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篇1

1.心理的含义。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界事物,通过头脑活动思考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2.心理的种类。根据李天心的四种判别标准和郭念锋的三条原则,可以把人的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根据许又新的三类标准和郭念锋的十标准可以将正常心理分为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根据刺激的性质、反应持续的时间、强度、是否泛化,将不健康心理问题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特殊心理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大学适应困难的心理问题。“90后”已进入校园,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精神上渴望独立而生活上却依赖父母,个性上自信张扬而面对陌生人却又沉默寡言,思想上比较成熟而处理问题时又显稚嫩,做事情果断大胆但考虑不周全。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绝大多数是18岁左右,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开学报到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他们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工作、生活,因此有些学生感到痛苦迷茫,一个学期找不到方向,各种不良的情绪相继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运而生。

2.学习困难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他们有的缺乏学习动机,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求知欲而厌倦学习,甚至逃避学习;有的学习动机过强,对学业期望过高,渴望成功,害怕失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不恰当,给自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受个体之间的差异、认知评价的失调和考试情境的刺激,出现考试焦虑,担心考不好,担心未来的前途渺茫等。

3.人际交往困难的心理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然而,由于人际关系及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单纯性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表现自己的勇气,缺少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易受到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影响。常见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自我中心、不敢交往、小圈子交往、念旧情结果等。

4.家庭经济困难的心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的学费逐年提高。一般来说,完成大学专科三年大致在5-6万左右。如此昂贵的费用对于农村学生家庭来讲是很难接受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校经常为高额的费用而发愁。而那些家庭经济比较富裕的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衣服、手机都是“名牌”。对此,不少自尊心强的大学贫困生,非常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不合群,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5.情感问题的心理问题。由于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许多人还未能深刻理解情感的意义以及对于人生的影响。在情感面前,大学生不少人有过失恋的体验。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情绪;在行动上多表现为冷漠、颓废、烦躁、逃避或攻击等。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轻者影响学业和进步,重者引起身心疾病,极个别的甚至轻生。因此,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情感问题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6.就业困难的心理问题。经过了三年的学习,大学生就要毕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在就业中明显缺乏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发展,适合做哪些工作。加之竞争激烈,经验不足,很容易陷入心理误区,出现过度焦虑心理、自卑畏怯心理、自负心理、盲目冲动心理、急功近利心理、患得患失心理、嫉妒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等心理问题。

篇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取向,也冲击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他们热情而不盲从,踏实而不刻板,坚毅而不偏执,敏捷而不鲁莽,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傲,自珍却又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就个体而言,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因素,具体表现为:缺乏崇高坚定的理想,缺乏严谨执着的精神,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缺乏稳定积极的情绪 ,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乏诚实守信的修养。一些学生受到刺激容易激动,经受挫折心灰意冷;还有些学生考试作弊,有意拖欠学费,制作假简历,网络道德缺失。其中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情绪控制方面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和人格问题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大学生种种心理和人格现状表明,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资源;离开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大学生成才就会失去基础。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探索解决大学生种种心理和人格问题的对策。

一、以心理教育人格教育为基础

心理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和人格。人格是人的个性所表现出的做人的基本格调,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显现,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动机行为、性格气质等。心理和人格唇齿相依,互为表里。心理与人格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健康的标准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自信心。2、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3、能控制自己的情绪。4、有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的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5、富有一定的创造力竞争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它们在共同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心理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而表现出的思想成熟度,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可测性和发展性;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及行为的统合模式,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动力性和可塑性。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水平这个问题上,教育是一个首要的因素。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指出,在大规模的复杂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个人属性比他所受到的教育更能一贯地、强有力地预言他的态度、价值和行为。

1、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心理状态的可测性、发展性特点,表明健康的心理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实现的。健康的心理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人格教育的水平。要促使学生克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形成健康心理,就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咨询工作,积极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探索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入手,制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优质的专门咨询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测查和心理咨询辅导,强化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指导和治疗等环节,在干预校园危机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追踪观察,定期举行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的各项活动。在心理教育中还应充分发挥“坡效应”、“蝴蝶效应”、“南风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总之,应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为学生提供说心里话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心态、挖掘潜能。

2、掌握教育规律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可以说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健康人格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心理和谐发展。具有正视现实、乐观向上、和谐统一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失去人格内在统一性,就会出现认识扭曲、情感变态、行为失控等问题。第二,能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等优良品质,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的人相协调。而缺乏友好人际关系的人,在情绪上往往产生恐惧、孤独、多疑,甚至嫉妒、傲慢、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这样的人很难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更难与人合作。第三,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他们的成功,往往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使他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人格所具有的动力性特点,说明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人格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说明人格教育的可能性;人格具有高低之差,说明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在人格教育中应注意发挥充分“皮革马利翁效应”、“破窗效应”、“保龄球效应”、“近因效应”等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我国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系统。可是,不能不承认,教育有比这个更为重要的目标,这就是培养人,让人成为人。在这里,个性张扬和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更为本质的目标。”[1]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

高校在对大学生心理、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1、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p#分页标题#e#

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真”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一个尺度。教人求“真”,就是培养人格的智慧特性,即智慧人格。从心理特性层面看,求“真”品质具有认知的客观性和创造性特点。“善”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二个尺度。教人求“善”,就是培养人格的道德特性,即道德人格。从心理层面看,求“善”品质具有情感的稳定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美”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三个尺度。教人求“美”,就是培养人格的审美特性,即审美人格。从心理层面看,具有意识的自觉性和自制性特点。只有实现了真、善、美三个尺度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古希腊,一种作为强烈和持久向往之目标的理想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成功地塑造了人类。

2、引进新型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人格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它诸如提倡立志、明理、身教、自省、慎独、慎染、力行等。在现代社会,应融合东西方在人格教育过程中的积极经验,承认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主体积极性。改变以往重说教轻关怀、重批评轻激励、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做法,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建立情感型、渗透型、人文型的教育模式,以情感人,以理晓人。调动学生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其它思想、道德、心理、情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扰,引导学生积极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不良倾向。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以优秀教师的人格形象为示范

1922年,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必须把全国第一流的人才绝对集中于培养教师的大学里,这件事应作为当宰相的第一要义。而且根本问题,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全人教养指完全人格,即和谐人格),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2] 这种教育理念给我们在人格教育中的启示是:

1、应重视学校、教师的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作用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而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1947年日本颁发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促进完满人格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80年代日本强调“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落实“人格完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并通过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要重视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3] 人格的完善决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培养塑造的结果。教育担负着两种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即不仅是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也要教会人们去改变自我。马斯洛曾指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因为这些都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为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4]这些足以说明,学校和教师在培养人格中的重要作用

2、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

良师之本,重在人格。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自身所追求的探求真理的进取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超越精神、为国争光的奉献精神,在向学生传递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前沿知识的同时就已经传递给了学生。教师良好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魅力,通过示范的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塑造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人格,促进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的神圣职责更为重要。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格水平要努力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教师没有良好的人格,就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 高校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5] 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6]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具有极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有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承担和实施其教育的功能。学生常常以教师的品行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教师不仅影响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还影响着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影响着对学生创造动机(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创造意识(关注联想、怀疑探究、反思批判、)、创造精神(独立思考、勇敢超越)的培育。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的神圣职责。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

从起源上说,文化是“人化”,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7] 在论一流大学的建设时指出:大学应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环境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长、吸引力大等特点。“环境造就人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不仅人对人有影响,文化环境也对人有重要的影响。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容易无抵抗地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受一些错误价值观和不良行为的误导。因此,大学生若能置身于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他们就容易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大意义。#p#分页标题#e#

1、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校园文化环境,它包括“硬件”、“软件”两个部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是指校园的物质条件,包括学校的建筑设施、楼宇命名、名言悬挂、诗文镌刻、园林树木、山石湖瀑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心态思维、行动方式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校园中的这些“硬件”建设所特有的审美引导功能、智力开发功能、身心调节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硬件”环境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貌。因此,应将校园文化“硬件”环境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硬件”环境建设的管理,积极营造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软件”建设

校园文化“软件”建设,是指学校的组织制度、学术研究、文化活动、学习风气、大学精神等意识形态产品。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教育引导功能、智慧培育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软件”建设诸如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内容新颖的知识讲座、引领时尚的社团文化、锋芒毕露的辩论演讲等,具有内容广泛、意蕴深邃、创意无限、前沿冲浪的特点。深刻认识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努力,努力做好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就一定能成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有力抓手

五、以网络文化建设为平台

二十一世纪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1、加强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应加强党政领导和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网络技术部门负责人的协同领导,加强对心理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领导和监督。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心理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战斗力。努力用正确的导向、先进的知识、丰富的内容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活动

应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人格教育等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活动。在活动中把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形式与健康积极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开发、创办有时代特点的网上电子刊物、教育软件等,以平等、及时、互动、细致的特色来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需求和思想需求,从而陶冶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崇高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创造勇气,使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获得应有的成效。

3、心理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走进网络

面对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心理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通过有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信息、言论,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学生之友、知心学姐、心理娱乐、心理聊天、心理咨询、名人讲座、社会视角、校园聚焦、文化动态、院系社团、学习园地、法律园地、健康在线等栏目,开展网上咨询、聊天、浏览活动,直接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注释

[1] 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 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2] 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篇3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2

一、前言

现阶段,95后大学新生和90后、80后大学新生相比,在学校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经济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心理发展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更加独立,具备时代特点。根据前人研究和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提高大学新生自我接纳能力,能够健全大学新生的心理和人格。因此,文章针对自我接纳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接纳是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个人自愿、乐意的去面对、了解以及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所有的特征。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刘芳等人(2007年)证实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和自我接纳存在关联;范寅莹等人(2011年)证实,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接纳存在显著关联。由此可见,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密切的关联。

三、自我接纳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文章以某综合性大学2016级大一新生为例,样本具体状况为:女生602人、男生277人;高中文科651人、理科228人;农村297人、城镇281人以及城市301人;独生子女619人、非独生子女260人。

(2)方法

①自评量表。自评量表主要包括10类(精神病性、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以及其他)与精神状况相关的因子,采用5级评分方式,量表因子分或者总分越高,则表明大学新生的健康水平越低、精神状况越差,该量表α(克隆巴赫系数)=0.996,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②自我接纳量表。自我接纳量表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总共包括16道题,包括自我评价与自我接纳两个方面,采用4级评分方式,得分越高,则表明大学兴盛自我接纳水平越高,该量表α=0.740,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③适应量表。适应量表主要包括5类(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学习方法以及人际关系),采用4级评分方式,量表总分越高,则表明大学新生适应性越差,α=0.872,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3)统计处理。统计处理采用SPPS17.0,包括线性逐步回归、差异性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等方法。

2.结果

(1)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人际关系与大学新生自我评价、自我接纳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表示为:-0.324**、-0.456**;职业目标分别为:-0.198**、-0.264**;独立生活分别为:-0.202**、-0.325**;资源利用分别为:-0.290**、-0.421**;学习方法分别为:0.129**、0.016。

由此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适应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2)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关系。为了验证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验证假设模型以及相关数据的拟合程度。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自变量为心理适应、因变量为心理健康、中介为自我接纳,通过对模型结果进行修正,df为111;χ2为416.534;TLI为0.958;CFI为0.966;GFI为0.947;RMSEA为0.056,由此可见,所有指标都符合模型要求。自我接纳在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经过计算得知中介效应量为0,486,重复抽样1000次,中介效应量介于0.436-0.538之间。

四、结论和讨论

1.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越小,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自我接纳能够准确的反映大学新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大学新生自我接纳水平越低,则心理困扰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心理适应和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心理适应量表的5个指标,能够对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行准确的预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现实与理想自我接纳之间的矛盾冲突的解决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明波,丁志强,李炜.大学新生被接纳与心理健康: 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766-768.

篇4

个性是在社会现象中形成的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适应社会有关。

一 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有直接的作用。据第13届“世界精神卫生日”有关方面的统计数字表明,国内大学生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占16%以上。那么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 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1.研究方法

2.结果及分析讨论

第一,大学生个性分析

表2 EPQ各分量表不同等级人数(实际百分比%)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精神质量表、内外倾向量表、情绪性量表的第五个等级均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分值高的人数多。精神质的分数高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分数低表明随和、富于同情心,喜欢和他人友好相处。大学生的精神质分数高需要在教育中注意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与家长要多与学生沟通,多引导。

内外倾向性分数高表示外向,可能是好交际,不爱阅读研究,渴望刺激和冒险,情感易于冲动,倾向进攻,乐观,迅速,不踏实。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是好静,喜读书,富于内省,有秩序,严谨,保守,少有进攻行为,踏实可靠。除了亲密的朋友之外,对一般人缄默冷淡,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情绪比较稳定。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外倾性,多数大学生是乐观、好交际的。

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分数高表示情绪不稳,焦虑,紧张,易怒,忧心忡仲,闷闷不乐,睡眠不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于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表示情绪稳定,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通常是有节制的,不紧张。大学生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家人和老师的管制比高中少了,在生活和学习中,又会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和不理智的行为,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调理饮食与睡眠,平稳情绪,遇事多思考,冷静行事。

在效度量表高分表明回答多掩饰、可靠性差。除去不合格的问卷外,效度量表的分值普遍低,说明大学生还是朴实、真诚的。

不同性别学生在躯体化因子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比女生更多表现出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肠胃道、呼吸道系统的不适和头疼、脊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男女生在其他分量表上均没有显著差异。文理科学生在EPQ与SCL-90各分量表上均没有显著差异。

3、大学生个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精神质与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因子、偏执因子相关显著。在测试中发现精神质高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主要问题是:多疑、敏感、与同学不易相处。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内外向与焦虑因子相关显著。内倾的人在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上已具有高度的兴奋水平,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那么就会降低被试的工作效果;外倾的人正常条件下大脑皮层兴奋水平相对较低,若提高他们的兴奋水平,就会提高被试的工作效果。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性与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睡眠及饮食因子相关显著。情绪性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情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

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效度量表与忧郁因子、偏执因子相关显著。因此,个性与心理健康有重要的相关,良好的个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一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1)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198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以及有关生命科学的显著进步,人类健康的课题必将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健康是人类获取幸福的前提,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据专家预测,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前沿带头科学。健康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望和追求的目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理解使健康的概念超越出仅仅只是“没有疾病”的范围和仅仅是躯体状态方面。健康应包括生理方面,即躯体、器官方面;心理方面,即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还有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清华大学校长曾经在毕业典礼上说过:“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望的矛盾?现代社会拥有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等社会不良现象,还是要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46所高等学校提供的大学生校园自杀案件资料分析,在校大学生自杀案件逐年增多,大多数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变异和情绪焦虑等心理障碍所引起的人身恶性事件。

高等学校多数专业学科均未开设心理学课程,大学生心理知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和情绪控制方法。

1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活动的科学,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现象及其条件。如情感、欲望、认识、推理、决定等。心理现象不仅是以身体变化为条件,引起血管和内脏的变化,还必须考虑到心理状态变化的结果和社会环境因素。

人既是有机的自然个体,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成员,既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也必须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类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不断地调节自身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有健康的生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通常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都会诱发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取决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以及对它的应答能力。因此对影响健康心理的因素,就应从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考虑。

个体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神经系统活动特点明显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生理结构的损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例如甲状腺机能紊乱可出现心理变态及智力、性格的发展异常。

社会因素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家庭环境、生活事件、环境变迁和都市化等。家庭是影响个体早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变动,需要个体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和适应这些变动所带来生活变化,从而减轻精神压力。环境变迁也是重要的生活事件,人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都市化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恶化、人们常常会产生烦燥情绪,使焦虑、恐惧、寂寞等情绪发生。

人的一生是社会化的一生,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完整过程,突出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心理健康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有个性特点,表明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渗透的。人的心理健康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人的生理遗传、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表现之一,它是个体能够持续对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应适能力。

世界各国都对人的健康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

1.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格,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信、自爱,而且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行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并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

1.2马斯络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第二,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

第三,生活的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第四,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第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第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第八,具有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

第九,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第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1.3我国根据国家制度和现实,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

第二,正视现实并对现实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热爱生活,献身事业。

第五,保持健全的人格。

第六,能协调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尽管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不尽一致,但是在认知能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人际关系良好,充足的自信心和耐受力等方面,认识是统一的。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有利于平安校园的创建。

2 培养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青年人由于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时期,承受挫折、困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当自己无法排解这种心理矛盾,并且这种心理矛盾作为一种恶性刺激不断对自身产生消极作用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就会形成。因此,要求学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2.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

一个人能否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和人生,决定着他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可能出现世外桃源的情景。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残酷现实、一件件不公的社会问题、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都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我们应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冷静思考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理智应对。通过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扩大社会视野,丰富社会阅历,主动自主地适应社会,保持正常的心态,避免心理的失衡。

2.2形成正确的理想观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的保障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点燃人的激情,激发人的才智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真理。”这段名言是对理想作用的精僻概括,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有了崇高的理想,会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信心,在暂时的失败中坚信胜利。

2.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人际交往是一种以个人为对象,彼此联络感情、协调关系、寻求心理需要满足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复杂的人类社会是人际关系偶合的网络系统,而人际关系是将个人与群体联结成社会网络必不可少的纽带。正常的人际交往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减轻失望的痛苦和悲伤,可以驱散心灵的迷茫和仇恨。因此,不断提高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篇6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5-0165-02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一支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独立又期盼依赖他人,他们对社会充满憧憬却对未来道路倍感彷徨。学习环境转变、就业面临挑战、人际沟通失意都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伤害和阴影,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严重阻碍了健康心理的养成。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学习上的困惑

历经多年的寒窗苦读和高考激烈角逐,知识渊博并胸怀远大理想的学子们进入了象牙塔继续深造。大学是一个能给人自由畅想和开拓思维的殿堂,学生可以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充分展示才华,锻炼参与社会实践的各种技能。然而,大学主要侧重于对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远离了以往那种老师督促、家长监管的模式,善于主动自觉学习的同学才会更好地适应环境,提高自我。在大学校园里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高中的学习尖子生,到大学后成绩平庸,碌碌无为,反而那些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崭露头角,在学习和活动中大放异彩。学习方法的不同,学习内容的改变使得大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再加上父母不能及时的安慰和劝导,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甚至出现自卑、焦虑、紧张、暴躁等不良情绪,不仅耽误了学业,更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1.2 就业上的迷茫

高校教育改革,使得更多胸怀大志的才子能够有机会迈进大学校园继续接受正规教育,但同时毕业后也面临着巨大的求职压力。大学校园内普遍流传一句话:“就业难,难于上青天”,自己十几年的拼搏刻苦,父母节衣缩食的供养,到头来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莘莘学子在就业的关卡上显得尤为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更不知道在复杂的职场上如何应对自如。他们往往害怕竞争,逃避就业,认为自己能力低、水平差,严重缺乏自信,或将希望寄托于父母和老师,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和决心。更有甚者,几次求职失败后,便产生抑郁、厌世等情绪,甚至逐渐演化为心理障碍。

1.3 人际上的无助

人生活在一系列社会关系中,不能孤立存在,人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大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父母的精心呵护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他们渴望有人能够给自己带来温暖和家的感觉,但有些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交往常识和能力,加上自身的个人主义观念,在与人沟通时感到无力。他们很难与他人进行很好的相处,身边缺少知心朋友,对他人不信任,不愿意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很羡慕人际关系良好的同学。长此以往,情感的纠结和孤独会衍生为妒忌、猜疑、恐慌等心理疾病。

1.4 形象上的自卑

追求美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大学生脱去了稚嫩的校服和家长老师的约束,他们都以自己对美的理解来装饰和打扮自己。但有些女同学身材略显肥胖、面容不够俊俏;有些男同学个子矮小、穿着落后土气。他们往往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状态,可能别人无心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他们都会认为是看不起自己,是在议论自己的缺点,长时间用这样的心态来思考问题如果不加以疏导就会变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2 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对策

大学生是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学校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的教育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因此,高校必须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工作重点之列。

2.1 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

我国大部分高校仅给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学知识教学,并未在全校内广泛开展心理学大讲堂,偶尔的选修课也不能使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有实质性的理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开展心理学课程对于现今高校育人是十分必要的。系统全面的学习心理学基本知识,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动态,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手段,有效调节不良情绪,促进自身健康心理素养的形成。

2.2 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

大学生身处社会和校园之间,对社会上的负面现象不理解、不认同,对校园生活又感到无聊和懈怠,性格内向又不愿与人诉说,积压到一定程度,心理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医院的心理咨询科室会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压力,仿佛自己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需要心理医生来解救和医治。而高校内的心理咨询师会给学生亲切感,在自由地聊天过程中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倾诉出来,达到释放的作用。高校心理咨询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有目的的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排除心理障碍,强化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高校应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按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升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价值。

2.3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存在,但它与各个学科是融会贯通的。高校应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将其应用于其他学科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实现学科的双赢和共惠。同时,制定一套可行性高、成效显著、实施范围广、覆盖面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利用最为学生所接受的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校报、网站、论坛、板报栏以及颁发心理健康手册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常识和基本的调适方法。

2.4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师资力量、知名度上,学校的文化实力更是一种无形资产,代表着学校的学风和办学宗旨。高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学术文化节、大学生知识论坛、英语小品竞赛等富有新时代气息并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性的课余活动。大学生在活动进行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既获取了知识又锻炼了各项能力,在实践中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看到了前进路途中的希望与光明,缓解了焦虑、紧张、自卑、怨天尤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达到育人效果,更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养成和完善。

2.5 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意识

教师的天职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总体建设不是很完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他们经验匮乏、知识面窄,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明显,因此,教师自身的学识和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在处理学生日常工作时,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困难以及心理状态。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不能只谈学习,更要加大宣传心理知识的力度,针对具体学生进行特定教育。倘若教师心理出现问题和疾病,不仅会阻碍自身学术道路前进,也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大力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硬、道德素质强、思想觉悟高的心理学教师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篇7

目前国内所有大专院校都开展了心理咨询的工作,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方向还是工作着眼点,都存在许多不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发其内在潜能,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注重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展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困惑心理。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多而广,传播快。这使得大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但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不断发展的新事物缺乏筛选能力,认识事物的盲目性较大。他们不满足于师长的理论灌输和技术传授,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书本上的东西。这种长期形成的自傲心理,一旦和现实发生矛盾冲突,便会造成心理困惑,带来痛苦和失落感。

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人在心理上的一种自我暗示,是实现理想愿望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由于外形不佳,或学习后进造成的。还有一种不能忽视的是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贫困生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和山区,进入繁华的都市后,悬殊的贫富差距,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颤。这三种类型的学生一旦产生了自卑心理,便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感觉别人瞧不起自己,自惭行秽。其表现为性格孤独,缺乏自信,情绪低落,不愿参加社会活动及班级活动,严重的还会导致颓废、变态甚至产生畸形心理。

3.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心理不能相容、行为举止不合作、嫉妒他人、不能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报复情绪。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尤其突出。由于他们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在群体中处于劣势地位,自认为在别人眼中形象已损坏,就自暴自弃,一意孤行,我行我素。逆反心理易造成思想偏激、情绪浮躁、行为过失,甚至会设法攻击他人。

二、建构大专院校心理教育新模式

1.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实践证明,任何一门学科都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并充分分析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课中,教师要系统地对大学生介绍增进心理健康途径,传播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困扰的方法。使学生获得应对和解决生活中各种常见心理疾病的方法,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深化教学方式改革主要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早已被纳入到大专院校德育体系,但两者不能等同,在理论上、内容、工作方式、工作原则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调适和发展,帮助认识自我,塑造健康人格,发挥潜能,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侧重与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现在的心理时常出现为恋爱、适应、人际、情感、择业等方面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追根求源,往往又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是必要的,有意义的。

2.注重和谐校园建设,培养新型人际关系

要加强校园美化建设,将心理健康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第一,做好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校园环境。第二,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等活动。第三,加强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形成团结、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和勤思博学、活用的学风;加强班风建设,严明班级纪律。优化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提高荣誉感。第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网站,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筑一个交流与管理的平台。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了解学生的真实心态,消除学生的心理隐患。第五,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利用校内宣传栏,广播等各种传播手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讨论有关热点问题,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爱护心理健康”的良好气氛。

3.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很强的工作。只有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关心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实际困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取得成效。那种缺乏人情味,只讲大话不办实事的教育工作,会显得苍白无力。解决大学生实际困难是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实际困难得不到解决而产生的。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不应该在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矫正上,而应放在健康心理素质培养和产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上。

4.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择业就业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属于高消费教育,家长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使子女上学,希望子女将来有个稳定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学生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目的也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个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大学生最实际的根本利益所在。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就业有关联,抓住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抓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总目的,是为了完善大学生思想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最终为市场经济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处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生,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必须根除。这些思想体现为对政府、对单位的依赖,只希望和愿意到工作稳定,没有失业风险的国家机关、大企业工作,不愿到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公有利单位。这种思想与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比例是格格不入的。

篇8

三本院校是指在高考录取时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和合作办学本科高校等,在管理上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培养面向科研岗位和基层职业岗位的科研型、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全职型人才。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他们的心理状况总体上健康、积极、向上,但由于生源和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

相对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三本院校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他们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没有进入理想的一本、二本院校深造,把接受三本教育看成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进入三本院校后,一些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无法适应三本教育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的特点,出现了课堂知识不能理解、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科目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容易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心理现象。

2来自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周岁之间,虽说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我国中小学长期重视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大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人际交往的能力。进入三本院校后,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一般都是住校生活,远离了以前父母和老师的全天候看护,如果对如何适应三本院校新生活、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等问题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就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出现孤独、偏激、紧张、郁闷等心理问题。

3来自经济生活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高等教育的收费也在逐年增长,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费比一本、二本要多出近万元,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达到20%左右,三本院校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和落后贫穷的边远地区。而在帮困助学方面,三本院校得到国家、社会资助的金额和机会远远低于一本、二本院校。由于家境的贫寒,经济的拮据,由特定的成长环境和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一些贫困生缺少同龄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易产生敏感、多疑、孤僻、冷漠等心理障碍。

4来自就业求职的压力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以江苏省为例,本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3.3%,其中三本学生占本科人数的34.6%,即在校大学生中有18.1%是三本学生。但由于社会上部分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存在某些偏见,而三本学生又认为自己是本科学生,与占在校大学生人数46.7%的高职生相比又有一些优势,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占优势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就不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对前途逐渐失去信心,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

某课题组对包括三本院校在内的近2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28.5%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受挫、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节失衡、经济困难压力等。近几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行为偏差的个案时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三本院校的校园稳定。作为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全职型人才为目标的三本院校,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寻求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三本院校班集体心理环境,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的组织目标、人际关系、规范以及班级心理气氛等因素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和发展价值。优化三本院校的班集体心理环境,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心理。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作为班集体的主导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心理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认为:待人处事的一大原则是“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对三本院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同样希望有受到尊重、得到赏识、成为榜样、体验成功、被异性关注、与人沟通、有归属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尽量满足大学生正常正当的心理需求为目标,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肯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教育,教育效果也会相应提高。

2促成安全的情绪状态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生理发育接近成熟,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情绪内容趋向深刻和丰富,情绪变化也逐渐趋向稳定,但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的情绪也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具有冲动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如果大学生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心气平和,就会认真学习,细致做事;反之,则做事效果低下。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班集体的情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在安全的情绪状态下健康成长。

3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

三本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是我国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强烈责任感,谋求并维护教育的公正公平,始终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包容学生的过失,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温暖的教育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尤其需要教师给予建设性的关怀,在言语上鼓励学生,在行动上支持学生,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舒缓学生心理压力。

4完善教师的个性人格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遵从可分为依从———认同———内化三个层次,当学生感到教师在某方面对自己有吸引力时,他就会喜欢那个教师且接受其教导,并采取同他一样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生作为学生,具有天生的向师性,会很自然地尊重、模仿其欣赏的老师,并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教师完美的个性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来源于渊博丰富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能正确处理与协调师生关系;来源于善良、正直和仁爱的天性,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宽容与友善,善于做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自信心的提升者;来源于不断进取的执着精神,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坚强意志去感召学生追求优秀,追求卓越。

5重视身边的榜样教育

榜样即模范和典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道德标准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产物。榜样教育“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效仿,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较说理教育更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教师应严于律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还可以选取同龄人中的优秀代表为榜样,由于他们年龄、生活经历、成长条件比较接近,与受教育者的共鸣点较多,易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因而更易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起到直接教育的作用。教师还要在三本院校大学生身边发现先进典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先进榜样可能就是他们自己,从而增强学习榜样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6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

班风是班级在长期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班集体的发展。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首先要带领全体学生根据班级现状和学校制度,制定出适合本班特点并有利于本班学生发展的班规,使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次,三本院校班级与中小学班级不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应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应着手培养规范务实的班干部,指导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最大程度地吸引班级学生参与,积极创设有良好感染力的教育情境,增强班级凝聚力;再次,班主任要结合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勤思考、多调研,制定班风建设新措施和办法,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篇9

当代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的增多以及因学业方面、经济方面、情感方面、社会失业率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及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常见,当然,也包括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变态以及人格障碍甚至精神病等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校园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大学课堂

每一个大学生在受到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要掌握养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狭小范围内,使得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难以应用。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努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当提高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发展,用对专业课的热情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状态。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难易要适度,教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和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课内外相结合,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外活动包括课间活动、课余活动,还有相应的一些竞技比赛和运动会等,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外活动中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训练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的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健康教育有着特有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三、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发挥学校行政部门、社团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如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五四”系列活动,“一二九”系列活动,具体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火炬接力赛、大合唱,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以这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使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学生在社会上活动、生活,就必然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目前,一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心理素质造成恶劣的影响,更有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网站等严重污染学生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另外,某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英雄模范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学生追赶时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现象。因此,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稳定大学生的社会心理,使他们有正确的心理选择和取向。

四、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

在大学里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学生入学后,通过辅导员、学生会找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把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接待制度,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发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以便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五、结束语

全社会都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和冲击,学生心灵中常常会产生巨大波动:一方面,他们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因此,我们就要在全社会树正气、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中国学生体育,2004,(2).

篇10

二、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必要性

当前,充分发挥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显得尤为必要。

(一)需要良好的家庭联系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归属感

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强,自由度变大,生活范围越发宽广,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像中小学那样紧密,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归属感,而家庭对大学生的归属感却始终保持着。一些从未远离家庭的学生对家的依赖感很强,大部分刚入学的学生对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大学的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容易引起紧张焦虑等情绪甚至经常逃课。期末时他们照样去考试,放假即回家,家长还以为孩子在大学认真学习,而当孩子出现较严重的问题通知家长时,家长感到非常意外。家是人们永远的情感纽带,良好的家庭联系可以带给人们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然而,现实中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大学,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都是学校的事情,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归属感的形成有诸多不利,需要加以矫正。

(二)需要良好的家庭支持来有效舒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社会发展带给大学生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压力。而且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使大学生为了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而需要学习更多知识来充实和完善自己,除了要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要获得外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以及其它证书,使之成为步入社会寻求更多发展机会的敲门砖,这些使学生感到压力特别大,如果家长能随时了解孩子的这些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帮助与支持,那么孩子的心理压力就会得到缓解。高等教育改革也带给大学生一些压力,特别是高校收费政策的实施以及物价的不断上涨,使一些学生及家庭倍感经济的压力。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承载着社会对他们的高期望,他们自身对未来也有着美好的憧憬,那些在中小学令人羡慕的佼佼者进入高校后,可能在人才荟萃之地出现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感受到昔日辉煌不再有,找不到自我价值的闪光点,自觉跌入万丈深渊,使自己整个身心陷入困境。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更需要家庭的帮助和情感支持以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

(三)需要父母的关爱才能有效消解一些特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特殊家庭越来越多,容易成为一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家长的支持。

1.社会发展模式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离婚率不断提高,离婚家庭增多,使家庭结构形态日趋复杂。如果家庭气氛不和谐或父母离异而处理不好亲子关系,那么就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留下较严重的阴影,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畸形发展甚至形成不易治愈的心理创伤,容易陷入自卑、苦恼、无助、愤怒甚至悲观厌世的恶性情绪中。比如,有个女大学生的信念是不结婚:因为在她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常常在她面前数落父亲的诸多不是,所以让她形成“男人不可靠,恋爱和婚姻痛苦”的观念,所以她拒绝恋爱甚至不准备结婚,性格非常暴躁,特别是反感男生,这严重影响了她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影响了她对幸福生活的感受与追求。从2007年某校在对新生的心理测评中增加了人口统计学资料,特别是有关家庭的资料,结果发现,在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占50%左右;在不良性格行为的发生率上,单亲家庭学生与完整家庭学生相比差异明显,问题比例高于完整家庭大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更易形成极端人格。所以,离异的父母要加倍关爱孩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才会成为子女成长的良性因素。

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增多。中国农村目前至少有2亿左右的农民常年于城市务工经商,从而使留守儿童逐渐增多,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4]。有研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问题,且主要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却影响深远。笔者咨询中发现有很多大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相互之间一年难得见上几面,甚至几年也见不了面,父母与孩子偶尔打打电话,简单问候学习和身体情况,亲情关系淡漠。有研究表明,家庭亲密度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个体的生活适应性[5],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有心理距离,情绪不好时往往无法及时排解,易形成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尽管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孩子最渴望的还是父母的关爱,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与孩子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让他们健康成长。

3.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分化可能会逐渐加大,贫困家庭可能增多。加之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在让更多学生能圆大学梦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高昂学费。高校扩招以来,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些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仅要面临经济压力,还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很多期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与毕业后还款的压力,易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甚至自卑的状态,严重破坏了心理环境的平衡。虽说国家也逐步形成了“奖贷助、勤补免”加“绿色通道”等各项政策,《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虽然当年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4.07万人次,总额574.11亿元,比2012年增加26.28亿元,增幅4.80%,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贫困生的经济问题。某男大学生,常常感到极度自责,因为家里太穷,自己考上大学,是家族第一个大学生,家人为了让他圆大学梦以光宗耀祖,只得让其弟弟辍学打工挣钱供他上大学,所以他时常觉得自己愧对弟弟并感到身上的责任太重大,承载着全家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希望,承受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他有时几乎要窒息。对这些学生而言,特别需要家庭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各种途径减轻孩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四)需要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来为大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过度保护或过于严厉的家庭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欠缺,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增多,这一问题尤其明显。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容易过度保护与溺爱,容易让孩子形成只关注自我,在与同伴交往中往往是以“我”的单一结构出现,很少有“我们”、“他们”的思维模式,因此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很多困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父母想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这也可能会剥夺孩子发展自身独立性的机会,甚至出现了一些始终都不愿独立的孩子,如社会上出现的“啃老族”现象,这不仅是孩子不愿独立,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严厉,也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药家鑫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此,家长拥有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对孩子各个成长阶段心理的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还能为他们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的基本对策

一个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是发生心理危机,不仅影响一个或几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甚至可能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如马加爵事件,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非常不利。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一些基本措施,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将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规范化、制度化

目前还没有相关政策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职责正式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中,也没有将家校合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如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中明确规定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以及家校合作的具体事宜,并从制度上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支持,那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开展家校合作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利用和激发家庭的教育力量,帮助家长确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与学校共同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良好的大学适应。中国绝大多数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比较淡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也不够,如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可以有切实可行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措施增强家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素质、使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大学生家长给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融洽的父母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健康的基础。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在相同的社会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家庭或朋友较高支持的人,比受到较少支持的人身心更为健康。健康的家庭氛围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形成健全人格,这种教育力量是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比拟的,是有效利用家庭因素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然而,很多中国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比较淡薄,未能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时,可建议家长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营造一个优良的家庭心理环境,使家庭成为孩子最大、最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现在有一些高校对家长进行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工作。如上海大学积极创新家校合作育人模式,开设“家长学校”,为家长举办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题讲座,以此增进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增强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同时向家长介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增强家长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能力,在家校互动中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某校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资料发给家长,以增强家长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也给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效果较好。

篇1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现状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特殊家庭成长状况衍生不良心理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资源的缺失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从家庭经历考量,贫困、离异、暴力等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人际、情绪、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不恰当的教育教养方式造成一些大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缺失,使之信念、自我评价、思维特点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转变。当代大学生历经寒窗苦读,离开熟悉的十几年的环境和亲朋,面对大学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处理这些改变所带来的问题,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逃避、攻击等不良的行为方式,更有甚者会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

(3)网络成瘾现象引发现实世界自我价值冲突。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抵制诱惑能力差,互联网无疑成为充斥各种诱惑的源泉。进入大学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余时间较多,上网填补了大学生活的空闲,长久养成对网络的依赖感,上网时精神亢奋,否则萎靡不振。这种现象使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导致性格孤僻冷漠,成绩不合格等,甚至到必须退学的地步。

(4)不成熟的恋爱观影响生活与学业关系。爱情是年轻人向往的话题,大学生性心理和生理已经趋于成熟。但由于我国大学生还对待爱情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具有草率性和不稳定性,感情的求之不得,性心理的宣泄或压抑对部分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陷入焦虑、紧张、抑郁等消极情绪。

(5)社会交际能力差导致不良人际关系。大一新生在这个阶段最易产生问题,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就意味着各种观念的融合。有的大学生由于自身交际能力差,加之必须面对的独立自主能力、家庭生活条件差别等情况,使之对外缺乏沟通、真诚和友谊,导致自闭、嫉妒、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对抗等。

(6)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一大隐患。学习和就业压力紧随市场经济情况备受社会瞩目,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压力逐渐增大。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之过去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等冲突和事件,随之产生焦躁、自卑等心理问题。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常规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工作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人员,但由于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再加上辅导员兼职比例较大,人员流动快,整体上对心理学知识一知半解,对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心理疏导时往往会受到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辅导的原则,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造成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失败,甚至对辅导对象会产生负作用。

1.3 高校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宣传缺失

校园文化是深入大学生生活重要的阵地,建设健康心理知识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高校努力争取的武器。高校中开展健康心理知识宣传,对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团委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会和其他学生团体的相应活动开展稀少,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海报宣传,单调呆板,使心理健康文化氛围的建设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和作用。

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系统模式。

2.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心里辅导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者群体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配备相应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抓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队伍基本上包括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老师和基层学生辅导员,抓好这两方面的素质建设尤其重要。

2.2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完善心理教研室的功能,除开展相应的教学讲座外,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法规制度,通过日常咨询接待、心情宣泄室、心灵阅读室等满足不同心理需求,以保密原则为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建档保存。

2.3 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全面培养提高专业素养

(1)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担当科学育人的重任,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在心理健康教育整理工作中,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全面了解整个学生群里的心理动态,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多接触多观察外,掌握班干部,心理委员,信息员等提供的一手资料,及时发现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以关爱,变治疗为预防,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保证了坚实的基础。(2)开设心理咨询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养。高校应增大投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提高。除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外,根据高校辅导员专兼职共同协助,兼职流动性大的情况,鼓励更多的专职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保证大面积的兼职辅导员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学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辅导常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与学生工作联系,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使之有机结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3)开展校内工作经验交流,调研特殊案例的处置流程。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成为常态,定期开展工作例会,交流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心理需求。开展特殊案例分析讲座,探讨最佳的处置方式,制定心理危机处理工作流程,定期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做好总结提高。

2.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类选修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不同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新形式,从讲台走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结合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由学生自治宣传普吉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改善认知和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发展健全人格。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坦然面对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8-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这一最重要的教育机构在形成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拟从大学生自身调整和学校外部环境的影响两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1 大学生自身调整方面

1.1养成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我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2保持乐观情绪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常见的方法是暗示调节,放松调节和想象调节:

(1)暗示调节。暗示作用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内部语言可以引起或抑制人的心理和行为。自我暗示即通过内部语言来提醒和安慰自己,以此来缓解心理压力,调整不良情绪。

(2)放松调节。大学生还可以学习身体放松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引起的紧张不安感。放松调节是通过对身体各部分主要肌肉的系统放松练习,抑制伴随紧张而产生的血压升高、头痛、手脚冒汗、腹泻、睡眠等生理反应,从而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焦虑情绪。它首先要学会体验肌肉紧张时的感觉,即收缩肌肉群,注意体验其感觉,然后放松肌肉群,注意体会相反的感觉。呼吸调节也是其中一种。通过某种特定的呼吸方法来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

(3)想象调节。想象调节法指在想象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和使自己感到紧张、焦虑的事件的预演,学会在想象的情境中放松自己,并使之迁移,从而达到能在真实的情境和场合下对付各种不良的情绪反应。

2 学校外部环境的影响

2.1打造校园环境

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人以和谐美,以自然的直观形式,激发人的审美情趣,唤起学生对没得感受,这样可以让师生憧憬美好的未来,他们的个性也可以得到美的熏陶。学校的自然环境包括绿绿葱葱的植物,端庄的教学建筑,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等。优美安静的学校环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校园不应建在嘈杂的工厂、热闹的市场及交通频繁周围,因为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造成大脑疲劳,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学校应打造安静的校园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2.2设立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学校应有计划得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专题课程,在学校中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树立自信心,增强抗挫能力。这不仅可以系统全面得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并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心理咨询室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更像学生的朋友,他们愿意将心理压力和矛盾倾诉出来,将伤心与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学生宣泄,辅导老师通过耐心倾听,可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之后通过共同探讨人生观、价值感以及道德等,运用心理技巧积极暗示进行疏导教育,这样心理咨询室就变成学生的心灵驿站,变成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地方。心理咨询师是协调矛盾的中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心理咨询室作为一个中介,没有任何偏袒或立场,可以在他们之间斡旋,防止矛盾激化,缓解矛盾,双方达成谅解,学生也能尽早从矛盾中走出来,投入学习。

2.4加强教师培训

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发展,学校应对全体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如干预、支配等落后的教育方法,缩小与学生之间的思想距离,更新教育方法,运用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教育学生。学校还应对辅导员进行更专业的培训。辅导员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最频繁接触的对象,辅导员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才能真正即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校可以对辅导员开展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游戏的培训,促使其掌握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术,能切实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班级及学生的辅导工作中,促进学生顺利安全得走进社会这所大学校。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另外,学校的专业指导和配合则会帮助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篇13

心理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和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廿,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个重大现实课题。

一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困惑。学业及考试负担的繁重,择业与自我实现的迷茫,以及青春期躁动带来的情绪、情感波动,使得一些大学生在轻松潇洒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痛苦、抑郁的心灵。尤其是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调查表明:80年代中期,我国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23%;90年代上升到25%;现在已达到30%。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逃学、出走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精神失常、自杀、杀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当代大学生中,心理疾病正在蔓延,其增长速度之快,负面危害之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导致大学生负面心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上的失调

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差距较大,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大学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让他们远离孤独,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

2.学习压力

能考上大学的一般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了大学,竞争对手不一样如自我要求过高、还想保持中学时期“尖子生”的地位,势必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父母们对孩子成才都有较高的期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社会风气,给孩子带来很多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家庭,父母借钱供孩子上大学,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怕对不起父母,压力也越大。再加上一部分学生对高校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而导致学习上的困惑。

3.生活上的不习惯

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比较顺,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我定位又不准,对挫折没有准备,—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他们从小学到中学,在家有父母,在校有老师,到大学要靠自己,依附心理依然存在,独立生活能力尚未形成,要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而有些大学生由于对于自己所面对的压力心理准备不足、能力又不够,最终无法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和恐惧感。

4.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生活环境的变化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读大学后,远离家乡和亲人进入_个陌生的环境是许多大学生进校后面临的第一个坎。许多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大学生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往往走向自闭。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城乡之间、贫富之问,兴趣爱好、人品才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人与人的关系面临着新的组合而且很不稳定,同一居室有不同背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有些学生或因个性强或因性格内向而不合群,往往感到人际关系难以驾驭,常常为自己“不会处事,不会交友,甚至不知道如何做人而感到苦恼”。有的甚至由于不能处理好同宿合同学和同班同学的关系,而觉得生活缺乏乐趣,世界很可怕,在以后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据了解,当前,宿合关系已经和考试成绩并列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两大首要因素。

5.情感的困惑

大学生爱情方面的心理疑难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7~23岁之间,从生理阶段来讲,处于青春期的后期,生理发育早已成熟,渴望异性,并希望得到生理上的满足。加之不少学生,远离故乡,倍感孤单,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或执著或随意,常为感情纠葛而头痛,有的学生因为谈恋爱与同学关系疏远,与朋友少交往而孤立。有的学生害怕别的同学抢走自己的朋友,常胡思乱想,坐卧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打架斗殴的有之,学习成绩下滑的有之。有的学生因为两人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拨,而走向极端,产生自杀等心理危机。校园内因为恋爱危机也曾发生过毁容、杀人等违法行为,酿成了悲剧。大学阶段学生年龄、生理及感情的特殊性,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这不能不引起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重视。

6.社会竞争的压力

高年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更多关心的是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正处于衰退期,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样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双向选择”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面对即将踏入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不少大学生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考虑得越来越多,内心充满着矛盾。盼望毕业,又害怕毕业,对现实生活更多的是担心、害怕而又身不由己。他们“担心”、“害怕”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上风气不正,人际关系复杂。深感社会的不公,觉得前途渺茫,感到无所适从,因而有的学生表示:“我多么希望在学校里读一辈子书!”

三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高校德育教育目标

大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往往受社会上“大气候”影响。比如,改革中心态失衡导致的信仰危机;社会风气不正,“一切向钱看”导致厌学,转而去谈恋爱,“寻求精神上的寄托”等等,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事实表明,所有这些心理上的疑惑、障碍,都是大学生个体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有效的引导,势必影响其社会化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生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将前所未有。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1.创造良好的校园坏境

教育家早就认识到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活跃的学术氛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生机昂然的校园景象等无疑对大学生起着感化和陶冶作用。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全校师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无形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促进学生优良的心理品德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有着巨大的催化和凝聚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这是时展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心理咨询是一门走进人类心灵的艺术,是一项把爱心和力量移植到对方中的技术,是一种净化灵魂,改创生命,呼唤人注,播种责任的伟大工程,是关系到一个民族素质优劣的百年大计。目前,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起名称各异的心理咨询机构,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恐怕不多。究其原因,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心理咨询教师缺乏,尤其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咨询教师更少,远不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从学生方面来看,主要是对心理问题存在认识误区。有些学生对心理问题,轻描淡写、听之任之,认为无伤大雅。出现心理问题不愿接受心理咨询,致使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到那时才后悔莫及。另一些学生却把心理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往往把心理病等同于精神病,于是不敢进行心理咨询,怕同学瞧不起。这两种极端都阻碍了高校心理咨询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这两种片面认识归结到一点是心理知识贫乏,这就说明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尽快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知识上的盲点,带领他们走出消极悲观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自我保健能力,已是高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充分发挥德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面对大学生日益普遍化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德育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由于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千差万别。教师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方能有效。首先,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掌握育“’育“心”的主动权。以前人们往往把大学生的问题行为都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或者处理问题时仅凭良好的愿望,不加认真地分析各种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结果不但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品德的培养,导致了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反而妨碍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应当引以为戒的。其实大学生的问题行为多数是心理问题,真正属于思想品德问题的是极少数。当然,心理问题和思想品德问题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合理的疏导,那么很有可能转化为思想品德问题。因此,要求德育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酿成不良后果。其次,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对个别问题严重的学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采取集体讨论,心理讲座,班、团活动等形式解决;对极少数患有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的学生,除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外,还需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总之,“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治病原则也适合心理疾病的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