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 S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9-0256-01

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为目的,着力解决危害农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盘锦市农村人口增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产生的农村生活垃圾也逐年增加。但由于农村污染防治设施配备不到位,导致农村环境和资源压力过大。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均呈加剧趋势,一些土地、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1-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

一是盘锦市为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利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申报和建设了较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如垃圾气化站、沼气站、畜农资源化利用中心等,但受北方季节及资金到位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施工时间短、任务重,工期比较紧张,出现了一些大项目不能按期完工的情况。二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时间较短,尚处于试点阶段,盘锦市项目建成后的农村环保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不健全,如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依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三是一些大项目如垃圾气化站、沼气站的后续费用如运行维护费用、工作人员工资等费用较高,仅靠镇级财政、农民筹工酬劳等方式难以维持。

2.2 有机食品环境监管方面

有机食品在生产、流通、认证、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亟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如有些有机产品在生产环境中出现了施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有些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证书过期后未能及时换证;有机食品市场监管亟须加强,有些不良商家随意张贴“有机”字样冒充有机产品,追求利润等。

2.3 在土壤环境监管方面

一是对土壤环境污染认识不足。土壤环境污染不像其他污染,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的,因此人们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土壤污染防治手段有待改进,与现实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土壤环境监管工作机制尚未形成,法制和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四是资金渠道过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发展对策

3.1 制定科学规划,探索长效机制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各行政村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村庄科学规划,统筹乡村各类公共环境资源。同时已开展环境整治的村屯,应积极探索项目长效运行机制,建议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应在后续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方面给予指导[3-4]。

3.2 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

为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环境有效改善。

3.3 完善农村环保相关政策体系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任务重、起步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在工作开展中无法可依。因此,建议国家、省政府应尽快出台农村环保相关政策,如 “农村环境管理办法”、“农村生活垃圾监管办法”、“有机食品全程监管实施办法”等,以便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3.4 加大培训力度

农村环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个有关生活垃圾、污水、畜禽养殖、有机食品、土壤恢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很多市、县、乡镇及村级干部知识面较窄,对这些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因此,建议国家和省环保厅组织开展对这些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市县级环保及企业负责人的相关知识水平,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5-6]。

3.5 强化乡村民主管理

农户是农村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农村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只有广泛发动农户,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农村环境改善的成效。因此,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培养他们的卫生习惯,同时强化乡村民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明确责任,形成有效地监督机制,真正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

3.6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为普及农村环境保护专业知识,提升农村环境保护意识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项工作,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应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直接向农民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粪便治理等相关环保知识。此外,通过电视、广播、政府网站、宣传栏等媒介对农村环境保护及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粪便等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和公开,鼓励村干部和农民参与。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7]。

4 参考文献

[1] 廖少云.从美国农业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看世界农业的未来[J].中国农村经济,1998(5):74-80.

[2] 唐春福.新农村生态家园建设500问[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中国生态农业实践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4] 路明.现代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2

中图分类号:T5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332-01

1.环境审计的涵义

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等)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活动和结果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对其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环境审计的工作灵魂和审计指南,从而保障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保障经济社会高效运行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绿色可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地大物博绿色生态环境的监管。

2.国内外开展环境审计的现状

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订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审计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并全力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而这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开展环境审计赖以存在的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

3.推进环境审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与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审计署提出要“以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对策落实和在资源办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刘家义审计长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大环境审计力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审计路子,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贡献力量”,笔者认为,推进我国环境审计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不断完善环境审计法律依据

3.1.1 加快环境立法

我国应参照国际环境审计经验,尽快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环境审计相关内容与标准,明确法律责任,使环境审计合法化、标准化、成熟化。同时利用法律的稳定性与强制性,使得环境审计工作能依法排除来自各方面的阻挠长期顺利地开展下去,从而发挥审计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特殊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积极出台有关环境审计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环境审计的监管,制定严厉的处罚措施,推动企业内部需求者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刺激企业内部各利益群体对环境审计信息的需求。政府的态度进一步决定了企业的态度,企业也会根据政府制定的政策有所调整,如果政府制定非常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并且强制公司定期公开披露环境审计的信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立法和管理工作,对环境污染企业制定严厉的处罚政策,那么企业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也会进一步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同时也会增强企业内部需求者对环境审计的信息需求,有利于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1.2 建立环境会计,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一门学科。提高环境信息披露必须加快实施环境会计,尽快建立起有关环境污染的会计记录、计量、计价、成本费用、报告等一系列要素的统一环境会计制度。发展环境会计可以节省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可从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两方面着手,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3 建立起包括操作准则和评价标准等在内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鉴于环境审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工程技术性要求,操作准则应有别于现有的审计准则。从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审计所需要的各类评价标准,大都是由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等专业主管部门来制定的。应争取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早日出台,在实践中边试行边完善,便于规范审计操作,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3.2 扩大环境审计的主体和内容

3.2.1 要扩大环境审计的主体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内部审计师协会可通过积极引导注册审计师和内部审计师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并且进一步出台与环境审计相关的业务准则和指南,以使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也积极参与到企业环境审计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我国目前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的审计模式现状有效需求,进一步在环境审计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政府也应该在这方面积极倡导推动内部环境审计与社会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促进审计主体实现多元化,大力推进客观、公正、独立的社会环境审计工作是加快环境审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3.2.2 要增加现行环境审计的内容

一方面要拓展环境审计范围,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扩大绩效审计的覆盖面,不仅仅局限于资金财务审计,而要把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展到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列示的环境绩效审计内容:对政府监督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等,实现环境审计监督的全面化。

3.3 大力提升环境审计人员素质

环境审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专业性政策性很强,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才能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必须大力提升环境审计人员素质:一是加大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针对现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切实有效地激励审计人员学习补充环境科学专业、资源经济专业的相关知识,成为既具有财务审计技能又具有环境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二是补充部分相关专业的审计人才。通过招聘部分相关专业人才,补充和调整现有审计人员结构,为环境绩效审计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环境绩效审计力度,使审计人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积累环境绩效审计经验。

结语:环境审计是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审计有着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财务数据及其各项经济指标。环境审计既涉及生产经营活动,还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深入到科技领域,要在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中,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监督,使其防治污染,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同步进行。

篇3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各地发展也不均衡,许多领域尚未涉及。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开展环境审计重要意义的认识有待提高。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被社会所公认,也没有被广大审计人员所深刻认识。就审计项目安排来看,审计机关每年列入计划的环境审计项目并不多,尤其是基层机关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安排一个项目;中西部地区对环境审计项目的开展也不均衡,导致实施环境审计监督的面比较窄,审计对保护环境的作为还没有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工作的深化和推广。

(二)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审计工作准则和评价标准。资源环境审计是新的审计工作,具有其特殊性。自环境审计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都还是在不断地摸索,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规范的操作准则和评价标准作指导。再加上资源的种类和环境污染的类型又很多、很复杂,涉及到的评价标准有水环境保护标准、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噪声标准、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核辐射与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等,各种环境保护标准众多且专业性强,更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审计风险。

(三)环境审计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目前,我国关于环境审计的规定主要是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在法律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缺乏具体明确认可或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而已颁布的《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中,都没有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办法,使环境审计实施缺少法律支撑。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从非资金角度对环境领域进行过深的检查监督,难免要受到职责范围扩展的质疑,从而使得这项审计的权威性或多或少地受到争议。

(四)环境审计的层次较低,基本上仍局限于资金财务。环境审计包括环境财务审计、环境合规性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三部分,环境绩效审计正逐步成为各国环境审计的发展重点,西方国家环境审计更侧重于环境的绩效审计。而我们已进行的环境审计,主要还是从保护环保、生态建设财政资金安全这一角度出发的,基本上还停留在对项目、资金的真实、合法、效益层面上的监督评价,而从技术的角度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坏、污染程度,追根究源地进行工程技术的、权威性的监督评价还做得不够,环境审计的档次较低。

(五)传统审计方法无法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环境审计方法与环境审计质量密切相关,是决定环境审计质量的关键。国际上,环境审计的主要方法,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结果导向分析和问题导向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调查问卷、询问座谈、延伸跟踪等审计方法。而目前我国的环境审计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检查环境保护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情况,主要运用的还是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方法,对于环境效益审计方法应用不多。尤其是环境效益审计更多的是对环境相关指标的评价,需要用到大量的环境业务数据,如水质状况、空气质量等,并需要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传统的审计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六)审计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环境审计需要。环境审计涉及环境专业技术知识(如环境经济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如统计学、工程学、社会学、化学等),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审计的技能方法与传统的财务审计有着显著区别。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财会、审计、法律、财税、经济等知识为主,对环境管理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了解较少,缺乏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业务经验以及必要的设备、技术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强化环境审计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卫士、免疫系统,在建设“两型”社会中责无旁贷。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审计机关做好环境审计工作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拓展与创新。

(一)不断拓展环境审计范围和内容。近年来,政府实施的环境审计项目中,覆盖面相对较窄,审计的层次较低。因此,政府审计一方面要拓展环境审计范围,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扩大绩效审计的覆盖面,不仅仅局限于资金财务审计,而要把环境审计的内容拓展到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从环境视角进行审计活动的指南》中列示的环境绩效审计内容:对政府监督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的审计、对政府环境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对其他政府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审计、对环境管理系统的审计、对计划的环境政策和环境项目进行评估等,实现环境审计监督的全面化。同时要加大对重点环境审计项目的“环评报告”及其审批意见的审计力度。

(二)建立健全环境审计标准体系。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重点应包括操作准则和评价标准等内容。鉴于环境审计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工程技术性要求,操作准则应有别于现有的审计准则。从实际情况来看,环境审计所需要的各类评价标准,大都是由环境保护、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等专业主管部门来制定的。环境审计准则、评价标准应综合考虑ISO14000系列标准和我国已制定的系列环境标准的要求,将环境管理指标同审计指标结合,推动建立既满足审计需求,又符合行业规范的评价标准,以适应资源环境审计的国际接轨和增加适用性的需要。应争取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早日出台,在实践中边试行边完善,便于规范审计操作,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三)注重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和方法。由于环境审计尤其是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较少。加上审计人员专业的局限,继续探索聘用外部专家与审计人员结合审计的方式,在审前调查时外部专家可以提前介入,对审计方案的讨论、对审计调查目标、内容和重点的把握等,提前咨询专家的意见;对现场实施过程中,对关键的业务数据和测量由专家直接负责等。审计方法上除了继续使用面谈询问法、调查问卷法、实地观察法、分析复核法等传统的审计方法外,审计人员也应该注意调整思维定式,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开展工作,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延伸跟踪、全程跟踪等审计方法;不断尝试和采用先进的环境绩效审计技术和手段,增加审计评价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篇4

2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实施方法

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小学生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让小学生懂得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小学环境教育的实施方法包含以下4个方面:(1)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因此,环境教育课程是实现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小学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①环境的基本知识,包括居室环境、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中国环境现状和国际环保趋势;③保护环境技能培养。(2)渗透环境教育内容。学科渗透是基于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落实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环境教育具备多学科性质,可以通过合理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其它课程的相关知识来讲授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3)营造校园环保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使小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学校内通过耳听目染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舒适氛围,从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4)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兴趣。环保主题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保护主题宣传。通过展板、黑板报、广播或校园电视台等形式向师生宣传环保知识和相关信息。②校外参观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科技博物馆或污水处理厂等地,使学生认识环境与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③环境保护主题日。在国际环境日、节水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与自然保护相关的纪念日到来之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觉悟。④组织环保兴趣小组。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收集材料、交流学习成果。让学生通过实践与探索,锻炼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组织家庭环保学习活动。学校通过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环保学习活动,不仅让学生提高环保意识,还能建立起学生家庭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扩大环境教育的影响力。

3加强小学环境教育的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教育网络

各地区政府应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小学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小学环境教育的监督管理,明确职责,形成管理网络,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奖惩制度。应把小学环境教育纳入国家和地方教育体系中,在教育部门主管并具体指导下,建立小学环境教育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任务,使小学环境教育质量得到保障。各级行政部门要将小学环境教育纳入环境目标责任制中,对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要给予足够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政府应增加环境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各地区环境教育基金,积极争取国外资金支持。小学应划拨专门资金用于环境教育,并建立有效的资金专款专用监管制度,严格执行问责、追踪管理,确保小学环境教育资金落实到实处。

3.2重视师资培训,丰富教育内容

通过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积极性,以确保小学生可以获得内容丰富易于接受的环境教育。此外,将环境教育紧密结合在素质教育改革中,以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环境素质。各小学应积极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并融合渗透教学,利用符合小学特点的环境科学教材进行主要形式的环境教育。此外,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做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小学环境教育。

篇5

1.环境审计依据不足。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还缺乏具体规范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已颁布的审计法、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中,缺乏环境审计的内容和具体实施力、法,没有具体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权限、工作范围,甚至在一些法律中将审计部门排除在环境监督部门之外,环境审计缺乏充足的依据和标准。

2.环境审计工作的对象和审计内容单一。我国环境保护资金都是国家无偿投入,为保证这部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真实、合法,我国审计部门对环境的审计都是把环境管理部门作为审计对象,对其财务收支进行审计,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绩效审计,审计内容涉及的领域比较简单。

3.与国际交流不够。近年来,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国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的独立评价和监督,尤其是国家审计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但我国环境审计与世界各国环境审计机构交流不多,交流的成果远远不够,缺乏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和吸收。

4.部分人员缺乏对环境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我国组织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不多,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环境审计意识比较薄弱,对环境审计缺乏实质性认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影响环境审计的实施。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内部部分管理者对环境审计工作底气不足,缺乏应有的信心,认为环境绩效审计不是审计分内的事,导致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环境审计的推广与开展。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从事环境审计的人员对相关知识与专业技术了解甚少,个人资质与能力还不能适应环境审计工作的需要。

二、开展环境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环境审计立法,完善环境审计依据。一方面要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审计指南,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宙计工作更加规范。建议在修改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时增加环境审计的内容,具休明确各审计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职责、权利、工作范围、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

2.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建立能够与环境审计相适应的审计队伍。一是通过加强对现有人民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二是重视吸纳环境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引进熟悉环境保护知识、环境保护技术的专门人才,九实审计机构。三是在审计机构外建立一支专家队伍,建立专家储备制度,实现与专业机构、专业部门的合作联动,利用他们熟悉专业技术知识的优势,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效果和权威性。

篇6

(一)资源环境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设置的专业,主要涉及到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如农业资源利用专业主要研究土壤环境污染与环境修复,土地资源利用与信息技术研究主要农业生态系统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措施,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科学与工程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与毒理学、环境污染物与检测技术、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农业环境保护的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工程及规划。这些专业的设置,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这些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也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储备了技术人才。然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工程,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对这些学生进行环境技术教育的同时,应该将环境道德、环境管理、环境法律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教育,才能培养出综合性的农业环保人才。

(二)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主要开设生物技术、生态学;环境植物学等专业,主要研究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主要农作物的毒性及作用机制、污染土壤及水体植物修复技术及应用、植物生理生化指标对环境污染水平的指示。生物,尤其是植物,对生态环境平衡、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该学科对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通过摸索生态规律来开发环保技术,制定环境政策,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说,生态学知识是环境教育的最基础的知识与理论。对学习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的大学生来说,在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制教育,才能使他们在真正从事生物技术工作过程中,能始终以环保为理念为引导。

(三)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设置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与环境安全以及每个人的健康最密切相关的。环境质量和安全会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对食品科技学院的学生,不但要学习绿色生产技术,还要了解各种污染源对环境、对食品的负面影响,更要掌握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比如转基因食品安全规范,农药使用条例等。

(四)经济学院和人文学院

经济学院中设置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农村发展研究所、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等,主要关注农村经济建设,然而,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成必然趋势。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因此,对从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学生,必须了解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还必须了解一定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不能仅仅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应渗透自然科学的环境教育。人文学院的法学系开设了环境资源法课程,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往往也能有比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但他们通常比较缺乏生态学和环境技术的基本常识,使得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口号多于行动。所以在法学教育中渗透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础教育,也是必要的。

(五)其他相关学院

园艺园林学院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农学院的生物能源研究等,都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这些研究领域的学生,必须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环境技术、环境法制的教育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做出更符合生态规律更环保的设计,也使生物能源的发展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7

1 调查目的和意义

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欠发达且生态脆弱地区中学教师的环境道德水平,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环境教育效果。对中小学教师的环境意识、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其环境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呼伦贝尔地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 中学教师环境道德现状分析

本调查利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27份,其中有效问卷599份,有效率为95.5%。问卷中涉及个人基本情况、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行为及对环境道德建设的态度与意愿等五个方面。从居住地看,多数教师生活在在城市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分别占31%和52%,其余居住在县城的教师占10%,生活在城郊或农村牧区的教室占7%。城镇地区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教师生活在其中,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男教师占35%,女教师占65%。女教师多是各个学校的普遍状况,调查中也反映了这种情况。教师年龄44岁及以下的占64%,45岁及以上的占36%,调查教师的年龄以中青年为主,这部分教师是目前以及未来学校师资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将决定今后呼伦贝尔地区环境教育的水平和效果。从学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被调查教师的99%,层次较高。

2.1 中学教师的环境道德水平整体较高

问卷显示,95%的教师能够明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必须加以保护;97%的教师关注近年来当地环境质量(如空气、水等)的变化;71%的教师认为在我国当前保护环境比发展经济重要;74%的教师在看到河流排污、噪声污染等污染现象时能够向有关部门反映;88%的教师愿意参加社区或单位组织的环保活动;99%的教师对看到别人乱扔垃圾表示反感;84%的教师能够将垃圾扔到垃圾箱中。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市中学教师的环境道德水平整体较高,绝大部分教师具备良好的环境素养,具有较强烈的环境保护意愿,能够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维护环境秩序,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基础。

2.2 中学教师环境道德存在的不足

尽管绝大多数教师具备了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素养,但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教师,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不足:

(1)环境知识欠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能够准确说出“世界环境日”的仅占43%;对“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判断分歧较大,选择“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的教师仅占48%,23%的教师选择“水土流失、沙漠化”,14%的教师选择“水污染”,19%的教师选择“大气污染”,8%的教师选择“固体废弃物污染”,尽管所有选项都是当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应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另外,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一些常见的环境现象或问题认识不清,如12%的教师不认为大量捕食青蛙和蛇会破坏生态平衡,24%的教师认为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是为了人类的利用而存在,5%的教师认为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花钱的自然资源。显然,这些教师的环境基础知识比较欠缺的,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比较低,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如果把这些不准确或不科学的认识或思想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正确环境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2)环境保护态度积极,行为滞后。多数教师的环境保护态度非常积极,但涉及到具体的环境保护行为时,许多教师会受到现实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如基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而明确表示不购买私家车的教师仅占21%,54%的教师表示暂时不会购买,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6%的教师已经或正在创造条件购买私家车,已经购买还会继续使用私家车的占4%。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呼伦贝尔市地处中高纬度,冬季寒冷漫长,出行不便,所以私家车成为人们最为方便保暖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交通网络不发达,冬季等车时间长,乘车拥挤等原因导致人们更愿意乘坐私家车出行;更关键的是一些教师对汽车尾气影响环境的严重性认识不清,或者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认为开不开私家车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3)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养成。教师环境道德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通过对教师日常行为习惯的调查发现,好的环保习惯还没有形成。如“在超市是否自备购物袋”,选择“为环保而自备购物袋”的教师仅占49%,还有3%的教师选择不会自备购物袋;看到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滴水,有4%的教师认为与自己无关;在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有10%的教师会把手里的果皮(或其他废弃物)扔在僻静的角落,4%的教师选择“别人扔在哪里,我就扔在哪里”;面对别人送来的一只活的榛鸡(又名“飞龙”,国家保护鸟类),24%的教师选择“与家人一起吃掉”,16%的人选择“不吃也不管”,愿意与家人讲道理,将榛鸡送有关部门的教师仅占48%。说明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教师还只是把环境保护停留在口号中,仅有意识,而并没有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见图1)

(4)面对环境事件,缺乏解决问题应有的勇气和责任感。如“如果看到某单位正在向河中排放有恶臭的污水,您会怎样做?”4%的教师选择不予理睬,17%的教师选择与其他人谈论此事,还有一些教师表现得更为悲观和无奈,认为“没办法解决”,“反映了也不会起作用”;又如“如果您家附近有一座工厂,噪音很大,已经影响了您的休息。在这种情况下,您会”,6%的教师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关紧门窗忍一忍”,8%的教师选择设法搬家。这些消极的态度和处理环境问题的方式,是缺乏勇气和社会责任感的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是极为不利的。

(5)对环境道德建设的态度不够积极。13%的教师选择不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世界环境日”、“植树”等环保活动,或者认为环保活动可有可无。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得渠道(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是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杂志,把“与亲人、同事之间的交流”选项排在第一位的仅占3%,所有选择该项的教师仅占29%,说明教师在平时与亲人或同事交流中,谈论环境保护的话题比较少,可见,环境和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中学教师的足够重视,所以,谈论较少。如果教师的环境意识淡漠,对环境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3 中学教师环境道德建设措施

3.1 加强中学教师环境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培训

中学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培养和培训。首先是环境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中学教师需要了解环境,认识环境,明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当前全球、中国以及呼伦贝尔市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提高自身的环境道德水平。环境教育培训要纳入教师培训计划,成为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培训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网络课程,继续教育等。培训机构需要在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环境类课程,使中学教师特别是非环境专业的教师能够较为系统地丰富环境知识和提高环保技能。

3.2 学校、社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中学教师充分的环境教育关怀

中学教师的环境道德修养关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所在的学校、社区以及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培养教师的环境素养,提高教师环境道德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环保宣传的力度,适时组织教师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引导中学教师成为真正的环保人士。通过参与活动,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当地的环境状况,了解当地主要的环境问题,从而引发教师对环境的思考,激发自身的环保热情,提高环境素养。教师会将先进的环保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传递给学生,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篇8

1、项目背景

2、可行性研究结论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移动支付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项目发展概况

3、投资的必要性

三、移动支付项目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1、市场概况

2、市场预测

3、营销战略

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四、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1、建设条件

2、场址选址

五、移动支付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项目组成

2、生产技术方案

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土建工程

六、节能节水与环境保护

1、节能及节水

2、环境保护

七、劳动保护、安全卫生、消防

1、劳动保护

2、安全卫生

3、消防

八、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1、企业组织

2、劳动定员

3、员工培训

九、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工程项目管理

2、项目实施进度

十、移动支付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2、资金筹措

3、投资使用计划

十一、移动支付项目财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

1、 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2、财务评价

3、不确定性分析

4、敏感性分析

十二、社会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2、项目与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

十三、风险分析

1、风险类别

2、风险应对措施

十四、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附件

1、项目承办单位营业执照、法人证书复印件

2、当地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关于项目的支持文件

3、查新检索报告

4、检测报告

5、相关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复印件

6、自有资金存款证明

篇9

[中图分类号] F239.2 [文献标识码] B

一、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涵义

(一)政府环境审计的定义

政府环境审计是指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工作,并且揭示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

(二)政府环境审计的特征

1.定位合理性。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从“环境是人类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的理念出发,将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审计机关内部多个不同的专业部门。2003年,《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这意味着一方面,环境审计成为一项全署性工作,定位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与环境审计相关的各专业审计(主要是投资审计、外资审计、经贸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要在“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下,逐步加大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环境审计合力。

2.范围科学性。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按照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个方面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搞好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监督,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环境审计模式”的思路与要求,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着眼,以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科学地界定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

二、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意义

(一)政府环境审计能够合理规避环境风险

当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成为法律和法规,成为国家意志的时候,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就要努力贯彻这一意志。对政府环境进行审计既能实现国家意志又能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以保障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规避其制定的政策中可能出现的环保风险;一旦发现存在环保风险,要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规避方法。

(二)政府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政府环境管理

随着经济的过快发展,产生了一些副作用比如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规划应做到同时、同步,而这一目标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对任意经济活动的管理与监督是永恒的重点、难点,一个成熟的监管系统不仅有当事人自身的监管还包括独立的第三方(即审计)监管。

(三)政府环境审计能够促进审计自身的发展

与传统的审计相比,经过多年实践修正后的现代审计,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营管理审计,扩大了审计范围;二是传统的审计以单纯防护性为目的,而现代审计则延伸为以防护性、建设性并重为目的,特别是在环境审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三是传统审计均采用账项审计的方法,而在现代的审计中大量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及计算机软件,在环境审计中甚至采用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技术手段,例如物理手段、化学手段、生物手段等。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审计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升华,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审计也与时俱进,共同发展;其二,广大审计工作者认准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审时度势,抓准时机大力发展审计事业。

三、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淡薄

环境管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事业,但是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还不强。有的地方政府没用遵循国家“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或者在破坏了环境之后才开始治理,缺乏一定的预防措施;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甚至有的政府对于企业违法环境保护法、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了不作为。种种行为不仅对环境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破坏也大大的增加了环境治理的成本。对社会公众而言,执法不严使得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正是由于法律的威慑力受到削弱,才使得企业及其管理者、股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没有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而将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强大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没有正视环境管理工作的作用。

(二)环境审计法律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政府通过制定环境审计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审计人和被审计人的行为。目前,中国已颁布了6部环保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和395个环保标准,法律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个参照依据,但总体上是不完善的。法律层面的环境审计还停留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上;在法规层面,目前还没有没有明确赋予哪个机构来承担环保监督和检查职能、审计机关的作用和主要任务尚不全面。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往往是一种相对被动和尴尬的位置,也因为缺乏实施的具体措施和评价标准影响审计质量。

(三)环境管理部门的技术条件不够成熟

我国环境管理上的不成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我国从1988年开始环境审计工作,工作的重心在国家级重点项目,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审计调查、46个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资金审计等。审计的内容主要是检测污染物排放量是否符合标准、排污费等费用是否按规定缴纳,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履行国际条款以及政府制定的政策审查等方面却被忽略了;二是审计方法。我国的审计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审计阶段,已经无法满足现状。

(四)环境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环境审计工作并不是单一的,其中环境绩效审计不仅需要财务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环境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此外还包括很多必备的知识。当前我国具备审计资格的知识能力的人还很欠缺。其中基本上包括会计、审计以及经济类相关专业的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不具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规等相关方面知识背景,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对环境审计人员素质和水平的培养。

四、新形势下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完善的主要措施

(一)增强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公众是最强大的环保力量,也是环境问题的最终承担者,提高其环保意识是环境审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符合公众自身的利益要求。政府需要利用各类媒体对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提倡全民环保行为。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都应该有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自觉的开展与参与环境审计活动,帮助企业树立环保的社会形象,从而间接的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完善环境审计依据

组织行业专家以ISAR的环境会计公告和ISO14000环境标准为依据,尽快制定一套符合我国现状、操作性强的环境审计执业规范文件。文件包括环境审计工作的准则、工作程序、实施方法和评估标准,作为环境审计人员的工作手册促进环境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环境执法力度

宪法为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赋予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的权限,使其具有审计和监管的独立性。审计机关有权对被审查单位的经济活动、财政状况检查,对不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处罚,且处罚结果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处罚的出发点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观念,可以及时、准确地纠正不合法的行为。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随着环境审计的发展,各种新兴市场的形成,管理手段日趋智能化,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各种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丰富的会计、审计知识,还必须具备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规等多方面知识。审计部门为满足上述要求应当重视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生态环境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并重视吸纳环境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环境审计队伍。

[参 考 文 献]

[1]张丽华.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1(4)

[2]林图.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以温州市为例[D].复旦大学,2009(5)

篇10

行为世范,教研相长

多年来,朱庆林教授除了承担校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积极为各种海洋管理机构讲授相关知识。他承担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专业培训”中的“海洋管理概论”授课任务;为中国海监九期上岗培训讲授课程《海洋环境管理》,并被中国海监总队制作成录像作为中国海监远程教育网中国海监行政执法人员上岗资格培训课程,他还参编中国海监行政执法培训丛书《海洋管理概论》和《海洋权益维护理论与实践》;在上海为工程硕士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班主讲《海洋环境管理》课程,为这些人员掌握专业的海洋管理知识做出了努力。

凭借着在海洋管理和海洋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朱庆林教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威海电厂二期工程海上水文观测;国家“973”项目黄河口地质演变和泥沙运移海上实测工作;莱州电厂水文方面可行性研究和环境评价以及海域使用论证工作;蓬莱电厂海上水文观测与数据处理工作;江苏燕尾港电厂建设及港口扩建海上水文实测;浙江舟山国家“863”项目地波雷达比测试验;福建罗源湾电厂及港口建设可行性研究;福建罗源火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罗源火电厂数值模拟试验及海洋环境评价补充(主持);东营大唐电厂可行性研究;山东寻山电厂海洋环境评价;烟台污水处理厂排污混合区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修编;江苏滨海港电厂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主持);舟山成品油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石岛湾核电厂厂址环境影响评价;福州港江阴港区15#~17#泊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福州港江阴港区8#、9#泊位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主持);“辽海作业一号”平台改造作为人工鱼礁导航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主持);成山头海域建设波浪能、潮流能海上试验与测试场的论证及工程预设计;长岛海流能源资源调查分析项目;山东省长岛县猴矶岛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双岛湾区域规划泥沙冲淤及水动力专题研究(主持);国电潍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电缆路由论证(主持);青岛炼化液体化工品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编制(主编);广西LNG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青岛炼化百万吨级乙烯项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编制(主编);国家海洋软科学项目“海洋功能评估数学模型研究”(OSS2006)(主持);“海洋功能评价数学模型软件”(主持研发,国家专利证书号2008SR15187)等工作。

目前,朱教授正在进行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营口LNG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福建漳州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百万吨级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配套码头工程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主持)等工作。

学术交流,相互促进

篇1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project increas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will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play a certa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effect, so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ork significance, and concretely introduces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he object cont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spec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s;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X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在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轻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控制;重施工各部门的协调,轻与周围居民的协调;重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轻现场的环境管理的现象。随着大众环境法制意识的增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管理部门、施工企业、社会公众等部门的日益关注,在一定情况下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施工企业与居民之间产生纠纷的突出原因。切实解决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正日显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工程项目中环境管理的意义

随着大批工程的施建,相应而出的是建筑垃圾的产生,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内85%的建筑垃圾因为得不到妥善的处置和再利用严重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会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还有38%的建筑单位并没有针对建筑垃圾而带来的问题采取任何措施。由此我们必须看到治理建筑工程中的环境问题,打造绿色生态施工的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二、环境管理的对象

1、烟尘、粉尘:如岩石破碎、加工、搬运;砂石筛分、搬运;岩石钻孔、爆破、冲击;沥青燃烧、加热、搅拌、摊铺等。

2、有害气体。如汽车、钻孔、打桩机等机动车辆产生的尾气和六氟化硫等设备可能产生的漏气。

3、污水:如隧洞施工污水、冲洗车辆污水、生活、办公等污水。

4、固体废弃物:如各种金属、材料边角料、碎屑、施工弃渣、油泥、设备包装箱、包装袋等工程垃圾和生活垃圾。

5、施工噪音: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振动泵、空压机、变压器等的噪音。

6、放射源、电磁辐射污染:放射源如泥水盾构放射源(密度计);电磁辐射如工程中主要是一些专业设备如变压器、高压电路、微波通信设备等,各种射频设备产生的辐射。

7、资源能源消耗:如钢材、水泥、原木、沙石等材料和节电、节水、节油等节约。

工程项目中的环境管理工作

(一)实行环保工作责任制

经理对生产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监督、检查各部门环保工作、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比、推动环保工作。 环保员负责具体的生产环保措施的制订、监督落实,及时上报环保工作动态,根据环保相关法规、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发动全体职工从我做起,消灭污染源头。各作业队负责执行各项环保措施,检查工班环保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满足环保措施要求,确保环保工作不流于形式。环保工作与经济效益奖金挂钩,奖优罚劣,工程开工前,各班组同制梁场签订环保合同,并缴纳环境保护保证金,工程结束后达到要求的予以返还达不到时扣减,制梁场定期进行检查,组织评比,奖优罚劣。

(二)加强环境检测仪器的管理

(1)现场检测室的仪器设备按排专人管理;本室仪器设备应登记、建帐、编号、保管,主要和贵重精密设备要建立技术档案,编制操作规程;

(2)根据业主要求及项目部施工进度,安排现场检测计划;检测人员应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调试测试仪器,组织好分工,备足配件以防万一;

(3)应按时到达测试现场,严格按规程和标准进行现场检测;

(4)注意安全,现场检测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免意外发生;

(5)仪器设备进出现场检测室要有本室专人负责领取,填写试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带全配件,检查充电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完毕及时交回现场检测室,防止丢失及损坏,在出场检测室到交回对设备的安全负责,并保持洁净;

(6)严格执行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由本室人员使用操作,其他人不得随意使用,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工作,查明原因;

(7)场检测室的仪器设备未经相关领导签字批准,不允需外借。

(三)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

保证环境管理有效实施的措施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工作。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和改进,必须依赖全体职工的参与。企业的领导和职工不仅要掌握岗位的技术知识,还要掌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培训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全体员工关注企业需求,把握和完善标准体系,树立效益观念,规范操作程序,以实现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意识和观念的转变程度将直接影响到体系的运作和最终成效。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岗位是需要着重培训的,仅有环境保护意识不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和实践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采取正确措施,防止或减少环境破坏的发生。

工程项目中的环境管理控制措施

(一)噪声排放控制措施

1、施工机械噪声控制措施:

篇12

二、鄱阳湖区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对策分析

1.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鄱阳湖区处于滨湖农村经济低密度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看作是矛盾统一的整体,需要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所以,唤醒政府和民众的生态意识,认清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即理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摆脱风险型产业束缚,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即转变掠夺式经营带来的经济增长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经济模式,用合乎当前实情的新生态理论审视整体区域情况,适度开发,研究新的发展经济方向。

2.建立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江西省将鄱阳湖区生态环境划分了“三带”和四区,探索研究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利用市场机制协调保护地区与受益地区利益关系。其一是建立受益者直接补偿体系,提取依托保护地区发展企业的部分营业收入用作生态效益补偿;其二是由地方政府提供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保护地区提供补偿;此外,也可以通过社会募集资金用于对鄱阳湖湿地的保护。

3.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提升公民生态素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发挥生态系统内部功能,调动每一分力量。如定期开展生态知识培训,明确公民环保的必要性和责任,了解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懂得有法可依地行使管护权力。对鄱阳湖区范围公民的科普基础环保知识,如生物地理常识、旅游保护、环境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媒介,宣传鄱阳湖区的环境特点和保护价值。

4.有效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动态监测

完善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动态监测要有效利用“3S”技术,开展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有关的遥感与地面调查和监测,开展生态环境脆弱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类型、特点的研究,特别是对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活动频繁地区进行监测。在鄱阳湖区选择典型类型地域布设观测点,如水系、森林、草地等,便于环境监测,获取生态状况数据,动态分析环境状况,及时调整维护生态平衡的政策方针。

5.优化鄱阳湖区土地资源配置

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对鄱阳湖区进行功能分区,由于其在土地质量、土地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利用特点和利用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分区需体现土地利用的现势性、适宜性和战略性。根据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特点、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和主体功能分区,可以将鄱阳湖在空间上划分湿地保护区、农业用地区、生态林用地区和城镇及工业用地区四种主要的土地利用功能区。同时一方面协调耕地保护和经济建设。响应国家政策,保护耕地红线,耕地保护涉及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具备一定公益性,将公益性融入功能分区中,凸出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资源实行时间和空间上控制和调配,避免负面影响。

篇13

通过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注册、自愿、有组织服务为主要形式,吸纳所有热爱环保事业的社会成员参加环保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发挥环保志愿者的覆盖面优势,深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区、街道、农村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关注环保事业,参与环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形式

执行《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青发号)的规定,分别建立以下组织。

成立环保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县环保局、团县委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县环保局、团县委分管领导担任;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办公室是指导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县环保志愿者行动的组织指导、表彰奖励、制定工作章程等职责。

成立环保志愿服务大队。接受环保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接受环保部门培训,定期不定期组织环保志愿者参加环保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等社会活动,开展环保知识教育、植树护绿、垃圾分类和环保监督等工作。

环保志愿者参加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组织性三大特征。在组织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期间,有关单位应当为环保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等条件和保障。

三、建队程序

各乡镇、各单位要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本区域、本行业、本单位的社会成员加入环保志愿者行列。

(一)招募条件。本着“自愿参与、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原则,凡年满14周岁以上(14岁至18岁只参加适合此年龄段的活动,并须有其监护人同意),热爱环保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的社会成员,无论职业、学历、民族、信仰,进行专项注册,都可以成为“环保志愿者”,就近就便、力所能及地开展环保志愿服务。

(二)招募形式:根据社会需求,定期或不定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户外广告、公告、海报、黑板报等形式面向社会告之招募环保志愿者事宜。

(三)注册。自愿成为环保志愿者的社会成员,在环保志愿服务大队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注册。环保志愿者填写注册登记表,环保志愿者行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注册人员登记、编号,建立人员档案,并存档。

(四)建队。

1.授旗。环保志愿服务大队结合志愿者的工作性质、所在区域、性别、年龄、服务志向、服务时间、服务需求等情况,按20人左右为一队编成环保志愿服务队,任命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明确队长、副队长和队员职责,向服务队授旗,向队员发放服装等,并帮助指导服务队制定活动制度和服务计划。

2.宣誓。由环保志愿者服务大队大队长组织所有志愿者宣誓。

四、近期工作安排

(一)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设立拱门,悬挂横幅及条幅,制作6—10块宣传展板;邀请县领导现场讲话,组织志愿者宣誓、授旗,分发传单,组织现场群众参与“再造蓝天碧水青山,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签名活动。

(二)清理白色污染

会同城建市容部门确定拟清理地点,适时组织环保志愿者捡拾并清运白色垃圾。

(三)环境保护进社区

组织环保志愿者围绕环境保护排练文艺节目进入社区展演,可邀请县乌兰牧骑助演;期间穿插签名活动和环保问卷调查。

(四)环境保护进企业

组织志愿者参观污水处理厂、冀东水泥公司等企业,深入了解环境治理、循环经济观念及知识,使其进一步牢固树立环保理念。

上述活动期间,根据活动安排和现场条件,可插播环保宣传短片并播放环保电影。

五、服务内容

环保部门要积极指导环保志愿者树立环保理念、了解环保相关知识,结合当前建设“绿色”、首府及京津生态屏障和“首府后花园”等社会环保重点,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加强公众环保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和谐发展为重点,主要开展以下服务:

(一)宣传教育:开展美化城乡环境、清除白色污染、节约资源等日常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协助和参与国家或地方的重大环保法规和环保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活动;在机关、学校、社区或重大环保活动期间为广大群众提供环保咨询和服务。

(二)专业培训:联系热衷环保公益的机构和专业人士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讲座,传播环保知识,指导环保志愿服务,全方位提高志愿者和社会公众的环保素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