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旅游诚信体系建设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篇1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许多地区都以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近几年影视业的发展状况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影视旅游业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影视旅游,体现了影视与旅游之间的亲密关系 。影视旅游是将影视创作的地区与旅游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文化。从狭义来看,我们可以将影视旅游看作是对于影视作品拍摄、制作的过程以及与影视相关的地点,事物,影视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参观。影视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影视基地更好的发展,而且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影视与旅游的结合将传统的走马观花似的旅游转化为深度旅游。

一、 影视城旅游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影视地的选址也大都是风景优美的景区,这大大带动了影视旅游

的发展。标志我国影视旅游的兴起的地点是在1987年的无锡太湖,这也是几年来我国其他影视城旅游创建的典范。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城已经不仅仅是电影拍摄地,也是我们国家旅游开发的重要基地。我国当今较大规模的影视城旅游基地有横店影视城、广东南海影视城、无锡中视拍摄基地等等。在我国影视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影视城的经营状况也各不相同,横店影视城从2002年到2005年游客量持续增加,但有的影视城却出现亏损。目前我国影视城旅游的现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二、 影视城旅游中所出现的问题

1、 实力不强,创新不足

现在我国影视城旅游的基地越来越多,许多基地都是大同小异。影视城

旅游,是一种高投资,高运营的行业。许多地区在还没有对影视城的运营方法以及运营方式了解的情况下就将其作为旅游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回报,也就没有对其影视基地进行翻新和保养,以至于游客量越来越少,影视基地也就荒废了,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情形。所以,要想将影视作为旅游项目一定要充分了解行业的模式,营造最强实力。对于大多的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也会想见到不一样的影视城,所以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就要创新影视城,“景点和表演”的模式已经让消费者产生视觉和审美上的疲劳,要保持影视基地的常新,吸引游客来体验。

2、 科技含量低,游客重游率不高

影视旅游是一个时代的旅游潮流,因此,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影视城

必须要将科技化、娱乐化、观赏化融为一体,让游客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影视城。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尽量的满足更多人们多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将科技应用于影视城当中。有一个成功的例子,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运用了大量的科技元素,将在电影中出现的激光,电子,色彩,魔幻等与乐园更好的融为一体,赋予了乐园一种灵活性、舞台性的视觉,打破了传统游乐园单点的方式,吸引了更多来自全世界的游客。我国影视城相对比与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国家也要积极利用科技的力量,尽快的提升影视城的作品,实现影视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探究影视城旅游的方法创新

1、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主题特色

影视旅游产品成功开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将要将旅游与当地的文化以及影视的作品相结合。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每个影视城也都会有它自己的特点,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影视旅游业的开发首先要使影视城的各个景点鲜活起来,然后突出影视城所要表达的含义,也就是文化内涵。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作为影视城,我们也要利用它独特的历史文化,来改变影视城的旅游命运。要想在影视城中突显其文化性,就要向游客们展现原本城市中的生活场景,有杂货店、小作坊、商铺等设施,想要展现历史性,要体现其衣着服饰,可以有定期时间段的具有该城市文化底蕴的节目表演,给游客一种身在另一个时代的错觉,也就营造出了历史氛围。

2、丰富市场产品,增强影视参与

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不是影视旅游,都在对其旅游的场所进行创新,丰富产品。而作为影视旅游的基地,更要丰富自己的产品。游客去影视城旅游,更好的期望值是想体验影视的感觉,看到影视的拍摄的场景。所以,影视场景可以创新方法,以体验为主,开发新的活动项目,新的产品。我们并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其他国家优秀的乐园,我们也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尽量的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追求经济、效率一体化的效果。我们要尽量的保留影视剧中的地点,场景,让游客可以拍照留念,亲临影视剧的场地,可以进行三维立体的或者更高层次的拓展,让消费者感受影视氛围,并可以参与其中。活跃了气氛,加大了游客量。

3、提高接待服务能力

在旅游场所,我们游客对场地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需要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耐心的讲解,但许多影视城的范围比较小,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所以,我们要完善影视城旅游的配套设施,扩大迎接的规模,对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也要加强,才能够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以便迎接更多的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

综上所诉,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影视城旅游发展也会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但影视城旅游的发展也需要经营者去经营创新。才能够给游客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它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影视产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谈谈导游客“职业化”( N). 中国旅游报. 2004(6)

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依托市场主体,推进“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旅游行业诚信道德,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体系和机制,优化旅游行业经营和服务环境,规范行业管理和旅游市场秩序,树立良好的张北旅游形象,形成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信守合同、公平竞争、优质服务的诚信经营秩序。营造安全旅游、健康旅游、文明旅游、依法维权的消费环境,促进张北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建设目标:建立“旅游诚信单位”评定机制;逐步在全县旅游行业内构建起旅游诚信评定、监管、激励、惩罚、推广的诚信建设体系;树立旅游诚信品牌。

建设任务:推动全县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性消费,促进全县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建设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旅游车船、跑马场、游乐场等行业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服务体系。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特成立张北县旅游诚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建设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旅游局局长

县食安办主任

成员县食药监局局长

县安监局局长

县物价局局长

县国税局局长

县地税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县广播电视台台长

张北报社社长

县卫生局副局长

县市容市貌管理局局长

县消防大队大队长

单晶河乡武装部部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办公室全面负责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方法步骤

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共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6月15日-6月20日)。在全县旅游行业内进行宣传发动。召开会议,下发《张北县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负责向全县旅游行业经营单位和个人“致旅游行业经营者的一封信”,并进行专题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旅游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当中。

(二)治理整顿阶段(6月20日-6月30日)。工商、税务、物价、食药监、卫生、安监、消防等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对旅游企业、农家院进行集中治理。对经营手续不全的、经营行为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旅游企业和农家院进行整改,及时补办各项手续,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三)申报核查阶段(7月1日-7月15日)。各旅游企业对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证件齐全、店面合规、设施安全、优质服务、明码标价、制度健全、培训上岗、着装统一、文明宣传、获得荣誉”的标准要求进行自查自改,符合要求的直接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申报资料。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企业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和实地核查。与核查属实的企业签订诚信承诺书,建立诚信档案。

(四)评定挂牌阶段(7月16日-7月20日)。按照申报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旅游企业申报档案对其进行评定,合格的颁发“诚信旅行社”、“诚信饭店”、“诚信农家院”、“诚信跑马场”等牌照。对申报资料不全、核查不符的申报对象,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再次申报。对同时经营多种行业的旅游企业,建立责任连带机制,只要有一项经营行为不诚实守信,其他经营项目也不得申报诚信单位。

(五)监管推广工作(7月21日-11月10日)。建立和完善旅游诚信经营的长效监管机制,表彰诚信、惩戒失信。被评为旅游诚信的单位要定期上报单位服务质量、价格水平、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信息。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县各类旅游行业进行明察暗访。张北草原旅游网站、旅游一图通、旅游宣传册、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媒介和机构要进行全面的宣传推介;对违法失信单位及个人,旅游局要根据失信程度进行失信通报、警告、限期整改、罚款、摘牌等处罚,同时记入诚信档案,并在张北电视台、张北报、张北草原旅游网站等媒体曝光。

五、具体要求

篇3

推进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区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带头使用信用产品来带动社会各方参与信用体系的建立,积极发挥第三方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的建立。

(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强化政府管理性资源、服务性资源和扶持性资源聚集领域的信用管理,引导企业强化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加强诚实守信等市场经济的伦理教育和宣传。加强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质量管理,推动信用产品和服务规范标准的建立。

(三)强化共享,联动奖惩

强化政府内部信用信息的共享与交换,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大相关行政执法信息公开披露力度。依法加大对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对不良行为形成有效的社会联防和制约惩戒机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的局面。

(四)统一部署,协同推进

区政府综合规划,统一部署,有效分配政府行政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与结合,抓好切入点,将行动计划在区级层面具体落到实处。

主要任务

(一)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1.完善经济领域信用制度。完善金融、商贸等领域的信用制度建设,防范信用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围绕“两个优先,两个提升”产业发展战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导、支持企业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使用信用产品。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信用良好的初创企业,加大信用融资扶持力度。加强诚信引导,倡导诚信经营,建立完善将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与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结合的制度。

2.完善民生领域信用制度。在城市运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住房、教育、医疗、人才引进、职业、慈善、社会保险和救济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积极推进信用制度建设,使之成为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手段。

(二)完善市场信用管理机制

1.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大力促进信用信息公开,推动政府、司法部门公开信用信息。统筹规划,整合政府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拓展信用信息公开渠道,加大内部共享和向社会公开力度。加大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评优表彰、案件审理及判决执行等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力度。探索建立政府将所掌握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向信用服务机构依申请公开制度,为信用服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提供便利。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审批全过程电子监察机制,加强行政审批相对人的诚信档案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坚持在公务员年终考核中使用个人信用报告,并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2.规范“黑名单”管理。政府部门要围绕城市运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合同履约、价格管理、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人口管理、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分配等重点领域,建立“黑名单”认定、修复和披露制度,将法人失信行为与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个人信用状况相关联。

3.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等领域,推动使用信用产品,强化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信用管理机制,完善诚信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食品、药品信用分类监管风险监测评估,加快建立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等环节严重失信违法者的市场退出与重点监管机制。加强质量安全信用管理,加大惩戒质量失信行为的力度,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4.加强消费价格监管。加强价格诚信监管,积极开展价格诚信建设,加大对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价格失信行为的监管、惩戒力度。加大对企业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电视购物、网络购物尤其是网络团购的信用管理,严厉打击消费欺诈行为。

5、确保分配公平公正。围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在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低保、慈善等环节,建立健全诚信告知承诺和守信践约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环节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弄虚作假、出具虚假证明等失信行为加大惩戒力度。

(三)推广信用服务应用

1.重点加强金融市场信用服务能力。健全金融市场客户资信和风险评价机制,深化信用产品在信贷、票据等市场的使用,推动特色信用产品在资产证券化产品、应收账款质押中的试点使用,建立与市科技金融功能区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信用制度。

2.大力扩展商品市场信用服务规模。完善商品市场信用服务体系,深化信用产品在商品市场的应用,营造良好的商贸发展环境。发挥信用机制在促进货物与服务贸易市场、生产要素期货与批发市场、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电子商务市场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引导、支持企业使用信用产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在融资、交易过程中展示自身信用状况,提升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3.着力完善人才市场诚信流动机制。建立人才信用信息归集平台,健全用人单位和申请个人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完善人才诚信评价机制和个人诚信记录查询与引用制度,把诚信记录作为个人就业、贷款与信用卡申请、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形成对个人偷逃税款、拖欠债务、商业欺诈、假冒伪劣、学历造假等失信行为有效的社会联防和制约惩戒机制。

4.促进信用服务能力与国际接轨。引导、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产品,加强技术研发和知识创新,力争在技术标准、指标体系、评估办法、评估模型、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四)加强诚信宣传教育

1.弘扬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全民诚信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主题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诚信文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引导,引导诚实守信,倡导敬业诚信,把诚信文化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

2.开展诚信创建。开展诚信建设与信用管理、电子商务信用服务创新以及企业诚信创建等示范活动。推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用事业单位、园区、企业等树立诚信服务形象,开展诚信承诺,践行诚信公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加强信用奖惩机制宣传,褒扬诚信典型,鞭挞失信行为。加大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秀成果的表彰、宣传力度。推动网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网络行为监督机制,规范网络行为,促进诚信上网。

3.加强信用教育培训。面向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深入开展包括学历教育、在职教育、职业培训、岗位培训等多层次的信用管理培训。结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小区)创建工作,重点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大力普及信用知识,营造“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落实奠定基础。

重点领域

(一)建设市场

规范执法和分类监管,贯彻执行市建交委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建设工程企业分类监管办法》和《建设市场管理“一票否决”行为目录》,加强部门联动,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将失信信息作为处罚裁量和加强企业监管的依据之一。培育建设领域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产品试点使用,进行工程建设企业信用评价,按照评价结果综合反映企业信用情况。完善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加大信用信息向社会公开的力度。

(二)安全生产

逐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电子档案,完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信息、监管信息、危险化学品单位备案许可等信息记录。加大执法检查、生产安全事故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对失信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实施重点监管。

(三)食药品安全

依托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形成覆盖肉制品、乳制品、蔬菜、粮食、食用油等5大类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依法落实食品行业“禁业”制度,将企业不良信用记录作为许可的必审条件,严控失信人员入行,严格市场准入。全面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分级管理,覆盖面达到100%,逐步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制度。根据市政府相关要求,加强信用信息收集、共享和运用,发挥社会惩戒作用,逐步建立信用联动惩戒机制。

加强药品生产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加大不良信用信息的共享力度,协助有关部门在资质许可、招标采购等环节对失信企业及人员进行限制。完善药品领域严重违法企业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及“黑名单”管理制度。

(四)工商管理

以信用分类为手段,推进企业年检创新。突出市场监管重点,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以及引起社会关注、亟需加强监管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审查。加强信用联动惩戒,结合年检工作,全面审查质监、安监、食药监、环保等部门的前置许可证件,对于已吊销、注销、撤销或失效企业信息,纳入年检审查范围,并依法开展吊照工作,推进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信用制约惩戒制度的建立。指导完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加强企业合同风险防范能力。

(五)民政管理

加强民政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居民收入核对中的信用监管以及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低保申请家庭信用档案,查处虚假申报行为,拓展核对渠道和应用范围,将有严重虚假申报行为,或有多次虚假申报行为,导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养老机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卫生机构的信用管理方式,加强准入管理,将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作为开业备案或工商注册的查询条件,对在日常管理中出现不良信用记录的养老机构和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强约束,建立“一票否决”制度。推动开展对有不良行为社会组织及法定代表人的信用评价,并实施相应信用约束制度。

(六)政府采购

继续在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项目中实行供应商信用报告制度,优化设计信用报告、信用等级在招投标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其使用范围和效果。加强与市、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严格执行市、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加强政府采购交易合同执行中违约信息、评审专家不诚信行为的记录,并及时归集和上报。积极主动向其他政府采购中心学习有益的经验和创新模式,形成政府采购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联动惩戒。

(七)商业、旅游及文化

持续推进商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以诚信自律标准为核心的信用制度建设,制订《区商务旅游企业诚信自律行业标准(试行)》,增强商业旅游企业服务信用、行业规约和职业规范。继续推动商业旅游企业建立诚信档案。继续开展信用培训,组织重点商圈、重点窗口、重点企业的人员开展信用管理培训,帮助企业提高诚信意识。

完善旅游服务市场诚信建设和分类监管,加强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公开和共享,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饭店、旅馆、旅游咨询服务单位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机制。

推进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区文化市场信用监管平台,建立文化市场监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与文化执法、公安、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依托市文广局网吧监管平台,发挥网吧技术监管作用。加强文化市场行业组织建设,发挥行业组织在文化市场中的自律功能。

(八)金融服务

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工作中引入信用制度,制定相应的信用等级标准。完善涵盖小贷、担保等新型金融机构的金融信用风险防范机制,探索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体系建设试点,扩大金融领域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应用范围。加强诚信引导,倡导诚信经营,建立完善将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与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相结合的制度。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统一信用评级,对于信用等级达到一定级别以上的初创企业,加大信用融资扶持力度。

(九)政府诚信

加强政府部门诚信履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促进政府信用建设。对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及践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将政府部门诚信履职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加强政务公开,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继续开展政风行风测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网上评议政府工作绩效活动,将信用记录(社会评价)列为对行政机关考核的一项内容。加强政府部门诚信履职信息记录和管理,建立政府信用信息记录、管理、使用制度。收集审计报告和政务公开、纠风等工作中涉及政府信用的信息,按需报送、及时共享。

(十)公务员诚信

加强公务员考录信用管理,在公务员年度考核、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青年人才招聘中使用信用报告。加大新录用公务员信用审查,强化其个人填报信息的核查核对。建立公务员职业信用记录数据库,作为公务员交流、晋升、考核、奖惩等重要参考依据,在年终考核中实行诚信一票否决制。以市公务员局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区委组织部、区公务员局、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全覆盖的信息系统。

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推进,建立工作机制

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是本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全区社会诚信体系工作安排。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组织落实各项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信息委,对本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推进,协调解决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问题。各相关成员单位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人,制定具体工作推进计划,并将信用体系建设考核情况纳入考核范围。

(二)夯实基础,建设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依托本区法人库、人口库、工程建设企业信用信息、执法信息、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信息、工商年检信息、政府采购供应商信用信息等各个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建设本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政府内部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形成反映企业和个人综合信用状况的基础数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从信用信息动态采集、信息汇聚、信用评估和对外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化。同时,实现与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并依法向合格的征信机构提供集中查询、信息等服务。

(三)落实财力保障,发挥资金引导作用

篇4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质量强县为中心,围绕培育一批质量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我县工业、农业、建设工程、环保、服务等主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打造“诚信保亭”县域形象,推动我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1、产品质量:防止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的发生,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在85%以上;全县生产企业杜绝无产品地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对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传,新增1个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至少新增一家食品企业取得QS(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无食品安全事故;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个,争创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主要消费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95%以上达到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

2、工程质量: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的安装工程,所有工业、交通、电讯等项目的新建和改造工程都应按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新建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受监覆盖率100%,优良率达到25%以上;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率继续保持为“零”,基本消除一般质量通病;竣工交付使用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试车和验收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

3、服务质量: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旅馆餐饮等服务行业,都应在拓宽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技术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进一步巩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工作,严格评选“放心店”;有选择性的在条件较好的超市、旅馆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以带动全县流通领域的服务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4、环境质量:辖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辖区内水资源执行II类水质标准,一般水域执行III类水质标准,城区饮用水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1、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制定步伐。按照我县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框架要求,组织制定我县农业生产急需的农业标准、生产技术规程2项。(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局)

二是抓好国家级、省级红毛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实施相关农业标准,对示范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重点是采取各种方式做好标准宣贯、组织指导农民按技术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牵头单位:县农业局;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三、继续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在抓好红毛丹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着手申办三月红荔枝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2、加强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工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印发采标目录,加强宣传,积极引导2家生产规模较大、标准化基础较好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

二是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对于家庭作坊式企业,采取标准引导的措施,把国家强制性标准送上门,使这些企业明确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按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

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完成我县企业食品标准的清理审查工作,解决食品企业标准水平低,与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不相符合等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3、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环保工作。

一是围绕国家已建立的旅游标准体系,组织制定保亭特色旅游产品的地方标准,提高保亭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旅游形象。(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二是在旅游规划、旅游区景点管理、旅游酒店管理、旅游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严格实施国家、行业已颁布的旅游服务标准。组织制定县旅游服务地方标准,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县质监局、县旅游局)

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和治理为重点,加大对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控。。(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县国土环境资源局)

(二)加强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质量卫生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启动对全县农产品质量状况调查工作,分类建立质量档案,摸清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底数;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指导、教育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牵头单位:县农业局、县畜牧水产中心;责任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卫生局、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

2、加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实施食品生产、销售市场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关;强化发证后的日常监管,加大生产、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卫生监督抽查,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标准化、计量等技术基础,帮助、指导其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自律,把好原料进厂质量关、生产过程质量关、出厂产品质量关、进货验货质量关、销售质量关,对没有内部质检能力的生产企业,督促其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牵头单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任单位:县卫生局、县质监局、县工商局)

3、加强工程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建筑工程审批程序,加强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启动对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状况调查工作,建立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档案,指导、将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建筑工程队清除出市场;完善施工图纸审查制度,确保施工图纸设计、勘察质量;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4、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开展锅炉、压力容器、机电类特种设备、压力管道、气瓶普查整治摸底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拾遗补漏,全面掌握特种设备的底数、分布及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提高安全监管的到位率,确保特种设备注册率达100%,定期检验率达98%以上,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加大现场监察力度,加强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实现“零事故”运行目标。(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三)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增强全县经济核心竞争力

1、制定实施名牌战略计划,加大名牌培育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争创名牌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选择符合或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培育对象,科学制订规划,实行激励政策,促进名牌战略的顺利推进。广大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名牌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走质量兴企、名牌兴企的路子,以质量育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通过争创名牌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所掌握的企业情况,精选一至二个生产经营条件过硬、质量意识较强、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将其作为培育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以及海南省名牌产品、海南省著名商标、优质工程的重点对象。(牵头单位:县工商局;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

2、强化认证意识,为实施名牌战略打基础。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强化企业争创名牌的内部管理基础,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责任单位:县质监局、工商局、县农业局)

(四)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质量技术支撑。

1、加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质监局)

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3、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县质监局)

(五)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提供优质行政服务。

1、监管与服务并重,建立重点企业质量共建责任制。

选择县水泥厂、五指山茶叶加工厂等一批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共建工作,与企业签订质量共建协议,明确部门监管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主管部门)

2、监管与指导并重,规范小型企业质量行为。

对生产经营条件差、质量工作基础弱的小型企业,统一确定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规范,通过日常监控,严格把握其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和范围,确保其生产经营活动不出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事故。(牵头单位:县质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主管部门)

3、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切实落实打假责任制,由县政府(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对打假工作负总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执法信息采集系统,初步建立起部门之间联合行动、信息互动的打假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

篇5

二、旅游企业诚信的概念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进行市场经济各项活动时,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诚实信用地对待每一位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媒体、社会公众,同时给予他们信任。旅游企业诚信是指旅游业从业者在从事旅游经营活动中践行约定,信守承诺,以及其践行约定、信守承诺的行为和形象在社会组织、群众、媒体心目中的整体反映。

三、我国近年来学者对旅游企业诚信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呈井喷之势,旅游企业缺乏诚信、坑害消费者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但是理论界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对于构建旅游企业诚信机制的研究也刚刚起步。笔者对近五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诚信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学者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企业诚信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缺乏诚信现象进行研究分析

刘雷、吴郭泉在《论旅游企业诚信》中提到旅游企业诚信缺失表现为:旅游合同交易信用缺失、合同违约和欺诈、服务质量信用缺失三个方面。杜艳认为我国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的现象主要是:资本信用缺失、合同交易信用缺失、服务质量信用缺失、旅游促销信用缺失、价格信用缺失、旅游企业管理信用缺失。

(二)对旅游企业诚信缺失的后果进行研究

石芳在《以诚信为核心的旅游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中提到旅游诚信缺失将造成以下后果:导致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造成旅游者利益受损;危害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

(三)对当前我国旅游企业诚信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

蒋满员、唐玉斌在《我国旅游企业失信行为探讨》中认为造成旅游企业诚信问题的因素有:竞争机制、旅游行为机制及信息不对称、管理及法律、制度与旅游合同的不完全性。孟英伟、陈惊雷的《旅行社诚信问题研究》从旅行社、导游、旅游者、不可抗力因素和市场与政府五个方面来说明旅行社不诚信经营的原因。

黄晶在《旅行社诚信危机的对策分析》中将旅游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分为三类: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旅游供应商与旅行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旅行社与其人的信息不对称。

(四)对解决我国旅游企业诚信问题的方法进行研究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决我国目前旅游企业诚信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企业自律水平

李海风认为,旅游企业诚信机制建设可以分为三步:一是通过诚信文化建设将诚信纳入企业文化;二是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诚信的制度保障;三是建立监督及激励机制。

2、建立诚信测评体系

邓健、任文举在《诚信旅游企业测评体系研究》中认为目前我国旅游行业仍然缺少一整套科学、严密、权威、可推广的诚信服务评估程序以及相应的评分模型。缺乏应有的完备测评使得旅游企业的诚信无法得到公平的评估。

3、健全行政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

刘雷、吴郭泉的《论旅游企业诚信》认为构建旅游企业诚信应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旅游企业诚信管理监督;3、加强行业自律建设。王瑜、陈建平在《旅行社经营诚信体系重构研究》中提出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与建构,从加强社会信用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导游佣工管理等五个层面重构诚信体系。

4、发挥媒体舆论监督

郑渊在《浅谈旅游业诚信机制的建设》中提出,应当建立完善系统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地发挥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对失信企业造成强大舆论压力。

四、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对于旅游企业诚信的研究存在下列问题:

(一)借鉴西方学界和其他学科相关理论多,独创理论少。比如有的学者提出的建立旅游企业诚信文化体系、企业自律监督体系、构建诚信评价体系等理论,都属于借鉴一般企业管理的理论,没有形成旅游企业诚信管理独有的特色理论。

(二)比较侧重理论研究,且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例如多篇文章在对策方面都重复提到旅游业行业自律,但是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三)只注重当前特定环境下的信用研究,极少有从环境和机制来促进企业诚信养成的这个角度来解决企业诚信缺失这个问题

五、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旅游企业诚信信息化管理研究

篇6

按照“建治并举、诚信经营、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建立我省旅游市场诚信体系为目标,创新旅行社行业管理体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依法治旅,树立旅游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时间

年月至年月。

三、工作目标

(一)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智明白消费。

(二)通过旅行社诚信建设,力争使全省旅行社逐步达到“五无”和“三提高”的工作目标。“五无”即:一是实现“公对公佣金制度”,做到旅行社组织购物消费时无宰客现象存在;二是通过治理“一日游”市场,建立行业自律体系,杜绝“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竞争状态,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三是通过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彻底取缔“黑社”和“野导”。四是在开展旅行社诚信建设活动中,认真规范行业管理,杜绝旅行社超范围经营。五是通过加强对旅行社车辆运营的安全整顿,力争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三提高”一是提高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提高旅行社诚信守法经营水平;三是提高旅游团队运行中的服务质量。

(三)初步完成我省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系列活动

1、开展进一步治理“零负团费”的相关活动。包括要求旅行社建立旅游包价报价体系管理体制,对所有产品建立价目表,实行旅游合同价格“透明制”。向社会和游客公开包价旅游各种自费项目并写入合同的《行程安排表》中,保证自费项目合法,内容公开,价格合理,选择自由。对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0971—6159841,鼓励举报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或刊登广告的旅行社,联合工商部门以不正当竞争立案处理。

2、开展对旅游广告的治理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开展大力查处虚假广告、违规广告,规范旅游广告基本内容的专项行动;开展规范社和组团社之间签订合同的专项检查。

3、开展综合治理城市旅游基础环境的有关活动。依托市、格尔木市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开展大规模的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改善旅游市场基础环境,一是严厉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压价竞争、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虚假广告、不履行合同和因团款纠纷引发“甩团”等侵害游客正当权益的违法违规等问题。二是规范整治“一日游”市场。对“一日游”市场上出现的“黑车”、“黑导”、“黑社”、“黑店”及随团导游与非正规景点、购物点、餐馆相互勾结,私拉游客,低价招徕,强迫就餐购物,中途甩客扣人等非法经营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4、贯彻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加强对旅行社及领队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各组团社要对领队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厉查处出境游组团社违规引导游客进行境外赌博、非法滞留不归和朝觐业务。

5、集中时间,对全省旅游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旅行社年检工作,重点检查旅行社建章立制工作及《省国内(出境)旅游合同》、《省地接委派单》、《游客意见反馈表》的管理使用情况。

(二)开展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系列活动

1、针对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组织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有关部门进行明查暗访,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力度。

2、制作游客《消费提示》、《安全须知》、《礼仪规范》等系列旅游宣传资料,广泛发放,完善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教育、引导和信息服务功能。

3、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省旅游局网站等媒体开办旅游诚信服务专栏,通过“旅游政策法规,案例分析,专家点评,行家忠告”等栏目,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对侵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开展舆论监督,加强正确消费和依法维权的舆论宣传引导,培养诚信旅游消费市场。

4、积极宣传各地诚信旅行社创建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全省文明旅游从业单位、从业人员,推动旅游全行业争先创优。

(三)开展规范市场的制度建设系列活动

1、以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体系和导游员记分制管理体系为基础,对旅行社的机构设置、人员资质、服务质量、财务帐目、经营业绩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全省导游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着手建立全省旅行社、导游员诚信档案,通过重大违规公告制、违规档案公示制,形成旅行社市场自然淘汰机制。

2、建立与省政府纠风办、公安、工商、税务、交通、质监、安监等部门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合行动机制。

3、抓好行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已实行《省国内(出境)旅游合同》范本,严格监督旅行社的合同签订和履行行为。

(四)开展社会及媒体监督系列活动

1、开展“诚信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与有关媒体合作,策划、制作访谈类系列节目。

2、开展“诚信旅游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媒体对诚信经营的旅游企业进行专门、持续报道,树立企业诚信品牌;对少数旅游企业缺乏诚信的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对不诚信经营行为进行曝光。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国家和省旅游局的要求,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层层落实,确保诚信旅游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行规行法”对于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诚信企业的正当利益,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畅通投诉受理渠道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畅通投诉受理渠道,提高检查和投诉受理绩效,按照“统一投诉,多头受理,分级处理,协调配合”的原则处理旅游投诉,尽量为投诉者提供方便,切实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把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与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相结合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保障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市场秩序快速好转的重要举措,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争创“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和“青年文明号活动”,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信用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教育,探索通过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化的办法,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加强宣传、大造声势;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动旅游行业诚信建设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参与,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树立诚信守法经营的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典型,及时曝光违法违规案例,引导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和旅游者的理性消费。通过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强调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通过明察暗访及对旅游者进行回访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以更好地推动旅游行业诚信建设。

(六)充分发挥联合执法和旅游质监两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政府纠风办、公安、工商、交通、质检等与旅游市场相关的政府各部门的协作,推动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与此同时,要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与政策水平。

六、阶段划分

旅行社“诚信建设”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年月)动员部署阶段。

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十一”黄金周前组织召开全省旅行社行业诚信建设座谈会,统一思想,部署任务。

第二阶段(年月—年月)活动开展阶段

篇7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总体要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现代文明县的奋斗目标,发挥地域优势,以诚信为核心,以繁荣县域经济为目的,提高行政效率,全力打造“诚信政府”。

二、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时间,着重从决策、管理、监督、服务、商务等方面,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信用体系,树立政府的信用形象,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化诚信服务型政府,取信于民,服务社会。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教育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

认真贯彻全国整规办、等六部门《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精神,通过舆论宣传、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和举行诚信宣誓仪式、公开诚信承诺等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诚信道德教育,普及诚信知识,弘扬诚信文化,倡导诚信观念。

1、用1年时间进行宣传发动和信用道德教育,在全县掀起集中宣传热潮,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基层组织作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重视抓基础、抓细胞,在城市社区广泛开展“文明诚信家庭”、“文明诚信居民”评比活动。

2、在全县开展“诚信政府”为主题新闻宣传活动,总结和推出一批工作典型,宣传诚信典型,对典型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利用舆论工具广泛宣传,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为深入推进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必要条件。

3、加强诚信培训。

(1)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教育列入干部培训、机关教育整顿、职工在职培训内容。

(2)以“诚信政府”建设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讲座等形式分类分层次加强对政府机关干部、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广泛普及信用知识。

(3)广泛开展“诚信政府”活动,分层次举办干部、职工诚信教育培训班,加强对个人的诚信教育和知识培训。

4、深入开展“讲诚信、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坚持行政执法与市民监督相结合,以市区公共场所为重点,严格处罚随地吐痰、随处便溺、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等不文明行为。

(二)创建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10年)

打造“诚信政府”,按照XX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步骤,先政府主导,后市场运作,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跟进,采取分布实施的方式推进。

1、由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监察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按照“信用XX”的建设目标,建立政府信用信息体系,积极推进政府新哟内制度建设。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加大政务公开范围,实行政府决策公示制、听证制、专家咨询论证制、预告制和通报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成立政府信用投诉中心,实行行政承诺制,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为社会各界提供方便、快捷、公平的低成本服务。

2、由政府办公室牵头,政务服务中心、法制办、监察局、司法局、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单位配合,建立质询解释、道歉、行政补偿、行政承诺和履行职责考核制度,深化对政府部门的评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监督、政务督查、行政监督、财经审计等监督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严重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和依法查处,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

3、由政府办公室牵头,科技局、发计委配合,全面实行电子政务建立政府工作局域网,推动部门、行业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用资源共享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披露。进一步做好“XX信息网站”建设,把XX县的资源优势、旅游优势等全面推介出去。

4、建立健全“诚信政府”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成立由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刘宏军为组长,政府组成人员为成员的XX县“诚信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政府信用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室。

5、建立信用信息基础平台,为社会信息体系提供服务和应用的技术支撑;建立信用监管平台,为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查询、信用公示、信用管理等提供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完善提高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加强对“诚信政府”建设的考核监督,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诚信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基本建立起与XX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由XX县“诚信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总结打造“诚信政府”的基本经验,通过日常运行和管理中反映出的问题,进一步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形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丰富和完善“诚信政府”的主要措施,适应市场要求,完善各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时间进度。抓好监督检查,狠抓措施落实,切实展现“诚信政府”新形象,使“诚信政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四、保障

严格依法进行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相关信用产品,确保公民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确保政府政务机密及其他相关信用信息不被随意泄露,加强信用信息的安全防护和保障。

(一)在征信和评估方案设计环节上,征信目录(信用信息)和信用评级指标不得涉及个人隐私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面的机密,方案实施前要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专门论证,并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二)在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及信用的查询公示、等级评定等活动中,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避免相关信用信息被随意泄露,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犯、政务机密的泄露。

(三)在技术运用环节上,对涉及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查询公示的信用公共网络平台,要实行安全的身份认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传输和信息运用的安全;在信用公共网络平台与政府职能部门或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专门网络平台之间,实现物理隔离,各自独立运转,确保系统安全。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两网之间的沟通联络,定期交换数据和信息。

(四)为切实保障信用安全,依法推进XX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针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数据的交换、信用等级的评估、信用的查询公示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应用标准。

(五)加快“诚信政府”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工作。

篇8

1、第一大工程:“绿色工程”,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遂宁市将“绿色产品”目录和“绿色服务企业”目录,让消费者和企业能够明白消费。

2、第二大工程:“和畅工程”,畅通消费者申诉渠道。遂宁市将重点加强“12315”体系建设建设,进一步畅通消费维权渠道,提升消费纠纷调处效率;建立完善“12345”政府热线与消保、质量、旅游、价格、客运、食药、商务、环保、城管、税务、银行、水、电、气、通信等单位咨询投诉热线融合机制,提升维权效力。

3、第三大工程:“诚信工程”,促进行业自律。遂宁市将逐步建设诚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信用监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作用,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忠诚、使命、奉献

教育部

坚定信念、勤政为民;忠诚教育、情系师生;务实创新、团结协作;重视教育、提高效能;加强修养、清廉公正

国家安全部

忠诚、进取、精干、慎独、奉献

环境保护部

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

住房城乡建设部

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务实清廉,城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交通运输部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水利部

献身、负责、求实

国家审计署

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

海关总署

爱国、厚德、增信、创新、奉献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执法为民,甘于奉献

国家统计局

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奉献

国家知识产权局

公正高效、严谨求实、和谐进取

国家旅游局

游客为本,服务至诚

国家宗教事务局

尊重、包容、团结、合作

国务院港澳办

忠诚、奉献、包容、创新

中国科学院

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中国地震局

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

中国气象局

准确、及时、创新、奉献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为民监管、依法公正、科学审慎、务实高效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

专业尽责、正直诚信、稳健规范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三峡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务实、求精、创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为农、诚信、创业、合作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为国交友,创新发展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人道、廉洁、服务、奉献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合力、专业、进取

中国进出口银行

忠诚奉献,诚信严谨,开放包容,开拓创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

中国农业银行

诚信立业,稳健行远

中国银行

“追求卓越”和以“诚信、绩效、责任、创新、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建设银行

诚实、公正、稳健、创造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篇10

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抑制”,农民获得贷款不仅难度远大于城镇居民,而且贷款数量规模也远小于城镇居民,这就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资金饥渴症”不可避免,直接导致了农民增收缺乏资金支持。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很薄弱,缺乏合理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农户信用信息的采集、储存、加工、使用,以及发展小额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欠缺,致使各地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参与主体定位不清、责任不明,对应的信息采集内容、采集程序没有统一标准。

从农耕文明到现代农业,农户的信用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意识范畴,逐渐延伸拓展至社会规范和经济交易层面。我国在实行农村后的很长时间里,农村居民通过自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源就可完成田间耕作,解决温饱问题。所能够发生的农村信用行为仅限于小规模农副产品交易、小额的现金借用、人情往来等活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绿色生态农业等一系列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农村招商引资、乡村观光旅游、生态度假项目等新型农村经营方式的兴起,农户的信用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由于农民外出务工的分散性以及农村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农村信用信息仍分散在工商、税务、电信、金融机构等部门,大多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2008年,国务院明确人民银行承担“管理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职责,并牵头建立了由17个部门参加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牵头成立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机构。在人民银行《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下,全国各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根据当地农村地区特色构建了富有成效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通过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推进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和农户信用评价、扩大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在全国农村地区的应用、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提高了农民信用意识。

然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在信息采集过程中,一方面缺少完整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无法对广大农户信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记载和跟踪,无法对农户信用信息进行统一口径的采集、统一指标的评级以及对应变化的监测;另一方面涉农金融机构面对量大分散、情况各异的农户和中小企业,既要对其资信状况进行精准评估,又要对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进行适时管理、及时更新、随时监测,很难保证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时效性、真实性、全面性。

篇11

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始终保持项目建设和发展的持续性,使邵武旅游每年有新的看点、新的亮点、新的卖点,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一是丰富旅游产品。积极推进和平古镇、晒口瀑布林度假区、云灵山旅游区、紫云湖水上休闲运动中心、福山公园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省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二是完善旅游设施。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完善各景区点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旅游环境。高标准建设导游服务中心。加快熙春国际大酒店、财富花园酒店、聚源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建设,完成龙都国际大酒店星级评定工作,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三是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旅游业,重点投资高端旅游产品和项目,推进旅游企业主体产权多元化,激发各类旅游市场主体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实行政策扶持。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快邵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整合旅游资源,增强邵武旅游的整体优势

1、文旅结合,推进“福地邵武”建设。大力挖掘“福”文化,丰富“福”文化系列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让广大游客感受“有福之城”,体验“享福之旅”。要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文化旅游节,精心策划,及早准备,重点在形式新、特色明、群众参与面广、对外影响力大上下功夫,充分展示邵武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展现邵武旅游的精彩一面。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和修缮苏区建筑,建设中央苏区纪念馆,打造特色红色旅游产品。要做足张三丰文章,发挥黄峭、李纲、严羽等历史名人效应,挖掘傩舞、三角戏等文化资源,发展历史文化旅游。要创新理念,拓宽思路,加强与文化、体育、教育等部门和园区、企业、社区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最大程度地把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为旅游业发展开辟更大的空间。

2、农旅结合,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突出乡村旅游业态特色,推进嘉德农业观光园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园区,拿口千岭湖度假村创建省级水岸渔家、高峰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和乡村旅游绿色家园,同时要加强规划和引导,鼓励各类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努力打造邵武乡村旅游品牌。

3、商旅结合,推进购物旅游的发展。发挥邵武作为闽西北唯一的二级城市经济区中心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购物市场,加强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打造土特产品一条街、名牌服装一条街、古玩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旅游商品街区,使“到邵武购物”成为大武夷游客的旅游新选择。

三、加大促销力度,全力塑造邵武旅游品牌

加强宣传营销。充分利用各种会展、节事活动和网络、媒体等形式,宣传和推介“福地邵武”的旅游形象。开展邵武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活动,完成后在全国各大媒体进行强势宣传。重视做好与武夷山“山水茶”旅游节的对接,全力做好参展的各项准备工作,以较高的水准、新颖的创意充分展示邵武旅游的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按照“立足海西、面向华东、走向全国”的市场定位,大力推行“区域联动,行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旅游促销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的促销体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牵头组织2—3次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宣传促销活动,参加2-3次有一定规模和影响旅游节会,实施重点区域重点突破,逐步使邵武成为这些城市居民的旅游目的地。增进开放合作。加强与大武夷旅游区其他城市的合作,争取把邵武的景区景点纳入武夷山、泰宁的旅游线路。认真制订“世博――旅游”计划,研究邵武接轨世博会的具体措施,重点加强与上海旅游界的联系合作,接受上海辐射。

四、加强行业管理,努力提高全行业服务水平

着力推进“三个工程、三个体系”建设。三个工程:一是信息化工程。实施邵武旅游网改版升级,扩大信息咨询内容,实施政企联网,启动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旅游信息在对外宣传和对内管理中的双重作用。二是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在职培

篇12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质量强区为中心,以我区“服装鞋革、金银珠宝、木材加工、海洋养殖、食品加工、化工、能源”等支柱产业为重点扶持、培育对象,围绕培育一批质量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我区工业、农业、建设工程、环保、服务等主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打造区区域形象,推动我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1、产品质量:

(1)主要工业产品和商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85%以上,重点行业90%以上的产品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出口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

(2)全区杜绝无产品标准组织生产;

(3)进一步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大对OHSAD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的指导服务,帮助企业早日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至少新增5家企业取得QS(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实现食品安全生产无事故;

(5)培育创建省级名牌产品5个以上,争创中国名牌产品3个以上,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2个;

(6)主要消费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95%以上达到国家或行业强制性标准。

2、工程质量:

(1)各类房屋建筑和附属配套设施的安装工程所有工业、交通、电讯等项目的新建和改造工程都应按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规范、规程和标准执行,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新建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受到监督覆盖率100%,优良率达25%以上;

(3)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率继续保持为“零”,基本消除一般质量通病;

(4)竣工交付使用的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机械综合试验和验收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

3、服务质量:

(1)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医疗卫生、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供电供水、旅馆餐饮等服务行业,都应在拓宽服务空间、提高业务技术和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2)进一步巩固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工作,严格评寻放心店;

(3)有选择性的在条件较好的超市、旅馆建立服务质量标准体系,以带动全区流通领域的服务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1、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农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加快农业标准制定步伐。按照我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框架要求,组织制定我区农业生产急需的农业标准、生产技术规程2项。(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区农业局)

二是抓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实施相关农业标准,对示范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工作重点是采取各种方式做好标准宣贯、组织指导农民按技术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牵头单位:区农业局;责任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

2、加强工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工业标准化工作。

一是印发采标目录,加强宣传,积极引导2家生产规模较大、标准化基础较好的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区发改局)

二是督促和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对于家庭作坊式企业,采取标准引导的措施,把国家强制性标准送上门,使这些企业明确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按标准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牵头单位: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

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完成我区企业食品标准的清理审查工作,建立健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档案,解决食品企业标准水平低,与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不相符合等突出问题。(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区经贸局)

3、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环保工作。

一是在旅游规划、旅游区景点管理、旅游酒店管理、旅游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严格实施国家、行业已颁布的旅游服务标准。组织制定区旅游服务地方标准,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责任单位:区旅游局)

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和治理为重点,加大对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对生活用水的水质监控。(责任单位:区国土环境资源局、区环保局)

(二)加强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确保质量卫生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启动对全区农产品质量状况调查工作,分类建立质量档案,摸清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底数;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保证农业投入品质量;指导、教育农民和农业生产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保证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质量。(牵头单位:区农业局、区畜牧水产中心;责任单位:区经贸局、区卫生局、区国土环境资源局、区工商局、市质监局直属城涵片区)

2、加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实施食品生产、销售市场准入制度,严把食品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关;强化发证后的日常监管,加大生产、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卫生监督抽查,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标准化、计量等技术基础,帮助、指导其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自律,把好原料进厂质量关、生产过程质量关、出厂产品质量关、进货验货质量关、销售质量关,对没有内部质检能力的生产企业,督促其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对产品进行检验。(牵头单位:区经贸局;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区工商局)

3、加强工程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严格建筑工程审批程序,加强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启动对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状况调查工作,建立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档案,指导、将不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的建筑工程队清除出市场;完善施工图纸审查制度,确保施工图纸设计、勘察质量;完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责任单位:区建设局)

4、加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开展锅炉、压力容器、机电类特种设备、压力管道、气瓶普查整治摸底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拾遗补漏,全面掌握特种设备的底数、分布及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实现动态监管全覆盖,提高安全监管的到位率,确保特种设备注册率达100%,定期检验率达98%以上,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加大现场监察力度,加强对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危险源实施重点监控,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实现“零事故”运行目标。(责任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

(三)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增强全区经济核心竞争力

1、制定实施名牌战略计划,加大名牌培育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争创名牌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选择符合或基本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作为争创名牌产品的重点培育对象,科学制订规划,实行激励政策,促进名牌战略的顺利推进。广大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名牌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走质量兴企、名牌兴企的路子,以质量育品牌,以品牌占市场,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通过争创名牌来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所掌握的企业情况,精选一至二个生产经营条件过硬、质量意识较强、管理水平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将其作为培育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以及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优质工程的重点对象。(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区工商局;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

2、强化认证意识,为实施名牌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强化企业争创名牌的内部管理基础,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责任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工商局、区农业局)

3、加强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

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切实做好本辖区内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工作,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突出地方产品特色。一是以重点企业、名优特新产品为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加快发展。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挖掘品牌优势,努力打造“服装鞋革、金银珠宝、木材加工、海洋养殖、食品加工、化工、能源”等支柱产业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区域品牌。二是进一步完善质量扶优扶强的奖励政策。落实对获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政府质量奖励,加快我区品牌经济的转化。(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区工商局;责任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

4、加大对重点品牌的微观服务

积极引导本地具有一定质量基础的企业,增强品牌辐射能力,扩大品牌效应,提高名牌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全区重点打造和服务好“众和”印染、“保兰德”皮具、“南日鲍”鲍鱼、“艾力艾”鞋服、“港”饲料等本地特色品牌,带动同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牵头单位:区投资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相关职能部门)

(四)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强化质量技术支撑

1、加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卫生局、区工商局、区药监局、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

2、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区建设局)

3、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

(五)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提供优质行政服务

1、监管与服务并重,建立重点企业质量共建责任制

选择省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保兰德箱包皮具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共建工作,与企业签订质量共建协议,明确部门监管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主管部门)

2、监管与指导并重,规范小型企业质量行为

对生产经营条件差、质量工作基础弱的小型企业,统一确定其从事生产经营的基本规范,通过日常监控,严格把握其生产经营活动内容和范围,确保其生产经营活动不出现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方面的事故。(牵头单位:市质监局直属荔片区;责任单位:各相关企业主管部门)

3、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是切实落实打假责任制,由区政府(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对打假工作负总责,协调各相关部门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执法信息采集系统,初步建立起部门之间联合行动、信息互动的打假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区经贸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

篇1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旅游西进、旅游全域化战略,统筹城乡旅游发展格局,构建完善的休闲度假体系,强化旅游业态整合创新,进一步推进旅游综合体建设,提升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做大做强西湖旅游产业,推动我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创建休闲旅游示范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提高镇街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增长幅度。到2011年底,实现全区城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以上;到年,实现全区城乡旅游经济总收入翻一番。

三、主要内容

(一)统筹旅游产业规划

1、实施西湖区休闲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形成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湿地为核心,各旅游综合体、旅游经济强镇和特色旅游村、旅游景区(点)、赛事节庆活动繁星闪烁之势。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发展完备的产业链,健全由城市综合体、旅游强镇(街)、特色旅游村(街区)、旅游景区(点)等构成的旅游网络体系。

2、加强对镇、街旅游规划的指导。指导镇街旅游规划与西湖区休闲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利用信息、人才优势,建立全区统一的旅游综合体规划策划平台,全程参与、指导镇街编制高质量的旅游综合体规划;鼓励和支持镇街编制特色镇、特色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

3、编制并实施《森林公园总体业态规划》。按照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旅游区)“一年申报成功、三年顺藤结瓜、五年建成5A级景区”的工作目标,完成《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业态规划》编制,开始组织实施。

(二)统筹旅游项目建设

1、加快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利用西山游步道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将沿线美景串珠成链,建设杭州西山国家森林公园。推进灵山、龙坞等景区建设,提升沿江休闲产业带等乡村旅游品牌。基本建成五里塘生态休闲商务综合体、龙坞旅游综合体等。

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生态优先、环境一流、文化为魂、细节为重、服务便捷、品质至上等八个方面的要求,理清思路,规划引领,突出重点,将优秀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打造首善之区、共建共享全国最美丽城区的闪光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成为打造休闲旅游示范区的重要内容。重点打造上城埭村、双灵村、大清村、外桐坞村、长埭村、东岳社区、东江嘴村、慈母桥村、何家村、龙门坎村、西湖茶场村、灵山村等。

(三)统筹旅游市场营销

1、加大对镇街、村社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完善宣传品制作,加强旅游宣传片和营销策划方案的编制,在旅游促销活动中积极予以推介。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建立并完善旅游网站建设。

2、加大对乡村节庆活动的宣传推广。开发具有西湖区特色的乡村节庆活动,以节庆为载体,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的发展。

(四)统筹旅游企业发展

1、积极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完善考核评价激励体系,形成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机制;鼓励酒店集团投资建设高星级酒店或开展连锁经营;指导和推动区内宾馆饭店上星级,鼓励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

2、加强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学习先进景区建设的管理经验,提升我区旅游品质;积极搭建平台,促进酒店、旅行社、景区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交流,实现行业内的良性互动。

(五)统筹旅游人才培养

1、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旅游人才工作调研,分析旅游人才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旅游人才培养政策;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的旅游人才培育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干部交流、院校培养、企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逐步规范上岗资格证制度和用人合同制度,引导企业合理用人。

2、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培训资金,对相关部门和镇街干部、旅游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旅游一线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继续推进导游员年审培训、中高级导游考试培训、金牌导游评选和优秀导游员大赛等工作。

3、创新旅游人才培训模式。积极利用各种载体,组织旅游企业参与教育培训。通过邀请专业老师授课、组织管理层和一线服务员开展服务业务技能和礼仪等培训、举行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外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4、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业务技能培训、以赛代训、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大对镇街和村社、农家乐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六)统筹旅游公共服务

1、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网站建设;增加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点。

2、加强旅游集散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各项服务,完善紫金港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提高之江旅游集散中心的利用率,实现中心城区到周边镇街旅游线路互通、客源互送。

3、完善旅游标志系统。协调并规范镇街旅游交通指引标志、乡村公路旅游交通指引标志的设置;加强旅游景区多语种标识系统的管理,开展全区旅游景区外文翻译规范化专项检查行动,提升全区景区外文翻译质量。

(七)统筹旅游目的地管理

1、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的力度;求真务实,强化旅游纠纷的处理;加强信息互通,不断完善监管手段,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2、加强旅游质监网络建设。深化旅游行业质监网络建设,扩大旅游质监服务在西湖区的覆盖面;完善旅游投诉体系建设,规范旅游行业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加强旅游行业诚信建设。监督规范行业管理,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良性竞争,推进星级宾馆标准化建设。

(八)统筹旅游政策保障

制定《西湖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旅游规划、乡村旅游、旅游项目、节庆活动、旅游宣传推广、会议展览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