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建议二:积极为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提供土地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工程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本着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在提供土地支持的同时,把好节地关,做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
建议三: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特别是增加对提高耕地质量的资金投入。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反哺农业、反哺农村、反哺农民的“民心工程”,对改变农村的整体面貌也有很大作用。这就要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复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进一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将土地整理专项资金向基本农田整理倾斜,相关配套资金主要投入到基本农田和粮食主产区。在充分听取群众对规划设计等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抓规范化管理,在资金、前期工作、招投标、工程监理、工程审计等方面严格把关,使土地整理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建议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新农村建设中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包括搞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建立完善基本农田监管体系等。要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严把规划关,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规划审查,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一律不予报批。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业用地,严禁违法违规占用、毁坏农田。
建议五:加强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行土地巡察制度。执法监察队和基层国土资源所每周应对所管辖的区域至少巡查一次,对农村土地违法案件易发地段实行重点巡查,以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把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重点严肃查处利用审批宅基地乱收费、乱罚款等侵害农民利益、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同时,在坚持征地补偿直接支付的基础上,确保征地补偿及时、直接发放到被征地农民手中。研究制定规划区内的区片综合地价,积极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对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到位,安置责任和措施不落实,引起群众上访且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暂停建设用地审查报批。
传统的农耕时代,已经是遥远的过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则显得格外重要。而现代农业就是要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改造中低产田,加快农业标准化种植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推行农业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人所共知,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和重要的生活保障。因此,稳定并完善土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的必须选择。
但是在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45亩的关中地区,要依靠这点儿土地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破解这道难题就必须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依法加快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也就是说每个家庭所分得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名义上仍然属于这个家庭,这个家庭可以将这个经营权进行流转,从而获得流转经营权带来的相应收益。流转后的土地可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连片种植,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承包流转后的集中连片土地的农户可以靠此实现生活宽裕。这样既稳定了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确保了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户的基本生活,维护了农村稳定,也为这些农户离开土地从事其他产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实施现代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要依法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首先是进行土地规划(主要用于现代农业)。按照土地自然形成的条块,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由自然形成的整片土地的各村民小组共同协商,对该片土地整包规划,整包开发利用。规划利用要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对该地区的整体规划。其次要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推进。整包规划的土地,其承包经营权在相关农户,要引导、宣传农户自愿参与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对自愿参与流转农户的土地要按照其亩数和土地品质及近几年来土地收成情况,合理估测全年粮食产量。在此基础上,协商每年有偿的粮食数量或按每年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折合的现金数量。并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合同中除了有偿流转的条款外,还要加上如果需要帮工优先从流转农户中选用的条款。对不愿意参与流转的农户可在其他地块与愿意的农户对调土地。再次对流转土地进行招拍。按照该片土地的规划,公开对流转土地承包开发权进行拍转,拍转对象不限定在该片土地所属的村民小组内,但是在同等拍价的情况下,流转土地的农户具有优先权,其次是村民小组内的农户,然后是行政村内的农户,最后是行政村外的农户或其他自然人。拍转期限以10年为宜,最少5年,这便于竞拍者作长期投资,作长远打算。
同时,要着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此,首先要科技包扶。各地县政府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为整包开发的农户提供全程的科技支持,明确专人包扶,免费检测土壤成分,根据土壤成分提出粮种配方,同时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施肥配方、施药配方等,使整包开发的土地能够按照农业标准化种植,确保粮食生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其次要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关中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农民是靠天吃饭,能够灌溉的土地有限,而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形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政府要在资金和政策上,支持整包开发农户,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兴建集雨水窖设施和采用节水灌溉设备,把整包开发的土地变成旱涝保收的粮仓。其次,要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减少务农人员的比重。要切实兑现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鼓励整包开发的农户积极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作业速度和水平,减轻农业劳作的强度,为深度开发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也为逐步减少农业人口提供有力的物质支撑。这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民增收是目的
党的农村政策只有一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陕西省出台的一系列劳务输出配套政策,积极组织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对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要认真进行登记,要根据性别、年龄、特长和劳务输出愿望等进行分类造册、登记在案,同时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以便有组织地实施劳务输出工作,确保每户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有一至两名劳动力转移输出出去。这里要注意:年轻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在外省、在沿海地区,年纪较大的人劳务输出的去处重点应该放在就近的关中城镇。因此,关中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出台有关政策,即本辖区的各单位在劳动用工上要优先使用本地区的劳动力,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岗位要优先安置流转了土地使用权的农户。这对确保农村的成功和未来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要积极开发公益型岗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关中地区有中心城市8座,建制镇405个,城镇化水平达到40%,这为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从关中城镇群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城镇存在脏、乱、差的状况(尤其是背街小巷),绿化覆盖率较低,城镇管理水平较差,人居环境亟须改变,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因此,各级政府要建立目标,健全机制,确定专人,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取得长期效果。那么这里面可开发的公益型岗位一定不少,除了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外,应该主要用来解决农村愿意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农户的就业问题。城镇道路的养护、绿地林木的种养护,也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安置流转出来的农户。同时城镇里面的大商场、大饭店、大宾馆也有农民工可干的工作,有关部门不妨有组织地进行开发用来安置这些农户。
另外,围绕关中城镇群,开展“一村一品”工程。“一村一品”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狠抓农村经济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关中农村要立足关中城镇群,树立配套城镇、服务城镇和城镇人的思想,开展“一村一品”工程。首先政府有关部门既要掌握城镇群需要什么配套、需要什么服务、城镇人需要什么服务,还要掌握农村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文化民俗资源等情况,取长补短,引导、开发、培植、服务于城镇群的“一村一品”工程。比如:根据城镇人的饮食需要,培植种养业,养猪、养鸡、养肉牛奶牛、养兔子鸽子、养鱼蟹虾青蛙等,种植杂粮、豆子、蔬菜、水果等,当然培植种养业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这样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一村一品”工程才能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成为农民致富的一个渠道。还可根据城镇人对改善环境的需要,培植花卉苗木业,用花卉盆景装点装饰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根据城镇人的文化旅游需要,培植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生态农业游、瓜果采摘游、农耕体验游、民俗文化游等,并配套以品尝农家饭菜,使城镇人节假日有个好去处,农民有个好收入。当然,也可根据城镇产业发展的需要、基础建设的需要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开发培植“一村一品”工程。总之,要下大力气、想方设法开发“一村一品”项目,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整治村容乡貌建设生态家园
农民生活质量如何,与农村卫生环境不无关系。因此首先应重视做好村庄的远景规划。建议关中各地的县政府,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划,结合村庄实际,帮助村庄制定高起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村庄建设的目标和蓝图,是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因此,也应该成为全体村民共同的念想。这是建设整洁美好家园的前提。
其次要抓好村庄道路的硬化。农村道路大多是土路,一遇下雨下雪就泥滑不堪,不仅影响老百姓的出行,进而影响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也直接影响村容村貌。因此,硬化村庄道路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目前,政府出台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补贴政策,但对某些农村而言,自筹部分仍然有困难。这就需要村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以资源换资金解决这些难题,推进农村道路建设,为建设整洁家园奠定硬件条件。
同时重视抓好沼气池建设。沼气池建设对解决农村生活用能、促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治理畜禽粪便造成的面源污染、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陕西省户用沼气池建设总数达到37.5万口,占到全省农户总数的5.3%,2006年又新建户用沼气池15万口,累计总数达到52.5万口。2007年全省户用沼气池建设的任务是20万口,比前几年建设总数的1/3还强。但是,仅靠户用沼气池还不能完全解决农村生活用能、粪便污染和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等问题。还应该建设规模更大、众多农户共用的沼气池,这样的沼气池不仅可以处理人畜粪便,还可以处理庄稼秸秆、落叶、瓜果蔬菜等生活垃圾。这样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供生活用能,还可以为生态农业提供有机肥料,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有关部门不妨就此加以研究,进行示范试点。
另外要积极开展绿色家园建设。目前陕西省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的以庭院、村庄、路渠绿化和村周一片林为主要内容的“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已经启动,102个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全部完成。关中地区未纳入试点村的村庄,应该参照试点村的作业设计方案,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特点,制定“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方案。庭院林木应以果木为主,配以花草等观赏性植物。村庄应以观赏性林木为主,并点缀必要的花草植物。路渠和村周应以用材林木为主,即可获得经济效益,又可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绿化所需的种苗应统一供应,管护可实行村庄绿化与路渠、村周林木捆绑式责任制,林木收益与管护效果挂钩的办法。
二、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切实搞好标准化生产。 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县场,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增值的重要途径。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在资金、土地、信贷、税费收取等方面提供支持,进一步培强做大现有龙头企业,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和工商户到农村建基地、搞开发,着力打造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县场竞争力。通过引导和协调,进一步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合体,实现生产与加工的有效对接。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通过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起从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到食品加工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农产品的县场准入制度,确保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提高各类农产品的县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合水县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情况
合水县位于甘肃东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9乡3镇,5个社区居委会,80个行政村,4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9万人,总土地面积2941.79平方公里。全县现有贫困乡镇6个,重点贫困村64个,贫困人口5.1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0%。依靠金融贷款,扶持和发展壮大农业及农村经济,对于促进本县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的实施和农业发展银行受业务职能定位的限制,农村信用社已发展成为支农的“主力军”。自2001年以来,合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力开展“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信用农户”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截止2006年底,已完成2.7万农户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农户经济档案2.5万户,评定农户信用等级2.1万户。创建信用乡(镇)2个,信用村24个。授信总额达20000万元,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32921万元,余额达22652万元(见表)。
合水县农村信用社历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情况表
(单位:万元)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加,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国有银行重心上移,农村信用联社“一农”难支“三农”。按照集中化管理的要求和效益原则,工、中、建、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重点逐步向大中城市转移,相应撤并了县级机构网点,服务功能齐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上不介入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金融机构绝对数量明显减少,导致目前县域能为农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孤军奋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弱化的问题日益显现。
(二)金融信贷服务功能锐减,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但银行普遍缘于信贷权限上收、风险与收益的欠均衡等因素影响,将信贷投向聚集于大中型企业、优势产业,而放弃亟待融资投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民营小企业,加之邮政储蓄量的大幅增加带走大量资金,使金融信贷服务功能锐减。截止2007年4月底,合水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343.5万元,比年初增加10344.5万元,贷款余额52082.2万元,比年初减少4621.3万元,存差28222.1万元,按存贷比75%计算还可投放21166万元;县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存款余额33474.2万元,贷款余额16901.2万元,存贷比仅为50.5%,同时根据调查发现辖区的贷款仍将减少,上存还会增加,农村资金持续外流。
(三)金融部门服务手段单一,政策性金融支农弱化。随着农村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趋向多样化。但国有商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能未充分发挥。目前,合水县仅存的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作用乏力,亟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同时,农村金融部门缺少服务品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低下;保险业对农业的介入程度低,在农村仍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四)金融机构门槛过高、农民贷款难等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底子薄,历史包袱重,在银行贷款的陈账、滥账多,农民拥有的土地、房产等财产均不能用做抵押,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品,形成贷款难;加之银行资金运作考核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相适应,造成农业生产资金的青黄不接,农民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致使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放贷条件,出现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贷难”的尴尬局面。
三、县域金融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县域金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结构,统筹考虑、协调推进,构建一个分层服务、互相补充,又适当竞争的多元化金融体系。
(一)要提高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服务水平。
首先,要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分支机构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县支行要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培养和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这一庞大的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服务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其次,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直接服务于农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立足实际,进行重新定位,拓展业务范围,强化政策性银行职能。要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金融支持任务承担下来,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基本贷款支持,发挥主导作用。农业银行的城市化导向和业务转移不应成为其忽视农村市场的借口,应本着“反哺”农业的角度,自主地对农村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进行支持;要在加快金融风险防范的同时,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健全县域金融服务网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增加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使其全面担负起政策性金融的责任。
其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在深化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思想,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和层次,在继续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将信贷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改变以前业务单一的局面。就合水县实际而言,主要是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现有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县域金融机构在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支持力度外,还应围绕改善农民生存和生活环境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要改善农民子女受教育的条件,特别是解决好受高等教育的资金需要,采取各种方式,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受益范围和受益渠道。要改善农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好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要逐步探索开办医疗险种、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的抵御风险能力。
(二)激励和促进更多的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县域金融良性发展的机制和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改善县域融资状况所必须的基础环节,而且需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发挥优势,通力合作,配套联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氛围,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走向良性循环。要尽力为金融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大力支持基层商业银行保全和维护债权,加大对欠、赖、逃债行为打击力度,调动基层行信贷积极性;尽快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县域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改善执法环境,支持保全,维护债权,努力把贷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2-134-02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重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这一重任,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的组织效益。“三农”问题最本质的部分是农民权力缺失,而农民权力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太低,这已成为当前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推动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然后指出了我国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现状
1.1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涵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指以依法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控制的互助经济组织。这些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社和专业联合会。
1.2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特点
(1)是农民自愿选择的合作。其组建方式都保留了农民的经营自。
(2)合作社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内部成员既是利益的共有者,又是风险的承担者。
(3)组织的目的是互利合作。合作组织对内服务于每个成员,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外统一经营,直接进入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
(4)组织成员主要通过业缘关系结合在一起,合作者之间出现明显的同业性。
2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目前,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在我国广大农村中蓬勃发展,这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农业的发展规律,而且也是现阶段及以后一个时期提高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它对促进农业成产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农业生产发展
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及时有效地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购销、资金、加工、储运等多样化的服务,在引导和组织农民进入市场,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了积极租用,是农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组织创新。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两亿多农户组织起来,真正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2.2 合作经济组织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能够为农民批量购买生产资料、降低其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推动规模经营,降低销售成本。其次,它能为其成员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增加收入的能力。同时,它能为生产提供所需的信息技术,使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这就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增加农民收入。
3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1 部导和导和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不清
一些地方对发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相当多的乡村领导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宗旨、作用缺乏认识,工作中不够重视。就农民而言,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可以通过合作组织的方式进入市场,这是造成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3.2 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阻碍合作组织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因此整体素质还远未达到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要求,这就给组织结构的改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观念保守,思想相对落后,使得技术推广较慢。因此,要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制度改革的进程,必须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3 政府的扶持欠力度带来发展欠动力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等。但相关的落实措施却没有全面到位,合作组织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农业保险服务普遍没有开展起来,地方税务部门给予合作组织的税收优惠又非常的有限。这一系列的落实措施不到位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发展的动力。
3.4 “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重公平又重效率。长期以来,合作组织一直把“公平原则”放在第一位,每个成员平等的参与管理和决策。但是,一旦这种“公平”强调的过大,必然会导致整个组织运行效率的低下,而组织效率的低下则必然会导致整个组织经济利益的下降,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因此,如何调节好公平和效率这两方面的问题,是组织管理者应优先考虑的问题。
4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建议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面对市场经济,我国农民的利益仍然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善。因此,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创新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4.1 规范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法人资格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一般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公司是以资本作为企业运营和利润分配的核心,是资本雇佣人支配劳动,是为了钱:而合作经济组织则是以“人”为核心,注重人与人的共同合作、平等,使资本服务人,是为了人。正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世界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美国的《农产品销售合作法》等这些合作立法为其本国的合作组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我国《宪法》、《农业法》等法律虽然是对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给予鼓励和支持的,但却没有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形式和登记办法,也没法对农民专业合租经济组织给予法律支持。因此,尽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迫在眉睫。
4.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为了使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发展,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国内的合作经济组织给予相当多的优惠条件。作为我国政府来讲,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定位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职能作用。要以宏观调控、服务、规范、指导和扶持为宗旨,通过政策措施、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推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因此制定和实施支持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依法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对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或劳务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对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合作组织,可以实行增值税减免优惠或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
(2)加大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1)减免合作组织注册时各种手续费用,降低合作组织的入门门槛。
2)鼓励开展对合作组织的农业保险业务。搞农业保险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致使大多数的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业务。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国家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补贴开展业务的保险公司,使其愿意开展针对合作组织的农业保险,以保证合作组织在遇到重大困难时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3)国家应在资金投入、资金安排、计划管理等方面向农业倾斜,增加国家信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各种低息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问题。
4)各级财政增加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专项资金,对合作组织兴办的项目贷款贴息。财政支农还包括支持农村生产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农村救济及其他。同时优化支农结构,增加公益性支出,明确投向,集中使用。
4.3 把握好几个原则
(1)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我国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各地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的原则。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等,都要和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市场需求以及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有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相适应。
(2)坚持的原则。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建立在的基础上,农民加入其组织后,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影响自主经营权利,不变更家庭财产关系。
(3)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依照市场机制运作。既重视“公平”原则,又要提高“效率”。
4.4 大力培养现代农民
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程,因此应当大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民组织化发展。
(1)转变农民观念。通过宣传教育、典型示范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经济合作组织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培养农民的合作意识。
(2)科技下乡,培养农业技术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高水平的管理精英,促进农民合作组织的进程。
二、经营环境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法治环境差。主要是部分地方,粮棉企业不规范改制,恶意挤占挪用农发行收购贷款;悬空、逃废农发行债务;违规责任人得不到行政、经济和法律惩处。二是信用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政府主导、央行参与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农业担保基金、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等信用平台未充分建立起来,第二还款来源保障还不足。三是办贷成本高。办理抵押贷款的抵押手续时,多部门、多环节收费且收费较高,造成企业怕贷、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这样的环境,既影响县域招商引资工作大局,又会抑制客户对贷款的需求,还会影响银行办贷的积极性。
三、功能不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从目前情况看,一是农发行的业务范围较窄,仍主要是由国务院确定的粮、棉、油收购、储备、调销、加工贷款;二是业务呈萎缩态势。国家全面放开粮棉油购销市场后,多种收购主体进入,对农发行贷款的需求相应减少,业务量也随之减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域涉及不多。目前仍局限于粮棉油领域,未涉及到新农村建设亟需要的现代农业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要方面。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还远远未发挥。
四、经营补偿机制缺陷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就目前农发行基层行情况看,地方财政保障和补贴政策不落实,会造成农发行利息或者贷款本金损失。
五、信贷风险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政策风险。农发行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需要而发放的贷款,承贷企业不能实行顺价销售而挂账,导致有的行、有的信贷员怕贷、惜贷,必然会影响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最终影响“三农”工作。二是市场风险。农发行发放的粮棉油流转贷款支持多种形式收购,但粮食全面放开后,销售价格完全由市场确定,企业未来销售价能否高于最低收购价,银企都无法预测,而且贷款不再象以前那样有财政补贴资金作保证,信贷资金潜在风险几率增大。三是改革风险。粮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挤占挪用农发行贷款支付改革成本形成的挂账、新增财务挂账未被审计认定的部分,造成农发行债务悬空,最终形成了农发行的信贷损失风险。
六、信贷载体不佳制约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较少,农发行优良客户较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还不能显现出来。二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及附加值不高,规模效应不理想。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不明确,农业发展的组织不够,农产品的特色性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特色农产品不能走向世界,不能吸引外商。对农户庭院经济发展的组织还不力,产业带不明显,农发行投资方向及载体难以确定。
据此,应完善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机制,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尽快建立政策性银行法,给农发行定位。国家应尽快确立政策性银行法,以明确农发行的法律地位,明确农发行的经营目标、业务范围、管理体制、运行规则、风险补偿等,彻底解决农发行主体地位不明确、业务标准模糊、权利与责任不相适应等问题,保护农发行的合法权益,使其有法可依、合法运行、稳健发展,充分发挥其职能。重点是要明确农发行的性质,纠正不正确的业务划分。要更改“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不准确的划分,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或“计划性”与“市场性”分类管理。但无论怎样划分业务,始终要通过落实国家粮棉油购销和储备政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农产品出口政策、科技兴农政策、发展特色农业政策、退耕还林(草)政策等来体现农业政策银行的性质,履行政策银行的职能,寻找发展空间。
二、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支农资金。一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延伸。除开展传统的粮棉油购销储加业务外,要支持农业种子工程、大型商品粮棉油基地建设、优质粮棉油产业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兴生物资源等农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关系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项目。二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延伸。可将农村的饮水工程、沼气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中西部地区的乡村通电及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等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领域纳入业务范围。三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医疗卫生投资、文化事业投资等资金管理可由农发行。四是业务范围要向支持县域经济建设方向延伸。主要是国家对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方面的投资可由农发行。
本次调研范围内共有698个行政村,其中规划62个中心村,149个基层村,现已完成了33个中心村以及86个基层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区外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做法进行了调研。从房屋建设、村庄组织、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发现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希望从中收获一份宝贵的经验,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与参考。
2.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整体滞后,并且期限较短,发展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划仅局限于城市和城镇范围内,农村规划覆盖率较低,农民建房无序进行。在编制规划中,某些地方有短视现象,规划的年限较短,势必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自然村庄规模散、小。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建房主要是以组和自然村落为单位,依托行政地域,实行沿路、沿河发展,形成了马路村、河沿村,出现了“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也有一些自然村落几户一庄,既不成线,更不成块,“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这严重影响了我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农村居民点建设管理薄弱。有些乡镇有农村居民规划点,但进居住区的少,在老宅基地翻盖多。究其原因为: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少、管理范围大,致使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和措施,各行政村的职能和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三是乡镇政府忙于招商引资、经济工作和计划生育,忽视了农村规划和居民点的规划建设。
(4)城市规划代替村庄规划,缺少农村特色。有些村庄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划农村,忽视了农村经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了城市小区,这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给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加之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特色的角度来规划农村现代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才能使规划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趋大攀比,实施困难。某些官员急于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政绩,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经济实力,盲目攀比,超过了农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规划只有立足现有的基础,以不增加农村负担为前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把规划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3.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十分必要。一是要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把“实施村”的村级规划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六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3.2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生产是其关键所在,应将其放在首要位置。而改善生活则是新农村规划之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对于新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实事求是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则可以一方面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要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两者之间的统一,不能够将发展农业生产与改善农民生活两者之间教条的割裂。同时,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时刻将规划的受益体落在农民身上,要能够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能够积极的听取农民的心声,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3.3稳步推进、统筹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立足现状,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依据不同农村类型,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对于有经济实力、有改造条件的村庄,可先行进行试点,用市场经济机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建设。要从政策上鼓励、经费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程序上规范,村庄的深度规划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稳步前进。规划要把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按照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要求,制定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解决好村庄总体布局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村都应制定好发展规划,这是子孙后展的大计,一定要重视起来。各地可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村级班子培训,通过播放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音像资料,参观、学习试点工作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经验,以及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二、要配备项目村委会副主任
按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应该说这是个非常精干的班子,但如果一个村有两个自然屯,而领导又相对集中的话,那另一个屯的领导力量就相对弱了,特别是并乡之后,乡里幅员面积广,工作量大,这样的村抓起来就比较吃力,人心也比较散。为此,建议有条件的乡可选配2-3名项目村委会副主任(不享受工资待遇)。村委会副主任由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加工大户担任。可由村上推荐,乡里任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二是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据我们了解,现在农村最难开展的工作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意见分散,思想难统一。如果配好项目村委会副主任,这个工作就好开展了。三是有利于村级班子建设,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三、要动员各方面力量
――争取外援组建农村信息网。现在省内各大单位淘汰下来的电脑很多,可低价收购一些,再组织捐赠一些,从而把我省农村信息网络建起来。
――争取外援把农村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好。目前下面已有一些乡土人才,有的地方已与大专院校建立了较好的联系,政府只需帮助那些落后的村解决好人才问题。
――争取外援获得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好的乡镇村屯要拿出好的规划来,包括项目开发区、集市贸易区、蔬菜种植区、养殖区等等都应考虑进去。好的规划可以吸引投资者,村级的发展也应放在大格局、大市场、大循环、大气候中去考虑。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对外来的投资者要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社会新农村的概念,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关键和保障。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村文明就是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是极为重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也极为重大。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汇集各方力量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为其中一个重要部分的农村文化建设而言,是满足广大农民朋友全方位、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民生、社会管理进程来说意义重大。
1.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民的先进知识和道德素质对于实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利用先进知识来影响、陶冶农民朋友们,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能够促进农民朋友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动力。
2.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还存在些许农村,其生活水平还只限于温饱线上,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利用科学的种养殖方式来进行农业作业,同时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城镇建设,通过再就业培训增强农民们的在就业机会,这有利于农民们增加收入,从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方针。
3.可以加快民生、社会管理的进程
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提高农村的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的社会化管理,而这就要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来实现。通过进行适当的民主宣传活动、基层教育活动、科技普及活动、文艺演出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农民朋友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技术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激发农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农民在宣传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又能够从侧面了解到农民朋友的困惑与矛盾,有利于及时解决,对于加强农村的民生、社会管理进程,维护农村正常的社会秩序来说意义非凡。
二、汇集各方力量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
农业人口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头绪多、任务重是肯定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将各方面的工作完整有序的串联在一起,相互衔接,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协调各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笔者这里列出几点意见。
1.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文化职能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职能,政府部门应在其上投入相应的精力进行建设,保证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首先,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担负起领导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责,切实把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可以将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范围,从而促进文化建设。其次,要加大政府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再次,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强化政府文化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2.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部分,若能够调动农民朋友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那么对于农村文化建设来说将不再是难事。农村不是沙漠,很多人认为这里的文化比较单一,殊不知,其实很多农民朋友也都是身怀绝技,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让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唱主角,同时积极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使文化向农民组织以及个体的每个角落蔓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快捷的文化需求,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更要有社会上的力量去支持、参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农村的推动作用。第一,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第二,应坚持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不断地给农民朋友输血不如让其造血,坚持文化扶贫将从根源上解决文化建设的瓶颈。第三,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赞助农村文化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新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合理科学的使用资源、促进基层组织的管理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部分地方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点,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对读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冲,李新中.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
个问题 [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9.02.
新农村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专业性和表达民意性的工作。要使其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倾向来看,实在不容乐观,新农村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规划图纸的移植或“亮壳”工程。它需要规划师通过对规划区域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确定该区域农村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统筹安排规划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景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尽量不加重农民负担,才有可能顺利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新农村建设中的种种困惑
在当今这样一个工业、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已经陷入了“城市色彩农村化,农村个性模糊化,政绩驱动功利化,亮点频出空壳化”的困惑中,农村特色的消失,各种弊端的凸现,制约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健康发展。
1.1 移植城市特色,乡村个性全然遗失
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盲目学习城市建筑设计是不可取的。农村建筑及布局与城市布局也存在有相似之处,但是对于使用功能分区、自然环境的和谐、生产生活的习惯、民风民俗的特点等等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之处是众多农村个性和特点所决定的。如有的建筑物前后要有用于晾晒稻谷、茶叶之类的平整场地,是由使用分区和生产特点决定的;有的农村建筑物使用纸浆石灰墙面加民族特色的彩画(大理白族民居),它是继承发扬古朴建筑风格,体现和张扬个性的东西;猪厩、牛圈、鸡舍等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房屋周围的菜园也是农村生活的自给自足的重要角色;凡此种种都是农村生产特点和地方特色决定必要考虑的,绝不能一味的模仿城市建筑设计。那就使得新农村建筑规划断了胳膊少了腿——残缺不全,缺少了自己的乡土特色。
1.2 政绩驱动功利,乡村空壳亮点村频现
当今的世界是激励竞争的世界,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而一些地方政府却认为“发展政绩才是硬道理”,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后,很多地方挖空心思打造新农村亮点,来铸就政绩,造成了中央、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的浪费,却收不到良好效果。一是重投入,轻实效,创造空壳亮点。有的地方不注重对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和预算,着力打造亮点,高标准、重投入,甚至不惜以增加农民负担,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目标只是为了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当然,上级领导满意,政绩也就树起来了。可是建成后的新村庄,因为不切实际,农民得不到实惠或得到的实惠不多,也就成为了供各级领导参观的空壳亮点村。二是重包装,少内涵,着力造就面子工程。有的地方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做得不多,面子工程做得不少。他们充分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在农村打造“容貌”工程,给农村房屋穿新衣;给道路入口树招牌;让农村名字谱神话…… 到最后,得到上级肯定的也不少,就是得不到农民朋友的认可。三是规划缺失,配套不全,脱离了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与承受能力。水、电、通信线路、给排水、垃圾处理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文明农村建设的基本保证。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村距相隔远,导致配套设施的建设一直成为建筑规划的鸡勒。很多乡村居民已习惯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生活,在原来居住分散,人口不集中的情况下固然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规划成型成规模的居住区,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当然这些方面也许广大官员是不一定考虑得到的,但作为新农村规划的专业人员是一定要考虑的。
综上所述,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它是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正如有业内人士所说:“规划是龙头,是先导”。一个项目规划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空间的控制与引导。因此,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抓好规划十分重要。
2 未来新农村规划建设路子
新农村建筑规划,不是规划师在电脑桌旁就能设计完成的,而是需要规划设计师对特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民族民风情况、生产生活状况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指标做调查研究,再对该区域农村未来发展战略做出总体部署评价的基础上,来安排近期建设和未来远景部署。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要让农民兄弟实实在在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并对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也只有如此,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呈现更多的看点、亮点和特点。当然,在实际建筑规划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调查与调研,提出几点仅供参考的意见。
2.1 重视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就目前农村规划情况看,存在规划缺失或规划不到位,主要是因为农村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作为新农村规划工作,除了要了解农村实际,做好调查研究之外,还应该直接参与实施规划“决策”过程和间接渗透“规划理念”。
2.1.1 健全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 1993年5月17日,国家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国务院第三次常务会议通过,以国务院第116号令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6年7月17日,建设部颁布了《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建设部第54号令)。但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好多地方也没有很好的落实政策法规,没有出台或虽然出台但没有很好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导致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的缺失。所以,目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农村规划体制机制十分重要。
2.1.2 规划要参与“决策”和渗透“规划理念” 新农村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应该把新农村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进行研究,使其进入法定框架,参与“决策”过程,让新农村规划最终体现到规划法律文本中,将会更有利于未来建设。新农村规划真正意义上是把对农村规划的研究成果渗透到规划理念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农村特质在创新中延续发展,把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向前推进。
以笔者之见,尽快出台和完善新农村规划编制相关管理办法,从法规体系上保障整个农村规划编制,明确法定地位和主体,对未来农村发展必定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保障。
2.2 政府扮演好新农村建设各个时期角色
要切实抓好农村规划工作政府就首先要明确自己各个时期需要扮演的角色。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政府一定要做好规划编制,实施建设过程中控制和引导要着力承担推动建设的作用,后期则要达到农民主动,全民参与的局面。
在新 农村建设初期,规划不切实际,中看不中用,是无法做好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毒瘤。不少“规划师”、“策划师”游走各地,移植他人做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诊断把脉”实际就是一群仅仅会画图的骗子。他们蒙骗政府,坑害百姓,坐在电脑桌旁,为新农村建设亮点做规划。怎么可能切合实际,又怎么能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呢?笔者认为作为政府一定要有独到眼光,为农村扮演规划、控制、引导的角色。当然新农村建设只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只有广大农村全民参与发展大计,才能形成合力推动发展。因此,当政府从初期的规划编制到实施建设、控制和引导成型以后,最终还是要让新农村建设回归到农民主导上来。到这个时期,农民已经是自觉形成了共识,政府也随之转换角色,必须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减少干预,保持农村规划的合理性和延续性,绝对不能搞换届换规划,一个领导一个思路,这是农村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尊重农村的自然和文脉,传承农村乡土命脉
农村空间和固有的建筑艺术是有生命的、鲜活的历史艺术的载体,它们能够传承下来就有存在的价值。城市讲风貌,农村也有农村的风貌,它是历史、自然、民族、文化、习俗和生产生活传承下来的农村乡土命脉,我们必须在尊重、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只有在保护传承历史命脉,农村才有文化之根,也才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魅力。因此在处理关系到农村乡土命脉问题上,绝对不能持对立态度。例如丽江的发展,是对纳西东巴文化、乡土特色、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才成为云南具有代表的民族文化窗口,他们甚至成为一种独有的“元素”。另外,著名的中国石寨子——银都的大理鹤庆的新华村,它以本身固有的特点,民族文化、银器首饰加工业等等为发展基石,在不断创新发展旅游等产业成为云南独特的新农村。
2.4 依据各自特点塑造自身文化
农村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对传承农村社会文明,体现农村社会特质起到了一个综合媒介的作用。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性。正如城市社会特质一样,有人说在北京生活可以感触到北京人的大气与实在;到成都就可以了解四川三星堆文化和麻将、休闲文化;在丽江可以认识到丽江人的慢板与休闲。同样到有特点的农村如中国石寨子村,你就知道子在哪里透射着中国银器艺术和白族民间文化。而这种特有的个性必然是当地特色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反应,并且是一种可为外界感受的个性。
因此,可以表现农村特质的个性文化,必将成为今后新农村规划建设的一个趋势。因为它与城市特色移居农村和生搬硬套亮点做法更有价值和生命力。
2.5 保护与创新并举合理开发农村
不同的农村有不同自然环境,气候特质,人文脉络。但是任何一个年数已久的农村建筑模式,都有它自身的形成理由,其包含了先人的智慧和积累的经验,例如南方和一些山区的建筑,由于气候潮湿,很多房子窗户都开的比较小。因而进行新农村建筑规划。同样要考虑当地气候、风向、日照、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尽量避开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尽量利用原有河流、树林、绿色等地理特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依存,筑成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如果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该规划必然成为败笔。在充分考虑自认因素的影响和心态环境的和谐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乡村建筑规划和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在规划乡村建筑时,把原有传统乡风民俗、古典建筑、碑、坊、亭等体现乡村历史文化的元素纳入到规划保护中。如果失去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的沉积,建筑再漂亮也只能算一个个形状各异乃至如出一辙的火柴盒。建筑规划则成了简单的住房设计。这些导致新农村乡村建筑规划在内涵上成为简单的村镇建造,新村只是改造面貌的村庄。因此,我们对待农村建设规划问题上,一定要保护与创新并行,适度合理地开发。
2.6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群众广泛参与
要推动群众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有效参与,首先还得从依法依规运行,规范程序操作入手,然后在加以管理运作机构机构和人员的保障。做到有专门机构和必要人员对广大农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知识普及,行为规范,规划引导,建设监督等各个层面开展工作,最终达到新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政府指导,专家把脉,农民自主的格局。
2.6.1 依法推动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农村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一样具有自身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约束。但是,由于前几年中央和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小,许多地方对农村规划不重视,导致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的严重缺位。而近年来,随着资金的大量投入,为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和浪费。农村规划编制与修编越来越必要,而在编制或修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村庄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程序,规范操作。规划一经批准,严格执行,不以个别领导意志而改变,才能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全面建设。
2.6.2 完善机构,健全机制有序推进农村规划建设工作
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长期对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存在不足的现象,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中央地方各级对农村建设投入已迅速增长。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资金项目分散在各系统,具体到乡镇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使资金和项目运行管理难度加大,发挥效果不明显。
为此,笔者建议在县乡两级设立一个执行农村规划建设管理职能的单位,并配置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新农村各类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使资金有计划按要求使用,发挥更好的项目效应。
2.6.3 加强对群众的科普、法制宣传,推动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土地资源稀缺且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而且相对于有限的耕地资源,农村人口还在不断增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农村耕地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这与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互相矛盾,使得农村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阻碍了农村生产发展,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后,农村人口减少,有效解决了目前突出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内部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土地的规模经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非农就业所得的工资性收入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近年来,来自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对于农业内部,由于解决了人地矛盾的冲突,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增长,从而有利于新农村“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利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后,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从而要求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要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和建立新农村新风尚。转移出去的农民在城市接受了城市精神文明的熏陶,接受各种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技术和思想,这些转移出去的农民当他们回乡创业时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逐渐改变现有农村中传统、落后的不良面貌,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貌,从而有利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
2 新农村建设中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对策建议
2.1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有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县域经济,重在发展中小乡镇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乡镇企业投资规模小,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健全农业调整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足,而有些地方盲目扩展小城镇建设,给当地政府和农民带来了很大负担;农村基础设施严重投入不足,农村交通、通讯、生活等设施的落后,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生产设施严重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差,农民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小城镇的建设。因此,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特点做好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突出重点,优化乡镇企业的布局,通过小城镇建设来加大对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土地、农业内部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为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和投资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2.2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发展农村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但这种以劳动力的高投入为代价的小规模、分散化地经营模式阻碍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已越来越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而对于我国目前的土地产权制度来说,土地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农民把土地视为安身之本,立命之所,以均田制为基本特点的满足了世世代代农民对土地的渴望,但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现实,使得中国农民一方面不得不流动,以求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又不得不担心失去土地后缺乏生活保障,致使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完全转移出去,在流动的同时仍然保留土地,这种转移使得农村土地不能集中经营,甚至出现农村土地抛荒的现象,农业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发展缓慢,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困难。建立土地流转机制、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已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我们必须在稳定的前提下,在巩固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基础上,放开经营权,建立健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机制,加强土地流转,这既可以照顾目前农村均分土地的现实,又可以满足农民的土地情结,实现土地的保障功能,还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加快土地流转,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把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把有条件转移的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在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就地转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
2.3 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经营方式,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造成了农村第一、二产业发展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有效增加农户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农业资金积累,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发展资金,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提升和优化,提供新的结构性劳动岗位,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创造有利条件。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门路。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主导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和不断壮大,使城市的先进技术、科技人才、资金、经济信息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农村,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使科学分流、配置农业剩余劳动力具备可靠的农业经济结构条件。
2.4 开发利用转移中劳动力的“反哺”作用,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当前,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人才外流,青壮年劳动力缺乏,老弱妇女成为农村的主要劳动力,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困难。而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经过城市经济和精神文明的洗礼,经过合理的引导与教育,能成为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为此,政府应鼓励和引导农村在外打工的优秀青年在积累原始资本的同时,积极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回乡独立创业创造资本和技术条件。这些较高素质的农民工返乡后,不仅带回了多年打工积累的资金、市场信息和全新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技术,他们的回流将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还因为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促进了城乡文明的沟通,将农民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淳朴厚实的作风带到了城市,将新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回农村,促进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基于此,政府各级领导应因势利导,对农民工的回流予以积极的鼓励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政策服务,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回乡的劳动力通过在外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财富,当他们回乡后或想想承包土地,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的农业知识致富,或想回乡创业办企业,他们对于以前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是比较排斥的,因此,政府各级领导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同时政府还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努力为他们回乡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而这些回乡创业的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方面带动了一直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积极向上,另一方面也通过他们的创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为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建设环境。
3 结论
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数量与有限土地资源的突出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是与上述问题密切相关,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灵活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发挥回乡劳动力的“反哺”作用,只有合理有序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才能实现。
1.二元经济格局迟迟不能改变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由于中国经济特有的生产要素禀赋特征、经济体制特征,三次产业的演变不同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是中国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二元结构特征迟迟不能转变和消失,虽然农业占整个GDP的产值比重不断下降(降到10%以下),但是农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居高不下(近50%),使得三农问题在中国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其次,服务业的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长期缓慢,无法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中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劳动力的转移。
2.农业资本投入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3年用于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仅为11.5%,这与我国农村拥有9亿农民相比不成比例。同时,由于农村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减弱了农村吸引社会投资的能力。从农业信贷规模发展情况来看,农业信贷规模有所扩大,但是农业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年均比重不到3%,农业企业和农户贷款相比之下比较难。国务院在1996年便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但实际上农村建设、发展的信贷资金很难到位,而且农村大量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3.农村劳动力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建国后,为优先保证工业建设所需资源,我国建立了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这一方面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制造了制度性的障碍,造成了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受城乡分割治理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城市而言要低得多,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同时,由于薪资待遇的城乡差异大,农村人才难以回流。于是便形成一种悖论,贫穷的农村越需要人才,却越是难以获得人才。人才短缺造成新农村建设中智力支持的缺位。农村普遍存在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短缺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与边际产出较低。
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70%—80%。从整体来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实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学研究多数仍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研究。表现为:一些出口创汇农产品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薄弱,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农民科技素质总体不高,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普及不普遍;农业科技投入总量偏低,创新与应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
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政府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政府应出巨资兴建和维护水利设施,在干旱时期通过蓄水工程或人工降雨等方式为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农业用水,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困难。政府还应定期拨款改良土质。虽然我国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农户拥有几十年的土地经营权,但对于土质的改良等生产要素的资金投入,政府仍然有责任负担部分投资费用。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准确、快速的信息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各级政府可以有线电视网络为基础,尽快建立上下畅通、灵敏快捷的信息网络体系。同时,全面开发利用国内外信息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加入因特网,让农民通过因特网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发展。
2.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全力提供资金支持
近年来,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增加较多,但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加快金融业立法,确保农村金融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运作,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并稳步推进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支持并鼓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组织的发展,合理分工,适度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农村金融体系;要以商业化为要求,努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探索支农的新方法、新途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努力促进资金回流;要借鉴发达国家农村金融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覆盖全农村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农业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改革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政府应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各地区应设立至少一所农业技术学校(推广站),承担本地区农民的技术普及工作。技校还应承担起当地农业科研任务,把科研成果及时用于当地的生产中,提高技术转化速度。此外,技校科技人员还应深入田间地头,随时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提高我国农民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另外,继续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技能。
4.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中图分类号 G2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20-02
党的“十”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入全面、快速、科学发展的快车道,与之相适应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农家书屋”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最基层的管理人员,长期从事乡镇“农家书屋”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农家书屋”的建设、推广、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现状、面临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现结合所在的乡镇“农家书屋”工程的由来、作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 农家书屋工程的由来
“农家书屋”工程是主要由政府投入建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00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人口计生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在全国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07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即,我省也下发了《安徽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正式启动了农家书屋创建工作。
2 农家书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1 农家书屋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我国地理结构复杂,资源分配不均,各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农家书屋可以起到知识引导作用。有的农村地区风景秀丽,农家书屋就有与农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增加旅游村的餐饮、礼仪等方面的书籍,有的农村地区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农家书屋应有农村产业相结合,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种植、销售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农民朋友认识农业市场等书籍。例如,长丰县某一草莓种植大镇自从在镇农家书屋开设了草莓网上营销课后,该镇早春大棚草莓刚上市就通过互联网上传信息,很快北京、上海等大客户主动与草莓种植户联系,解决了草莓销售的问题,草莓的价格也较以往有较大上浮。
2.2 农家书屋是老年人的“欢乐剧场” 我国一直关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多的是物质上),却忽略了他们的晚年精神生活,大多数农民晚年精神生活却很缺乏。农家书屋建设无疑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新突破。首先,农家书屋可以作为一个集会点,把孤寡老人聚在一块,有文化的老年人可以把学到的知识讲述给没有文化或者阅读有困难的老年人听,丰富他们的生活。其次,农家书屋各种音像制品的配置,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和老年人的欣赏习惯,他们可听到喜欢的音乐,怀念过去的日子。再次,农家书屋可定期开展各种养生保健讲座,提高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意识。
2.3 农家书屋是留守儿童的“欢乐海洋” 笔者所在的长丰县,经济基础薄弱,境内多处于江淮分水岭,易涝易旱,县经济发展缓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滞后,农民外出务工比例远远高于合肥市的其他县区,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问题也一直得不到较好的改善,因此,农家书屋承担着为留守儿童提供重要学习、娱乐场所的职责。
2.4 农家书屋是中青年的“休闲俱乐部” 农村中青年娱乐项目少,喝酒、打牌、赌博等不良风气盛行。农家书屋的扎根,可让原本想看书而又没有书看的青壮年重拾以前的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壮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读书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掌握外出打工的基本常识、了解文化常识等,使他们摆脱一天的劳累,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3 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农家书屋运作经费不足 经费问题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国家主导建立农家书屋,因而政府是农家书屋资金的主要来源,农家书屋的发展就受限于政府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对于农家书屋运营后的后续保障是少之又少。经费不足将影响农家书屋的图书更新速度,比较贵重的图书难以购买,无法满足村民阅读需求,影响书屋长远发展。
3.2 图书配送不合理 目前,不少书屋的藏书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统一配送和社会团体、个人捐赠,这对于差异性、多样性明显的中国广大乡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第一,图书配送上,没有考虑千差万别的乡村需求;第二,图书、报刊等资料更新速度慢,不能紧跟时事热点;第三,图书内容与乡村生产生活现实知识信息,与农民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存在较大差距。
3.3 图书借阅率不高 农家书屋的积极建设和有效管理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文化现状,农村大多数农民缺乏阅读习惯,阅读兴趣不高,对书屋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书屋虽建,但图书借阅率偏低。笔者所在的农家书屋,占地面积逾50m2,藏书达4 000余册,但书籍的平均借阅率不到10%,借书的85%以上是中小学生,所借书目为少儿和文化类书籍,大部分图书仍处于闲置状态。
3.4 书屋管理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农家书屋管理员基本都是由村工作人员兼任,从未参加过任何专业的培训。由于基层主管部门组织培训困难,造成图书管理员培训欠缺,成为阻碍农家书屋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农家书屋的发展,对管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员队伍建设落后必将影响整个书屋的长远发展。
4 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创新书屋管理机制 在农家书屋资金管理方面,建立“农家书屋建设基金”机制,每年对农家书屋的财产进行盘点,审计监督,防止公共财产的流失。在书籍更新管理方面可以建立“租借买”三合一制度,在买和租方面可给农民朋友以优惠价格;在多媒体建设方面可以建立公用电子阅览室,农民朋友只要缴纳很少费用就可上网;在书屋开放时间方面,要充分考虑农活时间,不能照搬传统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在图书借阅方面,要考虑农村范围小不必办理借阅证,简化借书环节;在书籍保护方面应耐心引导农民爱护书籍,减少书籍破损;在服务质量方面,应提供个性化服务,定期向村民预报新书目,制作新书调查问卷,让每家每户及时了解阅读需求;邀请农业专家到农村讲座、授课,密切专家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4.2 优化书屋的藏书结构 首先,要依据农村现实情况重点增加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制造业、医疗卫生、科普知识、法律等图书;要将专业类、教育类、大众类图书兼顾配置,针对各地的生产实际,地域差异,在配书细节上因地制宜,切莫规模化、一体化。其次,要适当购置一些引导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书籍,如生活类、文体类、休闲类,丰富村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第三,建议购置一些能提高农村中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文学书籍,鼓励中小学生多读文学名著、传统文化书籍。因此,制定一套符合中小学生的购书计划对书屋吸引学生人群起着重要作用。
4.3 创建新型管理员模式 农家书屋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员模式。农家书屋管理员的选择标准应重点从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上考虑。只有找到喜欢服务、不怕服务、愿意牺牲的个人利益的人,才会使农家书屋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1)试行残疾人管理模式。残疾人管理员对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与使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书屋的开放时间,方便了村民借阅图书,改变了农家书屋“铁将军把门”的现象。
(2)试行大学生村官模式。大学生被选派农村当农家书屋管理员,优势是大学生年轻,工作热情高,敢于接受挑战,更重要的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管理书籍的自身经验和学习管理的弹性值高。
(3)试行退休教师自办模式。各级政府要鼓励、支持退休教师自己出资建图书室,自己管理,免费为村民服务。政府要对教师自办农家书屋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表彰,这样退休教师乐意为村民服务,充分调动退休教师的有利条件,发挥退休教师的预热。
4.4 农家书屋建设争取多方支持
(1)争取当地主管领导支持。“父母官”的话远比书屋管理员的有效。主管领导获得社会援助渠道信息较多,但他们工作忙,有时难以顾及,书屋管理员要做的是向领导反映乡亲们的阅读需求,反映邻地书屋的受援情况等。
(2)主动与当地民政局、文明办联系。社会、民间社团的援助一般都希望取得受援地民政局、文明办的支持与宣传,可以从中获得相关信息。
(3)关注专门网站的信息。例如乡村图书馆网、中国农家书屋网,是为援助乡村图书馆建设搭建的平台,书屋管理员应及时获得图书援助或专家指导信息,汇报给上级并参与各地农家书屋、乡村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
(4)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除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之外,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的社会募集工作。
5 结语
农家书屋建设毫无疑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美好的一道风景线。我们要使这道风景线更加迷人,就必须全心地去建设它,爱护它,利用它。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农家书屋也不例外。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利用离不开国家和农村,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相信,只要人们意识到了农家书屋不仅仅是一间小屋,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传播室,农家书屋的明天会更加的灿烂!
参考文献
[1]方允璋.农家书屋实用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