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跟踪审计的特点

跟踪审计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6:01: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跟踪审计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跟踪审计的特点

篇1

一、引言

建设项目有着投资规模大、涉及单位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对其实施竣工结算审计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干部腐败等问题,因而需要实施跟踪审计来规范工程建设、提高建设工程的绩效。本文旨在梳理有关学者对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基本内涵、存在问题的研究,并提出对其发展的展望。

二、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成果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定义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指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具有促进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益性的作用的审计方式(曹慧明,2005)。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概念要素

(1)审计目标: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国家重大的投资项目、重点民生建设工程等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蔡春,2011)。(2)特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审计时间提前且次数增多、审计方式转变为就地审计、审计内容更全面、审计作用更大等特点(曹慧明,2005)。(3)审计作用:其具有遏制高估势头、防止腐败滋生、提高审计的地位、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等作用(曹慧明,2005)。(4)审计主体:跟踪审计审计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独立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内部审计机构,较早开始开展跟踪审计工作的社会社会组织更多地介入跟踪审计(蔡元来,1997)。(5)审计介入时间:国家审计机关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分为事前分析、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三个阶段,审计人员可从这三个阶段选择合适的时间介入,开始审计工作(白日玲,2009)。(7)审计内容: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交付阶段三个阶段,审计人员应针对每个阶段的重点环节、重点事项,确定不同的审计内容(刘连华,2007)。(8)审计方法:在实施跟踪审计时主要有阶段性跟踪审计、环节性跟踪审计、同步跟踪审计、批量跟踪审计四种不同的方法,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审计方法(钱水祥,2009)。

4.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易偏离审计目标;审计成本大;审计介入时间模糊;审计依据不足;审计人员数量有限( 任延艳,2007)。跟踪审计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导致审计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内部审计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毕秀玲,2011)。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改进方法

对跟踪审计的职能做出科学定位;全面合理地评价跟踪审计的价值;准备把握介入审计的时间;合理确定审计的重点环节;充分利用人力、财力资源;依法进行审计(任延艳,2007)。合理安排审计间隔时间、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职能等以明确审计人员的定位;培养审计人才、利用社会审计资源等以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通过量化考核和案例考核来合理衡量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建立合理的付费方式向社会审计机构支付费用(曹慧明,2009)。

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前景展望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竣工结算审计的发展,使得审计行为由事后结算转向事前准备、事中监督。

(1)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家应提高对跟踪审计的重视程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审计人员也应注重对审计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

(2)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在高校中开设与跟踪审计相关课程;在公务员选拔时注重跟踪审计能力的考核;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定期培训。

(3)加强与社会审计机构的合作:使得国家审计机关能够合理选择业务能力强的审计机构,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同时,也能合理地确定付费方式,保证国家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

(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使得被审计单位支持审计人员的工作;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实施,减轻审计人员的审计任务。

(5)健全审计成果考核制度:对审计成果的考核应从多方面着手,不但对多指标进行量化考核,还可通过其为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考核等。

参考文献:

[1]任延艳.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7(01):9-10;

[2]刘连华,赵宇颖,宋建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局限性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7(26):217;

[3]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9(05):45-50;

[4]毕秀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1(01):46-49;

[5]曹慧明.论建设项目跟踪效益审计[J].审计研究,2005(01):53-57;

篇2

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模式,它通过动态监督各阶段的运作, 有效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实现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而更加公正、合理、及时、准确的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提高工程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并有效节约资金的目的。同时,在堵塞管理漏洞、防范腐败风险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因其适时性、效益性显著,己成为各地审计机关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主要模式。本文就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应注意的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含义和特点

1.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基本含义。所谓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就是审计机构以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为依据,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计价、结(决)算等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跟踪控制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服务与评价。

2.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基建工程项目过程跟踪审计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事前、事中过程审计与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的有机结合,二者相辅相成。

二、基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关注设计阶段的审计工作。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产品价值形成的关键阶段。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时,往往只重视专业技术而轻视甚至忽略经济成本。而相对建设单位而言,由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通常情况下只能对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提出修改意见,很少有能力核对设计图纸的全面性、周密性和经济性,设计中的疏误往往到施工时才会被发现。因此,应特别重视设计阶段的审计工作。

审核设计方案。核查设计编定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是否与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相符,有无超规模、超标准问题;设计的规模、结构、选材等方面是否进行了反复论证,是否实行限额设计;核查各专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无互相冲突和矛盾之处;核查设计选材是否脱离实际,过于追求“高、精、尖”和“高、大、全”,是否在最大限度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是否做到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

严格把好图纸审核关。图纸审核是事前审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类施工图纸的技术经济指标审核分析,尽可能的将各专业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在招标之前,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同时也为工程量实物清单的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图纸审核主要包括:设计总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清晰,各类设计是否符合招标合同要求,土建、水、电、暖等设计是否合理、配套,有无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

2.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跟踪审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务必保持审计独立性,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越俎代庖,大包大揽。审计的职能是监督和服务,特别是在事前审计过程中切记要正确处理好与基建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二是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隔离开,只关注工程造价,不能动态地监督全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也就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从而形成审计风险隐患。因此,跟踪审计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

3.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传统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上,审计人员很少深入施工现场,不了解新工艺和新材料而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再加上部分审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和方法缺乏了解,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因此,要高效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审计制度,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制定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和实施细则,才能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

4.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由于建设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5.设置审计查证作业关键控制点 。根据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跟踪审计时,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对建设工程全过程实施跟踪。为了保证跟踪审计质量,应对建设工程全过程中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予以重点关注。在实施审计时,可在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变更签证、索赔和竣工决算环节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跟踪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一种方式,已经在大中型建设项目审计中采用,只要我们准确进行审计定位,把握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把握跟踪审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就会使跟踪审计工作有效地进行开展。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跟踪审计概述

(一)跟踪审计的概念

跟踪审计是一种较新的审计方法,是指审计部门(通常是政府审计机关)组织对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跟踪审计监督。从跟踪审计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跟踪审计可以实现被审计事项与审计实施的同步,被审计事项是审计发挥作用的主要对象,主要目的是规范被审计事项的高效运行,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对跟踪审计进行定位:首先监督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虽然实施跟踪审计是在项目的中间环节中进入的,但是已经实施的局部事项仍然是审计评价的对象,对于局部事项的角度来看,跟踪审计可以说是一种事后审计,监督仍然是跟踪审计的基本功能;其次预防是跟踪审计的重要作用,被审计事项与审计的同步实施,可以及时的发现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出审计的预防功能;再次跟踪审计是一种审计的组织方式,并不是与绩效审计、财政收支审计相同的审计类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在投资项目的中间过程进行介入。

(二)跟踪审计的特点

从实际情况来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对审计工作重点的延伸。投资施工阶段是传统审计工作的工作重点,然而跟踪审计是对建设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审计,是对投资项目的质量和造价进行的全面审核和监督,加快了审计工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进度,这样有利于建设单位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为投资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实现了动态的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主要是对项目竣工后进行审计,决算工作也是根据建设单位报送上来的决算资料,由审计部门进行一次性的决算,这样就,但是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将投资项目进行分阶段分时段的动态审计,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具体思路,缓解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第三,审计工作重点向事前、事中审计。在传统的审计工作中,由于在投资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一些建设单位不能够对审计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然而在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深入到投资项目的施工现场中,可以及时的收集掌握工程建设中的相关信息,提高审计数据的真实性,避免施工双方纠纷的情况发生。

第四,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在实施审计跟踪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与监理、施工、建设方共同对投资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记录,因此相关的工程数据就可以在施工现场立即算出,真正的实现了随算随签,降低了由于集中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审计时间。

(三)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通过跟踪审计可以促进国家投资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有着以下的必要性:

第一,投资项目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并且施工的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因此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国家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就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这样就可以使投资建设双方熟悉的了解投资项目资金收支的情况,监督投资项目中每一个阶段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的更正投资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跟踪审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决策质量和投资效益。由于国家投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保证投资项目建设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是促进投资项目顺利建设的关键所在,然而通过跟踪审计可以提高投资项目审计的正确性,提高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投资项目监督的必然要求。审查投资项目竣工结算资料是传统审计的工作重点,跟踪审计工作主要是对投资项目全过程进行的实地实时的监督、检查,改变了原来审计工作程序的单一性,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可以为投资项目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四,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由于项目投资涉及到的金额较大,因此为了保证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水平,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避免项目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出现,是提高项目投资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中,审计署重点组织对829个单位、1796个项目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关注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总的看,相关部门和地方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和存量盘活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但一些单位和项目还有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未能发挥资金效益。对1至2月份审计发现的影响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78个问题、156.03亿元资金,审计部门出具了整改建议函督促整改,截至一季度末,已整改74个问题、统筹盘活资金155.28亿元,尚未整改到位和3月份审计发现未及时统筹使用资金97.08亿元,审计部门正督促加快整改。

由此可见从跟踪审计的特点来看,跟踪审计可以对国家投资项目起到实施监督,该案例中国家审计署实施的跟踪审计有助于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下拨财政存量资金,同时有统筹回收闲置资金,及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作用,有助于落实好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安装工程的特点

在一般的大型建筑中,除土建工程外,都将其归入安装工程。包括: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消防工程,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通信设备及线路工程等。但安装工程有其特有的特点,只有了解其特点,审计人员才能做好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安装工程有以下特点:

(1)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多样。安装工程因涉及的专业比较广,所需材料设备数量不多,但种类繁多,其价格相差也较大。如给排水工程中的阀门,其类型有闸阀、截止阀、蝶阀、止回阀等,规格从DNl5~DN350。在同一个类型的阀门中,按连接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从其材质方面,又可以把它们分为铜质、铸铁、塑料阀门等,这些差异使它们之间的价格相差也较大。即使同一种类型阀门,不同产地或者不同厂家其材料价格也不同。显然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的多样性给跟踪审计人员加大了审计的难度。

(2)安装工程中新材料不断涌现,取代传统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出,一些传统的产品逐渐被淘汰出局,新材料取而代之。例如在照明方面,节能灯成为最为实惠的选择,向绿色环保方面发展。过去在给水工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镀锌钢管,现在已经被塑料给水管、铝塑复合管、铜塑复合管、铜管甚至不锈钢管等新型材料所取代。传统的水表正在被智能水表代替。这需要审计人员多进行实际考察。

(3)安装工程须与土建、装饰工程密切配合。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和装饰工程是密切配合的。如果土建工程与装饰工程出现变化,安装工程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更,再加上安装工程也有自身的特有性质和要求,有些变化是无法提前完全表现出来,只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来决定。

(4)安装工程多采用暗装。安装工程通常为了整体上的效果,多采用的是暗装,外面基本上不留痕迹,因而从装饰后的工程上是看不出来安装材料的。前面提到,安装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牌、规格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生产场地、厂家等的不同,价格差异也很大,所以,在工程竣工后从外观是不容易检验出安装工程是否按照原来的设计规范施工的,也检测不到所使用的材料是否以次充好,有没有偷工减料等,这样的暗装现象,给安装工程结算带来诸多困难,这就需要跟踪审计人员在施工阶段做好资料的收集。

安装工程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

1工程进度款的审计

工程进度款的正常拨付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严格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拨付,也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工程款早付和超付的重要手段。工程进度款审计的主要程序及内容:

(1)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提交当月(或节点)已完成形象进度,报送工程进度款申报表。

(2)监理工程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已完工程量,再报甲方代表,对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量和变更分别签证认可。

(3)甲方代表将已初审的工程进度款申报表送审计部门或委托的造价咨询公司审核确认。

(4)跟踪审核人员对工程进度款申报表进行审核。首先核定确认工程量,然后将综合单价、措施项目费、规费、税金等,与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对比审核,最后审核签证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并找出问题,出具审计结果。

(5)审计部门或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对审计结果出具审核意见,提出工程进度款支付建议。核定确认工程量时,按照事实求是的原则,跟踪审核人员应到施工现场查看申报工程量与实际施工进度是否一致,有没有多报的现象,必要时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同时,根据每月(节点)进度付款实际情况建立台账,避免工程还没有完工而进度款超过合同规定的数额。此阶段需特别注意合同的支付条款,严格按照支付条款来支付进度款。

2主要材料、设备价格的审计

安装工程中未计价材料、设备很多,其价值占安装工程总造价的60%~80%,有的甚至占90%以上。因此对其价格的审计也是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重点。材料、设备价格的确定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承包方提供材料,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以及生产单位在施工合同中已约定清楚,由发包方认质认价;另一种是由发包方提供材料,即“甲供材料”。

因安装工程材料和价格多样性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厂家,安装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相差较大。承包方提供材料的价格容易出现偏高、混乱的现象。同时,造价管理部门的信息价仅有部分品牌的材料、设备价格,这就需要审计人员走向市场,定期进行市场考察,了解、比较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建立数据库,才能对承包方提供的材料价格及质量进行合理地审计。又因安装工程多采用暗装,审计人员还要到施工现场抽查核实,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降低等级采购材料。

3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审计

工程变更涉及到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签证记录、技术核定单、签证记工单等工程资料,这些工程资料是工程施工中所发生变更的实际证据,其真实性、有效性及实效性就具有特殊意义,是反映工程变更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审计中要对工程变更、现场签证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实效性进行审计。如某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为每户新增了一个多媒体箱,多媒体箱是嵌墙安装的,经甲乙双方协商后,多媒体箱实行包干价114元/个。安装工程有必须与土建、装饰工程密切配合的特点,对安装多媒体箱的地方在砌筑墙体时只要预留出多媒体箱的位置即可,但部分安装多媒体箱的那面墙已经砌筑好了,这时就需要剔槽安装多媒体箱。施工方会对剔槽、修补进行签证,跟踪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就应到现场核实,才能对变更签证的真实有效性进行审计。

篇5

跟踪审计的程序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的程序为:确定审计人员‐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提出审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最终审计报告。跟踪审计的特点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具有动态性、效益性、全面性以及建议性等特点。通过在工程的现场进行审计工作,动态实时的跟进工程的进展情况,关注工程的支出,可以有效提高机电安装工程的效益。此外,对于全过程的全面的跟踪审计使得审计内容更加全面,给出的审计报告所提出的审计建议更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跟踪审计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定位合理的定位跟踪审计,需要避免两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跟踪审计部门的非独立性,二是跟踪审计部门对于施工过程的过度干预。前者使得跟踪审计无法顺利进行,不能对于安装工程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后者则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工期的进度。为此,在实践中,通过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赋予其独立审计的权限,同时,为了避免对于施工过程的过度干预,又要求审计部门在独立审计的基础上,对于工程施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建议的方式向有关部门汇报。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建立跟踪审计制度,对于跟踪审计的实施办法、规范、审计人员和工程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加以规定,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理顺跟踪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跟踪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理顺跟踪审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有利于跟踪审计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利于跟踪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与监督的作用。

跟踪审计模式的确定对于机电安装工程的跟踪审计,其模式可以有两种选择:全面审计和局部审计。选择哪一种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中,审计介入的时间和地点来决定。通常,如果工程投资较小、工期较短,那么可以采用重点审计模式,而工期较长、投资较大的工程,则采用全程审计的模式相对更好。跟踪审计重点内容的确定确定了机电安装工程审计模式之后,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阶段,以促进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审计力量,抓好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跟踪审计费用的确定跟踪审计部门的设定,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建设单位内部人员组成,二是委托独立的中介机构组成审计部门对于特定的工程进行审计。

在建设单位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常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执行跟踪审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于跟踪审计的费用加以合理的确定。合理的确定和支付跟踪审计费用,是调动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审计的质量的关键。目前,在国内尚无统一的跟踪审计的费用收取标准,不过在沿海地区,江浙沪一带已近各自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工程造价服务的相关标准,比如浙江省于2009年出台的《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基准收费标准》等。跟踪审计的费用标准可以在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以改变。由于跟踪审计的时间长,内容多,因此往往费用也要高于工程造价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以及以往的经验,确定机电安装工程中跟踪审计的费用标准,确保给出的费用标准可以有效的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跟踪审计工作有效进行。

作者:徐大军 单位:江苏兴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篇6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研究将其

分为阶段性跟踪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两大主要部分,然后再就各

个部分划分为不同的研究领域进行论述。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文献综述

1. 阶段性跟踪审计研究

(1)项目决策阶段的审计研究。2004 年,Thompson 指出,准

确的审计跟踪可以有效判别关键决策的正确性。Thompson 把至关

重要的决策因素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必须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成

功保障;二是明确合同的目的是要得到期望回报。对于政府投资项

目合同来说,经审计后,决策要在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

(2)招投标阶段的审计研究。Merna 仔细分析了投标单位资格

预审的方法和不同的指标评标程序,得出一些具体建议。Madan 从

承包商角度出发对投标价格决策支持系统进行了论述。Williams 论

述了低价投标价与最后结算造价的关系。我国王善举(2011)探讨

了跟踪审计中审核招标文件的重要性及其审核要点。

(3)合同签订阶段的审计研究。1991 年,Rice 分析指出,要

想尽量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前,对合同条款进

行全面计算。只有审计人员在合同谈判或签订过程全程参与,才能

及时告知领导者哪些事情将会发生,怎样有效避免。

(4)施工阶段的审计研究。上世纪80 年代初,工程造价严

重超支和工期严重拖延的问题引起了相关各方的关注。1983 年,

Pomeranz 指出采用预先审计的方法有效控制进度和造价。预先审

计需要有各学科的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参与,需要一批具有各相

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型人才,从而保证承包商、建筑师、工程师、供

应商和业主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2002 年,Jergeas 分析了

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施工的效率,研究了项目施工效率低的原因,从

而提出了一套工程效率测算和审计的方法。我国朱群(2007)针对

施工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大这一现象,对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的跟

踪审计进行了分析。仇圣光、罗路(2011)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跟

踪审计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重要关注点和审计方法。

王伟明(2011)从国家审计机关的角度出发,以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为审计时点,以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签证、工程变更及工程费用

索赔审计四个方面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跟踪审计的重点。

2. 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早在1975 年, William 就提出了持续审计( Continuous Audit,

CA) 这个概念。2002 年AICPA 的审计委员会( ASB) 主席Jim

Garson 公开声明将对CA 进行全面研究,至今这一研究还在进行中。

Flowerday(2006) 认为,持续审计的主要优点是能利用智能软件

工具系统地、持续地测试交易过程。O'Reilly、Alles 等都通过实证

分析证实了CA 的重要作用。Koskivaara(2006)把信息技术在审

计中的应用分成5 个阶段:1)主要使用一些标准应用软件;2)使

用一些外部数据库、电子邮件、图形等;3)使用一些审计数据库、

审计软件;4)开始使用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用于持续审计

的特殊软件;5)把一些先进方法用于审计软件中,这些软件可用

来完成对被审计系统的预测和持续监控。

当前我国审计研究界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有以下几

种观点:

(1)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根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和管理要求不同,采用

松散型(点式)或紧密型(线式)方式;刘芳、王银根(2009)提

出工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关键环节选择包括设计环节、招投标环节、

施工环节、结算阶段、项目的后评价阶段;周琪(2010)指出跟踪

审计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式:1)定期审计,将建设全过程划分为

若干阶段进行审计或者分期实施跟踪审计、2)定点审计,将建设

项目确定若干重点环节进行跟踪审计、3)驻场审计,审计组派出

审计人员进驻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张永欣、

刘超惠、李丁(2010)指出跟踪审计可以采取1)全程介入法、2)

适时介入法、3)重点介入法;单国锋(2011)指出跟踪审计模式有1)

全过程派人进驻现场方式、2)定点定期派人进驻现场方式、3) 送

达和抽查方式;

( 2)从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来讲,曹慧明(2006)指出 :以绩

效审计为主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与以合规审计为主的竣工决算审计相

比有以下特点,1)审计介入时间和审计次数不同、2)审计方式方

法不同、3)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同、4)审计所起的作用不同;杨凡

(2007)、万瑞(2010)指出跟踪审计的特征有1)从静态向动态转

化、2)从事后审计向与事前、事中相结合审计转变、3)减少时耗,

提高工效、4)审计风险降低;姜玉玺、盛爱军(2011)指出跟踪

审计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1)“全过程”、2)“及时”、3)“多元化”;

柯其枝(2011)指出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广泛性、全面性、

过程性的自然特性。

(3)对于跟踪审计的重点内容方面,周和生(2006)指出建设

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

施工、竣工结(决) 算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及参与单位的相关

经济行为;杨凡(2007)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包括1)招

标文件和施工合同审核、2)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审核3)设备、

材料采购审核、4)工程款进度款审核5)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和财

务决算审计;张永欣、刘超惠、李丁(2010)、姜玉玺、盛爱军(2011)

指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包括1)项目前期阶段跟踪审计、2)项目

实施阶段跟踪审计、3)项目竣工决算阶段跟踪审计;柯其枝(2011)

指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种将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

相结合的审计模式,主要包括投资决策审计、设计审计、招标投标

阶段审计、施工阶段审计、竣工决算审计。

(4)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风险防范方面,刘敏(2009)、

周占伟(2011)提出跟踪审计风险的成因包括1)审计机关介入建

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2)审计人员自身因素和职业判断导致的审

计风险、3)工程价款结算审计风险、4)审计依据不足,审计实践

被动;黄俊(2010)对跟踪审计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并分

析其影响路径;戴健(2011)指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风

险为1)跟踪审计的环境风险、2)跟踪审计的管理风险、3)跟踪

审计的机制风险;吴岳(2011)指出审计风险防控始终是审计工作

的生命线,各级审计机关和全部参审人员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与风险意识,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高标准、

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审计工作任务,切实发挥跟踪审计的“免疫系

统”功能。

综上,国外关于跟踪审计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

丰富,研究内容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其高质量学术研究,在研究

方法、研究主题和切入视角等方面对我国的后续研究具有广泛的借

鉴意义,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成果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结论,关

于跟踪审计的成本效益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

跟踪审计的研究分析,分别从跟踪审计的特点、内容、风险防范等

不同角度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体现出我国政府投资项目

篇7

在我国,对于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起步于1983 年,主要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早期的审计内容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随着审计实务的发展,现在正逐步向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发展,审计方式上越来越强调跟踪审计。2005 年9 月至2009 年3 月审计署对北京奥组委财务收支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工作,帮助北京奥组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管理,查找问题,提高效率和效益,取得显著效果,积累了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经验。审计署2008 至2012 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正逐步成为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国家投资项目审计的主要方式。

在跟踪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目前较为认同的观点是,跟踪审计是指将建设全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或期间,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及时对各阶段或期间的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并及时作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完善建设工作,使建设实施得以规范、有序、有效运行,取得最佳的效益。然而,跟踪审计的理论多是审计实务的总结,论述的重点一般在于跟踪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审计内容、介入时点、审计风险、实现路径等,或结合某种类型的建设项目进行分析。而审计的内容、介入时点、风险和路径等主要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进行跟踪审计,目前尚未见到对跟踪审计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报道,难以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成果,制约了跟踪审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归纳总结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分析审计模式及适用范围,对推广跟踪审计、发挥审计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二、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

本文的国家投资项目是指建设资金仅来源于或主要来源于预算资金的项目。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投资项目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1. 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周期长。国家投资项目一般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重点或公益性项目,例如奥运项目、三峡工程、京沪高铁、主要高速公路等属于大型重点项目;而公立学校、医院、社区公共服务、城市市政工程等属于公益性项目。大型重点项目就其项目的性质来说一般也是公益性项目,也有经营性项目,通常因特殊需要而建设,设计复杂,建设规模较大,单体项目较多,建设周期长,需分期进行建设,项目改动较多,影响较大。

2. 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在单一投资主体模式下,政府资金在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中占有绝对优势,政府资金投入的主要方式主要有两种:财政投入和国债投入,其中财政投入主要来源于各地方税收收入、上级财政拨款和外部借款等。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和深化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项目投资领域正初步建立并形成投资主体、资金来源、投融资方式等多元化的新格局。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单一化的投资主体无法满足市场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的必然结果。投资主体多元化能有效解决经营管理的效率问题,使不同能力和背景的人力资源各尽所能。同时,也有利于不同投资主体构筑一个优势互补的创新利益体,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自主创新的速度和效益。目前,一些大型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除财政和国债投入外,还包括银行贷款、外商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社会融资等等。投资主体多元化也使审计主体趋于多元化,给跟踪审计带来了新的要求。

3. 项目管理较为规范,内部控制较为完善。1996 年原国家计委制定《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计建设[1996]673 号),要求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之后,各省市相继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必须组建项目法人,推行项目代建制。组建的项目法人或采用代建制管理的项目,改变了项目指挥部效率低下、职责不清、专业水平不高等缺点,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随着项目法人制的不断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臻完善,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方面的控制也不断加强,通过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将部分审计监督贯穿于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提高了政府审计的效率。

国家投资项目的特点给政府审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项目规模较大、技术复杂、周期长要求政府审计应该采用事中审计的方式,这对审计资源配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致使审计主体多元化,审计分工和界定成为各审计主体发挥审计功能的制约因素;项目管理较为规范,内部控制较为完善,一方面给审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缩小了审计范围,另一方面,如果项目法人有舞弊倾向,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反而会麻痹政府审计人员,干扰问题的发现。因此,有效整合审计资源,采用合理的审计模式,组织审计资源,发挥各审计主体在大型国家投资项目中的作用,对保障国家投资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三、国家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模式

跟踪审计模式就是在进行跟踪审计时,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审计实施单位应采用何种模式组织审计资源,确定审计重点,进行审计实施。显然跟踪审计模式的组织和构建应结合国家投资项目出现的新形势和特点。本文将总结和构建三种跟踪审计模式,并分析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 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间歇式跟踪审计模式就是指实施跟踪审计时,不完全是实时审计、同步审计,而是跟踪项目建设的各关键点的执行情况,其实质是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从形式上来看,间歇式跟踪审计具有跟踪审计的特点,是与项目实施同时进行,但就各阶段而言,一般是各阶段建设实施后,审计部门对实施的效果进行审查,如果不符合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则提出整改意见,要求相关部门整改,调整项目阶段性偏差,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间歇式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各阶段完成情况的审计监督和评价,其审计职能主要体现为监督和评价。此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审计资源,间歇式跟踪审计不需要驻现场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可以同时监督多个项目;各阶段审计持续时间短,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干扰较小;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接触较少,审计的独立性较高。其缺点是,不能实时监控,同步审计,是阶段性的事后审计。

间歇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含内部审计外包给社会审计)。这种审计模式可以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有限的审计人员充分地利用起来,只要方案合理,也可以对建设项目基本形成全过程的监控,对项目中潜在的舞弊行为形成威慑。审计的内容和介入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的情况,合理选择,并非越早开展越好,越深入越好,而是以最大程度提高审计效率为目的,在节约审计资源的同时,全面地监督项目的建设。

根据间歇式跟踪审计的特点,其一般适用于建设周期长、阶段划分明显、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的大、中型国家投资项目。此类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国家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机构现有审计力量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实时或同步审计。审计机关可以利用项目进度计划,准确地把握控制点的时间,在阶段搭接时段进行审计,控制阶段性偏差。项目管理和内部控制较为完善,项目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方面的资料较为完整,各阶段发生的事件均有记录,便于审计人员查找证据,也就没有必要全程实时跟踪。

间歇式跟踪审计实施可根据情况确定审计次数,对于项目十分复杂的可在各阶段结束后进行一次审计,对于较为复杂项目可以适当加密审计监督频率。一般情况下,在决定阶段的可审计1~2 次,审计控制点是: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通常仅需监督可行性研究的过程是否科学、合规,评价项目建设方有无瞒报、虚报,弄虚作假的行为,立项的程序是否合规;在设计阶段可审计1 次,审计控制点是:设计方案、设计概算,监督设计方案的形成是否科学,评价审计概算的合理性;在项目实施阶段的审计控制点是:招标投标、采购合同、强制性检查项目的实施、隐蔽工程、工程结算,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多次开展审计,也可以有重点的分项监督,例如在合同大量签订时期仅审查合同签订情况,招投标集中时期仅审查招投标执行情况等;在竣工阶段,是周期较长的一次审计,审计的重点主要是:竣工验收、竣工决算,监督竣工验收的程序,审查竣工决算;交付使用阶段,审计的重点转向经营效益审计,监督项目完成既定目标,审计次数可根据需要确定。

2.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连续式跟踪审计就是指审计人员全过程实时跟踪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实时地评价、鉴证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出具审计建议,协助项目管理部门完成项目计划目标。就项目而言,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结合。就审计实施的过程来看,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典型的事中审计,也就是审计人员作为项目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全程参与了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审计意见,调整项目偏差,使项目因偏差造成的损失趋于最小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作用。

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的职能主要是鉴证和评价。其优点是问题发现及时,审计对按计划实现项目目标的作用较大,体现了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免疫功能。同时存在,审计人员连续跟踪,审计资源占用较多;跟踪审计成为现场职能部门,介入项目管理较多,对项目管理的影响较大;审计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长期共处,审计独立性较弱等不足之处。

连续式跟踪审计的实施主体主要是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开展项目的连续式跟踪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项目建设单位的内部审计通常情况下是进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当有项目建设时,建设单位将自己的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于建设项目实施连续式跟踪审计。审计实务中,大量的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聘请工程造价事务所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虽然从形式上是社会审计,但其实质是内部审计的外包业务。国有上市公司的建设项目一般采用社会审计进行连续式跟踪。社会审计适于参与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事务所审计人员较专业、较容易招聘和组织,审计成本较低,可以使人员固定配备到项目。对于内部审计而言,虽然审计人员较少,但是对应的审计项目也较少,也可以有效地组织审计力量。而政府审计则不同,政府审计人员通常是公务员,有严格的招考程序,难以根据需要增减人员,因此,政府审计不适合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的模式。

连续式跟踪审计是完全意义上的实时审计、同步审计,但因其占用的审计资源较多,一般适用于周期短、难以准确划分建设阶段、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项目实施环境复杂、可追溯性不强的中小型国家投资项目。项目周期短,审计人员的占用时间较短,便于组织调配。难以准确区划建设阶段,则难以开展间歇式跟踪审计,需要连续进行审计监督。工程技术复杂、变更较多,要求随时对变更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确认,此时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可以及时地对变更内容进行鉴证,避免大量变更导致项目成本偏差过大。项目实施环境如果较为复杂,且后期难以追溯发生事件的真实性,如抢险救灾项目,就应采用连续式跟踪审计方式,避免违规套取国家投资的行为发生。

连续式审计最大的优点是全程实时进行审计评价与鉴证,但也存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弊端,处理不当会形成审计人员参与项目的管理局面。例如通常情况下,项目部要求审计人员在工程结算款支付凭证中签字,并作为结算款支付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做法是将审计人员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技术人员来看待,显然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连续式跟踪审计时应注意避免上述问题,而应采取独立的审计行文,仅对工程结算款进行鉴证,而不出具同意支付的意见。

3.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是一种组合式的审计模式,将建设项目决策、设计、实施、竣工、交付使用等各阶段的事后审计,与各阶段期间的连续跟踪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的优势,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可以提供监督、评价和鉴证三大服务,将政府审计的间歇式审计监督和评价,与内部审计或社会审计的连续式审计评价和鉴证相结合,既考虑到节约政府审计资源的问题,同时顾及实时处理问题的需要,适用于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是政府审计监督审查的重点,是民众关注的热点,例如奥运项目、四万亿投资项目等等,然而政府审计资源难以满足对各项目进行连续式跟踪审计,如果仅采用间歇式跟踪审计,显然不能准确地把握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这时就需要内部或社会连续式跟踪审计作为补充。政府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执行情况监督和评价,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更偏重于对项目事件的鉴证,政府审计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其关心的关键问题要求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连续跟踪,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提供的鉴证资料,政府审计可以采信并作为审计证据。

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具备了间歇式和连续式跟踪审计的优点,取长补短,具有较好的审计效果,但是该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审计资源耗费较多,会形成重复审计监督。因此,目前仅对项目建设周期长,项目各阶段清晰,各单项工程交错进行、配合紧密,工程技术及外部环境复杂,设计不成熟、过程中变更较多,项目总体目标明确,需要大量建设方配合,而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特大型国家投资项目才宜采用。

审计组织实施时,应由政府审计部门统一部署,制定总体的审计方案,指导各项目单位连续式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合理分配审计资源,界定审计重点,避免重复审计。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满足各投资主体对项目执行信息的需要,间歇连续式跟踪审计模式将成为今后跟踪审计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

篇8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2-0031-01

0 引 言

工程项目涉及诸多领域,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繁琐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也较为复杂。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不但要审计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合法,还要审计投资安排是否符合相关产业政策;不但要审计工程项目的合理性,还要审计工程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财经法纪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所以,工程项目审计人员需要在掌握财务、审计、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工程管理、预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跟踪审计标准,以提高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水平。

1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分析

1.1 跟踪审计标准的内涵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指的是对工程审计客体,如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在从事工程相关工作中的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跟踪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审计客体行为进行评价的基准。通常而言,工程审计客体的行为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工程审计人员的检查与评价。为了确保审计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工程审计人员在评价工程审计客体行为时,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工程审计客体的具体行为和审计标准之间的差别,合理评价工程审计客体的行为。如果没有跟踪审计标准,就难以确保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中,需要审计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内部控制、招标投标、概预算、材料及设备采购、工程财务、工程竣工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内部控制、招标投标、概预算、材料及设备采购、工程财务、工程竣工等方面的有关规定规范,共同构成了跟踪审计标准。

1.2 跟踪审计标准的功能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主要具有3个方面的功能。①为规范审计客体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规范审计主体行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确立了一套科学的审计行为模式,对审计主体行为进行合理指导,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公正性。②充当工程项目审计控制的手段。工程项目审计标准反映了对被审计单位的要求与期望,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被审计单位行为的直接依据。对被审计单位而言,跟踪审计标准是一种监督力量,督促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标准不断地调整自身行为,以符合工程项目审计的既定标准,通过相关审查。③降低工程项目审计成本。跟踪审计标准不但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审计指导依据,使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加有效,还对被审计单位提出了规范化的操作要求,促使被审计单位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从而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成本。

1.3 跟踪审计标准的特点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约束性、明晰性以及可靠性等特点。可操作性是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能够用于具体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能够根据审计标准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工程审计跟踪标准在客观上对被审计单位提出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约束了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的行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易于理解,没有歧义,在审计工作中能够被准确地运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标准是审计法律法规的客观体现,在实际运用中不因人为因素而改变。

2 跟踪审计标准的具体运用

2.1 内部控制在跟踪审计中的运用

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中,内部控制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首先,审计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在跟踪审计中,根据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规定,审阅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全部制度文件,评估其是否存在重大漏洞,是否存在需要建立却未建立的控制制度,以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完备、严密、健全。其次,在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违反既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行为。

2.2 概预算在跟踪审计中的运用

工程项目概预算,是根据相关图纸、设备规格表、各种收费标准、概预算指标以及说明书等资料测算出的工程项目投资额。概预算是确定与控制项目投资、衡量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考核工程建设成本、编制投资计划、签订施工合同以及控制施工图等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中,需要审查概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应当根据概算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概算定额、概算指标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在对概算的构成是否合法、正确进行审查时,应当根据概算的有关规定,分析工程量是否按照既定的概算指标与概算定额进行计算,分析工具、材料、设备等的购置费估价是否准确,分析运杂费等费用的计算是否合理。在审查工程费时,应当根据预算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预算单价套用定额与工程量计算是否合理;在审查工程间接费时,应当根据预算的有关规定,分析判断工程间接费的费用率和计算基础的确定是否合理。

2.3 会计准则在跟踪审计中的运用

篇9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施工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避免事后发生争议。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定工程造价,避免了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进度拨款失控,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审计后期工作量。最后,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业务量大,并且带有很大的咨询性、服务性。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将盲目扩资、超投资计划、超预算等现象消灭在事前。

二、当前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明确,无法合理地界定造价咨询单位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跟踪审计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但由于这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仍然属于一个新生事物,而业主对跟踪审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认识,错误地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

(1)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

(2)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而对工作内容却以跟踪审计四个字代替,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跟踪审计具体内容、人数、跟踪审计方法等详细明确的约定。

2、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中介机构的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不完善的。例如,我们发现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目的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在控制工程成本时,不但要考虑建设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还要考虑竣工验收后项目的运营成本,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4、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5、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为了获取业主的青睐和委托,大部分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投标书做的非常漂亮,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也作了比较多的明确的承诺,而业主在招标结束后,一般仅仅根据标书的报价签订审计收费,就把标书扔在旁边,却不注重投标书中中介机构的承诺是否兑现,就是发生的纠纷,也基本根据跟踪审计合同解决问题,此时,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三、做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篇10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放的省份,多项经济指标在全国靠后,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除历史原因和地里位置外,就是人的因素,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成了当误之急,重中之中,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主要依靠教育,教育的重任在大学。目前贵州的大学大多存在硬件设施差,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这一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省政府给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政府无偿划拨土地、贴息及投入市政设施等一系列措施,贵州部分高校从扩大教学规模的实际出发,也都纷纷投入了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的洪流中。高校新校区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建设,它通常都要有这样的特点:满足每年九月份投入使用,因此通常都会要求新校区的所有工程必须在每年的八月底交付。鉴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点加之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紧张及需求量大,而高校自身审计力量又相对薄弱等特点,为防止“房子修起来了,而干部倒下了”的情况发生,由贵州省教育厅招标委托了审计实力相对较强的多家社会审计单位对大学城的建设进行跟踪审计,借助社会审计的专业力量来完成对新校区建设的审计监督。

1、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不同学校在新校区建设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跟踪审计中,由于自身内部审计力量不同,对社会跟踪审计单位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其跟踪审计工作范围、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但基本目的相同:一是节约投资,控制工程造价;二是加强监督,打造“廉政工程”、“阳光工程”;三是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就我校而言,委托跟踪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文件的编制、拦标价的审核、现场收方、进度审核、材料的询价、结算审核以及对一些争议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通过拦标价的审核对整个工程预期投资额度进行把关;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查看,参与隐蔽工程收方和现场签证,收集掌握第一手的施工现场资料,为及时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意见奠定基础;通过材料市场的调研,为校方核实材料质量价格提供参考;通过结算审核,严格把关工程造价,为高校节省投资。

2、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规章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目前虽然所有进入大学城的高校都委托了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也有一套跟踪审计的操作流程和办法,但还未建立一套规范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没有系统地上升到高校审计规范。也就是说,跟踪审计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2)权责不明。建设工程项目采取委托全过程跟踪审计就会牵涉到施工方、监理方、甲方现场代表、跟踪审计方、校方内部审计人员等多方面的部门和人员,关系比较复杂,因而通常也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出台相关各方职责权限规章制度的高校,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进行跟踪审计初衷大多数是为了对工程建设提供更多专业意见和建议,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建成高标准的新校区。但实际上,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监理或是甲方现场代表对于社会跟踪审计这个新生事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通常在面对多方参与的现场收方过程中,对自身的责权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是为了推脱责任。具体表现在收方过程中以社会跟踪审计单位为主导,监理和业主方现场代表及内部审计人员因为有了跟踪审计单位的介入而不能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或者把问题都直接推到社会跟踪审计,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职责。

3)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体现。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社会跟踪审计也必须体现其独立性,并且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首位。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社会跟踪审计单位派出跟踪审计人员到现场查看、收集资料,并将其建议和意见直接反馈到高校审计组,由高校审计组及时向高校工程建设指挥部反馈审计意见。而在工程建设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社会跟踪审计单位只能提供专业建议和参考。另外,跟踪审计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因为校方领导或机构的意见和建议而不得不在工程变更、款项支付、造价控制等方面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不能完全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4)跟踪审计的收费问题

跟踪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人员严格细致的审计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促使相关管理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工作做得越好,过程问题解决得越多,最后竣工决算时审减收费就越少,比如: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变更,由于施工方要按照工程变更的要求完善相关手续之后才能够施工,而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也疏于管理,抱着少签字、少负责的思想,能拖就拖,这时作为跟踪审计的单位,其职责要求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并且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而这样一来,最后竣工结算时,本来可能因此出现的审减额,将不复存在了,自然,对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社会审计单位来说,肯定愿意在跟踪过程中只记录问题而不指出问题。

3、针对委托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思考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委托跟踪审计的开展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高校新校区建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委托跟踪审计也应该符合高校特色。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得到改善:

1)建立健全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将跟踪审计的相关制度加以规范,职责权限通过制度加以界定,制定出符合高校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的跟踪审计办法,并针对具体的工程精心组织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做到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2)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

高校需建立健全高校委托跟踪审计实施办法,明确跟踪审计实施的程序和各方的权责,让委托跟踪审计做到有法可依,各方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共同促进高校新校区建设委托跟踪审计顺利高效开展。

3)加强沟通交流,改善工作环境。

高校审计组应积极与高校工程建设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架设高校领导、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人员与跟踪审计单位的桥梁,增加他们对跟踪审计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为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跟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实施中得以体现。

4)改革审计收费方法

社会审计的收费为两部分:一是基本收费;二是效益收费。对于基本收费由大学城业主方的主管部门,在进入大学城的所有跟踪审计单位之间交叉选取竣工结算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单位的审计项目进行复审,当复审审减金额大于原跟踪审减金额的一定比例,需对跟踪审计单位进行处罚。基于这样的规定,笔者认为:基本收费=按该项目送审金额价款×约定比例-(复审审减金额-跟踪审计审减金额)×约定比例;对于效益收费,将效益收费改为奖励收费,可考虑在工程开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两阶段增设过程跟踪审计奖;根据审计单位指出问题的多少、重要性、金额的大小予以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李季玲.高校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8):2062207.

篇11

跟踪审计是单位内审部门联合外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价,使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得到不断完善,促进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经济效益和增值目标得以实现。审计工作以建设资金的流向为主线,通过对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结算的资金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督,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投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竣工结算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等。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竣工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在2015年以前我国基本上采用这种审计方式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监督。其主要缺陷是审计介入时点滞后、介入形式被动、审计范围过窄,审计人员难以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在结算审计过程中难以避免与施工方发生争执和经济纠纷。跟踪审计则由事后结算审计向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进行延伸,这种审计方式更关注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潘萍(2008)、董林(2014)在研究中发现,与前两种传统的审计方式相比,跟踪审计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一是由被动的静态控制向主动的动态监督管控转变;二是从事后的造价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审计监督转变;三是更注重协调审计、施工、监理三方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2.跟踪审计的模式 

周原(2008)依据介入时点不同,将跟踪审计分为全程介入式、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三种模式。全程介入跟踪审计,即从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交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审计工作,不仅涉及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经济管理、工程施工技术、财务管理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适时介入跟踪审计,即选择项目建设活动中的适当时段进行跟踪审计,要求选好介入点,抓住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需要选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控制点来进行审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事先了解项目建设的全貌,找出潜在的风险点以及应该关注的重点环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全程介入式跟踪审计一般只应用于投资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适时介入式和重点介入式跟踪审计则对中、小型建设项目和改扩建项目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周原(2008)经过研究,提出按照参与程度可以将跟踪审计分为管理型和建议型两种模式。管理型跟踪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到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施工方必须依照审计建议予以纠正,周原认为,管理型跟踪审计是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即审计人员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过程中,实时对项目的建设活动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但提出的建议仅供施工方和监理方参考,跟踪审计人员不能干预施工过程。周原认为,就目前的审计环境来看,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以建议型跟踪审计模式为主。 

李会山等(2013)依据审计主体不同,提出跟踪审计可以分为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三种模式。内审部门独立跟踪审计,即单独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其适用于小型零星和造价较低的建设项目;社会中介机构独立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独立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一般适用于所有的建设项目;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跟踪审计,即由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联合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其适用于投资规模重大的建设项目。 

二、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兴起与发展 

跟踪审计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国家。以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机关开始兴起“跟踪审计”(Follow-upAudit),其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事前建设计划审计以及投资绩效审计两个部分。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审计技术的发展和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审计报告使用者对传统审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越来越不满意,“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ing,CA)模式應运而生,旨在增强审计工作查错纠弊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我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提出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实施跟踪审计。2003年,国家审计署了《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准则》,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或者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的建设项目,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对项目从前期立项到竣工使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2006年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首次将由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决算纳入了审计监督的职责范围,随后,各部委也相应对行业内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出了指导意见。2009年4月,国家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对部属(管)各医疗机构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内容、方法提出了要求。2010年12月,国家审计署又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规定》,明确规定要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涉及公共利益和民生的建设项目,要有重点地对其建设过程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至此,我国建设项目审计开始由事后的静态审计监督逐步向事中、事前的动态审计监督转变。

        我国公立医院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应用的早期探索,大多局限于公立医院内审机构对项目的施工过程开展跟踪审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巴志强等(2006)认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前移,通过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建设资金的流失。武汉协和医院任红路(2007)结合跟踪审计实践经验认为,跟踪审计的职能有工程造价签证、监督与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等,并提出了医院跟踪审计的实施模式。杜晓霞(2005)认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行内审、外审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是提高跟踪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2008年,河北省中医院、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等公立医院也开始尝试将跟踪审计应用到建设项目管理中,通过招标形式选择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公立医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建设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各公立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具有工程内容复杂、造价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专业技术性强、建设过程中调整变化多等特点,目前,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旨在有效地控制建设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公立医院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认为跟踪审计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具有以下优越性:一是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管理,能更好地控制和节约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二是跟踪审计的前期介入,可以有效地控制建设材料和大型设备采购成本;三是实施跟踪审计,有助于审计部门和医院项目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建设环节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和监理各方增强责任意识,重视项目管理,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管理质量的监控力度;四是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制度,可以遏制和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客观上促进了公立医院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廉政建设;五是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可以降低建设资金的投资风险。 

在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跟踪审计只重视核实工程造价,忽视了跟蹤审计还具有监督评价和咨询建议作用;二是跟踪审计的深度难以把握,容易偏离审计目标;三是跟踪审计的介入时点比较模糊,审计人员难以把握具体的介入时点进行跟踪审计,导致跟踪审计的效果不明显;四是跟踪审计相关的制度和流程设计不够完善,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处于被动局面;五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审计取费标准未予规范,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六是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程专业审计人员严重不足,影响跟踪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的实施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有积极的作用,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善跟踪审计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公立医院跟踪审计的质量。基于公立医院的建设项目管理复杂,项目建设过程中不确定的因素众多。因此,公立医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还有待完善,如: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规范跟踪审计流程,建立质量控制考核评估的奖惩机制,加强对委托跟踪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的控制,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在公立医院建设项目中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根源.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及风险规避的跟踪审计研究.科技信息,2011(8). 

2.毕秀玲.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相关问题控析.中国内部审计,2010(1). 

3.庄爱祥.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5). 

4.相炎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研究.建筑设计管理,2016(5). 

5.潘萍.论全过程跟踪审计与全过程造价控制.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6.董林.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管理观察,2014(2). 

7.周原.建设工程跟踪审计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6). 

8.李会山等.浅谈医院基建修缮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卫生经济研究.2013(6). 

9.俞英.加强对重大工程实施的跟踪审计.上海综合经济,1996(7). 

10.巴志强,姚月,郭锡斌.医院基本建设中审计工作的重点.中国卫生经济,2006(2). 

11.任红路.医院基建项目审计模式选择.财会月刊,2007(12). 

12.杜晓霞.谈医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管理.现代医院,2005(7). 

13.柴隆.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探索及应用.会计之友,2011(9). 

14.李明竹.全过程跟踪审计在医院建设项目中的实际应用.商业会计,2013(22). 

15.杨敏霞.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和探讨.山西财税,2015(4). 

篇12

《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项目要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跟踪审计已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奥运场馆建设审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跟踪审计改变了以往事后审计“秋后算账”的滞后性和间接性,它要求审计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到工作中去,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能够更好地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然而,由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政策性强,如何既能较好地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又能全面履行审计的监督职能,降低审计风险,确实是一个新课题。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实践,认为跟踪审计过程中,应着重把握以下问题:

一、确定合理的审计目标

跟踪审计是国家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的众多监督方式中的一种,审计不是万能的,它同其他的国家和社会监督一样,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要实现好审计的监督功能,事先必须有着非常明确的、恰当的目的或目标,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耗费大量的劳力、物力,最后却无功而返。实际上,跟踪审计因为时间长、审计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往往容易产生审计定位的偏离,从而使审计工作迷失方向。如在跟踪审计中不是从第三方独立的角度来实施审计,而是从建设部门的角度来参与和评价审计事项,甚至与监理、建设主管部门等职责交叉、重复等,就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或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过分注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绩效情况等的审查,忽视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从而会影响跟踪审计总目标的实现。

所以,要全面审计职责,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就要在搞好审前调查、做好审计计划、把握好审计重点、明确审计目的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规模、重要性、建设周期、力量投入等因素来划分跟踪审计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规避审计风险,实现预期的审计目标。当前跟踪审计目标和重点,应围绕评价公共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开展工作,探索各种投资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新路子和新方法,而跟踪审计全过程参与项目建设,全面了解项目决策和实施情况,及时实施监督和制约,避免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能及时发挥效益审计的“效益”,以签证为基础(起点),以评价为中心(节点),以监督为归宿(终点),从而使审计各项职能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二、审计监督不能越位参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往往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控制环节,审计人员频繁地介入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履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和改进工作。而且在主管领导主持的这些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专项会议上,往往要求审计部门参加,并且还要在领导拍板的会议决定事项上签字认可。由于项目管理和审计的工作范围、要求不尽相同,虽然项目顺利推进了,站在审计的角度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既然当初审计己签字认可了,再查出、揭示问题,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耳光,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因此,跟踪审计模式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侵入项目管理者的职责范围,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反而使监督的作用弱化,从审计独立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不恰当的。由于介入了项目管理,会产生利益冲突,因而客观性受损,审计风险加大。

因此,在任何环节要把坚持审计的独立性放在重中之重,审计监督都不能替代项目管理。尤其是跟踪审计人员,有时长驻施工现场,但不能成为“万金油”、“挡箭牌”,只能作为审计部门的信息员,收集到情况直接反馈到审计机关研究处理,由审计组对有关问题进行评价和定性,及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审计意见,及时整改。也就是说,审计人员的职责不能混同于普通项目管理人员职责。比如有一些建设单位提出要求,请审计部门帮助编制标底之类,或要求审计施工单位的月报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或有一些具体的事情请审计“拍板”等,这些已超出了审计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或审计机关不宜答应或发表意见。在跟踪审计工作中,应把握好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偏离定位成为管理者。

三、正确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和谐关系

跟踪审计只是一种“过程监督”,审计机关和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利益博弈原因,在跟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对多”的局面,如果在跟踪过程中配合或处理不好,容易引起项目参建的抵触情绪,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现象,使跟踪审计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如果审计人员受审计就是找问题的职业思维定势影响,不是辩证地、发展地而是机械地、教条地看待和处理身边的人和事,审计与被审计的双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更深的矛盾,恶化审计环境,加大审计风险。

应该指出的是,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和审计的大目标是一致的,前者是基建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后者是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服务者。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审计关系,才能使两者有效配合,才能提高跟踪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偏差,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审计是作为第三者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不是建设项目负责人,更不是监工,审计机关不是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工作的监督职能,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运行的目标。在跟踪审计中发现问题,除发现重大违规违纪线索需要移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外,应及时与项目建设单位取得联系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而不应直接干涉相关建设单位的工作。审计人员要建立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和谐的审计关系,首先,坚持依法办事,提高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公正意识、法纪意识,体现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与项目进展之间的关系,在坚持原则不动摇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风险管理,重大问题的定性和处理要在内部形成共识,要通过充分的沟通、协调和意见交换,使问题得到依法处理;最后,对于项目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问题,要加强分析研究,及时反映情况,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四、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控制点和介入深度

目前,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跟踪审计应综合考虑被审计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审计资源和审计成本等多方面要素后研究确定审计介入的时间点和介入深度,要把全天候地跟踪变为“重点关键环节”的跟踪,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同时使审计能够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保证它应有的连续性。此外,在审计过程中,要体现跟踪的适时性,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要及时跟进。跟踪审计实际上就是跟踪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工作,沿着项目的建设周期这条主轴展开全程审计。建设项目的重点关键环节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前期决策;设计;招标投标;隐蔽工程验收;材料与设备的采购;重大变更;竣工验收;工程财务决算等。抓住了这些关键点,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对关键点的审计跟踪,从而提高了跟踪审计的效率,降低跟踪审计的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个关键环节又要细化审计事项,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例如,在某高速路施工阶段跟踪审计中,审计人员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组成比例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审计经验,将工程量大、隐蔽程度高、事后审计困难的路堤填方工程确定为本次跟踪审计的重点项目之一,并根据路堤填方工程的施工及计量特点,将准确记录路基原地面标高以及填前压实标高明确为路堤填方工程审计的控制点。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恰当选择审计切入时机、合理采用审计方法及辅助工具,提高了审计成效。新晨

五、健全和完善跟踪审计的法规、制度

从跟踪审计的外部法律环境来看,现行的审计法主要是规范的财政经济行业,对于工程建设行业,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比较含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地方或系统有关政府投资审计的规章制度,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没有很好的衔接,就会出现审计时不好把握的现象。如跟踪审计时发现,施工合同结算价款没有按照中标价格确定,跟踪审计人员虽然发现了此事,但找不到法律依据,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如果稍有不逊,就有可能给个人或单位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从审计的内部管理制度来看,跟踪审计是建设项目审计模式的重大创新,不同于一般的审计方式,例如,一般的建设项目审计只需要项目审计结束后出具一份审计报告,而跟踪审计为体现审计的时效性,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出具多份阶段性审计报告,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出台适应跟踪审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准则来规范跟踪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而且跟踪审计中,由于对过程进行了监督,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造成在工程决算阶段审计时,很难出现大的工程结算审减额,影响了项目决算审计成果,审计机关内部应建立衡量跟踪审计成果的更好考核机制,来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为了使跟踪审计能健康运行,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使这一模式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项目服务,必须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要在积极探索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建立、完善一整套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实施办法各项资金跟踪审计的规范程序和操作标准,对审计的原则、重点、内容、风险评估、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组织形式、审计结果公开及运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为审计人员开展跟踪审计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篇13

跟踪审计的组织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以时间属性为主线就其方法论意义展开探讨,以期推动实践的发展。

一、跟踪审计独立性的保持

就一定时间范围内而言,跟踪审计与审计对象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实际工作中,比较容易出现审计人员参与被审计项目或事项的决策、管理或业务办理的情况,而“使审计人员处于审查自己工作成果的地位”,也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要求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减少影响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外部因素以保证审计质量。任何审计都应当遵循独立性原则。不能为了解决审计的滞后性而丧失审计的独立性,发生“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跟踪审计只能是对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合法性、决策程序、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和预期效果等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咨询服务。任何越俎代庖的行为,都是与独立性原则相悖的。当然,如由决策者或管理层承担责任,审计人员提供非审计服务时,可以作为例外,如审计人员在抗震救灾中参加救灾抢险等工作。

跟踪审计应当保持独立性。因此,决策者或者管理层有责任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完善审计监督的制度和机制,确保跟踪审计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二、跟踪审计的立项选择

所有的审计项目都采用跟踪审计方式既不可能,也非必要。这不仅是审计资源的有限性的限制,更是审计对象自身的特点使然。开展跟踪审计应当进行科学选项和立项。一般来说,凡审计对象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整个过程较长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或者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具有“一次性”(即再次发生的日期不确定或不再发生)的特点的,较适宜采用跟踪审计方式。这是因为这类审计对象可能存在如下一种或几种情况:①发生错弊无法纠正,或即使纠正了也无实际意义;②一旦造成损失难以挽回;③当事人在审计对象终结后“各奔东西”,会给事后查证带来相当大的困难;④内部控制不能长期发挥效用。所以,这类审计对象采用跟踪审计方式能充分体现审计的服务宗旨。

适宜选用跟踪审计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一)目标明确、进度可控、终结期可预见的项目。如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专项资金、物资的专项审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等。由于前述原因,这类项目事后审计追溯起来较被动,因而适合进行跟踪审计。

(二)不满足会计核算的“持续经营假设”的企业或经营项目。如果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如合同规定的经营期将满、企业资不抵债而濒临破产清算等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经营将结束,其会计核算的许多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为保护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及员工的利益,可采用跟踪审计方式。

(三)间隔期较长或涉及面广的公共(公益)活动项目,如体育运动会、博览会、文化节、科学探险(考察)等等。这类项目有的是定期举办但问隔期较长可能承办者各不相同;有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仅举办一次。

(四)制度安排或公众要求的项目。如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其实就是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期间的一种跟踪审计。跟踪审计项目的选择和立项,应当进行可行性分析与风险评估。重点考虑审计效果和审计风险等问。

三、跟踪审计切入点的确定

(一)按照时间点来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的切入点,最常见的是平均划分跟踪审计介入的时间问隔,定期开展审计。如对体育彩票的跟踪审计,可以一个季度、半年、一年甚至两年介入一次。时间间隔短的,可以合并出具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时间间隔长的,可以一次出具一份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这种跟踪审计具体方式称为定期跟踪方式。

(二)按照空间点来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切入点,如按照重要资金物资的管理和流向的单位或地点的变更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即资金物资流向哪里,就跟踪到哪里。再如,也可采取和其他审计事项结合进行的方式选择切入点。

(三)按照被审计项目的风险管理点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要求审计人员事先要分析和评估被审计项目的风险点可能出现的时间、环节和地点,并据此安排审计人员提前进场的各个时间,拟定审计方案并随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和修订。还可以采取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根据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

(四)按照阶段性转折点选择和安排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即在被审计项目发展的当前阶段即将结束和下一阶段即将开始的时候切入。这样既可以对被审计项目本阶段的实施情况进行事后审计,又可以对其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方案)进行事前审计。

(五)按照项目中相对独立的业务单元完成点来选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例如,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可按照其工程质量验收环节来选择和确定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质量验收环节的选择又可以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择大小适中的质量验收单位,如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等。再如,还可以按照工程项目进度划拨资金的财务管理及收支环节来选择和确定提前切入点。

跟踪审计切入点的选择和安排,可以采用单一的办法,也可以几种办法综合起来考虑。当然,不能局限于上述几种办法。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线索和关键环节进行选择和确定,如还可按照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图进行选择和确定等等。

四、跟踪审计效果的后评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