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2: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远程通信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在目前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对远程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加以应用能够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抗干扰性更强,确保数据传输具备更为优质的准确性以及高效性。在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的过程当中,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形成十分优质的抗干扰性能,继而有效降低数据的损坏以及传输问题出现的概率。②与计算机之间的融合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这项技术具有十分优质的兼容性。在对其加以应用的时候可以跟各种设备之间实现连接,继而更好的确保通信效果以及质量。③多样性。随着各种现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客户需求呈现出了较大的变化,而为了更好满足客户所呈现的不同需求,可以利用网络通信技术针对每一个客户设置相应的个性化方案。利用这样的方式,让客户选择更加适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方案,供给出更为多样化的服务。
2计算机远程通信较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故障
①网线、网口以及设备连接方面的故障。这种故障通常是因为设备自身问题所导致的,例如计算机跟交换机之间连接位置的网口出现凹陷的情况而致使接触不良,无法对数据信息做出有效传递。②网络故障。这方面故障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使用网络的人数过多、病毒侵入以及运行网址错误等,这些也是远程通信当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使用网络的人数过多将会让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减慢,而病毒侵入将会导致系统瘫痪等情况,运行网址错误会让信息无法进行正常的传输。③传递速度问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最为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较快,不过在大数据环境之下,数据的爆炸式发展将会给信息传递工作形成很大的负担,可能导致信息传输的速度太慢。④用户信息泄露。对网络通信技术加以应用过程为:用户下达相应的指令,然后系统将其转换成为符号,再针对这些符号加以传递,然后通过交换机将信号转化成为能够被识别的指令。而如果存储用户信息的虚拟硬盘受到攻击,就非常可能导致信息的泄露。
3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
3.1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维护
在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当中有问题或者故障出现的时候,通常需要就两个方面进行处理:①强化针对物理层的保养和维护。在对其加以维护的过程当中,先要对通信端口以及网线做出检测,继而结合相应的检测技术,对物理层当中有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做出有效维护,从而确保物理层能够呈现出较好的功能。②针对网络层实施检测,能够证明数据交换机是否处在正常的状态。继而针对路由器以及网卡等做出分析,确保其可以处在稳定的工作状态当中。例如,某企业在应用TCP/IP协议的时候,要对多层系统加以构建,继而结合计算机主机,确保其S2403当中的1-4接口呈现为WLAN A,而5-17端口则呈现为WLAN B,18-24接口呈现为WLAN C,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个端口都可以跟主机之间实现优质连接。为了更好的推动网络通信技术能够得以实施,需要针对物理层以及网络层做出全面的维护。
3.2远程网络通信速度的提升
随着我们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都呈现出了更大的便利,不过在计算机的远程通信技术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通信技术延时或者失真等。为了有效提升网络通信所呈现的速度,应该利用对宽带加以拓展的方法,为计算机的远程网络通信形成了良好的基础,继而有效降低延时问题出现的概率,确保通信质量。而除了对宽带加以拓展之外,还应该结合计算机选择那些更加适合的路由器以及端口,同时设置合理的通信规约,确保网络呈现出更好的通畅性。而在确保基础配置之外,还应该定期针对交换机以及集成器做出检查,确保计算机可以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企业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加以应用的时候,如果有通信速度太慢的情况出现,将会直接导致信息传输速度过低,对企业当中各项工作的开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为了提升对信息加以传输的速度,需要做出细致的检查。企业当中通常会利用到多台计算机同时进行工作,这也就给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召开视频会议的时候,必须要配备更大的宽带,继而确保成像的顺畅。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当中,对计算机远程的网络通信技术加以利用需要积极结合企业所呈现的实际发展需求,逐渐提升企业的网络传输能力,继而更好的满足于企业日常经营以及发展要求,对远程网络通信的相关技术加以更为优质的应用。
3.3构建更为优质的信息传输空间
在大数据时代,针对远程网络通信的相关技术加以革新,最为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对信息传输空间进行构建,让各种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在高质量渠道上的传输。目前所具备的线路类型主要包括电缆、架空线路以及同轴电缆系统等,主要针对通信方式的不同做出具体的设置。企业在发展的进程当中将会产生数量非常庞大的数据信息,而为了确保信息具备较强的安全性,应该强化对于通信技术的应用,参考企业目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利用更加适合的线路。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数据进行传输,在对一些基本设备加以配置的前提之下,应用一些更为先进的设备,实现更深层次的信息化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优质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各行业的发展,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对其做出进一步研究,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以及理念,与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继而为我国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刚,杨林海.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变革分析[J].电子测试,2017(18):61-62+5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Internet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并且现在人们生活、学习与工作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现在人们的需要不断变化,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合现代人们的需要,同时保障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在大数据时代,提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质量,更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保障用户的需求,给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以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优势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更新,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抗干扰性强,计算机远程通信技术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保障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性,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其次有利于与计算机结合,计算机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主要工具,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让计算机与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能更好的兼容,能更加有效保障通信的质量与效果。最后具有多样性特点,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下,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可以给用户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为用户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用户的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改革为用户需求服务。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故障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问题是一种常见问题。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故障主要表现其一是物理层出现问题,物理层出现问题一般是接口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同时也容易被黑客等进行攻击。其二是网络层出现问题,网络层问题一般是路由器出现问题或网络IP地址出现问题,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网络拥塞现象,对网络通信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网络层出现问题还有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这会给网络通信起到阻碍作用,在网络通信要注重网络病毒的防治,减少网络病毒对网络通信的攻击。
2.2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速度问题
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速度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数据在网络上传输视频、图片等都有传输失败的现象,这都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出现问题,多数都是由于网络拥塞现象造成的,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带宽增加的过程中,但每年网络用户大量增加,这给网络通信的速度带来一定问题,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网络通信。
3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革新
3.1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维护
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需要网络设备,网络设备需要进行维护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通信。在维护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每个企业的情况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为了更好地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可以让相关人员每天对机器进行检查,对通信的情况进行评价,每周可以做一次汇报总结,对于出现问题的机器要及时进行检修,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要保障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质量,需要对网络通信设备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同时每台设备最后建立档案,同时每台设备都需要有专人负责,建立一种维修维护责任制。
3.2革新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速度
1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的技术优势
1.1抗干扰能力强
我国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当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依靠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设备等实现了对信号的快速处理和高效传输过程,具有良好的数据交换信号能力。在技术机自身优势的带动下,不仅实现高效传输和大量的信息量的储存过程,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1.2方便与计算机结合
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很轻易的与计算机相互结合起来,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过程,帮助实现对通信系统的信号加强效果,使得整个通信系统更加灵活。不仅如此,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在线路中的通信信号较为简单,只需要简单的线路设计就能满足信号质量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其所应用的线路具有更为简单的要求,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符合大众消费水平。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通信系统更加简便、易于操作,并且具有简单、故障率低等优点,既能提供良好的通信质量又可以有效的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传输效率,深受大众的喜爱。
1.3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成本、提高通信质量和传输效率,同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进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通常被应用在通信领域的各个方面,并且通过将远程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集成线路进行有效的连接过程可以赋予整个电路更多样的选择,更方便对网络电路的调配与控制过程,这就使得远程网络通信具备了多样化的特点。
2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应用
2.1技术应用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区域内的信息共享来实现对终端的操作控制与监督过程,因此在国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网络控制设备越来越普遍的生活中,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家庭数码设备、农业领域、石油开采和水处理技术等多个领域,都已实现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过程,其中主要的功能就是对设备进行远程的开启、关闭、持续工作等操作模式的管理过程。除此以外,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使用可以快速实现对数据的共享分析和位置共享过程,便于人们工作中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通过将数据进行网络技术化,以计算机网络数据的方式来处理数据信息更便于内容的处理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比如,我们在办公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远成网络通信技术的需求就极为迫切,其能够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办公效率,能够让那个我们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并且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予以有效解决。同时,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也让无线通信监督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快捷,能够对计算机中所存储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远成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有效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其工作效率。
2.2应用系统设计
在计算机远程通信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通过自身产业的需求来对远程管理系统进行特定的设计,使得远程计算机通信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产业的不同需求。从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角度来看,产业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对系统的相关软件的接口设计和信息处理数据库的设计两方面,系统软件接口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接口和用户界面进行分别设计从而满足产业需求的计算机控制工鞥,以完成实际的使用需求。而对软件结构的设计过程来讲,利用相关操作系统实现对数据的转换和信息的传输共享过程,保证计算机软件可以按照相应的命令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过程模拟,保证完成产业的设计效果。
2.3应用实际操作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人们的出行、交流等许多软件都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才得以实现。包括我们平时频繁使用的MSN、QQ、微信等软件,都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体现。并且这些平时我们一直使用的社交软件,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了更加全面的功能,如电脑与手机终端的同时登陆、亲人朋友之间的视频、语音聊天、邮件接收与传输等,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人们之间情感的互动过程。因此,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实际早已深入人心,并且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应用发展空间。
3结束语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沟通交流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为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相信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深入研究,计算机远程网络通信技术还将会展现更大的优势,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新时代的信息要求。
2低压集中抄表系统构成
2.1系统构成
系统主要由系统主站、通信网络、集中器、采集器、电能表组成。系统主站主要实现远程抄表、统计分析、数据监测、校时、参数设置、远程停送电等功能。系统主站与集中器之间的通信网络称为“上行信道”,可以用电话线PSTN、GPRS/CDMA、光纤专网等方式实现通信;集中器与采集器或载波表之间的通信网络称为“下行信道”,可以用载波、RS485、短距离无线等方式实现通信。集中器以配电变压器为单位,管理每个配电变压器下的所有二级抄表设备(采集器及载波表)。采集器实现实时采集、运算、记录电能表的数据并处理来自集中器的指令,向上以载波方式与集中器通信,向下以485方式与三级设备(485接口电能表)通信。
2.2采集器
采集器以每个电能表箱为单元,位置处于电表和集中器之间,即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采集器主要有3个功能:采集电表数据(如峰、谷、平不同时段的数据),保存,通过电力载波响应集中器的命令上传数据或向电表下传执行命令。
2.3集中器
集中器安装在各台区配电变压器侧,作为远程抄表系统的抄表核心部分,通过电力线抄读多台安装在低压电力线上的低压设备(一般可以达到1000个低压设备),具有远程通信接口,可以与远程主站系统通信。
2.4电子式载波电能表
具备双向通信功能的系统低端设备。
2.5主站抄表系统
主站抄表系统安装在用电抄表管理部门,由计算机、主站系统软件、光纤等通信信道组成。系统的主站管理软件系统简称后台,该应用软件根据需求而设计,可以实现远程自动抄读数据和数据分析等主要功能。
3抄表流程
抄表流程为:系统主站服务器发出命令,通过无线GPRS网络将命令传输到现场的集中器中,集中器接到命令后用载波通信的方式通过低压电力线抄读表计数据;现场表计在接到集中器发出的指令后,将集中器需要的数据通过低压电力线返送到集中器内;集中器接到数据后将数据通过无线GPRS将数据传送到主站系统内。
4目前集抄系统的应用情况
4.1低压电力线载波抄表
即集中器+载波电能表,集中器与电能表之间使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
(1)优点:安装工程量少,工程费用低。
(2)缺点:实时性较差,对远程停送电和远程预购电的功能会产生影响,整体设备运行寿命短,维护工作量大,载波通信芯片部具开放性和兼容性。适用范围:适用对实用性要求不高、电能表分散、工程施工难度大的旧居民小区和城镇地区。
4.2RS485总线抄表
即集中器+采集器+485电能表,集中器与采集器、采集器与电能表之间均采用RS-485总线通信。
(1)优点:实时性好,抗干扰和抗雷击能力强,功能扩展容易,远程停送电可靠,维护方便、成本低。
(2)缺点:总线布线施工工作量较大,需专业队伍安装和调试。适用范围:适用于电能表分布集中、工程施工方便、容易铺设通信线路的新、旧居民住宅小区。
4.3低压电力线载波、RS485总线混合抄表
即集中器+采集器+485电能表、集中器与采集器间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采集器与电能表间采用RS485总线通信。
(1)优点:实时性较好,抗雷击能力较强。
(2)缺点:总线布线施工工作量较大,需专业队伍安装和调试。适用范围:适用于电能表分布集中、容易铺设通信线路、集中器分布有一定距离的新、旧居民住宅小区。
4.4低压电力线载波、RS485总线、脉冲线混合抄表
即集中器+采集器+脉冲处理器+脉冲电能表。集中器与采集器间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采集器与脉冲处理器采用RS485总线通信,脉冲处理器使用脉冲线采集电能表数据。
(1)优点:无需更换电能表。
(2)缺点:总线布线施工工作量较大,需专业队伍安装和调试,对电能表的脉冲输出可靠性要求高,可能产生抄读数据与现场不一致的问题。适用范围:适应已安装有脉冲电能表、用户电能表分布集中的小区。
4.5低功率无线、RS485总线混合抄表
即集中器+无线采集器+485电能表。集中器与无线采集器间采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采集器与电能表间采用RS485总线通信。
(1)优点:抄表速度快,实时性好,抗干扰和抗雷击能力较强,功能扩展容易,远程停送电比较可靠,安装成本较低。
(2)缺点:无线终端调试工作量较大,需要专业队伍安装和调试。适用范围:适用于电能表分布集中、集中器分布有一定距离的小区。
5载波远程抄表技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1提高了工作效率
人工抄表每人一天最多能抄三四百户,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新建住宅的日益增多,居民数量和一户一表的数量迅速增长,多种电价制度实行,用电管理日趋复杂。某供电公司在安装了远程自动集中抄表系统后,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抄表效率,降低了抄收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而且实抄率达到98%,抄表差错率为0,杜绝了人情电、关系电等情况的发生。远程自动抄表替代了人工抄表,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使节约下来的人员加强了业扩报装、配电维护工作,为电力系统的增供扩销和配电网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2线损计算更加及时精准
集中抄表系统可以做到每天自动抄读电能表中同一时刻的数据,也可以做到每天对线损进行分析。消除了现场抄表时间差、估抄、漏抄和错抄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电量误差,管理损失降至0。由于10kV线路关口表、台区考核表、用户电能表同时抄表,彻底解决了抄表例日不同步造成的线损统计不准确的问题,能实现线损率的日统计、日分析,从而真正达到了及时、准确地反映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的情况,为进一步降低线路线损率和台区线损率指明了方向。
5.3提高了防窃电能力
系统具备对计量装置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的功能,针对部分台区线损率居高不下的情况,通过远程抄表系统的每天的分析统计和日常的实时监控,快速发现用户用电异常,为快速有效的发现偷漏电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用电检查人员曾经怀疑某炼铁厂有窃电嫌疑,多次现场突击检查,引起了客户的不满,为该用户安装负控监测终端后,经过4个月的系统在线观察,分析了其生产用电的负荷曲线变化情况,发现确实存在窃电行为,在精确的计量数据面前,用户不得在证据面前承认错误,并补交电费和违约金。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作为城市基本交通工具的公共交通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实现市民便利和公司利益双赢,是每个公交公司和市民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人工采集的客流数据和以往经验进行车辆调度,显然不能满足这种实时,快速,准确的调度要求,随着GPRS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应用,利用GPRS通信技术的实时在线,平均费用低,远程传输,网络覆盖面广等特点,将采集的客流数据实时、准确地传输给终端处理中心,从而为根据客流数据进行车辆的调度即公交实时调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过度技术,采用了众多协议类型和接口方式,如帧中继协议、IP协议以及Um接口、Gn接口、Gb接口等,并引入了其它分组支持单元(如GGSN、DNS等),将电路交换和数据交换结合起来,实现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展系统功能和业务,具有永远在线、高速传输、按流量计费、自如切换等特点。
1 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NXP公司的以ARM Cortex-M3为内核LPC1768系列微处理器为主控单元,扩展了64MB NAND Flash,用于存放启动代码和分析客流有效数据的算法。客流数据采集单元采用红外对射管,压力感应两种方式采集。GPRS传输单元采用SIM900B模块,通过UART口与主控器相连接。数据采集部分与LPC1768的A/D接口相连接。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1 主控MCU单元 LPC1768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 内核的16/32位RISC嵌入式微处理器,其带有Thumb指令扩展,工作频率最高达到72MHz,并包含了10/100 Ethernet MAC、4个UART、10位D/A和A/D转换器等。10bit的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最快转换速度为2.44us/次,且使用内部的转换器编程简单。512kB片内Flash存储系统可实现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考虑到客流采集系统的工作环境,本身系统的复杂度和以后系统的升级,以ARM Cortex-M3为内核的LPC1768丰富的外设接口比单片机能更好地满足系统的需求和扩展。
1.2 GPRS传输单元 GPRS传输单元是整个通信系统的基础,主要完成客流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音频通讯等功能。功能模块包括串行接口,GPRS模块(SIM900B),电源接口,音频接口,SIM卡接口。单元框图如图2所示:
此单元主要完成数据传输和音频通信的功能。本系统选用的是SIMCOM公司SIM900B模块,SIM900B可以工作在四个频段的GSM/GPRS设备,提供10级多时隙和4级编码能力,两个串口,两路语音通道包括两路麦克和话筒的输入和输出。
SIM900B提供全串口和三线制串口的工作模式,使用三线制串口工作模式时将CTS和RTS直接相连,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对于音频通讯部分,由于模块在透明传输模式下串口不能显示到电话和信息接入,为了方便终端与现场之间的联系,利用一个MCU的GPIO引脚检测模块的RI引脚,当有电话和信息接入时RI引脚会产生一个大约50ms的低脉冲,此时可以通过MCU发送AT命令使模块退出透明传输模式从而进行音频通讯。
1.3 电源单元 电源模块包括主控器单元和GPRS单元的供电,由于主控器的供电电压为3.3V,故采用电源电压调节器LM1117,它能输出3.3V电压及800mA电流,且误差在1%以内。SIM900B的VBAT电源管脚电压范围3.4~4.5V,模块在发送数据时电流消耗较大,峰值电流可能达到2A,所以电源一定要能够提供2A以上的稳定电流,电源电压调节芯片LM2596是降压型电源管理单片集成电路,可以提供3A的驱动电流,有很好的线性和负载调节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系统要求调节输出电压,且其通用性较强,方便以后的维护。理想的电源设计是整个模块能够稳定可靠运行的第一基础,一旦电源不稳定或者提供的电流较小,会造成模块的网络掉线,自动关机。本系统利用一个MCU的GPIO引脚与两个不同晶体管形成一个控制开关对GPRS模块的上/断电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在不掉电的情况下通过对VDD_EXT引脚的检测,利用模块PWRKEY引脚低电平复位的功能进行模块的重启,提供了在公交环境中发生死机时保证模块能够恢复工作。
1.4 数据采集单元 根据公交车辆所处的环境复杂和人数众多等因素,在数据采集部分采用红外对射管和压力感应的方式进行客流数据采集,然后根据采集方式的不同特点分析出客流的约值。考虑到数据的采集主要集中在公交车的车门进行,单向或双向通过的人数不会大于二人,所以采用两组红外对射管,安装高度大约在人体的腰部。压力采集时通过安装在车门台阶下面的压力感应器未采集压力数据。由于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模拟信号,所以将其连接至主控微处理器的A/D端口,分析原始采集的数据后得到有效的传输数据,然后经过串口与GPRS单元进行数据的发送。单元框图如图3所示:
2 软件设计
2.1 数据采集部分 数据采集部分包括两种采集方式:红外对射管采集和压力感应器采集。红外采集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由发射端发射红外线,当红外线被遮挡时,产生信号1,否则信号为0。对比固定的时间间隔采样和只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采样这两种获取数据的方式,为了减少数据的冗余,避免重复的数据,我们采取数据变化时采样的方式,即只当状态0变化为状态1,或状态1变化为状态0时,进行数据保存。由于时间精确到10ms,小于光电传感器的响应时间30ms,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对于压力感应器采集,根据感应人体体重形成的压力变化,找出一个人和两个人体重压力变化的分界点,将其设置为区别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临界值,从而得到两个不同的信号并将其保存。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
2.2 数据发送部分 数据发送部分主要是利用GPRS模块的远程传输功能,将有效的客流数据通过GPRS网络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模块的初始化是通过AT+IPR=9600;&W设置本地模块的波特率,SIM900B支持掉电保护,此命令只需设置一次即可。由于本系统需要的是模块的透明传输模式,所以用AT+CIPMODE=1设置成透明传输模式,此命令需在上电之后设置。然后AT+CGATT=1连接GPRS网络。AT+CIPCSGP=1,”CMNET”,AT+SIPSTART=”TCP”,””202.113.125.27”,8080用来激活移动服务场景并连接服务器,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是公网的IP地址且开通GPRS数据服务功能。数据发送部分的流程如图5所示:
3 结语
本文通过两种客流数据采集方式,利用GPRS数据远程传输具有永远在线,切换自如,计费方式灵活,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将采集的客流数据通过GPRS网络连入互联网,在远端采集设备和终端处理中心之间提供了一条透明的传输通道,实现了客流数据的及时、准确地传输。
参考文献:
[1]Bud Bate R J.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与应用[M].朱洪波,沈越泓,蔡越明,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侯婷,杨宏业,李俊芬,等,GPRS无线数据传输终端的设计和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