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Study of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n community maternal management
JI Xiaoying, CHENG Lisen, GUO Shudong(Preventive and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guidance o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of pregnancy. Method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454 pregnant women who set up an early pregnancy manual in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2016 to 2017, 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227 people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was strengthened at various stages of early,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ymptom checklist, the number of pregnancy tests, cesarean section rate, complication rate,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were evaluated in the pregnant and lying in women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5 times and more than 8 times of antenatal examin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regnancy servic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maternal management; effect
?攵?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指标。做好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影响健康的行为因素。因此在社区孕产妇管理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能使管理对象掌握更多有关生育的健康知识,了解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升管理质量[2]。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孕产妇管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宝山路街道社区早孕建册的孕产妇454人,再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7人。对照组的孕产妇年龄为23~39岁,平均(27.5±2.4)岁;其中157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试验组孕产妇年龄为22~38岁,平均(27.8±2.7)岁,其中160例初产妇,67例经产妇。两组孕产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指??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早孕建册,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孕期保健健康处方,让产妇自行学习孕期保健知识。集中参加1次孕早期健康讲座。正常孕妇孕中期督促建立大卡(选择生产的医院办理保健手册的过程)1次,孕末期38周开始询问孕情及了解分娩情况,分娩出院后进行产后访视。重点孕妇则按照要求每月电话咨询,督促按时产检直至分娩。
试验组是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咨询和干预。(1)在早孕建册时,妇保医生根据建册情况在门诊进行面对面的孕早期教育,保证孕妇的早期教育率达到100%。内容包括孕早、中期的营养、运动和保健,以及应注意的情况和应做的检查,并对初筛异常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在孕中期(孕14至17周)除督促建册外,对孕妇进行建立大卡、应作检查和追踪检查结果的指导。(3)从孕28周开始做孕末期随访,指导孕产妇通过胎动判断胎儿的健康情况,教授正确的乳房按摩法;告知孕产妇注意孕期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告知孕末期注意事项和产后访视。(4)在早孕建册时与管理孕妇建立微信联系,以预产期月份为标准,分群管理,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必要时做上门指导和心理疏导。(5)重点孕妇(高龄≥35岁,BMI>24 kg/m2或
1.2.2 评价内容及方法
在产后访视阶段评价两组的产检次数、分娩方式、并发症率(指由妊娠导致的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糖尿病、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娠期精神异常等)。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测量孕期服务满意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测量两组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该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该量表分为五级评分,9个因子,通过因子分了解症状分布特点,是医生评定患者症状使用较普遍的量表。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孕检次数和分娩方式比较
对照组的产检次数≥8次和≥5次人数明显少于试验组,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试验组,而剖宫产和孕期并发症的比例高于试验组(P均
2.2 两组孕产妇心理量表得分比较
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孕产妇对孕期管理满意度比较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孕妇在分娩前不免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会对分娩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自然分娩率。本文分析了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体质重增加12~18 kg,平均体重增加(15.2±2.5)kg,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7±1.2)岁,孕周24~33 w,平均孕周(27.2±2.5)w;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4±1.8)岁,孕周23~35 w,平均孕周(26.3±2.4)w。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个人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和其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学历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和兴趣爱好等,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方式和内容,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用影音资料观看和讲座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接受信息覆盖面。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知识,介绍产期可能发生的反应和临床防治措施,孕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并告知患者临时处理措施。③饮食教育:对产妇进行饮食控制,为产妇提供充足的营养,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搭配均衡,多样化饮食,均衡营养,禁食辛辣,多食蔬果,注意饮食清淡。④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向患者讲解影响胎儿成长的因素,告知其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妊娠期运动疗法,控制每日运动量,运动适度以微汗为宜,选择轻松简易的运动方式,禁止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运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依从性和掌握健康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标准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依从性标准为非常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自然分娩率=非常依从+一般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述形式如下:正态计数资料(%)率;检验方法如下:正态计数资料χ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观察组治疗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也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产生的健康意识,通过对产妇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规范来改善产妇的生活习惯,降低产妇在妊娠过程中的风险[1]。患者处于妊娠期,其机体变化大,若发生疾病临床治疗困难,疗效有限。因此,要对孕期产妇进行一定的护理,加强日常护理,调整患者生活环境,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2]。
对孕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让产妇了解生产流程,使产妇明白分娩是一自然的生理过程,从而缓解患者对分娩的恐惧心理[3]。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也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临床产妇采取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艳红.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1):191-192.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4-01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MMR)是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1],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将其列为全球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指标之一[2]。通过对我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我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率,为实施有效干预,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群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2013年小店区11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孕产妇死亡监测季度报表、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附卷、孕产妇死亡医院原始病历,以及小店区孕产妇死亡评审记录。调查对象为小店区居住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
1.2方法
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逐级上报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死亡个案卡、孕产妇死亡调查表计附卷,逐级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007-2013年小店区本地人产数71643人,本地人口孕产妇死亡1,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40/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人。
2.1 2007-2013年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见表1)
2.2 2007-2013年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城市农村比较(见表2)
2.3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与全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比较(见表3和图1)
3 小店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2007-2013年我区评审本地孕产妇死亡1例,流动孕产妇死亡病例3例,评审结如下:
3.1孕产妇死因分类及构成(见表5)
4讨论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政府部门进行妇幼卫生计划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3]。本资料显示,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2007-2013年间,除2010年为13.52/10万外,均为0。提前完成了国家《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中,到201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2/10万,到202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0万的目标[4]要求。
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下沉后,通过孕妇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居民健康档案,使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掌握了辖区孕妇的基本情况,能够及时督促孕妇规范产检,并对高危孕产妇及时发现,及时管理,按时随访,提高了孕期管理质量。
加强孕产妇死亡监测信息管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后,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体制问题,妇保人员不专业,不固定、人员配置不够,以致他们对育龄妇女婚育情况不是很了解,孕产妇信息掌握不全面,易造成活产数及孕产妇死亡数的漏报;我区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大多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有限,工作量大,管理难以到位,也易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做好流动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我区4例孕产妇死亡中,有3例为非本地人口来我区就医,说明我区流动人口的孕前、孕期保健工作亟待加强。由于我国现行的人口管理制度仍是以户籍管理为主,长期以来对外来人员的卫生保健管理非常薄弱,[5]我区流动人口多,她们自我保健意识差,而且每日早出晚归,管理难度大,尤其因近年商业区发展及商品房新建迅速,市中学人口南移,富士康工业区外来打工人员众多等诸多原因,给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保健意识,以做到早孕及时建册、孕期规范管理、住院持册分娩、产后及时回册,提高流动孕产妇孕期健康管理比例。
基层医院急救能力仍需加强。从我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来看,有2例死亡地点在县级医院,存在县级医院医疗处理延误。在县级医院死亡的1例异位妊娠及1例产后出血,最终均死于失血性休克,说明我区县级医疗机构在产科急症的识别、处理,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等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
加强妇幼卫生三级网络的建设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要充分发挥三级底网的作用,深入基层,认真摸底,及时掌握育龄妇女信息及孕育情况,并与当地分管计划生育、妇女工作的人员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分娩信息,发现孕产妇死亡及时上报,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努力解决基层妇幼人员待遇,保持妇幼队伍的稳定。
提高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提高各科室尤其是产科、急诊科对产科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识别与救治能力,院内急诊科、内科、麻醉科等科室与产科要密切配合,同时健全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机,减少孕产妇死亡。
参考文献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早发现、早管理、早救治的全程、规范、闭环式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扎实推进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管理对象
辖区内妊娠到产后42天的孕产妇。
二、工作安排
(一)全面孕情摸底。各单位于5月26日--6月5日在辖区内开展拉网式孕情摸底排查,利用十天的时间全面摸清在孕人员底数。重点摸排:1.在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信息;2.各级医疗机构B超室登记的孕产妇信息;3.充分利用乡镇(社区)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村医职能,逐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孕妇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登记,特别要摸清未婚先孕、流动育龄妇女的怀孕信息。各单位将排查情况核对后填写《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附件1)和《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附件2)并报送至县妇幼保健院。斜店、东古城、北陶特别要重点摸底排查到河北交界乡镇进行孕期保健的育龄妇女的孕情。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将未在助产机构就诊的孕妇及时纳入管理,规范落实孕妇建册管理工作。4.县保健院负责汇总、审核、报送辖区内的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和孕产妇信息月统计表(见附件),并与掌握的孕产妇信息进行比对,排查出未纳入管理的孕产妇(指乡镇卫生院未排查漏管的),按照服务流程尽快纳入管理。我局将对各单位漏管孕妇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县妇幼保健院指定专人负责调度和督导全县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疗机构要发挥“警戒哨”的作用,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建档发放《母子健康手册》,提供围产期保健指导,并将孕产妇信息及时上传山东省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首诊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将筛查阳性的孕产妇主动转诊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接受妊娠风险评估。首诊机构为其它医疗机构的,发现孕情要做好相关信息记录,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并将相关信息报送县妇幼保健院。
(三)全面开展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各机构在每次提前检查服务时,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或妊娠风险动态评估分级,相关结果、转诊或处理意见及时录入省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要拉起“安全网”,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除“绿色”低风险人群外,孕产妇均应在二级以上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
(四)严格落实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各医疗机构要把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要实施重点高危孕产妇每月追踪报告制度。各级助产机构发现的评级为“红色”的孕妇信息要在24小时内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再一并上报县卫健局妇幼健康管理科和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科。县妇幼保健院要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每月调度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动态掌握本辖区高危孕产妇情况。对辖区内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产妇建立专门台账,全面掌握底数,做好温馨告知书的发放,指导做好孕产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对全县的危重孕产妇要追踪管理,定期追访危重孕产妇状况,并指导做好危重孕产妇的专案管理,对“红色”孕产妇做到专人盯防,每周向县卫生健康局妇幼健康科报送“红色”孕产妇信息。
(五)做好高危孕产妇的会诊与转诊工作。我局将成立县级孕产妇急救专家库,实行专家分片包干承担辖区各助产机构高危孕产妇管理指导工作。各助产机构均要成立高危妊娠管理小组,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做好会诊工作。发现高危孕产妇的单位不具备处理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转诊,由上级医院进行管理。按照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原则,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或拒接高危孕产妇。
(六)加强孕产妇急救能力建设。我局将成立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高危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力量对急危重症孕产妇进行抢救,开通高危孕产妇“绿色通道”,保证辖区内急、重症孕产妇得到及时全力救治。县人民医院、中心医院要加强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按照产科急救管理要求,保证通讯通畅,药品、设备、交通工具处于24小时应急功能状态,同时不断完善急救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尤其要加强夜间产科值班值守工作,落实责任,保证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七)加强孕产妇产后管理工作。各助产机构要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倡导产妇主动接受孕产妇产后管理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做好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按照产后访视工作要求落实产后入户访视工作并及时录入访视信息。县妇幼保健院对危重孕产妇产后要进行跟踪管理,特别是对经省、市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抢救挽回生命的孕产妇,要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乡镇(社区)基本公卫妇保医师的培训,提高产后访视的质量。
(八)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各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妇幼健康知识宣教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要充分利用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叶酸发放与随访、孕情监测、孕期建册动员等时机对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主动接受规范的保健管理。自5月起,县妇幼保健院要每月下乡开展至少一次的孕产期保健知识讲座(2021年不少于7次),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妇高危情况的识别能力,强化保健意识,积极进行孕期保健检查,减少危重情况的发生。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措施,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孕产妇全程管理要求,摸清底数,规范管理,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切实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二)加强重点人群管理。要重点加强对辖区内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病、内外科合并症,以及18岁以下、45岁以上孕妇的服务管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导此类孕妇到三级及以上助产机构进行规范产检,及时给出医学建议并做好随访服务,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开展救治。
(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县卫生健康局将在6月份组织开展孕产妇管理的专项督导检查,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自今年,此项工作纳入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考核总成绩。
(四)落实责任追究。对于工作走形式走过场,不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一旦发生辖区孕产妇孕情未及时发现上报,导致及产期服务空白、不规范、甚至孕产妇死亡的,将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对直接当事人、相关管理人员及分管院长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所有责任人年度内均不得评先评优,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冠县卫生健康局:联系人:边娟, 联系电话:5105527
冠县妇幼保健院:联系人:安莹,联系电话:15954175677
邮箱:gxfyljh@163.com。
附:
1、冠县孕产妇摸排工作时间安排
2、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
3、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
4、冠县孕产妇管理督导表
附件1:
冠县孕产妇摸排工作时间安排
1、5月底前各级医疗机构对孕产妇信息进行摸排。
2、县直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将各相关科室摸排的孕妇信息进行对比汇总后,5月30日前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邮箱。
3、保健院将各县直机构的名单汇总后,于5月31反馈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
4、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对县直机构反馈的信息与摸排的信息进行比对,于6月5日前,将辖区孕妇个案登记表和月报上报保健院。(妇保、妇产科、B超室、村医)
5、保健院于将乡镇上报的孕产妇名单与本机构管理的孕产妇名单进行对比,于6月7日将我县辖区内孕产妇个案登记表、信息统计表上报县卫健局妇幼科。
6、县卫生健康局,核对后6月10日前上报市卫健委妇幼管理科。
7、各机构明确一名联系人,上报名单时一并上报,保健院进行汇总。
8、自2021年7月开始,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各机构上报时间分别为:县级医疗机构3号前上报保健院;保健院4号反馈乡镇;乡镇卫生、社区服务中心7日前上报保健院;保健院8号对比完上报县卫健局,请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上报。
附件2:
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
单位:
序号
乡镇(社区)
行政村(小区)
孕产妇姓名
身份证号
婚姻
状况
电话
户籍地址
孕产妇评定情况
上报单位
报告时间
备注
末次月经
孕周
预产期
高危
分级
高危因素
填表人: 审核人: 填报时间:
填表说明:1.个案登记表统计所有妊娠妇女和产后42天之内的产妇,比对出的未纳入日常监测管理的应在备注中标注。
2.高危分级填写:只填报分级橙、红、紫色的。
3.该表每月10日之前报送市卫健委。
附件3:
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2021年 月)
序号
县(市区)
月新增孕妇数量统计
累计孕妇数量统计
备注
合计数量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合计数量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填报人员: 审核人员: 填报日期:
附件:4:
冠县孕产妇管理督导表
制表单位:冠县卫生健康局 制表时间:2021年5月27日
督导时间
乡镇(街道)
督导人员组成
检查村庄(街道)
督导内容
6月7日
清泉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1、查看是否成立了领导小组;2、是否召开了部署会议;3、是否制定了本辖区的摸排方案;4、查看是否工作走过场、不认真;5、查看斜店、东古城、北陶是否到河北省大名县或馆陶县进行调查;6、早孕建册登记是否规范。
崇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8日
桑阿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贾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9日
东古城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斜店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0日
柳林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范寨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1日
辛集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兰沃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5日
清水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万善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6日
店子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梁堂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7日
烟庄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定寨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8日
甘屯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北陶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21日
冠县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保健院、百姓医院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反映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2004年至今我县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全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按照国家孕产妇死亡管理(3+1)模式(即从2006年10月1日到本年度9月30日止),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的孕产妇,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保不包括意外死亡。
1.2 资料来源:每例死亡孕产妇均由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在3日内报我院,我院在1周内组织保健医师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分析死亡原因,填写好个案卡,调查报告永久保存。
1.3 方法:严格按照《贵州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案》要求,对每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经县级评审专家小组进行评审分析核定,每半年评审一次,实行逐级报告审查制度,以保证监测工作质量。
2 结果
2.1 死亡孕产妇年龄和文化程度:①年龄20-25岁10例,占38.4%;26-29岁4例,占15.3%;30-34岁10例,占38.4%;大于35岁2例,占7.6%。②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23例,占88.4%;初中以上3例,占11.5%。③职业:农民25例,占96.1%,干部1例,占3.8%。
2.2 孕期接受保健情况:产前检查0次16例,占61.5%;1-2次8例,占30.7%;3-5次2例,占7.6%。
2.3 26例孕产妇的死亡原因:首位死因原因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42.3%(11/26),因胎盘因素导致产科出血,占34.6%(9/26),产褥感染,占11.5%(3/26),妊娠高血压疾病,占7.6%(2/26)。直接死亡原因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和产科出血,占76.9%,间接相关因素是我县经济贫困,妇女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差,住院分娩率低等。
2.4 孕产妇死亡时间、地点和评审结果:26例孕产妇死亡中,孕期死亡4例,占15.3%;产时及产后24小时以内死亡9例,占34.6%;产后24小时后至42天内死亡13例,占50%。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6例,占23%;乡镇卫生院死亡4例,占15.3%,家中及转送途中死亡16例,占61.5%。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20例,占76.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7.6%;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15.3%。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原因 导致我县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有: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孕产妇文化程度低、未进行产前检查、孕产妇抢救条件有限等,这与我县经济文化水平低,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密不可分。因此积极提高产前系统保健质量,积极防治妊娠期的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处理病理产科,尽早消除高危因素,确保孕产妇安全妊娠和分娩,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3.2 死亡病例评审结果 从临床来说可避免死亡20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不可避免死亡4例。从保健的角度来说如果孕妇能够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内科疾病,一旦确诊有限制生育的疾病或者不宜继续妊娠者尽早终止妊娠,则死亡孕产妇死亡可大大降低。
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3.2.1 加强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在农村,特别是乡村一级,孕妇在孕期未作定期产检,因此,要加强乡村两级保健人员对孕妇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3.2.2 加强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在26例孕产妇死亡中有11例为高危孕产妇,因此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确保高危孕产妇得到早发现、早管理,有效随访和及时转诊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3.2.3 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26例孕产妇死亡中有16例从未作过产前检查。因此,只有加强孕期保健宣传,让孕妇从 “要我保健”逐步转变为“我要保健”,这样才能确保孕期健康、安全分娩,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4 26例死亡孕产妇中2例在转诊过程中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因此确保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的有效畅通,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过程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