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健康教育

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健康教育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健康教育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手术室常见手术的健康教育

篇1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低位直肠癌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龄(61.9±8.5)岁;观察组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1±8.3)岁;两组患者性别、病情、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严格遵照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方法,责任护士依据各自的临床经验及本疾病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肠造口围术期的健康教育路径表是根据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目标以及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制定,主要包括时间、对象、方式、内容及评价。健康教育路径表别重视对肠造口患者的综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贯穿患者手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个过程。

1.3评定标准

患者焦虑状态评估应用SAS用于评定患者焦虑主观感受性。实践证明,SAS的信度、效度较高,能准确地反映有焦虑倾向者的主观感受,全表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分值20~80分,评分>40分提示有焦虑症状。术后1d及出院回访对两组患者进行SAS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症状评分比较显示,出院回访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回访两组患者SAS>40分例数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50~66岁,胰头癌12例,胆管癌5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例,均实行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患者黄疸消失、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平均8周出院。

2 实施方法

21 入院指导 护士应该主动接诊新入院患者,并带领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规章制度及各种生活设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责任护士应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更应注意询问患者感受,倾听患者陈述,注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注意倾听,使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缩短医患及护患之间的距离感,使患者信任,从而能够主动积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同时责任护士应由浅入深,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的差别对不同患者实施不同的宣教,让患者了解自身的疾病,使其对疾病的治疗、手术、转归及并发症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此外护士必须注意的是对此类肿瘤患者,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病,需与家属沟通好,注意保密。

22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相关项目检查前,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安排陪检人员,使患者感到温馨和安全感,为消除患者顾虑及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奠定基础;详细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并教授患者必要的技巧,如:术前禁食水、禁烟,自我精神松弛法,术后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大概留置时间,更换、保护方法以及咳嗽、呼吸的技巧,术后半卧位对疾病恢复的促进作用等。由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社会经历等的不同,对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个体差别,故责任护士对担心手术成败者向其介绍术者业务水平及以往的成功案例;启发、鼓励患者树立成功信心;通过耐心讲解术前各种准备工作的原因,使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积极主动配合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这样也会使一些患者觉得自身价值没有被忽视。

23 术后指导 责任护士应事先备好各种仪器设备,铺好麻醉床,手术结束患者回到病房后,应首先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让患者放心,并认真的安置好患者,连接监护仪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安置好各种引流管及静脉输液通路;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并详细告知患者半卧位的好处及必要性;告知家属监护仪各显示数值的意义和范围,如有术后镇痛泵,告知镇痛泵的使用注意事项、好处及可控性;耐心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训练、练习有效咳嗽;协助患者适应床上活动以促进患者各器官生理功能的恢复,注意各引流的情况,做到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给予相应处理;待患者排气后,据医嘱给予患者进食相应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随时聆听患者感受、排忧解难、平稳度过手术康复期。

24 出院指导 出院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患者及家属非常关注的。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工作,嘱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多参加轻体力的社会活动等以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增强营养摄入以增强机体免疫力,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化疗,详细向家属介绍化疗的重要性,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时间安排,并告知联系电话,若有异常随时就诊。

3 体会

通过对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深深体会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注重自身保健能力、注重生活质量的观念,同时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对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预防并发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改善了医患、护患关系,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望,使护士对自身价值有了肯定、增强了职业的神圣感;还可避免因误解产生医疗纠纷,大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及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篇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在局限于手术室内,而走向了病房,走到了患者的身边,使手术室护士工作更加人性化。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应激,患者在手术室虽只做短暂停留,但心理感受非常强烈,在这个过程中,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手术室护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新课题,协助患者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取得患者很好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针对手术中麻醉给患者带来的生理、心理变化,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心理得到稳定,生理处于正常,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我院从05年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健康宣教体会报告如下。

1 健康宣教在手术室实施内容

1.1 术前宣教

1.1.1 查看病历 术前1 d巡回护士携带宣教资料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疾病情况,术前准备情况。如化验单、检查单是否齐全,有无术前讨论,是否签字,有无传染病等。

1.1.2 自我介绍 到病房首先核对患者姓名、然后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让患者感到亲切自然,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尽量采取简单通俗的语言介绍有关手术治疗的信息、手术目的、方法、麻醉方式。使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及自己将要面对的手术有粗略的了解。同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以取得帮助和支持。

1.1.3 休息和保暖 告诉患者术前1 d淋浴,但要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免感冒引起咳嗽。同时注意休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1.1.4 过去史、既往史 详细询问平时身体状况,有无手术史,在什么医院什么时候做的何种手术;有无过敏史、高血压史、心脏病或糖尿病史等。是否患过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等[1]。

1.1.5 禁食、禁水 务必于手术前一天晚上10:00开始禁食、禁水,直到手术;以防麻醉时误吸造成意外。

1.1.6 术日晨 进手术室之前把自己的贵重物品保管好,请不要带入手术室,全麻患者嘱其取下活动性假牙,未下留置导尿的患者术前应排尿,女患者不要化妆,涂口红,以免影响术中病情观察。如有月经来潮及时告知医生,如用电刀体内不允许有金属物,所以不能佩带首饰、手表、眼镜等,以防电击伤。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留置导尿、下胃管等配合病房护士做好。手术当天,患者穿好患者服在病房等候,8 h左右由手术室护士推平车来接患者去手术室。

1.2 术中宣教

1.2.1 入手术室 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首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然后面向患者,语言亲切的和患者交谈,如询问昨晚睡眠情况、禁食、禁水情况,从而减轻了惧怕心理,缓解进入手术后紧张与生疏感[2]。

1.2.2 术前准备 到手术间后,协助患者挪到手术床,同时告知患者手术床窄,动作要慢,小心上床,不可随意翻身,以免坠床。为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嘱患者脱去患者服,暴露手术野。建立静脉通路,操作轻柔,配合麻醉师摆好麻醉,穿刺时护士应站在患者的身边,做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紧张的情绪。防止患者在手术中受凉,手术室空调应调到适应的温度20℃~25℃,湿度50%~60%,必要时在其肩部肢体及其他暴露部位加盖敷料。

1.2.3 约束带的使用 摆手术后将患者的手脚固定在床上,目的是防止术中手脚不自觉的乱动,导致伤口感染。侧卧位时注意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手术进行中注意观察病情,术中常见牵拉痛,电刀的焦糊味、骨水泥刺激性气味、骨锤敲击的声音、电锯电钻的噪声,引起患者惊慌不安,导致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巡回护士应陪伴在身边,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适当和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

1.2.4 交接班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协助术者包扎伤口,帮助患者穿好衣服,遮盖患者送回病房。回到病房后和病房责任护士交接清楚,如伤口情况、引流情况、输血输液情况。硬膜外麻醉患者去枕平卧6 h,全麻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物的作用引起呕吐误吸、呛咳窒息,最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2 d再来探视患者。

1.3 术后宣教 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探视,了解手术患者切口情况,有无发热,进食情况,大小便情况等。并询问患者对手术的感受,向患者家属征求对手术室有何意见和提出要求,以利健康宣教做得更好。

2 健康宣教实施效果

实行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了解手术室的概况;熟悉巡回护士、术者、麻醉医师;术前准备充分如禁食水、无活动的假牙、无化妆、无饰物、排空膀胱、着装整齐;心理状态佳;了解一般的手术步骤,术中配合主动;术后随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00%。通过实施健康宣教,护士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面对各种相关的护理知识需要及宣教工作要求,护士们主动阅读专业书籍,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为更多患者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我们在手术室实施健宣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手术室健康宣教内容片面、肤浅,缺乏自我保健、疾病预防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健康宣教方式单一,宣教多停留于口头,影响了患者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宣教时机把握不当,对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宣教方法,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阶段也应采取不同的宣教内容及方式。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们应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讲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选择健康宣教的恰当时机。

4 体会

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健康宣教模式化的规范是为了更有效的将整体护理落到实处[3]。实践证实在手术室实行有效健康宣教,使手术患者把握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给患者心理上的安慰,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使手术患者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不良情绪造成的应急性不良生理反应和躯体并发症的发生。在实施健康宣教的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开拓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使每一位手术患者得到最佳的健康宣教和最优质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篇4

眼部疾病为老年患者的常见病,老年患者身体与器官机能下降,心理脆弱且敏感[1],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耐心的照料,了解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2]。运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解决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以减少手术并发症[3]。本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12±4.85)岁。全部眼科患者疾病诊断明确并行手术,排除全身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36例,三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A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C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三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眼科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术前对老年眼科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全面评估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理解力、判断力[4]。简短的语言介绍主刀医生和麻醉师,让老年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及时解决心理问题[5]。巡回护士用娴熟的技术为患者进行护理,减少疼痛带给患者的不适。告知手术情况,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的自然状态。②健康教育:建立积极主动的生活,正确评价手术效果,加强患者的社会联系,促进疾病的康复。手术室护士向患者行出院告知,定期复诊[6]。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 检验,P

2 结果

本研究对三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分别为68.9%,89.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心理护理的开展,可极大满足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老年患者由于对眼科手术的恐惧,易产生不良的手术应激反应。研究证明,通过对老年眼科患者耐心细致的讲解,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排除患者潜在的心理问题,为手术的进行做好充分配合[7]。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老年眼科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晋辉.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2012,7(14):140-141.

[2]陈燕.眼科手术患者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3,23(5):75-76.

[3]张佩华.眼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12(10):58-59.

[4]孔祥雯.眼科患者的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1,3(14):128-129.

篇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妇女中,患病率为70%~80%。我院在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结合患者心理、生理变化特点,对其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患者维持最佳身心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预防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现总结如下[1]。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年龄25~52岁,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手术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经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及健康教育,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3~5d。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2] 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焦虑和抑郁心理最为突出,护理中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正确解释疾病特点,子宫切除后月经不再来潮,但不会失去女性特征,对夫妻生活影响不大,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其身心处于手术的最佳状态。

2.1.2健康教育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的身心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做好解释工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术后尽早下床活动的意义及重要性,做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宣传指导工作。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低脂饮食,合理安排食谱,以保证机体处于手术前最佳状况。

2.1.3术前准备 辅助检查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血型、血交叉实验、血凝常规、肝肾功能等,了解机体状况,选择最佳手术时间。做青霉素、利多卡因皮试,并将结果记录于病历上。术前日进行皮肤准备,当晚进半流质饮食,术日晨禁食水。术前留置导尿,并协助患者洗头洗脚、剪指甲,做好生命体征的记录。此外,术前用0.5%碘伏大棉球擦洗阴道2次/d,共3d,手术当日阴道擦洗后接入手术室。保证让患者在术前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2术中护理[3] 手术室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热情接待患者入室,用交谈的方式核对姓名、床号、诊断及手术名称等,协助患者摆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做各项工作时,动作要轻柔,建立静脉通道保证一次成功。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密切配合医生手术;巡回护士应认真观察,发现护理问题及时作出相应措施,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生和麻醉师协同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3术后护理

2.3.1生命体征的监护 患者手术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6h,头偏向一侧,禁食水。同时给予心电监护,测血压、脉搏1次/h,直至血压稳定,每6h测量体温1次,监测有无术后感染,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12h,同时应严密观察有无内出血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3.2饮食及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6h后取半卧位,可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糖、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刺激肠蠕动,减少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应少量多餐。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

2.3.3腹壁穿刺孔护理 每日观察腹壁穿刺孔有无渗血、渗液现象,保持创口清洁,敷料干燥。如创口疼痛剧烈,可适当使用止痛剂,也可应用自控镇痛技术。术后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3.4导尿管及会护理 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及会清洁,用0.5%碘伏棉球消毒会2次/d。和患者讲清自行排尿的好处,鼓励患者自行排尿,同时观察尿管中尿色及尿量情况。

2.3.5心理护理 告诉患者,子宫肌瘤是良性病变,切除子宫可以治愈贫血,使腹痛消失,解除压迫症状。但不必担心减退,因为手术依然保存性腺器官卵巢,其功能不会减退。同时也要做好家属的心理辅导,让其关心、体贴妻子,使患者加快术后恢复,早日康复出院。

2.4出院指导 出院时指导患者密切观察腹部情况,避免腹部切口受压,并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加强营养,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休息,根据个人的体力渐进增加活动量,保持良好心境。禁盆浴及性生活2个月,保持会清洁,观察阴道流出液的性状、质量、气味等,出院后1个月复诊。

3讨论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否采用手术治疗,取决于患者症状、子宫肌瘤的生长速度及患者的生育状态。加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有助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良好的整体护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顺利出院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