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的管理

高效的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效的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效的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18-03

引言

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是对供电用电情况进行的规范性的监督检查工作,能够有力规范营销行为,堵塞漏洞,挖潜增效,提高营销政策执行力,减少营销事故,保证电力供应平稳过渡,保障系统运营安全稳定。一些营销稽查工作人员对如何提高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水平、提高稽查效率做了相关研究。毛淑莲等人认为目前中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稽查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及时采取有力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1~3]。张佳南等人建议定期与电力行政管理部门、公安及司法机关开展电力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从严打击窃电和违章用电行为[4~5],翟中炜、杜艺彦建议应用电子稽查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对营销关键指标、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全过程、实时化、集中式在线监控和稽查[6]。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对优化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基于“大营销”体系,力求实现营销管控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要求,构建规范、有序、高效的营销稽查管理新模式成为了当前中国电力企业十分急切的一种需求。

基于此,本文试从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及管理手段四个方面合理、科学、系统地探究如何构建高效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模式。

一、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现状及问题

正是因为中国迫切需要保证电力供应平稳过渡、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才开始壮大并且发展。纵观目前中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稽查工作现状,仍然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企业的发展,分析、探究中国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现状及问题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新措施、新思路。

1.部分电力营销稽查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较弱。一方面,公司部分营销稽查人员业务技能不高,有的营销稽查员的业务技能还不如营销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发现营销工作中存在的差错。另一方面,公司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对营销稽查人员进行培养,营销稽查工作人员大多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职业培训,业务知识比较欠缺。

2.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及其人员独立性的硬性规定。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及其人员的独立性是开展稽查工作的基石和标尺。营销稽查工作及其人员的独立性是营销稽查目标实现的要求,是营销稽查作用发挥和其职能实现的要求,是营销稽查工作质量的保证。

3.电力营销稽查的抽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用到的抽查方法常常是对报表、工作单以及管理台账等进行合理的抽查。但是这种抽查方式所抽取的业务样本难以代表总体业务的特性,稽查人员在抽查过程中不免会带有主观色彩,容易使抽查总体中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不均等。因此,通过抽查方法得出的稽查结论不能全方面地对企业的某一块电力营销工作进行说明,这种片面性的稽查工作不仅仅工作效率不高,还会给稽查工作带去一定的漏洞与不足。

4.电力营销稽查工作手段和流程缺乏高效性,稽查工作缺乏监督评价。目前很多电力企业营销稽查效率普遍不高,其营销稽查人员工作仍然对相关资料进行逐条核查,从而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通过人工的取样、比对和核实,对企业的营销业务、营销表单及相关的工作资料进行大范围的稽查,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耗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

二、高效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模式构建

通过对大多数电力企业营销稽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新模式,改善和提高营销稽查工作必须从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管理手段等几方面改进,以此降低营销管理风险,全面提高电力营销业务的管控力、日常业务的执行力以及客户服务的监督力,保证电力营销稽查工作规范、有序、高效。

1.建立新的管理方式。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出现的相当多问题根本源于稽查部门独立性较弱以及稽查人员工作理念陈旧所导致。因此,重设稽查机构、树立新的稽查工作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1)重设营销稽查机构,建立稽查分层级负责管理方式。地级市的营销稽查部门往往设在所属电力公司下,省级营销稽查部门往往设在省级电力公司下,这种机构设置直接影响稽查工作的独立性。营销稽查工作选用垂直管理体制能大大优化稽查工作的效率效果,因此重设营销稽查机构,建立分层级负责管理(见图1)能够提高稽查工作水平。可以考虑在稽查系统实行垂直管理,省级稽查部门直属国网总部的稽查部门,地级市的稽查部门直属省级稽查部门,然后以此类推,稽查部门只接受上一级的稽查部门的管理,不受工作地点所处的电力公司管理。这种垂直管理可以避免稽查部门的工作受到被稽查单位领导的干扰,增强了稽查部门和其人员的独立性,为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准确性提供保障。施行稽查垂直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增强稽查工作的自,可以避免上下级稽查部门之间工作脱节的状况;另一方面,垂直管理可以实现管理权、稽查权的权权分离,使稽查工作成为权力制衡机制的重要环节,防止管理权力的滥用。(2)建立电力营销稽查、电费计算、电价监管“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建立电力营销稽查、电费计算、电价监管“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新模式,即是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电力营销稽查的作用,规范电价监管的行为,强化对电费计算的日常指导和监管,形成有利于规范、高效、有序稽核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中稽查电价主要是对售电均价波动、分时电价执行异常等进行监控和分析,稽查电费计算主要是通过对电费发行情况和核算异常工单处理情况进行核查。除了上述稽查内容外,营销稽查部门还应负责建立电力企业内部稽核管理模式,包括营销稽查、电费计算和电价监管在内的长效协调与制约机制(见下页图2)。在这种长效机制下,营销稽查部门应及时给电价监管部门详细汇报电价存在的异常情况,做好电价二次稽核的实务工作;营销稽查部门应及时、准确地向电费核算部门详细汇报电费计算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确保发电量能够可靠计量。这种长效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电价和电费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不仅有助于监督电价监管部门的工作,还有利于控制电费计算的错误率。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的电费计算工作中发现的电费计算错误、某类客户所用电价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等问题,应及时向营销稽查部门和电价监管部门提交在电费计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醒稽查人员和监管人员注意,使得稽查和监管工作有的放矢、高效进行。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的电价监管工作应及时将电价不适用客户的详细资料提交给营销稽查部门,稽查部门根据资料核查客户所用电价不适用的原因,判断是否由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所致、是否客户与工作人员存在关联性,确定电价不适用带来电力公司或者客户经济利益损失数额,派代表与客户进行相关沟通,尽快规范适用电价的执行。此外,电价监管部门应将电价更改信息及时提供给电费核算部门,确保电费计算准确无误。

2.优化营销稽查管理制度。提高营销稽查管理水平就要在根本上优化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稽查部门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对于完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逐步建立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制度、执法检查规则等相关制度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这种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合力,有效避免了考核工作分散,减少考核负担。另一方面,是将对稽查部门的绩效管理和对稽查人员个人的绩效管理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可起到甄选、指引和监督的作用。选出工作能力不同的人员,以此作为能级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的失职者,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罚;接受评价结果并在以后加以改进是最好的培训手段。

3.健全营销稽查管理内容。大多数营销稽查管理内容缺乏对职员的管理,缺乏对职员积极性的考虑,因此,实行能级管理,改进激励机制,对调动稽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改进激励机制,不仅在行政方面解决稽查干部升迁问题,而且从业务方面考虑稽查干部职位调动,将行政和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稽查人员工作积极性。

4.改进稽查管理手段,提高稽查效率。强化营销稽查的效率和成本管理可以切实提高稽查效能。首先,从考核指标上,将效率和成本列为主要主要指标;其次,对税电力营销稽查人员进行专业化分工,根据稽查人员所擅长的业务内容安排合适的工作;最后,对于专业性较强工作内容,可以引进外部稽查队伍进行专业检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以保证准确率。

总结

在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的大环境下,电力企业内部的改革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也必须做出新的调整,以应对风险和挑战。以营销业务技术支持平台为支撑,从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和管理手段四个方面构建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新模式,可以增强企业营销工作的控制力度、工作业务的实施力度以及客户服务的监督力度,最终提高电力营销稽查工作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毛淑莲.论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方法与途径[J].中国外资,2013,(5):68.

[2] 郑爱民.关于电力营销稽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144.

[3] 田勇.电力营销稽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3):280.

[4] 张佳南.电力营销稽查探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66-67.

[5] 许建新,杨小梅.探讨电力营销稽查在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广东科技,2012,(23):98-81.

篇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当今广大一线教师最迫切关注的问题。二十一世纪需要 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05-01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基础,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有效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其重点在于让大家明白课堂是学生的。其目标在于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实施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那么,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怎样的课堂管理呢?

一、创建个性化班级体系

教师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教师既是课堂组织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的成长中,教师起着导航的作用,基于教师工作的这种重要性,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要想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做一名好的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学理论,不断学习,并深入研究学生。教师只有根据班上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才能从中选出所需要的班级管理干部,创建具有适用并富有个性化的班级体系。

什么是个性化的班级体系?根据本班实际,结合本班特色组建的班级管理体系。比如,在班长的选定方面,平时,我们所组建的和看见的多是一名班长和一名副班长,但为了本班的发展,有的班级组建了五名班长,让他们每人具体负责一个星期内每一天具体的班级管理事务(也叫值日班长),这样就减轻了一个班长或两个班长的负担,并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的事务,不再是教师说了算,也不再是班长说了算,是大家说了算,为建立民主化的班级管理打下基础,为达到学生自治创建条件。这就是结合本班的实际,组建个性化的班级管理体系。

二、组建高效学习小组

当下的多数班级,教师为了好管理学生,大多是按座位将每班学生纵向分为三四个大组或六八个小组。这样的分组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管理中不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此,我认为利用座位可以将同组内的前两桌或三桌相连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一个大组大致分为两个座位集中的小组,每个班以四十多学生计算,还是分为八个小组,这样的小组要集中得多,更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在组建小组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个小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搭配好(全强或全弱的小组组建都是有弊端的),做到小组内能开展小组活动为目的来组建,以小组为单位,选好学,在组长组织下,通过小组长的带动,“展示”学习成果,实现以优带弱,以弱促优的目标,为开展小组内的高效学习和交流打下基础。

三、提升班级管理成员素质,培养“小老师”

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教师的一个得力助手,选用好的班级管理干部,不仅能使自己从繁忙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管理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经常召开班委会,并对班级核心体系成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充分为班集体服务,从而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所以,提升班级核心体系成员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师工作和教学的效益。以前,班里干什么事务都要教师自己去做,现今,我们完全可以放开双手,引导班干部自己去管理班级,处理好各种班级矛盾和冲突,班干部能做的事,我们可以不管,这样,我们的工作既干得轻松,还锻炼了班干部独立自主工作的能力,提高了整体学生的素质,为实现班级自治夯实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目的的对表现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培养,简单的教学或练习就让他们到台上来试讲,通过培养,能使学生敢爬黑板,敢于上台,通过多次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就能成为“小老师”,在今后的课堂上自主地自如地讲课。因此,我们只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也是实现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的转变、评价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变的有效途径。

篇3

一个人忙不过来?加人!还是忙不过来?再加人――这也许就是传统桌面IT支持的解决方案。调查显示,在企业PC维护事件当中,83%的事件可以通过IT主动管理及远程维护解决,剩余17%的事件则需要IT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维护,而这17%的现场维护却会消耗46%的维护成本。这部分的维护成本是无法避免的吗?当然不是,因为这17%当中,有14%是操作系统层面的问题,只有剩下的3%才是与硬件相关的。

不过,在以往的远程维护解决方案当中,操作系统层面的问题是无法被解决的。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基本上都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带内管理(In-Band)方案,当操作系统出现问题造成网络中断时,远程维护软件就无法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无论是有自有的IT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还是将IT维护外包给专门的机构,希望获得的服务都是尽可能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有效的故障排除。然而在采用带内管理方案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带内管理软件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那么企业用户获得的标准维护流程是这样的:终端PC用户电话报修一呼叫中心登记并转维护人员一维护人员了解故障类型一电话沟通故障并初步排除一确认现场维护时间一等待并进行现场维护。一般情况下,整套流程至少需要几小时甚至数十小时时间,对于异地分支部门的PC故障更是需要长时间等待,这意味着额外停机造成的业务损失和维护人员来回奔波造成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而对于习惯了随叫随到式服务的用户来说,更加感到不适。

带内管理与带外管理

其实,具体说到网络管理,又可分为带内管理fIn-Band)和带外管理(out-Of-Bandl两种模式。所谓带内管理,是指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业务信息通过同一个逻辑信道传送;而在带外管理模式中,网络的管理控制信息与用户网络的承载业务信息在不同的逻辑信道传送。我们可以将“带(Band)”理解为操作系统。带内管理必须基于操作系统来实现,比如运行在Windows系统上的各种远程控制软件。通过它们可以进行远程维护,但如果操作系统无法启动或是控制软件出现问题,那么远程管理就无法进行。带外管理使用的维护工具与被维护PC的操作系统之间没有任何依赖关系,相当于该PC上还运行着另一个操作系统。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该PC的屏幕,可以进行开启/重启、安装操作系统等操作,唯一的要求就是网络要处于连接状态。

真正及时高效的远程维护,正在渐渐淡化现场支持方式。远程维护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降低沟通难度和维护成本,让盯管理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终端PC的故障并进行排查,减少不必要的现场维护。有过接受PC远程维护经历的用户应该知道,通过电话或者即时通信软件来描述PC故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从屏幕显示描述、硬件描述再到操作描述,任何一点的表述不清都可能造成IT管理人员的判断错误。而当IT管理人员针对描述给出故障解决方案时,要一步一步地指导用户操作同样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才能在操作系统出现故障,带内管理解决方案无法进行时实现远程维护,以降低这部分故障的维护成本呢?与维护服务器类似的带外管理(Out-Of-Band)解决方案或许值得考虑,企业用户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案来维护大量终端PC,比如众所周知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Active Managementrechnology)技术。

主动管理技术(Active ManaqementTechnology)

而我们常见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是内嵌于2010英特尔酷睿博锐平台的一项带外管理功能,独立于操作系统运行。即使终端PC已经关闭,只要平台仍与电源线和网络相连,远程管理人员就可以安全地访问支持主动管理技术的终端PC。另外,独立软件开发商(ISV)也可以利用英特尔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来构建基于主动管理技术的各种应用。主动管理技术要求通过非易失性内存存储PC硬件和软件信息,以便IT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企业IT软硬件资产状况。另外,主动管理技术拥有的告警与事件日志功能还能帮助IT管理人员快速发现问题,缩短停机维护时间。

主动管理技术更像是企业内部的通用标准,凭借英特尔对PC硬件平台的强大掌控能力(同时提供CPU、芯片组、网络模块),来提供统一的协议、接口以实现对终端PC的带外管理。因此企业用户采用主动管理技术的前提,就是部署采用2010英特尔酷睿博锐平台的商用电脑,并进行标准的设置和安装。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管理裸机,即使操作系统没有安装/不能正常工作也能支持正常的远程维护,这主要依赖于内置的KVM(英特尔键盘,视频,鼠标)对屏幕进行观察,并实现键盘鼠标的远程输入。而通过对IDE-R(驱动器重定向、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Redirectionl的支持,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终端PC操作系统的深度管理,执行安装、修复、恢复等操作,以解决企业用户遇到的操作系统层面的故障,从而避免成本高昂的现场维护。

利用带KVM功能的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企业用户可以大幅度缩短PC维护的成本。当补丁部署失败进行修复时可节约84%的IT成本,解决软件故障时可节约96%的盯成本。IT服务提供商Fractalia Hotel Systems在使用支持主动管理技术的2010英特尔酷睿博锐平台PC之后,将PC维护时间从36小时缩短为35分钟,每台PC的IT支持成本由每年44.75美元降为6.7美元,降幅达85%;酒店方面的收入损失,也由以前的每年每台PC 30.58美元降为1.39美元,降幅达95%。保险公司Erie Insurance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部署了支持主动管理技术的2010英特尔酷睿博锐平台PC之后,分公司的故障PC因为还原系统而造成的停工由以前的2天缩短为3小时。

篇4

一直负责英飞集成系统等方案销售的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金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Mini-英飞集成系统顺应了当前云计算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在云时代到来后,数据中心的发展呈现两极化趋势:一方面,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超大规模的云数据中心;另一方面,企业本身需要一个接入点,实现与这些云数据中心的连接,这也是Mini-英飞集成系统诞生的原因。“截至目前,Mini-英飞集成系统已在电信运营商、银行以及各类企业中得到了大规模部署,用户反馈非常积极。”金东介绍说,“Mini-英飞集成系统具有部署快速、灵活且易于管理等特点,它很好地继承了英飞集成系统的思路和优势。”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Mini-英飞集成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它是一个十分成熟的解决方案,英飞集成系统在中国销售已有十年历史;十年中,英飞集成系统积累了大量客户,并从客户那里获得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于不断优化和完善英飞集成系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飞集成系统一直保持了非常高的可用性,在数据中心能效、建设工期以及成本等方面给客户带了巨大价值。

Mini-英飞集成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解决方案,它简化了数据中心的部署,即使有部件出现问题,也可由施耐德电气一家负责解决,消除了多个供应商因维修问题相互扯皮的尴尬。金东表示:“施耐德电气的愿景是简化数据中心的所有流程,包括设计、项目实施、运维等。‘简化’是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战略的关键词。我们提供一个高效的设计工具,覆盖从数据中心的咨询、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可以提高数据中心建设的速度,而且非常灵活。无论构建大型数据中心还是小型数据中心,我们都沿袭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部署的敏捷性在Mini-英飞集成系统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提升每个子系统的能效

中国用户对数据中心的能效越来越看重,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很多用户都反映电费是一个的巨大负担。“无论是旧的还是新建的数据中心,其整体能效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中国用户在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选择具体解决方案时逐渐开始重视能效指标。”金东表示。

篇5

企业成长伊始,需要控制的因素少,这就像野外开车,靠的是能人和技术。当企业“长”大了之后,车的密度也相应增大,于是就得把路修好;路上的车多了,必须有规则去疏通;而当路也多起来的时候,就要有信号系统去控制。企业内部的流程如同一条条路,而各种管理体系,比如质量体系、绩效体系、组织体系、风险内控体系等,就像路上的规则和信号系统,让我们知道哪里可以行驶得快些,哪里该停下来。企业确立流程化的管理体系,有两层含义:一方面管理体系本身就有各自的流程,单个体系内要实现流程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个管理体系绝不是单独成系统,互不干涉,而是各体系间互相衔接,体系间也有相应的流程引导。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流程化管理体系,就好比自己是行驶中的车辆,需将道路、交通规则和信号系统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堵车和交通事故的概率都降到最低。

现如今随处可见的麦当劳,最早是由兄弟俩创立的小店,发展到今天,已经遍布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万多家分店。麦当劳能有如此大的“快餐帝国”,便是依赖于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体系,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包括食品质量控制、加盟店管理、员工培养等各个环节。麦当劳加盟店管理体系明确有三项检查制度:一是常规性月度考评,二是公司总部的检查,三是抽查(在选定的分店每年进行一次)。每一种制度的执行,均细化到各种表格的记录,例如,公司总部统一检查的表格主要有食品制作检查表、柜台工作检查表、全面营运评价表和每月例行考核表等。同时基于流程,将各个检查制度连接起来,综合考评加盟店的服务水平。此外,还要确定流程化的管理体系用以帮助企业系统、有序地进行管理。

组对人:培养职业化的管理团队

有些餐饮企业学着麦当劳推行各种管理制度,也希望通过流程去除各部门、各级业务之间的隔阂,但效果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企业缺乏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企业越做越大,制度也越来越多,但推行制度与流程的人员却跟不上步伐,体系管理自然处于架空状态。部分企业为解决问题选择“空降兵”,又由于内部人情关系比较严重,面临紧张的管理排异阶段,这给企业的稳定运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些优秀的企业基于长远规划,开始注重投入长周期、更高成本培养职业化的管理团队,通过创造团队成员共同学习的氛围,或采用“派出去”的做法让成员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又或者“请进来”一些外部管理专家为管理团队提供专业的培训,最终打造出一支有着共同理念、正确管理意识和高效推进能力的管理队伍。

通用电气公司(GE)如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而早在60多年前,通用电气就开始投入时间和成本以培训员工的组织与管理能力。50年代中期,通用电气在纽约的克罗顿维尔创立了公司大学,在那里传授管理课程。如今,通用电气每年用于学习和培训的开销高达10亿美元,这其中就包括“领导力开发计划”,目的是激励、联络和培养今天和明天的领导者。“领导力开发计划”贯穿整个组织,设计“台阶式”的培训课程体系,向世界各地的15万名员工开放。首先,提供文档、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全方位管理课程教材,鼓励员工各取所需;其次,通过专业的培训师提供13种每个人每天都会用到的领导力技能培训,如表达技巧、项目管理技能等;另外,还有各种要求员工亲自到克罗顿维尔学习的课程,包括“领导力基础课程”(Foundations of Leadership Course)、“领导力开发课程”(Leadership Development Course)、“新经理发展课程”(New Manager Development Course)、“高级经理课程”(A d v a n c e d Manager Course)以及行政官级别的培训课程。

使利器: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工具

篇6

 

开展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力是高校教育化学相关专业里的重要内容。高校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为了加强实验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序的进行,保障师生员工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需要建立安全高效的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体系。

1 化学试剂控制流程

1.1 采购和验收

在每学期末,各个教研室的实验师根据学校教务处下达的实验教学任务书规定的实验项目,结合开展相应实验的学生人数,计算所需的试剂用量和种类,按每个分析方法要求的试剂级别,制写详细试剂采购申请单,报送设备科,此外,研究生或教师也交上科研工作所需用试剂的申购计划,由设备科统一审批、采购、调配。采购要到有正规进货渠道的正规试剂厂或试剂供应公司购买按照国家标准和化工部行业标准生产的试剂。试剂标签上应注有名称(包括俗名)、类别、产品标准、含量、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批号(或生产日期);有的试剂还应标明保质期。所购试剂将在每学期初由专人运送至实验室并交付实验室使用。如此,定期定量地购买,能有效避免试剂的过多过滥,避免浪费。

采购化学试剂到货后由上交计划的实验师负责验货。供货商要保证被的化学试剂试剂的品质,保证运送途中的安全,并开具正式发票。

其中要注意的是,易制毒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使用计划应该被单独列出,附写明化学试剂的名称、规格、数量、实验项目、在项目中的作用等内容,根据计划中所需的数量到校保卫处、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再指定的销售单位进行购买。禁止学生私自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的购买和运输应参看国家《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2 搬运和贮存

大量试剂应存放于库房,实验操作准备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

库房需有专人管理,普通化学试剂在购买后,由实验师填写化学试剂入库统计表,经核对无误后分类放入化学试剂库房。因为许多试剂使用玻璃瓶包装,搬运要注意正面小心轻放。试剂库房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通风、严禁吸烟、避免阳光直射,要有良好防静电、防暴设施,要配备灭火装置。危险品应单独放置、经常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内试剂贮存,分为在用、报废、闲置三类。应该有序、整齐摆放,为了便于取用并且避免交叉污染,化学药品建议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应锁在专门的柜中。。,

与测试无关的物品一律清除出实验室,要定期检查,清理废弃试剂,从库房补充新试剂。

1.3 领取和使用

库房由专人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登记签字的制度。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同一种化学试剂还有优级纯、分析纯、光谱纯、化学纯等不同的规格,使得它们的含量、价格、用途都不相同,领用时都必须登记清楚。

高校试剂领用者主要为实验师、教师、学生,实验师一般同时兼做管理人员。试剂一般用于:普通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工作、学生开放性实验。

试剂除了出库入库要有专门登记外,任何人领取试剂都要登记,学生领取试剂更必须先向教师提交详细使用申请单,经批准后才可以登记领取,而且,危险药品需在教师师监督下使用。要求明确试剂使用流向,使试剂使用合理化,避免浪费。

研究生和教师自行购置的化学试剂由本人负责保管,上锁保存。易制毒和危险药品要报备实验室管理人员。

1.4 处理过期和废弃试剂

化学试剂是实验室里品种最多、消耗购置最频繁、危险性也最大的物质。一般开封后的剩余试剂较易变质,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

购买回来的化学试剂一般在瓶上注明有效期,除生产厂已指明了有效期的外,其有效期为收货日期加5年。一般用途的酸和碱的稀释液有效期为18个月。标准试液根据分析方法中的规定确定标准试液的有效期或再标定日期。。

废弃试剂需建立完全的处理系统,可以回收利用的尽量不要浪费,有毒试剂使用后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强酸强碱需要稀释后才弃置。

试验药剂容器都要有标签,对分装的药品在容器标签上要注明名称、规格、浓度;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实验室中摆放的药品如长期不用,应放到库房,统一管理。

总言之,应遵循安全、节约、保护环境的原则。

2 化学试剂的保存管理要点

2.1 正确选择试剂容器。应根据试剂性质和容器材质特性,正确选择试液容器,防止容器溶出某些杂质污染试剂,防止试剂和容器的材质发生化学反应,其密闭性还应能有效防止气态杂质侵入和试液的挥发逸出。

2.2 试剂的贮存按分析方法规定进行,比如有些试剂需要置于冰箱冷藏,有些需要置于干燥器中防止吸潮,有些需要被置于通风橱以避免因少量挥发而造成对库房的污染,有些需要加入稳定剂防止变质。如分析方法未作规定,则在室温下贮存。

2.3 定期检查试剂质量,如发现变色、沉淀、分解等变质、污染迹象时,应立即处理,以免发生混淆误用。

2.4 配制的试剂应贴上规范的标签,标签应包括名称、浓度、配置人、配置日期及有效期;存放试剂的柜子也应贴上标签以便于取用。标签应常常检查,发现有脱落或字迹模糊的现象应及时更换。

2.5 危险品

实验室试剂存放一般分为三大区域:液体、固体、危险品,再按氧化剂、还原剂分开放置。最必须提高警惕的是危险试剂,属于危险试剂的有以下几类:

2.5.1 不稳定物质。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这类物质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其稳定性。挥发性的的试剂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水封、油封或者蜡封。

2.5.2 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2.5.3 易爆和易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许多易燃液体闪点低、易着火、挥发性大、粘度小、密度低、易扩散,它们在使用不当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可形成气态爆炸物,这种混合气遇到明火,静电或电火花时,可导致爆炸。实验室要在显眼位置放置灭火器并定期检查。

2.5.4 有毒物质。实验室用到的有:汞盐、铬盐、铅盐、砷化合物、亚硝酸盐化合物、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含氯含磷有机物等。放的试剂室应通风良好,防止挥发和分解出的毒气在室内积聚,盛放的试剂瓶要密封良好。

2.5.5 腐蚀性物质。主要有浓硫酸、氢氟酸、液氯、液溴及其它一些强酸、强碱等物质,这类物质搬运时应轻取轻放,严禁撞击、摔碰和强烈振动,这类物质要采用合适的盛放容器,拿取必须小心,禁止皮肤直接接触。

2.6.6 放射性物质和某些生化类试剂。应该根据其本身特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管措施。

3 结语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熟悉试剂的性质和购置、使用、保管知识,做好安全消防准备工作,提高警惕,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隐患,同时更加高效地开展实验工作。

【参考资料】

1李金山等.强化药品试剂管理,提高实验教学保障效益.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6):368-369.

2 李成等.试剂采购管理系统的实现.医疗卫生装备.2009,(12):62-64.

篇7

关键词 资金管理 创新 财会

一、资金管理现状与不足

资金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血液,资金管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与企业的预算、投资、筹资、风险预警、控制、业绩评价及考核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已成为近年来大型企业重点加强的领域。而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也使我们重新认识企业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金为王”成为后危机时代更加深入人心的一个理念。“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成为企业资金管理中应当遵循的准则。作为企业决策层的资金管理者,掌管着数十亿元的资金,工作稍一疏忽,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责任重于泰山。而目前,企业资金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主要有:

1.素质的不适应

作为决策层的资金管理部门,要有很高的思想素质。那就是信仰坚定,德才兼备,无怨无悔。满足于工作现状,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缺乏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是目前存在的现象。

2.资金管理手段不适应

企业的资金管理手段单一,主要以事后分析为主,缺乏事前的预算、过程的控制,特别是缺乏资金收支预算管理。对资金事前的流向、内容及控制无有效方法和规范程序。

3.资金管理思路不适应

企业资金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方面。对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没有有机的结合,缺乏对金融知识、金融政策、金融创新产品的学习与研究,导致资金管理的思路不开阔,资金管理效率不高。

二、资金管理的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财务人员要从提升素质、加强学习、创新管理方面出发,以高度的责任感对企业资金流进行全方位管控,增强资金安全性;以强大的创新力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增加资金的流动性;以忠诚的使命感为企业争创效益,提升资金的赢利性,从而搭建企业高度集中、高效运行的资金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这就要有创新性的意识,下面就列举几个创新的方法。

1.实施网上银行与资金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

确保资金安全是资金集中管理的前提。需要有效的制度和程序进行控制和规范。公司的财务与资金管理日益高度集中是资金管理发展的必然。企业高度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的模式也证明了这一点。面对纷繁复杂的资金收支项目和众多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实现全企业资金的高度统一、协调,网上银行成为重要的手段。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银行及时调剂资金余缺,实现了资金统一管理、统一监控。

银行票据作为一种准现金,如果没有集中,那么就不能说实现了完全的资金集中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票据的集中管理,将票据统一安排使用,提高了票据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在盘活票据的同时节省了财务费用。

网上银行为企业资金的集中统一提供了硬件支持。而预算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和制度化的程序,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保障企业资金有序流动,把资金的收支纳入严格的预算管理程序之中。

2.实施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体系

资金流动性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盘活现有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资金沉淀,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按时偿债。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现金池作为企业资金流动性管理重要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企业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资金运作成本的重要工具。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现金池管理平台,实现企业流动性管理乃至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我们财务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现金池”管理是指隶属于同一集团的各公司将其账户余额按照特定的频率归集到企业指定主账户中由企业统一调度管理的一种资金管理模式。实行现金池管理,将使外源融资变为内源融资,既简化融资手续,降低了融资费用,减少了利息费用的支出,同时,通过现金池,企业能够及时了解各个子账户现金流量的情况,明确内部控制责任和加强内部控制效力,方便管理。

3.创新资金管理运作思路,打造高效的资金运作体系

资金管理的前提是安全,资金管理的目标是创造效益。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主管部门,要转变理念,真正由核算向管理型转变,服务于企业发展。

4.打造企业高素质的资金管理队伍

财务人员要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实践、大考核,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脱胎换骨,超越自我,坚定为企业奉献的信心和决心,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真才实学的资金管理队伍。要以“安全稳健”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根本原则,用心用脑,主动加强资金管理工作,保证资金流动性与收益性的有机结合,防范在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预期收益,最终实现企业资金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篇8

1 概述

科技档案是对于科学技术与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保留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档案资源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与经济价值的重要资源。科技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科技档案记录了企业内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是对于社会改造过程记录的重要依据,也体现了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与此同时,科技档案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标志,也是历史的传承。无论是国家或者是企业单位,都要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创造更高的效益,完成技术的发展,造福于后世。现代社会的发展主题是可持续发展,而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实现科学研究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掌握了科学技术信息,就掌握了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科技档案的价值逐渐的被人们所认识。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且逐渐的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相分割,成为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作内容。科技档案中包含着珍贵的信息,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根本,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笔者就职于供电公司,主要负责从事档案的收集、整理、辅助查阅、管理等工作。下文通过笔者的日常工作的实践,从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来分析构建高效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对策。

2 建立高效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的对策

2.1 管理创新 对于现有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实现科技档案的管理创新,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达到建立一个高效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现代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的深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也逐渐影响到了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在国际社会上,信息化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对于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科技档案工作发展的需求。

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的录入、采集、编辑、查阅、储存、检索,可以明显的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与高效传递。与此同时,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多媒体设备,可以更好的对科技档案资料进行保存,并且更好的对图表、文字等记录进行说明和反映。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科技档案的体积较大,查阅效率低,补充与修改上存在很大的不便。信息化的科技档案管理方式,可以将传统的档案数据实现数字化,并且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进行管理与储存,提高了档案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与高效化。与此同时,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更好的实现科研成果的共享与转让,真正的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科技档案只有实现信息交流,才能保证其档案保持的价值。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可以提供远程访问与管理的平台,更好的实现信息资料的修改与收集,减少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并且便于实现高效的查阅、归档与整理。另外,信息化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实现档案归类的科学化,并且建立合理的数据库结构,有效的解决现有档案管理混乱的问题,实现了科技档案管理的高效性。

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管理上还要注重实现管理模式的流程化与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在多数企业单位中,是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组织结构上存在界限,并且大多数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结构上的分离,使得档案管理工作与实际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产生衔接不紧密的情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流程,实现合作管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在进行科研过程中,科技档案与普通档案的性质有所不同,其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充性与广泛应用,其使用频率较普通档案更高。另外,科技项目与普通业务项目不同,参与研究的部门与人员数量较多,流程化的管理模式可以使得参与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有助于提高整体科技项目的工作效率。

2.2 服务创新 以往科技档案仅仅是作为对科技成果的保存,难以有效的与科研部门和其他部门产生互动,档案管理工作过于被动,服务不到位。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服务缺乏良好的创新意识。新时期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档案的开放性要求很高,必须要保证信息更好的进行应用,充分体现科技档案信息的价值。在进行科技档案管理中,要不断的提高服务意识,并且对于档案资源的管理上应以需求为导向,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

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的主动采集,提高科技档案的资源丰富程度,并且加强对于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作,提高科技档案信息采集的系统性。另外,还要加强对国外先进服务模式的学习,促进本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的发展。对于科技成果的交流上,要加强宣传与推广,让研究人员更高的认识到科技档案的重要性,并且促进科研人员与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交流配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提供更多种类的查询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加强网络的应用,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平台,并且建立内部档案局域网络,实现信息的互动互联。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上,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管理工作的投入,确保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备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注重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完善安全保护体系,对于科技档案信息的共享与保密范围进行精确的划分,严格控制机密档案的查阅。

3 结束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中,科学技术的价值得到重要的体现。科技档案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对于新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上,要实现信息化、流程化与规范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认识,认识到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普通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同,构建高效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服务企业与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庆梅.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城建档案,2006(10).

[2]宋敏.加强科技档案管理的几点认识[J].电动工具,2011(01).

篇9

工厂应该在物流信息化实施中,注重全员信息化操作技能培物流信息化的管理培训,在日常企业运营的箨种场合、各个环节各类人员都要尽可能地使用电脑或电子形式的协同工作,如产品与车间、车间与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通过电子信息化协同工作,通过实际应用来推动各级员工观念的转变,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物流信息化过程是工厂运作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改造过程,也是工厂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现代工厂物流的最终的成败在干企业服务人员的观念转变。

2.建立行业标准化,完善基础信息平台。

首先标准化的资源整合是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应该包括:(1)生产设备、设施的标准化,如机床、包装箱等标准化;(2)信息标准化,如调货单据、出入库单据、条形码等;(3)管理模式标准化,如应答制度、赔偿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等。其次标准化与信息化要紧密结合。

标准化将进人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模块,信息系统处理的单证以及相关的物流术语等等,此外还会涉及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标准。例如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il]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最后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流信息技术运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台已成为制造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信息系统是构建现代工厂物流的中枢神经,通过信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地流动,可以使企业能动地对市场做出张晓勇哈尔滨商业大学在职研究生积极的反应,并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3.整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业务流程提供技术支撑。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造中,要用信息化去反映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先进的生产运作流程,而不是用信息化去维持现有流程甚至是落后的流程。信息化是一个管理工具,茌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应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删除多余的环节,建立生产流程的规范化,再以信息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在运作中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在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只有支撑业务需要的时候才有可能起到推进产业发展的作用。

4.以数据集成为基础,积极应用先进的数据库处理技术。

现代生产制造物料流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全程物流,包括运输、生产、仓运、包装和物流再加工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信息流量十分巨大。为r对数据进行准确、高效的收集和及时处理,数据的集成是必然的。随着集成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ERP管理系统的实施,以及网络技术、EDI、人工智能、条形码与POS等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物流信息处理过程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把挖掘到的规则与工厂物料流管理各方面有机地结合,就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物流决策系统就是一种结合了数据挖掘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新型经营决策系统,主要通过人工智能对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商品销售的各个环节的大量信息进行采集,并利用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篇10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也是管理职能中极为重要的职能,它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目标。随着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管理水平、技术、手段不断的更新发展,科学的管理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的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层次。企业管理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要求企业在万千多变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加强企业管理的预测性、决策性和计划性,打造科学、高效的计划管理体系是现今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快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

1.企业计划管理的含义及涉及的重要因素

计划工作是企业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出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要达到的奋斗目标,通过计划的制定、执行、协调、合理安排企业中各方面管理活动,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计划管理要对市场信息充分掌握了解的基础上做好市场预测,好的预测为企业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向前看,面向未来,做好准备,发现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成败,决定决策的可行性、正确性、科学性。科学合理的决策关乎企业生存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企业发展到要做到各个方面实施系统协调的统筹规划。在企业计划管理中要考虑到诸多因素:比如,要考虑到成本费用因素,包含机械设备,大型工具、职工工资、劳务费用、福利费、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投资项目、投资额度等。其次、要考虑到利润因素,销售收入、税前税后利润、以及利润分配、投资收益、资金利润率等。最后、要考虑到能源消耗,包括煤气、水、电、暖、燃料、油、消耗指标的耗用。综上所述的各种指标应纳入计划管理的明细当中,要求进入严格的管理并加以控制。

2.计划管理的流程

企业制定计划需要考虑的前提是,一是要收集信息,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料,保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据一定的方法与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精密分析后做出却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二是确定目标,在认识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目标、方向以及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要确认选择现金投入大资金回收慢,还是选择可能获利较少,但风险较少或是选择眼前看没有多大的利益,但可能更适合企业长远目标的方案。三是要分解、平衡目标。分解目标就是将现有目标分成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各部门目标等,全面考虑各种可变因素和限制条件,做到各种计划之间有效衔接。四是要确定计划并下达计划。确定一个科学系统的计划管理流程,首先,根据确定的总体计划分解成各个部门的部门计划之后部门之间权衡协商计划的实施,最后再确认总体计划。其次,在确定了总体计划以及部门计划后就要签订计划实施的任务书以及责任书,将计划实施落实到位责权分明,以便计划的尽早完成。最后,计划实施及检查,企业依据月度、季度、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评价计划完成的进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年度末将计划做出适当的修改调整,以便尽早的实现目标管理,必要时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计划完成好的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部门再接再厉。对计划进度完成慢或是计划完成偏离目标方向的部门要进行处罚。

3.企业计划管理存在问题

计划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管理职能,为计划经济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时,计划管理的职能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被牵制,大多数人认为企业计划管理仅仅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不能够为市场经济服务。首先,市场经济体制下受到旧的管理意识的影响,摒弃一切计划的衍生物,刻板放弃或是借鉴,企业的决策者及经营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理念有些落伍,需要做好自身建设与发展,提高管理水平。计划管理是管理职能中贯穿始终的一项职能,如果计划职能的弱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管理职能的削弱,难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其次,制定计划时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在时间框架上、在范围上和在是否包含已知的一套组织目标方面模糊、混乱;在时间跨度上没有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明确,模棱两可或是有些国有企业根本就没有指定长期计划,没有企业发展蓝图,抱着作一天和尚撞钟一天钟的想法,使得企业无法处于不败之地。第三、缺乏计划管理指标的量化,没有将计划转变为预算转化为数字,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不易于企业队计划执行进行控制。最后,缺乏定期的总结,没有总结不了解计划是否可控,并且进行奖惩方面比较困难。

4.建立高效科学的计划管理系统

计划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然而事实上计划管理本身又需要加强管理。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证明,有管理的计划和有计划的管理会使企业高效地发展,没有管理的计划与没有计划的管理,是欠科学,企业难以走到更远。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全体员工的计划管理理念,建立有管理的计划系统,实现计划管理的组织化。

4.1计划管理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体系加以支持

企业要建立健全与计划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管理流程,使得各个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和每一名员工的计划任务都与企业总体计划目标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计划工作顺利、有序的得以实施,并全面的加以落实。因此,企业应建立专门的计划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发展的方向及侧重点建立:生产计划管理、销售计划管理、投资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管理及综合统计管理等部门或是相应的岗位,明确部门职能或岗位责任制从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归口企业计划管理业务。建立长期发展计划、中期发展计划并配套制订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制定企业年度投资计划,建立项目后期评价等管理实施办法。要想建立实现科学计划管理目标应发挥最大能效的组织制度基础才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保证。

4.2建立科学完善的计划管理体系健全的规章、规则、制度作保障

有管理的计划需要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循相应的议事规则、管理原则、会议制度,以及调整纠偏等工作制度,有效避免计划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当然,计划制定中规则和原则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适度的从高原则和适当的从严的原则。目标如果定的太高或过于严格会使得执行起来困难,从而打消管理者的积极性,但如果目标制定的太低没有严格的细节把握又无法将职工的内在潜能发挥出来,无法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二要周密、要完备的原则。短期计划、中期计划、部门以及个人计划是从长期计 划中分解出来的,计划之间要注意时间上和内容上的衔接与平衡。

4.3要充分体现民主与集中制原则

计划的制定中无论是长期计划、中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或是部门以及个人计划的实施都应吸收职工参与讨论、接受职工所提议建,尤其是专家们的意见,做到上下的充分交流与有效的沟通。

在选择计划方案是应做到谨慎,应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考察每一个之间计划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隐患;第二要考虑到总体的经济效益的因素来衡量计划;第三要考虑到计划的有形的因素即可以用数量数字表示出来的指标,并且要考虑到无形的因素即不能量化的元素;第四要动态的考量计划的实施效果,这里所指的是不仅要考量计划实施后所带来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到计划执行后所带来的损失,包括潜在的和间接地损失。

计划管理作为一种具体的管理手段,它具有指导、监督、协调、修正的管理功能,它能够通过自身的管理功能使得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要素有机地凝集在一起,为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高效地工作。

参考文献:

篇11

一、信托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是信托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

由于信托公司的特殊身份,委托人基于对信托公司的信任将财产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信托公司是以受益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信托公司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一旦遇到经营风险,将会给受益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将丧失委托人对信托公司的信任,这些都与信托的设立初衷相矛盾。因此,信托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来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维护委托人的利益。

(二)内部控制是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

中国银监会将内部控制作为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要素之一,通过此要素评价信托公司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及有效性,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二、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覆盖信托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各个部门及各阶层的职员,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控制点,将内部控制活动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经营环节,在公司内部实行全过程、全员性的控制,不能存在内部控制活动的空白和漏洞点。

(二)重要性原则

信托公司在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实施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当根据自身经营特点,从业务活动的性质和涉及金额两个方面考虑是否需要重点内部控制,要有针对性地关注重要的业务领域和可能面临较高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业务活动,确保重要的业务环节不存在控制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

信托公司在织织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即满足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实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横向而言,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的协调运作、相互监督及制约;纵向而言,完成某个工作需要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四)适应性原则

随着信托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一些原本执行效果较好的控制制度,可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失效。因此,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应当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经营理念等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完善。

(五)成本效益原则

信托公司的内控设计应当与公司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适当、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在内部控制的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应从整体利益角度来综合判断某项控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构建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举措

(一)组织内部控制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在信托公司的推行将遇到一些阻力,因为大多数信托公司存在较大的业绩考核压力,严格推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将使会丧失部分业务,因此,信托公司必须首先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对信托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

(二)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增强公司执行力

虽然一些信托公司在业务管理方面拥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但是确没有真正有效的执行,对制度重视程度不足、执行不到位,这样将无法达到内部控制应有的效果。因此,信托公司要科学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并加强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不断加强制度的执行力,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增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信托公司业务具有跨市场、跨行业、跨产品的特征,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较为复杂,普通的风险评管理体系不能满足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需要。因此,信托公司应当分层次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的量化技术建立风险量化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价风险,建立动态化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体系,切实提高风险评估管理体系的科学有效性。

(四)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专业人才的培养

当前,很多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依赖外部专业人才,公司内部欠缺既熟悉信托业务又懂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保证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根本,因此,信托公司必须加强对公司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公司内部熟悉业务的员工参加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

四、结束语

随着信托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信托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不断完善并执行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保证信托公司健康发展,促进经营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12

目前石油上游工业正处在由三维向四维油藏特征和模拟分析发展的第三次生产力大飞跃阶段,也就是在整个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处理、解释的一体化,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大幅度提高勘探开发的总效益。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无不认识到信息网络技术是提升公司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倍增作用、催化作用和加速作用。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通过科技研发,要应对四个方面的挑战,即降本增效,寻找替代储量,提高产能和采收率,以及保护环境。它们正以市场为导向,以短期实用性研究为主,并与油公司、研发机构二者之间构成多种合作形式,来推动石油科技的进步。

二、不断完善的战略管理促进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发展壮大

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BJ Services、Smith、Weatherford等国外大中型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不断完善的技术发展战略。

1. 在技术发展方向上注重科学部署,敏捷决策

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虽然从油公司分离,但其研发仍紧密围绕油公司的生产来进行,油公司的勘探、开发及生产要求就是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也是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研发投入方向。与此同时,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更多地注重在自己核心技术上的的延伸发展,以期达到长期主导市场的目的。

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在于如何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先进技术,并及时把新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继而去占领市场、扩大市场,提高投资回报率。因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特别重视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结合。

2. 建立适应市场的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

有了明确的技术发展方向,还需要建立起公司内部有效的研发管理体系来不断激励技术创新,以维护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世界著名的大中型油田技术服务公司都有各自严格的研发管理体系。

贝克休斯公司为了确保其在石油工具、完井、泥浆、电缆测井、钻头等8个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明确了以主管各事业部的高级副总裁直接负责技术管理的构架,如图3所示。

同样,斯伦贝谢公司也有一套科研、设计、应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其测井分部的研发中心负责研究新的测井方法,研制出原理样机后交给工程设计部,由工程设计部设计制造成工程样机交给测井队试用,由测井队把试用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工程设计部,工程设计部再把信息反馈给测井研发中心,如此反复,直至机型定型,最终进入批量生产。截至2004年底,斯伦贝谢在全球共拥有6年科研基地、8个制造中心、17个产品开发中心。

3. 高度重视研发投入

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工程化和商业化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并存在很大的开发风险,因此,只有大中型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才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下面我们通过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四个主要指标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投入/销售额)和研发人员数量来比较几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研发投入情况。

(1)拥有专利的数量(见图4)

通常每家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每年都有大批的科研成果在申请专利。斯伦贝谢在2004年的公司报告中这样描述:2004年全年公司共收到2000份新点子,选择其中700个进行考察,300个在当年可以进入研发阶段。油田服务公司在任何时间都有大批的项目分别处于概念研究、可行性研究、研发试验或商业化应用等不同阶段,获取专利正是这些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最好途径。

(2)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斯伦贝谢公司,它为了保持公司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一贯坚持把提高技术水平作为重要的战略问题,并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斯伦贝谢公司的测井技术之所以能在几十年中始终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与其一贯高度重视技术的研发是分不开的。早在1948年,该公司就在美国里奇菲尔德建立了世界科研力量最强的测井研究基地,坚持开展基础研究,注重知识创新。多年来,它的技术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

(3)庞大的研发人员队伍

油田技术服务公司汇聚了石油上游工业中绝大部分的技术人才。六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从业人员均在万人以上,其中主要为技术人员。由于资料的缺乏,笔者不能提供这六大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研发人员的准确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些公司发展壮大的背后,有一支庞大的研发队伍作支撑。为了不断激励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每家公司都为技术人员设计了年金、退休金计划,以及股票期权计划等。此外,各公司的长期培训计划也为技术更新夯实了基础。

4. 灵活多样的技术引进方式

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不仅靠自主研发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来开拓市场,而且还借助外部的技术资源,或与他人合作投资开发新技术,或买下别人的专利技术使用权,并很快把这些技术成果物化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效益。它们的技术引进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并购

从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成长历程来看,其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不断地兼并重组。通过并购,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先进技术和人才。

2005年,Weatherford完成收购大型陆地钻井公司Precision Energy Services and Precision Drilling International(PDI),总交易金额涉及现金9.4亿美元和5200万股的公司股票。Weatherford此次收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以2.8亿美元购买PDI的随钻随测技术(LWD/MWD)研发中心。

(2)以开放式的科研协作来进行重大技术开发

近年来,随着专项石油科学技术的精细化,以及勘探开发技术复杂程度的加深,科技攻关面临的对象更加复杂,投资需求大,涉及的专业和学科更加多样,要求科技成果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除自行开发外,还采用合作研究、联合攻关的方式来规避投资风险。其合作方式包括与政府研究机构的合作、与油公司的合作以及与独立实验室和大学的合作等。合作的内容更多地转向研究周期较长、耗资巨大、风险较高的项目,合作各方实行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原则。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公司间战略联盟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哈里伯顿公司采用了组建多学科综合协作研究小组的方法,集中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把分散的力量和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组建多学科研究小组,解决了勘探开发工作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哈里伯顿公司的研究中心还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大学的合作研究。目前该公司与20多所大学以及美国能源部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大学进行的合作研究,既保证了该公司的科研机构可以及时、充分地了解前沿科技的发展动向,还使大学成为公司人才和技术思想的源头。

5. 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

作为以提供技术为主的油田服务商,拥有技术和知识资产优势在油田技术服务公司中占有压倒一切的地位,因此,对技术的保护也纳入了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日常管理。

三、我国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本人粗浅地调研了目前国内油田技术服务现状,有下面一些认识。

1)我国尚不存在一个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油田技术服务行业。目前稍具规模的专业服务公司,如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油测井公司、东方物探公司、塔里木油田服务公司等,都隶属三大石油公司,主要服务对象大部分以各自的地域(油田)为限。由于现存的行政隶属关系,形成了自我发展,缺乏技术竞争及有效交流的格局。

2)行业的局限性,使得国内油田技术发展不均衡。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副总经济师张位平在2006中国石油和石化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上这样描述:比起陆上石油开采设备高达90%的国产化率,目前我国还缺乏当家的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因此,绝大部分海上开采设备依赖进口。此外,虽然我国的石油科技领域50多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某些前沿技术领域的差距更大。在国外,油田技术服务已实现了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可视化和实时化,微孔井开采技术、膨胀管钻完井技术、实时油藏经营管理、数字化油田等已成为主流技术,而国内仍停留在蒸气吞吐、水力活塞泵等人工举升技术阶段;开发地震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应用十多年,而我们才刚开始进行小范围的采集试验;在高端测井设备等方面,我们还是空白,这造成了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3)从单个公司内部的技术开发来看多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缺乏自主创新。外国公司使用专利圈地策略,既不断抬高我们引进技术的成本,又不断挤压我们自主开发的空间。同时,我国企业内部的研发管理体系也相对落后;技术开发缺乏规划,预见性不强;开发过程尚需规范;缺乏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研发投入不够,并缺乏配套的研发人才激励机制。这些都制约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4)对比与国外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的巨大差距,我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应把发展自主技术、追求技术突破作为技术发展的关键,把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管理体系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打破现存行政隶属关系造成的地域垄断,加强国内企业的技术竞争与交流,是国内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2] 自主创新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强动力访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总地质 师、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贾承造[N].石油商报,2004-11-15.

[3] 康大臣.再论中国石油科技自主创新以石油关键技术突破为例[J]. 国际石油经济,2006(4).

篇13

建筑工程造价是对工程投资的前期预算,是一个企业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含量的反映。工程造价能够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在实际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造价、进度、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控制工程造价应该采取必要的动态管理,动态管理能够加快建筑工程发展,保证工程的质量,节约建筑工程的经费。为了进一步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在现代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在工程造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动态工程造价管理在实际的工作中非常灵活,能够根据实际的工程需要作出相适应的调节。动态工程造价改变了原有的造价方式,弥补了原有的工程造价缺点,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建筑工程,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完善。

2 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作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运用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办法,动态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施工的成本。动态管理比较灵活,它能协调质量、进度、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施工中,工程造价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而动态管理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和传统的工程造价相比较,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它能更加切合实际。建筑工程造价需很强的技术性,是一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做好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是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保障,不仅可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节省投资的成本,还可建设一个有序的健康市场。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造价贯穿于工程的各个阶段,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3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不足问题

3.1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

从当前我国的发展下现状来看,对于成本控制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不科学性,从而造成了经济分析和技术分析之间发生了脱节的现象,难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阶段,很容易忽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组织设计对工程成本所造成的影响,只追求表面上的经济最大化,对于工程的技术欠缺和综合能力的欠缺并不重视,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的管理产生了极大的难度。

3.2 材料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

材料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周转性材料、辅助材料和其他的原材料等成本。材料的成本对于成本控制来说将占有重大的比例。但在当前来看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却缺少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机制。在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中,一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很多间接成本直接被忽视掉,从而严重影响工程的成本控制,造成了成本控制机制上的不完善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起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使用不合理现象。

3.3 成本控制不严格

很多的建筑单位生产规模比较大,工程相应的非生产性支出也较多,这给工程的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非生产性的支出增加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所引起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在工程的项目成本预算上,存在着规定不严格的问题,建筑范围采取较为粗犷的经营方式;②建筑单位在非生产性费用上没有真正的融入到成本管理的范围内,导致实际的开支出现模糊现象;③建筑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经营的范围也逐渐的扩大,那么这当中的人员增加和机构的增加等都会造成相应的成本支出。

4 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的有效措施

4.1树立良好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

施工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中从上到下、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的责任。因此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自己身积极作用。企业要定期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多多普及关于施工环节成本控制、采购环节的控制、以及验收环节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成本管理意识,随机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让员工能够在最短时间消化并吸收成本控制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保证工作效率。

4.2 创新管理理念

主要内容:①施工企业要想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不断进行创新和调整,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②管理层在对企业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也要注意创新力度。最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成本控制人员的创新思维培养力度,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不?嗵岣呒际跞嗽钡淖ㄒ邓?平,保证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根本效率,快速实现成本目标。

4.3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管理层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计划。此外,施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必须要合理分工,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要积极完成自身分内工作,各部门团结协作,根据工程现状是定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然后将决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的传达给项目部人员,同时下属员工也要注意保证自身的执行力,根据相关要求完成施工成本控制工作。

4.4 加强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

(1)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任何一个工程施工都少不了要大量的投入人力资源费用,因此企业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此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根据市场行情制定合理的薪资计划与定额标准,并按照工程的实际完成情况给予人工费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同时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投资。防止出现一些工程质量过差、项目返工以及乱签费用的不良情况。

(2)施工材料成本控制。随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目前市场上建筑材料的供应商也变得越来越多,工作渠道多种多样,在质量上也不尽相同。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做比较,不要盲目的选择,指派专业的采购人员进行。并向商家索要质量合格证明,尽可能的选择经济实惠的材料,避免材料在投入使用发生变质,导致工程出现返工。

(3)机械设备成本控制。在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也要严格控制,根据道路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好设备型号、设备使用性能,不要盲目的认为价格高的就是好的,适合的再是最重要的,保证机械设备可以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

4.5 合理进行目标成本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