黑布制成衣,缝布鞋。

3、歌舞文化

有人认为,所谓“敏人”原生态山歌就是影片中播放的“尼的呀”调子,如第三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年轻歌手演唱的《山歌年年唱春光》,有的学者还把“敏”山歌分为捶布歌、伐木歌、劳动歌、婚丧歌、相亲访友歌、祝寿歌、敬酒歌等。

在一些研究者的眼中,“敏人”舞蹈可谓丰富多彩,在《广西黑衣壮舞蹈的发掘和继承》一文中,该作者把“敏人”舞蹈分为三类,一是“祝寿舞”、“贺对舞”和“团结(棕榈)舞”,传达“敏人”人生的美好愿望;二是“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意在表达“敏人”保卫家园,打击入侵者的决心;三是“献红舞”、“捶布舞”,重在映射日常生活场景。

4、亲属称谓

何毛堂等人认为“敏人”亲属称谓属夏威夷类型,即同性别的同代亲属用同一称呼,“按当地习俗,孩子们不仅称亲生的父母为‘爹’、‘姆(妈)’而且把父亲的兄弟(含表兄弟)和母亲的姐妹(含表姐妹)都称作爹妈”,在《千山万弄中的黑衣壮》一文中也提及“敏人”的亲属称谓,“黑衣壮不仅把亲生的父亲称父亲即‘爹’、并把父亲的所有兄弟(包括从表兄弟、再从表兄弟)都称作爹,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都称作‘爹’;黑衣壮不仅把亲生母亲称作‘姆’即妈,并把母亲的所有姐妹(包括从表姐妹、再从表姐妹)称作‘姆’,而且把凡是有了孩子的成年女子都称作‘姆”’。这里又在原来同称的基础上添上从表兄弟(姐妹)、再从表兄弟(姐妹)及所有有了孩子的成年男子和女子,把“敏人”的亲属称谓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

二、当地真实与他者幻想的辩证:我眼中的“敏人”文化

在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人们的生存模式、思维方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变迁,它也随之变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其传统文化、风俗礼仪并非如以上学者所说的,能够抵制外来文化的干扰,一如既往地坚守本民族传统的民俗民风;“敏人”也不像一些考察者所描述的那样,至今还保持“族内通婚”制,历史发展进程中,他们的语言称谓、婚姻观念、服饰文化、生活禁忌等业已发生变化。

近年来,由那坡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与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该族群的中青年有机会前往广东、福建等地打工,这为他们的恋爱对象、择偶范围提供了广阔平台,就恋爱对象而言,外出打工的“敏人”男子喜欢追求外地姑娘,而女子也乐意与其他族群男子交往。恋爱、求偶的范围由本地扩大到如四川、安徽等省市,总之,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在弄公屯(龙华村的一个自然屯),外出打工18人,其中青年男性11人,女性7人,与族外人结婚6人,占总比例30%。如弄莫屯许小飞(化名),前几年去广东打工与一位河南姑娘相恋,趁过节之时带女友回家,并未举办结婚仪式,现在夫妇俩已有孩子,而这位河南姑娘会讲“敏”方言,能

干繁重农活,公婆及亲戚们都相当欣赏这位外来媳妇。有“引进来”自然就有“走出去”,但后者更占优势,在弄公屯,1985年后出生的女孩共9人,其中就有5人外嫁(跨省婚)。

当前,“敏人”支系内也有新结合的夫妇,不过已成婚期大大缩短,一般情况下订婚半年或一年后就举行婚礼。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思想较为开放的青年男女认为,要经过恋爱、定亲、订婚、结婚四个阶段过于繁琐,便实行“四合一”,即定亲、订婚、结婚,满月酒四仪合一。

择偶范围、恋爱对象范围扩大,婚期缩短,逐渐形成“现代版”的婚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聘金逐年增多,嫁妆愈加多样化。“敏人”传统订婚的聘金为120银圆,现在最少为2000元人民币,多则5000、6000、7000元不等。而女子嫁妆在过去的锅碗瓢盆、土布被子、蚊帐和木箱的基础之上添加衣橱、洗衣机、摩托车、电冰箱、席梦思、毛毯等,跟聘金成正比,但其实嫁妆的费用远超于聘金,当地人有句话正是反映了这种现象:“宁愿娶个媳妇,也不愿嫁个女儿”。

二是新娘嫁衣的逐步“改装”。传统的嫁衣穿戴繁缛、配饰复杂。改装后的“敏”姑娘嫁衣,上衣仿唐装式样而制,形制宽大,简单精美,用“西华”头巾,不穿裙子,只穿黑裤子,不穿翘头绣花鞋,穿平地绣花鞋,这还是1980年至2000年间的穿戴形式,近几年来的新娘索性不穿本民族嫁衣,而选择市场上的时装。曾有这样一个例子,弄公屯黄姓青年结婚当天,有专人前来采风,摄影师为了增加作品原创性,要求迎接新娘的两位姑娘穿上传统服饰,姑娘们听凭摄影师指挥,按部就班,但出乎大家意料,新娘并不乐意配合,当晚着时装以示“抗议”。婚礼上尚且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敏人”更不会穿传统服装了。现在,在该族群村落,随处可看到着时装衣饰、穿牛仔裤、染黄发的青年。他们认为,传统服装是古板、守旧、落后的标志,想要融人大众,必须远离这种“土气”,而中老年“敏人”虽没有如此厌弃传统服装,却也心照不宣穿市集上买来的“唐装”,而在一些学术文章或部分宣传资料中,认为“敏人”男女老少至今还着黑衣、穿布鞋、佩戴银饰的说法,不管是考察尚未到位或为了宣传“敏人”文化,打造“敏人”品牌也好,其实都是一种片面的说法。

三是歌舞失去原有功能。过去的“敏人”山歌(本文只要指“伦”)是青年男女实现自由恋爱的一种工具,在婚礼上作一种娱乐消遣,但目前在婚礼中山歌逐渐退出酒席饭桌,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而不像一些人所说的,

“敏人”至今还常在田头地里、婚育场合唱山歌。再者,“敏人”山歌本无伴奏,有词作者,无作曲人,在劳作或娱乐中即兴而唱、随性而编,多为七言两句或五言两句,而近几年来出现的“敏人”“原生态山歌”则有词曲作者,有七言四句,八言四句不等,还添上了“尼的呀”、“贝呀侬”等起头语,分男女高音、男女低音等多声部,如《柳敏盖柳》(黑衣壮的酒,郭庆宣词,林海东曲);有男女独唱,伴唱,如《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蓝怀唱词,傅磐曲),不论是歌词选用,演唱方式还是伴奏,与“敏人”的山歌相差甚远,但这些与“敏人”山歌大相径庭的新歌却被部分人误为原生态“敏人”山歌,显然是对原生态歌曲定义的误解。所谓原生态歌曲,就是“在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世代流传的,由未受过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地人(主要是农民,兼及其他从业者)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调所演唱的口头歌曲”,但“敏人”新歌的词曲作者多为文化部门工作人员或民间文化人,受过现代学校教育,在政府部门工作,这显然不符合原生态歌曲定义中的首要条件;第二,原生态歌曲用方言土调演唱,“敏人”新歌演唱者确实采用土语演唱,但据笔者二十几年的耳闻目睹,其调子并非“敏人”山歌调子,“敏人”山歌一般情况下是男女各自两句连环对唱,以句子为单位,而“新歌”则以一首为单位。另外是“敏人”的舞蹈,有人把“敏人”舞蹈分为祝寿舞、贺对舞、团结舞、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献红舞、捶布舞等九种之多,声称这些舞蹈常见于“敏人”各种仪式和日常生活中。但据笔者考察,“敏人”只在仪式中有舞蹈,如丧礼中的围棺舞,婚礼中的贺对舞,捶布舞则不能当做真正意义上的舞蹈,只是过去“敏人”妇女加工布料的一道工序,而这位学者把捶布这项劳动视作舞蹈,显然是赋予捶布艺术性了。至于团结舞、黑枪舞、花鞭舞、自卫舞、战阵舞等这几种舞蹈,笔者曾在“黑衣壮风情园”见过年轻演员群舞,但应是民俗旅游开发后文化部门或其他人士对“敏人”歌舞的“浓缩”或“改编”。

四是从不落夫家到渐落夫家。传统的“敏人”姑娘婚后不落夫家,除非是农忙时节或过年过节时夫家派人来接才“勉为其难”跟着去,加之对的过分掩盖和隐藏,导致夫妇早婚晚育,不过几年来不落夫家之俗逐渐消失,姑娘恋爱时可常到夫家,甚至婚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夫家度过,与传统新嫁娘不同,年轻“敏人”姑娘们大胆、干练、乐观,尤其是常往沿海地区打工的“敏人”姑娘,她们也用现代通讯工具,上网聊天,买时装,挂耳环,去KTV,而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敏人”是愚昧、顺从、阴郁、内向的。

五是亲属称谓语的变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默多克把亲属称谓分为六种,分别是爱斯基摩亲属称谓、夏威夷亲属称谓、易洛魁亲属称谓、奥马哈亲属称谓、克劳亲属称谓和苏丹式亲属称谓,这是默多克对人类学的一大贡献。何毛堂等人认为“敏人”的亲属称谓属夏威夷类型,其实不然。“敏人”称父母为“爹”,“蔑”,叫爷爷奶奶“公”、“娅”,外公外婆为“缺大”、“娅代”(母亲的哥嫂也用此称),父亲兄弟为“爷”(伯)、“搜”(叔),称父亲和母亲的姐姐为“八”(姑妈)、父亲妹为“阿”(姑)。统称母亲的弟、妹为“娜”(舅,姨),舅娘为“娜罗”,夫妻间不管面称或背称都以“蔑”和“确”后加子女名。姻亲称谓与血亲称谓稍不同,夫妻二人对岳父母或公婆的面称要随对方称,互称对方父母“爹”,“蔑”,称自己为“儿”,不能称“我”,否则视为无礼,生育孩子后可随子称。但从2000年后,亲属称谓的礼节性减弱,只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敏人”非常重视称谓的礼节特征,女婿、儿媳在岳父母前或公婆面前称自称“儿”,“70后”的“敏人”则不以为然,大胆以“我”自称,其礼貌性大大减弱。从类别来看,“敏人”并非把父亲及其兄弟都称作“父亲”,而是各个亲属都有自己的称呼,除了父亲和母亲的姐姐,母亲的弟妹用同称谓,交表、平表的兄弟姐妹与同胞兄弟姐妹同称谓外,因此“敏人”亲属称谓不属夏威夷型,亦不属于六种亲属称谓中的任何一种,只能说有部分与苏丹式或易洛魁式相似。

三、他者对“敏人”文化产生误解的原因

笔者认为,“敏人”的世界并非学者、游客所想象的与世隔绝,他们也非保守、内向、阴郁,人们忽视了“敏人”在社会现代潮流中所经受的欢乐和苦难,疏忽“敏人”文化作为全球文化因子的变异性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者、专家、政府部门不惜笔墨和大量的投资把“敏人”神秘化、理想化呢?以下就从不同的角色进行探讨。

第一、开拓学术领域,提升研究价值的需要。现代田野作业理论认为,田野作业是“在反殖

民主义、反文化霸权的世界潮流中,所兴起的一种关注非主流人类群体的文化耐心,一种不同于以往学术圈内活动的圈外事业,一种有别于书斋研究的遐想学风和一种冲破学者想象力的认知体系”。在中国,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先后掀起了对边缘群体关注的热潮,学者们摈弃书斋,重田野调查,寻求标新立异的东西,以填补学术界的空白,这种“发现”要获得认可,需要证据的支撑,象征物的支持,为此学者们不断为自己的新发现注入新鲜血液,寻找象征物来维持它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敏”文化的研究已有10余年,旅游开发也已有10年,其中以“黑衣壮”为研究主题的“发现”数不胜数,以上提到的“族内通婚”、“不落夫家”等就是例证,这些例证给人神秘的美感,但从学术研究上讲,缺乏历史维度,欠缺流动思维。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政府而言,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是一项重大任务。在国家“旅游做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策倡导下,在各地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势头良好的前提下,那坡县政府尝试将“敏人”的民俗文化转为经济资源优势,把经济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提高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黑衣壮风情园”的开发策划、硬件设施、舞场布置和传统干栏建筑的保护中,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其中用自治区旅游局拨款的20万元,南车集团帮扶82万,完成了舞场、歌哨、展厅等设施建设,并要求旅游、宣传、文体等部门通力合作,编写“敏人”新歌、改编“敏人”舞蹈、宣传其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过分加大对“敏”文化神秘性、独特性的渲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第三、寻找白云深处“桃花园”,满足怀旧情绪。自上个世纪伊始,民俗文化不再被视为保守、蒙昧、迷信的象征物,而是作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这种新兴的、具有后现代意味的人文旅游类型被称为“后旅游”。“后旅游”反映了人们对全球化带来的农业丧失、工业化带来的都市喧嚣和商业化带来的嘈杂的一种回避,对安宁静谧、视野旷达、夜不闭户“田园牧野”生活的向往。在这种文化心态笼罩下,“黑衣壮风情园”的问世给苦苦追寻现代版“桃花园”的人们增添了许多遐想,抑或“黑衣壮风情园”就是他们心中的“桃花园”,这也是诱惑游客一个因素。

第四、刻板印象的延续。“敏人”的“发现”,既有官方的识别和打造、学术界的介入和调研,也有旅游部门以及摄影家们的因素,可以说是各方沟通合作、汇融共赢的硕果。然而有部分人却在原有意识景观上添砖加瓦,使得原本神秘的“田园牧野”式生活愈加神秘,“敏人”质朴无华的外衣经过书本、电视的宣传和报道,美丽的传说不断重复编织、描绘,久而久之,人们便相信这种文化特质是亘古不变的,从此,刻板印象已形成,难以磨灭,即便它是个美丽的错误。

篇7

后来,王妃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让身边的宫女品尝了自己的饮品。然后告诉宫女:不用再调查了。王妃的秘诀就是每天都要喝来自中国的红茶,这是保持自己身材的最重要秘诀。于是,在当时的阿拉伯国家,很多上层社会的女性开始喝中国的红茶。一时之间,红茶成为阿拉伯上流社会的新宠。

以上仅仅是一则故事,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过,茶叶在世界各国的上流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则“调味剂”。数百年前,清朝政府统一了国土庞大的中国。而作为表示臣服的一种方式,各地都要向皇帝赠送奇珍异宝。当时云南向雍正皇帝进献的就是一种在今天人们看来非常宝贵的茶叶:普洱茶。而多年后,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朝普洱御茶“万寿龙团”走出深宫,在8名干警的护送下,经过天津、济南、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宁后,到达昆明,最后回到了普洱茶的故乡:当时的云南思茅市(现已改叫普洱市)。伴随万寿龙团“出宫”的还有雍正皇帝批设“普洱”府治的进贡清单、钦点普洱茶为贡茶的奏折等。与茶叶相关的5件国宝让今人打开了眼界。同时,普洱茶也重新风靡了整个神州大地。

普洱,作为一种山野文化的象征,最终进入到象征权利和地位的皇室,并被保存至今。这已经不单纯是皇室喜欢喝茶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了。试着想象一下:雍正皇帝,在日理万机后,最想饮用的不是什么“银耳莲子羹”,或者什么燕窝等高级补品,而是品用的传统普洱,这种意义,可以相见是一种对皇城的围墙之外的世界的一种想象。这对于久居皇城的皇室子弟来讲,他们对普洱的钟情,绝对不止是喝茶这么简单。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故宫的2.5公斤的“万寿龙团”,其市场估价就超过580万元。而为保全起见,组织方还为团茶、茶饼、茶膏三件国宝买下了1999万元的巨额保险。可见,茶叶在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普洱茶在国内兴起,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来自普洱茶本身的文化。据说普洱茶种类繁多,并且不同档次的普洱茶功效也不同。据说在一些国际社交场合, 普洱茶经常被作为礼品敬送给国际友人。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时至今日,茶文化已经有了不同的涵义。故宫保存百年的普洱全国巡展的故事,就充分表明了古代茶文化对于现代人的历史意义。作为一种文物文化,中国茶是拥有深厚底蕴的。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茶叶作为社交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 对于中国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适用的。

而说到茶叶在中国的文化底蕴,则应该从陆羽的《茶经》说起,《茶经》云:茶根自古在神州,茶史悠悠数千秋。神农采药中毒日,七十二回肿咽喉。地转天旋双目暗,七窍殷殷鲜血流。奈何毒深无解药,凤凰飞过也怀愁。野鹿忽来衔嫩叶,哀唤神农声呦呦。神农半醒食嫩叶,嫩叶入口明双眸。忽觉眼前别样绿,六腑清新四肢柔。神农随鹿觅嘉树,遥见葱茏茶满丘……

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记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追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大概有几个阶段:(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他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唐代的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

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不过,无论人们持有什么样的观点,但更多的人愿意相信:茶叶发源于中国。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而如今,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对于茶叶的喜爱,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对象。中国人喝茶,是非常讲究的,也因此,很多国际友人到中国来专门学习中国的茶道。在古筝琴韵下,品着来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国茶叶,对于很多国际友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新奇的社会体验。而更多的国际友人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也都会带回一些中国的茶叶,回国赠送给亲朋好友。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多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就非常喜欢来自中国的绿茶。女王认为:中国的绿茶,茶香浓郁,入口清淡,非常适合饮用。在白金汉宫,在女王的招待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来自中国的茶叶。这对于一切时尚生活追随皇宫的英国民众来讲,这是一种古老与优雅文化的结合体,是英国绅士必须具备的生活习惯,也是重大活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很显然,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而毫无疑问,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在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经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时期,种茶业已经拥有一定的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而到了汉朝,茶叶则成为了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而在当今社会,中国很多大城市中,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茶馆。而茶馆,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老舍先生的《茶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但同样也反映了中国茶文化的社会背景。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现在社会,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饮茶思源

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

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吟、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古代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之说,以茶代酒体现传统美德,符合今天中央倡导的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规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时期茶文化孕育出来的新的社会功能。上海少儿茶艺通过自己动手,学习茶科学,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敬茶中,展现出对长辈的尊敬,对父母的孝敬,对同学的敬意。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二十一个方面。

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今天所处的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讲利益、讲效益。但人情较为冷漠,人际关系趋于淡漠。通过茶楼、茶艺馆品茗或茶艺,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朋友相聚在旧式茶馆里,随意说笑,回忆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

篇8

茶和可可、咖啡被列为是世界三大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的好处数不胜数,并且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更是值得品评的。中国作为茶的故乡,茶文化更是原汁原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茶也是有独特感情的:当有客人来到家中时,沏上一杯热茶是热情和礼貌;周末和好友一起喝一杯清茶是轻松更是快乐;独自一人时沏一杯好茶看一本好书是精神的收获更是身体的享受。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国的茶文化。

一、茶的起源

对于茶的起源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起源于汉代,也有人说起源于唐代,而更有学者研究说早在神农时代就已经有茶的出现了。不管怎样,茶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发展和成熟,之后又流传到日本韩国等地区,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中国茶文化更是备受关注。茶文化悠久而绵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茶出现的初期是作为药材来使用的,因为它有许多特别的功效,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材,如今也是如此。后期经过长期的发展,茶才演变为今天的传统饮料。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离不开的茶,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茶。中国有许多俗语中也时常出现茶的身影,如“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人”,“饭后一杯茶,老来不眼花”,“若想百岁翁,与茶打交道”等等。这些俗语也充分证明了人们对茶的重视程度。

二、茶的种类

茶分许多种,有红茶、绿茶、花茶等等。绿茶是最原本的茶,是种植茶树然后采摘、晒干等工序之后制作而成的。对于茶的采摘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据说好茶采摘的必须女孩而且是未婚的妙龄女子,采摘什么样的叶子,用怎样的手法,怎样晾晒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而红茶,是指绿茶经过发酵以后制成的,它与绿茶不同,泡制之后会成红色,味道也别有一番。花茶便是各种花的花瓣晾干之后制作成的,有茉莉花茶、玫瑰花茶、茶等等,它们的引用也有许多不同的功效。当枯萎的花朵在杯中再次绽开的时候,还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三、茶的功效

茶作为中国人传统的饮料,也是中国人最普遍喜爱的饮料,它有许多奇妙的功效。首先,饮茶可以提神,我们经常在工作和学习需要精力时喝一些茶使自己精神起来。其次,茶还可以消食、健脾胃,人们一般都在饭后喝一杯,这样可以去除食物的油腻感,达到消食健脾胃的功效,所谓“饭后一杯茶,老来不眼花”就是指此功效。再次,多饮茶能降油脂,不会有得三高的危险,在三高病逐渐严重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注意生活和饮食方式,预防变成三高人士。所以,饮茶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被推崇。最后,其实茶的功效不止这些,还有更多的好处,其中最受现代人欢迎的就是茶有减肥的效果。饭后喝茶能够去油腻,减少脂肪在体内的囤积,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所以,也非常受女孩子们的欢迎。

四、茶的今天

篇9

关键词:

茶;咖啡;文化差异

文化,经常被很多文人及学者们挂在嘴边或者写到文字里面。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长时间以来就未曾停息过,并且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主题。能够让人意识到的是文化的的确确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是由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这两部分组成的,而精神生活强调的就是文化上的生活,也就是说没有文化就没有人们的精神生活。众所周知,茶与咖啡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饮品,茶的清香淡雅给饮茶者带来沁人心脾的陶醉之感,而咖啡的浓郁醇香则给饮者带来回味无穷的境界。茶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独特的饮品,自古以来它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咖啡于西方人而言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如今茶与咖啡已经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尽管这两者都扮演着静心、舒适、闲淡、享受且注重品位的一种生活文化,但是两者却在很多方面表现着很大的不同,主要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1茶与咖啡的起源

1.1茶的起源

关于茶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坛,并且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解释。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并且茶也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引入到世界各地的,实际上中国的确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有茶的存在了,无论是从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当中,还是从古代诗歌对茶的描写里,都可以看出茶在中国由来已久。尽管对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说法,但是却不曾对茶的起源有个定论,关于茶的原产地有西南说,四川说,江浙说等。而茶的发源时间更是众说不一,分别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等。总之,茶的起源和时间仍然因为历史记载的缺乏和不精确而显得模糊不清,但是这些并不影响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1.2咖啡的起源

咖啡的起源同茶的起源是有相似性的,即它也是没有一个定论和确定的说法的。根据历史学家的解释说,非洲是咖啡的故乡,咖啡树最早生长在埃及的咖法(Kaffa)省,并且据说在17世纪中叶的时候,土耳其的大使们将咖啡引入到了法国,之后法国将咖啡推向了西方的各个国家。总之,茶与咖啡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并且由于历史的久远性以及史料的缺乏性问题,关于茶与咖啡的真实起源等问题已经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一点的是这两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的主要饮品,并且逐渐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并不断充实和发扬。与茶并列的咖啡亦是西方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也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咖啡文化。两者在世界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2茶和咖啡的普及发展状况

2.1茶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国土之中,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茶文化,比如说有茶艺、茶道、茶具、茶包装、茶楼设计以及茶诗和茶禅等等很多方面。饮茶在很多时候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饮茶,它代表了更多语言性的传达与阐述,代表了艺术的境界与审美。一方面它使得人们精神生活或者说是文化生活不断充实和富裕,另一方面它又推动着茶具、茶器以及茶文化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并且在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吸收了中华的茶道文化,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与茶艺术。据统计茶是在16世纪的时候引入欧洲的,到18世纪的时候茶多在欧洲已经盛行起来了。之后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垄断中国的茶市场和茶商品贸易,不断的强行进入中国市场,逐渐地形成了对中国茶的控制。之后美国虽然没有直接的参与到对中国茶的垄断中来,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世界地位将发端于英国的速溶茶和冰茶推广到了全世界。

2.2咖啡的普及与发展状况

据调查显示,咖啡在西方国家里的传播和兴起要比茶叶晚一些,据说在17世纪的时候,新理性主义的思想在欧洲迅速地蔓延开来,并且这一新思想催生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接着在此思想的传播之下带动了具有“醒脑剂”功能的咖啡的盛行。西方国家为了打破阿拉伯人对咖啡生产的上的垄断,荷兰人与法国人都耗费了巨大的精力,终于在爪哇和中南美种植成功,并且开始大量生产。自此以后咖啡就持续地进入到欧洲的市场之中来,并且深受各个国家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咖啡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主要的是集中在聚会社交的场所之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北美,据说咖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而美国对咖啡的营销策略是推广真空罐装的咖啡和速溶性的咖啡。并且美国在1971年的时候在西雅图创立了首家集聚咖啡文化的场所即星巴克,今天的星巴克更是在多地都发展起来了,逐渐的成为世界咖啡文化的中心之地。大约是在20世纪的时候咖啡才传入到中国的,并且是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但是那时的咖啡还只是凤毛麟角,并没有在中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咖啡才在更大的范围内被中国人所传播。咖啡于国人而言一直都是一种舶来品,它代表的是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与好奇,尤其是在国内各个地方兴起的星巴克这样的咖啡文化中心更是对时尚的展现,同时也是国人们了解国外文化的一种途径。

3茶和咖啡与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的范围可谓是包罗万象,文化属性也是繁多的,包括饮食文化、出行文化、艺术文化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围。茶与咖啡都是闻名世界的饮品,两者都属于饮食文化的范畴,但是由于两者发展的深远性以及它们呈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性使得它们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即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们是源自于生活而又凌驾于生活之上的一种存在形式。但是不管如何理解和把握,一个很明晰的事实是文化的的确确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体现了一种人文性、民俗性以及民族的色彩与性情。下面我们就针对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上的不同,来更深层次的分析两种文化背后的国民性,以期为中西方的差异性寻得一份合理的解释。

3.1中庸之道与崇力竞争的差异

中国人是喜欢茶的,好多人都喜欢茶的清新淡雅、喜欢茶的温和性情。饮茶者需要静心体味,才会体会到茶的幽香与怡情,慢慢地感受着茶色与茶韵,将茶的性情与中国的中庸之道结合起来,寻求中庸和谐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茶树是可以栽种到各家的门前或者门后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接触自然的机会,练就了人们朴实、淳厚、谦和的性情。中国的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中心,它融儒释道三家于一体,将传统文化里的谦让、恭俭以及宽容和博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3.2保守内向与开拓创新的差异

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式的生活状态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仅仅的局限于自家的范围之内,那种重视宗族观念与血缘体系的生活让人们较多地存在保守性、注重内省而轻视开拓的文化形态。相反,西方国家则较多地受到当地山地与海洋的影响,受到地势上的阻碍,在寻求改变生存之道的时候也开拓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风格。在茶和咖啡的传播过程中两地发展上的不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文化上有着不同的表达。在两地之间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中就表现出了这些方面的不同。茶的口味、形态和营销策略在中国是一个逐渐演变的漫长过程,几千年来变化不大,我们倾向于“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所以说茶在我国尽管存在深远,历史也很悠久,有着我们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但是它却并未将中国的这些特色引领到世界的范围之内。欧美国家则不一样,他们依据自己的开拓精神,在短期之内就开发了方便携带和泡制的袋泡茶、速溶茶以及冰茶等。尽管中国仍然是茶的最大生产国,但是西方国家却不断的研发新的茶形式与咖啡形式。比如说现今流行世界的星巴克就展现了西方人的开拓精神。所以说中国可以在保持自身茶文化的同时要着力地开拓创新,发展茶文化的新的存在形式。让茶更好地走向世界,并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结语

茶文化是中庸文化,中国人喝茶追求的是静心,静身,修身养性。西方人喝咖啡追求的是激情,热烈,奔放,方便,快捷。这两种饮品给中西方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以及影响程度,从以上茶与咖啡的起源与它们的发展和普及状况来看,茶与咖啡的背后的确蕴含着不同地域下的不同文化,这给我们更好的了解西方提供了一个路径选择。

作者:叶婷婷 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众所周知,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茶文化不断的吸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包容性的文化格局。而当它与中国民间音乐相遇时,仿佛遇到了自己的“知音”。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民间音乐也具有颇高的“江湖地位”。在传统文化味道越来越淡薄的当代社会,从民间音乐上,我们能够搜寻到更多关于茶文化的记忆。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对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茶文化集合了儒家、道家、佛家中的文化理论并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中平和的处世态度。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也仿佛在经历一场盛大的洗礼。同时,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茶文化也受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熏陶。民间音乐取材于民间,它没有经过隆重的包装,也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却反映了百姓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1.1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起源

中国是茶文化的故乡。首先,从地域角度上来说,地大物博的中国给予了茶文化成长以及繁衍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肥沃的土壤都为茶叶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孕育了浓厚的东方特色茶文化。其次,当我们细细的品味茶文化时就会发现,茶文化中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核心思想十分契合。从茶文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而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受到大众的欢迎,不仅是因为它的功效,更是因为它给了普通大众生活的希望,并给予心灵上的支持和灵魂上的补给,对于一些以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茶不仅能够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以及美好的物质生活,也成为了他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在劳作期间,茶成为了他们的伙伴和朋友。在每天的相处中,他们和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看过茶叶的舒展,闻过茶叶的清香,更深知茶叶的秉性。经过长期的实践,他们将自己对茶叶的见解口口相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种植、采收、冲泡的技巧,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当然,与图腾文化在草原民族的地位一样,茶文化在其心中也是不可侵犯的存在。他们将把茶叶中发现的生活信条记录下来,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音乐则成为了最普遍的记录方式,他们为茶文化写词、谱曲,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茶的热爱和钟情。最后,这些来自于劳动者的歌曲也成为了当地必不可少的文化特色。

1.2茶文化中民间音乐的发展

自从唐朝开始,茶叶开始广泛的种植。随着茶叶的普及,普通百姓也开始接触茶文化,并逐渐成了民间艺人重要的灵感来源。可见,在百花齐放的文化盛世,茶文化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它不仅获得了著名诗人的热爱,也是众多民间艺人创作的取材“基地”。到了宋朝,茶文化与民间音乐的互动更加频繁。在清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的采茶戏,它们的风格或诙谐幽默、或轻松明快,而曲风大都婉转动听,朗朗上口。由于它们大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因而传播的范围十分的广泛。例如:在安化地区,为了将残枝、枯叶等挑选出来,提高茶叶制品的质量,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拣茶。这道工序必须依靠手工进行,才能够保证其最后的质量。在拣茶的过程中,为了缓解沉闷的劳动气氛,安化的妇女们将茶文化融入到了自己的民歌中,创作出了一首与茶有关的民歌。这首歌经过了一些改变之后,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十二个月采茶》。

2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

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颇高的研究价值。民间音乐也是普通大众生活的写照,从耳熟能详的民间音乐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民间艺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也能够借由他们的作品得知民间大众的生活状态。茶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成为了整个民间生活最忠实的记录者。如果说茶文化能够为大众提供精神上的食粮,那么民间音乐无疑是他们呼吸的氧气。而作为极具古代艺术的两个历史悠久的“杰作”,传统茶文化与民间音乐都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都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它们才得以长久的流传下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历史的摩擦,我们难免会丢失一些文化片段,这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是巨大的损失。作为民间艺术的典范,民间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也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因此,能够认识到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就能够将茶文化推向更加宽广的舞台。

2.1民间音乐增加了茶艺表演的表现形式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中国的茶艺表演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起来。从隋朝开始,茶艺表演已经成为皇家的御用表演。而在茶艺表演中,音乐是最特别的存在之一。背景音乐的作用不仅能够烘托茶文化的别样氛围,也能够提高整场表演的艺术气息。它突破了单一表演的形式,将音乐融入在泡茶、品茶、评茶的过程之中,增加了趣味性,也点燃了人们对茶文化的热情。在凤庆地区,彝族的文化特色深深地融入到了他们的音乐之中。凤庆地区盛产茶叶,那里的人们天生就有一副动听的好嗓子。一开始,他们用歌声传达丰收的喜悦,缓解劳动的疲劳,后来这些劳动之歌逐渐成为凤庆地区别致的文化特色。在凤庆地区的茶艺表演之中,民间音乐的穿透力不仅能够打破了人们心灵上的隔阂,也能让听众感受到当地人们对于茶文化深深的热爱之情。可见,民间音乐早已和茶文化深深的融合在一起,它不仅丰富了茶艺表演的内容,增加了茶艺表演的表现形式,也向人们充分的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2.2民间音乐为茶文化构建了一个理想的氛围

音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民间音乐不仅能够快速的调动人的情绪,也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亲切感。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音乐与茶文化的节奏,将音乐的节拍与茶艺表演的步骤相结合,不仅能够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流畅与和谐,也能够将茶文化的内涵展现得更加完美。音乐像是剂,让茶文化变得更加柔软,缓缓地融入人们的心中。民间音乐简单的节奏能够舒缓人们的紧张情绪,让人们静下心来,慢慢的品味茶香,慢慢的领悟茶文化的内涵。在民间音乐中,茶文化的魅力得以更好的发散出来。可见,民间音乐为茶文化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度,在音乐的怀抱中,人们能够全身心的感受茶文化,并慢慢的放下对茶文化的芥蒂,敞开心扉接受茶文化。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已经变成了茶文化的拥护者和传承者,并愿意肩负起继续传承和发展茶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2.3民间音乐突出了茶文化的地域性的特征

在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制下,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事物反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中国,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家喻户晓,民间音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民间音乐诞生于民间,反映了民间百态,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与生俱来的“群众缘”,减少了茶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能够快速地获得人们的认同。同时,民族和地域特征浓厚的茶文化也受到了国外友人的欢迎。即使语言并不相通,但是,他们却能在音乐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在音符中实现心灵的沟通。可见,作为语言上的沟通者,民间音乐也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由此可见,民间音乐的加入增加了茶文化地域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就像强烈的生命符号,能够将茶文化传播的越来越远。

2.4民间音乐提高了茶艺表演的艺术层次

茶文化属于文化的领域,而民间艺术属于艺术的范畴,民间音乐的出现能够提高茶艺表演的艺术层次。音乐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够在当时给人们创造多少的欢乐,引发大众多少的感慨。不管相隔多远的距离,经过多长的时间,音乐总能够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让人们回忆起搁浅的过往,这就是音乐的艺术价值。而在民间音乐的帮助下,我国传统的茶文化也有了更好的传播载体,这也进一步提高了茶文化传播的效率。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路上,我们应该继续放低姿态,深入的了解茶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并从各个角度对茶文化进行深层挖掘。民间音乐作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作为茶艺表演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广更深的茶文化探索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的分析和讲述,能够让大家对我国传统茶文化有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黄燕.浅析我国民间音乐在茶文化中的表现[J].福建茶叶,2016(6):367-368.

[2]李汶姬.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变异及其反思———以凤庆佤族音乐为例[J].神州旬刊,2013(8):30-30.

[3]李汶姬,赵静.凤庆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及重要性[J].音乐大观,2013(3):71-72.

篇11

关键词:

中英茶文化;差异;英语交流;教学

从古至今,如何促进语言交流和教学就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一个难题,怎样使交流和教学更有效率起到更大的作用,学者专家各自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达成一致的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将语言交流和教学与文化相结合是一条科学的道路。众所周知,中国一向重视英语的教学,但在长达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达到设想的高度,许多人仍然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流利的交流。因此,应当采用新的形式,将文化与这种交流与教学统一起来,解读语言。中英茶文化差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促进英语交流和教学。

1中英茶文化差异比较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上千年的饮茶传统,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而英国的茶文化起源中国,同时又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茶文化差异的存在。

1.1历史差异

中国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广为流传,有一种说法,中国的茶文化便从此起源。此外还有许多专家学者觉得传说不可信,认为中国人的饮茶习惯始于秦朝。但无论哪种观点,都认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国不同的是,根据历史学家考证,从十六世纪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接触茶叶,而等到茶叶真正在英国普及,英国人真正培养其饮茶的文化和习惯,则要等到十八世纪之后。

1.2饮茶文化差异

中国的饮茶文化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包括所谓的茶道,饮茶对象等等。饮茶对象主要分为混饮和清饮这两类。两种概念有所不同,其中混饮较为复杂,根据饮茶人的个人喜好和口味,可以在茶中放入糖,盐,橘皮等,以取得更好的味道,对于混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方,个中别有一番情趣。而清饮则更注重还原茶叶本身的味道,较多的人喜欢请饮,因为它更加自然,让人体味到茶叶的风味。而茶道则更为复杂,中国的茶道非常讲究,从古至今发展成了一套独立的体系。有人说茶道是对饮茶这种习惯的一种升华,也是有其道理的。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品茶,增进友谊,修身养性,有助于陶冶情操,暗合恬静的东方哲学思想。茶道所用的器具,表现形式都有其讲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更无愧为一种生活艺术。与中国相比较,英国的饮茶历史较短,饮茶文化并没有中国的茶文化那样丰富多彩,但也有其独到之处。从茶叶传入英国后,饮茶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最先在贵族中流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文化在平民中得到推广,到今天,下午茶,社交茶会等习惯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英国人喜欢在茶中添加各种调味品,增加其香型。而就种类来看,中国人喜欢喝绿茶,英国人则更加偏爱饮红茶。与中国的茶道不同,英国人喝茶更加注重活泼的氛围和优雅的格调。人们习惯于在慵懒的下午,伴着古典音乐喝上一杯茶,享受轻松自在的氛围,放松身心。这与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

1.3茶馆文化差异

茶馆,顾名思义,就是喝茶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馆除了喝茶以外也具备了其他的功能,茶馆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休闲和社交的公共场所。中国的茶馆起源于茶肆,具有悠久的历史,象征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英国的茶馆起源较晚,最开始是社会名流的社交场所,由于历史人文等方面的差异,其装饰有所不同,自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1.4影响差异

饮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所谓开门七件事,茶列于其中,可见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和其地位。时至今日,在中国,为客人敬一杯茶依旧是不变的礼仪传统,每个家庭都在享受着茶的美妙滋味。中国虽然是一个拥有56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但大都有着饮茶这一共同爱好。中国茶文化历史的悠久,灿烂的发展历程都赋予茶文化巨大的影响力。英国茶文化无疑也为英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饮茶迅速风靡英国,从营养学上,英国人将茶本土化,从茶中得到了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对于英国人的体质提升有重大意义。从社会意义上讲,饮茶成为一种社交方式,人民通过饮茶,可以陶冶情操,维持人际关系。总之,茶文化的传入和推广对英国起着积极作用。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英的茶文化也在互相交流与借鉴中互补,,共同发展。同时,以茶文化为基础,中英之间也可以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茶文化差异对英语交流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英语交流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文化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英语交流。例如最基本的词,俚语,句子的意思,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有时便会闹笑话,这无疑会阻碍语言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文化差异对交流也有着积极影响。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为了了解不同的文化,我们进行跨语言交流,文化差异会为我们提供原动力。此外,了解文化差异,会更好地促进语言交流,正如笔者在之前所阐述的,解决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语言交流的其他难题也能迎刃而解。茶文化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一部分,显然不应该被割裂开看待,笔者以茶文化举例。中英的茶文化差异较大,如果我们能了解这些差异,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就能趋利避害,投其所好。如了解英国的饮茶习惯,我们就会知道他们的下午茶文化,这对英国人既是放松的时间,也可以进行社会交际,我们可以在下午茶时间与英国人交谈,选择适合这一场景交谈的话题,这会对交流的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我们的交流能力。

3运用中英茶文化差异促进英语教学

3.1认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文化差异,可以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关键点,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在现在的教学阶段中,认识文化差异并不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很有意义。首先,认识文化差异有助于语言习惯的培养。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习惯有很大不同,培养语言习惯对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许多语言现象是和日常生活有关,如果不能了解这些语言背后的深意,将会对语言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认识文化差异,可以从根本上培养语言习惯。其次,可以提升学习兴趣。现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通过枯燥的语法和大量的习题练习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目的,但众所周知的是,英语成绩并不直接等于英语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培养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才是提高其英语水平的最好方法,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应新的需要,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利用文化差异的对比,做到生动形象,建立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认识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真正张口说英语。通过了解文化,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句的意思,知道该何时何地说适当的话,避免产生歧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3.2中英茶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促进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英茶文化差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还可以有效的推动中英文化交流,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通过介绍中英茶文化,学生不仅对英国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英国文化传播,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形式和方法上,中英茶文化差异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例如,对比法的大量运用。要在教学中引用中英茶文化差异,就必须进行准确的,高效的对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和目标,加入适当的茶文化教学,通过对比,使学生对中英的差异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由浅入深,从茶文化推广到其他方面,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英语都能有更深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电影电视剧中的相关素材,以声音和图像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有助于他们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英两国的茶道有很大差别。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茶道表演或者学生自己动手,准备茶道工具,在课堂上现场展示不同的茶道,这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形式上的创新还有很多,笔者不能一一叙述,但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内容上,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所熟知的blacktea的意思,在英语中它指的是红茶,但是black翻译过来是黑色的意思,如果直接翻译就会变成黑茶,这就是一个文化上的差异。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分析英国的饮茶历史,揭示产生文化差异的根源,并从茶文化推广到更深的层面,这对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其中,如何从茶文化的差异对比合理地推广到其他文化层次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比茶文化要起到引导作用,从茶文化中得到相关知识,再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从整体上提高文化认识。总之,把中英茶文化差异引入到当代英语教育中,能够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给教学真正带来新的变化,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从根本上加强英语教学。

结束语

中英茶文化差异与英语交流与教学有着无法斩断的联系。根据调查研究,笔者可以肯定,中英的茶文化差异对交流与教学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文化交流越来越便利,领域越来越宽广,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好文化的作用,为中国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文化交流和中国的英语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参考。

作者:何保兴 单位: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TP31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10-2

1 茶树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我们祖先对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起源及原产地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始于唐朝,兴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2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中国茶文化历史渊远流长,若依文献记载来看,可上溯至公元前2337年中古时代的神农氏。“传说始于皇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荼”即“茶”,唐代之前还无“茶”字,我国古代早期文献《尔雅》中,将茶称为“荼”。茶最早是被作为治疗的药物,《神农食经》中记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唐代陆羽《茶经》中有云:“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2]《尔雅》成书于汉代,因此,许多学者据此论证周代就已形成饮茶的风尚。《茶经》中的“苦菜”、苦茶、“茗菜”、“苔菜”皆指为茶。西晋时傅咸所著《司隶教》中曾提及蜀驱在南方小镇“做茶粥”卖的事例。现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以茶入味的习俗,无疑是古代食茶的遗风。竹筒茶加油盐食用,大蒜加茶炒菜,腌制茶可拌可炒,亦可佐饭食用。湖南洞庭湖姜盐茶,芝麻豆子茶很有名气。我国食谱中:茶汁虾仁、碧螺虾仁、龙井虾仁、碧螺鱼片、碧螺炒蛋、龙井鸡丝、龙井鲍鱼、樟茶鸭子、云雾石鸡、五香茶叶蛋等。

继《茶经》之后,古代茶书有蔡襄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多种。将茶叶专用于饮料,大约形成在西汉时期,西汉辞赋作家王褒所著《僮约》中记述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的细节。

中国茶饮文化的首倡者为唐代陆羽。由于唐代饮酒风日盛,因而以茶为主的茶宴、茶会亦与日俱增,兴盛一时。这种以茶代酒的茶宴不仅文雅,还可以“不令人醉,微觉清思”。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写有《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徒自欺。愁看毕卓甕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至宋代,中国茶道、茶艺愈加充实完善起来。宋代茶学著作比唐代更多,内容更丰富。《茶录》子安《拭茶录》,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无名氏《北苑别录》等。宋徽宗赵佶也撰写了一部茶学著作《大观茶论》,此书虽不一定为皇上御笔 ,但也记录了一些不少的精微体验心得,从中可知宋徽宗是一个嗜茶、爱茶的帝王。《大观茶论》一书,对采茶工艺有许多精细入微的描述,宋代采茶要求“断芽心必以甲不以指,从甲则速断不柔,从指则多温易损。”制茶工艺要求“洗涤芽惟洁、洗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如菜茶制作过时,不合时宜,蒸压不当,焙之太过,是制作不出上等好茶的。

一代词圣坡,把佳茗比作佳人,也有脍炙人口的咏茶佳作。他的《汲江煎茶歌》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明清时代,茶道、茶艺又增添了新工艺、新内容。明代钱椿年于嘉靖九年(1530)作《茶谱》一书,分茶略、茶品、茶艺等九部分,其中“煎茶四要”、“点茶三要”写得简洁实用。“煎茶四要”指:选择好水、洗茶、候汤、择品。煎茶的水如果不甘美,会严重损害茶的香味;烹茶之前,先用热水冲洗茶叶,除去茶的尘垢和冷气,这样,烹出的茶水味道甘美;煎汤须小火烘、活火煮,活火指有焰的木炭火,煎汤时不要将水烧得过沸,才能保存茶的精华;茶瓶宜选小点的,容易控制水沸的程度,在点茶注水时也好掌握分寸,茶盏宜用建安的兔毫盏。“点茶三要”指:涤器、茶盏、择品。点前先将茶器洗净;茶盏是茶面聚乳的关键;烹点之际,不宜以能夺香、夺色的珍果香草杂之,……如此才能真正品味茶的清纯甘美[3]。

清代的茶艺、茶道还流行在茶中加入香花佳果,以提高茶饮中其香美味。无名氏的《调鼎集》卷八列举当时名茶外又叙述几种花茶,果茶的制作工艺。《清茶》一条下有:茶叶,石榴米四粒,松仁四粒,或加花生仁,青豆泡茶。《泡茶》一条下是:茶叶内加晒干玫瑰花、梅花三瓣同泡,颇香。《橄榄茶》一条是:橄榄数枚,木锤敲碎(铁敲有黑锈并刀腥),同茶入小砂壶,注滚水盖好,少停可饮。花红同。《暗香茶》一条是:腊月早梅,清晨用箸摘下半开花朵,连蒂入磁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经手。厚纸密封,入夏取用。先置蜜少许于杯,加花三四朵,滚水注,花开如生。

3 茶文化的内涵

饮食是食品和饮品的合称。而饮茶较之食品,具有更加独特的社会功能。如饮茶作用于人生理和心理的微妙作用,尤其茶道、茶艺、茶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更为广泛、深刻。

文化思想深层次的内部结构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1]。茶文化的物态文化是指“人们从事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1]”既包括茶树栽培、茶叶采集、加工、保存及茶叶中的化学成份和茶叶入药的疗效等,也包括茶道、茶艺、品茶时所使用的茶叶、水、茶具、茶花、工艺品以及桌、椅、茶室等物品和建筑物等。

茶文化的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1]”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其管理措施,称之为“茶政”,包括纳贡、税收、专卖、内销外贸等等。

茶文化的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1]”通常是以茶礼、储茶、品茶、斗茶、点茶、茶点心、茶食、茶花、贡茶、书院茶、草庵茶等茶俗以及茶艺形式表现出来。

茶文化的心态文化是指人们在品茗饮茶过程中所表现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文人宴会上以茶代酒,标志着生活习俗的大改变。可以说,茶宴是中国文人的创造。

举行茶艺表演,开办茶艺知识讲座和培训,积极参与茶文化活动,显示出自觉的文化积极性,这是其他餐饮业所不能比拟的。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社会功能,也就是茶文化对社会文化教育功能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武英.唐宋茶道初探[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1).

篇13

随着茶的不断发展,其已经不再单纯地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寄托。中国的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囊括了非常多的古代文学元素、近现代文学元素以及人文情感元素。正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影响,使我国茶文化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性质,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客观的物质属性和主观的情感属性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过去,茶就是一种简单的饮品,就像喝水一样,人们并没有赋予它非常“高贵”的形象,也没有发挥出情感寄托的作用。而随着茶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茶文化的雏形,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它的研究,不仅让它客观的物质属性价值有所提高,同时还赋予了其主观上情感的意义,使得茶这种简单的饮品由于茶文化的形成而脱胎换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所表现出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也越来越明显,给人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提高公众在品茶过程中的精神修养,让饮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茶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英国人民具有饮茶的习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英国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对于提高茶文化的影响力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事实上,对于很多研究者而言,茶文化所代表的是大自然的生动之美与艺术界的灵动之美,让人们可以从更高雅的角度来看待茶文化,去品味茶的内在魅力。发展至今,传统中国茶的发展与传承有两个走向,一是采用过去的农业思想来种植、生产、销售茶品,主要以茶叶原材料作为发展基础;二是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变,但是在每个环节都融入相应的茶文化,来提高茶的文化韵味,相当于给茶披上一层光鲜亮丽的外衣。很显然,第二种发展思路更符合人们对高雅饮茶行为的需求。事实上,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人们对品茶行为不断规范的历程,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要比单纯地物质需求更紧迫,这也是促使茶文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儿女必须传承和发展的文化类型之一。研究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不仅可以让人们从更全面、更系统的角度学习、理解、应用茶文化,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将茶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2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结合策略

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这片肥沃的土壤,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到一起,不仅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丰富中国古代文学的有效手段。而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其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包括有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艺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虽然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喜欢饮茶,但是最正宗、最有代表性的仍然是中国的茶品。只有通过对中国古代茶文化深入地研究,他们才能学习、了解茶的本质,才能在品茶的同时感受到茶的内在魅力-茶文化。为了使人们更好地学习茶文化,同时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有必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2.1积极宣传、推广茶文化知识

茶文化是支撑中国古代文学的力量来源之一,也是提高其影响力的重要保证。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有饮茶的习惯,但是他们对于茶文化却并不了解,每次喝茶就是简单地将茶叶放入水中,一会儿过后就开始饮茶,周而复始,根本就没有考虑其中所涉及到的茶文化。他们的这种行为就是对茶文化缺乏认知的外在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是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其实就是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手段。先知先觉,只有让人们对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才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有意识地翻阅有关茶文化方面的典籍;相应的,在有关描写茶文化的典籍中,必然会涉及到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所以学习茶文化就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而当人们有学习茶文化知识的意识以后,他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同时才会着重研究中国茶文化。因此,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和茶文化,就必须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继承者、传承者,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2.2鼓励民众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都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并发展的重要内容。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兴致并不高,他们只是将饮茶当成了一种行为习惯,并没有将饮茶看成是多么高大上的事情。但事实上,单纯地饮茶而不去学习其中所蕴含的文学元素是不值得提倡的行为,因为这不仅不利于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者这个媒介,所以相关部门应该鼓励公众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研究它们的本质,看看茶文化与对联、茶文化与诗词、茶文化与曲子有什么样的关系,只有搞清楚这些关系,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将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结合到一起。作为国家发展未来的大学生群体,更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就要具有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意识,并且付诸于行动,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做一名优秀的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继、承者传承者。

2.3追本溯源,探索中国古代文学与茶文化的内在联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