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6: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课标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显著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虽不成熟,但并非一无所知,而且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幻想,并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增强,平等观念在强化,再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量成几何倍的激增,学生关心热点问题和民主参与的热情明显提高。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生对过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普遍要求增加师生互动和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费劲地讲,而学生却收效甚微,甚至有学生与教师对着干。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展的需要,改进灌输方式,进而改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时候让学生轮流讲课,我只在旁边指导,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为了能讲好课,会积极地进行课前预习,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2 结合时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新闻时事特别感兴趣,于是在授课过程中不时插入一些时政新闻,如中国的“神七”上天、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全球反恐局势等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我不失时机地将话题转到教材上来,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这些尝试,让我受到莫大的鼓舞。随后,我就有意识地插入与教材所讲的内容相关的时政材料到教学中,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逐渐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单凭教师的课堂讲授,仍无法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通过不断尝试,我发明了一个好方法――开新闻会,即指每堂思想政治课讲课前,先让2―3名学生上讲台一条近期的时政新闻,要求每个人新闻时间不超过2分钟,内容要真、准、新,并对所新闻作简要评论,演讲者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每周评出“最佳播报员”,并给予表扬。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更好地展示自我,学生都积极搜集相关新闻材料,努力学写评论稿,并不断练习演讲。每节课短短几分钟的演讲,非但不影响正常教学,还能让全体同学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向“我要学”迈出了成功的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
3 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多维目标
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基于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3.1 在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重视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与方法选择的意义,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受到方法论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觉性。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也应随着课程目标的变化而做出更加适合学科发展的教学策略调整。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应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学情境,优化学习效果
教学情境教学主要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形式多样的,教师应根据所带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出适合学生,富有课堂活力的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开发学生的潜能,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所谓问题情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设置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节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是注重“知”,而忽视其他的品德形成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直接将事先备好的概念和原理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学生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学习它们,通过解决问题而深刻理解它们,并把这些知识的意义与应用它们的具体问题情境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不断回答及思考教师提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潜移默化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索欲望,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2. 设置讨论主题
设置讨论主题是发现教学策略的一种具体应用。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要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不仅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个体思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之间口头语言的交流和表达,使学生产生自身的见解和感受,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把握任何一个教学机会,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谈论。设置讨论主题正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一种形式。设置讨论主题主要指教师在课前备课阶段,依据课程内容,事先设置一个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尤其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更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身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学生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一方面,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通过教师变教导为引导,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定期组织类似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体参与性的活动,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所在。
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以师生与生生合作为基础,通过分组,举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进行合作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的学生或简单阅读学习内容的学生,其学习效果都有效的多。在合作性学习中,合作性讲解的参与者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受益,而主讲者比听者获益更大。另外,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各个小组成员的性格差异及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在政治实践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为突出。在实践课中,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组成小组,小组成员各自搜索与活动相关的素材,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相互评价,一方面,实现了小组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空间。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成长。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及合作学习过程,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样不仅使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三、合理安排复习过程
复习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复习安排的合理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指导。政治考核中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察。因此,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完整的课程知识脉络的掌握能力,注意思维方法的训练。政治学习应该更加注重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重点考核人文竞赛和现代意识。因此,复习不应当只是关注课本的学习内容,复习更应该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重,关注一些热点话题。通过将课本知识与热点话题的灵活结合,使学生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教师应该精选试题,提高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将长期学习的各个部分的知识有机的连接起来,自己进行概括总结,使得学生将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透彻理解。教师应该在引导学习复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注重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完成知识的系统归纳。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作为使思想政治课程活动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学策略上合理应用,可促使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使得在课堂时间内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以增加教学容量。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中音乐、图片、视像的直观地、形象的展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以创新思维的培养为重中之重,通过启发式学习、合作型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探讨,促使学生养成积极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初中政治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单单只是从教材上找答案,而更应该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学习,从而通过教学策略的探讨与研究,推进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宗本.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0,(01).
[2]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性,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因素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向学生提出:①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熟悉并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②你还了解哪些电子产品?比如交通工具方面,办公用具方面,教学设备方面的。③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样通过设疑,在学生认识知识系统中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了解学情,检验效果,纠正学习中的缺陷和不正确的思路,可以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思想政治课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1. 开设热点评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独断专行的情景,让学生在宽松、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中,增加教学活动的“主角”。由学生自己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热点,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热点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评说,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 指导学生读书,培养思维能力。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 将辩论、小品、表演等形式引入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辩论、小品等形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行统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形成便如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就不可能形成综合能力。由于初、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初高中教材在内容上又是相对独立的,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空白,且高中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忙于赶进度,特别是高中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是经济常识的基本经济知识,全书的基础,学好这一课,对今后的学习影响重大。俗话说:水到渠成,教学的起始只有扎实的抓好基础,才能构建起能力的“殿堂”。因而,在教学中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层层分析,细细推理,既让学生学懂知识,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二、关注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处理好知识体系的异同
高中新课程目标是引领课堂教学的航标灯,如果目标不清,则必然会使课堂教学迷失方向,因而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初高中教学衔接过程中,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在教材内容的衔接上,没有严密的连续性,完全是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当然,从思想教育的体系中来讲,它们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学习的内容、目的、要求,如高一教学的第一环节,不是马上讲课文,应该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学习目的、要求、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所学的知识,是什么,有什么用,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要做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不仅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适应高中阶段教学特点,教师也要不断的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使教学更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果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程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讲课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政治课堂教学生命力所在,在初高中的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坚持这一原则,但高中教学较初中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度上更进一步。初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强调联系时政热点、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但主要停留在道德行为规范上,对问题的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而高中不同,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平时的时政学习和热点分析,重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剖析,重视对自身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认识,对问题的分析、作答,不仅要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要更加关心社会、关注人生,了解和接触更多诸如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新事物、新知识,通过情景教学,更多地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达到学以致用,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书面表达体现的,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因此,理论联系实际,要体现在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上,要加强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包括对材料的审读能力、关键词句的提取能力、答题方向的判断能力、相关知识的搜索能力、答题要点的构思能力、知识与材料的联系能力、文字组织和书写表达能力等,从而使学生潜在的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外现。
四、培养创新意识,处理好初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失。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动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如上所述,初中与高中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初中以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学生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而高中则以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在高一教学的初期,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简单的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待高中学习,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听课、做笔记;学会分析、归纳、推理、判断;学会探究和质疑;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更新或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温故知新的问题,而且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上的实践问题,这就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赵明华.
[2]高中思想政治课解读(《经济生活》).岳远城.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要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教育强调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这无疑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必然趋势。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做到师生双向互动,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了解和尊重而生的情感和行为方式,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我才华、表达自我思想情感的机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 知识评述。在学生预习过课本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表对本节课内容的观点,并列于黑板作为副板书。然后通过课堂讲授,分析新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副板书的观点,然后教师予以总结。这样做增加了学习基本理念的目的性和趣味性,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归纳、口头表达、比较和评价能力。
(2) 时事播报。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知识,还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设置学生时事播报栏目。时间一般是每次课前五分钟,内容可以是国际、国内(生、市、校内或班内)的新闻。播报时要求联系书本知识,学以致用。每月评选出反映书本知识点、社会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较好的学生予以奖励。时事播报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养成了关心时事的好习惯。
(3) 自由论坛。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自由论坛栏目。在这里,学生可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由学生来充当主角,教师只是配角。讨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也可以发表意见,但发言不宜过多,重引不重论,否则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变学习方式,加强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 鼓励学生大胆地向教师质疑问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权威,向权威挑战,要求学生产生疑问时马上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师也应迅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处理。若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就在全班讨论;若是个别性问题,就与学生个别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坚持鼓励宽容的原则,虚心友好地倾听。当学生有好的见解时教师要充分肯定他,夸奖他,使其感受到和教师一起讨论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其思维热情,使其开阔思路,明辨是非,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课后收集与教材、高考有关的资料。要求学生用专门的本子,采用各种方式收集资料,并定期将收集本在同学间相互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互相交流,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学会了如何选择有用的信息,提高了他们处理信息,归纳、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自出试题,修正答案。给学生布置练习让学生认真学习高考说明,体会“说明”中的能力要求和样题,认真研读前几年的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并试着按高考要求自己命题及修正答案。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提高创新能力。
三、 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这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有很大帮助。对于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一点自己想法与经验。
一、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提高了
新课标颁布以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减弱了。比如,新课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要增强初中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门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另外,新课标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
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一定要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好新的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颁布后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景教学模式
新课标颁布之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断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出新的教学思路来。比如,我们可能进一步提升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中的份量。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不是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从而进行情景教学。而情景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产生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自己的切身感受,喜忧同伴,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2.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作为一名新课后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第一堂课特别重要,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
除了上好第一堂课外,对学生的平时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如我在平时讲课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做一些课初中思想品德课相关的事情,让他们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课堂表演。
3.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但是新课标实施以后,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重视实际教学,又不脱离理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使课程每一个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应用实际中去,达到理论与实际,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懂的理论知识来自社会实践,而又能用它指导社会实践,去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才能使深奥、抽象的知识变为简单化、形象化,才能使学生们主动去学。在课堂上还要多指导学生养成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和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习惯。并对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参观访问、班级讨论会等形式,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
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与选择研究
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分析的现状综述
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从历史的比较中看四川跨越式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主要产业的影响和对策
适当减持国有股"的法律形式考察
关于新时期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论成都市“卫星城”实施农民增收系统工程
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认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小学生识字教育高效课堂教学法浅谈
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析
谈多媒体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整合
浅析新课改中如何加强高中政治素质教育
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要求与培养
关于商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堂导入之我见
浅谈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课程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四种课型的教学效果
浅谈高等数学知识背景下的高考数学命题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浅谈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探究
浅析拟态环境下基础词汇的高效教学
关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的思考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浅谈新课标下素质化语文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刍议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浅谈中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教育影响和转型方向
引导主动探究,构建生命活力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如何有效贯彻新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健康教育的渗透与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探究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中学美术鉴赏课中高效运用多媒体教学
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或高效教学,必须抓住这个特点,体现新课标的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有机统一,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方法,课堂教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性质和目标。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需要有丰富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更要有真挚的情感探索与体验,这是任何时候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守住的底线。如果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觉悟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等于背离了思想政治课的宗旨,是完全不可取的。
二、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既包含着一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知识,又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有密切联系的一门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学科的这个特点决定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与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也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生动活泼地学习,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书本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转化为自觉行动,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的统一。
三、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需要创新、发展与超越。如:教学理念创新方面,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生本”理念、民主教育理念、回归生活理念、教育生态理念、教与学并重理念等;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教学评价方面,突出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多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方面,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更加重视生成性教学;在教师成长方面,重视教学反思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也存在一个错误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改,把传统的一些有效做法看成是教改的绊脚石,全盘否定。比如讲授法,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甚至批判。但不容否认,讲授法作为教育史上最悠久的方法之一,虽然它有许多不足,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四、有效教学必须坚持有效“教”和有效“学”的有机统一
一堂有效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凸显在师与生的参与状态、交流状态、目标的达成状态。有效教学必须把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有机统一和结合起来。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者的科学有效衔接。本人于2009年开始从事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跨年级教学,感觉到在现实中学政治教学实践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校是四川省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政治教学的衔接,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成为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思想进步,也将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二、新课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政治在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等方面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能力要求、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差别。初中课程目标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与思考;高中课程目标则注重学生的思维、大胆质疑、求异、敢于争辩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引领。初中思想品德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具备基本的法制观念等;高中思想政治则侧重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能力等。
2.初高中政治在教学容量、知识深度、教学节奏的变化等方面的差异
初中思想品德注重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衔接,一节课的知识容量较小,难度较小,知识的系统性低,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语言浅显易懂,因而教学节奏可以比较舒缓,老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地体会道理,获得新知。高中思想政治注重与大学接轨,起点高,容量大,思维能力要求高,叙述严谨,比较抽象和难懂,具有系统性,教学节奏也比初中偏快些,对较多的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困难。
3.初高中学生在身心变化、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随着年龄、学习环境的变化等的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与高中学生有较大的差异。初中生在学习上多为被动性,特别是一部分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学校后,不能适应高中学校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成绩下降。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难度增强了,容量加大,对学生的主动自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讲完课后,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多做一些练习强化所学知识。
三、对初高中政治教学衔接问题的对策
1.努力钻研新课标和新教材,做好知识方面的衔接
高中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标,正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在其指导下钻研教材内容,精心备课。通过钻研,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一些知识进行扩展。如,高一《经济生活》的第一堂课,教师不必马上讲授新课内容,而是先介绍全书的知识结构体系、总体学习目标、基本要求和学习的主要内容等,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明确要学些什么,有什么用,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以后的深入学习作好铺垫。
2.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单向灌输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师生互动、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如多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早中晚菜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也可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人们转向消费鱼类这一现象解释猪肉与鱼是互为替代品等,使教材内容化难为易。
3.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教学要求来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识记和理解,并能简单地运用。学生背的多些,理解的东西少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内容,并且要求要能够理解这些内容,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并能指导自己的实践。因此,要注意加强对高一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教会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复习巩固知识”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我国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者单项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垄断者,在课堂上处于主动地位,然而学生却处于被动位置,只能被动的、机械的去接受知识,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方式的锻炼方面存在很大缺陷。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思想政治课程也要深化改革,积极寻找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效果。本文顺应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技能、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课程目标,结合这三个目标,为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效率提出方法和措施。
一、当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面临的问题
1、学生过于被动,无法进行深入思考。课堂上,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太过被动,课堂上只有少数的尖子生同学紧随着老师的速度进行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对所学知识进入深入思考。然而,思想政治是一个需要学生积极进入思考的学科,如果知识被动的就收知识,所受到的教育和感悟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此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对问题不太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学生回答问题时很少用“我想、我认为”这样的词语,甚至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也少之又少,学生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欠缺自主学习的意识。
2、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欠缺。思想政治学科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象。时事政治有机的结合起来,然而当前的中学生习惯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少主动将所学知识和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差。
3、师生之间欠缺沟通。课堂上,老师只是按照课本的知识结构框架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很少和学生做互动与交流,交流也只仅限于提问问题请学生回答,很少做知识的探讨,和标新立异的交流。师生之间欠缺交流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而影响了课堂效率。
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效率的措施
1、扩展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问题,解释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效率的措施之一。思想政治老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对社会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善于将国内外重大的时政信息和热点问题应用于课堂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此外,教师要有良好的感知生活的意识,留心于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有效的将这些社会现象运用于课堂,把社会问题以及自己的评价判断纳入课堂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判断和观察。思想政治是具有浓厚生活色彩和实践性质的学科,它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地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将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的阐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把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融入素材,这样更好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拉近课堂纪律,提高课堂纪律。
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如今的学生思想独立性越来越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对亲身体验和独立思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他们不能满足传统的单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顺应形势,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老师引领学生、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模式,让学生积极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和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方式,丰富了课堂的信息量和信息传播速度。有利于引人入胜、活灵活现的将教学内容引入良好的教学意境中,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造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此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多留给学生思考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表不同的意见。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实行和推广,素质教育已逐渐发展和完善,并与各个学科有效结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而且能激励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教师的素质,实现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朝着“学者型”、“全面型”的方向发展。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推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尽快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并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讲授式的教育工作者,而应是学生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为此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认真研究新课标对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确相关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让学生真正体会我国政治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当前由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家庭的溺爱导致学生的心里素质很低,承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低下,在面对困难时学生往往是比较无助和紧张、焦虑和恐惧,常常采取逃避和退缩的方式,缺乏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为此,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中渗透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指导,同时对于学生内在的品质和能力也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素质
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经常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不仅用知识教育学生,还要用行为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为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要求,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同时也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教师要坚持政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以师德去感化人,以知识去教育人,以品质去鼓舞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明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程和规律,理清当前世界和国家形势发展的要求,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该学科自身的特点,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认真总结学生的意见、观点或看法,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全面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特别是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情况以及党在各个具体时期的方针政策的讲解,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分析讲解。积极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讨论,在互相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加强学习的互动和知识的交流,有效实现教学的听、读、想、议的“四位一体”的有机整合,启发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路径,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教师的及时引导,在思考、归纳中实现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性升华,通过“设疑、自学、调查、交流、答疑、自我总结”的过程实现探究式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和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的要求,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与时俱进,实现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华俊.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中国教师.2008年第S1期.
[2]吴泽云.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1年18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文明的进程加快,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条件和孩子的学习方式都在变,在这些变化中,有好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仍然面对应试的压力,学生的负担比较重,教学方法需要创新,教学评价需要改革,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思想品德老师要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切实把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一、明确课程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性质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老师只有明确课程教育理念,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
二、走进学生生活,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生活中进行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是无源之水,没有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将会失去应有的活力。学生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最后回归于学生生活。新课标要求教师会善于挖掘生活中事件隐藏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进行反思,并形成理性认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延伸与继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超越教材的精彩
从“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如何取舍、增删,理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做出富于针对性的设计,不能盲目地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都是经过精心重构的,是活动的指引与提示,隐含着成人对学生的指导方法和原则。在思想品德新教材中,图片、照片等是教材重要的“语言”形式,包含着教材所要表达的很多“言外之意”。
四、知行合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实现知行合一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不是靠简单的课堂传授和精讲,更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老师既要深刻领悟道德规范的普遍价值,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道德经验水平,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引发学生自主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拟成小课题,让学生借助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和组织材料,讨论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得出结论,提高认识。可以让学生去研究教材、去发现问题,甚至是组织授课,通过学生的理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顺境与逆境哪个更有利于成才”时,展开课堂辩论,正反双方唇枪舌剑,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领悟了深刻的道理。
参考文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站在历史的潮头,要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传统角色的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赏识教育推动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型”向“学友型”转变。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要成为学生的学伴和益友。
二、树立新的学生观
苏赫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让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提高自身素质
俗语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育活动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延续。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因此,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就必须重塑教师形象,提高自身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眼中有魅力的教师。
1、应适时为自己充电,提高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平,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新课标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应只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经验,而要不断学习,善于接受和消化新知识、新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展的需要,还要勇于实践,与时俱进。
2、要注重自身的人格发展,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政治品格在所有人格因素中居于首位,它体现在政治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中。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和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如果我们老师能够用人文精神去涵养人性,人生就有了可靠的守护者,教育就有了灵魂。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的有信仰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人性、有情感、有灵魂、有教养、有信念的人!
3、改进教学方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