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航天技术与民品

航天技术与民品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航天技术与民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航天技术与民品

篇1

我国航天系统军转民、军民结合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宏观上讲,这三个阶段还都属于感性发展时期。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中国即将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带来的挑战,必将给航天军转民、军民结合带来新的契机,并将进入新的理性发展时期。

1.“找米下锅”、“随汤下面”的发展阶段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指令性的航天科研生产任务锐减,科研生产任务量与生产设备能力、人员能力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极大的反差,此时,中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这是我国航天军转民、军民结合起步和发展的背景与条件之一。其次,当时中国的商品市场是卖方市场,商品紧俏和脱销严重。正是在这样主客观两方面的背景条件下,无需进行深入系统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开发,只要市场需要,自己又能干,便揭竿而起,各类民品尤如雨后春笋,从绞肉机、落地灯到电风扇、吊扇,从洗衣机、电冰箱到汽车总成陆续进入市场,真可谓蓬勃发展。

此阶段极大地缓解了生产设备闲置和科研生产力量过剩的矛盾,使各厂、所产值和利润有了很大提高。虽说取得了“短平快”的效果,但很难经受市场的长期考验,未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2.注重市场需求和扬航天技术之长

80年代中后期,航天军转民、军民结合的工作开始由无序向有序状态发展,一些“短平快”产品、质次价高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等,陆续被市场淘汰出局。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规律、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等所起的作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广大职工对军转民、军民结合的认识开始有了质的提高,认识到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航天科技工业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一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技人员开始涉足民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使一些机电一体化产品、计算机及其应用类产品、特殊泵、阀、管路密封类产品、系统总成类产品、民用航天地面应用类产品等,逐步萌生和面世,有些一直红火到90年代中前期,在当时也确实称得上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电冰箱、面包车、双排座客货两用车、吊扇、彩电、数控与数显、工业过程控制、石化系统的特种泵阀管等。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规律是永恒的,也是残酷的,有些产品开始从市场的商战中败下阵来,有的还败得很惨,几乎是全军覆没,有些产品仍在市场中搏击。但总的讲,没有摆脱所(厂)自为战、院(基地)自为战的局面。

3.走规模经济和高技术附加值之路

自90年代的中前期,国内外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供大于求的局面开始出现,早期开发的家电类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计算机应用类产品也只能在维系生计,一时还形不成规模效益;汽车及其零配件发展不平衡,整车厂大体上是处境险恶;民用航天地面应用系统无论在产品的批量、技术性能、质量上,还是品种与市场占有份额上都不尽如人意。企业亏损日趋严重,且有继续下滑之势,一时还很难遏制。

此时,航天系统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民品支柱产品、优势产品、拳头产品,走规模经济发展道路的思路,并确立了集中力量办大事,联合起来求发展;发展和确保主业,带动民品与三产发展的指导原则。当时,航天系统提出了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计算机及其应用、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三大支柱民品的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组织结构调整、队伍组建、市场开发等。

时至今日,航天民品继续在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和科技进步为推动,以产品为龙头,以队伍建设和技术改造为保证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并在一些民品项目中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如金税工程、金卡工程、复合管道工程、汽车空调器、汽车发动机等,其销售收入每年已达亿元以上。但综观三大支柱民品的发展尚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汽车整车生产更是步履维艰,已成为企业亏损的主要源头,汽车零部件也面临着严重的市场考验与冲击;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虽在卫星地面接收站等产品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航天主导产业的高度看,从品种、市场占有率及规模上看,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计算机及其应用类的产品发展并不平衡。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二、经验教训浅析

1.所有制、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

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必然涉及到所有制、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从客观上讲都是国有资产,但实际上却是条块分割、部门与单位所有,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与产权明晰等等还未完全到位,又要考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资产重组难,各部门、各单位又都受各自利益的驱动,因此,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难度相当大,进展缓慢,成效自然受影响。

2.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格局还未形成

历史和实践已证明,发展民品同样要依靠科学技术和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就航天工业的现状而言,各院、基地和所、厂都是独立的经济核算部门,各有各的经济利益,各有各的生存与发展的任务,同一类专业产品的科研、生产分设在所、厂,院、基地所属企业再设技术开发中心,会与相应的专业研究所有重复建设、重复研制的问题,否则,企业在技术开发上会受制于人,缺少自主能力。加之,目前行政指令作用的有限和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所、厂各自为战,因此,健全和完善航天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实为当务之急。这种现状,势必影响科技成果的创新,影响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实现产业化。小打小闹、手工作坊式的民品和小富即安则不足为奇。

3.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尚有不足

航天工业称得上是计划经济的典型,从体制、机制到管理思想、观念、办法都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而对于市场经济下的民品发展,则极不适应。但传统观念与习惯势力的影响也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例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就是一种,在汽车整车的发展中,如何适时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导向和产业结构走势就十分必要,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摆正航天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做到有位才能有为,有为才能更好地有位。

至于在加大科技投入,产品上档次,产品及时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注意保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开发新市场,延长产品的市场生存周期;将用户作为上帝,搞好营销与售后服务等方面,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些管理与经营上的问题,这些都制约着航天民品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壮大,更难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

4.层层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尚欠缺

发展支柱民品、优势民品;走规模经济、规模效益的民品之路;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民品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扬航天技术之长;航空航天为本,军民结合,军品第一,民品为主,走向世界;发展航天,加强民品,提高效益,走向世界等。这些指导思想都是非常正确的,认真贯彻落实也肯定会有成效。但如何根据这些指导思想研究、制订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可实践性发展战略与规划,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用这些发展战略、规划、举措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步调一致地去推动民品的新发展,值得深思。发展民品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和科技进步为推动,以产品为龙头,以队伍建设和技术改造为保证。这五个方面都涵盖着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各级领导和机关如不在具体落实上下苦功、实功,是很难奏效的,有的项目甚至半途而废或者是短命的。

5.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尚待解决

发展航天科技及其产业要靠政策、靠人才、靠投入。发展航天民品也是如此,仅就投入而言,对民品的投入是很有限的,主要是靠企事业单位自己筹措,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承受大型民品的开发生产费用,尤其是风险投资。

从民品的开发生产过程看,包括研究与发展(科技知识创新)、技术应用开发、中间规模试验和小批量与批量生产等环节。据国外有关资料报导,技术应用开发、中试、批生产三个阶段的投入为1∶10∶100,我们的民品既没有严格按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去做,其投入更是少得可怜,特别是中试这个环节更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此,很难取得大的收效。

为使民品的开发生产及其投入趋向科学化和程序化,必须对产品开发的三个阶段进行深入研究。

技术应用开发阶段:在全面分析研究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可行性、适应性、先进性、完整性的基础上,研究和创造转化的条件,并予以验证;对工艺、生产设备、质量保证等的原理、方法、规律、可行性等进行研究、设计;设计并试制样品、样机,包括工艺、生产设备的设计、试制或外购选择。

中试阶段:进行样品、样机的设计和设计定型试验,并定型;进行扩大生产的研究试验,包括设计工艺流程,开发、设计或选购生产设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产品质量保证大纲;批生产的质量稳定性试验,可靠性试验,优化参数的再现性试验等;生产、检测、维护、安全等技术操作规范的制订及规范化试验;新生产系统接合部技术协调性能试验,包括原材料、能源、介质、辅助工具系统等的适应性、兼容性试验。在技术应用开发与中试两个阶段,还要进行大量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产品成本分析、计算,与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可比性分析,产品的性能价格比分析,投入产出与利润分析等;进行技术和市场的分析、预测,含技术的先进性、技术需求趋势与可发展性的分析,目标市场的预测、可能占有的市场份额、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预测以及销售策略研究等;进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以及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等。

批量生产阶段:要进行生产线的建造,包括相应的工艺和检测设备;进行试生产并通过生产完善设备;检验并解决批量生产中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等问题。

转贴于

6.科技创新机制应尽快建立

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源泉将主要依靠科技知识的创新、积累、加工、传播、应用、转化、转移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现阶段民品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加速科技知识的创新和产业化的实现。

就航天科技工业的现状而言,科技知识创新的速率、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水平等,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且可供转化的科技创新成果更少,转化率低,形成大批量规模生产的几乎没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故然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机制、管理等,但调动和激励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与整合的积极性则是十分重要的,应从分配机制上体现创新者与整合者的价值与成就。航天民品大部分是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的综合与集成,而且在创新与整合中不断融入新的成果,必须全方位、全过程地给予科学的评价与回报,包括成果干股,使创新者、整合者成为产品开发生产的利益共同体。

航天工业军转民、军民结合的实践证明,对于确实能成长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项目,即使是基本以某一所、厂为主的,也都要按新体制、新机制组建新的法人单位,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管理。对于跨单位的大型民品项目应按股份制的办法,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规范的公司,使之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自我约束,不断增强其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实力。不解决公司管理中“富了方丈、穷了庙”的问题,民品发展无从谈起。

三、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目前,航天军转民、军民结合工作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也必然带来诸多的新情况、新矛盾与新问题,困难与办法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办法总是多于困难,机遇总是大于挑战,关键是想办法、抓机遇。

1.指令性任务的增加为民品发展提供了机遇

根据目前的形势,国家将全力以赴地迅速增强国防实力,改进和完善部队的武器装备系统;对军用航天、民用航天的需求也日益广泛而急迫。所以指令性任务需求的数量、质量与技术性能要求等,都应有所增加和提高,特别是批量生产的要求和技术改造的投入,都会增加经费投入。任务的增加会缓解设施设备与人员闲置的状况,但还到不了人员严重不足的地步,因此,毫无理由放松或削弱民品的发展。相反,任务的增加将有利于队伍的稳定与调动积极性,给民品发展带来动力;另外,技改投入增加,也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民品发展的硬软环境,对民品发展也是一个有力支撑。

2.审慎分析中国加入WTO给航天系统带来的利弊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日益临近,给中国经济及各方面带来的利益与影响将逐步得以显现。对航天主业及民品肯定也会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我们必须本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进行冷静而实事求是的思考,严肃而认真的分析,适时做出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调整的抉择,使存量资产的重组与增量资产的注入,以及改革的举措,都能顺应加入WTO的新形势。

3.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我国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且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整个国际市场都会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于新立项开发和生产的项目应审慎而准确地进行国内外市场的分析预测,并应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尽量发展高科技产品,要有较高的技术附加值。对于已有的民品项目,应根据销售现状和市场前景,统筹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自身的科研生产实力,适时进行清理,该关的关、该停的停、该转的转、该发展的发展,要果断决策。

4.西部开发将给航天军转民带来新契机

国家已做出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的决策,并将大力开发西部10省区作为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且已明确扩大内需项目主要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国家还将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商到西部投资。航天系统在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6个省区有大型科研生产基地,且在中部的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省也有相当规模的科研生产基地。这些科研生产基地既可作为被开发的对象,又可以作为开发西部地区的主力军,在发展西部地区的同时发展壮大自己,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实力。另外还可以东部沿海地区的航天科研生产基地作为后援和支撑,这些中西部地区的科研生产基地都是由沿海地区的航天科研生产基地包建和搬迁的,中西部地区的航天部门可以作为窗口和前沿阵地,以带动、促进和辐射沿海地区航天科研生产基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5.企业扭亏脱困为发展提供了动力

目前,航天工业企业亏损面在50%以上,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资不抵债,且又地处西部地区,扭亏脱困任务艰巨,发展民品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些工业企业面临搬迁、破产、兼并等的考验,广大干部职工欲通过改革求发展,变亏损为盈利的积极性很高。同时,搬迁、破产、兼并就给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提供了条件,只要把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营项目)相结合,再加上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就可以出现新的转机,使航天民品有一个大发展。

6.集团公司、院(基地)、所(厂)需在市场经济中理顺关系、定好位

建立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历次体制调整、改革中最大的一次,又正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集团公司内部的三个层次以及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军兵种等,都有一个理顺关系,定好位,明确责、权、利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和运转,矛盾和碰撞还不在少数,应尽快理顺、定位,做到优质高效运转。否则,将影响军品、民品的发展。

四、对策措施及建议

1.制订全面、科学、切实可行的民品发展战略与规划

考虑的要点:

经济、技术全球化的趋势,航天民品要进入国际大循环,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面对企业扭亏脱困的现实,将扭亏脱困计划与民品发展规划相结合,使工业企业扭亏脱困同改革(改制)、资产重组、搬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成为辩证统一的有机体,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要走发展高科技产业之路,走规模经济、规模效益的发展之路。规划出航天标志性民品,即大(市场占有率大)、名(知名度高)、特(有特色)产品,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联合起来求发展。

民品发展规划要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五民”(民用航天、民用航空、民用舰船、核能利用、民爆器材与技术)主导产业为重点,除民用航天外,应力求与其他“四民”协作,共谋“五民”主导产业的兴旺发达。

统筹规划民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市场、技术改造等保证条件,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以求民品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研究西部开发战略与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在参与中求发展

航天系统位于中西部地区的科研生产基地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优势,要总结航天科技工业参与深圳特区和发展东南沿海特区的经验教训,及早了解和研究市场,积极进入西部开发要一举三得:为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做贡献;使中西部的企事业单位走出困境;带动整个航天民品乃至整个航天科技工业的发展。

要有切实可行的举措,做到组织落实、队伍落实、产品项目和产业方向要选准,而且要制订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办法,防止一哄而起、零散进入、收效甚微的现象重演。

3.希望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与保证

航天民品的发展要进入其他行业、进入各地区,国家应制订相应政策,保证中央直属企业与地区所属企业公平竞争,破除地区保护主义;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项目进入相应的行业,也应平等竞争,破除行业保护主义。

国家应对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给予一定的投入和相应的融资政策,包括技术应用开发、中试和批生产各环节的投入,且应注意各环节投入比例的合理。特别是开发与转化的投入风险问题,国家应设立风险基金,以求做到开发与转化的风险由国家、开发和转化者共担,收益共享。只有如此,才能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发与转化的积极性。

设立国防高新科技虚拟园区和网区,凡符合进入国防高新科技虚拟园区、网区条件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其实施转化和实现产业化过程中,都能享受相应的高新科技特区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国防科技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加速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篇2

北京时间6月18日上午11点47分。太空中的新来客,两天前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转入自主控制阶段,开始寻找即将约会的“恋人”。52公里外,已高居太空262天的“天宫一号”正在翘首企盼。

5000米,400米、140米、30米……“神舟九号”在缓缓地靠近“天宫一号”。

此时此刻,中国屏住了呼吸。北京、酒泉、西安的飞行控制中心内,成百上千双眼睛盯着大屏幕,虽人头攒动却悄无声息。

茫茫太空中,两个自重均超过8吨的庞然大物要想成功对接,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差。这一数值过大有可能导致追尾;过小则可能擦肩而过。经过各参研单位的精密计算,这一速度差最终被确定为0.2米/秒。

14时07分,万千目光注视下,“神舟九号”依偎到了“天宫一号”的怀抱。12把对接锁逐一打开,对扣并锁紧。对接机构的灯光缓缓熄灭,二者开始以7.8公里/秒的速度并肩绕地飞行。

“神舟九号”舱内,第二次飞上太空的航天员景海鹏和他的两个伙伴刘旺、刘洋开始准备“问天”之旅。由于太空是无重力状态,每一个看起来轻松的动作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三个人的密切配合下,“神舟九号”飞船通往“天宫一号”的三重门被依次打开。17时06分,三名航天员顺利漂浮进天宫一号实验舱,并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

中国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交会对接技术是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和组装大型空间站乃至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不少业内专家一致评价称。以此为标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全面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三项载人航天基本技术的国家,为中国在2020年建造独立自主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面上,如潮的掌声此起彼伏。就在这所有中国人都激动不已的特殊时刻,有一个群体的激动心情更是超乎寻常。他们,就是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为代表的参研单位。

中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卫星,包括此次成功交会对接的“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无不凝聚着这些国有企业的心血和智慧。正是他们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搭起了中国的登天梯,铺就了中国的问天路。

托举神九的力量

与中国历次航天活动相比,此次“神九问天”的难度堪称最大——三名航天员不仅要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手动对接,而且要首次进入在轨的“天宫一号”驻留数日,并开展空间科学应用与试验。此外,对接还要全程在阳光下进行。

这些因素,对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和前苏联早期在实施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时都曾有过故障发生的情况,造成任务失败甚至导致航天员伤亡。显然,这考验着中国航天领域乃至所有参研单位的实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高度密集,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

与以往一样,中国电科集团是此次测控通信系统的主力军,同时承担着航天员系统、发射场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着陆场系统、飞船系统等大系统的装备和元器件的研制与生产。

继去年在交会对接中的出色表现后,航天科工集团的微波测量雷达、飞船返回γ高度测量装置、“天宫一号”推进剂贮箱金属膜盒等产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其研制的环控生保、医监医保系统部分产品被誉为“太空空调、厨房、医院”,为航天员的工作、生活提供极大便利。

除航天军工企业外,还有不少其他领域的国有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太空环境复杂,对航天员所穿的服装、鞋靴有着特殊要求。以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为例,航天员脚上的交会对接防护靴必须具有防静电、抗辐射、防刺穿等特性。在神五之前,该产品依赖进口。新兴际华集团所属的际华股份上海特种鞋靴分公司毅然挑起来了航天靴系列产品的研制重担,并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航天装备的空白。事实证明,在神五至神九的历次飞船测试、发射、运行和回收的各个阶段,新兴际华集团提供的系列航天靴性能稳定,为航天员的飞行作业提供可靠的保证。

除此之外,中钢集团下属的吉林神舟碳纤维公司为飞船提供了军用碳纤维;中国石化提供了长城航天产品,确保了航天器的飞行稳定性和导航精准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则保障了发射通信信号的稳定。

地方国有企业也积极参与这一重大活动。重钢集团下属重庆钢铁研究为神九提供了30多种黑色金属材料;太钢集团则一直是中国系列火箭不锈钢、电磁纯铁的唯一供货商;包钢稀土院生产了用于火箭定位、导航的关键器件——钐钴永磁辐射环;太重制造的921塔架成功托起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系列飞船,被誉为“功勋塔架”。

开启航天经济时代

“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后,有人提出中国航天活动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如将这些投入直接用于社会发展或者是民生改善。实际上,这种想法很不科学,也与实际情况不符。

美国“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到1972年结束时,花掉了美国人240亿美元。却带来了高达几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美国航天专家巴基曾表示:“太空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人们很难意识到这点。”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也认为:“我们没有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但是我们创造了整个新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张炜亦表示:“中国对航天活动的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也保障了航天事业的又快又好发展。航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

可以看到,不少航天产品就是本身为社会服务的。比如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研究、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监测的“风云”气象卫星;比如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的地球资源卫星……数据显示,“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对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近300个台风、登陆中国大陆的近百个台风监测无一漏网。

此外,一些航天活动中积累的技术可以转化成为民品。比如航天科工集团将航天技术巧妙地应用到大型活动安保、智慧城市建设,还开发出了高楼灭火系统,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此外,航天技术在通信广播、导航定位、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更重要的是,航天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还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深层次的变化。

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在倡议“863计划”时,曾有过这样的表态:“高新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得自己做,要花时间、花力气;只有大项目才能凝聚人才,锻炼人才。”以“神舟九号”发射为代表的航天活动,就是这样能够实现技术突破、锻炼人才的大项目。

篇3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篇4

1前言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我国多个领域已经广泛采用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也逐步开始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介绍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不仅降低了水文水资源领域的研究成本,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效率,也促进了水文水资源在社会工作中的延伸发展。

2遥感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

2.1降水

借助于遥感资料,可以获得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特别是在雨量站和雷达观测站点较稀少的地区。用于降水估算的遥感信息源有雷达(数字雷达、WSR-88D雷达)、气象卫星和航空飞机等,其中雷达多用于局部短期雨量的预测预报,而气象卫星则主要用于大面积降雨估算。雷达是微波遥感的一种类型,它利用大气中的降水粒子对电磁波的吸收与散射作用,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分析处理,确定来自空间采样体积中降水粒子的后向散射的能量,并由计算机计算出实时地面降雨量,由于云层的阻挡,直接用卫星来测定降雨量还不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可以将卫星技术与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结合起来测定降雨。目前,国内外应用卫星数据来估测降雨量的主要方法有:云层指数法、阈值(极限法)、生命——历史法、形状分类法、综合方法、微波辐射法等。航空遥感是被动式遥感,它实际上是深入云内及云体周围环境做各种飞行的气象专用飞机,可以测出不同的云滴、雨滴和冰晶粒子及其分布;近代探测飞机是采用计算机和各种资料处理系统,使飞机探测获得的大量云雨信息能自动收集、显示和记录下来。

国内遥感估算降水研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近几年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2003年,王建华应用遥感技术根据不同云层和点雨量间的回归关系,建立了面雨量计算模型,并以GMS影像为信息源,对2000年黄河流域雨量进行遥感反演,精度较高[1];2004年,李致家等[2]利用雷达估测降雨,并与水文模型耦合,将耦合的水文模型应用到实时洪水预报中;2006年,陈利群等[3]基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反演降水的原理,在分析黄河源区降水强度与云亮温,云反射率以及云斜率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源区的基于NOAA/AVHRR—LAC资料估算1h、3h和5h降水强度模型。

2.2蒸散发

区域蒸发(包括土壤蒸发、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是区域水量平衡和能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利用遥感技术估算蒸散发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能

量平衡是遥感方法估算蒸散发的理论基础:

Rn=G+H+LE式中:Rn是净辐射,G是土壤热通量,H是感热通量,LE是潜热通量,单位均为W/m2。

利用遥感研究蒸散发有很多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统计经验法、能量余项法、数值模型、全遥感信息模型。

2.3径流与水文模型

尽管遥感技术无法直接测量河川径流,但是借助于水文模型,遥感信息可以用来间接估算河川径流。作为一种信息源,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土壤、植被、地质、地貌、地形、土地利用和水系水体等许多有关下垫面条件的信息,也可以测定估算蒸散发、土壤含水量和可能成为降雨的云中水汽含量。以遥感为手段获取的上述信息在确定产汇流特性或水文模型参数时是十分有用的。刘昌明等[4]将应用遥感信息的水文模型粗略的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遥感信息和地面同步实测资料的回归模型;第二类是将遥感信息作为水文模型中参数的输入与估计或者是调整水文模型结构后与具有空间特征的遥感资料相耦合的遥感水文模型;第三类是应用遥感资料的水量平衡模型。

国外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遥感资料提取流域地物信息、估算水文模型的参数,进行土壤分类、应用一些经验性的模型估算融雪径流、估算损失参数等。

国内在遥感应用于径流与水文模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遥感水文模型的应用和运用遥感资料获取流域水文模型的输入以及率定有关的参数等方面。

2.4地表特征及参数提取

地表特征也称为水文下垫面,它影响着径流形成、运移及存储,是影响地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因素。地表特征遥感应用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地表特征的识别和分类。由于不同的地物类型具有不同的波谱特性和分布规律,利用这些信息特征差异可以对地物进行区分,如水体识别、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等。

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引起水文过程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遥感技术以其宏观快速、准确、准实时、周期性重复观测等优点在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监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二类是地表特征参数的提取与估算。描述下垫面特征的几个重要地表特征参数有植被参数、地面温度、地表发射率和地面反照率等。其中植被参数又包括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NDVI)、植被覆盖度、叶面指数(LAD等。这些地表特征参数是蒸发遥感模型计算的关键,也是研究地表能量平衡和物质平衡的基础,但用传统方法很难得到区域上的信息,因此,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地表特征参数具有重大意义。

2.5水土保持

为了有效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对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调查、监测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遥感技术成为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区域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关键是提取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信息(如降雨、植被盖度、地形因子、成土母岩、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人为活动等)。目前,应用遥感影响进行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方法有很多,较常用的有分类后对比法、逐像元比较法、影像与GIS数据叠加分析法,以及结合逐像元比较与分类后比较的混合动态监测方法等。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国家和区域±壤侵蚀遥感调查,对全国大河、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调查与监测并编制了大量的遥感图件,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家将遥感技术列为重大应用工程进行科技攻关,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重大项目中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

(2)水土流失定量研究。在众多水土流失定量计算模型中以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IE)的应用最为广泛。许多学者试图从遥感资料中提取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USLE)中的因子,用以分析和计算。例如,1997年,卜兆宏等[5]提出了一种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该法的监测模型表达形式与USLE和RUSLE相同,但其因子算式算法由我国实测资料建立,该法尤其适用于遥感和GIS数据的微机处理。

2.6土壤水分与旱情监测

土壤水分(即土壤湿度或土壤含水量),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也是研究地表能量交换的基本要素。土壤水分与干旱的遥感监测是是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前沿领域,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也一直比较活跃。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从遥感光谱波段的使用上,对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研究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光学遥感(即可见光一——近红外、热红外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光学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内容十分丰富,算法也很多,比较成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热惯量法。热惯量法最早由Watson等[6]提出,它需要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反演下垫面温度,建立与土壤热惯量、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模型和土壤表层与一定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来研究土壤的含水量。我国学者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详细研究成果请参见文献[7~10]。②植被指数法。这种方法认为植被的缺水状况可以通过不同的遥感植被指数来表征,通过植被指数来间接估算土壤水分。常用的方法有归一化植被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条件植被指数法、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法。③作物缺水指数法。作物缺水指数是土壤水分的一个度量指标,它是由作物冠层温度值转换来的,是利用热红外遥感温度和常规气象资料来间接的监测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是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第二类是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微波对云层有较强的穿透力,不受光照条件限制,能够全天候工作,而且长波段微波能够穿透植被并对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些特点使得

微波遥感在土壤水分监测中就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微波遥感法有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和主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丽种。①被动微波遥感,主要是通过微波辐射计获得土壤的亮温温

度,然后通过物理模型反演土壤水分或与土壤湿度建立经验/统计模型。②主动微波遥感,主要利用土壤的介点特性和含水量间的密切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和土

壤水分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多依据统计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相关分析建立土壤湿度与后向散射系数之间的经验函数关系,而以线性关系应用最普遍。

目前,虽然用遥感资料及其它辅助手段进行土壤水分监测的理论已趋成熟,也提出了许多方法,但是各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对于裸土,热惯量法和微波遥感法都能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全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指数法和作物缺水指数法比较适用。如何解决部分植被覆盖条件下旱情的监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同题,隋洪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7水质监测

遥感监测水质,就是依靠监测光谱信号的改变,研究这些光谱的变化与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遥感预测的水质参数有:悬浮颗粒物、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浓度以及溶解性有机物、水中入射与出射光的垂直衰减系数和一些综合污染指标如营养状态指数等[11]。水质遥感的主要方法有:理论分析方法、经验方法、半经验方法。我国先后对海河、渤海湾、蓟运河、大连河、长春南湖、于桥水库、珠江、苏南大运河等大型水体进行了遥感监测,研究了有机物污染、油污染、富营养化等[12]。

2.8地下水

国外遥感技术应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评价可追溯到1961年,已经有40年的历史。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多源遥感数据广泛用于与地下水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的解译分析和地

下水有关的地表植被、温度、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提取,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李凤全[64]将遥感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径流系统、地下水水质评价和制图、热影像应用、基岩地区和线性特征研究、地下水水质和地下水管理。2000年,朱第植等[13]针对南疆民丰戈壁沙漠地区,应用遥感技术,在地貌、水系、构造、古河道等系列解译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植被的影像特征建立了找水模型。

3结语与展望

(1)随着遥感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不断出现,如何将这些海量数据应用到水文水资源领域中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2)与常规观测方法相结合。用常规方法可以观测点上的水文变量(如降水量、蒸发和土壤含水量等),而用遥感技术则可以提供空间面状水文变量的信息。但是,遥感技术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水文变量要用常规观测的成果进行检验、率定。因此,常规方法和遥感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对探测水文变量是非常必要的。

(3)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GIS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技术,将遥感数据源与GIS的结合,可以建立包含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环境生态等资料的空间地理信息库,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发挥作用。

(4)无资料地区的水文过程研究。海量的遥感数据为开展无资料地区的水文过程研究提供了优越的数据源和前提条件。

(5)水文尺度问题研究。一方面,由于水文水资源科学自身尺度问题的复杂性,限制了遥感的应用;另一方面,遥感信息又对水文尺度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使水文水资源科学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年尺度下的黄河流域降水遥感反演[J].资源科学,2003,25(6):8—13.

[2]李致家,刘金涛,葛文忠,等.雷达估测降雨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

[3]陈利群,刘昌明,杨胜天,等.黄河源区降水遥感反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B07):87—91.

[4]刘昌明,陈效国.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研究和进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2001.22—33.

[5]卜兆宏,孙金庄,周伏建,唐万龙,席承藩.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7,34(3):235--245.

[6]Waston K,Rowen I,C,Offield T W.Application of thermal modeling in the geologic interpretation of 1R images[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7l,3:2017--2041.

[7]刘兴文,冯勇进.应用热惯量编制土壤水分图及土壤水分探测效果[J].土壤学报,1987,24(3):272--280.

[8]张仁华.土壤含水量的热惯量模型极其应用[J].科学通报,1991,36(12):924--927.

[9]肖乾广,陈维英,盛永伟,等.用气象卫星监测土壤水分的实验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4,5(3):312—318.

[10]余涛,田国良.热惯量法在监测土壤表层水分中的研究[J].遥感学报,1997,1(1):24—31.

篇5

望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响应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要求,是“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作为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着力点,力求发挥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和特点,整合集成科技成果转化资源,疏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渠道的上传下达,实现成果管理现代化,探索、完善新时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提高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建成基于全国性科技成果管理、转化、服务信息化体系的省级平台。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1个协调办公室,建立1个门户信息系统,整合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采用3个体系。它的建成将使科技成果项目资源的开放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陕西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加快把陕西省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度发展的新型工业基地的步伐。到2010年平台建成运转时,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定在30%以上。

1 平台建设管理模式

平台管理力求打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在陕西省科技厅统一领导下,利用现有全省生产力中心已形成的构架,设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办公室(部)”。由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或省级技术交易机构负责平台建设的协调、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接受省科技厅的监管和为平台建设提供的决策与咨询建议,协助省科技厅对项目实施进程开展论证和评价,及时上报进展、活动等数据。

协调办公室内部设立1个管理组和4个小组(成果组、信息组、培训组、联络组),专人专职负责日常工作。管理组负责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实施、顶层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4个小组分工负责,共同实施完成,后期逐步完善发展成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中心。

2 平台建设运行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切人点定位于服务,将其内容确定为成果转化链三个主要环节的支撑服务体系上,推进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针对成果转化的不同特点和阶段,突出不同的运行模式。通过1个门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10个公共服务平台的紧密合作、运行管理,采用3个体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联盟会员体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运行支撑,确保平台的资源共享、高效运行。

2.1 1个门户信息系统――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

建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将整个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10个子平台有机地联接起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绩效等网络上报、统一管理的模式。纵向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有的运行、管理体系,将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发展到市、县、乡、村四级,最终形成向下无限级拓展的建站模式;横向与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进行网络联接,逐步将全省乃至全国的优势资源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信息采集与服务推广网络体系。使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企业的技术源泉,院所的对外窗口,中介与投资机构的坚强后盾。

2.2 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

2.2.1 政策咨询、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法律功能,围绕科技战略制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宏观间接调控、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所需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资源、场地等咨询服务,建立一系列符合市场运作需求的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价格评估体系。

2.2.2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撑于台

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建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倡导产、学、研和金融相结合,针对企业自主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有关费用给予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2.3 中介服务平台

在维持原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同时,整合一套具备优秀称职的专家服务队伍,拥有高科技的市场运作手段、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便于协调和沟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咨询、论证、交易、推广、等多方面的服务。

2.2.4 交流推广服务平台

围绕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难题招标、成果展示、先进技术装备展示、风险投资、投资供求等内容,举办或承办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展览会、技术洽谈会、网上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会,搭建一个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券商、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等各类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集技术、人才、金融、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科技成果供需与交流推广服务平台。

2.2.5 资本与市场对接平台

通过建立贷款资金支持系统、风险投资体系和创业发展基金,健全信用担保、政府优惠贷款等措施,促进投资机构与科技成果项目的资金对接,采用金融服务、管理服务、市场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独特运作方式,营造一个适合陕西省风险投资运作的政策、法律环境和高技术应用的市场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系统,解决转化资金不足问题。

2.2.6 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技术产权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产权交易所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产权交易规范,为科技成果交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让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有序流动。

2.2.7 中、小试服务平台

先期依托科技开发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高等

院校、企业共建几处陕西省重点中小试服务基地,实行技工贸一体化经营,为我省乃至国内有关单位提供中试服务,改变现有中试基地分散、弱小的局面。之后,针对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中试服务基地,使其具有较好的研究试验环境和成果转化条件,能独立承担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工作,为社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和高附加值新产品,成为向社会源源不断辐射成熟技术的基地。最后,采取政府配套、企业自筹、吸纳私人资金,组建一定数量的、高效运作的重点行业领域、中试服务基地,迅速解决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2.2.8 孵化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等服务机构,整合建立一批高标准、高效率、高起点、功能齐全、企业化运作的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中心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快速加工成型、软件等主导产品为支柱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为新兴的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使之成为培养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2.9 技术经纪人培训服务平台

建立规模型的技术经纪机构,对分散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树立行业的自律形象,为企业提供常年稳定的技术经纪服务。设立专门的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拥有完备的培训大纲,招生条件、考核标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和人员持证上岗,常年进行短中期培训,造就知识广博、善社交、懂管理、能力全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材。

2.2.10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

发挥和利用陕西省国防科技优势,加速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使“民”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3 3个体系

2.3.1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横向联合各类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及专家,纵向联合市、县、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适当建立科技评估,科技法律咨询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

2.3.2 联盟会员体系

平台建设采用联盟会员制,设立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单位会员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眼务机构,个人会员为行业内专家、学者、科技服务人员。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参加联盟者均为会员,联盟内部共同商讨产生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2.3.3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充分整合集成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源,以共享为核心,平台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公开化,资源公平化,会员均可以进行有效的综合运用,逐步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体系。

3 平台建设保障模式

3.1 制度体系保障

在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科技厅的领导下,总结已有法律、法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为;统一技术规范与数据标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功能发挥的制度保障环境。

3.2 管理运行体系保障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办公室(部)”负责平台建设的管理运行体系保障,协调、实施和管理平台日常工作,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并完善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相关的资金投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共享机制等配套措施;接受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的决策与咨询建议,及时向政府上报进展活动等数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期间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协调其他会员单位具体实施、管理其子平台工作,接受会员单位的监督。

3.3 经费保障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方向,在保障现有“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运行经费的基础上,整合、统一规划、加大财政对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的投入。陕西省科技厅负责平台建设各类经费的统一管理,专项列人科技经费管理,主要经费涉及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奖励经费,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单独立项经费,日常办公管理费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使用方向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中必需的网络、信息生产设备;流动资金投资主要使用方向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管理,规划、子平台协调整合等经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