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运动医学外科

运动医学外科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运动医学外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运动医学外科

篇1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什么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河南教育学院李小莉将其界定为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转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3)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社会、野外)、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训练或辅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继续复习和应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普及选项教学,推行“2+3”一体化模式。

1、普及选项教学。力求选项自由,择师自主,力求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的结构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由技术“教练”向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方面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结合专项实践教学渗透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等,使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选择健身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育课教师还要加强专项运动竞赛活动组织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专项教学比赛和课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推行“2+3”一体化模式。要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构建“2+3”的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形成理论与实践、兴趣与项目、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特点使体育课堂教学时数有限。因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部分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网络是信息高速传播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高校网络资源,强化网络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建设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作用,使体育学习的知识和信息更快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是需要体育课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开展以下工作:(1)建设校园体育网络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为目标,结合学生校内外生活和个体差异的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和整合体育网络课堂内容,建设校园体育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共享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具有很大的优势。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推动高校体育网络课程建设,以此保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优势;(2)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对优化成才环境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代表着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群众性最强的一面,它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教化和熏陶与体育课堂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四)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

1、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部分高校存在课外体育锻炼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较为松散的现象。因此,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合理、健全、关系畅通、管理有力、能够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的管理组织机构。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成立校体委以及校级和院系学生会体育部、体育协会、俱乐部等,负责组织、管理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尤其要充分发挥体育协会、俱乐部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便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校园体育特色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类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包括各类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知识专题讲座、体育征文演讲、课间操、运动会、体育文化节、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等。要建设校园体育特色项目,高校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健身与竞技、传统与时尚、休闲与娱乐等不同层次内容的课程体系,组织开展有目的的教学、训练、竞赛以及课外娱乐活动,建设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发挥体育运动独有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这些是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五)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实现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还必须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体育课综合考评的方式,以体育课堂教学考核为基础,并将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的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质与量、过程与结果、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实现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一体化,让考核评价贯穿整个体育学习、体育运动过程。建立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要注意两点:(1)考核内容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还要注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表现。课堂部分的考评主要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状况、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等等;课外部分主要评价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特长、出勤情况、参与意识和参与态度等等,从而培养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习惯;(2)考核方法的运用上要注重动态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重要途径。高校必须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健全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美国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立起注册医师制度,而推动这项改革的最大动力是以抗菌术和麻醉术的发明、细菌学的建立、免疫反应的发现和X光技术应用为代表的医疗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具有坚实而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医生,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时期,一批从欧洲归国的医学生将系统的临床课程、学校与医院的协作、医生职业的专门化等新观念带回美国,领导了按照欧洲标准改造美国医学职业的运动,如成立于1877年的伊利诺伊州健康协会就率先倡导提升医学教育水准。1883-1889年间,该协会发表了5篇报告,对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教育水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已获得过高等学校的学位;医学生医学课程的设置至少应包括两门解剖课以及医学导论在内的10门学科;医学生医学课程的学习至少3年,还须通过由外部进行的考试才能毕业。同一时期,成立于1876年的美国医学院校协会提出了类似的标准。伊利诺伊健康协会的倡议被各州纷纷响应,1891年,一个由各州考试和颁证委员会组成的全国联盟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医学课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0世纪初,美国医学会也加入到提升职业标准的运动中来,1905年,美国医学会成立了一个医学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和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创立一套关于教育和注册的标准,这个标准后来成了评价全国医学院校的综合指标[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兴起,民众要求政府在提供公共福利,保障公共卫生方面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成立工会的运动风起云涌,也催生了各种医学团体的形成。这两种因素也构成了美国医学职业社会化进程的大背景[4]。

    西方社会医学职业化除了与大学教育相联系的注册制度外,随着科学的进步,其职业的分化也逐步推进,最先开始的是内外科的分离。如16世纪的英国,医学行业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圈层结构,其核心和最高层是少数具有大学学位的内科医生和人数更少的且通过某个大学考试后获得行医执照的外科医生,他们可以在英国任何地方行医;而处于外圈和较低层次的大部分医学从业者是理发师-外科医生,他们属于不同的行会,行会法只允许他们在本地行医;而在这个行业的更外围是大量没有行医资格的江湖郎中,如一些充当助产士或儿科医生的妇女,一些杂货商-药剂师———他们除了配药外有时也行医。1518年,亨利Ⅷ世国王的御医,毕业于牛津大学并拥有帕多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ThomasLinacre创办了内科医生法人团体(coporation),该团体获得国王授权,拥有在全英国举办考试和颁发执照的权力,并对伦敦周围7英里范围的行医活动和药事活动拥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该团体于1551年成为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院。同年,外科医生也效仿内科医生成立自己的团体。亨利Ⅷ世的外科医生ThomasVicary,Maidstone联合英格兰所有的外科医生行会,组成一个法人社团,并于1540年获得国王的授权可以在伦敦地区对无照行医者进行处罚,并且每年可以接受4名死刑犯人的尸体用作解剖研究。外科医生与理发师职业正式分离是在200年后才完成的,但从1540年起,外科医生就不再从事理发师工作,而理发师也被规定除了进行牙科手术外不得进行外科手术。早期的药事活动是由杂货店主兼营的,那些从事药事工作的杂货店主们除了配药以外,也为患者提供部分医疗服务,如为患者诊断、开处方。17世纪,药剂师职业与杂货店主职业逐渐分离。1606年,药剂师们组建了一个与杂货店主行会有所不同的组织———药剂师协会(SocietyofApothecaries),11年后,在国王詹姆斯Ⅰ世的授权下,这个组织与杂货店主行会完全分离,但药剂师从事医疗服务的行为却受到内科医生的强力抵制。18世纪以前,内科医生的教育是学院式和等级制的,他们往往在行医之前就已获得了大学学位,而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则是学徒制的。随着外科医师与理发师行业、药剂师与杂货店主的分离,学校教育逐渐面向药剂师和外科医生,并成为获得相应从业资格的必备条件。1763年,WilliamHunter创办了包括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解剖学校,以提供高水平的化学、外科和内科课程。

    19世纪早期,很多杰出的医学家就是在这所学校接受的医学教育。另一方面,牛津、剑桥等大学医学院虽然授予文凭并颁发执照,但是这些学校教学内容陈旧不堪,脱离实际,以至于每一个有志从事医疗职业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到爱丁堡大学再学习其它课程并在伦敦的医院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得更新的知识和能力。18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社会对医学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许多未经过学校教育的外科医生和药剂师进入到医疗市场。另一方面,富人对医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医学行业中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之间矛盾丛丛,尤其是1789年,一场严重的伤寒流行造成医学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曼彻斯特的医疗管理当局试图招募药剂师和外科医生,以增加医生的数量,这一举动激怒了内科医生。1794年,Percival撰写名为“医学伦理学”的小册子,呼吁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并强调医疗服务的规范性。1815年,药剂师推动了药剂师法案的立法,该法案规定了药剂师对内科医生的从属地位,但该法案增强了药剂师协会的权利。该法案规定所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药剂师必须经过5年的学徒学习并通过药剂师协会组织的解剖和生理两门基础课程和两门医学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考试,以及在协会承认的医院里经过至少6个月的见习后,才能取得执照和行医。法案还授权协会对违反者进行处罚[2]。该法案的设立提高了药剂师地位,也赋予药剂师全科医生的身份以从事医疗服务,而那些没有取得药剂师协会颁发的执照,即使有医学学士学位的人也不能从事药剂师职业[5]。1800年,旧的外科医生公会(Companyofsur-geons)改组成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拿破仑战争使军队对外科医生的需求大增,而外科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更好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医学等级结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要求至少与药剂师的地位相当。他们与药剂师协会达成私下协议,按照药剂师规则提升他们的执照和地位。1823年,皇家外科学院设立了外科医师国家考试,以获得皇家外科学院会员资格(MRCS)。许多年青人不仅希望成为皇家外科学院的成员,还争取获得药剂师协会的执照(LSA)。这样,“内外科医生”或全科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英国皇家内科学院也颁发内科医师的执业执照(LRCP),其级别高于LSA[5]。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英国在初级保健服务和医院专科服务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线,前者由全科医生提供,后者由专科医生提供。1911年,英国通过“国家卫生保险法案”,创立医疗保险系统,以保证全科医生的存留[5]。

    西方社会药剂师的执照一直是最通用的资格证书,药剂师的规则也一直被“内外科医生”遵守,但随着19世纪科学的进步以及大学教育的改革,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法已然过时,学徒制渐渐让位于医学院教育。受过教育的新一代医生比那些传统方法培养的行医者有着更全面的知识和更强的竞争力,他们希望清除那些无资质行医者以提升医学职业的声誉。因此,他们要求由一个权威的颁证机构来认证医学资质,让持证者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从事医学工作,并将没有资质者排除在行业之外。于是,追求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富裕阶层、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年青内科医师、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感受到无照行医者带来威胁的外科医师和药剂师,成为推动医学改革的。19世纪中期的霍乱大流行,促进了医学教育的改革。1858年,英国通过了新的医学法案,成立一个颁证机构———医学教育和注册委员会(GeneralCouncilofMedicalEducationandRegistration),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大学和各种医师、药剂师的组织都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个强有力的机构现在被称为全科医疗委员会(GeneralMedicalCouncil),其成员均来自各机构和大学,隶属于枢密院,其职能是确保申请者只有在经过适当的课程学习和临床训练之后,才能获得注册资格。1858年所制定的法案初衷是保护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保证医生的利益,但它最终将医学从一门谋生技艺转变成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让医生也从该法案中受益[2]。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医学职业的分化,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至少有6个专业协会,包括外科、眼科、皮肤、妇产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协会,而在纽约,也成立了皮肤、产科、法医等协会[5]。

    医学职业的分化和各种医学团体的成立,对于协调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医技关系、医学行业与社会其它行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对这些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则逐渐演变成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20世纪上半叶,“科学医学”成为一种现代职业。高门槛、必修课、严格的执业资格、高品质生活、强有力的社会建制以及良好的公众形象成为这一职业的特征。现代医学的发展、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形成,导致大量资本涌入医疗保健市场。新的诊所、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医学校建造起来。另一方面,与医学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相适应的社会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医学的建制化趋于成熟。这不仅极大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增进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普遍尊重。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极大的促进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医疗行业在努力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面临着严格自律,维护职业声誉,提升职业形象的艰巨任务。西方社会医学职业社会化的进程,为我国执业医师制度的建立和医学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一面镜子。

篇3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1.186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现代医学有向微观模式发展的趋势, 各个科室的重症病房逐渐建立。其中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患者的病情复杂, 且发病迅速, 因此有效的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为了提高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本院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男21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44.51±7.22)岁, 脑出血患者15例, 颅脑损伤患者12例, 脑肿瘤患者8例;观察组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46.24±7.12)岁, 脑出血患者16例, 颅脑损伤患者13例, 脑肿瘤患者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1]: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受到重创, 会产生自卑、恐惧等负面心理, 因此医护人员须对此类患者进行疏导, 消除患者因神经功能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及恐惧感。②功能恢复护理:对于认知功能缺陷的患者, 医护人员与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积极交流, 了解患者的性格及兴趣爱好, 可开放音乐及引导性的言语来刺激患者的听觉功能;制造患者熟悉的图像及场景刺激患者的视觉, 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不仅如此, 还可以通过患者喜欢的食物或者刺激性香味来锻炼患者的味觉及嗅觉;医护人员以患者的足三里、人中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促进患者的触觉功能恢复。③运动功能恢复:对于运动受限制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拍背、翻身等关节康复训练, 并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恢复情况, 引导患者采取坐位、立位及行走等训练, 当患者病情稳定后, 可适当引导患者做康复健身操等肢体恢复训练。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本科室以患者的理解能力、感觉能力、记忆能力、直觉能力四个维度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总换算分为0~100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55.34±10.56)、(77.24±10.55)、(87.24±8.45)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42.11±10.24)、(61.51±8.51)、(61.44±6.81)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具有病情复杂、身体康复时间长及疾病范围广等特点, 其中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及硬膜外出血等均是属于神经外科重症范畴。随着国家科技的提升及重工业发展, 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每年呈不断提升趋势, 且年轻化迹象更加明显。临床上术者常采取神经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其并发症较多, 较多患者于术后产生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缺陷,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 因此做好患者的术后护理, 是促进患者预后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2]。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宽慰护理, 认知康复指导护理及运动康复指导护理, 首先医护人员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负面心理及情绪进行疏导, 使患者建立乐观及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和护理工作, 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还可以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随后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进行康复训练以此提高了患者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感觉能力及直觉能力, 也为下一步康复训练提供保障, 在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的情况下, 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方案引导患者进行坐位、立位、行走的训练,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 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案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均有改善, 其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孟巍, 陈巍. 浅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监护措施及护理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3):129-130.

篇4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本文由收集整理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

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

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篇5

从“医疗体育”到“康复医学”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7年,那时还叫医疗体育,在我国康复医学创始人之一范振华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以运动系统伤病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医疗工作。1984年,成立运动医学与康复医学科,为国内综合医院第一批建立的康复医学专科,在范振华教授、胡永善教授和吴毅教授三位主任的先后带领下,逐步开展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据了解,吴毅教授2007年到2010年承担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通过与国内几所大学院校、生产康复产品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出“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助力生物反馈治疗仪”“吞咽障碍治疗仪”和“智能化下肢康复训练仪”等一系列康复治疗产品,通过了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推广到国内20余个省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和吞咽功能的临床疗效。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发展,也算是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相对源于国外的康复医学来说,国内还有差距。“我在十几年前去了美国学习康复医学知识,回国后完善我国的康复医学。时隔十年再去美国学习后发现,我们与国外的康复医学距离在缩短。”吴毅教授说道。目前,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分为门诊康复和病房康复两部分。门诊康复主要针对白领人群易患的疾病,如伏案工作造成的颈椎疼痛,运动方式不当造成的跟腱断裂和韧带拉伤等。病房康复针对的大多是脑损伤患者,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着重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康复治疗。

从“触醒大脑”到“激活生命”

“北有天坛,南有华山”,这是中国脑外科治疗领域中的俗语。上海华山医院在中国南方属脑外科诊疗技术中最具实力者。基于此,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中的大部分患者也是脑外伤等相关疾病的患者。

大脑结构精密,一旦受损,治疗难度大。吴毅教授讲述了曾经的一个案例:“有一名小男孩,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不慎摔下,左侧大脑出血。进行紧急手术将左侧大脑内血肿取出后,小男孩仍昏迷不醒,身上插了导尿管、胃管、颅内引流管并切开气管。这时候,神经外科的相关处理措施也已做完,男孩仍未清醒。然后神经外科将小男孩转入了我们康复医学科。我们首先通过‘触醒’手段,将小男孩‘唤醒’。损伤一侧的大脑功能是不可逆的,但此时另一侧大脑是好的,我们通过相关处理措施来激活健侧大脑,慢慢地能替代患侧大脑,从而训练吃饭、说话、排便等功能。一个多月后,小男孩身上的管子就都拔掉了。两个月时,就开始了站立训练,慢慢回归了社会。”

“触醒大脑”,一个个昏迷中的人在吴毅教授的治疗中醒来。“目前我们有很多触醒手段,常用的有经颅磁刺激,经过一定的刺激,促进神经功能的觉醒。因为我们大脑中很多细胞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平时不会表现出功能。当一侧大脑损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激活’这部分静止状态的细胞,代偿已经失去功能的细胞,重新活跃大脑的整体功能。而在我们康复医学科,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都不是躺着的,我们通过各种设备,如电动直立床、振动床等,使患者大脑受到外界刺激,以利苏醒。”吴毅教授补充道。需要注意的是,“触醒大脑”如同脑卒中的抢救一样,也有一个“时间窗”,昏迷3个月之内的触醒治疗,是黄金阶段,如果错过,触醒的可能就会低很多。

另一方面,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也是吴毅教授的研究重点,如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等。近期,吴毅教授刚完成了《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关键康复技术优化及规范化方案建立》的课题。在该课题研究中,吴毅教授及其带领的团队完成了脑卒中后运动等功能障碍关键技术方案,并作了1部图谱书;通过临床康复的有效性验证,形成规范的、可供临床推广应用的脑卒中后运动、言语及吞咽等功能障碍关键康复技术方案,该方案将提高10%以上该类型病例的临床疗效;完成了相关病例180例,建立了专用数据资料库;并申请了国家级地方科技进步奖。

篇6

作者已经从事30年的四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的矫形外科专业。在上万例手术治疗的病人中,14岁以下的小儿肢体畸形约占40%,深感我国小儿肢体畸形程度、肢体残缺的发生原因与类别、患者的地区分布、经济状况、就医需求等,与欧、美等经济、科技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不同,特做如下分析建议,与同道商榷。

1 要读懂国情,了解中国小儿骨科疾病的基本状况与社会需求

1.1 临床骨科医生首先必须解读国情、扎根于国学文化的土壤,谁读懂了中国的传统与演变趋势,谁真正了解大众的需求、意向,将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谁就会成功。

1.2 中国3亿小儿的数量接近北美的人口,其中运动系统疾病的比率是多少?专职从事小儿骨科与小儿运动医学的医生又有多少?“县(包括县级市)”的医院,是中国最基本的面向基层病人的行政单位有多少设立小儿骨科?没有经过正确治疗的小儿骨科疾病有多少?目前尚缺乏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宏观调查数据。

1.3 小儿骨与关节疾病、畸形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

小儿麻痹后遗症,延迟治疗的脑瘫肢体畸形,延误治疗的髋关节脱位,延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等数以百万计,而西方国家已十分少见了[1]。由此决定了中国小儿骨科事业发展、教学要求、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否与国际接轨,怎样接轨?

1.4 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延误治疗或不正确治疗的小儿骨科病人多

这类地区居民科学素养差,难以正确获得就医的正确信息,多有乱求医的经历。医院普遍缺乏小儿骨科专业,大骨科医生的技术理念与学术水平,也比经济发达地区的骨科医生有差距。致使很多小儿骨科疾病与肢体畸形早期没有获得正确的外科治疗,给后期矫形外科治疗增加了困难。

1.5 小儿四肢骨与关节畸形的矫正,缺乏强大的经济市场推动

由于用药少,手术中放置的昂贵的内置材料少,必然缺乏医药、器械厂商的强大推动,加之从事小儿骨科专业的医生少,难以召开规模宏大、气派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这是近10余年来小儿骨科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 从生物骨骼的起源、演变看肢体损伤与重建的发展史

2.1 生命体的骨骼起源

1)生命(原核细胞——细菌),起源于38亿年前。

2)形成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约起源于35亿年前。

3)具有完整细胞核功能的“真核细胞”起源于20亿年前。

4)具有骨骼结构的生物:震旦虫管-小壳化石等,起源于5亿年前。

5)滑膜关节约起源于2亿年前。

2.2 生物界骨与关节发生与演变的基本历程

软体动物外骨骼动物内外骨骼兼有的动物

骨骼肌出现

脊椎动物(后进化出四肢和滑膜关节)

海洋脊椎动物终于登上大陆

启示: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的演变,直到进化成人类,首先是骨骼出现,结构与功能重建的演变过程。大自然为人类肢体损伤、残缺的修复与重建,奠定了根本的生物学基础与活力,离开了这个基础无法谈科学技术的应用、医生智慧与临床技能的发挥。

3 用生物进化的理论探索人类骨科疾病的产生、发展的原因

现代人类学家认为:动物结构与形态的演变主要来自于新功能的需求与定向的运动。人类早期奔跑的能力定型了人体的解剖,形成人类今天的样子。幼儿的坐立、奔跑过程,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躯体形态的发育。由此说明直立行走的人类,起源于东部非洲大草原的原因。当人类脑、手的发育区别于脊椎动物之后,颈椎病、脊柱疾患以及髋、膝、足关节畸形的发生均与直立行走有密切的关系[2]。

用生物进化和遗传学的理论和仿生学的角度,从儿童发育过程与直立行走的运动力学,分析下肢骨关节功能的演变,畸形发生与运动系统疾病产生与发展的自然背景,可提出符合儿童发育学要求的重建下肢功能的医疗模式。

4 倡导“小儿骨科自然重建理念”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不能像成人那样对损坏的骨与关节进行组织替代与重建,如人工关节置换。骨科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不仅开阔了Ilizarov技术医学与哲学交融的思考层面,充分调动医生的智慧,顺应小儿生长与组织重塑的巨大潜力而修复肢体残缺。“自然重建理念”符合现代医学和谐发展的价值理性、决策理性。

“骨科自然重建理念”是对骨科替代重建理论体系的一种补充和纠偏,也为骨科学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其发展趋势,符合由目前的替代外科时代(replacement surgery)向再生医学时代(regenerative medicine)发展的方向。自然永远是宇宙的本性或本原。人类既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任何创伤和疾病都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治疗疾病的医疗模式就应当遵循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自然重建理念”的提出与诠释为小儿骨科创伤、疾病的矫治,提供了符合生物学的理论依据[3]。

5 树立微创理念,重视手术技巧的磨练与医学美学要求

小儿骨与关节畸形的术前检查、治疗决策、手术操作较少需要高、顶、尖的设备与器械,真、善、美是一切工作的最高追求,审美意识是微创外科的根基,是小儿骨科医生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肢畸形矫正的手术过程与治疗结果,主要取决于术前决策,医生的临床经验,规范操作,临床技能与智慧的发挥,因此,医术与艺术,学术与文化交融,方能激发医生的潜能,体现出美的工作旋律,才能感受到医疗工作的快乐。

6 真正理解与正确应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体系

以Ilizarov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骨外固定技术,将时间一空间(外固定器械构型的改变),成为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去调控,体现了时空哲学观。多种动物肢体的牵拉试验与临床实践证明:血管、神经、骨与软组织,都能在牵拉下再生。组织再生的机理是:组织受到持续牵拉后局部的潜能细胞被激活,干细胞也发生凝聚,首先出现微循环重建,而后出现组织再生,称“牵拉组织再生技术(distraction histogenesiS,DH)”。

Ilizarov技术体系的正确应用与新近研究,开辟了小儿重度肢体残缺的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新纪元。这一正确应用,对重度四肢残缺的治疗效果出现了革命性变化。遗憾的是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与专科管理模式、学术牵引力、骨科发展导向,不利于这个简单、有效、医疗费低的治疗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在骨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理念主要是减少了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减少了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和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康复所需要的时间。但FTS到现在毕竟才有20几年的历史,在发展,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 如何正确理解FTS的概念

FTS容易被误认为一门新兴学科,从而被误解为与传统骨科手术相对立。从各项围手术期措施来看,除了微创技术与手术直接相关外,并没有引进新的技术、手术器械,以及手术方式的改变等。事实上,FTS的主要机制是控制整个围手术期患者的应激反应,并通过微创技术减轻手术所致的创伤应激反应。而过度的应激除可导致疼痛外,还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促进分解代谢、诱使骨质疏松,这一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以及降低免疫功能、加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负担,诱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所以应激反应决定了骨科患者的预后。Husted等在关节成形手术中应用了FTS技术,在不增加再入院率(3~5%左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前提下控制了应激反应,加速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为住院时间的长短是FTS的主要绩效指标之一,但缩短住院时间并不增加再入院率。

2 相关学科间的协作存在困难

FTS强调多学科的共同协作,这是典型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但在国内外,FTS的构成、运作管理、协作模式及诊治流程的设计和执行的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学科间的协作也存在着困难。例如,国内麻醉医师及护士难以接受患者手术前3h进食流食,仍担心由此带来的麻醉误吸风险。Noblett[1]等允许患者在手术前夜进食800ml的流食,术前3h进食400ml流食。这样既可以减轻术后胰岛素的抵抗,又可以有效的缓解由于术前禁食使患者产生的焦虑心理,同时又没有使麻醉时的误吸风险增加。然而,关于FTS的法律、医学伦理方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更是显得困难重重。

3 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适应症的问题

FTS在普通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同,在骨科的研究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涉及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等骨科择期手术,无严重营养不良和器官功能障碍的手术患者中实施,能否应用到急诊、多发骨折和感染等手术中,既是临床的需求,也是今后发展和研究的方向。Glenn和Kajsa[2]对43例怀疑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尽早应用FTS,,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这为瑞典每年大约有18000个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节约了国家公共卫生资源。Husted和Holm[3]为髋、膝关节置换的243例患者应用FTS,随访3个月后,通过对再入院率、22项患者指标和11项患者满意度参数的研究。结果表明95%的患者在5d(平均3.9d)内出院,患者再入院率未提高、满意度未下降,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使大多数患者获得很好的康复。随着对FTS理念认识的逐步深入,其适应证将逐步扩大,让更多患者受益。

4 FTS在骨科围手术期应用的统一标准

FTS应用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及时跟进的指南,这就需要不断地整合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最新研究成果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其能否真正取得与传统骨科相似或获取更佳的疗效,仍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评价来客观分析。Thomas和Henrik研究[4]表明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尽早应用FTS能使患者康复加快,尽早的进行正常生活与学习。Lene和Poul等研究表明,丹麦的骨科手术都已经应用FTS,并且获得很好的疗效。但是临床医师仍然需要理性看待FTS,既要积极的实践,也不要盲目跟风,还要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不同患者加以区别对待,应用FTS技术前,以使患者得到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权衡利弊,"择其善者而从之",对有些疑难病例,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勉强或机械的照搬FTS,往往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患者受到伤害。所以说,FTS正处于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但患者对这方面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正如现在患者普遍接受关节镜治疗关节疾病一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FTS在骨科围手术期也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很多骨科手术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能正常运动、工作、生活及学习,尤其是运动医学方面为运动员手术使其正常参加比赛。手术成功也只是完成了50%任务,术后康复更是极其重要。患者对术后功能恢复要求高,而且创伤重的患者还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这些特点决定了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的应用前景很大。虽然很多方面得到了改进,但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学科相结合的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更多的应用,革新现有的治疗模式,实现真正的快速康复外科,为患者谋福。

参考文献:

[1]Noblett SE, Watson DS, Huong H, et al. Preoperative oral carbohydrate loading in colorectal surgery. Colorectal Dis,2006,8,563-569.

篇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4-02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长出现应激性高血糖,严重的疾病状态可以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导致机体痰中的物资与能量代谢受到阻碍,且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病症结果与危重患者临床病理生理变化相一致[1]。对我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伴随应激高血糖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与有效检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从2011年0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且伴随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240例,其中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142例,均年龄(65±3.5)岁。入院前无高血糖病史患者24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病症。将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24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20例。

1.2 方法

对按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达100%;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指导,强化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3 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对我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240例患者,手术成功的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其术后血糖的有效控制率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后患者血糖的控制不如观察组血糖的控制有效,在进一步行护理干预指导的患者血糖控制率为98. 3%(118例);而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血糖控制有效患者为95例,占79.2%。对危重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行二次护理干预的血糖有效控制明显得以改善。

3护理干预

3.1 神经外科出现血糖升高原因

神经外科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年龄高以及遭受感染、摄入糖份较大直接相关联,据相关医学资料调查显示,当患者年龄大于等于55岁换上高血糖的可能性每年都会增加34%的机率[2];另外肥胖症、糖尿病等等也是产生血糖升高的因素。

3.2 高血糖症状危害性

患者伴随有高血糖症状首先表现的是身体机体功能的降低,严重影响身体免疫力功能,导致吞噬细胞的吞噬杀手功能下降,并且微生物会在高血糖环境下快速的生长繁殖,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现象,严重的危害生命。根据医学资料报告显示,当人的体内血糖水平高于6.0~8.0mmol/L的非糖尿病缺血性中风患者住院病死机率会增加3成以上,且会直接毒杀脑细胞[3]。严重高血糖患者导致全身浮肿,甚者身体各个功能器官衰竭,直至危害生命。

3.3 血糖控制护理措施

采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测定,对患者进行指端取血前的皮肤消毒,待干后进行血分抽取,针深2~3mm,且血样成血珠豆里大即可;最高可取33mmol/L,高于则不准确[4]。根据医院实验室利用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值监测实验资料结果显示,快速血糖仪进行血糖值监测具有准确性,可以在控制血糖中使用。医学上,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最有效的药物。神经外科患者手术救治中,患者是不能进食任何食物的,当患者出现昏迷、感染以及器官功能衰竭时,进行静脉滴注强化胰岛素措施,保障血糖水平在7.0~11.5mmol/L之间,且进行1h测1次血糖调整,直到患者血糖水平稳定,可进行2h测1次血糖。如果胰岛素滴注速度改变,需重新进行血糖测试时间,当血糖变化速度在大于20mmol/L小于3.5mmol/L时,就需要每半小时测1次血糖。术后,医护人员需谨慎照看患者,缩短寻访间隔时间,尤其是护理人员需时刻进行患者血糖指标注意,做到1h测1次患者血糖,增加病房巡护时间,防止患者术后出现低血糖现象。根据相关医学资料报道,神经外科患者强化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若持续进行胰岛素输入,就会很大机率的造成患者低血糖的现象,但是总结两年的治疗经验发现,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复患者与反复低血糖发作患者相比较神经、心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都差别。所以,在滴注胰岛素的同时应该滴注糖和营养,定时进行血糖检测,以免发生低血糖现象。

3.4饮食护理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留置鼻胃管。根据病人胃肠功能状态,制定饮食计划。胃肠功能应激者,予静脉营养。胃肠功能恢复者,及时鼻饲流质。本组病人血糖升高在10 mmol/I 以下时,由营养师调整饮食,配以糖尿病匀浆鼻饲,效果满意。其余血糖在10 mmol/L以上,在饮食护理中,须禁止甜食、果汁、米汤,以防血糖升高过快。更重要的是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并加以调控。

3.5 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糖尿病病人易发生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下尿路感染及伤口感染。因此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伴应激性血糖增高时,早期应做好呼吸道的管理,预防肺部感染。气管切开者做好伤口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留置尿管者做好尿管护理,预防尿路感染。 根据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可知,神经外科病人为深静脉血栓的高危病人。神经外科手术后静脉血栓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外科手术的平均发生率。持续的高血糖对血管内膜的影响,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主张尽量不在双下肢静脉输液及股静脉置管输液。对昏迷、偏瘫、活动无耐力者,须做被动活动、穿弹力袜、气压泵治疗。以上物理措施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活动无耐力病人,可协助病人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转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以便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4 结论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应激情况下会伴随着高血糖的困扰,并且严重的高血糖现象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可能带来感染,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应该进行血糖控制措施以及护理降低血糖,并定时进行血糖检测。但是,目前,根据医学资料调查显示,胰岛素滴注有利于降低血糖指标,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因此,强化胰岛素治疗以及护理有利于改善人体功能免疫以及代谢,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学习。

参考文献:

[1] 冯爱仪,陈容,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护理质控[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年11期

篇9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钢板螺钉内固定为主,但对于不同的骨折特点可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器材。黄少峰等[5]在用2枚或3枚克氏针治疗35例患者中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例,1 例伤口感染二期愈合;本组35例全部如期骨性愈合。术后X-ray检查结果:优,远近骨折端解剖对位,肱骨头无旋转、无倾斜。杨勇等[6]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9例患者,平均住院16d,随访5~60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9个月,平均14个月,按Neer标准[1]评定肩关节功能:优23例, 满意19例,不满意5例,失败2例,优良率85.7%。庞瑞明等[7]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按Nee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13例均优良。孙贻忠等[8]交叉螺纹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2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采用Neer的百分制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14 例,良8例无固定失败和感染发生。张志成等[9]用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获随访4~36个月,平均2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20°(80~160),外展110°(80~ 150°);后伸45°(30~ 60°)。肩关节功能优8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固定失效,螺旋内固定器无退钉;术后肱骨头无坏死征象。大量研究表明[10-12]: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2 术后康复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处理方法总体分为两类,即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13-14]。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所有并发症中,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最高,除了和手术导致创伤及疤痕形成有关外,术后缺少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术后第2d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同时进行手和肘部的主动运动。术后1周开始肩部的被动关节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的被动活动度,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不可求快,循序渐进,被动活动后冰敷20 min。至术后6周时患者的外展、前屈主动活动常常可达90°以上,并可进行一定的内旋和外旋运动。术后6周时复查X线片,如有骨痂形成,表明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此时可加大各个方向的肩部主、被动运动,注意主动性训练肩部肌肉的肌力; 至12周时,患者肩部的功能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在训练过程中,患肩可能疼痛,可口服药物、超声波导入扶他林乳胶、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缓解疼痛; 如疼痛不能明显缓解应减轻运动量,必要时暂停。

转贴于

3 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因素

肩关节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稳定性,而稳定性是由肩袖的完整性所决定的。在早期处理骨折的同时,积极修复撕裂的肩袖或关节囊极为重要;有些骨质疏松症病人,尤其是伴有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对预后的影响亦比较明显;术后早期持久的康复治疗对肩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15-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平均年龄延长,社会活动不断增加,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治疗较困难。以往采取传统的复位加外固定治疗,固定时间长,且不够稳定,固定期间易发生再次移位,或发生各种并发症,给病人带来痛苦。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法让肱骨外科颈有移位骨折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并发症,同时保证愈合后关节的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2-496.

[2]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67.

[3]Neer CS 2nd Dispiaced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II.Treat2,ment of three-part and four-part displacement J Bone JointSurg Am,1970,52:1090-1103.

[4]张 健.AO重建钢板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6):404-405.

[5]黄少峰.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固定治疗[J].海南医学,2002,13(8):29-30.

[6]杨 勇,骆艳红.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J].四川医学,2004,25(8):907-908.

[7]庞瑞明,盛朝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6).

[8]孙贻忠 王旭东,刘峰之,等.交叉螺纹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J ].中医正骨,2001,13(8):52.

[9]张志成,孙天胜.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16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3):311-312.

[10]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58-193.

[11]吕淑霞.过顶上举位自体牵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12):39.

[12]彭海州.II、III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7(2):175-177.

[13]刘擎国.功能锻炼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3,16(2):115-116.

[14]刘现景.斯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J].中医正骨,2002,14(12):16.

篇10

目前,我国神经外科学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仍需神经外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以获取更大的进步[1]。进入21世纪, 转化医学理念诞生,本文着重阐述了转化医学在微创神经外科、显微神经外科及经典神经外科3个阶段中的发挥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微创神经外科是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将成为神经科学和神经外科临床之间沟通的桥梁。

1 转化医学理念

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逐渐积累,医学的专业分化越来越具体,每个医学专业学科仅接触疾病的一部分。从事某一专业的医师很容易受其专业限制,忽视和割裂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医学问题。使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各自独立进行,缺少交流,导致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20世纪末提出的转化医学理念,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各自为战的局面,在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沟通桥梁,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新发现和新成果迅速转化为临床上新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手段, 转化医学缩短了"从实验台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的过程,推动了医学的全面发展[2]。

2 转化医学理念在微创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2.1微创神经外科是实施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 微创神经外科是沟通基础研究与神经外科临床之间的桥梁,是实施转化医学的技术平台。微创神经外科改变了传统颅脑手术的模式,利用脑功能监测系统和脑解剖定位系统,如微骨窗开颅、脑功能MRI导航、神经内镜、个体化脑沟入路( individually designed trans-fissureapproach)等,进行颅脑手术,从脑解剖保护提升为神经功能保护,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使颅脑手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术中应用荧光造影( fluores-cence)技术,确定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切除术及烟雾病手术后的血管通畅状态;应用超声波对脑和病灶进行解剖定位;应用运动诱发电(motor evoked-potentia,l MEP)、皮质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 mapping,ESM)和体感诱发电(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SEP)对脑干手术、大脑皮质和脑神经连续进行电生理监测,对手术操作可能损伤脑皮质功能时,及时进行预警。

微创神经外科正在向细胞水平发展,将实现治疗学的最大突破-基因治疗,用相对简便的方法治疗众多基因变异和缺陷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操作,实现自动操作、自动识别、自动调整,精确地完成各种操作程序。转化医学的理念将继续推动神经外科的发展。

2.2利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实施转化医学的研究方向

2.2.1神经疾患基因治疗 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是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更重要的是在分子水平寻找治疗、预防疾病的方法。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称之为细胞分子神经外科。目前已明确为基因遗传病的神经系统疾病有Lesch-Nyhan综合征、溶酶体储存障碍(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Sandhoff综合征、Mucopolysaccharidosis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脑海绵状血管畸形等。①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全部基因置换。该治疗方法用以矫正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病变,如酶的功能障碍等。应用全基因置换治疗酶的功能障碍时,要求神经干细胞能够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病毒载体系统能够在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中无毒性长期基因表达,使用正常的等位基因进行基因置换,这样可有效地消除中枢神经系统中由于单个基因隐性突变引发的疾病显性表现。②脑肿瘤基因治疗。选择性表达毒性基因,这种基因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的溶解坏死,抑制肿瘤生长,具有特殊的抗肿瘤效应, 杀灭肿瘤的同时不损害正常的脑组织。与传统肿瘤治疗方法相比,基因治疗配合手术、放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③恢复中枢神经系统特定位置细胞功能的基因治疗。该方法用以恢复特定的神经细胞的亚细胞群在神经退化过程中丢失的功能。把病毒性载体介导的治疗基因转移到大脑定位置的神经细胞的亚群,对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进行严密的调节,可用于特定部位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恢复性治疗。移植基因改变的细胞或者胚胎性的移植物,产生特殊的生长因子或神经传输,恢复因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的神经功能缺失,如Alzheimer病和Parkinson病的基因治疗。④脑卒中的基因治疗。脑卒中,导入治疗基因能够保护缺血损伤的神经细胞免于死亡,控制不同脑内炎性调节因子表达的基因。3~5w的基因表达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正常修复缺血性疾病,可以达到治疗目的[2]。

2.2.2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 神经干细胞的用途主要有: 充当基因治疗的载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及损伤的神经细胞的替代疗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替代因疾病或损伤而缺失的神经细胞,对于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神经干细胞具有显著的特点,能够重复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大量子代细胞,具有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目前,医学上已经能够实现在人体外神经干细胞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增生能力,但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的再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的空间还很大。

2.3国内转化神经外科学现状

2.3.1基础与临床研究体系初步形成 转化医学提倡建立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与神经外科临床多学科的合作。以脑血管病为纽带,整合神经内科学、放射学等多学科,组建脑血病诊治中心,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国外合作开展合作研究,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学术水平。

2.3.2建成微创神经外科平台 在国内率先建立微创神经外科平台的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系与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开展脑血管病、胶质瘤及脑认知功能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效,转化医学的优势初步显现。

3 结论

转化医学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能够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方法,我国的神经外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微创神经外科这个技术平台,广泛应用转化医学理念,打造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现代神经外科学。

篇11

专看一类疾病,甚至是一种疾病,自然容易积累经验,于是形成专家,自然得心应手。病人经专家诊治,也必定好得快。不过得有个前提,就是病人生的必须是专家专长的那种病,如果不是,那就麻烦了,专家看了也不得要领。偏偏人生的病却常常有这情况:病的早期指向不明,上腹部痛,可能是胃病、胆囊炎,也可能是心绞痛,即使到了后期,心脏的病可能源于肺,昏迷可能因肝硬化引起。找哪位专家看好?还有不是病的 “病”,比如说头痛,几乎是人人都曾有过的体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既不是大脑炎,也不是脑溢血。若不是感冒,则只是紧张或是 “不开心” 引起的,也就是心理的、社会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CT自然是查不出的,神经专家也未必精于此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生们越来越重视的是细胞、细菌、病理、药理等,而逐渐地远离病人,病人的想法、感受、痛苦被忽视。在一些医生的眼中,病人只是一个疾病的载体而已,医生只看 “病” 不看 “病人” 了。大量的老年性、退行性疾病事实上无法治愈,需要的是持久的医学照顾;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更需要持续终身的医学照顾。只看病,不看病人的 “失人性化”医疗,自然与之相悖,于是医患之间便难和谐。

医学应如何回到治疗 “病人”,甚至照顾人的健康的途径上来?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了一种新的医学形式,这种医学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为一体,在临床医疗中不强调分科,全科医生能处理内、外、妇、儿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疾病与健康的影响。除了治疗疾病外,还关注疾病的预防、病后的康复,乃至病人家庭的健康问题。许多国家便将这种医学称为“家庭医学”,而从事这种工作的医生则称为“家庭医生”。

家庭医学、家庭医生,实在是一个很温馨的名词。医生可以看一家子人的病,必要时也可上门服务,从爷爷的心脏病,奶奶的关节炎,儿子工作繁忙缺少运动,儿媳月经不调,到小孙儿的营养问题,都有关照。有病治病,没病预防,自然大受欢迎。若是发现大病、重病,家庭医生也会立即安排转诊,而且他们对各大医院、各位专家熟门熟路,几乎不劳病家费神,他们已经为你约好接受转诊的专家。日子一久,也就成了一家人的朋友。

篇12

臀肌挛缩于1970年被首次报道,是一组以髋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据文献报道,该病的发病率在1‰~2‰,中国发病率略高,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臂部肌肉注射有关,也可能与病人的自身筋膜纤维化有关。目前认为,感染、遗传、免疫、瘢痕体质等各种因素均与该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我自2011年开展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以来,已收治各类臀肌挛缩病人200余人。

认识臀肌挛缩

臀肌挛缩症的典型临床症状包括:①走路时步态呈“外八字”,也就是俗称“鸭步”,同样的路程会比正常人觉得下肢累,甚至酸痛;②跑步时只能小幅度跑动,大幅度跑动时会呈跳跃状;③不能双膝并拢下蹲,足膝部需向外划一个圈,才能蹲下,甚至蹲到最低也不能并膝,双腿分开,足跟不能着地,像青蛙腿一样(挛缩严重的表现);④下蹲时可以摸到臀部有被绷紧的“条带”,并且伴有弹响声;⑤坐位时,双膝不能并拢,不能翘“二郎腿”;⑥臀部呈板样,或局部明显较尖或塌陷;⑦双下肢不等长,走路跛行,脊柱侧弯(这是双侧不对称挛缩的表现)。

很多臀肌挛缩症患者在年幼时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正常肌肉组织会随着身高增长而慢慢增长,但挛缩的纤维却保持不变,以至于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挛缩的组织与正常肌肉的粘连也更重。如果两侧臀肌挛缩严重程度不一样,挛缩较重一侧的牵拉会导致使骨盆倾斜,时间久了,会造成代偿性脊柱侧弯,对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症状严重者,微创手术疗效佳

对挛缩明显、临床症状突出的臀肌挛缩患者而言,手术松解则是最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臀肌挛缩组织部分切除术、挛缩带切断术、臀肌肌腱“Z”型延长术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彻底暴露及松解挛缩组织,但存在创伤大、瘢痕长(6~10厘米)、出血较多,以及可能发生血肿形成、坐骨神经损伤、外展肌无力等并发症的问题。

近年来,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已逐渐成为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主导术式。临床对照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术相比,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创伤小(伤口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术前:坐位时无法翘“二郎腿”,下蹲时双腿无法并拢

术后:正常

专家简介

程飚

篇13

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又称慢性疼痛或中医跌打损伤,它是当今医学界最难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之一。长久以来,医学界对它的发病原理、机制、传导征象等存在巨大的认识偏差,产生了许多错误理论,滋生了许多流派和学说,而治疗效果又极其不理想,使该病成为了最常见、最普遍、最无奈、最长久的全球性疑难病。

回顾上世纪以来,“软性学说”与“骨性学说”的争论与发展,最终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提出和椎间盘切除手术的部分成功(1934年Mixter医生首先提出),使得全世界医学界高度重视并认可“骨性学说”为主流学派,近八十年来,全世界骨科,疼痛科及少部分中医几乎把腰腿痛的病因不加鉴别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同起来,进入了一个全面统治腰腿痛的“椎间盘王朝”。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上海出现一位挑战世界性错误的大学者一宣蛰人,他研究发现,椎间盘切除手术的近期疗效不甚理想,远期疗效极不理想,术后残余痛无法解除,术后综合征比例甚高,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症状体征严重不符,椎间盘突出95%以上与腰腿痛没有必然关系,椎间盘突出致痛理论受到极大怀疑和挑战。

宣蛰人先生认为椎管外广泛的软组织损害,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全身慢性疼痛,才是真正的主要的根本病因。

宣蛰人从1954年到2008年的54年间,潜心研究人体头颈肩背臂腰骶臀腿软组织疼痛,通过超大量的临床研究(软组织松解手术6700多例、银质针治疗6000多例、强刺激推拿40000多例),在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展机制、病理学、征象学(旧称脊柱相关疾病、经络传导)、诊断与鉴别诊断学、治疗学、预防医学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卓越的成就,最终形成和创立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该学说颠覆了西方医学近百年的错误理论,了“椎间盘突出症王朝”,批判了“骨质增生压迫致痛”谬误,否定了百余种阴差阳错的诊断,又广泛深刻地阐明了旁系多学科的多种疑难症状体征,极大地帮助提高了其他学科的鉴别诊断水平。

2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重要贡献

2.1无菌性炎症学说宣蛰人先生创用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从而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当今仍占主流地位的机械性压迫致痛学说(骨性、椎间盘性神经压迫学说),奠定了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此学说有病理学、手术解剖学、临床治疗学等作坚实基础。

2.2鉴别与分清椎管内、外致病病因宣蛰人先生于五十年前首先提出,必须分清椎管内、外致痛原因,五十年研究统计,单纯椎管内病因仅占总病例的3%,椎管内外混合型占5%,而绝大部分(94.7%)属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导致疼痛。

宣蛰人先生创用了极具鉴别意义的“腰脊柱三种试验”和“颈脊柱六种活动功能结合推拿检查”,简化和更精准了椎管内、外的鉴别诊断,在多数情况下,减少甚至取代了CT或MRI的检查(肿瘤、外伤、脱出物、脊髓病变等极少数情况下仍需CT或MRI)。

宣蛰人先生这一惊人发现,警醒手术医生严格掌握椎间盘突出切除手术适应症,减少手术伤害。

而当今医者,普遍将椎间盘切除手术指征放大十倍以上,多为经济利益驱使而故意所为,其错误手术潮流尤如洪水猛兽,甚为悲哀!

2.3压痛点确立与完善宣蛰人先生创用了手术中发掘出来的,经病理检验,银质针和推拿疗效验证的一系列规律性压痛点,并将此作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全面取代传统的西方医学“激痛点”、“扳机点”和中医学的“穴位”。

1962年起,宣蛰人先生即绘制人体软组织压痛点分布规律图和十大检查部位。1972年该图表发表于国内杂志,迅速传遍全世界。1989年9月,美国著名疼痛医学学者Simons在北京与宣老相见,惊赞宣氏理论和压痛点多在肌骨骼附着处的观点,共同承认宣氏理论和疗效已超越西方30年以上。Simons于数年后受宣氏影响而修正激痛点部位和部分观点。其他学派已效仿和修改该图,影响至今。

2.4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旧称脊柱相关疾病)宣蛰人先生发现了软组织无菌性炎症除引起疼痛以外,还常会并发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紊乱,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等多系统功能紊乱及中医学的肾虚、三阴病、三焦病、经筋病等。

它们具有与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病科、胸科、心血管科、骨科、腹部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男性科、妇科、计划生育、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口腔科、中医内科、中医骨伤跌打科、中医妇科等疾病中一些征象和体征(或症候)完全相同。通过软组织损害性原发病((性))灶的彻底治愈,可使并发的上述紊乱的诸多临床表现不治而立即自行消失。

宣蛰人先生提出的软组织损害相关征象(旧称脊柱相关疾病)这个科学性诊断的问世,为临床各科(包括中医科)对其所属疾病的诸多功能紊乱(包括复杂不解的临床表现等)提供了一条提高诊疗质量的新途径。

2.5原发病灶与继发病灶理论宣蛰人先生研究发现,软组织损害病灶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只有首先治疗原发病灶后,继发病灶才能减轻或不治而愈,宣氏又进一步阐述人体软组织损害疼痛后形成局部代偿和系统补偿调节的机制,会出现各种软组织传导反应,失平衡补偿反应,类似于《黄帝内径》中的经络、经筋传导路线。其原理、内容已涵盖和超越“生物力学平衡学说”、“神经传导学(习)说”等,极具临床诊断治疗意义。

2.6三大治疗方法宣蛰人先生创用了针对软组织损害而设计的定型松解手术、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疗法、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三种特殊疗法,其疗效方面取得了95%以上的远期治愈率(随访观察5~33年未复发,俗称“断根治疗”),全面取代目前流行的仅针对椎间盘所作的各类手术和微创疗法以及各类非手术的镇痛疗法。1981年,宣蛰人先生宣布已改克慢性疼痛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已超前西方医学界近30年。目前,全世界疼痛界的研究与治疗还停留在镇痛层面,离宣蛰人先生的治痛高层面还存有相当大的距离。

3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与作用

宣蛰人创立的软组织外科学以其严谨的科学性,丰富的创造性、巨大的实践经验、大繁至简的实用有效性、高瞻的预见性而昂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其210万字的鸿篇巨著已成为世界疼痛医学界的经典著作和最高权威,在此之前,已有多位著名学者诚肯地赞誉《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是当今世界治痛“圣经”和法宝,宣蛰人对软组织疼痛的临床研究和压痛点诊断的准确性,远期疗效性堪称国内第一、世界前列。

当今医学界对疼痛的研究还大量集中在基础研究上,以动物实验为主,而疼痛感觉的丰富多样性只有人类才能完整表达,宣蛰人先生坚持必须以人体

研究为重即临床研究为主才能正确研究方向。宣蛰人先生独树一帜,用超大数量的人体大型松解手术作临床研究(人道治疗性6700多例,特殊年代产物)从而获得惊人发现和创立了伟大真理学说,这一功绩全世界无人能比。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世界疼痛医学界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为现在和未来的疼痛医学研究(和)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临床多数学科未明的相关征象都与软组织损害关连,宣氏发现并归纳出多系统多学科相关征象的发展与演变规律、诊断与治疗方法,这对未来其他学科疾病的分类、分诊、重新命名和鉴别诊断等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更使其他学科之疑难病诊治水平极大提高。

宣蛰人先生对主流医学的纠错和伟大的创造是对世界医学不朽的贡献,他当之无愧是软组织外科学之父,是疼痛医学鼻祖和奠基人,是世界医学的一代伟大宗师!

4 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发展前景

因从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骨性学说主流派的反对等原因,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曾遭遇不公、排挤、剽窃、篡改。宣蛰人与夫人韩惠珍及其弟子们英勇顽强,不屈不挠,以下地狱勇气和殉道者精神、历经五十多年磨难,终于创立,发展,完善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

今天,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在国内疼痛医学界和中西医骨伤界极具盛誉,无人不知,并快速在世界多国传播,被多国学者认可、推崇、应用。

4.1学术组织与培训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推广和人员培训活动,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中心,筹建了《宣蛰人软组织疼痛医学研究学会》,宣老生前指定的学术接班人赵毅教授带领众宣氏软外精英,在世界多国进行推广、交流,培训了众多骨伤、针炙医生,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疗效。

香港澳门地区的推广培训活动已积极开展,望众专家和学会大力支持,为提高港澳中医骨伤、针灸、推拿、整脊、康复等工作人员的诊治水平而共同努力。

4.2临床应用前景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虽然来源于手术,但更多的临床应用是诊断、推拿、银质针。软外的临床效果,陕速、神奇、持久,与其它疗法比较有极大的对比优势,易被医患双方接受。国内早已进入医院和众多私家诊所。港澳地区因受法律限制(不允许皮肤麻醉),必须改进银质针技术,现在上海已研究出新式内热针,基本可无痛进针,加热效果持久良好。可以预见,软组织在港澳地区的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