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6:01: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艺术的社会环境分析

篇1

体验与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既注重旅游产品的健康和文化内涵,又越来越重视在旅游活动当中所获得的体验。因此,创新能给游客带了更多更好体验的旅游产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提倡让游客获得畅爽旅游体验的今天,以道家文化为主,融儒家释家元素为一体的北山景区依靠传统的旅游项目为支柱的景区,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在现在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为使景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们必须时刻瞄准市场,立足本地实际,以游客需要为导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市场的开拓者和领路人。对北禅寺景区进行传统旅游产品的延伸开发,对产品进行创新。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上佳的选择,又可以提升景区形象,创造出更高的效益,同时又为景区的保护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利于景区永葆生机。

1.西宁北禅寺自然环境、社会及经济环境分析

自然环境分析。北山位于西宁古城北,祁连山余脉的一个山峦上,与南山寺对峙相望。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于《水经注》中写道“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似一只雏凤的翅翼,从此又多添了一个雅号叫“凤翼山”。北山现有植被多为杨柳树丛和低矮灌丛,山峦由于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了典型的赤壁丹崖,远处看去为红色山恋,山体为鲜红的岩石,峥嵘挺拔,姿态不凡。

社会环境分析。从政府旅游政策来看:西宁市政府为改变当前西宁旅游发展滞后的现状,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全市旅游商品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并制定了详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中国夏都西宁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纲要中,更是提出加快北禅寺景区的开发建设,深入挖掘道教文化历史,对景区内文物、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综合开发,将北禅寺土楼观建成3A级景区。

从社区居民角度来看:西宁市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西宁市民注重休闲、饮食及康体娱乐。由于这里相对而言发展较为缓慢,造就了西宁舒缓、闲适的生活特征。市民们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休闲、养生、健身、娱乐和美食中去。

从信息交流来看:西宁由于其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不为人知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的西宁,已经成为高原乃至西部的一个新型信息中心,能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经济环境分析。西宁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也大大提高,2009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为8717元,是1999年的2.20倍,十年间年均增长8.2%。城市家庭居民消费处于享受型的较快形成阶段,消费结构由被动型、发展型消费逐渐转向主动型、享受型消费,西宁人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了3个百分点,居民家庭消费正蓄势突破,家用汽车、旅游及文化消费热点的形成,这些必将推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西宁人越来越懂得享受。

2.北山宗教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

在体验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北山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主要由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两大类组成。

A.道教物质文化产品设计开发

中国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宗于道家,道家思想主要来源于上古时代先民们在烹饪中,对火与水的运用所获得的认识,进而又从饮食与医药中,获得养与治理的认识。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前者发展成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哲学思维,总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后者发展成为饮食养生的理论体系,成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道教重养生,而是追求今生的健康长寿。

综合道教注重养生的思想理念,在分析北山自然、人文资源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从旅游者进行体验旅游的意愿出发,在体验旅游区和体验旅游项目两方面,对北山的体验旅游进行设计和开发,具体思路如下:

饮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北禅寺的道教属于道教派别中的全真道“重清素、戒杀生”,不沾荤腥,这种道教信徒的素食既体现了道教和慈善爱的精神,又暗合养生之道。

在进行体验旅游项目设计时,可以开辟寺院的菜园,为游客提供的材料,主要包括一些新鲜的季节蔬菜。另一部分则由市场提供补足原料。这种情况是在寺院内菜园提供不足时作为补充。在选料的时候,可以请游客自主选择,而蔬菜类可以让游客在菜园内自由采摘,从而进一步加强游客的体验效度。当游客选好烹饪原料后,可以在寺院师父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烹制,在享受素食养生的同时,体验劳动的快乐和烹饪的艺术。

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对北山道教养生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从食疗和运动两个方面进行:

食疗——道教养生主要以粥类、羹类、茶类、酒类等具有调养治疗功效的食物为主。粥类、羹类、茶类一般为即用即制,讲究味美有效,而酒类因为要用中药浸制,需要提前制备。制备食疗的这些条件现在较为容易满足,且现有北山市场区域与景区不协调,可在此基础上改建为开展食疗的一些餐饮,药膳等的设施,使之与北山养生这一主题遥相呼应。

太极拳——在设计具体体验旅游产品时,可以在北山设置太极拳运动场馆,请专业的拳师做指导,游客在此通过学习拳术,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这样不仅有助于游客强健体魄,更有助于形成一种氛围,一道景观,给旅游者新增加一种旅游体验方式,使旅游者获取旅游体验最大化。

B.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建筑文化体验旅游主要位于现在北山山体之上,一部分位于北山市场改建后的体验区之内。在现有的北山市场改造当中,开发出一般性旅游产品“客栈”和体验性较强的中高端旅游产品“静室”。北山新的旅游项目“静室”的开发将遵循实现人工建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原则。出于不同市场需求,“客栈”为短暂停留旅游者提供住宿及一定的餐饮条件,而“静室”是为中长期旅游者避暑养生而设。居于“客栈”或“静室”之中的客人似乎处于一种时空交错当中,享受反衬中难以感受的宁静和谐,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C.道教精神文化产品设计开发

对北山道教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主要从道教的典籍文化和道教艺术文化两个方面进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对道教典籍文化的开发,主要侧重于道教中的哲学思想开发。北山典籍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主要有:

开设“问经阁”——这里所谓的问经阁是针对旅游者特设的,由具有很高修养的大师授课,在授课过程中,由游客询问或是发表见解,与大师直接进行交流沟通,使游客得到印证和体悟。这种互动性的活动,能让游客紧密参与其中,并且获得至高的旅游体验。

开设“静室”——静室将被开发为全木质结构仿古院落式建筑,传承上述建筑体验中的建筑原则。开设静室一方面解决游客住宿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给游客提供感受更好的体验的场所,延长其感知体验时间,使其获取旅游体验最大化,同时也有利于景区创收。

在进行北山典籍旅游产品的体验开发时,可以利用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功转移游客的注意力,缓释其长期生活在都市生活所产生的方方面面的压力,达到悦己、悦心、悦意的初衷,使自己能够心境平和,利于身心健康。这些给游客可以带来强烈的

下转第047页

上接第008页

旅游体验感受,增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认同度和信可度。

艺术文化体验产品。对北山道教艺术文化的开发,主要侧重于道教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开发: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到了一起,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对北山的道家音乐开发,可以在北山开设“闻声阁”,阁内装修应古朴典雅,可以组织演奏乐队,以古乐器如古筝、箫等演奏道家音乐,让游客去倾听和感悟,使他们不但闻得天籁般的道家声乐,也能在音乐的感召下去听闻、感悟他人与自己的心声。使游客闻乐而忘忧,留恋忘返。

道教文化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宗教故事和人物为素材。北山作为宗教文化集中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取经时。北山的“九窟十八洞”中,保存了大量的佛教、道教壁画和雕塑,有“西平莫高窟”的美誉。北山道教绘画艺术的开发,主要依托于北山“九窟十八洞”。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对洞窟中的壁画和雕塑进行修缮,为旅游者开辟出一个“宗教绘画艺术博物馆”。

通过北山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使西宁北山的道教文化得到进一步深挖,在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典籍文化、养生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开发出一批富于体验,能为旅游者直观感受的旅游新产品,从而带给旅游者前所未有的体验,吸引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创新使旅游者获得旅游体验的最大化,通过旅游体验的最大化同时带来北山旅游效益的最大化。

[1]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篇2

1.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已经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升到如今的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上来,社会更加繁荣,商品市场也日益琳琅满目,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为人们追求更高品质、更个性的家居生活环境,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调。

2.家居软装饰行业需要创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各式各样的行业层出不穷、应运而生。横向来说,各种行业分支日益细化,纵向来讲,在同一行业里的各种产品种类、款式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余地日益宽泛,因此,就必然出现目标消费群体的细分定位,家居设计行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大潮流,不断地创新,满足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才能不断地保持新鲜感,更好的为更多的人服务,经久不衰。

3.特定消费群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如今,家居软装饰中的产品种类繁多,年轻人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特殊的影响力。如今,他们活力四射,消费意愿很强烈,并且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他们追求新鲜的事物,与众不同的产品最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再加上,近几年,80后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并且也成为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因而与“家居”打交道的时间也大大增多,如此对家居软装饰的品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4.波普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追求艺术生活化、大众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给人们留下了通俗流行的深刻印象。许多艺术大师将随处可见的生活元素提取,重新排列叠加,甚至可以大量生产,更是将艺术拉近了人们的生活,为大众所能接受。至今,波普艺术风格都广泛地应用于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对当代艺术影响深远。

市场环境分析

长久以来,人们的观念都是“重装修、轻装饰”,无论对于装修公司,还是消费者自身而言,软装饰都是不被重视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现代人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软装饰设计也在市场需求的呼唤下,逐渐发展。纵观软装设计的发展,始终是和人们的审美不断提升紧紧相连的,而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于精神层面的关注自然就更多了起来。

消费者分析

追求个性化,提升生活档次,满足心理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动机

目标消费人群:软装饰品潜在消费者主要集中在橙黄色区域内。主要以年轻群体、中高收入阶层为主流客户群体。购买倾向为追求个性化、时尚化、文化多元化,家居艺术化。

消费者性别比例:女性人群比例到 64.4%,男性人群占比为 35.6%。

影响消费者购买因素:品牌、款式、价格、实用性、环保、售后服务、购买途径

消费者需求分析:1.追求创意、时尚、个性化;2.产品精致、价格平民化;3.绿色低碳,环保安全。

以年轻人为主,在消费中价格敏感度低,注重的是品牌、舒适度和生活方式,具有强烈的“享受生活”的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1.家居软装设计近年来逐渐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从重视产品,到重视功能,再到今天重视生活方式。2.重装饰已经形成了一种趋势;3.软装饰市场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4.人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品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5. 软装饰越来越被重视,并且装修中比重日益增加。

波普主义设计理论

篇3

1.引言

由荷兰设计师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设计的巨型黄鸭于2013年5月来到维多利亚港口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大黄鸭放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从其引起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参与度来看,我们可以将其视之为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尺寸巨大,加上惹人的外表,我们可以称之带有“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从大黄鸭引起的社会风潮来看,其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从艺术接受的角度来说,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是非常成功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大黄鸭的艺术接受有着重要的意义,受众的参与会赋予艺术品以新的意义,而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审美期待和审美视野,而不能完全地从个人私人经验出发,应该考虑到受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能力。

大黄鸭是由小的玩偶鸭子,按照一定比例放大的黄色巨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现成品艺术”,从其社会属性来看,它置放于社会公共空间,与观众产生互动,我们可以将其视作公共艺术作品。

2.中国社会需要趣味性的公共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创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作品或者包含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脱离受众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或者仅有宏大叙事却忽略了趣味性。像公共雕塑作品《深圳人的一天》,这件作品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在现代社会压力下人们紧张的生活节奏,但是,这件作品的潜意识里面是在告诉公众应该向雕塑里面的人一样,以雕塑为榜样,每天如此快节奏地生活和工作。这种教化式的公共艺术作品,虽然有着正能量,但确夹杂着沉重。在如此繁忙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使得自己身心放松的环境,而不是每天提醒你要努力工作的警钟。中国的公共艺术作品,或者具有意识形态,或者是充当教化者的身份,或者是单纯美化环境的作品,而很少出现像大黄鸭这样的作品,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在里面,给人以轻松、愉悦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趣味性给人带来生理和感官愉悦,还能给人精神愉悦和无穷回味。而大黄鸭的作者首先就讲自己的作品定位为公众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在创作时就考虑到了它的艺术受众,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里面。里面包含的是作品的游戏性或者童年的趣味。这只大黄鸭的原型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儿童洗澡时的玩偶――小鸭子,所以当我们看到这只大黄鸭的时候,就能立刻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联想到那只属于自己的小鸭子。而作品最成功的的地方在于它作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趣味性。

3、大黄鸭艺术接受分析

3.1唤起受众介入,大黄鸭作为艺术品价值生效。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就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艺术家所塑造的大黄鸭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一形象不仅用来表达艺术家个人的创作意图,更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共鸣,唤起欣赏着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带给接受者独特的审美体验。每个人都会联想到自己的童年,虽然都有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又是不一样的。大黄鸭的欣赏主体的每一次观看、欣赏行为都是对大黄鸭这件艺术品的一次审美创造行为。

3.2艺术接受受众接受心理过程描述

3.2.1对大黄鸭的艺术感知

艺术接受者首先对艺术作品的最直观外在的层面――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大黄鸭,这一现成品放大的艺术,首先以它巨大的空间体积感强烈吸引欣赏者的视觉,从视觉出发,艺术欣赏行为开始。这一层面,是艺术欣赏心理的第一个层次,即感觉。这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第一印象”,就是这第一印象,级大地构成了接受者的审美期待,每个欣赏者根据自己平时的体验、经历、艺术欣赏习惯等等来对一件新的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

3.2.2由大黄鸭引发的想象和联想

当获得关于大黄鸭的任何有关的物质媒介层面的信息之后,欣赏着会不由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再创造。而作为普通的艺术欣赏者来说,很容易就会产生联想。联想是由作品中的直接形象引起的,基本离不开作品中形象太远的一种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睹物生情”、“触景生情”就是联想的一种表现方式①。大黄鸭这件充气装置作品,原本形象就是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小鸭子放大制作的,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小鸭子这一形象,基本上都是关于童年、关于玩偶、关于幸福等元素的融合,通过将这一现成品放大,这是对每个接受者幸福回忆的放大。霍夫曼本人所要传达的价值就是“童年的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

3.3当下艺术接受浅尝辄止,更多地停留于表层

作为普通的观众(大众消费时代,艺术接受的主体已然是普通大众),对于大黄鸭的心理接受基本上也就停留在从感觉、知觉到联想、想象等感性的阶段。而至于艺术接受过程中的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也许有极少的有丰富的艺术体验和审美感知的欣赏者会有,或许极少。

3.4大黄鸭艺术接受的群体交流效应

大黄鸭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认可,有着这么多的粉丝,本文认为,这跟大黄鸭所形成的群体交流效应分不开。艺术接受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所有的接受主体都是社会中的人,他们会相互交流。大黄鸭的群体交流效应,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更多地得以于网络传媒的力量。这些得益于网络媒体力量的群体交流的效应,大大地促进了大黄鸭的艺术传播和艺术接受,也正是这种群体交流,产生庞大的阐释群体,不断地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这件作品更具有张力和活力。

4.展望和启示

首先,大黄鸭的成功,在于其没有任何的“艺术使命”在作品中,没有企图反传统、反体制,也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没有批判,没有社会指向性。其次,艺术形象的选取是非常成功的,作者没有选取观众都不熟悉的艺术形象,也没有采取陌生的形象,而是采取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并且在创作中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能够保证公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最后,网络传媒力量对大黄鸭事件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黄鸭的走红,逐渐形成的以大黄鸭为中心的群体交流效应,对大黄鸭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观众的介入、讨论都赋予大黄鸭以新的意义,使得大黄鸭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所以,艺术家尤其是公共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受众的因素,而不是纯碎的个人经验的表达,更应该选取观众所熟悉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流行,当下社会更多地充满着消费性、娱乐性和商业性,公共艺术家不应该迎合这种消费和商业文化,但是,公共艺术家可以稍微增进作品的游戏性,从而给大众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迎合大众的需求,要进行适当引导,防止娱乐至死!(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日]中川作一著,徐萍,贾晓梅,赵秀侠,译,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116.

[2]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审美方式与意义的嬗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06).

[3] 潘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2008:26.

[4] 彭昆彭.“趣味性”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研究[D].2012:16.

篇4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三年前,中考失利的我,如今的经历证明,考场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失败。烹饪给予了我的那一片蓝天,职业的选择不是偶然,从小随父亲从事烹饪行业,培育了浓厚的兴趣。

在社会的传统观念中,从事烹饪并不是什么值得荣幸的。社会地位并不是很高,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的职业,而在于他是否能在所从事职业中实现价值。

我热爱烹饪,并以自己为烹饪人而深感自豪。烹饪并不只是所谓的炒菜,烹饪是文化,是科学,是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业精于勤,只要用心努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过去的2012全国技能大赛中,我荣获全国烹饪组雕刻金奖,热菜金奖,这样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职业技术经验,而且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烹饪路。

身为商校人,我坚信“天道酬勤”。

我也坚信,成功属于每一个人,只要你愿意努力,相信自己。

2.自我提高

2009年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

2010年食艺社社长

全国技能比赛江苏代表队志愿者

2011年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2012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比赛

3.个人收获

校十佳素质全面学生

校党训班第十期优秀学员

校技能之星

扬州市技能比赛金奖

江苏省技能比赛金奖

全国技能比赛金奖

扬州市“三创”学生

校勤奋之星

4.自评他评

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厨师,母亲是一名教师,虽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是我很满足。从小父亲就有意的让我接触烹饪,希望我往这方面发展,毕竟相对而言,厨师的失业率相对是很低的,对以后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2.学习环境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是一所以烹饪专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发展现代旅游业、拓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立足三产、联动二产的特色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为主专业的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创办烹饪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也是江苏省烹饪专业规模最大的学校,它依托于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发源地――扬州,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的扬州烹饪学校,这是我国现代饮食史上将烹饪技艺的传授由店堂转为课堂,由以师带徒的学艺方式转为正规教育的开端,开全省乃至全国烹饪职业教育的先河,2001年升格为省教育厅直属中专,2003年成立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展示江苏省服务业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三把刀”传统技能教学的窗口、展示扬州市传统工艺技能教学的窗口。

3.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成长发展的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等,都使我们的就业环境看起来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在分析好社会现状的基础下,有针对性地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分析

1.目标职业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从以前吃的饱,到现在吃得好,菜肴的发展吃的饱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菜肴不仅仅要满足美味营养,更要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欣赏,我想这是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不断进取的方向,社会上擅烹调的人很多,但擅于烹饪艺术的却很少,技能大赛是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我深深的感受到要想成为一名烹饪艺术家的艰难,还要继续奋斗。

2.岗位说明

学烹饪,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糟糕的选择,但你有没有真正的细细分析学烹饪的前途呢,好好考虑过学烹饪的发展呢?厨师这一职业出现很早,大约在奴隶社会,就已经有了专职厨师。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烹饪的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1世纪初,世界厨师队伍已发展到数千万人。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学烹饪的发展不可估量。业内人士对厨师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评价如下:“因为厨师行业的特殊性,如今学烹饪依然有发展的空间与潜力”。据调查,每年投身厨师行业的人总是保持相对稳定。以某市厨师培训中心为例,自上世纪80年代面向社会招生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0人接受厨艺培训。学员在结业后,大都被推荐给本地市场和外省的粤菜餐馆。近年来,还有很多学员选择了出国劳务这条道路。

3.职业现状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经历了改革开放起步、数量型扩张、规模连锁发展和品牌提升战略4个阶段,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餐饮网点400万个。2005/2006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资产总额约320亿元、利润总额约60亿元、从业人员约80万人,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0.38%、28.84%和33.33%,高于全社会餐饮业的平均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超大规模企业开始涌现,有11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10亿元,有34家企业的营业额超过5亿元,其中前十强的营业额达到336.76亿元,同比增长18.4%,占百强营业额总量的近五成,达到49.34%,百强企业的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经济全球化为餐饮业发展带来新生机。加入WTO后,大量的外资、外企进入我国,不同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汇聚我国,为我国餐饮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国对外开放加速,世界知名的餐饮企业将更多地进入我国市场,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更深地融入我国餐饮企业。与此同时,中式餐饮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提供了新舞台。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1.SWOT分析

2.确定职业目标

为了实现我的目标,我要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在此我对未来的人生做一个初步的规划。

(1)初始阶段。

报考大学,提高学历,提高内涵修养。

(2)中期发展。

初步掌握美术与烹饪相结合。

(3)长远规划。

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店。

(4)我的职业发展方向定位。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熟练厨师专业烹饪师烹饪大师。

(5)制定行动计划。

(6)职业评估调整。

①职业目标。

原则上不会改变职业目标的,即使遇到困难;

不断学习烹饪技能将烹饪与生活机密结合,将烹饪融入我的人生;

加强烹饪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历,逐步形成与丰富我的烹饪路。

②职业路径。

实习之初,我会尝试在多个酒店实习锻炼,确保实践经验的全面;

初步创业之时,或许会遇到很多困难,先从小饭店开始经营;

经营自己的饭店,形成自己的特色,逐步完善餐饮文化,提升内涵。

③实施策略。

如果创业条件不成熟我会选择从事管理行业;

实习时该公司的待遇可以满足,将不会选跳槽;

如果我从事的企业倒闭,我将选择再就业,其次计划创业。

④其他原因。

如果身体不允许我从事高强度的烹饪工作,如热菜制作,我将选择轻度工作,如冷菜制作,果蔬雕刻等;

即使开始经济无法满足我的要求,我也选择继续走下去;

机遇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我将慎重考虑,原则上不会随便跳槽。

总结

篇5

然而这些最下层技术面之“色彩”控制却仍未真正解决人类环境(Hum anSettlem ent)中之色彩问题,主因控制性的色彩管理只是环境色彩系统中之一单项,更何况环境色彩管理与相关单一产品(如服装、汽车、用品、建物、桥梁……等)之管理不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且是一个有生命之动态系统,它受气候、阳光、地质、土壤,乃至生活于上之植物、动物所交互影响,在此交互影响所形塑出之实质“环境色彩”(InheritColot)以及人类透过眼睛之认知色(Perceived cobr)是有很大之差距,且是难以用单一工具(或单一机制)来量测的。

换言之,在所有应用色彩学领域中“环境色彩”是最复杂,却也是最“近”期才逐渐成为一研究领域,无论是理论方法或实证案例等,都有一大块未尽明朗之空间,有待更多跨领域专家学者之共同参与,是以本文拟回顾近十年来AIC(国际色彩学会)在环境色彩研究、环境色彩应用设计方面之国际教育发展向度,以及其在应用推广上之进程与趋势;并拟就台湾有关环境色彩设计教育在社会教育与学院教育上作一初步扫描分析,以作为“环境色彩”学门科学发展之建议参酌。

一、环境色彩构成影响因子

色彩之形成与人类眼睛之生理、物理以及心理有关,因此“环境色彩”之形成应先了解其载体(Proyider)为何?并进而了解影响人类对环境色彩吸收(接受)受体(Rece iver)之影响,此实为一相当复杂之动态体系(如图一)。

依前述人与环境关系,环境色彩之形成是色彩载体与受体间之互动关系,而这两大块可再区分为环境本质与人类视觉认知,若以系统观而言,其实环境本质即为生态景观(Eco log icalLandscape),它涵盖物理环境、生物环境,以及物理与生物互为影响之化学及光学环境,而相对于受体认知之媒介,即为视觉景观(Visual Landscape)。是以人类所看到的环境本体,其实可统称为“景测”(Landscape)而此“景观”其实涵盖了实质环境与视觉景观(曹正,2007)。本节拟就实质环境分析具影响环境色彩之环境因子,由于环境之构成非单一元素,它就生态体系而言,有下列几项重要组成要素:

(一)地质土壤与地貌

地质之形成因地壳运动之过程,造成其“内涵元素”之差异,而地质母岩因风化、火山爆发、河川切割冲蚀等作用,所衍生育成之土壤,亦因所含矿物与有机质之不同,其岩层、土壤均各有其不同之实质色彩。另加以育成之年代不同,以及受气候、纬度、高度等物理因素影响,可以变化排列组合成千变万化之环境色彩,而另因地壳运动作用所形成之地貌亦影响了其受光之差异(如平原与梯田、高原与海岸、火山地貌与水成变质岩地貌……等)。如图4、5图6、7

(二)气候、水文与地域环境

影响环境色彩最重要因子即是“光源”,光源之强弱、角度与所在环境之纬度、高度有关,而因地质地貌关系更间接影响了地域之微气候。为此,降雨、气温、湿度、风的作用是微气候对地域环境之影向关键,而今更由于全球气候变迁乃至异常变迁,更造成大尺度区域环境景观之改变。当然,环境色彩亦随之改变。例如冰川之后退,南北极与高山冰川之融化,环境色彩即由白色、蓝色转为黄绿色系;同样海平面上升,河川洪泛频率增加,所形成之土石流、河川淤积、山坡地崩坍……等,造成大尺度景观中绿色减少,而土黄色系增加。另因海平面上升水域扩大,也形成各国国土环境,水与土、水与绿比例之变动,这些间接改变或影响了原来人类脑部对“经验”记忆之冲击,是以在近年之环境色彩研究中,光靠书面问卷已难充分掌控环境色彩认知之精确度。此外河川、湖泊、海岸也因人为或自然灾害或土地利用,造成淤积、泛滥或水域利用之改变,其总体环境色彩自然也随之有较大幅度之异动。例如河川上游冲刷下游淤积,河川平原干旱……等,在卫星影像以及实际空中摄影中,河川已非经验记忆中之“蓝色”,而是沙石、砾石之“灰色”。另当圣婴现象出现造成气候异常之暴雨与干旱变化,当然也间接改变了地域环境色彩,例如台湾基隆,从20年前一年平均降雨天数280天,迄今仅剩下一年180天,雨都之经验记忆也在改变中。近年沙尘暴频繁,同样也改变了人类眼睛之能见度(Visb liity),不仅环境中蒙上了一层“灰”,在视觉环境中环境色彩之量测与认知值也在变化中。(图8图9)

(三)植被、动物与生态环境

陆域生态系与水域(含海域)生态系之环境组成,由于生物赖以生存之土地(或水域)媒介之差异,其所形塑之植物群落生物(含动物)栖地亦随之变化,最明显的即为气候温度变化对植物生长梯度(Grad ie nt)之变化,自海平面到高山,随着高度变化温度递减,植物生长亦随之形成一清晰独特之垂直植被景观,基本上可自土黄、

蓝绿到墨绿到灰绿再到灰。而面临气候变迁,植被与生物(图16)原生长线亦随之迁移,即形成区域尺度生态栖地之改变,同样亦造成环境色彩之波动。

近年兴起之“生态色彩”(Ecolog ical cobr)之研究即与此有密切关系,例如因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受创,珊瑚礁群之白化现象造成海底生态环境色彩之改变,当优氧化现象过度,则海水与河川、湖泊之藻类增加,水域颜色亦造成巨大之影响(如钱塘江之红潮)。非洲草原之动物迁移、北极冰融造成北极熊栖地受威胁,或者因气温过高造成天然火灾,使得天然林由绿转化成灰黑焦色。这些环境色彩所呈现之“现象”也成为一种生态系质变之“指标”,而两者亦互为影响。

(四)人为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之交互影响

环境色彩之呈现在整体系统中人为因子虽小,但其影响效果却成不对等之放大。以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系统(图一)之关系而言,土地利用、社会、政治、经济等力量之介入,往往造成关键性影向,举例而言自然风景区中之入口意象,方向指标,瀑布区之观景平台或自然森林中之步道设施,其自然背景色彩只要一点不当的人为设施色彩引入,即造成系统性之不协调与对比。又如乡野间之堤防、桥梁建设,往往一座红桥,即造成景象中之Icom(或Eyeso le),乡村区之铁皮覆瓦或因材质反射或因其高彩度、高明度与背景乡野田畴形成高度对比。

台湾河川因雨量高,治水防洪因应措施导致以水泥堤防或消波块筑堤挡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蜿蜒曲流原本比喻为“蓝带”,而若以空照图判读,则明显地形塑了刚硬的“灰带”,此人为介入(Hum an Intrus ion)之设施、材料也导致环境色彩结构之改变,相对地以观赏者之角度看待河川之形体诠释,则易因其生态系之变化,而造成语意上之断裂或认知上之分歧。而此亦显现出“设计”机制导入之重要性,以及这些人为可变因素,系统化逻辑化之必要性。

(五)时间在动态体系中之关键因素

虽然“光线”会受季节与时辰影响,而相关实体产品物件之色彩呈现亦与观看者之认知有关,然而生态系统与“时间”之关连性则更明显。例如生物(含植被、动物)有生命周期,其生理反应亦随季节、日照长度有四季变化,即形成特定环境之不特定色彩变化效应。也因此对于自热带到寒带之不同地理区域(G eograph ica I Zone)之色彩计划或设计手法,则需有科学之基础研究作为应用之依循,举例而言2010冬季奥运在加拿大的whistler举行,对于冬季之滑雪天堂的坡地森林区,在夏季却是健行、登山、赏花之休息避暑胜地,两者均具环境吸引力,但其观赏者与使用者却属相当不同之族群,其人为引入之开发建设,则不仅需照顾冬季滑雪胜地之环境美质,尚需兼顾夏季避暑低调休闲之静态旅游氛围与情境折冲平衡,则更有赖环境色彩学专业知识之导入与细腻环境设计手法之落实。

(六)社会价值之变化与人本思维置入冲击

在环境色彩探讨之空间范畴中,可以自绝对的荒野(W iderness)到相对的都市化环境,有很多层面之差异与微变化,其中随时代变迁之“环境思潮”,与人、地间之社会价值也一直冲击着世代间之环境认知。举例而言,中国山水中,自然环境为底(或白画布),而人物或茅屋、草亭可能是画龙点睛之主角,它的“黑白”却是相当丰富的彩色内涵。而在实际园林造园布局中,因为景会依四季变化,而时代文人对社会变迁之价值,亦会反映在人造环境之大景构图中,如北方圆明园、北海、江南苏杭园林等,其人本思惟介入之环境色彩却充分彰显了大自然以外之人为思绪与时代价值观。是以当人、物与时、地变迁时,这些场域之环境色彩自然被赋予另一层非直接视觉吸收反映之色彩意义。以美国国家公园系统之发展建设而言,在十九世纪末,当人类已觉悟想返朴归真,想再寻大自然之美时,与大地同息与大地同调之价值观也直接反映到其所有建设之色彩呈现,如以墨绿、褐色(大地色系Earth cobr)为主轴之国家公园系统建设之核心价值。基本上它不突显人为设施之存在,而以更隐晦、更朴质、更无形之色彩规范所有国家公园系统中之所有人造建设之色彩,它彰显的是人与大自然共生之信念,同样地,它亦反映在各国各地理区域对土地之价值观与信念,如澳洲原住民图腾以红、褐、黑为主体之澳洲大地色彩,如台湾各族原住民与其祖灵生育地相关之族群色彩,还有北海道阿伊奴原住民与冰原雪地族群对大地、对冰川、对星空崇仰之自然色彩,这些所反映均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人与地共生的一种敬畏依循秩序。

二、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与应用向度

(一)色彩在都市发展上之应用

环境色彩之呈现,其实在你我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其系统性之设计应用之研究并不多,兹依AIC这40年来之研究发展作一初步类型分析曲于资料仍未尽完善仅就年度主题与研讨议题作一检核。依资料显示真正有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分组(Environm entalcoblo Des ign Study Group),始于1982年,此应受70年代全球环境保护潮流影响(如1962年之“寂静的春天”,1981年“我们的共同未来”,以及1970年之环境影响评估法之立法NEPA),若以80年代作为一色彩研究之分野,则该时间应可说受到环境意识激烈刺激而对环境生态有一自主性之觉醒。除对工业产业等“物件”色彩之关怀外,亦加注了其间全球性环境觉醒之动力,当然北欧瑞典自然色彩系统NCS(1979年)之建立也间接说明了对于“色彩”应用之本质也有一觉醒是回到人与环境间之本质再现,并以人性对色彩感应之关系,作为诠释色彩度量的一种自然媒介。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自1960年起大家开始重视都市整体空间秩序与都市美学,并超越了个别建筑物设计,为此,自1967年起在纽约市都市规划局下开创设立了“都市设计组”,开始推动与三度空间有关之都市环境品质控制,重点包括“设计”之延续性,视觉走廊的确保,以及视觉穿透性,此即包括了历史空间之保存,开放空间系统之健全,以及都市天际线与特殊地区之环境色彩之保护与系统性品质。而1974年Kevin Lynch开始注重都市意象之评估调查。换言之,在西方自1893年之城市美化运动到1967年开始推动都市设计制度之七十多年间,其间历经花园城市运动,战后都市更新及民众参与等运动;期间对于人类居住生活空间环境之关注,仍多侧重在二度空间与三度空间秩序之改善及整体系统之串连与都市机能与品质之提升,而对于“色彩”与“艺术美质”之关照,则是七十年代晚期之事。

1960年代法国色彩地理学家Jean-Philppe Lenc bs,在研

究向度中开始强调环境色彩之呈现,应呈现在地(地域)之文化特色,并主张透过调查、测色、纪录、取证、归纳、编谱以综合分析建立具地域特质之环境色彩色谱,并可以作为地域性“景观色彩特质”之数据库。

为此在美国纽约市率先于1967年订定都市设计计划与审议机制后,除先前欧洲国家与相关文明古国基于文化历史保存之利基下所作历史环境风貌之色彩约制(如印度之Pink city、巴黎之恩格斯)外,真正在法令机制下将环境色彩应用到都市品质之控制者系于1970年代以后才逐渐于都市之特定区域中呈现“色彩规划”专题,主要项目包括:

(1)城市区域背景色彩之调查。

(2)建立主色调。

(3)研析选定与主色调相容之辅助色彩。

(4)研析色彩计划(并以局部区域作为示范区)。此多以住宅区为例,可能商业区或其它使用分区考量因子较复杂而新订之新市镇新社区以及特别使用之观光风景区较易推展。

(二)色彩在建筑与历史保存上之应用

各国在建筑变迁上之特色无论在外墙或室内均反映出其与传统风俗、之关系,为此个别建筑之色彩或风貌之形塑亦多源于个别时代之流行时尚(如自巴洛克到后现代主义),此外色彩与都市发展之关系,则多与该城市之发展历史及文化资产之保存与传承有直接关系。

比较明显之案例如京都之古都风貌与个别建筑之建材色彩与造形由历史脉络承袭了优雅古朴丰富之文风,此系透过“都市景观条例”来规范。历史古城如罗马、威尼斯以及许多今日被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城镇,均保存其具历史精神之“色彩”,如圣彼得堡之水蓝立面与教堂之特殊色系;北欧的海岸渔村“赭色”渡假屋立面与屋顶;中国江南古镇徽州之灰瓦白墙民居;民居之红、黑、黄等装饰,还有亚洲国家对五形与色彩关系应用于宫殿群、皇居与城门城墙等官方建筑色彩,除呈现五形意涵外,更代表了社会、经济与政治地位之区别。

而在乡野地(或风景名胜区)之民居建筑色彩亦因材料就地取材,则多呈现与在地环境融合之现象(如意大利以石材为主体之Villa,东南亚以竹子及杉木为主之干栏式建筑,台湾澎湖以砂岩、玄武建筑),城镇聚落之色彩几乎与大地环境色彩融合为一体。

在工业革命后,随着建材之日新月异,以及科技之演进,尤其是二十世纪后二十年,鉴于节能减碳以及相关环保因素,大环境中之建筑色彩亦随着多元多彩时尚而逐渐趋向简朴、低调及与环境友善之风潮。整体而言,现代化都市之色彩其实多来自非固定式之外加辅件或辅助设施(如遮阳、照明、钢构上漆以及颜色有限之玻璃材质),除了特别建物(如M useum、体育馆、学校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外,一般公寓住宅、办公大楼或工厂等,基本上仍属背景色系,成为相当缄默的环境背景。

(三)色彩在环境设计上之研究与应用

在环境色彩之研究上仍尚未完成一可科学客观评量或管理之“专门科学”时,色彩与环境间之关系亦仅能以色彩与“环境设计”之互动关系来阐述。就环境之开发程度观点而言,色彩可由高度自然之环境一直延伸到高度人为开发(或高度都市化环境)来进行剖析,如果再结合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控管机制,则可以就环境自然度来分析色彩设计之范畴(Spectrum)。兹就就近年之研究主题与方向分析综整如后:(1)生态色彩(color Ecologyor Ecobgical cobr)有关生态色彩之研究主要应用specLroradiom eber进行大尺度自然生态系统中之环境色彩,包括草原、树林、土壤、湿地、海岸、高山、丘陵……等具地理环境特色之地域生态系之色彩之登录分析与比对,包括不同地理气候区之地形与植被色彩之比较。

研究向度包括陆域、海域冰下、河川水色,以及大气气象,主要以大自然所呈现之天然色彩为主要研究对象,例如在进行土地开发,风景区开发前之资源调查,将景观资源之调查项目细分为视觉景观与生态环境色彩,对于诸多国家公园、风景区、世界遗产或具特色之保护区、保留区,调查结果有助于对环境美质进行量化分析或进行美质评估与长期监测。

生态色彩之研究,具下列几项应用指标:

环境健康度比较

景观多样性比较

生物多样性比较

环境变迁之比较

文化多样性比较

气候变迁之比较

环境脆弱度比较

此外纯就美学而言,亦有生态艺术家将前述分析调查,作为生态艺术之创意来源,也有将其应用在景观生态旅游之焦点(例如中国四川九寨沟之山水)行销上。

(2)生物色彩(Co brB io logy)

大自然界最奇妙的色彩除大地生态系统外,即属生物色彩之多样性,近年因对生态保育意识之强化,许多民间NGO及相关学术单位,已藉由对生物色彩展开长期之研究与调查分析包括鸟类之羽毛、海洋生物之表皮(伪装色彩)、动物之表皮色彩……等来了解生物与大自然环境之互动关系。最重要焦点为研究生物表皮色彩与环境间之关系包括如为生存伪装、为生殖衍生后代吸引异性),这些先进研究更藉由跨领域之合作,以及科技之精进,得以详实纪录、追踪,因气候或环境变迁而造成生物色彩之因应变化,此对于反应环境变迁亦成为一重要指标。

(3)都市色彩(U rban cobr)都市色彩之研究已在前节概略描述过,由于近代对于都市美质、都市景观,以及都市自明性之关注,透过都市设计控管机制或者景观计划之引导,各国已发展出更有系统性之“都市景观纲要计划”“都市色彩纲要计划”“都市光环境纲要计划”……等,逐步研议出对都市环境色彩之期望,以及如何塑造营造出一有理论依据之色彩美学。例如台湾在文建会之引导下,自2008年起推动城市色彩规划并补助地方政府,开始以更科学之方法找出该地域之城市色彩(当然未必只是城市,它仍应涵盖乡村或自然地区),现已进行之调查研究有:

基隆市城市色彩系统规划

台北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台北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桃园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新竹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新竹县竹东镇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苗栗县政府让颜色活起来建立城市色彩系统

台中县大雅乡城市色彩景观规划彰化城市文化色彩系统

嘉义市城市色彩系统

嘉义县山、海、平原地区色彩系统

台南市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台南县盐水镇城市色彩系统

高雄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屏东东港-小琉球城市色彩系统

南投县城市色彩系统研究及方案

宜兰县头城、礁溪、苏澳色彩研究

花莲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作

金门建立色彩系统

连江县建立城市色彩系统及示范操

作都市色彩在应用上相当广泛,包括整

体色彩系统之建置,以及分区色谱之建立与改善之实质作业,此又与都市更新、都市观光、都市行销等运动契合。其中又多以夜间照明设计呈现聚焦景观之环境色彩改造成果,因为光环境也是都市色彩之另类表征。

(4)建筑色彩(A rch iteture cobr)相较于广义之环境色彩,色彩在室内建筑与室外空间之应用,是较有历史渊源并呈现较能代表地域特色及典章传承项目,尤其是具历史之古都或文化观光之名城在建筑色彩之调查、登录、建档与修复,重现色彩材料与技法之研究上,均属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应用上较丰富的一环。著名案例包括俄罗斯的莫斯科、意大利的庞贝古城、法国的巴黎与普罗旺斯、英国泰晤士河流域、中国大同市、日本横滨市、澳洲的雪梨港区、香港的城市建筑、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挪威的奥斯陆……等。这些都仅是一个城市之局部特定地区之建筑物色彩计划。

惟个别主题园区或单一开发单位或建筑群,所进行之内部色彩计划在自律与自我管理机制下,对商业经济或市场竞争力有关者,则相关案例不在少数。例如迪斯尼乐园园区建筑即有其个别之色彩计划,个别厂商之企业识别(如麦当劳、IKEA、w atson、台湾的灿坤、各国之加油站、邮局、消防队……等)。近年香港、韩国、大陆之高层集合住宅,也都一一出现以色彩计划来做建筑群识别与管理之案例。另在地中海国家,由于阳光充足日照强,也形塑出住民以及艺术家对建筑物色彩应用之特别偏好,如西班牙、希腊,还有南美之巴西和墨西哥等。

(5)公共设施色彩(InfrastructureCobr)

在城市建设中,除了公园绿地与住宅等各使用分区外,面积占最大比例者30%)即属公共设施,它包括桥梁、道路、焚化炉、电信、铁道、供水、排水……等主要与附属设施,为此跟随着都市设计之推动,还有都市美学与都市景观计划之建立,各国城乡发展政策中亦开始注重公共设施之色彩计画,其中有很创意之案例,也有反而成为视觉污染之案例。主因这些线性或点状――之公共设施,往往因兴建期不一致或主管单位重叠或因在传统观念上仅视其

为都市建设之必要硬件设施,而未意识到其总体量体对城乡之环境美学冲击。举例而言,美国、日本、欧洲、台湾等国家,在推动公共艺术之际,也将公共设施之美化纳入适用之范围,为此如焚化炉、烟囱之色彩设计,风力发电电塔机组之色彩,还有桥梁、水塔、高压电塔……等之色彩计划,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如果人民对色彩之敏感度提升实有助于公共设施色彩对环境美学之助益。

(6)环境艺术色彩(Colorof Environmental Arts)

工业化与现代科技营造了都市环境之过度集中发展,即是农村环境也因城市发扩张发展压缩了农村景观之自明性弱化,在此转化之际,有些反省声浪出现,一方面表现在自然保育与环境修复上,而另一方面却以反讽方式,将大自然引入都市中或以大自然为画布,将“自认为”是自然艺术之媒材引入环境中,自1960年以后逐渐受重视,尤其这些发展在过去20年来,更表现相当多元性,包括前卫艺术、生态艺术、地景艺术、自然艺术……等,比如艺术与环境设计师走入乡野、森林、沙滩、草原、公园绿地、水岸、湖泊、海岸……等场域从事空间装置创作,这些作品中除材料、造型外,多运用“色彩”来突显艺术介入空间环境之手法,精采之作品相当多,也逐渐形成为一环境视觉艺术或环境创意展演,甚而有些已延伸为国际艺术季(如关渡艺术的windsock current与索诺玛郡立美术馆的Hybrid Fields……等),拓大跨域地景艺术创作者之参与,无形中也提升了人民对大地环境之关怀与美质赏析能力之教育。

在澳洲由于自然地质与地理特色,在沙漠大地地景与原住民之环境艺术融合下,近年也发展了融合在地生态特色之植物园生态艺术装置设计。包括Australia Botanical Garden等,以植物色彩加上红色砂岩与红土作为具地域特色之地景艺术设计,独树一格。是以这类以大地素材为色彩媒材之艺术创作,也间接揭序了另一种生态美学思潮,亦即就地取材反应地方风貌在全球化时代它有重要之意义。

(7)节庆艺术(Eventcobr)节庆活动已成为现代都市行销之重要手段,而节庆活动也逐渐更专业地形塑了节庆景观(Event Landscape),由于节庆活动有季节性与时间性,为此在各国举办相关活动中,均以“经济”、“创意”、“故事性”与“话题性”为原则,与大地色彩有关者如北海道之花田及Inakadate与Yonezaw a之稻田艺术、美国santa Barbara的Art FestivaL德国之园艺展、印度的色彩节(Holi Festival of colours),还有台湾近年例行举办之花与绿博览会(Garden Festiva D,花卉成为另类具大尺度之环境色彩展示媒介,当然开放空间或田野加上花卉之布置,也成为最佳之空间场域,这类作品也呈现在北欧之地景“修景”中(如花园、高速公路边坡地景)。而若以与东方之宗教节庆为例,则有许多节庆活动均是多彩多姿的,如过年之红色街景;妈祖生日远境之红色、黄色动态街景;各国国庆节之旗海街景、广告旗帜;选举竞选旗帜……等,均成为一种特殊节庆色彩。

三、环境色彩教育扫描分析

色彩被视为对事物、感觉或认知的一种沟通媒介,透过色彩可以转化讯息,此外色彩也被视为是一种象征符号,透过色彩可以藉由其传递之信息而产出具体之意涵,并藉由色彩来传达动态感觉,因此色彩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同样的,环境色彩也可以是对环境讯息之状态描述,它可以是对环境时间特性之描述,也可以是对环境感觉之传递,并可以联结或联想,为一种对特定状态之诠释。而作为环境与色彩间之专业设计桥梁,色彩教育在知识深度之拓展,以及对于其应用广度而言,环境色彩在专业设计教育方面之发展与知性科学之系统化推展,实仍有一段落差亟待疏通之。兹分析说明之:

甲、广义的环境色彩设计有待公共政策之鼓励与专业知识之建置国内“色彩”领域之发展及推广,在生活美学(食、衣、住、行)方面已逐渐成型,例如在住宅或建筑之室内设计、交通相关设施外装之色彩变化上,已意识到“色彩”可以是利润市场之助力。当然,也因随着生活品质提升,国人对色彩之要求已自个人偏好提升到对整体环境之融合。然而比较可惜的是欠缺公部门法令之强制约制或引导,也造成环境色彩之重视或保全,未必能成为“公共财”之观念,举例而言,当关渡大桥之色彩(红)与造形融合为市民集体记忆时,其颜色之修改或维复并未如旧金山金门大桥般,拥有依法定或集体认同共识之保全。

台北市重阳桥即由原来之橙色转化为白色(在此并未强调其色彩之好坏与对错),则其“公共色彩视觉权”显然未受保障,或未有科学之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而若此,则可同理推动历史古迹其“原色”之保全或修复技术之质量维持(如台南古迹与孔庙、彰化龙山寺,以及雾峰林家花园等修复之原色介定)。乙、环境色彩学院教育之系统化课程亟需认证与规范经初步调查与现阶段台湾大学与设计有关之科系,所其所开设之色彩课程相当有限(如表1)。各大学开设色彩学相关课程情形其中并较着重于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等色彩教育课程,相较于建筑、景观、环境及大尺度地理生态系之色彩基本教育与资料库建置,则仍仅有极有限发展,其间仅对植物之色彩调查有文字之描述,却仍欠缺科学之色谱订定与色票制作。当然这工作是相当物色谱资料库之M etadata,如是尔后对于自然色彩之定性描述才能转化为定量之呈现。而与之相关者乃所有操作过程、分析、归纳、整合、技术、介面与工具,需要有Accred itation之机制与规范。目前在国内之实务执业中,如公共工程之色彩规范、历史古迹之色彩规范,以及相关与安全及指引识别有关之色彩规范多仍停留在定性,而非定量之规范,而要达其精准度与可操作性,则在建筑与都市设计审议制度上,仍需要开创新思惟,并应依不同学门提供务实之环境色彩学教育如建筑、室内设计、景观、土木工程系……等。其基本教育训练必须有配套课程,而非仅有单一色彩课程,它应涵盖基础知识、专业设计及实务演练,操作与维管制度计划等较完整之核心课程或套装课程。例如资讯传播,平面印刷、艺术创作与三度空间设计专业之范畴与向度有差异,自然而然其所配套设计之环境色彩调查及设计产出流程亦应有别。丙、环境设计田野体验(Fbield Experiment)课程设计之重要性在法国与瑞典之色彩学派中,对于“环境色彩”之研究与认定,视田野调查是非常重要之一教育环节,此包括对于自然环境色彩体验之引导,以及如何自自然田野体验中,产生对色彩之环境意涵与情感体验与认知投射之正确判断之知识累积。而环顾现阶段有关色彩田野体验之课程设计仍相当阙如,Ncs之色彩学校每年均办理色彩workshop,并企划不同时间长度之课程,让学员在课堂与田野间进阶了解色彩在环境中之角度与特质。由于田野调查与体验课程设定之时间与经费均相当庞大,为此有关专业教育及体验学习之Program,仍待更有系统之教育研发,俾能让不同色彩知识阶层的人,能适切获致有不同之田野研习训练。目前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与台北市文化局所共同主办之“草山色彩”研习工作坊,即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挑战,透过短期研习活动让有志者参与草山自然环境色彩之追踪、Mapping与体验,集体研习透过导读情境引导,有助于打开地域环境色彩体验之先锋,而累积之成果将更有助于对大区域之元素节性色彩之了解与科学数据库之建置。

初步研究调查成果如下: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2009惟仍需更精准地建立“草山色谱”,未来对国内依地理区位而进行之环境色彩体验与色彩调查,有必要作一综合系统计划,而有关相似环境地理条件或民俗地理特色之跨区域、跨国合作研究与资料库建置更属迫切,AIC之环境色彩设计研究小组,可与(FLA世界景观建筑联盟)之文化景观研究小组合作进行跨领域、跨学问之跨国研究合作,将有助于空间轴与时间轴之色彩多样性研究与推广。

丁、色彩设计实质效益与质量之体现环境色彩之恒常性与可变性与地域环境之实质差异性及品质管理有相当之互动关系,在未确立最适切色彩之前,其环境融和度与色票及实质设施材料及其附加色彩之施作流程,实为一品质控管之关键因素。而自选择相同色彩(替选方案)到色票与实际应用媒介材料之选择,以致最后实体色彩之呈现,其实是有多阶段复合之流程,为此“选择”之决策过程与“试用”之实验过程是必要之流程,当然经费与人力之投入,亦应视为必要且控制品质之关键关卡。而过程中之公共参与也另形成一民主决策之必要议题。此外,在环境色彩议题中另有一项为自然天候风化之必然因子,其所呈现必然误差,该如何订定,亦是理论与实务参与间知讨论议题。例如,城墙、桥梁色彩,应如何因应自然风化作用过程而导致之色差(退色),而其误差为何?到何程度即应再重现原有之色彩?……这些均属需依严谨条件来控管环境色彩品质之必要议题。当然,除视觉认知效益外,实质维管费用,亦应纳入正常合理之讨论议题中。

戊、环境色彩介定工具之系统化环境色彩调查之度量工具、方法与相关时间、距离之差异控制,确实仍未有确切之统一规范与准则,而也就因此存在之差异性,对于不同地理气候区之色彩调查及其应用,自应有不同之差异修正。而近年由于计算机网络发达,以及计算机设配及软件在处理较细微差异上之能力已大幅提升,为此透过软件设计,今日已可在系统上作为简易快速之转化(如NCSPantoneMunsell……等),科学语言之互通与转化,实有助于色彩介定之科学精准度,正如同“资讯”作为一种网络链结与讯息交换一样,当色彩可以用一共同语言来转换交流传递时,则更有助于相关领域之深入比较研究与应用转化。今日因科技之不断提升,在自然环境之广泛场域中透过共同量测基准,对于跨域研究有助于对色彩“文化”意涵之剖析与诠释,而此机制尤有助于对“环境”价值观与“色彩”认知作一科学性之系统平衡。是以民族色彩、地域生态色彩……等,将有机会逐渐与科学研究作一客观之。

整合,人类生态学之研究上亦有助于与考古学等作一连结,而由此亦可看出“环境色彩”学未来宽广之研究领域,是值得深化建构的。

“色彩”两字在辞源中,有非常广度与深度之意涵,其中“色”涵盖了:

i景色“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ii佛教的五尘境界“色声音味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