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09:57: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遥感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目前我国再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这两项技术手段的结合能够对我国显存的土地资源发展状态有一个全面了解。对于遥感技术来说能够全面打破传统提地勘测必须在现场进行实时勘测的限制,可以通过一系列微波检测器,对现存的土地资源进行实时勘测,而且采用遥感技术手段不单单能够减少土地管理需要的时间,对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起到对目的土地自行进行深入了解的作用,运用这一系统能够有效保证土地资源管理自身信息的准确性。
1 RS和GIS的你发展
RS和GIS一体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共同趋势,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RS和GIS一体化技术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RS(Remote Sensing)即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乃至于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探测对象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体系。它包括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地而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而实况调查系统、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在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始于80年代,主要应用于测绘、林业、地质、海洋、环境的调查与监测。1998年以来,由于“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12年计划)”的启动,国土资源部已经在全国的66个重点城市开展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工作,遥感作为高新技术,拓展了新的应用领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又称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设备支持下,实现地理空间数据输入、存储、管理、检查、处理和综合分析的技术系统。利用GIS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土地资源的图件和数据等基础资料,以便政府根据土地的动态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查明,这一过程的根本作用在于促使管理人员对土地现时信息有一个全面了解,从而促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管理。在进行土地详查时,传统的技术手段不仅仅查询土地信息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对其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全面掌握。这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详查方法作出合理更新。目前在土地资源详查过程中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土地资源详查的便利性,对其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也能充分反映。
对于采用这两种技术手段的操作步骤在于通过外业人员的实时勘察,将收集的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并在对信息进行勘查之后通过计算机模式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采用遥感技术对地形的相应数据有一个清楚表述。之后还需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反应的相应信息进行准确性确定。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勘测得出的土地信息资料还需要在计算机内部进行留存处理,为下一次进行同一地点的土地勘测能够有一定参考依据。
3 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对我国土地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不仅仅能够全面反映我国现存的土地变化模式,而且对制定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采用遥感技术手段,能够有效获知我国土地的宏观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从分表现出我国现存的土地信息变化趋势。另外进行土地动态勘测调查的过程还能够对全球土地变化有一个全面了解,这对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在农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外土地资源评价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例如:为开发旅游资源的土地评价,为改良牧场的土地评价,为作物引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及为城市规划的土地评价等。总之,土地评价的目的是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在国内,农用土地综合评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RS与GIS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先进技术手段对土地评价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1)利用RS和GIS技术确定土地类型图。利用RS和GIS技术快速生成的土地评价单元图,即土地类型图,不仅包含土地利用信息,还有土壤信息,既克服了土地利用类型在性质上的不均一性,又克服了土壤类型在地域边界上的不一致性,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综合性。(2)DEM在农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利用GIS技术获取DEM,通过DEM获取土地的坡度、坡向等环境信息,使评价因子的选取更加完善,评价结果更准确。(3)利用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归一化及对图形进行编辑生成。土地类型在PCARC/INFO中即为一个coverage,每一个评价单元为这个coverage的一个多边形。这个评价单元所具有的各种指标即作为这一多边形的属性,利用PCARC/INFO可以很方便地对其进行修改与更新.另外,由于很多图件没有坐标,利用PCARC/INFO可以将其纠正到统一的大地坐标,并利用ARCPLOT模块进行快速编辑和图形输出。
应用RS与GIS技术,改造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RS与GIS集成技术建立实用的、高起点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探索一套遥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定期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改造传统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规划、执法手段,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解决土地管理部门的自动化管理,为“数字城市”或者“数字国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看出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管理也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采用传统的土地资源管理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针对于此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土地资源管理中涉及的技术手段做出合理更新。在实践研究中清除发现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结合的技术手段不仅仅能够提升对土地勘测的数据准确性,而且在土地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也有涉猎,这就需要对这两项技术手段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研究,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艾,张闯.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3(11).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3S”测绘与土地资源管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二者紧密融合能促进“3S”测绘技术的发展完善并充分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3S”测绘技术概要
“3S”技术指遥感 (RS)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技术,是目前测绘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贮、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三者以其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功能上的互补性,在实际应用中结合日趋紧密。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提供目标的定向定位信息;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信息,以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可用于及时更新GIS数据库;GIS基础平台,可对多源时空数据包括GPS、RS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动态存储、集成管理和分析决策,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管理系统。
1.1遥感技术
遥感(RS,即Remote Sensing)指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进行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狭义上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通过数据传输、处理,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测绘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初投入使用以来,遥感技术发展迅速,现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自然灾害防治、气象观测预报、农作物估产、环境动态监测等领域。
1.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即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用户四部分组成,通过对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从而为土地利用、环境监测、资源管理、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工程设计以及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提供决策服务。GIS不但能管理海量空间信息,提供空间信息的浏览、查询服务,还可对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以探析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布特点。
1.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即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和用户设备等组成的空间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多用途、定位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目前,GPS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等多个方面。
2、“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
“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3S”测绘技术可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从而可建立起涵盖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信息和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的“一张图”基础平台,实现“以图管地”;二是可以为土地利用现状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分析提供技术手段,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的动态更新;三是通过“3S”测绘技术的集成,可建立起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有助于加强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与保护,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3、加强“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3S”测绘的技术服务作用,应加强“3S”测绘技术在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3.1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
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对土地空间、属性信息采集的主要目标是为地籍管理、土地征收转用、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土地规划等土地资源管理过程提供基础信息平台。采用“3S”测绘技术可实现对土地相关位置、面积、属性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可实现土地管理信息在坐标系、数学精度、数据格式、数据标准等方面的统一,从而能为建立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可利用遥感RS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影像数据与相关位置信息,并按照GIS技术标准开展相关信息的实地调查,再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调查信息反映到土地资源 “一张图”数据平台上,保证土地利用信息的图、数、实地一致,从而确保土地资源管理基础数据的现势性。
3.3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
可利用“3S”测绘技术来采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信息并对变化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对违法用地行为起到“早发现、早制止”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土地资源。特别是基于平板电脑(如IPAD)的“3S”测绘技术的应用,可将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按照GIS的要求集成在可移动、可定位的平板电脑中,实现实地状况与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数据的即时比对、即时定性、即时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执法检查与监管的工作效率。
3.4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的空间地域特性要求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地理位置信息即空间数据支撑。采用“3S”测绘技术除可获取遥感影像、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外,GIS的空间分析、数据定位、数据处理等功能还可为地籍管理、土地交易、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提供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地信息汇总、统计、分析、制图等技术服务。因此,基于“3S”测绘技术的土地资源“一张图”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4、“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结束,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移动智能技术、网络云技术等的发展,还应进一步加强“3S”测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还应进一步扩大“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加强测绘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的融合深度,促进“3S”测绘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为此,测绘部门应结合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进一步完善“3S”测绘技术,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为土地资源管理服务的深度和水平。同时,各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应充分发挥测绘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3S”测绘技术,加速土地资源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改进土地资源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3S”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且对于“3S”测绘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3S”测绘技术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紧密融合,对于测绘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需要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等知识)、对于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综合素质(需要掌握一定的测绘技术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付海民.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3,(11);
一、引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空气、水资源、土地资源,这是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虽然这三种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其中的土地资源再生的速度十分的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增加对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这就需要提高管理和控制土地资源的水平,实现有效、合理的开发。
二、土地资源管理和3S技术
(一)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国家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资源,来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土地资实施监督和管理,进而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控制和协调等方面的综合性的活动[1]。
(二)3S技术
3S技术是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统称,是这三个技术英文称谓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尾的简称,即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Remote Sensing R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其中地理信息技术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实行统一的管理、分析,遥感技术发挥对信息的收集作用,而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技术中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定位,给出最明确、细致的地理坐标[2]。
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由地理数据、计算机系统、用户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系统分析、操作、检索所得到的地理数据,为开展环境监测、土地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管理、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等工作提供判断和决策的依据。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则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能够提供信息查询、浏览、储存、分析等方面的服务。
2、遥感技术,指的是在没有接触的前提下,通过远距离的感知某一个目标的一种探测技术,实质上就是在远距离的平台上,通过雷达、扫描仪、摄影仪等设备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再通过分析和研究传输的数据,来分析研究目标的性质等方面的信息,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一部分。目前这一技术在防治自然灾害、估产农作物、监测环境动态、预报气象观测、规划和调查土地资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3、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这是由用户装置、空间、地面控制系统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具有全天候,不受任何天气的影响、全球覆盖(高达98%)、七维定点定速定时高精度、快速、省时、高效率、应用广泛、多功能、可移动定位等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广泛应用在管制和导航运载工具、检测地壳运动、测量航空摄影、勘察资源、检测工程变形等方面[4]。
三、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对3S技术的应用
(一)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在使用3S技术之前,要想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就需要采用人工调查的方式,也需要通过人工来建立土地资源利用资料库,这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长时间的调查,速度十分的缓慢,同时建立的资料库准确度较低,一旦完成可变性和可复制性差,与当前时代的信息化发展难以适应。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可以快速的对目标进行定位,及时到的采集所需要的信息;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得到准确性高的空间信息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总结所收集到的信息,并有效的评价土地资源,建立起现代化的信息资料库。利用3S技术,可以快速、客观的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工作,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调查成本。
(二)监测土地资源的利用动态
在3S技术使用之前,监测土地资源的利用动态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只有上报了利用的情况之后,才可以进行登记和管理,不仅难以及时的掌握利用的动态,数据准确程度低,而且监测的效率低下。在监测的过程中,使用3S技术,能够有效地发挥其特点和优势,通过遥感技术快速的收集利用现状,并可以及时的观察到利用动态,准确性高,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直观的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对后期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土地利用规划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时候,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建立起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系统,为土地利用该规划提供最原始,且完整、详细的资料,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土地信息,在开展规划工作的时候,能够提供最有效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资料[5]。
(四)土地勘测定界
由于3S技术的优势,在土地勘测定界的时候,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定位,并且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在提高勘测定界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准确度。
四、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发展
为了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3S技术的水平。促进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维化的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加入三维场景的设计,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同时要提高遥感技术的普光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以及空间分辨率,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
结语:在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用3S技术,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土地利用规划具有积极地参考作用,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对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顾育红.浅谈3S技术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测绘,2012,03:62-64.
[2]牛磊,姜增琛,刘晓,梁勇.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2,S1:728-729+74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管理和规划应该与时俱进。“3S”技术的应用就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技术手段,它包含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对土地规划、整理、使用、勘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 “3S”技术的简介与功能概述
“3S”技术作为一个将遥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的集成技术,具有获取远程信息、数据库快速更新整合并能复合分析的功能。在“3S”技术中,地理信息系统相当于人类的大脑一般,将由遥感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这“两只眼睛”搜集起来的信息数据进行管控,这整个技术的集合方式如图1所示。
1.1 RS技术
RS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是指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远距离目标的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捕获、分析、处理,从而对远距离目标进行检测和识别的一种现代化远距离探测的综合技术。该种技术是根据不同物体对波普的不同反应所形成的信息进行反馈工作,一般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环境质量检测、植被资源分布调查等方面,具有庞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1.2 GIS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是指计算机系统以测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对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类别进行组合、分析,对数据的动态进行检测,最终输出各种地理信息,为信息管理提供服务。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人员和组织机构四个部分,是地理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种科学有机结合的专业性计算机软件系统,而且可将所获得的信息直观、可视的展现在电脑上。
1.3 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将全球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其主要功能是可提供点、线、面三维坐标,具有覆盖密度高、全天候、多功能、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这种技术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如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如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如GPS信号接收机。由于其高超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土地测量、规划、调查、检测等各个方面,同时在军事和民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2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全球化,“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技术结合,而是将其技术内在的联系合成一种功能系统。鉴于现实情况,土地资源管理在未来必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S”技术所包含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定位技术将不断推动土地资源的研究发展。下面就具体来探讨一下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中如何的应用。
2.1 RS技术的应用
RS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等基础性地质工作。传统的土地资源整理开发调查是以1:10000地形详查图为底稿而工作的,但是因为1:10000地形详查图不能很好的反映所勘察地区的实际地形情况,现势性较差,常常导致调查结果不够准确,需要大量的后期野外工作,影响工作效率。RS技术利用遥感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真实的反应,遥感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在4000千米-600 千米之间,图像分辨率一般从1 千米-1米,这大大提高了土地资源调查的速度和精确度,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据,还可以将形成的影像作为底图对项目进行查漏补缺。
2.2 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一般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可以对土地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进行调查规划和土地资源动态的检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级企事业机关单位都需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前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国家发展中慢慢暴露出来,分析、解决这些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关联性的问题,需要合理的方案建议,GIS软件系统就可以为此提供帮助。
2.3 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可以用于土地资源的调绘和数据的收集,检测核实要开发使用的地区位置是否符合申报。在对土地进行地物测量期间,通常在前期的规划设计时要求设计底稿是实测比例尺不小于1:5000的全要素地形图,工作底稿是1:2000的地形图。面对如此高的比例要求,此时就可以采用GPS技术进行布设控制,采集数据。GPS技术不仅在此应用得力,当面对突发变化时还能够迅速做出反映,使得数据库得到及时更新。
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前景
“3S”技术通过对土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完全改变了我国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模式,使我国传统的土管方法都得到了提升。
不可否认,这种技术因其优越性,表现出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未来,该技术可以与网络技术、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相结合,使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效智能的为人类提供服务,并将人类的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带入全数字化时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3S技术”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准确性和实效性,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步入智能化、信息化时代,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毋庸置疑,随着“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更深入的应用,所带来的“数字化”必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应加紧发展“3S”技术,紧跟时代潮流。
参考文献
[1]吕姗.“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3,11:1175-1179.
[2]郜惟,李乃康.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05:97-99.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握好土地资源的管理工作。当前社会科技不断发展,RS技术、GIS技术和GPS技术的出现并被逐渐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土地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帮助。
1“3S”技术概述
“3S”是指RS、GIS和GPS技术。RS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综合性探测技术,能够从较远距离识别出探测目标的性质、活动情况等,主要利用红外线、微波及光等探测工具。其遥感系统包括了探测对象的特点、信息获取、数据传输、信息运用等,具有覆盖面积广、信息传输速度快、时效性强、节省成本等多项优势。当前,R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了城市遥感监测、环境检测、土地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土地资源的整合及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GIS技术是指资源和环境信息系统,该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空间信息的搜集、保存、管理及分析。该技术的应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采集到土地资源的相关数据,便于有关部门制订对应的政策和措施。GIS系统包括了信息录入子系统、数据保存和检索子系统、数据运用与分析子系统、汇报子系统等。当前GIS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已步入了产业化时期,并在不同行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GPS技术是运用导航卫星在海、陆、空实施全面三维导航及定位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该技术具备十分精准的定位和速度检测功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实用、最受欢迎的精密导航。GPS技术有导航定位、测量及测绘、同步时间和授时三大功能。在国内,该技术已应用于船舶、飞机导航及土地测量、交通管理、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1应用于土地资源勘查
以往进行土地资源勘查时,基本依靠人工操作,耗费时间较长,速度较慢,并且成本很高,不符合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合理运用“3S”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些问题。RS技术的应用可以生成遥感图像,获取精确度更高的空间信息数据。GP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加快速且高效的信息搜集与定位服务。用GPS技术辅助RS技术,能够定位至具体的地块,获得土地资源勘查的详细数据。而应用GIS技术进行空间解析、数据统计以及可视化制图等工作,能够更简便有效地进行土地资源统计、评估、图像制作等。总体来看,“3S”技术运用于土地资源勘查过程中,具备许多传统技术达不到的优点,如快速、省力、节省成本等。“3S”技术在土地资源勘查中的具体运用流程是:首先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得相应的图像资料,进行影像与基本图件的制作;然后运用遥感图像实施精确计算和实地考察;之后完成业内处理工作,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最后建立土地利用信息资源库。
2.2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过去在监测土地动态信息时,通常采取单位汇报并登记信息的方式,便于统一管理。但该方式效率不高,并且很难主动了解土地的变化情况,也存在准确度低、周期较长、实时性较差等多种问题。而利用“3S”技术为有效实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其工作流程为:(1)在土地利用勘察数据的基础上,采用RS技术迅速找到监测对象,再搜集到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2)运用GPS技术尽快找准空间方位,以得到最新的土地利用状况信息;(3)采用GIS技术,经由计算机完成土地信息的管理,并据此适时更新土地资源数据库,输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结果。这种方法把RS、GIS及GPS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了GPS技术快速准确定位和GIS技术科学进行信息管理及解析的优点。总体看来,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图像的绘制,并把遥感影像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结合到一起,能够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示出土地资源利用的动态情形,有助于更加便捷、高效地施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管理。
2.3在土地规划和勘察定界中的应用
“3S”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搜集、保存、管理、查找和解析,还可以进行图件数据、属性数据的更新。“3S”技术不管是应用在信息处理方面,还是应用在编制及成果管理方面,都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运用遥感技术搜集并分析数据,可以精确地确定出土地资源信息;采用GIS技术构建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详实的参考依据,并能辅助完成当前土地利用状况整体规划的编制、修改、实行等管理工作,从而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此外,“3S”技术应用在勘察定界方面也具有很强的优势,GPS技术能够24h获取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从而准确完成定位工作。该方法不需通视,并且勘察时间短,不易受气候条件影响,所以能大幅度提高勘察效率及检测成果的精确度,便于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分析运用。
3结语
“3S”技术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中,具有精确化、高速度、节省成本等多种优点,为我国“数字国土工程”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