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6:00: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档案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档案管理

篇1

(一)议“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关系

档案管理是一门专业学科,这已是共识。既然是学科,就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以我们公司为例,每年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档案数量级并不大,种类也远算不上“繁多”,调阅使用的频次更是稀疏,因此无论是数量还是难度都无需匹配专业科班人员。由于专业领域较为狭窄,往往造成“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矛盾。

说到实用性,档案的价值真谛即在于实用。如何能快速、准确的调阅到想要的档案是我们最实用的需求。因此档案的管理与索引从实用角度来说,无需用上所谓专业复杂的分类索引,而是找出档案专业知识与本企业特点相结合的方法即可,即“适度专业、因地制宜”,将专业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

(二)议档案管理“标准”与“素质”的关系

档案管理在于标准,但更在于培养素质。标准是从稳定的业务形态中提炼出的共性指标。建立标准就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稳定的业务形态,二是提炼归纳。那么在标准出台之前,如何确保秩序呢?我想这就要培养素质了。这也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如:人类也是先有人心向善的素质,后有匡扶正义的法律。当然,法律反过来也会促进素质的提升,这是辩证关系。

当然,不可否认,尽快出台统一标准也是改善目前现状的必要策略,但在此仍要呼吁大家主动培养档案意识和素质,让标准和素质彼此结合起来,双向发挥其辩证作用。

(三)议档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的关系

档案是集中管,还是分级管,公司团队中多年来都有不同的认知。由行政部门集中管理,优势在于标准统一、责任明确;但其劣势也很多,比如集中保存风险、容纳场地较大、业务差异造成的分类不合理、不科学等等。综合来看,集中管理更适用于规模小、数量少、业务种类单一、规模稳定的企业;而对于业务种类多元、处于扩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档案的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势在必行。既然是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那么就不是完全割裂、各管一段,而是总体统一、相互协同,专业区分,彼此勾稽:

(四)议“编码”勾稽与“物理”勾稽的关系

在电脑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为避免无效冗余,节省存储空间,应尽量减少同一信息在不同维度或区域的重复存储。同理,在档案管理中,这也是一种高境界的追求。

现实中,在规范的编码规则体系建立之前,如何能够有效的勾稽各类档案呢,就产生了一个略显“笨拙”的办法――物理勾稽,即:就是将同一档案进行复印,将复印件物理连接于勾稽对象上,从而避免了夸板块查询。但是,物理勾稽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它将同一信息在多地重复存储,即浪费空间,也无法有效使查询者“止步”于某层信息,由于所有信息物理的连接在一起,查询者可以不分权限的“一览无余”。为此,编码勾稽必不可少。

编码勾稽就是将不同档案通过编码字段连接在一起,这些相关联的档案平日里根据其属性各存于不同的区域,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通过编码“聚首”,当然这就要求在档案上准确注明勾稽对象的编码。

本人认为,扬长避短,相互结合的发挥两种方式的优点是明智选择。即,编码、物理相结合,篇幅适度、关联紧密或属同一项目的档案除用编码方式外同时用物理方式;篇幅较长的及常规档案用编码方式:

例如:以某市场调研项目为例,档案形成的主要步骤如下:

1.项目立项及过程中的请示报告、会议纪要、简报等走公司公文签批流程,最后纳入综合部文书档案管理,综合部对其编文书档案编号,同时项目主控部门留存复印件作为项目档案专项保存;

2.项目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案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图纸影音、文书表格、实验记录及其他各类业务过程记录等纳入项目档案,项目主控部门自行保存;

3.项目过程中的对外合作合同,纳入合同档案保存,由合同主控部门(审计监察部)编合同档案编号,同时注明与其关联的请示文书的档案编号,使其与文书档案形成勾稽;合同复印件由项目主控部门作为项目档案自行保存;

4.项目经费支出将形成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由财务部编码,但应同时注明对应的合同档案编号,使其与合同档案形成勾稽;

5.项目调研结论及结项总结应以报告形式经公司公文流程正式上报,最终由综合部编文书档案编号存档,项目主控部门留存复印件纳入项目档案。

至此,该示例中的各个角色手中应有的档案如表1:

(五)议“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关系

公司办公区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电子档案,尤其随着OA系统的上线及使用的深化,电子档案已占档案的很大比重。但是,电子档案保存分散,易于修改,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也不可能取代纸质档案,纸质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仅仅保存邮件、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以及个人电脑中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同保存,“纸质为本,电子备查”可作为处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关系的原则。

电子档案方面:

1.可以逐渐推进个人办公“云存储”,即每个人的电子档案存于公司机房的服务器中,便于实现操作日志的追踪追溯,也提升了信息的安全性。

2.如OA系统上的电子审批能够替代纸质审批后,电子流转的单据、凭证、公文应定期打印,形成纸质档案另行存储,即系统上的电子审批记录与打印出来的纸质审批记录同时保存。

3.如上文所述,?y一电子文件名的命名规则,同时各部门经理要把关所辖员工的电子档案分类方式,即每年确定一次所辖岗位电脑中各级文件夹的逻辑结构,员工只需将所产生的电子文档按照规范的文件名进行命名,并存入已经确定好的文件夹中即可。

纸质档案方面:

部门负责人应在年初参照上述电子文件夹的层级结构为每个岗位建档,比如参照上述文件夹结构,实际配置各类大小文件盒,产生电子文档后,除在电脑中存入对应文件夹外,还应将最终版打印出来放入对应盒中,各类无电子版的纸质文档(如检查记录、收到的纸质文档等)也同样及时对号入座,存入既定文件盒中,这样确保纸质文档大于电子文档(最终版),实现纸质、电子同步存档,也为“四标”体系审核打好基础。

二、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上述文字林林总总散议了档案管理中个人认为较为重要的关系,总结起来要义如表2:

(一)在档案团队建设上

1.以实用为目标,结合档案知识,总部设立专职文档管理员,负责文档签批流转和整体档案的组织管理;各事业部、业务板块设立专(兼)职文档管理人员,负责本板块的档案管理,并配合总部档案工作。

2.加强团队档案素质培养,强化培训,强调档案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理念,尤其强调部门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档案工作重在平时。

(二)在档案管控机制上

1.综合部牵头建立档案相关标准,尤其是编码标准、命名标准、立卷装订标准,建立监管机制,对事业部和板块进行检查。

篇2

第二条 安保档案是指将企业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用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载体,进行收集、归纳和存放保管,即将安保工作台帐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内容包括:依据国家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特点制订的安全保卫、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防和消防设施状况、安全检查、培训教育、发破案、事故调查和处理、经警和枪支管理等。

第三条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局以及支局(班组)三级安保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并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市、县(市、区)局安全主管部门以及支局(班组)应明确管理人员(台帐档案管理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安全保卫台帐、档案资料的收集、登记、整理,规范管理台帐资料档案。

第四条安保档案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省局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市局监督保障部负责对全市××企业安保档案实施监督考评管理。

第六条市、县(市、区)局安全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将安保台帐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评选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或个人的条件之一。

第七条安保台帐资料档案归档的范围:

一、市、县(市、区)局和市局直属单位范围:

(一)安全管理机构,包括:机构设置;安全责任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含注册安全主任)名册。

(二)安全责任制,包括: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领导履行安全职责考评的情况;上级单位与本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本单位与所管辖的二级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

(三)各级领导对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讲话的文书或声像。

(四)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枪支、设备等安全操作规程。

(五)日常工作台帐记录,包括:工作计划和总结;消防设施(设备)、经警、枪支、金库、仓储等安全检查;安全教育、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和处理等记录。

(六)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教育的年度计划;参加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知识竞赛活动记录;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持证记录;职工安全教育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记录等。

(七)工程建设项目中安防设施审查(验收),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建与审批资料,各种证照领取资料。

(八)安全检查记录,包括:历次(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安全检查记录;重点部位、专项安全检查记录。

(九)事故隐患整改,包括:事故隐患登记;应急防范措施;整改要求、计划措施;整改结果等记录。

(十)事故调查和处理,包括:事故上报、登记记录,事故调查报告、处理结案材料和防范措施等。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的记录必须有被检查(隐患整改)单位负责人和检查(负责隐患整改)人员签名。

(十一)发破案记录,包括:发案报告、破案经过、处理结果等。

各单位可根据上述范围结合本单位管理权属范围进行安保档案材料收集归档。

二、支局(班组)范围:

(一)安全管理机构,包括:上级安全机构设置文件和本支局安全工作分工;安全责任人、兼职安全员(副支局长担任,无设副支局长的由支局长负责)及支局人员分工名册。

(二)安全责任制,包括:上级下发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的安全职责文件和本单位负责人、各岗位职工安全工作职责;上级对本单位履行安全职责考评的情况;上级单位与本单位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本单位与岗位职工签订的安全责任书。

(三)各级领导对安全保卫、安全生产工作的批示、讲话的文件材料;上级下发的安全工作总结、工作要点;本单位工作计划和总结;

(四)安全保卫、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规范;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上级制订以及本单位结合实际制订的遇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的救援预案和防范措施,包括如:遇盗抢、诈骗、火灾、洪涝、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办法。

(五)日常工作记录台帐,包括:有关消防设施(设备)、电源线路及电器、物品堆放、门(锁)重点部位等上级安全检查隐患及整改(必须有被检查单位检查人员签名)、本支局(班组)每日班前班后自查整改隐患等记录;网点(金库)出入登记簿、值守登记簿;防入侵报警设(撤)防登记簿(卡)等。

(六)安全教育台帐,包括:上级下发的教育的年度计划和本单位年度安全教育学习安排表;参加上级组织的安全培训、知识竞赛活动记录;本单位组织进行的职工安全教育学习记录簿;案例通报等有关学习资料。

(七)案件、事故及事故隐患自查情况上报登记记录,案件、事故(隐患)报告材料(上报后自留一份存档)。

第八条 安保档案工作实行“同步”管理,即:下达任务与提出安全工作要求的文书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同步;检查工作与检查记录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同步;鉴定、验收安防设施与鉴定、验收建设工程文件材料的立卷和归档同步;发案(事故)情况、调查处理、结案和归档同步。

第九条安保台帐档案资料的归档应在以下时间内完成:

(一)文书和声像档案由经办部门或者经办人员在每一项工作任务完成后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二)工程建设项目中安防设施档案,在工程任务下达后安全主管部门督促承建单位在工程验收后两个月内,复印一分交安全部门归档,周期过长的可以按形成阶段分期归档;

(三)重要的安全工作会议、专业性技术会议和学术会议的文件材料,在会议结束后一个月内整理、立卷,并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归档。

(四)带有密级的安全管理文件材料,应由经办人随时形成随时归档。

(五)破案和事故处理后即将材料整理归档,随后将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也一并归档。

第十条收集安保档案材料时,应保证安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整理材料时,应遵循档案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使用。

第十一条安保档案材料整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内容和载体分别进行立卷。对未完成的档案材料,整理时应单独存放,等完成后组卷归档。

第十二条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安保档案材料进行归档时,应将每一单项(盒或盘)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

第十三条反映和记录本单位在安全管理或活动中并对以后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的安保档案材料,应永久保存。在本单位组织或参与的重大的安全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档案材料,应长期保存。

第十四条 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定期移交档案管理人员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第十五条因机构调整安全部门变动时,应当妥善保管安保档案,整理登记后向接收部门移交,不得散失。

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全部上交,并办理移交手续,不得擅自带走或毁弃。

第十六条 安全部门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使用。外单位的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时,需说明使用其目的和使用范围,并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第十七条借用安保档案者应负责所借档案的安全和保密,不得擅自转借,不得折叠、剪贴或抽取、拆散档案,严禁在安保档案上勾画、涂抹、填注、加字、改字或以其他方式损害档案的原有状态。

第十八条重要和密级的安保档案,需要向外单位或个人交换、复制时,须报请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 安保档案的保存价值应定期进行鉴定。对保管期限的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必须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二十条 安保档案的销毁由档案管理人员执行,并经安全部门负责人批准。销毁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和安全部门指派人员监督销毁并在销毁清册上签字。

档案销毁后及时调整档案柜架,并在目录及检索工具中做出相应的注明。

库存档案未经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的,严禁销毁。

第二十一条 凡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应给予奖励。

(一)安保档案的收集、整理或者开发利用方面做出成绩的;

(二)对安保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做出成绩的;

(三)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企业档案管理制度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可以根据档案的价值和数量,按有关规定责令赔偿。

(一)损毁、丢失或擅自销毁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安保档案;

(二) 将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的文件、资料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向档案管理人员移交的;

(三)擅自提供、抄录或者公布有密级档案的;

(四)涂改、伪造档案的;

篇3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供水企业中每一天都在产生大量的需存档的档案,如何对这些档案进行管理工作是供水企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科学的进步,档案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开发,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有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办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供水企业在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没有认识到供水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有效的机制来对档案实施管理工作。部分企业重视供水安全及优质的服务,但却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从长远发展的眼光去对档案进行现代化管理,甚至有些档案管理员本身也忽略了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作不上心。

二是没有严格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的收集也缺乏力度。一方面,档案的收集归档制度不健全,在执行工作时要求也不够严格,收集档案人员处于被动收集的状态,通常是移交过来什么档案就直接接收,导致有些不必要的资料被接收,而重要资料却散失在外;另一方面,归档工作也没有按照规范执行,经常存在案卷标题与档号不规范,甚至大量的案卷缺少卷内目录及组卷非常混乱的现象。

三是缺乏硬件投入。部分供水单位为档案管理提供的面积比较狭小,甚至将仓库、办公及阅档三个区域放在同一间办公室,没有设置铁门铁窗等档案室的基础设施,也没设置其他有效的防护设备,不具备档案保管的设施要求。

四是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达标。很大一部分的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兼职做这份工作,在工作前并无得到系统性的训练,从专业程度上来说并不具备应有的知识。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没有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纳入计划和提出要求,使供水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执行管理工作,思想及管理水平都无法与时代的发展接轨。

五是比较落后的管理方式导致供水企业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偏低。科技的进步为供水企业带来了生机,供水企业已经广泛将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应用与供水工作中,但却很少企业将这种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上,许多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原始的收工操作方式中,这种操作方式直接导致了档案越来越残缺,安全性也无法保证。

二、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明确管理目标

大部分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程度取决于该单位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企业领导对供水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检查、指导、监督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也要根据《档案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实际来制定管理目标并执行,以此来促进及推动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档案管理工作对严肃性及条理性的要求非常高。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以此来保证移交资料的正确、齐全及完整度。供水企业也要结合实际,逐步地将归档、保管、坚定及利用制度完善起来,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责任,完善档案的工作程序,逐步把档案工作统一综合管理起来,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方面每一环节都规范起来。

(三)建立供水企业档案管理网络,规范管理行为

档案的管理工作由形成到归档等多个环节组成,供水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除了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及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之外,还应当在各个管理部门、安装及维修单位、水厂中指定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组成完整全面的档案管理网络,并将这项工作纳入个人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对之进行严格的考核,以此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档案资料不散失,不疏漏。

(四)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供水事业的快速发展,新兴的供水技术被广泛使用,对供水档案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除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相应学习一些相关的工程知识、人事、财务知识,以此来对供水企业所在地的道路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这些情况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及管理。为此,供水企业应当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相关技能培训及学习,从整体上提高其专业的素养,同时调动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及创造性,以此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五)加大档案室硬件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供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其发展,企业应当将档案室硬件设施纳入每年的投资预案算当中,是档案室的管理设施得到及时的更新。

三、结束语

供水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能够使城市供水事业及城市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在促进这些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用水带来了更大的方便。

篇4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深入发展,档案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档案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综合建档过程中,由单纯的存放走向应用,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2 管理档案存在的问题

(1)企业档案工作缺乏长期性、连续性的发展规则

企业档案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进行了档案的达标升级工作。但达标工作作为一项考核,一次考试在进行,整个过程加班加点,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达标以后,就出现后力不足,没有长期性和连续性,再由于部分领导对档案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足,对档案综合管理不够重视,甚至有部分领导还认为档案室就是资料室,档案室在某些人眼中成了废纸仓库,造成了档案工作有领导、无计划;有任务、无落实;有形式、无效果。档案工作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则。[1]

(2)档案工作缺乏制度化的管理

当前企业档案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收集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想交就交,不想交就不交,特别是工程技术档案,档案收集考核不明确;二是档案整理不规范。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新档案人员不断进入、更换,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在立卷归档过程中,存在着分类不准确,卷内文件与目录顺序不符,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相符,卷内资料漏失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立卷时间上,有时会累积起来一次立卷,既不符合事毕立卷要求,又不利于查找利用;三是档案综合管理力度不够。由于现在综合档案管理室都规办公室管理,在进行这项工作时,须向主管领导汇报,但主管领导一般都是兼任,本身的各项工作时间都较紧张,档案人员要想向领导说明一项工作较难,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较为困难,现在某些部门自设资料库,给档案的综合管理也造成困难。四是档案利用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借阅内松外紧,借出的档案没有按期归还。

(3)缺乏运用办公自动化对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更新改造

目前,一般档案管理都是采用一台微机一套软件的管理办法,档案管理与提供利用远远适应不了档案网络化发展的需要。档案管理手段的落后,给档案工作带来消极后果,主要是落后的档案管理技术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造成档案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部分领导缺乏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足够认识,财力投入少;二是一些单位虽然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但由于档案管理人员操作不熟练,导致先进设备没有起到先进作用。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虽有微机和档案网络,但档案并没有录入电脑,还按手工在进行工作。

3 企业档案管理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企业内部的档案机构要对本企业的档案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和统一领导,建立统一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全部档案实施综合管理。

(2)维护企业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维护档案的完整,从数量上说,要保证企业档案在内容上齐全配套;从质量上说,要保持企业档案的系统性和内在的有机联系,在范围上应涵盖企业全部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活动所产生的各种门类、各种形式的档案文书、图表、声像等原始记录材料,严防对档案人为地加以割裂和零乱堆砌。维护企业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对企业档案进行很好的管理和保护,要加强保密工作,严防企业档案的丢失和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严守企业档案中所含的事项,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便于企业和社会对企业档案的有效利用

企业档案的利用,既是企业档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又是企业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并得到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它对社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企业档案的利用贯穿于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始终,并且是检验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 [2]

4 企业档案管理创新

(1)要具备现代化的观念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和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产生划时代的巨大影响。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机读档案录音、录像、照片等新型电子文档的形成已纳入档案管理。要解决一个观念问题,就是我们档案的现代化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把传统的管理方式搬到网络管理上来,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档案管理中不适应的一些做法进行改革。尽快树立起现代化的观念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紧迫的必修课,是档案管理步入现代化的第一步。

(2)要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目前,就大多数档案馆特别是基层档案馆来说,先进设备不可能引进。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力争改变我们的设备条件,为现代化打下基础,同时也应不失时机地培养人才,使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地与自己的馆藏实际相结合,在档案管理和提供使用中发挥作用。这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使之充分发挥效用,总结经验,培养人才;二是在整理、编目等基础工作的标准化上多下功夫,为进一步引进设备创造条件;三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保管条件、翻拍复印、装订等方面的现代化需要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手段。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要通过组织培训及业务学习等,尽快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总之,在购买和采用现代化设备上,必须以相关人才的调入和培养为前提,因为没有懂技术的相关人才,设备不可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购买和引进设行备一定要考虑到本单位的实际,重点搞好基础工作,只有基础工作先行,现代化设备才能真正充分发挥作用。

信息化时代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机遇。文件与档案工作者必须主动掌握时代的节拍,在文件与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升华管理理念,摆脱困惑,使文件档案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保持同步,使个人的努力与企业提供的资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寻找新的创业之路。[3]

5 档案管理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按照档案达标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档案管理的整体规划,使企业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2)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夯实档案工作基础

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标准,配置足够面积的档案室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微机室、档案柜或档案密集架、电脑、空调、去湿机、灭火器、温湿度计等硬件设施。搞好通风、采光、防虫、防潮等配套保护措施。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

加强对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训,提高管理人的政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的多素质人才。

6 结束语

档案管理工作是与单位事业同生存、共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推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究,将档案工作广泛、深入、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5

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机制或组织结构的形式,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式样。企业档案管理模式随时展而不断优化,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不断吸收,用来改善企业档案管理环境,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时代的要求。

2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的新特征

知识管理要求档案管理具有新的特点:一是知识管理要求拓展和完善企业档案管理职能。由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加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档案管理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其转变主要体现在:从过去对档案实体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档案内容即知识的管理,并强化对档案知识的开发利用,实施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服务,实现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的共享。二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完善和优化馆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大量产生,档案工作者须投身对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中,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积极接收磁盘、照片、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三是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提高档案管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离不开企业信息化,须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中。

3 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

3.1 将知识积累电子化、信息化,建立企业档案电

子信息库。应将档案管理看成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过去重藏轻用的现象,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知识资源管理整体规划,全面收集各种信息、知识,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元数据标准,对文本、音像、音频、视频等档案信息资源,采用标准规范对其进行加工、组织、整合,使多元的档案信息资源得以顺利存储、管理、使用,完善档案管理职能。

完善和优化馆藏资源是档案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而其重要手段则是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同时,也是深化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中,档案工作者不仅要介入电子文件的产生和控制过程,对电子文件进行价值鉴定,确定接收内容,并积极接收磁盘、磁卡(照片) 、录像带、光盘等非纸质档案,而且,要借助信息网络传送、储存、查询等数字化手段去挖掘档案中的知识成分,引导知识资源的拥有者,积极提供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诀窍,用知识的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系统的企业知识体系和企业知识库,以完善和优化馆藏。

篇6

科技档案是生产、科研、基建等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是第一手材料。是企业全体员工从事生产经营实践活动的劳动结晶和智慧积累,是企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评价。科技档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它除了具有企业无形资产的属性外,还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公共属性。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科技档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以后,就会千方百计去管理、保护、利用好这些资产。加强科技档案的开发和运用,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去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强化科技档案的开发和运用,也是一种潜在的经济效益。为此,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统一企业管理者及广大职工群众的思想认识,把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议事日程,并入财力、物力和人力,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

企业要设置专门的科技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要将科技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抓好。在科技档案人员队伍建设上,要大力引进档案、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管理人才。

企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负责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避免科技档案由部门或个人分散保存,要确保科技档案的完整、准确和齐全。要实行总经理负责、档案部门和技术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

要做好科技档案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大力加强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应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使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化的管理。

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程,做好科技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工作

国务院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明确了科技档案人员的职责、职权和工作规程,为科技档案管理提供了法定的依据。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大潮中,企业各自的档案是独有的原始记录,记录着未公开的、未申请专利的知识和技术。如果企业的档案材料不收集、整理、保管好,在市场竞争和信息流通的今天,很可能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及时收集、整理科技档案是档案人员的重要工作,所以,企业领导应支持科技档案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企业各职能部门应积极支持和配合科技档案部门工作。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本着对事业认真负责的精神,根据各单位工作情况,把握时机,不断调整,既保证科技档案的正常使用,又能及时、完整、准确的把需要归档的科技档案集中到档案部门,实现科技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做好科技电子文档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目前,计算机技术越发展、应用越普及,许多产品研发、工程技术、基建工程资料的设计、制作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产生的电子文档就越来越多。目前电子文件归档的类型有磁盘、光盘等,对于它的完整性、真实性、版本等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它的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和机会远高于纸质档案,如果保存的电子档案有误,将来在工作中可能要造成失误。因此,在产品、工程设计资料交接时,除了要注重纸质文件资料的交接,还要注重电子文档的交接,而且档案部门要有专门的设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电子文件。

搞好科技档案信息化及网络综合应用系统

企业要建立科技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管理中心,一要正确选用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软件,其体系结构、系统功能、适用网络结构、后台数据库、与办公自动化系统数据接口、以及科技档案管理模块等要符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二要做好科技档案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录入、查询和维护工作,通过查找目录、原文传输及扫描等方式,实现科技档案案卷、文件目录检索和全文查询,使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档案实体保管,逐步建成科技档案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篇7

企业设备档案,主要包括企业的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的图纸、图表、运行记录、检修记录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技术文件材料、新购设备的开箱资料,如合格证、安装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备品备件清单等。特别是设备图纸、检修记录等为设备的改造、大修及每月的生产检修的备件计划、故障诊断、隐患整改等能提供科学的依据。企业设备档案管理主要内容是设备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等。企业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制约着设备的使用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对设备档案管理重视不够,使设备档案不能很好的服务于生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档案意识淡薄,档案法虽然已颁布多年,但仍有些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对档案工作缺乏正确认识,不重视为生产服务的档案工作。平时总是把目光大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种无意识下的档案意识薄弱,会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设备档案材料收集难。很多企业对设备档案的管理重视不够,有关制度不健全,归档不及时,导致大量设备资料的流失,使得有些设备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档案,从而影响了企业设备的正常使用及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在冶金行业一些企业检修设备时,特别是天车等特殊设备的验收,只要验收时质量合格拿到验收合格证,至于验收记录合格证以及技术监督报告移不移交,是否按时归档,并不按规定执行,致使原始资料迟迟不能归档保存。

例如新购置的设备,在设备开箱验收时没有通知档案人员参加,擅自截留应归档案资料,导致设备在使用维修时却难以找到材料查证,常常出现误工、误时。由于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有所损耗,设备检修时往往有许多变更图纸。又如当部分设备图纸需要变更时,技术人员既没有把绘制的新图及时归档,又未在图纸变更单上予以说明,时间长了,有可能造成档案人员对外提供已作废了的或未修改过的原设计图纸,这样会给企业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

3.管理制度贯彻不力。一般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基本齐全,但在实际中流于形式,有些未贯彻不彻底,有些未将设备档案工作纳入生产、技术、科研管理之中严格考核,故有些单位领导、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将设备档案材料归档不归档一个样,少数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切实做好设备档案的收集、整理、并严格按规定认真核对,从而不能完全真实、有效地反映设备的真实情况。

针对设备档案管理目前的情况,既要宣传设备档案的重要性和归档的意义,还要增强人们对归档的认识,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领导的重视是关健。一个单位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如果领导不重视,许多具体的工作都难以展开。领导对档案工作的价值和认识程度,决定着他们对档案工作的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工作的发展。因此档案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多谈一些搞好档案工作对企业的益处,启发领导重视档案工作,特别是借助一些利用档案的典型事例,使领导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力争把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列入科技管理的具体议事日程,明确规定各有关人员设备档案管理职责,同时列入绩效考核并严格执行。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部门还要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建立档案管理网络,明确职责并严格贯彻执行。档案部门要主动与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部门沟通,以便及时跟踪了解设备档案情况,避免档案的遗失,并主动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设备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凡有购置设备仪器的项目,无论通过何种渠道获得的与采购设备有关的文件材料,均应交档案部门统一管理,以便档案部门为生产提供利用。设备开箱验收时,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必须通知档案部门参加,并办理交接手续。任何人不得私自占有设备随机资料。若某个部门需要利用资料时可以办理借阅手续,或由档案部门提供复印件,原件归档。新投产的大型设备竣工验收时,要严格把关,发现随机设备资料不完整或缺项时,不予签字并停止验收,待收集齐全后方可验收签字报销。对于大修的记录,建立文件材料归档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擅自截留档案资料的,要追究当事人或部门的责任。

3.及时收集档案材料。一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使用、检修纪录、更新、改造图纸等。只要这台设备还在使用过程中,它就要不断地产生新的文件材料,直到设备的使用期结束,设备档案才停止。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了解和掌握设备使用和变化的全过程,才能全面地做好设备档案收集工作。

4.对图纸的修改要严格审批。图纸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设备项目施工完成后,因施工单位依据现场情况编制竣工资料,其中有部分图纸涉及变更的。另一方面是生产技术人员对每月所需的备品备件图纸的尺寸改动。

技术人员要对已存档竣工图依规定的编制方法作相应的修改、补充和说明,使之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当设计变更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修改原底图或补充绘制新图,做好设计变更技术文件材料的配套管理,确保设备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对生产需要变更的一些备件图纸,技术人员必须填写变更通知单,对变更原因及新改图纸图号要予以确认,并经主管设备部门领导签字才能归档。档案人员更应及时了解设计变更情况并作好记录,避免对外提供已作废了的或已修改过的错误图纸,为以后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检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篇8

1.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民营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经济总量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新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档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这些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民营企业诞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记录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果不加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一是不利于企业档案的齐全完整,无章可循,无约无束机制,形成的材料处理分散,无序状态,不能完整地记述和反映企业发展的历史面貌。二是不利于企业档案材料安全。民营企业主与员工之间虽订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员工流动的随意性较大,材料的分散管理,尤其是“秘方”等核心材料,因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旦出现人员“跳槽”,轻则使企业的管理发生断层,工作无法延续,增大管理成本。重则会导致企业的独有知识产权流失,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三是不利于企业的做大做强与创新发展。企业档案材料的分散,无序保存,少数人占有企业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持有者可能会以占有核心材料的条件,要挟企业主,造成企业管理的被动,尤其是入世后,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没有资料,信息数据的科学管理,就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失去商机,严重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对于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维护企业利益、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2.1从档案管理体制上看:大部分民营企业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组织,明确了领导分管,设有档案工作人员,各部门也有专(兼)职档案人员。但还有些民营企业没有开展档案工作,即使开展了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参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缺乏基本的档案专业知识,也没有做到持证上岗。

2.2从档案管理模式上看:有部分民营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绝大多数还有分散管理的形式。具体表现为办公室、生产、设计和营销等业务部门的档案资料各自保管。企业领导档案意识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只是简单的收集、整理、装订,并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不需规范的管理模式。

2.3从档案工作制度上看:部分民营企业建有单独的档案管理制度,企业在相关管理制度中涉及档案资料管理的内容,普遍存在着档案规章制度不健全的情况,多数只有档案员责任制一项,还不能坚持严格考核。

2.4从档案内容种类上看:科技档案构成了民营企业档案的主体,也存在特殊载体的档案。民营企业是自主经营,将形成的材料,尤其是涉及到生产工艺流程、产品制作秘方等核心材料,往往分散在家族“少数”人手中,实行“封闭”管理。档案管理处于分散、无序状态,各项档案业务建设薄弱,收、管、用三个环节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2.5从档案基础设施上看:有的民营企业建有档案室,并且配有档案柜等档案装具和装订机、复印机、灭火器、空调等必要设备。但多数企业没有专用的档案库房和必要的设备。

3.民营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3.1确定民营企业档案的管理模式原则

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应该选择不同的档案管理模式。各种管理模式各有所长,关键是哪种更适合本企业当前的要求。在确定具体管理模式时建议考虑以下原则:首先,档案管理层次要与企业规模形态相适应。一般而言,中小型民营企业可以实行单极管理,大型企业集团可以实行以法人为基础的多级管理。例如上海新黄浦(集团)公司属混合型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总公司档案部门对总部形成的档案实行综合管理,对各子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全资与控股公司由总公司档案部门与之签订“档案管理协议书”,明确规定档案所有权归总公司,日常则 尤其代管。其次,档案管理形态要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企业档案管理按形态划分有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从整体上看企业档案管理形态具有共存性与渐进性,至于某一企业采取哪种管理形态应与企业管理形态相适应,不宜盲目追求档案信息化管理。民营企业中有不少高新技术产业,这种企业可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最后,档案管理手段要与企业技术形态相适应。档案管理中的手工管理、计算机辅助管理、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是档案管理运用现代技术的不同阶段,企业档案管理手段应紧跟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但不能脱离企业技术管理形态盲目追求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在建有办公自动系统或内部局域网的企业,大量电子文件的生成会促进企业文档一体化管理;而尚未实现网络管理的民营企业可采取手工管理或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方式。

3.2配备档案管理人才,制定科学的归档范围和管理制度

目前,民营企业大多重经营、轻管理,一味追求眼前的利益,对于档案工作这种短期内很难见到效益的工作不太重视。很多企业没有专人负责档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随意性大。因此配备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人才是民营企业电子档案建设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作为应用性很强的档案工作、为了培养档案管理人才,我们必须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满足时代的需要。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的制定和使用,包括电子文件归档,计算机管理和检索,以及库房的管理等。民营企业要将规章制度建设置于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重新审查、整理和进一步完善原有规章制度,使规章制度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3全面提升企业档案实体与企业信息整体管理水平

首先要强化档案综合管理。要按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由综合档案机构对企业档案实行统一整理和开发利用。对企业档案实行综合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转制而成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的主流,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有差异。可以实行集中统一式的综合管理,也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式的综合管理,该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整体功能。其次要强化文档一体化管理。指在企业内对文件、档案实行统一管理,一般多见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档案部门除管理档案外,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对企业网上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时予以管理,对网上传递的电子文件实行逻辑归档,相应纸质文件适应另行归档。该管理模式能使企业档案工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步进行,有利于推动档案现代化管理。

篇9

2.进行深化层次编研充分优化档案原始信息,是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到的是档案资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日常工作以及实际的数据和运行需要等诸多方面,必须对原有数据进行整理,根据现实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所需信息进行处理而出来的工程是根据企业现有馆藏经所需信息根据实际工作种类和企业运行的各个阶段,进行分类处理但同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汇总而这些步骤都是为保障企业的档案编研符合企业的利益需要可以为企业良好、稳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倘若要想改善其档案信息资料管理必须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针对档案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信息的实际需求情况,档案资料的处理要以优先级的方式有序进行第二,因为企业档案资料对于企业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其编研的工程中,我们必须请要具备丰富经验的档案专家来进行,以保证其档案资料处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三,在档案资料内容处理上,对于来自企业管理部门或者国家行业协会的指导性文件档案,应定期编研汇总第四,档案资料处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必须保障编研资料能够及时提交,档案资料也必须按照周密的时间流程来进行,保证编研资料的全面性和概括性,而对于涉及企业生产具体细节的资料,则编研时更应注重其细致性和完整性。

3.强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工程档案检查考核制度项目前期预知管理,项目开工统一档案管理标准,项目实施阶段实时监控,项目交工阶段总结反馈的各个阶段等都所属于企业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针对项目档案的分散管理,制度不完善,业务监督、指导力度不足;工程档案残缺、不完整、不能准确地移交归档的现状首先,为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完整,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健全档案资料保证金制度,在项目工程的初期阶段抓起,档案人员参加重要设备的开箱验收,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其次,大力推行对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做到企业档案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供详实的素材同时,为保障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经营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与优化,必须建立工程档案检查考核制度针对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进行定期的汇总和检查对于那些对于企业发展没有借鉴意义的资料进行处理,合理分类和汇总。

篇10

1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果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大致可归结为两点。

1.1我国民企档案工作处于自发的状态,部分企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水平。据笔者对福建省晋江市的恒安纸业集团、亲亲食品集团、七匹狼集团、凤竹集团、福马食品集团等10余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均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档案工作,特别是凤竹、七匹狼和恒安三家集团公司的档案工作虽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但其工作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恒安集团公司因已在香港上市,注重汲取和采用国外的管理模式,凤竹集团公司在国内上市,许多档案业务在借鉴国企的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发展,其档案管理已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七匹狼集团则采用与国企截然不同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而据河南开封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82家企业中,已开展档案工作的68家,占被调查企业的83%;尚未开展档案工作的10家,仅占被调查企业的12%;未说明是否开展档案工作的4家,占被调查企业的5%。库房、档案专用设备的设置情况也较好,在调查的企业中,明确有档案库房的占90%,未说明库房情况的只占10%。这些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别为加工业、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这说明当前民营企业对于开展档案工作已有相当的自觉性和发展水平。

1.2民营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一般而言,规模大的企业好于规模小的企业,明星企业好于一般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好于创立时间短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从开封市调查中可以发现,随着企业资产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展,已开展档案工作企业的比例数量也随之上升,显示企业规模与企业资产情况对档案工作有非常直接与重要的影响,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未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比例很少,仅占12%,加上未说明开展档案工作的企业也仅有20%,而档案管理已达到较高水平的示范企业也是少数,所以,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整体的档案管理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状,水平不均衡。我们业界一些学者将当前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状况,分为四个类型。一是“重视型”。档案工作被企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有专门的宽敞的库房和档案人员办公室,档案阅览室;有专职档案人员,管理设施设备齐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保管科学、利用见效。其中,少数企业的档案管理甚至通过了国家级标准的验收。二是“上进型”。企业主有一定的档案意识,配备了档案兼职人员,设置了档案室,也开展了一定的档案工作,但档案人员素质不高,兼职过多,档案工作未能有效地全面开展起来,档案的效益也未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三是“随意型”。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还不够强,对档案工作的关注还不到位,急需用时强调要管一管,平时对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无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只是办公室、行政部或相关部门的一个末位的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四是“不管型”。企业主没有档案意识,企业一些重要证件、核心文件零散地放在企业主或部门负责人手里,档案管理处于“三不管”和“五无”的状态,即“档案部门不管、工商部门不管、企业主自己不管;无机构、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这种类型在小型企业中比较多见。

从我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出现的这两种状况中可以看出,以往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民企档案工作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状态的看法是片面的,是认识上的一处误区。福建省晋江市和河南省开封市这一南一北的情况颇具代表性。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可窥见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国际市场的博奕中,已逐步成熟起来,企业主的档案意识被不断唤醒,特别是一些规模企业,明星企业的老总们,对档案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福建凤竹集团公司年产值5亿多元,利税9400多万元,是全国同行业的明星企业,该公司陈澄清董事长认为档案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档案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提升取决于企业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所以,他除亲自带队到晋江、泉州市档案局争取业务上的支持外,并经常过问和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人、财、物问题,公司早在1991年档案管理就通过省级先进标准的验收,2001年通过了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国家二级”评审。目前,有2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形成一个严密有序的档案管理网络,有1个综合档案室和4个档案分室,档案在公司上市和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凤竹公司并非只是我国民营档案管理的一叶“诺亚方舟”。很多规模~,Ak的企业主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案意识,在实践中认识到档案是企业极为重要的核心资源,并已经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没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其水平有很大的局限性。忽视档案工作的大多数为小型企业的企业主,对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心态复杂,认为档案室工作增加小企业的负担,怕在外部人员的指导下泄露商业秘密,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在认识上把建档工作与企业利益对立起来,这其中与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的缺失不无关系。所以,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当前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将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2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

2.1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主的档案意识是决定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能否开展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树立企业的档案观,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一是管理意识引导。大量事实说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没有很好的管理。民营经济要想在“二次创业”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无管理的经营向现代化管理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对此,企业主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新形势下民营经济只有加强管理,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的档案意识也只有植根于宏观管理观念的土壤,才可能生长发育。因为档案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档案又为企业的各项管理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忽视档案工作,民营经济的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所以,企业主还有什么理由可以忽视企业的档案工作呢?二是逆向思维引导。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正确估计出档案到底为企业产生了多大的直接效益,但却能从反面告诉企业主,滞后的档案工作必定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所谓“短板”是指决定整体效益的关键制约因素,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民营经济的发展就会留下致命的管理漏洞,滞后的档案工作就会成为制约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民营企业在决策上的特点使它在投入和自身建设中具有排他心理,因而档案部门不能一味地急于去作正面的宣传灌输,有时可以从侧面、甚至反面逆向思维的角度来激发民营企业的建档热情。

篇11

2.企业档案工作现状及其原因分析。第一,认识不到位。企业法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总认为建立企业档案既要房子又要设备和设施,既要配人又要花钱,是一项只投入不产出的赔本生意。第二,管理不规范。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归档文件材料难以齐全和完整。档案中内含的技术机密、商业机密等失密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企业文档工作从业人员兼职过多、业务生疏,人员不稳定等因素,大大阻碍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第三,法律不健全。一方面企业档案管理在《档案法》以及《档案法实施办法》中虽有了原则的规定,但缺少明确的内容,法规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档案工作管理模式探索

1.采用集中式管理。是指将本企业各类档案实体实行集中保管,集中开发利用。这种管理模式需配备一定容纳量的档案保管库房,其优点是做到了企业档案工作有用信息的有效存储,节约了企业各类档案人员的精力和保管设备的配置,实现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有利于日后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是企业集团的档案管理模式。采用“块团”结合,块就是指集团驻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的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和法规对集团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团就是指企业集团对其所属的紧密层、松散型企业负有的指导责任,在履行职责时可实行“三加强三不管”的工作方针,即加强宏观监督指导、不管具体事务;加强制度建设、不管业务操作;加强重要活动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不管一般事务性活动材料的归档。各下属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自行收集、保管,这样既方便归档工作的进行,又可以为各下属企业档案的利用提供快捷服务。

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管理。是指一部分的档案,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中的科研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等整理归档后实行集中保管,集中利用,而另一部分档案如生产活动中利用较频繁的产品档案、设备仪器档案、工艺档案等相关职能部门自行保管。此管理模式虽方便有关档案的利用,但难以确保这些档案的规范管理。采用这种方式还需要实行各部门自行管理的档案必须形成的目录,且需备份一套报给档案室集中保管,其档案的规范管理必须有严格的制度来保证。

4.寄存式管理。是指民营企业若由于人员精力不够可将自身形成的档案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整理,若由于其档案保管条件不好或管理不善可将自身形成的档案寄存到地方档案馆或档案中介机构。此管理模式适宜于小企业和初创企业。

三、多元化档案管理模式必然性与可行性

1.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档案规范管理。任何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都需要构造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需要有规范的管理做支撑,即向管理要效益。

篇12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社

会和企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企业应遵守《档案法》,依法管理本企业档案,明确管理档案的部门或人员,

提高职工档案意识,确保档案完整、准确和安全。

第四条企业档案工作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中央管理的企业制定本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办法须报国家档案局备案。

第五条企业负责档案工作的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订本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移交等有关规章制度;

(二)统筹规划并负责本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三)指导本企业各部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监督、指导本企业所属机构(含境外机构)的档案工作。

第六条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和业务

能力。

第七条企业各部门负责归档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定期交本企业档案部门集中管

理。任何人不得拒绝归档。

第八条

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完整、准确、系统。文件书写和载体材料应能耐久保存。文件材料整理符合规范。归档的电子文件,应有相应的纸质文件材料一并归档保存。

第九条企业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档案保管期限,划定档案密级。

第十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对档案进行安全保管,并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档案和涉及商

业秘密档案的管理。

第十一条企业对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登记造册,按

有关规定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批准后进行监销。

第十二条

企业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填写有关报表。企业认真做好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登记工作。

第十三条企业档案现代化应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企业档案部门应积极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努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

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第十五条企业必须为政府有关部门、司法部门依法执行公务提供真实、准确的档案。

第十六条企业提供利用、公布档案,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组织的利益,不得侵

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发生变动,应按《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

行办法》做好档案的处置工作。

国有企业破产,破产清算组应妥善处置破产企业档案;国有企业分立,档案处置工作由分立后的企业协商办理。

第十八条企业对在企业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九条

篇13

档案记忆观的核心就是对记忆属性的认知,是通过档案为载体,对企业发展情况以及经营现状进行记录的。在新时代中,各企业一直都在对自身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着管理,并开始将档案记忆观加入到了档案管理理念之中,使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发生了一定变化。企业也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不断对档案存在的价值进行了挖掘,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1 档案记忆观

所谓“档案记忆观”指的就是人类对于档案带有构建人类记忆的一种价值认识,属于档案界中的新兴概念[1]。任何一个组织在发展时,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数据,而档案管理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与记录,将组织发展过程完整性的记录下来。而档案记忆观,可以将社会人员历史记忆以及档案记忆等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将档案具有的社会责任完全发挥出来。在这一观念角度中,作为活动与事件的重要记载体,档案能够起到的作用极大。对档案记忆观进行深入探究,可以将档案在社会记忆中具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而其作为社会记忆基本形态中的一种,也在社会记忆以及国家记忆中拥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与此同时,档案记忆观还向我们诠释了在社会记忆构建与保护过程中,档案所具有的功能。也正是因为对档案记忆观的不断探究,才能使企业通过对档案价值的利用,来保证自己在历史变更中的平稳发展。

2 档案记忆观视野下,企业档案的管理方式

(一)建立企业内部档案,完善企业记忆

就社会组成而言,企业是整体社会的组成内容之一。企业对于自身集体记忆的保存完整性,就某就层面来讲,是社会与民族对集体记忆认知程度的一种体现。这也直接说明了企业改革对于民族经济走势的重要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水平与企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企业组织记忆也便成为了社会记忆中的重要内容[2]。每位企业管理者都十分清楚档案管理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对于企业内部档案进行阶段性整理,实际就是对企业一段时期之内发展情况的整理,这也直观反映出了档案构建、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价值。在信息时代之中,企业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文件数据,信息的数量不仅巨大而且繁杂,企业想要建立起完整的档案数据库,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员工对于档案数据的重视程度,以保证各种资料数据收集的完整性,为企业档案建立打下良好前提。企业一方面要提高档案管理者工作能力,使他们可以秉持公正认真的态度,对企业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及时发动企业内容员工力量,保证对于档案数据收集与管理的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逐渐推行档案数字化改革,要建立起内部数字化档案资源中心,并要与各部门之间建立起信息收集网络,保证各种信息都能及时、完整的上传到档案管理者处,而档案管理者不仅会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化的统计与整理,同时还会根据企业实情实施高质量的管理档案,保证了企业不同阶段档案的完整性,为企业记忆完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整理企业内部档案,保证使用便利性

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档案之后,企业就需要采用相应措施,对整体档案资料进行合理整理,以确保后期档案使用的便利性与高效性。通常在企业内部,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企业组织记忆进行全面性的收集,同时还要对每一份档案资料进行分类与保管,这样才能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科学性[3]。而企业组织记忆主要是对企业发展进程与目前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不仅会将工作人员信息记录在其中,而且也包含着各个部门的运行资料。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整理,才能够使企业切实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本则扬长避短的原则,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有效带动企业的L久发展。

档案最为重要的属性就是“真实性”,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一重要属性,并开始加强了对档案资料真实性的重视程度,对每一份档案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鉴定。但由于企业档案资料较为繁杂,所以企业必须要按照自身需求,对各种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再分别对所有档案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在进行鉴定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对档案资料的价值进行明确,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档案,对高价值信息进行特殊保存,特别要对有借鉴性的重要资料进行严格分类与管理,为企业后期查询与运用提供可靠保障。此外,建立数字档案库的企业,还要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运用起来,以提高资料分类与整理的工作效率,有效减轻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三)强化档案安全系统,保证档案安全

数字化档案的建立与使用,虽然有着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档案资料安全,为企业记忆完整性提供保障,企业必须要对整体数学档案安全系统进行强化。为了达到这一点,企业一方面要对现有安全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自身对于外来病毒以及非法入侵攻击的防御能力,降低系统病毒入侵的发生机率;一方面要对档案技术监控系统进行强化,要保证监控人员对于数字档案库的监控质量,以便异样操作发生时,相关人员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有效降低档案危险情况发生机率;另一方面,要将企业档案资料设置为长期可读模式,确保资料不会被随意进行篡改,并要对企业内部每位人员的档案查看权限进行限制,最大程度降低人为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合理运用档案信息,保证企业记忆传承性

企业进行档案资料收集与整理的目标,就是为了将档案资料具有的价值完全发挥出来,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发展方案与计划,以确保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组织记忆,可以有效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度与归属感,能够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地群众支持基础。同时要对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进行优化,要将方案管理内容以一种最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员工,从而对企业内部组织记忆进行有效的挖掘。而且将整合后的档案信息呈现在员工面前时,也会便于员工对企业发展历程进行理解,如果这时增加员工参与互动项目,并对档案资料的呈现方式进行适当转换,可以以展览馆或者微电影等形式进行展示,从而增加人们对于企业记忆的观看兴趣,保证企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于档案记忆观以及企业档案管理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档案记忆观下企业档案管理方案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必须要认识到企业组织记忆的重要性,不仅要对“档案记忆观”进行深层次研究,同时还要在这种观念之下,对企业档案的建立工作与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要建立起完善的档案资料建立体系以及整理体系,并要对档案安全系统进行强化,合理对档案信息进行运用,进而为企业记忆传承奠定良好地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一凡. 档案记忆观视野下的企业档案管理[J]. 现代交际,2016,01:179-180.

[2]田亚萍. 企业记忆观视野下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J]. 陕西档案,2016,02:28-29.

[3]吴峻. 档案记忆观下的企业档案管理分析[J]. 档案与建设,2016,06:34-35+7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