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技档案管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考虑到现代医学学科门类繁多、交叉领域广泛,因此医学科研的课题也是按照各专业门类来进行分配的。如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可以细分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不同的科目;而在基础医学研究中,又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生化、病理、药理等专业。而医学科研活动都是在相应的专业科目内进行的,很多时候这种科目分类还可能进一步细化。这就造成医学科研内容的专业性很强,相应的医学科技档案的专业性也较强。
(二)医学科技档案专题突出,系列化强
医学研究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一般都是突出地以一个特定的专题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在对该专题进行研究时,着重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系列化、完整性的研究。这就使得相应的医学科技档案具有专题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同时,对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完整化研究,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成套化的科技文件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层次分明但又联系紧密,可以作为一个系列进行利用。
(三)医学科技档案的学科综合性强且项目协作多
医学科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其跨学科、跨专业现象非常普遍。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研究本身就包含了众多的专业门类。同时在新形势下,大量的新兴科学技术和专业不断涌现,各学科的研究前沿领域正在不断发生交叉融合,医学研究也不例外。现代医学为了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地利用别的学科领域的有利条件,加强彼此的协同合作。特别是现在许多医学科研课题的综合性非常强,需要汇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攻关。这些反映到医学科技档案,也使其具有学科综合性强且项目协作多的特点。
(四)医学科技档案载体形式多样且数量庞大
医学研究由于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造成研究结果的记录和保存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医学研究可以通过保存对象的标本或其组织切片来直接记录研究结果。同时,又可以利用各种音视频资料、化验单及仪器检测结果来间接保存。因此,医学科技档案资料的形式多样,记录医学科研成果的载体也非常丰富。
(五)医学科技档案具有保密性
医学档案资料与医学科研成果密切相关。作为医学档案记录的主要对象,医学科研成果往往包含了研究人员的心血和付出。这些成果具有知识产权,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必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对于记录了具有特殊价值的医学报告、临床资料及相关的文献等档案资料,需要根据国家保密法为其设置相应的保密等级,确保这些医学科技档案在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保密及限制保护措施。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对有关医学研究的资料、成果等进行收集、系统分类和编研,其基本原则一方面是要确保医学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开发好、利用好医学档案的价值,为医学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的健康提供帮助。
二、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立
为此,依据本部门的工作状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科技档案工作经验,理解相关文献,对以用户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议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意识
有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才会有目的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不仅需要重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档案管理部门要更新服务模式,努力开发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如数据库和网站等),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室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馆藏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利用的档案资源,以广泛吸引潜在的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
所有的行为必须要有规范,而管理体制就是这些规范的保证。要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有力保证。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丰富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和方法,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我国各档案室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信息查询、借阅以及信息加工等,相对比较单一,也不够简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中,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更加方便,也更符合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用户人群,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无论是保存、管理还是利用,基础建设都很关键。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也是提高医学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各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基础建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1.优化档案室环境
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医学档案利用者更专注地研究档案中的资料和信息,而宽敞明亮的场所也使档案室可以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合适的地方为用户们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增加馆藏资源储量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科研人员的需求。各档案室应注重资源共享,引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要档案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医学科技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档案利用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获取资源也变得更为简便。通过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源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和利用档案室内的资源,而不用到档案室,省去了不少麻烦。档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4.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
科学分类可以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准确快速。档案室应充分了解各个档案的内容,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于医学科技档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别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功能全面的检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档案利用者可以对各类档案有初步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准确定位需要查询的档案资源,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
(四)调整档案编研体系
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医学科技档案的编研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掘医学档案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医学研究发展情况,适时提出相关编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出一系列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应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可以对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进行指导。
(五)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大爆炸,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型管理人才是强化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档案管理局面,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医学科技档案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只有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利用医学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其需要的信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档案是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体现各机关单位成长与发展历程,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档案管理是机关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机关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是机关提高绩效,增加效益,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一)档案管理是机关单位管理的基础环节档案材料无序零散保存,势必为某些重要档案信息资源持有者提供可趁之机,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引起机关内部管理混乱。由于人员流动,把档案保存在个别人手中或由各职能部门自行保管,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一旦出现关键人员离职或跳槽,轻则使管理层面断裂,工作无法延续;重则导致机关机密、独有知识产权和信息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档案有其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或机密。占有这些资料就是占有机关的技术或机密。因此,机关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知识产权的流失而影响机关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二)档案是机关单位信用管理的重要保证档案是公认的构成信用信息的核心资源。首先,完善的档案管理可作为展现单位自身诚信的一个窗口,反映各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重要内容。其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档案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可见档案纳入社会信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档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机关文化是从机关的历史积淀中提炼出来,反映在完整系统的机关档案之中。档案是文化事业的象征,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存储的主要形式。机关单位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本机关单位的历史和现状,有自身特色,不能脱离本历史,搞一种毫无本特色的“泛文化”。综观机关档案,可以深刻理解本单位特点及历史发展规律。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低各单位往往重视财务重视人事重视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却很少重视档案管理,殊不知档案管理也是机关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许多机关单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材料是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库。档案部门更是作为“冷部门”,极易成为精简或兼并对象,甚至撤销专门档案机构,只设置兼职档案人员。这些人员岗位不固定,档案业务知识偏低,待遇较低,再加之档案机构在单位组织体系中地位低,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的机关档案管理虽有一定规模但内部管理与机关单位发展脱节,档案分散保管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档案保存在财务部、技术档案保存在技术部、文书档案保存在办公室,虽各部门都保存档案,但他们之间互相封闭,整体上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又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档案整理,很多档案实行简单“信袋式”管理,影响档案的查阅利用。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等新生事物相继出现,使档案形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纸质档案截然不同,当前档案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因为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通过计算机运行,它具有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解决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若干对策
档案管理科学化要求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构建科学档案管理机制,夯实完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高效化。档案管理科学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国家政府政策层面1.积极完善和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依法监督和指导档案工作。各地政府应利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设立《档案法》宣传月,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并通过张贴标语、召开档案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坚持“多宣传、多联络、多接触、多服务”的工作方法,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并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督促,积极营造建档氛围,使更多单位认识到建立健全档案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单位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
2.积极塑造典型,发挥以点带面功效精心选择一些规模大、作风好、有一定档案管理基础的单位作为试点,进行重点指导、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采取先学会管理的单位带动后建档的单位,以老手带动新手,先推出部分示范单位,使其成为“领头羊”,让后来者有榜样可学习,有先例可借鉴。
3.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一是举办培训班,讲授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更快更好地独立开展档案工作。二是深入机关单位,现场指导和培训。要利用执法检查等时机,深入到各机关单位现场指导。政府部门有必要主动服务,帮助制定合适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和档案分类方案,给专兼职档案人员上培训课,使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4.积极提供档案中介服务
通过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对档案进行代保管、托管、等,档案中介服务能满足这一需求。以档案中介为依托,开展档案整理、寄存、代管业务。遵循市场需求,各地档案部门可以设立“咨询服务中心”,为那些人手不足、保管条件较差的机关单位提供档案整理、代管、寄存等服务,为其提供规范的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既节约管理成本,又能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
(二)机关单位自身层面
1.强化档案意识,牢固效用观念在档案工作建设中,首先要提高档案意识,确立档案实用效益观念后,才会用心去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各机关单位应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所属地档案条例,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接受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主动抓好档案工作。
2.构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
只要符合国家档案法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有利于档案工作开展,就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关键要保证档案的及时、完整收集、保管和提供有效利用上,体现在是否满足时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没必要追求设施大而全。如果档案没有保存齐全完整,不能提供各项活动服务,档案室再豪华,设施再完备也是毫无用处,缺少价值。
3.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
在机关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量大,检索速度快等优势,大力开发适用于计算机完成的档案检索方法和存储模式。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确保档案实体与载体的安全,确保网络传输及档案数据的安全,将归档纸质文件与归档电子文件采用“双轨制”整理方法,两者编为一致的档号和著录信息,利于查阅和管理,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有条件的单位,逐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向各类工作提供大规模、大信息量的分布式数字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总之,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源。因此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面临的共同新课题。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雪艳.档案管理科学化探究[J].兰台世界,2007(6):24.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49-0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的衍生与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科技革命,并在包含科技馆在内的各行各业迅猛、广泛、深入的展开。利用科学技术开展科普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标志,实现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成为建设新型科技馆的重要途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科普展厅及其资源做数字化、虚拟化处理,打破时空限制,汇聚、分享、研讨优质科普档案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科普档案资源服务,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科学传播之中,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优化完善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与发展。
一、 科学技术内涵及作用
科学技术是利用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最终实现高效、低耗、高产、便捷等特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科学技术主要涵盖的基本内容有:科学知识、思想、方法、精神四方面。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和先进生产力的标志,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文化、信息资源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了新型的传播载体,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影响着社会生活。近年来社会快速的进步发展表明,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重点体现在科学技术创造工具,档案管理中融入科学技术,创造了档案管理的载体工具、管理、保管工具以及信息工具,继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地位和社会关系产生较大影响。
二、 科技馆核心任务
科技馆是践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是创新性、现代化的科教事业,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场所。科技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社会展示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成就,向社会公众传递科学信息、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科技馆向公众展现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演示着各种科学技术,带领公众参与并体验活跃的科学过程。科技馆以向广大公众展示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历程为核心。在科技馆展品展示中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如何实现最佳的科技宣传效果,达到科技馆的最大价值与作用成为当前科技馆管理的重要任务,除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科普培训、科普试验等传统形式外,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数字化科技馆等多种形式,将成为未来科技馆的主流方向。
科技馆最具生命力的展览内容就是科学性,科技馆的科技展览凝结了最新科技成果,科技馆应积极开发公众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期待,为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探明方向,带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科技展项、科技展品都在极力展示着数字化及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内涵,同时也推动着科技馆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数字科技馆的特点
数字科技馆是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平台,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开展科技教育,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受众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提供科普档案资源服务。数字科技馆是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资源管理系统,以数字化科技为依托,创建以数字化档案资源为中心的资源体系,社会公众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过网络进入数字图书馆,浏览查询自己所需的科普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会使公众获取除实体科技馆之外的科普档案信息,这种信息可高度共享,并且更新速度快、更新性能好。其特征及作用如下:
(一) 科普资源实现数字化。借助先进的数字化与多媒体技术,深入浅出地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展现,达成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数字科技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知识性、科学性、创新性与互动性。以“做科学”为指导,利用多种互动模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大型实地科普场馆更多的内容,更佳的效果。因此,数字科技馆是对传统形式的科技馆最大的改革创新及有效的补充完善。
(二) 信息传输实现网络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传输系统的发展,互联网协议与网络传输协议共同构成了一个遍及全球的传输结构,在网络的推动下,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现代科技馆档案展出方式出现质的变化,并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为优质、便捷的科学沟通交流与科普服务平台。
(三) 数据资源实现共享化。科学技术使信息传播拥有了更广泛的覆盖面,不受时空、环境限制,任意随意选择所需要的内容,相较于实体科技馆,这种科技馆可以为公众提供更自由的浏览方式。将实体科技馆的服务延伸为超越时间、空间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验不受限制、自由自在、简洁便利的信息资源优势。
四、 科技馆中的科普档案管理
档案是科技馆的核心,档案工作是科技馆的重要工程,档案是将科普活动中的图、文、像、实物模型等进行收集,并做好系统处理与归档。科技馆中建立并完善科普档案是科学展览、培训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是引领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展品设计的重要指南,是科技馆开创新局面的必要部分。
科学展览与展品是发挥科技馆科学展教功能的关键性载体,是建设科技馆的软件基础与灵魂所在,科学展品的更新与换代是保证科技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和必备因素。科技馆中的科普展品档案可保存信息,记载历史、启发后人,是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内容。公众从科普档案中可充分了解到不同时期科技馆所进行的不同的科普活动内容,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状况,行使科普活动功能,使科普档案真正地成为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途径,成为科普宣传的新方向、新形式。
五、科学技术在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科普档案作为科技馆的基本要素,涉及科技馆的构成,推动科技馆的未来发展,是科技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第一,熟悉掌握科技馆的档案资源信息,了解其特点,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求;第二,利用科普档案资源,尤其是科普展品档案可为科技馆领导制定计划,作出决策,发展科普事业,开展科研活动给予充分且有力的新的支持。
但是需要正视的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随之不断加快,多数单位遗留、积累大量音视频资料,图片和文件资料,以及科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往往较为繁琐,而传统形式的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检索、提取、归纳能力不强,不利于科普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科普档案管理面临新型挑战。
基于此形势,需要科技馆工作者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借助各类高科技软件,简化档案的收集、处理、保存、整理、存档工作,利用数字化系统中的网络技术建立电子档案。由于电子档案强大的信息检索、保存、管理优势,可更加方便、快捷地进行科普档案的管理,便于查找和修改。另外,在网络的推广普及下,以科学知识为背景的虚拟科技馆应运而生,现如今俨然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相关档案资源的快捷方式,系统全面的检索系统,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阅览方式,使公众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在虚拟的数字科技馆中尽情遨游,成为探索科学奥秘的主体,使科普档案真正融入广大公众生活之中,优化档案管理发展实质,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例如,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衍生发展的数字科技馆,相较于实体科技馆数字化科技化档案管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使用户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递技术展现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档案信息,用户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科普档案中的各种信息。数字科技馆以其高度互补性和独特优势,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现代化管理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目标,推动科普档案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优化了科普档案的存储技术,简化了管理过程,拓展了用户对科普档案资料的搜索阅读途径,利用光盘存储功能,借助数据交换技术,突破了传统档案阅读利用的单一化束缚。当前,国家上很多高水平的科技馆科普档案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完成档案的收集、保存、管理与利用,最大化的实现了科普档案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完善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智能、便捷的平台,使科技馆走上了一条科技化与特色化相融合的现代档案管理之路,为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给予了各行各业更加新颖的管理建设方式,在科技馆建设管理中成为新型的科普管理模式,融先进的科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虚拟技术将科普档案管理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从内容到形式得到全方位的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化科普档案管理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称心舒心的服务场所,在科普教育中充分发挥管理价值和功能,实现科普档案管理的先进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科技馆事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祖爱香.科学技术在科技馆科普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 科学之友,2012(13)
[2]于冬艳,周子艺.科技馆展品档案的管理与开发[J]. 兰台世界,2014(14)
技校教学工作的展开本身具有周期性,有正常教学期和假期,学制一般是二到三年,在教学期间需要制定一系列教学计划,包括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学生学籍管理、教师教案存储、实践活动安排、学习结果审核等所有工作都需归档保存,每个学期,每届学生都需要进行有层次的分类,方便使用时查询。
(二)教学档案具有系统性。
技校从注册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教学规模越来越大,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师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档案数量越来越多,档案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不管是制定专业课还是实践课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还是学习效果检验的工作都是一个逐步完善、循环渐进的过程,从前到后的资料具有连续性的,是一个整体工程。
(三)教学档案具有通用性。
同类型的技校之间的档案虽然教学课程和教学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还是有一定的共性,一般来说技校的学习时间都是二到三年,前期比较注重理论知识,后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技校的招生在同一地区或是相近地区展开,教学课程更是具有相似性,对技校教学实践进行记录的档案全面反映了技校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其中的优势与不足,同类型的技校可以通过相互比较和学习,更好地改进本校的教学实践。
二、技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技校发展状况良好,学生和教师数量逐年增多,技校中的教学档案也日益增多,教学档案的存储和维护对技校的管理工作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技校档案管理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技校管理教学档案的工作量大。
由于技校的独特工作性质,传统专业不断改进,新型专业不断增加,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管理方式不断更新,专业课程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加,每年的教学档案都需要进行筛选、不断更新、变动频繁,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
(二)技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程度较低。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依然是采用纸质材料分类存储,这种方式容易毁坏,保存难度大,整理查找不方便快捷,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校园,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等多个领域,同样信息技术也应该运用到档案管理中,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查找、储存,在档案管理和运用方面发挥新科技的优势。
(三)技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一是大多数技校没有严格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统一的制度要求,档案分散不集中,搜集和保存不完整,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材料有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遗失,也可能发生人为的损坏,没有成熟的管理计划,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二是多个技校之间缺乏互动合作,往往只是注重设立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适用于本校工作需要时查找利用,完全没有考虑到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彼此借鉴,导致同区域各技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少数技校之间的档案管理制度完全相悖,这就造成技校之间无法互通学习,不利于管理工作的改革,管理技术发展缓慢。
(四)技校电子档案缺乏完整性。
有相当一部分技校已经采用了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但是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也由于实施时间的短暂,各方面的配合还不是很完善,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的技能不够成熟,很多技校虽然采用了信息技术管理教学档案,但是运用的程度极低,只是停留在表层,单纯运用查找、检索等基本功能,很多技校最后部分资料存档的都依然是纸质材料,由于纸质材料的损坏和遗失,都会导致教学档案不完整。技术运用不够成熟,安全等级不够,可能造成电子资料被盗,学生信息泄露等问题。各技校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增强电子档案的运用技能有望解决这些问题。
三、技校运用电子档案的好处
(一)电子档案提高管理和运用资料的效率。
电子信息技术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技校管理教学档案的效率。技校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需要管理的教学档案的数量增多,同时管理难度也增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分类,费时费力,在查找提取时也十分困难,容易出现错误,效率不高,无法配合发展迅速的教学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学档案的管理应该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处理档案的工作效率。
(二)电子档案方便技校之间资源共享。
电子档案存储、传输、下载方便快捷,可以实现各个技校之间教学档案相互交流学习。纸质的档案存储时间有限,查询繁琐,相互调阅工作量大,程序复杂,对比困难,可能会造成文件丢失,利用率较低,但是电子档案不存在这类问题,通过电子文档处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查找和筛选,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的资料,也方便学校之间进行资料传输,时间短、准确性高,整体提升了档案的利用率。
(三)电子档案存储条件低。
与纸质档案相比,电子档案更容易保存。纸质档案的存储形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保存环境不合理可能造成教学档案的损坏,修复难度较大,而且大量的纸质文件需要的存储空间大,也造成资源浪费。
(四)电子档案能提高文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电子档案可以设计相应的读取密码等安全措施,保正文件只有相关人员能够进行查询,存储和传输速度快,运用及时。
四、电子教学档案存在的风险
档案保护的安全等级不够,由于电子档案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和储存,互联网载体也有保存寿命,会受到硬盘、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的干扰,使文档损坏,影响数据的读取和使用,除此之外,最严重的是电子档案的安全等级不够,存在被无关人员盗取利用的风险,使学生身份资料以及一些教学内部资料流失。
五、解决电子教学档案风险的对策
(一)保护存储载体。
电子档案进行分级储存,及时进行备份,规范使用方式,采用统一的读写规范,避免损坏文件;同时加大电子档案的保护力度,采用较高的防护系统,建立电子档案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技术,加强档案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保密性。
(二)建立标准操作体系。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使用方式,使专业人员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各项流程进行,为保证使用寿命使用多种媒介进行存储,限制工作人员职权,防止对档案进行无意删减。
(三)网络使用。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使档案真正实现数字化,建立学校档案数据库,做到信息同步接受、同步归档,保证电子档案与数字信息完整归档,保证信息资源传递和信息查询的有效性,以便实现检索自动化。
医院基建档案是医院基本建设档案的简称,主要是指医院在各个基础建设阶段所涉及的各种文本、图像、表格、图纸、材料、摄影、录音等资料按照一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布局形成的有体系的、有规模的档案,其涉及到医院基本建设的阶段包括立项、设计、筹划、修正的总起设计阶段,在报项报批、审批、修改、招标、投标、勘察的施工准备阶段,在签订委托合同、施工组织成立、正式施工、成立监理组织、施工监理、竣工、成立验收小组、验收、投产的施工及竣工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档案的建成、整理、保存、展示、利用、修整的过程已经不再仰赖于实物和载体,而更加注重信息和数据的运用,但这也对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学化的程度与合理化的标准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总起来看,对于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问题应当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第一,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意义;第二,当前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几点措施。
一、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意义
对于医院而言,基建档案具有三重意义:第一,基础意义,像其他档案所起到的作用一样,基建档案首先起到的是对于客观事实忠实地予以记录的作用,是对于当时发生的客观事实的佐证,故其起到了证据的基础作用;第二,建设意义,医院基建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是医院进行基础建设时的方方面面,如果医院进行基础设施的增减或者进行扩建,基建档案则是进行此类建设的基础,否则工程建设便无法正常展开;第三,文化意义,医院基建档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于医院从设计到施工到落成的全过程的记忆。因此,对于医院基建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意义应当有以下三个:
(一)专门性作用。保存医院基建档案,发挥其原本作用。医院常常面临着基建档案灭失的情况,从而难以在扩建、装修、转型过程中很好地与原本基本建设相一致。对于纪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有利于该档案的保存,并且科学化管理主要指向一套完整并且详细的基建档案,加以储存和科学化管理,有利于其原本作用的完全发挥。
(二)综合性作用。提升医院综合化建设的水平。医院基建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手段的创新,在面临员工不注重保存档案、随意丢弃或者恣意破坏、仅仅注重提取而不注重放回的背景下,实现管理手段的科学化能够培养医院的员工意识和员工素养,实现对人的提升作用;另外,医院综合化建设并不仅仅指医院功能的提升、医院基础建设的完善以及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且指医院形成了一个在功能上综合化、具有相当自给自足性的整体,因此纪检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三)生态性作用。实现医院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整体生态圈建设。基建档案应该与其他n案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才能形成医院档案整体的生态意义上的和谐,在所有种属的医院档案管理中,医院基建档案远不如其他受到重视的程度高,这一方面与其本身发挥作用的时间线较长(医院建设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会重新修整),另一方面也与医院基建档案发挥直接作用较少而发挥间接作用较多有关。因此,实现科学化管理,按照发挥作用的先后以及大小,在某一方面有需要之时对于某个档案进行提取和利用之时便将该档案提取出,并且在单一档案无法起到相应的证明、激感的作用时实现档案的相互促进,进而进一步建设起生态圈。
二、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Abstract: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 can not do efficiently without the archives management,must management of archives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topromot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efficiency.Archives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is important one annulus,don\’t recognize the files and theimportant role of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it will be difficult to work in practice.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esent status quo of management of archives inpublic institutions,discuss that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of management of archive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work,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security of archives,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archives.
Keywords:management of archives in public institutions;Meaning;Question;countermeasures
档案是全部活动的真实记录,它体现各机关单位成长与发展历程,是宝贵的经验财富和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档案管理是机关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机关效益产生重要影响,是机关提高绩效,增加效益,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
一、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一)档案管理是机关单位管理的基础环节档案材料无序零散保存,势必为某些重要档案信息资源持有者提供可趁之机,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引起机关内部管理混乱。由于人员流动,把档案保存在个别人手中或由各职能部门自行保管,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一旦出现关键人员离职或跳槽,轻则使管理层面断裂,工作无法延续;重则导致机关机密、独有知识产权和信息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档案有其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技术或机密。占有这些资料就是占有机关的技术或机密。因此,机关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因技术、知识产权的流失而影响机关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二)档案是机关单位信用管理的重要保证档案是公认的构成信用信息的核心资源。首先,完善的档案管理可作为展现单位自身诚信的一个窗口,反映各单位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重要内容。其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档案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可见档案纳入社会信用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三)档案是机关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机关文化是从机关的历史积淀中提炼出来,反映在完整系统的机关档案之中。档案是文化事业的象征,是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存储的主要形式。机关单位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本机关单位的历史和现状,有自身特色,不能脱离本历史,搞一种毫无本特色的“泛文化”。综观机关档案,可以深刻理解本单位特点及历史发展规律。
二、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低各单位往往重视财务重视人事重视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却很少重视档案管理,殊不知档案管理也是机关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许多机关单位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忽视档案材料是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库。档案部门更是作为“冷部门”,极易成为精简或兼并对象,甚至撤销专门档案机构,只设置兼职档案人员。这些人员岗位不固定,档案业务知识偏低,待遇较低,再加之档案机构在单位组织体系中地位低,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的机关档案管理虽有一定规模但内部管理与机关单位发展脱节,档案分散保管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档案保存在财务部、技术档案保存在技术部、文书档案保存在办公室,虽各部门都保存档案,但他们之间互相封闭,整体上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又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档案整理,很多档案实行简单“信袋式”管理,影响档案的查阅利用。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低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文档一体化等新生事物相继出现,使档案形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与纸质档案截然不同,当前档案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水平已不能适应。因为文件从起草、修改到印发都通过计算机运行,它具有便于复制的特性,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要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来解决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任重而道远。
三、档案管理科学化的若干对策
档案管理科学化要求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构建科学档案管理机制,夯实完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高效化。档案管理科学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国家政府政策层面1.积极完善和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依法监督和指导档案工作。各地政府应利用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设立《档案法》宣传月,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并通过张贴标语、召开档案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坚持“多宣传、多联络、多接触、多服务”的工作方法,促进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并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督促,积极营造建档氛围,使更多单位认识到建立健全档案的重要意义,增强机关单位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
2.积极塑造典型,发挥以点带面功效精心选择一些规模大、作风好、有一定档案管理基础的单位作为试点,进行重点指导、培养,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采取先学会管理的单位带动后建档的单位,以老手带动新手,先推出部分示范单位,使其成为“领头羊”,让后来者有榜样可学习,有先例可借鉴。
3.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一是举办培训班,讲授档案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其更快更好地独立开展档案工作。二是深入机关单位,现场指导和培训。要利用执法检查等时机,深入到各机关单位现场指导。政府部门有必要主动服务,帮助制定合适档案工作制度、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和档案分类方案,给专兼职档案人员上培训课,使机关单位档案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4.积极提供档案中介服务
通过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对档案进行代保管、托管、等,档案中介服务能满足这一需求。以档案中介为依托,开展档案整理、寄存、代管业务。遵循市场需求,各地档案部门可以设立“咨询服务中心”,为那些人手不足、保管条件较差的机关单位提供档案整理、代管、寄存等服务,为其提供规范的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既节约管理成本,又能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
(二)机关单位自身层面
1.强化档案意识,牢固效用观念在档案工作建设中,首先要提高档案意识,确立档案实用效益观念后,才会用心去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各机关单位应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所属地档案条例,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接受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主动抓好档案工作。
2.构建科学化档案管理机制
只要符合国家档案法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有利于档案工作开展,就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关
键要保证档案的及时、完整收集、保管和提供有效利用上,体现在是否满足时展、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没必要追求设施大而全。如果档案没有保存齐全完整,不能提供各项活动服务,档案室再豪华,设施再完备也是毫无用处,缺少价值。
3.科学利用信息化手段
在机关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量大,检索速度快等优势,大力开发适用于计算机完成的档案检索方法和存储模式。档案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从技术与管理两方面,确保档案实体与载体的安全,确保网络传输及档案数据的安全,将归档纸质文件与归档电子文件采用“双轨制”整理方法,两者编为一致的档号和著录信息,利于查阅和管理,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有条件的单位,逐步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向各类工作提供大规模、大信息量的分布式数字信息服务,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
总之,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历史资源。因此加强档案的科学管理工作,是档案部门面临的共同新课题。各有关部门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和加强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张雪艳.档案管理科学化探究[J].兰台世界,2007(6):24.
为了使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档案法》的基础上,学校应当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明文对档案工作进行规范,以适应现代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对档案的使用、保管、销毁等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定,从而使学校教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样在明确的规章指导下,就能提高教务档案管理的水平。
二、树立良好的学籍档案管理的观念
更新观念,确立适合学籍工作发展需要的档案管理模式。要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籍工作管理活动,及时发现了解学籍工作的发展动态,找准管理的切入点,积极地、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寻找适合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配置,走出一条档案管理新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好参谋助手。
三、建立学籍档案分类的合理化
档案建设的分类应遵循易保管、便利用的原则。一般说来,学籍档案可分为四类。一是招生档案的管理,包括学生报到、学校复查,复查合格后注册、发放学生证的档案;二是学生成绩档案,包括学生正常成绩的记载及补考成绩的记载等;三是学生学籍变更的档案,包括学生的休学、退学、转学、复学事宜的处理及相关档案;四是毕业证书发放的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和《教育档案分类表》的分类标准, 结合学校和部门实际进行分类,并严格按类立卷,以便查找。
四、建立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二、以用户需求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立
为此,依据本部门的工作状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科技档案工作经验,理解相关文献,对以用户为最终目的的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方式的建议和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档案意识
有意识才会有自觉的行为,才会有目的的行动。首先,我们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不仅需要重视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更需要对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档案管理部门要更新服务模式,努力开发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如数据库和网站等),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档案室还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宣传馆藏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可利用的档案资源,以广泛吸引潜在的档案利用者,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二)完善管理体制
所有的行为必须要有规范,而管理体制就是这些规范的保证。要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就必须要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有力保证。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机制,丰富档案利用服务手段和方法,为各类人群提供多样和个性化的服务。我国各档案室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档案信息查询、借阅以及信息加工等,相对比较单一,也不够简便。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档案利用服务中,可以使得档案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更加方便,也更符合当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医务工作人员等用户人群,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无论是保存、管理还是利用,基础建设都很关键。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也是提高医学科技档案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各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多种手段强化基础建设,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档案室基础建设。
1.优化档案室环境安静、整洁的环境可以让医学档案利用者更专注地研究档案中的资料和信息,而宽敞明亮的场所也使档案室可以同时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在合适的地方为用户们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也可以为有需要的档案利用者提供便利。
2.增加馆藏资源储量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技档案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些科研人员的需求。各档案室应注重资源共享,引进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重要档案资料供研究者使用。
3.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化是未来医学科技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可以显著缩短档案利用者查询相关信息的时间,获取资源也变得更为简便。通过建立专门的档案资源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检索和利用档案室内的资•395•源,而不用到档案室,省去了不少麻烦。档案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4.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科学分类可以使用户的检索更加准确快速。档案室应充分了解各个档案的内容,并从多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于医学科技档案,应根据专业、学科的差别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功能全面的检索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档案利用者可以对各类档案有初步了解,并根据自身需求,准确定位需要查询的档案资源,避免了无谓的时间浪费。
(四)调整档案编研体系
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对于医学科技档案的编研提出了新要求。档案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掘医学档案的潜在利用价值,并根据当时的医学研究发展情况,适时提出相关编研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挖掘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编研出一系列具有高利用价值的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应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可以对医学科研和医疗实践进行指导。
(五)重视人才培养
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大爆炸,现代科技的发展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知识型管理人才是强化医学科技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随着档案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的发展状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档案管理局面,提高医学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医学科技档案包含的信息量丰富,只有熟练掌握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更好地建立和利用医学科技档案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帮助科研人员迅速准确地搜索到其需要的信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上面说到的会计档案是事业单位中所有档案管理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也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的重要资料。对于一个比较完整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对研究事业单位的各个阶段的经济和财务有很重要的作用,还是事业单位在制定相关的政策、研究存在的问题的重要的依据。到目前为止,我国在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还不是十分的成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完善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 建立并且完善会计档案的管理规章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的行政管理部门,所以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国家后顾无忧。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一样重要的,想要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我们不仅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还要更好的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建立并且完善会计档案的管理规章制度,然后明确档案的归档的范围、档案保管的期限、档案的归档程序、知道档案的整理方法以及档案在归档时的要求等;其次是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等,然后采用比较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合理的保管档案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档案的不丢失、不被损坏、不被泄密等。
二、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针
1、我们要规范好会计档案的合理立卷。在装订会计档案的凭证时,我们必须保证使用的是规定的会计档案装订的封皮、然后再封装粘贴装订线,一定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封粘的地方盖上会计人员的印章,对于封皮的要求就是要保证封皮外要求填写的内容都要填写好,然后按照装订结束的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方案会计档案的保管盒中,并且要认真填写会计档案保管盒上面的内容,在每一年的年末都要进行封账,必须把活页的空白账簿拿出来,把已经设置好的会计科目但没有业务往来的账页保存好,然后按照账页的编号进行填写好目录以及账簿的使用登记表,将这些都一并与财务账簿装订在一起,然后进行封装粘贴,由相关的会计工作人员在粘贴处盖上印章,最后在年末的时候把账簿按照编号排序,分别贴上会计档案卷内目录和会计档案备考表。
2、我们还应该规范会计档案的移交工作。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都是有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在做管理工作的,然后再由财务部门将本单位的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暂时保管1年,在保管期限满后财务部门会编制会计档案案卷的目录,移交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如果还没有建立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需要由财政部门暂时的保管,但是必须强调的是需要有专人负责这些档案的管理.
三、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人员的在培训学习,更好的提高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1、我们要更加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与时代接轨,不再是原来的手动记账的方式,而是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也会越来越多的以电子版的形式所存在着,这也将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越来越走向正规化、网络化、信心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迎来了资源共享的美好时代。
2、我们还要重视那些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的引进。会计档案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那些素质呢?我认为他们应该有思想上的素质、业务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的素质。而且作为会计档案的管理人员,首先,他们必须要严格律己、清明廉洁、奉公执法、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利益所诱惑,有一定的自己的公正的立场,能够使用好自己手里的权力;其次呢,对于会计档案的资料是十分广泛的,这些资料都有很强的专业性、广泛性和严密性。现在作为一个专门的档案在做管理,那么就不能轻视它,我们还是应该按照专业的管理手段去管理会计档案。所以,这就要求会计档案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使得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好地、更科学的进行。
四、目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会计档案管理部门不够重视,所以在进行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管理人员的编制不充足,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上级领导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要,档案管理得不到重视,这就造成了管理人员的参差不齐,很难适应这样的工作;其次是档案管理的方式比较落后,档案的保管条件比较差,有些地方还在采用手工方式,没有与现代的高科技技术相接轨,这就导致了档案保管的比较凌乱,不统一。因此,为了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还需要通过更多的途径。比如说我们要增强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切实的处理好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以及我们研究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正常的财务运转,只有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才能更好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好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高校网络会计应运而生,弥补了计算机会计不足,成为高校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新领域。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档案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科学管理好高校网络会计档案成为新时期我国档案领域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作一浅析。
一、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的新特点
高校会计档案是指高校在行政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让、后勤服务等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以及会计核算网络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储存介质及打印出的帐、表等史料和证据。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档案与传统会计档案相比,档案内容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管理效能有了新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会计档案。
(一)载体多样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会计电子档案介质材料日益丰富,主要有磁介质、光介质和电介质等储存介质,磁介质有软磁盘和硬磁盘等,光介质有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等,电介质有存储芯片等。
(二)环境依赖性
传统的会计档案不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可以直接查阅到会计档案信息,而网络会计电子档案是以数字编码序列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其信息,必须由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解码,转换成可识读格式,显示在屏幕上或打印在纸上。网络会计电子档案文件从制作、处理、传输到存储都是通过IT技术来实现的,离开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就无法对会计电子档案文件进行写、读及其他管理,且随着网络会计管理系统的升级,还存在系统软件兼容性问题。
(三)保管特殊性
网络会计档案载体的物理特性决定了保管特殊性。电子档案载体保管环境与纸质保管环境有较大区别,磁盘、光盘等电子档案载体的适宜保管温度为17℃-20℃、湿度为35%-45%,且要求存放场所无有害气体,远离强磁场。
(四)安全隐蔽性
会计电子档案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比较容易修改且不易被发现,在储存介质中比较容易受光、电、磁等干扰而导致会计电子档案数据失真。这些安全隐患在网络会计工作中,非常隐蔽,难以及时发现。
(五)资源共享性
网络技术的运用提高了会计文档的多方位检索速度,并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远距离传送,实现会计档案共享。在会计档案电子文件中心内部局域网内,利用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访问会计档案电子文件中心,查阅高校网络会计电子档案。
(六)管理高效性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和计算机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对会计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目、保管、检索等,协助高校管理者利用会计数据对本校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为高校决策者提供详实可靠的第一手会计资料。
二、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在网络会计建设过程中往往“重会计财务管理轻会计档案管理”,对会计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仍以传统保管理念和方法笼统保管纸质会计档案和电子会计档案,给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会计档案保管不安全
一些高校没有按照电子文件保管要求来保管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给会计电子档案带来安全隐患。一是没有按照电子文件载体特性来保管会计电子档案。既没有按照光磁介质档案温湿度保管环境保管会计电子档案,也没有考虑到电子文件载体不能接触磁场和不能受挤压的要求。二是没有按照电子文件的备份要求多备份会计电子档案。有的高校仅保存1套会计电子档案;有的高校仅本地保存2套会计电子档案,而没有异地保存1套会计电子档案。三是没有按照电子文件定期复制的要求复制会计电子档案。会计电子文件入库后,没有按照磁性载体每满2年、光盘每满4年转存1次的要求进行复制。
(二)高校网络会计档案制度不完善
一些高校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同时,制定了许多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但却忽视了网络会计电子档案方面相应制度的起草与制定。主要缺少如下制度:一是没有制定网络会计电子文件归档制度;二是没有制定网络会计电子档案保管制度;三是没有制定网络会计电子档案利用制度等。这些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缺失,容易造成网络会计电子档案的丢失或残缺不全,影响整个高校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高校网络会计档案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太高
目前,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由会计专业人员兼任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第二种情况是由档案专业人员任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第三情况是由既不是档案专业人员也不是会计专业人员任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上述三种人员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在信息化专业方面是空白或知之不多,不可避免地制约着高校网络会计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三、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
科学的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是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加强网络会计档案载体保管、管理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做好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推进高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作用。
(一)加强电子档案保管,提升高校网络会计电子档案保管水平
会计网络化给高校会计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型会计电子档案载体。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根据新型会计电子档案载体的特性,采取有针对性地保管方法。会计电子档案要与纸质档案分开保管,并按照电子文档的要求收集和保管会计电子档案。一是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二是存放地点没有强磁场和有害气体;三是磁盘、光盘等电子载体要垂直放置,以防变形和重物挤压;四是磁性载体每满2年、光盘每满4年转存1次,原载体同进保留时间不得少于4年;五是会计电子档案一式3份(含相关元数据及其说明材料),一份供查阅使用,一份本地封存保管,一份异地保管。
(二)加强档案制度建设,完善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网络会计档案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重视制度建设,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的要求,完善高校网络会计档案内控制度,积极推进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度建设不仅要涉及库房里的档案管理,还要涉及网络中的电子档案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建立网络会计档案日常管理制度、网络会计档案调阅权限制度、网络会计档案责任追究制度、网络会计档案查阅制度、网络会计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等等。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尝试制定一套内容更全、措施更实、效果更好的《高校网络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甚至建设高校网络会计档案安全体系,为高校会计网络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加强档案人员系统培训,提升高校网络会计档案人员业务水平
会计信息化工程建设,人才是关键。高校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懂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懂档案专业知识;不仅要懂计算机知识,还要懂网络技术知识。就目前而言,一般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中不具备这样的复合性人才,高校也没有开设这样的专业。为此,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谓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系统培训是指将会计知识、档案知识和IT技术知识融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编写会计档案信息化培训教材,有计划地对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时既要注重提高档案人员档案管理、财务管理技能,又要引领档案人员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会计档案管理中的有效利用模式,不断攀登高校网络会计档案信息化制高点。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档案管理;信息技术;服务理念
一、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服务理念是档案信息服务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指导。新时期下,档案管理工作要摒弃传统的服务思想,从全局出发,确立以用户利益为中心,以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数字化发展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档案管理要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实际工作中,认真分析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并通过总结用户对服务的反馈信息,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升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档案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主动服务的理念,转变过去“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积极了解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态,定期向用户推送知识型档案信息,拓展档案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效率,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改变当前档案信息服务满意度不高的现状。
二、加强档案馆数据资源库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要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虚实结合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建设,拓宽档案信息服务渠道。首先,档案管理部门要利用扫描、数据压缩、光盘存储等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档案,建立档案信息全文数据库、新型多媒体数据库、个性化需求数据库等,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可根据用户需求,为客户构建“我的数字档案馆”,以便于用户及时获取个性化的服务。其次,档案管理部门要深入挖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建设知识数据库,使用户能够通过利用知识数据库解决自身问题,拓展知识的获取渠道。再次,档案管理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加强合作,通过网络联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为了拓展档案数据库的服务功能,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与图书馆、有关网站建立起合作关系,实现无缝连接,构建起内容丰富的联合数据库。
三、更新档案管理设备与技术
档案管理部门要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档案密集柜、扫描仪、复印机、空调等,为了确保档案满足长期安全保存的要求,还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高温、防潮湿等措施。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平台作为有力支撑,提高服务效率。如,引入信息集成检索技术,该技术可在多数据库、联合数据库中检索所需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迅速地将最有价值、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四、实行用户反馈与监督机制
档案管理工作要重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建立并实行用户反馈与监督机制,推动档案管理持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档案用户的外部监督作用,简化监督流程,将用户反馈的意见作为改进档案工作的依据。为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构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优选量化的评价指标,对服务时间、服务效果、用户满意度、信息利用度、服务系统操作响应度、数据资源完整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档案管理部门要将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细化,以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例,可分为以下四种评价方式,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在各个评价结果下让用户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便于档案管理部门改进服务质量。
五、建设高素质档案服务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服务队伍,确保档案服务人员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专业的服务技能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为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首先,档案管理部门要着重于培养知识型档案服务人员,定期组织档案服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与档案管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扩充其知识面,并要求其掌握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化操作系统。其次,档案管理部门要组建档案信息服务专家队伍,让专家队伍研究有关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并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再次,档案管理部门要落实考核激励机制,对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参与培训情况、业务技能、服务态度、工作成效等方面,将考核结果与人员职务升降、薪酬挂钩,激励人员不断提高工作实绩。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树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式服务理念,通过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个性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成效。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健全管理机制,重视服务反馈与监督,将其作为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作者:张德慧 单位:盐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 医院基建档案的重要性
1.1 有着记录作用
医院的基建档案有着重要的记录作用,能够把医院从施工到竣工的所有过程用文字、图片、数据记录下来,对整个项目实行一个合理的规划,这样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之后的后续工作,例如,维护和改造等,提高医院基建工程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1.2 具有参考价值
医院的基建工程的实施完全离不开基建档案,因为基建档案发挥着一个规划和预算作用,能够为基建工程的实施提供合理的数据,有效的提高医院基建工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医院基建工程的经济效益。
1.3 法律维权价值
医院的基建档案还有着法律维权价值作用,在以往的医院基建工程过程中发生过很多的问题,例如,医院权属和土地占有问题,都和医院周围的居民有着很大争议,所以医院基建档案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产权安全性,包括在工程建设期间的质量问题也能够有一个很好的证明,能够把医院基建工程实施过程中真实、可靠的数据体现出来,在基建档案中还包括法律文书、历史凭证等,这都为医院未来的长久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2 目前我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
在医院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有非常高的专业素质才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是目前我国医院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养较低,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情况大大的影响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得到定期的培训,有很多理论知识都在不断的更新,导致在工作中发生严重的失误,影响了基建档案管理的真实、完整性。
2.2 缺乏合理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在医院的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合理的制度,这就影响了整体的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在工作过程中不具备完整的工作流程,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监督部门也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最终导致各个部门不能同步进行工作,使得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
3 加强医院基建档案科学化管理的方法
3.1 医院领导要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只有医院的各个领导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把这项工作更好的实施下去,医院的领导要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监督作用,对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要严格的进行处理,因为基建档案里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提高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把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项目中,提高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3.2 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人员的专业素质
只有提高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医院要定期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跟得上时展的脚步,对一些更新的理论知识要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在招聘基建管理人员时要聘用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3.3 提高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
会计档案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财会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按照统一规律保存起来备查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还包括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磁盘、磁带、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是重要的经济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之一,它在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利用价值,《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都对会计档案管理做出了规定。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的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有利于堵塞漏洞,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各项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1会计档案的特点及作用
1.1会计档案的特点
会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和价值性,但由于它反映的对象内容及业务性质不同,又决定了它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会计档案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来源的广泛性。会计档案来源于具有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因此,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财务收支的单位都会形成会计档案。
(2)内容的专业性。会计档案是通过会计核算的方法形成的,而这种方法是会计特有的专门手段。通过这种专门手段形成的会计档案是与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紧密相关的,其内容是直接反映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所有各项经济业务收支情况,表现出会计档案的专业性。
(3)形成过程的严密性。会计核算是利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反映和监督。因此,会计核算的严密性也就决定了会计档案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1.2会计档案的作用
会计档案作为一种经济档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上市公司需要对外披露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合法经营的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都储存在会计档案中。其次,企事业单位对外融、投资,都需要向协作单位提供几年的有关会计数据,而会计数据也都来源于会计档案。第三,司法部门查处违法乱纪、贪污受贿问题更需要财务方面的确凿证据。第四,国家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财务数据。不仅这些离不开会计档案,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档案则保留了全部经济活动的痕迹,为日后分析经济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依据。只有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保证为国家、社会、各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2会计档案科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对财务档案工作缺乏充分的认识,只注重内部财务项目的实施,认为只要出具了财务报告,提出了财务意见,作出了财务决定,该财务项目就结束了。相对忽视文件材料的汇集、整理和归档工作,甚至认为财务工作过程中大量原始凭证的整理是一件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根本不把财务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形成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赘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不少单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存在会计业务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的现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有的单位甚至由出纳会计兼管会计档案,这是不符合规定的。
2.2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而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一整套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借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当今社会,企业经营机制不断转换,经营方式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与之配套的包括会计档案管理在内的机制并未有效建立和健全,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监管办法。目前,我国在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会计法》、《档案法》中的少数内容以及不具备法律竞争力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而且一些规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不相吻合,没有专门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的会计档案法律规范。在以法制经济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大环境下,这显然不能满足推进体制改革和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2.3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不规范
会计档案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些单位不能及时装订会计凭证,而是将会计凭证随意放置在办公桌上,或长时间放在一个纸盒里;第二,装订会计凭证不是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装订而是用订书钉装订,或用一根绳子穿起来;第三,活页账簿装订时无封面,也不按规定编好页码装订成册,会计报表各月份分散存放,未按要求按月装订;第四,会计档案立卷时不按保管期限分别立卷归档,而是统统装在一个档案盒里;第五,会计档案销毁难,会计档案越堆越多。
2.4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一些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看,存在一些财会档案人员不坚持原则,甚至违法乱纪、伪造、篡改、变换记录凭证;开假发票、建假账、建账外账、虚列成本,想方设法偷税。这不仅给国家税收征管设置人为障碍,而且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影响了国家宏观决策、危害极大。
3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3.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单位要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对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一定要把会计档案同其他档案同等重视,规范管理,不能厚此薄彼。不具备设立档案管理部门的,应在会计机构中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档案的装订立卷归档和保管工作,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按规定应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办法管理会计档案。第4条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单位都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各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提高依法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高度来依法加强管理,使会计档案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2制定规范,健全会计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要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并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一整套相关的制度。首先,建立财务档案归档制度,明确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归档程序、整理方法、归档要求等;其次,建立和健全档案保管、安全保密制度,采用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保管档案,明确职责,确保档案不丢失、不损坏、不泄密。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对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对做得好的要给予表扬奖励,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对于工作做得差的要提出批评,责令他们及时纠正,并予以必要的处罚。凡涉及到本部门房屋买卖、土地使用、财产划分、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经济积案、退休退职材料要另编检索工具,以便长久保管,方便查找利用
3.3规范会计档案装订、立卷、归档和销毁工作
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订会计凭证必须使用会计凭证装订封皮,粘封装订线,并在粘封处加盖会计人员印章。封皮表面的有关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装订完毕必须按月份的先后顺序放入会计档案(凭证)盒中,必须认真逐项填写档案盒面上的内容。第二,综合档案室的单位,财会部门应按综合档案室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将会计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保管。未建立综合档案室的单位,会计档案暂由财会部门妥善保管,要明确专人负责保管工作。要配置专用箱柜及防盗、防火、防霉、防蛀设施。第三,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要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会计档案管理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后,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机关和事业单位报本单位领导批准后销毁;企业单位经企业领导审查,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销毁。对于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会计档案保管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3.4加强会计档案人员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又包括职业道德。作为会计档案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做到严格自律、廉洁奉公,保持独立公正的立场正确运用自己的职能和权力;其次,会计档案资料内容广泛,具有专业性、广泛性、严密性的特点。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不能视同一般档案,应按照专门档案进行专业化管理。会计档案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还应具备财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现代化管理软件。因此,除要搞好关于会计和档案的岗位培训外,还要搞好后续教育。主要是通过每年的轮训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提高会计档案法制意识和依法归档观念;另一方面,提高业务水平,使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和监督职能更加有效、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4结语
在财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统一思想,坚持科学管理和责任心,则可以有效地防范档案管理工作中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财务档案相关信息在质量上得到较大提高,进而对企事业增强活力、竞争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档案局.会计档案管理办法[M].北京:工商出版社,1984.
[2]马秀英.谈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J].天津财会,2007,(4):40-41.
[3]张雪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会计档案管理[J].财会通讯,2007,(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