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

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3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交媒体的舆情形态

篇1

在中央高层提出媒体融合的时候,不同类型的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充满期待,并且从公开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各类谋篇布局的策略。然而,在谈论媒体融合的时候,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管理者之间,说的是同一件事吗?

传统媒体:将传统优势嵌入新媒体平台

传统媒体人的心目中,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平台虽然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但是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能力、长期积累的社会影响力和媒体公信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人们常说的“内容为王”在新媒体传播条件下依然没有过时。10年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部门曾经主导过一次在传统报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其目标指向正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拓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只是后来的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好,于是,抱团进军新媒体的实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不同媒体机构调动可以掌控的资源向新媒体转型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

广播电视机构的新媒体转型压力虽然比报业来得晚了一些,而且压力的呈现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深深的危机感在撼动着这些曾经满怀责任和情怀的人们内心深处的自信。人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证据,诸如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最有影响力的视频内容,都是传统电视机构生产的,重大社会话题多是经过电视媒体的扩散后才成为公共话题的,甚至一些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内容平台的掌门人也是从传统媒体移师过去的……然而,说归说,有前瞻眼光和自我发展动力的电视机构在与新媒体融合方面,脚步虽然有时显得犹疑,但总是在向前走。

现在的问题是,传统媒体人,不管是平面的还是音视频的,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优势究竟有没有可能平移到新媒体平台上,并获得新的生机?如果可以,做这样大动干戈的变革背后,我们追求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

新媒体:利用传统媒体打造自身优势

对于新媒体的原创者而言,所谓媒体融合就是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逐渐消解传统媒体的过程。10年以前,传统媒体阵营中的报业机构率先在中国传媒产业界慨叹“报业的冬天”降临了,而且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寒冬。那个时候,中国的互联网正在Web1.0时代高歌猛进。面对报人的感慨和叹息,门户网站无往而不利,不断消解报纸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不断降低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存在的物质基础,其中包括对报业人才的强势分流。

接下来,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持之以恒的升级改造,带宽不断增加,网民的消费体验不断改善,从简单的文本信息消费到音频再到视频内容的分享,广播电视媒体所具有的那些独具个性的优势也逐渐消解。看电视并不是人们获得视听享受的唯一有效渠道,视频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因为网民的介入而使互联网环境下的内容无论是在生动性、及时性,还是亲切感方面都远远超越电视媒体。

互联网具有清晰的媒体功能,它能够传递信息、愉悦身心、动员社会、提供预警、传承文化,似乎传统意义上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它都具有,同时还具有技术手段的天然优势。似乎可以说,从大时段的历史眼光看,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必定是新媒体群体。但是,如果纯粹从第三方的角度看,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更多地并不是来源于其在公共议题上的设置能力,也并非来源于其对公共舆论的引导能力,甚至也不完全来源于其对受众精神产品消费的黏着能力。更多地,来源于其不断创新着的消解并重构社会网络的能力。换言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不是通过其媒体功能实现的,而是通过其社交属性获取的。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体要有相对于传统媒体的融合优势,就必须在保持社交功能强势的同时,不断强化其作为媒体的功能。

管理者:媒体的中心功能在于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

不管是什么环境下以何种形态存在的媒体,一旦具有大众传播的属性,就必然同时负载着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的功能。这样的功能,对于管理者,特别是国家发展的最高决策者而言,如何善用、善待、善管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一方面,社会形态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着改变;另一方面,媒体的形态也在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形态向丰富多元转变。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社会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超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社会的长期平稳和平发展,将是国家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议题;媒体发展则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互联网时生巨大变化,传统媒体在自身成长模式还未完善的情形下,遭遇新媒体毫不留情的冲击和渗透。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使命就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是在社会整体结构稳定的情形下,在媒介生态的转换过程中实现媒体格局的变化的。而中国,是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期待传播生态改变的情况下,媒体的社会动员能力不被消解也不被误用甚至盗用。

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媒体融合并没有谁是主体的天然预设,而是要看融合后的机构是不是真的具备了强大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从而能够为国家的平稳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统一指向:塑造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显然,在讨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时候,不同的讨论主体内心都有各自的关键词,传统媒体的关键词是革命与涅:主动革命是为了避免被动的替代,主动革命的目标是通过涅实现浴火重生。互联网机构的关键词是渗透与颠覆:渗透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颠覆是沧海变桑田式的断裂。也许,在传统媒体长期不作为的情形下,影响力不断渗透的新媒体有一天会颠覆整个传播格局,虽然还有一些传统媒体以近乎文物的方式存在着,但人们在提及它们的时候,也只有“宫女闲坐说玄宗”般的感慨了。对于管理者而言,关键词永远是主流价值与舆论引导。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社会凝聚力和集体动员能力是两个关键性变量,肩负国家治理重任的管理者当然不能小觑媒体在其中所能起到的构建作用。

因此,从国家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管理者有期待,传统媒体有压力转化成的动力,新媒体有成长的需求,媒体融合几乎将成为媒体行业今后几年毫无悬念的讨论热词和行动目标。现在的关键是,媒体机构,究竟该走怎样的媒体融合路径?

笔者认为,这一选择的前提条件需要国家层面的管理者给予设定,那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舆论生态下媒体管理的顶层规制设计。毋庸讳言,从国家层面上,在媒介产业规制方面,不能不考虑互联边界与信息、多元传播与主流价值、技术创新与舆论引导等多方面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内容。但是,对于媒体机构和从业者而言,对于那些愿意向传媒产业投资的业外资本而言,规制的顶层设计最重要的价值是给予这些利益相关方清晰的制度边界和稳定的市场预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那些短期的、投机性的、怀有非常目的的投资和玩家的介入,保证媒体产业和传播事业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下运行。

在此基础上,传统媒体必须认清这样的形势,如果从意识形态角度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传播与话语权争夺的主要空间,直接关系国家文化安全和政权安全。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媒体已经到了一个革新图存的重要关口。曾经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维护和张扬,受众的期待总是不能满足,那么,再高调的社会责任都只是一句空话。

篇2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45 ― 02

一、什么是新媒体以及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是有别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的一种新兴媒体,又被称为“第五媒体”。 “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新媒体主要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传播,由于互联网不仅只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它还有数字化、媒体化、实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使得新媒体具有全媒体的特征。它具有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位、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优势,在传统媒体面前具有巨大竞争力。而新媒体环境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坏境,即新型的媒体环境。它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的媒体环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好的利用了互联网的特点发挥了媒体的作用,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海量信息、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的媒体环境。

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新媒体作为一种具有显著优势的新生事物,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并且发展迅速,是未来媒体发展的导向。是什么原因使得新媒体是变得如此强悍,让已存在数百年的传统媒体销量下降甚至造成众多报社倒闭呢?首先,现在我们发现“新媒体”的定位是社会传播,具有互动性,时效性,是一种全民参与传播的媒体形态。其次,在数字化的时代,新媒体传输的成本十分低廉,使得大量容量的传输、无限的传输成为可能,这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载体所不能实现的。再次,新媒体环境下,资源的丰富性、传播便捷性大大增强,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查找资料或看新闻都会第一时间利用互联网满足自身的诉求。

二、共青团新媒体使用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变革

共青团是全国青年的领导核心,在引导青年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致力于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反映青年的意愿和呼声。

目前,共青团使用媒介现状所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使用方式多样,重点发展新媒体。显而易见,共青团仍然使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例如主办的《青年参考》《中国青年报》等,地方团属的报纸杂志种类更是数不胜数。此外,共青团也保留了通过广播进行宣传的方式,更充分利用了电视频道来开展宣传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很多地方共青团还开发了网络电视的功能,不得不承认共青团使用媒介的变革方向就是一步步地走向新媒体。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远超纸媒等传统媒体,充满了活力,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及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站、论坛、博客成为了青少年的自由园地。这种情形对共青团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才能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因此,共青团逐步建立起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引导动员体系,力争运用新媒体更加有效地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的引导工作。现如今,一方面,互联网、微博、微信、QQ、人人、飞信等成为了共青团使用的主要新媒体媒介,为共青团开展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方便渠道,传播载体的更新也促使共青团在传播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变革:致力于使青少年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教育,顺应了当代青年掌握信息的趋势。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打造新型共青团工作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尚无法满足当前共青团工作的现实需要。

下面以省团委官网、湖北省共青团微博圈、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官方网站会及湖北地方新媒体平台为例对共青团新媒体使用情况进行简析。

团省委官网内容完善,包含团省委及各级地方团委的新闻公告、团委工作动态、就业指导、希望工程、青年志愿等内容板块,同时也包含各种与青年息息相关的网站链接,所以在青年信息服务及思想政治教育上具有先锋领路人的地位。

湖北省共青团微博圈包含青春湖北、湖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湖北省学生联合会等省团委领导下的各大官方青年组织的官方微博,覆盖了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中包括大量政府机构、官员、企业、个人认证账号,领跑中国最大的社交圈,也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团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微博搭建求知探讨平台,打造交流娱乐平台,推广宣传教育平台,发挥组织动员平台作用。

湖北各地团市委也有运用新媒体搭建青年交流互动平台的新举措。孝感市拥有首家党政机关设立的微信平台,团市委将微信应用于共青团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线上线下联系。微信作为当下青年人广泛使用的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发送信息,支持更灵活的交流与联系。开通孝感共青团官方微信,可搭建更便捷的信息互动渠道和品牌推广渠道,实现共青团与青年更加直接全面的互动。下一步,团市委将综合运用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在宣传共青团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武汉大学校团委官方网站未来网2000年11月开始筹建并试运行,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运营已经积累了专业完善的运维机制,现交由校媒组织青年传媒集团主持运营维护及开发管理,并且获评中国大学生在线评选的首届高校百佳网站,另外校团委官方微博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并综合粉丝数等数据考量呈稳步发展阶段。

调查研究及资料显示,共青团媒介使用现状呈现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各大高校及市级团组织发展势头良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团组织领导下的各级各大青年机构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并趋于成熟稳定,不断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新平台开拓上努力,但是高校团组织的新媒体建立普及速度仍不够。新时期,网络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及其多元、开放、互动、及时等独特魅力,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范式、一种新的思路思维、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在改善传统传播媒介固定、局限、滞后等弊端的同时,由于行业制度不完善,监控监管技术不到位等因素,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何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传播纽带作用,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共青团组织急需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的应对路径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出于这样的现实,且由于广大青年始终是时代的弄潮儿,早已成为了新媒体受众中的生力军,因而把新媒体当成新时代的新武器,打好共青团的正能量传播新战役,抢占媒宣制高点迫在眉睫。

在这种形势下,共青团到底该如何运用新媒体这个新武器来实现应有的效果呢?以新媒体的一大平台微博为例,当前共青团微博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传播主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微博内容丰富多彩并具有较鲜明的教育性;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传播效果的多层次化,无论是对党和政府,对社会青年,还是对共青团员内部等各阶层都产生了较为明显的传播效果。

因此,共青团在运用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时应该依据其优点、特点进行充分运用,顺应当前的大发展趋势,适应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挑战,积极创新运营模式,让共青团微博成为青年蓬勃朝气形象的代表,努力把将其打造成共青团组织、引导、服务青少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新途径、新载体。

具体来说:

1.要加强共青团工作微博群建设,增强微博应用能力。依托于社交平台,广泛开设共青团微博,建立各个共青团支部的微博平台。高度重视微博内容建设,使团组织的微博成为向青少年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信息的新途径,成为青少年文明理性表达意见的新平台。在内容建设方面,要注重内容的及时更新,确保微博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打造共青团微博特色,强化青少年内容功能;还要打造特色话题和活动,积极创新互动形式。努力增强共青团微博之间的互动联合。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微博联系渠道,打造出一支反应迅速、上下一致,组织与个人相结合、体系内与体系外相联系的微博互联网络。

2.建立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工作,开通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团组织,应建立负责人工作领导机制,对负责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统计备案,掌握情况,加强指导。同时组建专门的新媒体运营管理团队,进行日常运行和推广。领导者和运营团队都需要自觉学习新媒体知识,培养应用新媒体的素养,提高应用、应对新媒体工作的能力,同时作为共青团,还必须密切掌握青年的网络舆情动态,更好地起到思想引导作用。

3.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共青团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技术的发展,结合工作实际,贴近高校青年,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不断改进和丰富运营手段,大胆尝试对各类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人人网、APP等的应用。同时也要主动加强与新媒体机构合作,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新媒体领域的互动合作,不断扩大共青团工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 考 文 献〕

〔1〕 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

〔2〕 郑晓.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重庆高校共青团为例〔D〕.

篇3

[作者简介]邓纯余,中南民族大学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4-0075-04

时间与空间是人们思维的总体框架,形成了人们考察和分析事物的重要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是一种理论的思辨和思维的抽象。而是受教育者作为生命个体在社会时空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正如西方著名学者吉登斯在阐释社会结构与行动关系的理论时指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既不是行动的经验,也不是任何形式的社会总体的存在,而是在时空向度上得到有序安排的各种社会实践。”作为分析和把握社会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社会空间理论以一种全新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转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解释框架。

一、空间概念与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在一般的意义上,空间指物体存在的位置和场所,物体与空间的关系是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柏拉图认为,空间是一种感觉无法把握的绝对存在,它不朽而永恒,并作为一切生成运动变化的场所。与其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离开物体存在的空间不可思议,空间是确定每个事物的量和量的质料的形式或形状。此后,空间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容器以及几何学分析的客体化特征被加以理解,形成了人们关于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的争议。物理学家牛顿认为,绝对空间与一切外在事物无关,处处均匀,永不运动。相对空间是对绝对空间的度量,是可以在绝对空间中运动的结构,可以通过与物体的相对位置感知它。由于人类无法看见绝对空间处所的一部分,只能代之以可感知的测量,测出相对于这些处所的一切运动。

绝对空间观形而上地割裂了事物与运动的关系,引起了近代哲学关于空间思维方式的分化。与远离主体的纯粹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不同。近代哲学将空间讨论的视角切换到主体与空间的关系上,通过将空间放置于主体之中考察其形成与结构,寻求关于人的空间的知识或者关于空间的人的知识,空间与主体的关系展现为“经验空间”与“先验空间”的理论争鸣。如提出预定和谐学说的莱布尼茨认为,空间概念是人们在理解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秩序中形成的,处于同样关系的事物居于相同的位置,包括这些位置的东西即为空间。与莱布尼茨不同,崇尚理性的哲学家康德认为,空间并不是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性概念,“空间是一个作为一切外部直观基础的必然的、验前的表象。我们永远不能想象到空间的不存在,虽然我们尽可能想到空间为空无一物”。空间思维方式的转换衍生出人们对于空间意义的关注,空间的属人性逐渐得以彰显,空间分析的基本逻辑嬗变为人与空间的关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学不断发挥“学术想象力”的知识生产过程中,空间研究的重心由自然空间过渡到社会空间,社会空间理论的产生成为“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具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在研究城市发展、社会互动、村落终结、社会分层的过程中。列斐伏尔、西美尔、福柯、布迪厄、哈维、吉登斯等众多学者承扬了以往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空间思想,提出并构建了以“空间生产”、“权力空间”、“场域”、“时空压缩”、“社会网络”为核心概念的社会空间理论。为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野中,空间包括“社会群体居住的区域、个人对空间的主观感受或在空间中的社会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类实践活动生成的生存区域”等宏阔而精微的社会意蕴。空间是人们及其社会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建构的过程和结果。人类并不只是空间中的存在者,他们总是忙于空间与场所、疆域与区域、环境与居所的生产和建构。由于空间是社会的产物与人类行为的构成因素,它包含着丰富的物质特征、主观意义和社会效用,形成了从社会场域、权力关系、符号体系、情感体验等层面去认识空间的分析视角和解释框架。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空间的延展规范、引导、制约着人的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由个体人向社会人、由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由社会教育向自我教育、由自在自发向自由自觉的超越发展具有空间建构的意义,它以人际空间的扩展、精神空间的绵延、教育空间的扩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空间维度。

人际空间的扩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效果的直接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类”存在决定了个体需要以情感、习惯、职业、地域、家庭等为纽带建立群己关系,人的成长发展体现在通过社会互动拥有属于自身的公共空间和共同生活。由自然和社会因素所构成的社会环境,以及从个体的自我认知到人际情境中的社会比较,再到群体内的社会互动以及群际之间的社会建构,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区隔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任何社会信念系统和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改造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际空间的扩展直接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政治统治、协调社会关系、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丰富,社会认同、政治共识的达成提高了人们进行社会沟通、参与社会互动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沟通、协商、对话、交流等日常生活与公共活动的展开,受教育者增进着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解和认识,确证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社会人际效应。

精神空间的绵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运作的理论前提和表现形式。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动物,精神空间的绵延充分体现了人的生命和思想的开放性、实践性、超越性。正如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在于人有思想。“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却囊括了宇宙”。在社会生活中,人的知识、情感、意志与行为以其丰富的形态塑造和构成了社会主体的精神空间。人的精神空间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实践锤炼、环境熏陶、自我教育得以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人们关于一定思想观念的认同以及自身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变化,不断涵厚和化育着自我与社会的精神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引导受教育者积极能动地预设、构想和追求人与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思想引导、精神劝导、榜样训导和实践指导,提升受教育者思想认识的深度、高度、广度和力度,促进受教育者精神空间的绵延,从而帮助他们积累自我发展的精神势能,培育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时代精神。

教育空间的扩容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运行的社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等不同领域,有着“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的多方面要求。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不同利益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充分的理论涵容和实践空间。狭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身特定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形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生活及其空间。教学空间是师生在教学、体验、思考与交流中清扫知识疆界,拓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理论体系的主渠道、主阵地。它能够通过知识传播、学习体验、沟通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空间的划分,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眼界、理论水平和精神境界。广义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社会集团为了特定的政治目的。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社会化发展的特殊教育活动。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教育形态的固有特征,但又绝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课堂教学空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取向,通过教育资源、教学条件的吸纳、整合和增权,以“全过程、广覆盖”为原则开辟教育场所,实现空间扩容。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建构

空间是属人的空间。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叙事和阐释赋予生活空间以意义,通过社会空间的想象改变现存的、固有的空间安排,通过主体的实践创造完成新的空间的生产和维护,建立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关注空间的多样化、立体化、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和全球化,设计、创造和建构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由此,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特征,把握其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技术路径和实践目标,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聚焦日常生活空间,促进“符号化”向“生活化”的真正回归。社会生活分为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两种形态。其中,日常生活指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为认知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为基础的生活领域。非日常生活指以科学、艺术、哲学等为表现形态的精神生产,以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政治、公共事务等为内涵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社会空间由此区隔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类分化聚合的形态。由于个人总是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社会群体的文化模式、社会习俗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空间构成了人最基本的教育环境。诚如社会学家韦伯指出的,基本真意义上的“日常生活”的肤浅恰恰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混日子的人意识不到,尤其是不想意识到部分地受心理制约、部分地受实用制约的各种价值的混杂。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制度结构、社会习俗、文化模式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特性。

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回归和超越关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内在规律。也正如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指出的,“在政治教育中应当探讨日常的问题,因为这些才是现实的事物。才能引起兴趣和注意”。受教育者对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接受,具体展现为日常生活中关于教育情境与教育内容的解释、回应和转变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聚焦受教育者现实的日常生活。充分“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理解、选择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实践需要,彻底改变仅仅被当作知识来加工和灌输的情形。聚焦日常生活空间,就是要赋予日常生活内在而超越的政治关怀和生存理解。引导人们发现和重构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与公众日常生活的关系,认同社会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想性、超越性及其实践价值。这种“符号化”的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化”的社会实践回归,绝不是对思想教育具有的社会政治本质的消融和消解,而是要充分扬弃日常生活的“肤浅”之处,教育和引导人们实现对自我身份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防止陷入空洞说教,打破形式主义骨鲠,凝练生活化的实践智慧,引导人们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聚焦日常生活空间的根本目的。

(二)关注虚拟生活空间,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网络以其主体隐匿的虚无性、空间范围的无限性,提供了人们表达思想、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讨论话题、交易商品、评论媒体、参与政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实践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增进了人们对于网络生活的深刻体验,促进着网络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建构。在网络平台的建构中,网络主体的组合、联系、互动形成了一个基于生活想象的虚拟社会。网络虚拟生存成为人们超越和扬弃现实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人的意义生存和虚拟发展的重要维度。由于虚拟社会不是单个人在虚拟空间中无序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虚拟实践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彼此发生的各种虚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领域,关注虚拟生活空间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观念,积极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建构的一种技术路径。

网络技术条件下的虚拟生存使人能够以现实和想象的双重身份创造生活,它激活了人的生命意识、技术精神和创新品质。然而,正如马克思在论及机器大工业的革命性时指出的,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突破,虚拟技术在比特精灵的运思中可能是点亮的“阿拉丁神灯”,也可能是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受到现实环境和网络主体素质的限制,虚拟生存始终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生存,信息污染、知识贫乏、文化退化、道德失范等网络问题早已暴露出技术化生存的风险和危机。由于网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聚焦人们在虚拟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广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选择。由于虚拟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和折射。虚拟生活空间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为典型的社会环境、教育载体和丰富内容。把握网络民意、网络舆情、网络话语,建设网络文化,引导网络生存。都必须自觉聚焦虚拟生活空间,通过建立覆盖面广、吸引力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超级链接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工具平台、学科价值、社会环境及其教育要素上的“惊险的一跃”。

(三)认定自我社会空间,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在社会空间理论的视角中,人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的思想认识,实际上是对自我社会空间位置的认定和内化。正如社会空间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方式乃是位居此空间的行动者、群体或制度的接近”,“行动者的性情、习性以及他们理解社会世界的心智结构,正是内化了那个世界结构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不是存在于教室、街头等物质空间中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角色、言语、行为、文化等不同要素在互动中构成的社会空间。由于受教育者通常置身于不同的社会空间寻找着自身身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空间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差序结构。即便是教学一律性的课堂教学空间,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仍然存在着鲜明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分殊。在这一空间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各种不同的观点,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看见自己的生活世界……为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看见自己,知道他们究竟是谁,并建构一个能够自我决定的或与他人互为主体的美好世界”,就必须充分认定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力求自我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统一。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传统社会的同构差序格局已彻底地嬗变为领域分离的市场整合模式。异质代替了统一、分化取代了集中,家国同构、个人的集体依附、单位依附都已极大程度地被瓦解。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加之人类文明的开放与多元,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具有了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此外,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快以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整个社会空间被越来越多地分割为特定人群的私人空间,社会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形成了两极对峙、复杂多元的鲜明格局。面对我国社会空间建构与发展的新态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差异带来的社会隔离和社会分层,自觉把握受教育者的自我社会空间的范围及其特性,深入研究自我空间、社会空间与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的关系,在加强社会参照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调适社会价值体系、缓和思想行为冲突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康德著,纯粹理性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王晓磊,“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理论与现代化,2010,(1).

[4]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5]表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