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2: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篇1

关键词: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保护

中图分类号:S93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099

对于湿地渔业生态环境来说,其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环境监测以及相应的保护工作。本文主要以嫩江湿地渔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了嫩江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的工作,及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

1 嫩江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本文研究的样本是嫩江湿地的渔业生态环境,其中选取湿地鱼塘进行环境监测,所选择的时间点分别是夏季和秋季,按照标准水样GB 12999-1991进行水样的选取,并每隔2h进行样本的选取。

其后就需要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相关的监测,其中包括有水温、pH、溶解氧、硫化氢、氨氮、总磷和总氮等因素,并根据相关的标准进行监测对比,进而得出相应的结果,具体的监测方法是:对于水温的监测来说,所运用的是GB/T13195-1991温度计法进行监测;对于pH值的监测来说,所运用的主要是GB/T6920-1986玻璃电极法进行监测;溶解氧的监测方法则是GB/T7489-1987碘量法;硫化氢的监测运用的是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氨氮的监测方法主要是GB7479-1987纳氏试剂光度法,而对于其中磷和氮的含量检测来说,主要运用的是紫外线分光光度法。通过进行相应的监测并对监测的结果进行记录。

2 湿地渔业生态环境主要存在的问题及相应保护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资源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并逐步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但是对于湿地渔业生态环境来说,其与渔业生产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尚没有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湿地渔业生态环境也日益成为我国环境恶化的重要问题,所以,需要不断对湿地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根据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相应的保护。

2.1 对大水面的放养模式进行调整

不同的养殖模式对于湿地渔业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影响,以渔业中的草鱼为例,当草鱼的作为主要的养殖体时,生态环境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富营养化。在通过对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之后,所以找到相应的保护方法,对于大水面放养来说,想要保证湿地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实现此环境下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就需要对放养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当水面面积在5hm2以上时,要对所放养的鱼种类进行选择,保证70%左右的鱼类为滤食性鲢鱼和鳙鱼,剩下的30%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鲤鱼及鲫鱼进行放养,其中要特别注意对草食性鱼类的放养,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湿地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的自我恢复。

2.2 有效对立体生态渔业进行发展

对于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湿地环境利用的最大化,所以,对于湿地渔业生态环境来说,就需要进行立体生态渔业的养殖,具体的方法是可以在湿地浅水区进行莲的种植,而水域较深的生态环境则可以选择水上种植莲,而水下进行鱼类的养殖,这样就能够有效实现养殖模式的最优化,对湿地的生态渔业发展实现最大化,实现利益最大化。

2.3 有效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对于湿地渔业生态环境来说,最优质的湿地生态环境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以嫩江湿地为例,其主要生长的鱼类为乌鳢,还有一些嫩江湿地鲤鱼及鲶鱼等,而此水域同时也是国家级的资源保护区,在此区域中,还进行了一定的人工服务,以提高了嫩江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还对现实中经济型的鱼类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丰富,例如嫩江湿地鲇等。而其中鱼类的丰富性增长,也保证了湿地渔业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进而实现了生态环境多样性。

3 结束语

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工作来说,其整体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所以只有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才能够实现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对于湿地渔业生B环境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更偏重于政策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的有效辅助。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能发挥其根本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更倾向于对相关政策手段的重视,往往忽视湿地利用、资源保护以及利益与市场化手段的平衡和协调,这就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发展退化情况的发生。

1.2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与国家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经费应由财政来承担。目前,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与湿地恢复和保护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很难顺利实施,导致湿地的必要基础研究经费和日常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1.3动态监测必要手段的缺失

我国湿地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导致管理手段不具动态性,使湿地监测体系尚未健全。湿地保护的形式又很少,主要集中在建立湿地小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湿地工程等,而由于监测手段的缺失使得湿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不能被充分掌握,从而延误治理生态缺水和重大污染的最佳阶段。

2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2.1建立科学健全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能够充分掌握我国湿地情况的变化,它也是作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手段存在的。湿地检测管控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3S技术,它能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科学和立体化。此外,可以通过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湿地保护检测管理方针进行完善。湿地环保部门也可以采取奖励或政策扶持的方法,对湿地保护的个人、单位进行嘉奖,鼓励社会共同投入到湿地保护的工作中。

2.2进一步加强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素有“地球之肾”之称,而湿地保护是一项漫长持久且收益较慢的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关注,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湿地的使用权以及获得的收益要分散于各级地方政府,并按照我国的相关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行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所有权,而各地方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利用并保护水土湿地资源,从而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2.3湿地保护工作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

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集中和延续主要体现在湿地资源的大部分管理和条块分割体制中。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冲突和矛盾,首先要对各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根据对世界各国湿地的保护实践结果表明,部分国家所建立的协调机制都具有跨部门性,例如:委员会制度、政府会议制度等。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的手段主要有:紧急磋商、说服、行政指令和建议等。这种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是通过对政府部门间的优化沟通、协作与联合强化建立的,它将要素式管理机制更新为协调式管理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从而达成合理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共识。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肾”,为人类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我国在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在不具备建设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建设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为湿地的保护开发以及合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湿地公园的含义和性质定位

1、湿地公园的含义

湿地景观是由湿地人类文化圈和湿地自然生物圈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是指湿地风景名胜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指湿地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的区域。湿地公园景观是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湿地资源优势,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在湿地保育区以外建设的具有生态性、艺术性以及社会文化性,适宜公众游览的以湿地为主题的游憩空间。

2、湿地公园的性质定位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取得成功经验,并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湿地公园既不是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普通公园则关注休闲游憩和向大众开放。它是兼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是保护区与公园的复合体。

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也是湿地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备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湿地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且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状况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二、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措施

1、水面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除具有一般公园的功能外,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有广阔的水面。水域不但能为生物提供栖息场所,调节空气湿度的生态功能,而且构成了园林景观的要素。单独的、平静的水面不足以形成美丽的风景线,当搭配了植物的种植,能给辽阔的水面带来无限的生机。按生活方式与形态特征分,水生植物分为挺水型、浮水型、漂浮型和沉水型。营造湿地水面景观时,应遵循湿地植物设计原则,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科学处理植物与水体的关系,模拟再现自然水景,充分展现水生植物的丰富色彩与姿韵。植物的倒影映入水中,微风吹过,荡漾起层层微波,使水面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2、岛屿植物配置

湖中岛屿配置丰富的植物后,加强了水面景观、丰富了水面色彩,更能将大的水面划分成不同情趣的小的水面空间。南湖的岛屿分为半岛和湖中岛两类,半岛在植物配置时除了考虑植物景观还要考虑导游路线,避免妨碍交通;南湖中的岛屿大多是扩湖期间,为保留一些姿态优美的大乔木而刻意建造的,岛屿的大小、植物配置都是围绕着这些被保留的乔木而精心设计的,主要考虑远眺的效果,除了植物本身的色彩、姿态外,各类植物在水面形成的倒影也丰富了水体景观层次,增加了游人游览时的趣味性。

3、专类植物园的景观科普教育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专类植物园的特定植物种植能良好向人们展示湿地植物。专类植物园是指专门用于收集、展示某类观赏植物,营造以植物造景和观赏游览为主题的园林。它主要是介绍所收集植物的物种资源分布、物种组成特点、物种使用价值与文化趣味、生态习性与栽培技术等,还可介绍该园在物种保护和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成就等,并兼顾一些环保和生态问题的常识教育。

4、自然式水岸线景观

湿地公园的水岸线应采用自然式护坡的营造方式。湿地具有过滤和渗透的作用,而混凝土砌筑的护岸将会破坏它这种功能。理想的湿地护岸形式,是以自然的湿地土壤沙砾基质代替人工砌筑,并在水陆交接的自然过渡地带种植湿生植物。采用形式多样的生态护坡,来设计湿地岸边环境,使岸堤土壤与水体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实现湿地的自身调节能力,又营造出了错落有致、野趣十足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优先的湿地公园建设

1、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其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可能会永久性的丧失,因此要从根本上树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意识。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因工程建设对湿地造成的破坏;湿地公园建成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生态保护知识培训,提高其生态意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尽量避免和减少对湿地公园造成污染和破坏。

2、注重适度开发,保持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平衡

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变为前提,实现对湿地生态平衡最小的干预,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之路,力争在开发的基础上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在全面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施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为介休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循环做出贡献。

3、休憩娱乐活动主题化、生态化

城市湿地公园中的游憩活动应该主题化、生态化,各游憩活动都应围绕湿地景观进行设置,游人的娱乐活动应集中在湿地公园的游憩观光区。游憩观光区是城市湿地公园展示湿地景观的主要区域之一,可向游人展示江海湖泊、河流湿地、沼泽草滩等各种湿地景观类型,也是游人休闲观光的主要场所,在不破坏湿地生境和产生污染、噪音的前提下,允许游人进行参与性的湿地体验活动,如观鸟观鱼、滨水体验、采莲垂钓等,促进生态旅游适度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天人合一的境界。

4、坚持长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的计划

湿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开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突出湿地公园的特色,借助当地政府的平台,扎实地推进国家湿地公园的开发和保护工作。

5、加大配合,调动全社会了共同参与

湿地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但需要环境、农业、林业、渔业、国土、旅游、水利等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同时还需要当地百姓的参与和支持。成功的共管首先源于其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在合适的管理理念、法律保证和有效机制的基础上,管理者分享权利、承担责任和明确的管理效益等方面也是成功管理的基础。

6、生态环境保护与湿地之间的关系

湿地与水生态环境直接相联、密切相关,水文要素特别是水是湿地与水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的纽带,它既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子,也是水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子,湿地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织部分,水生态环境是湿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没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也就没有健康完整的湿地。没有健康完整的湿地,就不会有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措施,保护水生态环境是保护湿地的前提和保证,湿地的破坏和丧失,将直接影响水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威胁湿地的安全,健康的湿地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否则,不但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而且将会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因此,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相互依托,休戚相关。

结束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为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带来了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成为国家保护湿地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发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资源破坏严重的形势下,解决湿地保护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调动社会的所有力量参与保护湿地,加大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我们的生态系统,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秋月,贲东生.浅谈我国城市的生态化建设[J].山西建筑,2010.

篇4

中图分类号:TV543文献标识码: A

道路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想要生活就要出行就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活动,是的的确如此。我们每天上班、买菜、购物、不同地域的货物的运输都离不开公路,公路在如今的人们的生活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公路对于我们偏远的山区更是非常的重要的,俗话说的好想致富先修路,正是面对着这样的形式人们对于公路的建设越来越重视。进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道路桥梁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不断地接近于世界的先进的水平,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解决。由于自然的因数对于我们如今的公路建设发起了严峻的挑战,由于运输压力的增大,对于高寒多雨地区的公路建设的要求更加的苛刻,如何能够更好地保障公路的质量将我们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的研究的方向。

一、路面纵向裂缝及网裂

高寒地区海拔较高,天气寒冷、特殊,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也大。公路路面及路基两侧由于长期积雪积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路基冬季发生水份重新分布等现象,到了春融时期,聚冰的融化会使得基层材料中含水量急剧增大,形成路面开裂。同时,由于施工缺陷、不当使用公路等众多原因,使得公路结构不再紧密,土方路基发生沉陷造成路面开缝,起初只是一条裂缝,后来逐步发展成很多裂缝如网状一样,即为“网裂”。

二.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

1季节性冻土的影响与防治

公路冻害的发生是因为该地区有不均匀冻胀作用和较大的冻胀作用引起的。鉴于此,避免高寒地区道路发生不均匀冻胀和把冻胀作用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程度范围内是季节性冻土路段的路基下垫面(下垫层)设计的核心目的。而消除路面邻板高差和减低冻胀作用可以通过设计垫层来达到要求,因此,非冻胀性材料和耐冻胀属性材料便是垫层首选的完美材料,工程施工中常使用的砂砾石或隔离层以上填埋土就能充当此任。提高路基、做好填土的压实工作、加强日常排水也是减轻道路冻胀的有效措施。

2多年冻土的影响与防治

高寒多雨地区因为受降雨条件、区域气候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这些区域湿地特别发育。在湿地区域内,若仍套用常规方案设计施工,常会造成公路病害(冻胀、沉陷、翻浆)的频繁发生。高寒多雨地段的导热系数变化以及排水效果差还会导致多年冻土融化等问题的发生,铺各类编织物品、换填土、或者使用塑料排水设施等常规的施工作业往往不能得到理想的养护效果。通过引进技术,一种叫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材料不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也是建筑领域常用的保温材料,使用聚苯乙烯泡沫不但能够减少路基地表下永冻层融化带来的沉降问题而且能够有效阻止永冻层的融化。新材料的引入使得高寒地区路基的冻害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水文调查、地质调查及筑路材料质量的影响与防治

在高寒多雨地区公路沿线和附近点位的水文调查、地质调查以及筑路材料选择上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这都将使最终的调查结论存在不准确性。为了减少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详细的水文调查、地质调查工作过程中做到严谨、规范、科学。不管是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都必须认真负责的做好沿途的各项调查与取样试验工作。在水文调查中,注意不但要对调研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进行分析统计、观察记录,而且关于地下水的流向、流量、深度也要详细记录。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在路基、路面施工和路况病害防治过程中提供参考和依据。在我们整个的地质调查的工作中,在原有的工作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注意到软土情况以及沼泽等相关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实验,尽早寻求解决的方案。

4不良地段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与对策

造成高寒多雨地区路基沉陷的主要因素中,不良的水文地质地段占据着较大的比例。

(1)关于膨胀土的处理措施。膨胀率超过3%的土都必须做如下处理,首先要清理掉旧土,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其次在最佳含水量的状况下把路基下面的膨胀土进行压实,马上用土工布铺上再将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土包起来,最终保证路基厚度与压实度。

(2)关于地下水的处理措施。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首先采用石料作透水层和盲沟,遇到靠近山坡一面的地下水可根据水位的高低,使用深度不同的渗水沟技术,将地下水引入用粗砂碎石与土工布裹着的有孔洞的塑料排水管里,保证路基不再受到地下水的长期浸泡,以此来达到公路路基的稳定。

三、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三:路基施工不当、温差太大、材料问题。

路基施工不当

由于路基施工不当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基层开裂并反射到面层是形成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通常路基不均匀沉降由填、挖结合部处理不好、使用大粒径的石块或片石进行填筑、碾压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易发生裂缝的部位为: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接处、地基处理方法变化处、构造物台背与路段交接处等。在这些部位,应当注意路基填料之间的衔接过渡,并应采取合理科学的处置办法,避免产生差异沉降而形成裂缝。

温差大

现在公路大部分都是沥青混合料铺成的,因为沥青混合料在温度比较高时具有良好的应力松弛能力。在高寒地区,所需经历的气候考验更为严峻。高寒地区普遍昼夜温差很大,当温度发生剧变时,沥青结构所能承受的应力将无法迅速变化,导致地面温度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所能承受的极限而产生裂缝。同时,温度对沥青整体结构中的路面和基层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内部整体收缩情况也不尽相同,势必将产生裂缝。

3、材料

公路路面和基层在保证厚度的同时,材料的强度、结构层整体强度也需保证。沥青路面的基层材料需要有较高强度的结合料稳定性,在现行使用的材料中,稳定土类能较好的满足强度要求,但是稳定性却不好,因为在高寒这一特殊要求下,使用稳定土类材料将很容易形成裂缝。

四、裂缝防治措施

1、公路面层

公路要经历风吹日晒,所以公路路面必须使用优质沥青。在满足稳定性条件下,需考虑选取感温性小针入度大的沥青,或者采用多种沥青材料铺筑,形成抗裂性能好的沥青面层结构组合。

2、基层材料

公路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以便于承担荷载,不至于过早的产生疲劳破坏。我们可以采用高强少裂的基层结构,并应控制好细骨料的的含量,减少路面因基层收缩引起的裂缝。

五、结束语

经济的持续的增长带动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我们今天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的环境下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带来了严峻的竞争的形式,想要在行业内有立足之处,就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避免因为技术原因被淘汰,与此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公路在如今的生活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我们每一天都离不开公路的参与,当然随着发展的深入很多的问题体现出来,想要改变这些状态,就要不断的从源头找到原因,进行根本的整治。维护公路应从人人做起,从源头做起,除了不让公路经常超载,也要结合高寒地区实际科学、合理地建设公路,尽量减少高寒地区公路裂缝的产生,以达到提高公路使用寿命,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长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原因及处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1):32.

篇5

近年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对人类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明确了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当前,不断涌现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警钟,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保护、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为主的发展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基础上设施之一,在实现其自身防洪减排功能的基础上做到生态化建设至关重要,已成为未来水利事业发展的指导依据。

1 堤防工程概述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协调共存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支持与配合,因而保护环境、善待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需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新思路、新理念,在做好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保障。就堤防工程而言,它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水利事业之一,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要牢牢紧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将各项工作都以这一理念进行整理,从而将水利事业推向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自从九八年洪水之后,为了满足堤防工程的施工和建设需要,国家先后颁布了《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两个技术标准,其对堤防工程建设作出了明确的定义,而所谓的堤防工程主要指的是沿着河流、渠道、湖畔、海岸而建设的一个挡水建筑物。堤防工程可谓是世界上最早采用的防洪工程之一,它在防雨水在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现代水利事业中最为常见的一项。

2 堤防工程生态化要求

河流作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其生态健康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了重视,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当前水利施工建设中,人类除了要求达到原来应有的堤防工程指标和功能之外,做好堤防工程生态化要求也受到了应有重视,同时在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维护好生态环境系统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认识到河流对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深刻的理解了因为河流污染而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内容之中:首先是因为自然河流经过人工渠道化处理而造成了原来河流流域的自然景观、自然资源的破坏,从而使得河流变得更加的规则化和硬质化,给人一种呆板的感觉;其次是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问题包含了对河流非连续化破坏,堤防工程修剪之后使得河流出现了连通性破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去钻研和探讨,对于生态问题及时的加以解决和处理。同时在工作中更是要深刻的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充分的认识到因为堤防工程而引发的生态负面作用,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进行处理和预防,从而保证河流的生态化建设要求,这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3 现代化堤防工程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水利工程建设新要求的提出,在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到工程施工安全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化建设要求,家那个堤防工程的防洪功能和生态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在保证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为人类提供休憩场所,更是有效的优化了城市生态景观。这样的堤防工程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多出了人性化、美观化要求,也更符合现代人们生活需求。

3.1 规划原则

3.1.1 堤防工程规划设计中,应进行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满足人的需求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3.1.2 在进行堤防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

3.1.3 在进行工程勘察时,除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的调查,重点是生物群落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3.2 设计原则

3.2.1 在堤线布置时,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

3.2.2 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要处理好行洪和生态保护要求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河槽和河漫滩不仅要能满足设计洪水行洪要求,还要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

3.2.3 堤型的选择原则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3.2.4 河流断面设计时,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断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尽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浅滩与深潭相间。有助于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及与自然风景相协调。

3.2.5 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建设,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性。在典型的岸坡防护结构中,应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及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硬质不透水材料,为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

3.2.6 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观建设中,应强调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

4 结论

现代化堤防工程提出了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这是我国以往工程较为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反哺生态环境的经济基础,为现代化堤防工程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现代化堤防工程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势必是将来防洪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对其他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GB50286-9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篇6

[中图分类号]D9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115-02

1 环境正义的缘起与理论内涵

环境正义是社会正义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延伸,体现了人类社会亘古千年追求的法律价值之一。199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设立了“环境公平工作组”,对环境正义的界定是,每一个人平等地享有环境权益;在环境的立法与实施方面,所有公民,不论其出生、性别、种族、收入、国籍和受教育程度,均应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我们知道,环境正义有许多的分类,广义上的“环境不正义”问题范围较广,包括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不正义、一国内部的城乡间环境不正义、一国内区域间环境不正义、一国内社会阶层间环境不正义。狭义上的“环境不正义”是指某国内部或地区之间环境不公平,本文采取狭义的阐释。我国目前环境正义运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环境不公平”,从世界范围来看不仅是南北球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严峻的事实,而且是一个各国发展不均衡的严峻事实。过去,我们强调的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的弥补,但是却忽视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生态利益方面存在不平等。环境正义不仅关系到地区之间的公平正义,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在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目前,环境不正义的解决有利于避免引致更大的公共危机,特别是环境纠纷。 2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性地区及居民的影响

2.1 生态脆弱地区脆弱性的体现

环保部在2008年9月颁布了《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其中指出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生态环境变化抵抗力较弱的生态区域。我国幅员辽阔,生态脆弱区多数位于中部、西南部,多数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交错带。上述地区普遍具有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贫困和环境监管缺失的问题。生态脆弱地区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在应对生态恶化方面,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情况,改变了生态脆弱地区居民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狩猎、捕鱼、砍柴等生产与生活方式被迫改变。

第二,生态脆弱地区的“脆弱性”还表现在政府生态扶持政策上的不正义,从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来看,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生态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严重的不公平,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及居民在生态利益回馈方面处于“最少受惠者的地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

2.2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消极影响

IPCC在第四次综合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过去30 年的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暖可能已在全球范围上对众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生态脆弱地区对气候变化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具体体现在:

①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可能发生改变、成本和投资可能需要增加。②造成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到2030年为止,我国七大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将呈现整体上的减少趋势,使得我国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③气候变化会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将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丧失。

2.3 生态脆弱区居民的最少受惠者地位

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脆弱区的居民则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在生态利益的权利义务的分配上处于“最少受惠者地位”(the least advantaged)。本来,生态脆弱区的居民生存、生活方式,受制于落后的地方经济、生态环境禀赋差,已经相较于普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居民而言,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他们遭受的直接生态导致了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会更加严重。例如贫瘠的地区、积雪山麓、沙漠地区、临海地区的居民,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狩猎、捕鱼、饮水等传统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利益获取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些地区居民沦为“生态难民”,被迫离开故土向适应生存的地区迁徙。

3 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权益的法制保护

3.1 在环境立法中贯彻倾斜保护原则

生态脆弱区的居民作为处于不利地位的最少受惠者,我国环境立法应当遵循倾斜保护原则,彰显对于生态脆弱区发展及居民权益的保护。具体在环境立法中,对脆弱地区的立法适用倾斜保护原则,对生态脆弱地区及其居民,给予其更多的立法呵护,可以改善最少受惠者的不利地位。在财政支持方面,建立生态受益地区与受损区之间的横向财政支付制度,对于生态不公平引发的状况给予适当的生态补偿。尽快制定《生态脆弱区环境恢复治理条例》,编制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的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夯实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续保育与生态难民的安置工作。

3.2 完善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

要对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进行“补偿”,然而我国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重大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对居民的生态补偿立法规定。目前一些关于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但多数停留在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和恢复,诸如森林、草原、流域和矿产资源等,缺乏对当地居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遭致的损失的生态补偿。例如,西部草原防止过度放牧减少牲畜数量是当务之急,必然牺牲部分牧民的利益。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给牧民一定的补偿,提高他们生态保护的积极性。②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可操作性。目前的许多机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③需要通过适当的财政制度安排建立和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激励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促进区域性生态暇务的有效供给。

3.3 加强生态安全预警与执法监管体系

气候变化是一个突发性很强的环境危机事件,所以在环境执法方面,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全面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科学监测和合理评估,建立生态脆弱地区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并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定时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安全预警服务,为国家全局环境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生态脆弱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有必要加强资源开发监管和严格执法,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对超采、过牧、乱垦、滥挖等自然资源的破坏进行有效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4-10-28.

[2]李锋.论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地位——以罗尔斯《正义论》中“最少受惠者”为视角[J].绥化学院学报,2008(1).

[3]朱丽,穆随心.“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研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篇7

论文关键词 生态环境 湿地公园 补偿制度

近年来,生态补偿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一词的诞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现阶段的生态补偿制度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虽然我国的生态补偿经过多年的实践,在林木业、自然保护区、遏制沙漠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仍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现成的实例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前进。为此,建立和完善贵阳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补偿制度仍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规章制度,加强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以此来强化生态补偿制度对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实际意义。

一、 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之概况

贵阳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项目,对于爽爽的贵阳而言,湿地公园的建设很是重要。目前,在贵阳市主要建设了两大湿地公园: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中心城区的北部,距离贵阳市中心仅十二公里,是全国罕见的城市湿地。在环境上它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下的高原岩溶丘陵区,是以喀什特地貌为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有天然的河流湿地、河漫滩,也有人工的水稻田、池塘、沟渠等。适宜的气候和多种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花溪河水资源充足,年平均径流量9.84亿立方米。另外,花溪河的水质优良,清澈见底,达到Ⅱ类地面水水质标准,是贵阳市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点。其次,小车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处贵阳市中心城区,根据规划,该湿地公园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多样性的优势,突出海拔落差和梯次植被特色,彰显良好的河谷生态,在公园内建设有公用配套设施,并配有完善的垃圾处理、排污治理、慢性系统等功能,是展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小车河湿地公园的建设直接惠及城市西部、南部的60多万居民 。

贵阳市中这两大的罕见湿地公园,为当地的居民带来的好处可以说是不甚枚举。为此,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笔者认为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生态补偿制度,促使人类更好地保护湿地公园,保护生态环境,以此造福于子孙后代。

二、 建设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特别是对自然环境下天然湿地的生态补偿更是毋庸置疑。曾经学者们甚是担忧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今已上升为了重要的法律问题,在2012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时候,首次将公益诉讼列入法律规范之中,这在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 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健全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在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在某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上已有实践。众所周知,生态补偿制度适用于环境破坏甚是严重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于湿地公园的运用却是几乎没有先例可寻。为此,免不了在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采取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会有缺失,或者是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根本就不健全,导致在对湿地公园进行保护的时候出现漏洞,以至于给那些损害湿地环境的人以可乘之机。在此情况下,对湿地公园的保护就会陷入很危险的境地,从而不能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如此看来,建设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湿地公园生态补偿不到位,影响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

生态补偿制度是偏主观判断的制度范畴,其在被有关部门运用的时候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在生态补偿中,生态补偿标准需要人的主观判断,如果判断不到位,或者有关人员的判断标准误差较大,就会对被补偿人产生不公平。这样不公平很可能会导致对于生态建设付出的人、对环境保护付出的人而言,他们以牺牲自己的固有利益作为环境保护的投入成本无法得到收回,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护,产生利益不均衡。而由此产生的利益不均衡、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就会导致生态保护与建设者之间存在的心理落差,进而滋生不满情绪,影响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

(三)湿地公园生态破坏严重,引发更严重的生态危机

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下,公民早已远离了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现如今每天都是和现代化的设备打交道,这固然就免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建设不安全,很有可能就此引发生态危机,从而触发生态威胁。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就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结果。贵阳市具有“凉都”之称,“爽爽的贵阳”也是家喻户晓,这些称号来源于贵阳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天然的气候条件。笔者认为,如若我们不对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予以保护,那生态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建立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避免生态危机有着重大意义。

三、 构建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这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为支撑。经济法这一独立的学科,在一定的程度上给环境保护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湿地公园而言更是对至关重要。现笔者就从外部性、公共物品供给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构建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所需的理论基础。

(一) 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经济法这门学科里一个独有的概念,其含义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环境造成非自愿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导致他人的成本降低收益增加或者是成本增加收益降低的效用,由此外部性就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环境保护作为经济法学科里的一个分支,也具有经济法学科应有的基本特征,外部性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存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外部性理论是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中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有力理论支撑。“鼓励和保护正外部性,预防和制止负外部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规制外部性方面,行政法主要从明确政府的职权和职责、强化正当行政程序以及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着眼,发挥重要作用。” 对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某种程度上定会造成外部性的影响,有正外部性也有负外部性。对此,对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予以付出的人而言,可以对其进行奖励;相反,对于那些破坏环境的人而言,则可以对其进行惩罚。“经济法对带来正外部性的个人或企业,通过授权政府采取补贴、减免税收等鼓励措施,使私人的收益低于社会收益的部分得到补偿,以克服或减少‘搭便车’的现象。”

(二)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公共物品,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公用的物品,当人们在使用公共物品的时候,因为人的本性,会导致人类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忽略其他人的利益,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共物品,由此损害他人的利益。生态环境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当人类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因为目光短浅或者利益使然,就会促使有的人在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因为一己之私而损害生态。诸如很多人在享受环境的时候故意破坏环境,他们认为这种破坏暂时不会对自己造成不利,至于会不会对他人造成损害,他们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希望享用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相反对环境建设投资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就会出现资源浪费殆尽、生态逐渐恶化的后果。因此,就需要建立一套生态补偿制度,给予那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免受损害而牺牲自己利益的人一定的补偿,对那些破坏环境的人予以惩罚,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致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一种实现社会与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多元目标相互协调的新型战略。 ”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人类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当代人有权使用资源和享受生态环境并从中受益,当然地也有责任为后代人保护有限资源和避免环境受到破坏,当代人同后代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代人都应当对后代人负责。“可见,为了防止当代人为有利自己、以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滥用自然资源,在法律上承认代与代之间的权利和当代人对下一代人的义务是至关重要的。”

四、贵阳市湿地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构建

(一)确立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

法律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第二大法律体系,其重要地位是举足轻重。湿地公园的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现有自然环境良好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所以只有明确湿地公园生态补偿的法律地位才能顺利地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对于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的规定,是其重要依据。在应对生态危机的法律对策中,希望国家能将生态补偿列入生态保护的法律条款中。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以明确对生态补偿的规定

篇8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65-02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不仅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也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河西走廊地处古“丝绸之路”和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经济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河西走廊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游客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但河西走廊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和环境变化极度敏感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资源环境,尤其是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深入认识河西走廊水资源的变化事实及趋势,合理利用和配置水资源,加强对湿地的保护,恢复和保障湿地的基本功能,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研究区概况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境内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大内流水系均为冰雪融化水和雨水补给区域提供水源。区域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面积170余万h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为165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97.11%,包含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类中的16个湿地类型。目前已建立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重要湿地4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2个,对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区内由于地处西部内陆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干湿季分明,年降水量200 mm左右,而年蒸发量在2 000 mm以上,蒸发量高而降雨量少,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活动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更加造成湿地退化及减少,给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河西走廊西边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6万公顷区域中仅存的11.35万公顷湿地,因水资源匮乏逐年萎缩,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这块湿地逼近。近年来,虽然区域内的人工湿地面积在不断增加,但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且减少速率不断加大,湿地的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二、河西走廊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中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自然环境恶化使河西走廊湿地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湿地旅游业发展,对湿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更使河西走廊湿地面积呈增速减少,在人为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河西走廊生态危机全面升级,水资源短缺成为影响河西走廊发展的最大瓶颈。

(一)自然条件恶化导致水环境恶化

首先,由于环保意识欠缺,人类超载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严重破坏了河西走廊的天然植被,走廊上游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遭受破坏,森林面积急剧下降,森林下限由1 900 m上升到2 300 m,造成河西走廊地区水土资源不断流失,对区域内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其次,由于气温升高,20世纪50年代至今,河西走廊流域冰川面积和冰储量分别减少12.6%和11.5%,冰川厚度减少5―20m,雪线上升幅度达100―140m,祁连山冰川积雪的“固体水库”作用逐渐消失。另外,河西走廊气候干燥,降水集中,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统计资料表明,河西走廊年降水量与蒸发量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在这种干旱半干旱、生态与水资源极其脆弱的地区,尽管降水量增加,气候向暖湿化发展,但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仍然增加了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及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各地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同时,降水过度集中对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冲击,降水的不均匀、不稳定也会对湿地造成累积性的不良影响,这必将导致湿地及生态环境退化。

(二)旅游业发展进程加快,使水资源压力增大

河西走廊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湿地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近年来,随着河西走廊基础条件改善和人们生活观念改变,湿地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而旅游人口的增加不仅带来了直接用水的压力,也使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宾馆餐饮、绿化等间接用水量增加,这使水资源利用强度不断加大,供给压力日益增加。按《2010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统计指标对河西走廊内的主要旅游城市用水量指标进行测算,从结果看,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敦煌每年旅游用水分别为:52.5万m3、85.46万m3、96.52万m3、114.05万m3及135.22万m3,总计达483.75万m3,其中,酒泉、张掖、武威、敦煌旅游用水分别对当地缺水造成了1.43%~1.60%、1.27%~1.90%、1.74%~2.04%和2.69%~4.6%的加剧度,旅游发展对水资源造成的压力显而易见。

(三)水资源配置使用不合理,用水矛盾突出

河西走廊内的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径流总量为6.36×109m3,地下水多年平均储蓄量为4.48×109m3,相对来讲是全国水源储量比较少的地区。但区域内人均用水量却不是全国最低的,加之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目前区域内水资源已出现超载现象,水资源短缺已逐步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首先,水资源地域配置不够合理。从上中下游关系看,由于上游大量用水,导致中下游来水量减少,为了中下游用水大量采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日益下降,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对走廊内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其次,水资源产业间配置不够合理。河西走廊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农作物用水占当地水资源消耗的很大一部分,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工业和生活用水也不断增加,从而使水资源危机加剧,其中旅游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的水资源压力,使水资源使用在产业间也出现了矛盾。另外,水资源使用方式不够合理。河西走廊很多地区依然沿用过去不合理的大水漫灌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三、河西走廊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随着人类生态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依据河西走廊现实条件,应以以下三方面为主要着力点,从而促进当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强化管理

要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管理湿地。一方面,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执法体系,为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提供法律依据,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在违法行为发生时要严格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一方面,科学计算环境需水量,合理配置生态系统水资源。为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经科学核算后可通过行政手段颁布各单位的耗水限额,鼓励企业及个人利用水循环技术,注重水的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执行排污收费制度以确保水的质量,降低人类旅游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伤害,维持水生态系统平衡。此外,为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使湿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区域总体开发管理,可划片管理,实行目标责任制,使各责任主体落实具体措施,由上级单位定期考核。

(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天然植被和水源的保护力度

首先,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通过大量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和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注重公众参与,使人们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河西走廊天然林及草地。坚决贯彻执行《森林法》及林业基本政策,详细制定切实可行的天然林及天然植被保护的制度及乡规民约,用制度约束,用政策引导,用法律规范,确保天然林及天然植被不被破坏。切实加强林政管理,认真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采伐实行总量控制,采取审批发放木材采伐许可证、木材经营加工证、木材运输证、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运输证。从降低植被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好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以保证河西走廊的径流量,保护好水源,使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区域良性循环。再次,要逐步加大湿地的调蓄功能并发挥湿地的资源优势,使湿地可持续发展。要以各种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和挖掘湿地的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及其他生态产业,进一步促进湿地保护,作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湿地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功能,要继续发挥并逐步加大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等方面功能。

(三)依据地区资源、生态及环境特点,促进湿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可能引发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及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因而要根据河西走廊生态、资源和环境特点,首先确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底线,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同时,有效控制资源开采的节奏、进度、规模,不断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从而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推进资源开发可持续。加强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行以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优化和区域自然环境保护战略,依据实际统筹兼顾,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和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区域内其他产业尤其是农业发展,形成产业联动复合发展,走湿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白磊.近30年来河西走廊湿地变化及其机理初探[J].国土资源遥感,2010,(3):101-106.

篇9

辽宁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境内,东起中朝海域分界限,南邻黄海,西与大连庄河接壤。整个湿地沿东港市境内的海岸线,从东向西呈带状分布,其地理坐标;东经120 °30'50”至124°4’56”,北纬39°47’27”至39°49’41”面积10.81万公顷,地处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为华北和东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区内陆地,滩涂、海洋三大生态系统交汇过度,形成了包括芦苇湿地、沼泽、湖泽、潮沼、潮沼及河口湾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环境特殊,敏感,脆弱,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变漫长而复杂。1987年经原东沟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晋升为省级,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一、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主要类型及其动植物资源

1.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主要类型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主要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其主要生态环境为芦苇沼泽,碱滩盐沼,(滩涂)和近海海域等类型。

1.1芦苇沼泽是主要的生态环境类型(约0.61万hm2),芦苇群落中混有香蒲,菖蒲等湿生植物下部有碱蓬和海滩苔草。

芦苇沼泽的土壤为沼泽土,地表积水除大气降水外,还来自地表径流和潮水的补给,按积水性质可分为淡水型,盐水型和混合型。

1.2碱蓬盐沼

分布于近河口和沿海岸的潮沟两侧,常形成连续数公里的碱蓬盐沼的大群落。夏秋季节,宛如一望无限的紫红色地毯,蔚为壮观。

1.3潮滩盐沼(滩涂)

潮滩盐沼(滩涂)是周期性受潮水侵淹地带,总面积约2.42万hm2,土壤盐分高,又有潮水侵淹,高等植物很难适应,只有固着附生在海潮上的硅澡群落。

1.4浅海海域水域面积约4.67万hm2,水文条件优越,水产资源丰富。由于受境内十几条河流源源不断的输入,近海海域营养盐成分高,浮游生物广泛。

2.鸭绿江口滨海湿地主要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鸭绿江口湿地不但是水鸟迁途的重要停歇地,同时具有蓄水调洪,调解气候和降解污染等多种功能。本区的物种资源比较丰富,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共计337种,高等植物有64棵,289种,其中野人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动物中,有鱼类88种,两西类3种,鸟类44科240种底栖动物74种浮游动物54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白琵鹭等30种,中日侯鸟保护协会规定保护的227种候鸟种,保护区已发现有121种,占总数的55.3%,为东北亚重要的鸟类栖息的迁途停歇地。本区还拥有非常丰富的经济动植物资源,年产芦苇5万吨,文哈,蛏等水产品9万多吨。保护区的建立,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海滨湿地生态环境的天然本底和野生生物的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二、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现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良好,水土资源,水产资源和芦苇资源丰富,不断受到人类的开发和利用,使该地区环境多样性持续下降。

1.湿地面积急剧缩小

80年代以后,鸭绿江口地区开发速度加快,天然湿地被大面积开发为水田,虾田,公路和工业用地以芦苇和滩涂为例,80年代芦苇面积为0.82万hm2,1989年为0.64hm2,随着东港市新经济开发区建设,到2004年芦苇面积仅为0.61万hm2,减少了25.6%。滩涂面积1968年为3.28hm2,目前为2.42万hm2,减少了26.2%,并有继续减少的趋势。

2.湿地生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湿地资源退化,由多种多样的生境类型组成的自然湿地被改造为单一的稻田.虾田后,导致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减少,同10年前相比,常见的种类如雁鸭类,丹顶鹤,大天鹅,鸳鸯等已很少见到。湿地内河流淡水资源逐年减少,海水倒灌现象时有发生。核心区芦苇资源已出现明显退化现象。

3.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地处鸭绿江入海口的下游,丹东市,东港市和岫岩县的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鸭绿江和东港市境内的10余条河流,进入浅海水域中,严重地影响了湿地的水环境质量。

对浅海水域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油类已超过国家一级海水标准。据报道,1991年在该地区已出现过小范围赤潮,1994年由于海水污染严重而造成了对虾养殖,贝类养殖的严重减产。

4.近岸水域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以对虾养殖为例,由于缺少规划,致使虾池开局不合理,密度过大,使虾池更新海水造成困难,导致了虾池的富营养化和虾池用水的恶性循环,使虾病大面积爆发,影响了对虾的产量。另一方面,由于虾池密度过大,超过了近岸海域的水产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使虾产量和质量下降。近岸海域经济鱼类和蟹类的捕捞强度过大,部分成鱼、幼鱼、成蟹、幼蟹,能蒱则蒱,能采则采,致使一些主要经济鱼类和蟹类大大减少甚至绝迹。这种掠夺式经营方式造成了水产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利用、保护原则与对策

1.湿地利用和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为了保证湿地开发和利用获得最大,最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坚持总体规划和统一管理。湿地的每一项利用或保护工程都要充分考虑对整体系统可能构成的影响。

1.2复合性原则

湿地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级别结构的立体生态系统。根据复合型原则进行湿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使尽量多的生物种群按自己的生态位,代谢类型和种性去充分占领各种空间,以获得对湿地个类生态资源最有效的利用,环境功能有效发挥。

1.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湿地最大的特点之一,表现在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方面。根据系统论的原理,系统的组成机构越复杂,反馈回路也就越复杂,其冗余就越大,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大,即所谓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规律。因此,对湿地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也应该坚持多样性原则,维护其多样性特点。

1.4协调性原则

篇10

一、湿地的主要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它能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消除毒物、净化水质,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重要的社会效益。

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盲目的湿地开垦和改造使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生态调蓄功能减弱;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使湿地的生态失去平衡;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引发许多生态问题;湿地污染加剧,严重危害湿地生态系统;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海岸侵蚀不断扩展,湿地破坏严重;湿地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湿地资源保护面临严重威胁,对湿地的水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

三、湿地保护对策及措施

1、构建完善体系,加强湿地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

1.1组织管理及保护监督体系

湿地的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社会性强、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关系多方的利益,需要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严格实行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

1.2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在国土资源利用的整体经济运行机制下,逐步建立完善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限制破坏湿地的经济政策体系。建立湿地开发和利用中的有价补偿利用及生态恢复管理的政策;将水资源与湿地保护有效结合的经济政策;提高占用天然湿地的成本;制定天然湿地开发的经济限制政策和人工湿地治理、开发的经济扶持政策。

1.3工程体系

湿地保护工程是保护湿地的有力举措和重要保证,要从我国湿地的实际出发,根据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保护和恢复并举、全面保护和示范优先等原则。在全面规划全国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社区建设、生态旅游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湿地,尤其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及其湿地功能区进行重点保护建设。

1.4科技和监测评价体系

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是认识和了解湿地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湿地的数据采集及分析,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制定湿地总体保护规划,分步实施,引进、推广先进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控制等技术,大力提高湿地保护的科技水平。

1.5投资保障体系

湿地保护是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而其投入也具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政府投入是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保证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在全国与各地区的实施。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湿地保护投资,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投资保障。

2、以湿地保护为核心,加强“三大”管理,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2.1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科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保证生态用水

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但可利用的量只有40%-50%,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因此,要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调整水价,多种措施并举,加强水资源管理,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优化配置科学保护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生态水利建设,兴建分洪蓄水工程,实现排洪与蓄水相结合,保证充足的水量与水质来维持湿地的存在和湿地的环境功能。

2.2加强水环境管理,依法防治污染,保证湿地健康和饮水安全。

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使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各类湿地的污染控制和防治,有计划治理已受污染的海域、湖泊、河流,并限期达到国家规定的治理标准。对排污超标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予以约束和处罚,并限期整改,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从源头和过程上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篇11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35-1

国务院副总理、国合会主席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幕式上指出,环境攸关发展和民生,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空气已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优良的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提高的必要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资源一样,都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关键期,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旅游产业强势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国际上通常把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具有许多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还有多种生态、环境功能,特别是湿地能降解水体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据权威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平均每小时就减少3个物种。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湿地保护工作调查和研究、立法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恢复重建、国际合作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2012年2月2日是第15个“世界湿地日”,2012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旅游”(Wetlands and Tourism),以此呼应将于2012年6月在罗马尼亚召开的湿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COP11)的主题:湿地、旅游与休闲。通过这些宣传活动的开展,使广大群众增长了关于湿地的知识,认识到保护湿地、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及其重大意义,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湿地保护意识。湿地的独特价值远远不止于此。然而,直到20世纪中叶,人类才真正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将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并确定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沼泽滩涂原无用,而今始知“肾”珍贵。在我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肾脏、想方设法“补肾”的时候,莫忘了保护“地球之肾”。

篇12

中图分类号:X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4-0784-04

Based on PSR Model Degradation Assessment of Wetland Eco-environment in Tanghai

ZHANG Guo-chen1,2,ZHANG Yi-wen1,LI Shuang1,CAI Yi-jie1,2,SUN Kai-jun1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24,Hebei,China; 2.Hebei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Change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Shijiazhuang 050024,Hebei, China)

Abstract: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in 1989 and 2009 as basic information resource,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database of tanghai wetland was established with support of GIS. A set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of wetland eco-environment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 model. The dynamic change of wetland eco-environment was analyzed by selecting assessment indicators reflecting pressure,state,respon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tual wetland was seriously decreased while the artificial wetland was increased from 1989 to 2009,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 The changes obviously occured in the structure and state of wetland. A lot of mudflat and marshes were changed into cultivated land through artificial drainage.

Key words: Tanghai wetland;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 model; eco-environment; landscape change

湿地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当地气候的调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方面相互矛盾的日趋尖锐,湿地作为潜在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开发[1],面积大量减少,因此评估唐海湿地所面临的压力、分析湿地所处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PSR评价模型[2]是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建立的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框架模型,是评估资源利用和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即人类活动对环境施加了一定的压力,由于这个缘故,环境状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人类社会应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以恢复环境质量或防止环境退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3.1 湿地生态环境压力指标的选取

式中,H为景观多样性指数,Fi为景观类型i所占的比例,m为景观类型的数目,对数的底可取2、e和10。

1.3.3 湿地生态环境响应指标的选取 在人为活动干扰下,湿地生态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将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势必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当人们逐渐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时,就会采取诸多措施保护湿地。这种链式响应为湿地对人为干扰的一种响应以及人类对湿地变化的响应。因此湿地生态环境响应指标可以选择湿地面积变化及湿地保护区面积变化[8]。湿地面积变化是湿地对人为干扰的一种响应,湿地保护区面积变化是湿地面积变化的一种响应。

2 结果与分析

2.1 压力评价与分析

1989―2009年,由于唐海地区的农业化(尤其是水稻田面积)和城镇化压力逐渐增加,人为因素对该区生态环境的干扰逐渐增强,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逐渐加大。该地的主要压力来自农业生产,21年间,水稻田面积增加了34.28 km2,旱地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使得农业用地面积比例由以前的34.62%增加到41.83%(表2);同样城市扩张、居民点建设、工矿建设对该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影响更为明显[9],21年间城镇居民用地面积比例由4.97%增加到18.63%,自然湿地作为潜在的土地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该地区的自然湿地减少了122.60 km2,不少的自然湿地已转化成了城市、居民用地。

2.2 状态评价与分析

选取河流湿地和滩涂湿地作为自然湿地的代表,选取坑塘湿地和水稻田作为人工湿地的代表。1989年该区自然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68.38%,人工湿地占31.62%,2009年人工湿地比例上升至44.75%,自然湿地比例下降到55.25%。其中滩涂湿地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均明显下降,表明自然湿地景观异质性在不断增加,生境斑块相互之间的隔离度增加;坑塘湿地和水稻田在景观形状指数和边界密度上明显减小,表明唐海湿地内部景观复杂程度及景观破碎程度降低(表3)。综上说明唐海湿地中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滩涂湿地和河流湿地通过人工排水的方式转化为耕地,湿地资源在不断减少。

2.3 响应评价与分析

3 结论

研究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根据唐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分别得到了湿地资源在1989年和2009年所面临的压力、表现状态、人类对此的响应指数,为唐海湿地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989―2009年,唐海湿地面临的人为干扰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人工湿地不断增加,自然湿地逐渐减少;湿地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逐渐下降,唐海湿地的总面积在不断减少;湿地内部结构及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观破碎程度日益降低。尽管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了对湿地保护区的建设,保护区的面积也在逐渐增加,但是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唐海湿地的保护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刘克强.蟹肥稻花香――河北唐海县如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N].人民日报,2002-11-18(5).

[2] 杨一鹏,蒋卫国,何福红,等.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J].生态环境,2004,13(4):597-600.

[3] 牛永君,张义文,马秀峰.唐海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61-5263.

[4] 郭 雷,马克明,张 易.三江平原建三江地区30年湿地景观退化评价[J].生态学报,2009,29(6):3126-3135.

[5]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孙 妍.基于 RS和GIS的若尔盖高原湿地景观格局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7] 翟红娟,崔保山,王 英,等.异龙湖湿地功能可持续性评价及PSR模型时滞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2):243-252.

[8] 白 雪,马克明,杨 柳,等.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内外的生态功能差异[J].生态学报,2008,28(2):620-626.

篇13

On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pollution control - to work SHENXIAN wetlands, for example crane LakersXiang YuQi

Abstract: The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etlands with water conservation, climate regulation, all of the flood, silt land reclamation to promote the degradation of pollutants function. Wetlands and therefore known as "kidney of the earth," "natural reservoir" and "natural species library." Crane Lake to improve the low-lying saline-alkali soil, completely changed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need for wetl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a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around the lake changes, the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in Crane Lake.Keywords: Wetland;Crane Lake; Saline

湿地(Wetland),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一种特有的土地资源和生境,是重要的物种基因宝库。国际《拉姆萨尔湿地公约》给地球表层湿地下的定义是:湿地(Wetland)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并以水成土和土壤水分饱和为其主要特征[1]。2000年3月,国家林业局编制并公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概念,已经从“湿地作为水禽及其栖息地”上升到新的高度,即“保护湿地,更是为了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特别是保护湿地在提供淡水资源、蓄洪防旱、控制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和效益。”

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湿地健康严重受损,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改变、富营养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将影响一个区域或流域的生态安全,甚至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发展[2] 。国内湿地研究主要集中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与动态、湿地保护与开发等两方面.特别是对长江中下游典型湖泊(如武汉东湖、洪湖、保安湖等)的研究与利用,相继开展起来的对江苏太湖、安徽巢湖、淮河和太湖流域以及沿海滩途的研究,逐渐推动了中国湿地恢复研究的进程[34] 。张建锋[5]等对黄河三角洲植被群落和土壤酶活性对湿地退化的响应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的演变与湿地退化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土壤盐碱化,加快了植物群落的退化演替,植物的退化又反作用于土壤,使土壤的理化特性向着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转化,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一、仙鹤湖基本概况

仙鹤湖位于莘县西南部,鲁豫两省交界处山东侧,由彭楼引黄闸引黄河水经濮西干渠汇聚而成,以现状彭楼灌区为主,充分利用闲置涝洼盐碱地,不迁占农田。该湿地南北长6150米,东西宽60米,工程总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5.6万平方米。从莘县近几年的监测情况看,进入仙鹤湖的水由于流经河南省境内,有部分工厂外排水和生活用水混入,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还有一部分经古云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本地企业外排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仙鹤湖水质不能达到要求,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及农田灌溉用水产生不利影响。

建人工湿地的作用,一是净化上游河南段和古云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本地企业及部分生活用水的外排水,年处理污水量为3212万平方米。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水Ⅳ水质标准。二是提高农田灌溉水质质量,进而改善生态环境。三是改善当地的自然景观,形成以仙鹤湖湿地为中心的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人工湿地对生态的影响是正面有利的,湿地作为一种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仙鹤湖环境影响评价

人工湿作为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度地带,是一种高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对于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湿地可以将过多的降雨和外来水储存、缓冲,然后逐步放出发挥着蓄洪抗旱的功能;湿地大范围水面及水生植物可以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湿地植被的自然特性可以使植被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稳固基地、沉积物沉降,促淤造陆速度是裸地的3-5倍。湿地可以防止土地盐碱化;湿地生态系统大量介入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是其他任何生态系统无法代替的;湿地中还有许多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积累及水体净化,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

1、仙鹤湖人工湿地建成以后,处理了大量上游来的外排水。经多次采样监测分析,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水水质标准。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表明,本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周围农田灌溉用水水质问题,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以仙鹤湖湿地为中心的旅游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1、莘县仙鹤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标准,明显优于原来的劣Ⅴ类水质状况,改善了生态环境,形成环境优美的人工湿地。

2、莘县仙鹤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起到调节水资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的作用。解决了周围农业用水问题,年处理水量3212万立方米,初步形成了占地32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区域防洪除涝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3、莘县仙鹤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治理工程介于水陆之间,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湿地中还有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起到降解环境污染的作用。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后对当地的生态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

三、结论

莘县仙鹤湖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的建成,使河面进一步拓宽,并在河中种植大量芦苇,生态环境和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解决了周围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仙鹤湖人工湿地水形成了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Willenbo,Tiner.Wet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C].WHIGHAM D F.Wetlands of the world I.Netherlands:Kluv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3.

2、Jiang W G,Li J H,et al.Assessment of wetland ecosystem health in the Liaohe RiverDelta.Acta Ecologica Sinica,2005,25 (3):408-414.

3、马学慧,刘兴土.中国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1997,17(增刊):4014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