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5: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会计核算案例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施工企业安全成本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
2.1 安全成本责任中心的确定
构建合理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首要问题就是科学地划分责任中心,以分清各部门的责任,克服各责任中心之间权责划分不清的弊端,避免推责争权的现象。责任中心的设置应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和单位现有机构编制及内部管理层次、劳动组织来确定。根据建筑施工工艺及特点,本文认为其责任中心可划分为项目部责任中心、工程队责任中心和施工工段责任中心。
2.1.1 项目部责任中心
工程项目部既是本级的责任中心,又是下一级施工队的汇总部门和管理部门,其中心实际是以项目经理为最高领导者、组织者和责任人,项目管理班子协同进行管理,负责整项工程的施工。其责任主要包括:(1)制定项目总体控制计划和阶段性目标,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保证业主或工程师的满意;(2)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3)履行合同义务,监督合同执行,处理合同变更;(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计划、指导、协调、控制,具有内部职责。权利就是根据责权一致、以责定权的原则,为了更好地承担以上责任,本中心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利。包括:(1)生产指挥权。有权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根据项目随时出现的人、财、物资源变化情况和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指挥调度;(2)劳动分配权。对项目部班子及工程队管理及作业人员的选择、考核、聘任、奖惩、指挥有绝对的权利。项目部责任中心的利益首先是经济利益,它是项目管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因素。该中心的利益主要取决于工程项目与工程处的分配、核算形式。在责任成本管理下,可采取独立核算、成本包干的形式,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1.2 工程队责任中心
工程队责任中心实际上是工程队队长负责的中心,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对机械使用成本控制负责,同样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本责任中心的职责应以施工队长为总负责人,对提供施工生产计划、组织施工生产、控制成本中心及施工工段成本费用、考核施工工段的业绩以及会同项目部、业主、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监督等方面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责任相对应,施工队责任中心拥有如下权利:(1)组织施工生产权。施工队根据施工现场及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有权安排施工计划,具体组织进行施工生产,如机械设备的调度、人员的调度;(2)部分材料采购权。在主要材料由项目部责任中心代购代管(或由建设方统一提供)的前提下,本中心应拥有对其他材料的采购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这样才会使材料按需采购,有利于施工的按计划进行;(3)材料验收权。为了保证权利的相对集中和资金的统一管理,主要材料由项目部责任中心的材料部统一进行采购,但施工队及施工工区有权对其所采购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有权拒绝接受。本中心的利益取得和分配与项目部保持一致,执行以权定责、以责定利原则。
2.1.3 施工工段责任中心
本级责任中心是在工程队领导下对其所负责工程段进行直接施工管理,根据具体的施工项目情况,可把施工队划分为各施工工段责任中心,各中心的负责人为各工段段长。尽管各工段是独立施工,但每一工段具体施工时都要根据施工工艺进行。因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考核的具体内容不同,各自的责、权、利均不相同。
2.2 安全成本目标的确定
制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工作。目标是目标管理的依据,制定既先进又可行的目标是安全目标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安全目标包括确定企业安全目标方针和总体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对策措施三方面内容。
2.2.1 企业安全目标方针
企业安全目标方针即用简明扼要、激励人心的文字、数字对企业安全目标所进行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企业安全工作的奋斗方向和行动纲领。企业安全目标方针应根据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主客观条件,经过科学分析充分论证后加以确定。
2.2.2 企业总安全目标
总体目标是目标方针的具体化。它具体地规定了为实现目标方针在各主要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平。只有目标方针而没有总体目标,方针就成了一句空话,也只有根据目标方针确定总目标,总目标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方针的实现,目标方针与总体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总体目标由若干目标项目所组成。这些目标项目应既能全面反映安全工作在各个方面的要求,又能适用于国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每一个目标项目都应规定达到的标准,而且达到标准必须数值化,即一定要有定量的目标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的行动方向明确具体,在实施过程中便于检查控制,在考核评比时有准确的依据。
2.3 安全成本目标的控制与评估
明确了安全成本管理的目标,执行的好坏,不能等到完工后算账再说,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控制,及时分析,及时考核,及时与目标比较差异,采取措施,保证目标安全责任成本的实现。也就是说,控制与考核是一个统一的、同时进行的过程,控制与考核是动态的。对各中心所选定的考核指标为实现企业总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所以需建立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应对管理中心如项目部责任中心和施工队责任中心,生产成本责任中心如施工队责任中心、施工工段责任中心和生产班组分别进行,其考核指标因此而不同。考核各中心时,这些指标以责任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比较执行结果来进行,同时因各安全成本项目在成本总额所占比例不同,所以在综合取分时,取其加权值。但考核奖惩总分需确定底线,如综合加权分值警戒线确定在30分左右,即总分高于130分或低于70分可能要在其他方面找原因,需认真分析节超原因。同时在进行安全责任成本考核时,鼓励各责任主体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其工资奖金所得与其控制绩效相挂钩,实行成本否决。
总之,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安全进行反映和披露,将它不仅有利于企业维护自身形象,严格履行职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田水承等.企业安全经济分析与决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白文元,赵云胜.基于安全经济学的安全投资决策分析[J].安全管理,2004,7:24-26.
[3] 刘雪晶.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体系探讨[J].财会通讯,2008,8:75-76.
《会计学基础》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该学科主要教授会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及核算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核算,培养管理人员的会计素养,因此也是大部分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开设的一门课程。
就笔者所在学校赣南师范大学而言,商学院七个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其他学院,如,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政治与法律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基础》课程。就此可以看出,《会计学基础》课程在帮助管理类专业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方法、将会计知识运用于本专业,提升管理素养有重要作用。
一、非财会管理类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未与财会类专业作区分
目前,大部分高校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在教材选用、教学内容上并未作区分。财会类专业学生使用的会计学基础教材涵盖全面,理论深度较高,如笔者所在赣南师范大学,选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周京徽等主编的《会计学基础》一书。因为是基础课程,一般是经验丰富、理论层度较高的老师来授课。大部分院校非财会管理类学生也使用此类教材,教学内容也一样,没有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设置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不理解该课程的作用及对本专业有何意义,学了基础原理,但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专业结合起来,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W目的混同
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目标是让本专业学生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对象、任务,理解会计要素、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和记账方法及具体运用,同时能够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中的要求,最终能够阅读和编制基本会计报表。非财会管理类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目的是能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对科目、账户有较深的了解,懂得运用凭证,能够看懂会计报表,并且根据各种报表能分析相应财务数据以为做管理工作而服务。从目的上来看,前者是站在培养专业财会人才的角度,侧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和培养实践运用的能力,为后面《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后者则是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侧重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运用等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管理工作岗位能看懂并运用财务会计报表打基础。
目前,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教学的目的与财会专业教学有混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因授课对象的不同而改变教学目标,而是以同样的目标去讲解会计学基础知识。易造成非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同时由于学习内容较多没有重点,慢慢失去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
因教学内容没有与财会类专业相区别,教授该课程的老师也一般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按照章节,先讲述会计的概念、基本原理,到后面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主,介绍企业资金运动各阶段的会计核算。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会计学基础的积极性,会计学里大量专业术语令其觉得与本专业没有联系,很多非财会专业学生认为会计学基础是枯燥的、无用的。
二、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运用设想
案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结合特定的教学目的,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在此过程实现特定内容的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以致用。
(一)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本专业
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如,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假设在物流公司的情景之下学习,酒店管理专业学习会计学基础,应当假定在酒店财务会计工作情景之下,而不是一味的按照大部分会计学基础课本以工业、制造企业为学习背景。同时,应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二)区分教学目的
在非财会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中,设置以实用为原则的教学目的。站在培养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教学。不应要求该类学生掌握过多、多深的会计学知识,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能运用会计知识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例如将财务会计报表的分析纳入课程学习,让学生知道报表中每一项内容所代表的意思,并能通过专业的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服务于管理工作。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发生了变更,一些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可以不在教授,注重基础和实用。
(三)课堂上采取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应提前做好准备,按照不同的专业设计好不同的教案。课堂讲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础理论讲授阶段,二是会计核算讲授阶段,三是实践阶段,四是运用报表阶段。其中,从第二阶段开始,课堂上要有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大量案例。将学生分为小组,教师上课先介绍基本核算方法,之后由学生小组讨论具体案例的解答。例如,在学企业资金筹集阶段的会计核算时,先由老师介绍资金筹集的流程,简单讲解下核算。随后,通过企业资金筹集的案例,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会计学基础课堂里,给学生如下案例:有一家即将成立的酒店,需要筹集资金,让学生分组讨论怎么筹集资金比较有效,同时资金的比例怎么安排,资金筹集到了之后,会计上怎么处理等问题。讨论之后,让小组派代表公布方案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此种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感到会计学能辅助其本专业的学习,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熊微.《会计学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7(2).
1.财经法规课程目标设计
1.1 总体目标
通过财经法规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经法规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会计活动中常见的法律制度,使学生在会计业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操作原则;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熟练运用会计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经济法律制度;从容应对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养。
1.2 知识目标
(1)知道会计法律制度相关知识;(2)了解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知识;(3)掌握税收法律制度相关知识;(4)了解财政法律制度相关知识;(5)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
1.3 能力目标
(1)通过完成会计机构设置、记账、岗位设置、会计工作交接,学生能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能正确进行会计业务工作。(2)通过完成开立账户,填制票据及背书和付款,正确办理各类支付结算及解决结算中出现的问题,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支付结算,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3)通过对主要税种、税收法律制度、税收征管的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及办理纳税申报、胜任税务、税务登记的工作。
2.财经法规课程教学单元项目设计
2.1 会计法律制度
(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与工作管理体制。能力目标:能进行三种制度和三种管理体制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三种会计工作管理体制;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按照效力从高到低将不同类型的会计法建制度结构图;可展示的结果:法律层次机构图;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类法建立法律层次结构图,以结构图以及分类依据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核算与监督。能力目标:能分析会计核算的过程及其监督;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相关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流程分析判断,确定会计核算过程的正确性;可展示的结果:会计实务案例分析说明;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岗位设置、交接工作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掌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置原则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分组模拟设置会计机构;可展示的结果:机构模拟设置图。考核内容与方法:小组讨论、教师点评,通过对操作过程和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2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支付结算与现金管理。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支付结算;知识目标:掌握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支付结算据操作练习;可展示的结果: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现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的案例分析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银行结算帐户。能力目标:会进行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知识目标:掌握银行结算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案例分析结论;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帐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程序的模拟操作,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3)票据结算方式。能力目标:能进行票据的办理;知识目标:掌握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模拟票据办理;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对商业汇票、信用卡、汇兑的办理,提出正确建议,判断建议的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3 税收法律制度
(1)税收常识。能力目标:能进行税收分类、区别税法的构成要素;知识目标:掌握税收的概念、分类、税法的构成要素;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通过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通过对案例分析,制定分组-任务-讨论-总结;考核内容与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建议的正确与否打分。
(2)主要税种。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5种主要税种;知识目标:会进行5种主要税种的计算;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分别计算5种税种;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3)税收征管。能力目标:会进行税务登记开具发票、纳税申报税担保、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程序;知识目标:掌握税务登记的时限、手续和相关规定了解发票的种类;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税务登记表已填制发票复印件及发票登记簿;考核内容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任务单进行打分。
2.4 财政法律制度
(1)预算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了解国家预算法律制度;知识目标:掌握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程序;掌握发票的申领、使用、缴销程序;纳税申报;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政府采购;知识目标:掌握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能力目标:会进行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的操作;知识目标: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财政收入收缴和财政支出支付方式程序;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政府采购案例;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5 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能力目标:会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八个方面内容;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力目标:能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案例分析;知识目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的内容、建设;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可展示的结果:配套习题实训资料;考核内容与方法:利用配套习题,模拟案例分析正确与否进行打分。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编写组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247-02
一、财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常讲的理论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是照本宣科,严重缺乏培养实践能力过程。而实践教学对会计实践当中的案例解析、实际操作发生的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教育和引导财会专业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从实际实践当中来,不但提升了教学理论同时提升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实践理论,教学当中使得学习的认知和理论不断升华,在实践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这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理念的导向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以及步骤,选择相对应的实践材料以及相对应的组织实践教学,不断地拓展学生获得知识获得能力,在实践教学当中不断改善和提升财会教学的效果。
二、如何强化会计学科创新实践教学
1.培养财会核算能力
财会人员最基础的能力就是严格的审核、准确的会计核算、准确的财会记账以及编制报表,核算能力是在校学生应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我们所学习的会计理论都是在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中,具体的活动规律当中提取升华书本理论知识,而那些鲜活的生动的案例是具体的实践运行规律,都能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教师实践模拟教学的过程当中,直观地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参与到模拟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与模拟实践的学生完全可以同步进行实践,实践教学过程结束,达到学生模拟实践学习,最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培养模拟教学核算能力的过程,促使学生不断的把财会技能基础知识有效的融化到自己知识的体系。对于在实践当中记账凭证的填写,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记账凭证登记,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实践的机会。
2.不断提高财会教学质量
我们的教学如何在学生这个主体当中发挥更佳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学习的实践当中更加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当中积极的参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就是教育最终的理想目标。具体到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提高会计核算的能力,不断调动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有效的相结合,充分在实践前、实践当中、实践后整体过程当中,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所以在实践教学当中案例的实践操作彻底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提高分析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财会学习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我们在倡导财会创新分析解决财务发生问题过程当中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成为解决财会问题的当事人,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身临其境融入到实际案例里,学会解决的实际状况下的问题。
3.财会实践过后总结方法
财会实践教学不仅在实践前、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亲历亲为,实践以后还要不断总结,分析案例整体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案例方法是否合理或者更加有效,我们实践教学的事后总结,结合案例的结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财会发生的问题相对处理能力。同时教师在做案例分析和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当中要给于工作上的评价和概括总结,促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更佳的分析方法,从而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过程,学生更要积极主动加入到总结和分析工作当中来,个人总结与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综合指导和评价,结合学生的总结,不断改进财会学科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实践能力,加快提升财会学生在现在社会实践当中的运用能力。
三、总结
在现有的会计实践工作当中,案例教学要渗透在整个教学当中,实践是我们社会经济必须不断发扬改进的教学方式,在会计学科培养建设当中意义非凡。它能够使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断扩展,也能促进我国高校在教育改进过程当中不断的有实践教育意义,有更多的创新意义,又为我们国家培養出来跟多的实践性人才,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在企业一线为企业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高校期间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作者:杜丹
一、收到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
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政府补助类补助的会计处理方式已经具备具体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政府补助的条例下,政府补助都应该按照收益法中的总额法进行会计核算,将所获取的补助金额归集至“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中。其中,在本会计期间内,按照期间损益为核算基础的政府补助要归集到“营业外收入”中;而以资产或未来期间收益为基础的补助金额则需要在归集至“递延收益”的前提上再按照不同的期数计入“营业外收入”。与此同时,在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下,应设置其他项目来进行补充核算,以此保障科研经费核算的质量。下面,本文从受益期限入手对具体会计处理进行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核算中受益期限为一年的,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受益期限为两年或以上的,在收到政府补贴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在按年分配的前提下,递延收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 ”。
二、支出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
(一)会计科目的类别
在规范的科研经费成本支出核算中,“研发支出”应由专门的成本账户科目来管,并在一级科目下设立二级科目内容管理“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等内容,而三级科目则负责各项科研经费的明晰化处理,比如设计工作的支出、员工薪酬、材料消耗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以及企业外部其他机构研究开发所产生的委托费用等,根据不同研发项目的需求设立项目进行补充核算。
(二)具体的会计核算处理
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自行研发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无形资产,其中不具备借记为“资本化支出”的部分,需要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其余部分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对于研发项目满足预定用途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应根据“资本化支出”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此外,会计核算期末,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无形资产研发项目中资本化支出就是“研发支出”显示的借方余额。具体如下:
(1)相关研发费用发生时,分别借记“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贷记“材料”或“ 职工薪酬”。
(2)会计核算期末:用“管理费用”账户归集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则需要当其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可结转为“无形资产”。
首先是关于费用化支出的结转,借记“管理费用”,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其次是资本化支出结转,借记“无形资产”,贷记“资本化支出”;最后关于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则应在期限规定下摊销,具体方法可参考直线法,借记“管理费用”,贷记“累计摊”。
三、税务处理
在企业收入总额中,县级以上政府财政部门拨款金额属于财政性资金。在相关核算中,属于不征税收入的部分应不计入收入总额,但支出费用科目下的不征税收入仍需计入总额;而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在折旧和摊销中不可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扣除。
根据系列税务管理文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其尚未形成无形资产中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部分,可按研发费用实际金额的一半直接抵扣当时的应纳税所得额;而研发费用中的无形资产则在税前按照150% 的比例对成本摊销。一般情况下,摊销年限应在10年或以上。
以下是两种税务处理下的案例分析:
A:从事疫苗研发甲公司中2011年9月的疫苗研发经费申请报告:本公司于2011 年 11月启动禽流感疫苗研发项目,预计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品购置费用96万元,员工薪酬 114万元,材料费用 90万元以及试验费 60 万元等,总计460万元。项目期限3 年,申请财政拨款 230 万元,自筹资金 230 万元。财政主管部门于当年11末批准了该申请,并拨款96万元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其使用期限为 2 年,假设无残值的条件下进行直线法计提折旧 。两年后设备出售获得价款 20万元。
会计处理 :
(1)2011年11月末实际收到拨款 96万元,借记“银行存款 ”9600 000,贷记“递延收益 ”9600 000。
(2)拨款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借记“固定资产 ”9600 000,贷记“银行存款 ”9600 000。
(3)2012年1 月份在资产负债表日计提折旧,同时对递延收益进行分摊。借记“研发支出”50 000,贷记“累计折旧 ”50 000;借记“递延收益 ”50 000,贷记“营业外收入” 50 000。
(4)2013年对设备进行出售处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累计折旧 1 150 000。贷记“固定资产 ”1 200 000,借记“银行存款 ”200 000,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200 000。分别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150 000、递延收益 50 000,贷记“营业外收入”150 000、“营业外收入” 50 000。
税务处理:该公司获得的财政拨款应于实际拨款年度确认应纳税所得额,即 2012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96 万元,扣除费用为计提折旧费48 万元(4万元×12 月),加计扣除额 24 万元(48 万元 ×50%) ,共 72万元。2013年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72万元(48 万元 ×150%)。该方案下,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可抵减 48万元。
B :在A案例的条件下,将该项财政拨款纳入不征税收入
税务处理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企业所获得的财政拨款,营业外收入120 万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而企业计提折旧 120 万元应调为应纳税所得额。
以上税务处理中,该公司 将120 万元作为征税收入,可减小费用为 180 万元,因此企业就减少企业所得税 7.2(48×15%)万元 ;将120 万元作为非征税收入,无法满150% 扣除优惠条件,多缴纳7.2万元税额。所以为了降低税负,高新技术企业应以征税收入核算政府补助类收入,将与科研有关经费支出归集在研发支出科目中。
为了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在山东大学教改基金的资助下,利用山东大学MBA和EMBA的资源优势,以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非会计专业毕业生为对象,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当面访谈。调查的结果揭示了我们在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误区以及错误做法,希望能为其他院校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现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是否能满足毕业生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对会计学知识的需要。内容有会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试图了解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与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知识需求的差距。
本次调查以MBA和EMBA学生为调查对象。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现有MBA和EMBA学生600余名,大部分为具有实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调查以不记名方式填答,以保证答卷结果的真实性。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样本回收率92%。调查前后,对部分学生就《会计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访谈。
三、关于会计学知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为确定会计学知识在经营管理中是否起到实际作用,我们对如下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从《会计学》课程学习中获益的大小
选择“很大”的占42%,选择“较大”的占41%,前两者之和占83%,选择“很少”的仅占不到2%,其他选择了“一般”。可见,《会计学》教学在培养经营管理人才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会计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来设置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实际工作中是否经常遇到与会计有关的问题
5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经常遇到”,3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偶尔遇到”,只有约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从未遇到”。这意味着高达95%的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与会计有关的问题,可见具备会计知识是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哪些会计问题
具体到遇到哪些实际会计问题,回答则较为分散,其中遇到较多的有“没有充分和正确使用会计信息”(25%)、“看不懂会计报表信息”(22%)、“不明白的专业术语”(19%)、“不知道计算方法”(17%)、“没有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作用”(14%)等。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管理者能够体会到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但却不知道如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另一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会计学》教学还不能满足实际经营管理的需要。
(四)《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对企业管理者的具体帮助
学习《会计学》课程,对经营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只有1%的调查对象认为该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多帮助。会计学知识在如下方面对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帮助:(1)学会了从会计角度认识企业管理(24%);(2)学会了阅读和分析会计报表(22%);(3)掌握了很多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法(13%);(4)了解了会计信息的特征(12%);(5)学会了会计核算方法(11%);(6)掌握了很多管理中的会计专业术语(10%);(7)为理解其他课程打下了基础(7%)。
(五)对《会计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高达94%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学》的学习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有帮助或很有帮助;更有97%的被调查者在学习MBA课程中包含的《会计学》后加强了对会计学重要性的认识;94%的被调查者认为,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会计学》课程比较重要。
四、关于对《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
对经营管理者来说,似乎并不需要了解很多的会计理论,74%的被调查者满足于对目前会计要素、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的简单讲解,只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理论的讲授深度不能满足需要。
相比之下,对于具体经济业务核算方法的讲授,有3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进一步增加内容;对于会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有39%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应进一步学习会计报表的深层分析方法;被调查者最不满意的还是对案例分析的讲授,比例达44%的被调查者要求增加案例教学内容,61%的被调查者认为案例教学内容应占全部内容的30%-40%。会计理论远不如具体经济业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分析实用,最受欢迎的还是具有实际背景并能给人启示的案例分析。
8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将会计学知识与经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被调查者是从经营管理需要的角度来学习会计学的,与管理无关的内容他们并不感兴趣。与此相一致的是,在回答“希望进一步了解的其他会计学知识”时,最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管理会计,其次是成本会计,二者相加达55%,远超过选择高级财务会计的20%和会计理论的14%以及会计电算化的11%。
五、关于《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被调查者最喜欢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分组讨论”(43%),或“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学生报告”(36%),单纯的教师讲授并不为学生所欢迎(仅17%的被调查者认可)。超过半数(52%)的被调查者感到每周3学时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对会计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但在目前高校提倡通识教育的背景下,增加教学时间似乎对大部分高校来说并不现实。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会计学知识的传授确实是一个难题。由于《会计学》教学普遍存在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只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授也许是最好的方法,68%的被调查者认可这样的授课方式。被调查者并不欢迎脱离教材的发散式讲授,他们还是希望将有限的时间用于最实用的知识上。85%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学》的学习难度高于其他专业课程。这给《会计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想教好一门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重要课程,需要每一个任课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值得欣慰的是,近8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会计学知识感兴趣或很感兴趣。教师的努力与学生的配合是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会计学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一定量的动手练习是必要的。遗憾的是在这么少的课时安排下开展实验教学似乎并不现实。另一个可供选择的途径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来补充教学时间的不足。91%的被调查者愿意在课外完成作业或其他练习。关于考核方式,只有极少数人(7%)喜欢闭卷考试的结果并不意外,更受欢迎的考核方式是“开卷考试”(38%),或“写报告”(20%),或“根据出勤及平时成绩”(36%)。但是,作为重要的必修课,很少有教师会采用闭卷考试以外的其他方法,至多将出勤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对于这种按比例计算出勤和平时成绩的做法,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采用较高的比例。
六、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教学重心的转移
会计学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组成部分:一是会计信息的提供,二是会计信息的应用。从调查结果来看,经营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重心在会计信息的应用,而非会计信息的提供(即会计核算过程),但目前高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重心却是会计信息的提供。从大部分的《会计学》教材来看,讲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一般只有一章,管理会计的内容只占不足四分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时间紧等原因对会计报表只是简单介绍,对管理会计更完全省略。《会计学》教学几乎就是压缩版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我们建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的教学重心由会计信息的提供转向会计信息的应用,会计报表分析和管理会计应占一半以上的课时。当然,这样分配课时,需要大幅度削减会计核算的内容。
(二)讲授模式的重构
如何走出课时少、内容多的困境,是长期摆在《会计学》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必须改变的一个观念是,我们不能试图按会计专业《中级财务会计》的要求讲授会计学知识。能够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是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而不是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要求。我们建议,将现有的“会计要素讲授模式”(即按会计要素内容进行讲授的方式)改为“主要业务讲授模式”,即仅对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利润结算与分配等主要业务的核算进行讲解。
(三)案例教学的扩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技能的系统工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各大高校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都有采用,但在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范围程度、时间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均无统一标准,“各自为政”。笔者认为要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加强每个具体实践环节。我国的会计理论界对会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较多,对会计教学方法理论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尚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以会计本科教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结合各主干课程的开设目的、内容特点、时间安排、学生在各阶段的学习兴趣及特点等,将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如,同步实训、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校内模拟实习、公司实习、实验室综合实习等)纳入其中,构建一个与主干课程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供参考与进一步探讨。
一、以主干专业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列示了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括号内标明了应采用的与该课程配套的实践教学形式。图中箭头表示各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完成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括号内以斜体字列示的为建议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及对实践教学的不同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实施
(一)应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1.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立和应用会计信息系统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等。
作为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外,还应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同步实训。同步实训是指在完成课程某一单元教学内容后所进行的阶段性实务训练。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在学完一个内容后,对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有个直观了解,帮助学生及时、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会计学原理”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结账和错账更正,简单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训,学生直接接触各类仿真或真实的凭证、账簿及报表,既可以避免理论课的乏味,又可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加深对会计的理解。实训资料可以自行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相关的“会计学原理模拟实习”教材,分段选取使用。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例如,在讲授采购人员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时,可以设定采购人员、审批领导、出纳、会计人员等不同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经济业务的实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令学生在“玩乐”中轻松地学习理论知识、增长实际技能。
2.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范体系;掌握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该门课程实务性很强,涵盖了从事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需的主要理论和技能。因此,这门课程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会计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职业敏感性、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相对于“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其同步实训内容可以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践性强的问题展开设计,包括存货计价、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流转税税务会计处理、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会计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等等。比如,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同步实训,可以设计、提供股权转让协议、资产评估报告、产权转让交割单、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等多项相关原始凭证和法定依据,让学生接触、分析、运用这些实务中真实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相关凭证,培养学生运用原始凭证进行职业判断和会计处理的能力,贴近实务,增强真实感。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掌握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法,给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同步实训项目开发成可供学生根据教学进程及个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开放型实验项目群,并配备多媒体实习指导课件及自动阅卷评分功能,使师生及时检测教学效果。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相关实训资料基本上是各校自行开发的。在时间安排上应根据进度与课程同步,其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一种融合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其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讨论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较强的务实性,其每章对应内容均应分析讨论一至两个相关案例。该课程的教学案例比较容易取得,有的教材自身就附有配套案例;也可以自行开发,或选用专门的案例分析教材。案例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同步,成绩可以单独考核,也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3)校内模拟实习。校内模拟实习是在校内进行的以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及相关资料为基础,通过编制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的实践教学形式。“中级财务会计”详细地阐述了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课程结束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完成一套模拟实习资料,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有清晰、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模拟实习应该手工与电算化并行,结果进行相互验证,使学生清楚各会计程序之间的相互联系。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上市公司为题材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商品流通行业或服务行业均可)。时间应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3.成本会计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等。
该课程应开展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为:
(1)同步实训。成本会计的同步实训内容应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接触各种成本计算单据,了解成本核算流程,掌握各种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并对不同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应用,使其对工业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重点及特点有个直观了解。该课程相关实训资料多为各院校自行开发,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进度灵活处理。实训成绩应单独考核。
(2)校内模拟实习。“成本会计”课程结束后,应安排学生完成一套工业企业模拟实习资料,以对全套成本核算流程进行完整演练。
该课程的模拟实习资料可以选用以工业企业为例编写的会计模拟实习教材。时间安排在课程结束后的下一个学期,成绩应该单独进行考核。
(二)建议开展配套实践教学的课程
以下课程的配套实践教学形式各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决定是否采用。
“财务管理”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财务信息的收集、选择、分析的过程,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审计学”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实际运用的过程。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掌握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及运用国际会计惯例处理复杂会计业务的方法。
“国际会计”课程通过同步实训、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会计模式、国际会计领域中的一些前沿问题,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国际差异和跨国经营活动中的税收问题等内容。
(三)应开展的、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
1.公司实习
公司实习是指直接让学生到实习单位或校外实习基地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公司实习在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专业性和高度综合性,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熟悉专业操作和工作流程,是其他各种实践教学形式无法替代的。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各种职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公司实习是与课程无配套关系的实践教学方式,应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或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成绩应结合报告内容及其在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的表现单独进行考核。
2.实验室综合实习
实验室综合实习是指在校内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综合性实习,一般可采用ERP模式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日常经营流程。与校内模拟实习相比,从深度上讲,除了基本业务,还应涉及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如租赁业务、债务重组业务、合并业务等;从广度上讲,不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将审计学、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税法等多门课程及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实验室综合实习对实践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提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验室综合实习应该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后进行,实习成绩应该单独考核。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采取社会调查、参观等其他形式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构建科学、成熟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我国会计理论,保障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实现,加速会计教育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这还需要更多的理论及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讨和深入研究,以期尽早形成科学、权威的结论,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统一规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国付.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财会研究,2008.12.
[2]张妙弟,江小明.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学好该课程,对于学好后续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分析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课程内容多、专业性和系统性强
中级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初级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围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系统阐述工商企业常规经济业务的会计原则及处理方法,阐述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分析方法。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专业性和系统性很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及时总结归纳,将各章节的前后逻辑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现代企业里,财务会计作为重要的会计岗位,需要及时针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正确计算当期的损益,满足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能对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充分实现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课程具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性要求,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开展会计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理论偏多、案例缺少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六大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来编制的,课程更多的是强调理论的深度,缺少案例和实践的训练,有些教材即使有附带个别的案例,但由于任课教师往往更多的注重理论的教学,可能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由于中级财务会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样就很容易脱离了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另外,质量高的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体系,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选择好的教材,对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通常采用的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对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讲解和说明,容易忽视学生对实际工作操作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令他们觉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这容易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对灵活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问题,缺乏判断能力,甚至容易导致做出违规违法的事情。
(三)部分会计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操作技能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里面,“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小,尤其是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增加,教师的需求量也在剧增,因此,有不少高校的会计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这种从学校直接过渡到学校教学的教师,缺少了到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授课的过程中,难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这往往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然而,要作一名出色的高校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选择高质量的教材
选择一本内容全面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案例同在的高质量教材,不仅对教师的备课、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把理论和实践工作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同时,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判断素养。因此,作为会计学专业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改变现行单一的的教学模式,拓展多方面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教学、对应核算法教学以及比较法教学。
1.案例教学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理论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在案例的选择中,教师应尽量的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典型的上市公司的案例。可以通过把案例的素材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事先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例如,在介绍存货的时候,可以介绍宝钢存货跌价准备2008年计提2009年转回的案例;在介绍无形资产的时候,可以介绍王老吉和加多宝商标权之争案例;在介绍财务会计报告的时候,可以介绍美国安然、世通等财务报告舞弊案例。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应核算教学法
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中级财务会计的主要内容。其中资产要素大多数业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核算是对应的,这里所讲的对应是指对于相同的经济业务站在交易双方的不同角度进行会计核算。例如,应收项目和应付项目的核算,具体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对应、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核算等;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核算;委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的核算;材料采购和商品销售的核算等。在对以上内容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采用对应核算教学法,将同一个业务用同一个例子讲解,但是要站在交易双方的角度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因为在这些业务的处理中,虽然所用的账户不同,但是原理和方法是一样的。
例:2012年10月15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因未到付款期尚未付款,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原材料收发按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2012年10月25日,甲公司支付货款和相关税费。
甲乙双方的会计处理如下:
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2012年10月15日,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应付账款——乙公司35100
(2)2012年10月25日,支付应付账款时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3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2012年10月15日,销售商品时
借:应收账款——甲公司35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2)2012年10月25日,收到甲公司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35100
贷:应收账款——甲公司35100
在这个业务中,甲乙公司分别是采购方和销售方,在讲授该业务的核算时,让学生站在甲乙公司的不同角度,弄清楚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的对应关系,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对应关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业务的会计处理,弄清楚对应业务和对应账户的关系,也有利于教师节约课程的讲授时间,提高授课的效果。
(3)比较教学法
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相同或类似业务有不同的会计核算或计算方法。例如,存货发出成本采用的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等。
例1:甲公司投资业务如下:2011年1月3日以银行存款275000元购入乙公司普通股10万股,持股比例为10%,并准备长期持有。2011年1月1日,乙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300万元,其中股本250万元,未分配利润50万元。2011年A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为100万元。2012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现金股利为112万元,2012年4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要求:编制甲公司有关投资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校教师在教程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业余时间在企业参观学习,或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相关部分参加相关的后续教育和实践培训。另外,学校也可以聘任有丰富会计工作经验的教师到学校来担任专兼职老师。中青年教师,可以通过与这部分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自身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理解,提高动手的技能,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多,专业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材偏向理论教学,缺少案例、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部分会计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操作技能薄弱等问题,我们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恰当的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法,不断提高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出面向社会、贴近市场需要、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实用型人才。(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侯立新.财务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工作研究,2010(06)
[2]苏淑艳.提高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研究[J].财会教育2012(04)
[3]焦桂芳.关于中级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2(03)
[4]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5]和志远.浅谈如何加强财务会计教学效果[J].商界,2010(09)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机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
企业要求会计职业人员不仅能及时地提供财务数据,而且还要积极地参与管理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适时的增值财务分析信息,辅助企业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按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委员会的观点,未来的会计职业人员不仅是掌握会计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信息系统专家——财务报告系统和对外报告的专家,还必须成为企业家、财务分析家、全球竞争者、市场分析家、精明的推销商、优秀的信息传播人、能干的协调员、公共关系专家,甚至是企业总经理。
会计职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会计职业人员职能的增加,要求未来的会计职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全面、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还必须具备优秀的语言、文字等表达技能、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诚恳善变的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21世纪的会计学专业大学生,要能适应未来工作环境,胜任本职工作,就应该在校接受各有关方面的培养与训练,那么,作为培养具备这些知识与技能的大学教育,必须根据客观形式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会计学专业、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增加有利于培养各项技能的实践教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同时可把多媒体和等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
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关键。虽然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多学科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但它们在此之前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在计算机技术广泛普遍地之后,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业务的内在关系“弥补”起来的。可想而知,这种“弥补”是不全面的,有限的。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应特别表现“会计信息”的提取、存储、传输、加工、融合及与相关业务交互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的“系统”。
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课程现已基本在整个会计学专业中普及教学,甚至在相关的经济类专业中也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基础课程,因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在一些单位会计核算中也普遍使用了计算机处理,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未来的会计核算几乎会完全依赖计算机处理。但对于不同专业教学要求应有所区别。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
在会计学学科中,目前虽然不提倡专业太过于细化,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各方面知识,但现实中一般财经院校仍分为会计电算化专业与财务会计、审计等非会计电算化专业。那么专业不同,要求和侧重点就有所偏重与区别,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不但要求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不但要求能操作与使用会计核算软件,更要求能维护会计核算软件或开发会计核算软件模块,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和课时按排上有所不同,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基本上相同。对于非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专业课一般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统计学、财政与、国家税收、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基础、会计核算软件操作与应用等;而会计电算化专业,其专业课除有上述非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外,还另外增加有计算机方面专业基础课,如: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C语言、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实用工具软件等,课时按排较多,教学要求较高。
(二)会计电算化理论课教学内容
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课部分与实践课部分两方面,对于理论课部分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按教学大纲要求,对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基本概念、会计核算原理、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过程、会计核算制度与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与功能结构、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方法与开发过程、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与措施、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与审计等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较为全面、系统的,对有关概念、工作原理、软件特点与功能结构、会计电算化管理和内部控制以及审计等内容按“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要求,而对有关方法、规则、流程、操作技能等内容按“熟悉、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为具体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实践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会计电算化实践课教学内容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帐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另外还可以采用案例作为教学材料进行实践教学,这在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模拟实验、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案例反映会计以及会计职业的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某一特定情景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或情况,涉及某一特定单位或组织的利益;学生的任务就是分析和评估案例中描述的情景,确定应采取的解决措施与办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涉及具体会计职业实际情景特征,让学生感受真实事件,体验会计职业的挑战与机遇,培养学生如何发现,如何查询、分析、、解释相关信息,如何运用职业判断得出合理结论。
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课程安排上既要有让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的教学内容,更要有熟悉、掌握、熟练掌握处理具体的经济业务技能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能独立完成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可以提供全面、完整、准确、可靠的经济信息。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一般存在有“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机制作教学内容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CAI),利用多媒体与等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而且它们在整个教学中并存,尤其离不开“黑板+粉笔”传统教学方式,尚无法被其他教学方式所替代。
(一)“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
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主要借助于书本、教师的语言和在黑板上的板书这些比较单一的媒体,讲解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过程等。从我国教学实践水平的现状来看,这种“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还必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没有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方式能够完全替代它。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它是由许多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群体,在群体中由教师利用其教学方式,通过他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动作、声音等生动“表演”方式表达教学内容,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互相和感染,让学生通过其感官直接感受知识,易于理解、掌握,能启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智力水平;同时教师的劳动(包括待人接物)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能决定或者改变他将来的方向,一个人从儿童开始,他的知识领域的开拓,智力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建立,文明习惯的养成等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双重职能。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许多不足,若要透彻地讲明一个机构(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工作过程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教师讲解费力,学生理解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直观的形象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一直辅以大量的实物模型和各种各样的挂图,其教学效果仍然不很好。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
它是计算机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把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或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投影机、影碟机、音箱等先进视听设备进行展示或示范教学。使用CAI,可以传授新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启发和促进学生去“发现”和知识,帮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处理知识与技能,能够自行开发教学课件或使用购置的教学课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综合地把学生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以及包括计算机在内所有教学条件全部考虑在内。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其理论研究者、课件制作者、推广者以及一线教师,在涉及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践问题时,要从教学设计的总体角度出发来研究、制作、使用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对于教学内容能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同时还可配以同步声音、动画等,这样课程内容将变得声像并茂、直观易懂、生动丰富,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
多媒体与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及网络(Network)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完美结合所形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学(MCAI)方式,集电视式的视频接收能力与计算机的交互能力于一体,具有强大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和传播能力,为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电算化教育的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娴熟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及应用技能,同时需要有创新精神。
一般而言,建筑子公司具备承接建筑工程的建筑资质,由于子公司具有法人地位,可以对外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必须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所,如果子公司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是通过其自身的建筑资质而中标的,则该工程项目显然是通过子公司进行独立财务会计核算,子公司直接与建设方或甲方进行决算,所有的工程项目收入和成本都以子公司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在工程所在地缴纳营业税,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子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是以母公司的资质进行中标的,或子公司自身找的项目,由于自身资质不够,必须以母公司的特级资质进行中标的。对这种工程项目应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呢?总的核算原则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采用纯建筑劳务分包(或叫清包工)的形式进行处理。具体核算建议如下:
(一)建设方或甲方与母公司进行工程项目决算,母公司给建设方或甲方开建安发票,收入在母公司进行核算。
(二)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必须在母公司核算,人工费用由子公司开建筑劳务发票给母公司进成本,子公司只做建筑劳务收入的账。
基于母公司根本没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所有的建筑施工工作由子公司运作完成,但建筑合同是母公司与建设方或甲方签订的,施工成本在子公司而母公司没有施工成本的考虑,子公司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以母公司的名义去采购建筑材料,租赁各种建筑设备,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方开具以母公司为抬头的材料发票。也就是说,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诸如业务招待费用、评审费用、咨询费用等)必须开母公司的抬头发票,至于人工费用,子公司应该视同建筑劳务分包,给母公司开具建安发票入母公司的人工成本,子公司只做劳务收入的账。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该签订总分包合同,并到工程所在地的地税局进行备案,子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在工程所在地地税局,开一张抬头为建设方或甲方名字的建安发票,同时开一张抬头为母公司名字的建安发票,母公司代替子公司(相当于分包方)扣缴纳建筑业的营业税,并在给子公司支付劳务费用时进行抵扣。
案例分析:母公司——乙建筑公司的子公司丙,以其母公司乙的资质从甲公司投标一项工程,工期10个月,总承包收入8000万元,完全由其子公司丙公司承建,其中人工费用为2000万元,丙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等合同成本5500万元,项目在当年12月份如期完工。其账务处理如下:
1、母公司——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子公司丙完成项目发生成本费用,并把所有开具以母公司名义抬头的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发票,交给母公司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55000000
贷:原材料等55000000
(2)收到甲公司一次性结算的总承包款时,
借:银行存款80000000
贷:工程结算80000000
(3)计提营业税金及代扣营业税时
计提营业税金=(8000-2000)×3%=180(万元)
应代扣营业税=2000x3%=60(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800000
应付账款——分包方(子公司丙)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400000
(4)缴营业税及附加纳时:
借:应交税费240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0
(5)与分包方子公司——丙公司进行工程完工验工结算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0000000
贷:应付账款20000000
(6)向子公司支付人工费用时
借:应付账款19400000(20000000-600000)
贷:银行存款19400000
(7)乙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与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75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000
(8)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80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5000000
——合同毛利500000
2、子公司丙建筑公司的会计处理
(1)收到母公司的,人工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19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6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0
(2)将母公司扣缴的人工费用的营业税计入成本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600000
3、有关材料款支付问题
由于母公司没有参与施工,是子公司全权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操作,母公司应该与子公司之间签订授权委托书,母公司授权子公司进行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事项,所有材料款、设备租赁款必须从母公司账上打入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出租方。
二、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核算
由于分公司没有法人地位,不可以对我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因此,实践中的总分公司之间的所有工程项目建设,都是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招投标的,建设方或甲方只认总公司而不认分公司,即在工程结算时,建设方或甲方只与总公司结算而不跟分公司结算。在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核算,在实践中因分公司是否财务独立核算而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所谓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是指,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都在分公司核算,分公司以分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而不独立核算是指分公司以总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应按照以下办法处理:
分公司以工程项目的存续为生命周期,在账务上,与总公司的款项往来属于“内部往来”,分公司对项目的核算制度要求与总公司保持一致,每个会计期末,总公司需要将其纳入编制汇总财务报表。
案例分析: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系一家具有特级施工资质的总公司,于2012年1月与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额为5000万元的公路施工承包合同,该工程全部由其分公司乙公司承建,该施工3月份已全面开工,计划在2013年9月完工,预计该工程的总成本为4500万元,2月份根据合同预收工程款300万元已如期到总公司的账,假设至2012年末工程实际发生成本2700万元,全部由总公司支付给其分公司乙的账上,总公司与建设方已结算工程价款1800万元,假设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该公司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处理如下:
1、总公司甲的会计核算
(1)收到预收工程款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300万
贷:预收账款300万
(2)缴纳预收账款的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9万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9万
(3)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分公司乙(合同成本)2700万
贷:银行存款2700万
同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700万
贷:内部往来——分公司乙(合同成本)2700万
(4)年底确认收入时:
完工程度2700÷4500=60%,收入为5000×60%=3000万元,毛利为(5000-4500)×60%=3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2700万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3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
(5)提取收入的营业税金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0万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90万
(6)登记已结算工程款时:
借:预收账款300万
应收账款1500万
贷:工程结算1800万
(7)2013年9月完工,总公司与甲方结算工程款时
借:应收账款3200万
贷:工程结算3200万
(8)2013年收到结算款时
借:银行存款4700万
贷:应收账款3200万
应收账款1500万
(9)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5000万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500万
——合同毛利500万
2、分公司乙的会计核算
(1)收到总公司拨付的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2700万
贷: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2700万
(2)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2700万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2700万
当然,如果分公司要反映收入,则必须总公司与甲方必须商量好,甲方同意把工程款直接打入分公司账上,分公司以自己而不是总公司的名义与甲方结算并开具发票给甲方。但到年底,总公司还是要编制汇总财务报表,按照总分公司企业所得税预缴分配管理办法进行报税。
(二)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对于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很简单,总公司在各分公司所在地设立银行分账号,对分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各分公司承建总公司招投标的项目,一律以总公司的名义建账,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会计核算,而且可以考虑全国各地分公司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全部由总公司进行派遣,即实行分公司财务人员由总公司派遣制度。
(三)实行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非独立核算相结合的办法
由于子公司具有建筑资质承接工程项目的能力,所以子公司需要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情况不是很经常发生,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结算,建议在子公司所在地再注册一个分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制度。即母公司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分公司在一起办工,一套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只是多了一套以母公司名义建立的账本,使财务人员累一点而已。凡是需要以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以财务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进行核算,即按照上面(二)项所谈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
三、挂靠体制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被挂靠企业对挂靠工程可以实行以下两种财务核算办法[1]:
(一)报账制:挂靠工程财务核算功能在被挂靠企业范围内进行施工,挂靠方作为一个普通的项目管理部提供核算的原始单据,最终的财务核算经营成果是合同管理费。
案例分析:某“挂靠施工”工程造价10000元,发生合同成本8000元,营业税费率3%,双方商定的管理费率2%,工程质量保证金(尾款)500元。不考虑期间费用。被挂靠方核算过程如下:
1、被挂靠方的会计核算
(1)发生工程成本支出(收到挂靠方转来的材料发票等)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8000
贷:银行存款等8000
(2)工程竣工结算
借:应收账款-建设单位10000
贷:工程结算10000
(3)收工程款9500(暂扣工程尾款5%)
借:银行存款9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9500
(4)剩余利润=工程造价-管理费-合同成本-工程造价×营业税率
=10000-10000×2%-8000-10000×3%=1500
(说明:此剩余利润为已扣除承担的营业税费的净额。挂靠方开具建筑劳务发票缴纳的营业税费,应由挂靠单位自己承担。)
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500
贷: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1500
(5)支付剩余利润(暂扣尾款质量保证金500于工程保修期满支付)(=1500-500尾款)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6)收取建设单位工程尾款,支付挂靠方尾款质量保证金
借:银行存款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500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500
贷:银行存款500
(7)确认收入、费用、营业税费用、计算税前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9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00
贷: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300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9500-300=200(实行报账制度,被挂靠方向挂靠方收取的管理费用自然就形成税后利润,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
(8)缴纳营业税费
借: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300
贷:银行存款300
(9)建造合同完成,冲销“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
借:工程结算1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9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
2、挂靠方的账务处理
挂靠方在所有的该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中,应以被挂靠方名义取得合法有效票据,并交给被挂靠方进行报账。
(1)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的工程款时,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挂靠方将成本票据(含该项目工程管理费)的结算单交付被挂靠单位时,凭签字认可的票据结算单处理为:
借:其他应付款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支付的剩余利润扣除质量保证金500元时
借:银行存款1000
其他应收款——质量保证金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
(4)收到被挂靠方从建设方转来的质量保证金时
借:银行存款500
一般而言,建筑子公司具备承接建筑工程的建筑资质,由于子公司具有法人地位,可以对外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必须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所,如果子公司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是通过其自身的建筑资质而中标的,则该工程项目显然是通过子公司进行独立财务会计核算,子公司直接与建设方或甲方进行决算,所有的工程项目收入和成本都以子公司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在工程所在地缴纳营业税,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子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是以母公司的资质进行中标的,或子公司自身找的项目,由于自身资质不够,必须以母公司的特级资质进行中标的。对这种工程项目应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呢?总的核算原则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采用纯建筑劳务分包(或叫清包工)的形式进行处理。具体核算建议如下:
(一)建设方或甲方与母公司进行工程项目决算,母公司给建设方或甲方开建安发票,收入在母公司进行核算。
(二)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必须在母公司核算,人工费用由子公司开建筑劳务发票给母公司进成本,子公司只做建筑劳务收入的账。
基于母公司根本没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所有的建筑施工工作由子公司运作完成,但建筑合同是母公司与建设方或甲方签订的,施工成本在子公司而母公司没有施工成本的考虑,子公司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以母公司的名义去采购建筑材料,租赁各种建筑设备,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方开具以母公司为抬头的材料发票。也就是说,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诸如业务招待费用、评审费用、咨询费用等)必须开母公司的抬头发票,至于人工费用,子公司应该视同建筑劳务分包,给母公司开具建安发票入母公司的人工成本,子公司只做劳务收入的账。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该签订总分包合同,并到工程所在地的地税局进行备案,子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在工程所在地地税局,开一张抬头为建设方或甲方名字的建安发票,同时开一张抬头为母公司名字的建安发票,母公司代替子公司(相当于分包方)扣缴纳建筑业的营业税,并在给子公司支付劳务费用时进行抵扣。
案例分析:母公司——乙建筑公司的子公司丙,以其母公司乙的资质从甲公司投标一项工程,工期10个月,总承包收入8000万元,完全由其子公司丙公司承建,其中人工费用为2000万元,丙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等合同成本5500万元,项目在当年12月份如期完工。其账务处理如下:
1、母公司——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子公司丙完成项目发生成本费用,并把所有开具以母公司名义抬头的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发票,交给母公司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55000000
贷:原材料等55000000
(2)收到甲公司一次性结算的总承包款时,
借:银行存款80000000
贷:工程结算80000000
(3)计提营业税金及代扣营业税时
计提营业税金=(8000-2000)×3%=180(万元)
应代扣营业税=2000x3%=60(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1800000
应付账款——分包方(子公司丙)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400000
(4)缴营业税及附加纳时:
借:应交税费240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0
(5)与分包方子公司——丙公司进行工程完工验工结算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0000000
贷:应付账款20000000
(6)向子公司支付人工费用时
借:应付账款19400000(20000000-600000)
贷:银行存款19400000
(7)乙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与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75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00000
(8)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80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75000000
——合同毛利500000
2、子公司丙建筑公司的会计处理
(1)收到母公司的,人工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19400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6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0
(2)将母公司扣缴的人工费用的营业税计入成本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6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600000
3、有关材料款支付问题
由于母公司没有参与施工,是子公司全权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操作,母公司应该与子公司之间签订授权委托书,母公司授权子公司进行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事项,所有材料款、设备租赁款必须从母公司账上打入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出租方。
二、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核算
由于分公司没有法人地位,不可以对我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因此,实践中的总分公司之间的所有工程项目建设,都是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招投标的,建设方或甲方只认总公司而不认分公司,即在工程结算时,建设方或甲方只与总公司结算而不跟分公司结算。在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核算,在实践中因分公司是否财务独立核算而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所谓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是指,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都在分公司核算,分公司以分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而不独立核算是指分公司以总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应按照以下办法处理:
分公司以工程项目的存续为生命周期,在账务上,与总公司的款项往来属于“内部往来”,分公司对项目的核算制度要求与总公司保持一致,每个会计期末,总公司需要将其纳入编制汇总财务报表。
案例分析: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系一家具有特级施工资质的总公司,于2012年1月与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额为5000万元的公路施工承包合同,该工程全部由其分公司乙公司承建,该施工3月份已全面开工,计划在2013年9月完工,预计该工程的总成本为4500万元,2月份根据合同预收工程款300万元已如期到总公司的账,假设至2012年末工程实际发生成本2700万元,全部由总公司支付给其分公司乙的账上,总公司与建设方已结算工程价款1800万元,假设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该公司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处理如下:
1、总公司甲的会计核算
(1)收到预收工程款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300万
贷:预收账款300万
(2)缴纳预收账款的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营业税9万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9万
(3)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分公司乙(合同成本)2700万
贷:银行存款2700万
同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2700万
贷:内部往来——分公司乙(合同成本)2700万
(4)年底确认收入时:
完工程度2700÷4500=60%,收入为5000×60%=3000万元,毛利为(5000-4500)×60%=3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2700万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3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
(5)提取收入的营业税金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90万
贷:应交税费——营业税90万
(6)登记已结算工程款时:
借:预收账款300万
应收账款1500万
贷:工程结算1800万
(7)2013年9月完工,总公司与甲方结算工程款时
借:应收账款3200万
贷:工程结算3200万
(8)2013年收到结算款时
借:银行存款4700万
贷:应收账款3200万
应收账款1500万
(9)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5000万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500万
——合同毛利500万
2、分公司乙的会计核算
(1)收到总公司拨付的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2700万
贷: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2700万
(2)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2700万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等2700万
当然,如果分公司要反映收入,则必须总公司与甲方必须商量好,甲方同意把工程款直接打入分公司账上,分公司以自己而不是总公司的名义与甲方结算并开具发票给甲方。但到年底,总公司还是要编制汇总财务报表,按照总分公司企业所得税预缴分配管理办法进行报税。
(二)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对于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很简单,总公司在各分公司所在地设立银行分账号,对分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各分公司承建总公司招投标的项目,一律以总公司的名义建账,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会计核算,而且可以考虑全国各地分公司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全部由总公司进行派遣,即实行分公司财务人员由总公司派遣制度。
(三)实行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非独立核算相结合的办法
由于子公司具有建筑资质承接工程项目的能力,所以子公司需要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情况不是很经常发生,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结算,建议在子公司所在地再注册一个分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制度。即母公司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分公司在一起办工,一套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只是多了一套以母公司名义建立的账本,使财务人员累一点而已。凡是需要以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以财务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进行核算,即按照上面(二)项所谈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
三、挂靠体制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被挂靠企业对挂靠工程可以实行以下两种财务核算办法[1]:
(一)报账制:挂靠工程财务核算功能在被挂靠企业范围内进行施工,挂靠方作为一个普通的项目管理部提供核算的原始单据,最终的财务核算经营成果是合同管理费。
案例分析:某“挂靠施工”工程造价10000元,发生合同成本8000元,营业税费率3%,双方商定的管理费率2%,工程质量保证金(尾款)500元。不考虑期间费用。被挂靠方核算过程如下:
1、被挂靠方的会计核算
(1)发生工程成本支出(收到挂靠方转来的材料发票等)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8000
贷:银行存款等8000
(2)工程竣工结算
借:应收账款-建设单位10000
贷:工程结算10000
(3)收工程款9500(暂扣工程尾款5%)
借:银行存款9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9500
(4)剩余利润=工程造价-管理费-合同成本-工程造价×营业税率
=10000-10000×2%-8000-10000×3%=1500
(说明:此剩余利润为已扣除承担的营业税费的净额。挂靠方开具建筑劳务发票缴纳的营业税费,应由挂靠单位自己承担。)
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1500
贷: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1500
(5)支付剩余利润(暂扣尾款质量保证金500于工程保修期满支付)(=1500-500尾款)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6)收取建设单位工程尾款,支付挂靠方尾款质量保证金
借:银行存款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500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500
贷:银行存款500
(7)确认收入、费用、营业税费用、计算税前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9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300
贷: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300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10000-9500-300=200(实行报账制度,被挂靠方向挂靠方收取的管理费用自然就形成税后利润,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
(8)缴纳营业税费
借:应缴税费——应交营业税300
贷:银行存款300
(9)建造合同完成,冲销“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
借:工程结算1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9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
2、挂靠方的账务处理
挂靠方在所有的该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中,应以被挂靠方名义取得合法有效票据,并交给被挂靠方进行报账。
(1)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的工程款时,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其他应付款8000
(2)挂靠方将成本票据(含该项目工程管理费)的结算单交付被挂靠单位时,凭签字认可的票据结算单处理为:
借:其他应付款8000
贷:银行存款8000
(3)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支付的剩余利润扣除质量保证金500元时
借:银行存款1000
其他应收款——质量保证金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
(4)收到被挂靠方从建设方转来的质量保证金时
借:银行存款500
一般而言,建筑子公司具备承接建筑工程的建筑资质,由于子公司具有法人地位,可以对外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必须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如果子公司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是通过其自身的建筑资质而中标的,则该工程项目显然是通过子公司进行独立财务会计核算,子公司直接与建设方或甲方进行决算,所有的工程项目收入和成本都以子公司作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在工程所在地缴纳营业税,在子公司所在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在实践中存在一种现象:子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是以母公司的资质进行中标的,或子公司自身找的项目,由于自身资质不够,必须以母公司的特级资质进行中标的。对这种工程项目应该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呢?总的核算原则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采用纯建筑劳务分包(或叫清包工)的形式进行处理。具体核算建议如下:
(一)建设方或甲方与母公司进行工程项目决算,母公司给建设方或甲方开建安发票,收入在母公司进行核算。
(二)所有工程项目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必须在母公司核算,人工费用由子公司开建筑劳务发票给母公司进成本,子公司只做建筑劳务收入的账。
基于母公司根本没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所有的建筑施工工作由子公司运作完成,但建筑合同是母公司与建设方或甲方签订的,施工成本在子公司而母公司没有施工成本的考虑,子公司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以母公司的名义去采购建筑材料,租赁各种建筑设备,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商和设备租赁方开具以母公司为抬头的材料发票。也就是说,子公司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和期间费用(诸如业务招待费用、评审费用、咨询费用等)必须开母公司的抬头发票,至于人工费用,子公司应该视同建筑劳务分包,给母公司开具建安发票入母公司的人工成本,子公司只做劳务收入的账。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该签订总分包合同,并到工程所在地的地税局进行备案,子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在工程所在地地税局,开一张抬头为建设方或甲方名字的建安发票,同时开一张抬头为母公司名字的建安发票,母公司代替子公司(相当于分包方)扣缴纳建筑业的营业税,并在给子公司支付劳务费用时进行抵扣。
案例分析:母公司乙建筑公司的子公司丙,以其母公司乙的资质从甲公司投标一项工程,工期10个月,总承包收入8000万元,完全由其子公司丙公司承建,其中人工费用为2000万元,丙公司完成工程累计发生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等合同成本5500万元,项目在当年12月份如期完工。其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1.母公司—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子公司丙完成项目发生成本费用,并把所有开具以母公司名义抬头的材料费、机械费和期间费用发票,交给母公司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500
贷:原材料等 5500
(2)收到甲公司一次性结算的总承包款时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工程结算 8000
(3)计提营业税金及代扣营业税时
计提营业税金=(8000-2000)×3%=180(万元)
应代扣营业税=2000×3%=60(万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80
应付账款—分包方(子公司丙)
6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40
(4)缴纳营业税金及附加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40
贷:银行存款 240
(5)与分包方子公司—丙公司进行工程完工验工结算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0
贷:应付账款 2000
(6)向子公司支付人工费用时
借:应付账款 1940(2000-60)
贷:银行存款 1940
(7)乙公司确认该项目收入与费用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
(8)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 8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7500
—合同毛利 500
2.子公司丙建筑公司的会计处理
(1)收到母公司的,人工费用时
借:银行存款 194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2)将母公司扣缴的人工费用的营业税计入成本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0
3.有关材料款支付问题
由于母公司没有参与施工,是子公司全权进行施工,为了更好的操作,母公司应该与子公司之间签订授权委托书,母公司授权子公司进行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等事项,所有材料款、设备租赁款必须从母公司账上打入材料供应商和设备出租方。
二、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核算
由于分公司没有法人地位,不可以对外签订民事建筑合同,因此,实践中的总分公司之间的所有工程项目建设,都是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招投标的,建设方或甲方只认总公司而不认分公司,即在工程结算时,建设方或甲方只与总公司结算而不跟分公司结算。在总分公司体制下的工程项目如何进行核算,在实践中因分公司是否财务独立核算而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所谓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是指,工程项目的收入和成本都在分公司核算,分公司以分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而不独立核算是指分公司以总公司的名义建立会计账本进行成本和收入的核算。分公司财务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应按照以下办法处理:
分公司以工程项目的存续为生命周期,在账务上,与总公司的款项往来属于“内部往来”,分公司对项目的核算制度要求与总公司保持一致,每个会计期末,总公司需要将其纳入编制汇总财务报表。
案例分析:甲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系一家具有特级施工资质的总公司,于2012年1月与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额为5000万元的公路施工承包合同,该工程全部由其分公司乙公司承建,该施工3月份已全面开工,计划在2013年9月完工,预计该工程的总成本为4500万元,2月份根据合同预收工程款300万元已如期到总公司的账,假设至2012年末工程实际发生成本2700万元,全部由总公司支付给其分公司乙的账上,总公司与建设方已结算工程价款1800万元,假设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该公司2012年的财税处理如下:
1.总公司甲的会计核算
(1)收到预收工程款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300
贷:预收账款 300
(2)缴纳预收账款的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9
(3)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分公司乙(合同成本)
2700
贷:银行存款 2700
同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700
贷:内部往来—分公司乙
(合同成本) 2700
(4)年底确认收入时:
完工程度2700÷4500=60%,收入为5000×60%=3000(万元),毛利为(5000-4500)×60%=3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27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
(5)提取收入的营业税金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90
(6)登记已结算工程款时:
借:预收账款 300
应收账款 1500
贷:工程结算 1800
(7)2013年9月完工,总公司与甲方结算工程款时
借:应收账款 3200
贷:工程结算 3200
(8)2013年收到结算款时
借:银行存款 4700
贷:应收账款 3200
应收账款 1500
(9)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时
借:工程结算 5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500
—合同毛利 500
2.分公司乙的会计核算
(1)收到总公司拨付的工程款时
借:银行存款2700
贷: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2700
(2)登记发生成本时:
借:内部往来—总公司(工程款)
2700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
薪酬、累计折旧等 2700
当然,如果分公司要反映收入,则必须总公司与甲方必须商量好,甲方同意把工程款直接打入分公司账上,分公司以自己而不是总公司的名义与甲方结算并开具发票给甲方。但到年底,总公司还是要编制汇总财务报表,按照总分公司企业所得税预缴分配管理办法进行报税。
(二)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对于分公司财务不独立核算下的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很简单,总公司在各分公司所在地设立银行分账号,对分公司实行收支两条线,各分公司承建总公司招投标的项目,一律以总公司的名义建账,以总公司的名义进行会计核算,而且可以考虑全国各地分公司的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负责人全部由总公司进行派遣,即实行分公司财务人员由总公司派遣制度。
(三)实行母子公司和总分公司非独立核算相结合的办法
由于子公司具有建筑资质承接工程项目的能力,所以子公司需要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情况不是很经常发生,为了更好的进行工程结算,建议在子公司所在地再注册一个分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制度。即母公司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分公司在一起办工,一套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只是多了一套以母公司名义建立的账本。凡是需要以母公司的建筑资质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通过财务非独立核算的分公司进行核算,即按照上面(二)项所过的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
三、挂靠体制下的工程项目会计核算
被挂靠企业对挂靠工程可以实行以下两种财务核算办法。
(一)报账制
挂靠工程财务核算功能在被挂靠企业范围内进行施工,挂靠方作为一个普通的项目管理部提供核算的原始单据,最终的财务核算经营成果是合同管理费。
案例分析:某“挂靠施工”工程造价10000元,发生合同成本8000元,营业税费率3%,双方商定的管理费率2%,工程质量保证金(尾款)500元。不考虑期间费用。被挂靠方核算过程如下(单位:万元):
1.被挂靠方的会计核算
(1)发生工程成本支出(收到挂靠方转来的材料发票等)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8000
贷:银行存款等 8000
(2)工程竣工结算
借:应收账款—建设单位 10000
贷:工程结算 10000
(3)收工程款9500(暂扣工程尾款5%)
借:银行存款 9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 9500
(4)剩余利润=工程造价-管理费-合同成本-工程造价×营业税率=10000-10000×2%-8000-10000×3%=1500(元)
(说明:此剩余利润为已扣除承担的营业税费的净额。挂靠方开具建筑劳务发票缴纳的营业税费,应由挂靠单位自己承担。)
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500
贷:应付账款—挂靠单位
—项目 1500
(5)支付剩余利润(暂扣尾款质量保证金500于工程保修期满支付)(=1500-500尾款)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6)收取建设单位工程尾款,支付挂靠方尾款质量保证金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应收账款—建设单位 500
借:应付账款—挂靠单位—项目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7)确认收入、费用、营业税费用、计算税前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 9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0
税前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10000-9500-300=200(元)(实行报账制度,被挂靠方向挂靠方收取的管理费用自然就形成税后利润,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
(8)缴纳营业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9)建造合同完成,冲销“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
借:工程结算 1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9500
—合同毛利 500
2.挂靠方的账务处理
挂靠方在所有的该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中,应以被挂靠方名义取得合法有效票据,并交给被挂靠方进行报账。
(1)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的工程款时,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其他应付款 8000
(2)挂靠方将成本票据(含该项目工程管理费)的结算单交付被挂靠单位时,凭签字认可的票据结算单处理为:
借:其他应付款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3)挂靠方开具劳务1500元发票给被挂靠方,收到被挂靠方支付的剩余利润扣除质量保证金500元时
借:银行存款 1000
其他应收款—质量保证金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
(4)收到被挂靠方从建设方转来的质量保证金时
借:银行存款 500
贷:其他应收款—质量保证金
500
(二)总分公司制
[摘要] 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各界的公认,本文以会计专业课的特点为切入口,从会计专业课教学的内容、目标、效果以及会计知识的运用环境四个方面论证了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 案例教学 会计 必要性
运用案例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其能力、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早已有之。到了20世纪初美国哈佛商学院运用案例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众多企业管理的精英。现在,案例教学已经被愈来愈多国家的教学实践所运用,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那么会计专业课的教学是否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呢?本文将以会计专业课的特点为切入口,论证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会计专业课的特点
1、制度性强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都是在一定环境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式和制度进行的。在一定条件下的会计,要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内容,首先是影响会计工作,进而影响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比如:经济环境影响会计的范围、形式、内容、职能、因素、特征、关系、要求和变化等;科技环境影响会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法律环境影响会计工作的内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经济业务,同时也影响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经济秩序及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作用;管理环境影响会计的基础工作,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会计工作发挥核算、监督和其他职能的作用等。同时,环境对会计教育也会产生影响。环境因素会影响会计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规模、水平、地位和条件等。经济活动及对外经济活动管理的多元化、多层次特点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会计人才。要满足社会对多方面、多层次的会计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建立培养各种人才的会计教育体系,包括中等会计教育、高等会计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会计核算工作总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环境下进行的,如会计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等,实务中,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不但要合理,而且要合法,不能违反我国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
2、学科的交叉性较强
从学科间的关系来看,现代会计学是以多科学为其支柱的。其中经济学是建立现代会计学的理论支柱,现代管理科学与数学是建立现代会计学的方法支柱。从会计学科的研究内容来看,现代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门类,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都涉及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金融、税务、生产运作、投资、经济法律等。以财务会计为例,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而资金运动贯穿于企业或非盈利性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采购、生产、销售、物流,需要核算成本、费用、效益,还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核算应缴纳的各项税费。管理会计更是要考虑资本市场、各种融资理论和工具、消费市场预测、成本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3、实践性很强
会计学是微观经济管理学科,具有实务性强的特点。学习会计学,必须理论与实务并重,强调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深入理解与牢固掌握。对会计的各种方法和技能,课堂上既要讲清楚其原理概念,又要用实例说明其操作程序。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既会动口,又会动手。
4、内容比较抽象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的运动,而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实物的运动,需要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物甚至是一些非实物性的资产(如 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商誉等)的变动抽象为资金的运动,这是初学者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现代会计核算使用的是复式记账法,这对已经习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单式记账法的初学者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二、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课堂中为什么能够运用案例教学,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探寻了其理论依据,这些理论包括迁移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弹性理论与认知弹性超文本理论、教学交往理论、顿悟学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只是说明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但不能说明其必要性。笔者将结合会计专业课的特点来论证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1、从教学内容来说,案例教学适用于复杂知识、专业知识的教学。简单知识即简单的概念与事实,学生只要求能够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再现,再认,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比传统的教学花费更多的时间,不适于应用案例教学。如生字、单词的教学就宜采用讲授。而复杂知识的学习,学生仅凭借传统的教学只能记忆再现,而难以真正理解掌握,而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嵌入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在学生的亲自参加的分析、讨论中将新的复杂知识的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建构新知识结构。会计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抽象,知识比较复杂,并且学科的交叉性和渗透性也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而案例教学对于加深学生对有关复杂知识的消化理解显得非常必要。另外,案例教学也适用于理解并掌握某一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案例完全可以用来展示有关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那样处理。一旦案例当中隐含的理论问题或基本原理被揭示出来了,就可以用它来考察新的案例,说明那些己经变化了的情形。这样,先前案例中的理论就变成了面临新情形所产生的新挑战。会计学专业课中用很多的原理和基本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这时适当的运用案例教学就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这些原理概念,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此,在会计学专业课教学中,恰当的选择出能够说明某些会计原理、理论的案例来帮助学生加强对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2、从教学目标来看,案例教学适宜于旨在以培养学生们能力为主的目的。会计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合格的会计人员,而今天的会计人员已经由过去单纯的簿记人员、财务信息的制造者转变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重要角色。这一改变,要求会计人员增强个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修养,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的要求。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最直接的方式,必须适应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会计职业界认可的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能为传统的会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