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对外贸易

企业对外贸易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对外贸易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对外贸易

篇1

从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浙江民营企业中以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占的比重相比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大,这证明了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商品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尤其应加大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2010年浙江出口额居前十位的商品见下表[1]:表2.22010年浙江出口额居前十位商品从表2.2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出口商品以轻纺、服饰、鞋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约占总出口量的31%。这类商品主要是靠其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国际化程度低,使其容易受到进口国反倾销等措施的限制。从下图2006-2010年浙江省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看(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各类主要商品出口额均有上升趋势,且机电产品所在比例较大。虽然机电产品比重有较大增加,但所出口的机电产品产业链比较短或处于产业链终端,附加值比较低。因此,总体而言,在浙江民营企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低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

2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贸易方式分析

贸易方式主要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与全国及江浙沪等贸易大省有所不同的是,浙江对外贸易形成了以一般贸易为主导的独特贸易方式结构。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额的比重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1993年至2010年,在浙江省出口贸易中,出口额和一般贸易额都呈上升趋势,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75%~82%。一般贸易为主导成为浙江贸易的主要特征。因此,以一般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方式结构体现了浙江拥有发达的区域经济结构,也体现了长期以来浙江外资比例偏小的特点。一般贸易的产品附加值较高,出口企业的利润也比较多,同时有利于创立与推广出口品牌。从收益与成本分析来看,一般贸易更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创利于发展。目前,浙江民营企业出口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出口产品发展到输出企业再发展到输出产业集群,已经有许多同行业企业组团前往国外投资,在国外形成了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也能绕开出口国的贸易壁垒。

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国际环境因素和国内人民币升值压力、企业融资困难、贸易方式、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的影响,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局面更加严峻,压力和风险也逐步上升,严重制约了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1浙江民营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效应低

浙江民营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依靠廉价劳动力,控制产品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很少。出口产品大多是档次低、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在越来越精细的国际分工面前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如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等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不少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科研和技术的投入,只计较眼前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品牌效应弱,竞争力不强。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200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浙江有45个,品牌总价值为1463.17亿元,而青岛海尔一个品牌价值就达626.43亿元[2]。雅戈尔品牌价值为28亿元,是浙江省品牌价值最大的。在一些消费者眼中,浙江产品就代表着价格低廉,质量低下的产品,浙江的块状经济产品绝大部分还属于大路货甚至低档货。另外,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07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的评估结果中,虽然浙江品牌上榜率为48个有所增加,成为全国第三,但是在品牌价值排行前65名中却没有任何浙江民营企业的品牌。浙江民营企业只顾降低成本,不重视其品牌建设以及品牌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浙江许多民营企业都存在对品牌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少,品牌文化设计推广度和深度不够,并且缺乏对企业品牌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定位。另外,在品牌文化推广过程中推行的“重广告轻品牌”的营销手段,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传输品牌文化,造成品牌推广手段单一的局面。以上几种误区,均不利于提高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2浙江民营企业资金周转不足、融资困难

浙江民营企业一般都规模较小、资金不足,融资手段和工具还不规范和稳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一般来说都不愿意对民营企业提供综合授信服务,并且往往实行业务分批审批,这样以来就很容易导致出现延误民企的商机,“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难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还是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项目,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调查数据表明,有80%的浙江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资金缺口。其中11.15%的企业表示“有很大资金缺口,急需融资”[3];在通过对企业现有融资主要渠道及各渠道的重要程度调查表明,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仍是目前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民间借款正逐步成为企业融资的一个补充。另外从重要程度来看,“自有资金”仍是企业融资的最为主要的途径,其次是银行贷款、民间借款。“银行贷款”虽然是对于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途径,但并非是企业的“第一选择”,可见“贷款难”的问题在民营企业中仍属于普遍现象。

3浙江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浙江民营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是其盈利模式还是过于传统,依然是“四低”打天下,即低成本、低价格、低技术和低附加值。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大,浙江省大多数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都是以仿造为主,遏制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创品牌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有句话说的好,“一流设备、二流质量、三流价格”,企业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和装备改造费用,有制造优质产品的能力,却无法在高端市场竞争,只好以中档产品立足于中端市场,最终导致“奔驰轿车拉黄沙”的现象,这就是浙江许多民营企业的现实写照。由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极大地降低了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存在诸如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效应低、融资困难等制约和限制性因素。为了进一步促进和优化浙江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高新技术向产品转化的速度明显加快,新产品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保持优势,最重要的在于加快科技进步、发挥科技在产品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实施品牌战略更是浙江民营企业最有效的途径。浙江民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靠的途径,一是“借船出海”,接受国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OEM);二是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但是,企业不能只停留在贴牌生产上,因为贴牌生产只能获得低廉的加工费。浙江民营企业要不断地做大做强,必须得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2扩大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实力

浙江民营企业要解决融资困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资源。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在强调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小企业可适当发放信用贷款。因此,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增加民营企业贷款、融洽银企关系最好的办法,要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同时,政府也应该为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构造一个完善的资金扶持系统。只有构建完善的资金扶持体系,同时注重浙江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的积累,才能更好地保障其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浙江民营企业过度依赖间接融资渠道,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结构单一的间接融资方式在民营企业自有资本不多、经营风险较大的环境里不仅限制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规模,而且难以规避企业的道德风险,增加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使企业的破产风险增大,所以要想方设法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4]。

3转变贸易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担保;评估

一、当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现状

1 专业担保机构和业务不足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突破4300万户,对国民经济总量贡献巨大,但是由于单体经济量小,在对外贸易中往往从事日用品、服饰、数码产品加工等低端产品,科技含量低,资金流量小,回报率远低于大型企业,且中小企业的资金周转能力和对外贸易持续发展能力都低于大型企业,因而目前我国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十分有限,专业的担保机构更是极为稀少,这使得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担保支持,融资十分困难。

2 地域发展不平衡

截止2009年底,我国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进行担保的机构首次突破4000家,担保总额达到5000亿元,但是受保企业高达25万家,中小企业单体融资担保额度仍然十分缺乏,而这有限的资源更呈现出极不平衡的地域分布,中东部地区和全国大中城市占据了担保资源的80%以上,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使得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融资更加困难。

3 金融机构限制条件多

在极为有限的担保融资服务之下,中小企业往往还要面临金融机构更多的限制条件,就目前四大国有银行来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贷款利率远高于大型企业,而针对融资过程中的抵押、担保等程序,中小企业不仅要应对大量繁琐的手续,还必须支付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而即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应付这些苛刻的融资条件与手续,还要等待漫长的金融机构评估与审批的时间,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时间成本。

二、推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途径

1 拓宽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在发展和资金积累等方面的特点,其对外贸易发展不能完全地依赖于金融机构,因而其融资渠道的拓展不仅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设置的不平等条款,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金融软实力,使企业具备更强的融资能力。在这方面,首先应该打开社会融资渠道,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的方式直接进行社会融资;其次可以加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互助合作,谋求与大型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捆绑上市。中小企业可以为大型企业开发二级市场提供支持,而大型企业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的金融融资提供更强大的担保支持,其本身也可以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立风险基金的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社会资金的整合,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开拓融资渠道。

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在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政府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约束与扶持作用,而针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困境,政府应当加强其引导与扶持。在这方面政府部门首先应该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当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和界定,以保证融资双方的合法权益与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逐步法制化与专业化;其次,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经验,坚持出口融资购买本国产品,同时建立并完善审贷分离制度,而这一制度的建立必须兼顾金融机构与企业两个层面。在金融机构层面,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担保与扶持,设立专项基金,同时从政府层面减免相关环节的费用,对相关手续化繁就简,为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融资提供支持,带来便捷;而在中小企业层面,则要以政府职能部门的形式对出口信贷及担保项目严格审查,力求保证贷款的偿还。这样的审查与跟进应该是全过程的,包括企业经营情况与清偿能力的评估,,而一旦贷款批准,则又要配合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持续的跟进,在贷款单位出现拖欠时有效地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政府的引导与规范,可以使得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双发的权责更加分明且提供更加有力的担保,因而对与当下中小企业的融资而言具有十分和总要的意义。

3 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融资体系的建设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解决的根基,在这方面应该着力改革当下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体系和相关服务。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给予大力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其次,可以对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贷款金融服务提供政策优惠,鼓励其对开放和扩大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融资担保服务的机构,也可以由政府牵头,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与行业协会共同建立信用担保基金,专门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提供融资担保。这些措施都可以推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建设步伐。

篇3

2中小企业对外贸易面对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领域竞争激烈

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竞争激烈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人民币的不断升值,造成中小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大提高,这给资金本来就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一个沉重的打击。其次,现在众多先进国家例如美国、英国都设置了许多贸易政策来限制我国商品的出口,并经常使用反垄断、反倾销理由妨碍中国产品出口,针对我国许多产品实行双反调查,严重缩小中小企业对外出口的数量。

(二)融资渠道不畅通

对中小企业来说,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或者需要更新原有的设备,或者引进新的工艺,无论哪一方面的调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非常狭窄。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地方政府融资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融资信用度差、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不能达到融资机构的实际要求。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国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法律条文不够具体,过于简化,实际操做性差,立法水平较差;另外,法条分布不集中,系统性不完整;最后,立法类型过于行政化,缺乏灵活性。

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给与融资服务支持

建立符合各省特色的融资体系,应从县域经济入手,在各个县区大力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境。(1)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并完善各级地方政府与当地中小企业以及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有效加强政银企合作。(2)允许公司制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引导民间融资逐步向规范、透明化、科学化的道路发展。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地方性金融机构以及相关金融组织的股权改革和资产重组。(3)要对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筹建相关基金会,划拨专项资金对中小企业进行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想中小企业贷款,并且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及方式。不断完善担保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担保体系,不断创新融资和担保业务品种,扩大存货、仓单、人寿保单、设备、应收账款抵押和特许经营权项下的融资担保,放宽抵押、质押范围。

(二)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

对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要进行优化处理,删除那些空洞,没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文;对不集中分散的法律条文进行整合,是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的指导性更强;另外,要制定和国际接轨的会计政策,以免由于国际法规与国内法规不一致给国内企业造成损失。由于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管理制度健全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并且保证企业财产能够合理正确的使用,因此,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发挥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对于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篇4

一、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优势

中小企业通常是指规模相对较小或正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企业,根据规模标准可分为自然人企业与法人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各个经济阶段内,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均有一定差异。对外贸易融资等同于国际贸易融资,它以国际结算为基准,以对外贸易为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进出口贸易得以顺利开展,优化对外贸易进出口商的融资环境,为国际贸易活动搭建平台。

(一)准入门槛及融资成本较低

对外贸易融资的还款来源是完成该项对外贸易融资授信业务后的收回款项。在对外贸易融资审查中,银行更关注的是企业历史信誉状况以及该项贸易的真实性,不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由于对外贸易融资的期限短,有明确可靠的还款来源,有相关的货权单证作抵押,银行对贷款方的授信审查条件也就比较宽松,给出的利率也相对较低。因此与其他非贸易融资授信的流动资金贷款等相比,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且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

(二)高度灵活性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具有诸多特点,例如资金周转速度快、短期融资特性、资金流动性强等,这些灵活特性能够充分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银行基于这些特点,帮助企业核定不同的授信额度,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和资金链来就某项具体业务提出融资申请,申请过程中企业可根据自身资金条件选择是否提前归还贷款。与此同时,在银行负责核定的融资额度限值内,企业可以对金额循环利用。

(三)综合收益指数高

从银行角度出发,对外贸易融资还能够提升综合收益,其表现为:第一,对外贸易融资的流动性、盈利性及安全性等优势可以完善银行资产的负债结构,带动相关负债业务资产增长,减少银行劣质资产所占比例,同时还可以为银行提供汇差、手续费以及保证金存款等业务营收,最后,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扶持与融资流程中的介入,还能使银行深入企业贸易中,让双方建立更为稳固的合作关系。

二、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发展现状

(一)融资担保机构数量不足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总数超过4300万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中小企业受到规模限制,只能在对外贸易中从事生产服装、日用品、工艺品或电子产品加工等低端的产业链,贸易资金流量低,科技含量有限,营收回报远低于各类大型企业。困扰中小企业的另一个问题则是资金周转能力,在对外贸易竞争发展中长期处于不利局面,我国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机构数量稀少,服务类型单一,在缺少担保机构的情况下,对外贸易融资体系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小,中小企业融资相当困难。

(二)金融机构限制过多

在担保融资机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还要面对许多限制条件,从银行角度观察,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融资中所要承担的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并且有复杂的担保、抵押等限制,致使中小企业不但要承受繁杂的业务手续,还需支付一定数量的担保费用以及资产评估费用,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尽管有些中小企业可以应对这些复杂的限制,但融资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其中包括金融机构进行的风险评估以及融资审批,这使中小企业承担过多的时间成本。

(三)区域发展失衡

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担保机构超过4000家,整体担保总额高达5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受保企业数量在30万左右,这证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额度依然不够理想,并且在这些宝贵的资源中呈现出区域发展失衡的状况,体现为我国东部地区以及全国大中城市所占担保资源在80%以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内陆地区的中小企业长期为融资耗费更多时间,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

(一)企业自身因素

在对外贸易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部分中小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不惜滥用企业信誉,通过抵押贷款等方式套取资金,这一情况对金融机构也造成了影响,这些中小企业反复小额融资,削弱了金融市场资金流动能力,并造成了安全隐患,制约金融机构发展,扰乱了融资担保体系,最终致使对外贸易融资和金融机构形成恶性循环。

(二)金融机构体系问题

在商业活动中,无论是担保或者信用,大部分金融机构的服务体制都倾向于大型企业,在业务发展中缺乏长远的战略视野,漠视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蕴含的潜力,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估十分苛刻,并套用大型企业信用模版,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基本没有任何形式的针对性调整,评估模式和服务方案完全按照大型企业标准来执行,这一僵化的融资体系长期影响着对外贸易融资。

(三)融资方式不灵活

通过金融机构来完成融资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最普通的融资方式,企业还可以和政府形成沟通,甚至利用民间资本来拓宽贸易融资渠道,但我国现阶段的融资方式远不如发达国家灵活,因为政府所能提供的融资保护机制还在建设探索之中,民间资本也无法实现制度化管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始终要依赖于金融机构,在融资方式上缺乏灵活性,基本停留在传统资产评估,金融功能和服务类型相对单一,这是导致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

(四)融资文化缺失

融资文化主要是鼓励某种融资环境因素和融资行为的结合,包含银行的业务人员培训、管理沟通、重要性的确定、价值取向以及银行金融体系等。融资文化是银行经营成败和银行绩效的重要体现,融资文化缺失主要表现为:

(1)存在重融资、轻管理的思维模式。资金发放后,银行很少关注企业取得融资后的经营管理决策以及资金使用状况,未进行必要的监督及检查,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会导致资金使用失控。此外,融资与业务人员的利、权、责不能合理挂钩,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2)融资的基本流程停滞在表面的形式上。银行应关注业务人员在融资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存在,则应进行严格处罚。

(3)风险意识相对薄弱。发放前的预测和风险分析不能贯穿融资的全过程,从业人员一般只关注当期显示的风险,而严重忽略融资和客户的潜在风险。

四、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体系构建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

对于掌握业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第一,提升抗风险能力。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难以融资的关键原因在于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以外在形式的改变来赢得担保机构的信任,例如提高产品科技水平、摸索上游产业链发展路径、强化企业竞争能力等,通过各种手段来规避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第二,投资收益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是融资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中小企业想要在融资渠道中取得成果,必须考虑投资收益问题,以此来吸引投资。第三,企业融资由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组成,对外贸易也是同样,在外部融资渠道受阻时,中小企业可以考虑积极开拓内部融资方法,或者与民间资本建立联系,让融资不再完全依赖于金融机构。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政府作用的完善方面,首先应当基于目前法律框架对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进一步界定与规范,确保融资双方的共同利益以及所需履行的责任,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的专业化与法制化程度上寻求提升。此外,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融资管理经验,强化贷审分离制度,在兼顾企业发展与融资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政策监督制度,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对中小企业的担保项目及信贷偿还能力进行审查,让贷款偿还具有确凿依据。信贷偿还能力的审查应深入到整个信贷过程,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现状与清偿能力全面评估,贷款获得批准后,协助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展开持续性监督,一旦贷款企业存在拖欠问题,要充分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也要同步进行,为中小企业担保提供帮扶,建立专项基金并减免一定程序上的费用,尽量简化贷款手续,使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更加便利。

(三)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融资体系建设工作是解决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问题的关键,首先应当推动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机构的融资服务要与市场经济高度结合。具体可以由政府主导和推出相关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政策,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此外还应当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加大政策支持,鼓励融资服务对外开放,为中小企业建立专门的地区性融资担保服务机构,还可以由政府主导,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三方共同合作创建信用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提供担保,落实这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共同发展的举措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融资体系的建设步伐。

(四)完善融资风险监管系统

首先,应将非现场和现场的监控工作有效结合,以此作为银行融资风险管理的一项手段,非现场监管指的是对于不同现代化工具的使用,如互联网、计算机,对融资信息和相关资料开展科学的分析统计,在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借款者的潜在风险,一定要及时给出相应的建议或警告。其次,对融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全面监管。银行有必要对于融资企业担保品的价值变化情况、生产活动情况以及经营收益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同时对不同的融资类型产生的风险进行严格监管,尤其是部分信用级别低的企业和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企业。最后,实行非定期检查和定期检查相融合的风险监管方式。对融资企业的所有财务报表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资产评估,正确判断企业的风险信息和信贷资产信息,同时,银行有必要对融资企业开展不定期检查,保障定期检查中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篇5

一、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现状

民营企业在1978年出现,从此之后,民营企业开始有少量的出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使企业的出口额增加,由原来的57%增加到了75%,高于国有企业和其他外资企业,从中可以看出,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

随着我国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民营企业也得到了许多政策的支持。从入市以来统计,民营企业进口额年增长在2004年是136.2%,出口额是137%,比同期全国进出口的增产率高105.4、104.6个百分点。在2007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分别是1226.9、2976.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3.3%、24.4%。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也在逐渐的增加,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对外投资总额是906.3亿,分别分布在172个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少民营企业在国外开拓了市场,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来发展民营企业。

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纺织品、化工、服装等,这些外贸产品,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差别化水平低,因此形成了不合理的对外贸易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单一的产品和不合理的外贸市场,导致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狭小,发展速度受限。在狭小的空间里发展民营企业,必然会对民营企业造成重大的伤害。因此,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市场中的发展不合理,又由于单一的管理结构,使企业无法适应复杂的国际市场。

(2)民营企业管理模式陈旧。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更加缺乏。在对外贸易中,企业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因此科学管理模式缺乏,是对外贸易发展中的最大瓶颈。由于管理模式的老化,企业中的决策或者政策,把握不准确,因此在实际的对外贸易中,会出现不该出现的贸易事件,使企业对外贸易中造成不愉快。此外,一些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在管理民营企业时围绕着家族关系来进行管理,导致在管理具有局限性,也会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3)人才的缺乏。中国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因此,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引进人才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比较缺乏。如此,以农民工为主要力量的民营企业,由于文化水平低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了民营企业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4)品牌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民营企业而言,在国际贸易中只顾得看眼前的利益,不注重品牌的建设。如果企业可以建立在国际市场上站立的品牌,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但可能因为投资过大,市场对许多因素无法测量,管理和销售无法使用有效的模式,导致企业的风险过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也是很难承受的。

三、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优化市场结构,使贸易结构多元化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是结构过于单一的国家,在现代化发展和进程中,由于国际市场体系的需要,所以合理的贸易市场结构,丰富的产业结构是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新领域。在新的贸易市场发展中,贸易结构多元化,会给高科技贸易产品带来新的发展领域,同时也给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带来进一步的措施。

(2)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化管理模式,现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上,民营企业也可以采取专业化管理的管理模式,深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可以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可以有效的给民营企业带来优化的营销策略和经营模式。

(3)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实现有效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民营企业来说还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现代化发展。大部分民营企业以农民工为主,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培训和科技的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使他们在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次要引进人才,使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加大。

(4)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所以缺少品牌产品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不占优势。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从而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市场,与其他品牌竞争,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对于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民营企业的现状和问题、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人才等方面来谈如何实现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果能切实的去实施这些方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是一大进步。同时,应尽可能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政府给予政策的扶持,从而使民营企业有更强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晓菊.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

学出版社,2005.

[2]戴馥心.民营企业进出口贸易陷阱及其防范[J].黄冈师范

学院学报,2007,(4).

[3]王岩,何山水.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策略[J].边疆经济与

篇6

2005年,我省进出口总值达到14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倍,5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6.3%;2006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6亿美元;2007年外贸进出口突破20亿美元大关,增速在西部地区列新疆、甘肃、云南之后,排名第四位;2008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3亿美元。全省贸易总额呈历年攀升之势。

外贸市场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我省已逐步形成有重点、全方位的多元化对外贸易市场格局。近年来,我省已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贸易关系,产品出口遍及1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香港、日本、欧盟、东盟已成为我省的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美国、越南、香港、菲律宾、台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7.1 %。

外贸进出口仍以国企为主

在我省对外贸易活动中,国有企业一直保持“领头羊”的作用。如:2006年,我省国有企业进出口12.1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5%;2007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7.62亿美元,占全省的77.52%;2008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26.2亿美元,占全省的77.6%;2009年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18.52亿美元,占全省比重80.3%。

私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

以2010年第一季度为例,我省私营企业进出口7594万美元,同比增长67.2%,占全省进出口13%,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29万美元,同比增长22.3%,占全省出口14%,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5个百分点;进口3266万美元,同比增长226.4%,占全省进口1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6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

我省企业主要出口商品有磷酸氢二铵、矿物磷肥及化学磷肥、烤烟、白酒、硅铁、棕刚玉、碳酸钡、硅锰合金、锰铁、黄磷、重晶石、锌锭、铝锭、轮胎、磷矿石(粉)等。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资源性矿产品出口减少,农产品出口增长,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制成品、深加工产品有较大幅度增长。

特色农产品具较大发展潜力

2009年以来,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我省农产品中的烤烟、酒和茶叶出口却逆势上扬,成为拉动全省进出口降幅逐步收窄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出发展“特色、绿色、高效”农业的一系列思路,特色农产品生产良好的发展态势将成为我省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东盟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9年东盟成为我省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进出口总值达4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7.3%。我省企业在化肥、烤烟、钢铁和橡胶等商品领域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广泛的进出口贸易。目前,我省正积极加强对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政策研究,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与东盟的经济互补。

外经业务区域发展极不均衡

我省各地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发展极不平衡,90%以上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集中在贵阳、遵义等地区,部分市州地还处于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空白状态。2008年,贵阳市进出口总值实现25.4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75.3%;2009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7.6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76.3%。

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篇7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9-0023-02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跃居世界前列,其出口也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中国制造”面临的诸多大而不强的尴尬,从整个国际市场来看,市场竞争的环境、手段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世界知名企业在我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我国品牌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市场的竞争已从产品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品牌营销战略的竞争。但现在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品牌营销策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2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现状的横向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世界经济呈现了增长的态势,近几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均稳步增长,经济发展也已经逐步向追求高质量和高效益迈进,各国出口总额中品牌营销所占的比重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品牌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也间接的决定着一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近几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出口额中品牌营销所占的比重的数据来看,发达国家2008年为28.84%到2010年达到29.65%,而发展中国家2008年仅为11.38%,到2010年也仅仅达到13.19%。

2.1世界主要国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世界名牌无处不在。从欧美的大都市到非洲的“原始部落”,都不可避免地在接受着名牌产品及名牌文化的冲击。世界名牌为何具有如此之大的魔力,最根本的原因来自于它雄厚的经济实力、向世界输送的如泉涌一般的商品和极高的商业信誉。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一项调查表明,名牌在所有产品品牌中所占不足3%,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却达到40%以上,销售额占50%以上。从2007年到2011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入选品牌数量的国家及其数量来看,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国、法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而中国仅居世界第六位,从数量来看,美国的品牌数量均在220个以上,而中国从2007年的12个增加到2011年的21个,相差悬殊。

2.2我国国际知名品牌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贸易前列,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当时世界前50名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逐渐产生了一大批的知名品牌,中国品牌在世界品牌中的位置不断进步,而且进入世界500强品牌排行中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品牌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联性。按GDP排名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是在世界品牌500强的排行榜上,我国上榜的品牌比例不到4%,与美国比相差十几倍。而且在我国的这些品牌中,基本上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品牌,民营品牌的发展势头显然不足,如此看来我国在打造国际品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现状的纵向分析

3.1形成了大量全国性知名品牌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一大批出口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特别是众多民营出口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品牌阵营中的一支生力军。自2001年开始“中国出口企业名牌产品”评选以来,到2007年年底为止,已经有近2000个品牌入选。由于“中国出口企业名牌产品”评价并未涉及所有的行业,因此实际上的全国性知名品牌数量要远远多于2000个,在这些全国性知名品牌中,大多数都归属于在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民营出口企业。

3.2涌现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社会的品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批优秀的出口企业崛起成为国际知名企业,一些民族品牌崛起成为世界顶级品牌。到2007年年底为止,已经出现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海尔、美的、格力、波司登等品牌,这些品牌在国际上为“中国制造”赢得了美誉,有利于改变国外消费者心目中“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形象。

3.3我国品牌的价值

品牌价值是品牌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品牌区别于同类竞争品牌的标志。在中国经济强势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优秀企业的品牌价值呈现集体上升态势,反映出中国品牌正呈现从做大到做强的转变态势。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的关于2008—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品牌价值的变化,如表1对各品牌的价值进行分段统计。

3.4我国品牌的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升高,《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品牌的影响范围,根据入选品牌影响力范围大小,按照区域性、全国性和世界性对品牌进行划分。表2表明了2008—2011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影响力范围分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在逐年提升,但是我国企业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我国企业出口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品牌营销意识薄弱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我国企业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含量较少,与国外的强势品牌相比,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就其根本原因而言,主要在于我国品牌发展政策体系不完善,品牌缺乏科研技术和创新力,品牌缺乏核心价值,企业忽视品牌的管理。

4结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下,品牌已越来越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强有力武器,品牌竞争要以市场为中心,质量为保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发挥竞争优势。我们要放眼未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各项有利于我国出口品牌的方针策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吸取国外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中的品牌营销。中国有了自己的国际驰名品牌,一定会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步步高升,从而带动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古普塔.如何提高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论品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篇8

我国中小企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方面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由传统经济模式向现代经济模式转变过程中,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依然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中,为跻身对外贸易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虽然我国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经济发展仍存在问题,影响其长远发展,为此,积极寻找出路是必要的。

一、中小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随国际市场的开放性与竞争机制日益完善迫使我国中小企业调整经营战略,走向对外贸易的发展道路。国际市场的趋利性可以使许多进入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在追逐利润与壮大自我的过程中,赢得长远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口退税或减税等政策作为外销产品的激励,可以鼓励中小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其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对外贸易这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中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

二、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随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向前,为我国中小企业海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由于以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为主,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外贸出口发展速度与效益增长不协调、贸易发展环境趋紧等,使我国中小企业的贸易结构失去平衡。2、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积极转型,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引起国外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摩擦。基于某些国际规则不够明晰,一些贸易大国存在国际贸易规则滥用的单边行为,无论是在程序方面,还是在进口对国内产业损害或威胁的认定方面,都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3、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仍停留在“物美价廉”的传统观念上,仅仅把价格作为对外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品牌推广和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上投入甚少,造成长期的低价销售行为,使企业基本处于低水平对外贸易管理状态。4、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实力、管理者素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都比较少,有些企业仅有一种。

三、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

(一)战略联盟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处于分销协议的初级阶段,在对外贸易的合作关系中,双方保持相互独立的状态,但互相合作以共同获取利润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双方共同享受资源、承担贸易风险,中小企业参与双方产品的设计项目,对客户资源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客户的满意程度以及市场盈利方向设计出更符合市场竞争的产品。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联盟能促进双方发展力量,避免中小企业和合作方因各自利益趋向不同而造成诸多影响。

(二)专业的贸易中介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因自身实力不足,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导致出口产品的种类极其匮乏。为提高对外销售量,设立专业的贸易中介是有效的策略,其作用在于使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不断走向规模化,从而扩大企业来源收入,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专业的贸易中介对企业销售人员的素质、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监督,以确保企业实现预期服务与质量的目标,从而促使企业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获得高效发展。随贸易中介专业化的不断深入,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销售质量的风险,使法庭纠纷的机率随之降低,也可维护企业的声誉。目前,各国都重视专业化的贸易中介,因其不仅能降低对外贸易方与合作方的成本,也能降低双方人员成本,这是一种达到双赢的发展策略。

(三)全面的监督体系

目前从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主要有监督局与监事会。监督局与监事会缺乏有效的配合,且当监督局与监事会出现摩擦与歧义时,通常监督局会处于优势地位,而监事会的约束力与申辩力则受损,此类不对等的监督系统也即对监督本身提出挑战。片面且不规范的监督体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将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因此,合理而全面的监督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是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得意继续发展的保证。在全球经济新形势下,应明确划分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的工作有责任可依,从而完成对外贸易工作的相关内容。随国际市场竞争拓宽产品的种类及销售路径,运用有效的销售策略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我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克服一切困难与问题。中小企业凭借自己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应不断努力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充分发挥战略联盟的发展力量,从而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在全球经济变暖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好的发展,选择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但通过对以往的数据观察可发现,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收入大幅度下降。以2015年的第三季度为例,对外贸易经济收入有所下降,下降了大约60%,收入仅仅只有301亿元。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的大形势可以促进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规范行业要求,并促进其产品结构的增加与转型。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现在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比如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观察国际经济形势,从全球的经济环境分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明确规定衡量的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各部门间的责任分配、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拓宽产品销售途径。综合来说,即使在短期的效果下国际经济形势可能会阻碍保险利益增长,但对外贸易经济依旧可以为中小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为更好地寻求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解决困境与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解决方法:构建战略联盟、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构建监督体系等。

一、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诞生的较晚,但发展很快。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经历了短短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但相较国际市场中的其他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依旧出现众多问题,具体分析可知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过程单一化、销售失常化等。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趋于规模与效率、质量与数量无法共同保证的趋势。

(一)合作模式短视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模式短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贸易双方仅以利益相关联,管理松散,没有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具体表现为,国外的企业来提供客户的信息与网点等,我国中小企业为驻外点支付手续费来处理与海外的客户之间的业务。除此之外,若多家公司同时与其合作,中小企业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少量的佣金来竞争。同时,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合作模式不利于与客户长期开展合作关系。结合以上分析,可发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当前想得到可持续发展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销售过程失常

对外贸易中,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失常化是目前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因为销售人员未提前对产品进行说明或者销售人员选择隐藏产品性质来推销产品,导致顾客对产品产生误解,误以为选择的是本土产品。这些行为具有很强的欺诈性和失实性,而这些都会导致中小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问题。

(三)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丰富企业的产品种类,进而满足不同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但是,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走访发现,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单一、种类较少,在加工方面,大部分都是以低端的代加工为主。而这些单一的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并不能很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种类过少,面对不同的顾客时,就无法提供更多的选择,无法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对外贸易的产品与本地产品相比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竞争力明显不足。例如,由于属于代加工,导致部分产品的利润很低,甚至比原产地的产品利润还要低,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的外贸产品没有任何的竞争力;同时,对外贸易采用的资金运转方式还不成熟,无法满足公司资金灵活运转的需求,这样就为公司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麻烦。

(四)监督体系缺失

当前负责监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为监督局与监事会。但当前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监督局与监事会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问题。监督系统的关系不对等,在两者意见不统一时,监督局的权利优于监事会,这样就导致监事会的约束力和申辩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体系缺失化就会极大的影响每一个中小企业,无法实现完善的监督,因此需建立合理全面的监督体系。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出路

根据上述的分析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经济现在存在很多困境与问题,比如合作模式短视化、监督体系缺失、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观察国际经济形势,从全球的经济环境分析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需要明确规定衡量的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各部门间的责任分配、如何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如何拓宽产品销售途径。综合来说,为更好地寻求我国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发展,解决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构建战略联盟、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构建监督体系等。

(一)构建战略联盟

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对外贸易过程中往往选择构建战略联盟,从而促使双方得到更好的发展。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的合作模式并不完善,属于分销协议的初级过程。中小企业相互合作以共同谋取利益为目的,但实则互相独立。而在国际市场中,双方互相关联,资源共享,所面临的风险也由双方共同来承担。双方合作的产品,由双方共同参与设计修改,面对客户的需求,共同分析设计。为更好获得利益,因此需要针对市场需求来设计产品。中小企业通过构建战略联盟的方式可以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高的利益,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所追求的利益不同而产生的矛盾。

(二)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

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还属于起步阶段,实力不够雄厚,所经营的产品种类少、结构单一。发展对外贸易,首先就应该扩大产品种类及产品结构,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出口销售量,从而增加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其次,加强专业贸易中介的建设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出口销售量。专业的贸易中介可以规模化管理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从专业的角度指导企业人员培养以及管理工作等。通过专业的贸易中介指导,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更好的调动,监督好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及素质。随着销售人员素质提高,越来越专业化,可以极大的避免销售质量风险,减少纠纷,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的捍卫了企业的声誉。加强专业贸易中介建设的重要性在国际上都得到认可,各国选择专业化的贸易中介来介入对外贸易。通过专业的贸易中介,可以使得交易双方获得更高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三)构建监督体系

当前负责监督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部门为监督局与监事会。但当前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监督局与监事会的相互配合有时会出现问题。监督系统的关系不对等,在两者意见不统一时,监督局的权利优于监事会,这样就导致监事会的约束力和申辩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监督体系不规范会极大地影响每一个中小企业,因此需建立合理全面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解决当前存在的弊端,将责任明确划分,解决关系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一个部门都可以分配具体责任与权利。其次,对外贸易涉及国际经济市场竞争,随着经济发展,产品种类与销售也会随之改变,这就要求监督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应与改变。

(四)加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良好发展,需通过团队合作的努力,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拥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才能经得起经济大市场的考验。因此,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商务英语类的优秀人才。为更好的培养所需人才,中小企业纷纷选择与高校合作,构建校企合作机制,为从事对外贸易的中小企业与高校内的商务英语人才良好合作搭建平台,从而加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当然,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将教学的内容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例如,国贸专业学生进入外贸企业实习,可及时了解报关流程、商务谈判流程等,包括英文合同的确认等。这些过程都将其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当中,为下一步的工作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加强产品研发投入

要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高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对产品的研发。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而研发出更多类型的产品,以此满足国际市场上更多客户的需求。而加强对产品的研发,还可以节约成本,增加制造的利润,以此提高产品的利润,进而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备价格方面的竞争力,更好地占据竞争的制高点,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拓奠定基础。结语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对外贸易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但当前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使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应主动采取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困境中探寻出一条出路,从而提高国民经济,使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铀生.“十二五”约束性指标下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企业经济,2011,(8):10-12.

[2]谷莹.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6-129.

篇10

当然,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也存在许多问题:

政府政策支持不够充分

我国多年来大力度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也倾向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对民营企业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使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政府服务职能较弱。我国民营企业对WTO规则缺乏了解,对国际市场运作也不很熟悉,另外,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接触较少,而中国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待健全,民营企业缺乏获取国际市场信息的规范、快捷和有效的渠道,即使企业想对外投资,但是苦于信息不灵,不知道向哪里发展。这些必将造成民营企业要多付出代价。

在公平竞争方面受到一定的歧视。如在电信、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在80多种社会行业中,允许国有资本进入的有72种,外资62种,而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种,一个市场两套游戏规则,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政府组织出口考察机会少。各地政府每年都有目的、针对性的组织大批大型国有企业出国了解市场,洽谈业务。而民营企业机会较少,这样就丧失了很多商机。

企业自身局限

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很多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不高,主要靠家长的绝对权威,因此他们制定的措施、管理制度跟不上国际化的要求。

产品开发力不足,附加值不高,产品缺乏新技术支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层次低,品牌意识弱,只在乎抢占市场,而忽视产品质量。

缺乏熟悉国外市场的人才。我国民营企业缺乏一批熟悉国际经贸规则和企业管理的外语、金融、技术等专业人才。在用人机制方面也存在缺馅,有招聘活动而没有人才筹备和培养机制,造成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的匮乏,不仅影响了企业内部的素质提高,也抑制了企业向外发展的潜力。

实力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和出口实力差,出口产品雷同,市场较集中,以及方式落后等。

企业文化意识弱。主要表现在只注重企业文化形式化,而没有长远的规划。

发展对策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规定“大力发展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权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将大大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这种千载难逢的宏观历史机遇,要在竞争白热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民营外贸企业就必须苦炼内功,加强自身的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

我国政府要制定利于民营外贸出口的政策环境

进一步放宽行业投资、市场准入范围的政策,做到公平竞争。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财政、金融、技术创新等方面要有公平待遇。为民营企业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提供更多服务。如加强对民营企业对外业务培训。提供信息网络服务,建立信用担保机制等。

领导带头学习掌握WTO和国际贸易相关的规则

我国加入WTO后,为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民营企业领导要带头,鼓励员工积极学习掌握、遵循WTO和国际贸易相关规则,利用好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例外规定和“灰色区域”,打好球;认清哪些是自己企业的优势,哪些是劣势,避开自己的弱点,用自己的优势出击;民营企业必须全面推行生产技术、产品规格、质量包装等国际标准化管理,认真做好认证工作,这样跨国经营时才能符合国际化的需要。

大力引进跨国经营所需的综合人才

只有拥有了大量既懂生产经营技术,又懂WTO和国际贸易规则,既懂国际市场环境,又能把握企业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国际性人才,民营企业才能把握住时代脉搏,将中国入世变为自身开展跨国经营的发动机。

树立品牌形象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调查,世界名牌产品在整个产品品牌中占不到3%,其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中能够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屈指可数。我国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常见方式就是低价销售,贴牌生产,较少创设自己的品牌,培育出国际名牌就少之又少。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谋求到一定优势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之以恒地培育出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

采取生产新技术及流程创新千方百计降低成本

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之道。创新是一条永远不变的市场竞争规则,降低成本最有效的办法是生产技术创新。先进的技术是企业竞争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现代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才能使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有比较优势。

以诚信为本

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各种交易都与信用息息相关,没有信用的企业在健全的市场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在跨国经营领域,由于时间空间的距离,法律制度的差异,交易习惯的不同,几乎每个交易环节都离不开企业信用。如信作证的兑现,产品质量的保证,售后服务的提供等都需要双方信守合同,任何一次失信行为将不仅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努力前功尽弃,而且会给国家政府带来负面影响。

构建国际营销网络

国际营销网络是现代企业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要大力发展B2B(企业对企业)和B2C(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的解决模式,为民营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另外,可以收购拥有全球分销渠道的零售企业。在国际连锁店中放入自己的品牌,中国企业可以借此将品牌从它原本的销售基地扩张和延伸到其他市场的分销渠道中。

营造国际化所需的优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民营企业要营造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精诚团结的高素质员工所需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国际市场的文化多元,各异,生活习惯不同,企业只有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使用不同的国际人才,采用不同的营销方式才可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因此,如何使那些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际性人才在认同企业既有的经营思想的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融合当地文化习俗是民营企业培育跨国经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而这些也有赖于企业全体员工持之以恒的努力。

寻求金融部门支持,实现规模扩张

篇11

2.数据说明。本文把民营企业定义为“非国有非外资企业”,主要包括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因此得到了以上公式。所有数据来源于1994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商务部网站。由于采用的是季度数据。计算数据时,为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各变量均以1994年第一季度为基期转换为实际值,得到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数据。为了统一GDP与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数据之间的单位,利用商务部网站1994年~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3.实证检验原理。

(1)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宏观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该过程是通过以下两个过程实现的,考虑下面的回归:

是合理的,随机干扰项也是一个白噪声(WhiteNoise),且模型参数有合理的经济解释。

(3)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估计SVAR模型等同于估计含有协方差约束的联立方程模型,并由AIC或SC准则确定滞后阶数。该模型可以分为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两部分。在SVAR的实际应用中,自举方法是脉冲响应推断统计的基础,这种方法常常用于脉冲响应的置信区间,因为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小样本推断常常可能比用渐近理论更为可靠(Krtzig,1998)。另外脉冲响应系数的渐进方差解析式也相当复杂(Lutkepohl,1991),而用自举法构造置信区间,就不需要准确的方差表达式,这样就可避免求解明确的解析式。本文遵从这一建议,在残差的基础上使用自举法为脉冲响应构建置信区间,再进行方差分解,过程如下:

首先估计出模型,如果将残差估计值记为ut,可以计算出离差u1-u,…uT-u,随机生成自举残差,记为u*1,…u*T,并用其代替离差。对于P阶模型,从预先给定的样本值y-p+1,…y0开始,可以用u*t递归地计算出自举时间序列。在用这种方法得到参数估计值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重新估计模型并决定相关的量,不断重复这些过程,就可以得出相关量的经验自举分布。从这些量的分布中就可以得到脉冲响应分布、分位数和置信区间了。

二、实证检验

1.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1)平稳性检验。表1检验结果表明:时间序列变量LnGDP、LnEX、LnIM和LnXM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无法拒绝单位根假设。因此需要检验是否存在一阶平稳。

表2检验结果表明:一阶差分变量d(LnGDP)、d(LnEX)、d(LnIM)和d(LnXM)是平稳的时间序列。LnGDP、LnEX、LnIM和LnXM是一阶单整序列I(1),进一步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表3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置信水平下,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两个协整等式。

由表4可知,变量LnEX、LnIM、LnXM与Ln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说明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存在某种长期影响机制。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的滞后阶数均为3。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检验结果表明:LnGDP与LnEX、LnIM、LnXM之间存在双方面的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经济增长和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互相有积极促进作用。

2.OLS模型参数估计。

LNGDP=6.871043724+0.6536427568*LNEX+0.6336759861*LNIM+0.4954658435*LNXM+ut

(0.732885)(0.427435)(0.681751)(1.274853)

[3.343401][1.592434][0.963743][0.474543]

R2=0.976213,AdjustedR2=0.974427,DW=0.787134,F=1137.952

括号内为各系数的标准差,中括号内为t值。t检验全部通过,R2的值很高,模型的拟合度很高。方程表明,长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民营企业出口、进口、进出口贸易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民营企业出口、进口、进出口贸易都对GDP产生积极的影响。民营企业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平均每增加1%,中国经济将分别增长0.50%、0.65%和0.63%。

3.SVAR模型结果与分析。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季度),纵轴表示GDP变动的相对比例,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两倍标准差情况下的偏离线。左上、左下、右上和右下图表示GDP对GDP、民营企业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进出口贸易的冲击的反应。得到如下结果:

第一,GDP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冲击发生后,GDP有一个明显的正反馈,这说明GDP与前期值有很强的相关性。到第五季度上升到最大处1.81%,之后缓慢下降,说明GDP与前期值的相关性的强度在短期达到最大值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减少。第十季度收敛于0。

第二,民营企业进口贸易的一个标准差的正冲击发生后,GDP上升,在第六季度达到最大值1.79%,说明在短期内民营企业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刺激作用。第六季度后缓慢下降,第九季度收敛至0,之后继续缓慢下降为负值,但幅度很小,说明民营企业进口贸易在长期内并不对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正向的刺激作用,但负面效应也不大,总体来说在长期的影响较小,呈现围绕零点上下波动的状况。

篇12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有其自身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人才短缺、融资能力差、缺少品牌等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面临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1.缺乏竞争力。中小外贸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弱,国际竞争力较低,导致多数企业长期维持低利润的局面。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强,使得其贸易地位不高,在对外谈判中缺乏足够的控制权和谈判权,而国内同业竞争过于激烈也造成企业定价主动权的缺乏,议价能力低。另外,我国中小外贸生产企业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其商品附加值小,容易遭受国外的反倾销诉讼,出口更加困难。

2.危机爆发使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减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显现。事实上,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由此也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订单减少。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由此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出口减少。

3.资金缺乏。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后继发展乏力。资金匮乏一直以来都是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瓶颈。金融机构多热衷于对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对中小企业则设置种种限制和行为约束,提高融资门槛,从而形成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歧视。即使能够获得融资,中小企业支付的资金成本也高于大企业。

二、发展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策略

1.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对促使企业产业升级、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意义重大,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牌需要动用各方面的资源,企业必须加强对自主知识的创新和保护,努力开发自主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利用创新的技术生产国际高端产品,通过产品打造世界品牌。要高度重视自有品牌建设,扩大研发投入,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寻找外援,借助于科研机构和当地政府力量,培育自主品牌。

2.加速技术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总体格局是,加工贸易所占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依靠劳动力优势出口的产品比例过大。近些年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很多产品从海外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转而出口,表面上使我国出口量大幅增加,但我方从这些产品出口中获取的实际上只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因此,应该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在传统优势的产品上进行调整,进行深度开发,从技术含量、所用材料以及服务等方面提高附加值,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根据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调整出口市场。中小企业要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方向,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华商来加强开拓海外市场,学习他们的经验。还可以联手大型企业联手出口,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与大型企业产品互补或相关,大企业有了中小企业的附加品,也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成熟的出口体系和销售网络来开拓自己的海外市场。实现多元化市场结构,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实现以新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市场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在确定出口的目标市场时,应该根据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考虑,小型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将整个世界市场都考虑在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然后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机会。

4.加强政府支持。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外贸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战略意义,帮助企业克服障碍,在各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完善政策体系,给予中小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可以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外贸和国际化战略的法律法规,围绕中小企业的外贸和国际化经营,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和贸易政策。同时不断完善对外投资的政策环境,健全企业海外投资保障机制。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

5.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构建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民营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管理,加强管理体制的建设,利用组织和机制的力量来弥补个人控制能力的不足。企业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综合运用各种与企业文化建设相匹配的激励手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客观、公正、完备的考核机制,培养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以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凝聚剂和催化剂,对广大员工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使企业组织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同一目标下化为每个员工的共享意识和自觉行动。另外,企业还要建立培养学习型组织,增强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创新积极性,并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经营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促进技术革新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闪,尚晓莉.如何提升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品牌竞争力[J].中国证券期货,2012(01).

篇13

一、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仍没有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比较差,大部分企业认为他们的客户一般都是有着长期联系的稳定客户,不存在风险,没有投保的必要。实际上对各户的过度信任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侥幸心理容易造成企业外贸出口中的重大损失。有的企业甚至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的存在,或者是不了解出口信用保险这项业务,对其作用认识不全面。例如,目前资金紧缺是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普遍问题,但许多企业并不知道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他们的融资。企业保险意识淡薄的观念应当扭转,并在保险公司帮助下培训专门人员负责风险管理。

二、出口企业应深化企业改革,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

许多国有企业习惯于在国家优惠政策的庇护下开展经营活动,盈利皆大欢喜,亏损挂在帐上,企业出口收不回贷款,最后都算在国家账上,而且继续照常做买卖。通过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成为真正的责任中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而使之成为能够对自己的生产经营高度负责的完全行为主体。也只有如此,出口企业才会把追求自身赢利作为其行为的最终目标,才可能在现实的经营环境中主动寻找其能够控制、操作或影响信用风险的因素,并不断调整其经营机制及经营内容,从而在经营管理中改变只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效益的观念,重视信用风险的防范。

三、企业内部应加强管理,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核算和监督,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运用信用管理手段防范和降低经营风险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设置信用监理),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企业集中各个业务员和部门收集的信息,实现对客户的统一管理。管理应全面,做到事前控制(客户资信管理制度)、事中控制(赊销业务管理制度)和事后控制(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四、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有可保需求,并不是所有希望投保的出口企业都可以满足

如只赚取手续费的“三来一补”型企业一般不会面对出口风险,如果买家信用限额为0或上了黑名单以及投保人诚信出现问题等风险不可控的情况就属于不可保的范围。

五、及时投保,申请限额,注意短期出口险和中长期信用险投保时间规定的不同

短期出口合同一旦签订后可就近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北京营业管理部或分公司(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宁波、厦门、广东、深圳)或营业管理部(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重庆、西安)联系投保,填制《出口信用保险申报单》立即申请限额,因为调查资信需要一段时间,包括内部周转时间、委托国外资信机构进行调查时间,有时长达1个月之久。出运选用空运方式或提单自寄,这样的风险已等同O/A风险,应申请O/A方式的限额。若投保中长期险,需在合同签订前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待买方信用限额批准后,企业可在该限额内组织发货。

六、注意保单的生效时间

通常保险生效是从货物装船后开始的,装船前包括生产、运输、仓储的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的,这一点应引起大家的注意。在短期信用保险业务当中,装船日期必须要晚于保险公司保单批准日期,否则,保险无效。

七、了解相关的免除责任

有些出口企业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误认为做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后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不管出现什么问题,只要进口商不付款,保险商就得赔付,从而出现不努力履约的现象。事实上,出口信用保险有一定的免责情况,一旦出现,保险公司是不负责赔偿的。

1、拖欠保费超过规定期限,保险人有权解除责任。出口商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险保费应在装船后规定时间内限期支付,投保中长期信用险保费必须在保单生效前支付。

2、被保人未履行规定的义务。如被保险人在货物出口后变更销售合同的支付方式、付款期限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保险人权益的合同内容时,未事先征得保险人的书面同意;出运日期早于限额生效日期等;买方宣告破产或丧失偿付能力后1个月后才告知保险公司;被保险人按规定提交《可能损失通知书》,报损不及时超过规定的时间。

3、被保违约未履行贸易合同交货义务所造成的损失。如出口商品质量与合同要求不符;装运数量不足或溢装;装运日期超过贸易合同规定的最迟期限;单据不符,单单不符等等由此引起进口商拒付。

4、出口企业擅自寄单,银行擅自放单,运输人或承运人擅自放货造成的损失。D/P远期方式下,实际操作中,代收行或承运人以各种方式先行放单或放货给进口商几乎是常见的。一旦到期后,进口商故意拖欠货款或以质量等种种借口干脆赖账不付。

5、超限额出运部分不赔。这里说的限额是指买方信用限额,它是保险公司批给每一买方的特定付款方式的最高信用额度,该额度至少应等于出口企业对买方在该付款方式下任何时候的成交放款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