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篇1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篇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现实要求。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沙河建设成为冀南重要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理性的选择。沙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抓住我省建设沿海强省的战略契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积极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抓住了我市城市建设问题的要害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大原则。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我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意识不深厚。我们的城区建设脱胎于乡村,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既未经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也没有现代城市理念的引导。直到上世纪末,仍停留在小城镇建设的阶段,缺乏城市的思考与城市的策划。对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深刻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尚未形成现代城市文化氛围。二是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尚未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完整体系,与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去甚远,如城市路网系统,给排水、供气等综合管网系统配套水平低,城市废物处理水平尚未达到现代城市要求,公用设施系统完善任务也很艰巨。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与文化中心、城市广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城市特色不突出。城市的特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横向比较,我们的城市仍然缺乏特色。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品牌价值认识不深刻,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滞后。城市建筑缺乏个性,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城市生态环境不优,缺乏系统的策划和吸引人的亮点。在全省县级市当中,我们还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牌。

篇3

把绿色惠民明确放置到比GDP增长更优先的位置,是当代中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革新与突破。在此之前,虽然各界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囿于思维与行动中的条条框框难以一时净除,因此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仍有很多模糊的地方。

对“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持暧昧态度的重要理论支撑,是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该假说认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随着人均收入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增长而加剧;此后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并迈过某个临界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又会由高趋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于是在此假说的“掩护”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常处于“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落至实处,又很容易因为如下两项因素的干扰,致使不少地方官员口称“两手抓”,实则两手软硬悬殊。

篇4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40 — 02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共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己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思维方式三个维度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生态世界观的形成及意义

(一)中西方古代哲学家的生态思想

1.古希腊朴素的生态观

西方最早对自然做哲学思考的精神活动始于古希腊。无论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还是唯心主义自然观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们过对现实自然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方式。它把外部世界的自然事物,理解为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的变体存在,把变体存在的动变本性理解、把握为本体存在即本原物的变动本性的产物和表现,从而在归根到底上用本原物的变动本性,来理解、阐释变体存在—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

2.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尤以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反思为主。“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耕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二)哲学的生态观

马克思对生态文化的思考是在其实践哲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他的哲学立场已经超越了意识哲学和思辨哲学范式,开始转向实践哲学或文化哲学的理解范式。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日益陷入的现代文明困境是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现实背景。马克思的生态文化思想也正根植于这一时代背景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问题,更关涉到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和精神也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一是人与自然相冲突,引发了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自我相冲突,引发了精神生态危机;三是人与他人相冲突,引发了社会生态危机。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1〕从文化的角度而言,“生态文化”则可以分为外部生态文化既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和内部生态文化既人类的精神生态。“内部生态文化”与“外部生态文化”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狭义的自然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解决社会生态问题和精神生态问题。

二、 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一)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的变化,自然对人的价值也不断变化,人类的生态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1.原始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原始时期的人类是依附于自然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慑服于自然界”〔2〕。可见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只有依附在自然之下,并在其恩惠之下才能生存下去。

2.农业文明时期的生态价值观

篇5

目前,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通病的总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韧性”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全国城市工作重中之重。那么,海绵城市怎么建?治涝排水效果怎么样?暴雨是检验城市管理系统的特殊“试卷”。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当然,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市政工程,告别“逢雨即涝、雨后即旱”的任务十分艰巨,绝不能“就水论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第一,要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本质。尤其在海绵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一大热门的今天,各级决策者更要深刻理解海绵城市背后的内涵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不会再沦为新的形象工程,避免由此带来的新一轮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旨在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本质上讲是对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重地表、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反思和修正,是一种人与土地、人与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强调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是对简单、粗暴工程思维的反思。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绝不能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建设,警惕跟风投资。

第二,要科学制定规划,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各地制定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标准规范及其工程建设标准明细表和技术导则,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的根本目标,特别要防止挖湖堆山之类的新一轮“破坏性建设”。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定位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综合。政府治理,概括地说,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市场对公共事务的互动合作管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政府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具体定位如下:

政府转变治理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治理观念创新是关键,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型政府新理念。所谓生态型政府,也可以称为绿色政府、环保型政府或环境友好型政府等,它是指能够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基本理念,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平衡作为基本目标,并能够将这种理念与目标渗透、贯穿到政府制度与行为等诸方面之中去的政府。政府应对生态危机需要构建生态型政府,由生态危机引起的各种问题深刻而普遍,其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决定了它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公共问题,只有政府主导,整合社会资源,设计公共政策,加强公共管理才能得到切实解决;经济发展要求构建生态型政府,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市场和消费者生态安全的需要正在逐步提高,传统市场经济正在向生态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要履行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就必须顺应这一趋势,逐步把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到生态市场经济和循环经济轨道上来。把生态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历史的回归,同时也是政府管理观念的创新。

生态型政府应该是节约型政府,政府在对其内部事务和外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克服对自然资源无效消耗的低层次消费,避免对自然资源、新能源高耗低效的高层次消费。生态型政府应是全面承担责任的政府,也就是说政府要在承担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之外,还要承担生态责任。 生态责任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就是维护公众的生态利益,调动社会中的有益力量共同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型政府还应该是解制型政府,即对传统政府取消一些限制和制约,可以将工作处理得更有效率,在生态文明方面,则会使政府在应对突发性的生态环境危机时,能够摆脱繁琐的行政程序和规则的束缚,以问题为核心来妥善处理事件,从而减少生态危害。

政府加强宏观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关的,与其相适应,政府作为管理部门,其职能必然具有统一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在我国,相当时间内环保工作主要由环保部负责,可持续发展工作主要由科技部负责。尽管两大主要部门之间进行定期交流、会商问题,但是从实践方面来看,可持续发展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部门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政府担负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协调职能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并解决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和技术指导,发挥协调指导作用。生态型政府的建设要求遵循协同原则,社会系统要形成合力促使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赢,而在这个社会系统中,政府要发挥协调作用,夯实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组成的行政体系,增强整体性,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践行整体原则,保证系统的整体利益。尤其是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领域,应该以生态利益为主,达成共识。政府要将生态、经济、发展三方面的共同发展协调一致,不能顾此失彼,以生态环境为优先,对发展所涉及的各项利益都应当均衡地加以考虑,以平衡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大利益的关系。此外,政府还要统筹规划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需要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要求,对全国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加以总结,对原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加以完善,通盘考虑全国各地的生态现实和生态需求,制定实施方案,为全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指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上下联动、部门配合。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制度是法律的补充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能否规范有序进行,制度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生态制度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很多,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的政府公共管理机制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脱节现象,片面强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忽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有些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侧重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制度保障。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着力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的支持。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政府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其次要完善生态税制。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有一些与生态保护有关的税种和优惠政策,但是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生态税制,鉴于我国环境状况的严峻性,加快生态税收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主要表现为完善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完善计税依据,调整税率;改善消费税,适当提高环境污染产品的消费税税率,并对不同产品根据其对环境友好程度,设计差别税率;引入“绿色”关税,在关税中加入一部分“绿色”条款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完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建议将农村非生产用地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切实达到保护土地资源的目的;开征独立的生态税种,如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垃圾税、噪音税等等。最后,要建立行政问责制,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杜绝一切环境违法乱纪行为。

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人类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它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转变发展观念、做好宏观管理、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准确定位,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一个对全球生态环境负责任的大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汝华.生态型政府的模式选择与推进策略[J].行政论坛,2009(2)

2.金菊,洪富艳.构建生态型政府: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农业经济, 2009(5)

篇7

*同志曾经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作过精辟的阐释。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据这个阐释来理解“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以为至少可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以人为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目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的、核心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断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是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个核心内容影响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观中的其他内容,其他内容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来展开的。

三是以人为本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我们党之所以要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要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发展当中去。离开以人为本的“发展”,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从核心目标、核心内容、核心价值三个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二、关于“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什么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实现标准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换句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篇8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2-0008-02

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把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放在了规划任务的首要位置,要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因此,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到长江航运建设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全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长江,是长江航务管理局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强航运支撑的重要举措。

1 坚持生态优先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根本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是长江航运的永恒追求。今年1月在重庆调研时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向、定了调。他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充分彰显了总书记深邃的历史思考、宽广的战略眼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的行动指南,也为今后长江航运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基本遵循和前进方向。而随后出台的《规划纲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做了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表述,更加细化和明确的任务,而且要求提出建立生态环境约束机制,列出了负面清单,划出了发展底线。

发展是主题,保护是前提。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首要位置的根本所在。

长江航运在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比如推进生态航道建设,把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航道建设、养护全过程,建设了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生态航道建管养体系。再如着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加强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运输船舶,加强LNG、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这些都是促进航运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 发挥长江航运的生态优势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长江航运具有投资省、运能大、成本低的经济优势和占地少、能耗小、排放低的生态优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和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长江航运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沿江开发开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得一江清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在国家战略中的主通道作用。长江是沟通东中西部的运输大动脉、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是与“一带一路”连接的纽带。在沿江各种运输方式中,长江航运的货运量居于首位,沿江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中上游地区达90%以上)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在实施国家战略中,长江航运充分发挥了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的优势,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航运服务,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提供坚强的航运保障。

二是在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的主骨架作用。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长江既是主轴、是核心,也是基本依托,有效发挥长江航运作用是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基本前提。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长江航运干线全面建成高等级航道,航道通过能力大幅提升,船舶大型化、船型标准化趋势明显,港口枢纽功能进一步发挥,有力促进了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三是在沿江产业布局中的主支撑作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目前沿江地区是我国最富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目前聚集了全国500强企业中的近200家。要进一步发挥长江航运的比较优势,加强长江航运发展规划与沿江产业布局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的沟通衔接,发挥长江航运对吸引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的促进作用,支持沿江地方政府依托长江发展临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支持沿江物流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多式联运的主枢纽作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以长江港口为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发展现代物流。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布局和结构优化,努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有效满足需求,大力推动打通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补齐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五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基调作用。长江航运以其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的绿色天然优势,代表和引领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坚持“法规推动、市场带动、技术驱动”,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推动形成航运绿色发展方式,更好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3 建设人水和谐美丽长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到决胜阶段,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快速推进。长江航运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消除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过程论”“条件论”“短痛论”“难免论”等影响,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全力打造生态黄金水道,进一步扩大长江航运在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供给,不断提升实施国家战略的能力与水平。

3.1 进一步提升航道船闸通航能力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航道治理工程,确保《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目标如期实现;着力推进航道建设、管理、养护手段向规范化、智能化转变,推动管养模式向预防性、主动型转变,贯彻落实好《航道法》,加强航道资源保护;对既有通航建筑物进一步挖潜提效,积极配合做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前期研究工作,力争尽快实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两坝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积极倡导长江航运“大安全”理念,把系统单位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同时强化与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的联系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大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化航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船舶和船员监管、监管队伍与装备、应急设施和预案体系等五个方面建设,全面提升长江航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工作,提升安全风险辨识和防控能力。

3.3 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与沿江地方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涉水涉航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机制,合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长江航运”行动计划,组织推进“云上长航”发展规划研究,打造立足长航局系统、面向全行业、关联沿江涉水部门的长江航运大数据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3.4 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健全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促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航道”示范工程。加大建设项目环保投入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促进长江航运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强化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篇9

总结斋堂镇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我认为除了建立“两办法、一机制、一排名”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之外,与政府通过广泛宣传,以文化发展引领环境建设,使环境建设由早期的严格管理,转变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有直接关系。

斋堂镇集史前文化、古村落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古道及商旅文化、宗教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是全国的旅游名镇。但是10年前的产业支撑却是106座小煤矿,其环境之劣不言而喻。伴随着北京重点旅游集散特色镇功能定位的确立,斋堂镇在陆续关闭小煤矿的同时(截至2003年全部关闭),开始进行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的指导方针和“163” 工作思路,即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斋堂古镇的发展思路;和谐稳定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精品农业工程、旅游服务工程、宜居城镇工程、文明素质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构建生态的斋堂、和谐的斋堂和富裕的斋堂的发展目标。镇政府深知,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只有环境水平的提升,才可能招商引资,将潜在的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为了实现“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2010年之前斋堂镇从严格整治环境入手,通过废弃矿山修复、道路绿化美化、修建农村公厕等基础工作,彻底扭转了此前环境脏乱差的局面。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2010-2013年,斋堂镇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此为契机,斋堂镇“以一流的环境,办一流的赛事”,及时全面整治、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面积绿化美化、环境景观布置等,促进了赛道周边及全镇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环境建设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13年,斋堂镇以完善长效机制为抓手,着力开展市容环境常态化联合检查、执法、整治,提高环境问题整改效率和质量。

透过斋堂镇环境建设“三步走”规划的实施,我们发现,与其他地区相比,在斋堂镇,环境整治和维护已经不是政府头疼的问题,而是成为了村民的自觉行动。因为在文化发展引领环境建设、环境建设促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村民已经看到了希望,他们相信环境的改善可以直接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这种集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发展模式,不正是与当今中央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吗?

篇10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建设 常德

Key words:Ecotype urban construction Changde

作者简介:易丽昆(1976年―),女,土家族,石门人,常德市委党校基础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2-03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我们生活更美好,而生态型城市(Eco-city)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它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型城市建设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绿色生态是常德人的一直追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已成为常德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并一直在为建设生态常德而不断努力。文章以常德为例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本质要求

生态型城市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人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下渴望实现的目标境界。建设生态型城市需遵循以下要求:

(一)人的活动要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自然规律是指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生态规律是指生态运动过程中所内含的必然性或本质联系。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把生态规律归纳为以下5个规律: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互生规律;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的再生规律;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二)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容量为基础

环境容量属非实物态的自然资源,是指大气和水体等固有的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简言之,即允许排放量、最大纳污量、最适利用度等。自然界对外界侵入物具有某种能使之无害的净化能力,但这种净化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后,这种功能就会受到损害,甚至被彻底破坏。这里所说的限度,就是环境容量。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以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将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和资源环境的可承载力相统一,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三)社会发展要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型城市建设必然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我们把科学技术分为“绿色科技”和“非绿色科技”。“绿色科技”应符合以下标准:其一经济效益良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可能性大,产品竞争力强;其二环境负效应小,资源消耗率低;其三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生态型城市建设必须摒弃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技术,开发替代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技术。如,大面积生态退化的修复技术、区域污染治理的综合技术等。

(四)城市建设要以生态文化为指导

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环境危机实质上是文化危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在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同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会导致错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必须确立新的价值观――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在本质上表征“人与自然和谐”的完满追求。建设生态型城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文化。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现实分析

(一)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1、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常德是个文化厚重的城市。公元前7000―6000年前,澧县城头山就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和平繁荣的古城。远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已筑城设郡,是湘楚文化的摇篮之一。常德历来人文鼎盛,屈原、陶渊明、刘禹锡等先贤曾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常德也是德文化的发祥地,善德文化的积淀,培育了常德人追求世外桃源,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形成了常德人善德尚文、天人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借助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近年来,常德市努力打造文化名城,历时10年,投资1亿多元修建了 “诗国长城”:“中国常德诗墙”,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这让常德具有了诗情画意的格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2、独有的生态环境资源

常德被称为“桃花源里的城市”。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相聚常德,写下了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最有名的当属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人间仙境――桃花源。除了桃花源,还有白鹭故乡花岩溪、湖南屋脊壶瓶山等。常德是个水绕城,城包水的旅游城市。“三山三水”(太阳山、河伏山、德山和沅江、柳叶湖、穿紫河)组成了城市景观的中心。水给了常德以灵气,沅江和澧水在常德穿境而过注入洞庭,沅江是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柳叶湖因辽阔的水域、柔美的风、葱郁的树而被称为“中国城市第一湖”。大自然造就了常德独有的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大自然留给常德的财产。

3、较好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类媒体向人们传播生态环保知识和绿色生产与消费理念,全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常德是产珍珠大市,为了减少水的富营养化,近一两年市委、市政府对珍珠养殖压缩了6万亩。2008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热情更加高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4、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重大战略决策,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常德融入了“3+5”城市圈,从而为生态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常德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市绿化居湖南省之最,是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获得多个荣誉称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国际花园城市”等。同时我们要看到问题和差距。

(二)常德生态型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1、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常德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占GDP比例的35.6%),工业结构以传统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体。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生态产业体系未根本建立。

2、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常德市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开发活动规划还不是特别合理,不太科学地开发利用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人类生存可以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开发,这是符合生态规律的,但这种开发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3、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及生活污水和废气的排放,对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城市空气质量、水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等环境保护指标低于生态市建设标准。

4、企业文化、市民消费理念相对落后,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对如何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减少污染没有深刻认识,对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减少对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考虑不足。城市居民消费心理呈现节约型向享受型过度。

三、生态型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创新:培育生态型城市的生态文化

1、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这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极致。人类与自然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所以,工业文明时期,大自然被破坏得很不自然了。大自然与人是平等的,它是有价值的,我们必须尊重它的价值。现实生活中 “资源无限、资源无价、资源无主” 的“三无”思想,我们必须摒弃,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培养公民人类共同家园的责任意识,养成环境友好、热爱自然的道德取向和行为规范。

2、把握生态文化的四个要素

生态文化的四要素是心智文化,体制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心智文化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水平,转变价值取向,指导体制文化。体制文化为生态型城市运作建立指导性框架,约束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物化物态文化。物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载体,在生态意识的指引下,运用生态化的方法规划建设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物态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启迪心智文化建设。各层次在循环往复中。

3、夯实建设生态文化的三个基础

一是城市文化。结合当地文化的特点,比如常德市可以德文化为核心,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多方面营造文化氛围。在文化内涵上容纳多种元素:让历史文化风韵和当代精神交融,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整合,使城市居民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和熏陶。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文化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大生产和现代管理的客观要求。“海尔,真诚到永远”是海尔集团独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海尔是我们的民族品牌,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它的成功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三是校园文化。把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认识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建立以学科课程渗透、环保专业课程、课内外活动实践三者相结合的环保教育体系。常德市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2007年,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726所,开展环境教育的学校有1650所,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5.6%。同时生态环保的专题也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把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的知识真正融入到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提高其环保意识,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调整结构:以循环经济优化产业行业

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单向性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变为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它致力于解决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如经济与环境),收到“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的效果。以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行业,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

1、重视绿色技术

从三个层面来抓。在产品层面,从产品设计开始,把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思路贯彻到整个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之中。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要采取适当技术进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形成清洁、节约、环保的新型企业形象。在产业层面,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和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产业。

2、重视生产过程

任何企业在建设中必须执行“三同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规定。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做到持证排污。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加大火电、冶金、有色、化工、建材、造纸、酿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对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努力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

3、重视发展转型

建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产业、科技创新等为重点,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促进机制,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发展工业,就必须发展生态环保工业,循环经济贯穿其中。如湖南省常德市盐化工产业从上游产品到精细化工,形成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产业链。德山生态工业园注重自主创新,现已经初步形成以金健米业,武陵酒业,恒安纸业,德海制药,云锦纺织等企业为代表的支柱体系。

建设生态型城市,要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产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安全节约:实现节约资源的绿色消费方式

绿色消费可概括为5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再生;Rescue Wildlife:保护自然,万物共生。由此可见,绿色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和无污染消费。实现绿色消费方式应从以下着手:

1、政府:垂范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需要生态政府作保障,需要政府走在前列,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制度建设。首先,在法律方面:建立一系列环境保护、文明生产和健康消费的法律政策。其次,在体制方面来,打破“地区和部门所有制”、“地区封锁”和 “地区保护”的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有利于绿色健康产品流动的市场体系。

第二,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政府绿色采购就是通过政府庞大的采购力量,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推动国家循环经济及其具体措施的落实。政府绿色采购的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要按照产品生命周期标准使产品从设计、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到废弃的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政府绿色采购对社会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2、社会:普及推广绿色消费

第一,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社会各相关机构、组织等应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营造建设生态型城市的良好氛围,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绿色理念。

第二,提供绿色消费服务。社会提供的绿色服务范围主要有:绿色饭店、绿色商店、绿色旅游、绿色建筑、绿色音乐。如绿色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3、企业:推动促进绿色消费

第一,节约生产。减量化是绿色消费的首要环节,是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中,要引导企业树立“资源有限、节能无限”的观念。提高创新能力,减少企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利益。

第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使企业生产的消费品本身没有污染,而且消费品生产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最佳方式之一。

4、公众:倡导践行绿色消费

公众是最大的环境利益主体,绿色消费与公众息息相关。公众是否采取绿色消费方式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

第一,健康消费。消费者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购买和消费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

第二,节约消费。节约消费是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节约是最重要的环保,也是最便宜的环保”、“越是文明进步,越要崇尚节约”,把节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自觉追求,从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从请客点菜不浪费等做起。

常德市委、市政府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和绿色消费,比如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下班后和周末时间办公室空调统一关闭,争创建设节约型机关单位;对私人小汽车,引导人们选用节油、环保型汽车,以减少废气和噪音污染。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让环保意识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里,我们要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

生态型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的参与,让我们共同奋斗,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健康、文明、和谐。

参考文献:

篇11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篇12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中国的经济的发展, 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并让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五个统筹的实质,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篇13

版权所有

一个“核心思想”,即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互动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同时,人既是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加快发展,必须解决好发展的主体问题,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它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推进,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要求。二是协调性。它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三是可持续性。它强调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发展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必然体现。只有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才能保持先进性,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任务。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镇现代化建设中

近年来,我们坚持走工业强镇富民之路,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和群众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加快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特别是××市“东接、南展、北扩”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北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港经济规划区,yz镇成为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集聚地,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也存在南北发展不平衡,北部山区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南部村庄等矛盾和问题,面临着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双重压力。在新一轮大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jn城区的对接融合,突破“城镇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传统做法,突出以镇驻地为中心的工商业贸易区和以北高家庄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两大板块,实施组团式开发建设,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重点要抓好“三个对接”、“两个保障”、“一个统筹”。

“三个对接”:一是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包含两个层面,即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工业发展上,突出产业集群建设、大企业培植、引进大项目、扩大外贸出口四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要以ta、zh、ht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做大做强手推车、橡胶轮胎两大产业集群,力争年时间,手推车市场份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达到以上;同时,加快发展生物制药、电子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大企业培植要进一步加大对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设立企业创新奖、帮助企业寻求贷款支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措施,扶持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强与配套协作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集聚要素,膨胀规模,实现“双赢”。全镇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达到家,分别为全市总量的和近;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销售收入亿元,均比上年增长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占全镇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左右。引进大项目要坚持在企业主体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和项目推进上求突破,形成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的新格局。扩大外贸出口要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狠抓出口大户培植,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以××庄为龙头,以××生态苑和××生态公园为依托,发挥山、水、林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二是城镇对接。主要指以建立与市区之间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市场扩大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为目标,把城镇作为城市组团来建设、经营与管理,增强城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一手抓强村带动,一手抓弱村扶持,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支持力度,促使强村率先发展、中间村快速发展、弱村跟进发展,加快推进小康村建设。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