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特点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国际交流日趋频繁,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英语学习之于大学生,无论是毕业求职,还是继续深造,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尤其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语法知识的大学生而言,词汇量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水平的高低。

词汇如此重要,反观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发现词汇环节很薄弱。其主要表现为,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词汇,又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虽然明白词汇的重要性,但课时的限制和词汇学习须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特点,使很多教师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个人行为,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对学习策略和认知方法讲解也不足,导致学生对词汇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习实践缺乏有效策略的指导,从而使词汇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且难以持之以恒,词汇积累的量变到语言水平提高的质变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已成为词汇教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和改革尝试的关注热点。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教”总应该以“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以阐释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为己任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作用和指导意义都是不应被忽视的。学习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发达的领域之一,流派众多,观点各异,在具体研究和实践中理应综合、系统地予以分析,以博采众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现有文献大多侧重孤立地对单个学习理论或流派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进行阐释,且重“教”轻“学”的倾向明显。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学习理论的三大流派,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学习的性质、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分析了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我们研究和理解词汇学习,形成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策略。本文尝试在综述三大学习理论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就其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二、三大学习理论流派主要观点评介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最早发展的领域之一,而语言学习研究又是学习理论最早开展研究的领域。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最早对学习进行的实验研究正是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人类语言学习的研究[1]。一个多世纪来,由于众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对不同的问题感兴趣,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主流流派。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源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和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格思里、赫尔、斯金纳等[2]。虽然学派内部观点不尽一致,但有着共同特点,即把刺激-反应作为所有心理现象的最高解释原则,把一切心理现象或所有的学习都归结为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强调研究外显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强化所起的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的原因在于外部的强化,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学习研究应重知识习得、重技能训练等外部行为的研究[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等[4]。相对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机械的,认为学习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学习不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和认知,以形成认知结构实现的,其强调学习的内在因素,注重学习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的研究。认知学习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主张学习是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外部行为本身的变化,客体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才能引起对刺激的行为反应,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研究应注重人的智能培养。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问题,而过于关注以动物为对象的实验研究,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的批判,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关于学习的本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既不同于行为主义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实现外部行为改变的观点,又不同于认知主义的内部认知结构改变的观点,而是认为学习就是个人潜能的发挥,是人格的健康发展。以此为前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承认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强调学习资源的提供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认为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情感参与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1]。

三、学习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词汇的教学策略

1.充分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

不管是认知主义对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主动意义建构的强调,还是人本主义对学习者天生学习能动性的承认,都体现了学生的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兴趣是与情感参与密切联系的,这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推崇的,认为高效率的学习不应只是“理智的活动”,而是一种情感与理智并举的活动,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观点相一致。此外,~汇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主、持续学习的特点,也决定了兴趣之于词汇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为,对于词汇教学而言,一旦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当今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学习基础且大多对英语学习有较高的重视程度,但长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与词汇学习相对低效、枯燥的特点,使很多大学生对词汇学习依旧兴味索然。这就需要老师在词汇教学中首先分析、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基础,并据此设计激发其兴趣的教学内容和策略。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指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后者指对学习过程所产生结果的兴趣,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学习过程便变得枯燥乏味,从而难以维系;而没有间接兴趣的激励,则会导致目标缺失,动力不足。因为大学生学习目的相对比较明确,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也有足够的认识,所以这里特别强调直接兴趣,即学生对词汇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

具体地讲,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讲解构词法、引导学生将词汇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融合、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词汇微学习、移动学习、多模态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直接兴趣。

2.注重对词汇学习含义和策略的讲解

尽管词汇学习仅仅依靠有限的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是不现实的,但这绝不能成为教师忽视课堂讲解重要性的理由。诚然,如果教师仅止于对单词音、形、意的叙述,课堂讲解确实没有多大意义,教师此时只不过是词典的“代言人”和“搬运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内部加工,而所学知识内在的结构性则是学习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对词汇学习含义和策略的阐释使词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更有章法,而不是刻意追求多讲解几个生僻单词。因为学生一旦对词汇学习含义有了深刻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词汇学习本身就会变得更有意义,而不再只是死记硬背。随着学生词汇量的日益增大和学习策略运用的日趋纯熟灵活,词汇学习的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3.科学实施评价反馈

科学实施评价反馈,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三种学习理论都强调评价反馈对学习的重要性,但含义各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旨在通过反馈,实现对学习行为的巩固和强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重视通过反馈和评价调节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进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评价反馈则是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旨在促进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三种评价反馈理念的优势所在,灵活运用并不断新评价反馈策略,做到既强化学习行为、调控学习进程,又保障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词汇学习的初级阶段或针对词汇基础较弱的同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模仿、重复、强化学习会更有效率,如课堂听写、竞赛都是不错的形式。在词汇学习进阶阶段,学习者已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和学习策略,基于认知策略和进程的评价反馈则更能保障词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如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手机词汇学习软件、运用专业词汇分析软件结合朋友圈、微信群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当学习者开始侧重在口语和写作中对词汇进行合理、艺术地运用时,自我评价和反馈则更有意义。此时,教师只需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测量工具即可。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学习理论虽然观点各异,有的甚至针锋相对,但在有效指导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并不矛盾,只是视角不同、出发点和侧重点各异。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本着实事就是的态度,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而努力构建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20.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245-02

语言学习的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模式,即利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模式,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发展,CALL模式已发展为WELL(Web-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模式,即利用网络辅助语言学习的新阶段。近年来,对WELL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相对于实践研究,对其进行的理论基础研究却显得苍白和匮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对WELL模式理论的探源就不可能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活动。文章将主要梳理、研究WELL模式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和认知主义理论基础。

一、WELL模式的行为主义理论基础

自从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以来,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网络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兴起开始的。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创始人是约翰·布鲁德斯·华生。华生认为,行为的所有方面,包括情感、情绪、思想等,都可以用客观的“刺激—反应”术语进行讨论。桑代克是联结主义心理学说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者。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心理实验的发现,提出了有关人类学习的三条主要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效果律是指,在对同一情境所做的若干反应中,那些对学习者来说伴有满足的反应,或者紧跟着满足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就会愈加牢固地与这种情境相联结。练习律是指,对一种情况的任何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将随着该反应与情境联结次数的增多,以及联结的平均强度的增大和延续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准备律是指学习现象受制于学习者的生理机制。学习离不开神经元的突触活动,神经元的突触随着练习而改变。斯金纳在华生等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认为,人类的习得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由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过程建立起来的,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对一定刺激的应答反应,因此被称为“应答性条件反射”;另一类习得的行为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或许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因此被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刺激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行为是“反应—强化”过程,也就是说在行为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反应后得到何种强化,而不是反应前出现何种刺激。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比较持久的变化。行为主义者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认为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行为变化的原因是当前行为的后果,即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认为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按照合乎要求的反应次数以及各次强化之间的时距进行适当组合而做出的各种强化安排,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是对行为的控制。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可以从对操作条件反射的研究中总结出学习规律。因此,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形成了学习与计算机相联系的思想,从而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和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CALL模式教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将学习者置于某种特定的环境里,给他某种特别的刺激,当他对刺激做出明确反应时学习就发生了。认为教学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教师则是信息的呈现者。这种理念和思想符合早期CALL模式的教学理念。

二、WELL模式的认知主义理论基础

(一)认知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以认知主义理论作为WELL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当认知心理学开始占统治地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也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向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中,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认知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客体(学习资料)与主体(学生)本身所具有的某种认知结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的认识水平、认知特点、认知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是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和理解的过程,学习是由接收、短期存储、编码、长期存储及提取信息等几部分构成的。学习过程被理解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爱好、兴趣和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当前的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在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中,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主体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动作,在内部构建其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在认知主义理论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积极做出选择、注意等反应,积极组织已经掌握的信息来实现信息的学习,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所以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的获得。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合理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这种理念和思想比较符合WELL模式的教学理念。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布鲁纳、奥苏贝尔和安德逊等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他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认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他重视学科内容的组织,他强调说,任何概念、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识的形式来理解它。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认为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也是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的基础。

奥苏贝尔也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在对学习类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两种类型。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号表示的观念,以非任意的方式和在实质上(而不是字面上)同学习者已经知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要实现有意义学习,真正掌握知识的意义,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学习,否则就是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能否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

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著名学者是安德逊。安德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一种思维适应控制方法(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该方法强调高级思维的控制过程,试图揭示思维定向与思维转移的控制机制和控制原则,安德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建造认知型学生模型,以实现对学生求解几何问题思维过程的自动跟踪与控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所研制的“高中几何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是当时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指导CALL模式的杰出代表作。

三、结语

通过对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的梳理和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计算机辅助语言的CALL模式还是网络辅助语言学习的WELL模式都可以从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主义理论中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WELL模式教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2-074-05

一 问题的提出

国内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的研究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重点,而从哲学认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此进行的研究不多。历史角度的缺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理论和模式的重复;哲学认识论角度的缺乏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对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学的研究的本质认识不够。用历史的方法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去审视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应用于外语教与学在过去的10多年中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由客观主义范式向建构主义范式的转换。这一范式转换表明信息技术在外语教与学中的应用观发生了质的变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与学有机整合起来,走出“应用――淘汰”的怪圈。

二 客观主义范式的滥觞与统治

1.近代哲学认识论――客观主义范式的滥觞

从哲学这个词的词源上来说,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是与知识的获得分不开的,可以说“知识”和如何认识“知识及其获得过程”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对确定性知识的渴求自古就存在,只不过直到文艺复兴之际,这种被长久压抑的渴求才被释放出来。建立在近代哲学认识论基础上的学习观通常认为知识的标准在于清楚明白,获得确定的知识必须依赖直观。基于直观的经验主义传统对后世的许多教育学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17世纪的夸美纽斯到19世纪的裴斯泰洛奇再到20世纪的杜威,这种传统形成了一条沿着培根思想路线发展的、影响巨大的历史轨迹。夸美纽斯接受了培根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并把它发展成为直观学习的方法,瑞士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裴斯泰洛奇继承和发展了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并构成了自己的认识论。他认为,人的认识从感觉开始,通过观念的加工,转入思维,最终形成认识。

受直观教学法影响,人们一直致力于把语言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献给学习者。与说本族语者直接交谈当然是最直观的了,但这一点也不现实。视听媒体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如何直观展示语言的问题。1918年Clark在MLJ(ModemLanguage Journal)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留声机上录制的话语对语言教学帮助极大,其教学实验十分成功,证明了留声机讲授语调的教学优势。1912年,美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广播,这标志着收音机进入了教学领域。作为留声机应用于教学的一种延伸,收音机用于语言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远距离进行教学。1920以后,广播教学在世界各地兴起。wipf的研究讨论了短波收音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13条重要功能,如:它可以帮助收听者更大范围地接触各种外语表达方式;可以在语境中教语法;学习者能听到正常语速的目标语,原声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等等。

与此同时,视觉媒体也开始进入教学领域。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的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学》一书,主要内容是向教师介绍如何摄制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1920年,无声电影开始在被用于教学。1928年.1929年间出现了有声电影,并很快应用于教育和教学。随着有声电影和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视听教学逐渐兴起。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范式的第一次浪潮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这是针对冯特学派理论的不足而在美国首先发生的一场心理学革命。它一反传统心理学主张对人的意识进行研究的观点,主张心理学不应只是研究人脑中的那种无形的像“鬼火”一样不可捉摸的东西――意识,而应去研究那种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人的行为。

针对语言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语言是一种习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逐步形成。

(2)语言习得过程中,外因是内因变化的主要因素。

(3)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是按照操作制约的过程进行的,即发出动作――获得结果――得到强化。这是儿童习得语言最基本的客观规律。

(4)语言行为需要积极强化才能形成并得到巩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语言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认识论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反复、不间断的语言训练过程,强调语言学习外部因素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意识到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原则,以及积极强化与语言习惯形成之间的相互关联。在教学方式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刺激――反应――强化。即教师提供语言训练素材,学习者不断实践和重复,并得到学习上的奖励(包括教师口头奖励以及学习成绩等),最终学习者的语言实践内容以行为的方式而固定下来。在教学内容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不间断的实践中,逐步达到流利表达的效果。早期的机助句型练习程序就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强化机制而开发的。

20世纪60、7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学家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开始使用计算机,加上现代教学理论的出现,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改革铺平了道路。计算机应用于语言教学的项目几乎全部出现在美国,如斯坦福计划、PLATO系统、Dartmouth系统、Essex大学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都是编制计算机程序,对学习者进行词汇、语法、翻译等技能的强化练习。这一时期也被称作程序教学阶段,即学习者严格按照计算机设定的程序进行技能强化,通过不断的强化巩固语言技能。

实践表明,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程序教学法在语言学习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词汇学习、语法学习及一些句法练习等。此外计算机辅助的程序教学法相比较教师而言,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提供更为及时的反馈,也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在这一时期,计算机充当了老师的角色(computer as tutor),亦称CALI(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阶段。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客观主义范式大行其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中期受到了来自认知主义学派的挑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外部刺激尽管重要,但不能说明行为的原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产生的,而是按照特定认知心理过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如美国著名

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obert M.Gagne)认为,最典型的学习模式是信息加工的模式,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进入人的感受器(如视网膜或听觉感受器等),转化为神经信息,抽取该刺激的基本特点进入感觉登记。被感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当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要经过编码过程。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根据这一理论,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就不应当只是简单的程序教学,而应当把焦点放在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过程,让学生对语言输入、输出进行一定量的选择、控制、互动活动。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有多种模式,其中双重编码模式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双重编码模式是指人在贮存信息时,既可以用言语――序列贮存来编码,也可以用映像――空间贮存来编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是双重编码模式的生动体现。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计算机不仅充当教师的角色,而且是教与学的辅助工具,刺激手段以及知识载体,如文字处理、拼写与语法检测、公告及协调功能。

1984年Higgins和Johns出版了专著《语言学习中的计算机》(Computers in Language Learning)。1986年Bmmfit,Philips和Skehan出版了《英语教学中的计算机:从课堂的角度看》。这两本专著的出版标志着CALL(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Leaming)开始向任务教学和交际功能发展。Higgins和Johns提出了CALL的研究任务之一是,基于文本的交际语言重构,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完形填空练习。

为了能够动态地表示学生的知识状态并据此给学生提供贴近需求的学习材料,卡内基梅隆大学卡波纳(Carbonell)尝试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应用于CAI系统,并设想了这样一种教学系统。该系统有一个包含教学主题材料和教授教学规律的知识库,能够用自然语言与学生对话,能够以自然的方式从它的通用知识库里面生成问题和反馈。Swartz和Yazdani于1992年出版了《外语学习智能导师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for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Holland,Kaplan和Sams于1995年出版了《智能语言导师:理论决定技术》(IntelligentLanguage Tutors:TheoryShaping Technology),这标志了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和利用。

4.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共性

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导致的必然结果是――哲学家把知识定性为“客观的”、“普遍的”和“中立的”,事实上,这是现代哲学对知识性质的概括。首先,知识是外在于“学习主体”的,是客观世界的表征,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其次,教学过程便是客观知识的传播过程。行为主义也好,认知主义也好,都把学习过程看作是把正确的知识从教师头脑转移到学生头脑的过程,练习过程便是重复输入客观知识,考试过程相当于从头脑中提取储存的知识。因此,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尽管存在种种差异,但都属于客观主义的范畴。

三 范式转换一从客观主义到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是朝着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的,这就是在维果茨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对知识建构的观点各有侧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知识不是客观的,而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的,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经验吸纳或者对旧的经验进行改造的过程。这里所指的具体情境不仅指物理的情境,也指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情境。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发生认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皮亚杰㈣不同意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强化”的简单过程,提出了s-(AT)-R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timulus)被这个个体同化(assimilate)于认知结构(texture)之中,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response)。这一思想对当代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缩写为CLT)有很大的影响。CLT是对传统学习理论的批判和发展,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建构主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革新传统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但却是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使真正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成为可能。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手段所具有的优势,非常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1.初步的转型过程

80年代末,教育者日益感到CALL的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外语教学中,计算机大多用于教授一个个割裂的语言结构或针对某种技能进行训练,却没有触及语言学习的核心部分。而语言学习不完全等同于知识或技能学习,它还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仅提供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还应当创设真实的社会交际的机会,例如让学习者合作完成某个真实的任务、共同学习某项内容、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等。学习者将在交际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也正经历着飞跃的发展,即从PC机到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并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记忆的重要性相对下降,高效地获取信息,进行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需求急剧增长。这种时代背景也对外语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借助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阅读、写作,从事真实的交际与合作,培养跨文化意识,发展自主的语言学习能力,这些已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任务。与之相适应,教育者试图发展一种更为整合的CALL模式,使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使用语言,并把各种技能整合到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中,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Networ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NBLT)应运而生。在NBLT环境下,学习者的交流对象是同样使用这套系统的其它学习者(human-to-human communication via computer),计算机主要是用做交流的媒介。网上的CMC(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交流形式有很多种,从实时的网上聊天(On-line Chatting),到非实时的电子公告栏(BBS),电子邮件(E-mail)和邮件列表(Mail list)都属于这个范畴。

CMC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向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与学的

一个过渡阶段。从技术的角度而言,CMC阶段尽管在名称上还是计算机辅助交际,但实际上它是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这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从应用角度而言,CMC的应用还是持“工具观”(computer as t001),即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交流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还没有达到整合的高度。

2.新的范式形成

1985年,美国启动了一项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 2061),该计划最先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互整合的思想。该计划在1985年启动,1989年正式公布。1993年,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i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在该文件中正式被提出,即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成为了国际教育界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在这一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外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信息化的外语教与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教材的多媒化。语言教材已不仅限于纸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教学内容网络化、结构化、动态化。

(2)语言资源全球化。利用网络,特别是Interact,学习者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音频、视频资源。

(3)学习自主化。由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全国大多中学和高校都建立了供学生自主学习的中心。

(4)教学模式多元化。信息技术支撑的外语教与学鼓励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被打破,基于信息技术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应运而生。

(5)教学管理自动化。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CMI)可以进行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学生学习情况监控、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等。

(6)信息化教与学环境。这里所说的信息化环境,决不仅指硬件系统,而是硬件、软件和人机环境三者有机组合的综合系统。在此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计算机网络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篇4

作为学校的烹饪专业骨干教师和信息化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本人对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专业教学充满浓厚的研究兴趣与热情。

1.理论依据

1.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动了教学机器、个性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完全由自己选择,利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究与学习。

2.网络教学平台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2.1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学习空间,围绕着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与分享,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这也是人们从事现代社会各种职业的有益手段1。例如在烹饪原料知识课上,一名学生在网教平台上学习时,就利用自己在网络上找到的flash,非常简单清楚地说明了土豆和萝卜在分类上的区别,他把这段flash在网教平台上和同学们作了分享,不仅帮助我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同时逐渐认可网络学习的方式,进而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日渐浓厚。

2.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

在云南省的一项“中职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的调查中显示,31%的学生选择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而与此同时,在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痛的问题就是———学生上课玩手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利用他们心爱的智能手机来进行学习。早在几年前,我就曾在烹饪营养与卫生、烹饪原料知识等课程上进行了尝试,在课上,我先将学生分组,然后将课程内容分解成几个主题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中,鼓励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百度搜索,收集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料,不但拓展了教学内容的知识面,更是成功地把手机从“游戏机”转变成为了“学习机”。

3.网络教学平台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3.1网络慕课

慕课(MOOC)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手段,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即教学平台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的优质性、教学质量的可控性以及教学环境的交互性2。目前我校使用的超星泛雅平台,其实就是一个慕课平台。目前,我对自己所教授的烹饪专业的网络课程,基本都是采用类似慕课的形式。以我基本完成的网络课程“中式烹调技术单招复习”为例,该课程主要是为我校烹饪专业综合高中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复习所建立,根据教学需要,分为两个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专业理论部分,我将“中式烹调技术”这门课中主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了归纳与提炼,在平台上,供学生们利用手机或电脑终端进行复习,同时利用课程测验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了解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在课堂加以重点分析与讲解,以提升复习课的效率。第二个模块是专业技能部分,我将单招考试考纲中规定的技能项目拍摄成视频,上传至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上、课后的练习中进行观摩和模仿练习。学生将课后训练的图片也通过平台反馈给我,让我可以随时发现他们在技能训练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该课程完全对外公开分享,即使是非本专业甚至非本校人员都可以在线进行完整的学习。

3.2微课空间

微课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视频记录3。微课的特点是内容短小精炼,与学生学习时间碎片化,很难长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的情况相适应,在教学中使用微课,很多时候能够有效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4。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给了微课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将制作的微课投放至网教平台,可以使得学生比较轻松的大量获取一门专业课的微课资源,可以对一门课程中的一些教学难点进行细致的学习。例如我在“中式烹调技术单招复习”这门课程中,将一节有关“上浆”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平台,希望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上浆”这一理论知识,突破该部分的一大难点———浆液的调配与适用范围。

4.结束语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使用,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涌现,更是让更多的职业教育教师投入到其中来。作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拥趸,我深信网络教学平台在中职烹饪专业的教学中会给我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我们不应该去逃避,而是认真地去学习、探索,将这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技术运用到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去,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作为我校烹饪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积极尝试利用网教平台作为常规的专业教学手段,取得一点心得,并对此项研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参考文献:

[1]杜志梅,卢艳华.网络教学助推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5,(31):54

[2]中.基于职业教育的多重视角探讨“慕课”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2014,(29):167-168

篇5

一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简介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在实验室中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规律,另一条是在真实的学校和社会情景中探究人类学习的规律,研究如何改进教和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因此,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大中小学教师因为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也具有掌握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实践基础。我国传统教育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我国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提出过一些闪耀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教学原则,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将孔子和荀子的言论合在一起,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中所特别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合一的知识学习原则。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在我国学校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发挥着作用,而且即使在今天也不失其先进性。在国外,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思想也早有萌芽,例如,19世纪前后,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的教育思想中就包含了教学要使学生的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重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讲究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程序等教育心理学思想;捷克的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提出了许多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理、原则,如教材必须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等。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基础。1913~1914年又扩充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工作、疲劳与个别差异》三卷本。书中提出的学习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以及个性差异观点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用普通心理学原理来解释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60年代开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渐趋集中,教学与发展、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差异心理、德育心理、教学策略、教学评估、教师心理等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学校教育服务的研究取向日益明确,教育过程的探讨、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等受到高度重视,这种研究取向一直延续至今。另外,教育心理学家还把视野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把学校和课堂看成为社会情景,对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受到重视,而且这种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而迅速深化,如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学习的自我监控问题等都得到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深刻地影响着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渐趋完善,在如下四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主动性,即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即从内部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研究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研究元认知、学习的自我监控机制等;(3)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即“学习共同体”的营造,教学情景的设置,以使“学习共同体”中成员能够共享教学环境中的一切学习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合作交流活动的组织,等等;(4)把学生的学习看成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上的建构活动,研究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近来,由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领域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以学校教育为背景,由于各民族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如何使教育心理学研究植根于本民族的教育、心理文化传统之中,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来理解、解释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生活,是今后教育心理学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实际上,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学家们也都提出了心理学研究本土化问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以普通心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进一步在学校情景中进行有关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个别差异、教学评价和测量等研究,从而更加深入地认清学生学习以及学校教学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改进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在一个有效促进认知和情感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应当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以下我们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学习心理概述

只有了解了学生“学”的规律,教师才能真正把握“教”的规律。为此,广大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研究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迁移、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等问题。这些也是学习心理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什么叫学习?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个定义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既可以来自外部刺激,也可以通过练习获得,但无论从那种途径,都必须通过个体与环境之间反复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次,由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既可以表现为直接的外在行动,也可以表现为内部心理结构的改变,当然,这种变化必须是比较持久的。

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除了有组织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的学习外,还包括行为准则、态度等的学习。实际上,就现代社会生活而言,日常工作、生活都包含着学习。学习是一个经验的获得和累积的过程。

2.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与人类一般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特点是接受—建构式学习。也许有人认为,接受学习一定是机械的、被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谓接受学习是指这种学习本身是占有人类社会已有经验、把别人发现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并使其成为自己辨别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的过程。由于经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反映客体时所产生的主观产物,因此,经验的接受和占有不能像物的接受那样,在既不改变性质也不改变存在形式的状态下进行。经验的接受过程是主体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也即是一个主体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主体必须处于一种十分主动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运作,才能完成构建过程,真正地“接受”相应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学习,从结果看是“接受”了已有经验,而从过程看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验建构过程。顺便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人片面强调创造学习(或发现学习),否定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已经造成一定的教学思想混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学生学习的接受性本质可以派生出一系列特点。首先,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是已经整理好的、客观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经验,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的获得在学习动机、过程和学习条件等方面,都有特殊性。其次,学生学习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正确有效的启发引导下,理解已有经验的意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再次,由于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因此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从学生的直接需要出发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建经验结构的过程首先是从模仿建构已有经验开始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建构过程的完成主要依靠理性思维。当前,有人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学生的学习一定是在主动状态下的,只能以学生的直接需要为教学的出发点,这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曲解,不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实际上,正因为学生学习有强制性、被动性一面,才需要教师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学习理论试图解释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内在规律如何、具体过程怎样、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等等。古今中外,在对学习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心理学家的哲学基础不同,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因此形成了众多流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篇6

一、引言

当今世界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竞争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质上也是学习的竞争。学习在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自主地进行学习,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学习的本质, 不仅有助于人们学会学习,而且有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奠定理论和现实基础。

认识学生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对于教育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古代许多哲学家都提出过有关学习的创造性思想,不过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有关学习的实验研究,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依据不同的材料,形成了各种流派的学习理论。

二、西方相关学习理论综述

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过程、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认知学习理论到现代的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以行为主义原则为基础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习范式。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学习理论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斯金纳提出的以强化为核心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学习者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如刺激、强化)的变化,从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主观意识。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学习理论是Jerome S. Bruner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理论开始重视研究学习者处理环境刺激的内部过程和机制,用S―O―R(O即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模式来取代简单的没有大脑参与的S―R联结,强调有机体的学习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对于人类经验重新组织的过程,主张人类的学习模式不应该简单地观察实施刺激以后的有机体的反应方式,而应该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应该强调不同类型的学习有不同类型的建构模式,主张在教学中要加强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比重,运用同化与顺应的方法有效地促成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建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代表性的学习理论是Piaget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Vygotsky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并且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braham H.Maslow(1908-1970)和Carl R.Rogers(1902-1987)。人本主义主张研究整体的人,反对把人分割为各种要素,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以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单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产生作用。

三、从学习的内涵入手来理解学习的内核

对于学习概念的把握应注意学习的主体、条件、结果三个要素,而这三个要素的完整的组合就是学习的实质,即学习是个体通过后天习得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进行的使其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改变的活动。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较全面地理解。

1. 学习是人和动物都会发生的活动

学习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不仅有人类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包括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的学习是人积极主动地进行的活动,而动物的学习仅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只是为了适应环境。

人类的学习涵义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类以语言为中介, 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涵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 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人类的学习与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是人的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 但又有其特点: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课本是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变成相关的知识,学生是通过课本知识了解人类的间接经验,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地进行的。

2.学习是一种凭借经验而进行的活动

也就是说,学习一定要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经过反复的练习后发生的行为变化,个体的成熟乃至衰老使其行为发生变化的改变不能称之为学习。

3.学习所引发的变化既包括行为的变化,又包括行为潜能的变化

也就是说学习所引发的结果不仅有外显的行为变化,而且还有内隐的变化。所谓内隐的变化,指的是那些不一定在人们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却影响着人们未来的变化。

四、新课程理念下对学习内核的理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 允许学生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

从新课改的理念上说,真正的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具有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健康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1997年由我国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先生以《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为题,从西方引人到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从此,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茁壮成长。在这十年期间,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到对此理论地狂热一路走来,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也对我们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学习、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古今中外,对学习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的时代对学习也有不同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纵观对学习的定义,可见学习由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之分,从广义上来讲,学习包括个体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而狭义的学习即人类的学习,则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从狭义的学习概念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学习理论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学习的专门理论。学习理论是心理学最古老、最核心、也是最发达的领域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基本的或核心的理论。自从心理学从1879年建立第一个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长起来。100多年来,各派心理学家都将学习作为其分析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他们对学习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不同派别的学习理论。迄今为止,对学习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有两大派别,但这两派别当中又有不同的观点和新的小派别。第一大派别就是以华生、期金纳、桑代克等为代表的联结派,他们倡导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简单联结形成的。第二大派别就是以格式塔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贝尔、皮亚杰、维果斯基等为代表的认知派,他们倡导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基本主张是学习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是个体头脑中经验的重组。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内广泛被使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实质也属于认知派别,只是相对而言,它更侧重于研究学习情境并发展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广泛在西方流行起来,它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理论发展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是属于现代认知派别的一个分支,更加重视社会情境对人类知识建的重要性。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术具备建构主义所需要的特征,通过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要素的控制能够很好地营造认知环境,有效地迎合了建构主义的要求,这是导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重视的一个重要特征。借助信息技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义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理论,对国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起着重要的影响,有些人甚至怀疑教师存在的意义,认为教师可能将被取消。近两三年来,人们逐渐回归理性,开始冷静地认识和对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人类学习的积极影响

传统环境下与信息技术环境下人们的学习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它关于情境设计、交互式学习等观点。正是现代信息技术迎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从而在教育领域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然我们也应该辩证地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国内对学习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先来看看其积极的影响。

2.1对人类学习观念的变革

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当中,人是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当然在教和学组成的双边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评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以及学生被当成灌输的对象等等。所倡导教育者的新理念,如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而向全体发展学生的理念,以及受教育者的新理念,如学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一个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这种理念都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人类的学习观念也由原来的被动的过程变逐渐地变主动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影响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也是在于人们陈旧的观念。在学习中,高效的自主学习模式难以推广,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的被人教的依赖,懒惰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改变,也难以改变。

2.2对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讲,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人类将学习狭隘地理解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高层次来把握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现代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从印刷时代跨入了信息时代,这是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这就要求人类要适应新的环境,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人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变革。学习是学习者个体所从事的主要活动,学习者根据学习材料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如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还是在实践中去学习。通过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者能够将多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避免在传统单一环境下学习的发生。

2.3对学习资源的变革

学习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学习资源包括一切有助于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因素,包括信息、人员、教材、设备、技术和环境。在基于资源的学习当中,学习资源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传统的教学以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为基本要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垄断者,学习是问题的被动接受者,教材是学生唯一资源。而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设计社会情境,学习者可以利用身边的各种有助于学习的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资源成了学生认知的工具,成为学生用来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数据处理及思想表达的手段。

3信息技术环境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负面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必将继续影响着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理论,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水平的现实情况下,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师的要求过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倡导的情境创设等观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的教师队伍结构复杂,层次水平相差较大,对新理论的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不能盲目跟进,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另外一个方面有些知识适合于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让学生掌握,而有些知识不适合这种理论来让学生掌握,有些知识还需要强化或练习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所以,人们的学习活动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情况来定。

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较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有很好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来支持。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多数学习者的软件硬件水平达不到条件,另一方面教师的构建学习环境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也相对不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使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论,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1000万教师的国家,也需要国家巨大的经济投人,逐步来改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软硬件环境。

3.3建构主义本身也存在不合理的观点,不能一味地学习和运用

篇8

一、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学习者获得新的行为经验的过程,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练习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练习者需要系统反复的练习或者经验,才会发生行为上的变化。如标枪项目中,助跑与最后用力相结合是教学难点,教师通过教学讲解示范,学生通过观察形成动作表象,通过大脑对动作进行回忆,学生对观察后的记忆内容反复进行练习,尽管在回忆的过程中可能并不完整和准确,但是学习的过程是正确的。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解示范回忆练习回忆练习反馈重复练习实现目标。

1. 运动技能的定向阶段

学生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表象,这个阶段是人的大脑对技术动作的认知探索和定向。学生通过对动作的讲解示范,机体接受刺激,在大脑中形成零散的行为记忆。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每个动作上的正确示范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对学生学习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表现某种技能,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2. 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

通过对技能的定向,学生可以掌握部分动作,并且能够简单的把各个环节的动作结合起来,形成连贯的动作。学生的神经逐渐处于分化状态,兴奋和抑制在空间和时间上更加准确。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紧张程度有所减缓,动作准确性提高,多余动作逐渐消除。但是此阶段动作技能处于初步形成过程,对动作的结构和联系还会比较模糊,学生可以根据在大脑中已形成的动作表象去评价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3. 运动技能改进和完善阶段

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学生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会更集中与精确,注意范围扩大,各个动作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大脑经过对刺激的反应和强化练习,动作之间彼此形成了稳定的联结线;学生经过不断的强化练习,在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定向阶段和初步形成阶段出现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基本完全消失;自我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表现

1. 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运动技能学习中技术动作本身就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技能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在定向阶段,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为学生学习技能提供刺激,传授技术动作要领;学生接受刺激,即技术动作的被接受者,教师对学生的刺激做出的反应进行评价、反馈和强化。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建立榜样行为,给学生提供指导,设计出更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控制好课堂教学,不能任由学生自己的思想表现,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

2. 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不断地给予刺激强化,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达到形成一种习惯。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为学生的身体提供了保障,而且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增加;反之,如果让学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学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满地灰尘的场地和劣质的器械设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靠后天习得和经验产生,良好的环境中产生的刺激-反应更容易在学习过程得到强化,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避免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

3. 教学目标程序化

将教学目标分为若干个单元,再把单元分为若干个小步骤,学生每学完一个步骤,就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强化练习,然后进入到下一个步骤的学习。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前一目标是后一目标的基础,后一目标是前一目标的深化和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强化。只有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

4. 运用奖惩评价学习效果

在课堂学习中增加对学生学习技能的刺激,学生会更加认真学习动作;反之,负强化表现为突出惩罚而忽略奖励。例如,在跨栏学习中,初学者可能由于自身心理因素对跨栏产生畏惧感,害怕受伤,不敢大胆地跨过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将栏架降低或者采取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勇敢跨越。并且每次成功后对他进行表扬,这种外部的刺激会使他逐渐消除心理恐惧,增加自信心。强化是产生技术动作的一个因素,对学习过程中的正强化刺激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力。

5. 重视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

行为塑造就是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机体做出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行为。例如,学习标枪最后用力前,教师不断地诱导学生模仿鞭打动作,类似挥动鞭子去鞭打某物,以此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标枪最后用力的技术动作。行为矫正是用消退的方式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错误动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夺得别人的注意而有哗众取宠的行为,如果其他人对他的行为不予理睬,那么他的行为会逐渐消退。

三、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运动技能学习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受教师或者同伴等外界因素的控制,学生接受刺激后在练习和模仿中尽量做出同样的动作,并且不断进行强化,经过大脑回忆,形成技术动作联结的过程中反复练习达到稳定的动作。

1. 小步子教学

把运动技能按逻辑关系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学生的学习动作技能必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学习的错误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循序渐进地进行。小步子教学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

2. 积极反应原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是为了便于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主要还是依靠学生自己的行为来强化他们的学习。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很少有机会将学到的技术动作进行回忆、分析、比较。要改变这种灌输式的学习,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每一技术动作时,都让学生作出积极反应。通过学生的不断反馈,教师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 及时强化原则

当学生对技术动作作出反应后,教师及时根据反应进行评价,实现强化练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往往要化整为零,从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将技术动作分解若干部分,对每一部分的学习进行强化刺激,然后将若干部分逐渐形成联结,动作将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4. 自定步调原则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和速度。学生在以适宜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地强化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篇9

关键词:行为主义 幼儿英语

作者简介:陆晓波(197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英语专业本科,学士,江苏省镇江市大地幼稚园专职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儿童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2-0072-01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目前,儿童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越来越早,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在所有的教学时间里幼儿的活动都受到老师的控制,所以如何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更好地运用到幼儿英语教学中,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一、幼儿英语教学采用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原因

(一)幼儿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习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段是3-5岁,儿童在三岁开始就能使用语言规则来生成语言。但是幼儿此时自主学习能力很低,无法自觉构建外语学习机制,只能通过对教师的示范、讲解、说明进行模仿,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

(二)幼儿二语习得的过程特点

一般来说,儿童英语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前生产阶段、早生产阶段、话语生产阶段和中等成熟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让儿童接触第二语言中容易接受的词汇,强化听力,理解力,使其能就这些词汇做出反应,在二、三、四阶段则要求儿童从尝试应用简单对话进行交流发展到用二语思维同步对话。对幼儿而言,无论是学习单词还是句子,都会遇到发音不准的问题,此时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就至关重要,可见,行为主义的“学习使不断试误”过程符合幼儿二语习得的阶段性特点。

二、行为主义理论的精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行为主义的精髓有哪些?该如何运用呢?

1) 小步子原则。将教学内容按内在的联系分成若干小的步子编成程序。步子由易到难排列,幼儿每次只走一步,每完成一步就给予一次强化,从而能促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并通过这种小步子的教学一步一步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及时强化原则。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认为,一个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力量就会得到增强。遵循这一规律,“任务型”教学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精髓,一般来说,幼儿英语词汇学习的难点不在词义,而在其机械性,所以对幼儿来说就是重复反应,幼儿老师要设计有趣的英语游戏,在不同的游戏中来让幼儿强化对新单词和新句型的掌握。

3) 积极反应原则。幼儿英语教学的评价手段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反应能力,教师往往采取有形和无形的鼓励两种方式对幼儿的积极反应进行强化。有形的方式包括物质奖励、老师的口头表扬、所有同伴对做得好幼儿进行表扬等。由于幼儿学习英语通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有些幼儿由于年龄小,会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那么有形的奖励无疑可以增加他们的信心,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无形的鼓励来源很广,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同伴羡慕的表情等都会影响幼儿的积极反应。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儿童充满信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

4) 学习是不断试误的原则。幼儿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犯错,需要纠正,对于幼儿而言,这时老师就要耐心地纠正,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就至关重要。

三、行为主义理论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所产生的教学法

通过一种语言的学习,我们发现,“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自然的吸收能够使学习者更易于掌握某一门语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中得知。我们在为幼儿创建更丰富的语言环境的摸索中形成了一些教学法,主要有: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和交际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采用直观的教具,利用图画、手势、表情和动作等,直接教授英语,由于直接法注重丰富语言教学环境,所以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听说法:听说法提出学习语言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学习读和写。让幼儿反复收听和模仿,以保证幼儿学到纯正、地道的语音和语调。

(三)视听法: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幻灯机、投影机或教学电影,给幼儿播放出伴随着纯正地道发音的生动的画面。幼儿一边听,一边看,一边说。

(四)交际法:即游戏法,在教学中模拟生活场景,让幼儿进行英语的交际。

四、行为主义中重视学习中介性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幼儿学习英语时语言环境起关键作用,教师首先要重视环境的布置(物质环境和人际交往的英语环境),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刺激。物质环境是指教室、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在班级的墙面宣传栏上张贴的资料配上英语单词,选取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内容。

综上所述,现在幼儿英语教学应以行为主义教学观为主,教学以大量的操作性练习刺激幼儿产生有机行为并及时鼓励强化。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和幼儿二语习得的特征来看,行为主义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并对教学产生正面效应。

作为一种“潜流”,行为主义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幼儿英语教学行为之中,我们将更好地运用理论来为幼儿英语教学服务。

篇10

一、前言

自1954年美国学者Herbert Thelen首次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之后,学习风格作为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与学习风格显著相关(McLoughlin, 1999)。因此帮助学生了解、监控自身学习风格,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这对于远程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远程英语学习者通常年纪较大,社会角色多重,工作和家庭负担重,为解决工学矛盾而选择了远程学习以满足职业发展需要,面对师生相对分离的情况,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因次,研究开发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量表,帮助远程英语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特征,其必要性更为迫切。

然而,目前尚未看到针对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系统研究。仅有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和香港公开大学的张伟远博士就中国部分网络学院的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展开了相关研究。必须看到,已有的学习风格测量工具,特别是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测量工具均依据西方相关的研究和西方学习者的样本,难以准确地测量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构建符合我国远程教育英语学习特点的学习风格特征理论模型,并据此设计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工具,以帮助我国远程英语学习者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远程英语学习质量。

二、文献综述

(一)学习风格理论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风格的内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正如Thomas Bello所言,学习风格的定义差不多与这一课题的研究者一样多。总的来讲,学者们按照以下四大类对学习风格进行定义:

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稳定的行为表现方式

Dunn夫妇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的方式;Keefe(1979)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是学习者知觉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指标。

2.学习风格是学习策略

Pask(1976)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采取某种特殊的策略的倾向;谭顶良先生(1995)把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3.认知风格就是学习风格

Reid(2002)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采用吸收、处理和储存新的信息,掌握新技能的方式。我国学者程晓堂(2002)认为学习风格既是认知方式过程中识别、处理、存储和提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学习者解决问题时的出发点。

4.学习风格是一种学习方式

Oxford(2003)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一门学科、习得语言或解决难题时所偏爱的学习方式。

(二)语言学习风格的测量工具

20世纪50年代起,学习风格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和测量学等方面的关注,形成了众多理论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测量量表有:Kolb的成人学习风格量表(LSI)广泛用于计算机教育和统计学、艺术、咨询、健康、图书馆学、性别分析和职业培训等领域;Honey和Mumford的学习风格问卷(LSQ)是对LSI的改进,对管理者和管理活动的测量更为有效;后续的一些学者研究了LSI,LSQ不同版本的信度、效度等测量统计学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修订设计了一系列学习风格量表。专门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设计的测量工具主要有:感知风格倾向问卷(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简称PLSPQ)、学习渠道倾向清单(Learning Channel Preference Cheelklist)、和风格分析调查(Style Analysis Survey)。这三种语言测量工具中,感知风格倾向问卷题量比较适中,涉及面较广,在第二语言领域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在信度和效度方面也得到了初步的实证检验。

(三)外语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作用,并把“强化”看做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学习语言是对“刺激――反应――强化”这一链条的反应结果,学习语言被视为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环境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它特别强调学习者的客观因素。虽然近年来一些研究者认为行为主义已经过时,但科学地讲,行为主义在外语学习研究中仍然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即使是行为主义的坚决反对派,格塔式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考夫卡也承认行为主义思潮在确定心理学对象上对他有启示,他写到“从行为出发,容易找到意识和心理的位置”。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外语学习认知论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McLaughlin(1987)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一书中首先比较详细地讨论了外语学习认知论。Mitchell和Myles(2004)在《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一书中,把外语学习认知论分为两大类:信息处理论和建构理论。

信息处理理论主要就研究语言学习者如何处理语言信息以及如何处理外语随时间发展的能力。学习过程包括感觉加工、短时记忆加工和长时记忆储存。新知识学习主要发生在短时记忆加工过程中;影响学习的条件包括外部输入的信息的组织,在短时记忆加工中的新旧信息的相互作用以及伴随而来的知识编码,所以,学习的重点不在记忆,而在于编码。

建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在内的其他人的帮助而实现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实现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又要对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因此,可以说,从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中建立自己的知识和知识再现的观点称为建构论。

3.文化适应论

文化适应论是Schumann在1978年提出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学习理论之一。文化适应论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就要适应一种外国文化,学习者对外国文化的适应程度表现在他与该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社会和心理差距决定了学习者和目的语言的接触数量以及可输入目的语的程度,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小的时候,学习者接受的外语输入就多,吸收量就大;相反,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很大时,学习者接受的外语的输入就少,吸收量就小得多(刘润清,1999)

综上所述,研究者之所以不能在学习风格定义上达成一致,主要是因为学习风格本身具有复杂性。其复杂性表现在学习风格涉及的因素很多。在结合语言学习的特点和理论、远程英语学习者个性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笔者在本研究中所持的观点是: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是学习者在感知、思维和掌握新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持久性偏好。已有学习风格模型倾向于简化学习过程(Clerk,1995),而人的个性、认知特征是连续变化的。如果能建立起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多维模型,据此设计出的量表将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测定学习风格,同时在形成本土化的学习风格量表后及时修订,才能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研究,构建符合我国远程教育英语学习特点的学习风格特征理论模型,并据此设计出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工具,以帮助我国远程英语学习者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提高远程英语学习质量。

三、模型结构

从理论研究中可以看出,基于单一理论的线性模型便于设计量表,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但是不能全面描述并准确判断学习风格。为了从各个感知、认知和情感个性特征层面上较为全面地描述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根据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笔者用优势互补的原则,采用感知、认知和个性学习风格的相关理论,构建一个三维理论模型,从而设计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量表。远程英语学习者三维理论模型结构如表1所示。

(一)感知维度

该维度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与学习有关的感觉通道角度测量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在这个维度下,学习风格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和动手型。

视觉型善于通过视觉刺激感知学习内容或学习对像,如通过图像、图表和录像等。而对于没有视觉辅助的讲座、谈话等容易感到混淆和难以理解。

听觉型善于通过听觉刺激感知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喜欢听讲座以及与人交谈,并擅长记忆事物的名称。但在应付书面东西时却显得力不从心。

动手型喜欢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和有声有色的肢体来学习语言,喜欢走动,说话时表情丰富,爱打手势。如果所学词语所描绘的事物能放在手中并能亲手做一遍,就能很快学会该词语。

(二)认知维度

该维度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与语言学习过程有关的认知角度测量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在这个维度下,学习风格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

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指学习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信息上。场独立型者对课程的学习,重视概念理解并能自己赋予意义,喜欢探究发现式学习。喜欢自己独立尝试新的工作,学习中能通过竞争,自我设定目标并自我勉励,以激发学习动力。

场依赖型(Field Dependent)学习者倾向于从宏观上感知事物,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需要借用外资提供组织或结构帮助思维。喜欢与同学共同达到目标,希望得到教师的引导肯定;借别人显示工作的价值和提示目标,以激发学习动力。

(三)个性维度

该维度以文化适应论为理论基础,从与语言学习相关的心理特征角度测量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在这个维度下,学习风格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内向型/外向型、理性型/感性型。

内向型/外向型。内向型比较寡言,喜欢独立思考,做事深思熟虑。外向型的人爱说话,擅长社交,但容易冲动。学语言时乐于做大量的口语练习,但对需要独立完成的笔头练习可能会觉得困难。

理性型/感性型。理性型依据分析、逻辑和原则做决定,不掺杂个人因素。他们重视公平,关注情景中的逻辑性,做决定时采用客观标准。他们容易发现问题,具有批判性。喜欢清晰的目标,希望看到精确的、行为导向的认知、情感和精神目标。他们希望明确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应当做些什么。

感性型关注人性价值,重视和谐融洽。他们做决定时注重人的价值和需要,重视同情和协调。他们善于说服别人,善于帮助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喜欢小组练习,尤其是和谐的小组。

四、模型特色

(一)理论结构完备

目前较成熟的语言学习风格理论由于种种原因只考虑了学习风格感知、认知和个性特征中的某一层面,仅仅从其中一个层面来阐述学习风格。本研究有机结合了语言学习风格的三个层面,利用其互补性和关联性,力图构建一个理论较为完备的基础框架,从而较为全面地阐述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二)特征结构全面

考虑到现有理论模型理论单薄,基础构架不完备,只能用线性模型描述学习风格特征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了非线性的三维立体模型,力图将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基本特征包含在内,构建一个全面、丰富的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结构模型。

(三)可操作性强

本研究中“中国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三维模型”明确区分了感知、认知和个性三个层面的内容,便于据此设计学习风格测量工具,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的学习风格类型,帮助远程英语学习者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帮助远程学习设计者从不同角度综合设计学习环境和策略。

五、结论

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的三维模型从感知、认知和个性三个维度对远程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内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描述,笔者将根据该模型编制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量表,全面测量远程英语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从而有效地指导学习策略选择,达到提高远程英语学习质量。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74-03

作者简介:魏威(1978-),男,甘肃榆中人,硕士,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的迅速普及,促使高校的各专业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这也让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头兼顾的新形势下,各高校集中组织一批优秀教师和学生设计与制作了符合本校特点的各学科的CAI教学课件,以便用CAI教学课件进行现场教学和放在网络教室的远程教学模式下让学生自学。

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制作CAI课件必须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本学科教材中有所选择地挑选蓝本,应用教育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成优质高效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媒体CAI课件。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多媒体CAI课件中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 CAI)起源于上世纪的西方国家并迅速发展,上世纪末80年代初传入我国并渐渐发展起来。由于受到计算机和投影仪设备价格因素的影响,在我国高校CAI的普及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在本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对于现代计算机,从当初只能表现文字、图形和声音信息到现在还能包括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计算机都可以称作为多媒体计算机。它能同时获取、编辑、处理、存储、展示这些多样化的信息,使得我们对多媒体信息的组合、编辑和运用变得得心应手。

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信息容量大,重现力度强,使古板的黑板粉笔式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所以能极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而且能营造一种多样性、丰富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故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媒体CAI课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已被公认为是一种能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习者能力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我们在看见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那么应怎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减少它的副作用呢?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①学习的基本单位是条件反射刺激得到的反应,即学习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②人类学习的起源是外界对人产生的刺激,使人产生反应,加强这种刺激,就会使人记忆深刻。因此,只要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结果;③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链;④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

从应用方面看,CAI实质上是对行为主义程序教学的继承,它应用了程序教学中的以下6种基本思想:①教学分成很多基本部分及教学单元;②在以问题检验学生学习的知识后,即可任其继续往下学习;③通过呈现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作及时的强化;④程序的编制必须遵循一种学习模式并能探索每个学生知识的数量和保持知识的时间;⑤根据学生的错误反应提供补充材料;⑥程序必须尽可能接近学生的言语,必须有一个学生与机器之间的接口(界面)。其教学的整个过程,又可用以下4个步骤逐步进行:①用课件呈现教学内容 ;②用课件引导学习 ;③学习者进行独立思考与练习;④学习效果评估。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考虑到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应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系列规律与计算机的各种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恰如其分地加以运用,以符合大学生行为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完成学习。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完成整个课件的具体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内容设计

一个课件包括课程中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媒体内容,它们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内容设计是在综合分析学习者的身心特征后,按照主要使用者的特征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内容特征,以系统科学、现代教育思想、学习理论及学科教学理论为指导,将众多的教学内容设计得简单、明了、条理化,并考虑到系统科学信息论中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进行的课件内容的设计。其中尤以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导核心。

2.1.1 规则学习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提供给学习者关于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以及基本应用。主要是一些陈述性质的概念、理论、技术与应用。针对课程知识点,应用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原则,以及控制论中的信息变换和反馈控制原理,秉承现代教育思想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结合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课程学科教学理论,对课件制作与应用进行指导。

基于课程的特点,我们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斯金纳的直线型程序教学模式为主导。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是没有教师而直接交互作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等特点。他把学习素材形成的帧组成一个线性序列,要求所有学生按同一路径进行学习,而且帧和顺序是预先设计好的,以便让一个帧变换到下一个帧是简单的且包含尽量少的附加信息。因为学习步骤中的第一步都很简单,所以学习者很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熟悉教材内容。

这种直线程序教学模式符合教材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要求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我们考虑到对规则学习部分用多媒体编辑软件PowerPoint编辑多媒体电子讲义。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电子讲义时,最主要的操作是进行选定、链接、复制和粘贴,不像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熟悉语法并使用大量的函数或命令。它可以轻松地对多种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进行编辑与处理。所以,多媒体编辑软件PowerPoint是编制多媒体电子讲义的首选软件。

通过PowerPoint的设计制作,完全可编辑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电子讲义。但是,我们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并解决以下4个问题:

(1)运用课件在现场教学中,应该把教师的口头讲授和多种媒体演示有机结合起来,两者都至关重要,不能因为有了媒体的演示而忽略了教师的口头讲授。所以,在设计与编辑多媒体电子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师讲解和媒体演示在时间上的合理搭配,科学地安排讲解与演示互相切换的时机 。

(2)必须使演示所使用的辅助工具 (如文字图片的进场与出场的动画效果 )能帮助突出重点,但又不能让学生完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各种特殊效果上。频繁而过多地使用辅助工具,会使丰富多彩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顾此失彼,违背了当初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初衷。

(3)音乐、动画和视频等媒体的运用必须遵循内容第一的原则,过多而不切题地使用音乐和视频反而会使主题黯然失色。

(4)文字和图形等传统媒体要与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现代媒体恰当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

2.1.2 实例演示部分

学习部分的内容是以大量的文本和图表呈现出课程的主要概念、规则、理论、方法和说教式的实例讲解。但单凭这种抽象的纯文本和图表的概念形式,只能使学生对知识留下抽象的印象,不能把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事务中去。比如在这一部分中可选用互联网上下载的教学演示软件和几个自编的小系统的演示实例。

为了使学习者能掌握课程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实例演示部分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满足学生视觉感受上的特点,提供给学生一些直接经验,指导学生逐渐发展学习抽象规律的方法,然后自然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概念、规则、理论和方法应用。

2.1.3练习部分

在练习部分,针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后急切想知道所学知识的用处和检测自己在学习后的成果的特点,以及要求在学习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让学生强化知识的特点,我们可用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的知识对象中的Quiz测试题模板来制作试题测试部分。

用Quiz知识对象创建CAI程序的实例:Authorware包含很多可以直接使用的知识对象,其中Quiz测试题模板知识对象是测试的一个基本外壳,它为各种题型的练习测试设置全程变量,以便进行教学和管理。它支持CAI中常用的题型,如单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匹配排序题等,利用Quiz测试题模板我们可以制作出十分专业的CAI测试程序题集。

使用知识对象能够以可视化方式组织程序模块 ,有利于CAI的大规模开发,大大缩短CAI软件开发周期,降低软件成本。

2.2 结构设计

根据内容设计中的知识内容,考虑到大学生自觉和目的性强、认知准确、注意持续性长、逻辑思维能力和条理性强的特点,在设计课件结构中贯穿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结构清晰、明了和简单,不易引起学习者的迷航,所以课件的总体结构采用发散树状结构。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有选择地学习各模块、子模块和基本单元,跳过已掌握和不感兴趣的各模块、子模块和基本单元,其中的跳转操作完全由学习者自己随意控制。

整个课件通过PowerPoint的超级连接主要可分为3大部分:基本知识学习模块、演示学习模块和练习操作模块。在不同模块中还有其子模块,子模块还有一些基本组成单元,各基本单元还可能与其它模块中的基本组成单元之间有关联,这些链接可以通过按钮、图标、热文本等方式进行跳转,实现超媒体的链接,但这些链接的路径和方式较简单,不会形成复杂的网络状结构。这样的结构方法既满足学习者的身心要求,符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规律,且提供给学习者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充分表现教学内容。

2.3 界面设计

所谓界面设计,就是如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图片或模型,设计制作不同的热点以及背景,并将它们有机地安排在一起 ,成为一幅主题明确、内容醒目、画面和谐优美的屏幕布局。

考虑到当代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个性和使用计算机较熟练的特点,CAI用户界面要有很强的交互性、可控性和简洁性,使之更加适合他们的心理特征。界面设计整体风格要趋向简单明快、和谐优美。界面设计的构思从5个方面来考虑。

(1)简洁明快。使用CAI课件的初衷是便于教师授课,方便学生使用与学习,这样就要求它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堆砌。学习界面友好且简洁明快主要体现在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的简便上。每门课程都拥有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关键在如何合理地输出。需要精心设计每一帧每一屏的内容,且要避免拖沓冗余、机械堆砌。要经过缜密的设计和不断的改进,使CAI课件中不但要体现精练简洁的课程精髓,还要把一些抽象的难点形象化。在界面的设计风格上以稳重不失活泼、沉着而不枯燥、简洁不失重点和色彩明快而不夺目作为课件设计的主调。

(2)一致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课件的界面必须具备统一的风格。所谓统一的风格就是在背景的处理、字体的颜色、按钮的形式和动画的切换等各方面要一致。比如同级文字采用同样的字体、字号、颜色和背景图标;再比如整个PowerPoint的图表尽可能采用多种质感,颜色的变换要有规律,而不是随意去设置,等等。

(3)导航具备交互性和可控性。友好的用户界面必须具备高度的交互性和可控性。在不破坏课程完整性的前提下 ,应允许使用者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自由选择不同的分支。对于不同的使用者,都可按照自己的进度,改变学习策略和学习路径。课件每一章节的访问和退出等都由使用者控制,要充分体现优良界面的可控性和交互性。

“继续”、“返回”等按钮必须风格一致。统一的布局可避免使用者的误操作,也使人感到和谐优美。

(4)清晰可靠。清晰可靠是界面优良的重要因素。用户界面必然涉及到输入输出。所有界面提供的指令及信息要求准确、清晰、可靠、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使用者看懂设计者的用意和内容安排。相反,界面信息含糊不清会导致使用者误操作而迷失方向,既未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在界面设计时文字信息力求精练,意义明确、易读易懂,PowerPoint的本质在于可视化,就是要把原来看不见、摸不着和晦涩难懂的抽象文字转换为由图表、图像、动画及声音所构成的生动场景,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以求通俗易懂、栩栩如生。

(5)艺术美感。实践证明,通过对界面的精巧设计和完美的艺术构思,完全可以将教材中那些较为抽象、枯燥的内容依托计算机的特性转化为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欣赏价值的多媒体内容,使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具备艺术品直观、生动、形象的特征,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最终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在界面构图上充分考虑到各种媒体对象的基本构造和空间布局的平衡,符合美学构图的基本原则。力求做到主题突出、内容简洁、视觉明确、观察点集中。

2.4 交互设计

在整个交互设计中,注重的是交互的简单和友好。由于大学生都能灵活地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但不能进行过于复杂的操作,所以在这一课件的交互设计中对于每一界面中的按钮、热文本的操作都是采用简单的单击鼠标左键来完成,而鼠标处于热文本时,设计了鼠标的形状变形给学习者很好的提示。所有图形按钮都配有汉字说明来表明按钮的功能,这样设计使按钮的功能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3 结束语

多媒体CAI课件在内容、结构、界面和交互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教学中的“教”,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的对象的心理特征,根据相匹配的学习理论和与之对应的教学原理,让教学对象的个体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设计的科学性和美观性,合理运用现阶段各种成熟的软硬件技术手段。只有这样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评价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的标准是主题明确、交互性强,又便于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展现给学习者的不仅是组织完善的讲解,更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应用练习与自我检测机会。

篇12

对于什么是学习理论,目前人们尚未有一致意见。综合对学习理论的已有界定,我们认为,它是指对有机体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的概括性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派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材料,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规律与条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等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理论。外语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因此,揭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观点的总结与概括,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希望能对外语教学及科研有所帮助。

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1.引言

学习理论大体可分为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和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两大理论体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曾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对教育有过极大的影响,但也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美国著名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就曾针对斯金纳的《言语行为》一书提出了有力的批评。乔姆斯基认为用行为主义方法分析语言必定失败,因为它分析的只是言语表达的表面特征,而只有分析语法的深层结构才能揭示言语中的大量规律。他把语言学看成是认知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无论学母语或外语都要教给学生规则,学语言主要是学习、掌握语法规则而不是模仿,使用这些规则可以推导、转换、生成句子。斯金纳及其追随者曾试图回答乔姆斯基的批评,但没给人留下有说服力的印象,因此,虽然行为主义方法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强化规律等,仍在语言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思想已明显失去优势。

2.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起,认知学派开始转向对内部认知过程的研究,成为行为学派的对立派。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环境只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引起以及引起何种反应则要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观点有格式塔理论、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和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情境的领悟或认知而形成认知结构来实现的,主张研究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内部过程。

(1)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说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德国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有卫特墨(M.Werth-eimer)、考夫卡(K.Kottka)和苛勒(w.Kohler)。“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意为“能动的整体”。该学派主张心理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意识经验中显现的结构性或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经验不等于感觉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学习的实质在于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一构造完形(格式塔),学习是由于“完形”的出现、通过顿悟突然实现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对刺激的直接反应和动作是知觉历程的自然持续,受知觉支配而不受预定联结的支配。完形说肯定意识的能动性,强调认知因素(完形的组织)在认知中的作用,不仅对反对机械主义的联结说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但其理论基础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实验研究也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

(2)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E.C.Tolman)自称“目的行为主义者”,其行为观与早期的行为主义者不同。受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影响,他强调行为的整体性,注重从宏观角度分析行为。他认为行为是整体性的、有目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目的与认知这样的中介变量;行为习得在于形成对信号的预期。托尔曼还提出了学习的认知理论,认为连续完成一项任务会建立起符号格式塔(环境中的线索与有机体的期望之间已习得的关系)。这些观点使学习理论的研究有了新发展,但他所说的认知、目的、预期等仅是对行为的一种描述而没有认识到它们的本质。

(3)皮亚杰的建构论和认知图式理论

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智力发展进行了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和“认知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如“同化”(assimila-tjm)和“顺应”(accommodation),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同化”指学习者把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加工改变的过程,如果学习者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就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顺应”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同化使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以扩充,顺应则使认知结构在性质上得以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equilibration)。皮亚杰认为,主体的认识过程中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图式,schemata),通过对外界刺激的处理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的认识;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物体进行加工、改造、改变的过程,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建构和发展。皮亚杰的这种动态建构的学说更深刻、更全面地阐述了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总体特征,并由此构成了现代认知理论(contemporary cognitive theory)的核心。

(4)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J.S.Bmner)早期受到皮亚杰的影响,后来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学说。布鲁纳与皮亚杰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力图将认知发展理论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他认为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习得新信息(理解新知识)、转换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学习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发现学习法(discoverylear-ning)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去发现规则、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发现,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未知的事物的活动,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是人

类已知的事物,如果是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是一种“发现”。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他对学习论和教学论的结合做出的一大贡献,但他把学生的学习发现混同于科学家的科学发现,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而且即使不考虑操作上的可能性,仅就所用的时间来说,发现学习也是不经济的。另外,他的学习理论较为松散,概念使用也不统一,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奥苏贝尔的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D.P.Ausubel)提出了认知一同化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即认知学习。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学生能否获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在意义学习后,同化过程并没有结束,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改组与重新结合,才能习得并保持知识。奥苏贝尔对意义学习进行了层次、类型的划分,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学习模式,使得教学工作更加具体化了。奥苏贝尔还指出如何协调与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问题,他提出了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两条原则以及贯彻这两条原则的具体应用策略:先行组织者(呈现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最清晰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奥苏贝尔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整合协调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

(6)加涅的信息加工认知学习理论

加涅(R.M.Gagne)早年接受了行为主义学习观,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转向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认知学习观点,尤其是70年代后,他在对学习理论的探讨中,试图阐明学生的认知结构,并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解释学习活动,被认为是行为主义与认知派的折中主义者。

加涅反复强调引起学习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即学生在开始完成学习任务时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另一类是外部条件,即学习的环境,包括怎样安排教学内容、怎样将其传递给学生、怎样给予反馈以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等。加涅将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八类,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语言的联合,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后来,他又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种,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认为这五种学习结果是跨学科的,学校的每门学科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加涅详细分析了学习活动中的信息加工阶段,认为学习活动有注意、选择性知觉、短时记忆和复述、语义编码和长时记忆、搜寻和提取、反应组织、操作、反馈和强化八个阶段。后来,他又进一步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过程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教学设计,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由八个阶段组成,依次是: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在每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大脑里都发生一个或更多的内部加工,直到学习者用一种外显的操作去反映为止。加涅还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作了系统而明确的阐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论体系。

二、认知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

1.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法学派

外语教学法有两条发展线路,一条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联结性教学法学派”或“经验派”,其发展过程是直接法(Direct Method)一听说法(Audio-Iingual Ap-proach)一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与此相对立的另一条发展线路是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一自觉对比法一认知法(Cognitive Method),可以称之为“认知性教学法学派”或“理论派”。

直接法产生前,始于18―19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的翻译法在外语教学领域长期独霸一方。翻译法重视语法教学,以翻译作为教学手段和目的,主张用母语教外语和读写领先但却忽视口语教学。为了完善翻译法,20世纪30―50年代,自觉对比法在苏联产生并发展起来。自觉是通过语言分析来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含义,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语言形式本身而不是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对比则是把外语和母语进行对比。可见,自觉对比法继承了翻译法的“以语法为纲”而发展了对比。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的认知法吸取其他教学法学派的长处,克服了翻译法的极端化、片面性,从而使翻译法得到了发展,因此,有人称之为现代语法翻译法或新的语法翻译法。

理论派和经验派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张学习句型要先理解句子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操练,主张学外语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而后者主张通过模仿、记忆、反复操练来学习句型,主张学外语是一种机械性的学习(mechanical learning)。

2.认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皮亚杰的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学生是积极进行意义建构的个体,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建构语言输入的个人意义和任务的个人意义。教师要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意义建构,而不要把他们看作被动的语言接受者。

第二,思维的发展与语言和经验密切相关,主要依赖记忆的语言学习不可能产生深刻的理解。

第三,语言任务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何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语言学习中,应利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在接收新的语言输入时要调整原有的语言知识,以便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体系中。

当然,皮亚杰的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自然发展和个人经验,忽视人为干预和直接教育应有的作用;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没有对社会环境的作用给予应有的重视。

(2)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

首先,在外语阅读教学中,激活原有图式和建立新图式非常重要。适当图式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它能在阅读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将其激活。学生激活相关图式存在困难主要是因为文章提供的线索不够或学生由于文化差异或学科差异等原因而不具备相应的基本图式。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可采用介绍阅读技巧、背景知识、关键词汇和分析文章题材等手段来激活或启动学生的原有图式。

篇13

关键词:教育;教育媒体;教育技术

Key words: education;educational medial;education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005-02

1 心理学基础的多元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主要基础的,学习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支柱。

从教育技术发展史来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学习心理学是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领域的四大学习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应用最早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受外在因素影响而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学习的产生是外控的,学习的保持是强化的结果,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观察的外显行为。针对行为主义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看作是纯粹的被动接受和强化训练的弊端,心理学家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等通过自己的研究,构建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研究,发展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而且是对知识的分析、检验与批判,学习的本质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者通过自身的意义建构而获取知识。在学习心理学中还有一种理论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通过研究人的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来分析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它提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要尊重学生、注意学生的内部需求,让学生得到全而的发展;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提供者转化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等等。在学习心理学的指导下,教育技术越来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适应了现代社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要求。[1]

2 发展理念的人性化

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性化主要指在技术的应用与设计中要充分呈现人的主动性和发展性。技术要为人的生命成长奠基,要为技术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3]

信息技术不等于信息化,它只是信息化存在形态中基础性的技术存在形态,信息化还有结构性的社会存在和生命性的个体存在形态。认识信息化不能只局限在技术层面。信息化逐渐由拟人化的功能走向属人化,最终走向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个体生命的成长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个人的时间和空意识产生变化。在实践意识方面,把将来的价值作为重点;在空间的意识方面,世界和宇宙空间在个体的意识之中变得很小,而个体空间由于网络变得很大,进而有一种享受无限空间的感觉。②个人生存方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包含了交往、学习和个体活动方式以及时间分配的变化。③个人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是个体生命内在精神活动和表达形态的变化,是信息生命性存在的最内在、深刻和具有持久价值的一面。它表现在语汇以及表达方式变换量与速度均有增加。语言的变化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其中最强的因素是图像语言。图像语言是一种全息式的语言,并有情境性。阅读图像语言需要或者能培养起综合、全息式和情境式、互动式的思维能力与习惯,需要情感和理性的同时投人,通过体会和领悟达到理解和内化。[4]

技术时代对于教育的最大影响,从表面上来看形成了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改变了教学的程序和方法,但其实质是改变了人,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种改变,体现在课堂时空秩序的重新安排和分割、交往秩序的重新确立、感知方式的变化。

教育技术的本质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目的性、效用最大化、精确化归以及线性控制等,它一方面体现出通常性的实质特点,另一方面,也表达出本身独特的内涵。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在教育活动中达到人之间的交互需求,另外,繁杂的教育活动能够化归成简单的事件,在不一样的程度、手段以及数量上的复合性组合。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关注技术层面的多,关注价值层面的少,造成了教育过程中“重物轻人”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需要用人文的精神来调控,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价值理性,更多地去关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的发展。

3 媒体支撑的融合化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教育媒体技术不断变革的基础上的。在人类教育史上教育媒体技术的流变经历了三个阶段: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深入的发展是由于教育媒体技术的更新以及变迁,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的重要内容都是在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旨在使教育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育媒体技术的渐进式发展构成了人类教育进步的主旋律。透视教育媒体的流变,分析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们掌握教育技术的特点,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语词支撑的基本技术 从学校教育产生之日起,在人类漫长的教育活动中,以语词与文字媒体做支撑的技术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技术。语词是指古代社会逐渐形成的,后来被人类长期延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语词不仅是主要的教育内容,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媒体,其优点很多,诸如实用、便捷等,语词只要产生就会经久不衰,从而成为传统教育技术的实质性基础。以口头语言符号系统作为媒介奠定了口耳相传这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技术。文字的创造,突破了口头语言的局限,使人们可以阅读跨越时空的文字材料,扩展了教育信息量,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对文字的载体产生了历史性革命,成为教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使承载教育内容的教科书成为与口耳相传同等重要的教育媒体,这就大大地扩展了教育信息的来源,改变了教育只能面对面才能进行的旧格局,从而推动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发展。[5]

3.2 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 19世纪末,幻灯进入教育领域,促使了以光电为支撑的电子技术的诞生。20纪初,无声电影在美国运用于教学,同期英国兴起了播音教育,30年代有声电影用于教育,40年代录音媒体也进入了教育领域。“所有这些都与‘神奇的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电’给它们提供了能源,是‘电’为它们展示教学魅力提供了物质保证”。[6]在光电技术的基础上,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在教育界普遍兴起了一些教育媒体,例如:摄影、电影、电视、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语言实验室等。基于光电的电子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表现在视听以及程序教学的产生和发展。表现了上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将发展贾佩玉技术领入了崭新阶段。

3.3 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 自上世纪就是年代,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普遍发展。不同的学习资源、技术以及理论也都涌现出来,从此,教育技术就步入了信息化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对教育资源环境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和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化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促使了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引起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环境等各个方而的变革,受到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欢迎。[5]

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以媒体的不断改进而与时俱进的。虽然媒体的发展经历了语词与文字支撑的基本技术、光电支撑的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支撑的信息技术三个阶段,但教育技术发展到现在是三种媒体技术并存使用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它们始终是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发挥着教育作用的,只不过是在教育技术的不同发展时期,对三者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这种整体融合性会越来越强[1]。

参考文献:

[1]傅钢善.教育技术发展轨迹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2]丛立新.课程论理论基础的心理学转向――从学习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

[3]李政涛.为人的生命成长而设计和发展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6,(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