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篇1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一个岛国,共有6800多座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冲绳是其主要岛屿[1](P2)。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气候为渔业及水稻种植业带来了便利,也使日本人祖祖辈辈与自然生活在一起。美丽的自然环境为日本人带来的恩惠和养育,使其对自然怀有深切的感恩。但较多的自然灾害也使日本人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对自然充满敬畏。因此,日本人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对自然的领悟——如果没有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人类就无法生存。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亲近自然,尊崇自然和敬畏自然成为日本人典型的自然观。

一、日本人自然观的表现

日本人一直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与自然的共存。对日本人来说,与自然保持协调、保护自然远远比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更重要。这种自然观渗透于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建筑

日本庭院的设计主要突出自然景观的美,这种美并非自然本身的姿态,而是利用借景的手法搭配池塘、假山、树木和流水,并使用缩景手法,使其呈现出大自然原有的风貌。这种设计将实景的所有精华凝缩在庭院中,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和地面上再现大自然的本貌。“枯山水”是现代日本庭院的灵魂---用石料寓意大山、瀑布,用白砂象征流水、河川、海洋甚至云雾[2]。与西洋学中重视几何图形规则的美相对,日本庭院是将外部自然景观融入到庭院设计中的不对称的美。

日本的个人住宅多是独门独院,庭院中种满了灌木、花草和蔬菜。为了与高温多湿的气候相适应,房屋多采用木质结构,柱子和地板也保留木头本身的颜色和木纹。这样一来,既有利于通风采光又避免了湿气[3](P159)。屋顶多设计成陡斜状,并留有小窗,以利用屋顶的积雪防寒。室内和室外设计活动式拉门,一打开则能将室外的景色尽收眼底。与西洋式的房屋相比,日式住宅更亲近自然,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即使是洋式建筑,也一定有铺着榻榻米的房间。榻榻米的使用符合日本四季分明的特征,使房间冬暖夏凉。现代日本人在建筑私宅时,为了美观和保护木材多采用建筑材料或瓷砖贴面,但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木质的屋顶、地板、梁柱和隔断等,无不散发着浓厚的自然气息。

(二)服饰

日本人对于能称得上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和服,要求从穿着季节到花纹图案与自然保持一致[4]。和服的颜色随季节变化,春夏以红色、粉色和白色为主,秋冬则采用蓝色、绿色等较深色调。图案多与自然息息相关,春天在和服上常能看到樱花、杜鹃花和桃;夏天则是向日葵、蝴蝶和贝壳;秋天是红叶、和葡萄;冬天以雪和梅花为主。由于全年雨量充足,日本成为世界上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因此日本人对植物的依存度很高,所以制作和服时多使用麻类和木棉等材质。经常在夏季穿着的“浴衣”的一大优势就是采用棉布质地,透气性好。

(三)饮食

众所周知的“日本料理”是日本的独有菜式,讲究五色五法五味。五色是指白黄红蓝黑,五味则指酸甜苦辣咸,五法指生煮烤炸蒸五种烹调方式[1](P87)。四条隆彦在《日本料理做法》中称:“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即美味不应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他进一步解释说,每一种食物都有它本身内蕴的真味,只要将这种真味不借助火工或尽可能地少借助火工、不借助调料或尽可能地少借助调料开发出来就是上好的厨师了。若要添加一点风味的话,大抵只能在不损坏食物材料本身所含有的香味的原则下进

行[4]。由此可见,使用新鲜的食材少调料地烹调,是日本菜的重要特征。以“生鱼片”为代表的生冷食物是日本特有的文化,而且日本人讲求吃鱼的季节性:春季吃鲷鱼,初夏吃松鱼,盛夏吃鳗鱼,初秋吃鲭花鱼,秋季吃刀鱼,深秋吃鲑鱼,冬天吃鲫鱼。这一点说明日本菜不仅善用材料的原味,更注重春夏秋冬的季节感和材料的季节性。

日本人常常将糕点做成动植物的形状,并以植物命名,或者用树叶装饰,使之赏心悦目。比如樱叶饼,不仅用樱花树的叶子来包裹,做面饼的粉也被染成樱花的粉红色。

食物之外的餐具的使用在日本也被赋予了极强的美感。从颜色、形状、材质上都要迎合季节的变化,并在装盘后点缀树叶、萝卜丝、等[5]。

(四)艺术

日本文化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感,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要尽可能地亲近与接纳自然,尽可能地排除人工因素,以最大限度发挥自然本身的美。这种观念无论在茶道、花道还是俳句或文学作品方面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对茶杯、茶具、茶室的摆设、茶亭的鉴赏及主客之间的情感交流。集大成者千利休将茶道的素养归纳为四规,即和静清寂。“和静”主要指茶会上主客彼此的礼节,“清寂”则专指茶室茶亭清静闲寂的气氛[3](P156)。

插花并非只是将自然中的插花素材剪下以供装饰,还融合了一种艺术理念,即运用自然的容姿风采,或者在插花素材的组合上贯彻天地人的形式,将花草固有的自然形态完美地展现出来[1](P249)。

俳句以自然界中的花鸟风月为主要咏诵内容。而作为俳句灵魂的季语的出现更是日本人自然观的直接体现。其鲜活地展示了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春夏秋冬的四时风情,山川草木的优雅风姿,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以及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微妙的心理变

化[6]。

在文学作品《源氏物语》中,得到深刻描绘的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和草木的千姿百态,反映出主人公生活的情感波澜及不同男女的神态和心理,从而使自然与人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室町时代世阿弥的《风姿花传》、平安时代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以及镰仓时代兼好法师的《徒然草》,也都对四季变化表现出了纤细和多彩的感受性。

(五)语言

日本人的自然观更为显著地体现在其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吃饭前「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的使用,表达了日本人对神、对自然和对食物的感激之情。谈到与自然相关的事物时加敬称更是日本人独有的特点,如お山(山)お水(水)的使用,无一不体现出日本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7]。日本人与他人的寒暄往往从天气状况开始。如:いいお天気ですね。(今天天气不错啊)いい天気になりましたね。(天气转好了啊)等。日语中大量拟声拟态词的存在,更与日本人酷爱大自然的天性有关。其使用使日语在发音时犹如模仿自然界中的声音,增加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如ニャーニゃー(猫叫声),ワンワン(狗叫声),ザーザー(雨声)等词汇。必须提到的还有两个单词,一个是「初物,即谷物蔬果等在收获季节第一批采摘的物品;另一个是「旬物,即正值收获季节的食物,也就是中文里所指的“时令菜”。日本人认为「初物和「旬物的食材未被加工,保留了自然的风味,所以最为鲜美。

二、我国环境现状

以上所述的日本人的自然观,成为日本国内环境良好的先决条件。我国人民在对自然肆无忌惮的破坏过程中虽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却无法抵御人口的过速增长和对环境的无序使用所产生的种种威胁。

(一)大气污染严重

据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监测的468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市(县)有227个,占48.5%。全国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严重的空气污染使我国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同时对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腐蚀仪器设备并造成森林植物大面积死亡。

(二)水体污染仍存在威胁

2011年十大水系中除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水质总体为优,长江、珠江水系,浙闽片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之外,黄河、松花江、淮河及辽河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河水系甚至到达了中度污染的程度。水体污染使得有效耕地面积减少,农产品质量下降,渔业生产严重受损,水资源供应更为紧张,甚至严重威胁到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室内环境污染严重[8]

自然环境污染固然不可小视,室内环境污染更需要引起人类的关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由此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及静电干扰、紫外线辐射等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森林灾害严重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结果,全国森林面积为19545.2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20.36%。2011年,主要林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为1168万公顷。其中虫害、病害、鼠(兔)害及有害植物发生面积分别到达845万公顷、120万公顷、203万公顷和16万公顷。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5550起,受害森林面积为2.7万公顷,因灾伤亡91人。

(五)外来物种入侵

最新统计,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达500种左右,近十年对中国造成严重危害的入侵物种至少29种,平均年递增2~3种。初步估计外来物种入侵每年对中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达1198.8亿元。

三、适合我国的环境保护策略[9](P152)

日本著名哲学家梅原猛认为,解决当代环境危机,必须彻底放弃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文明方式,与自然共生[10](P36)。当前,日本社会结构已从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类型,向降低环境负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类型转变[11]。日本人认为,自然授予他们无限恩惠的同时,也具有人类无法抵抗的威力。所以无论如何发展技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也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前提。日本人在环保意识中所秉承的这种自然观对中国的环保事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在日本,很多地方冲洗厕所用的都是再生水,大多是工厂废水循环利用。加强我国人民环境保护意识,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使用热水时,可以先接凉水用来浇花,洗衣服、马桶或地板;夏季使用空调,每调高一到两摄氏度,电耗会降低10%;去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既经济又环保;面巾纸尽量双面使用;纸张使用后回收使用其背面。

(二)节能减排,优化废弃物处理方式

节能减排必须从生活点滴做起。饮食上拒绝野生动物,以保持生态平衡;居住上充分利用太阳能、雨水等资源,使用节能灯,修建垃圾分类回收站;交通上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回收电子废弃物,其成本一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

(三)发展循环经济[11]

节能减排、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构筑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四、总结

中国的环境现状已清晰地证明了恩格斯的观点: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日本人对自然的畏惧感以及与自然的融合态度,值得我国借鉴。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处,尽量避免以损害自然界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赵丽君. 日本纵横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蒙雪雯. 从日本庭院艺术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J].教师,2009,(18):127-128.

[3]刘笑明. 日本国家概况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张谦. 从衣食住看日本人的自然观 [J].科技信息,2009,(14):514.

[5]姜辉. 日本人崇尚自然的美意识 [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4):47-48.

[6]林娟娟.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人民族的自然审美观 [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40-45.

[7]赵清华. 崇尚自然的民族——浅析日本人的自然观 [J].日语知识,2001,(4):28-29.

[8]苗得雨,周孝德,程文,李洋.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管理措施 [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1):36-38.

[9]高静. 外国人是怎样环保的 [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篇3

中图分类号:S759.9 文献标识码:A

1 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概况

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隶属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保护区有森林、草原、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茂密、草原广阔、溪流纵横、环境优美、物种丰富、生物区系复杂。植被东西过渡带谱明显,有原生性的蒙古栎、五角枫、大果榆、裂叶榆、家榆以及白桦、山杨、青杨等森林植物群落;有照山白、虎榛子、西伯利亚杏、土庄绣线菊、漏斗叶绣线菊、山刺玫等灌丛植物群落;有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大针茅草原、羊草以及银穗草草原;有大量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地质景观和古文化遗址。该区是华北植物区系向东北植物区系、草原与森林双重交汇的过渡地带,是植物区系间连接的纽带和桥梁,是西辽河和锡林郭勒草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良好的植被,是阻挡科尔沁沙地风沙源向东北扩展的第1道生态屏障。

保护区多样的生态系统保存了多样的生物物种,是1个难得的野生生物物种基因库,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是大兴安岭南段山地景观的缩影,是1处理想的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因此,保护该地区的物种资源,对于深入研究华北植物区系与东北植物区系、森林与草原过渡地带植物群落演替、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变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林白(巴林左旗林东镇-白音华煤矿)铁路工程建设对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复杂而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林白铁路工程建设,对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的地表植被及其物种多样性、动植物生态系统、保护区自然景观、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1 林白铁路工程建设对保护区地表植被的影响

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地理生态环境具有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等特点。林白铁路的建设,势必对保护区的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林白铁路建设和施工中如何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区的重要任务,也是保护区关注的焦点。必须积极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工程的建设、运营中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并拟定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严格划定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走路线,防止对施工范围之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在施工前先将草皮移地保存,施工中或施工后及时覆盖到已完工路段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对自然条件允许的地段,安排有关植被恢复工程,选育当地树种进行直播和采取植苗方式恢复植被。

2.2 林白铁路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

内蒙古乌兰坝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不同物种各自处在自己的生态位置上,彼此相关联,其中一个环节受到干扰,将有可能使该区域内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2.2.1 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林白铁路工程建设施工强度较大,剧烈的人为活动、施工噪音污染、灯光照射等原因,保护区段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基本上看不到野生动物及越冬鸟和过境鸟的踪影,本地留鸟出现的频率也将大幅度降低。铁路营运对野生动物分布的均匀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不设防的情况下,铁路运营噪音、灯光照射将使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向线路两侧转移和集中,动物生境范围缩小,铁路运营后也对不法分子进入自然保护区提供了方便,如果管理不当,捕杀珍稀野生动物和滥挖药材等行为会相应增加。而铁路本身对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分割,也对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造成一定影响。铁路运营也会加速重要疾病的传播扩散(如疫源扩散)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为此,必须要合理调控人为活动,使捕杀珍稀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入侵等得到有效控制,保护野生动物的多样性,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开展相应的生态监测工作。

2.2.2 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林白铁路线路穿过自然保护区段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占用部分植物资源,使部分植物数量有所减少。工程建设活动对这些群落类型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和影响,除了路基工程的直接占用造成该类群落植被、土壤的破坏外,路基工程的切割分化,也将导致该类群落的萎缩和退化。

2.2.3 林白铁路工程建设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因路基工程对地表漫流阻隔和工程取弃土(碴)场对林地的破坏,势必对自然保护区的地表径流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林地的生态功能退化。为了避免路基建筑对地表径流的切割影响,必须在河滩地及时疏通洪水通道,防止河道改线造成水力侵蚀。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在使用结束时应马上进行平整,并根据周边环境决定采取人工或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2.2.4 林白铁路工程建设对保护区沿线自然景观的影响

铁路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对沿线原生的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取、弃土场要及时回填和抚平,并做好表面植被恢复。

篇4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空间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发展,且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可持续发展考虑,人类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新思维,并陆续进行了实践。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且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但是在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仍然缺乏理论和实践论证。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使城市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还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谋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中之重。

研究概况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社会以自身为中心,认为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的外在载体或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用科学术语表述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是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地理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

生态环境最早组合为一个词需要追溯到1982年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由黄秉维院士提出的概念,最后形成了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由于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对名词做出解释,所以对其涵义一直争论至今。

如钱正英院士(2005)转述黄秉维院士后来的看法,认为生态环境中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杨士弘(2003)认为生态环境是指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众多因素的集合。马世骏、陈德辉(1995,2000)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提出,生态环境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以及主体对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孟本、邬江(2003,2005)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如松(2005)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及万物生灵得以生存、发展、繁衍、进化的必要条件。以上观点都在一定层面上认同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它不是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加和而是融合。

陈百明(2012)根据对宪法第二十六条中关于生态环境涵义的解读,以及这些年来使用生态表征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经常被作为褒义形容词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较符合人类理念的环境,或者说是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观点综述

从环境到智慧城市的不同阐述中,有其共性,论述如下:其一,各种学术观点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来谋求对概念的阐述和解析。其二,各种学术观点基于对追求人类理想状态的层面,对相关理念进行了解析。其三,各种学术观点都是基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和相应的科技水平对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四,各种学术观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本。

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们对概念中包含的技术应用侧重点不同;二是不同的概念在应用上形成了从模糊到具体,再到更具体的层面。

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外延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智慧生态环境应该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各要素做出智能的响应,且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近10多年来,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由城市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指出,环境危机每年会消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2%,这其中绝大部分环境损耗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致。

智慧生态环境的外延,从空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阐述才更有意义,且这些空间范围必须抓住具体的空间范畴来进行针对性研究,可以具体到一个国家,也可以细小到一个城镇、乡村等。从时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不能不顾地区发展的实情,盲目的以环保为中心,摒弃经济发展;反过来发展也不成立,必须结合某个空间范围具体实践阶段,以区域内大多数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为目标,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应的工作。从技术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正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导,重点在于增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智能响应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一)城市生态环境构成

生态环境要素是基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的要素。可以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矿物、海洋、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人工物质要素。

杨上弘(2003)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系统,那么,城市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人类活动的参与程度分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相关分类表如表1所示。

(二)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基于生态环境概念发展起来的智慧生态环境,不仅需要继承生态环境的特性,同时也需要结合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加入自己独特的要素,从而形成智慧生态环境的构成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智慧生态环境要素构成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智慧信息技术等四大类要素组成,参考表1的具体分类,每个大类要素又可以细分成众多小类要素。

对比表1所示,可以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概述更适合课题的研究,因此,后续研究以社会环境来替换对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描述。

智慧城市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针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在内的各种信息需求,提供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的信息服务,智能化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从信息的特性来看,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由各种智慧信息技术挖掘的信息,靠着信息的作用机理,又形成了一个围绕着人类作用的环境,可以称之为虚拟空间,该空间充斥着智慧生态环境方方面面的信息流。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可以应对城市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的内在需求。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普遍认为,保护生态减少污染,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都应该成为生态环保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深受环境的影响,抛开环境论述人类的作用,意义和效用不大,必须强化环境的建设作用,进而通过环境影响人,在彼此的互动交互中,将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到底。

结合上述论述,基于与人类互动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具体分成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虚拟空间环境等三大类,如图2所示。

智慧生态环境三大构成环境作用机理分析

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对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构成环境进行分析,搞清楚彼此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利用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给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智能响应,方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和执政理念,进而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的步伐,对于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同样适用。

(一)三大环境围绕着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虚拟空间环境,接下来是社会环境,最后是自然环境。人类是一个大的概念,包含多种分类。从代表者和被代表者的角度出发,课题组将人类分为政府和居民两类。作为居民代表者的政府,根据居民反映的需求,加上自己的意志,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过度索取。作为生产和生活直接承受者的居民本身,在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忘记了节能环保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遭受自然环境报复时,只能将满腔怒火倾泻到政府身上。作为代表者的政府,“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执政思维,如何做到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克服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了政府迫切需要改善的执政问题。

“适者生存”这一理念早已耳熟能详,人类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自然环境的极限,人类早已将“适者生存”抛之脑后,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按照趋利避害的观念,人类通过社会环境的改造,直接施加于自然环境,进而获得自己在物质和精神财富上的满足,丝毫不顾及或者说,一点也不愿意去考虑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能力。

因此,如何做到平衡人类需求,成为了保护宁波生态环境的根本。平衡不意味着压抑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而是如何做到改变人类只知向自然环境索取,不懂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二)虚拟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

如图2所示,从平面上来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信息要想被人类彻底感知,必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进行交互。从立体上来看,虚拟空间环境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具有一种次序的效果,即虚拟空间环境依赖于社会环境反馈,而社会环境依赖于自然环境反馈,通过层层过滤,最后汇集形成虚拟空间环境信息。

从动态效果上来看,要想实现人类彻底的认知生态环境,必须对生态环境的各个环境构成进行全面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人类周围的虚拟空间环境必须覆盖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即人类必须借助更先进的智慧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感知,进而在获悉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快速、及时、准确的反映,保护好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

利用智慧信息技术监控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很好的使相关利益方,及时的溯本追源,查询导致环境破坏的责任方。从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反馈功能来看,这样的技术结合只能是一种事后追查,只能使人类陷入被动的反应状态。可以借助智慧技术对社会环境的主动深入,尤其是对造成自然环境可能恶化的重点要素,如城市化、乡镇、产业、社区等风险点进行主动探查,可以在事前获悉自然环境有可能破坏的原因,及时的追踪处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根据智慧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内容,浙江宁波在建设自身的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正视智慧技术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即借助科技的力量,在物质和能量方面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索取,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因此,浙江宁波在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清晰的知晓,使用智慧信息技术对自然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社会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虚拟空间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当目的明确之后,人类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得更好。

(三)社会环境借助城市化、产业化的力量直接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从逻辑上来分析,社会环境基于自然环境之上,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工环境。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借助于自身依赖的社会环境来实现,而社会环境则又向自然环境进行了索取或过度破坏。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成为了“因”一环,而自然环境成为了“果”一环。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方应该把侧重点放在改善社会环境上,而不是放在改善自然环境层面上。

作为生态环境构成要素之一的社会环境,包括了城市、乡镇和产业。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原来浙江宁波占地范围较小,到如今,已经包含了北仑区、江北区、江东区、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奉化市、海曙区、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等11个区县市。随着城市都市圈建设的兴起,可以预期的是,浙江宁波的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原来的城乡之分逐步被打破,重新被整合。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城市面积范围扩大、原有自然景观被人工改造、土地性质被改变等,浙江宁波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产业的发展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推动起来的,浙江宁波的产业发展布局,从原有的港口城市到港航物流集散中心、临港大工业,再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物质和能量需求大户的产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压力。

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对宁波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性是,二者都压缩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空间,对自然环境都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比产业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更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承担着生产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更承载着生活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二者的交织效果叠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建设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清晰界定,避免为了发展而发展,进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更多破坏。

(四)自然环境仰赖于社会环境的停止扩张而维持自身脆弱的平衡

从静止的观点来看,如果把自然环境比作一个边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破坏程度直至与自然环境重合,进而自然环境完全变成社会环境,人类失去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发展与生态失衡的受害者。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满,体现在执政部门获悉的突出环境问题投诉上,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这些突出问题恰恰构成了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环境因子构成。建设智慧生态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然环境而人为盲目的建设,而是为了更好的获悉造成已知自然环境因子失衡的原因,通过相关智慧技术获取的信息流的传递,使相关利益方及时获取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手段,及时改善宁波自然环境中处于失衡状态的环境因子的弹性自调节功能,在人类的帮助下,使自然环境能够回归自然,从而按照自身的运作规律进行弹性自调节,给人类以青天绿水的回报。

人类之所以无视自然环境的报复,推动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的不断侵蚀,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获得的信息认知度不足,对社会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能力的判断力不够,进而推动了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当招致自然环境的报复时,人类依托有限的信息资源,又开始了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口号之称的行动,加速了社会环境掠夺自然环境的边界。

对于浙江宁波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而言,必须借助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通过虚拟空间环境的信息流,获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足够决策的信息,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社会环境系统中各构成要素效率的提升,进而促使更多的社会环境资源让位于自然环境,加大自然环境的生存空间,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从而使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够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相互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钱正英.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J].科技术语研究,2005(7)

2.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2003

3.马世骏.马世骏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4.陈德辉等.从生态系统理论探析生态环境的内涵[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

5.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学报,2003,23(9)

篇5

中国政府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大会宣布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降低40%~45%,同时也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更是头等大事,发达国家应该带头且更多地承担碳减排的义务。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表明:保护自然环境具有普世价值,对世界各国来说属于基本道义,各国政府一律担当碳减排的道德责任;但由于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碳排放的数量也有多有少,因而各国政府也须有区别地担当碳减排的义务,忽视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差异,要求各国政府平均承担碳减排的责任也是不公道的。

这意味着,各国政府不仅必须担当属于基本道德义务的生态责任,还须将政府生态责任置于公平正义范围内,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生态责任,以保证政府生态责任的公正性。政府生态责任本身只有保持公平公正性,各国政府才有可能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共同行动。

政府生态责任的不可推卸性及其有差别的担当

当生的且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问题,而是全球性的自然环境遭受了污染和破坏。生态危机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不是威胁着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人群的生存安全,而是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安全。生态危机的这一全球性质,势必要求全人类共同行动起来,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的道德责任。

由于全球分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由此,全人类对地球应当担负的生态责任就内在地转化为各国政府的责任。由于保护地球是不分肤色和人种的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和责任,那么,这就决定了政府生态责任是属于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各国政府必须代表人民的意志履行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即使是对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较少的国家,也应该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在走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不污染、不破坏自然环境,合理而循环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一生态义务属于底线的或最低限度的义务,也属于自然法则或自然环境恶化而强制给政府的义务,各国政府不能以各种理由推卸这一义务,否则,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地球就会面临毁灭的危险。

但是,我们也要现实地看到,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富有和贫穷的差别。在此条件下,各国政府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就完全不同。对发达富有的国家来说,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可能并不困难,而对发展中的贫穷国家来说,拿出同样数量的资金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就会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甚至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福祉。基于此,在强调各国政府应当担当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义务时,还必须考虑各国政府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差别和现实可能性。如果不顾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别,不辨别破坏自然环境的主要责任人和国家,笼统地把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的责任归结为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国家,并要求各国政府承担同等的生态责任,那么,政府生态责任反而会有失公允,导致其由道德性走向非道德性,并成为发达国家对非发达国家、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工具。也就是说,政府生态责任在必须承担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区别地对待,遵循差异性正义原则,并根据现实情况和历史状况,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生态责任的大小和多少。政府生态责任属于各国政府的基本义务,但又需要有差别的对待和担当,政府生态责任是基本义务与差别原则的统一。

政府生态责任的正义原则

在不同政府之间合理分担生态责任的大小,牵涉到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由此就使环境保护的伦理义务演变成为一个不同政府之间的政治博弈,并由此引出如何公正地分配政府生态责任的问题。进而言之,对政府生态责任的承担需要进行正义性考量,以确保政府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政府生态责任的正义性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一是承认的正义,即承认每个政府或每个国家的公民享有平等的环境权利;二是分配的正义,即依据权利与义务的公平交换原则公正地分配不同政府之间的生态责任。

政府生态责任的承认正义的内容是:各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的快慢,是贫困还是富裕,在享有公共自然资源和环境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不能因为财大气粗就占有或剥夺他人或他国政府的环境权利,也不能因为贫困或不富裕就少享有环境权利。地球上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自然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人或每个国家政府都享有其中的一个份额,谁也不比谁多一个,谁也不比谁少一个。根据承认的正义原则,在不同政府之间分配生态责任时发达国家必须惠顾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应该向发展中国家倾斜,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高能耗和污染问题。同时,发达国家还要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和资源,允许发展中国家尽各种努力消除本国的贫困,不能以环境保护为由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享有应得的环境权利。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不均现象本身就已经昭示,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享有了更多的环境权益。如果追究历史的话,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它们通过殖民统治更多地侵占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政府生态责任的分配正义主张,一个国家政府负有多少环境义务,就享有多少环境权利;它享有多少环境权利,也就负有多少环境义务,在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之间实现公平的交换。具体到政府生态责任的合理分担上,发达国家应该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尽更多的义务。因为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不是全人类的事情,而是发达国家的事情。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严重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这种污染和破坏经过历史的逐步累计而最终超过了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结果引发了温室效应和生态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属于晚近的事情,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步入工业化道路。因此,发展中国家对生态危机的发生所应该担负的责任几乎微乎其微。就拿造成温室效应的碳排放来说,发达国家从工业化开始至今的几百年间,其碳排放的总量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而且,从目前碳排放的人均数量来说,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倍、几十倍,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所排放的碳数量根本不会危及气候的变化。生态危机的发生是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的历史累积的结果,它不属于当下问题,而属于历史问题。

从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使用这一向度来分析,发达国家也同样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消费了更多的自然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却尚处在脱贫、解决温饱或者仅仅步入小康的状态。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人口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20%,而消耗的自然资源却占全世界总消耗量的80%。就某些自然资源而言,发达国家的消耗是发展中国家的几十倍,甚至有的国家掠夺和占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并把污染性的工业和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篇6

    “环境”、“资源”和“生态”是环境法中最常见的三个概念,但至今为止,对于三者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仍没有统一的认识。“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等不同名称及相同名称的不同理解源于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三者含义的不同认识。德国学者克罗福(Kloefer)教授对环境提出了四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即广义的环境,是指周边事物的总称,是生命个体(如植物、动物)与特定周边事物关系的集合体。这种定义在社会学中常用,不能用来明确界定环境保护中的各种关系和权利,因此不是法学概念。第二种定义,即狭义的环境,限于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生活的必要自然条件,即土地、空气、水等环境媒体、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法学上环境是指狭义的环境。第三种定义是规范定义,即环境立法从不同角度所做的定义。第四种定义是克罗福教授本人对狭义环境概念提出的修正意见,他认为环境法上的“环境”是指作为人类生存自然条件的生态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10]这四个定义对现有不同层次的“环境”含义进行了精确的归纳总结,环境损害的不同理解范围可从中找出对应。“生态”最早是生态学科中的一个名词,在环境法中最常用的生态概念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人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系统强调整体性和组成部分的互动性。此外,狭义层次的生态概念是生态服务功能,即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效益。“生态损害”的概念与此相对应,强调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定义。对于法学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不同的法律中规定有所不同,不同学者的认识也有差异。但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自然资源从本质上说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是以对人类的价值为标准的。对比这三者,环境与生态是一对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这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生态是生态学的、以生态为中心的一个概念,人类生态系统包括人,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有机整体的关系,人与自然都是人类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概念,环境与人有关,但环境不包括人,环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中心与外围的关系,环境是指人周围的物质世界。[11]而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客观载体所指有差异。自然资源的基本状态往往是以单个要素且以物化形式存在,因此在社会法规范上,自然资源大多可以商品性物化、被所有权界定。环境,是众多自然要素的综合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往往以系统形式存在,环境即使被解释为个别独立的环境因子,它也不等于环境因子本身。再有,具有综合性意义的“环境”,即便从“环境容量”等功用性角度可以赋予其“资源”的属性,也多数以公共物品存在,很难通过产权来界定和保护。[12]可以看出,“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这三种名称侧重点有所不同。

    2.对环境法本身研究对象理解的不同

    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环境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和原因。徐祥民教授甚至认为,环境损害是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环境法就是用来应对环境不利变化也就是环境损害的法,就是调整人们为应对环境损害而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而环境法学这个以环境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逻辑起点就是环境损害。[13]表面上看,对“损害”名称选择的不同体现了学者对“环境”、“生态”“自然资源”含义的理解不同,实则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学者对环境法的研究对象、保护对象、客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理解的差异。“环境损害”、“生态损害”、“自然资源损害”、“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等名称隐约与“环境法”、“生态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生态环境法”等相对应。

    3.研究视角的不同

    这三者名称的不同也体现出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可总结如下:环境损害常与“环境侵权”相混用,是从原有民法中环境侵权损害制度中发展出来的。环境损害广义的层次理解更为普遍,也更多的被民法学者所采用,将该损害放在环境民事侵权损害中加以考察。学者将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称为“生态损害”与生态学对环境法的影响以及“法律的生态化”不无关系。采用此名称,一方面是与传统环境损害进行区分,强调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与传统损害的不同;另一方面,是强调环境的生态功能,强调对生态性利益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概念本身是从经济学中引用过来,以往主要运用在物权法、自然资源法中,体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关注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效性。自然资源损害就是与此相对应,指出现有法律制度对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等非经济性价值的忽略,关注对自然资源的非经济价值的保护。

    4.救济路径的不同

    不同的名称背后,也折射出学者对自然环境本身损害的选择救济路径的不同,这些路径可以归纳如下:一般来说,称“环境损害”的学者大多将环境损害作广义层次的理解,即环境损害包括因实施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以及环境自身的损害。这种观点认为,不仅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具有特殊性,整体的环境损害从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诉讼程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应突破传统侵权理论的限制,环境损害赔偿专门立法。而称之为生态损害的学者强调这是一种“新型损害”,生态损害无论在侵害客体上还是在损害后果上都显着区别于传统损害;不惟《侵权行为法》,其他传统法律亦无法解决生态损害这个新问题,必须依赖于在环境侵权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新的生态赔偿制度。这项新的制度,就是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1]P21因此,选用“生态损害”名称的学者主要从生态损害的社会救济等责任分担制度的建立方面研究,如建立责任保险制度、行业分担制度等。称自然资源损害的学者主要是关注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主要的研究路径为:第一,借鉴美国的经验,关注实际问题,通过明确责任主体、索赔主体、赔偿范围、索赔额度及评估标准等法律问题,建立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制度。第二,“自然资源”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中广泛存在,《宪法》、《物权法》等私法领域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做出了明确规定,《森林法》等自然资源单行法也大量存在,因此,对自然资源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常与所有权制度联系在一起。

    二、自然资源损害之名称确定

    (一)自然资源损害名称之确定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如要正确的界定自然环境本身所造成损害之内涵,先要厘清“环境损害”、“自然资源损害”、“生态损害”之间的关系,并做出名称的合理选择。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将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损害称之为自然资源损害;将环境损害界定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等损害及对自然环境本身的损害;对生态损害中的“生态”采狭义概念指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或生态功能。这三者的关系应该为环境损害下的自然资源损害,①特别强调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即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损害。

    (二)自然资源损害名称确定之原因

    1.体现客体命名的原则

    使用生态损害概念的部分学者认为,就损害客体而言,生态损害的侵害客体是生态系统。所谓生态系统(EcologicalSystemorEcosystem)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自然整体。[14]但笔者认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概念,强调生态的整体性、互动性,但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对生态系统的损害是通过对单个自然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生态”本身不是环境要素,也不能指代整个自然环境。[2]P20所以,“对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的客体是自然环境,而不是生态系统。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损害是通过对环境要素的破坏来实现的。依上述,对损害客体的直接命名应为“自然环境损害”,但却确定为“自然资源损害”,其原因在于: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虽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所有客观存在的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能够利用以满足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因此,可以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者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透过人类社会这个棱镜的反映。[15]因此,将对自然环境本身造成的损害称作“自然资源损害”。

    2.有利于明确损害的内涵

篇7

0.引言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特别是由暴雨或者径流所造成的洪水暴发现象极为严重。为了人们的生活安全,并且维持正常的生产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自然灾害进行控制,尤其是洪水灾害。而控制洪水灾害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全民都重视对自然的保护工作,才能够的有效的减少防洪减灾预防工作投入。

1.环境保护与洪灾的定义

从灾害发生的根源来说,我们可以直接将环境保护与自然洪涝灾害完全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来对自然环境灾害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而环境保护工作指的就是通过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科技技术上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不会受到进一步破坏及污染;同时,还必须要根据人类的需要,在保持环境健康的情况下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使得自然环境能够更有利于人民的自然劳动,方便人民的生活,减少不利于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或者对生存不利的情况出现。在进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必须要在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的前提下进行改造,提高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机体可能会因为环境的影响下出现非正常变异情况的出现;第二问题则是要科学合理的使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避免人类人工合成的对环境有极大污染的化工产品流入到自然环境中去,保持自然健康性,以此来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能够在人类汲取的过程中不断恢复并且扩大,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河流水位暴涨而导致的一种自然灾害,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暴雨季节所导致的上涨。出现这种超常规的水位蔓延时,会对河流下游的建筑、作物等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甚至造成淹没灾害。当一个地方被河水、海水或雨水淹盖时,这个地方就是遇上了洪灾。从科学上划分,前者属“环境学”,后者属“灾害学”。

2.洪灾的形成

近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准,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等。今天,人类加以开垦,搬运和堆积的速度已经逐渐相等于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演变为自然灾害。尽管这种干扰进程很慢,但累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显现出后果。

3.洪水的主要危害

3.1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中,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常在灾害后早期引起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爆发流行。

在水灾发生时,原来安全的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人们被迫利用地表水做为饮用水源。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人畜尸体,以及被破坏的建筑中的污染物所污染。据水文部门对水环境监测,洪水期水质污染程度,往往比平水期污染更为严重。洪水期间,泥沙成为水流污染物的载体,附着在泥沙上污染物,滞留和堆积在水体内,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并形成新的污染源;随着洪水的冲刷,大量的有机质和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从而导致污染物总量增加,并且紊动冲刷可能导致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形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低洼内涝地区,灾民被洪水较长时间围困,更易引起水源性的爆发流行。孟加拉国水灾时曾因此而造成大量人群死亡。

3.2生态环境的破坏

伴随着洪水的发生,将造成土地的水力侵蚀,使松散的土壤受到洪水冲击而解体,进而被猛烈的迳流和洪水挟带流入河流之中,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贫瘠化和沙化,并使河道淤塞,水害不断。灾害的发生一方面使得土壤蓄水能力、渗透率、营养价值、有机质含量等表层土壤指标降低;另一方面,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河道沉积于河床,造成大多数河流河床有淤积抬高趋势,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并可能造成改道。严重的洪水会冲毁植被,居民房屋倒塌,农作物减产或绝产。农田(村)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破坏,流域野生动物被迫逃逸或被淹死,公路、铁路被冲毁,交通、信息受到阻隔,社会生态经济受到破坏。

3.3自然生物的破坏

洪水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的栖息地环境,从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如陆地的岸坡再造,水体的水量水质的激变,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淹没、冲击、压盖直接造成动植物体的死亡或生存威胁,影响了动植物群数量与种的多样性。而且,洪水的发生使得浅滩区和洪泛区的湿地重建,从而保护了水生环境与陆生环境的纽带。

4.环境保护意识对防水减灾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暴雨洪水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很大,特别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这虽然和自然因素有关,但是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就可以将植被的破坏程度降低到最低点,保证基本的生态平衡。

对于我国来说,保护河流植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是森林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为的过度砍伐,植被遭到了破坏,涵养土壤的能力差,一旦遭遇了洪灾,就可能无限制的抬高水位,造成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极坏影响,而且局部的破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退化,人和自然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一些灾害事件中,环境保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发,这是利益的趋势,却给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大力的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给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发展整体的经济布局。

5.结语

总而言之,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加强宣传和指导,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提高全面的减灾意识,人人都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拥有保护生态的责任感。为了保证环境不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坏的影响,我们更应该爱好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珍惜现有的资源,落实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篇8

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它是指周围事物的情况。人类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一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岩石、土壤、水、空气、阳光、动物、植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植物基础。一切生命物质时刻不能脱离环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生活。人类的进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是紧密相关的。

二是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叫社会环境。比如城镇、工矿区、农场、疗养地、风景游览区,等等。

广义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人类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维持生存,人类从环境里索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向环境输出废物。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纵观几百万年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程度和改造能力,千百年来,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了丰功伟绩。人类从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和兴修水利,到开采矿藏、兴建城市、发展工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孟轲是环境保护理论的鼻祖。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他回答梁慧王问政时曾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宋朱熹解释为“撙节爱养”“天地自然之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国家资源。孟轲认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能使后代赖以繁衍生息,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既“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又有反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环境具有调节和自净能力。由于人类向自然所取得物质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都与日俱增,已达到大自然无法容忍的程度。当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超过自然本身的调节和自净能力的限度,达到致害的程度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环境的问题很多,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变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作用,或者是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水旱灾害、地方病等灾害。人们一般把这类破坏作用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比如盲目开发资源所引起的环境退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叫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现在,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两市基农业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公倾森林被破坏掉。从1950年到现在,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一减少了一半。土壤的侵蚀日趋严重,世界耕地不断退化。全世界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达250亿吨,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从70年代至今,地球上每年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壤,由2000万公顷增加到2100万公顷。有35℅的世界陆地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目前,非洲有30多个国家遭受到了旱灾,有几亿人面临饥饿和饿死。 转贴于

几千年来,沙漠化使我国被吞没的良田沃土达12 万平方公里,半个世纪以来,它又以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蚕食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使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我国有13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旗的5000万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我国的沙漠化面积已达到132万多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3.8℅.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年因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酿成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安和关注,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进了宪法。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中学地理课是阐述人与地理环境系的学科,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要在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

三、搞好环境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高中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篇9

关键词:

生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1前言

生物工程是近年来一门崭新的学科领域,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是生命科学,但是由于其学科的综合性强,能够推广至很多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生物工程也在不同的需求中得到飞速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逐步应用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中,由于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

我国从解放后,经济逐步复苏,国家对工业生产也投入了许多资金和人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在解放后出现了快速增长,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再一次迈上了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飞快,无论是从工业生产还是居民消费水平,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一切的发展却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解放初期,由于工业水平比较落后,使用的机器设备都十分落后,技术水平也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工业生产都属于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大量的生产造成我国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和浪费,随后的发展中,技术能力逐渐开始赶上发达国家,但是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没有在人们心中扎根,经济发展还是在原有的模式下进行,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恶化,自然资源被人为破坏,很多独特的稀有资源都面临枯竭,自然环境开始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最终将会影响社会发展节奏。因此我国开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保障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资源,大力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并积极寻找可替代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当前生物工程技术的特点

中国现有的环境污染情况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再加上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排放,对环境保护的治理工作一直是重点和难点。现代化生物工程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也由于近些年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使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使用生物制剂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分解,清除,整个过程不存在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较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从环境系统的角度看,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引入的生物制剂,对环境的影响也小,通过对整个生态环境失衡的调平,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因此其环保功效显而易见。生物工程技术的灵活度高,能够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点,结合基因工程的先进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工作,并且从实践上现实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概念,逐渐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领域表现出卓越的优势,受到环境保护领域工作的高度关注。

4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可以看出生物工程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使得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领域受到广泛的欢迎,其主要的污染治理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整治。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无法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由于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因为如果缺少了干净的水资源,人类将无法从事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更严重的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对污水的治理问题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然而其他物理置换或者多层过滤等方法,无法彻底清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随着清洁的水资源越来越少,环境保护领域向生物工程技术投入了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使用生物工程的相关技术,利用生物制剂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代谢成为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没有威胁的清洁水,可以在不引入二次污染的同时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废水问题是困扰现在人们的重点问题,如果有效处理废水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达到有效成果。根据现代化城市对污水排放要求的提高,生物工程领域也发展了新型技术已达到排放标准,并推动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

(2)空气的净化。实际上利用生物工程将空气净化的方法已经早已应用,现在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空气净化领域广泛使用,由于这种方法对资金要求低,环保性能高,净化效果好,在未来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3)对固体垃圾的处理。固体垃圾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难以处理的问题,原有的方法通过掩埋等处理时间长,或者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法,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生物分解代谢,有效将固体垃圾进行处理,还能够反复使用,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其处理后的垃圾变废为宝,能够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绿色肥料,使整个环境污染的处理过程循环成为一个环保过程,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是现如今最优的污染处理方法。

(4)利用生物技术维护环境。将生物工程技术延伸到对环境的维护领域也是一项重要的应用,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整治各种污染物的方法将自然环境净化,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自然环境质量,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防止污染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5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整治和维护的领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将环境保护技术从现有的防御转为提前维护,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和谐统一,避免因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强对生物工程的研发力度,促进相关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郭艳霞.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科技与创新,2015,21.

[2]刘彪.探究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房地产导刊,2015,9.

篇10

在现如今社会背景下,与勘查工作相同,地质工作观念亦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主要研究方向为改善服务水平、创新地质勘查技术,基于研究方向不断突破自我,在坚决贯彻目标前提下,达到重大找矿突破装备的目的,从而满足社会体制改革的需求[1]。

 

1.水工环地质勘察概述

 

1.1水工环地质应用范围

 

社会经济急速进步,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被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阶段,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工作均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自全面角度调节来促进水工环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并且强化了水工环新领域方面的扩展工作,以应对社会经济急速进步、自然环境保护中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2]。

 

1.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内容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行各业生存发展势必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而水工环地质行业同样迎来了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地质勘察工作方面, 受矿产储备资源逐渐减少影响,地质勘察工作应用变得越来越多,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2.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2.1自然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特性影响,通常情况下,要展开大规模大面积的挖掘勘探,如此一方面会对地表植被构成极大程度的破坏,一方面会对所在地土地资源构成极大程度的损害。同时,倘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不合理,还极易对这一区域的地下水构成污染,从而产生严重的水文问题,既导致地下水出现失衡状况,又使得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工作遭受不良影响。此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完结阶段若收尾不得当,往往会造成山体滑坡、坍塌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一系列程度的安全隐患[3]。

 

2.2社会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到一定面积的土地,而勘察所产生的废弃物及临时建设的设施等均会导致土地浪费现象。倘若对山坡等表层土地使用的不合理,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进一步导致河道阻塞。勘察期间,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还会对植物、农作物构成一定程度破坏。此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勘察到历史遗迹、文明旧址,若处理不规范极易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4]。

 

3.强化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重视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打破了传统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种种不足,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模式。整个水工环地质勘察行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如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提升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力度

 

自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准备时期起始,便务必要提升对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降低对生态环境中生物栖息场所所构成的影响。勘察开展时期,应当将生态自然环境保护视作首要任务,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计划,还要选取对生态环境不构成损害的勘察材料。勘察收尾时期,要构建针对的反馈制度,第一时间搜集所在地生态自然环境转变数据信息,一经发现不良状况应立即予以应当,尽可能降低不良影响。

 

3.2全面落实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生态自然环境评价机制指的是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前,针对勘察工程选取、计划以及勘察结束后可能会对所在地生态构成的负面影响展开调查、评估及研究,并制定防治对策,结合相关法律保护流程展开报批的法律机制。水工环勘察工作务必要将生态自然环境评价机制作为重要依托,从而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一并发展的目标[5]。

 

3.3构建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受大规模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影响,所在地区生态自然环境通常会遭受极大程度的影响,该类影响往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得以复原。鉴于此,图本规定构建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责任方及补偿方式进行充分明确。勘察工作结束之后,责任方要极力借助所在地相关部分推行生态自然环境复原工作,如此一方面促进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建立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篇11

小学生思想是逐渐走向成熟阶段,思想比较幼稚、单纯,接受事物比较快。因此,在小学生阶段进行环保素质教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我们说,环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过程中都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类的环保素质,势在必行,所谓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整体,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的自然因素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卜社会因素是人类集体因素。自然环境是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客观属性与人类的主观要求之间,客观发展过程与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因而自然环境不仅是人类利用的对象,而且也是被人类改造的对象。自然环境在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过程中,才逐渐被转变为更合适于人类活动的生存环境,而新的生存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由此看来,在反复曲折的过程中,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了自己本身,所以说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不是单纯的自然因素,也不是由单纯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而是在自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人们的改造和加工形成的,它凝聚着自然与社会两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体现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性质和水平,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所以说要加强环保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良好作风。

2. 加强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然知识的学习,把学生引入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自内而外是呈带状构造,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地表几个圈带,它包括岩圈、水圈、气圈三个基本带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交错带上,又产生了土圈和生物圈,它们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人类的发展,人的活动远远超过了地理圈和地理环境,向下已深入到地壳,向上已进入近地空间,至于影响它的因素,那就是广阔和地理环境,其核心依然是地面几个圈带。因为只有这里才同时存在着人类所必须的空气、饮水、食物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所必须的社会条件。所以说人类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自从有了人类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与环境辩证发展的阶段。

要经过各种形式向学生介绍自然、介绍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好地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篇12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07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37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改善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这些努力的过程和成果就叫作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之和谐共处、一起面对灾难、建设美好未来的有关行为,要求人类改变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和行为,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价值判断。面对如今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自然界出现一些危及人类的相关问题时,应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改善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来保障和改善人类现实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各方面健康良好的发展,这就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种,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由于环境保护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资源利用方面,合理安排和利用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防止受到更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此来扩大社会资源的再生产,让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想顺利全面地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形象,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这样才能维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资源的再生产和再利用。政府作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角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饮水、食品安全,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一个国家若要得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就绝对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因为空气污染严重,在国外曾经出现过售卖空气罐头的情况;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全球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同时随着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能够保障人类生存的土地也在进一步减少。如果再不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人类社会就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生存问题也可能会处于非常严峻的境地,国民经济也无法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保护环境来维护人民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不能为满足生存发展需求而破坏环境。在政府的工作中,环境保护是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2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2.1 土壤的严重破坏

土壤作为培育植物的根本,既为植被提供最基本的生长支撑,同时也能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就目前而言,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的耕地肥沃程度在逐渐降低,这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一些热带国家,因为人类的不恰当耕种、过度放牧等行为,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使许多土地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无法留住土壤中的养分。在外的土地变得非常脆弱,在风雨长期的侵蚀下,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情况十分严重。因为农业的发展,在种植农作物时,在土壤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土质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工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等,都是导致土地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

2.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因为生产生活产生的一些废弃物,采用某些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和利用方式,使得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入到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北方,因为工业发展的需要及城市居民供暖所产生的废气,每天都有大量的废气排放到空气当中,这些废气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甚至使许多人失去生命。

2.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但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出现城市人炸、生活用水需求扩大及地下水受到污染等状况。同时随着一些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可能会延伸到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4 生物多样性减少

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使得许多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物种因此失去了生存空间,也由此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这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

2.5 资源浪费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浪费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浪费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浪费上。据有关预测,再过20年,全世界处于缺水状况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2.6 海洋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里的生物资源进一步减少。这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还有许多靠着捕捞鱼类生活的人将会有可能因此失去生活来源。不仅如此,因为海洋环境的污染,许多海洋生物也会因此受到污染,携带给人类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对那些食用海洋食品过多的人而言,这种威胁是致命的。与此同时,沿海地区也受到了空前巨大的人口压力。现在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这种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脆弱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3 环境保护的措施

3.1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相应机制

对环境保护来说,最严格的制度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要想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制度,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构,让相关责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承担主要责任;其次,建立环境考评制度,以资源利用、环境利用、生态效益等为指标,考评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引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正确的轨道;再次,应该建立自然资源的相关用途管理制度,建立起完整的追责机制和环境保护监督机制;最后,国家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将相应的制度赋予法律的效应,例如对环境保护区的划定等,都应该仔细考量。

3.2 提倡节能节电

因为现今能源紧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要求政府进一步开展节能节电工作。各种新型的节能型产品日趋完善及普及,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使用节能节电产品。比如,在夏天的时候,将室内的空调温度调得稍微高一点,这样就可以节省非常大一部分的电力,对整个城市来说,既缓解了供电压力,也节约了许多的资源。在冬天的时候也是如此,可以将室内空调的温度调低一些,也可以不打开室内空调,在感觉有些寒冷时可多加件衣服。其实很多小的措施就可节约许多电力资源,这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可将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这样就能节约许多的电。

3.3 做好垃圾回收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近一半的垃圾属于可回收性垃圾,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据统计,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可利用却未得到正确利用的废弃物价值超过200亿元,其中以废钢铁、废纸为主。目前,我国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如果能将这些垃圾很好地利用起来,就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

垃圾分类和回收是一项繁杂而又巨大的工作,需要政府采取许多有效的措施,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垃圾回收利用。比如,因为不同垃圾的性质,在回收和利用它们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也需要社会企业的相应配合,应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3.4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我们应重点防止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首先,对工业生产导致的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在排出废弃物之前,利用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过滤,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其次,对某些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工厂实施排放规定,尽量做到节能减排。在交通运输方面,需要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方面,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应交通点的设置及大型工业项目等,都是造成环境大面积破坏的重要原因。

3.5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保护自然界的生存物种,还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保护自然界的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以及自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相关遗迹等。另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应治理土地沙漠化、控制人口增长及合理配置资源等,这也都属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内容。

3.6 日常生活行为的环保

对普通公民来说,应通过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环境保护。比如,在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将人为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多使用低碳的交通方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节约纸张,多次利用;不浪费食物,节约粮食;合理适度消费,节约公共资源;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这些措施看似微不足道,但要是人人都这样做,产生的效果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4 结语

做好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应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环境保护,对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必要的保护,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地下水资源的建设,都要将保护环境作为基本的前提。要全面的落实国家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但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全球的环境,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本文就是对基于环境保护下的水工地质勘查工作策略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b。

一、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

自从我国加入了WTO,我国就要遵守国际的相关政策,必须要满足整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不能够仅仅重视眼前的利益,要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环境保护,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在勘察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自然环境工程建设和水资源进行相应的处理,从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在工作的质量和工程的效率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就会给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一定要重视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对于环境的影响

(一)对于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需要利用挖掘技术来完成,发掘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地表的损害和植被的破坏。而且我发觉过程会产生操作不当的现象,这样就会直接的导致地下水资源发生污染,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文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周围地区居民的生活,也会制约着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除此之外,我国的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相应收尾工作也存在着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极容易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就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结果,也可能会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属于大规模的环境破坏问题,因此,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

1、生态系统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废水的随意排放废渣的随意丢弃,这样就会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地质勘察的废渣会导致河道的堵塞,废水会导致水资源的质量下降,地表水会产生严重的污染,如果这一问题长期的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现象,而施工人员在整个勘察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农作物和植被,这样在看查的过程中就会给周围居民和自然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2、文物古迹

水工环地质勘查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文化遗产,而且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文物古迹是极为重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挖掘中如果遇到了文物古迹,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处理,还要保证这些文物古迹不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要重视可能会发生的文物盗取的现象。

三、基于环境保护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策略

(一)要将保护环境作为勘察的核心

地质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整个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基于环境保护下的水工环地质勘察,必须要统一标准,改变传统的观念,要将环境保护作为整个地质勘察的核心,也就是说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地质勘察,在植被被破坏的同时,勘察的质量也会出现严重的下降,在勘察的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珍惜的动植物,对于一些珍惜的树种也要进行保护,在这一背景下,就可以科学的进行地质的勘察,基于以上的要求,就要制定科学的勘察方案,要将自然生物的栖息地考虑到其中,将其影响结果降到最低。例如,在对自然信息进行收集环节中,需要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制定出水环境保护对策。

(二)加强保护环境的力度

此前,很多地质勘查单位为了获取自然环境中的信息,不惜砍伐树木,破坏水资源平衡,来获取自然环境中的数据信息。这样的情况为地质勘查以及环境保护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进行水工地质勘查中,在以环境为核心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工程开展中的环保理念进行大力的宣传。首先,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单位中,向技术人员灌输环境保护理念,让其认识到环境保护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性;其次,以当地环保局管制为依托,在社会中建立环境保护反馈机制,鼓励人们参与到地质勘查环境保护中来,通过建立相互反馈机制,提升水工环境地质勘查工作中的环保监督水平。

(三)对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进行合理处理

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以及工业的污水。那么从水资源治理的根源上分析,需要对施工生产中的废水、废渣、废气等进行合理化的处理。从水源节约方面,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废水的排放,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等进行科学化的处理,严禁废水向自然水环境中直接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力度,对工业污水废渣等进行处理,例如通过二次利用等措施,应用到修路中。

(四)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水工环地质勘察中之所以会出现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的法规有关。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建设不完善导致环境保护监督力度不强。因此,呼吁政府部门尽快的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对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地质勘察项目进行审查与评估,从根源上对组织单位的行为进行约束。

(五)建立实现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

环境保护的政策是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科学技术在勘察项目地点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在项目勘察完成之后,明确责任方与补偿方法,及时配合当地所开展的生态环境恢复工作。以社会进步为核心,构建科学化的地质勘察体制。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策略的合理制定对保护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重要手段。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加强对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监督与管理,找到平衡地下水资源、工程建设、自然环境三者关系的策略,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文建设.浅谈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