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科研主要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头顶一颗珠别名芋儿七、头顶珠、狮儿七等,以干燥根状茎及根、果实入药,主产于我国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等省区。湖北省主产于神农架林区和恩施州,十堰市、宜昌市也有少量分布,属于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进行了野生变家植技术研究,目前在恩施、宣恩、巴东、建始、鹤峰等县市高山地区有少量人工种植[2,3]。近年来,头顶一颗珠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现将其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锈病
病原危害叶片,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片背面,裸露,褐色。冬孢子堆叶两面生,裸露,黑色,可多次重复侵染。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防治上,收获后将残株病叶收拾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发病初期用0.2°bé石硫合剂、97%敌锈钠4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
2褐斑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成边缘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内出现小黑点,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成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较重,一直延续至10月。防治上,冬季做好田园清洁工作,彻底烧毁病残组织,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用1∶1∶150波尔多液或500倍65%的代森锌进行喷雾防治,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3~4次。
3根腐病
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发病植株根部组织初呈褐色,进而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只剩下纤维状物。地上部叶片变褐至枯黄,变嵌下垂,最终整株死亡。5月初开始发病,6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防治上,选择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作栽培地。高畦栽种,忌连作;移栽前,用50%利克菌19.5kg/hm2拌土撒匀,或65%代森锌200倍液均匀喷洒进行土壤消毒;选用健壮无病种苗移栽,移栽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泡10~15min,晾干栽植[4]。或育苗时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病穴中施一撮石灰粉,并用50%退菌特600~1 000倍液全面喷洒病区,以防蔓延。
4菌核病
菌核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残体上和土壤中越冬,早春低温期开始产生菌丝侵入根部。菌核病从土壤解冻到出苗时为发病盛期,土壤湿度大,温度低,透气性差或氮肥过多时易发病。出苗前如土壤温度低,湿度大,往往造成菌核病的流行,蔓延后可导致成片死亡。防治上,选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早春注意排水,早松土,勤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水分,防止珠床过湿。移栽前,结合施肥,用菌核和多菌灵各10~15g/m2处理土壤。早春头顶一颗珠出苗前浇灌1%硫酸铜溶液或波尔多液120~160倍液。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或1%~5%石灰乳液对病穴、病区进行土壤消毒。病害发生期可喷洒代森锰锌800倍液、波尔多液120~160倍液、30%菌核利500~800倍液防治。
5黄凤蝶
又名蛔香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为害,幼虫于夜间咬食叶片,造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仅剩叶柄和叶脉。5~6月开始为害,7月下旬至8月为害较重。防治上,人工捕杀,幼虫发病初期和3龄期以前,抓紧人工捕捉;或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每周喷1次,连续喷2次。
6金针虫
属鞘翅目,叩头虫科。种类较多,主要有金针虫和细胸金针虫,以细胸金针虫危害最甚。土壤解冻后,金针虫开始活动危害。越冬幼虫在4月至5月上旬移动到表土层,吞食根部,使幼苗和植株萎黄枯死,造成缺苗、断畦,是金针虫发生最盛时期。随着植株的生长,危害逐渐减轻。金针虫将茎或根部咬成缺口,或钻孔进入内部。受害植株由于水分、养分的输送受影响,呈现黄萎状态。有的植株因茎部被咬断而死亡,或因伤口感染其他病害而腐烂。该虫以成虫和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5月中旬开始出现,6~7月下旬为产卵期,卵大多产在3~9cm深的土表层。卵期15~18d,孵化出幼虫,对头顶一颗珠进行危害。幼虫老熟后,8~9月间在土中化蛹,蛹经过16~20d羽化为成虫。此虫对干燥的抵抗力弱,对湿润的抵抗强,所以在湿度大和较黏重的土壤中最多。防治上,每50kg种子用40%的敌百虫、敌敌畏乳剂150g拌种,可有效杀
灭虫卵。
7参考文献
[1] 陈绍成.头顶一颗珠的生药学研究[j].中国药业,2008,17(10):65-66.
一、在小学语文综合课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在小学语文综合课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益于学生学习、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一)新课程的呼唤。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重要地位是:“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让学生“知”“能”并举,具有美好之情愫、良好之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开发创造潜能、发展个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时代的必然,新课程的呼唤。
(二)语文教育的渴求。
语文教育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特点有三: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包含政治、思想、道德、价值观、文化、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通过暗示和熏陶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和情感世界(建构主义理论),故教学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多元反应与独特体验,倡导自主探究学习。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学习母语有一定的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所以语文实践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要着眼于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特殊性,汉字组词率高、情感色彩丰富,汉语语言简洁、语法灵活、富有韵律,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教学应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条件、学习情境,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时代的呼吁。
现代学生观——学习的主体、各有个性的人、处在发展中的人,现代人才观——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终身学习,现代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师生应在目标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和谐共振,共同发展。因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现代教育之需。
二、小学语文综合课中自主学习的要素
(一)学习的含义。
“学习”一词是广义的,包括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学交往、学发展、学创造等,既引导学生在知识技能上自我提高,又引导学生在思想品德上“自我完善”;既引导学生自己去求知,又引导学生自己去实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引导学习方法,又培养自学态度、习惯和能力;既立足于当前的学习,又着眼于终身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自主学习内涵的定位。
1.确立学生自我的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等方式,明确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
2.确立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通过相应的方式启发他们,必须自己努力学习,这才是自己分内的事情。
3.确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意识。如果学习不好,老师要担当一定的责任,但主要不是老师的问题,学生自己要努力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4.确立学生自己主动与同学协调发展的意识。告诉同学们,学习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应该在和同学们的共同学习之中得到进步。
(三)自主学习的基本规律。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一般教师不研究学习理论,不理解学习规律;不注重学习方法,不激发学生的内在意识;也不注意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教学态度与行为都偏向于保守;未将教学真正结合起来,达到相长的效果。
解决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1.基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学习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果老师指导过多,效果也不好,最好的状态是老师的指导精要到位;2.兼顾整体、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应该说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只能一步步来、慢慢摸索;3.自主并非放任、自主亦非严管。自主的本意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与能力,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要注意教给他们方法,启发他们自己想方法解决问题;4.自主要注意取精用宏,宽取窄用。宁愿多些能力,少些应试。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出来了,考试是不用担心的。
三、小学语文综合课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通过活动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学生通过活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途径多种多样,可以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选择、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再在班上交流。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选择到活动成果的展示,都应由学生自主确定。
在保证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引导、监督作用。小学生毕竟年龄较小,要避免放任自流。特别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适合开展哪些活动,不适合开展哪些活动,教师应向学生提出建议。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
关键词:网球科研现状
key word: Tennis Scientific researchPresent situation
一、研究目的
随着网球职业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网球竞技运动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科研工作者针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对推动我国网球竞技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998-2008年体育核心期刊中发表的117篇网球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十年来我国网球运动科研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发现网球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球运动科学研究水平,推动网球科研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研究对象
对1998~2008年13种体育核心期刊中的117篇有关网球的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3.1科研方法运用的周期分布
体育科学是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的结果,休育科研方法是人们认识休育的手段[1]。统计结果显示,1)网球科研方法的运用呈现周期变化(表1)。通过对3个周期所运用研究方法总量的对比分析,我们可知,从前两个周期的对比来看,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率变化幅度不明显,而从第三周期开始,每种研究方法的运用率都明显增加,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网球职业化发展的繁荣时期的开始,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更多的运用新式的研究方法,大胆创新,使我国网球科研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2)网球科研方法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理论与逻辑分析和问卷调查法,而观察、访谈、实验、比较、测量等研究方法在网球科研中运用相对较少。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理论与逻辑分析和问卷调查法在网球科研中的运用相对广泛。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式仪器和设备的问世,科研工作者们开始逐步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测量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3.2科研领域分布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网球科研涉及内容广泛,并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有不断拓展的趋势。但是,研究领域呈现不均衡性(表2)。统计发现,运动训练学方面的论文最多,有60篇,占论文总数的51.3%,主要研究网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及身体素质训练等,表明网球运动训练是我国网球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方面论文16篇,占论文总数的13.7%,主要针对高校、专业课和公共课教学的研究;社会学方面的论文12篇,占论文总数的10.3%,主要研究网球文化和网球职业化,表明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始注重对影响网球运动发展的社会学因素的研究;运动生理生化方面的论文6篇,占论文总数的5.1%,着重对运动员训练、比赛前后的生理变化进行研究,它是检验运动训练质量和对运动员进行医务监督的重要指标;运动心理学、短网、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软网、场地与器材、规则与裁判法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共有23篇,占论文总数的19.7%。说明网球科学研究中存在研究内容的不均衡性,由于对上述内容研究较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我国在网球运动员的选材、裁判员、教练员的培养、比赛场地以及网球运动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滞后于网球运动的发展,阻碍了职业网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网球科研论文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研究内容不均衡,而且还存在重复研究现象。
4.1.2体育类引文主要源于期刊和专著,二者数量之和为581条,占总引文量的86.3%,然而其它引文来源仅占13.7%。
4.2建议
4.2.1加大对网球科研的关注与投入,鼓励研究方法与内容的创新。
4.2.2加强网球科研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使网球科研整体水平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一飞,张新民.对体育科研方法总体特征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1997, 19(2):28~31
[2] 马樟生,朱国华.对我国1994~2000年中文体育类部分期刊足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30~33
序号 题型 题目 备注 答案
1、 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
资助。 C
2、 单选题 ()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A
3、 单选题 ()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B
4、 单选题 ()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A
5、 单选题 ()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D
6、 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
论著之分。 B
7、 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
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B
8、 单选题 ()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A
9、 单选题 ()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 B
10、 单选题 ()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A
11、 单选题 ()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
12、 单选题 ()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A
13、 单选题 ()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C
14、 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
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B
15、 单选题 ()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D
16、 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
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 B
17、 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
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 A
18、 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
使用的研究方法。 B
19、 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
议题较为重要。 C
20、 单选题()是指针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召集一些相关的学术代表而举
行的学术会议。此类会议规模相对较大,内容丰富,参会人数较多,影响面广。A
21、 单选题()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质为目的,以发现事物的内在的、特
定的规律为目标。 C 选项一 A.课题规划 A.理论性 A.理论性科研论文 A.效度 A.课题规划 A.学术著作 A.网络论文 A.判断 A.论文撰写 A.论文撰写 A.提出问题 A.创造学术价值 A.判断思维 A.指标评价法 A.科学论著 A.综述性文章 A.发散思维 A.科学方法 A.团体固定会 A.代表会议 A.常规认识
()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
22、 单选题 C
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 23、 单选题 ()一般有独著、合著、编著、主编、编写等类型。
C
A.科学方法 A.科学论著 A.判断思维 A.物理模拟 A.学术腐败 A.推理思维 A.科学方法 A.跳跃性 A.科研方法
A.探索实验验证实验模型试验等 A.科学方法
()一般指对研究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跃入脑际的,
24、 单选题 D
能阐明问题的思想。 25、 单选题 ()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间在物理过程相似或几何相似为基础的一种模拟方法。A()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参与,并需要职能部门干26、 单选题 A
预。 27、 单选题 ()属于弹性思维范畴,通过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开拓研究者的思路。
B
()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即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存
28、 单选题 B
储信息的各种物质手段。 创新思维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维活动不受常规思维定势的束缚和局限,并且
29、 单选题 D
能够根据具体的科研对象自由、灵活地采用多种思维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30、 单选题 对缺乏科研实际经验的初学者,()的选取对科研工作的成败至关重要。 31、 单选题 根据实验结果性格的不同分类,可分为()
B D
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形成的基础,而新的科研方法的发现和创立,又使
32、 单选题 A
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进行,从而促进科学和技术的新飞跃。
科研的()阶段是把以确证的假说同原有的理论协调起来,统一纳入到一个自
33、 单选题 治的理论体系或技术体系中,使其形成结构严谨、内在逻辑关系严密的新理论体C
系。
34、 单选题 科研的()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
35、 单选题 科研方法中,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其中不包括()
A B
A.提出假设设计
A.确立科研课题 A.大前提 A.科研方向 A.针对性 A.文字 A.功能抽象 A.工具法 A.夺取式
36、 单选题 科研规划中,()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B37、 单选题 科研课题收集的标准不包括()
D
科研论文是以()形式对最新科研成果的记录,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种直接体现,38、 单选题 A
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 39、 单选题 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
40、 单选题 A
于论文检索的哪种方法() 抄袭剽窃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学术腐败现象,是对科研规范破坏力极大的一种学术
1、 多选题 BCD
腐败现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 2、 多选题 成果查新时,关键词的选择应注意些什么() 3、 多选题 创新思维的特征有()
ABCD A.检索词是否覆盖查新点 BCD
A.突发性
4、 多选题 从科研领域考虑,科研论文一般分为()等基本类型。 5、 多选题 从期刊论文性质及作用的角度出发,期刊论文的特点有() 6、 多选题 代表性的弹性思维有()
7、 多选题 对光纤光栅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
8、 多选题 对某一科研部门或课题组而言,科研规划主要包括() 9、 多选题 发散思维中,基于光栅性质的研究方法有()10、 多选题 根据会议延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等差异。11、 多选题 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科研课题的来源有()12、 多选题 就认识层面而言,认识活动可分为()13、 多选题 科学观察的原则有()
14、 多选题 科学实验缺陷的产生主要有()等原因。15、 多选题 科研的特点包括:()
16、 多选题 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7、 多选题 科研工作者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初学者应该做到() 18、 多选题 科研课题方案设计的原则有()
19、 多选题 科研课题立项后,需注意处理好()相关事宜。20、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学术性主要表现在()21、 多选题 科研论文的质量把关有()等方式。22、 多选题 科研论文评价的原则()
23、 多选题 科研论文文献检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24、 多选题 科研思维具有哪些特点()25、 多选题 科研选题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有()26、 多选题 科研中,现代方法包括()
27、 多选题 课题设计书是课题方案设计的实现形式,一般可分为() 28、 多选题 论文编辑加工设计的范围较广,一般分为()29、 多选题 论文检索的方法有()
ABC A.理论性
ABCD A.原始报道 ABCD A.发散思维 ABCD A.机械传感方法 ABC A.科研方向 BC
A.震动传感方法
ABCD A.长期会议 ABCD A.指令性课题 ACD A.常规认识 ACD
A.客观性原则
ABCD A.实验假象 AB A.科研继承性
A.正确的科研方法对科研工ABC
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CD
A.学无止境,常学常新,常研常进
ABCD A.科学性原则 ABCD A.确认立项,填报计划 ABC
A.研究的科学性
ABCD A.健全的监控规程 ABCD A.公正性原则 ABCD A.资源开发 ABCD A.客观性 ABCD A.提出问题 BCD A.客观方法 AB A.研究性课题设计书 BCD A.文摘加工 AB
A.工具法
30、 多选题 论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专业论文为重点
捕捉信息,是思维探索和理论抽象的事实基础,也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
1、 判断题 √
手段。() 参会者在会议上的口头报告或张贴报告不论是否通过大会论文评审组的评审,都
2、 判断题 ×
会由大会统一印刷成论文集并公开出版。() 3、 判断题 查新机构保证对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术内容在查新工作期内保密。() 成果创新查新是科研论文投稿前应当首先进行的工作,此项工作不可轻视。
5、 判断题
()
√
4、 判断题 查新完成后,查新机构对有关电子、纸介材料应予以存档,永久不得销毁。()×
√
是实现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6、 判断题 √
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 根据科研论文的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大小,可以设计出高级科研论
7、 判断题 ×
文、中级科研论文、和低级科研论文三种评价等级。() 科技文献稿件可以一稿两投或者将本来属于篇文章的内容拆成两部分,作为两篇
8、 判断题 ×
文章投稿。() 9、 判断题 科学方法属于科学认识的硬件。()
×
科学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尽快公诸于世并得到学术界及社会的承
10、 判断题 ×
认,期刊论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11、 判断题 科学论文的学术性是指科研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
科学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对事物普遍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
12、 判断题 √
握,属于高级认识层面。() 科学实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起到加速或延缓研究对象变化的作用。
13、 判断题 √
() 14、 判断题 科学研究对象从广义上讲,是指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15、 判断题 √
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 16、 判断题 科学研究最大的特点在于创新,科研过程绝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步骤。() √ 科研抽象侧重事物的统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异,若使用不当则很容易以偏概全,
17、 判断题 ×
得出错误的结论。() 科研的目的是发现别人未发现的真理,而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期刊,则是确认
18、 判断题 √
这种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 判断题 科研方向是科研规划的中层,是指规模较大、时间较长的科研计划。()
×
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
20、 判断题 ×
类。() 21、 判断题 科研课题的可行性原则包括研究基础、试验设备和智慧技能。()
√
科研课题方案中,实验型方案设计一般指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造作的手
22、 判断题 ×
段,对科研课题的具体内容与方法进行设想和计划安排。() 23、 判断题 科研课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特点。()
√
科研论文,就发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会议论文3种基本
24、 判断题 √
类型。() 25、 判断题 科研思维的过程是:科研问题科学思维方式认识成果。() 26、 判断题 科研思维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思维方式。()
√ √
27、 判断题 科研思维属于抽象思维,而逻辑性是抽象思维的一种基本特性。() √
科研选题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说查阅文献构建方案确立课题。
28、 判断题 ×
() 29、 判断题 科研中,模拟方法可以作为最初的实验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实验。()×科研中期是问题的研究与阶段成果的积累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科研资料30、 判断题 ×
收集,文献阅读,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选题方略设计。() 31、 判断题 克隆干细胞造假事件属于学术腐败急功近利经典案例。() 32、 判断题 课题调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阶段的必要过程。()
√ √
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仔细填写,初稿讨论,意见综合,修改报送"。
33、 判断题 √
() 理论性科研论文的镇南关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
34、 判断题 ×
分析。()
利用书目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对课题相关知识点、事实和文献进行检索,属于论文引文检索法。()
35、 判断题
第一章科学研究的概论
1、科学的定义 P1
2、科学的分类 P2
3、科学研究的概念、内容、特征 P3
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P4~6
5、科研方法的概念与种类 P7~9
6、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P13
7、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P14~17
8、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P17~19
9、专技人员具备的科研能力 P20~24
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
1、经典科研方法分类 P26
2、逻辑方法的分类 P26
3、归纳法的概念与类型 P26~29
4、演绎法的概念与主要形式 P29
5、演绎法的作用于局限性 P30~31
6、类比的定义特点 P32~33
7、类比的类型与格式 P33~35
8、类比的步骤与作用 P35~36
9、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的特点 P36~39
10、科研中的经验方法定义与分类 P39
11、观察的定义与类型 P39~41
12、科学观察的原则 P41
13、实验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P42~43
14、实验的特点与作用 P43~44
15、实验的类型 P45
16、实验的基本要求、要领与程序 P46~48
17、测量的要求、指标、信度 P48~49
18、统计的特点、作用、种类与局限 P50~51
19、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P52~54
20、运用数学方法的步骤 P55
21、数学模型 P55
22、模拟实验的定义与特点 P56~57
23、模拟的作用于种类 P57~58
24、理想模型的特点与作用 P59~60
25、理想实验的作用 P61
26、科学假说的来源、特征、作用、形式 P62~64
27、怎样建立与验证科学假说 P64~66
第三章
- 1 -
1、老三论与新三论的定义 P67
2.、贝塔朗菲定律 P68
3、系统的概念与特征P69~71
4、系统方法的定义 P71
5、系统方法的特点 P72
6、系统方法的原则 P73~74
7、系统解决问题的程序 P74
8、系统方法的作用 P75
9、控制论的概念与研究对象P76~77
10、控制过程的步骤P77~78
11、管理控制的概念 P78~79
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P79
13、管理控制的目的 P79~80
14、信息的概念与特点 P81
15、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 P82
16、信息反馈 P82
17、信息方法的作用 P83
18、新三论的构成 P83~85
第四章
1、科学问题的概念、结构 P87
2、科学问题的分类 P88
3、科研选题的概念 P88
4、科研选题的分类与意义 P89
5、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 P90
6、科研选题的来源 P91~95
7、科研选题的原则 P95~100
8、选择科研题目充分估计条件 P98
9、科研选题策略 P101
10、科研选题的方法 P102
11、科研选题的程序 P103~107
12、选题计划包括的内容 P107
13、确定课题名称的注意事项 P107
14、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P108~110
第五章
1、科研资料的特征 P111
2、科研文献的概念、级别和种类 P112~113
3、学位论文的种类 P114
4、标准文献包括 P115
5、专利文献的核心 P116
6、查阅文献的重要性 P118
7、如何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 P119~120
8、检索工具书的定义种类 P120
9、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 P121~124
10、搜集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 P120~126
11、搜集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 P126~127
12、文献搜索的途径和选择原则 P127~132
13、文献搜索的步骤 P132~134
14、如何鉴别文献资料 P134~135
15、如何整理文献资料 P135~136
16、怎样阅读文献资料 P137~139
第六章
1、国家级研究项目包括 P141~148
2、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P158~159
3、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 P159~160
4、科研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 P160~161
5、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 P161~164
6、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技巧 P165~167
7、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行为规范 P168
8、影响项目负责人作用发挥的因素P169
9、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 P169~170
10、结题材料的种类 P174
11、处理结题材料的原则P175
12、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P176~177
13、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 P177~187
14、常见的结题报告形式 P182~183
15、科研成果的分类 P183~184
16、科研成果鉴定内容与形式 P184~185
17、科研成果鉴定的程序 P185~187
18、知识产权的定义 P190
19、知识产权的类型 P192
20、专利申请的类型 P193
21、科研成果转化分类 P196
第七章
1、科研论文的概念 P198
2、科研论文的特征 P199~201大标题
3、衡量专著的标准 P204
4、期刊论文的定义与种类 P202~203
5、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 P206~208大标题
6、参考文献的目的 P208
7、论文标题的基本要求 P209~210
8、层次标题的规范 P210~211
9、拟定论文标题的方法和技巧 P211~212大标题
10、摘要的主要内容 P214~215
11、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P216
12、摘要的主要类型 P217~218
13、如何选择不同的摘要类型 P218~219
14、选择关键词的基本规范、顺序和技巧 P219~221
15、引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P221~222
16、综述的写作要求 P224
17、专题研究论文的征文写作要求 P225~226
18、征文的写作要点 P227~228
19、结论的内容 P228
20、结论的撰写要求 P229
21、参考文献的定义 P230
22、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 P231~232
23、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与原则 P232~233
24、作者及署名规范 P236~237
25、编、编著和著的定义和区别 P237
26、引用的定义和形式 P239~240
27、合理引用和适当引用的规定 P240~242
28、注释的定义、形式和规定 P242~243
第八章
1、论文内容的检查修改 P246
2、提交论文的方式 P250
3、如何投稿 P244~254大标题
4、涉及的问题 P244
5、程序 P255~259标题
6、编审初审的内容 P255
7、著作权定义 P257
8、国内期刊费用类型 P258
9、学术会议定义 P259
10、学术会议类型 P260
11、国际学术会议模式基本要素 P261~262
12、学术报告定义与类型 P262~263
13、参加学术会议注意事项 P265~266
第九章
1、科学共同体概念P268
2、科学道德责任主要体现在P269
3、科学道德定义 P269
4、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科学品格 P270~271
5、科研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P272~273
6、学术规范的概念 P273
7、科研人员应遵守的学术规范 P274~281大标题
8、科研查新的作用 P274
9、项目申请应遵守的规范 P274~275
10、引文和注释应遵守的规范 P275~276
11、参考文献应遵守的规范 P276
12、学术成果发表及后续的工作规范 P276~278
13、学术评价的概念 P278
14、学术评价应遵循的规范 P279~280
15、学术批评规范 P280
16、人及实验研究对象规范 P280~281
17、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P282
18、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 P283
19、抄袭、剽窃行为的定义、形式和界定 P284~286
20、伪造和篡改的定义、形式和危害 P287~288
21、一稿多投的定义、形式和界定 P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