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6: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中语文研修心得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这次赛课的学校是柳州市重点高中――铁一中,据教科所老师介绍,该校学生基础好,知识面宽,阅读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都较强。因此,对本次课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字词句应该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设计了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流程见研磨过程)
二、初品文本
本次赛课的课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广西新课改后首次编入高中教材的篇目,属选修课的内容。接到课题,研修团老师经过对教材的解读,拟出初步的教学设想:一、以“宅心仁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成功便成仁”作为问题导入,问学生怎样理解这个“仁”,引出课题。二、展示教学目标。三、教学过程:①模拟课堂,分角色朗读。②5分钟时间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并做标记。③教师检查落实重点字、词、句。④布置学生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文中有几个人向孔子请教有关“仁”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回答这些弟子的?什么是仁?怎样实施仁?实施仁后怎么样?⑤展示学生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深化什么是“仁”。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仁”。⑦课堂总结。⑧作业布置。
三、磨课
总共进行了四次集体研磨。第四次课后,研修团对龙老师的课进行了最后一次点评。有以下亮点:①善于引导,耐心启发,注意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在和谐平等氛围中推进。有启而发,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体现课改精神和教育新理念。②能抓住文本特点,注重挖掘文本内涵,学生在读中思、思中品、品中悟,多角度敲击文本。龙老师在让学生理解课文时,通过模拟当年课堂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氛围浓。③教师语言清晰、标准、流畅,有着扎实教学基本功。教材处理恰当,文本切入正确,比较准确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教学流程清楚,教学整体结构完整有序。④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多样,富有激情。注意观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具有生成问题时精当追问能力,做到教学方案烂熟于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孔子对“仁”的观点。
3.情感目标: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张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分析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分析孔子“仁”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以故事来导入新课: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了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的生命最后的闪电,把人间照亮。说的就是广西桂林的十二岁女孩何,在得知自己只剩下三个月生命的时候她说:“我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了,我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最后她把自己的器官捐献出去,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她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就是孔子“仁”思想的具体体现,那么孔子的“仁”还有哪些含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探讨“仁”的丰富内涵。
2.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3.检查预习:落实学案中的重点字词句,解决疑难问题。
4.模拟再现课堂:让学生加深对原文字词句的理解,初步体会“仁”的内涵。
5.分析课文: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什么是仁?(2)怎样实施仁?(3)施仁后的效果?然后联系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分析“仁”的深刻内涵。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身边的仁人仁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仁”的内涵。
7.布置作业:阅读于丹《〈论语〉心得》。
(六)板书设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板书一
思考:1.什么是仁?2.怎样实施仁?3.施仁后的效果?
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是一个人从业的基础,而文化素养的高低则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在学习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尽量阅读了其它的文化书籍,以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
在自主研修中,专业知识书籍主要有《名校校园文化构建力》、《名校教学管理提升力》、《教师专业化五项修炼》、《骨干教师综合素质提高和心理健康培养》、《研究性教学论》等;文化学术刊物主要有《现代语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随笔》等;文化类书籍主要有《杏花春雨》等释江南丛书,《中国文脉》、《何谓文化》、《千年一叹》、《文化苦旅》等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书系以及季羡林、冯友兰、沈从文等文化大师的一些作品。现在,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肩负着为其他教师导航的作用。因此,我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念,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立足教学实际,发挥带头人示范作用
在学校,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也好,专业语文教师也好,做好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都责无旁贷!
1、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针对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使自己的语文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辐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多指导青年教师,打造学校优秀教师团队。
在学校“青蓝”工程中,每个学期开学,我都对新分配或新调入的教师作岗前培训。一年来,我精心指导了张XX、娄XX、龚XX、张XX等青年教师,并邀请年轻教师到我的课堂听课,上好了示范课,也常常下班级推门听课,和老师交流教学心得,积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做好课题研究,走科研兴校之路
四、合作交流,巧用他山之石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与交流,是现代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器。一年来,我带着老师到了印江XX中学、XX二中、XX中学、XX中学进行了教育教学考察交流学习,同时,有XX中学、XX中学、凤冈四中、官舟中学等中学到我校交流学习。这些交流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开拓了教师们的视野,锻炼了教师们的能力,有力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在强化向县一中学习理科教学、向二中学习文科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和县外、市外乃至省外学校的交流学习,巧用他山之石,攻自己教学之玉。
五、天道酬勤,教学工作出成果
2、教学管理成绩。2014年的教学工作。在生源质量极度低下的环境中,中考圆满完成了县委政府要求的初中教学成绩提升“55”计划,500分以上64人,位列全县第四名;高考中一本上线8人,二本上线73人的较好成绩。
六、听从组织安排,完成的其他工作
1、强化政治学习,认真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0月17日上午,我们走进了岳阳县一中的“三维开放大课堂”。
这里的“孵化室”正在进行岳阳市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让人感到新鲜的是,培训形式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就在一中的常规课堂。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受训教师不仅观摩了由一中名师上的精彩的“指数函数”课,还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并在现场对照自己的教学谈体会。培训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可谓是原汁原味。
“太好了,从务虚到务实,我们充分享受着课堂直销和没有二传手的快乐,感受着这田园美景的魅力。”“现在,我们再也用不着舍近求远、舍本求末了。培训成本降低,效益增强,实在多了。”受训教师言谈间充满惊喜。“我们是培训者,同时更是受益者。”培训教师也这样感言。
上述田园式的师训,是对传统的师范院校、进修学校培训模式的突破和颠覆,如今正在岳阳市广泛推行。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模式呢?岳阳市教科院研修中心主任郝乐心给我们介绍了相关背景:过去,从省到市到县都有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是学历达标和资格过关两大任务。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进教师实行准入制度,上述任务基本完成,功能开始萎缩,现在承担通识培训,虽然有的也成功转型,但不少成了一个“提篮子”的机构,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而高校这一培训机构,与基础教育脱节严重,也与现在热火朝天的教育教学改革脱节,许多培训的东西是过时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导致两个积极性不高:学校不愿送,教师不愿去。而现在迫切需要建设高效课堂,迫切需要向师资水平要质量,这就必须加强针对性,增强吸引力,在比较短的时间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怎么办?只有一条路:下沉到基层一线。
培训基地设在基层的想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亮相了。
岳阳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苏演璜告诉我们,对于师训工作中存在的培训内容和教学实际脱节的问题,各级领导和校长们都在反思。市教育局从2009年开始就此进行专题调研,长达半年,并在小学语数外学科进行了实验性的培训。当年下半年在市教科院召开了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市教育局主管这项工作的局长,县市区主管师训工作的局长、主管教研工作的局长,县市区、市直校长、优秀教师代表,近60人分两个会场,大家畅所欲言,开了一整天,反复征询意见,最后达成了把培训基地设在一线学校的共识。
苏演璜说,我们对培训基地的遴选和确认,都是“约法三章”。私下约定,校长不来神的不选,校长积极但老师不来神的也不选,没申报的绝对不选,学校的师资不雄厚、其他学校老师不服的不选。基地所在的学校应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明显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硬件则是至少有能容纳100人以上的研讨室、多媒体教室,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以及与教师培训规模相适应的生活和服务设施。同时,要求基地学校所申报的相关学科或类别为学校的骨干学科或类别,在同等学校中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并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要求基地主持人必须是本校在岗高级教师,基地成员必须是由市教育局认定的培训团队成员,可以跨县市区、跨校互聘。但每个成员只能接受一个基地的聘请,不得兼聘其他基地。至于遴选程序,就是市级培训基地实行以学校为单位按学科、类别自愿申报,县市区教育局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市教育局审定。入围名单由市教育局审定后在岳阳教育教学网上公示7天,公示无异议后,正式下文确定为岳阳市教师培训基地。
对于基地建设,市县教育局当做大事“另眼相看”。东方红小学培训时,主管此项工作的市教育局王建平副局长,六天的培训中有4天亲临教室,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亲切交流,一起在食堂吃饭,经常提出指导性意见。
把基地放在学校,这可是新鲜事物,短平快,注重模式、套路,突出针对性,突出操作层面,好比袁隆平直接到田里去。那么,基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是怎样认识的呢?
记者采访了岳阳县一中主持工作的郭光前副校长。他介绍说,对于基地工作,学校一开始有很多争论。概括来说,就是三个划不来:一是经费。很明显,老师的吃住,培训指导老师,上面拨三五万,自己至少要贴这个数。二是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要受到冲击,等于无形中增加40人的班级、20人的本校观摩团,不少课需要提前或推后,甚至要安排到晚上上。三是学校的管理难度、工作强度增大,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后,车辆、人员的安全及后勤服务都很压头。但所有这些,比起我们的所得,微不足道。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只有具有一流的师资,学校才有发展空间。
许市中学副校长李大航说,虽然学校现在名气很大了,但我们是非常热心、主动申报基地学校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老师了解我们的工作。过去来我们学校参观的多,但大多走马观花,现在大家可以面对面交流,获得新的灵感、新的思路,提升我们教师的事业心。同时这还是对我们日常管理的检验。
如今,各培训基地全部成立了基地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培训基地所在的学校一般由教研室主任牵头,负责基地日常工作的管理,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立专门的档案,负责校际之间及同上级各部门的交流。
各基地校“投入优势兵力”设计集中研修的培训课程,内容涉及课堂教学技能、新课程教材分析、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策划、写作指导等等。形式也非常生动活泼,包括心理保健辅导、团队训练、专家讲座、集体研课、教学展示、问题研讨、同课异构、经验交流等多种活动,还组织参加、体验了学校相关大小活动,参观了基地校教育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如岳阳市二中经过前期大量的培训调研,专家反复斟酌审核,研修班课程共开设出学习单元21个,其中包括9堂讲座、6次德育活动观摩、3所学校参观、3次研讨沙龙。这些内容的选择既发挥了培训者团队成员的特色优势,又基于班主任工作实际,有案例仿效、有理念指导,紧扣新型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以主题聚焦和案例教学为主体,帮助中学班主任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实际问题。又如东方红小学的数学培训在每次上课前都让学员分享一些励志小故事,激励学员主动参与学习。分散研修则采取一个月集中讨论一个话题并提交相应作业的形式。
基地学校在研修班培训的其他方面的准备更是“粮草充足”。校长每天都会事必躬亲关心学员的生活、学习,对培训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培训方案从初稿到定稿往往是数易其稿;课程的安排通过问卷和QQ群调查等,多次征求一线教师意见再确定,并根据学员的要求一再进行调整;项目组的教学管理人员会提前调好课,安排好自己的其他常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组提前根据所获信息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将所有参训学员分成几个大组,提前选出班委会和小组长,并精心设计了一本《学员手册》,将学习期间的课程安排、班级学员信息表和所需完成的作业等全部包容其中,让学员能够一目了然地明确学习要求与任务;基地校还特意为每一位学员准备了一个装着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的文件袋和一个水杯。
每一位承担了培训任务的指导老师都是“拼命三郎”。岳阳楼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付红梅,不仅认真做好自己的培训任务,还非常关心培训工作的进展,只要有空闲就会主动打电话询问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程五霞和童琦老师不仅承担了比较繁重的培训任务,还主抓研修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了让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她俩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特别是项目负责人程五霞老师,不仅认真策划和组织整个培训工作,还承担了课题研究和写作指导两大培训任务。作为研修班的班主任,为了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她和副班主任童琦老师一起,将班级学员分成四大组,并精心挑选班干部和小组长。
实践证明,把培训基地设在基层,是明智的。第一轮刚开始时,有的姿态很高,也有的有抵触情绪,特别是高三老师大多反对,甚至教研员去了都不理。后来发现,尽管分散了精力,但教学质量没下降,效果非常好。既带来荣誉,又得到提升,何乐不为,于是第二轮争着申报。虽然有摘牌制度,但根本用不着。因为一旦成为基地学校,大家就会为了荣誉,众人划桨开大船,把基地办得红红火火。
市教育局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表示,到2013年,岳阳将建设市级学科类校本培训基地校35个,其中小学学科培训基地校15个,初中学科培训基地校15个,高中学科培训基地校5个;建设市级综合类校本培训基地5个,其中班主任培训基地2个,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2个,教育科研培训基地1个;建设市级技能认证基地10个,其中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专业技能认证基地5个,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2个,普通话培训基地3个。
培训教师来自一线
“课件导入要极快地切入学生心理,唤起学生的激情。”
“我认为还是要让学生反复地读,让学生体会其意境。”
“背景介绍有点重复,要适时适当,要与主题切合,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与主题无关的背景最好去掉。《核舟记》里已经有过苏轼的介绍。按照新课改理念,诗词、作者背景介绍要完全放手给学生。”
……
10月13日下午,岳阳市二中一间会议室。年轻语文教师柳杨正在展示自己的备课课件,讲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记承天寺夜游》。在他周围,是九年级语文教研组6位语文教师。他们正在集体备课,对柳杨老师做的课件进行点评。
与以往备课不同的是,这次,在这6位老师周围,还有来自岳阳市平江、汨罗、华容等各县市区中学的40名优秀骨干语文教师。这次备课,也是这40名参训教师的培训内容之一――亲身体会岳阳市二中的备课方式和教研氛围。
这是岳阳市教师培训的一个镜头。像这样的场景,还在岳阳市18个培训基地学校出现。与以往培训不同的是,岳阳市不仅把培训场地全部设在了学校,培训者也全部来自一线。
岳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培训教师全部来自教育教学一线,培训者必须是岳阳市在这个学科最有建树最有权威的老师,培训者需要经过培训、考察、学习才能对教师进行培训。他们中间有特级教师,有全国劳动模范,也有全国优秀教师,“总之一句话,不是最优秀最负责的不能来,每个学科只有三个培训者”。
让我们来认识几位。
第一位闪亮登场的李辉是语文老师,也是全国优秀教师,86名孩子的班主任,多个培训项目的负责人,非常忙碌,非常累。可在学员眼里,她的讲座总是充满着诗意,丝毫看不出她的疲惫。席慕容的诗歌在她口中轻柔地滑出,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她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知性魅力让学员们着迷。
接下来进入我们视野的杨育球呢,是数学名师。他讲的《试题命制与试卷讲评研究》,还有些轰动性,对人也有大大的启示:由对高考试题“迁移”到对平常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试题命制。他提出试卷重在如何评价学生,让不少学员有了方向感。
英语老师龙志军可谓“一课走红”。听了她的课后,许多学员表示原来的惯性的教课模式该改改了,英语完全可以学得不那么痛苦那么呆板。比如教数字,我们会怎么教呢,就是教孩子扳手指数数,然后教他们什么是one,two,three,four,five……但龙老师不同,比如教five这个单词,她会让5个孩子快速地抱在一起,在游戏中学习,让孩子有效地框在英语学习氛围中。
培训者来自“一线”,岳阳市一中也是“一线”,设有通用技术、语文、政治三个基地,培训者团队的最精英的教师,也全部来自岳阳市一中。现在说说岳阳市一中语文基地吧。语文基地课程内容丰富,专家讲座各有侧重。苏朝栋讲的是《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就全市语文教学宏观谈问题与对策。魏树枝老师讲的是《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联系岳阳市一中高效课堂建设的个案与老师们交流。陈浩讲的是《文本细读》,解决了文本阅读中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柳彩萍讲的是《语文校本课程“巴陵古文选读”》,涉及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方翠英建立了专门的“高中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网络平台”,指导大家交流,及时老师们的文章。在专家讲座的同时,由柳彩萍带领本班学生在洞庭湖边教出了一堂校本课“醉在洞庭秋”。再看政治基地:胡光泉就本校十月份组织部分成员到山东考察高效课堂的情况,配上大量的图片实例,讲出了《高效课堂教学》。在听讲座的同时,学员根据分配的任务,积极备课,然后小组讨论教案,接着分小组说课,小组讨论,又每组推选一位老师上课,先在小组试讲,最后学员在高一年级上三堂同题课,大家集体评课。
这些来自一线的培训者,谈起培训,都是话语滔滔。
“在培训之前,我就进行了广泛调研,与老师们讲,你们最需要什么,我就准备什么。”岳阳县一中杨育球说,现在不需要通识性培训了,具体落脚都要在课堂,都是实在实用的东西。之前那种电脑、普通话培训等,教师进修学校都能完成任务,我们准备的是实实在在的培训,案例都是鲜活的,比如一个后进生是怎么转变的,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又比如现在40多岁的老师,对网络可能并不熟悉,很多资源都很欠缺,也不去整理,我们搞了一个资源库,提供给所有参训学员。杨育球还把所有的老师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原生态地参观一回他的办公场所。“办公室里有作业、安排、备课、教案、试卷,平常做的事都在那里,这也是一种培训。这种形式我想也很好,能给参训者一个直观的感受。”
要给受训老师什么东西?蒋雪芳针对自己长期在一线语文教学了解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了总结。她说,首先在精神层面上,必须树立语文教师自主发展、不断学习的意识。一些老师一旦评了高级,就失去了动力,这也是语文教育推进比较难的问题。不解决自主意识的问题,就事倍功半,培训最终还是要靠受训者自主发展。其次是在专业层面,要促进语文教育发展必须改变教师观念。现在很多老师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还是分数,一个孩子的语文素养靠分数来衡量显然是靠不住的,一个孩子的普通话标不标准、语言的表达能力、对文字的敏感度等素养都不可能靠分数就能衡量。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老师树立这种观念,慢慢让他们实现从语文知识到语文能力再到语文素养的发展,这是专业的理念;再次是让老师看得高一些,远一些。
“我们拿出的东西,绝不是应付性的东西,都是老师十年几十年的智慧的提炼、整合。”岳阳市一中教科室主任、项目基地负责人柳彩萍说,比如高中文言文教学难度最大,此次培训的课程内容之一是依托校本课程开设《语文校本课程“巴陵古文选读”》。这一课程,是岳阳市一中用了4年时间,教研组数十位教师参与了开发,找遍了湖南省和岳阳市所有的与岳阳相关的古文献,自己标点,并在学校上了一年才拿出来的。
把培训基地放在基层,让一线教师培训教师,随之而来的是过去培训模式的打破,培训实效得到生动呈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迫切需要建立高效课堂,这就只能向师资队伍做文章。在这种背景下,那种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的培训,导致学校送培和教师参培积极性都不高。”苏演璜科长认为,岳阳师训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过去的培训模式,不仅把培训场地搬到了学校,搬到了课堂,以更好地体验先进学校的经验和文化,吸取来自一线的先进经验;还打破了过去一对多的呆板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互动讨论环节,让参训教师互动起来了。
再回到开头那一幕。这40名老师中,有来自平江县五中的语文教师周红丹。她说:“采取情境导入――背景介绍――朗读教学――翻译教学――主旨教学――作业布置的步骤,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周红丹说,文言文教学在中学是个难点,岳阳市二中初三语文组的备课方式给她很大启发。“我回学校就要上一堂文言文方面的公开课,原来我还担心,但现在有方向了,好像在迷茫中看到了光亮。”
周红丹的同事喻红艳接过话题说,学校很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她也去过外省和长沙,参加过不少专家的培训。但是,以往的培训是专家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一坐就是一天甚至几天。“说实话,如果专家讲得不精彩,我也会开点小差。但现在,我是全身心投入到这种培训中去了,去思考、总结,去参与、讨论。这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与她们有同样感受的老师很多。许多老师说,这样的培训要多搞一点,为什么,因为都是来自一线活生生的实例和经验,这样的培训太有实效性和启发性了。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形式结合的。既有专家报告,也有自由沙龙(即学员进行讨论),还有实课研究、网络研修、撰写论文等。其中,自由沙龙的时间几乎占了一半。这样的培训方式,和以往的很不相同。
34岁的翔来自岳阳市十四中,他说,这样的培训场景是从来没看到过的。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还有讨论,这就等于让他们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比如实课研究,上完课后,学员会分五个组进行点评,然后每个组选出代表发言。这样的环节,学员能交流心得,互相启发,不管是培训者还是参训者,都可以讲出自己的观点。“我们评课,好的也讲,不好的也讲,甚至不好的谈得更多一些,这就是务实。”
“原来教师去外面培训就是听课,作为参训者没有发言权,教师参与培训的效果不显著,学校送训的积极性也不高。”岳阳县一中副校长郭光前说,现在参训者是有话就可以说,而且培训者、参训者都来自一线,培训者也都和学生在一起,培训者更了解参训者的需求,更加符合学校实际。
培训内容自己点单
“追求利益、形式单一,这是目前社会培训机构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年轻的赵智慧老师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我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每天,我都要接到很多电话,有广州打来的,有上海打来的,还有北京打来的,都是向我推荐培训‘产品’,问我能不能带老师到他们那里搞培训。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很多,我也知道他们那里有专家、有教授,还有参观和旅游。但是,你会去吗?如果不能参与、互动,千里迢迢去听几堂课有什么意义。再说,如今要听一个优秀老师的课,听一个专家的讲座,并不难,打开网络一搜,有的是。”
赵智慧,洞氮小学的美术教师,岳阳市颇有名气的学科带头人。自洞氮小学被确定为岳阳市艺术教育(美术和音乐学科)培训基地以来,作为基地负责人的赵智慧就忙得不可开交了。首先是确定培训方案,提前半年就得开始动手了,改了三四次,因为市里非常重视,市教科院有一个专家团队审查。“我们的修改还不是最多的,听说有个地方改了六七次。”赵智慧笑着说。
培训方案可不是摸脑壳,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要切合参训老师的需求,要照顾他们的关切和愿望,尤其是培训内容,一定要让参训学员们自己点单。
这是岳阳市教师培训的一大特色。
以前的培训都是专家们自己确定讲课主题,想讲什么讲什么。专家当然是专家,讲得很深刻,很精彩,有高度,也有深度,但老师听起来却不那么来劲。为什么?他带回去并不能实实在在地指导自己的课堂。专家讲座不是来自基层,来自学校,来自课堂,也就很难发挥指导作用,不过是专家的自说自话而已。
只有专家的讲,没有老师们的参与,这是一种单向度的交流,参训学员显然不满足于此,他们需要和专家对话,需要互动,需要双向交流。如果不了解老师们的真实需求,双向交流也会走形式,培训的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不能只由培训方全盘支配培训工作了,参训老师也要有发言权,可以掌握培训的方向,不是培训者牵着参训老师的鼻子走,而是参训者自己点菜――我需要听什么,就请专家讲什么,我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我会带到培训班上来。这对培训者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拿到参训老师的名单后,我必须认真了解他们的来源和层次。是农村教师,还是城镇教师,是骨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针对不同老师群体,设置的课程是不一样的。是仅仅培训一个简单的受训者,还是培训一个培训者,更不一样。”赵智慧说,“了解了这些信息还不够,我还要了解他们的需求。我的途径很多,我会发问卷,打电话,在基层学校我还有很多教师朋友,通过朋友们,我还能了解更多的人的需求。”正因为有这么复杂,所以培训方案不容易做。
赵智慧是基地负责人,同时也是美术学科的培训者。学员们对培训的要求很多,赵智慧作了细心的分类:一是新技术对美术教学的影响,尤其是电脑美术,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技能还很欠缺;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美术教师有新要求;三是农村学生对美术学科兴趣的培养;四是儿童画的特点。“凡是老师们关心、关注的问题,都不回避,都要解答。农村教师很关注自身的生存和地位,现在,美术老师的‘手艺’不只是画画一项,摄影啊,形象设计啊,加工照片啊,这些内容既新鲜又实用,老师们非常感兴趣。还有,学校开展活动,要搞舞台布置,这也是美术老师的职责。别看这些内容似乎与美术教学无关,但却非常有用。为此,我特别查找了大量资料,培训期间,课内课外给学员们作了很多指导。”
岳阳市九中是初中英语培训基地,基地负责人潘兴久老师对培训方案也是改了又改,就是因为老师们不断提出问题。有老师反映,现在小学开了英语课,初中英语反而不好上了,因为起点参差不齐。针对这个问题,基地开了一个讲座《中小学英语衔接研讨》。就在培训过程中,有老师说,希望探讨一下英语教学的几种课型模式(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于是,潘老师立即和基地学校联系,让学校派出几个优秀教师分别上了几堂示范课,参训老师在观摩后,再展开说课和评课。潘老师的讲座题目本来是《圈点中考英语复习》,因为学员们提到了高效课堂的话题,她又临时加上了一些内容,讲了“高效课堂建设三阶段”“高效课堂模式三环节”“高效课堂两关键”。培训结束后,基地还别开生面搞了一次教学沙龙,让学员们共同讨论,有什么问题和困惑,有什么建议和要求。潘老师说,培训时间不长,但学员们的讨论不会因培训结束而终止,因为我们还有网络,我们建立了QQ群,一些问题还可以在QQ群里继续讨论。这种形式,老师们特别喜欢。
10月13日,岳阳县一中,本轮高中数学教师培训进入最后一天。培训前,基地负责人杨育球老师给每个学员发了一张问卷调查表,提了这些问题:课改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通过培训,你最想获得什么?专家的讲座如何落实到你自己的课堂中去?
学员们对这次培训有哪些期待?培训是否解决了参训老师的困惑和要求?在岳阳县一中宽敞的阶梯教室里,二十几名学员热烈地讨论着。来自平江四中的欧阳辉煌老师正在发言:“我来培训前,就给杨育球老师打了电话,很想探讨一下新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这三种课型模式。岳阳县一中把这几种课型都作了展示,我们听了,也讨论了,有收获,也有启发。尤其是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非浅。周灏老师说,试题命制是老师的一项基本功,很中肯。现在很多老师不研究学情,不研究课标和大纲,试卷都是从网上下载。这样的试题能起到考查学生的目的吗?还有费建华老师讲一个老师要练好三个功夫――基本功、内功、‘作秀’功,很实在,很有用。这里,我还想说一下今天上午的一堂汇报课,我觉得老师的话多了一点,话多却不压秤,生硬的东西多了一点,鲜活的少了一点,还有就是学生鼓掌太多了一点,虽然热闹,但总觉得是形式的东西。怎么上好一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地方。当然,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来讨论。这次培训的形式,我很满意,实课研究,专家讲座,名师报告,自由沙龙,我在各种场合提了不少问题。来参加培训,是当徒弟,是学习,徒弟如果不主动提出问题,师傅的经验也不好传授。”
贴心、细心、连心,培训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同样受到学员们的关注。来自华容县实验中学的刘亚卡老师说:“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博学,他们的人格魅力,很吸引人。他们身上的文化味,包括让人震撼的言语形式,不是装出来的,很自然,我觉得他们是大师。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也给我们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他们能到你的课堂上指点一处两处,你会感到很幸福。我还特意问过老师,看过一些什么书,回去以后,我是要学他的,生活中需要一些高雅的东西。”
岳阳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范练娥老师,大概是培训教师中最投入最有激情的一位。她说:“如果以萝卜培养萝卜,结果当然还是萝卜。所以,我们要整合资源,要实施高水平的培训工程。因为很多老师讲过职业倦怠的问题,所以我要以我自己的讲课方式唤醒老师们的热情。”她讲课热情洋溢,尤其是她的朗诵,让人如痴如醉:
“我的难题/是在一生中/如何葆有一种/如水又如酒的记忆”
朗诵这句诗的时候,她那种特有抒情意味的停顿,那种欲说还休的感觉,那种余味无穷的情感,让学员们陶醉,不自觉地跟着朗诵起来。看到学员们跟读,她索性带着大家齐读起来。
幸福教育从打造幸福课堂入手。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们对幸福课堂应该这样理解:幸福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幸福课堂的核心是“低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率”;幸福课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人格完善、潜能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作为一所新区校,我校教师结构有其特殊性,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来自八闽大地各所不同生源的学校,70%以上青年教师来自全国各地,众多不同的教育教学背景,面对同样新的校情生情,如何尽快适应,统一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试图依托课题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实现幸福课堂。
2008年,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们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与质量监控”,逐渐构建了一批适合本校特色的“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为原则的,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生情的教学模式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获得了国家级课题成果一等奖。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2011年围绕“聚焦课堂,立足学情求高效”,我们又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共识: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效益高低的唯一指标。那么,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力求减负高效呢?2012年我们又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进一步开展了“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学习观察、建设校本‘学材’”的研究,从注重“研教”转向注重“研学”。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践研究,如全体高级教师(包括所有校级领导)每学年上学期都开设创新教学模式示范课,每学年举行青年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大赛等。目前为止,各学科已初步优化、创新了一批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能够体现校本、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体系。如语文学科有:“读-说-听-写”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初中作文教学课堂演练模式”,初中文言文“自读模式”,“多元解读”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创设情境-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揣摩品味”教学模式,“探究互动、讲练结合”教学模式,“贴近学生的高效课堂模式”,“自主预习-示例讨论-模仿演练”教学模式等。地理学科有:“母图解读-变式拓展-应用提升”教学模式,“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自主建构”教学模式等等。
本学期学校的市级教学公开周开设了28节公开课,展示了多种创新教学模式,其中有9节网络教学研究课,依托的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新型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这些模式的共同之处是突出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很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且强调课堂及时反馈,一方面可以做到“堂堂清”,学生课后可以真正的轻松,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研教”转向“研学”的过程,是一种质的转变,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为加速这个研究进程,我们以教师自主开发个性化的课堂学生学习观察量表为抓手,在做中学,在做中研。我们的课堂学生学习观察有几个特点:1.一个维度,多个视角。就从学生“学”的维度观察课堂,没有讲究“面面俱到”;2.因模而异,极具个性。不同教学模式,观察点不同,指标不同,评价不同。每种教学模式都开发了配套的课堂学生学习观察量表;3.讲求原创,全员参与。这些量表全部来自一线教师的原创。全体教师参与,包括校级领导都有自己的作品。
在开展学习观察研究活动中,我们首先组织老师们学习了相关理论书籍,如华师大崔允郭教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然后又组织了部分骨干教师赴上海洋泾中学学习,再详细分析了本校学情,确立了“可观察、可操作、可诊断”的设计原则。老师们从2011年开始学习、研究一直到现在,不断完善,每张量表都是几易其稿。当然,这些量表可能没有专家学者制定的完善全面,甚至可能还有不够科学有效的设计,但是,我们认为,开发的过程,就是研学研教的过程,就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的过程,就是痛并快乐的过程。我们重结果,但我们更重过程。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落实“以学定教”,我们还鼓励各学科各集备组遵循“适用、实效、可操作、可持续”原则,量身开发了类型多样的体现学科特点、适合我校生情的校本学材。如数学组——校本练习、地理组——基于建构主义的导学案、初中英语——语言点整合案、高中英语——单元学习目标反测学案、初中语文——美文赏读校本阅读案、高中语文——论语系列和文言文系列校本学材等。在2012年11月,我校还举办了学生正在使用的校本学材展示活动,本学期初又开展了校本学材的评比活动。本次公开周也展示了多种“学材”的应用。我们提倡校本学材多样化,可以百花齐放,多种形式并存,重要的是能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幸福感,真正落实减负高效。
二、教师为本,自主发展,成就职业幸福
幸福教育不仅仅指学生的幸福,还有教师的幸福。只有教师幸福地教,才能让学生幸福地学。我们始终把激发教师自主发展作为幸福教育最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教师为本,就是要尊重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想方设法激发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成长,不断体验专业成长带来的快乐,成就职业幸福。
批判性阅读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读物的科学批判,另―方面是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的批判,使自身通过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评析的阅读方法。它是学生深入学习、研究和不断进取的基础。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它兼容创造性思维,包含着四个重要的认识行为:探询――能主动地发现或提出问题,对可疑、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并积极探讨;沉思――运用想象、联想和创新方法去寻找问题以及问题的解答;鉴赏――依据审美或逻辑原则,对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审视;建构――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与把握。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学时代的连环画,即俗称的“小人书”,占据着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以至于现在的记忆还脱不了那个黑白分明的底子。出生在一个不需要思想的年代,自然容易成为一个盲从的学生。起初,我竟然对书里的一切信以为真,对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敬佩得难以言表。后来,知道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虽然可能有原型,但大多是虚构的,便转而对作家们的本领崇拜得五体投地,立志要当一名作家,也写出一些让人着迷的神奇故事来。可是事与愿违,尽管我当年的许多学生现在成了作家,我自己却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作者,只不过我对文学和文学青年们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当年。每有文学竞赛,只要举办单位乐意请我这个做过作家梦的所谓专家当评委,我总是欣然应允。
最初发现书里竟然也有错时,我有点不敢相信;经过仔细求证,发现真的错了,心情十分复杂,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不再如以前认为的那样美好了。如今,粗制滥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哗众取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故作高深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批判性阅读,也就慢慢成了我的一大嗜好;而且,在批判的同时,我还尝试着提出自己的创见。
二、对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批判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的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的权威性是无法动摇的。向它挑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充分的积累的。那时,在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关诗词曲朗读方法的知识短文有一处瑕疵。教材已经用了几年,老师们习以为常,并未在意。在那篇短文中,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节奏划分是这样的: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将“三秦”和“五津”生硬地拆开,我觉得不妥,但在教材这个“权威”面前,我还是不敢贸然行事。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与诗词曲相关的理论著作,并且从大量古典诗词中寻找例证。
相关的理论著作,我手头有很多,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刘福元、杨新我二位先生的《古代诗词常识》,潘佛章先生的《诗词读写》,艾治平先生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李葆瑞先生的《诗词语言的艺术》等。细读下来,我不禁为自己的判断而沾沾自喜。王力先生说:“在声律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这就等于宣布了将“三秦”和“五津”拆开来的节奏划分方法是错误的。潘佛章、艾治平、李葆瑞诸位先生都主张将五字句和七字句分别分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分为四三,把三字尾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上面例句中,“辅三秦”“望五津”便均不必拆开,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古典诗歌的例证,我认为《唐诗三百首》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其中那些著名诗人的著名诗作。通读一遍后,果然收获颇丰。但是,我最终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而只选取了杜甫《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一是因为大家对这句诗耳熟能详,二是因为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就需要将叠词“森森”拆开,尤显其荒谬。后来,我还参阅了《宋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词典》,鲜有所得。最后,我在《乐府诗选》中找到了一首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其中“李波小妹字雍容,蹇裳逐马如卷蓬”一句令我大喜过望。因为若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人的名字“雍容”便要被拆成两半,这就不只是荒唐,简直是可笑了。
从对教科书的批判性阅读开始,到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和诗歌,最终成就了论文《诗词曲节奏划分辨》,文章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这是我第一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不久,在教材再版时,依照我的意见对相关部分进行了修改。几年后,我把这个故事写成文章《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50周年社庆征文,获得了特等奖,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欧美诸国教育界要求语文教师从小学起,就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即不囿于课文,而能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用书成人化倾向严重的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我妻子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天,我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一本小学语文教学用书翻了翻。我惊异地发现,原来小学语文的教学参考书竟和中学的教学参考书如出一辙:第八册第一课《小足球迷》,不仅在“教学要求”“数学重点”等概括性文字中找不到儿童口味,甚至在“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中,也找不出多少能够体现儿童情趣的地方!
我又从妻子那里要来第八册教材,发现这篇课文中的不少地方,是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着意发挥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热衷于丝丝入扣地“冷静”地条分缕析,而我们的小学教师又大多习惯于循规蹈矩,从不怀疑教参这个“权威”。这种现象让我意识到: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十分严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要让小学语文教育多一份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于是,我让妻子把其他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部找来。接连上多天,一有空闲,我就当起“小学生”来,把这十多册教材和十多册教学用书读完了。粗略统讣,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比重,只有约37%,居然不到一半;而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也同样存在着成人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加入了过多的成人的思想感情,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童年时那些“幼稚”的方面,一些文字显得过于深刻和“老到”,等等。
仅仅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一共20余册的教材和教学用书还不够,还要寻找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和纠正这种偏差的方法。至
少,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是非读不可的。通过阅读,我找到这样的心理学依据:同样一个对象,反映在成人和小学生眼里,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要多从儿童的角度去审视小学语文教材,使其中的课文更富于儿童情趣,让学生们感受到,教材与他们的生活的距离是那样的接近,与他们的思想感情是那样的融洽。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题为《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的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三、对教育理论著作的批判
当前,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读物,最重要的对策之一是养成一种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和选择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博士提醒人们,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所给予的现成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文献、批判演讲、批判前辈的能力。
中国人喜欢跟风,中国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建构主义来了,一夜之间,所有的课题方案、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都“建构”了;合作学习来了,课堂上便开始流行四人小组,不管需不需要合作,都让学生热闹一番;接受美学来了,不管学生对于课文怎样解读,便都“很好”“很有道理”“很有见解―了。学术风气也越来越不正常,除了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还有一些人将一些通俗的道理改头换面以后,用比较“洋气”或者是比较“陌生”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学问高深。
因为职业的原因,也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把这个理论那个学说的著作买了许多带回家,试图把它们学懂弄通。但是,天资愚钝的我对许多著作只能是一知半解。于是,看到同一理论的不同版本,或者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书籍,我又忍不住买回家来参详。现在,围绕我书房三面墙壁的8个书柜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这种理论。几年来,我似乎着了迷,一有空闲,就会对这些理论著作进行分门别类的阅读,将各种理论的要点摘录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通俗化的解读。
后来,便用被我“消化”了的理论,指导研修班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课题、写论文和案例,告诉他们哪些理论在自己的课题、论文和案例中用得上,哪些用不上,应该怎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甚至将自己在阅读这些理论时的心得在新课程全员培训大会上与一线教师交流。
在讲到接受美学的时候,我指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再创造的能动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将读者的地位无限抬高以致忽视作家和作品本身,就失之偏颇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如果读者读到的不是哈姆雷特而成了其他的文学形象,文学的典型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关于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也和其他教学策略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应对象。因此,不能滥用合作学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弄清楚合作学习策略适合于哪些教学内容和不适合干哪些教学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后来,我还将这些通俗化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写成论文《既要合作,也要效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朋友中不乏博士和硕士,本人才疏学浅,自愧不如,因而认认真真地拜读过一些专著和文章。但是,越读越觉得许多书籍和文章无法卒读。时下,国内有些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以在熟悉的名词后面标注英文和生造名词为叫‘髦,表示自己曾经喝过一些洋墨水。哪怕是中国味很浓的“国语”,也非要加上对应的英文“na LionalIanguage”不可。再如“同侪语言”,就是在有意地“陌生化”,让一般教师读不懂。查词典得知“同侪”是一个文言词语,乃“同辈”之意;所谓“同侪语言”,其实就是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所说的“伙伴语言”,却远不如洪先生那样来得通俗、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