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5:59: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绿色技术创新理论

篇1

一、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炸性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等。为了走出困境,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广泛认同,逐步形成共识。而绿色营销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并将成为21世纪营销的主流。这里将创新理论引入绿色营销,探讨如何利用创新设计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以同时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三重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营销相关回顾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其特点是: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

(二)绿色营销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末,是绿色营销的第一个阶段。许多人从事不同形式的绿色营销,一个绿色潮流按预期出现(Cliff,1990)。随后,绿色产品的销量让人失望;九十年代初,之前戏剧化的增长沉了下去。

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绿色营销遭遇激烈的反对。对绿色营销的主要阻碍表现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宣传及企业绿色意图与实践不符的讽刺。Grane(2005)认为有五个导致失败的原因:绿色洗涤、绿色推销、绿色收获、企业家营销、顺从营销。

2000年以来,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此时,消费者更加有社会责任心(Strong,1996)。他们考虑的不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社会和生态(Oksanen,2004)。随着技术的增长,政府的规定完善以及环境机构和媒体的调查,绿色营销复兴了。

(三)绿色营销现状。在世界各工业化国家,绿色营销包含的相关的活动范围变广: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提供过程、包装、回收和其他领域(Prakash,2002)。

一些欧洲跨国公司的研究调查发现,92%的公司改变了他们的产品以满足绿色需要(Vander,1990)。在研究报告“消费产品策略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中发现84%的主要公司有环保意识并发展高效节能组织。

三、创新理论的相关回顾

(一)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发展。Schumpeter(1912)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领域中存在多种创新活动,而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对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各不相同。之后,创新扩散的研究成为主流,最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的研究工作,他所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一直在领域内居于主导地位。

Rogers(1962)提出,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比较慢,当采用者达到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加快,这个过程直到系统中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才逐渐放慢,其数量随时间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他注重创新扩散特性,认为在社会系统中,创新的采用率主要受五大创新扩散特性的影响: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

(二)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创新扩散理论应用于从社会学到商业的多学科。已经认可的创新扩散有很多:美国非营利性医院的技术、全新的技术制造新产品、小企业间的在线贸易交流、电子商务服务从一代到多渠道的解决方案、国际B2B公司应用的网络技术等(Woodside,2004)。

四、将创新理论运用于绿色营销的研究

(一)绿色营销策略与创新度。绿色营销战略与创新度有关。根据Robertson(1991)创新度的范围从低到高各不相同。被动的绿色营销战略是低度的创新,也称为持续创新。只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小的变化,如颜色、款式和包装的创新。持续的创新有低风险,只提供短期的利益,不需要一个完全新的制造过程,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例如,某公司生产的第二代产品(DiFrangia,2008)。

中度的创新也叫动态连续创新,产品或者产品的类别是存在的,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来更改客户的行为,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的生产等。

积极的绿色营销战略是最高级的创新,也称作不连续创新。这种创新需要几十年的推广,不容易被模仿。如果公司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在创造出巨大的竞争优势下,实现环境效益,这将是不连续创新,如互联网的发明和商业太空旅行等(Karna,2003)。

我们要积极地采用绿色营销策略,运用动态的和不连续的创新,产生长期利益,创造竞争优势,增强企业信誉和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提供更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基于创新扩散特征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基于创新理论,将创新扩散特征应用于绿色营销策略,产生七个积极的具体战略(Peattie,2005;Miles,2000;Covin,2000)。

1、市场调研战略。在公司的战略上进行研究投入,满足外部环境和利益相关者。它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此研究可以帮助做出最有效的设计,用来识别客户的需求并设计新产品。

2、生产战略。改变生产和其他进程使其更环保,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兼容性和可实验性。企业重新定义绿色创新,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都认识到绿色价值。为了增强可观察性,工厂可以让客户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工厂旅游,并且让媒体报道有关的绿色营销生产战略。

3、产品战略。(1)创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绿色产品,并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扩张这些产品的生产线;(2)不对实物商品的所有权进行挑战,而是对绿色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它涉及到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4、配送/市场战略。(1)建立更循环的市场,在其中材料可以回收及循环再造;(2)利用多渠道分销,容易去尝试,并且易于购买新的绿色产品服务;(3)开拓新的市场或者通过绿色技术转让实现。涉及到以下创新扩散特征: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复杂性和可实验性。

5、价格战略。重点应该放在长期成本上而不是短期的价格,例如公司可以提供促销活动。为了提高创新的可实验性,应降低新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满足更多的客户。将涉及到以下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可实验性。

6、推广战略。更多地利用环保的新媒体将相关的消息通过市场传播扩散。主要特征是可观察性,企业可以使用电子通讯、网络研讨会和移动营销等手段帮助推广。涉及的扩散特征还有相对优势、兼容性和复杂性。

7、伙伴关系/战略联盟。积极的绿色组织营销战略,追求多种伙伴关系,向利益相关者输入绿色价值观。涉及的主要扩散特性:相对优势,可观察性和兼容性。

(三)基于创新理论的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产生的竞争优势。以上的绿色营销策略,都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将其运用于绿色营销,将产生很大的竞争优势。Vaccaro(2009)认为,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11个方面:增强企业的名誉度;提高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巨大的品牌差异度和品牌的忠诚度;更高的企业绩效;增加了利益收入,更高的利润和长期的利益;第一发动者的优势;高市场份额和投资回报率;因为差异化优势而产生的市场份额增加和成本的节约;增强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完成组织任务;更强的生态可持续性和共同利益。

五、结论

本文把绿色营销和创新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做了回顾,依据前人的研究证明了将创新理论用于绿色营销的价值,提出7个积极的绿色营销策略涉及到了不同的创新扩散特征,并且由此产生11个竞争优势。

未来的研究可以测试其他的扩散特征或者在不同的目标市场采用创新扩散,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10-32-3

Research Review on th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Li Jiezh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de Normal University,Ningde Fujian 3521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combed the hot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discussed the evaluation research of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mod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assess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and focus of further research.

Keywords: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Theory;Evaluation research

绿色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加剧,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研究成果。

1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随着绿色意识的增强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而逐渐展开。从时间维度看,绿色技术创新本身历经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从末端技术到无废工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从废弃物最少化技术到清洁生产技术(1984年至1989年),直到对污染预防技术的关注(1990年),绿色技术不断演进,不断向前渗透,目标和关注重点历经了污染的去处与资源化、资源的合理利用、零排放、节能减排与源头消减,更加强调全过程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强调防患于未然,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互动。

1.1 绿色化研发活动

Winn S.F.检索分析了1972年到1993年有关R&D管理文献,涉及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当滞后,仅有的9篇文章大多也只是关注废物管理与能源使用,反映了当时环境R&D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多概念上的泛泛而谈,对实践的指导远远不够,也缺少经验研究。而对环境R&D的研究很少提到战略高度,一般都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获得工具性成果。Martin Charter对环境R&D原则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传统设计与生态设计的主要区别和各自侧重点。Bert Bras论述了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剖析了为环境和生命周期设计的高层次绿色研发的功能和要求。Steele对如何改进研发界面功能和提高研发管理水平进行了研究[1]。Hans van Weenen 总结了绿色设计的层级水平,阐述了设计从末端治理向预防为主以至价值导向的演变。

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导致“先污染后治理”式的研究框架弊端的显现,在倒逼机制和内生动力共同作用下,将环境因子导入R&D也就成了必然,绿色化R&D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然而研究多集中与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对战略的考量和创新的引导关注度不够。

1.2 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

Kusz以传统技术创新线性模型为参考,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环境原则整合进创新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将环境因素纳入绿色经营链的全过程。P.Shrivastava的过程模型包括企业的远景目标、投入、生产、产出等主要环节[2],试图阐释创新源与推动力。Agis将环境置于创新过程之中来观察,指出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创新绩效的重要性。有关绿色化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成果,将原本黑箱似的过程透明化,提高了对创新过程调控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体现了创新管理的科学性。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此类研究对创新过程与其他企业进程的互动或协同研究不够。

1.3 绿色化经营管理

Deb Chatterji企业绿色化市场营销和管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反应、参与、主动、创新和领先代表了逐级推进的程度,且需要相应的策略来支持。Rushton Brian M. 强调领导层面的重视,环境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契合,基于环境绩效的组织结构与制度改进对于企业绿色化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3]。

2 国内绿色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晚于国外研究,但随着环境保护思想深入人心,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发展起来,技术的绿色化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2.1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国内对绿色技术创新内涵的认识不尽相同,以下是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万伦来的绿色技术创新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且松散的多元创新主体之间存在博弈互动关系。焦长勇聚焦生产过程,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从绿色创意到生产制造最终绿色成果推向市场的全过程。许庆瑞从成本削减角度表达绿色技术创新概念和积极作用[4]。从目前主流研究成果看,学者们普遍认为绿色技术创新不是单一的技术层面的创新,而是包括管理与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创新。

2.2 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

学者们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因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动力来源的解读更加全面和科学。曾凡银重点关注绿色壁垒对创新的促动作用,并强调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利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万迈则将内部动因主要归结为对利润的追逐等,而科技环境、顾客诉求、政府监督被认为是外在的动力源。吕燕等指出绿色技术创新既有外部的动力源(政府管制、公众监督等),也有内部因素(如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企业形象的重视)。雷善玉、王焕冉等则认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能力,而创新文化、市场导向和政府行为等情境因素对创新行为具有调节作用[5]。综合现有文献可知,学者普遍倾向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因来自创新系统内外。

2.3 绿色技术创新模式

杨发明认为绿色技术创新的模式是多样的,产学研合作、职能合作、政府主导和二次创新是我国较多采用的模式[6]。张长元指出创新公共平台的搭建和信息过程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吴熊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于官产学研合作体系的集群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7]。

3 国内外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综述

3.1 关于评价模型的研究

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评价模型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提供了操作工具,也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模型的研究较为成熟,是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有益参考,典型性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国外。罗伯特(Robert)的评价模型侧重对技术创新过程阶段性事件和关键节点的解读。从新创意、新知识、新工艺与设备到创新绩效,创新过程的连贯性和平稳性成为保障创新有效性的应有之义。奇萨(Chiesa)将创意萌生、产品与工艺创新和技术吸收作为模型的主要支点,指出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辅助因素的不可或缺[8],如下图1所示。

图1 奇萨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

3.2 关于创新能力结构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创新能力的解构息息相关。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其他技术创新能力在结构与联结方式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成果颇丰。拉里认为组织、适应、技术与信息的获取等方面的能力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魏江等认为创新能力是在创新决策、研发、制造、营销、组织管理等维度上的体现。我国在指标体系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9]:许庆瑞等在充分阐释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差别的基础上建构指标体系;高健的评价体系力图反映创新过程。综合来看,投入、产出与环境层面的指标在现有成果获得广泛认同。

3.3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积极成果为后续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提供了参考。Setel的核对表是评估研发方面的定量工具;唐炎钊等的多层灰色评价的方法在评价与比较研究得到较好的应用。史晓燕用AHP法来评价创新能力,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10]。曲国禹等利用“线性加权和法”评估多指标绩效。卢怀宝等融合AHP和DAE方法评价创新能力。上述方法在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具有一系列有益的经验,有利于创新评价研究的完善和提高。

3.4 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研究

专门的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代表性的成果不多。Madu的高标定位法(Benchmarking)开启了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的进程,创造性地将环境纳入到技术创新评估之中[11]。陈劲等基于创新过程,借鉴Madu开发的审计方法的积极成果,对绿色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前期创新投入力度、创新具体的实施、创新的直接成果和环境改善效度等维度的评价内容[12]。王志平围绕绿色经济效益、创新资源利用与生态效益,应用效率参数模型,评价了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维度效率[13]。朱永跃等关注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评价,基于对创新环境的全面分析,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构建了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14]。

4 研究现状评析

随着实践的推进和绿色技术创新本身的发展,研究成果越发体现出时效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开拓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领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诸多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研究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的完善度仍需提升,多以传统的技术范式来研究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化特征体现不足,对企业的微观层面研究较多,地区和国家层面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不够成熟且单一,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少,侧重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欠缺,且定量研究对隐性层面或不易量化的内容关注太少;现有的关于绿色技术创新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水平,亟待向纵深推进,特别是有关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薄弱。国内研究多聚焦于绿色技术创新过程,倾向于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对制度创新、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研究需加强。

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未来研究大有可为,当然也需要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与重点。一是与中国实际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应主动与现实需求衔接,以帮助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对重点产业和重要区域的研究,提升示范带动效能。二是注重跨学科综合研究。绿色创新是系统性创新,涉及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融合多学科知识研究尤为必要。三是强化评价研究。评价指标选择既要关注显性层面的评价内容,也要进一步挖掘隐性层面的评价因子,努力做到显隐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内外综合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Steele.L.W.Needed:New Paradigm for R&D[J].Rese 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1(34).

[2] Paul Shrivastava.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 petitive Advantage[J].St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5(16): 190-198.

[3] Rushton,Brian M.How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mp acts R &D in the United States[J].Research.Technology Man agement .1993:15 - 17.

[4]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探析: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7(17):2-3.

[5] 雷善玉,王焕冉,张淑慧.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4):283-287.

[6] 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8-49.

[7] 吴熊.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可行模式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2.

[8] Chiesa,V.,Coughlan,P and Voss,C.(1996),Develop ment of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udit,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3(2):110-118.

[9] 王国进,王其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进展[J].科研管理,2004(2):37-39.

[10] 史晓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设置及综合评价[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1999(2):39-40.

[11] Mad.C.N.Benchmarking on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 nology Innovation[J].J.Envirimental Management & Strategy,1997(4):38-41.

篇3

中图分类号:F403.6文献标识码:A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离不开技术创新。在工业社会,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及大批量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1]。这种线性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作用已显现出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知识经济社会,必须通过生态技术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行绿色化生产,以弥补资源和资本上的不足,协调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关系。

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熊彼特,很多学者对始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归纳,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起源和类型研究;二是过程研究,涉及到研究开发、生产、市场营销和产业创新模式等;三是战略研究,涉及到竞争优势、价值链、技术演化趋势、创新能力等。技术创新的动力源研究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般来说,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包括两类: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引。根据国外学者的统计分析表明,60%-80%的创新都是由需求拉动的。所以说,未来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需求的“引力”作用。本文依据效用论和有效需求论,从绿色需求出发,分析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演绎及其对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和国家生态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效用论与有效需求论的差异

效用是人对其自身需求被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效用既来自于需求,又反作用于需求,产生有效需求。换句话说,有效需求是被融入了效用的需求。但是,效用不同于有效需求,不仅在于产生的背景不同,而且在于效用具有微观性,有效需求既具有微观性也具有宏观性。

(一)产生背景的不同

效用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于19世纪70年代分别先后提出,共同揭开了“边际革命”的序幕。那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它既为社会积累了相当规模的资本数量,又迅速发展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从而出现了19世纪50-60年代工业高涨时期[2],社会生产成倍地增长。同时,工业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农业封建关系的长期残余,使广大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导致商品供过于求,生产相对过剩,企业竞争愈加激烈。一方面,为了抢占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和争夺;另一方面,企业更加重视商品销售,市场营销观念从“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正如杰文斯所说:“我们专为消费,才去劳动,才去生产;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亦须参考我们所要消费的种类与数量来决定”[3]。为了更快地推销产品,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精密预料顾客的嗜好与需要”[3]。“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3]。生产的急剧增加势必导致各种资源供应的紧张,为了使多种选择用途的稀缺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把边际效用理论应用到消费者行为分析中,“经济学理论是建筑在最后效用程度这一个函数上的”[3]。

总第428期朱其忠:生态技术创新引力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商 业 研 究2012/12有效需求理论的演进轨迹是先“微观”后“宏观”。它最早产生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展于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完善于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18世纪50-60年代,英国正处在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封建残余和重商主义还在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发展。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开始抛弃重商主义和萨伊定律,经营重心转向有效需求,斯密认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4],它标志着有效需求理论诞生。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初步完成,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基本建立,但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马尔萨斯的推动下,有效需求理论开始从微观研究走向宏观研究。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混乱状态:物价迅速下跌、商品无法销售、企业经营困难、工人大批失业等,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缺点,资本主义社会经常存在就业不足,为此,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二)主要观点的不同

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上,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者心理活动——人的欲望(或需要)的结果。一方面,虽然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就个人而言,其欲望则是有限的、相对的,欲望强度和享受程度随着消费品量的增加而减弱;另一方面,人的欲望将随着收入的增加、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就必需品说,一个人很快就满足了,但他会希望推广享受的范围。他的最初目的,是变化他的食物;但不久在服装上亦发生了求变化与精美的欲望;次之,又发生了建筑的、装饰的、布置的欲望——这诸种嗜好,在有这诸种嗜好的地方是绝对不能满足的;文明改进,这种嗜好亦随着增加”[3]。人的欲望被满足程度就是效用。对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效用最大化,所以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使自己购买每一种商品的每一单位货币支出所带来的效用相等。商品效用既来自于它的稀缺性,又来自于人的主观判断。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尺度是边际效用,它决定商品价值,而商品价值则决定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

根据有效需求理论,有效需求有三层含义:个人的现实需求、生产的现实需求和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首先,有效需求是指个人的现实需求。在斯密看来,为愿意支付商品的自然价格的人的需求,就是有效需求[5]。这里的自然价格相当于商品价值,是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出来的,即正常成本加上正常利润。它不同于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指“商品通常出卖的实际价格”[5]。自然价格有时高于市场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两者的差异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差异。其次,有效需求是指生产的现实需求。在马尔萨斯看来,“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强烈的有效需求将会带来供给的增加。商品的有效需求决定了商品的价值,从而成为形成财富的唯一原因。从微观的有效需求到宏观的有效需求,不仅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强度,而且还取决于人口数量和性质,“人口的不断增加是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有力而必要的因素”[6],但“单单人口不能产生对财富的有效需求”[6]。再次,有效需求是指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在凯恩斯看来,一方面,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交点上的值,即有效需求[7];另一方面,“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的相交点”[7],“如果假定消费倾向于新投资量不变,那么只有一个就业水平与均衡相符合”[7],这个就业水平就是充分就业,所以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就是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的产生路径是:预期收益总供给充分就业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并决定国民收入的大小[7]。

(三)研究目的的不同

效用的研究目的是从单个人角度解释商品的价值,即“正确的联系应是价值同效用”[8],为倡导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效用与稀缺性相结合才是价值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任一社会的劳动,皆有极大部分用在普通生活必需品、便宜品,如食物、衣物、建筑物、工具、家具、装饰品等物的生产上”[3],所以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欲望的、稀缺的商品才能具有价值,而只有商品“有价值才值得为它而劳动”(威特利)[8]。“工业可以生产的只是那些有用而又有限量的物品”[9]。价值的外在表现是价格,供求关系在价格的波动下,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和平衡,不需要政府外在干预。

从个人的现实需求到生产的现实需求,再到充分就业的社会总需求,说明有效需求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从社会的角度解释经济危机,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依据。“每种商品的上市量自然会使自己适合有效需求。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求,对所有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供应市场者有利;商品量不少于有效需求对其他一切人有利”[5],但“在满足欲望的追求中,人类的命运决不是相互独立而是连结在一起的”[9]。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的需求欲望很难改变,但生产欲望却不断增加,即人的嗜好改变速度要慢于收入转化为资本,从而“商品就会普遍过剩”[6]。凯恩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中,投资需求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当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7]。所以,“投资波动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10],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常常阻碍生产的进程”[7],从而引发经济危机,所以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化解经济危机。

二、绿色需求的演绎:从效用论到有效需求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绿色需求。它既源于个人的本能需要,也是社会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一)生存是人的最本能需要

人的本能是人天生的生理欲望和需要。人有三个本能:生存、集体性和创新。生存是人的第一个本能,因为生命对于人来说,是宝贵的、有限的和脆弱的。人的独特意识能够使人天生地体会和感受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存在。维持生命和繁衍,使自己或人类能够存活长久,是人的第一渴望。群体性是人的第二个本能,因为人以群分,不同种群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性,同一种群的人具有相同的特性。一个人如果太容易因为意见不同而分化,导致离群独居,其寿命肯定会大大降低,所以人离不开他人和群体而独自生存,人是社会人,“人的一切欲望只有在社会中,只能通过社会提供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得到合理的实现”[11]。创新是人的第三个本能,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为人的一生或人类社会无时不充满着风险,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战胜困难,从而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化。在人的这三个本能中,生存本能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两个本能的最终目的,因为从本质上说,人的一切活动的都是为了生存。

(二)从绿色效用到绿色有效需求

人的欲望从来不是一种抽象存在,它是具体地指向外在对象的要求,并由外在对象唤醒,所以商品是通过唤醒人的本能欲望,来产生效用的。工业文明仅仅经历了一百多年,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社会福利的同时,也让人类和地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资源短缺、淡水的枯竭、空气的污染等,人们开始日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环境问题,即生存问题,将食品营养、保健、生态、安全、环保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人的思维理念中,形成绿色消费观念。所以,绿色产品的效用源于人的本能,并逐渐演变为有效需求。

产品本身是否绿色、产品使用是否安全、产品生产是否清洁、产品废弃是否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等,将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TüV南德意志集团(TüV SüD)亚太有限公司所做的为“2010 TüV SüD绿色指标”(TüV SüD Green Gauge 2010)的独立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4%)愿意为明确证明是“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支付高昂的额外费用(平均为多支付45%的费用),而且83%的被调查者表示需要购买此类产品或服务。美国克里兰夫市场预测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国际绿色消费正以每年平均12%-15%的速度递增,世界绿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绿色消费观念讲究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开始考虑给社会所带来的附加值。例如很多人喜爱休闲运动,具有很强的节水、节纸、节电意识,适度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和产品的多次、重复使用,无磷洗衣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开始关注服装、装修材料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些都是绿色消费观念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观念的认知和加强,也促使人们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许多人已经自愿拒绝购买和使用非绿色产品和服务,这些人心甘情愿地站在绿色消费立场,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买单,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继而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产生有效需求。绿色的有效需求有两层涵义:首先,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选择对自身健康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人们在消费时,习惯于从社会角度出发选择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利的产品和服务。

(三)绿色需求是追求高品质及高品位的必然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当人们不在为基础需要而奔波的时候,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并趋于绿色。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表现为:更加关注消费绿色精神产品,如休闲旅游、社会和睦、教育公平等,它是消费者顺应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种健康的、科学的、享受有度的、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人们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再以奢侈浪费,追求时髦为荣,即人们虽然追求生活富裕、舒适,但不过度消费物品。换句话说,人们更多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可持续性的精神满足。所以,在当今,对绿色生活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人类作出消费选择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并将进一步导致绿色产业经济理念的蓬勃发展,因为这种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活质量追求,会通过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的改进而促进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进步。

三、绿色需求对生态技术创新的引力作用

绿色需求从效用向有效需求的转变将引领企业更新生产观念,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生态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企业生产观念的更新

绿色有效需求的作用,尤其是绿色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将引起生产领域的彻底革命,促使企业管理者们更新生产观念。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他们必须开发新的绿色产品;为了创造一流的绿色产品,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实施清洁生产;为了适应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他们必须开展绿色营销,以提高自身的形象。在这一个过程中,绿色需求始终发挥着引导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需求,生产者和经营者无利可图,“集聚效应”就难以发挥作用,绿色产业就不能迅速崛起。所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企业经营者更新生产观念极为关键。TüV南德意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Dirk von Wahl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绿色’产品和服务不仅能帮助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而且具有真正的商业意义。今后五年中,这一情况将更加显著。目前,市场上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种类相对有限,企业如果能快速反应,利用这一不断增长的趋势,将得到不菲的回报”。绿色产品市场开拓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产品将受到限制和禁止,为绿色产品所取代,新的绿色产品将层出不穷,从绿色食品到绿色产品,从绿色汽车到生态住宅等,应有尽有。

(二)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

资源环境的约束、绿色消费的兴起、国际分工的调整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市场的诉求。绿色需求正激发世界各国许多有远见的企业家创新生态技术的热情。生态技术,也称绿色技术,是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创新潜力,把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开发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表现在:企业在产品的开发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环保要求;在开发、设计时,应尽量保证避免污染环境,并设法减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在使用后,产品应易分解、回收、翻新与安全处理,力求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由于单个企业的作用有限,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还必须走“集群化”之路,形成绿色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生态技术创新是在企业集群内部的价值活动创新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引导创新向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价值活动和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集群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

(三)国家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设

建设国家绿色创新体系首先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即按照产业生态的要求,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生产模式不仅是当今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的规划主线,因为开展生态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且也是国家应尽的社会义务。生态技术的创新和扩散需要强调政府的作用,以协调和促进国家绿色创新系统,并提供技术、信息、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在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基础上,国家应该通过教育、研究与开发、示范引导、贴息贷款、财政扶持、立法等方式,大力建设宏观层面的绿色创新体系,它包括开发各个企业都能获益的生态技术,大力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物和有限资源的再生及有效利用的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种能源、资源重复使用和循环使用的技术等,走一条对环境无公害的生态技术创新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无论是从效用论,还是从有效需求论来看,绿色需求均对企业生态技术创新起着“拉力”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国内很多企业明显低估了这种作用,低估了消费者对 “绿色”问题的认知度和关注度。有调查显示:仅有60%的企业认为消费者愿意为“绿色”认证支付更多费用,其原因是企业的“经济人”本性和“搭便车”现象,使得企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拓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绿色需求理念并没有渗透到企业的运营中去,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不仅时有发生,而且危害也越发严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如征收环境税、倡导清洁生产等,但这些举措是否能够促进社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取决于人们的消费选择及其“投资”行为,而且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程源,雷家骕,杨湘玉. 技术创新:战略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蔡中兴.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89.

[3](英)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1-53,60.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27.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0-51.

[6]马尔萨斯. 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71,258,260,265.

[7]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1-24.

[8]理查德·豪伊.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M].晏智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20.

篇4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把经济、技术、生态三者的相互结合、相互统

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它是既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和生态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生态良性循环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实现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应是全方面的,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就应把技术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生态经济文明的背景下去考虑。

我们从与一般技术创新的比较中得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定义。一般技术创新是从企业内部经济性出发,在减少生产边际内部费用的同时,经常增加生产边际外部费用;而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在创新的各个阶段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从而引导创新朝着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避免、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向协调的方向转变,以提高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这与以往的技术创新主要是追求经济利益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新型的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生态化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一种与市场息息相关的经济活动。

2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本前提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必须要以实现四化为前提:使用能源的清洁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化、生产过程的闭路化、产品和服务的绿色化。

(1)使用能源的清洁化。清洁能源即非矿物能源,也称非碳能源,它在消耗时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全球环境的物质,主要指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但是,这些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除水能占5%外,其余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加起来还不足1%。正是因为我国在开发清洁能源的技术上比较落后,才使既廉价又清洁的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所以,加快这些清洁能源的技术开发将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

(2)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当前企业生产产品所产生的废料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是解决环境污染的一大难题,我们可以按照工业营养的食物网(链),使每道工序的废料成为其他工序或者其他部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使处在食物网中的企业集中起来,形成绿色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中只有绿色原料的输入及绿色产品的输出,没有废物废料的输出,既可实现废物利用,又可达到绿色标准、增加产出,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生产过程的闭路化。生产过程闭路是指在某个工业企业中使用封闭的物料循环系统,使废料重新利用起来的技术。废料的重新利用,除前述一个企业的废料直接作为另一企业的能源,或一道工序的废料作为别的工序的资源使用外,还有更深的含义,就是对废料的回收利用。废料回收利用也需要新的回收技术,否则回收本身就是一种污染严重且耗费巨大的活动。实现生产过程的闭路化可以使企业变废为宝,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

(4)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产品及服务的绿色化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实现满足ISO14000检验,ISO14000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控制和减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推动企业生产绿色产品,以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相关利益的需求。为了满足ISO14000的要求,企业要在保证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把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使用同样或者更少的物质消耗量来获得更多的产品,也就是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使用效率。

3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尖锐矛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出现难于发展、不可持续发展的情况提出来的一个重大战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走一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今后几代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在体现和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基础。同时,技术创新生态化也对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创新生态化因其对环境问题的改善和对经济促进的双重角色,正日益成为理论界、企业界甚至政府关注的对象。在环境的压力下,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企业创新研究的新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严重不足。而通过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采用使经济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生态正效应的技术创新生态化,推行生态化、清洁化的生产方式,能使原材料和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把污染物尽可能地削减在源头和生产过程中,实现企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可见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和扩散应用可以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是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技术创新生态化创新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一致,通过获得绿色竞争优势,实现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生态化有利于改变企业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落后的企业生产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浪费惊人、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高。

4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意义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为避免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在我国大力提倡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1)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客观要求。我们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难选择。一方面我们需要高速发展经济,非此不能满足13亿人口的生存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为多灾害国家之一,工业整体水平落后,能耗高、经济效率低,为追求经济高速发展所付的代价很大,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技术创新生态化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2)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我国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而要贯彻实现这一战略则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要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就需要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是21世纪最受人们青睐的技术,因此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成为各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如果我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疑会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3)是我国拓宽国际市场,增加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已不只在国内,而是向国外延伸。然而现在许多国家对进口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只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检验,而且要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的检验。许多发达国家以保护国内环境为由,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利用绿色市场准入制度来禁止或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以我国农产品出口为例,由于受规模经济、科技因素的影响,农产品不仅深加工层次低、附加值少,而且产品污染严重,有害元素超标,在国际市场上严重缺乏竞争力。为了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从根本上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这就势必要求中国企业在进入国际舞台时增加产品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含量,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国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所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势在必行。

(4)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全人类的呼声。绿色产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已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我们美好的家园。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们由此必须面对的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物质欲望的同时开始更多考虑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威胁也越来越以凶猛的势头直接作用于人们本身,这在客观上使绿色价值观可以得到广泛的接受,人们呼吁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也是全人类的呼声。

参考文献

1杨光华,彭福扬.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2吴光辉.绿色技术创新: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篇5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028-01

1 研究背景及内容

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完成约为37亿t,煤炭消费量约为36.1 t,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煤炭产业是我国的主力能源产业。煤炭行业在降能耗强度角度来看首当其冲。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其开采以及利用必须走安全、高效、环保的科学发展道路。目前我国能源问题突出,因此,我国能源发展方式必须从粗放进行转变,开创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由此,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绿色煤炭”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我国绿色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出现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创新体制滞后、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科研人员和设施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技术创新状况非常严峻。主要原因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企业缺乏不断创新的动力和压力。

从企业层面上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虽然比较多,但是针对绿色煤炭企业的却很少。煤炭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绿色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对完善绿色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有一定的意义。

2 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特点

2.1 相关概念

绿色煤炭,即用“绿色理念”开采“黑色煤炭”。煤炭产业的科技创新,就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构建“绿色煤炭”。其基本出发点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开采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核心内容是精采细采、适度开发、最大回收、最少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煤炭工业是煤炭行业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煤炭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特点

作为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路径,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既具有一般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主观能动性等特点也具有外部动力主导和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等特有特性。

3 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3.1 社会环境的需求

(1)呼吁节能环保。

绿色煤炭矿山本是顺应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提出的。目前我国必须在无法轻易改变基本能源结构的情况下,更加高效、环保地使用煤炭资源,因此必须通过煤炭技术和设备的技术创新,使现有的煤炭企业更加“绿色”,使煤炭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程序更加环保,更有效益。

(2)安全作业的要求。

在我国这个产煤大国,存在大量井下工人和井上工作者,就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高效安全的开采,避免安全事故,不仅是员工、员工家属的期盼,也是政府和社会的期盼。

(3)绿色消费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更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消费观念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绿色消费观,就是倡导消费者在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从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提倡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弘扬高尚的消费道德及行为规范,并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引导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革,进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消费理念。社会环境的需求就是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

3.2 政府政策的推动

(1)财政政策。

以直接投资与资助、税收优惠、信用担保与贷款支持等形式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支持,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煤炭企业关乎国家能源安全,技术创新对于政府来讲更为重要。

(2)人才政策。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创造财富。国家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有关专业的人才,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提高人才待遇,使更多的人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去; 对于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行动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如,批准企业的提案,对人才培养所需资金予以补助;实施专利政策,主要目标是通过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来保护发明者的利益,以保证发明者为其发明活动获得一定数量的回报来刺激研发行为,增加科学技术成果的供应量。

(3)各种法律政策。

各种经济政策出台是为了扶持技术创新,证明政府为企业营造了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各企业会竞相制定计划,以此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增加利益。所以,相应的法律政策应该配套实施,为技术创新营造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只有竞争公平化,政府能够维护创新者的切实利益,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3.3 市场需求的拉动

(1)市场竞争激烈。

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和联合使煤炭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经营和发展,使新进入的企业逐步减少;国家考虑能源安全,关闭了很多小型煤炭企业;多数煤炭企业因资源枯竭或经营负担过重将逐步退出煤炭行业等原因,使煤炭行业走向寡头垄断竞争。但是我国国内煤炭行业近些年来市场不够景气,很多大型企业想在现今的萧条环境下突出重围,就要使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就需要使企业更关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使创新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增加规模经济带来的利润,获取在现有新技术条件下的外部利益,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且技术创新成果若能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那么就能在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科学技术推动。

技术创新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的实现必须依靠新知识与新应用的突破研究为前提。我国许多大型绿色煤炭矿山企业与各高校研究所以及相关科研机构进行长期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科研和经济成就,这都进一步推动了绿色煤炭企业技术创新。

(3)国际间的合作竞争。

高新科技的创新必然引发国际间的合作与竞争。目前,由于我国绿色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各煤炭企业都在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的引进,加强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及企业的重大项目合作,派遣科技人员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来推进技术创新步伐。

3.4 企业自身动力

绿色煤炭企业自身对于技术创新的关注比其他行业企业更多,企业的文化要求他们必须利用技术创新达到绿色的目标。技术创新也能为企业实际地创造经济效益,能使创新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增加规模经济带来的利润,获取在现有新技术条件下的外部利益,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且技术创新成果若能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那么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绿色煤炭矿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包含社会、市场、政府、企业四个方面的内外多种因素,而且只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协调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效。

篇6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不断加剧,人口不断增加,而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开始被广泛重视。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也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视点。在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做到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贵州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技术创新系统

人们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绿色技术创新将环境保护新知识与绿色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以创造和实现新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价值。绿色技术创新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一种技术创新,它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从人的生活意义及价值出发,把人类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健康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绿色创新作为一种生态化的创新模式,把生态重建、生态经济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符合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创新原则,有利于推进生产力的生态化(杨庆义,2002)。

自弗里曼(Freeman)、纳尔逊(Nelson)、伦德瓦尔(Lundvall)等学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后相继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也已引起了各国学者们的广泛研究。在创新系统研究的框架下,绿色创新、与低碳发展相关的创新、可持续创新等也正在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在各国学者对创新系统进行的研究中,正逐步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内容。

绿色技术创新的外延很广,不仅指以研发污染治理破坏技术、终端污染处理技术、生产过程的污染防止技术为主的产业技术结构,还包括一个社会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从横向看,它覆盖了第一、二、三产业及一些新兴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中的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能源、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从纵向看,只有绿色技术创新在产品结构、企业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战略选择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各层面都得以实践,才能称之为绿色技术创新。

将绿色技术创新当作一个宏观系统来考虑,必然要强调政府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由此“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分析框架是将企业、政府、科研院所及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绿色创新主体系统,主要分析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推行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公众等其他社会相关群体也应成为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由此就构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系统。

二、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现状分析

贵州素有公园省的称号,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在自然环境方面较我国其他省份具有较强的优势。贵州目前提出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贵州虽然资源丰富,但毕竟有限;生态景象虽然良好,但生态基础脆弱,迫切需要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发展的难题。现在这个战略目标要解决的最主要矛盾是“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矛盾”,而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手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省在绿色创新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贵州在生态经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循环经济为代表的各类绿色经济建设上都有着明显的发展。但是,由于贵州省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较少,贵州的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增长,但一直在1%以下,因此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得发展就有一定的限制。

1、绿色技术创新系统主体。目前贵州省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在课题的名义下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中试―产业化。贵州省科技技术目前重点支持农业、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中药现代化、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这些重点支持产业大多数属于绿色产业的范围。目前贵州省的绿色创新主体主要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由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课题形式由政府或企业出资,从事绿色技术创新,其目标是开发单一绿色技术,或解决企业具体的清洁生产问题。第三层次,企业根据市场前景预测,自筹资金,开发新的环保设备或绿色产品,其目标是进入市场。或者是高校(研究院所)接受社会其他组织委托,开发新的绿色技术或绿色产品。第四层次,企业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传统产品进行“染绿”。

2、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是一个系统,包括与绿色技术创新有着直接与间接影响的各种制度,比如产权制度、技术市场制度、政府促进技术新制度、企业制度、保障制度等。贵州省目前从绿色技术创新制度上来看主要是遵循着国家的相关的制度。而从我国来看,我国目已初步建立了一些绿色制度、规划、法规,比如《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规。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绿色经济立法还处于初步阶段,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实质性内容也并不是很多。

3、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不足历来是贵州省企业发展的软肋所在,而在绿色技术创新这一块也不例外。由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周期长,费用昂贵,贵州省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基础研究和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实力,很少将绿色技术创新的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中。同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难以内化,多数企业缺乏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本处于被动、被迫的状态,许多企业关注直接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益,市场投机性强,短期行为严重,主观上对采用绿色技术缺乏积极性。同时,由于绿色环保产业起步较晚,经济基础较弱,应用于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开发的各种投资总量明显不足,导致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绿色技术创新市场。从全国整体市场前景来看,绿色技术创新面临巨大的机遇,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前景广阔。一是国家实施《绿色工程规划》,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二是国家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投资重点,以此扩大内需。三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绿色化”,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实行清洁生产,以减少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四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理性度与成熟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消费者环保意识虽有提高但是总体上水平偏低,而且仅仅停留在绿色意识的启蒙阶段,对于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标识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认识,而这种现象在农村更为严重,消费者需求对于形成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的拉动力还略显不足。

三、建立与完善贵州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对策和建议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对中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探索性地提出了“引导转型、支撑转型、适应转型、合作转型、调控转型”的转型框架。贵州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后发展地区,应该抓住我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机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1、推出绿色采购体系。政府绿色采购,是指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务绿色采购主要包括办公用品采购、绿色服务采购和绿色工程采购。贵州地方可以借鉴相关法规出台相应的《绿色采购条例》,推进公共部门采购环保型产品、促进需求向绿色产品转移。比如日本于200年5月制定的《绿色采购法》就值得借鉴。

2、引入绿色会计、绿色技术创新审计制度以及相关评估制度。绿色会计制度旨在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可以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促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和对绿色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形象,增加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相关的经济效益。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是指通过自身或第三方利用审计方法对企业的创新活动进行评估定位,从而为提高技术创新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信息,审计的作用在于企业内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便于对各企业或各产业进行比较,从而宏观管理(陈劲,刘景江,杨发明2002)。全面的技术创新评估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评估制度、公平性评估制度、文化评估制度和经济评估制度等。

3、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多渠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具有高投资和高风险的特点,企业在绿色创新的过程中难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当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有: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排污收费、综合利润留成、国家环保补助资金、国外环保贷款或赠款等。应逐步提高绿色创新资金比例,争取各种有偿或无偿的资金、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绿色发展贷款力度,并为其提供贷款优惠,加大补贴性贷款的额度,从而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压力,为企业绿色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设立专门的绿色技术开发补助专项资金,刺激企业主动进行绿色技术的开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绿色科技型实体;对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4、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积极建设绿色创新联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系统的环境,创造一种能够促进区域内创新主体相互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资源的良好氛围,是加快绿色技术流动、转化与再创新的重要措施。而政府推动的绿色创新联盟有利于企业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市场等之间诸多绿色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的关系的建立。这种绿色创新联盟应该以政府提供绿色创新系统基本的框架、资源和开展绿色创新系统发展的相关工作为主要任务。对于贵州这样的后发地区,更需要政府结合市场的需求情况,出台鼓励绿色创新联盟的建立,促进绿色技术在区域内的扩散。

【参考文献】

[1] 许庆瑞、:绿色技术创新新探:生命周期观[J].科学管理研究,1999,17(1).

[2] 郑继方:绿色营销:变革、冲突与战略选择[J].中国软科学,2002(4).

[3] 李平: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J].科学学研究,2005(6).

[4] 董炳艳、靳乐山: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篇7

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是指通过公共财政活动体现的对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绿色技术研发、推广、使用等活动进行的资金投入、政策性补助、政府采购、政府奖励以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的工作。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是财政以利润导向的形式改变创新主体的成本或收益曲线,以谋求宏观主体利益与微观主体利益一致性的活动。具体包含以下的层面:一是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是改善创新环境,包括软环境(支持鼓励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思路的形成,建立有利于创新的集体的合作机制,完善创新支持的法律,提高行政效率、改善人文环境等)和硬环境(提供人才、设备、技术与资金上的支持,改善创新条件,提高创新人员的待遇等)的活动。二是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反对铺张浪费和、节约资金、预防腐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活动。三是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是制定和落实好财政投资、政府采购、财政补贴、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的活动。四是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奖励有贡献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活动。

二、辽宁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总量分析

2000年辽宁省地方财政总支出为518.0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科研基建费及其他)13.50亿元,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60%。2010年辽宁省地方财政总支出达到3 195.8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96%,其中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学技术管理事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技条件与服务、社会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支出)为68.90亿元,年均增长17.70%,约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2.16%。与2000年相比,辽宁省财政科技拨款的增长幅度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比例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1.44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2001—2011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在绝对规模上,2000年辽宁省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规模仅落后于广东、山东和江苏,排名全国第四位。到2005年时,则落后于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排名全国第六位。2010年则落后于山东,排名全国第七。辽宁省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规模分别为同期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和山东的32.13%、34.10%、38.51%、45.82%、56.75%和81.67%。而在2000年,这个比例分别是34.25%、133.92%、106.35%、106.90%、96.59%和77.75%。由图1和图2可以看到,除辽宁和山东以外,其他省份都存在较大幅度的增长,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比率。在经过十年的发展后,辽宁省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绝对规模上与上述省份有了或大或小的差距,尤其是已经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北京、上海、广东。在相对规模上,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由2000年的2.60%降为2005年的2.32%,再降为2010年的2.16%,而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和浙江分别由2000年的3.70%、1.60%、2.60%、2.20%、3.2%和2.80%升为2010年3.96%、6.12%、6.58%、3.06%和3.78%。

三、辽宁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构成分析

2007—2009年,辽宁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集中在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其他科学技术支出两大类。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36%左右,而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则有所提高。2009年两者所占比重之和达到76.71%。

2007—2009年,广东和上海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同样主要集中在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其他科学技术支出两类。其中,广东省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支出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一直比较稳定,保持在37%以上,而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则稳中有升,由2007年的34.80%上升到2009年的46.68%,两项总和从79.60%升为83.96%。上海在技术研究与开发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有大幅上升,由2007年的29.01%上升到2009年的57.52%,而相应的其他科学技术支出占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的比重从2007年的58.91%下降到2009年的32.14%,二者总和从87.92%升为89.66%。

2007年之后的科技拨款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变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专项科学研究、重大科技工程、高技术研究、重大科研试制、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等方面的支出。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是指用于除以上各项以外的科技方面的支出,包括科技奖励支出、补助给转制为企业科研机构等的支出。这些专项支出对于引导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辽宁省与其他两省相比,在这几项占比上相差多达10多个百分点。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一是在发达省份财政对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规模提升的背景下,辽宁省投入相对不足;二是辽宁省科技三项费用的比例相对高,但基础费投入较少;三是辽宁省的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结构与其他两省相比,缺乏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政策建议

1.增加财政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投入。应进一步确立绿色技术支出作为经常性支出预算科目的地位,并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一方面根据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把政府收入增长部分用于增加绿色技术预算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压缩或削减其他支出来解决绿色技术支出的不足。经常性预算支出的绿色技术投入可以用于绿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绿色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绿色技术教育和培训等。

2.采取多种补贴形式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政府应当对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调动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一是建立绿色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为发展绿色技术所必须的基础技术研究项目提供补贴;二是采取物价补贴制度。对利用绿色技术生产的绿色产品进行补贴,以提高绿色技术产品产量,带动企业发展绿色技术的积极性;三是对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进行补贴;四是对企业采取亏损补贴、税前还贷等方式,加大对绿色技术的补贴力度。

3.设立扶持绿色技术创新的财政专项资金。要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首先,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的调研和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审,考察建设的前期预算,严格把关,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加强资金的流向管理,对投入的资金进行跟踪、监察,从项目开始到中期管理,直到财政资金拨付到位和后期使用,防止挪用、贪污、浪费,做好财务决算。

4.适当运用税收手段。建立和完善地方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如允许绿色技术生产设备的加速折旧,允许绿色技术创新的设置支出一次性记入成本;给予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更多的出口退税;对从事绿色技术开发的个人给予所得税优惠等。

参考文献:

[1] 王志,武献华.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中的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5).

篇8

(一)产业类型上的绿色技术创新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五个重点发展区域和沈阳经济区十个重点产业群中,有许多属于传统的“三高一低”类型的产业,如传统的能源、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承载着辽宁“支柱产业、纳税大户”的职能, 是辽宁“十二五”期间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和希望所在。按照省政府的规划,这些地区和产业集群内, 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低碳产业布局, 将传统产业向新型低碳产业转型, 以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工业结构,最终目标是将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建设为先进的低碳发展示范区。

(二)生产方式上的绿色技术创新

1.第一产业的技术创新。辽宁是一个农业大省。城乡能源发展是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促进城镇发展低碳经济、进行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城乡能源综合利用水平上。一是研究开发农村废物处理的新技术,通过开发利用新技术将城乡的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转化为“沼气”等新能源或加工成各种肥料。二是研究开发节能节水技术,包括节能节水式灌溉、生活取暖、做饭等新技术。三是研究开发“节能减排”的养殖和饲养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

2.第二产业的技术创新。改善工业电机体系的能源效率, 是工业部门必不可少的低碳技术取向。一是材料生产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制定绿色材料标准,对材料生产企业提出严格的要求,引导其采用先进技术工艺。二是工业品生产的绿色技术创新,包括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使用的“节能”要求。三是绿色的建筑技术的开发,为使新建、在建的建筑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法》,建筑业急需一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

3.第三产业的技术创新。第三产业是辽宁发展最快的行业,开发绿色技术的前景广阔。一是进行绿色设计,节约能源,降低有害气体排放。“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民用汽车年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 预计“十二五”期间还会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沈阳、大连等大城市,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所以政府势必会加大这方面的整治力度,行政手段效率有限,主要应采取市场化的利益导向,进行绿色设计使城市交通更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二是开发绿色服务技术。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销售、绿色物流、绿色邮政等技术。

(三)能源消耗上的绿色技术创新

1.能源结构。辽宁省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大省,能源消耗摆脱不了对煤炭的依赖,而使用煤炭资源必然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对空气产生污染。辽宁省风能资源丰富,省内沿海六市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临海强压型风能丰富区。根据初步测算,辽宁省陆地风能资源约为5 400万千瓦,其中可利用资源约1 100万千瓦,近海风能资源尤为丰富。在辽宁沿海地区和康平、彰武等西北部地区风能都属丰富地区,可大力发展风能,实现低碳化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2.节能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都将是我国能源的主体,提高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将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1978—2008年,我国一次能源费总量中,煤炭比重从70.7%下降到68.7%,石油消费由22.7%下降到18.7%,天然气消费由3.2%提高到3.8%,水电、核电和风电的比重则由3.4%提高到8.9%。虽然能源结构改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任重而道远,应加大对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

(四)公共部门的绿色技术创新

公共部门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辽宁省绿色经济水平。第一, 辽宁城市道路照明灯的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0.86% ,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41.82%。而针对这种高水平的路灯照明状况,城市急需用太阳能LED 路灯照明逐渐取代传统路灯照明。第二,辽宁还需集约利用土地,以再城市化为手段, 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加大城市绿化面积, 增加碳汇,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辽宁煤炭城市多的优势, 积极开展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在减少煤层气排空对气候变暖造成影响的同时, 冲抵天然气的使用量。第三, 在现有条件下, 利用电厂余热实现集中供热, 是提高能效的手段。从长远看, 当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上升到一定比例后, 用地源热泵和太阳能光热技术取代传统供热和空调技术, 是辽宁绿色城市建设的方向。

二、辽宁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财政体制不支持需求导向

在发达国家,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承担着不同的职责,高校主要从事以自由探索为主的基础研究,同时为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人才;企业系统主要从事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而政府研究机构则以国家的战略需求为导向,主要从事创新过程“中游”阶段的科学研究。而辽宁的绿色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以政府为主(企业的研究资金也主要来自政府),研究开发对政府负责,绿色技术创新不是按市场需要进行细分,缺乏技术创新的原动力。粗放经营、各自为战、重复研究的现象大量存在。

(二)现行的财政政策未体现需求导向

在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减免、资助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推动创新成果商业化三种手段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活动。而辽宁省的绿色技术创新工作是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将项目发包给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然后由承包人按规定拿出成果,再由政府组织推广应用,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并产生了时滞效应,导致许多研究成果无法及时推广应用。

(三)相关的配套政策不利于需求导向

从现行辽宁省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来看,存在着政策层次低、政策单一的情况。一是层次相对较低。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相关政策多是通过办法或是意见的方式下发,没有形成专门的地方法规或者专门的类别。二是税收及其他政策工具运用有限。财政方面的政策较多,税收及其他方面相对较少,没能将财政、税收、信用以及行政和法律手段很好地统一起来,且政策口径不统一、规定不透明、内容不够集中。

三、完善辽宁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政策的思路

(一)“合作开发”机制的形成有待政策的支持

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下称“科研主体”)是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他们的体制与机制不完全适应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要想与国际上的知名企业开展竞争,实现市场价值,必须大力倡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科研主体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播创新理念,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益,不断化解企业技术上的矛盾,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使企业在国际创新竞争中成为赢家。由企业出题目、出资金委托科研究主体承担研发任务,是绿色技术供需双方互相配合、共同成长的双边创新活动。

(二)良好“利益机制”的运行需要政策的支持

市场经济下,利益机制像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资源向最有效率的领域“融合”、“配置”,需求导向下的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在创新过程中,要把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有效整合到一起,涉及到诸多问题,如资金投入、利益分配、经济效益和产业化运作等方面,因此,利益机制的设计至关重要。需要政府制定各种“规制”规范运作,并对于实践中运行良好的创新模式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三)创新“质量工程”的建设亟待政策的支持

财政支持绿色技术创新重数量更应重质量和效率,切实发挥财政支持的作用。一是各类专项资金要更多地转向商业性资本不敢或不愿意投入的方面,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二是把目前奖励性资助为主的方式转向风险补偿为主的方式,将政府资助作为导向和补偿金,通过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增加对科技创新的资本投入。三是要有效利用国际资金。建立政府引导和调控下的市场化投资体系,力求做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法规约束与政策激励有机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四)完善支持体系,发挥政策的合力

制定政策的目标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一是不断调整有关企业竞争和投资方面的政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刺激投资,保护消费者。二是降低绿色技术创新公司的实际负担,实行轻税费。三是实施科学研究与实验设备的税收鼓励计划,使企业易于获得政府在研发方面的财政支持。四是让新建技术型企业获得投资更加方便、快捷,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中小公司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延庆.加拿大的科技创新对辽宁经济发展的启示[J].国土资源,2011,(12):46-48.

[2] 廉佳.辽宁省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事,2010,(24):347.

[3] 李忠华,程海涛.辽宁绿色技术创新财政支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7).

[4] 王志,武献华.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中的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5).

篇9

关键词 绿色农业 农业技术 秸秆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与研究范畴

(一)绿色农业的涵义

什么是绿色农业?从发展绿色农业是为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出发,所谓绿色农业是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应重点加强农业的生态技术推广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在我国积极倡导与发展绿色农业,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实现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

绿色农业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与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实质,是绿色农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和重点。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先进的、代表生产力要求的、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生产模式,其基本要求应是“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技术创新也是绿色农业范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向,必须大力提倡绿色技术创新,使绿色技术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证。绿色技术创新是建立在绿色技术发明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组合型技术创新和发明技术创新。不仅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还把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既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社会效益,又有获得潜在利润的经济效益;既是一项使绿色技术成果商品化的经济活动,又是使绿色技术成果公益化的社会活动。从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来看,绿色农业技术创新关键是要围绕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双赢技术来展开。

二、在绿色农业体系下农业技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一)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技术

1.秸秆饲料化技术

农作物秸秆虽然所含营养成分低,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少,但是,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补充适量的粗饲料和其他必须营养物质,仍能满足牲畜的各种营养需要。我国具有利用农作物秸秆饲养畜禽的传统,并由此培育出了具有高繁、耐粗饲的诸多优良畜禽品种,同时建立了一整套的秸秆饲料化技术。因此,利用秸秆养殖,仍是发展畜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2.物理处理技术方法

利用人工、机械、热、水和压力等作用,通过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使秸秆破碎、软化、降解,从而便于家畜咀嚼和消化的一种加工方法。实践证明,秸秆未经切短,家畜只能采食40%-60%,而经过切短或粉碎后的秸秆,可以几乎全部被家畜采食。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切断与切碎处理、揉搓处理、软化处理、热喷处理、膨化处理、颗粒处理及碾青处理等方法。

3.化学处理方法

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来处理秸秆,在打破秸秆营养物质障碍的同时,提高家畜对秸秆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秸秆氨化后可提高消化率约10%。秸秆氨-碱复合处理后,麦秸的消化率可提高到66.5%,稻草的消化率提高到71%。同时,动物的采食量大幅度增加。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碱化处理、氨化处理、酸化处理、氧化剂处理、氨-碱复合处理和碱-酸复合处理等方法。

4.生物处理方法

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如乳酸菌、酵母菌)和酶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分解秸秆中难以被家畜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一种方法。据实验测定,麦秸微贮处理后,干物质体内消化率可提高24.14%,粗纤维体内消化率提高43.77%,有机物体内消化率提高29.4%。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自然发酵法、微生物发酵法、酶解技术等。

(二)秸秆养殖蚯蚓技术

将秸秆经过粉碎堆制处理后,作为蚯蚓饵料饲养蚯蚓。蚯蚓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粗蛋白,不仅可用来补充畜禽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还可入药。实践证明,25-30kg秸秆饵料可以生产1kg鲜蚯蚓,并可获得70%蚯蚓粪。蚯蚓粪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植酸、氮、磷、钾,并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氮基酸,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养料。

(三)秸秆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技术

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不仅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可以缓解诸如棉籽壳等其他基料日渐紧缺且价高而影响食用菌生产的问题,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来源。同时,生产菌菇后的菌糠是一种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既能作为饲料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四)秸秆还田技术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将其通过机械或生物性处理后直接还田,能够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压扁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形式。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途径

目前为了在绿色农业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加大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力度,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深化农作物是宝贵资源的认识

过去几年绿色食品的成功实践,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就整个绿色农业发展来看,还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当前要把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确立为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主导思想,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知识的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对秸秆饲料、肥料、燃料和原料价值。绿色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应大大拓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内涵,将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到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中,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推广绿色生态化种养结合模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该种方式是将秸秆饲料化技术、还田技术和能源技术组装配套起来的一种综合利用技术。即是先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青贮、压块、氨化或生物处理等),然后用于饲喂牛、羊等草食牲畜,再将秸秆过腹转化后的排泄物,如粪、尿以及剩余的草粉渣等装入沼气池,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作能源加以利用,沼渣还田沃土。或者用秸秆饲养蚯蚓,蚯蚓既可作为饲养畜禽的动物蛋白饲料,又是制药的原料。这些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秸秆,既可生产出供人们放心食用的优质肉、奶等畜产品,又可改善环境,产出清洁能源和无公害的有机肥料还田壮地,形成一个有益的生态循环链。

(三)科学调整绿色农业结构,提高农作物秸秆品质

绿色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一是要加快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完整适用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减少营养和利用价值较低而秸秆产出相对较多的作物的种植面积。二是要从作物育种入手,选育出籽实产量高、质量好而秸秆饲喂价值也高的粮草兼用新品种。三是要加快可以利用秸秆的草食动物(牛、羊、马等)的发展,培育具有高繁殖、耐粗饲、生长快的优良畜禽品种,扩大饲养规模。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加快“土地―作物秸秆―家畜”的良性循环和产出系统的完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绿色农业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4-36.

[2]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56-200.

篇10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5) 03-0065-06

一、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当前,尽管人们温饱问题解决,但人们的精神匮乏,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耗竭、环境污染、高碳排放给人们的生活、心理带来严重影响,极端气候变化事件、雾霾天气频现、恶劣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了人们的心理恐惧、抱怨和抵制,降低了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林左鸣教授(2011)在《广义虚拟经济论要》中指出,基于马克思“生活对象化”人类活动图式的广义虚拟经济,是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我们必须立足于生活是财富之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树立时空寻租思维,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种富含虚拟价值要素的产业并对其实行优化、均衡管理,掌握以制文化权为核心的广义虚拟经济主导权,广义虚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林左鸣教授提出了广义虚拟经济概论,并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论证了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提高经济主导权的指导意义。林左鸣、尹国平(2011)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价值理论的困境、出路及创新问题。借鉴林左鸣教授提出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创新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思维范式。

全球气候变暖、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成为世界各国、各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严重制约,需要也催生新的重大的面向绿色低碳经济的科技创新与革命。马永红、刘贤伟(2013)认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气候变暖、资源枯竭、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更被视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泉。面向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但避免传统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技术异化问题,需要重新构建技术创新范式。徐治立、王娜、王妍(2014)对技术活动广义虚拟经济属性进行哲学分析,认为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充分显露出技术异化自然物质属性,即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给人类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危害现象,技术异化具有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指出的负面价值效应。新的技术范式即面向低碳经济要求,避免技术进步可能带来能耗提速和环境进一步恶化的社会异化现象,减少技术创新可能存在的负面价值效应,需要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发挥低碳创新的驱动与引擎作用,以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低碳科技创新作支撑。低碳经济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以低碳创新为重要动力,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低碳创新是指一定区域内,以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区域低碳转型与低碳经济发展为基本目标,所采取各种技术、制度、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低碳化的创新手段和工具的集合。借鉴这些理论成果,倡导低碳技术及其创新驱动价值,目的在于避免技术异化所带来的广义虚拟经济负面价值,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减少人类技术活动所带来的异化和负面价值,进而追求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提出的人本价值,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内涵体现为,如图1所示:(1)以低碳创新为关键内容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构建低碳的技术创新体系。(2)以低碳创新为内在驱动促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建立低碳型经济结构。(3)以低碳创新为核心要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构建低碳型社区文化空间。(4)以低碳创新为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成果均衡共享、生态环境破坏减少、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实现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生态良好的共赢格局,构建宜居宜业的和谐社会。(5)以低碳创新为基本保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加强植树造林,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空间。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低碳创新驱动实质上是追求人本经济为基本目标追求和价值定位,追求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生态价值的高度融合,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每个人都能感受、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环保,在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精神、生态环保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

二、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下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考察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开拓人们的研究视野,更加深刻洞察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结合,全方位反映了人对经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多层次需求的统一。区别传统的物本经济,物质需求仅是人的基本但非唯一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的心理、精神、文化以及包括清新空气在内的低碳环保需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加快创新驱动,特别是面向生态文明的低碳创新驱动意义更大。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区别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驱动机制,具有更加突出的内在价值,不仅强调创新的作用,更加强调如何以低碳创新,提高技术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修复,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需要发挥低碳科技创新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实现人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保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低碳创新驱动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民族振兴梦具有重要价值,如图2所示,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层面。

(一)在政治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在全球碳壁垒、碳竞争中获得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低碳竞争力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温室效应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西方国家可能借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和低碳经济要求进行碳壁垒、碳制裁,制约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因而人们将这种可能的碳壁垒称之为“低碳陷阱”现象。既然西方低碳经济的碳市场方案及其话语的提出是出于追求资本谋利的动机,其方案对发展中国家是个陷阱,又占领了道德制高点,那么中国就应顺势而为,既不抗拒,也不大意,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低碳话语和发展模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西方碳陷阱、碳壁垒等多重压力,中国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获得应有的国际低碳话语权,提高文化主导权和经济主导权,进而提升国家在全球政治领域的低碳竞争力,重构世界政治经济的低碳新秩序。此外,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人民群众构建低碳宜居的生产生活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美好期待,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迫切需要走低碳创新驱动的新型道路。

(二)在经济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面向低碳、绿色、生态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低碳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增长和低碳发展

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支撑和引领国家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谁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的战略地位并拥有国际话语权和经济主导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投入、大量资源消耗和大规模政府投资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要素结构的转变,原有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优势减弱,原本依靠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低碳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绿色跨越和持续发展,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经济发展绿色化、社会发展和谐化,实现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扩展。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提升国家的经济主导权。

(三)在社会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减少因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减少因污染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受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过于追求GDP增长,忽视社会建设和发展,高污染、高排放等高碳经济行为使部分企业、利益群体大发横财,但留下的环境污染恶果等却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并存、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同步是制约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焦点问题,严重阻碍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加强低碳创新驱动,追求的是更加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因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大多数人的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减少环境方面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可以说,低碳创新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区别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负面效应,体现了重视民生、关爱社会、保护生态的广义虚拟经济理念和价值要求。低碳创新驱动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忽视人民利益增进和单一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重视民生改善。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低碳创新驱动的目的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高度统一,有效地建立更加和谐、低碳的社会利益格局,充分体现对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民根本利益的保障、社会民生的改善与提升。

(四)在文化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提升人们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体现人本关怀和人文价值

广义虚拟经济理论着重考虑人的心理需求和由此反映出来的社会进程中所生成的信息态及其发展规律,它正在取代传统物本经济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主角。从世界潮流来看,许多国家和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人们心理、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重视人本经济的价值提升,重视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和低碳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这些实践为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所证实。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外延扩张和粗放式发展,出现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人口过于集中于大城市、城镇转移人口过多地被边缘化及农村过度空心化、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随着人们越来越对世界性的低碳、绿色、生态的发展观逐步形成共识,低碳创新驱动的提出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人类生存价值的深刻体认,低碳创新是借助现代创新文明成果的高度集中与人本关怀,是以绿色低碳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为基本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与消费、从事文化活动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战略。这样的创新与发展才具有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激发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凝聚力。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要重视人们的心理价值提升,需要以低碳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战略突破口,提高人民群众对当前经济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和心理期待。低碳创新驱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表现出尊重人的价值、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潜力等价值目标。

(五)在生态环境层面,加强低碳创新驱动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中国绿色增长动力和低碳竞争力,构建更加宜居、低碳、生态的生活空间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主题,生态文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战略,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依靠低碳创新驱动,改善人与生态环境、人与社会的单向关系,人类不仅要从社会、自然环境索取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生态环境、自然世界的修复、平衡与保护,构成更加和谐、绿色、生态、低碳、宜居的现代环境。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实施低碳创新驱动战略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低碳创新为核心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低碳创新构建更加低碳、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型社会。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的价值、社会价值和自然环境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与持续承载力,确保经济发展朝着低碳、生态、宜居的方向演化,加强人本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建设步伐,实现广义虚拟经济所倡导的满足人的物质价值和心理价值的高度统一。

三、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低碳创新驱动价值实现路径

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低碳创新驱动,需要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从创新理念、创新战略、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具体而言,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低碳发展,实现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需要选择以下路径:

(一)树立低碳创新理念,形成低碳创新共识,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要从广义虚拟经济理论高度,深刻认识低碳创新驱动的内在价值,认识到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避免技术创新负面效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驱动和引擎作用。二是树立低碳创新理念,从内涵和战略意义层面认识到低碳创新的本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众均能树立低碳意识、低碳政绩观、低碳创新观、低碳消费观。三是制定低碳创新驱动战略,充分考虑低碳创新对于改变传统高碳、粗放型增长模式的重要意义,通过低碳创新的战略制定与实施,发挥创新驱动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引擎作用。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低碳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重视面向生态文明、低碳发展的技术领域创新。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成就中国特色低碳之路的重要保障,应合理规划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创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制、确立企业作为新主体的地位等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把低碳技术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制定区域重大低碳科技计划和低碳科技重大专项,发挥低碳技术创新引导和支持政策作用。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性低碳技术的研发,加强重大低碳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提升低碳技术创新能力和绿色竞争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广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加强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低碳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国家低碳创新示范区,协调各方低碳科技资源,形成低碳协同创新的合力,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政策,优化科技金融政策,建设低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深化低碳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低碳制度创新,以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创新提升中国低碳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加快成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碳创新中心,最终实施低碳创新驱动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中国经济主导权提升和美丽中国建设。

(三)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低碳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低碳技术、绿色产业、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等特点。中国要利用当前经济转型的压力为契机,应该以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为指导,采取新的体现创新理念的“组合型”政策,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分配与投入,引导产业升级,注重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努力推动中国物本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衡发展.使其从速度至上和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优先”的轨道。以低碳创新驱动为重要战略,加快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淘汰、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节能型工业和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断降低产业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一是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转化,以低碳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低碳科技型现代工业和科技服务业,以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的低碳新型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如重视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提高低碳新型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三是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能源行业落后产能,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

(四)鼓励面向低碳发展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构建低碳的众创空间,促进低碳消费,加强低碳生活方式创新

篇11

农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业,现代社会中,农业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业发展也在日益深化。进入现代化农业即“石油农业”时代后,农业生产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效应,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日益冲突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为了保持农业永久耕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和呵护地球永续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和危机,生态农业的概念孕育而出。1991年,国际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大会并发表《登博茨宣言》,提出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纲领,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农业生态补偿等诸多问题的绿色管理逐渐成为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环境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研究热点,围绕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应用,专家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生态农业与绿色管理的内涵

中国的生态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来的。尽管不同阶段人们对中国生态农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在农业中引入生态效益目标和在农业实践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方面却是一致的。综合国内学者阐述,我国的生态农业可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农业综合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全面综合在一起,实现自然资源的能量多级利用,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同时能将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形成大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发展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绿色”一词,是指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所具有的“绿色”的抽象规定性,即节约、再利用、再循环。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特点来看,尤其是由于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得由一种有机物排泄出来的废物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作食物而吸收,充分体现了对资源的“经济性”再利用。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开放的闭路循环系统,其中的自养者、草食者、肉食者、腐生者正好构成了一个“生产—消费—复原”的闭合链条,实现着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高效循环利用。绿色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和企业界对环境管理的关注。有关环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的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环境管理的“最佳实践”活动,企业可以显著降低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绿色管理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不同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理论视角赋予绿色管理丰富的内涵。今天的绿色管理已经从环境管理扩展到了绿色技术、生态环境响应、绿色公司治理、企业的环境责任、环境利益相关者等诸多方面。研究视角也从演化适应延伸到资源基础观、生态响应、制度以及利益相关者等诸多理论。目前,人们对绿色管理普遍定义为以追求人类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控制为特征,多种多样的绿色技术为手段,逐步降低人类给予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负荷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绿色管理可以将环境的外部不经济转化为外部经济,通过对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消费及至消费后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毒物的数量及质量的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消费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效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等全部活动。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

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界定是正确规划和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的前提,农业中的绿色管理要求农业发展要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在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农业,使农业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化转向。研究农业的绿色管理就是将“绿色”要求纳入农业发展的内生变量中,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无污染、无公害、无损害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达到有利用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长远目标。从社会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绿色管理应涉及到产前研究、产中研究和产后研究范畴,以及这些研究范畴中的管理与服务等内容。

绿色管理的研究范畴应重点体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与绿色技术管理创新。从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选择和管理,研究最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生态生产经济协调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是绿色管理的重点。绿色技术创新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飞跃,技术创新的作用举足轻重,但综观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发现大多数农业技术创新只是从单项工程技术层面或经济效益层面上来研究技术创新的,而从生态经济层面研究所见甚少。因此,要实现常规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向,不仅要追求技术创新的工具效率,而且要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自觉地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的系统中,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低成本化和公益化。除此之外,如何适度开发与节约农业生态资源、治理土壤退化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一体化产业集也是农业绿色管理研究范畴的重点。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中绿色管理的方法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实现的必然途径,而高效合理的组织与管理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科学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是实现绿色农业的基本手段。

(1)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生态农业作为一个系统,应具有开放性、持续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系统功能,通过系统分析,能更好地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找出各种可行的管理方案。生态农业系统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分析技术,将大量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对生态农业进行系统设计、运行管理、故障诊断等日常管理。生态农业系统分析方法研究重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研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系统特征分析方法(如系统模拟技术,系统可靠技术,系统评价技术)、生态农业系统逻辑分析方法(如确定性分析技术,随机分析技术,结果预测技术)和生态农业系统工程技术方法(如工程管理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等。

(2)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生态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应从规划区基本情况、所规划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规划的总体方案(包括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与布局)、单项内容规划、投资估算、效益分析、风险分析、运行管理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来研究。在进行生态农业规划时,首先要以新观念定位生态农业,不断挖掘传统农业资源(产品)的新功效、新用途,加强对农业资源(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加工增值,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施去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设计。其次,以新机制运营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具有明晰产权以法人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产业运营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决策机制。再次,以新设施装备绿色农业,除了包括常规的保护性设施(钢架大棚、温室、太阳能温室)和节水设施(喷灌、滴灌及供排水管道、水处理设备)外,还应包括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监控设施(温度、湿度、养分、光照、病虫害控制系统)、优良品种培育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设施、生态环境监控设施和园艺游乐设施等。最后,以新技术升华生态农业,引进与开发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的相关技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技术和新品种研发技术等。

(3)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农业的实质和核心,研究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就是要探讨如何应时、应地来进行科学决策,选择特定时空条件下最优的发展模式。在对生态农业设计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生态安全、确保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原则,通过科学的设计程序进行可行模式方案选定、评价、实施和反馈管理,并为保证模式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率,还必须正确掌握和运用模式设计技术,例如基于德尔菲法的专家评估技术,博弈决策技术等。

(4)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是对一个复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多个指标信息,应用定量定性方法,包括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提炼,以求得其优劣等级的一种评价方法。评价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排出优劣次序、设立标杆。在收集一个高质量、内容丰富的信息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结合实践需要,确定各单个指标的评价等级及其界限,再选择正确有效的评价方法。生态农业绩效评价的指标分为确定性指标和非确定性指标,根据指标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对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评价一个生态农业系统,综合评价生态农业的绩效有重要作用。

(5)生态农业农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生态农业的发展应以优化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高效农业技术、品牌特色资源和农产品安全质量,制订符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率。通过产品质量等级、定量包装、计量、包装标识、商品条码等手段,加强流通领域的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通过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体系把农产品的末端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结合起来,还包括探索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业质量标准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认证评价体系、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绿色管理研究对于发展生态农业,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弊端和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而未来在农业发展中对绿色管理的研究,可从市场经济转型下的制度环境深入研究绿色管理与绿色效益、经济效益的共生关系;绿色管理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市场机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绿色产业,也创造了创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绿色管理问题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把绿色管理研究拓展到农业产业化生产的每个生产阶段,为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致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学术纵横.2010(6)

[2]李新字,唐海萍,赵云龙.生态农业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动态与展望[J].生态环境.2004(4)

[3]李维安.“绿色管理”:后金融危机时代管理新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2009(6)

篇12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90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也逐渐导致信任危机加重。但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提高,作为新兴产业的企业若沦为只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的提高而成为逐利的机器,将为社会所不容,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企业自身注重研发能力的加强固然能起到正面推动作用,但从大社会环境角度看,符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更具有发展潜力。鉴于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必须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思想正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内在原则,要求经济、社会和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协调与共的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及其社会责任

1.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

高新技术是属于知识密集型技术,而技术创新是以新技术为手段并用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技术创新活动则涉及科研、生产、技术传播等多个过程,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面特点。其一,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率先性,其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独占某项产品或工艺核心技术,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其二,高新技术对环境具有污染性。高新技术污染一般指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伴产生,贯穿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消费和废弃全过程,污染危害严重、治理难度极大,很难被察觉和预见。它区别于传统污染,具有新的污染形式,如高新技术废弃物污染、辐射污染等。

1.2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无从谈起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技术创新是企业担当第一位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企业应与社会相互依赖,即履行在一个社会契约内有共同的作为企业公民的义务。德鲁克在阐述创新与创业精神时,强调创新的动因既有内部驱动,也有外部机遇拉动,如环境变化、消费者认知改变等和科学及非科学的因素。因此,企业是动态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企业的发展是以社会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源和生存条件为基础的。追求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利润只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一个条件,但不能把眼光仅仅聚焦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上,而该有更高的追求和长远发展目标。企业持续发展重在保持持续的生命力和活力。全面履行责任和义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面的积极影响。

2 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逐渐被关注和倡导,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向追求利润和社会生态全面协同发展上成热点话题。生态化技术创新是主张贯入环保生态化思想即绿色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监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全过程,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企业对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全面考察范围。技术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资源节约化、再循环和再利用的原则;应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特点对创新过程中各环节进行评估和生态化改造。最终目标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顾客及利润的最大化,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生态平衡。这与企业社会责任,在注重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润的目标是内在一致的,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方式。

3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必然性

3.1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环保事业,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才能与社会经济的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社会整体环境和谐才会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3.2 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

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以可持续、协调的方式使用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消耗速度不超过其替代资源的开发速度,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及环保化。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又使技术创新应用对环境的破坏性降至最低点,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并使污染排放不超过自然系统的自我净化限度。积极履行企业公民义务,经济、社会、资源、集群和人的自然生态效益的“五效合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必然追求。与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相比,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3.3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做到在不危及社会环境利益的条件下,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追求较低的资源消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获得未来持久的发展能力。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中,生产方式仍在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基础之上。履行社会责任要求技术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工艺产品时,能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生产绿色产品。以此扩展高新技术企业销售市场,树立企业环保新形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4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

4.1 构建机制的理论基础模型

模型一,绿色博弈模型。

国外有学者提出工业绿色博弈(Industrial Green Game),贯穿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思想,绿色博弈论趋向于认为,环境影响取决于整个生产和消费系统综合决定,而不仅在生产活动中注重对环境的影响。

假设市场中只有A和B两个企业均为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经济利润。面对市场有两个策略供选择: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Y)以及维持传统技术创新(N)。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时,致力于节约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记其生产总成本C1;维持传统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则会只注重自身利益忽视环境,记其生产成本C2,C1>C2。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生态化时,得到社会认可,提供绿色产品,从而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和扩大市场获得额外收益,记R;若企业仍然维持传统技术创新模式,则需为浪费资源、污染处理等付出额外治理成本C3。当R>C1时,博弈矩阵存在纳什均衡(Y,Y)。

模型二,资源效用模型。

为了进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必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升消费的效用,即进行所谓的资源效用的X倍数革命。模型如下:

f=(R-W)/R=1-W/R

其中物质消耗总量R,废弃和排放物W,生态技术系数f(0

可知,当R一定时,为了得到高经济产出Y,必须不断提高生态技术系数和资源利用效率。

4.2 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机制

(1)政府作用机制。政府要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协调,不只是注意单个企业的发展问题,还要注意在整个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业生态系统。应该对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环境保护方面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本身不能成为污染之源,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起重要作用。政府可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征收环保税等约束和惩治不良企业的危害环境行为;通过财政补贴与支持,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行为。

(2)企业自身作用机制。

①应加强自身技术创新的环保观念,有意识地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方面考虑问题。在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时,应考虑其污染、使用及处理问题。必须建立生态系统,使一个产品的废料能够成为另一个产品的投入,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良性循环。

②对待生态化技术创新问题,应持有主动合作的态度。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是技术生态系统内各要素进行创新的整合。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既能够实现生态化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又能避免因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③坚持生态化技术创新,应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加强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改造,同时对先进的生态技术引进并加以更深层次的再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缓慢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程要求必须进行组织结构改革与创新,积极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这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生态化转向。

参考文献

[1] 李建波.透视高新技术污染[J].环境保护,2012,(20):4547.

[2]彭宜新,邹珊刚.对绿色创新的系统分析[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03):104107.

[3]顾丽.技术创新生态化: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7):5456.

[4]黄平,胡日东.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01):99103.

[5]李锐,鞠晓峰.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化转向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8285.

[6]彭福扬,胡元清,刘红玉.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6):6062.

[7]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4954.

[8]周璐,王前锋.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3,(03):138140.

篇13

技术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变革。无不包含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创新在节能环保方面有一定的进步,但这个领域技术创新的水平,技术创新的模式还没有完全

 

转到生态化的道路上来。因此,顺应时展的要求,将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大力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型技术,走生态化的技术创新之路,就成为实现绿色国防、绿色国防科技工业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研宄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价值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党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的理念与生态经济学的理念逐步地结合,并逐步形成新的技术创新观念。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应该处理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用生态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的商业价值。

 

研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价值国防科技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武器装备追求独特和领先的属性以及战略产业竞争的特征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必须要选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今各国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技术的同时,我们仅凭现有的资源是难以应付未来的战争,难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张云川在2007年1月8日指出,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将在全系统列出30家重点耗能大户和30家重点排污企业,限期开展降耗减排专项治理和监督检查,并严格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环保评审,加强降耗减排工作,推广综合节电、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等提升节能和环保水平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一举措一方面说明了当前国防科技工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在节能环保技术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的重要性。

 

可以说,国防科技工业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模式,直接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永续发展的要求。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完成技术创新全过程,关键技术上的突破由本企业实现;模仿创新就是企业学习,模仿其他企业先进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改进,完成本企业的技术改造或创新;引进创新一般指企业从国外或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结合本身情况为我所用,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为主体为进行某项技术创新共同努力。

 

根据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技术推动模式、需求推动模式和双重推动模式

 

技术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拥有某种技术,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产权明晰;需求推动模式的优势在于: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自身利润来考虑选择是否进行某种技术的研发,以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主;双重推动模式是指技术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发明或发现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按照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将企业的技术创新划分为计划组织

 

模式、自行组织模式和联合组织模式

 

计划组织模式是指由企业外的组织(一般指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自行组织模式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使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去组织技术创新;联合组织模式是指政府对创新任务的确定和创新企业的选择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

 

按照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程序可将技术创新分为线性创新模式、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

 

线性创新模式所包含的三种类型一一科技推动型、市场拉引型和计划推动型。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创新活动自始自终都是在本系统内完成的,而双向循环模式和霍夫勒模式都是非线性的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预期模式和随机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演化过程可将技术创新的模式分为现行模式,目标模式和过渡模式;按照技术创新的主体、动力机制和管理机制可将技术创新分为完全竞争模式、计划创新模式和混合创新模式。

 

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划分

 

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范畴、生态平衡理论范畴和生态效益理论范畴,可以将技术创新模式重新划分为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和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

 

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技术创新属于人的行为,在生态经济系统中要正确发挥人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客观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的因素,对于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要始终贯彻生态和经济相协调的观念,技术创新不仅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且要看到长远利益,从而保证新技术对未来环境是完全无污染的、完全环保的。

 

亚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根据生态经济学中生态经济平衡的理论,面对日益扩大的需求,人们从生态中获取物质将越来越多,而面对有限的生态资源,我们不是靠限制经济的发展来维护生态的平衡,而是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来研宄和开发出更有利于节约资源,更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的新型技术,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废弃物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实现永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非生态型技术创新模式。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充分权衡技术创新的利弊得失,按照生态经济效益的相关理论,在优先考虑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出于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需要,暂时容忍新技术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在以后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再使这种污染不断解决得到解决。例如,目前各国都在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需要而发射的各种卫星。这些卫星在废弃以后势必会对太空的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生态化抉择

 

为了使得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够又好又快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进行了综合研宄,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那些“放开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比如军需生活用品生产等一般军用技术,可以而且应该鼓励地方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使其选择生态型即合作或模仿技术创新模式,有利于减少国防开支,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限制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比如钢铁、船舶等允许地方企业进行参与的技术,应根据企业综合实力可以选择亚生态型的合作或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对于其中的高科技和核心技术,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垄断效应,应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对于“禁止类型”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要实行国有制,如航空航天、核武器、导弹、潜艇等战略武器制造等国家严格禁止泄露的尖端技术,考虑到特殊地位,其技术创新模式一律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同时也是非生态型的创新模式。

 

当前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竞争已逐渐成为国际间竞争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动力。然而,为了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加强国防工业企业的能力,必须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对国防军队建设中的那些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局势急剧变革的今天,应该采取亚生态和生态型的自主创新模式。为了加速我国国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增强我国科技综合竞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努力。

 

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各大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战略联盟。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将成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自身必须重视R&D能力培养,建立自己的R&D机构。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研宄机构。未来技术创新的中心在企业。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宄机构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