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6: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设计中,植物是色彩构建的主体,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设计中,应用植物色彩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植物色相变化,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景观。
植物色彩的应用是园林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重要表达形式。研究植物的色彩在景观中的应用,可以增添视觉上的美感。通过在色彩上的合理布局与安排,形成视觉上的对比与协调的平衡效果,塑造出风格各异的植物景观空间气氛,达到最佳的视觉感观效果,最终实现“春花、夏荫、秋实、冬翠,”的和谐与天成。本文就园林植物色彩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
1. 植物的色彩设计源流
植物景观的色彩运用以西方园林专述占多数,而我们的城市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尚在探究之中。
西方古典园林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和巴洛克园林的色彩应用几乎都是以绿色植物的色彩作为基调色,而其它园林景观构成要素的色彩是作为点缀色穿插其间的。整体上来看色彩不是很丰富,但是亮丽、明快。而英国自然风景园、英国维多利亚式园林和英国爱德华式园林的色彩应用,却是由于花卉的普遍应用,使鲜艳的色彩成为园林的设计的主要要素。现代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基本上沿袭了其亮丽、明快的风格,体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现代艺术美。
1.2东方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色彩
中国传统园林著作中对于种植物的色彩应用论述并不多,总体上说,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恶繁悦简,在种植设计色彩搭配时相对含蓄,比较强调以少胜多,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般的点到为止,含蓄而不直白,要有所暗示又留下思维审美的空间,做到余韵无穷。传统园林种植设计色彩搭配也和园林性质、景观主题等有关,遵循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基本理法。传统园林也有植物色彩量化的应用,但主要出现在依托自然植被的山野景观或风景游览地中,如苏州香雪海、北京香山红叶等,更多突出自然的魅力。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色彩是以“淡雅”和“富丽”两种风格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已很难看到完全遵循古人意蕴以少胜多的“点绿”,原因就是没能对传统的色彩设计进行深人的研究将其继承并发展。
2植物的色彩基本色原则
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最基本的颜色就是绿色,它是植物的象征。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小差距,当作为一个整体出现时,存在一种因为微差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材料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如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色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亮点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不同颜色的植物对于光线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不同地方所处的光与影的不同,植物配置的时候不仅要想到颜色搭配的问题,还应考虑到光线对植物搭配的影响。所以在园林中不要随便干扰绿色这个基调,而且从绿色之中也能发现许多美的所在。
3其他色彩应用原则
绿色之外的各种色彩的植物只能点缀在必要的地方,点缀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同色成片。可将同一花卉成片栽植,好处是花期一致、色彩统一、水土生态条件要求相同、利于管理、操作简单、效果好,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布置手法。不过也有不利之处,如花期过后需要全部更换或只留下叶色时毫无装饰效果,会显得单调。
(2)对比处理。花坛内的植物色彩与色彩对比的选择。如红与绿、黄与蓝紫等。对色彩所谓“邻补色”也有一定的对比效果。对比的目的是用一种颜色衬托另一种颜色,使其更为突出。如红砖墙前面种蓝色的花便十分突出。
(3)主次协调。一个植物景观设计者要先决定“主色调”,即它的主题,然后配上与主色近似的色调为配角,使整个景观色彩调和,符合人们的审美。例如,以黄色为主色调,再用乳黄、橙黄的深浅花色、叶色搭配,效果一定十分谐调。夏秋之间金光菊盛开时,四周配上金鸡菊、向日葵等,显得深浅之间的黄色系列一派谐调之感。
(4)以少胜多。这是艺术上一再提到的手法。这个“少”是指面积要相对的小,数量要适当的少,两者均要按实际的情况加以考虑,还要“在必要的地方”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一串红之类小面积的种植在大面积的绿色植物之中,观者远看绿色“海洋”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红点,勾起人无尽的联想。
4植物色彩搭配的运用
4. 1整体性原则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一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此时植物有处于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两种情况。同时也存在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出现。色彩的作用多种多样,色彩予周边环境以性格,冷色创造出宁静的环境;暖色则给人一个喧闹的感觉。色彩的不同运用会造成不同的园林风格。所以不管任何情况,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4. 2协调性原则
在园林设计中既要考虑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熟悉其观赏性能,还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群体美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在园林植物的色彩搭配中,要有主色和次色之分。色彩具有主次关系,使得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必须考虑主色与次色的搭配。主色起支配的作用,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2)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处理好统一与变化、调和与对比、韵律与节奏、主体与从属、均衡与稳定等方面的关系,努力追求最佳植物景观效果。
(3)为了发挥园林设计的最大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中,应多用补色的对比组合,相同数量的补色植物对比较单色的植物在色彩效果上要强烈得多,尤其是在大型的铺装广场上,高大建筑物前,作用更大。
结语
影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需求多彩、靓丽的绿化效果的同时,也追求色彩悦目的和谐美。利用好植物天然的色彩美,协调好不同配色的关系,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的自然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杨海玲. 路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公路,2002(8)72-73
[2] 吴涤新 乃深.园林植物景观[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 植物造景的思想
要了解园林植物在景观中的功能,首先要清楚景观设计的思想转变。事实上,时代、地域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国乃至国内各地区的传统园林景观风格迥异,形式与内涵均不相同。
景观设计的思路随着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改变而改变:传统园林反应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为了避免景观的自然化,需要持续地以人力与自然力抗衡。而现代园林恰恰相反,它主张以自然作为景观的主体,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利用和引导自然力形成景观生命力。景观设计过程代表着设计师对于自然的认识过程,充分保护自然特性,保护、恢复并展示地域性景观类型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主旨,因为每一个园林景观都反映了整体性地域景观的一个片段。
由于植物具有很明确的地域性,它在景观中一直作为一个反应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存在。因此,植物景观设计的特色和区别成为了现代景观优劣的重要辨析内容之一。在植物造景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植物的变化尤为重要。自然会为各种迁徙植物营造竞争的场所,而人造植物群落也会由于自然的影响产生结构上的变化,只有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群落才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植物景观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园林景观作品的主要特色,也是别人难以简单模仿的个性特征。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适宜的条件。
2 植物造景的应用
2.1 对园林建筑景观作用
植物景观对于园林建筑的衬托作用包括:色彩的衬托,即用植物充满活力的颜色衬托建筑稳重大气的色调,可突出建筑的存在;植物生动自然的形态和质感衬托建筑形体的规则和质感的人工化。
同时,植物造景对于园林建筑景深有天然的影响作用。建筑在浓密植物的遮掩下若隐若现,产生幽静深远之感,而由建筑内向外观景时,作为前景的一枝桃花、几簇绿叶也为建筑平添了无限生趣。
2.2 对园林道路的组景作用
园林道路不论硬质材料的铺装或是条石、步石,路旁都有树木、地被植物和草坪的覆盖。蜿蜒的园路辅以景观植物的视线遮挡,将曲折之趣配以通幽之感,划分出了空间的虚实。而山岗、建筑物的分隔远不如园林植物生动灵活,园林植物是障景、框景、漏景等构景手法的材料,例如可用乔木构成疏朗的空间分隔,或以乔灌组景进行封闭性分隔。
2.3 对山石水体的作用
自然式园林以山石水体为骨架,以植物、建筑、道路装点陪衬,在大体量景观上形成“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的境界。园林植物对山体的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以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道路掩映其中,呈现层林叠翠的山地植物景观。唐代画家王维曾评价“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而植物材料对于山石的重要性,如同作画一样。的山石毫无生气,四季缺乏变化,颜色单调,如点缀一些常绿植物、低矮灌木及藤本植物,则会为山石增添生机。与山石相同,园林水体也需要植物的组合搭配增添生气。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作为水体和陆地的融合媒介,在净化水体、丰富水面空间和色彩的同时,还可以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丰富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2.4 意境创作的基础
古典中式园林在造景之初,首先考虑的并非植物材料,而是意境之美,无数匠人以此为最高追求。在古典中式园林、乃至中式文化范畴中,常常可见运用比拟、联想等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魅力,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情感意志。例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其中松柏是正义的象征,常在陵园、纪念堂、及寺庙等地栽植,作为寄情于景的表达。而竹,则以其中空外直的形象,表达虚怀若谷的心境。梅作为冬末春初首先开花的植物,常被赋予坚忍刚强、不堕俗尘的品格。梅兰竹菊常有四君子之称,荷花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节操,则以清幽高洁的形象常出入于诗句之中。这些对于植物的意想,不单表现在中式文化中,更体现在了植物景观的设计布局中。
3 现代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
(1)野生植物的采集驯化:从本地区的自然山林地或荒郊野地采集野生植物进行驯化,充分强调植物群落的粗放性和适宜性,降低养护管理成本,突出自然野趣。
(2)外来植物的引种驯化:从相邻或相近气候带引进植物进行驯化,充分利用异国情调对公众的吸引力,来不断丰富本地区的植物品种和群落类型。
(3)结合设计的苗圃生产: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来组织苗圃定向生产,在设计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可提前数年准备好各类植物,避免设计所需的植物无处寻觅和苗圃盲目生产造成的浪费。
中图分类号: S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7-0018-02
1引 言
古人云:“景以境出”、“景不嫌奇,必求境实”,在园林中这个“境”便是景观空间环境。人们对园林的空间环境有物境与意境两层感知:物境是构成景观的表象,包括空间的艺术布局和空间环境质量;意境是由景观表象而引伸的意象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深度。在现实美的艺术表现中,情与景是不可分的,如果说表现园林美的关键在于景,那么表现景的关键则在于境。在构成境的诸要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园林植物。首先是园林植物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声、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调节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功能作用,可为园林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质量;同时在园林空间表现中还具有明显景观特色,也是表现园林艺术特色的重要组成材料。
2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丰富多彩的植物材料为营造园林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对植物造景功能的整体把握和对各类植物景观功能的领会是营造植物景观的基础和前提。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不同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使人能体会时令的变化。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
2.2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被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则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从而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其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3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赏心悦目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的思想内涵,王国维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悲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这个“境界”即是王昌龄所云“三境”中的“情境”与“意境”。意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艺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也贯穿与“诗情画意写入园林”的园林艺术表现中。中国文学和绘画艺术采用比拟(兴)、联想的手法将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赋予人格化。数千年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松柏已成为正义、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论宫苑寺庙,还是烈士陵园、纪念堂等都以松柏作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
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4.1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4.2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4.3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5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以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创建城市文明为宗旨,寻求植物景观的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和谐统一。
园林空间设计是通过不同种类植物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的,因而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应用园林植物可以加强园林空间的创造,并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因为若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缺乏植物的点缀,那么园林的设计将显得过于单调、暴露。而若将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背景,那么为参观者营造一个幽静的空间环境,致使其在观赏的过程中将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其次,在园林空间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园林的设计目的等因素,进而选取符合园林实际环境的植物来为园林构建一个舒适的环境空间。
1.2协调园林空间
在园林景观空间设计中合理应用园林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的特点,促使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可达到统一感。同时处在绿色的环境中,也可使人们更好的放松紧张的心情。同时,园林植物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协调园林空间,例如,在小空间的园林设计中应用植物群来营造园林环境,可以满足尺度比例对园林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
2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2.1领悟园林底蕴加深园林文化的学习
为了提高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首先要求园林设计师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先深入到园林环境中体会园林所带有的文化气息,进而将园林中的文化气息应用于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当中,并有效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二者的有效结合。其次,园林设计师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自身古典文化水平,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实现对古典文化特点的全面了解,进而在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当中可以更好的凸显出园林文化的同时,实现对园林植物的合理应用,达到最佳的园林空间设计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对园林植物的合理应用,必须强化领悟园林深蕴并加深园林文化的学习。
2.2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的内在含义
山水等构建元素是现代园林设计的基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应充分领悟与利用山水等园林建构元素。对于此方式的应用:第一,要求园林设计师在对园林设计之前应通过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等方式来全面分析园林的建构元素,并充分了解建构元素的特点等,进而在对其充分了解之后可以更好的将园林植物与园林建构元素相结合,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园林空间;第二,在对园林空间设计时也应注重对现代设计方法的应用,进而实现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同时也可促使参观者在对园林进行参考时,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刺激到人们视觉,使其能更好的感受园林中幽静的氛围;第三,由于现代设计可以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大大降低园林设计的成本投入。
2.3园林空间设计中重视与周围环境的配合
为了实现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求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应对园林周边环境进行勘察,以便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全方位的考虑到园林周边环境对园林设计的影响。首先园林设计师应实现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的合理安排,例如,在园林设计中若想应用大树等植物来为人们营造一个凉爽的环境,那么在满足其功能发挥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植物空间特点,以便促使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次,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也应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来实现整个环境与水体的联系,以便确保设计师的设计成果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鉴赏水平,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与此同时,还应注意现代性的设计方法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而促使园林设计能够符合大众审美观,从而带动园林空间设计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
1 引言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地被植物,在不同设计条件与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组合,使之成为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有美学价值的生动画面。植物景观配置就是从植物要素特征(颜色、大小、质地、形态等)出发,利用一定的组织编排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其组合成与自然或人造硬质环境相融,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这幅画面是随时间与空间动态变换的。需要强调的是:植物景观画面远不是各个要素或部分简单的集合,而是将它们通过一定技巧手法组织起来的有机有序并能表达一定情感或情节的整体。情感或情节是把创作与胡乱堆砌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将植物合理配置,形成具有文化性的植物园林景观,给人们以视觉上产生美感的同时,情感上给与启示、感染,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意识。
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文化的表现形式分析
2.1 优秀植物品种的应用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的居民经过投票选举并经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而得出的,并且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上升为该地区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上海市的市花是白玉兰,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广州的木棉,素有英雄树之美名,象征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还有杭州的桂花,扬州的琼花,昆明的山茶,泉州的刺桐都是具有悠久栽培历史、深刻文化内涵的植物。
一座园林就是一个小城市具有城市的各种元素和特征。城市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能体现该园林的的文化精神。因此,利用树木等植物景观等象征意义与其他植物或小品、构筑物相得益彰地配置,可以赋予浓郁的文化气息,不仅对人们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满足了游览与此的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2.2 乡土传统植物的应用
如果说市花市树是有限的城市文化的典型代表,那么地域性很强的乡土植物可以为植物配置提供广阔的文化资源。 在丰富的植物品种中,乡土植物是最能适应当地自然生长条件的,不仅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地方文化特色,首先表现为在选择植物时,以其生态习性为基础,多选择乡土树种。如北方常以杨树、柳树等为代表,南方则多种植芭蕉、棕竹、桂花等。在广州、珠海、深圳等南方城市,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予了城市颇具特色的植物景观,如各类大花乔木、棕榈科植物、彩叶植物、攀援植物、宿根花卉地被等,这些生长良好、品种丰富的植物为城市多样化的植物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从一个城市的植物景观上,不仅能看出一个地方性格和身份,同样能看出一个地方时代文化的特征,或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而乡土植物就是能够反映本地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
2.3 植物景观赋予的历史感
凡是在城市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珍稀树种、国内外列级保护的,树形奇特、国内外罕见的,在风景园林点起重要点缀作用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我们应该非常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因为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能够为城市的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应该有古树名木相匹配,也是镇园之宝。
3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文化色彩的运用思路
3.1 充分掌握园林植物造景原理
要充分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和指导思想,灵活运用科学性原理、园林艺术学原理、行为心理学原理,融会贯通,综合考虑,避免因为强调某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
3.2 针对各功能分区的特点进行植物造景
每个功能分区的主要功能不同,展现园林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也不一样,体现城市园林文化场景的布置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植物造景方法。例如休闲区是园林的核心区,是人们休闲、娱乐、休息活动的主要场所,园林文化空间围合要求以休闲空间、交流空间为主,园林文化场景的布置内容和形式多要求随意性和活泼性,因此园林植物造景多采用规则式或混和式手法进行设计,树种多以乔木、整形植物为主,采用孤植、对植、环植、列植等手法,运用绿蓠、草地、树丛等形式,结合广场、道路、雕塑、花坛组成一个规整开敞、活泼的园林绿化空间。
3.3 要用“面、线”作主角,点、线、面的和谐统一
由于城市园林开放性逐渐的增强,园林建筑和周边城市建筑密集,而且往往相邻的两块绿地互相成为彼此的背景,背景和天际线呈现出杂乱性,使得园林植物造景变得困难增大,许多很好的设计由于背景的杂乱而变得看上去乱七八糟。.
大尺度的景观序列可冲淡一定的“噪音”,并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利于形成园林文化场景。比较典型的是路上的植物造景“线”,100余米长,灌木、常绿整形植物、草本花卉,按照节奏与韵律的艺术原则配置,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繁花似锦,活力四射,极富视觉冲击力,充分体现园林文化的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积极上进的精神,再配上各种造型的标语牌,构成优美的园林文化场景,生动的营造出园林文化氛围。
在园林建筑小品之间的绿地,由于场地和人的视线受到建筑物的阻挡和限制,很容易的就可构建出优美的景观和文化场景,同时也容易围合园林文化的活动空间,同时对建筑的装饰和衬托也容易出效果,这一部分应该精心设计,认真建设。“点”往往是闪光的地方,往往是某个园林文化场景的中心和重点,其植物造景不但充当背景与装饰作用,而且有精神与内涵的提升作用,要展现园林艺术的精华。
3.4 紧密结合园林要素来体现园林文化
关 键 词: 植物造景 构筑空间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涵义
园林植物造景[1],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环境条件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宜,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的活动。
2周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功能
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功能有生态功能、构筑空间的功能、美化功能、美化功能、实用功能等。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比如说:科教功能、商业功能、情感功能等。
2.1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功能
第一,改善小气候。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温,比如,树木的叶片会拦截、反射、传送和吸收太阳的辐射。控制强光与反光、防风、抑制风蚀等作用,比如:树木可以遮挡或柔化直射光和反射光。有效地改善小气候。第二,对环境净化。植物可用通过降低噪音和控制污染的作用有效地净化环境。
2.2林植物造景的构筑空间的功能
景观设计师在园林植物造景中使用单株或成丛的园林植物来创造绿墙、拱门、棚架和拥有茂密植被的地面等的构筑空间。植物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造景构造空间的主要成分。植物就像山水和建筑一样,就有分割空间、构成空间和引起空间变化的作用。植物造景的变化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点和视镜的变化而产生空间景观的变换。所以可以利用植物来组合或划分空间,制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是根据树木的多少、种类、姿态以及空间的大小和造景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2.3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化功能
美化功能包括: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造,利用园林植物起到烘托柔化建筑雕塑的作用、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同意和联系的作用、利用园林植物能够起到强调和标示作用。
2.4园林植物造景的实用功能
植物还有许多实用的功能,比如,植物可以起到阻挡视线、防止水土流失、组织交通等问题,在适当的地方使用适当的植物可以创造优美的环境,改善交通的安全性等。像树
叶、松针叶或其他有机物可增加土壤吸收水分的速度。种植带刺的多茎的植物是引导步行方向的极好方式。用植物影响车辆交通,依赖于选择的植物种类和车辆速度。
3植物在不同空间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3.1植物在社区广场园林造景的应用
在植物造景中有些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是要遵循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有功能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景观生态性原则。
社区等共享空间的植物选择也是要慎重的,比如说,乔木是空间里竖向构图的重要元素,它构成了共享空间的竖向骨架,并且像是高大的落叶乔木控制着共享空间的轮廓。在共享空间使用灌木时,应当考虑灌木的叶子、枝干的形状、形态等,以便使空间变得更美。地被植物可以像地毯一样覆盖在地上,不需要经常修剪,而且生长迅速,外形美观长在坡地上还可以防止水土侵蚀。
3.2植物在庭院空间园林造景的应用
3.2.1植物在公共庭院园林造景的应用
公共庭院的园林植物造景的规划要注重长远、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对园林植物群落景观的科学规划,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亲密和谐、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公共庭院应该是一个具有私密性、娱乐性、休闲性的空间。所以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在满足庭院的功能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进行不同风格的景观植物设计。做到因地制宜,与大环境协调。在自然似的庭院中应该多运用自然的姿态进行自然是规划。在规则的庭院就要多运用对植、行列植景观。而在自然山水的水池边缘,草坪上则要采用自然式的规划。总之,要有植物景观的总体远近、大小、高低层次效果景观与优美的植物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园林构图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要有缓慢的过度,相互间又要形成对比,以利观赏。进行庭院设计时还要注意的是,要以生态为基础,对于植物栽植的密度也要保持合理。在进行庭院园林植物景观规划时,必须要先了解植物的生态条件,通过施工技术尽量排除不利因素,尽量给庭院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植物生长时所需的光照、风力、土壤肥力、排水等条件都要满足。植物植株密度也是很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绿化景观和绿地功能的发挥。应该以成年树冠大小作为株行距,保持一个合理密度,注意近期与远期效果都要考虑到。了解不同植物随季节的变换而产生不同效果及生态功能。庭院植物景观设计时还要注意人文内涵,创造庭院景观特色。植物景观不仅是美观的观赏对
象,而且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在各种不同场合的内涵不同。造景时要利用小品和植物的搭配引入文化。使人们在心灵上得到熏陶。
3.2.2植物在住宅类庭院园林造景的应用
住宅庭院的道路植物景观断面的布置形式与道路的横断面组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构成道路的景观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绿地、建筑、道路、广场、车和人等,在这些元素中,建筑物、道路、广场等均为建筑材料组成的硬质景观,而绿地中的植物则是自然的软材料,植物的品种繁多,而且有观花、观姿、观果、观叶等多种的自然景观形态,由于它的存在将自然的气息带入了居住环境,因此植物所形成的景观是其他任何元素都不能被替代的。在庭院植物景观的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道路的性质、功能和周围环境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其次,还要满足植物的生态学特性,统一布局,多种搭配,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还有,要符合使用者的行为规律。最后社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4现代园林造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造景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然而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造景带有着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主要体现在:植物造景强调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植物造景注重科学性,师法自然;植物造景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强调人性化设计;植物造景应大胆采用新品种,创建主题花园。
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有着博大精深的植物物种资源,园林工作者应该担负起应用和推广新品种的作用,在丰富城市物种、美化环境的同时达到环境生态的平衡。
结 束 语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还必须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在保持文化魅力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将文化与大众融合、内涵与流行交错、意蕴与特色贯通,继续发扬中华园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并且严格遵循植物的生态生长规律和自然搭配效果,让植物造景看起来既美观又环保,实现园林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一、植物文化的起源及内涵
追溯到原始时代,原始人类把树木当成“神木”来崇拜,儒家文化的“比德”思想以及古代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赋诗感怀,影响造园文化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植物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牡丹花预示着富贵吉祥;荷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杏花则表达幸福;柳树意寓依依惜别以及桃李象征门徒众多等等,依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古人赋予了其良好的寄托和不同的情感含义。另外,植物景观的不同配置方式及其栽种的不同地点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人文内涵。例如,古代书香世家多种植竹、梅、松这“岁寒三友”以比喻忠贞的友谊。除了植物本身的象征和时代赋予的文化内涵之外,植物的文化内容有时还会融入诗文、碑刻、对联等。
二、园林配置中植物文化内涵的体现
1、植物自身文化内涵
自原始人类构木为巢开始,就已经开始崇拜神木了。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通过文化内涵的渗透,“比德”的思想充分体现在了我国的园林景观中。很多人根据亲身感受、伦理观念与文化修养,各自赋诗感怀,使植物文化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2、植物景观的人文内涵
各时代的文化基础、技术水平、社会背景对园林景观造成很大影响,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当时的文化内涵。所以,每个历史时期,在园林景观上都留下了许多时代的烙印。园林文化的不断积淀,形成了传统的景观人文内涵。在现代化城市中,绿地植物景观的构建,有机结合了城市绿地景观与植物文化内涵。例如宿迁市的学苑路,在植物绿化时,由于其绿地周围均属高效,具有良好的学术、教育气氛。为突出该地区的教育特点,赞颂教师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精神,选择紫叶碧桃作为绿化树种,寓意为桃李满天下。
3、利用艺术形式表现植物文化
在植物文化中,其内容主要利用碑刻、楹联、匾额、诗文等形式表现,利用点景的手法,在艺术上起着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碑刻、诗文、楹联等依靠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欣赏眼前物象,利用形象思维进行自由想象,不断升华至精神高度,形成深邃的意境,例如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等。例如,苏州的拙政园中部,山有雪香云蔚亭,厅内匾额有山花野鸟之间,在浓阴蔽日、林山葱郁、花草丛生的园林景观中,游人仿佛置入一个丘壑林泉间。
三、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配置中的应用和体现
1、植物自身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通过植物的应用表达个人的情感、文化修养等,或赋诗感怀、或感叹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植物文化色彩。从实践来看,植物的很多性质均被赋予了寄托,或表达一种向往、或彰显独特气质。比如,牡丹花代表富贵、木棉树代表英雄精神、杏花寄寓幸福,而柳树则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中国古典园林建设过程中,最常选择那些形实皆丽的造景植物,它们不仅代表着一种文化,而且外观上非常的美丽,更为难得的是其果实可以食用。比如,枇杷不仅四季常绿,而且冬花夏果,对于装饰植物稀少的冬季和丰富初夏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苏州拙政园枇杷园,园中有数十棵枇杷树,采用群植的方式来突显枇杷自身的特性,而且每年的大约五月份,果实就会成熟。
2、植物景观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内涵
一般而言,园林景观建造通常会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同时还会因当前的建筑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基础等多方面因素而改变。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不同时期所赋予的景观文化内涵在当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即不同的历史时期多少都会留给景观以时代之烙印。在几千年的园林建造过程中,上述文化一点点地积淀下来,于是就形成了景观文化内涵。
3、植物景观体现时代特点
当前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过程中,也应当体现时代特点,将植物文化内涵与现代园林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北京清华大学校园风景一角,因其小径通幽,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学术气氛。由此可见,现代园林景观配置过程中,若能将植物合理应用,则建造出来的景观造型不仅美观,而且还能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
四、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抄袭西方植物景观设计,丧失民族特色
现如今,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在带来众多利益的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方面漏洞百出。最明显的就是民族特色的减退。大多数设计师追寻西方后现代流派设计理念,认为西方的经济发达,设计水平自然也是一流的。而国内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是过了时的落后“产品”。
2、固守照搬明清园林设计,不思创新
与第一类相反,也有一部分园林设计师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坚持明清园林设计视为不可逾越的经典设计,拒绝吸收西方园林设计的精华成分,拒绝创新,固守照搬明清传统园林设计形式。这些都对当代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五、加强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策略
1、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保证多样性、确保本土化
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现代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造景成为园林建设主流。其中,多样性原则成为现代园林建设的一项重要要求,通过多样性配置可确保形成植物群落,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多选择本地的植物品种,坚持本土化原则,因为本土植物不仅成活率高,容易适应本地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2、与城市的发展相配合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配合城市的发展,首先应当对城市文化以及民族地域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地方都有其市花、市树,这是通过投票方式民主产生的,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意愿、也是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适合品种。上述选择,一定要紧扣历史人文发展现状,同时还要与城市发展主题相契合。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参考本地区的人文内涵,尽可能地将市花、市树等植物,有机地融入到园林建造过程中去。
3、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当体现时代性
传统文化背景下,古典的园林一般都属于私人、贵族,因此处处体现出一种贵族气息,艺术性非常的强。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只需参考古典园林理念,更多的还是要有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文化理念。尤其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在园林建设中充分体现居民的生活,不能特别强调所谓的高贵性、统一性和艺术,更多的应当体现大众性和多元化。不仅要满足社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要尊重所选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和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建造原则。在现代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建议多参考一下公众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其中,多建言献策。在现代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作为公众休闲场所,其设计建造不能太过于复杂或过多地重视艺术表达,这样反而因不能被多数人所理解而适得其反。
结束语
植物作为现代园林文化的符号在不断的传达创作者的理念或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出现。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元素,植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意境应当作为弘扬文化的最佳代表,在现代园林配置中得到更为广泛而恰当的应用,并适应时代的潮流,促进城市精神文明的发展。
1 概述
郭庄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西山路卧龙桥北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绸商宋端甫所建。俗称宋庄,也名“端友别墅”,俗称“郭庄”。《江南园林志》称其“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1989年10月由园林部门收归整修,按修旧如旧原则复其旧貌,1991年10月1日重新开放,成为杭州西湖风景区中最具有杭州私家园林特色的园林。
理水是郭庄最大的造园特点,园内的水系与西湖贯通,就造就了其既是一个独立的私家庭院,又是西湖风景区中的一个景点,相互呼应,融入到大的环境中去。郭庄通过中间的“两宜轩”分为两个水系,一个为镜池,另一个水系为浣池,这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假山怪石。郭庄雅洁有致,构思精巧,巧于因借,可与苏州网师园媲美,又借西湖外景,略胜网师园一筹,是杭州目前保存较完好的私家庭院,为研究杭州私家庭院提供了宝贵的案例研究。
2 郭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
2.1 植物景观与假山置石配置
在山石的周边点缀适量植物或作为背景烘托或作为前置衬托,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植物群落景观。通过植物景观与山石的设计,常作为杭州私家园林中的障景、对景、框景,还可用来划分空间,丰富层次。在郭庄假山体量较小,没有苏州环秀山庄以及狮子林那样以假山取胜,但郭庄的假山植物配置组景也取得了很好的景观效果。郭庄山石周边的植物有紫竹、洒金桃叶珊瑚、南天竹、沿阶草等,简洁大方、不失大雅之风。其中紫竹尤能体现园主坚韧、高洁的人格。天井处通过一株梅花与山石的结合,早在宋代开始,梅花就成为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象征。“凌寒独自开”的胜利特征决定了梅花又具有孤芳自赏、冰清玉洁的象征意义,为历来文人所描绘成高洁的象征,是最为文人画家喜爱的植物之一,郭庄的主人也不例外。
2.2 植物景观设计与建筑小品的配置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组合设计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关系可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植物景观丰富的季相变化、柔和多变的线条均能增添建筑小品的美感。由于建筑在形体、风格、色彩等各方面各异,又因植物景观具有季相变化,具体配置情况也各不相同。汾阳别墅墙角处,植物以梅、紫竹、春鹃以及沿阶草结合置石堆砌构成的一组植物景观赋予了主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修养。随着植物季相的变化以及树龄的增长,这面白粉墙小青瓦的建筑结构,正好能够反衬出紫竹的紫、翠,梅的枝干线条美。使郭庄中的建筑景观随植物季相和物候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2.3 植物景观设计与水系的配置
郭庄以理水取胜,借西湖之水与景。整个园由两个不同的水系组成,一个是自然形态,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苏州园林;还有一个是石板砌成的方池,尽显绍兴风格。
镜池周边的植物配置主要以香樟、金桂、水杉、日本晚樱、鸡爪槭、沿阶草为主,其中水面还零星布置了适量的荷花。整个镜池植物景观层次分明,打破了规则式水池的单调。浣池以自然式形态展现在面前,堪比苏州古典园林,其植物配置方式与留园、拙政园等有相似之处。主要植物有黑松、梅、金桂、鸡爪槭、红枫、金边胡颓子、紫竹、茶梅、贴梗海棠、罗汉松、南天竹、云南黄馨、春鹃、小叶黄杨、沿阶草等。在与水系配置时,部分植物也同样的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文气质,使整个园子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体现出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时植物景观的人文意境之美。
3 总结
3.1 植物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植物是指在本土的原生植物,即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域内能够自然繁衍生息,与其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气候、土壤等相适应并能稳定生长的树木,包括乔、灌、木质藤本植物类型。郭庄的乡土植物是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经过数年的优胜劣汰才保留下来的,对自然灾害等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3.2 营造多层次的植物配置方式
中图分类号 S75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72-02
Abstract Taking th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of Ciyuan Temple in Huai'an for example, the use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practices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temple plant landscape were elaborated by green garden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showing the elegant daneanorthe of the temple of contemporary,creating a landscape composition combin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together.
Key words Ciyuan Temple;temple gardens;plant landscape
1 概述
1.1 寺庙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其中寺庙园林包括佛寺、庵堂、庙宇、道观等佛道两大宗教以及儒教如孔庙建筑的附属园林。
寺庙园林禀承了佛教(超尘脱俗、恬静无为)、道家(清净无欲、修养内丹)的主旨,庄严肃穆的宗教场所通过园林化而更加赏心悦目,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1]。
1.2 寺庙植物景观
寺庙植物景观是指寺庙园林中的绿化景观,具体主要包括寺庙建筑植物景观、寺庙内庭院植物景观、寺庙其他空间植物景观等,同时也泛指寺庙内的所有的天然形成与人工栽植的园林植物景观。
很大程度上,植物景观对寺庙园林环境的氛围营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园林美化等功能外,对突出禅宗文化主题、体现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文化内涵起着重要作用[2]。
2 植物景观在寺庙园林中的作用
2.1 烘托建筑空间
景观植物让寺庙园林呈现出了庭院的特色[3]。植物景观是建筑室内空间的延伸,美妙的园林绿化与庄严肃穆的宗教建筑融合一体,相得益彰,建筑结合山林绿地,变化中统一,才能更好地烘托宗教氛围。寺院建筑与植物的关系,已不单是建筑与植物的衬托、对比,而是生命与神灵的融合、是不可分割的寺院文化景观的整体[3]。
2.2 强化宗教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4],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寺庙园林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古代诗词及民众习俗中都留下了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篇章[5]。完美的植物选择与巧妙的配置手法,不但从植物自身的内涵表达寺庙的园林意境,同时通过植物配置形成的不同序列空间也可以来营造博大精深的宗教意境。
2.3 见证悠久历史
我国有许多古典诗词是描写寺庙的园林之美(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寺庙的植物造景是集植物学、美学、宗教文化的综合艺术。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6]。中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风雨剥蚀,难以久长,修葺重建后缺乏古意。而名木古树不仅高耸巨大,而且具有强力的形体美,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7]。现实中保存至今的名木古树多与寺庙有关,由于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使得寺庙周围的树木因神化而免遭破坏,历代相传,蔚为壮观[8]。因而,古树名木,配合周边的自然风景,更加见证了寺庙建筑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
3 淮安慈缘禅寺植物景观设计
3.1 项目概况
淮安慈缘禅寺位于淮安市淮阴区南昌北路以东,南接古黄河,北临淮阴软件园,中间由滨河路通过,总绿地面积约61 200 m2。慈缘禅寺位于东方母爱公园内,建筑占地面积约8 400 m2。建筑分为横向三组建筑群,由西向东分别为三圣殿院落、爱心塔院落和大雄宝殿院落,全寺设计采用汉唐风格,庄严古朴,外观上遵袭汉唐白、灰、栗色三色为主调。慈缘禅寺安址于古淮龙脉之地,兴起于文化爱心之都。将成淮河流域一大景观亮点,市民休闲心灵家园,城市人群信仰核心,人文素质培训基地。由于本项目是在原有的东方母爱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因而现场有不少较好的植物绿化资源,在尽量最大化保留现有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寺庙园林意境,是本项目的主要难点。
3.2 现状分析
一是寺院山门地区,铺装面积较大。入口绿量少,主入口气势不足;二是寺院水域驳岸周边的植被退化严重,乔灌木缺乏,水生植物长势不良并缺少变化。三是寺院主体绿化空间配置杂乱,缺乏灌木和地被植物,草地退化严重。四是寺院内庭院绿化尚未配置,建议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多选取庄重严肃植物如银杏松柏类植物等。
3.3 设计指导思想
3.3.1 突出独特寺庙风貌。要根据寺庙的规模、年代特点、建筑风格、文化意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体现独特的绿化风格,表现出寺庙的精神风貌。
3.3.2 充分体现爱心文化。要结合本寺庙的宗教特点,有利宣传爱心观念与慈悲情怀,使绿化适应性、实用性较为突出。
3.3.3 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应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让人们从中领会园林绿化空间的层次、对比、虚实、明暗的变化,以更好的起到净化、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3.3.4 创造优美风景构图。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树种,通过翠柏环抱、桃柳相承、拟态莲花、名花果树等植物的多种配置形式和树种的选择,创造出佛国净土、世外桃源的美景圣境,使人们触景生情而升华到理想美的园林“意境”之中[9]。
3.4 具体设计方案
3.4.1 山门入口区植物景观设计。山门入口区从入口山门一直到爱心塔前广场构成一条笔直的主入口轴线,东侧现有一片孝顺竹林,入口阶梯两侧为银杏间植桂花的树阵,整体主入口气势不足,没有佛教入口空间的庄重感与仪式感。改造手法为加强山门入口的轴线感,移植桂花,改为2排笔直的银杏树阵,银杏木质细腻,佛家常用银杏木雕刻千手佛像,故有佛指甲之称,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10],表达游人未入佛寺心先静的情绪营造。两边结合原有的竹林,种植雪松、油松等浓密的常绿针叶植物作为背景,前面配合连翘、海棠等观花植物的点缀,下层用金森女贞、金丝桃、银边黄杨、紫叶小檗、大花萱草等构成宛若祥云般图案的草花地被,整体呈现出庄严又不乏生趣的多样化的园林景观。爱心塔前广场种植3组高大的罗汉松形成点景,罗汉松树形优美,长寿,绿色的种子下有红色种托,好似许多披着红色袈裟正在打坐参禅的罗汉[11],优美的姿态迎接四方善男信女,长寿的特征暗喻寺庙香火源源不断,代代相传。
3.4.2 宗教活动区植物景观设计。宗教活动区主要包括三圣殿院落、爱心塔院落和大雄宝殿院落内庭院及广场空间。均由建筑围合而成,其间分布着数个绿化空间,作为佛教活动举办的主要场地,因而绿化种植以庄严肃穆的规则式为主,自然式为辅,层次丰富,总体体现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深禅境。爱心塔内庭院广场对称分布4块绿地,在每块绿地的银杏旁左右各栽植金桂1株,罗汉松3组,下铺栀子花,洁白芬芳,此花为佛家供奉香案的主要花卉,金秋十月,银杏金黄,金桂飘香,气势壮观。三圣殿内栽植4组日本五针松,搭配马尾松与油松,造型独特,下铺吉祥草,此草为吉祥童子为佛祖打坐所铺,塑造佛法玄妙之感,建筑墙角点缀几株腊梅,“便从雪去还传信,才是春来即幻身”,清幽雅静,表达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安静而止息”。东侧大雄宝殿内庭院用毛杜鹃结合南天竹绿篱衬底,红绿相映,上面种植栾树、四季桂、迎春,建筑墙角散植紫竹、佛肚竹、罗汉竹等,体现“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佛性,竹子是佛教教义的形象载体,节与节之间的空心,是佛教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
3.4.3 滨水观光区植物景观设计。三圣殿院落与爱心塔院落之间有一景观湖面,取名“菩提湖”,中心堆一岛屿,命名“慈悲岛”,与爱心塔主题呼应,现有植物主要有水杉林、雪松林、香樟林、女贞林以及垂柳、碧桃、石楠球等植物组团,但多层次杂乱,空间单调。改造手法为,增加水生、湿生植物品种,构筑潇洒飘逸、生趣盎然的滨水植物景观。春夏,结合原有的水杉林与柳树,搭配池杉、马尾松、墨西哥落羽杉组成湿地针叶林,孕育游人的宗教心态,表现宗教玄奥深远的意境。并增加碧桃、紫叶桃、红梅、木槿等花灌木“相得益彰、引人入定”,秋天,结合原有榉树,增加红枫、乌桕、重阳木、三角枫、五角枫、枫香等色叶树种呈现一片绚丽多彩的风景,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结合蜿蜒曲折湖岸线,在湿地边缘连片种植芦苇、水生美人蕉、德国鸢尾、再力花、唐菖蒲等清新雅致的湿地植物,水中种植莲花、睡莲等,表达佛祖用莲花来形容大千众生的千差万别,隐喻了“人人同具佛性”的道理,慈悲岛上结合原有的桂花、银杏、广玉兰、海桐球等,增植红豆杉及墨西哥落羽杉等尖塔形植物形成骨架,同时点缀日本晚樱、碧桃、金丝垂柳、丰花月季等乔灌木构成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三株珙桐树搭配原有景观亭,相互映衬,柳枝轻抚水面,暗喻爱心塔中观音大士抱慈悲心普度众生,意境幽邃深远,佛教寺院的禅悟得以触发。
3.4.4 生态游览区植物景观设计。生态游览区为禅寺主体空间,即为寺庙周边空白的空间,由园路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数块绿地,用植物进行园林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增添世俗的气氛,用植物来点缀空间,消除寺内空间的压抑感。现场保留了原东方母爱公园的植物景观,如广玉兰林、香樟林、银杏林、樱花林、桂花林,或石楠点缀孝顺竹、梅花搭配黄杨球等形式,数量不少,但层次杂乱不成主题,所以尽可能利用现有植物形成的空间骨架加以优化,扬长避短。植物造景主要起到烘托爱心塔、大雄宝殿等的雄伟壮丽,再现佛国净土的景观内涵。以紫荆、合欢、紫薇等点缀禅寺,下面用大花萱草、丰花月季、金丝桃等组成灌木彩带图案,同时用龙柏、圆柏、黑松、油松等针叶植物与原有广玉兰、香樟等共同构成常绿针阔叶混交林作为绿色清幽基调,点缀观叶植物如红叶石楠、红花木、红枫、洒金千头柏等,点缀观花植物如紫薇、花石榴等,尤其注重白玉兰、紫丁香、含笑等香花植物的种植,以香气比喻如来功德庄严,色彩绚丽、苍松翠柏,寺庙风采,可窥一斑。在空间营造上,开合有致,“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不栽草坪,满铺细叶麦冬,既降低养护成本,又营造出古典园林中的独特韵味,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4 结语
寺庙园林是佛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充分运用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创立一个现实世界中的“壶中天地”,塑造出一个佛国净土,菩萨圣地,于现实山水之间,度人到达西方乐土,重点在于园林建设中尽量减少人工化的痕迹,寺庙环境的氛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产生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蓬勃生机的园林艺术效果[12],并注意“适地适树”,尽量选用乡土树种,不能因盲目追求视觉效果而滥用植物,造成植物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5 参考文献
[1] 姜海华,陈刚,徐迪,等.寺庙园林的选址布局及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185.
[2] 王伟,唐贤巩,何鹏.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研究与应用[J].中外建筑,2014(2):67.
[3] 许婷婷.论明清南京大报恩寺寺院园林景观艺术[J].艺术百家,2015(5):237.
[4] 陈来.有无之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6] 王振东.闽浙佛教寺庙园林景观初探:以闽浙地区南普陀寺、开元寺、灵隐寺为例[J].现代园艺,2015(4):110.
[7] 陈植.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8] 金荷仙,华海镜.寺庙园林植物造景特色[J].中国园林,2004(12):51.
[9] 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概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园林中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于这一点是公认而没有异议的。然而在现实中往往有以下两种观点和做法存在。
(1)重园林建筑、假山、喷泉等,轻视植物。
这在园林建设投资的比例及设计中屡见不鲜。某些人认为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是写意自然山水园,山水便是园林的骨架,挖湖堆山理所当然,而植物只是毛发而已。仔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私人宅园的面积较小,因此植物种类用量都很少,但不是当今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方向。某些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新公园,也在这股风中大兴土木,筑台建享,而且建筑体量愈来愈大,将本来的单体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减少了绿地面积。甚至,在景点周围随意建造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以致破坏了园林景观,兴起喷泉,有的追求喷得高,在原来景观很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2)是提倡园林建设中应以植物景观为主。
认为植物景观最优美,是具有生命的画面,而且投资少。自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后,很多人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园林建设中植物景观的水平,深感仅依靠我国原有传统的古典园林已满足不了当前游人游赏及改善环境生态效应的需要了。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呼吁要重视植物景观。植物造景的观点愈来愈为人们所接受。近年来不少地方园林单位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吸毒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国外园林水平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利用园林植物形成空间变化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成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视为单体建筑,各种藤本植物爬满棚架及屋顶,绿篱整形修剪后颇似墙体,平坦整齐的草坪铺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它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起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通过人们视点、视线、视境的改变而产生“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变化。造园中运用植物组合来划分空间,形成不同的景区和景点,往往是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多少及配置方式来组织空间景观。
一般来讲,植物布局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到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植物配置要以不遮挡景点为原则,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于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觉效果差、杂乱无章的地方要用植物材料加以遮挡。大片的草坪地被,四面没有高出视平线的景物屏障,视界十分空旷,空间开朗,令人心旷神怡,适于观赏远景。而用高于视平线的乔灌木围合环抱起来,形成闭锁空间,仰角愈大,闭锁性也随之增大。闭锁空间适于观赏近景,感染力强,景物清晰,但由于视线闭塞,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应用植物材料营造既开朗、又有闭锁的空间景观,两者巧妙衔接,相得益彰,使人既不感到单调,又不觉得疲劳。
2.2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
园林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虬劲。这种盛衰荣枯的生命节律,为我们创造园林四时演变的时序景观提供了条件。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体会时令的变化。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序景观,必须对植物材料的生长发肓规律和四季的景观表现有深入的了解,根据植物材料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色彩来创造园林景色供人欣赏,引起人们的不同感赏。自然界花草树木的色彩变化是非常丰富的,春天开花的植物最多,加之叶、芽萌发,给人以山花烂漫,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夏季开花的植物也较多,但更显著的季相特征是绿荫匝地,林草茂盛。金秋时节开花植物较少,却也有丹桂飘香、秋菊傲霜,而丰富多彩的秋叶秋果更使秋景美不胜收。隆冬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呈现的是萧条悲壮的景观。四季的演替使植物呈现不同的季相,而把植物的不同季相应用到园林艺术中,就构成四时演替的时序景观。
2.3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点
园林植物作为营造园林景观的主要材料,本身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既可孤植以展示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表现植物的群体美,还可根据各自生态习性,合理安排,巧妙搭配,营造出乔、灌、草结合的群落景观。许多观果树种如海棠、山楂、石榴等的累累硕果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色彩缤纷草本花卉更是创造观赏景观的好材料,由于花卉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株体矮小,园林应用十分普遍,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可露地栽植,又能盆栽摆放组成花坛、花带,或采用各种形式的种植钵,点缀城市环境,创造赏
心悦耳的自然景观,烘托喜庆气氛,装点人们的生活。不同的植物材料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棕榈、大王椰子、假槟榔等营造的是一派热带风光;雪松、悬铃木与大片的草坪形成的疏林草地展现的是欧陆风情;而竹径通幽,梅影疏斜表现的是我国传统园林的清雅。
许多园林植物芳香宜人,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如桂花、兰花、月季等香味的园林植物种类非常多,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各种香花植物进行配置,营造成“芳香园”景观,也可单独种植成专类园,如丁香园、月季园。也可种植于人们经常活动的文化公园,如在盛夏夜晚纳凉场所附近种植茉莉花和晚香玉,沁人心脾。同时,文化公园在植物配置的色彩和质地上,参考了乡村、山区在春、夏、秋、冬各不同季节自然界色彩的变化,在大草坪的边缘种植成片的白桦、花揪、茶条械等,组成树丛,到秋季它将呈现出猩红、橙黄色彩的秋景,在嫩绿的草地衬托下,对比将非常强烈,它将充分体现北方园林那种粗犷、辽阔、色彩浓烈的特点。所以合理配置植物、体现地方特色、吸收自然界精华,给园林增加丰富的季相变化、色彩变化,可增加视觉运动和扩大空间,平添了景深。
2.4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
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作是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造景风格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园林景观创造中可借助植物抒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严寒的恶劣环境;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竹则“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三种植物都具有坚贞屈、高风亮节的品格,所以被称作“岁寒三友”。其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常被用于纪念性园林以缅怀前人的情操。兰花生于幽谷,叶姿飘逸,清香淡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弱之态,无媚俗之意,摆放室内或植于庭院一角,意境何其高雅。
2.5利用园林植物形成地域景观特色
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致使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各地在漫长的植物栽培和应用观赏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与当地的文化融为一体,甚至有些植物材料逐渐演化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象征。我国地域辽阔,气候迥异,园林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例如北京的国槐和侧柏,云南大理的山茶,深圳的叶子花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材料营造植物景观对弘扬地方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园林植树造景,即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灵感,来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的。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园林植物造景形式典雅、手法多样,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地域韵味,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其植物选用、造景手法和造景原则等方面,分析了园林植物造景的规律和精髓,其造景手法巧妙、灵透,突出了文化内涵和深远意境的造景原则,旨在为现代园林的建设和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1、植物造景技术的概念
植物造景技术主要是应用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在不破坏其生长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一些美学设计和合理的分配,使各种植物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如小草、花朵等植物,合理配置一些装饰,可以提升其形态、美感,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植物造景可以体现出一个设计者对美学的独特理解。设计者需要严格合理的对植物进行选择、设计及分配,把园艺与建筑美学相结合,通过对园林植物的栽种培养、设计造型、搭架等艺术形式使园林植物形成一个多样化、独特、优雅的园林艺术景观。
2、植物造景技术的意义
植物造景技术是构建园林景观的根本,而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植物造景技术和城市生态绿化的整体效果紧密相连,还与景观中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多样性密切相关。学习国内外对于植物造景技术的先进理论和艺术美学的不同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科学先进,能体现出不同风格、特点的园林景观,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力有着非常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中,就要运用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设计要素中,植物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以其生命力特征给园林空间增添了几许活力。植物生长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不同季节的变化,都会成为植物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参考因素。城市园林景观以硬质景观为主,在园林设计中成为了主干,植物的作用则是要使园林中的非体态类,包括建筑物、假山等都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以促进园林建设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自物化经济转向知识经济依赖,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开始崇尚精神追求,这些都可以从园林景观绿化中得以体现。极具视觉艺术效果的植物景观设计已经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美,而是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绿化中,实现了园林生态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1、园林景观绿化要恰当地选择植物
鉴于目前的园林景观绿化不仅要展现出优美的景观,还要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同时还要散发着文化底蕴,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上,就要选择恰当的植物。
1.1 本土植物
园林景观绿化首选本土植物,主要在于植物对于水土、气候以及生存环境都存在着选择性。本土植物适应了当地的气候环境,成活率较高,因此,为园林造景绿化的首选。此外,园林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缩影,本地植物品种的不同分布,赋予了园林绿色的持久性,使园林景观散发着乡土的气息。
1.2 生态群落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群落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技术将生态群落的特征呈现出来。生态群落是园林景观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景观设计,但也是生态环境设计中的必要方式,因而成为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绿化的未来方向。
2、美学原则
①多样化的统一性原则。统一性指的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各个部分,具体表现在造型、色彩和风格上,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让人在视觉上感到统一。其次,这些部分对于景观设计的主题要有一定的统一性。这些部分统一后会增强景观整体的视觉效果。缺少统一性的园林景观会缺少一些整体的视觉效果而拥有一种比较轻松的视觉观感。②协调与比较原则。协调和比较原则主要针对色彩、比例、采光等方面,追求各个部分经过调整展现出的效果与多样化的统一。景观的各部分的协调必须要有一些类似的联系,或一些共同的性质。③对称与平衡原则。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在整体或局部空间里,通过各个部分的协调和调整,以求达到一种和谐与对称感,让人有舒适、自然的观感。植物一般来说有 2种对称:一种是植物叶片的对称,另一种是辐射对称,例如,花朵花序上轮生舌状花的对称,对园林植物对称性的调整可以根据这 2 种方法进行。
3、文化底蕴的植物
在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中植物是园林有的语言,陈述着园林的历史和现代。因此,植物被赋予了文化色彩,在园林空间中形成了文化底蕴丰富的风景。植物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从古典文化到现代文明,都是以时间顺序展示出来的,这些植物在园林绿色景观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历史的演变。
4、运用几何形体的手法
南方古典园林植物姿态优美,有很多的古树名木,观赏性较强的枝条、树干、叶形、根形,具备美学的形姿。利用植物本身轮廓线,诸如圆球形、椭圆形、伞形、垂枝形、圆柱形、曲枝和曲干形、拱枝形、芭蕉形、水平张开型和不规则形状等,通过人们视觉透视的变幻进行植物造景,形成微妙的几何形体关系,创造出富有韵味的形体景观,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5、运用虚实相生手法
南方古典园林意境结构特点在于“生于象外”,象为实,境为虚,实中有虚,虚从实来。就植物而言,植物本身为实,由植物所营造的主题意境、变幻空间为虚,将园林植物的虚实与建筑、山石、水体的虚实遥相呼应,产生无限的空间、丰富的意境,悠扬而高远。
三、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1、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是建立在园林固有的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以避免过多的人工雕琢而导致土质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失衡。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尽量保持自然地域特点,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发挥绿色景观的实践性特点,以使园林植物造景能够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
2、园林植物造景要保持原有的生态群落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要将园林建筑引入到造景技术当中。园林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生态群落,在园林植物造景的时候,将原有场地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尽量做到造景技术就地取材,以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符合自然需求。此外,园林景观设计别具一格,就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以达到特有的审美效果。
3、园林植物造景要上升到意境创作的层次
园林植物景观要给人以舒适而休闲的物境感受,就要在造景技术上考虑到人的审美心理,以使园林植物景观散发出意境之美。不同的植物,根据其生长特性以及生命特征,人们都赋予了象征意义。一些园林是围绕着烈士陵园纪念堂馆进行植物造景的,多选择松柏,代表着神圣、正义、永垂不朽。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也会呈现出不同达到状态,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很容易令人触景生情。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就要利用植物的特点,创造出富于意境的园林环境。
4、注意四季植物的形态变化
了解植物四季的不同形态,并在合适的季节进行配置是园林景观调整的重要方式。在造景的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一个季节景观的时候,还要交叉展现其它季节的特点。比如春季的时候可以突出春意盎然,繁花似锦;夏季重点展现清凉的感觉,可以多用绿色植物突出;秋季可以用树叶的色彩多样来展示;冬季特点是白雪皑皑,园林景观可以用银装素裹来体现。园林景观四季的交替变化与自然景观的特点极为符合,人们随时能体会到大自然四季交替的变化,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园林中的植物随季节的改变而变化,不仅增强了审美效应,更突出了视觉上的震撼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逐渐对精神生活以更高的质量要求。在园林景观绿化中,采用植物造景技术,可以使园林生态环境更为自然,给人以轻松之感,为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得以舒缓,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惬意,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双彦,牛政. 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5.
[2]徐瑞雯,王鹏飞. 解析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J]. 企业技术开发,2014,02.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在城市设计规划中,风景园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项目,风景园林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的自然环境,并且能够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舒心和安逸。而作为风景园林的核心项目,植物景观影响着风景园林工程的质量好坏。对于植物景观的设计,是体现园林整体的设计规划方向和思路的过程,并且是提高风景园林的自然气息以及艺术气息的重要步骤,所以做好植物景观的设计工作才能够更好的设计好风景园林。
一、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概述以及原则
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体系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园林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些诸如“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现代化园林设计理念,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也有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体系。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上,长久以来我国的设计师们已经有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产出,并且指导着我国未来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植物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使得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更加宽阔的领域和更加全面的思路[1]。
现代长久生活于城市中的人们,随着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自然的渴望更加的迫切,更加的希望能够亲近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在现代园林的设计时,主要分为了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一种是“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这种园林主要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植物的设计也是以人的需求为主,目前大多数的园林设计都是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使得植物景观在种植时能够满足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需求,例如城市中的小型绿地、以及住宅、工厂等地方附近的小型园林。另外一种是突出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规律进行设计的园林,这种园林是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模拟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然后建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供市民们欣赏和生活。这种园林主要是在城市的大型绿地以及滨水的公园,郊区的公园等地方进行设计。而园林设计的规模越大,就越要注意保护自然的原生态景观。所以在建设现代化园林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造生态化完整循环的生态园林,并且对于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要进行协调,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发挥出风景园林的真正意义,做到城市与园林的和谐统一。
二、植物景观设计程序要点
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首先是分析现状,其次进行概念规划,第三步进行方案设计,第四步是对方案的深化设计,最后设计施工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设计配合[2]。
(一)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在进行植物景观的设计之前,对园林的施工地方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个阶段是指导植物景观设计方向的关键,保证了园林施工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实施。在分析施工地区的现状时,主要要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周边考察三个工作。资料收集是对施工场地所属的城市地区的规划理念以及植物的地域性分布情况进行资料的收集,并且收集当地的基本气象、土壤、水温、地质的情况以及当地与植物相关的一些传说和典故。现场调研就是对施工产地的土壤等情况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分析。分析是对施工地区周边的整体绿化情况,以及周边的建筑物等情况进行了解。
(二)概念规划。概念规划是设计师根据施工地区所属城市的整体规划理念,结合现状分析的资料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提出一个大概的规划思路,并提出整个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新意和特色。
(三)设计方案。在规划好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之后,就要进行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是调整规划概念中的层次以及内容,并且将概念进行深化和细化,将宏观的概念方向变成具体的细节步骤。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将规划的宏观内容全面有序的展开,将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行分区,并整合植物景观的空间构成然后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四)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的再次细化和调整。将方案这几中的内容借鉴园林植物配置和设计的原则,对植物进行分类,归置,并且表面种植的数量和需要间隔的距离等,深化设计是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同步进行的细化过程,是对方案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全面的调整。
(五)设计施工图。施工图的设计囊括了植物种植的施工以及工程的预算、工程的监管和验收等工程的各个方面具体细节的设计。施工图能够准确的表达出种植某种植物的目的以及种植植物的具体步骤和细节。植物的施工图明确了植物种类、名称、种植位置、行距、数量、规格等大多数需要施工中注意的问题,并且表面了植物的选用情况以及种植植物苗木的质量,苗木的移栽方法等资料和要求。是最终进行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和依据[3]。
(六)施工配合。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不可控的情况而出现种植的问题。施工配合就是在施工中对现场施工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并重新设计的过程。设计师要在施工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现场的施工问题进行解决和优化。这个过程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效果和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设计师要积极的对施工进行配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遵循现代园林设计原则,并且做好设计前的现状分析,提出具有特色的规划概念,同时提出全面的设计方案并且加以深化完善,形成指导施工的施工图,才能够使植物景观在施工中更加有效,使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牛艳玲.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100-4104.
据研究证实,色彩作用于人的眼睛,人们不仅会产生对各种颜色的感受,还会产生情绪和其它一些心理效应。正是这种色彩心理效应,我们常把红、橙等颜色称为暖色,而把青、蓝等颜色当作冷色。因为红、橙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蓝、青色则让人觉得寒冷。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颜色与情绪的关系是密切的,伴随着对颜色的感觉会使人产生各种情绪。我们经常于山野、林河之间体验到自然植物色彩之美,这种植物色彩是天然的,是不需要运用设计原理的。我们将通过自然界色彩美应用于设计法则,如果能运用得当,能达到惟妙惟肖的境界,许多名胜古迹的园林,因为有植物色相的变化,而构成可贵的天然画面。
1园林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
1.1统一原则
在植物色彩搭配中,绿色又为园林景观中主要色相,其明度不高,色彩中性,可以缓和其他色相,在园林里起着统一整个背景的作用。同一色相的植物可以塑造整体、统一的色彩气氛。
1.2调和原则
和谐的色彩指的是一种色彩中包含另一种色彩的成分,例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紫、紫与红等。互补色相搭配,有时容易产生过渡跳跃的效果,亦可选用过渡色进行调和,让人感到舒服。
1.3均衡原则
互补色相搭配时,若面积大小一致,容易造成色彩不平衡,因此,一般亮度高的植物面积应小于亮度低的植物,以达到色彩平衡的效果。
1.4 对比原则
对比原则指植物通过色相对比、明度对比、色调对比等营造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2植物景观设计不同色彩的象征
2.1绿色环保清新
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绿色,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
2.2红色热烈奔放,充满激情和力量
很多人不敢轻易在设计中使用红色,但是红色的花卉与绿色植物搭配绝对会让你备感亲切自然。专家指出,红色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因此,最好将其安排在植物景观的中间且比较靠近边沿的位置,而不要设置在隐蔽的角落边沿或距离视线较远的地方。
2.3黄色华贵雍容
在专家们看来,黄色同样是非常醒目的颜色,但是,却会使人紧张不安,情绪躁动。因此很少会有人将其大量应用在花园内,一般多做色彩点缀。
2.4黑色神秘深沉
黑色是颇有争议的颜色,拥有与之接近的颜色如黑红色、深栗色以及有光泽的黑紫色的观叶或观花植物最近非常流行,而且堪称经典之选。黑色既可以成为平衡整个景观色调的元素,也能形成令人晕眩的强烈效果。如与红色系或紫色系搭配可增强景深感,若与金色或黄绿色叶片、浅粉色或淡蓝色花卉组合,将形成对比鲜明的景观。
2.5白色纯净高雅
专家表示,不要一看到白色就联想到有人故去,而且,不必担心将白色充满整个空间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事实上,设计制作一座白色的花园是很有趣的构思,白色可以唤起人们对和平和简单生活的渴望。小型的白色花朵在与其他色彩组合时,可以起到提升局部景致的作用;而大片白色植物的使用,将给人强烈的冲击感。
2.6蓝色给人安静深邃的感觉
专家认为,最好不要将这一颜色的花卉单独成片栽植。与其他色彩相比,蓝色更加需要与其他色调进行搭配,如在其中零星栽种深红色植物,或与带状杏黄色或浅黄色花卉间植,又或在旁边栽种大片白色花卉进行对比。
2.7棕色让人有生命正漫漫消逝的感觉
尽管棕色不是能够呈现绚丽景观的颜色,经常作为配色出现。但是,在冬季尤其是下霜之后,棕色上又会增添银色和灰色,进而使植物原本的颜色变得模糊不清,营造出别有情趣的景致。
3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一般与其他景观要素一起出现,即和建筑、小品、铺装、水体等景观元素一起出现,此时植物又处于支配地位或是次要地位两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植物大面积或小面积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出现。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当植物处于支配地位和作为单独观赏对象时,它的配色处理。但不管任何情况,我们的植物色彩设计都不能单独进行,要从整体色彩效果出发。
3.1园林植物与建筑小品的搭配
亭一般小巧玲珑,四面敞开,通风透气,属于一种敞开式的小品建筑,主要供游人休息,登临眺望、赏景的功能。基于亭的这种特点,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在休息亭以浓郁、成片的树林为背景或以常绿树丛隐亭其中,比单独放在一片草坪或者硬地上,内容上愈加丰富,在景观上要显得愈加自然、愈加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不突兀,同时,它又是游人驻足观景休息之处,凭栏可观赏环亭四面之景,满足了看与被看的双重需要。
3.2园林景观与水景的搭配
园林中自古水边主张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水边植物配植切忌等距种植及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4基调色彩
园林景观设计以绿为基调,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大自然有自然的规律,自然规划远比人工要健康,具有生命力,园林景观设计师应多运用乡土植物,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远原有植物为框架,以此来体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
多数的景观或多或少地体现了绿色,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园林景观设计师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或者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这也是景观设计生态性的一种体现。
5背景效果
背景色对植物色彩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远山、蓝天、大面积的水面均可以充当植物色彩的背景,这三种背景色都属于灰色系,当配置植物作为前景时明度高的色调比较合适,但前景和背景之间应该有适当中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彩过渡,还要考虑色彩空气透视的效果。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垂直景物,如墙面、绿篱等也会充当植物的背景。这时,要根据背景的色彩特性,来配置植物色彩。如果是暖色调,在砖红色的墙根或屋底时,作为前景的植物色彩应是暖色。反之,当背景是冷色调时,前景应冷色调。绿色背景主要是利用观叶植物,选择枝叶紧密,叶色浓暗,终年常绿的树木为背景效果最好。绿色的背景,前面 可以放置一些明亮色(白、粉红、黄色)的花坛,或开红色花的灌木,总之要是补色或是邻补色。
园林美和园林艺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提高的。随着现代化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的景色欣赏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欣赏自然美、古典美的同时,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掌握植物色彩的奥妙和规律,配置最新、最美的图案,给人们布置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节奏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