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孕产妇的健康管理

篇1

Study of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on community maternal management

JI Xiaoying, CHENG Lisen, GUO Shudong(Preventive and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7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study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guidance o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of pregnancy. Method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454 pregnant women who set up an early pregnancy manual in Baoshan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from 2016 to 2017, and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227 people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managed according to the routine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was strengthened at various stages of early,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 for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ymptom checklist, the number of pregnancy tests, cesarean section rate, complication rate,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th were evaluated in the pregnant and lying in women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5 times and more than 8 times of antenatal examin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pregnancy servic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maternal management; effect

?攵?死亡率、人均期望寿命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综合协调发展的敏感指标。做好社区孕产妇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影响健康的行为因素。因此在社区孕产妇管理过程中,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能使管理对象掌握更多有关生育的健康知识,了解应该注意的事项,提升管理质量[2]。本研究旨在评估健康教育指导社区孕产妇管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宝山路街道社区早孕建册的孕产妇454人,再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7人。对照组的孕产妇年龄为23~39岁,平均(27.5±2.4)岁;其中157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试验组孕产妇年龄为22~38岁,平均(27.8±2.7)岁,其中160例初产妇,67例经产妇。两组孕产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指??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早孕建册,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孕期保健健康处方,让产妇自行学习孕期保健知识。集中参加1次孕早期健康讲座。正常孕妇孕中期督促建立大卡(选择生产的医院办理保健手册的过程)1次,孕末期38周开始询问孕情及了解分娩情况,分娩出院后进行产后访视。重点孕妇则按照要求每月电话咨询,督促按时产检直至分娩。

试验组是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咨询和干预。(1)在早孕建册时,妇保医生根据建册情况在门诊进行面对面的孕早期教育,保证孕妇的早期教育率达到100%。内容包括孕早、中期的营养、运动和保健,以及应注意的情况和应做的检查,并对初筛异常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的指导。(2)在孕中期(孕14至17周)除督促建册外,对孕妇进行建立大卡、应作检查和追踪检查结果的指导。(3)从孕28周开始做孕末期随访,指导孕产妇通过胎动判断胎儿的健康情况,教授正确的乳房按摩法;告知孕产妇注意孕期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告知孕末期注意事项和产后访视。(4)在早孕建册时与管理孕妇建立微信联系,以预产期月份为标准,分群管理,提供相应的健康咨询;必要时做上门指导和心理疏导。(5)重点孕妇(高龄≥35岁,BMI>24 kg/m2或

1.2.2 评价内容及方法

在产后访视阶段评价两组的产检次数、分娩方式、并发症率(指由妊娠导致的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糖尿病、子宫破裂、羊水栓塞、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产娠期精神异常等)。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测量孕期服务满意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测量两组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该表包含比较广泛的精神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该量表分为五级评分,9个因子,通过因子分了解症状分布特点,是医生评定患者症状使用较普遍的量表。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孕检次数和分娩方式比较

对照组的产检次数≥8次和≥5次人数明显少于试验组,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试验组,而剖宫产和孕期并发症的比例高于试验组(P均

2.2 两组孕产妇心理量表得分比较

人际关系、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两组孕产妇对孕期管理满意度比较

篇2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孕妇在分娩前不免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会对分娩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自然分娩率。本文分析了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妇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所有患者体质重增加12~18 kg,平均体重增加(15.2±2.5)kg,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6.7±1.2)岁,孕周24~33 w,平均孕周(27.2±2.5)w;对照组患者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4±1.8)岁,孕周23~35 w,平均孕周(26.3±2.4)w。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个人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和其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学历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和兴趣爱好等,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健康宣教方式和内容,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用影音资料观看和讲座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健康宣教,增加患者接受信息覆盖面。②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知识,介绍产期可能发生的反应和临床防治措施,孕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等,并告知患者临时处理措施。③饮食教育:对产妇进行饮食控制,为产妇提供充足的营养,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少食多餐,搭配均衡,多样化饮食,均衡营养,禁食辛辣,多食蔬果,注意饮食清淡。④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向患者讲解影响胎儿成长的因素,告知其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进行妊娠期运动疗法,控制每日运动量,运动适度以微汗为宜,选择轻松简易的运动方式,禁止在清晨空腹时进行运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依从性和掌握健康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标准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依从性标准为非常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自然分娩率=非常依从+一般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数据资料的表述形式如下:正态计数资料(%)率;检验方法如下:正态计数资料χ2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观察组治疗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也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产生的健康意识,通过对产妇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的规范来改善产妇的生活习惯,降低产妇在妊娠过程中的风险[1]。患者处于妊娠期,其机体变化大,若发生疾病临床治疗困难,疗效有限。因此,要对孕期产妇进行一定的护理,加强日常护理,调整患者生活环境,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同时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2]。

对孕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让产妇了解生产流程,使产妇明白分娩是一自然的生理过程,从而缓解患者对分娩的恐惧心理[3]。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自然分娩率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也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

综上所述,对临床产妇采取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艳红.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8(11):191-192.

篇3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54-01

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e ,MMR)是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1],也是反映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联合国将其列为全球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指标之一[2]。通过对我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我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死亡率,为实施有效干预,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人群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2013年小店区11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的孕产妇死亡监测季度报表、孕产妇死亡调查表及附卷、孕产妇死亡医院原始病历,以及小店区孕产妇死亡评审记录。调查对象为小店区居住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

1.2方法

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逐级上报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死亡个案卡、孕产妇死亡调查表计附卷,逐级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个案及评审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2007-2013年小店区本地人产数71643人,本地人口孕产妇死亡1,平均孕产妇死亡率1.40/10万;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3人。

2.1 2007-2013年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见表1)

2.2 2007-2013年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城市农村比较(见表2)

2.3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与全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比较(见表3和图1)

3 小店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2007-2013年我区评审本地孕产妇死亡1例,流动孕产妇死亡病例3例,评审结如下:

3.1孕产妇死因分类及构成(见表5)

4讨论

孕产妇死亡率是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文明进步程度,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政府部门进行妇幼卫生计划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3]。本资料显示,小店区孕产妇死亡率2007-2013年间,除2010年为13.52/10万外,均为0。提前完成了国家《贯彻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中,到201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2/10万,到202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10万的目标[4]要求。

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下沉后,通过孕妇到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建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居民健康档案,使基层医疗保健机构掌握了辖区孕妇的基本情况,能够及时督促孕妇规范产检,并对高危孕产妇及时发现,及时管理,按时随访,提高了孕期管理质量。

加强孕产妇死亡监测信息管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后,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下沉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体制问题,妇保人员不专业,不固定、人员配置不够,以致他们对育龄妇女婚育情况不是很了解,孕产妇信息掌握不全面,易造成活产数及孕产妇死亡数的漏报;我区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大多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有限,工作量大,管理难以到位,也易造成统计数据的不准确。

做好流动孕产妇的健康管理工作。我区4例孕产妇死亡中,有3例为非本地人口来我区就医,说明我区流动人口的孕前、孕期保健工作亟待加强。由于我国现行的人口管理制度仍是以户籍管理为主,长期以来对外来人员的卫生保健管理非常薄弱,[5]我区流动人口多,她们自我保健意识差,而且每日早出晚归,管理难度大,尤其因近年商业区发展及商品房新建迅速,市中学人口南移,富士康工业区外来打工人员众多等诸多原因,给孕产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保健意识,以做到早孕及时建册、孕期规范管理、住院持册分娩、产后及时回册,提高流动孕产妇孕期健康管理比例。

基层医院急救能力仍需加强。从我区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来看,有2例死亡地点在县级医院,存在县级医院医疗处理延误。在县级医院死亡的1例异位妊娠及1例产后出血,最终均死于失血性休克,说明我区县级医疗机构在产科急症的识别、处理,失血性休克的抢救等方面的能力仍需加强。

加强妇幼卫生三级网络的建设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要充分发挥三级底网的作用,深入基层,认真摸底,及时掌握育龄妇女信息及孕育情况,并与当地分管计划生育、妇女工作的人员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分娩信息,发现孕产妇死亡及时上报,做好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努力解决基层妇幼人员待遇,保持妇幼队伍的稳定。

提高医疗机构急救能力。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提高各科室尤其是产科、急诊科对产科危急重症孕产妇的识别与救治能力,院内急诊科、内科、麻醉科等科室与产科要密切配合,同时健全院内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机,减少孕产妇死亡。

参考文献

篇4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孕产妇系统管理,建立早发现、早管理、早救治的全程、规范、闭环式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扎实推进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管理对象

辖区内妊娠到产后42天的孕产妇。

二、工作安排

(一)全面孕情摸底。各单位于5月26日--6月5日在辖区内开展拉网式孕情摸底排查,利用十天的时间全面摸清在孕人员底数。重点摸排:1.在各级医疗机构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信息;2.各级医疗机构B超室登记的孕产妇信息;3.充分利用乡镇(社区)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村医职能,逐村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将孕妇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登记,特别要摸清未婚先孕、流动育龄妇女的怀孕信息。各单位将排查情况核对后填写《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附件1)和《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附件2)并报送至县妇幼保健院。斜店、东古城、北陶特别要重点摸底排查到河北交界乡镇进行孕期保健的育龄妇女的孕情。各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要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将未在助产机构就诊的孕妇及时纳入管理,规范落实孕妇建册管理工作。4.县保健院负责汇总、审核、报送辖区内的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和孕产妇信息月统计表(见附件),并与掌握的孕产妇信息进行比对,排查出未纳入管理的孕产妇(指乡镇卫生院未排查漏管的),按照服务流程尽快纳入管理。我局将对各单位漏管孕妇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县妇幼保健院指定专人负责调度和督导全县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疗机构要发挥“警戒哨”的作用,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建档发放《母子健康手册》,提供围产期保健指导,并将孕产妇信息及时上传山东省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首诊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将筛查阳性的孕产妇主动转诊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接受妊娠风险评估。首诊机构为其它医疗机构的,发现孕情要做好相关信息记录,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并将相关信息报送县妇幼保健院。

(三)全面开展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各机构在每次提前检查服务时,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或妊娠风险动态评估分级,相关结果、转诊或处理意见及时录入省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二级以上医院要拉起“安全网”,对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除“绿色”低风险人群外,孕产妇均应在二级以上医院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

(四)严格落实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各医疗机构要把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孕产妇作为重点人群纳入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要实施重点高危孕产妇每月追踪报告制度。各级助产机构发现的评级为“红色”的孕妇信息要在24小时内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再一并上报县卫健局妇幼健康管理科和市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科。县妇幼保健院要建立高危孕产妇管理每月调度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动态掌握本辖区高危孕产妇情况。对辖区内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产妇建立专门台账,全面掌握底数,做好温馨告知书的发放,指导做好孕产期保健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县妇幼保健院对全县的危重孕产妇要追踪管理,定期追访危重孕产妇状况,并指导做好危重孕产妇的专案管理,对“红色”孕产妇做到专人盯防,每周向县卫生健康局妇幼健康科报送“红色”孕产妇信息。

(五)做好高危孕产妇的会诊与转诊工作。我局将成立县级孕产妇急救专家库,实行专家分片包干承担辖区各助产机构高危孕产妇管理指导工作。各助产机构均要成立高危妊娠管理小组,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做好会诊工作。发现高危孕产妇的单位不具备处理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转诊,由上级医院进行管理。按照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原则,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或拒接高危孕产妇。

(六)加强孕产妇急救能力建设。我局将成立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的高危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力量对急危重症孕产妇进行抢救,开通高危孕产妇“绿色通道”,保证辖区内急、重症孕产妇得到及时全力救治。县人民医院、中心医院要加强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按照产科急救管理要求,保证通讯通畅,药品、设备、交通工具处于24小时应急功能状态,同时不断完善急救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尤其要加强夜间产科值班值守工作,落实责任,保证产科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

(七)加强孕产妇产后管理工作。各助产机构要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倡导产妇主动接受孕产妇产后管理工作。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做好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按照产后访视工作要求落实产后入户访视工作并及时录入访视信息。县妇幼保健院对危重孕产妇产后要进行跟踪管理,特别是对经省、市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抢救挽回生命的孕产妇,要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同时要加强对乡镇(社区)基本公卫妇保医师的培训,提高产后访视的质量。

(八)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各医疗保健机构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妇幼健康知识宣教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要充分利用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叶酸发放与随访、孕情监测、孕期建册动员等时机对服务对象进行宣传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强群众的保健意识,主动接受规范的保健管理。自5月起,县妇幼保健院要每月下乡开展至少一次的孕产期保健知识讲座(2021年不少于7次),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妇高危情况的识别能力,强化保健意识,积极进行孕期保健检查,减少危重情况的发生。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措施,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孕产妇全程管理要求,摸清底数,规范管理,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切实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二)加强重点人群管理。要重点加强对辖区内患有严重精神障碍、传染病、内外科合并症,以及18岁以下、45岁以上孕妇的服务管理,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指导此类孕妇到三级及以上助产机构进行规范产检,及时给出医学建议并做好随访服务,提高风险意识,及时开展救治。

(三)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县卫生健康局将在6月份组织开展孕产妇管理的专项督导检查,对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进行整改。自今年,此项工作纳入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考核总成绩。

(四)落实责任追究。对于工作走形式走过场,不认真落实工作要求,一旦发生辖区孕产妇孕情未及时发现上报,导致及产期服务空白、不规范、甚至孕产妇死亡的,将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对直接当事人、相关管理人员及分管院长进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所有责任人年度内均不得评先评优,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冠县卫生健康局:联系人:边娟, 联系电话:5105527

冠县妇幼保健院:联系人:安莹,联系电话:15954175677

邮箱:gxfyljh@163.com。

 

附:

1、冠县孕产妇摸排工作时间安排

2、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

3、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

4、冠县孕产妇管理督导表

 

  

附件1:

冠县孕产妇摸排工作时间安排

 

1、5月底前各级医疗机构对孕产妇信息进行摸排。

2、县直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将各相关科室摸排的孕妇信息进行对比汇总后,5月30日前上报县妇幼保健院邮箱。

3、保健院将各县直机构的名单汇总后,于5月31反馈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

4、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对县直机构反馈的信息与摸排的信息进行比对,于6月5日前,将辖区孕妇个案登记表和月报上报保健院。(妇保、妇产科、B超室、村医)

5、保健院于将乡镇上报的孕产妇名单与本机构管理的孕产妇名单进行对比,于6月7日将我县辖区内孕产妇个案登记表、信息统计表上报县卫健局妇幼科。

6、县卫生健康局,核对后6月10日前上报市卫健委妇幼管理科。

7、各机构明确一名联系人,上报名单时一并上报,保健院进行汇总。

8、自2021年7月开始,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各机构上报时间分别为:县级医疗机构3号前上报保健院;保健院4号反馈乡镇;乡镇卫生、社区服务中心7日前上报保健院;保健院8号对比完上报县卫健局,请各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上报。

附件2:

冠县孕产妇个案信息登记表

单位:                                                   

序号

乡镇(社区)

行政村(小区)

孕产妇姓名

身份证号

婚姻

状况

电话

户籍地址

孕产妇评定情况

上报单位

报告时间

备注

末次月经

孕周

预产期

高危

分级

高危因素

 

 

 

 

 

 

 

 

 

 

 

 

 

 

 

 

 

 

 

 

 

 

 

 

 

 

 

 

 

 

 

 

 

 

 

 

 

 

 

 

 

 

 

 

 

 

 

 

 

 

 

 

 

 

 

 

 

 

 

 

 

 

 

 

 

 

 

 

 

 

 

 

 

 

 

 

 

 

 

 

 

 

 

 

 

 

 

 

 

 

 

 

 

 

 

 

填表人:                         审核人:                          填报时间:

填表说明:1.个案登记表统计所有妊娠妇女和产后42天之内的产妇,比对出的未纳入日常监测管理的应在备注中标注。

          2.高危分级填写:只填报分级橙、红、紫色的。

          3.该表每月10日之前报送市卫健委。         

附件3:

冠县孕产妇信息统计月报表(2021年  月)

序号

县(市区)

月新增孕妇数量统计

累计孕妇数量统计

备注

合计数量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合计数量

绿色

黄色

橙色

红色

紫色

 

 

 

 

 

 

 

 

 

 

 

 

 

 

 

 

 

 

 

 

 

 

 

 

 

 

 

 

 

 

 

 

 

 

 

 

 

 

 

 

 

 

 

 

 

 

 

 

 

 

 

 

 

 

 

 

 

 

 

 

 

 

 

 

 

 

 

 

 

 

 

 

 

 

 

 

 

 

 

 

 

 

 

 

 

 

 

 

 

 

 

 

 

 

 

 

 

 

 

 

 

 

 

 

 

 

 

 

 

 

 

 

 

 

 

 

 

 

 

 

   填报人员:                             审核人员:                                    填报日期:

附件:4:

 

 

 

 

冠县孕产妇管理督导表

制表单位:冠县卫生健康局                            制表时间:2021年5月27日

督导时间

乡镇(街道)

督导人员组成

检查村庄(街道)

督导内容

6月7日

清泉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1、查看是否成立了领导小组;2、是否召开了部署会议;3、是否制定了本辖区的摸排方案;4、查看是否工作走过场、不认真;5、查看斜店、东古城、北陶是否到河北省大名县或馆陶县进行调查;6、早孕建册登记是否规范。

崇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8日

桑阿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贾镇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9日

东古城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斜店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0日

柳林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范寨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1日

辛集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兰沃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5日

清水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万善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6日

店子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梁堂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7日

烟庄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定寨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18日

甘屯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北陶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随机抽查

6月21日

冠县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保健院、百姓医院

卫健局与妇幼保健院

篇5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反映母婴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2004年至今我县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全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按照国家孕产妇死亡管理(3+1)模式(即从2006年10月1日到本年度9月30日止),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的孕产妇,不论妊娠时间和部位,包括内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保不包括意外死亡。

1.2 资料来源:每例死亡孕产妇均由乡镇卫生院妇幼专干在3日内报我院,我院在1周内组织保健医师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分析死亡原因,填写好个案卡,调查报告永久保存。

1.3 方法:严格按照《贵州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案》要求,对每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经县级评审专家小组进行评审分析核定,每半年评审一次,实行逐级报告审查制度,以保证监测工作质量。

2 结果

2.1 死亡孕产妇年龄和文化程度:①年龄20-25岁10例,占38.4%;26-29岁4例,占15.3%;30-34岁10例,占38.4%;大于35岁2例,占7.6%。②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23例,占88.4%;初中以上3例,占11.5%。③职业:农民25例,占96.1%,干部1例,占3.8%。

2.2 孕期接受保健情况:产前检查0次16例,占61.5%;1-2次8例,占30.7%;3-5次2例,占7.6%。

2.3 26例孕产妇的死亡原因:首位死因原因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占42.3%(11/26),因胎盘因素导致产科出血,占34.6%(9/26),产褥感染,占11.5%(3/26),妊娠高血压疾病,占7.6%(2/26)。直接死亡原因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和产科出血,占76.9%,间接相关因素是我县经济贫困,妇女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差,住院分娩率低等。

2.4 孕产妇死亡时间、地点和评审结果:26例孕产妇死亡中,孕期死亡4例,占15.3%;产时及产后24小时以内死亡9例,占34.6%;产后24小时后至42天内死亡13例,占50%。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死亡6例,占23%;乡镇卫生院死亡4例,占15.3%,家中及转送途中死亡16例,占61.5%。评审结果显示,可避免死亡20例,占76.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占7.6%;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15.3%。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原因 导致我县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有: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孕产妇文化程度低、未进行产前检查、孕产妇抢救条件有限等,这与我县经济文化水平低,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密不可分。因此积极提高产前系统保健质量,积极防治妊娠期的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处理病理产科,尽早消除高危因素,确保孕产妇安全妊娠和分娩,是减少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3.2 死亡病例评审结果 从临床来说可避免死亡20例,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2例,不可避免死亡4例。从保健的角度来说如果孕妇能够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内科疾病,一旦确诊有限制生育的疾病或者不宜继续妊娠者尽早终止妊娠,则死亡孕产妇死亡可大大降低。

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3.2.1 加强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点在农村,特别是乡村一级,孕妇在孕期未作定期产检,因此,要加强乡村两级保健人员对孕妇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3.2.2 加强高危孕产妇保健管理,在26例孕产妇死亡中有11例为高危孕产妇,因此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确保高危孕产妇得到早发现、早管理,有效随访和及时转诊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3.2.3 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26例孕产妇死亡中有16例从未作过产前检查。因此,只有加强孕期保健宣传,让孕妇从 “要我保健”逐步转变为“我要保健”,这样才能确保孕期健康、安全分娩,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4 26例死亡孕产妇中2例在转诊过程中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因此确保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的有效畅通,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过程中尤为重要。

篇6

一、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

(一)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心医院分娩的流动孕产妇 313 例;有稳定工作 60 例,无业或自谋职业253 例;生育一胎216 例,生育二胎 97 例。依据妊娠产次、建卡情况、产检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总结(注意:每个数字应与户籍地孕产妇比较)。

(二)现状分析

1.流动孕产妇孕早期初检率及孕早、中期项目检查率低于户籍地孕产妇。良好的产前检查能够有效地减少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疾病的发生,而产检不足是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产妇应在孕早期进行初次产检,孕早期的检查要对孕产妇进行保健指导及孕期危险因素的筛查,发现高危孕妇。有研究表明,实施孕早期保健后围产儿死亡率、死胎死产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先天畸形发生率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死胎率下降明显。因此,孕早期检查对于安全、健康的分娩至关重要。

2.流动孕产服5次及以上产检率低于户籍孕产妇。《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规定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其中孕早期至少1次,孕中期至少两次,孕晚期至少两次。曾小娥等对产前检查对母婴的影响显示,按时产前检查的妊娠妇女,其胎盘早期剥离、产后出血、低体重儿、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均低于无产前检查者,适量的产前检查对于避免或减轻孕期的异常情况有重大作用。产前超声检查可检出大部分的畸形,对胎儿预后判断,及对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或出生后随访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流动与户籍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的影响因素。流动孕产妇仍然是城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关键人群,有资料显示,文化程度低、经产妇、经济收入低、无保险、计划外生育等会对流动孕产妇产检情况产生影响。因此,城市产前保健服务要根据人群的不同特点提供普惠性、可及性的项目或措施,从而促进城市孕产妇、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利用率。

二、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检查保健率低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低是制约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重要因素

多数流动产妇主要来自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市,家庭月收入低,多数产妇妊娠后不工作,这些构成了制约其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因素。其不在正规医院机构做产前检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经济收入低造成了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降低,特别是生殖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支持降低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就医的准入门槛,设立贫困流动人口孕产妇特殊服务窗口,以解决经济收入低的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的服务需求。

(二)文化教育程度低和保健意识淡漠也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权利意识淡薄,权利意识因受教育水平不同而差异明显,文化程度高者权利意识较高。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殖健康宣传,成为生殖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开发一些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和宣传材料,对流动人口进行知识宣传普及,使流动孕产妇有意识地主动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三)医疗机构服务的因素制约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调查结果显示,正规产检医院的服务水平并不是影响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的主要因素,而候诊时间、收费问题占较高的不满意比例。因此,应改善现有的医疗管理体制,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以适应不同层次流动孕产妇的孕期保健需求。

(四)私人诊所提供不健全的产前检查项目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

基本的孕期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私人诊所不但基本的检查项目不健全,而具备的检查项目中大多数项目检查率很低,这加大了流动孕产妇孕期保健管理难度,使流动孕产服整个孕期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因此,规范私人诊所的诊疗常规是保障孕期安全、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有力手段。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严格审批行医诊所的准入门槛,提高私人诊所的综合服务水平,保障流动孕产妇整个孕期的安全,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五)计划外生育影响了流动孕产妇接受孕期保健服务

计划外妊娠导致的多胎生育一方面使流动产妇家庭生活水平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制裁措施,一些孕产妇不愿意到正规医疗保健机构孕检、分娩,躲避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庞大的流动人口队伍成为中国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对流动人口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大力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的健康宣传

由于经济因素、文化程度等原因,流动人口自我保健意识差。针对这些因素,建议采用简历孕妇课堂、编制母婴保健手册等各种形式,选用最适宜的宣传教育内容,采用最适当的宣传教育方式,宣传母婴保健知识,使人们懂得产前保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道孕早期建卡及系统管理是及时预防和处理高危因素、降低难产因素的有效方法。

(二)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外来人口参与生育保险,降低生育保险费用。制定最基本的孕期保健项目,简化产前检查程序。依据政府财力,逐步增加无偿母婴保健服务范围,促使弱势群体享有基本生育健康服务,促进基本生育健康服务利用的公平性。

(三)将外来人口纳入暂住低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改革以户籍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

社区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发现怀孕妇女及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强化社区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外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加强社区妇幼保健系统建设,对基层妇幼保健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待遇,稳定基层医疗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

篇7

做好孕产妇管理工作,维护孕产妇的身体健康,需要得到孕产妇的配合,孕产妇能够掌握《母婴保健法》很重要。为此,我切实加强《母婴保健法》的宣传,准备了宣传材料,发给广大妇女,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于众,妇女同志有疑问,可随时打电话向我咨询。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准备了“关心女性健康,学习保健知识”、“计划生育你我她,计生指导为大家”等有关内容,利用晨练妇女易于集中的时间,进行广泛宣传。不女同志说平时对女性健康知识不大关心,基本是空白,听了这些宣传增长了知识,对维护自身健康起到很大作用。我宣传完了,有个别妇女留下不走,我知道她们有问题要咨询,就热情地招呼她们,对提出的问题逐一解答。有些妇女听了以后明白了问题,向我连声表示感谢,我回答她们:“不用感谢,我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职负责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是应该向广大妇女同志服务的,以后有问题尽管来问,可以当面,也可以打电话,我一定为你们服务好。”

篇8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206-0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2010年黔西县28个乡镇卫生院每年上报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保健年报表及年度质量控制调查表等。

1.2 方法 县妇幼保健院收集整理的全县孕产妇死亡报告卡、个案死亡病历、调查附卷、孕产妇死亡个案分析报告等有关资料,每半年召开一次孕产妇死亡评审会,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死亡诊断。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1.1 死亡年龄 20岁-24岁14例,25岁-29岁22例,30岁-34岁18例,35岁以上3例。

2.1.2 文化程度 中专1例,初中10例,小学29例,文盲17例。

2.1.3 生育情况 初产妇16例,经产妇41例。

2.2 产前检查次数 0次24例,1次-5次28例,5次以上5例。

2.3 分娩地点 省级医院1例,县级医院分娩8例,乡级医院分娩2例,村卫生室1例,家中分娩36例,途中分娩2例,未娩7例。

2.4 死亡地点 省级医院1例,县级医院死亡18例,乡级医院死亡3例,家中死亡30例,途中死亡5例。

2.5 死亡原因 2001-2010年黔西县活产数79234例,孕产妇死亡57例,平均死亡率71.94/10万,主要原因是产科出血,孕产妇多数死于家中,其次是县级医院。孕产妇文化水平越低,生育次数越多,死亡率越高。死亡原因及构成 见表1。

篇9

一、工作内容

在全镇开展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由我镇孕产期保健管理办公室(简称“孕管办)、儿管办”)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儿童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孕产期保健工作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

二、工作目标

(一)规范开展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切实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二)规范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风险评估,重点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

(三)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确保所有孕产妇享有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的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四)健全危重孕产妇双向转诊与管理机制,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效率。

(五)健全妇幼健康服务队伍,筑牢妇幼健康服务网底。

(六)逐步推广应用孕产期保健信息系统,完善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

(七)强化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分级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制。

(八)辖区内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8/10万和7.5‰以下,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九)对辖区内所有0—6周岁儿童进行身体检查,开展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且覆盖率95%以上。

三、管理机构

(一)孕管办、儿管办设在镇卫生院,由镇卫生院院长XX同志为“两办”主任,XX为副主任,XX为儿管办负责人、XX为孕管办负责人以及各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为孕管办、儿管办成员。

对辖区内的孕妇实行孕期随访、信息上机,追踪管理到产后42天;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人专案管理;对本辖区的孕产妇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辖区内0——6周岁儿童进行管理。对村孕儿管员进行管理、协助孕儿管中心进行考核;向孕儿管中心汇总报送本镇孕产期保健管理及儿童管理相关工作情况,接受孕儿管中心督导考核等。

(二)村孕儿保健管理人员(简称“孕儿管员”)。

每村(居)配备1-2名工作责任心强、善于做群众动员工作的村孕管员,女性同志优先。我镇结合实际情况,聘请村妇女主任、乡村医生为村级孕儿管员。

孕儿管员接受孕儿管办、县孕儿管中心、孕产期保健服务机构的指导、管理。负责发现、核实本村范围内的孕产妇,将孕产妇妊娠情况、婴儿出生、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育龄妇女死亡及出生缺陷等的有关信息,定期上报镇孕管办;动员孕产妇定期到医疗机构接受产前检查、住院分娩等;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协助高危或危重孕产妇的随访跟踪管理;按时参加例会和工作培训;协助免费婚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发放、避孕药具发放、生殖健康检查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等工作和政策的宣传等。

四、工作流程

(一)发现孕情建档

1.村孕儿管员发现孕产妇孕情,向孕管办报告,并动员孕妇到上级孕产期保健机构建档、产前检查。

2.孕儿管办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医生作为三级医师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并对高危孕产妇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3.孕儿管办对县级反馈和村级上报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对首次检查的孕产妇进行建档,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并将所整理汇总信息报告孕管中心。

(二)妊娠风险初筛

1.孕儿管办对首诊的孕妇按照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进行妊娠风险初筛。

2.对于风险初筛未见异常的首诊孕妇,发放《母子健康手册》并在其上标注绿色,按要求管理。

3.对于初筛发现有风险因素(黄色及以上)结果的,孕管办填写《妊娠风险筛查阳性孕产妇转诊单》,并告知孕妇携带转诊单在2周内到孕管中心接受妊娠风险评估。

4.孕管办根据孕管中心反馈的高危孕妇信息进行高危专案登记管理,并将相关信息反馈至村级,要求孕管员加强跟踪随访。

(三)定期产前、产后检查

1.村孕儿管员加强对孕妇的孕期健康宣传教育,积极动员孕产妇至各级孕产期保健机构接受定期产前检查。

2.孕管办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孕妇进行定期产前检查,将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记录在《母子健康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上。

3.孕管办落实专人于产妇出院后1周进行家庭访视,产后42天进行健康检查。

4.孕管员协助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四)孕产妇、新生儿死亡报告

孕儿管办发现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应当在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将信息上报孕管中心,主动配合孕儿管中心核查情况个案调查与死亡评审。

(五)信息报告管理

1.孕儿管办每月、每季度汇总本辖区的孕产妇建档、高危妊娠、危重孕产妇抢救、住院分娩活产、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信息,形成孕产信息专报,于每月20日前报送县孕管中心。

2.孕管办要掌握分析本辖区的孕产信息,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村级孕管员发现新孕情实时上报,及时个案登记,每月5日前汇总村级数据填写月报上报孕管办,进行信息核实后上墙。

五、村级考评考核

孕管办依据村孕管员日常工作质量完成情况制订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小考核,年度考核一次,将考核结果报孕管中心备案抽查。村孕管员绩效工资由我镇孕管办按考核分数比例发放。

六、工作要求

村级孕管员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管理强化大局意识,自觉服从孕管中心及孕管办的管理。按要求做好孕情搜索,信息上报,叶酸发放,孕期随访等工作。

以下几点:

1.搜索新婚及备孕妇女,免费发放叶酸

2.未孕妇女暂未打算怀孕的,免费发放计生药具

3.主动搜素本村孕产妇,及时把信息上报至微信工作群中。

4.在管孕产妇及时通知来院做产检及产后访视

5.产妇出院后一周内及时进行入户访视

6.每两月及时参加例会培训,并把相应内容填写至例会登记本中。

村级孕管员要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等工作和技术规范要求,确保全镇孕产妇享有5次产前检查和2次产后访视的免费检查。

镇孕管办收集好各村孕管员上报的信息进行整理、上户、电话随访并上报县孕管中心;对县孕管中心传达的信息资料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管理。

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运用管理手段,防治结合,发现、识别并管理高危妊娠,及早干预治疗,从而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是推动孕产期保健工作有序开展的有效措施,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保证。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集中管理工作作为落实“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强生育全程健康服务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妇幼健康、民族健康的重要举措,要坚决予以贯彻落实。

(二)规范技术服务,切实做好公卫项目。

篇10

[中图分类号] R7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307-01

孕产妇死亡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有关妇女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妇幼保健健康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该地区妇幼保健服务与管理水平以及人群生育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2001―20010年马关县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年―2010年马关县10年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附卷,年度孕产妇死亡评审材料,妇幼卫生统计报表。

1.2 方法 按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要求,统一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内容和指标、资料收集方法、质量控制标准。乡(镇)卫生院每月上报孕产妇死亡数及活产数,县妇幼保健院调查核实,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准确性;每年组织县级人员定期进行孕产妇死亡评审,对死亡原因、性质进行统一审定,每半年进行一次漏报调查,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2 结果

2.1 死亡孕产妇一般情况 24例死亡孕产妇中,汉族10例(41.67%),少数民族14例(58.33%);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其中<20岁2例(8.33%),20―34岁18例(75%),≥35岁4例(16.67%);初中以上文化3例(12.5%),小学文化16例(66.67%),文盲5例(20.83%);24例死亡的孕产妇均居住在山区(100%)。

2.2 孕产妇死亡率 2001―2010年马关县活产41988例,孕产妇死亡24例,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均势,2009年有所波动,10年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57.16/10万。见表1。

2.3 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孕产妇死亡率情况见表1。

2.4 死亡原因及顺位 10年来马关县孕产妇死因前三位:产科出血18例(75%)、内科合并症4例(16.6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例(4.17%),直接产科原因20例(83.33%),间接产科原因4例(16.67%)。

2.5 产前检查情况 死亡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0次9例(37.5%);1-4次12例(50%),≥5次以上3例(12.5%)。

2.6 孕产妇分娩及死亡地点 家中分娩13例(54.17%),县级医疗机构4例(16.67%),乡级医疗机构2例(8.33%),未娩5例(20.83%)。在家中死亡12例(50%),州、县级医疗机构死亡7例(29.17%),在乡镇卫生院死亡2例(8.33%),3例死于转运途中(12.5%)。

2.7 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 可避免17例(70.83%);创造条件可避免4例(16.67%);不可避免3例(12.5%)。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 他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卫生工作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女保健及产科质量的敏感指标。自2000年9月,马关县启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随着该项目的实施,以及近几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尤其是从2009年起“马关县农村孕产妇补助方案”的出台,边远乡镇卫生待产制度的落实,县域内农业人口孕妇实行免费住院分娩,对宣传动员、积极支持住院分娩的村干部、村医生给予劳务补助(每动员1名孕妇住院分娩30-50元),由于奖励措施、优惠政策的落实,大大提高了边远山区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从表1可以看出,10年间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等服务指标逐年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10年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57.16/10万,但明显高于(2009年)全国的31.9/10万及云南省37.27/10万。 针对孕产妇的死因进行分析,发现乡级医疗机构产科服务现状、服务质量和急救能力(乡镇产科人员严重不足,妇幼人员调换频繁)已成为影响农村孕产妇健康质量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加强乡级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率和孕期保健质量,将是我县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3.2 孕产妇死因分析 直接产科原因致死的孕产妇仍然占很大的比例,其中产科出血仍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死因(占75%),内科合并症为第二位(16.6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第三位。在死亡评审中,可避免和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占87.5%。因此提高各级产科医生的理论和适宜技术技能,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的质和量,减少产科出血,提高产科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3.3 加强乡级医疗机构产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 家中分娩13例(54.17%),在家中死亡12例(50%)。因此,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与重视,加强乡级卫生院的产科建设,添加必要的设备,尽快解决乡级助产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技术,提高住院分娩率,减少在家分娩的死亡风险。

3.4 加强培训,提高产科诊疗水平 因乡、村级医疗保健人员知识技能偏低,人员的不足,导致孕产妇死亡占有一定比例。因此稳定乡、村级产科及妇幼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适宜技术如:胎盘残留清宫术、人工剥离胎盘术(因胎盘滞留导致产后大出血死亡10例,占41.67%)、阴道裂伤修复等技术的培训,提高识别及处理孕期和产时各种危急情况的能力,熟练掌握产科适宜技术,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措施。

篇11

一、项目目标

(一)长期目标

到2015年,全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到2020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9.7%以上,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全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在《××县妇女发展规划》和《××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规定的目标内。

(二)2009年度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低于2008年的79.74/10万;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控制在1‰以下;

3.婴幼儿死亡率低于2008年的5.58‰;

(三)年度支持性目标

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在97.00%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2.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百分之95%以上;

3.孕产妇糸统管理率达百分之90%以上;

4.县乡医疗机构产科工作人员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80%。

二、项目管理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降消项目在我镇顺利实施,经镇人民政府研究,成立××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领导小组。由施燕丽副镇长任组长,鲁朝丽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抽调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院,由鲁朝丽任办公室主任。

项目技术指导由××卫生院鲁朝丽、妇幼专干普学芳负责。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审定降消项目实施计划,领导协调和督促项目工作实施;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把项目工作指标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2.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拟定项目实施计划;负责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组织督促项目业务工作实施,定期向县项目领导小组报告项目实施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审定项目技术指导组的工作计划,布置工作任务;协调、联糸有关部门配合实施项目工作;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实施扶贫救助;收集分析项目执行情况的资料和信息,及时总结推广项目经验,召开项目工作会议。

3.技术指导工作职责: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的内容,制定项目技术指导计划并报送项目办审定;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要求,做好项目业务技术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负责项目宣传和指导各村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协调各级妇联组织、广播电视部门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制定项目培训计划,帮助指导和督促基层开展项目培训工作;负责项目业务管理、监督指导、推广住院分娩、完善高危孕产妇的转诊和抢救机制。

4.卫生院工作职责: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监督指导、扶贫救助;配合、协调妇联、计生、民政、广播站等做好相关工作。

5.镇妇联的工作职责:做好乡村群众性健康教育工作,围绕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安全分娩等内容,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参与项目活动。村妇女干部要协助乡村妇幼医生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村妇代小组长要随时了解本组妇女的健康状况,孕产妇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乡村医生或妇女主任、乡村妇联组织每月向妇幼保健部门通报一次孕产妇调查情况。

6.镇计生服务站工作职责:做好群众性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减少计划外怀孕和非婚生育。乡、村、组计生工作人员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优势,积极动员育龄妇女参与保健,配合乡村妇幼医生共同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每月向妇幼保健机构通报一次孕产妇调查情况。

三、项目工作内容

按照国家、省、市、县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尽快启动,全面实施,加强项目领导,严格经费管理;强化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加强人员进修和培训;建立和完善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和“绿色通道”;组织专家驻乡蹲点帮扶;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做好降消项目信息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工作;项目监督指导与评估。

(一)加强项目领导,严格经费管理

1.加强对项目工作的领导,并将项目实施纳入各相关单位年度责任目标进行考核。

2.定期检查或审计项目资金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情况,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

3.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提供助产服务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告。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对于举报线索,要认真调查处理,坚决禁止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强化镇卫生院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

1.加强我镇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保健技术指导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以医疗、保健为支撑的妇幼保健服务网络,为孕产妇享有规范、安全的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服务提供保健。

2.严格执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服务项目和限价标准,规范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服务。

3.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服务资质的监督管理。要严格执行助产机构、技术和人员的准入,严肃查处不具备接生资格的机构和人员,坚决取缔非法接生。

4.强化产科质量管理。

(1)根据省卫生厅制定的县、乡产科建设标准,加强产科建设、改善服务条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完善产科服务。

(2)助产机构要认真使用省级下发的《云南省产科病历基本格式》,规范产科文书管理。

(3)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产科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规范,定期开展质量评估活动,不断改进产科服务质量。

(4)定期开展产科危急重症及死亡孕产妇的分析和评审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5)保证产科急救设备和设施处于功能完好状态,努力保障产科质量,维护孕产妇生命安全。

(三)加强人员进修和培训。

1.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培训:中心卫生院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产科急救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规范,以提高产科急救能力;一般乡镇卫生院的助产人员重点培训正常产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转诊过程中基本急救技能。要求乡镇卫生院助产人员原则上要轮训一遍,方法可通过理论学习、见习和到县级临床进修等方式进行。

2.乡村医生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筛查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业务能力,能处理一般妇女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

(四)建立完善高危孕产妇应急抢救机制

卫生院要健全和完善应急抢救组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到急救人员、设备、药品、交通工具配齐到位,保证抢救组织运转正常。各医疗单位要公布急救电话,保证急救系统功能状态良好,联系方式畅通无阻,接到急救信号能及时出诊,不得相互推委扯皮。危急孕产妇的抢救实行院长负责制和首诊医生负责制、出诊抢救制、会诊制及转院转诊制,确保危急孕产妇得到及时救治。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承担一级转诊,对当地发生的高危孕产妇及时护送到县级医疗保健单位救治。

(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工作

要把健康教育同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宣传和孕产妇保健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为孕产妇住院分娩菅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积极协调妇联组织和广播电视等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菅造全社会关心妇女儿童健康的良好环境。

1.推行“以妇女为核心,家庭为最佳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对孕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的宣传教育。

2.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妇女文化程度低、旧的风俗习惯影响等问题,举办“孕妇学校”、“家长学校”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

3.在每个村委会醒目位置刷写1—2条“住院分娩,母婴安全”、“住院分娩,国家补助”等标语,以及县、乡危急孕产妇呼救电话。

4.乡村医生要督促每位孕产妇将危急孕产妇呼救电话写在家中醒目位置。

(六)加强流动人群管理,落实保健措施

卫生、公安、计生、民政部门要紧密配合,对在本镇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员,要互相沟通情况,互相配合管理。户口所在地的妇幼卫生机构要及时向育龄人群流入地的妇幼卫生机构通报信息,流入地的乡、村妇幼保健人员要对人群中孕产妇进行建册管理。全镇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建立孕产妇首诊责任制,不论哪一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发现孕妇就诊,只要是孕妇都要追问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情况,对无围产期保健手册的孕妇一律给予建册,并登记上报县妇幼保健院,县妇幼保健院负责协调各院跟踪管理,确保本镇范围内无一例高危孕产妇因漏查漏管而死亡。

篇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44-02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18%; HBV感染是一个很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统计表明HBV传播1/3以上为母婴传播所致【1】。因此了解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对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丽江市2011―2013年孕产妇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2013年在丽江市助产机构接受乙肝病毒检测的孕产妇相关资料,包括预防乙肝母婴传播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孕产妇乙肝检测登记台帐及乙肝感染个案卡等,汇总资料,建立SPSS数据库。

1.2 方法

1.2.1 制定方案,开展人员培训 2011年始,丽江市将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开展,制定工作方案,对全市助产机构相关服务人员包括产科医师、检验、信息统计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方案要求开展孕产妇乙肝检测工作。各级助产机构对确诊妊娠的孕产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乙肝病毒检测。

1.2.2 检测方法 对确定检测孕产妇采静脉血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M检测采用金标法,试剂盒由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全省统一招标采购),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2.3 诊断依据 凡HBsAg阳性者判断为HBV感染。

1.2.4 信息上报 由各助产机构信息专管人员每月进行信息网络直报,并及时填报乙肝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质量。

1.2.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

3.1众所周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及血液传播3种途径。目前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医疗环境的改善,HBV感染在普通人群水平传播的势头已得到有效遏制,而母婴垂直传播已成为导致HB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5】。带有HBV的母亲怀孕后,可以通过胎盘、分娩的产道等方式,将病毒传给婴幼儿,还可对母婴造成危害,使妊娠合并症、重症肝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等的发生率增高,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3.2本调查资料显示,丽江市近3年孕产妇乙肝感染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地区孕产妇乙肝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四县一区最高是宁蒗县达6.95%,疫情形势严峻。孕产妇乙肝感染率的上升将会增加母婴传播的风险,加之我市农村孕产妇住分娩率低,2013年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仅92%,全市预防和控制乙肝母婴传播面临挑战。

3.3 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HBVac)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是阻断母婴传播的最主要手段,是加强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一项有效保护性措施,并已作为常规免疫策略用于预防HBV母婴传播。

3.4 乙型肝炎还可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常有家庭聚集现象。目前乙型肝炎健康教育不如艾滋病重视,孕产妇对乙型肝炎的知晓率不容乐观。陈顺萍等【6】对某医院367例孕妇调查,调查对象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免疫预防的知晓率为68%;对垂直传播的知晓率仅25%,83%的孕妇不知如何预防母婴传播。韦芳琴等【7】对云南农村孕产妇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发现乡村级健康教育内容主要以预防艾滋病传播为主,预防乙肝传播知识较少,孕产妇对乙型肝炎免费检测、母婴传播途径及母婴阻断核心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

4 对策

4.1 各级各部门加强预防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孕产妇乙型肝炎筛查,进一步扩大孕产妇检测覆盖面,尽早发现HBV感染孕产妇,进行重点管理。

4.2重视围生期孕产妇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各级医护人员结合孕产妇健康管理广泛宣传孕产妇乙肝免费检测及母婴阻断政策,对HBV感染孕产妇告之HBV感染的传播途径、危害,重点是如何防止母婴传播,包括孕期性防护、免疫防护、母婴筛查与干预等知识。

4.3 以政府实施“妇幼健康计划”为契机,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力争所有HBV感染孕产妇均能到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及时接受乙肝母婴规范药物阻断,将母婴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陈红,任群. 乙肝病毒携带孕妇检出病毒阳性年龄及疫苗接种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08.

[2] 刘淑贞,黄录英,等. 孕妇乙型肝炎肝病毒携带状态与阻断母婴传播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50.

[3] 操冬梅,肖梅,等. 1694例孕产妇乙型肝炎肝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007.

[4] 王春鹃. 米东区2011年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2,1(9):83.

[5] 张薇莉,赵隽.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方法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80.

[6] 陈顺萍,林翔. 重视围生期孕产妇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J〕. 中国妇幼健,2012,27(28):4356.

篇13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收到上报的高危孕产妇共516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66)。对照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小学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25.3±10.5)岁;观察组中,孕妇学历均大于初中及其以上学历,孕产妇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4.9±11.2)岁。两组孕产妇在生活环境、个人背景、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未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但给予正常的孕产妇产检检查。观察组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①对高危的孕产妇实行三早措施:早期建册、早期发现、早期处理;②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二定期检查:定期孕检及随访,定期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肝功能、B超及心电图;③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一会诊制度,即妊娠合并内科病:肝炎、糖尿病或危重病如妊高征,中度以上的请内科或全科医务人员会诊及提出治疗方案,必要时转送上级医院处理。此外,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实行个案管理,根据不同高危病种,提供不同的保健、医学指导及干预措施。对每例孕妇于孕12周前建立孕前检查档案表,常规执行孕12周做一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孕中期(24~28周)前行第2次B超、心电图检查,测量子宫底高度、腹围,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在28周后开始记录胎动情况;孕38周行第3次B超、心电图检查,以及尿、血常规等常规检查,并进行骨盆内诊、胎儿监护。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当P<0.05时,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高危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甚至会导致死亡。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临床上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孕产妇和胎儿的双方面,一方面,孕产妇出现高龄产妇、合并严重内科疾病、以及异常的妊娠病史等情况时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另一方面,如出现巨大儿、多胎妊娠以及胎位和骨盆等异常也可诊断为高危妊娠。具有上述这些高危妊娠因素的孕产妇,即可称为高危孕产妇。临床上,在确定为高危孕产妇后,及早的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产妇和围生期婴儿的死亡率。有效的孕产妇管理是降低其死亡率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我国现阶段已普遍实施了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广泛推广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应用、并重点筛查高危妊娠,及时介入适当监护和管理。三级管理已经深入到城市和农村大部分地方,建立了完整衔接层次,以最大程度保护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手册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有效的降低了“三率”(指孕产妇的死亡率,病残儿的出生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此外,高危妊娠更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包括婚前和孕前的积极咨询,孕早、中、晚期的适时保健等。①婚前孕前积极进行遗传咨询和系统的体检,有利于早期防治高危妊娠。②怀孕前3个月应及时进行各项筛查工作,包括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形等,并注意孕产妇身体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等。③怀孕13~27周时即是进入孕中期,该阶段是系统筛查的重要阶段,详细的系统筛查和高危程度的分级,有助于早期做好准备,以尽可能保证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安全。④进入孕晚期后,主要是针对胎儿进行检测,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处理,帮助胎儿顺利娩出,并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给予高危孕产妇系统的管理后,观察组高危孕产妇、高危妊娠率、新生儿死亡数、缺陷儿数、孕产妇死亡数低于对照组(P<0.05)。王辉等人关于1670例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管理和有效护理显示,给予高危妊娠系统管理后筛查出,高危孕产妇发生率高达47.2%,重度高危发生率为5.6%,筛查后给予处理显著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两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