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传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传承主要来自书本。上述数据似乎在说明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氧”。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传统文化”知道多少呢?你阅读了哪些传统文化和文学名著呢?你又是通过那种途径阅读的呢?对我国“传统文化”你是怎样看待的呢?
刘 昊: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鲜明的历史特征。作为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为何物,不知道“座右铭”是什么,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唐学连:我认为传统文化应写入书本,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维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今年对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假日与节日的结合,可以使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懂得自己国家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在文化比较中了解自己的位置、责任与使命。
吴 铭:春节、清明、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民族传统的尊重,对民族精神资源的珍重,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政府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积极行为,是中国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积极贡献,这也是中国特色吧。
主持人:确实应该在课本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在学生中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包含着民族发展的历史,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群体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春节与清明,是我们民族纪念祖先的感恩节;中秋与重阳,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健身节、审美节。每一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不忘历史、积极创造幸福与快乐人生的结果,希望所有学生都有传统文化意识。想起自己在中小学时那种对书籍的热爱,现在还觉得很欣慰。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媒体,好像只有书籍才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种慰藉。所以,有了书,就几乎饥不择食地读下去。
夏 霓: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迷失,很有可能与课外阅读有关,现在传媒技术这样发达,学习之余就是卡通片、动画片。想想看,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些与传统文化谁最有魅力呢?我个人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课外读物的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黎 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4月23日定为“世界阅读日”,目的在于促进人类重视阅读的传统,延续书籍文明。我们通过阅读、朗读、吟诵,以情激情,使文中的佳词美句、精彩段落,伴随文中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流入心田,思想感情在陶冶。
何 珥:课外阅读是学习中的一种放松的方式,从阅读中体会到的快乐,并不逊于从其它地方得到的快乐,有时甚至超越其他快乐。我不知道初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否快乐,但我知道高中学生在各种试题、作业外的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罗冰冰:“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课外阅读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我们的人生修养也有重大影响。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我们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认识的。当我们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所以,我提议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付 粤:课外阅读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学科学习和人生应该是有帮助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让我悲哀,让我忧伤,更让我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人的苦难。这种悲剧性的,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苦难,该如何面对苦难。
柳 涛:阅读有多么重要,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数。我觉得,我们首先应该阅读那些被专家、被时间考验过的经典名著,接下来再读一些原创的、具有文学色彩的、讲究审美的、讲究悲悯的经典性的作品。这两大类是阅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王 妮:据我了解,对于超过500字的文章,大部分同学不感兴趣,认为字太多,读起来头疼。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影音图片内容的阅读,而对文字阅读置之不理,不能深入地控制注意力和思考力。然而,文字阅读恰恰是培养我们注意力和思维力的最好途径。
蒋明明:阅读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自然与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价有关。目前,考试和分数依然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我们的学校、教师和家长能够有多少时间让他们的孩子去读一些课外书呢?他们的孩子,包括我们又有多少能够有时间、心情和精力读课外书呢?
刘 青:时间可以合理分配,并不一定非要限定在某一时间必须得做某一种事情,只要每天都能读半小时书就可以了。
蒋 兵:中国教育到底想培养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一到中、高考来临的时候,一些学校把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撵送回家,多么残忍地把一个人的前途这样活生生地断送?每每知道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的时候,我的心已经碎了,我不知道能够说什么。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教师和学生就这样被动地生活着,哪里还能够有太多阅读的时间和习惯?传统文化从何进入我们心田?当我们都在忙于这样的时候,其他国家都在拼命地阅读着,思考着,我们还不觉悟,我们的前途令人担忧。
对于拉拉的这一当代个体,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重新挖掘与责任,显示出回归与创造相融合的特质。拉拉是完全崭新一代的代表,透露出不同于之前两代个体的自主思考与自觉性。拉拉是典型的移民第二代,出生于美国,成长于美国,但成长的过程不断来往于南北边界,每年有固定的时间在墨西哥奶奶家,这给了拉拉良好的机会接触披肩文化。这种旅行式的成长历程让拉拉得以在母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两种不同质素文化体系中穿梭,学会以不同的思考模式审视自我的身份与文化归属问题。在奶奶的带领与导引下,拉拉从小就接触披肩,并对披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使得拉拉在以后的成长中不断继续关注和思考披肩,并逐渐形成一种自觉性。在美国,拉拉不断被边缘化,饱受排挤与欺侮,自我身份不断被否定,面对各种困境,拉拉开始向母国传统文化靠近,寻求精神力量和家园认可,而从小接触的披肩则成为首要的选择。新时代独立的女性思想则赋予了拉拉的披肩传统文化传承以创造性,因此拉拉的披肩文化传承是一种回归与创造的融合。由于祖母的原因,拉拉对于披肩传统文化更肩负一种自觉的责任,更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
二、墨西哥女性内部的纽带
桑德拉曾在访谈中说“齐卡娜文学,就像女性文学”,“墨西哥是一个非常强烈的儿子崇拜母亲的文化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宣称墨西哥文化是母系文化。因为那永恒、忠诚、神圣的爱中之爱,你生命的爱,不是你的妻子或你的爱人,而是你的母亲”。披肩文化作为墨西哥典型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母性文化,它是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故事与语言,这种母性文化将墨西哥女性群体联系起来,而披肩传统文化更是内部的一条纽带,将过往、现在与将来串接起来。披肩文化将墨西哥女性历史联结起来。《披肩》中,拉拉祖母的母亲从其母亲继承披肩的编织以及语言,又将自己未织完的长条褐色大披肩遗留给拉拉祖母,最后拉拉祖母又将披肩传给拉拉,这是一个女性关系的接力,女性故事的延续,尽管过程中有遗失与失忆,但整个墨西哥女性的历史还是可以围绕披肩文化攀藤可寻。披肩上丰富的图案是墨西哥女性对生活热爱的见证,“一个个精美的玫瑰花结、弧形、星形、菱形、名字、日期、乃至献词”,而无穷的设计样式也体现出墨西哥女性善于将日常与想象融合的写实精神与浪漫精神。在墨西哥,女性是噤声的,“这个社会是不是很奇怪呢?人们要求你不要变成……可是她们却从不告诉你该怎么做”,于是披肩将一代一代女性想说想表达的记录下来,用实物传达着她们的故事她们的历史、过往的、现在的、抑或将来尚未形成的。女性历史的联结保证了女性群体内部的基本完整性。
披肩传统文化以一种母亲的情怀贯穿主体,形成一种典型的母性文化,以一种稳定的母女相传形式将墨西哥女性群体内部的情感凝聚起来。总体来讲,披肩传统文化是母与女或祖母与孙女之间的传与受的关系,传达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母性语言。小说中,拉拉的祖母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经常看着褐色的长条大披肩,回想儿时模糊的母亲形象,回忆母亲的怀抱,母亲独有的温暖,或者想象母亲就在自己身边,怀抱着自己,通过这种象征性的通灵行为,拉拉的祖母逐渐懂得何为墨西哥女性,何为母亲,同样,拉拉通过披肩开始与祖母对话,并成功成为褐色披肩的继承者。一定程度上,披肩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墨西哥女性文化的属性,无论是从披肩的社会历史、图案还是用途都可以看出在墨西哥,瓜达卢佩圣母被奉为整个墨西哥宗教之母,她代表的隐忍、奉献、牺牲、美好、温暖、贞洁等等被认为是整个墨西哥女性学习的典范,而《披肩》中披肩文化正包含了这种母性情怀,正是这种母性情怀让整个女性群体内部更加牢固,更加凝聚在一起。总而言之,披肩传统文化就如一条纽带,将墨西哥整个女性群体以一种融合的形态将其凝结在一起,联系成网。
三、墨裔与母国的共同书写
“文化是一个永不停息的社会地创造意义的过程”,在小说中,现代的披肩文化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与连接性以及流动性。一方面,它串结着作为母国的墨西哥,另一方面它系着在美国的墨裔,将两者紧密地勾连起来,因此小说中披肩文化的传承,从民族的角度来说是一项由墨裔和墨西哥共同书写的工程。披肩文化的传承以共同历史与记忆的基因篆刻在身处美国的墨裔上。小说中,雷耶斯家族一支在美国,一支在墨西哥本土,分居边界南北,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得雷耶斯家族处于分裂状态。事实上,在墨西哥的一支雷耶斯也散落在各处,互相缺乏交流,但雷耶斯家族的披肩将散落的分支联系了在一起,形成一棵有主干的家族树,犹如那条褐色的长条大披肩,最下面虽分布着无数的穗条,但却由上面的主体紧紧牵引着,相互交织,而那主体即是共同的家族历史与记忆。而对于整个墨裔,披肩记载的则是其与母国共同祖源的印第安血统,共同文化素质的印第安文化,共同的殖民历史,共同的混血身份,这些都体现在披肩复杂却相辅相成的色彩搭配,各式各样兼具传承与创造的编织技巧,变化万千的图案设计以及富于变化的使用方法。面对在美国面临的身份危机,文化政治被边缘化以及铺天盖地的全球化侵袭,墨裔逐渐开始重新思考被忽视的与母国的共同历史和记忆,重新思考母国传统文化,开始挖掘内部的存在力量,建设当代的族裔空间,而对披肩文化的传承则成为重要的转向所求。对于小说中墨裔本身,面对日趋严峻的全球化,挖掘民族特色,寻找逆向性思维建构逐渐成为当务之急,而披肩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则成为其首要任务。结合墨裔在美国的实际情况,扩展披肩的文化含义,跨越边界的隔离,调整披肩文化的地缘政治试用性等逐步在墨裔的流动性活动中进行,这也在小说中拉拉祖母索来达在丈夫纳西索去世后将房子卖掉带着褐色披肩跟随儿子来到美国有所体现。雷耶斯家族褐色大披肩从墨西哥流到美国,在美国最终被拉拉继承,这就是一种披肩文化扩展的象征。披肩由原来的边缘之物逐渐成为战略之物本身就是墨裔一种思维逆向的实践,打破既定的二元思维,将边缘的、被忽视的赋予新的意义,既传承又有发展。从此,墨西哥披肩传统文化的传承已开始跨国旅程,由墨裔进行新的书写。
古人一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提倡做事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始终把“立德”放在首位。《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创始人孔子也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甚至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养成“君子”的品德,故《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代先贤认为人生一世,应该“不患位之不高,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后汉书•张衡》)。可见古人对“德”的推崇和重视。潘光旦先生曾说过“: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完全的教育”。今天我们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在于道德的培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是,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里过度强调了职业性,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厂中校、校中厂”,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等。认识上的片面,必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这种办学思想无疑导致高职院校将教育教学的重心放在技能培养上,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决定着一个人发展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因此一个人人格发展和道德完善的意义远胜于智力的开发。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一个人可以不是英雄、也可以不是榜样,但一定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目前尽管有关高职学生给国家或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事例尚未见报道,但不能因此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德育教育,一个人的品德体现在多个方面而且终身相伴。技艺需要精益求精,品德也需要精益求精。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使有很高的智力和超强的专业知识,也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的。
(二)教学内容中缺失
1.仁爱教育缺失
仁爱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的“凡是人,皆须爱”(《弟子规•泛爱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道家的“慈心于物”、“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太上感应篇•积善章》)等都是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仁爱思想。仁爱思想提倡爱自己、爱他人、爱万物。仁爱是博爱、是大爱。因此,《论语》编著者刘强则认为“仁之所用,用于己则身修,用于家则家兴,用于乡则正风气化民俗,用于国则政通人和,用于天下,则治化太平。”仁爱思想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复杂关系的基本思想。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冲击,人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即用功利的标准看待和衡量一切,学校教育因此也变成功利性教育,教师灌输给学生更多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提醒和教诲;习惯于用学习成绩好坏去评价一个学生,仿佛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可忽略不计。客观公正地讲,学校灌输“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和把学习成绩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标准没有错,但学生是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需要全面发展,片面重视一方面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教育显然是不正确的。功利性教育是片面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教育结果是学生精神空虚,人格不健全,为人处事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仁爱,缺乏善良,对他人甚至是对精心呵护自己的母亲,多的是抱怨、冷漠甚至仇恨,缺少亲情、友情、同情,自杀或杀人事件时有发生,如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投毒杀人案就是一典型案例。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一种失败教育,这应当引起我们高度警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仁爱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可贵,众生平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诚信教育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流传下来,亘古不变。儒家提倡做人要“仁、义、礼、智、信”,“信”就是“诚信”之意,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人一旦失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原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程颢认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可见,古人认为诚信不仅是作人的根本,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弟子规•信》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现今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政治民主化和交往方式现代化,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诚信不仅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社会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志。诚信是需要教育的,然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诚信教育环节。高职院校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实践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赖成绩,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因而出现了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工作协议准备上岗又临时决定不去等不诚信现象。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诚信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如果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乃至经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孝道教育缺失
“孝”是我国文化根本特征,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观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关于“孝”的重要性,《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这样论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认为孝是人最基本的品德,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最终目的是成就一番事业。“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古人甚至还认为“:百善孝为先”(《围炉夜话》)。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因此,几千年来,敬老、尊老、亲老、养老、送老等孝道思想代代相传,已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正如《增广贤文》所说“:千万经典,孝义为先。”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造成了孝道在当代教育中缺失。有调查表明学校在开展孝道教育方面效果较差,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因而造成学生尊老行孝意识淡薄,缺乏感恩之心,处事、看问题只考虑自己,很少顾及父母长辈。尽管时代不同了,愚孝要抛弃,但中华民族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赡养这种优秀精神是不能改变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技能,还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回报社会。
(三)校园环境氛围中缺失
古人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据说孟子小时候非常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住在墓地附近,由于经常看见埋葬死人和祭祀死人,孟子就玩埋死人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家搬到一个集市旁边,这样以来孟子又经常看见商人经商和屠夫卖肉,于是又模仿商人做生意和玩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又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看见学生们在学堂学习礼节和知识就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于是就不再搬家了,孟子也最终成了学识渊博的“亚圣”,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校园是学生赖以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无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造就德才兼备型人才,校园内应该四处张贴古先贤画像、悬挂名言警句等,时时提醒和规范学生言行,形成一种文明谦让、尊师重教的良好治学氛围。然而高职院校由于强调职业技能,校园内很少张贴古先贤画像,古圣贤的语录更少。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校园环境中人文氛围淡薄,学习风气不浓,学生“心中无戒”,精神空虚,容易遭受诱惑,迷失自我。如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电线杆上广告在校园内经常出现、教室课桌上充斥污言秽语等。不错,时代在前进,观念要转变,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变化,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不会变,做人的基本准则不会变。高职院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构筑校园文化,让学生明礼仪、知廉耻,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二、高职院校对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传承的思路与方法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根本任务的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完全教育”,品德教育比技能传授更重要。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被定位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需要的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但不能因此就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重技能轻品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谋生求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计划中,要让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同时知羞、知耻、知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二)改变现有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加强人文教育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大学课堂,国家对此早有规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计划,并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践行传统文化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及时召开总结会,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胜任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师资队伍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立教之本。教师除了“授业解惑”外,更要“传道”,教师不仅要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以身作则,努力笃行,潜移默化地教导与影响学生。对教师工作曾作过这样崇高评价,他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一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是民族的希望。”关于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他又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是“言教”和“身教”合一的,可见,好教师是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
教育要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国,是由昨天的教育塑造而成;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一个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是教育。评价教育质量,并不完全依据今日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与升学率,还有历史。
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顶层设计,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是对百年不断引进与“克隆”外来教育得与失的历史反思。它为改革当今教育重智轻德等弊端指明了方向,并翻开了建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性的中国教育历史新篇章。
立德树人,是要新一代青少年能够认同与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修炼与践行中华美德,在世人面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如果能够实实在在地立德树人50年,在两代有道德的中国人的基础上,国人皆以修身为本,中国就不会走向“缺德的时代”,重建礼仪之邦,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希望。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所当然的文化与教育之选择。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提出了文化兴邦。近日,主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这一系列的要求,都为学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恢复学校教育的中华文主体性,指明了方向,规定了任务。
20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推动以中华美德教育为中心,以“国学经典”教育为载体,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与途径,开展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着一代读着中华文化经典茁长成长的新人,令人兴奋,他们赶上了中华文化复兴和再次走向世界的时代,30年后他们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这项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成为广大家长最满意的一种教育。已有的丰富实践探索,为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也是学校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辐射源,学校是复兴中华文化的根基,文化兴衰,教育有责。
立德树人 在明明德
要立德,先明德。德,是中华伦理、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魂,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观,它使得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明德,就是使美德得以显明;明德,不能割断历史;道德,不能依赖进口。
4000年前,有孝感天下的尧舜时代;之后,有800年周代的礼乐新文明;再后,又有管仲提出的礼、义、廉、耻的“四维”道德;孔子的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仁、义、礼、智”四德;汉代有仁、义、礼、智、信“五常”;宋代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等等。
五千年形成的中华美德,是中华儿女从自身生活与生存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是在世世代代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
学校德育要有德目,没有相对稳定的德目,就会成为断了线的风筝,随风飘荡;应付、应景、应试的德育,难以培育学生具有稳定的思想道德素质。
确定今天的德目,要承接中华美德,要做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
自“八五”到“十一五”,北京市和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先后在10个省市千余所学校,上百万学生中,进行了近20年的滚动教育实验。
前十年选用的德目是“八德”: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在教育实践中,注意对于每个德目,进行现代转化,使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相融通。
从2004年起,后十年的德目,在“八德”基础上,增加了“勤”与“宽”,形成了“十德”: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
按照学生在不同学段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对“十德”教育的布局做出了设计:
小学阶段,进行孝(爱心)、礼(明礼)、勤(勤奋)、诚(诚实)、耻(知耻)“五德”教育。体现了贴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统一,重在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学阶段,进行忠(责任)、信(信用)、义(奉献)、宽(宽容)、廉(廉洁)“五德”教育。体现了关注社会、理性思考,强调公民意识,重在道德价值认同和道德境界的培养。
经过12年左右的连续教育,每个学生若能在这十种美德上面有所修炼与成长,就为他们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合格的中国公民、进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就为整个社会和国家,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价值和共同信仰,扎下了根基。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上了基石。
正如主席指出的:“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1]。
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有效的教化模式。20年来的教育实验,逐步形成了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架构的中华美德教育模式。
经典文化。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本着“因人施教,因教取材”的原则,在经典教育的内容安排上,做了整体设计:小学低年级主要是“童蒙”和《家训》,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小学高年级至初中,适当增选《论语》《大学》中有关章句。高中阶段,以选讲“四书”为主。
在教育实验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学校,都有因地制宜的设计。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编辑《论语类编100句》,北京市通州区编辑《论语十德》,以德目为纲,编辑《论语》中的相关章句。2009年由国际儒联组编,商务印书馆出版拼音插图本《儿童论语一百句》,是经过北京地区100余所学校适用两年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插图都是小学生绘画的,表明儿童对《论语》章句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当然,经典文化教育,不只局限于“文本”,还有语言、文字、诗词、歌赋、音乐、舞蹈、绘画、工艺、茶道、武术等等文化教育内容。这些“文化产品”,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置身其中,必能加快道德成长。
参与中华美德教育实验的学校,已经把诵读童蒙经典纳入了教育计划,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即精选内容,巧用时间,学科渗透,文化校园,师生互动,家长参与,社区介入,多方评价,争取共识。
节日文化。节日,主要是中华传统节日,是进行中华美德教育、化民成俗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年节,都是全民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之中,学校往往成为与家长、社区“三维互动”的组织者和辐射源。参与本项研究的地区与学校,将过“中国年”、清明、中华母亲节、端午、孔诞教师节、中秋、重阳,等等节日活动与中华美德教育,有意识地结合起来,设计以节日为“体”,以中华美德为“魂”,全年、全过程的德育模式。节日文化,具有独特魅力,它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不断体悟节日浓郁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最终使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传统美德,在学生的身上得到内化与升华。
地域文化。是学校当地历史人文资源,是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起点。各地参与此项教育试验的学校,注意开发和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编写“校本教材”,开展中华美的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仅以北京地区为例:东城区孔庙、国子监“儒家文化”,通州区“运河文化”,房山区周口店“猿人文化”、云居寺“石经文化”,延庆县八达岭“长城文化”,门头沟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的“佛教文化”等等。
以上三种文化,编织成纵横交错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为建设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提供了参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本不应当是一个问题,而今却成了问题,而且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历史任务,值得深思、警醒、真正落实。除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最大的一项任务,是全体教育界同仁要下定决心“恶补国学”。
要让青少年学生从小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精华,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的培育,又是中华精神与价值观的教育,需要我们一两代人的坚持不懈。要使得一两代人具备这种价值观,至少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落实这一内核的任务,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体系,进而真正提升他们的人文与思想道德素质,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因此,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把培育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放在未成年人身上,使他们从小就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学校教育一切责任的内核,丧失了这个内核是最不负责任的学校教育,因而不再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对于究竟应该进行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如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新体系,如何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还需要有一个获得共识并有权威性、全局性的总设计方案。总之一句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11-29(1).
【王殿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
我社继续实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
为进一步丰富来稿机制,优化来稿渠道,推广典型经验,推出优秀人物,建立监测窗口,增强辐射能力,中国德育杂志社拟在全国遴选若干学校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
建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是中国德育杂志社推动德育创新、促进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的公益性活动,不收取建设费用。
“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我社的指导下,研究热难点问题,开发高水平案例,提炼原生态经验,打造有特色模式。
为此,我们拟订了《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和《中国德育杂志社“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建设协议》。有意者可与我社联系,以进一步了解、商谈。
联系人:曾 夏 吴姗姗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006年9月,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吟诵经典诗词,传承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我深思:传承传统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诵读经典,浸润心灵
季羡林先生说:“振兴国学,诵读经典,必须从娃娃抓起!”我园把幼儿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诵读最有价值的书可以使幼儿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格。
1.幼儿经典诵读的内容选择。
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等教材,通过唱歌、角色游戏及讲故事等方法教孩子们学习,浅显易懂,效果极佳。让孩子们在《弟子规》里聆听圣人训,在《三字经》里体悟中华传统美德,在《唐诗三百首》里感受汉文字的魅力,在《成语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成长。
2.幼儿经典诵读的课堂形式
我们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让经典走进课堂。孩子们跟着节奏明快的传统民谣做起了广播操;音乐课上古诗词编成的优美旋律响起;语言课上孩子们看图讲述《弟子规》里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关注传统节日,把“根”留住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资源。”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园教师经过探索研究,决定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走进传统节日,关注传统节日。
1.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如在端午节,我们除了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习俗,组织幼儿、家长参与包粽子、缝香包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开展了“走近屈原”的活动。一场“屈原故事知多少”的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更翔实地了解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又如清明节,我们收集资料,追寻清明文化,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传说,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父母和孩子一起画一幅清明的画,充分挖掘其内涵: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同时向家长和幼儿倡导:低碳清明,保护环境。
2.弘扬传统文化与亲子互动活动相结合。
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共同体验做月饼的亲情互动活动,一边品尝着亲手制作的月饼,一边播放着与中秋节有关的地方民俗的视频,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重阳节,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培养幼儿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把我们的“根”留住。
三、开发《本土传统文化》园本课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的言传身教,成人创设了怎样的传统文化环境,幼儿接受的就是怎样的文化教育。
1.以“楼道文化”为依托,开发传统文化园本课程。
自2009年以来,我们开发了以“山西传统文化特色教育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研究,把“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成了独立的课程。我们经过收集整理,精心构思,整体打造,楼道墙壁上有了“晋商文化”、“古建宗教”、“黄河古道”、“山西特产”、“民间艺术”、“孝悌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教室墙壁上红红的中国结,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灯笼、玻璃窗上的十二属相,等等,处处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只要一踏进园门,就会被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孩子们耳濡目染,在传统文化环境泡菜坛般的“熏陶”中,充分享受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65-02
地缘关系的影响,贵州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和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生境中,依靠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和内在充满活力的远行机制,将民族文化以多层次、多侧面系统的世代相接。它既包括文化横向的扩散和改变的传播活动,同时也内涵了文化纵向承接的保持和积累,使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延续性和完整性。
一、村规民约――文化传承的强制性
在贵州各民族近现代社会中,文化传承通过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通过村规民约形式来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延续性,社会强制是整个文化传承系统中最具有功能与效能的一种方式。
1.村规民约的功效:贵州各民族每一个社会成员,他的社会化除了家庭、家族和民俗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外,整个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难以生存。因为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大多数依旧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无论是苗族、侗族、布依族,还是水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峡谷地带,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经济生活方式或是狩猎―采集经济、或是“斯威顿经济”、或是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类型,生产方式、生产力较为落后,个人力量有限,离开集体很难生存。村规民约是基于所有民族成员的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制定的,成员对规则具有极强的认同感,服从规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可见一方面对规则的心理认同,另一方面不服从规则带来不利后果的利益权衡,村规民约就成了每一个民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规则,从而保证了文化传承的功效性。
2.苗寨的“榔规”的规范: 议榔是农村公社时期民主制度的残留,由某一区域各寨子共同参与。议榔每隔几年或更长时间,召集一次会议,制定新的榔规。这些榔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法”。会议由榔头主持,榔头由各寨寨老、理老等推举产生。每次议榔首先由各寨寨老或理老们商议议榔内容,然后召集群众大会议定,由大会通过,然后宣读生效,即具有了规范性。
3.侗族习惯法的规范:侗族款约法,或称习惯法,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石刻碑文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口头背诵,是侗族人民最原始、最普遍、最广泛的传承方式,用具有音韵、节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款项款约;书面传抄条款,是汉文化大量传入侗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表达方式,它是用汉文方块字来记录侗语的语音,一般只有抄写人和他的继承人才能看懂。书面抄写突破了传承的时空限制;碑刻也是其中一种传承方式,最早的款碑是无字款碑,都是在款坪上树立一块高大坚实的石头,并在坚实石头前设讲款台,以示订立的款约像石头一样坚实、永存、神圣不可侵犯,称之为“勒石盟款”,也称石头法。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内在基本需求,适应传统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成员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保证;贵州各民族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承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经纬网格,其中的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其中的纬线是宗教、禁忌与道德,而构筑的经济纬网格则是各民族的民俗生活习惯,经纬交错点则是各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这张文化经纬网渗透了贵州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使民族文化思想得以良性传承。
二、民俗习惯――自然传承的潜移默化
自然传承存活在大量的民族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之中,它与贵州近现代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共生共灭,而生生不息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资源源源不断的摇篮和温床。
1.服饰民俗传承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的习俗是其文化观念世俗化的表现。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它们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历史,贵州各少数民族中苗族近现代支系最为烦琐,因此他们的服饰文化族内多采多姿,苗族服饰传承历代不衰,因为这个曾经经历太多苦难的民族在被迫离开中原迁徙西南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统一的服饰来强调民族的团结,并保持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与文化;在很多苗族的刺绣图案上都有水波纹,表示苗族祖先曾经跋山涉水,渡过长江、黄河最后来到西南。苗族姑娘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制作衣裳,因为在苗族内部有无数“婚姻集团”,同一个“婚姻集团”内的男女才能通婚;苗族人的服装是“化石”,因为他们用针作笔,用线为墨,贯注其内在文化精神,用自己的血和泪,把几百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道路用刺绣的方式撒在了衣裙上,使苗族文化代代相承,永不熄灭。
2.建筑民俗传承功能:贵州各民族的住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或者以一种物质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同程度表现了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伦理思想、审美追求、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和等立体化的、深层的文化心理,决定了民族建筑的形式方法、行为风俗和技术特征,最后以纷繁复杂的住屋形式和聚落景象而展现。同时也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而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把对自然生境的改造和适应创造一个人神共居的世界的理念、把对稳定而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的希望、把精密的技术体系、把和谐的村落形态、把传统的家庭形态、把固定的社会结构、把深层的精神结构、把异族文化的冲撞结晶统一传承了下来。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苗王城”的布局,地处云贵高原,湘、黔、渝交界的武夷山腊尔台地西缘,由七个村寨构成,沿国滴河和官舟河分布,形成一个类似太极“S”状构图,七个村寨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类似”七星阵”图案,寨内军事巷道形成”八卦迷巷,歪门斜道”。这是历经石各野、龙哥达、吴不尔、龙西歌、吴黑苗等历代苗王苦心积虑经营成为“南长城”的军事重镇,是苗族建筑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象征。
贵州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习俗万千成系统,这些习俗是整个文化系统中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和延续起着平衡社会成员生产、消费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各民族中的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等均是习俗文化系统的部分,习俗在传承中具有外露性、直接性、整体倾向性、强烈感染性、原始再生性以及口耳相传性,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不需要依赖强制性的外来力量去促进,它是靠约定俗成以及整个民族社会的自然延续来完成其使命,它是通过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来传承其文化思想的内核。
三、宗教与禁忌――底层心理束缚性传承
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除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外,其他民族有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主体信奉自然宗教,或称多神教。多神崇拜这是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宗教特色。民间盛行的占卜、巫术和禁忌更是给贵州宗教抹上了巫觋神秘的色彩,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以心理束缚进行传承。
1.祭司的文化传承功能:我们把沟通人神之间的特殊人的集团叫祭司,彝族称祭司为“毕摩”,苗族称巫师,布依族称布摩、雅牙,侗族称法师、道师,水族称鬼师、过阴婆。每一个民族都把本民族的作为精神支柱,相应的祭司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在贵州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和各种各样的禁忌就构成了他们的底层心理界面。如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巫师,不仅是巫文化的代表人,而且还是从事一切与此相关活动的主持者,他们有极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巫师不仅向苗族同胞口述具有传统意义和经典意义的制度、规则、民族掌故、原始哲学、伦理道德、法术咒语、宗教礼仪、祖宗名谱等等并且经常替人驱鬼除邪、禳灾祈福 ,还必须是医生,懂得医理,为人们疗伤治病。苗族文化中的内容,无论天文、地理、历法、算术,还是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无不渗透巫文化的魅影。苗族的巫师和巫文化的影响,在整个苗族文化传承系统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同理布依族的布摩、雅牙(男女巫师的称谓),他们在族中除了主持卜卦、进行预测吉凶祸福外,还通过巫术为人们“驱鬼”、“赶鬼”活动,在其间传承鬼神观念和神人共性观,还将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合进仪式每一细节,是旁观者无不受到熏陶和教育。
2.宗教和禁忌的文化传承系统功能:宗教和禁忌一方面作为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另一方面它对文化系统的传承功能还体现在:(1)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由此使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整体。(2)通过人们浅层“无意识”作用起着良性的教育能动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近现代依然保持“神道设教”的传统,通过祭司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小型或大型的祭祀活动的典礼和仪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与本族民众即文化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共鸣,从而完成文化传承使命。(3)宗教禁忌使既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神圣化,使个人愿意服从群体目标,个人冲动服从群体准则。使大多数社会群体成员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时对个别害群之马严加惩戒,或者通过禁忌禳解仪式把他们解脱出来,从而束缚性地完成社会道德规范及整体文化传承。(4)宗教及宗教禁忌伴随每一个族内成员个人发育成熟乃至死亡一生时光,特别是成人礼仪和入会礼仪,严格的禁忌和痛苦的考验强化了新成年者和入会者所担负的职责和义务的意识,从而在短时间完成族内文化传承,起着束缚性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泽霖,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3]姚丽娟.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4]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一、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传承的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来自西方国家的各种文化也纷至沓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城市因为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而摒弃自己本土文化,逐渐使建筑走向西化。虽然,在我国许多的沿海城市当中,其已经实现了本土建筑文化与洋文化的结合,但这相对来说,还只是少数,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另外,建筑作为一种充分满足大众需要的一个场所,其必定是多个方面的总格体,它既需要相关建筑设计师的努力,也需要具体相应的土地开发商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但是实际上,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其大多数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而采用西式建筑,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最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在内的理念具有十分独特的特点,其充分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显示出一种对称美,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精神。这些特色在几千年来都发挥着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完全有理由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充分尊重本土的建筑和人文特色,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创新。
二、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我们在上一节说道,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现状并不乐观,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无论是建筑建设者,还是房地产开发商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采用相应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与创新。1、在充分满足现代住宅需要的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3、将亲和力融入建筑设计中来,提高居住适用性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可以得知住宅是人们安身的一个重要场所,其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非常需要进行人性化及其亲和力的布置,这就需要进行建筑空间尺的控制。控制住尺寸的大小程度。如果尺寸过大,就可能造成空间的过大,这就导致开支的加大,从而不利于个人及其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不利于经济成本等的控制。这也需要进行空间采光率及其相关情况的控制。通过对结构的控制,可以更好的进行保温隔热的控制。这需要进行室内空间的划分,进行室内功能空间的良好布置,从而满足建筑结构性的需要,实现各个方面内部面积的合理分配均衡性。4、依据传统理念,充分实现建筑功能划区在当下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是必要的,要保证其分区得当,位置明确,避免其受到不必要的视线干扰,避免受到噪音干扰、气味干扰,要保证良好的采光性及其痛风性,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的提升。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等等。总之,我们只有在实际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将以上几点具体落到实处,才从根本上充分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李虎哲 单位:秦皇岛维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编钟是荆楚文化的象征,编钟音乐是金石音乐的代表。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曾侯乙编钟是中国目前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编钟,被誉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对于地处编钟故乡的育才小学来说,湖北省博物馆陈列展出的曾侯乙编钟原件,以及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排演的大型乐舞《编钟乐舞》和《钟鸣楚天》,为本校开展编钟音乐文化教育提供了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
1997年,当时的陈森桂校长独具慧眼,瞄准了“编钟”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文化载体,从随州购置了一套编钟(复制品),在育才小学成立了学生编钟民乐队和教师编钟民乐队。此后,“编钟音乐”便成为育才小学艺术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编钟音乐文化已经在育才小学蔚然成风。现在,学校编钟民乐队管理小组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管理小组由校长关蓓任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落实,全体音乐、舞蹈教师具体实施,有关教师共同参与,形成了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曾获武汉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武汉市“十佳备课组”的称号。由于学生编钟民乐队管理团队的出色表现,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吸引了校外许多民族音乐艺术家,他们将育才小学视作普及编钟音乐和传播荆楚音乐文化的阵地,定期到学校指导排练、演出和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育才小学师生的编钟演奏水平。近年来,学校根据编钟演奏的声部特点,又添置了编磬、剑鼓、排箫、洞箫、古琴、笙等一系列古代仿制乐器。编钟音乐演奏和欣赏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通过欣赏、表演编钟乐舞(见图1),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楚风楚韵的魅力,培养了传承和弘扬以编钟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二、研究―普及
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已形成全校普及而又具有特色的良性工作机制。学校鼓励爱好编钟音乐的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框架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基于对荆楚文化的热爱、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资源条件,音乐组相继开发了《走进楚乐》《编钟乐舞》《编钟古乐器赏析》等近10门校本课程课例。在学校独特的“育才四季”课程板块中,“育才之秋”课程就是“编钟音乐”实践课程,形成了完备而特点鲜明的“班级实践”“年级推进”“校级特色”三级工作机制。
1.班级实践
在课堂教学方面,音乐教师间隔一周执教一次《校本・编钟音乐课程》; 班主任教师每月举办一次“编钟音乐”班队会活动;班级间定期开展“编钟音乐”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湖北省编钟博物馆,了解编钟历史文化,观摩和欣赏编钟乐队表演的的文艺节目。
2.年级推进
年级活动中,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编钟乐队的排练和演出交流活动;定期聘请校外艺术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编钟音乐”主题讲座;定期组织参观学校编钟陈列演出厅,进行现场体验演奏。学生们在亲身演奏和体验中,认识灿烂的楚文化,领略楚文化的曼妙和璀璨,培养了民族自尊心和作为荆楚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3.校级特色
多年来,学生编钟乐队制定并完善了质量检测系统管理制度,包括编钟陈列演奏厅管理制度、乐队学员招生制度、乐队学员管理制度等。创新校级编钟乐队训练内容,形成活动特色。一是活动内容个性化。改变过去一体化的状况,注重整合学校和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拓宽艺术教育师资渠道,开展富有湖北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研究,为提高编钟乐队队员的“编钟音乐”鉴赏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活动方式自主化。成立编钟编磬古乐班、弹拨乐班、拉弦乐班、民族打击乐班等民族乐器特色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乐器项目。通过校外民族乐器演奏专家培训,分班、分专业培养民乐队学员,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编钟乐队的声部需要,从各民乐班里挑选部分优秀学员,充实到学生编钟乐队中参加合奏排练和演出(见图2),为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梯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提升
育才小学的“编钟音乐”教育一直践行着“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研究中,育才小学“编钟音乐”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广泛的交流中大力弘扬了传统文化艺术。
育才小学的编钟乐队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为编钟音乐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例如,经典的民乐曲目中创作编钟声部的旋律,演绎富有儿童气息的编钟乐舞,在编钟音乐中加入西洋乐器的演奏,使这种古老动听的金石音乐演绎得更加恢弘壮观。多年来,育才小学编钟乐队的演出曲目,从最初的古乐演奏《楚商》,到2000年的编钟民乐《金蛇狂舞》《丰收锣鼓》,到2008年少儿编钟乐舞《钟鼓齐鸣》、教师编钟乐舞《钟乐梅花》,再到2012年编钟乐队《春江花月夜新编》,已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体系和乐队配置。现在,育才小学编钟乐队已经可以演奏许多脍炙人口的中外经典曲目。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本文由收集整理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魅力无穷篇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诗歌,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进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这样看来我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此后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体系,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艺术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争议的。
另外,诗歌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小说散文写得再好,毕竟不利于传诵,因为它们的篇幅相对较长。而诗词却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文化的历史使命来看,诗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无一不是战斗的鼓点,冲锋的号角。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场合地游走于我们的唇齿之间,增添交流的情趣
转贴于
和品位。它长时间的存在已经昭示了它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魅力。
发扬光大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及其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历史到文学,从建筑到宗教,从曲艺绘画到民风民俗等都涵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体来讲,从传统习俗讲,包括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习俗,像元宵看花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从建筑讲,有瓦房竹楼,亭台轩榭;从传统文艺讲,古代文学、传统戏曲、绘画、乐器、舞蹈;从传统思想讲,传统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伦理观念等。这些是中华民族历史中各种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称,传承着我们祖先的历史和文明。
若说领土是民族的身体,那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多少国家因为民族文化缺失,导致失去领土国家。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在战乱中衰弱了;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至今,只有中国是从四大文明古国走到现代的国家,这都是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这是中华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所以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每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
二.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的意义
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是继产品设计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结合文化特色的产品设计。好的传统文化产品符合以下两点:一,要符合好产品的基本要求,包括使用功能需求和外观视觉需求,再就是具有商业价值。二,体现民族精神,其设计的引入方式一定要恰当,不能生搬硬套,能让用户在使用产品时,自然地体会到文化精神的内涵,而且从中得到美感和文化熏陶。
目前,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主要包含在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宣传品设计中,但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重视,渐渐的也渗透到生活用品的设计中。从全球设计现状来看,北欧设计独树一帜,以纯粹、洗练和朴实的风格像世人们展示着他们追求轻松的浪漫文化,德国设计则把国民的严谨性和理性融入到他们的产品中,日本则把节俭和绿色作为设计的导向,精致细腻的文化色彩在其传统文化产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当我们拿着一本设计手册或者时尚报刊时,能看到各个国家设计师的作品,为什么能一眼感觉到,这是哪个国家的设计,就是民族文化的引导所带来的不同。但是我国文化设计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方向,市场上现的有民族特色产品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力发展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已经迫在眉睫。
三.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现状
中国的工业设计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起步较晚,文化产品欠缺特色和竞争力,不能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力度扶植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设计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从市场上来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好的产品设计还是屈指可数。一方面,开发商一味追求生产价格低廉,提高销售数量来增加商品利润,没有认识到原创设计和知识的重要性,大部分设计师是以美工的身份开展工作,没有提升到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导向的高度,设计创新受到了极大限制。另一方面,国内设计师对文化的研究不深入,只是表象模仿和机械套用,导致大部分产品设计陷入质量低下,风格雷同和缺乏精神内涵的怪圈。
四.怎样做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
经过对相关文化优秀产品设计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为以下几点:
4.1调查阅读大量的当地人文历史、地理常识和民俗典故
做一个地域文化特色调查,首先要阅读大量的关于当地文化历史和地理特征书籍和报刊,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所以自然地理决定着当地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常年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形成了当地的文化,比如我国东北地区,人们都喜欢在饭局上开怀畅饮,这都是由于当地处与纬度比较高的地带,常年天气寒冷,喝酒可以驱寒,所以自然形成了东北喝酒豪爽的习俗。再就是阅读相关的民俗典故,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先从地理位置开始调查,再读当地的历史,包括英雄事迹,名人名言,民俗典故等。比如“田螺姑娘”电饭煲设计,就是在引用江浙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提取定时做好饭的寓意而设计的定时电饭煲。
4.2沉浸式体验
所谓沉浸式体验,就是完全身心沉浸在其中感受文化。书籍和期刊的作用,只是给设计者描绘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了解真正的当地文化,还需要亲自去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包括观、听、品、闻、感五大体验。观,就是要观察,包括当地的房屋建筑、地貌植物、人们的服饰装扮等;听,就是要听当地的语言、音乐、和民俗故事等;品,顾名思义品尝地方的特色餐饮,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感,其实是伴随整个体验的,要无时不刻感受给你带来的异域特色。
4.3抽取精髓 提炼文化本质
抽离精髓,即把所感受的文化本质提炼出来,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觉得这是做好文化产品设计最关键的一步,为什么北欧、德国、日本在自己的设计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因为拥有自己明确的文化价值观,即文化本质。所以当我们在书面和亲身感受文化表现之后,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提炼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化本质,在表象的基础上总结出人们的生活价值观,为什么会有这种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者不停留在文化表面,局限设计。比如闽台地区有一种奉茶的民俗习惯,好多设计者在做关于闽台文化特色设计的时候,都做了关于茶的设计,这样当然没有错误,但是透过喝茶这个表象,我们更应该看到尊重和热情好客的这种精神,所以如果以“尊重”“奉献”、“乐于助人”这种文化内涵出发,会有更多的设计方案出现,也更能从本质解释闽南的奉茶文化。
4.4结合产品 融入文化
通过前期的文化调查和体验,提取出深层次的本质理念,然后再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以理念来指导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当中,这样设计的产品才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外观造型的生搬硬套。像清华大学教授石振宇先生主持设计的中国式豆浆机,就是在提取中国文化基础上设计出来的。讲的是目前市场,热销的豆浆机是通过电机带动刀片高速运转,在短时间内把黄豆打成豆粉再加热而成;但中国传统豆浆是通过石磨磨出来的,然后再使用炭火逐渐加热而成,因此传统豆浆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朴素、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石振宇教授提出了纯正"中国味道"的设计理念,研发出了以“研磨道”为原理的“中国式豆浆机”。这些理念一经推出就引起广大设计师和消费者认可。
五.总结
具有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是产品设计里最难做好的设计之一,它源于人们积淀的生活价值观,没有那么多专业名词和设计术语,更不是简单表象模仿,是几千年的习俗,是活生生的日子。面对中国文化,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真诚敬仰的心去领悟,尊重他,体会他,因为他是庄严的、神圣的。希望我们都为此努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因为自己的文化而骄傲。
参考文献:
[1]《艺术设计学》凌继尧,徐恒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目前,我国已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从网络媒体的兴起,到自媒体的发达,网络在传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传播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如何规范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提高民众对文化糟粕的辨别能力,都是中华文化在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
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技术上的优先权,导致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网络文化传播发展的差距和不平等性,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毁灭害,甚至有一些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文化侵害是极其危险的,它危机民族文化的独立与自存,甚至有可能动摇民族、。国家的根基。”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只有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才能让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不断的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传统文化要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在包容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三)弥补网络文化发展缺陷的需要
网络文化构建于网络虚拟传播技术之上,由于网络具有开放、共享、个性化、隐匿性等传播特点,网络上自由化思想时有泛滥,不良信息充斥网络空间,一些人利用网络的传播特点作掩护,不负责任地编造、歪曲信息,攻击他人,甚至利用网络进行舆论、价值观渗透和文化入侵。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引进西方网络文化传播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腐朽低俗的思想和观念。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有利于弥补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缺陷的。传统文化秉承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本位的思想,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往往形成对文化危机的自觉抵制,可以更好地提升国民自信心和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的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立足网络这个大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利用网络可以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播速度,使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展现出中国特色。
(一)利用网站进行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网上传播,归根结底是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且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网站是网络文化传播中最重要的一种工具,我们可以建立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例如:中国孔子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将孔子、儒学和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目前网络盛行的BBS、博客、社区论坛等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把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植入网络视频中、建立传统文化网络专题栏目等手段,生动形象的向大众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一些节目都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二)建立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数据库进行传播
网络时代,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因素。国家级的传统文化数据库有三个主要方面: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数据库、中国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省、市级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可通过网络与国家级传统文化数据库互联,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出来,以信息形态进入当代知识创新w系,使之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体和平台。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数据库也可以成为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三)通过网络游戏进行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网络已经充斥在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通过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宠。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娱乐产品相比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使其传播更迅速,更便捷,交流更容易。一个成功优秀的网络游戏,必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游戏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是围绕游戏的文化主线构建的。网游的开发需要丰富的素材,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正是中国网游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网络游戏中,利用网络游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去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
如今我们的中学生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但是却可以唱出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同学们对中国古典名著敬而远之,却个个捧着日本动漫看得津津有味。他们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每朝每代的民族英雄,可以说,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精神底蕴淡薄,这些都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丢失所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此,语文教师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
(1)通过诵读的形式来完成教学。在古诗词中,有许多音韵美的句子和诗句,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些这样的音频资料,充分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诗句朗读中去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本身的朗读魅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沉浸在优美的诗歌意境中,体味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2)通过吟唱法进行教学。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这些传世佳作已经被人们谱成曲,融入到了现代流行歌曲当中,成为现代音乐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和他们一起聆听吟唱,这样既可以感受音乐美,还可以感受诗歌美。借助这种优美的旋律来完成初中诗文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发现诗歌的意境美。
(3)利用我国古诗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大特点,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之后,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通过画面表现出诗歌的内容。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们都有比较不错的美术基础,而且他们也非常喜欢这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对美术的爱好移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诗歌中美的意境,并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呈现到画中,展示出一幅幅异彩纷呈的作品。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古诗文学习,提升诗歌的意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进行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标志,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一部精神史。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的一颗颗爱国之心,如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操,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韧意志,以及屈子投江、苏武手持旌节牧羊十八年的高尚情操,等等。这些激扬的文字,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象征。这些民族魂、英雄情,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抓住学生对英雄的崇拜和尊敬之情,触发他们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传统的文化永远地扎根于他们的心中。
(5)鼓励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地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仅可以了解到作品创作本身的背景,还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重要的基础。有一句诗就很好地形容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就是传统文化所要诠释给我们的。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优秀的古代作品,比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还可以借助百家讲坛,接收一些比较直观的教育,学生长期在这种阅读环境中浸染和熏陶,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让学生走入传统文化这片森林里,使得他们“复前行,欲穷其林”。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和侧面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对古诗文的审美素质,去感受古诗文中优美凝练的文字,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