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5:59: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服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33.1500
引言
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护理管理水平决定着护理工作的质量,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抢救以及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具有时间长、变化快以及要求高等特点[1]。因此,与其他的临床科室工作相比,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随着手术学科的细分,以及微创、高危、疑难手术的开展,对手术护理工作的质量也具有了更好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已经逐步被社会以及患者接受,具有特性以及个人特性的特征。本次研究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了2015年至2016年所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其中女性55例。男性65例,年龄在9-69岁,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0.5岁,本次研究主要设计的手术科室有:骨科、外科、妇产科以及脑外科等,两组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治疗,而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2.1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前的访视工作由第2天负责该台手术的护理人员独立完成,护理人员需要用亲切的语言告诉患者访视的目的以及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禁饮的时间。依据每位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对患者进行沟通,安慰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赖,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术前访视还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安抚,让家属积极配合手术治疗。1.2.2术前准备手术之前的准备工作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手术室的护士应该对设备性能、药品以及常规器械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手术中需要的特殊物品进行准备,并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做好预防工作,确保手术安全[2]。1.2.3术中护理①当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的护士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减轻或者消除患者因为环境而引起的焦虑情绪。同时,护理人员态度要温和,亲切,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当患者意识清醒时,护理人员应该握住患者的手,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心情得到有效的放松。对于眼角膜手术的患者来说,一定要提前备好眼膏。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寒,怕冷的患者来说一定要准备好电热毯,在手术之前准备好预热工作,并且还要适当调节温度,避免因寒冷而引起患者血压下降等反应。②护理人员应该与麻醉医师以及手术医生做好核对工作,协助医生做好患者的摆放工作,防止因为不当而引起压伤肢体,对于老年人要特别注意,保持患者胸廓运动和肢体的功能位。同时,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对于手术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督促无菌操作。手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电监护,做到护理工作的稳、准、轻、快,并且还要认真观察患者四肢末梢循环情况以及面部表情,及时向医生报告[3]。对与意识清楚的患者而言,如果他们出现紧张的现象一定要与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从而使注意力从手术中转移。对于手术室的各项护理操作要严格执行,正确核对器械数目以及各种敷料,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工作。1.2.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应该选取适量温度的生理盐水给患者擦拭皮肤上所残留的一些血迹。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头晕、呕吐等现象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后的注意事项。1.3效果评价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患者家属以及患者自身,让他们对我院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其中,评定结果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以及非常满意。1.4数据分析本次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数据主要是采用SPSS12.0软件。采用t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以及进行手术的重要地方,对于手术室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同时,还需要较高质量的护理工作,从而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护理学的角度而言,手术室护理就是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手术室的环境,在经过诊断以及评估之后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方案,从而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对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提高和更新的语言,也是人性化护理的需要[4]。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我院的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实施优质护理工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丽,汪怡洁.“手术全期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5,3(26):445-446.
[2]郭燕红.适应形势锐意进取促进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4,10(5):305-307.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42.217
引言
手术室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有病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已成为近几年来护患纠纷的主要场所。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30例手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和性别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回访3个部分。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室、麻醉以及手术开始的大约时间,了解并且适当记录患者的血管情况、女性的生理期、皮肤感染情况,认真告知手术之前的注意事项,在手术前1d前往观看患者,将术中的一些主要事项告知患者,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且要注意语气应亲切和蔼,同时详细记录和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术前一天下午对患者进行访视,尽可能将饮食、休息及治疗的时间予以避开。巡回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访视的过程中,要将病区设施和环境详细地介绍给患者,以将患者内心的焦虑及对环境的陌生感予以消除。1.2.2术中护理对手术室内的温度、光线及湿度进行良好的控制,使陌生环境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得以消除,使患者的畏惧及紧张心理得到缓解;给予患者入室人文关怀,由巡视护士进行迎接,并简单介绍手术室的具体情况及手术医生,讲解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和注意事项等;提供给患者毛毯、枕头和护垫等,让患者获得舒适感;术中会产生一些噪音,对适宜的背景音乐加以选择能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并能促使患者将注意力转移;长时间手术或者受药物作用的影响易使患者口渴,手术过程中应使患者的嘴唇保持湿润;注意将局部保暖做好,对患者的隐私加以尊重,给予患者局部按摩,以免发生水肿;术中要观察患者的面色和表情,同时加强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有效地处理患者的不适反应,在情感上鼓励患者,使其树立起对疾病康复的信心[1]。1.2.3术后回访术后对患者的随访由巡视护士进行,对患者的术后感觉进行询问,肯定并鼓励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与配合,使患者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向其说明手术已经顺利完成,让患者安心养病;清理并保护好患者的伤口,对皮肤上残留的血迹进行清理,以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将手术切口的保温及保护工作做好;给予患者家属必要的护理知识教育,促进其护理水平的提高;建立患者档案,对随访结果和患者及家属的建议进行详细记录[2]。
1.3效果评定标准
护理效果的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术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正常,且未出现不良情绪,发生的不良反应较轻;有效:术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波动较小,且出现忧虑和焦躁等不良情绪,发生不良反应;无效:术后患者的心律和血压有较大波动,且产生较大的不良情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检测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在对基础护理进行加强的基础上,采取护理责任制度,以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患者为工作中心,要求时刻为患者着想,将患者放在首位,对患者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并且要促进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且制定有关的护理措施,简化护理工作的流程,将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优质护理的实施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患者的基本需求予以满足;(2)使患者安全得到相应的保障;(3)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舒适度;(4)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协调。
2.2促进护理人员能力的提高
在进行优质护理前,需给予护理人员相关培训。所以,医院要根据自身的护理状况,将相应的培训方案制定出来。按照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培训其人际沟通能力和诚信力度等,以促进护理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并且还需对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实施制度进行制定,组织科内的工作人员反复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使其思想发生明显转变,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患者满意度。
2.3效果
通过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治疗的患者,能让患者在术前得到全面放松,让患者表现出平稳的生命体征,都未出现心率失调和血压升高等情况。同时也未出现因输液而引起的怕冷和寒战症状的患者,且在手术治疗等患者清醒后,也未有患者发生由于不适而产生情绪躁动的情况,医生对护理效果极为满意。
参考文献
手术室是一所医院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手术室内医患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1】,其意义重大,手术室是具有严格的规范制度,医护人员均需要遵守。手术室的护理不仅仅是在手术室内,而是围绕手术一定的时期内对患者的护理,也就是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现全国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也是其中的一大部分。评价一所医院的医疗服务治疗与信誉的良好的重要指标就是患者满意程度【2】。本院手术室也进行服务制度的改革,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从整体到每个护理人员均进行优质化服务的培训,在术后的随访中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调查其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医患纠纷也有所减少,效果非常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本组为未实施手术室优质化护理服务组,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手术类型:呼吸体统手术11例、消化系统手术77例、循环系统手术10例、生殖系统手术31例、骨组织手术24例,五官手术47例,年龄最小为6岁,最大为83岁,小于16岁患者21例,大于60岁患者49例;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为实施手术室优质化护理服务组,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35例,女性65例,手术类型:呼吸系统手术9例、消化系统手术69例、循环系统手术11例,生殖系统手术28例,骨组织手术31例,五官手术52例,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81岁,小于16岁患者29例,大于60岁患者51例。
1.2方法:对照组为未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组,研究组为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由以下几点进行。
1.2.1术前护理工作:为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手术应该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做好术前的访问工作,在手术之前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进行探访时需要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焦虑,应该向患者介绍自己,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流程,让患者了解麻醉的方式以及需要的,可在床上帮助患者做好演示,让患者做好练习。告知家属在进入手术室后的具体事宜,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里顾虑,对于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做好交待,向患者与家属讲述相同疾病手术的成功病例,让患者安然度过术前的夜晚,和病房护士使用一些正性暗示语言,避免一些语言与字眼对患者造成刺激,了解患者的病史,向主治医生与护士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与病程,对于患者使用的药物以及过敏等情况做好确认,做好术前评估,制定好详细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的准备,认真填写术前访视单,以及患者核查清单,护理人员要准备到病房接患者,准备器械的护士做好术前物品的摆放,做好清点,节约术前的准备时间,以便手术能够准时进行。
1.2.2术中护理: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该尽快帮助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在手术开始前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患者心情平复,加强护理,防止被患者由于紧张而影响手术,造成麻醉不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病历的交接与核对,做好患者手腕上信息的核对工作,检查好术前需要的准备,建立好静脉通路;手术室内应该避免闲谈,无手术无关的话题不要谈论,患者在没有进入麻醉状态时工作人员的交谈语气要轻柔些,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护理人员不能离开手术室,将手术室的温度调整到最宜,保证患者的体温,做好心电监护,出现异常情况要思维清楚,做好相应的对策,术中协助医生做好各个方面的监护工作;手术结束时护理人员应该与麻醉师一起等待患者的清醒,做好术后整理与患者的穿戴等工作,在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时应该告知术中情况,并且交待时候护理的注意事项。
1.2.3术后护理:术后随访1-3天,在术后次日,护理人员应到病房做好术后探访,向病房护士了解术后患者情况。见到患者及家属时应该做好自我介绍,向患者讲述手术情况,交谈时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了解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耐心的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让患者放心,术后的探访促进患者的康复,对患者以及家属提出一些术后康复的建议,帮助家属照顾患者,询问病患对手术室服务的建议以及满意程度,离开之前祝福患者早日康复。
1.2.4手术室优质服务的设备建设:手术应该在等候区做好温馨的建设,为等候的家属提供舒适的环境,很多手术时间过长,家属焦急的心里在外等待手术结束,所以在等候区应该做好舒适的等候区,陈列一些健康的宣传册以刊物,供家属们阅读,了解健康知识度过枯燥焦急的等待;在手术的休息区建立饮水间与阅读间,在医生护理人员休息时可以舒缓下心情,由于长时间在手术时工作,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为了缓解疲惫感,让工作人员有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1.3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两组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以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之间差异比较使用方差分析χ2检验, P
2结果
对照组在手术室护理期间发生护理错误与医患纠纷问题例数为14例,患者非常满意116例,满意14例,比较满意20例,一般23例,不满意27例,满意度为75%;研究组护理错误与医患纠纷问题7例,患者非常满意129例,满意19例,比较满意24例,一般15例,不满意13例,86%,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满意程度比较
注: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化服务是新一代护理服务的模式,开展医院优质化护理服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由于近些年来医院之间的竞争力加强,除了在医疗设备以及技术上要提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护理方面有所提高,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专业化,手术室是医院中非常特殊的部分,手术室最容易发生医患纠纷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问题发生率,良好的改善护理、医生、患者之间的关系,对手术室进行优质化服务。
手术室优质化服务的开展主要从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管理、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加强、手术全程的优质服务、以及手术室设备的建设。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管理人员要了解每位工作人员的特点,发挥其所长,实现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加强手术室的规章制度,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在围手术期间连续的、全程的为患者服务,一切以患者为中心【3】,术前、术中、术后都要给予患者温馨舒适的优质化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工作人员使用正性暗示语言,使用原则【4】是医护人员之间使用,对话时候要自然,使用时不能使用过度肯定的语言,以免发生医患纠纷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为患者家属提供舒适的等候区,为工作人员提供温馨的休息区,年龄小的患者提供母亲般的服务,避免患儿的过度哭闹。
本院通过研究表明手术室提供优质化服务,提高了本院的信誉,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的问题,让患者感受到专业的医疗技术,优质化的服务,手术室优质化服务的开展效果非常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 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我们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医医院手术室积极响应开展这项活动,以“零缺陷,为患者提供水平一致的品质护理,为手术医生提供高品质的配合,最终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为活动目标,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支持和术后回访的规范化护理服务,使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而不在手术期间出现断层。我们通过关爱病人、关爱医生、关爱护士“三个关爱”的活动,来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现报告如下。
一、关爱病人
1、细微之处体现温馨服务
我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医医院是综合医院。以妇科来说,剖宫产手术全过程病人是清醒的,针对病人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温馨的护理服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惧紧张状态下,此时护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使其消除恐惧的心理,缓解其紧张的情绪。因此手术室护士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手术过程中安慰、关心病人,使病人舒适、安全的度过手术期。积极响应我院的“我为病人做一件事”的活动,手术室开展了冬天为手术推车加电热毯,使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享受温暖服务;为腔镜手术病人缝制手术肩垫,保护减少腔镜手术病人的肩痛的发生率,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2、强化术前访视工作
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工作,帮助病人缓解不良情绪,解答病人疑虑,督促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打消病人顾虑,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治疗;术中设立手术等待间,安排高年资专职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尽力完善全程无间隙服务;术后进行术后回访,解答术后病人及家属的疑虑,对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进行反馈,针对反馈意见给予相应解答,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进行整改,进一步加强患者及其家属间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和谐医患、护患关系。
二、关爱医生
我们建立每位医生的手术习惯档案,根据各医生的工作特点进行手术配合。建立手术室专科护士配合组,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工作质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手术配合护士相对固定,能够加强护士与术者的沟通,了解术者的需要和习惯,使配合工作得到持续性改进。定期对手术医生发放手术意见和建议表,征求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护士配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提高手术医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三、关爱护士
1、人性化管理
手术室护士工作特点是劳动强度大,时间不规律, 使体力、精力发生经常性透支;精神高度集中,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致使护士的心理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状态,如遇有急重症抢救及复杂手术,则更为明显。作为手术室的管理者,在管理中应重视人的因素。在护士对病人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同时,护士应受到护士长人性化的关爱,从而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护理人员工作舒心、护士长放心的和谐状态。
合理排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实行弹性排班制度,不将日工作时间定为8 小时,而是以手术占用时间为依据,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即可下班,手术多时,安排休息的人上班,手术少时即把休息时间补给她们,使护士最大限度地参与工作时段的安排,兼顾个人与集体双方的需要。
专科分组管理: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专科化发展,许多高精设备及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随机性轮转式手术配合安排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外科专科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我们提出了由综合性手术配合向专科手术配合的技术要求,使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业务能力,与外科专科高精尖手术技术得到同步发展。为此,我科实行护士专科分组,更加熟练地配合医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优质护理;手术室
High quality nurse service in operating room practice
Zhang Dongning
【Abstract】 Goal: In order to adapt the science of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the nursing pattern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the high quality nurse service for the surgery patient, caused the patient to perform the surgery by the best psychology to treat, enhances the patient to nurse the work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s overall quality. Method: The standardization nurse service which after before the choice picking an auspicious date surgery patient implements the technique, to make a house-call, in technique support and technique, makes a follow-up visit, causes the surgery patient to be hospitalized to be able to enjoy to the being out of hospital entire process to user-friendly, systematized, the standardized high quality nurse service. Finally: The operating room nurse service quality obviously enhanced, obtains the patient to satisfy,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he social satisfactory effect. Conclusion: High quality nursing increased the patient to nurse's trust, improved th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quality, ensures the surgery security,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hospital clinical nursing work, provides the better nurse service for the patient.
【key word】High quality nursing; Operating room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16-01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从病房逐渐深入到手术室。手术室的护理不再局限于手术台和手术中的配合,为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010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我院手术室积极响应开展这项活动[1],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为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术中支持和术后随访的规范化护理服务,使手术患者在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9月收治择期手术患者118例,男54例,女64例,年龄22-77岁,全部患者均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并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其中普外科48 例,妇科40 例,骨科26 例 ,泌尿科4例,全部患者均经详细的病史调查、常规体检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
1.2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访视: 安排在手术前一天的下午访视患者(1)会见,自我介绍。(2)介绍术前注意事项:禁食、禁饮及目的,了解有无活动义齿及松牙,保证充足睡眠、术前更衣、不化妆、不带贵重物品进入手术室。(3)介绍大概的手术时间、手术环境、条件、使用约束带的目的、手术、麻醉方式及配合要点。(4)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身材胖瘦、女患者是否在月经期。(5)解答患者关心的问题,并做好解释。(6)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麻醉的感觉及可靠性,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术中配合及术后效果等,让患者对手术心中有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术前评估(1)患者的一般生理和发育情况;(2)患者术前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和认知[2];(3)患者的心理情况:患者有无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对手术的了解程序、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序。(4)手术大小的评估:手术级别的大小及风险、患者有无手术经历等。
1.2.3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访视护士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手术种类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因能够提供患者术前镇静,稳定术中呼吸循环功能,减轻术中和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
1.2.4 术中护理: 医护人员应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各种环境条件进行最佳舒适度的调控,医护人员应主动迎接患者的到来,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和巨大的心理波动,尽快赢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和依赖以增强术中舒适度[3]。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方法,如良好的面部表情、关怀的目光、恰当的抚摸,以示对患者的关爱和心理安抚,稳定情绪,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首先向患者解释清楚,说明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在手术和病情允许且不干扰麻醉和手术进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摆放使患者舒适的手术,在床旁及时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截石位手术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在手术过程中不让患者有不必要或不雅观的,维护患者的自尊。手术间保持安静,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在讨论病情时,要注意讲话的方式、方法、场合,以免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手术过程中应密切配合麻醉师做好血压、尿量、心电图、呼吸功能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工作,对各种监测数据做到及时反馈,如发生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1.2.5 术后护理: 医护人员应在手术结束后及时擦拭患者术区皮肤上的血迹和消毒液,避免患者因看到血迹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以及巨大的心理波动。回到病房后认真和病区护士进行交接手续,协助家属对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进行休息,并认真做好相关管路的保护工作。术后及时进行随访工作,根据手术种类和大小,一般于术后1-3天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向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有无术后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对患者和家属给予术后相关保健和卫生知识的指导,在随访中让患者客观评价手术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了解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通过及时的反馈不断调整护理干预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以期达到优质护理的最终目的。
2实施效果
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手术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患者满意、医护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3 体会
整体护理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可防止接错患者,手术部位的错误、输血用药的错误等,使手术配合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完整的护理。通过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责任感,督促护士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人文知识和专科技能,充分体现护士自身工作的价值,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