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消防工程新规范

消防工程新规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6: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消防工程新规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消防工程新规范

篇1

1.建筑消防设计的概述

消防设计,是指为保证电力工程安全生产,防止或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采取的综合性防火技术措施和应急消防装备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建筑消防设计是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材质、结构、用途等,结合建筑物火灾时的着火特性,采取必要的建筑防火措施所进行的设计。

2.国外消防设计理念:性能化设计

2.1性能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2.2性能化设计的推广情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 fire safety design 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3)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4)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 Code of 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3.促进国内建筑消防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的对策

3.1提高建筑消防的设计水平

不断提高建筑消防的能力与设计水平,改进建筑消防的设计能力,提升设计理念,向国际发达国家靠拢,保证建筑消防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要通过以下方式展开工作:第一、必须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理念与国际化进行对比,并提高建筑消防意识,采取多种渠道展开宣传,并结合世界各国的经验进行宣传与分析,提供消防设计的全局性。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设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将消防设计的全新意识分配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去;第二、要不断加强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之间的联系,保证设计人员可以理解建筑单位的战略规划,并培养自我的安全意识;第三、设计人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去提升自我的学习动力,掌握建筑防火安全知识与技能,加强设计人员的沟通能力,拓宽设计理念,提升安全消防水平,把握设计环节之中的消防规范设计。

3.2加强建筑消防的施工设计与监督能力

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审核与监督。首先,应当加强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工作,特别是设计图纸中消防部分的审核;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审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加大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单位能按图施工,做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验收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责令改正。

3.3加强建筑单位与消防部门的联系

加强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消防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所有参建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强消防意识的交流,保障消防工程的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消防管理体系,保证消防工程能够顺利实现。四结语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消防意识的建立还需要一段时间,所有设计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意识和技术水平,在设计中应当仔细对消防工程进行研究,把握消防工程的设计质量,将所有不合理的因素排除。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设计实施,保证建筑消防设计能够顺利实施。

综上,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包括报警设备、灭火设备、防火排烟设备、通讯设备、避难设备、与火灾有关的必要设施、避难设施及其他相关设备等。其中绝大部分与电气专业有关,因此可以说在建筑消防设计中,电气专业占有重要位置。

总之,火灾的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由于火灾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早期预报和自动即时扑救显得极其重要。消防系统的设计除与电气没计有密切关系,且还涉及到建筑、给排水、暖通等专业,因此,在设计中各专业应相互协调配合,需要设计人员认真研究、分析选用产品的技术资料、熟悉了解消防规范,而且还应该在实际工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灵活应用。才能没计出合理的消防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发挥其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肖学锋.发展性能化防火设计,迎接加入WTO的挑战[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2,(5).

篇2

一、引言

1:1建筑模型由我院首创,它的设计与建造为课程形象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示范下越来越多的院校建立了建筑实体模型,在不断的发展中实体模型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形式的1:1建筑模型已经不能满足某些教学的需求,教师在设计实际项目时发现原有设计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对1:1建筑模型的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为此,文章中笔者立足于新教改背景下,对我院的1:1建造模型升级方案进行了分析。

二、1:1建筑模型现状

(一)1:1建筑模型的由来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将项目与实际施工现场结合,但是现实中存在工地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的内容进度要求,大量的学生进入现场也会给工地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困难等诸多问题。为了能将施工现场“搬进”学院,我院教师设计建造了一个能展示建筑节点构造和施工工艺的实体建筑模型―1:1建筑模型,该模型遵照“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展示”的原则,模型中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类型,展示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等300多个节点,每个节点包括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节点构造等,并同步开发了包含该模型的施工图、施工过程图片与录像、施工工艺流程、施工验收规范等知识信息的多媒体查询系统。

(二)1:1建筑模型需改进之处

1:1建筑模型从建造完成至今已有上百万人次的使用,极大的推动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但是随着应用的深入,也反应出一些问题:

(1)当前,建筑行业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规范层出不穷,创新与发展十分迅速。我院1:1建筑模型完工使用以来已经有大量新规范的增加和旧规范的修订,根据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的数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期间仅工程建设国家标准一项已经颁布实施了114本规范。

(2)1:1模型中原有的一些施工工艺展示已经无法与施工现场对应,以往学生在1:1建筑模型自学碰到问题时可以使用模型内的电脑查询相关节点的工艺,这种方法提供了学生便捷的自学途径,但是也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知查找哪块内容的问题。

(3)建筑工业化、模块化已经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以工业化的方式重新组织建筑业是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建筑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1]因此,我院师生必须了解这种新模式下的建筑,通过新工艺节点的展示,学生在工作前就能在1:1建筑模型里熟悉模块化施工的特点。

(4)通过对建筑就业市场的调查和毕业生的访谈,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人才缺口特别多,但是苦于没有在学院内接触过此类工程,学生无法在这些就业前景良好的行业落脚,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对于消防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建工分院将开设新的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届时将要面临实训场地的问题,因此,在1:1建筑模型原有的基础上配套消防工程和水电安装工程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需要。

(三)同类模型现状

我院的1:1建筑模型作为专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推广,至今已完成了上百所院校的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已经应用了最新的规范。但是消防工程、水电安装工程、建筑模块化施工都没涉及。已有些学院的建筑模型已增加了微信交互系统,但是展示的内容比较单一,内容不完整,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三、具体方案设计

(一)四新技术的应用

由于1:1建筑模型主体框架已经建造完成,所以改造主要围绕着细部节点进行,如2015年11月1日开始推广实施的承插式支模架来代替原有的落后的支模架形式,增加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的展示等15处。另外原有不可改造的钢筋展示,另搭设基于现行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解决了原有模型中钢筋不能全部展示,实训项目无法顺利开展的难题。

(二)虚实一体交互系统的应用

以往在1:1建筑模型的课程教学组织中由于场地的限制,有些学生无法及时直观观察到节点和听清楚教师的讲解内容,使用虚实一体交互系统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虚实一体化理念是出于人类思维形式、人机世界等范畴中虚实对立统一的考虑而形成的,它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运用计算机对实景进行仿真和模拟,是一种新型的人―机界面方式并正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建工分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5月份进行了深度合作的洽谈,将4D微课系统与1:1建筑模型结合,虚拟仿真1:1建筑模型中各种房屋构造节点模型,配套知识图解和4D微课,以多人在线的形式,学生通过任务式的引导进行情景体验式的互动学习、趣味考核,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房屋构造的形式、基本构造做法在虚拟仿真的真实工程建设项目中,学生还可以以个人或者团队的形式扮演建筑员中主要岗位角色,分工协作共同执行各个岗位工作内容,决策不同而决定项目的虚拟施工结果不同,体验真实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全过程,最终能够使学生熟悉掌握施工管理业务流程、岗位工作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微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在教学交互中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它的许多新功能使教学交互更加方便快捷,不论是语音对讲功能,还是文字、图片的交互功能,以及微信公共平台的群发分组交互功能,都为教学交互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且微信是基于手机应用的,更加提高了交互的及时性。将4D微课与微信系统进行结合,学生在1:1建筑模型参观学习时,如果需要对某节点进行了解,只要用手机扫描下该节点的二维码,就能迅速了解到施工工艺流程以及配套的参考资料,充分体现了交互的及时性。

(三)建筑工业化的展示

建筑工业化施工可以通过添加微型的构件模型来展示施工节点,并将此类构件与BIM模型结合,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工业化施工的工艺流程。

(四)消防工程的展示

消防工程可以从设计与施工上双方面进行展示,对原有1:1建筑模型中符合及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进行统计添加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中讲解。施工工艺上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开设孔洞铺设喷淋管道,让学生实际开展项目培养消防施工员。

(五)安装工程的展示

建设工程中设备安装工程通常包括:给水安装;排水安装;电气安装;暖通安装;通信网络系统安装;管道燃气安装;建筑智能安装(楼宇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根据顶岗实习生的反馈,前四项会经常碰到,因地制宜,1:1建筑模型可以根据这四项进行项目化改造,场地条件完全具备,只要有合适的工具与材料就可以开展实训项目。

四、升级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一)技术可行性

四新技术上我院教师完全有能力完成升级改造,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也在近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我院与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宝业集团、金华华强市政公司、上海聿林建材有限公司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4D微课、工业化、消防工程、安装工程的升级上能给予技术支持,北京睿格致科技有限公司还专门来我院参观1:1建筑模型,并以模型中的节点来制作4D微课教学内容。

(二)经济的效益

建筑模型中主要是节点展示,对于四新技术的展示主要是原材与必要的人工,大部分工作可以由课程组教师来完成,如应用新规范的钢筋安装质量检验模型成本在20万元,其余细部改造的费用在10万元以内。为1:1建筑模型量身定做的4D微课交互系统报价为70万元,其余消防工程、安装工程材料的采购可控制在20万元以内,总体升级费用120万元左右,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实现1:1建筑模型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院的1:1建筑模型由于建造时间较早,在积极推动内涵建设、教学改革上的局限性愈来愈明细。对1:1建筑进行必须的合理的升级,使之成为更完善的实训教学平台,符合在当前我院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3

从国外性能化规范的研究过程看,大部分是首先或同时研究与性能设计有关的消防安全设计评估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是先修改规范,后开发设计指南。

三、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四、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去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去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五、性能化规范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规范中,一般只确定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可接受的方法,对建筑物内的要求通过政策性的总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来表叙。例如澳大利亚于1996年12月由澳大利亚建筑规范委员会(ABCB)编制的第一个"性能化"的综合性的建筑规范《澳大利亚建筑规范(BCA96)》由四个层次的体系构成,即目标、功能描述、性能要求?quot;视为满足的条款"以及验证的方法。性能化设计是选用以性能为基础的替代办法,即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过程的术语,其设计方法是设计中的一种工程方法。

如果性能化设计方法同性能化规范一起使用,就必需有一套规范中要求的固定的总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如果不借能化规范,就由以下7个步骤来指导分析和设计,即1确定工程场址或工程的具体内容。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或损失)目标和性能要求。3建立性能指标和设计指标标准。4建立火灾场景。5建立设计火灾。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7写出最终报告。性能化设计必需考虑的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因素:1起火和发展。2烟气蔓延和控制。3火灾蔓延和控制。4火灾探测和灭火。5通知使用者并疏散。6消防部门的接警和响应。

六、评估方法

建筑防火评估方法是性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对于这一方法及相关概念体系的逐步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方法和模型主要包括:美国的建筑防火评估方法(BFSEM:The Building Fir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评估特定场所内所用产品火灾风险的FRAME works方法,火灾致损评估方法(FIVE:Fire-Induced Vulnerability Evaluation);澳大利亚的风险评估模型(RAM:Risk Assessment Modeling);日本的建筑物综合防火安全设计方法;加拿大的FIRECAM方法。

加拿大国家建筑研究院(NRC)正在研究并已开始应用的性能化设计工具:火灾风险与成本评估模型(FiRECAMTM--Fire Risk Evaluation and Cost Assessment Model)),它通过分析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场景来评估火灾对建筑物内居民造成的预期风险,同时还能评估消防费用(基建及维修)和预期火灾损失。FiRECAMTM依靠两个主要参数来评估火灾安全设计的火灾安全性能,即火灾对生命造成的预期风险(ERL)和预期火灾损失(FCE);运用统计数据来预测火灾场景发生的几率,比如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或火灾探测器的可靠性,同时还运用数学模型来预测火灾随时间的变化,比如火的发展和蔓延及居民的撤离;FiRECAMTM利用火灾增长、火灾蔓延、烟气流动、居民反应和消防部门反应的动态变化(以时间为函数)来计算ERL和FCE的数值。它包括:火灾增长模型、烟气流动和居民逃生模型。FiRECAMTM对火灾蔓延的可能性及火灾后修复建筑物的费用采用的是保守的评估模型,所以对财产损失的评估结果比实际的偏高。

澳大利亚消防规范改革中心(FCRC)正在开发一个用以量化建筑消防安全系统性能的风险评价模型叫CESARE--Risk(注:它和FiRECAMTM同基于Beck的预测多层、多房间内火灾的影响的风险评价系统模型),它采用多种火灾场景,其中考虑了火灾及对火灾的反应的概率特性,采用确定性模型预测建筑内火灾环境随时间的变化。某些组成部分如下:事件树与预期值模型、火灾发展与烟气流动模型、人员行为模型、消防队模型和工作人员模型、分隔失效模型、经济模型。

七、消防工程指南 

目前,为与消防安全工程相一致,必须为单个消防技术起草实施指南,1996年澳大利亚消防规范改革中心出版了"消防工程指南",为消防安全评估提供了指导。该指南提出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制定一个设计大纲,对建筑整体方案进行分析,确定潜在火灾危害以便提出使项目组、消防安全工程师、消防部门和审批机关均认为满意的消防系统设计方案。消防安全系统分析可以分下列几极:

第一极--组件和子系统等效评估(SEE--SYSTEM EQUIVALENT EVALUATION),只考虑一个子系统的单独运行情况。

第二极--系统性能评估(SPE),考虑不同子系统和组件之间的互相影响,这一极分析可能只建立在一个简单的火灾场景和时间曲线分析基础上,也可能需要单独考虑一个以上的"最坏"火灾场景。

第三极--系统风险评估(SRE),适用于大型综合建筑或者高度创新的建筑,能大大降低建筑成本或者解决非常困难的设计问题。它属于概率风险评估,其量化非常复杂,需要消防工程师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有关审批部门掌握更高的评估技能。同时指南还为所考虑的消防安全子系统规定了必要的分析和输入数据。

八、我国的前景

篇4

经济发展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融合在一起,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不断开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日益凸显,接连不断的施工现场事故,如发生在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一起因企业违规造成的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又如2013年1月1日3时左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空港新城永成机械有限公司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6000余平方米。在灭火救援过程中,3名消防官兵牺牲。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为此,2011年8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出台,为进一步规范和防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现状,为提高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管理责任和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本文将结合新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阐述,旨在对当前和今后的建设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细致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一、当前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消防安全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多方责任与效益的关键问题,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工程施工进度带来障碍,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对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是建设施工现场管理的首要问题,而在施工安全事故产生的工地现场,总是存在着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不明确的现象,比如有些单位没有签订必要的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没有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和教育宣传等,在有些工地现场施工人员不注意安全用火、用电以及乱丢烟头,这些火种一旦遇到可燃物,极易造成现场火灾或者由此引发一些次生灾害事故。

2)对施工现场中的各类施工要素和布局缺乏科学的划分

在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通常需要用到多种建筑设备和设施,比如工器具工棚,伙房、食堂、员工宿舍、现场办公区,以及常用建筑材料如木材、塑料等可燃物的仓库,由于对整个施工要素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分类存放和有序划分,常常造成施工现场的材料临时堆放,造成了一些先天的消防安全隐患。

3)对施工现场中的用电、用气等管理不善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除了施工器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火源的控制,如电线乱拉乱接,线路架设不规范,对存在绝缘层破坏的线缆仍然频繁拉扯使用,临时性用电,比如工人在宿舍内取暖,使用液化气来做饭,对配电箱安装在木质构件上等,以及用电负荷超载现象时有发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火灾发生的可能。

4)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器械配置不合理

消防设备和设施建设无论是临时施工场地还是长期施工现场,都需要按照规范要求来进行配备和安置,而大多施工现场缺乏必要的消防器材或者使用过期的消防设备常常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

5)对施工现场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教育

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教育,树立规范操作、照章施工的建设要求是确保施工现场科学管理的关键,而有些违规施工现象的存在,也是造成施工现场消防隐患的重要因素,如熬制沥青时对木材的处置不当,或者因热熔而使得沥青溢出等引起火灾。

6)对建设施工工程私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

建筑消防安全技术标准是与建设工程设计要求相一致的,有些施工现场人员,为了节省施工成本,私自改变建筑设计要求,对于廉价的、可燃性的材料的大量应用,不仅增强了建设工程的火灾负荷压力,也降低了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等级,如劣质线缆、采用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应采取涂刷防火涂料及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的,随意降低现场消防工程的标准等,这些都给建设工程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有效途径

新规范的实施,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有序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结合新规范的防范重点和施工要求,对常见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强化现场施工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增强消防安全责任制

无论是在新建、在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中,比如建立总承包负责制,将各分包单位统一在总承包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体系里,明确施工单位之间的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建立由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在内的多级监督管理机制,及时检查消防安全设施及其安全隐患等问题,对“谁建设、谁负责”的责任原则进行贯彻落实,切实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如对各施工、装修单位进行资质认证,只有符合质量保证要求的单位才能够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

2)加强对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施工管理

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是关键环节,特别是胶合板、塑料板、聚氯乙烯材料等物品的仓储和分类堆放时,要注意与施工现场中的明火(如烟头、电气焊等)保持安全距离。对于如易燃材料油漆、香蕉水等,要使用专用仓储,随用随取,并确保存放地的防火、通风等条件,切实将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的管理和使用。比如设置严禁烟火的标识,建立完善的易燃物的领取和回收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和分类归并,对于周边的电源或线缆进行定期的检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来安全用电,对于特殊岗位要引入持证上岗制度,切实杜绝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和配置

配置齐全的消防设施是提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比如对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沙袋、消防水源的设置,对警示性消防标志的设置,如消防用语标识、消防通道的引导、消防设备使用方法、对安全通道的出入口和临时醒目标志进行科学规划,及时对影响消防设施正常使用的各类杂物和障碍物进行清理,确保现场施工人员与消防专业设施之间的畅通运行。

4)对施工现场消防给水管网进行定期检查

消防用水管道管理是确保消防给水的重中之重,必须按照新出台的规范要求,对消防用水的管道进行科学管理,不能用劣质管道或塑料管道来连接给水管道,采用合乎规范的钢管来确保消防给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对消防栓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消防用水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检力度,做好防范工作

消防安全防范是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主要工作,也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在新规范的指导下,切实对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明确责任,强化消防安全防范管理监督,杜绝施工现场的违规用火、用电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6)强化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增强防范意识

消防安全必须贯穿到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切实将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提到日常管理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法规学习,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懂得施工中消防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增强现场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落实好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总之,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重视,以预防为主,切实增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生产意识,从重点环节和关键因素中来提高防范水平,进一步深入学习《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内容,为切实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篇5

通过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完好率大幅度提升,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得到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下面,笔者将针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计、施工单位鱼目混珠,造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先天性”问题层出不穷。据笔者调研,在目前的自动消防设施设计、施工中,一些未取得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挂靠有设计和施工资质的单位,大量承揽消防工程,造成不认真负责施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如有的设计单位将控制系统分散设计在多处,造成消防系统不联动,多处值班不能统一管理;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形式上转手包给其他资质单位,而施工仍旧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的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消防设施的性能。

1.2建设单位安装使用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追求投入成本的最小化,往往只想能通过消防部门的投入使用前验收即可,至于消防设施的长期运行效果如何缺少考虑。据笔者调研,有些招商引资企业不经消防设计审核,擅自让无资质非专业的消防设施工程公司施工、安装;有些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压缩基建开支,或者为了个人的目的,选择质差价廉的消防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在使用很短一段时间后,整个系统就瘫痪,既造成了资源、资金的浪费,又影响了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1.3使用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在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方面,放任管理或者无人管理,使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只能起到一种装点门面的效果。二是值班问题。目前绝大部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单位,都是依靠门卫、保安来附带监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控制室,人员调动频繁,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控制室大量显示“故障”也无人理会或者直接屏蔽,管线出现漏水就关掉相关阀门。三是定期维护保养流于形式。由于种种原因,检测报告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况大量存在,每月维护记录与消防设施实际运行状况明显不一致。四是职工和群众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不够重视和爱护。个别人有意或无意地对设施或设备加以破坏,妨碍其发挥正常作用。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2.1把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审核关、施工监督关、竣工验收关

2.1.1严控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消防设计关

控制消防设计关,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源头,而设计的好坏,关键在于设计师的水平与能力。实行建筑设计师消防设计资格证书则是解决消防设计质量不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每个设计院应至少有一名负责消防设计的资质总工程师,实行建筑设计师消防设计资格证便于促进人员学习新规范,提高设计质量,参与消防设计的人员每年应参加国家统一的资质考试。消防设计必须由设计院进行自审,同时应进一步强化“谁设计、谁负责”,严格填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由负责设计的总工程师写出自审意见,严格报消防部门审核,以督促设计与自查自审不流于形式。

2.1.2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关

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甚至影响到建筑物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因此必须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关。审核的重点:一是审核是否按规范全面合理设置相应的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有无漏设、少设、不设;二是审核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选型是否得当,性能是否可靠、技术是否先进;三是审核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相应的一些辅助要求是否达到,条件是否满足。

2.1.3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关

施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影响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功能的错误之处,同时,也是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一次再监督。消防监督部门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施工安装单位的资质和消防产品的质量管理;二是抓好消防工程施工监理,监理既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监督消防工程的质量,又可以对一些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把关。三是抓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施工质量,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对隐蔽工程及某些施工安装标准和调试情况,实施重点监督,保证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安装调试满足设计的要求。

2.1.4抓好竣工验收关

竣工验收是在建筑物模拟火灾状态下对自动消防设施功能的一次全面检验。在竣工验收时,消防监督部门要按照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全面仔细的检验和评定,对存在的任何问题,必须责令其彻底改正。如果验收通不过,责令其整改并重新组织验收,直到全部通过为止。

2.2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要加强对设备和值班人员的管理

2.2.1建立管理责任制

设备投入运行后,必须昼夜连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停用、间断运行、改动和损坏。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来管理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落实责任人,通过签订责任状,分清职责,落实责任,做到一级管一级,一层抓一层,级级负责、层层落实。

2.2.2建立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一档二查三薄制

一档,即是防火档案,按照重点单位管理做法,建立建筑自动消防设施防火档案。二查,即实行日查、月查。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自动消防设施,由单位消防负责人制定相应的日查、月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组织实施。三薄,即设立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薄、日巡查登记薄、月检查登记薄,每个单位每日都应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登记,也可作为值班记录。月检查登记薄一式两份,一份送当地消防监督部门备查,一份送本单位领导审查。

2.3消防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单位的监督管理

2.3.1要提高认识,认真负责。消防监督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把着眼点放在提高防火条件上,处理好监督的“速度”与“力度”,不能一味追求速度,放宽条件,进行无责任盖章,而留下先天不足的隐患,对那些违反规定的行为,坚决打击;也不能一味下放权力,美其名曰简化程序,特事特办,而失去监督,造成无穷后患。

2.3.2建议国家成立专门的消防技术学校,重点培养低、中级消防工程技术人员,满足社会对消防管理、操作人员的需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消防安保公司要对消防安保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通过培训班、消防技术讲座等形式来建立一支懂管理、会操作的自动消防设施管理队伍,实现自动消防设施操作管理持证上岗。

篇6

高层建筑,作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的产物在现在生活中占据醒目地位。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资源相对日益缺,特别是人口日渐密集,造成城市生活空间、工作空间不断缩小,结构复杂的高层民用、商业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主要选择。然而,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概率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火灾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和危害,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及火灾成因,提出高层建筑火灾预防策略,探索符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于避免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分析

1.1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的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高层建筑火灾往往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和伤亡事故,这已经被无数火灾案例所证实;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一)火势蔓延快,难以控制。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开口部位,若无有效的防火分隔设施,发生火灾时,在“烟筒效应”作用下,一座百余米高的大楼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被熊熊大火吞没。试验证明,一座高100 m 的高层建筑,在25~33s 内,烟气即能顺着垂直通道从低层扩散到顶层,与此同时,火热也将很快蔓延扩展,许多高层建筑火灾都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央视北配楼大火的惨痛教训,就暴露出了高层建筑装修施工中火灾隐患的共性。

(二)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高层建筑的特点:一是层数多,垂直距离远,需要较长的疏散时间;二是人员比较集中,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情况:三是发生火灾时的烟气和火势竖向蔓延快,给安全疏散带来困难。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完全依靠楼梯,如果楼梯间不能有效地防止烟火入侵,烟气短时间内就会充满楼梯间,从而会严重阻碍人们的安全疏散,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三)发生火灾概率大,危险程度高。高层建筑内部往往功能复杂、设备繁多、用电量大、存放大量的可燃物,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引发火灾。发生火灾时建筑物内自动消防设施如不能正常启动,火灾演变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概率会成倍增长。且室内装修材料含高分子化合物多,引燃后不易扑救,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四)消防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因建筑层较多,消防车灭火设备往往达不到高层建筑着火层,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主要立足于室内消防给水设施,但由于室内给水管路复杂,室内供水远远满足不了扑救火灾的需要,常常给扑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

1.2 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途径分析。

高层建筑内某一房间发生火灾,当发展到轰燃之后,火势猛烈,势必会突破该房间的限制,向其它空间蔓延。

(一)水平方向蔓延。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空间。二是建筑内各类孔洞处理不完善。因防火门、防火卷帘配置不到位及因隔墙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造成火灾蔓延扩大引起重大人员伤亡的案例更是举不胜数。三是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火灾。

(二)垂直方向蔓延。高层建筑设有大量的楼梯间、竖井,这些开口部位往往贯穿整个建筑,若未作周密完善的防火保护,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蔓延到建筑的任意一层。1979年9月12日西班牙的罗那阿罗肯旅馆火灾,因封闭楼梯间采用了普通木质门,且不能自行关闭,烟火通过未关闭的楼梯间迅速从底层蔓延到了顶层,造成85人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2、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较多。由于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不够,随意降低消防技术标准,使建筑建成时便存在大量的不易整改的刚性火灾隐患。再加上后期缺乏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业主消防素质不高,这些因素滋生了大量屡禁不止的弹性火灾隐患。

篇7

关键词:

建筑电气;消防配电;火灾自动报警;消防验收

0引言

一个大型商业广场的建设工程其消防安全是尤为重要的,建筑电气消防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是最终工程验收的保证。辽宁省地方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规程》(DB21/T1204),是在国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基础上,更加细化更具有可操作性制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验规程》总共分为13大项共156个检查项目,所有检查子项目划分为A、B两类,其中A类为保证项目。消防工程系统验收时,若A、B类项目不合格,可由施工方进行限期整改,复验时若任有A类项目不合格,则系统判定为不合格;若B类项目不合格数超过14个,则系统判定为不合格,同时注意在复检时抽样数量应加倍。以下主要对消防配电工程容易混淆的事项加以分析。

1供电方式问题

本工程建筑面积13万m2大型商业广场,地下两层、地上局部29层,由于类似地标建筑,建设方请上海一家大型设计院设计。设计说明中电源由市政引两路10kV独立电源至变电所,而建筑中不设置柴油发电机组,其中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火灾自动报警及应急照明等)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章的条文说明别强调:当设计采用取自城市两路高压供电时,其中一个回路可作为备用电源;当设计引取一路高压(10kV级)供电,而备用电源取自自备柴油发电机;同时又强调作为一级负荷的电源应引自两个35kV以上的区域变电站。《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009版中对一级负荷供电电源给出了双重电源的定义,即“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其相应条文说明又进一步解释,因为地区电力网都是并网的,供电部门无论从电源引出几回供电回路,也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而自备发电机组作为消防备用电源是实际而可靠的。本工程的设计依据相关规范其设计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如本地区所在的四线城市很难做到两路10kV双重独立电源,最终消防部门要求增加自备柴油发电机组,工程的变配电及供电回路都发生较大变更。

2管路敷设问题

2.1暗配管选择

建筑电气消防工程的管路敷设按照分项工程的划分,可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路敷设及消防配电系统的管路敷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11章关于室内布线中规定,在管路暗敷设金属管,也可采用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保护。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章消防电源及配电中也做了类似规定,但是不同点在于本项规定的条文说明,其特别强调消防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而不可以穿B1级以上的刚性塑料管,因为一个是火灾报警线路,一个是消防配电线路,不能两者混淆。但是在2008版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章,消防供电线路敷设的第3条款中所规定的管路暗敷设时,应穿金属导管或难燃型刚性塑料导管保护,这条规定是与新的建筑防火规范相矛盾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按照新规范执行。

2.2明配管及桥架的防火涂料施工问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0.1.10条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11.2.3条都有相应条文规定,消防配电线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线路需要在火灾时继续工作,并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当其管路采用明敷时,在金属管及桥架上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施工中通常做法是在金属管外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的施工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电气管路耐火极限一般低于1.5h,因此应选择薄涂型防火涂料,使用前应将金属管表面清除干净,第1遍防火涂料必须干透,间隔6h方可涂刷第2遍,涂刷厚度应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而定。

2.3防火封堵问题

火灾时消防设备需要持续供电,这对消防供电回路的可靠性尤为重要,因此在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防火规范规定: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线路在以电缆桥架、电缆竖井、线槽等明敷设方式时,比如:管线由室外进入室内的外墙处及配电间、控制室的电缆沟入口处;电缆桥架及管线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在电气竖井内穿越楼板;进出配电间及竖井的位置;电缆在进入配电柜及箱的开孔部位。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封闭的电缆桥架内往往忽视防火封堵,其施工方法应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图集—室内布线》(08D800-6)第61页金属线槽过防火墙安装、85页电缆桥架穿墙防火做法,在封闭的桥架内应采用柔性膨胀型有机防火堵料,同时注意施工中若气温过低,可将堵料装置于40~70℃的温水中加热再进行操作,保证封堵严密镇实,且在防火封堵两侧的电缆桥架应用涂覆水性电缆防火涂料,长度不小于1m。

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具应符合国标《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的规定。应急照明系统的智能故障报警及自检功能,系统在主电源工作48h后,应每隔30d会自动转入应急状态工作30~180s左右,而后恢复主电源工作状态;系统持续主电源工作应能每隔1a,自动由主电源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状态,至电池放电终止,而后自动恢复至充电状态,且持续应急状态不少于30min;当灯具的月自检应急时间达不到30s,或年自检应急时间不够30min时,系统会发生故障语音报警现象,及时更换蓄电池或灯具。在这里要注意:1)即使设计为集中电源的非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具,也不能用民用照明灯具替代,应采用具有消防检测认证的应急灯具,且标准按照第6.17.4条规定应急照明系统部件外壳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氧指数>28),第5.1条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2)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应在充电24h后断开电源,使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工作状态,此时记录点亮时间,从而判断其应急工作时间是否大于90min。3)检查应急灯的自动应急转换情况,连续3次按试验按钮,应急转换时间不应大于5s。4)应急照明配电回路属于消防电源,无论是明配还是暗配都应用金属管保护,不得采用的刚性塑料管。

4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0.2.4条规定了哪些建筑及场所的非消防用电负荷宜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第9章规定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如何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GB14287-2014)定义了系统的组成及其系统相关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指标。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设计中,监测点的设置位置至关重要。当系统选择探测器为剩余电流式时,规范规定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基本原则,宜设置在第一级配电柜(箱)的出线端。但是,监测点的设置还要考虑两点,一是配电回路的自然泄露电流对测量的影响;二是电气火灾易发生的部位。因此,在供电线路泄漏电流大于500mA时,宜在其下—级配电柜(箱)设置,并应选择参数合适的探测器,探测器报警值宜为300~500mA。《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12.5条也做了相应规定,主要是考虑对自然泄漏电流的影响采取措施进行抵消,当干线的自然泄漏电流对测量影响有限时,将监测点设置在电源侧,即回路容量较小线路较短时,宜设在变电所低压柜的出线端;如果是干线较长、自然泄漏电流影响较大,500mA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检测点宜设置在楼层配电箱(配电系统第二级开关)进线处,并采用下限连续可调的分段报警方式抵消自然泄漏电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结合建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相关规范的应用。

5结语

建筑电气消防工程通常分为强电和弱电两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建设方直接发包给具有相关资质的消防公司,其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其施工较为规范,而由总包单位承建的消防配电工程往往是较为薄弱环节,因此注重建筑电气消防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消防工程整体验收的重要保障。

作者:高忠于 单位:辽宁咨发建设监理预算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分会.建筑电气设计疑难点解析及强制条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丁宏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实施指南[J].建筑电气杂志社,2014.

篇8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防火安全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较多。由于建设、施工单位消防安全意识不够,随意降低消防技术标准,使建筑建成时便存在大量的不易整改的刚性火灾隐患。再加上后期缺乏管理,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业主消防素质不高,这些因素滋生了大量屡禁不止的弹性火灾隐患。

(1)消防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从目前情况看,由于绝大部分设计、施工人员相对缺乏消防工程专业技术知识,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国家高层建筑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了解不够、掌握不深、理解不透等现象,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过于注重美观、功能和经济效益,擅自降低标准或未按规范要求设计、施工;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单位承揽工程,造成消防工程施工质量偏低;三是招标过程中,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恶意压价竞争,以致出现降低施工质量,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四是施工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技术工人跳槽频繁,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2)建筑消防设计先天不足。《高规》的出台,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规范保证,但之前一批老式的高层建筑在消防设施设计上已经存在先天缺陷。受建筑性质和建筑结构的限制,业主在适应经营活动变化需要而进行改建、扩建或内部装修时,某些消防设计、设施始终达不到新规范的要求。目前“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审核)大量存在,建设单位为节省工程投资,尽快见效益,边设计边施工,审核未通过,工程已建了一半,建筑工程消防安全隐患突出,导致许多单位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

(3)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不严格。从高层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来看,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消防用水不到位,施工材料堆放不符合防火要求,消防车通道不畅通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特别是当前实施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普遍使用防火性能不达标的材料,在落实相关防火技术标准过程中又缺乏内部严格监督和质量控制,稍有不慎和疏忽,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4)防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在高层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消防法规意识,忽视对消防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致使前期大力投资的消防设施出现老化、损坏等现象,形同虚设。尤其是多产权和多单位共同使用的高层建筑物,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管理无人牵头,产权和使用单位不能履行自己消防职责,等到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根本发挥不了火灾预警、预报、扑救初期火灾和人员及时疏散的作用。

(5)消防产品源头把关不严。一是各部门缺少联动监管机制,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缺乏密切配合,执法联动机制不完善,有时甚至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对违反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行为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二是流通领域审核把关不力,消防产品如其它商品一样已全面市场化,消防产品的销售和流通已全面开放,由于源头把关不严,致使大量不合格产品涌入市场,使用单位又对消防产品市场不了解,使假冒伪劣产品有了较大的市场和空间;三是市场上流通的消防电子产品, 特别是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样式、规格、型号不断丰富,但不同厂家的产品互不兼容,给消防电子产品的维护、更换带来了很大困扰。

(6)玻璃幕墙使用值得商榷。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构件,玻璃幕墙以其自重轻、光亮、装饰艺术效果好等优点,被大量应用在高层建筑之中,国内外建筑界对于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使用一直以来是有争议的。单从玻璃幕墙本身来看,它是非燃烧体,但是,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玻璃幕墙加热升温后,自身强度会大大降低,其耐火性能也会随之降低,随着火势不断加大,玻璃幕墙都会直接掉落下来,这样就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安全。

二、建筑火灾事故引发的各种危害

当城市高层建筑防火问题无法正常解决,用户面临的将是各种危害。高层建筑物是城市现代化改造的主要对象,火灾事故是高层建筑面临的最大威胁。从过去已经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火灾事故对人员安全、建筑性能、经济损失等方面均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1、人员安全。高层建筑物手多方面因素影响,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应用阶段的安全系数。首先,施工期间出现火灾事故,对现场参与建筑作业人员的安全是极大的危害;其次,建筑使用阶段发生火灾,对居住人员、消费人员等均会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2、建筑性能。节能型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新建筑概念倡导选择“轻质、高效、节能”的工程材料。高性能材料改善了建筑物的结构性能,但在抗高温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火灾发生后,节能材料会随之加剧燃烧以毁坏建筑物结构,减短了整个建筑物体的使用寿命,内外部结构出现明显的损坏现象。

3、经济损失。各种火灾事故造成的破坏作用,对工程单位及业主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特别是大型商业建筑,建筑物层数越多而产生的火灾危害更大,整栋建筑均有可能受到剧烈燃烧而发生受损问题。火灾事故造成的返工返修费用增加了工程的成本耗资,约束了竣工后期经营收益的持续增长。

三、改善高层建筑防火性能的综合措施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未来建筑工程必将以高层建筑为主,逐渐取代低层建筑物而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同时,鉴于高层建筑防火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工程单位必须加强建筑防火相关的措施,提升高层建筑物的性能寿命、安全系数。笔者认为,解决建筑火灾问题必须添加多功能的防火设施。

1、平面方面。从总平面对高层建筑实施防火设计,方便后期安装施工取得预期的成效。平面防火要求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和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尽量避免建筑物相互之间构成火灾威胁和发生火灾爆炸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2]。并且为消防车顺利扑救火灾提供条件。

2、等级方面。提高建筑物结构的耐火等级,增强了其在火灾过程中的抗受损能力,防止建筑物瞬间性损坏造成的危害。如:划分建筑耐火等级是现代高层建筑防火规范中最基本的措施。它要求建筑物在火灾高温的持续作用下,墙、柱、梁、楼板、屋盖、吊顶等基本建筑构件,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不破坏、不传播火灾,从而起到延缓和阻止火灾蔓延的作用。

3、隔离方面。必要时可对建筑物内里结构进行隔离改造,通常分隔为不同的防火区域,火灾发生时可提前隔离火势。建筑物中采用耐火性较好的分隔构件将建筑物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一旦某一区域起火则会把火灾控制在这一局部区域之中。对于某些建筑物需用挡烟构件划分防烟分区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

4、装修方面。装修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也可以采取与建筑防火相关的措施防范灾情。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性质、规模,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采用燃烧性能符合要求的装修材料[3]。要求室内装修材料尽量做到不燃或难燃化,减少火灾的发生和降低蔓延速度。

四、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建筑物内人员由于火烧、烟熏中毒和房屋倒塌而遭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室内的物资财富也要尽快抢救出去,以减少火灾损失。为此要求建筑物应有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为安全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广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可及时发现高层建筑物内的灾情,启动其它设施控制火灾。

1、触发器。安装触发器是用来感应火灾的,这种装置可以根据建筑物内的温度、烟度等指标,快速地识别是否有火灾发生。如:目前比较常用的是自动化感温、感烟等火灾探测器,具有较高准确性的探测效果。

2、报警器。确定有火灾发生之后,报警器可接收触发器送出的灾情信号,提醒消防人员尽快采取措施紧急处理[4]。报警器在自动报警系统里是最直接的告警装置,利用声、光等形式发出强烈的警报信号,减短了建筑救灾的时间。

3、监测器。借助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操作平台,对高层建筑物内外部的动态实施监测,发生火灾事故后可综合性地指导人员救灾,尽快输送其它人员逃离现场。如:监测器将监视到的情况反馈到计算机显示屏,以图像信息为主显示灾情的变化。

五 结论

综上所言,高层建筑是未来城市改造的主流建筑物,并且广泛运用于商业广场、民用居住、工业生产等多个方面。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起到应有的利用价值,降低建筑物火灾事故的发生率。应从多个方面改善高层建筑的防火性能,建立自动报警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灾情,指导消防人员实施有效的措施处理。

参考文献:

[1]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4.

篇9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JB146 )

引言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作为高职类院校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包括的内容量又大,因此,如何教好该门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安装预算的知识,使课堂所学的内容,课后能随时温故知新,并能将理论灵活应用于实践工作,越来越成为教师们关注的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的满足《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的要求,因此为课程教学提供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一种趋向。

1《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1.1 教材更新慢,严重滞后

这些年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造价行业的蓬勃发展。为了能与之跟上相应的发展,在2008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03版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颁布实施了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850500-2008,2010年又更新了2003版安装预算定额,出版了2010版安装预算定额,这表明了我国建筑业逐步与国际化市场相接轨的动态和与时俱进的决心,同时也拉开了由主流的定额计价模式向清单计价模式过度的帷幕。当前国际社会上的主流计价模式是以清单计价为主,而我国绝大多数的安装预算教材还都是依据以前的综合基价定额编制的,牵涉到清单计价的内容部是一笔带过,没有作为重点内容阐述。另外,我国市场的很多教材甚至还是以03版安装预算定额为基础编制的,这样教材的定额和学生正在使用的定额无法与之相对应,此外,学习清单综合单价时,用的还是老的清单编码。更严重的是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不少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不断涌现,而教材内容的所谓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早已成为了过去式,内容上的更新变化却显得相当的滞后。

1.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依据教材的章节内容按序的进行讲授。学生往往是按照教师的授课思路学习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涉及到的室内给排水、采暖工程、室内强弱电工程等且各专业工程量计算规则各不相同,学生需要记忆和学习内容很多,传统模式下,被动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变得杂乱且没有条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困难。概括起来被动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课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没有使教法与学法统一,没有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考虑问题。这样使学生感觉课程内容枯燥,难学,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有些甚至基本没有。(2)与实践的结合性差。授课主要是有关理论的内容,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在学生对所学的很多内容缺乏感性认识,也不了解工程实际的施工做法的情况下,学习起来感觉就比较空洞、不知所云。

1.3教学内容量大,而且要结合实际图纸,师生都存在相当大的压力

《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在我们学院的学生是大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的,大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学习的《建筑构造与识图》教材往往偏重于土木工程的土建方向,对安装工程的室内给排水水、采暖工程、室内强弱电图纸涉及很少,讲解得也不深,甚至一笔带过。但《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学院对该门课程的课时量安排有限,周课时量只有五节,且只安排了一个学前,而在一学期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在授课《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同时,又必须在课堂中不断的补充安装工程识图的相关知识,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有些结合工程实际的图纸也只能泛泛而谈。

2网络平台教学对上述问题所发挥的作用

2.1网络平台上精选最新最优质的教材

由于实际上课中,教师基本上只选一本教材进行授课,甚至有些教材的目录介绍和里面的内容可能有很多出入,介绍得很精彩,但实际上里面的内容陈旧、空洞。但在网络平台上就不一样,老师可以把很多最新出版、工艺最新的的教材放在网络平台上,有些甚至可以上传相应的课件,这样可以把更多的优秀教材介绍给学生,当然造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一般都无法结合各地现有的定额和计费标准,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教学中,即使教师看到了一本其他省的很优秀的教材,但由于定额和计费标准不一样,也只能忍爱放弃,但网络平台不一样,教师可以把当地的定额和计费标准的电子稿上传网络平台,以便学生参考使用。

2.2采用实际项目图纸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几乎是老师讲一节学生掌握一节。这样就很容易把一个整体的内容片面化、零碎话,学生学完整本教材内容,拿到一整套图纸,仍是无从下手,甚至识图都不知从哪开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某个实际已经发生的项目图纸为例:可以为本校某栋教学楼或者宿舍楼等为例,笔者在授《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时,分别用了一套已经施工完的室内给水工程和一套办公楼的电气工程图纸为例,给学生布置造价任务,让一部分学生以业主的身份计算工程量清单.另一部分学生为施工方的身份进行报价。这样在有了任务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当然在有限的授课周期内要想计算完这么多图纸是很不现实的,我们可以把图纸放上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载,课后自行完成图纸的算量和计价然后以提交作业的形式提交给平台,以便教师批阅。

2.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提高效率

学好《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首先必须要学会识图,这样就需要识读大量的给排水、采暖工程、电气工程、消防工程等施工图,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和教室有限的空间内,教师无法做到对这么图纸的进行一一讲解和分发,若有了网络平台后,我们事先把这些施工图载入网络平台上,有些图纸甚至可以局部做些识图的动画,这些矛盾就可能引刃而解了,同时也有效加深学生对识图流程的理解,识图能力解决了,安装计量与计价内容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3结束语

网络平台为《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无论从其发展的方向和提供的功能来讲,网络平台教学模式的使用都为该门课程的改革和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思路,但由于现在还在起步和摸索阶段,仍需继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其优势,充实平台的内容,争取不久将来,为该门课程的改革取得更好更大的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永强,黄占芳. 《安装工程计价与控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 07:772~786

篇10

1引言

《安装工程预算》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强,专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的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定额的组成、分类、费用计算方法;电气、工业管道、给排水、暖通空调、消防工程的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及清单编制方法。通过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就业的学生回访及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学生过度依赖计价软件,工程量计算缺项漏项、重复计算,定额套用不准确,编制结算能力不足,工程量清单编制与组价能力不足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改革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改革方案,以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改革的原因

结合学生在《安装工程预算》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本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总结《安装工程预算》课题改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就业市场调研,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尤其私企)由于工期紧张,用人单位不愿花大量时间与财力去培训专业人员;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对概预算编制、清单编制、工程结算编制等掌握透彻,上岗后能很快成为业务骨干,这就对老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

2.2教材不配套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目前关于《安装工程预算》的教材种类繁多,而以2013版《甘肃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甘肃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为基础编写的教材与案例基本没有。因此,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没有结合本地区的现行定额及取费程序,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另外,教材编写出版周期长,无法及时反馈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教学内容也过于学科化和系统化,与预算岗位的应知应会的要求相脱节,使用性不强。而在教学过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所使用的辅助定额都是以《甘肃省安装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基于此,各高校应组织相关老师编写以本地区定额为基础的教材及相关实训教材,方便学生随讲随练,多练多学。

2.3教学方式单一

通过对甘肃省内高校的调研发现,课堂教学仍以教材为主配合传统的板书、多媒体与课后习题的教学方式。由于该门课程课时有限而内容涵盖面广、专业方向多、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学习兴趣不高,没有积极性,从课堂效果与考试考核来看,教学效果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2.4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学生已经养成一种老师教一遍学生照模式算一遍的学习方法,没有主动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算,也不会对教材中有些问题提出质疑;现行定额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执行过程中的争议无法理解,对工程实例无从下手,缺乏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5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在学校目前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的有两位老师,这会影响课程教学的延续性与传承性。同时该课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有良好的工程实践背景,了解并掌握工程施工的新材料与新技术、并且熟练概预算软件的原理与操作,以及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与实际运用操作。但是现在的老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工程实践的经历与经验,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3《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上述对《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改革原因的分析,从教学大纲、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课程改革方案,以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1调整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的教学纲要,在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该课程的专业性、时效性、地域性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概预算、计价原理、安装费用等理论知识的课时,相应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总学时60,两者比例1:1较为合适。教学重点围绕电气、工业管道、给排水、暖通、消防、智能化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展开。教学难点是行业法律法规、造价文件更新的学习、新技术新材料带来的新的计价项目的补充,定额子目的确定。教学安排应在第七学期,所有专业基础课完成后,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知识,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

3.2转变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会计量、能计价、懂预算”,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教与做”来教学生,学生通过“做与学”来理解和掌握所教内容。譬如“编制采暖工程施工图预算”时,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施工工艺实训,掌握系统的构成;其次讲解如何算量,由于工程量计算规则内容多而散,不便于识记,利用施工图、工艺实训要求和定额的工作内容,对照计算规则,实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训练”的方式,将实训与理论相结合。由于定额手册有限,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圆桌形式进行算量;最后将小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在计价时指导学生查套定额,主材询价、根据最新造价文件进行价差调整,最后得出总造价。计价软件实践环节,学生要掌握原理与操作方法,提高上机实操时间。课程设计环节不能过度依赖软件,因为软件自动计算结果,这使得学生对主体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计算及后期的取费原理掌握不透,手算与计算同时进行,出现偏差才能发现问题。这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3应用案例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应用性极强,案例式教学是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只有让学生对实际案例背景资料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才能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选择时,首先要选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譬如“采暖管道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完全可以用教室内的采暖管为例来说明:“各种管道,均以施工图所示中心线长度,以10m为计量单位,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的长度”。此处的阀门、管件指的三通、四通,供回水管控制阀等,学生一看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计算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选择难易适度的案例,譬如“散热器支管工程量计算”,散热器一般设于窗户中间,支管工程量按建筑平面尺寸丈量。实际工程中各房间的结构设计不同,使得立管与散热器的设置要依据建筑位置来定,支管的工程量不能利用固定的公式计算,而是依据施工经验与现场勘查来计算。最后由于课时有限,易选择简短的案例,以历年造价师考试试题为例,知识面全且工程量计算不大,适合课堂教学用例。譬如“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可不列出项是工程量计算规则”。此题考点是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内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应包括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描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

3.4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总结并建立一套自我评价体系。课前准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等,课后进行自我评价,进而每周、每月、课程结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而言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回答问题、上机操作、期末考试以10%、5%、10%、20%、55%的比例来考核学生,避免应试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保教学效果。

3.5应用教学资源

教师、学生、教材、课件、教案、图片、视频、网络等都是教学资源。如何将这些串联起来运用于课堂教学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不但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首先,加强师资培训,鼓励老师积极参与现场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造价文件学习、软件培训等活动以此来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同时将其运用来更新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同时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加强与施工单位合作,将学生带出去和请专业造价人员进课堂参与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很快完成角色转换。

4结语

总结《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分析改革《安装工程预算》课程的原因,主要包括适应市场要求、教材不配套、教学方式单一、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师资力量簿弱等,从而提出教改方案,从教材选取、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转变、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能行之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侯聪霞.《安装工程施工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贸实践,2015(2):292-293.

[2]何丽琴.论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预算》课程教学设计[J].亚太教育,2015(26):130-131.

[3]吴学慧.工程管理专业建筑设备与安装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100-104.

[4]闫贵荣.告知院校“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本质、课程范畴、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35-38,43.

篇11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绿色设计;过度装修;生态环境;

绪论

本人则一直从事室内装饰设计相关的工作,在一家具有消防资质及装修资质的公司工作。想要弄清楚什么是绿色设计,首先要明白绿色概念的由来。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就其自然属性而言来源于植物的。植物的物质表象。"一个有用的衡量经济规模对地球生命承载能力的极限,是全球光合作用产物供给人类活动的比率。"[1]其生命之源--植物的光和作用,即:净初始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减去绿色植物本身所消耗掉的能量(如呼吸作用),其差值即被称为NPP,这个数量实质上是全世界的食物来源的大本营,是支持地球上一切形式的动物体(包括人类)生存的生物化学能量。[2]NPP实质上代表着全世界的食物来源,正因为此,绿色才成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代名词。以绿色作为定语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供实际操作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

1、绿色设计的可实施性[1]

室内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其专业的发展必然依托于建筑。绿色的生态建筑在目前尚处于试验的阶段,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上已有的"生态建筑"基本上呈现两种状态:一类是从生态到建筑,一类是从技术到自然。前者利用地形特征以最小空间的可能性;以地上生出的体量;以走近自然景观的景观元素来开发建筑。或者利用景观改造以及创造居住建筑的生态学来与自然结合。后者利用高技派的进化;高效能的立面和生物气候的屋顶来营造建筑。或者利用技术手段直接将自然要素运用于建筑本体。[6]这些散在于世界各地的探索性建筑体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即便要把这些观念性建筑推而广之,普及成为社会大规模建筑的主流尚有待时日。作为过渡阶段的室内设计自然也不可能超越建筑的发展而另辟蹊径。因此设计的多元化就成为时代典型的特征。在这个时期室内设计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换,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绿色设计的概念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多种风格并存的室内空间形象。

2、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1]

作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协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行业的绿色设计就是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自然环境--城市摆脱污染的困扰。废弃固体、气体、水体的排放控制; 绿化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由建筑装饰业的不良设计所造成的城市视觉污染,要得到有序的控制。人工环境--建筑从封闭再次走向开放,实现生态建筑的理想。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需要解决制约瓶颈的三个问题是, 通风与温控、采光与照明、水的循环使用。实现突破必须依赖新的材料与能源。可再生资源、非传统矿产资源、第四代能量资源、太空资源。

3、过渡装修的弊端[1]

过度装修的弊端所反映的问题,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将追求美观悦目空间效果的装修愿望理解为表象豪华的社会观念;设计者缺乏空间的整体概念以二维平面设计的理念去应对复杂的四维空间设计;设计者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设计手法单调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空间氛围的创造;业主与设计者单方或双方的艺术修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过渡装修纯粹是材料的堆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违于绿色设计观念的。

过度装修的弊端所反映的问题,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将追求美观悦目空间效果的装修愿望理解为表象豪华的社会观念;设计者缺乏空间的整体概念以二维平面设计的理念去应对复杂的四维空间设计;设计者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设计手法单调无法从总体上把握空间氛围的创造;业主与设计者单方或双方的艺术修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准。过渡装修纯粹是材料的堆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是有违于绿色设计观念的。

4、目前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2]

4.1 GB50327规范规定控制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氡(222Rn)、甲醛、氨、笨和挥发性有机物(TVOC)。

4.2住宅装饰装修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除应符合GB 50327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设计、施工应选用低毒性、低污染的装饰装修材料。

4.3对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有要求的,可按有关规定对以上两条内容全部或部分是行检测。

5、作为设计人员怎样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设计

加强对客户绿色设计概念的引导,绿色设计需要有很好的观察力,很好的理解力,很好的一种执行力来成就这一切。

材料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没有材料室内设计只能是无米之炊。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造就不同的空间样式;不同的材料可以营造不同的装饰风格;材料甚至可以左右设计的流行时尚;作为绿色设计的战略目标,在现阶段也只有从材料寻求突破。

环保材料的概念

材料的环保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材料自身的环保性,即材料的内部构成物质不存在危害自然环境的成分,不会向外发散有害物质;第二是材料的再生性,即材料能否循环使用的性质。

加强自己专业素质及对环保材料的研究,多做一些有关环保的成功案例,对业主来说更有说服力,对自身而言也是一种勉励。

结论及建议

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装修),首先是室内设计师要有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设计技能。一切以人为本,从客户利益出发,引导客户适度消费,以便节约生态环保材料。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业外人士对生态环保装饰材料的性质及运用似懂非懂,大部分是靠设计师的引导。设计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设计既能,在室内设计中应从场景的氛围及客户的经济境况入手,尽量避免应用奢华的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琢。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将艺术、人文与自然相融合,创造人工生态美。尽量适度使用原生态的装饰材料,少用或不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的材料。一切以人为本,利用一些没有辐射性、不散发有害气体、不产生主要公害的无毒材,倡导绿色设计(生态环保设计)。

此文为笔者一些浅谈,因能力有限,竟请谅解。

参考文献:

[1]郑曙 室内环境与绿色设计[D].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