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历程

篇1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党和国家执政兴国的一项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尚无先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同步,大体经历了尝试探索、逐步推广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尝试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1999年)。这一时期高校审计经历了创业打基础、发展上水平、曲折再发展的过程,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以校办企业厂长(经理)离任审计为核心,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和初步探索,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逐步推广时期(1999年至2006年)。2000年,教育部按照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精神,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2004年,为贯彻审计署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教育部第17号令颁布了修订后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此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制定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0个具体准则以及两个实务指南。一系列制度的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一时期高校处级干部、下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广泛开展,有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还把审计对象扩大到局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成为高校审计新的重点和亮点。第三阶段是深化发展时期(2006年至今)。2006年2月,经济责任审计正式写入审计法。200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交接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高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印发《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2011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规定》,印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这一时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制度机制、技术方法、效果效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的主要经验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成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校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高度重视目前,大部分高校领导已充分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审阅审计报告,并作出重要批示。在高校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济责任审计环境不断改善,审计机构和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审计经费得到保障,这为审计人员独立、客观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奠定了基础。2.组织协调到位,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监督检查、交流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事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各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3.制度健全,程序规范高校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学校经济责任审计操作办法等相关制度。实施审计时严格按照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现场实施审计、起草审计报告并征求审计意见、出具审计结果报告等文书、推进审计整改以及审计回访等程序,并组织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意见反馈会等,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性和影响力。

(二)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以及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关注度越来越高,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展还很不平衡从全国层面讲,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发展很不平衡。与开展较好的高校相比,有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因为各种原因还未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的因审计力量有限等原因,审计覆盖面不够;有的相关职能部门未介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或介入力度不够;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仍然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层面,审计质量不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整体发展。2.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还不到位落实审计整改的各项措施是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体现审计效果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存在就事论事多、账面调整多、承诺整改多、相互警示少的“三多一少”现象。有的对审计整改工作重视不够,审计整改责任、时限、措施不明确,未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跟踪回访机制等,造成审计建议未能得到有效落实;有的对审计发现问题分析不够深入,仅对表面现象进行整改,未能举一反三从体制、机制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屡审屡犯情况严重;有的存在避重就轻、敷衍了事、故意拖延的现象,或者主观上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性整改”,对自身有利的,就积极整改,而对影响自身利益的,则消极对待。审计整改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审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还不理想经济责任审计以客观事实为准绳,通过审计查证对领导干部是否履行或是否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和判断,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后续管理等提供了依据,理应成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审计成果转化滞后的现象,很多高校都是“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学校选人、用人机制相脱节,前任领导和现任领导责任界定不清,问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难以落实,造成审计流于形式。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还处于探索阶段,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还未能有效结合,广大党员、干部的知情权还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审计结果运用还局限在较小范围。4.经济责任审计机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教育教学规模日益扩大,教育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经济责任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目前,有些高校还未独立设置内审机构,有的虽然有内审机构,但人员专业结构较单一,未能建立一支拥有财务、审计、工程、计算机等多学科专业背景以及年龄结构梯次合理的审计队伍,造成审计力量无法满足大批领导干部因调任、转任、转岗、免职、退休、辞职等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审计覆盖面、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都受到制约。

四、深化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随着《规定》的颁布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高校应以此为契机,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拓展范围,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按照《规定》的要求,当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涵盖了从乡镇级到省部级的所有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这要求高校进一步扩展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力争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规定》第五条是关于审计依据以及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两种审计方式的规定,高校应进一步扩大任中审计的覆盖面,前移监督关口,增强审计的实效性。

(二)明确管理权限,加强协调沟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原则是依照干部管理权限,而不是按照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固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因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遵循“谁任命,谁审计”的原则,组织部门等相关部门要更多地支持并参与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特别是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高校,要尽快建立并使之运转起来;已经建立的,要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进一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沟通协调。

(三)落实审计整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效“审计不整改,就等于没有审计”,高校应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切实增强审计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确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部门现任主要负责人为审计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审计整改时间表、积极落实整改具体措施,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将经济责任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列入干部年度考核测评范围,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整改的质量和效果。

(四)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运用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应结合学校干部管理和监督需要,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干部选拔任用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交接的重要内容,避免家底不清、责任不明以及“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审计公开力度,丰富公开内容,逐步探索和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篇2

一、引言

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工业顾问罗斯在他的著作《管理审计》一书中最早提出:要实施以职能部门评价和成绩评价为核心的管理审计。管理审计,即管理型内部审计,是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的延伸,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或CPA为了维护股东、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委托人的利益,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或资金状况、盈利能力及组织结构等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评价或分项研究,以帮助管理当局这一资金委托人对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或者就委托人对委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发表评判性意见,并对外报告。

管理审计的产生源于受托责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民智的开发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受托责任逐渐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受托管理贵任,而管理审计就是这种受托责任合乎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王光远)。

二、我国开展管理审计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自身建设的需要

现代内部审计按审计的内容可以划分为财务审计、基建审计和管理审计。传统的内部审计主要是指财务审计,基建审计和管理审计是在新的经济时期对于内部审计的拓延。而管理审计和财务审计又因为审计领域的重叠,容易混淆。

财务审计,以评价财务责任为主要的业务内容,专业的审计人员遵照有关法律法规测试检查会计资料、会计程序和会计控制,以评价财务报表是否真实,企业资产是否完整,组织权益是否得到维护和保障,进而确定受托人是否完成了应履行的财务责任。财务审计一直以来都是内部审计的中心。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融合,企业规模成倍扩大,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公司对于企业人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管理当局为了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效利用资源,将受托责任层层分解,在企业内部设置了各种责任中心、分厂、分公司。组织复杂化的结果导致信息内容、信息制作过程以及信息传递过程的复杂化。为了控制各职能部门和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就必须将独立于职能部门之外的财务审计业务延伸到非财务领域,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有效利用资源。这样,多层负责的组织管理体制促使管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逐渐由传统的行政性走向经济性。企业集团化、股份制、证券化以及资产并购过程中引入外国资本等多种经济形式,要求企业建立一套客观、公正、行之有效的内部监控系统。这就对我国传统的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管理审计作为对于管理当局的管理能力评价方式便应运而生。

(三)加入WTO的需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世界,给我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内审工作经验的极好机遇,为建立符合我国经济改革利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创造了条件。

三、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管理审计代表了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较高层次。国内的管理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到目前为止,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按照管理科学的要求,许多企业将管理审计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于厂长(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使其在内容和方式上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和深化。不仅进行合规性、真实性审计评价。而且兼顾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审计的作用。

(二)内部控制审计

主要以控制测试来评价控制系统,找出薄弱环节及至失控部位,并提出改进措施消除隐患,达到健全系统、改善控制、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的目的。该项审计的对象虽然涉及了管理和控制活动,但目前主要限于合规性、遵循性目标评价,较少进行内部控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深层次综合研究。

(三)绩效审计

有些企业以增收节支、开源节流、扭亏为盈等为主要目的审查生产力各要素的运用情况,以改进生产经营工作,谋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潜力,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它主要着眼干对企业现实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审查,对提高经济效益能起到切实作用。但它较少对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管理机制的有效性、管理措施的效果等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只是初步的经济效益审计。

四、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管理审计发展受到影响。

(二)管理审计没有形成自己的审计体系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制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新颁布的审计署第4号令《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15项具体准则出台不久。尚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造成管理审计工作仍难以有效地开展。我国目前缺乏公认的管理审计准则,管理审计人员各行其是,管理审计只能在不规范、低水平的状态下进行。因此,管理审计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管理审计方法陈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审计日益成为审计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事后审计逐渐延展到事前、事中的审计,全程审计成为可能。面对网络审计,需要产生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审计的方式及新的管理审计方法。目前,在国内由于管理审计刚起步,所运用的一些审计方法还是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许多审计还停留在传

统手工查账的基础上,在新技术面前还有些无所适从。审计手段落后,不但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严重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企业管理对审计工作的需求。这也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无法适应这种针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审计的要求。

(四)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需要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受托管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对管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及审计程序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管理控制链。除需要掌握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掌握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工程技术、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

五、改进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对策

(一)加强管理审计的宣传力度

管理审计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人们对于他的认识还很朦胧,而且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开展管理审计往往受到管理层人为的阻碍,特别是管理层的业绩审计、资格审计等涉及直接高层的审计工作开展非常困难,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审计的认识不清,往往把管理审计看成个人问题调查,“审查谁,谁就有问题”。观念上的错误认识是阻碍目前我国管理审计发展的首要原因。

(二)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审计方法体系,明确管理审计标准

审计标准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离开了审计标准,审计人员就无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由于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部管理审计机构可以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抓紧制订管理审计的法规和条例,将管理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进一步明确管理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不断拓宽管理审计的领域

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部门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而且应成为改革的推动者,要从管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机构改革、业务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当前可以重点围绕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择一些规模相对较小、涉及面相对较窄的项目开展管理审计试点,逐步探索路子、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应用管理审计的理念,逐步拓展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范围。尝试开展比较全面的任期管理责任审计评价等。

(四)创新管理审计方法

篇3

【关键词】

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

0 引言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日益深入,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帮助。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业务量成几何倍数增加,产生的信息量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级别,传统审计技术已经无法处理由此带来海量级别的信息,信息化已经是内部审计发现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完成审计计划任务,审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了解信息化规则,更需要掌握这些规则,才能让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更加有力。从而提升自身工作的技术水平,优化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现献计献策。

计算机、网络等新型审计方法的使用,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在有限的人力、物力限制下,积极开展事前预防、事中审计和事后整改,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优化审计流程,加快审计文书、底稿的流转、签批、回复速度,节约审计人员时间,使其将精力更多的放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中,从而使内部审计快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

民营企业是我过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先天不足和基础薄弱的劣势,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企业数量不断增长,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对外投资业绩斐然,吸纳就业持续提升,税收效益不断增加。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个体规模也不断扩张,企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经营环境也更加复杂。企业管理者的治理水平和管控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水平。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内生动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所重视。

1 T集团简介

T集团始创于1983年,是一家集铸造、水泥、旅游、煤电铝、矿业、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2012年底集团总资产近5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员工16000多人,是省内重点支持的百户工业企业之一。

T集团审计部门共有员工13人,划分为财务绩效、内部控制、工程核算三个处室。除工程核算处使用外购工程计量软件外,其余涉及财务审计人员没有单独工作平台,账务审计时与财务系统共用一个平台。对审计信息的保密性,审计资料的收集多有不便。且相对审计方面功能单一,即仅能对当前会计设置好的账项进行查看、统计。审计人员系统权限较低,与普通财务人员相同。集团现有正常经营分子公司50余个,并在不断兼并收购中,涉及铸造、铝业、水泥、旅游、煤电、物流商贸及矿产等7个方面。审计任务繁重,覆盖面广泛,仅2012年就实施审计项目近70个,下发报告100余份,业务涵盖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期末绩效审计、工程预结算审计以及监察舞弊审计等审计业务类型,其总量占到了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类型。除此之外,还需对年度预算进行全面预算审计;对重要岗位离任审计以及一些专项工作审计等。

内部审计人员少,任务重成为制约审计效率的一大难题,T集团在不断招聘内部审计人才的同时也意识到当前的工作环境已经不能适应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往每年一轮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年终绩效审计能否完成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2 T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

为适应T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对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更高要求。 T集团在2013年初投资2000万元,对当前信息化系统进行重新定制,主要项目模块有:办公OA、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系统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销售系统、库存仓储系统管理、资金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审计信息化系统等。

T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预计项目实施流程如下:

项目启动了解需求研发阶段培训阶段试点上线正式上线后续维护

其中审计系统主要分为四部分:(1)决策指挥系统,各级领导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决策、管理和评价所需要的支持信息,主要包括审计计划、审计报告、项目档案、全员工作量等查询内容,以及审计人才信息统计表、审计计划信息统计表等;(2)在线审计作业系统,细化项目管理过程,指导审计作业工作,规范审计行为,控制审计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审计类型管理、审计阶段管理以及各种审计工具;(3)数据分析及预警系统,关键风险点全面受控,利用各种审计作业工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主要包括财务数据分析、ERP审计、审计分析、同行业数据分析等,监控预警包括审计方法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分析模型等;(4)审计管理系统,合理安排审计计划,有效掌控审计项目,持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集中管理审计档案,高效协同办公,主要为各种系统设置及权限分配等。

审计信息化系统上线之后,审计工作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首先,在计划方面,原来的计划对各分子公司平等对待,现在对分子公司按规模、产能等生产经营指标划分为A、B、C三类,对A类企业重点审计,并对其不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对B类企业只进行常规的财务收支、经营绩效等方面的审计;对C类企业则可以减少审计次数,甚至采用网上监控等方式进行审计,以减少审计成本。其次,在审计现场工作中,由以往耗费人力物力的普查、全面盘查改为计算机抽样、对比,由翻凭证的账表审计转为计算机筛查过滤之后再由审计人员对疑点进行分析。以系统导向审计为主,辅以分析性程序和实质性测试。最后,在后续审计程序上,由计算机对所有底稿进行汇总、统计并自动生成审计报告的草稿,大大减少了审计人员的重复劳动。

系统上线后,达到了如下效果:

(1)整合利用各种审计资源,便于经验共享、规范标准,统一调度

(2)对关键风险点进行全面监控预警,增强风险的预见和防范能力

(3)通过计划的创建、分解、变更、审批等,加强审计工作计划性

(4)通过流程化的复核、审批及方案控制,有效控制审计工作质量

(5)利用查询、分析、计算、报表等工具,快速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6)通过对审计问题整改设定、提醒、反馈等,有效跟踪审计整改

(7)通过客观、量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8)利用总裁桌面、预警报告等直观手段,有效辅助领导科学决策

3 结论与建议

审计信息化以传统审计为基础,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快速、准确的优点,使得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的提高,使全面、系统、数字化的审计成为可能,让内部审计在企业集团的建设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在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现阶段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内部审计信息化经过了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与会计的信息化程度相比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审计人员的需求。审计人员相对于普通会计人员其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将其工作程序化,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也就更大,而目前的审计软件多是在审计方法上帮助审计人员,不能从根本上简化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信息化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经验丰富的人员往往对现代化审计手段的应用不足,而精通计算机和网络的人员又往往审计经验不足,需要两者紧密配合,才能更有效的提高信息化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使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汝焯等.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王伟,吕晓峰.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新跨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11).

[3]乔瑞红.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5,(3).

[4]满海艳.浅谈审计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 (9).

[5]王世德.加快机关信息化建设创建高绩效机关[J].人才资源开发,2007,(7).

[6]刘家义.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审计,2000,(9).

[7]何晓楠.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5).

[8]张志军.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探讨[J].审计与理财,2012,(7).

[9]王光远.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书[J].财会通讯,2006,(10).

篇4

【中图分类号】G847;F239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社会对高层次审计人才的需求数量倍增及需求标准不断提高。而现有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审计学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对审计学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进行《审计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教育部(2005)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党的十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见,培养社会主义创新性人才成为高校改革的目标取向,而研究性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和人文主义理论为基础,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致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李冰等,2014),以具备更好的研究创新能力来适应社会对创新性审计人才的需求。目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理工类课程中应用得较为广泛,而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应用。为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求,在《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应用研究性教学方式成为审计学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时亟待研究的一项现实课题。

二、研究性教学的发展历程

研究性教学思想,在中国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年前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在西方最早可追溯至雅典苏格拉底推行的‘助产术’式教学。在19世纪初期,德国教育家亚历山大?洪堡(Alexander vonHumboldt)就提出“教、学与研究三者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大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教”,而是将科学融入其中,指导学生从事研究。美国教育学家梅滋(1965)指出,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要求教师以教学引导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美国教育家Ernerst Boyer(2000)提出研究性教学,在博耶委员会(Boyer)的推动下得以快速发展。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研究性教学具有问题性、探究性、过程性、创新性、自主性、开放性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实践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式探讨。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逐渐引入,为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提高《审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开辟了重要路径。

三、《审计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及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契合

由于《审计学》学科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完善,加上课程教学内容多、知识更新快,尤其是在执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审计职业判断。这些特点使其与研究性教学存在诸多契合点。因此,将研究性教学法运用于《审计学》课程,可为《审计学》课程的建设和审计实务搭建良好的平台。

(一)《审计学》课程的学科属性

审计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逻辑性都较强的学科,是会计专业学的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现代创新型审计人才为目标。《审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既忽略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又挤压了学生的创新空间,导致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性审计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改革现行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做到理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高度整合。其次,审计学课程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领域,诸如环境审计、经理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都是综合性的审计,而且审计学理论和实践仍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从性质上来看,审计学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诸如会计学相比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采用逆向思维、质疑思维,它要解决的不仅是“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审计问题的能力,使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二)《审计学》课程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机契合

随着社会公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审计在当今社会的政治治理、组织治理以及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审计学的不断发展更是要求审计师主动学习、随机应变。由于研究性教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与《审计学》课程存在诸多契合点。《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开展审计学术研究的人才,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的主动学习者转变。特别是对于审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大学时代的工作岗位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审计问题,而不是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材上都能找到,这就要求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审计的能力。

1.审计学课程的隐性特征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知识根据其可视程度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课件的演示等方式传授给学生,而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难以用其他载体予以记载。《审计学》课程中充满了大量的职业判断、体会、经验等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特征决定了《审计学》课程既不像数学课程那样要求计算结果绝对的正确,也不像思想政治课程那样背背了事,例如审计意见类型中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保留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划分界限,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而且审计实务工作要求审计师能够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经济业务,判断收集哪些审计证据、如何收集这些审计证据以及如何运用审计证据,以形成独立、客观、公允的审计意见。因此,在审计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和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能力仅仅依靠教师对审计学知识的教授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探究审计学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未来从事审计工作的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应变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终生受益。而且对于将来想继续深造的学生,这种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可以使其快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李莉,2014),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审计方式因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而产生的变化,隐性知识将会逐渐增加。面对着稍纵即逝但又颇具价值的隐性知识(石爱中,2005),需要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和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所营造的共同研究,共同学习的方式是共享隐性知识的良好途径(韩洁、齐爱荣,2013)。

2.现代审计的深入发展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审计的受托责任、本质、使命、边界、方法以及内容在不断的演进,审计的受托责任已从最初的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发展到现在的受托社会责任;审计本质从最初的经济监督、经济控制发展到现在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的使命从严肃财经秩序(党的十三大)到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党的十四大),到权力制约(党的十六大),到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以及当前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党的十)演进;审计边界从公共财政拓展至公共产品(靳思昌、张立民,2012);审计方法从最初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进而发展到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内容从传统的财务审计扩展至预算审计、绩效审计、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诸多方面,内容不断丰富。这些演讲要求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还要了解最新发展状态;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审计学》课程的经验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特征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由于《审计学》课程的经验性特征,审计实务界很难为各种各样的审计行为制定出详细的、具有普适性的、亘古不变的审计准则,而且已有的会计审计准则也仅是适应于一定业务、比较抽象,在运用时还需要审计师的经验去辅助,在确定是否符合准则时,还需要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审计学》课程的边缘性特征,抽样审计是审计学和统计学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审计学分支;环境审计是审计学与环境科学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石爱中,2005);《审计学》课程的综合性特征,经济责任审计是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而成的综合性审计类型。审计学的这些特性,加上审计学的内容从概念和结构到理论和方法体系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审计学教学内容,提升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因而需要研究性教学。通过对《审计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撰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审计准则的易变性要求研究性审计教学

《审计学》课程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联系紧密,一旦颁布新的准则或修订完善现有准则,《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现行的“准则+解释”审计学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迫切要求《审计学》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审计人才。因此,开展《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促进教师掌握最新的准则变动信息,站在审计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及时将其转换为教学内容,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将创新性思维传授给学生,以使《审计学》学术研究与《审计学》研究性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四、《审计学》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路径选择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教授的审计知识毕竟有限,只有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审计学》课程的能力、获取审计学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大学时代甚至后大学时代才可以受益。美国教育思想家吉尔曼指出,最高的教学质量只有在浓厚的研究环境中才能进行,最佳的训练只有在积极从事研究的教授们的指导下才有可能。因此,将研究性教学方式融入《审计学》课程教学,使得教学活动不仅仅讲授审计基本理论与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专业技能、审计实务操作,而是针对《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和学生的“研究性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引入科研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从科研的视角去学习审计,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独立研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姚瑞马,2014),有效应对未来社会审计工作岗位上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审计问题,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从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创新型审计人才。

(一)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审计学》课程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审计学》课程的兴趣,在每节审计学课之前向学生设置一些社会关注的审计热点问题,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数据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随堂讨论,在每节课结束之后布置相应的审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程罗根,2015),激发学生探索审计学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引导学生用质疑的“审计思维方式”,让学生领会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用审计职业判断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从而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优秀审计人才。《审计学》教师应将最前沿成果融入审计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审计实务知识,在一般的文献资料中不易查到的内容,结合审计教学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魏火艳,2009)。例如,对于“因拒绝政治交易,山西省一位优秀审计局长遭遇落选”这一案例,诱导学生对审计体制改革的探讨与研究。

(二)动态更新审计学教学内容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并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教育思想,主动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将学科前沿融入《审计学》教学内容中,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雅斯贝尔斯(1991)认为:“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学生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科学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审计学教师除了讲授课本知识,还应加强与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联系,积极开展审计研究工作,尝试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科的最新发展以及审计学学术界相关的前沿成果梳理归纳后,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捕捉到最新的学术信息,以使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孙伟龙,2004)。这样可以丰富《审计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审计学》课程研宄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参与审计学科研课题研究,培养科研能力

《审计学》教师在从事科研课题时,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实地调研,甚至将学生纳入课题组,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具体来讲,学生参与审计学科研课题研究:(1)能够较早地感受到科研气氛,调动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运用学到的审计学知识分析审计实务的能力,提升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能够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查找资料、分析讨论和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能够带来新的思想火花,获得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得不到的学习效果,帮助教师顺利完成科研课题研究。

(四)指导学生从事审计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是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形式,也是实现师生良好性互动的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申报研究性学习课题,并且在选题申报、资料收集、课题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申请书撰写等方面予以指导(谭正航,2012)。其次,鼓励学生对课题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课题不仅使学生了解知识表象,获得感性认识,而且融会贯通《审计学》知识中内含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研究性学习,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审计人才的需求。

(五)创建与《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

实施研究性教学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研究性教学评价。科学的研究性教学评价对教师的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决定了《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从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从而推动学生探索学习《审计学》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创新型审计人才的培养。

1.从一元评价主体向多元评价主体转变

传统的《审计学》课程教学评价主体是一元的,教师拥有教学评价的绝对主动权,也是教学评价中唯一具有评价学生能力的主体。而作为被评价对象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为满足《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需要,应构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使各个评价主体都从自己的视角来评价学生,客观的反映学生《审计学》课程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的质量,从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

2.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

目前的《审计学》课程教学评价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而研究性教学以能力导向评价为主。因此,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考核,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能力导向的《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包括:审计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能力、审计职业判断能力、审计团队协作能力、审计工作底稿的分析归纳能力、审计报告的撰写能力、审计创新能力等。在评价内容上既评价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通过从知识导向为主向能力导向为主转变,将枯燥乏味的“审计数字人”变为通晓古今,纵览内外的“审计文化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审计实务能力强、职业发展潜力大、就业范围广。

3.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

目前《审计学》课程考核评价主要是结果评价,通常以学生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即往往是“一卷定优劣”。这种评定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的掌握上,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不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成绩。从教师的视角看,《审计学》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只有进行动态的过程评价,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从学生视角看,审计学认知和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动态过程,相对应的评价也应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因此,在《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中,构建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黄文艳,2015)。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能力等,具体来讲,将学生的平时课堂发言、课程论文、审计创新能力等给予评价、期末考试试卷以审计分析、审计实务与创新题为主的方式,让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励学生树立学习《审计学》课程的信心。在评价结果上,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明确结论,又给学生指明发展方向。

五、研究结论

《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成功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师生共同探索《审计学》课程的求知过程。在《审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审计创新能力为核心,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协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审计学》课程研究性学习氛围和良性互动,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为创新性审计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冰,王海英,范宇红,姜滨玲. C++与数据结构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议,2014-12-21

[2]Jone Theodore Merz.A History of European Scientific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5:167.

[3]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J].教育参考资料,2000(19): 23-45.

[4]李莉.研究性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7月

[5]石爱中.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及其教学要求[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7月

[6]韩洁,齐爱荣.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影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12月

[7]靳思昌,张立民.国家审计边界的定位: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演进视角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04:10-18.

[8]姚瑞马.加强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21期

[9]程罗根.遗传学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的实践与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月上旬刊

[10]魏火艳.财务会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3期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图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2.

[12]孙伟龙.离核套计专业审计教学改革初探[J].财会通讯・学术2004年第7期

篇5

中图分类号:F2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0-0087-04一、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Felix(1998)、Birkett(1999)和Rund and Bodenmann(2001)等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内部审计可以在促进和支持有效组织治理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研究主题。SOA后,强化了这一主题研究。美国Kennesaw州立大学的公众公司治理原则(Corporate Governance Center,CGC,2002),呼吁建立与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有效沟通的专职的内部审计部门。Andrew D.Bailey等(2003)提出内部审计的确认服务和咨询服务可以改善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 Herman-son和Rittenberg更将内部审计的治理活动界定为“风险监控”(monitoringrisks)和“控制确认”(assurance regarding control),从而论证了“内部审计是有效治理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Andrew D.Bailey等,2003)这一主题。李维安(2003)、王光远与瞿曲(2006)、叶陈刚与程新生(2006)、王光远(2009)、刘汀(2012)等分析了内部审计如何改进以融入公司治理,发挥与其重要地位相称的治理作用问题。耿建新等(2006)则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虽然内审可勉强对改善公司治理效果有一定作用,但我国上市公司设立内审部门并没有上升至公司治理的高度。罗艳梅、程新生(2013)的研究则分析了现代内部审计的角色冲突及其根源。

内部审计最初是为了预防财务报告违规行为和员工偷窃行为(Schneider Wilner,1990;Hansen,1997),21世纪的内部审计已经发展到对公司治理领域关注问题的支持性介入。这种支持性介入推动了现代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耦合性关系的理论分析

美国SOX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应建立内审制度,期待内部审计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也成立了内审机构,建立了内审制度(耿建新,2006)。新修订的内审具体准则(2013)规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组织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并保持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及时、高效的沟通。”然而我国传统内部审计主要定位为公司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负责对各级人的经济行为进行评价监督,以具体的战术性业务服务于公司各级管理者。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9)定义和我国新修订内部审计准则(2013)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本文认为,以上定义把内部审计仅仅定位为一种活动,并没有深入揭示其本质。事实上,内部审计是作为公司运营的一种制度和一类资源发挥其保障与增值作用的。

(一)内部审计本质认识梳理:制度价值与资源特性

1.内部审计的制度价值

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North)将制度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包括对某些活动予以禁止和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的规则,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确定了人们的选择集合。”从制度角度分析,首先内部审计是确认一个企业游戏规则执行情况的规则。作为人为设定的一种制约,它既确认企业内员工从事某些活动的合规性,也确认企业游戏规则遵守程度与激励结构的适当程度。从规则的属性看,内部审计是企业监督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确认企业内部高层管理者管辖的各级员工行为的适当性,同时确认公司治理层职责的履行情况。若从其代表投资者监督管理层行为角度看,内部审计保障公司权益与所有者利益的功能十分突出,由此内部审计制度具有特定的治理保护价值。

其次,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具有开放性。任何一种制约成为制度的基础是该项制度必须众所周知。制度公开意味着对违反、破坏制度的行为能进行有效监督与惩处。21世纪的内审制度发展表明,公司内部审计都制定了自己的运行规则,通过颁发内部审计章程、内部审计执业手册等多种方式公开自己的执业制度与行为准则。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内部审计标准基本已成体系①,但不同公司内部审计具体执业制度各异。这标志着内部审计作为一种规则,在国家层面已经发展到具备成熟制度推行基本条件的历史阶段。

最后,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公开的约束力和处罚的强制力是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作为公司内部确认治理行为与管理制度遵循性的监督规则,内部审计不仅要发挥事后监督发现问题的作用,更应该以制度的约束力事前介入监督企业内各项重大经营事项、威慑违法违规行为,这样的内部审计制度才具有存在价值。

2.内部审计的异质性资源特性

资源基础理论(MBT)认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决定其核心竞争力。经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与土地、资本、劳动力并行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四大必备要素之一。按照韦伯的观点,管理分为计划、组织、控制与考核。内部审计作为辅助企业控制的一项管理制度,不仅可以评价再确认企业各种业务、管理与治理行为的合规合理性,还可通过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内部审计模式加强咨询服务,为公司发展提供制度资源价值。这种为本公司特有的内部审计制度,就成为提升公司价值、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异质性资源。

21世纪的内部审计既是一种制度安排,又是一种异质性资源。从制度角度看,内部审计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内生性秩序保障;从资源角度看,内部审计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可培育的异质性资源,最终带来公司治理质量的提升与公司价值的增值。所以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具有内在耦合关系。

(二)内部审计促进公司治理的基础作用

人类经济活动群体性的特征表明,必须依赖制度保证活动的秩序,所以增进秩序是制度最重要的功能。治理有效的公司作为一个利益集团,由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经理构成且相互制衡,为了保障股东利益、保证公司内部的活动正常有序进行、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客观需要一种常规性制度内嵌于公司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定期确认利益主体行为的适当性,以增进公司治理秩序。内部审计正是内嵌于公司治理机制监督系统中的一项子制度,有效保障公司的秩序。

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化解冲突,提供公正。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内部相关者(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及下属职员)之间基于委托进行经济活动,外部相关者(政府、市场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与之通过相关的交易进行经济活动。当个人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冲突时,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执业行为与客观标准缓解或解决冲突的一个过程。具体地,内部审计制度借助其再确认与咨询功能,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也保护管理者,提供解脱其受托责任的客观评价服务。

因此,内部审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增进了公司秩序,化解了公司冲突,提供了一种公正评价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公司治理,所以治理导向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公司的重视与关注。

(三)公司治理的发展路径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分析

公司治理早期解决的是股东与其人之间的委托问题,这一时期的内部审计基本没有介入治理过程,主要通过财务审计或下属部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履行管理者助手或参谋的职责。21世纪以来,由于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治理问题日益严重,内部审计发生了多维变化。许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由原来的总经理领导转变为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我国2002年颁发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构成,代表中小股东或公司外部投资者监督公司运营。在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实情况下,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不仅要代表股东监督管理者的业务经营,同时更要代表中小股东监督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行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内部审计应该以制度运作的方式内化为公司治理的有机成分,推进公司治理有效运作,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

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耦合性作用机理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耦合性关系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职能不断拓展,其再确认与咨询服务职能回应了21世纪公司治理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现代公司治理框架提供了内部审计地位提升、业务独立性开展的基础条件,有力地保障了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一)治理导向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发展经历了财务监督、业务评价、内部控制评审、风险导向审计与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发展历程②。21世纪世界范围财务造假案件的频现,使得SOX明确提出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公司治理的制度举措③,我国也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此看出国内外已经将加强内部控制上升为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手段。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来看,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之一 ――监督要素发挥作用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四要素执行程度与执行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内部审计在强化公司内部控制,进而推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1世纪以来公司治理更加关注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问题,同时依然存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高层管理激励约束等问题,重点解决的是决策权、监督权与执行权的相互制衡以及履责问题。从公司生存发展角度分析,制衡与履责问题就表现为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问题。换言之,公司只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治理,才能实现保护所有者利益、提升公司价值的治理目标。而风险管理确认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都属于内部审计执业范围,所以内部审计已经设计并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且从对公司治理关注问题的支持性介入发展到治理导向内部审计。从内部审计定位看,其服务导向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由为管理者服务转向为所有者服务,保障所有者利益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内部审计的治理导向与服务对象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特点。

(二)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与开展业务活动的独立性保障

1.提升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

IIA提出公司要不断加强对管理层职业道德建设,推进独立董事实质性履责,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机制等公司治理新内容,其为内部审计发挥作用、加强公司治理提供了环境基础,也为进一步提升内部审计地位提供了治理支撑。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内化为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战略视角可将其定位于服务公司治理、为公司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服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审计委员会领导下④,通过提供专业化确认与咨询服务,发挥保障所有者利益的重要作用。由此实现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支持性介入⑤,发挥有机治理作用。

2.提高制度认可度:董事会确认内部审计章程

内部审计制度要得到公司内部广泛认可与执行,必须要制定一套公开的制度。内部审计章程(或类似文件)越规范,内部审计工作越正规,工作越有成效,就越受到公司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章程应该明确规定公司内部审计的宗旨、权限、职能、范围、程序等事项,并应正式提交董事会批准执行。这样的审计章程才具有治理约束力,既约束制度执行人的具体行为,也从监督角度规范治理与管理层行为,保障公司权益与利益相关者利益。

3.促进制度实效:赋予内部审计一定的强制力

内部审计制度强制力表现可以有多种方式,提升机构设置、监督审计结果实施、开展后续审计、直接授予一定金额以下违规业务处置权等都是赋予其强制力的表现形式。为了维护公司权益、保护所有者利益,在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基础上(内部审计代表公司所有者,特别是代表中小股东利益)及审计委员会领导下,需要以章程形式赋予内部审计一定的强制力。

四、基本结论

现代内部审计是借助再确认与咨询服务功能,为公司提供的一项重要保障制度与有价值资源,这种制度与资源价值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随着企业发展对加强公司治理问题的迫切需求,内部审计的业务重点已经从狭义的内部控制评审转向治理导向的内部审计保障服务。具体而言,21世纪的内部审计不仅要为管理者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服务,更要为治理层提供制度执行再确认服务,通过对治理与管理领域重大事项与行为有效性、遵循性的再确认与咨询活动,保障公司权益与所有者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罗艳梅,程新生.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角色冲突中的内部审计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3).

[2] 江峰,唐均.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13(3).

[3] 陈吉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与作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2).

[4] 郭群,郑和粉.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07(1).

[5] 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课题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由A公司内部审计转型引发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07(1).

[6] 叶陈刚,程新生.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6(6).

[7] 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

[8] 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市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1).

[9] 张玉.后安然时代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综述[J].审计研究,2005(5).

[10] 苏启林,朱文.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11] 王光远.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与审计――英国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2).

[12] 李维安,周晓苏,武立东.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前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3] 唐宗明,蒋位.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4).

[14] Berle and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Macmillam,New York,1932.

[15] Birkett, W. P., M. R. Barbera, B. S. Leithhead, M.Lower, and P. J. petency: Best Practices and Competent Practitioners[R]. Altamonte Springs, FL: The IIA Research Foundation,1999.

[16] Andrew D. Bailey,Andrew A.Gramling, Sridhar Ramamoorti.内部审计思想[M].王光远,译.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