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采矿专业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采矿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矿山岩体力学》、《煤矿地质》、《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井巷工程》、《采矿学》、《岩石力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煤与煤层气。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采掘业、石油、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采掘业/冶炼;
2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3 其他行业;
4 建筑/建材/工程;
5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6 新能源;
7 环保;
8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采矿工程师、安全评价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采矿工程师;
2 安全评价师;
3 销售工程师;
4 地质工程师。
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66-01
地质行业近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的修改势在必行。
1 首先介绍我校与“矿山地质”相关专业开设情况
辽宁省工程技术学校始建于1983年。目前开设地质勘查与找矿、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岩土工程、钻探工程技术、测量工程技术、化验分析与检验、地球物理探矿、采矿技术八个专业。我校虽未曾开设“矿山地质”但我校开设的八个专业中地质调查与找矿与采矿技术两个专业与“矿山地质”是相关专业,地质调查与找矿从2005―2012年每年招生人数分别为2005年100人,2006年162人,2007年89人,2008年54人,2009年52人,2010年34人,2011年22人,2012年14人,2013年25人。整体呈下滑趋势。从就业率来看,由于受事业单位招聘制度改变,地质中专学生在事业单位就业率逐年下滑。在企业单位就业学生中以合同制或临时聘用形式者居多,这说明地勘单位对中等职业学校地质专业学生仍有需求。我校采矿专业是2008年首次招生,当年招生规模为44人,2009年招生人数为19人,以后停止招生,这两届学生直接到内蒙森工集团上班。
2 对矿山地质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分析
虽然我校未开设矿山地质专业,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分配到矿山企业工作的我校毕业生进行调研,通过对学生信息反馈的分析及与矿山工程师的交流,认为矿山地质专业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主要原因如以下几点。
(1)矿山地质专业是专业性较强的专业,市场需求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矿业方面,竞争力较小,且在矿业方面有较大需求,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较好。
(2)1995年后,地质人员出现断档情况,地质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地勘单位或矿山企业的人员较少,导致目前矿山地质人员紧缺,在这种环境下,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
(3)近几年,许多小规模的矿山企业和一些民营的矿山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矿山地质人员,他们急需一批既懂地质专业又懂采矿专业和测量专业的矿山地质人员,这为学生实习就业等创建了便捷条件。
3 矿山地质专业目录调整的建议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核心能力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调整应紧紧跟随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人才的需求而不断改革和调整。
(1)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矿山地质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能够运用现代地质理论和先进科学手段,从事矿山地质职业领域地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地质资料收集与整理、分析、制图、预测预报、编写地质说明书、地质报告编写、储量管理等矿山地质技术与管理的能力,能够胜任矿山地质、矿井水文地质、储量管理、矿井地质勘查的岗位的高端技能人才。
(2)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建议:矿山地质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煤矿、固体矿山中有关地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其核心职业能力是:培养学生固体(煤、金属、非金属)矿床设计、开采、生产的基本技能。因此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①矿山地质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在野外或井下进行实地的勘测,工作环境较差,条件比较艰苦,对于现在的学生是一种比较艰辛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因此,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从事艰苦行业的准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质品质。
②矿山地质专业新毕业的学生缺少实地勘测和在勘测过程中的一些生活等方面的经验,而许多公司或矿山都在招聘地质工作人员时更多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因此工作经验缺乏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所以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上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聘请一些有野外工作经验的地质人员为给学生教学,这样以来,既能让学生懂得一些野外生活的经验,也会使比较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乐趣的课堂,还能把一些野外比较实用的工作方法教给学生。另外,多组织学生到地质企业或矿山企业进行实习,而且要换一些不同的地方进行实习,要有针对性的实习,正所谓见多识广,只有见得多了,做的多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就具备了。
③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应浅显易懂,接近实际,为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有实际经验人员共同开发既符合学校教学又能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
(3)专业核心课程调整建议:在原有的专业目录中,《岩石矿物》、《古生物与地史》、《构造地质》是三大基础课程,辅助有力的基础地质训练、野外实习,增强学生的地质工作技能,这是切实可行的。可否考虑增加《煤田、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评价》,通过这两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矿区的矿床的整体认识,并考虑矿产的综合利用。《岩体力学》和《工程力学》建议选修或减少课时。建议增加《矿山水文地质》和《矿井地质》,使学生对矿区的地下水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以减少矿山地质灾害;为学生对井下地质情况的处理打下基础。还建议增加《固体矿产勘查技术》使学生对矿产勘查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手段有所了解;最后建议增设《Mapgis》课程,使学生们掌握现代化工作方法。
调整后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测量学》(矿山测量)、《构造地质学》、《煤田、矿床地质》、《矿产资源评价》、《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环境工程》、《矿山水文地质学》、《矿井地质》、《固体矿产勘查技术》、《Mapgis》、《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岩体力学》与《工程力学》建议选修。
(4)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调整建议。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工程意识,注重能力培养,按照深入一点而兼顾全面的原则组织实习。新生入学后用一周时间组织他们去参观矿山,了解矿山工程系统,特别是一些管理工作特点,使学生初步意识到他们将来要做什么,现在需要学什么,使学生感悟到矿山基础地质等基础知识都是矿山工作所必须的。在矿山地质基础课之后,针对矿山实际基础地质工作内容,增设两周综合训练课。然后,安排适度的矿山基础地质实习,这就使矿山基础地质教学,在矿山地质系统教学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有机的运作,有利的推动了整个矿山地质专业教学。
1.1井下采矿技术较多
目前,有很多种井下采矿技术,在不同的矿产开采中,不同采矿技术的应用方式和适用程度也不同。例如,长壁开采技术作为最常见的井下采矿技术,通常在煤矿开采中应用,但在金属矿产开采中却没有较好的适用性,因为金属矿在储量和矿层厚度方面不同于煤矿,这时就需要结合矿产的不同,采取差异化的采矿技术。
1.2井下采矿工艺技术复杂程度较高
相比于露天采矿工艺技术来说,井下采矿技术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通常在应用井下采矿技术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保证开采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场地较小等,相比于露天采矿,井下采矿技术的工作效率较低。因此,在应用井下采矿技术时,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改善工艺技术,强化科学管理,使井下采矿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得以有效提高。
1.3井下采矿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大投资成本,引进先进的工艺设备和专业化人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2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2.1采场围岩的控制技术
相关的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充分结合煤矿采场的具体情况,比如地质围岩结构压力等,对采场围岩控制方面的理论进行完善。对那些难采煤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如不太稳定、倾斜度较高和地质构造复杂等。研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支架围岩同放顶煤开采岩层之间的作用机理,对支护质量技术和顶板动态监测技术进行研发和完善。此外,还需要研发其他一些岩层控制技术,比如如何有效地预测和防治冲击地压等,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保证煤矿开采的质量。
2.2深矿井的开采技术发展前景
冲击矿压防治、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井巷布置、瓦斯和热害处理等是深矿井中进行煤炭开采关键性技术的几个方面。针对深矿井开采的现状,目前急需大力研究和发展的有:深井作业场所的工作环境的变化;深井围岩状态和应力场分布状态;深井冲击矿压的监测、监控和防治技术;深井的高产高效开采的相关配套技术等。
3采矿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首先,要构建科学的井下生产责任制度,明确规定各个工种岗位的操作流程,以便顺利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分层、分解井下安全生产目标,将责任严格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工作上,促使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生产的安全。强化安全工作,还需要加大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并坚持和落实每周的安全例会制度。
其次,要大力检查安全责任,及时消除井下采矿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例如日常监测、专业检测和大规模检测等。如果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存在检查过程中,需要责令相关责任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并以书面的形式向上级汇报,避免出现问题。再次,要结合矿山的具体情况,在科学地制订灾害应急方案时,要将灾难事故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提高采矿人员的自救、互救能力,培养紧急情况下处置事情的意识,并完善和健全灾难应对体制;强化救助演练,结合具体情况,对灾难逃生和救援方案进行科学的制订;应用高科技的救援和检测设备,以保证矿区的生产安全,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护。
最后,为了避免因通风不畅而导致的窒息灾难,对矿区来讲,构建通风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除了要强化通风管理外,还需要构建检测风量、风质和风速的台账,促使其与相关要求相符。此外,还需要落实基层班组建设,在班组建设中加入安全管理规划内容,不能只重视生产,还需要重视安全;构建班组考核等级制度,给班组提供一个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平台,鼓励班组自查自纠,促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班组要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保证采矿工作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严格贯彻和落实;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以班组建设为核心内容,重视标准和考核,进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而无法真正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因为教师无实践经验也无法教导学生关于实践的知识,并且许多教师都不是单一专业教师,还要兼顾成人教育、培训或科研等任务,教师的任务也极其繁重,难以通过实践去了解一门专业。
(三)如果采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学生必定在应聘面上缩小了,从而在社会上竞争力变低了,较难从事其他职业,把学生局限于采矿业上了,对学生前途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的现状
(一)目前在很多院校都设有这个专业,用于培养人才,填补人才市场的空缺。例如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各个院校都有设立,但是院校都不是实施应用型人才模式培养,而是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因为目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严重,英语普及以及计算机普及使很多院校都把这两科设为必修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成效,从而使一部分人才由采矿专业转向对外语的研究、考级或者对计算机的考级和应用。
(二)在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各大相关院校对于教学实践性的关注度还不够充分与完善。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结构作用之下,采矿工程专业课也并非这一专业学生需要进修的唯一课程,大量的公开课以及理论课进修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专业课程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学生势必会对部分知识的认知存在缺陷,同时也无法对其进行合理且高效的应用。比如采矿业中就有爆破技术,这个技术即使有时间实践也难以实施,因为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更何况没有时间实践;老师只能在课堂上讲解运用的方式和要注意的问题,而实际操作则需要学生工作时自行实践,导致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院校的出发点是对的,随着时代变迁应当要紧跟着时代,去注重培养外语与计算机的人才也是对的,但是本末倒置了。按照正常的思路来说,采矿专业是本,而外语和计算机是辅助这门专业的末,很多院校却把这两科与专业并排而论。还有另一方面,院校也许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扩大学生可选择的工作类型而出发,从而疏忽了对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采矿业人才不足。所以各大院校应当顺应时代,建设有应用型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确保人才能及时提供到采矿业前线上,为能源节省出一份力。
三、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分析
(一)应用型人才就业面并不如复合型人才广,但是应用型人才优势在于精,精于专业。复合型人才在之前说了,有着外语和计算机作为必修,难免学生会偏向专注,有些学生认为外语或者计算机会更容易些就会偏向学习外语或计算机,导致人才定位上的偏差;而应用型人才专注采矿业,外语与计算机不是主要必修课,那么就会给学生灌输专业的重要性,学生也就能完整地接受专业知识,精于一门专业。
(二)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坚强的意志,身体素质要好。因为一般采矿的地方是山上,山路崎岖,没有好的体质是没有办法适应那里的工作的;因为环境恶劣,在前线免不了日晒雨淋,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不能完成的,该职位需要有坚强意志的人才。
(三)不再是“纸上谈兵”。应用型人才中的实用才是最大的特点,应用型人才不是只会在图纸上规划或者计算机上演示,让工人去实施,自己只是一个领导的作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掌握采矿知识,还要懂得爆破技术和编制挖掘进度规划等实操,能教导工人如何工作和使用工具,能把书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
四、采矿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应当克服因为课程时间不够而减少实践的问题,在理论课程充实的基础上,把实践摆放到第一位,提倡派遣学生到周边矿山实习,并且聘请拥有现场技术的人员进行辅导和教育,保证实践安全性,才能让矿山企业安心让学生在矿山进行实习。
(二)提高实践次数,因为一般高校都只让学生下井一到两次,毕业实习也就两到三次,如此低的实践次数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令学生顺利掌握技巧。
(三)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如今课本上或者实践教学上的内容都较为落后,不能与当今矿山企业的技术同步,不论是在课程上关于开采的井底设计还是学生毕业后关于开采的井底设计上都显得十分单一、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现实感,学生毕业后难以派遣于现场施工。
(四)在当今科技如此先进的情况下,多媒体已经运用到了很多教学上面,对于采矿业专业的教学,更加有必要利用到多媒体。在教师教导学生课程时,有一些课程内容难以理解,比如爆破工程和井巷工程等课程,不进行实践时都难以真正认识,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先初步了解。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的信息量,而且还能把实践的教学放到了教室上。
(五)学校提出了采矿工程“卓越班”方式,黑龙江科技学院成立首届采矿工程“卓越班”,以培养未来行业高级应用工程师为目标,每年从全校工科专业大一新生中按入学成绩择优选拔部分学生编入卓越班,实行单独管理。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按单独制定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高年级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
关键字: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三维模型与二维绘图显著的区别在于给人的视觉效果不同。二维图形缺乏立体感,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看懂,而绝大多数人一眼就能看出三维图形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三维模型不仅能很明白地表达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方便与非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而且从三维模型中也能很容易的得到想要的二维图形。立体成型系统是AutoCAD建立三维模型的基础,是AutoCAD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1采矿系统的基本认识
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采矿CAD系统的应用能够在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设计水平和质量上个台阶,而且一个系统的广泛应用需要得到设计者和使用者的一致认可。因此,要合理、有效地实现采矿CAD系统的设计,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传统采矿设计的过程。
任何系统的设计都必须遵守一个规则:前期设计为后续设计奠定基础,后续设计则必须完全实现前期设计的目标。就像一棵树,由树干起源,开枝散叶,最终要结出果实。普遍而言,采矿CAD系统的设计需经历三个阶段:需求设计、深化设计和操作设计。需求设计一般是通过已有知识和设计经验构造大概框架,确定设计方向和原则、提出设计要求等;深化设计则是工程参数、负载、造价等的计算和布局、矿道、炮孔及施工等图纸的设计;操作设计则需要明确工程的开展顺序、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以及安全等级的设计。因此,采矿CAD系统的设计需以此为基准,再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需求做适当改变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2采矿CAD系统结构设计
在了解了传统的采矿过程后,下面讨论基于CAD的采矿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不仅要结合实际行业特点,也要考虑行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一种分布式的采矿CAD系统,其具有独立性强,开发周期短、效率高等特点,但是由于独立性太强,各立门户、自定标准,致使各种不同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沟通,完全无法得到普及而且受AutoCAD版本的限制。本文所研究的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则克服了以上局限,具有很好地适应性,可以不受AutoCAD软件的版本限制而且拥有独立的知识版权,市场前景很好。
2.1采矿CAD系统的可视化
图形(或图像)是一种简单却能包含丰富信息的符号,特别适合储存和传递信息。采矿系统的图形化并不是指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手工绘制各种图形,而是利用计算机高速、重复计算、低失误的特点,设计人员只需确保数据的正确输入,系统便能自动生成图形画面,高效精确。设计者既可以在图形上直接修改,也可以通过更改输入数据改变已有图形。简单说就是图形和数据间实现一一对应。虽然三维实体已经成功应用到实际的开发设计,但实践表明,二维平面设计更加符合工程师的实际开发和研究需求,有利于系统过渡,能够确保目标的短期实现。
2.2采矿CAD系统的集成化
集成化的采矿系统是区别于分布式采矿CAD系统而言的。它即依托于AutoCAD进行开发,又独立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从而确保各阶段设计均能得到来自图形数据库的支持。同时系统采用与AutoCAD软件相同的通信协议,以实现AutoCAD图形文件与本系统设计图之间的无错转换,这就大大增加了系统的通用性,增强了系统的应用范围和前景。也由于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与AutoCAD软件进行直接对话,从而不受其版本的限制,作为独立的软件产品拥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销售市场。
3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的实现方式
基于上述对系统功能的要求,本系统采用VC++进行开发以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工期。在开发前需要熟悉文档类、框架类、视图类及应用类这几个概念。下面围绕文档与图形间的通信以及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两个方面予以简单介绍。
3.1文档与图形间的通信
文档与图形之间需要相互通行,就要求各自包含指向对方的指针。各自的类成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指向对方的指针。文档类的成员函数在返回指向图形对象的指针时,宏允许图形对象进行有效性测试,反之亦然。同时,当用户进行文档信息的编写时,通过每个图形对象的更新函数使得它们中的文档数据得到及时更新,从而实现多视图同步,无论是编辑、创建还是修改都方便快捷。实现了系统的可视化。
3.2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为实现系统的集成化,就要求系统能够与大多数图形处理软件进行通信,也就是常说的数据交换。系统要想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则必须既能识别其他格式的图形文件,也能生成其他软件能够处理的数据格式,实现数据共享。因此可将系统的外部接口分为输入和输出(I/O)两种。Input-port的功能在于能够分析其他格式的文件并转化为自身系统能够识别的图形文件,而且要不断完善自己图形数据库所包含的类容,否则将不能对某些图形实现误差转换。Output-port的功能则相对简单些只用按照要求转换的格式完成数据的生成即可。
另外,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需要有其简洁、舒适易懂的图形界面的支持,这里就不赘述。
总之,采矿CAD系统的可视化和集成化将是今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采矿CAD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试图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对其进行完善。目前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对特殊模块的开发、系统的模糊化、智能化、专家化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学院的领导、学生等都对这么课程没有积极的认识,领导之间对这门课程的分歧较大,对这门课程没有统一的认识,投入经费紧缺,导致创办该专业没有的可行性。由于监管力度不够,采矿行业非常的危险,各种私人采矿工厂的出现,导致采矿环节事故多发,更是给这一行业以严重的打击。让学习矿物加工的人和即将学习矿物加工的人都对这一技术的前景产生了歪曲理解,招到的相关人才相应的少了起来。
1.2人才紧缺,技术水平不稳定
人才是每个行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通过社会环境,人们害怕进入这个技术研究领域,感觉它是极度危险的,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是主要的原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学生无法放心地选择这个专业,致使这个专业人才凋零,技术水平停滞不前。这一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多是来源于采矿专业和安全专业,极度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虽然采取了各种培训进修工作,但是仅仅这些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提高整个队伍的整体水平的。矿物加工工程技术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导致了这一技术的未来道路越来越狭窄。急需要研究新的领域,对其进行有力的开发。
2我国矿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新领域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要向三个方向进行努力:第一,不依赖于传统的选矿工程划定的相关界线,主动地将其发展到更深和更广的层面。以前总是将眼光放在矿产资源的加工处理上,现在应该着眼于资源的重复利用这个方面,把处理“三废”的技术改良放在矿物加工工程技术这一环节里面,将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海里的矿产资源放在第一位。第二,要对矿产资源做到科学上的充分利用,将不产生废弃物作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很多的俄罗斯的相关企业已经达到了这一技术要求。第三,要对新技术的开发和新工艺的运用进行多层次的研发,把物理学和相关学问比如医学、化学等加强联系起来,充分的研究相同或不同磁场产生的不一样的效果。附加的增值产业技术的开发,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矿产加工工程的相关产品或产业提高附加值,主要是把矿产作为根据地,把提高矿产基地的寿命和增加矿产基地的寿命作为主要的目标,把产品是为人服务的这一观点作为根本出发点,开发便于生活和生产的更加纯净、更加细致的功能比较多样化的矿藏材料,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超高标准的要求。最后,一定要做好节能研究,将开采时的爆破作业做好充分的强化,多借鉴其他国家的矿物加工工程技术,把提高工程技术放在第一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矿物加工这门专业学科的老师和财务的投资需要加大,通过各方的努力,来使教育队伍更有水平,学习队伍更具发展的前景,建立完善的培养人才的梯队。针对大多矿物质容易腐蚀这一特点进行专业的研究,让矿物质更加的耐磨,增加矿物加工工程的寿命,是这一技术运用的范围加大才是主要的目的。最好是把高科技运用于选矿这一环节中,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工作业量。大型工厂的出现就是对加工工程科学技术的直接要求,所以加强矿产加工工程的技术,增加这些大型工具的应用能力,也逐渐成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中已经开始运用的超导磁选机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1983年出现的一种叫做生物冶金,把细菌作业通过一定的程序和冶金相结合的方式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方面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TD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不仅仅提高了矿山的开发强度与采矿技术水平,而且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采矿时的管理。一系列矿工艺技术的发展,让现代露天矿工艺有了更高的效应,特别是作用于巨大能力的,广阔建筑范围的大型矿山。当然针对开采对象的不同,我们应该选用相应的使用不同的矿体开采技术。比如一系列技术,陡坡开采技术、分期开采以及高台阶开采技术等综合开采工艺。运用这一系列综合工艺,达到优化开采的目的,从而取得技术经济效果的良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1、充填技术的分类
1) 水力充填法。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固体物料制作成膏体或者浆体,通过外力的作用进行运输,输送距离可达到几十米甚至是几百米。该项技术的特点在于成本较低,输送的效率较高,且不容易受到季节和地形的影响,对环境破坏和耕地的影响较弱。水利填充系统在20 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我国已经研制出高浓度的减料管道,可以进行自流输送,水力填充技术发展比较成熟。
2) 胶结充填法。胶结充填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尾矿作为物料,采取胶结填充。在采矿实践中,胶结填充法得到广泛应用。以尾矿胶结作为主要的填充物,其颗粒含量较多,能增加胶结的表面积,形成触变性质的充填体系。在20 世纪80 年代,高浓度全尾矿的胶结充填技术已比较成熟,在采矿实践中,全尾矿胶结充填技术使用率能达到90%以上,物料输送的质量可达到80%以上。全尾矿活化搅拌机工艺的成熟以及广泛采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胶结充填技术的发展。3) 膏体充填法。在我国,膏体充填法技术的发展不是很完善,高素质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膏体充填法要受到搅拌方式、搅拌质量、水分密度和含量、颗粒成分等的影响,比水力充填法和胶结充填法复杂得多,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因此,膏体充填法的广泛应用,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加入,在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促进膏体充填法的发展。
2、充填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
在采矿实践中,充填技术的选择要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从充填技术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充填技术,以促进采矿实践的发展。充填技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安全性原则。即在充填技术的选择时,应该有效控制地压,防止采矿过程中的岩爆事故等的发生。这就要求在选择充填技术时,要对采矿现场的地压和充填技术进行分析,据此,胶结充填法成为了首选充填技术。
2) 实用性原则。在采矿作业之前,应对财产储量进行预测和设计,以此决定填充物料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充填方法。在采矿实践中,水利充填法的充填效果最强,但是不能保证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采充平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便捷性原则。在选择充填技术时,要求方法操作简洁轻松,物料配比和控制比较方便,也要有利于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开展。
4) 经济性原则。在建设填充系统时,有的基建费用较高,经营费用比较低;而有的基建费用较低,经营费用较高。因此,在选择充填方法时,要对充填技术的成本进行计算,选择最佳的搭配方式,以节约成本。如在采矿过程中,矿山废弃砂石较多,则可采用胶结充填法,节约成本。
5) 稳定性原则。在采矿实践中,充填方法的选择要力求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发生故障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维修,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伤亡。在采矿实践中,尽量采用国产设备,在人员培训和设备的维修方面都比国外方便。再者,为保证充填系统的稳定运行,在采矿实践中应准备备用系统,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保证充填系统稳定运行。
6) 保护环境原则。在充填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时,应当将环境纳入考虑的范畴,将煤灰、尾砂等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降低充填成本,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充填技术在采矿实践中的前景展望
3.1 新型充填物料的发展
在充填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新型充填物料得到不断发展。在采矿实践中,充填物料主要由胶结剂和骨料两部分组成。骨料的选择一般是就地取材,如矿渣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等等,一些矿山将赤泥、石灰和粉煤灰等物料作为胶结剂。目前,矿山充填以专用水泥的情况不是很普遍,高水速凝材料是普遍采用的胶结剂。
3.2 充填设施和仪器的不断更新
充填物料的贮仓是非常重要的充填设施,在以往的充填系统中,充填物料的贮仓通常是立式贮仓,以湿处理技术将全尾砂或分级尾砂进行贮存,要求贮仓将高浓度的、可靠的、稳定性的物料排出,因而对物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尾砂充填技术的发展及广泛采用的过程中,各种尺寸、各种类型的水力旋转器和分级脱泥设备,以及尾砂的脱泥设备、隔膜泵、油隔离泵等的研制和投产,大大促进了脱水设备和连续脱水技术的发展。
3.3 充填技术朝着生态化和无公害化方向发展
现代充填技术的发展,将环境的因素纳入了分析范畴,充填技术朝着生态化和无公害化方向发展。我国的矿产储量很大,社会生产的资源消耗也比较大,在采矿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地表和环境的破坏。近年来,因采矿所造成的土地塌陷的赔偿费用在逐年升高,不仅增加了采矿成本,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再者,在开采过程中,形成大量采空区,容易导致矿柱和顶板的变形或移动,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充填技术的使用,在采空区进行充填控制,可以防止开采沦陷,保护地面的土地,降低赔偿费用。目前,矸石充填技术成为采矿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技术。采用矸石填充技术,使矸石不上井,不仅可以减少煤柱留设,还解决了矸石对环境的污染和耕地的破坏,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充填技术的发展,应实现物料排放的最小化,真正解决矿山的环境保护问题。目前,新的充填技术应具备三个要素,经济效益、内循环技术和废料流量。经济效益指的是在充填技术的选择时,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降低充填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投入。内循环技术是新填充技术的必要条件,要求在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中,实现充填技术的发展。废料流量指的是废料处理的资源化程度,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充填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采矿实践中,通过对各种充填技术的比较与分析,充填技术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实用性、便捷性、经济性、稳定性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填技术的前景可以归纳如下:首先,要加大对胶结充填物料进行研制,在充填物料的选择上尽量就地取材,降低充填成本。其次,应继续加大对自动化的充填设施和仪器的研制,促进充填作业的自动化、机械化发展,全面实现采矿实践中的充填自动化。再次,加强膏体充填法的学习和研究,解决盘区进路的机械化充填,提高矿区的采矿效率。最后,充填技术应朝着生态化和无公害化方向发展,降低充填系统的环境污染和耕地破坏,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0.前言
关于发展环境、构建绿色和谐社会的规划,再次成为国家规划的重要篇章。其中,落实好煤炭产业链发展,尤其是煤炭产业的产能转变,传统单一的煤矿采矿技术转化为多样化,是强化环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我国煤炭产业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产业转型,以及技术发展上,与实际的产能需求存在较大偏差,以至于采矿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于是,在煤炭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要落实好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形成安全作业的采煤体系。
1.煤矿采矿技术
在科技信息时代,传统的采矿技术,正朝着自动化和机械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产业机构,有助于煤炭产业在新时期的整体性发展。在该部分的论述中,主要基于主要的采矿技术而展开。
1.1深井采矿技术
深井采矿技术广泛运用于我国煤矿开采领域,具有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出煤质量好、产量高的双重性特点。对于深井采煤技术而言,其技术的难点在于安全系数的控制,尤其是瓦斯爆炸、热害等的最小化。在进行深井采煤作业中,要强调矿井岩壁的稳定性,实时监测好矿井壁的下应力的分布状况。同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诸如地下水的有效引导、井下正常的通风等,都是深井采矿技术安全作业的重要因素。
1.2三下采煤技术
三下采煤是指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的采煤统称。三下采煤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面临诸多的技术挑战,诸如:地面建筑结构的保护、井下作业的安全等,都是其技术的突破难点。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也逐渐成熟,关于采矿过程中的地表和岩层移动规律研究,以及次生安全灾害的防范,都有了技术上的突破。目前,该项技术紧紧依托于计算机平台,对开采对象的各资源元素,进行系统的模拟,诸如岩层机构的移动研究、水体采煤设计等,以形成科学的采煤系统,进而控制采煤进程中的危险因素。
1.3煤炭转化开采技术
煤炭转化开采技术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在煤炭开采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该项技术在运用中,注重化学方面的突出,其旨在基于热化学反应,将煤炭转化为气态或液态的燃料。于此,煤炭转换技术避免了传统作业模式下的环境污染,以及减小了后期工作的难度,适合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不过,该项技术还不够完善,在转化技术上的控制较欠缺,诸如:煤炭转化率、出煤质量等问题,都是该项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方面。
2.煤矿采矿安全问题分析
2.1煤矿采煤的安全问题
2.1.1采煤技术不完善,尤其是传统作业模式运用广泛
目前,我国煤炭作业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仍广泛运用,以至于我国煤炭生产的高事故率。采矿技术不完善,尤其是机械化程度欠缺,增加了人工作业环境的危险系数,诸如:瓦斯爆炸、水淹等事故,在我国频频发生。并且,采矿中的防范技术落实不到位,采煤体系缺乏整体性,这是我国煤炭开采发展的重要内容。
2.1.2煤炭开采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尤其是监督管理力度的缺失
煤炭开采具有特殊性,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的进程。目前,我国安全管理不到位,管理缺乏系统化,以至于管理模式僵化,具有浓重的形式化的色彩。而且,安全管理机构繁杂,管理职能交叉,关于责任到人的管理要求,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普遍欠缺。所以,煤炭安全管理力度缺失,对于违规作业,以及非法作业的行为,未能及时查处,以至于安全事故频发。
2.1.3矿工安全意识薄落,尤其是安全培训的缺失
我国矿工的专业性不强,在作业技术和安全意识上比较欠缺。矿工在作业中,违规操作的行为十分普遍,作业的随意性较大。同时,矿工技术不完善,安全系数大的作业行为,易引发安全事故。部分企业领导对于安全工作不重视,关于矿工的安全培训,尤其是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是强化安全作业的重要方面。
2.2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若干措施
2.2.1完善采煤技术,尤其是机械化、信息化的多样化采煤技术
煤矿安全生产,在于采煤技术的完善,尤其是依托于科学技术,对于技术的工艺进行完善,以强化新技术的研发。在采煤技术的完善中,关于绿色转化采煤技术的完善,是强化采煤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更是简化传统采煤模式,避免人工作业下的危险系数的重要技术。于是,在技术的完善中,要抓住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技术的绿色与完善,以形成机械化、信息化的采煤技术体系。
2.2.2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尤其是管理制度的完善
我国煤矿生产缺乏管理的系统化,尤其是有效管理的缺失,“迷失”了安全管理的实施。在强化安全生产的工作中,关键在于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安全管理进行优化,尤其是管理机构的精简、责任到人制的贯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管理的力度。同时,强化管理的执行力度,对于矿工的违规或危险操作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把管理力度落到实处,以规范矿工的作业行为,规避安全事故。并形成安全防范体系,对各安全因素。
2.2.3强化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强化矿工的安全意识和作业技术
我国煤矿作业工人仍以农民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比较薄落。在实际的开采作业中,要落实好安全教育工作,对矿工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以及技术培训,以提高矿工的专业素养,这是矿工规避安全事故,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而且,开采技术的提高,对于专业作业模式的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系统作业模式的有效举措。
3.结语
基于上述,煤矿采矿是一项复杂而特殊的作业形式,机械化、信息化的多样化采矿技术,已成为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我国采矿事故频发,关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也成为煤矿开采的前提因素。于是,在煤炭产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落实好技术发展,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是形成煤炭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构建完善的煤矿开采体系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043-0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煤矿资源的储存量越来少,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煤矿采矿的技术应用,在采矿中力求以最大化得到煤矿,以下就分析了采矿技术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技术的措施。
1.采矿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煤矿采矿中的技术应用还有欠缺,根据大量的采矿案例研究与分析,发现 了采矿中技术的不足,下面就分析了采矿技术的存在的几点问题。
1.1 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
目前,很多的煤矿企业,特别是小城镇中的小型矿场,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矿工们素质不高的,采矿是一个暴力的行业,很多企业都注重企业的盈利,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没有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即使有钱买来了技术,也不会用,导致在采矿中技术应用不到位,煤矿的提取率低,影响了我国煤矿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益,不仅技术人员在采矿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样,煤矿采矿的管理者虽然不一定会采矿,但在采矿中的过程中也占有一定位置。好的管理者能组织好采矿团队,合理分配工作,促进采矿的经济效益。但现在的很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合理的管理团队, 传统意义上,管理被分为计划、控制、指挥、监督,这仅是“管”,还不是“理”。“理”,就是指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需要构筑人与人互相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平台,通过良性的双向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协调,而作为管理者或是领导者,主要是提供服务和支持,激励和利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见,管理的对象关键是人,而非事。煤矿采矿业是一个高危险行业,很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导致发生了很多采矿事故。管理者的管理措施,侧重点不正确,阻碍了采矿技术的合理实施。
1.2 管理制度的缺陷
我国大部分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处在于发展探索的道路中,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还不够完善,我们都知道制度是保证一个企业合理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好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合理,稳定的运行,同理,在采矿中好的管理制度才能使采矿技术的完美应用。但由于我国的煤矿企业众多,且规模大小差异性较大,往往监督管理让其有漏洞可寻,管理上的缺陷导致执行力度不够发挥不了效用,煤矿企业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到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且煤矿技术得不到合理的运用。
1.3 技术创新落后
近些年,随着我国原煤开采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长臂采煤法已经日益臻熟,放顶煤采煤也在逐渐成熟。但在一些地理环境恶劣、地质结构复杂的地方,采煤还是难于实施,希望煤开采的技术和工艺还有待提高。
2.有效改善采矿过程的几点建议
完善煤矿的采矿的措施
2.1 提高员工的素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今企业需要的是能掌握新型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优秀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矿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倡员工到采矿场地去学习,定期开总结会议,目的是不断提升提升其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实施一定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队伍,从而保证采矿技术的科学应用,
2.2 完善制度
根据我国的采煤业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制度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煤矿行业的规章制度,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和具体工作目标和内容设定系统的规则并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管力度,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保证了整个行业的有序性,保证了煤矿生产过程的规范性,技术的应用得到合理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煤矿生产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2.3 促进采矿技术的创新
煤炭行业属于中国的第一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式下,我国正处於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煤矿采矿技术带来了很多的积极影响,比如说在采矿工程设计、生产调度、监控和灾害预报、救援服务等都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煤矿采煤的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计算机监测系统能24 h监控对井下情况进行掌握,一有异常及时处理,而人员定位系统能在出现事故时准确掌握救援情况,进行更好的科学调动和救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煤矿采矿技术的数字化进程,最终实现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自动化以及智能化采矿。 但是,煤矿开采还是面临着一定的问题,以开采深矿资源举例,矿藏埋藏较深,岩温增高、地压加大,面对的难题也不再相同,适用于浅部资源的煤矿开采技术就不再实用,这就要求我们的采矿工艺选择和设备使用要符合煤矿地质的变化才能对深矿资源进行开采,因此,我们在进行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选择和发展上,要从实际出发,追求的都是安全、高效和低耗,但工艺有所改变。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采矿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向着高安全、高效率和可持续性的方向迈进。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与发展,最重要的仍是技术的科学有效应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以为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重视对高新技术的研发,为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并加强对矿场技术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业务素质。相信在政府、企业与矿工的共同努力下,存在的问题一定能有效解决,从而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生存发展, 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 物力和人力在研究和发展新的采矿技术上面,只有将科学技术作为煤炭领域的第一生产力,才能使其在全球煤炭竞争日夜激烈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政府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鼓励并支持我国煤矿采矿技术的研究,对敢于创新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减少其纳税的税率以及实行相关的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对其进行补助, 鼓励企业敢于创新, 勇于创新,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只有继续坚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才能使我国的煤炭行业走向先进、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光明之路。
结束语:
在经济急速发展的时代下,能源供应不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煤矿在能源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煤矿资源做为不可再生的能源,为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利用煤矿,因此对煤矿的开采要提高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煤矿采矿的技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133-03
多年来,作为传统的艰苦行业――煤炭开采在世人的眼中一直没有大的改观,总认为煤炭开采就是脏、苦、累的代名词,总认为进了这个行业没有前途,总觉得会低人一等。而殊不知,正是煤炭等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才成就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2010年GDP为例,与2000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近四万亿元,令世人瞩目。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次性能源,煤炭的再生需要经历亿万年之久,并且还要有复杂的地质活动及物理化学作用,在找到合适的替代能源之前,我们需要更为合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充分开采和利用。
居安思危方能未雨绸缪,才能谈可持续性发展,处于如此形势下的高校更应如此。那么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和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形势的危急,扎实地打好采矿基础,掌握前沿科技动态,这就对学生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刚入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来说,班主任在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快地转变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思想工作
学生管理与专业教学活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深入分析这一问题后会发现,其实两者是密切联系,互不可分的。做好学生管理和思想工作,能促使他们更认真地上好专业课,学好专业知识;而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说,教会教好学生专业知识,让其充分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不同于中小学班主任,也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班主任,担任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班主任工作必须要做到有的放矢,寻求因材施教的方法。例如,常规工作中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最重要的思想工作就是让学生树立一种信念,一种理想。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但是还没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班主任,需要把这方面的问题讲清讲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都是在为国奋斗为社会做贡献,但是只有将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联系起来才更有意义,才能获得社会的最大认可以及自我内心的高度满足感、成就感。
众所周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尽管目前各种新能源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煤炭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到目前还占60%以上的份额。投身煤炭开采行业,保证煤炭资源的稳产就是非常伟大的献身精神和勇气。
2.还有要做好思想教育,深入转化学生的固有思维,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采矿业、采煤专业不是垂暮老人,不是夕阳产业,而是有着非常美好的前景。首先,煤炭行业不仅仅作为能源供应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运行,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炭已不能单纯作为燃料使用,现在已经能够从中提取多种化工产品,如烃类、煤焦油(多种油料的来源)等等,其次就是煤炼油技术迅速发展和成熟,可以依托我国蕴藏量丰富的煤炭资源缓解石油供给的严重不足和巨大供需矛盾。其中的重大技术工作和新行业的发展,需要年轻一代快速成长来支撑。
国家在宏观战略上也高度重视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并把它列入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煤化工中重要提取物,甲醇不仅是重要基础有机化工原料,更是替代石油的重要清洁燃料。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1.5亿辆,这将使我国承受巨大的能源供应压力。众多专家认为,我国应从战略角度出发,突出发展高硫煤制造甲醇、二甲醚等清洁汽车燃料,代替石油。而目前,我国已自主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年产60万吨高硫煤制甲醇新工艺。计划中兖矿、国宏化工公司、晋中、陕北以及吕梁等地区均计划发展或者已在建设相关项目。高硫煤的规模化开发,将大大延长我国煤炭开采期。
3.从开采技术角度讲,煤炭行业当属大有可为行业。
首先,采矿业的工作对象是岩层和矿石,它们是作为地质结构体的一部分而存在,是由多种物质经各种作用组成的集合体,是非匀质体,不进行破坏性试验、不进行细致物理化学分析之前无法获知其具体组成,无法掌握其物理性状和特点,随之而来的关于岩层断裂、破坏,裂隙的产生和发展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完整系统的认识和解决,所以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其次,经过近百年的开采,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需求量的急剧攀升,浅埋煤层和赋存稳定、埋藏条件较好的煤层基本开采结束,转而开采埋藏深、埋藏条件复杂的煤层。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各种安全问题随之而来,例如深部矿井的顶板来压和巷道支护,地下水的控制和抽取,井底巷道、工作面的降温,大型露天煤矿对大型化、自动化设备的需求等等,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发展都会推进相关科技工作的进步,带动岩石力学、机械制造等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可以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及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都需要老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答疑解惑工作。
4.关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和去向问题。
这是学生包括家长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众所周知,个人发展与成就大小应符合国家的发展趋势、政策导向,1999年国家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发展才能的大好契机,在这场盛世乐章中唱主角的是青年人,是胸怀雄才伟略的毕业大学生,在十多年之后的现在依然对年轻才俊充满渴望。
在这个各显才能的大舞台上,采矿行业的大学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西部地域广大,煤炭等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未来的能源供应在西部,采矿专业学生的发展在西部,国家发展的源动力更在西部。
二、采矿专业教学工作
除了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努力之外,在采矿专业教学中也需要做好相应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相呼应,共同完成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1.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可根据此特点在课堂讲授时充分注意穿插现场生产实际的资料,照片、视频非常直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对于吸引当前思想活跃、喜好感官直接感受的当代大学生很有帮助。从理论教学引申到生产实践,从讲解现场的生产情况、特点、存在问题、整改思路、可行解决方案的规划一直到最优方案的引出,形成完整的教学及实践思路,对提升教学效果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难于表现的生产过程可通过动画等手段再现,把主要教学对象凸现出来也可获得良好效果。
2.重视模型讲解、实验以及生产实践等环节,强化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充分利用我校的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以及各类教学实验室等各种资源,创造并把握好每次课堂内外的教学机会。博物馆内的露天开采物理模型将现场生产各部分及生产环节等比例缩小,是非常好的实物化微缩版生产矿山;“边坡稳定”课程的野外地质结构面调查可让学生切身体会采矿边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特点和作用;充分利用难得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会,实地参观考察现场生产,把学校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相对照,用生产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用理论指导现场生产。
三、结论
没有过硬的思想工作,采矿专业学生不会安心学习,不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没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工作,采矿专业学生也无法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思想管理工作和采矿专业教学工作完全有需要也有必要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只有充分把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为培养高精尖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化发展趋势的实践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5):98-101.
[2]宋劲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内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54-58.
[3]邵殿春.关于高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3):86-87.
[4]杨晓峰.谈谈课堂教学艺术[J].管理观察,2009,(7):168-169.
[5]寿莉,刘文洋.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7,(8Z):13.
[6]王文赤.浅谈如何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14(4):60-61.
[7]郭文兵,周英,王永建.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8]戳新献.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C]//高等教育质量:改革、发展、创新.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9]郭文兵.采矿工程学科产学研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关键词:
虚拟现实;采矿工程教学;开发应用
虚拟现实是一种人机界面技术,对自然环境中人的视、听、动等行为进行逼真模拟,通过对各类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的利用,创造出一个信息环境,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对思维进行启发。矿井生产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会用图片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理解,相比之下井下实习参观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太过耗时耗力,煤矿生产的特殊环境也为实习参观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目前教学中一般会在完成了课程学习以后集中安排实习,而不是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保证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务必要改进教学手段。
1系统设计和功能的实现
本文中从某煤矿的实际情况出发,使用专工具进行三维建模,包括采煤工作面、地面生产系统、巷道、井下机电设备以及工业广场,然后驱动合成了一个虚拟场景。在该虚拟场景中使用鼠标或键盘就可对虚拟人物进行控制,在每个场景中自由行走,还有语音介绍以及安全提示。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对工业广场进行模拟
矿井的工业广场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包括生活和办公区域、机修厂、选煤厂、矿井、风井以及各种道路等,是为矿山生产提供服务的,体现矿区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为工业广场上的各个建筑物进行了三维空间场景模型的建立。
1.2对井下巷道进行模拟
井下的巷道和主要酮室包括中央变电所、区段运输巷、区段回风巷、师门、水泵房、车场等,进行这些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将巷道的支护方式以及交叉位置、断面形状等展示出来,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也需要进行巷道空间布置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1.3对井下设备进行模拟
对井下各种采掘设备、辅助设备、提升设备和运输设备进行模拟,利用语音讲解的形式来告知学生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4对采矿生产工艺以及环境进行模拟
在采煤机等生产系统开采矿井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动态三维模拟,按照采煤工艺的要求进行模拟,展示采煤机是怎样移动的,其滚动是怎样转动的、摇臂具体是怎么反转的,以及对采煤机截煤、落煤过程的展示等。综采工作面上的液压支架是如何升、降、移、推的,整个操作过程也都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显示技术看到。在计算机屏幕上会显示所有采矿作业的情况,每个场景都有与之配套的语音介绍以及安全提示。
1.5在井下巷道内漫游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虚拟人物从地面入井处进入,坐上罐笼下井到井底车场可以看到模拟的井底车场中央泵房和中央变电所,在井底车场自由行走可以对各种设备设施进行参观,同样在阶段大巷、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一级采区上下山同样可以漫游参观。利用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操作人员进入虚拟的井下巷道一边行走一边四处观看,自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2系统的开发方法
2.1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设计出总体结构
煤矿生产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各个环节之间连接紧密,想要保证开发出来的系统能真正对生产过程进行再现,突出其中的重点环节,就必须先去收集必要的资料。可以选定一个实际的煤矿为依据来收集资料,具体包括各种设计图纸、生产图纸、设备的情况以及生产工艺和作业规程等。图片、视频、图纸以及数据等都是常见的资料形式,同时还要去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认真研究资料以后对其进行科学的简化和取舍,然后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这样才能保证建造出的模拟场景与实际现场情况符合。
2.2建立系统实体三维场景模型
虚拟现实系统中场景模型是最直观的部分了,场景模拟的质量和软件的逼真程度有着直接关系,而且决定着软件运行的速度。模型粉伪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模型包括工业广场、使用的设备、采煤工作面以及巷道和酮室,动态模型包括采煤工作面上运行的采煤工艺以及设备运作的过程。煤矿生产系统的场景是非常大的,需要对静态和动态模型分别进行建模,然后集中导入进来。建立静态模型的时候要进行几何建模,建立过程中不改变前景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线条,以多边形建模方法为主,对模型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然后将进入形象建模过程,处理几何建模的纹理、颜色以及光照等,其中主要是纹理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建立动态模型的时候主要依据设备的机械图纸来进行,适当进行简化,每个设备都要单独进行动态模型的建立。
作者:任丽君 单位: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教育培训中心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关系千家万户和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采矿类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既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也是矿业类企业的重要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必须对采矿类大学生进行精细化的职业指导。“所谓‘精细化’职业指导就是面向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特点、不同就业取向的学生群体,除了给予普遍的、常规的共性职业指导和培养外,还需要分门别类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就业引导、职业辅导和资源匹配,对学生做精细培养,不仅达到使学生成功就业的目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还能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1]
一、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意义
当前,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理论意义
1.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第一,有利于采矿类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二,有利于深化采矿类大学生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避免了空洞乏味的内容。第三,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同学和家长,重视学生的职业指导,加强高校职业指导教育。
2.有利于人才培养
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有利于人才培养。第一,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更加强调就业指导的精细化,注重从各个方面对采矿类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和就业出路,进行规划,促进大学生早日形成职业规划。第二,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更加强调学生就业技能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能够有效克服目前采矿专业教育中的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
3.有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有利于优化人才职业配置。第一,有利于促进人职匹配。采矿类专业,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加强精细化的职业指导,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厂矿企业和岗位。第二,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率,使得采矿类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最大潜能。
(二)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能够有效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第一,树立了采矿类大学生的职业观念,促进学生早日做好职业准备,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形象、工作态度、有效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等方面。[2]精细化职业指导,注重从各个环节和方面,加强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的互动,能够提高就业的效率。
2.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工作不满意,在学校周边租房考研,或者在家待业,甚至在外游荡,影响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不利于毕业生自身的长远发展。采矿类专业所从事的多是艰苦行业,加强精细化的职业指导,能够有效地实现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主要原则
当前,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分类指导
1.注重尊重学生意愿
并不是所有的采矿类大学生都愿意毕业后从事采矿类工作,尤其是目前受经济危机影响和煤炭行业不景气,更加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分类指导。
对于有意愿毕业后从事采矿类工作的大学生,要提前加强精细化职业指导,让学生提前了解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以及自身该如何提前准备。
对于不打算毕业后从事采矿类工作的大学生,更要及早加强精细化职业指导,让学生提前谋划好就业出路,做好就业准备,并和家长沟通协商好。
2.因人而异
采矿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艰苦行业的工作,对自身综合素质要求较多,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品格教育。同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
对于那些不打算去煤炭行业就业的学生,要及早进行职业指导。对那些打算去煤炭行业就业但只愿从事地面工作不愿从事井下工作的同学,更要及早进行职业指导,使其了解地面工作和井下工作的区别和要求。
对于打算考研的同学,要多鼓励和支持,但主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考研的内容和读研之后的出路,以及认清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多进行考研辅导和指导。
对于打算考公务员、选调生、选聘生、西部计划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使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二)注重细节和过程
采矿类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多是实际工作,针对他们的精细化职业指导,必须注重细节和过程。
1.注重职业指导内容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采矿大学生,男生居多,20岁左右的大学生,往往易冲动,忽视细节。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必须注重每个细节。第一,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每个环节和注意点,不能忽视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经济管理知识教育,以弥补采矿类大学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短板。
2.注重职业指导的过程
过程决定结局。加强采矿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不能仅仅注重结果,更要突出过程。因为,采矿类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采矿类工作,尤其是煤矿井下工作,操作性强,安全要求高,必须注重每一个过程。当前,限于学生实习场地和次数,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模拟煤矿井下环境,加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教育、对采煤工作面的熟悉程度以及煤矿井下设备设施的使用与维护。
(三)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实施精细化的职业指导,不是简单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切不可片面化地理解精细化职业指导。第一,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因为,采矿类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煤炭等艰苦行业,对身体素质要求,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段炼,改变“文弱”现象。第二,加强理论探讨。采矿类大学生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精细化职业指导,注重的是全方面全过程的指导,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找到工作,提高就业指标。
三、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当前,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矿山企业就业形势教育
矿山企业就业形势教育,是必须的。虽然当前矿山企业就业形势不太乐观,但是有必要加强矿山企业就业形势教育,使学生正确认知当前矿山企业就业形势,既不盲目悲观,也不过于乐观。
(二)矿山企业法律法规教育
矿山企业的特殊性,要求采矿类大学生必须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些又必须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完成,所以,不能单独依靠岗前培训,必须让大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掌握矿山企业法律法规。一方面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煤炭行业协会的相关法律规章。
(三)矿山企业求职信息的获取
矿山企业招聘信息的获(下转第191页)(上接第187页)取途径众多,但是,不少采矿类大学生是通过在矿山企业工作的亲友获取就业信息的。然而这种信息的获取,有时候往往是不全面甚至不对称的。
加强矿山企业求职信息的获取,必须通过正规渠道,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核实相关信息,尤其是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方面的信息。
(四)矿山企业面试技巧
矿山企业求职面试,更多的考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自信、职业自信。所以,必须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克服浮躁、虚华的心理。
(五)矿山企业签约和解约
矿山企业签约解约,和一般企业签约解约有不同点。因为,各个高校和厂矿企业多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双方签约解约相对容易些。但是,必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诚信意识。
(六)矿山企业预防诈骗和传销
矿山企业学生求职,在矿山企业的亲友相互介绍的比较多,这就要求学生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求职诈骗和传销方面的准备。
四、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主要方法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当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针对各个专业的不同情况,必须联系实际。
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不能仅仅依靠书本。课堂教学要多通过案例、视频、实地采访、学生井下实习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二)知名校友座谈
邀请知名校友座谈,这是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途径。只有让来自矿山企业的毕业生,和采矿类大学生面对面,讲述自身的成长经历,才能让采矿类毕业生真切感受到职业的要求和成长的过程,进而激发自身的进取心。
当前,知名校友座谈,要着重加强规范,讲解大学生关心的内容,过于陈旧和不贴近实际的内容,少讲或不讲。
(三)厂矿实习
厂矿实习,是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实习,有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要合理规范实习的内容和要求,各个实习之间要相互衔接。当前,实习要加强指导和考核,不能流于形式和过场。要加强数字化模拟实习的立项和建设。
(四)分组讨论
讨论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提高的过程。可以多采取seminar即小组讨论的形式,来相互交流和学习。小组讨论,最后必须要有指导老师点评和总结,形成讨论纪要,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五)配备职业指导师
当前,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必须配备专职的职业指导师。职业指导师,要有相应的学科背景,可以重点从拥有采矿类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博士中选拔和培训,使其掌握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一定要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师的作用,使其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中,指导和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五、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注意事项
(一)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不仅仅是采矿类专业的事情,也是全校的事情,全校各个部门要相互协作。同时,这也是企业的事情,企业不能指望学校把学生培训好送上门。企业、学校、学校内部,都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采矿类大学的精细化职业指导。
(二)创新方式方法
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必须注重创新,切不可仅仅依靠老路子老办法,要适应90后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家庭环境背景。采矿类大学生,多是来自农村甚至偏远地区的学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并适当进行创新。
当前,要重点加强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和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中的作用,要因时因阶段因人而异。
(三)循序渐进
采矿类大学生的精细化职业指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为,采矿类大学生的职业前景,受到行业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加强采矿类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只能循序渐进,按部就班,遵循规律,不能盲目和冲动。
参考文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工业化水平也在持续进步,因此在煤炭需求上也在不断提升。要想提高我国的煤矿产量,就必须加大对采矿工艺和技术的研究创新力度。现阶段我国采矿技术已经获得显著提升,煤矿开采方式的安全性和采矿效率也有了较大突破。不过,随着全国各地的煤矿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大,增加了煤矿开采的深度和难度,对煤矿采矿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应该采用合适采矿技术进行煤矿开采,并不断发展和改进采矿技术,让开采作业更加便捷、难度更低,最终实现增加煤矿矿产量的目的。
1煤矿采矿中的工艺
1.1充填采矿工艺
充填采矿连续工艺技术是煤矿山采矿的关键技术。这种工艺技术含量非常高,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岩石崩落的时间和范围,进而降低地表的移动率,使回采工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充填采矿连续工艺的优点在于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安全性,比较适合不稳固的矿区采掘,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采矿填充技术图如图1所示。
1.2空场采矿工艺
空场采矿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工艺技术,在煤矿开采工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空场采矿法可以分为分段法、房柱法、阶段矿房法、浅孔留矿法,是一种通过在矿体内部形成采空区,并借助围岩本身的牢固性以及留存下来的矿柱来提供支撑作用的采矿方法。空场采矿法的特殊优势为允许具有较大的暴露面积,但是也具有一定缺点,即在矿房开采作业完毕之后,需要立即回收矿柱,并对采空区以及矿房进行填充。
1.3岩体加固技术
在实际的矿产资源开采作业中,采矿区周围岩体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这也是由作业时的天气、操作设备、开采人员、地质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只有通过使用专业的锚索工具,有效加固采矿区域的溜井、顶板薄弱补位、围岩,才能给开采作业一个安全且稳定的作业环境,以此保障顺利完成开采工作。这种给薄弱位置加固的方式被称为岩体加固技术。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加固技术通常与空场法、填充法配合使用,确保了开采的效率和安全。对于破碎的岩体和流砂而言,不断进行岩体加固,配合使用注浆法、支护法是最有效的技术手法,因此这一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于实际操作中。
1.4崩落采矿工艺
为了确保矿石开采的安全,在采矿作业前,需要进行崩落处理。由于矿洞中存在松弛的矿岩,因此通过进行崩落处理,能够防止开采人员进入作业范围时受到来自掉落岩石的伤害,降低开采的危险指数,给开采员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环境。对于柱分段崩落工艺而言,合理设计横断面尺寸,测量其底柱高度及漏斗的间距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底柱高度的设计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形状来确定,一般而言,底柱高度控制在5~7m、分段高度控制在11~13m时更适合漏斗底。不过,目前采矿作业被运用的最广泛的是无底柱分段崩落工艺,在众多采矿技术中无底柱分段崩落工艺属于机械化程度更高的工艺,可以有效节约人工成本。
1.5溶浸采矿工艺
在矿石开采技术中,除了物理开采,还存在着另一种开采方式,即化学开采。溶浸采矿便是这样一种开采方式,其利用岩矿资源的特性,将合适的浸溶液灌注于矿石层中,当矿石层中的目标物与溶液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时,把矿物的形态由固体向液体转化,继而达到开采目的。这种开采方式不仅能够提升采矿作业时的安全指数,还能提升闲置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性,符合我国提倡的环保理念,拥有较为深远的发展前景。
1.6露天采矿工艺
露天采矿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应用广泛,不仅安全性高而且采矿成本低,其工艺原理是把炸药埋于地表之下,引爆炸开地表土之后再用机械设备移开表土,使煤矿炸碎或是钻碎以后,由煤场对其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煤矿资源。此外,该技术不仅能够降低煤矿区的开采损失,达到短时间多数量开采,还能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但是露天采矿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炸药炸开地表,对施工周围的土质环境破坏较大,地表的植被在毁坏后极易形成各种土质问题,如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等;另外,对于爆破作业环节,为提高其作业质量,降低爆破施工成本,防止爆破作业事故的发生,必须在作业前合理设置炮孔装药参数。某采矿工程的装药参数如表1所示。
1.7地下采矿工艺
地下开采技术是基于日益增多的矿产资源需求与匮乏的地表资源之间的矛盾而形成的一种采矿技术。由于地表的矿产资源有限,要满足资源的更多需求,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开采地下煤矿。相较而言,地下采矿技术难度高、安全风险大,涉及的因素更多,岩层结构、地质构造、施工作业面的深度和压力等条件,都制约着地下煤矿的开采。为了防止开采过程中因准备不充分而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地下矿井产生塌陷造成安全事故,必须在施工前全面了解分析实际施工地区的地下环境,正确使用合理的挖掘方式,而且就技术手段来说,地下采矿技术通常会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比如充填采矿技术等。总之,地下煤矿的开采需要综合以上各方面进行。
2针对采矿工艺和技术的改进措施
2.1加强顶板状态及支护质量的监测
在煤矿开采期间,应当充分全面地对缓倾斜的顶板受损和坚固情况进行监测,如此方可使采矿人员施工作业更具安全保障,同时也对顺利开展采矿作业有所帮助。当前,国内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监控措施大多不够到位,应当强化顶板状态和支护情况的监测工作,并且所有监测设备也应当按期维护;着重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注意采矿中的细节问题,尽力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加大开采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让监测水平不断提升,尽早实现监测的全面智能化。
2.2建立塌陷预警系统,创新开采技术
因为在煤炭开采时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件,因此创建煤矿塌陷预警系统具有一定必要性,这也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的一项重要手段。预警体系主要是基于GPS和GIS技术实现对煤矿实时监测预警,譬如在采矿作业时,可使用3S技术综合分析法来达成对矿区表面塌陷程度的全面监控。通过分析遥感影像,结合采矿信息创建塌陷预警系统,并及时输入监测数据与井下煤矿信息,让开矿人员的作业安全更具保障。当前,在国内长时间的研发和借鉴国外优秀技术的基础上,国内的煤矿开采技术系统已经初具规模,譬如废石处理系统等,而开采技术系统的创建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让采矿工作效率获得显著提升,因此应当积极研发和创新采矿技术,不断提高塌陷预警系统覆盖范围,这样才能促使煤矿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2.3促进工艺技术智能化和生态化
现阶段,国内各行各业都意识到了信息化的重要性,促进产业信息化是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煤矿产业也不例外。对此,应当在煤矿开采中多加使用信息技术,从而不断提升煤矿开采工艺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传统的开采工艺技术将逐渐演变成智能化的机械自动化开采,因为机械自动化开采不仅能够提高开采安全性,还能大幅减少人工成本,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并且,还应当促使开采技术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因为在采矿期间会使得附近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不断提升采矿智能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减少环境污染为一大努力方向,实现高效、绿色的开采作业。
2.4创建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只有不断对开采工艺技术进行创新优化,才能有效推动煤矿产业的持续发展。尽管目前国内开矿技术创新水平已经获得了较大的飞跃,然而相较于世界领先的采矿技术而言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煤矿产业必须要不断对技术进行研究创新,创建技术创新激励制度,以此激励相关企业及科研人员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性。
2.5提高采矿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