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通信技术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

篇1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Major; Talent Training Model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家教育厅于2014年8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充分阐述了现代学徒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高职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该研究对于推动当前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

1.1 职业教育与专业角度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需掌握通信工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具有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能力,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通信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等。学生要想实现上述能力的掌握,需要学校提供专业实训设备以及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

1.2 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角度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高职学院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教授,展开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能够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够培养出企业一线的技能人才。总体来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围绕企业和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和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两大问题。

2 通信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参与程度低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并不陌生,但是合作的内容少,程度低。一般高职院校会从企业外聘一些工程师来校教授一部分课程,这些工程师都是企业一线的具备丰富实际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利用工作之余,来到学校授课,但是授课对于他们来说是副业,首先从心理上不重视,其次对于学校来说,外聘的企业授课人员不如专职教师好统一管理,他们授课方式较随意且不能有较高的要求;授课内容通常是院校指定的,而且教材也是统一订购的,在授课过程中是否融合企业先进的技术全靠企业授课人员自己掌控;授课时间都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授课人员,且时间变动频繁。

2.2 校企融合性弱

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融合性较弱。一方面,学校只是将一部分课程拿出来给外聘教师上课,甚至只是为了凑数,为了应付检查或者评优,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其次,目前大多数高职学院都有到企业校外顶岗实习的课程,但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对于学院提出的顶岗实习的需求,兴趣不高,他们在政府或者某种压力下,可能会配合高职学院的教学需求,提供?单的企业文化参观和企业生产观摩,学生的专业技能依然来自课本和在校教师的传授,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内容依然是分离的。

2.3 学校缺少相关政策支持

首先,学校对于企业外聘教师监管较弱。例如教学检查一般都会将企业教师列入不考查范围,更不用说上交一些必要的教学文件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外聘教师的责任感。其次,尽管对于外聘人员,学校会按照课时标准发放经费,但是对于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评价标准,单纯地按照课时数发放,忽略了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后,学校对于外聘教师没有奖励政策,甚至没有聘书,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导致外聘人员的随意性,只要能讲课就可以。

3 通信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现代学徒制招生模式

校企一体化招生模式,企业制定人才需求计划,包括人才需求数量,岗位技能要求等,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制定招生计划,包括招生人数,特殊岗位招生体检要求,以及特殊地区的专项招生,招生人数确定如表1所示。对于贫困地区或特殊地区可以采取定向招生,也就是专门招该地区的学生,且毕业后回到该地区工作。

招生可自主招生也可统招,在参加高考或者自主招生考试之前,需要通过企业和学校的面试,面试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主要侧重企业的岗位需求,且满足高职教育的入学要求。这样就能够实现招生即招工的目标,使得学生入校就能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那么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有了,不再迷茫,等到毕业后才明白大学该学什么。

3.2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校企应签订合作协议,职业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企业提供相应岗位需要的技能知识,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以及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

3.3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分为两种,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由学院和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分为两类专业基础课实训室和专业核心课实训室。对于专科基础课实训室来说,例如电路基础实训室,实训场地和所有的实训器材、仪器设备由学院出资建设;对于专业核心课实训室由学院提供场地和基本器材(例如网络布线和电实训室电路改造,桌椅等),而实训设备和器材都由企业提供。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真正体现了校企共建原则,学校降低的办学成本,企业降低的新员工的培训成本,进而也降低了企业的招工成本。除此之外,企业的员工培训和认证基地也可以建在高职学院,学院可免费提供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服务岗位特色课程和顶岗实训内容,全部的建设经费由企业提供,但是学院可提供耗材的费用。

3.4 现代学徒制人才技能

篇2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2-02

1 概述

近年来,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通信技术正在沿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IP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得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教学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拓宽学生专业面,培养既具有通信专业共性,又能突出专业方向特色的高素质、广适应、强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是发展较快的科技领域,如何在不断地变革中将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和新系统很好地融入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许多通信类的相关院校针对通信技术开设的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诸如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通信专业课程都是对通信的理论基础和单一的通信技术进行介绍,缺少融合通信理论和技术的系统介绍。关于各种通信技术的学习许多高等院校也仅是针对通信专业进行教学,对于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通信知识的机会并不多,相关的知识比较欠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近年来我院主要针对非通信专业学生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选修课程。该课程兼顾理论与技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立即就可以学习通信技术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但该课程信息量大,综合面广,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在理论教学中不仅涉及很多通信原理的内容,还涵盖了光纤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及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的新技术等几大部分。因此就存在有些课程内容的重复学习,比如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也是非通信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态度也是不够重视,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比就比较懈怠。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当今的主流通信体系的介绍。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较而言,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更广泛,概念性较强,且对于当代信息化社会,通信技术及通信系统革新较快,相对来说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因此,若完全以书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则很难让学生将实际通信技术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

其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开设至今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常常是教师“独白式”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公式和数学推导又较多,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准备的时间长,课堂信息量少,学生的学习效率低。通信技术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不断发展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在实践教学中由于通信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设备、新系统不断涌现。特别是通信仪器设备往往比较昂贵,学校投入实验的资金有限,学校建设的实验室一般只能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对于典型通信系统往往难以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很难和实际生产相联系起来,实验效果不理想。

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对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改革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选择的现代通信技术教材基本涵盖了模拟、数字、移动、卫星、光纤、计算机等通信内容,并涉及到现代通信最新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等诸多方面。考虑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面向非通信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问题,在保证教学大纲可靠实施的情况下,须针对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如电子专业的学生之前就系统地学习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相关课程,他们对技术原理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讲授知识点时更侧重于对通信技术的新原理,新应用及其最近的发展进行介绍;而对于自动化、电科、生物医学专业来说,很少接触通信方面的专业课程,所以在讲授各类典型通信技术前需要保证能让学生获取一定通信原理知识,讲授过程中多侧重于系统级的专业内容介绍。

3.2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3.2.1 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所授内容覆盖范围较广,课程学时数一般仅有45学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概念性知识的讲授,这样即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也未能建立起对实际系统的直观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课程所授许多内容无法深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改进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开放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中对基本知识结构进行简略的讲解,给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针对提出的知识点中较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问题,并带着疑问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找答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使用通信实验箱完成相应的验证性实验,学生通常只是观察实验结果,动手操作的范围少,且多人一组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性培养不够。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学校加强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比例,通常30学时课程中就包含了10学时的实验课,全部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实验任务框架和设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完成相关的系统电路设计,利用Matlab,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然后学生再完成实际的电路板的制作,调试。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增加了实验内容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实现了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进一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公式较多,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口述清楚,在黑板上绘图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做到精准,如信号波形、频谱,通信系统等。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形、图像和动画技术,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现和讲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在多媒体的制作内容方面,除了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外,也会根据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添加进一些前沿的通信技术,让学生能对当下的通信技术有所了解,掌握,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若完全依赖多媒体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眼睛和思维常常跟不上讲解的速度,也很难形成整体连贯的思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相反,传统板书能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公式推导的过程,解决其中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板书和先进的多媒体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践和讨论总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表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通信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我们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更具实效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士敏.《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33):248.

[2] 刘艳.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6):24-26.

篇3

建设现代信息化社会对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传输和信息存储更趋向一体化,传输带宽、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更趋向前沿水准。而传统的以电缆为主要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在重量和价格方面没有优势,而且保密性差。光纤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宽带宽的特点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主要的传输介质,构成了保密性好、生存能力强的通信链路,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光纤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缆成为主要的传输介质,培养一批具有应用和研究能力的光纤专业人才对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一、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1、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的需要。专业人才一直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深受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光纤通信任职岗位人才短缺、任职教育发展缓慢是不争的事实,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就成为新时期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首要任务。

2、新时期建设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光纤通信以其巨大的承载带宽、优良的传输特性成为了信息社会里最主要的通信传输手段。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支柱之一,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武器。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了。

3、适应和满足国际与国内差异性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飞速发展,已经有先进的光纤通信技术,也培养了一批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人才。但是由于技术的特殊性,考虑到保密和安全工作,发展我们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和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以摆脱对外来技术的依赖性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培养光纤通信专业人才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二、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

1、课程设置缺乏新意。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光纤通信专业理论部分难度大、内容更新快,给光纤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大了难度,而光纤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着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岗位需求,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不敢大胆取舍,严重制约着课程设置的创新。

2、学习没有针对性。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各方面了解的多,但没有精通的,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员更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但是有针对性的知识尤其是实践应用很少,不能满足各个岗位的需求。

3、研究理念不够深入。在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的利用上,只强调了其存在性,忽略了这些教育资源的针对性和功能性,没有做好开发利用。学员习惯于用一本教材学习,而忽略了使用图书馆中各种期刊和电子数据库了解光纤通信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动态,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更不知道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浪费了现有的教育资源。

4、考核方法过于单一。现在学员的主要考核方法还是考试,这种方式过于陈旧死板,不能充分考察学员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重要能力,所以不能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光纤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5、教员教学方法过于传统。虽然大多数教员的课程都用到多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改进。但是光纤通信专业作为工科专业,课程较艰涩难懂,涉及到很多原理应用,课堂上难免枯燥乏味,不能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全面理论教育,扎实基础知识。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人才还是要回到实践岗位为社会服务的。因此,在培养专用型人才的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专才”中的“全才”培养,奠定学员的知识基础,使其能有更深入的发展,在本专业内成为一个“多面手”。因此,传授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就成为光纤通信专业技术教育者应该做的事情。

2、针对岗位特点,加强实践应用。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岗位指向性,职业教育特色更加明显。所以,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旨在培养适应不同岗位的应用能力型人才。因此,光纤通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实际,以解决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不对口”的问题。

3、深入研究理念,鼓励自主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明显特色,但是培养学员的研究理念依然具有很大意义。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同时,应组织学员利用好图书馆、电子数据库里的教育资料。这样不仅能加深学员对学习知识的理解,让学员了解到光纤通信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接触到最前沿的研究信息,更能有效改变学员由于长期灌输式教学养成的陋习,形成利用文献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升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员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4、改进考核机制,培养实用人才。考核机制尽量做到灵活多样,避免形式主义,贴近课程实际来设计考核办法,比如开卷与闭卷并举、理论与操作并存、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尤其注重对学员应用能力考察的考试方式,它有助于教员对学员做出更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同时,又能使学生对自身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等深入了解,从而变被动、机械地学习为主动积极地学习。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改革的深入,建设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制度,加强实践实训环节,使学员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这是我们今后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艳华.高职《光纤通信技术》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0)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9)04-0109-02

公选课是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扩大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当初的人工交换到后来的电路交换,以及现在的分组交换和程控交换:从当初单一的固定电话到现在的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通信和计算机结合的各种其他业务,以及目前炙手可热的3G通信技术和以后的第四代通信。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社会。在信息化社会中,现代通信技术与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提倡素质教育、鼓励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今天,学习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是必要的。基于上述考虑,我校在本科生中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公选课。

1 教学内容安排

“现代通信技术”属于通信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范畴,该课程涉及多门通信及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性很强。而选修课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非通信、非计算机专业,甚至非工科类专业,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材时要非常慎重,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把传授知识、科学普及与思想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公选课一般只有32学时,从广度上来说,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只要能够涉及大多数主流通信方式及技术即可,这就要求精选内容、突出重点;从深度上来说,部分知识点的介绍不能太深,要把教学内容简化,做到把一般工作原理解释清楚为止。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通信技术”涉及到很多通信原理的内容,如果进行大量数学推导和公式计算,教学将变得非常枯燥,学生也不容易听懂,从而失去了开设公选课的意义。

经过综合考虑,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六部分:通信系统概述、电话通信、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概述主要介绍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相关模型和组成,以及通信复用方式、交换技术,让学生对通信系统建立初步概念;电话通信则以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为基础,让学生了解载波通信的基本过程,理解电话交换的概念与作用;无线电通信介绍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另外通过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加深学生对无线电通信的了解;光纤通信从光源和传输介质两个角度进行讲解,突出光纤通信的优势;移动通信部分则以学生熟悉的GSM系统为基础,介绍移动通信过程中的位置登记、越区切换等概念,讲解3G标准及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主要介绍网络组成、IP地址、TCP/IP协议,着重突出网络的应用,如WWW、FTP、E-mail等。

2 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和运用该门课程的知识,完成教学计划。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采用

2.1.1 授课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

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相关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从最简单、最根本的源头谈起,逐步过渡,由浅入深,使学生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在通信系统概述中讲解“通信”这一概念时如果直接给出其定义,学生很难有透彻的认识。我从成语“千金买笑”谈起,讲马拉松的故事,再谈到击鼓、烽火台和信鸽等,这些具体例子让学生对“通信”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其概念就容易接受得多。

“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性和理论性都很强,作为公选课,我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大量术语的堆砌。比如,把光纤容量的巨大与传统介质容量的甚小比喻成“高速公路”与“羊肠小道”;把调制过程比作“人坐船过河”,其中“人”相当于原始信号,“船”相当于载波。

2.1.2 课堂设置悬念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当时就回答,而有些问题则不做回答,在课堂中设置问题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找答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1.3 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上课时,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滔滔不绝,而要注意学生的反应,不时与学生互动,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2.1.4 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态度要诚恳,不能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夸夸其谈的感觉,使学生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在课堂互动的同时,利用课间多接触学生,加强师生交流,与学生建立融洽关系。课下交流还能从学生中获取有用的反馈信息,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集成、动静配合、交流互动的表现形式,一扫传统单一、呆板的板书教学表达方式,将教学内容准确、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突出重点、难点。多媒体教学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化抽象为直观,化繁杂为简单,化空洞为具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件的质量。制作课件时,首先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等,整理出思路清晰的教学方案;然后从视听角度进行总体构思,包括怎样设计开头,怎样结尾,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展示教学内容,使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风格一致。还要考虑画面与声音之间的配合,使之符合心理和视觉规律。幻灯片不是简单的大量文字的堆砌,而应力求概括和精练,重点突出,以提纲式为主;另外还应选取合适的字体、字号,背景颜色合理搭配。

总之,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形、图像和动画技术,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现和讲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动画演示

“现代通信技术”的教学内容常常涉及信号的处理过程,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图形和数学公式将其表达出来,学生难以理解。为了直观地展示信号处理过程,我制作了大量flas进行演示。比如,讲解AM调制技术时,通过flas演示原始信号和载波生成已调信号的动态过 程,让学生对载波幅度随原始信号变化有直观感受,生动的波形和频谱图帮助学生理解信号处理的全过程;再如,讲解电话载波通信的复用技术时,通过flas演示载波通信的全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调制器、滤波器等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的作用。

3 成绩考核方式的确定

课程成绩评定是否公平合理,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体现和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形象,因此需要有完善的成绩评定方法,使成绩的给定能科学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以及掌握知识的能力。每学期的第一次课我就给出总评成绩的评定方式,即: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平时成绩的比重之所以这么高,是想尽量避免学生混学分的现象,告诫学生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单靠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平时成绩从课堂出勤、课堂发言、随堂测验等角度综合考察。课堂点名是约束学生出勤的有效方法,但使用该方法需要有一定的度,点名次数过多,占用上课时间:点名次数太少,达不到督促学生出勤的效果。基于上述考虑,每学期16次课中随机抽查课堂出勤情况3-4次,计入平时成绩,缺一次扣4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听不听课都一样的不公平现象,收到大部分学生的支持。课堂发言情况能够反映出发言者是否认真听课,是否在思考相关问题。我尝试给发言者加分奖励,把发言质量分为3档,分别奖励4、3、2分,计入平时成绩。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而将发言质量分档避免了少数学生没有思考问题而随意回答以获得平时成绩的现象。考虑到公选课的性质和特点,专门抽出时间进行期中考试不现实,我采用一种变通的方式,每学期安排2次随堂测试,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听课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变相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一举两得,随堂测试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上述平时成绩记录在Excel表格中,随时进行更新。期末时,当着全体学生打开Excel文件,公布每个学生在课堂出勤、课堂发言和随堂测试等方面的表现,并计算平时成绩,让学生确实感觉到教师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篇5

一、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史

通信工程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展望这个世纪初期,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它跨电子、计算机专业,所修课程兼有两者的特点,一些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属于计算机类,另外,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属于电子类,还有本专业基础的通信原理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纵观通信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信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二、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

通信工程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如今它已被应用到人们通讯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日常的手机、网络、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等,都是通信技术为人类提供方便的表现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也要从生活中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技术。在这之前首先要把课本上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真正的弄明白各个名词的含义、各种通信原理、通讯方式原理等,再理论联系实际,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更加透彻的理解其原理。现今科技日新月异,发展非常迅速,跨学科的技术应用也在与通信技术相辅相成,一些边缘学科都可以应用到通信中来,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也要有方向性的涉猎和学习一些相关领域的知识,帮助本学科的学习。而且平时也要多多了解现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进程,以及相关科技的更新,查找和了解相关科技产品的工作机理和应用范围。通信工程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科,我要时时保持不断学习的渴望和激情,与时俱进、同时代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三、通信工程专业产业背景研究

我国信息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平稳。近些年,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信息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强,电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如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带动性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四个特点:增长、关联、需求、国际化特性在信息产业中表现突出,信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在工业中最大,信息产业盈利状况位居各行业之首,出口快速增长,成为第一出口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最大。信息产业已是现代经济的增长源,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市场需求及必要的技术支持、新型的管理模式。

四、通信产业已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通信基础设施已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据通信、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长途传输、电话交换和移动通信都实现了数字化。

从通信运营来看通信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我国采取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措施,加大现代通信网的基础建设,为通信运营提供了保障。从1998年到2002年通信固定资产上,五年国家和企业共投资大约1.05 万亿,是1997年以前投资总值的2.8倍,通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35万亿。2003年,我国电信业的投资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仍维持高速发展,表明我国电信市场仍然是比较乐观的。

通信技术是发展最为迅猛的技术,通信行业也是更新很快的行业,是发展极不平衡、极不好预测的行业。随着网络应用加速向IP汇聚,网络将逐渐向着对IP业务最佳的分组化网的方向演进和融合。下一代网络将是电信网与因特网的融合和发展。融合将体现在“话音与数据”、“传输与交换”、“电路与分组”、“有线与无线”、“移动与WLAN”、“管理与控制”、“电信与计算机”、“集中与分布”、“电域与光域”等多个方面。我国实施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的战略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五、先进的通信技术是通信产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交换技术。随着业务从话音向数据的转移,从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逐步转向分组交换技术和软交换技术,特别是无连接IP技术为基础的整个电信新框架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2)传送技术。WD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电信网提供了巨大的容量和低廉的传输成本,有力地支撑了上层业务和应用的发展。

(3)接入技术。接入网已经成为全网带宽的最后瓶颈,接入网的宽带化和IP 化将成为本世纪初接入网发展的主要趋势。

(4)无线技术。在宽带业务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无线传输作为个人通信的重要手段,其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结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业的普及,对通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要努力将自己塑造成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通信人才。当前,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首先要立足本校,搞好专业定位,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加强实验学习和校内外实习,以提高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勇于探索,着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 社会需要的合格通信人才。

参考文献

[1]承继成.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数字中国导论》,2009.

[2]黄秀清.通信产业发展概述.《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09.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03-02

随着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组建了通信类专业。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尤其迅猛,从只有少数人拥有的模拟移动电话到今天几乎人人都使用的智能手机,移动通信的业务量逐年递增。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设备制造商、运营商、通信工程服务公司等相关企业迅速扩张,行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很多高职院校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移动通信方向的专业课程。然而,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仍遵循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很难培养出现代通信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本文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通信行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信行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劳动密集型,相关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规模都越扩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其中,适合高职生从事的工作有很多,如通信设备的制造、装配、调试、测试及销售;通信系统的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通信工程的组织与施工;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信号测试、网络优化等。据统计,这些岗位的人才缺口每年达数十万人,就业前景看好。为了胜任岗位需求,高职通信类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基本的通信理论,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看懂简单的科技英语文献。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应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专门人才。

二、传统课程体系对人才培养的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通信专业建设方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少数老牌的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跟上了通信技术发展的脚步,而很多以机电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则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或正处于课程改革探索中。传统课程体系对培养现代通信人才的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有些高职院校的通信技术专业是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大部分课程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相同,只是更换了几门专业课。如通信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在理论教学方面,课程难度偏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中通信原理课程最具代表性,高职的通信原理教材虽然比本科的教材简化了很多,但仍然以讲原理为主,公式推导较多,以高职生的基础这些内容是很难掌握的。在实践教学方面,这些课程的配套实验与基础课实验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在实验室用教学仪器做实验,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相距甚远。高职的专业课程不是本科的简化版,如果不跟企业接轨,不面向职业能力来设置课程就很难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专门人才[1]。

2.实训内容与岗位要求不符。有些高职院校为节省办学成本,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训内容与电子技术专业的毫无二致,如安排几周时间装配和焊接简单的电子产品。这与通信专业毕业生将来的职业定位是不相符的。现代通信设备几乎都是利用计算机来控制的,因而通信行业内的大多数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对具体的电路知识和焊接技能要求不高。即使是设备维护和故障检修人员也只要查找有问题的模块并将其更换就可以,并不涉及到具体的电路层面。整个通信行业中,只有设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才需要装配、焊接、包装工人,这类岗位更适合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通信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可以从事这类工作,但不是主流方向。

3.基础课开设没有专业针对性,对专业课的支撑不够。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电路方面的课程占学时太多,如电路基础、数模电等。这些课程与电子类专业的学时一样,难度也相同,而后续的专业课实际上与这些基础课关系不大。这就造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脱节,学生感觉前半段在学电子技术,后半段才学的是通信,最后二者都没学好。由于高职的实践环节较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不强,上理论课的时间实际上是很短的。电路方面占用的学时过多,通信基础理论课的学时就会减少,专业课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陷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4.外语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如前文所述,通信行业的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这类岗位绝不仅仅是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就能胜任的。很多通信设备的操作界面是英文的,如果不懂英语,就无法操控这些设备。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英语通常安排两个学期,每周4课时,此外,还有一个学期的专业英语课。从学时来看,英语课占用的时间并不少,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无法看懂通信软件中的英文,其中包括英语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这说明,学生在现有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事实上,通信技术领域中有很多专业词汇以及表述句型在公共英语课上是学不到的,而专业英语课学时较少,词汇量也不大,难以达到熟练操作英文界面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紧跟技术和市场的步伐,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进行设置。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整合电子类基础课,增加通信类基础课学时,降低教材难度。电子技术专业中的电路基础、数模电课程学时多、难度大,通信专业也采用这样的课程体系显然是不合适的。可以减少电路基础的学时,将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合成一门课程,降低难度,以概念介绍为主,不深入讨论电路设计方面的问题。高频电子线路可以作为通信专业的基础课,也应以介绍原理框图为主,尽量避免分析复杂的具体电路,强调高频电路与通信技术的关系。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太强,公式推导太多,不适合对高职生开设。可以将该课程改为通信概论,介绍通信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此外,还应开设移动通信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介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本科教材通常用数学工具来阐明通信理论问题,有些高职教材的编写也沿用了这一方法,只是删减了一些内容,但是高职生还是很难掌握。在教材选用方面应避免使用这些类似于本科简化版的教材,而应采用以概念介绍为主,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教材。

2.着眼于应用,开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专业课。高职专业课的授课内容要让学生毕业后就能用得上,且具有可拓展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从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来看,3G/4G技术在若干年内仍占据市场主流,而且移动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专业课的开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可供选择的课程有:3G/4G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光纤通信技术等。授课方式宜采用学做一体,边教边学,降低理论难度,强调技能的掌握。

3.实训内容必须紧扣岗位要求。通信行业的岗位一般不会接触具体电路,电子产品的装配、焊接这类实训内容对提升职业能力帮助不大,应该取消。可供选择的实训内容包括:基站设备数据配置、网络设备数据配置、网络布线施工等。实训课是集中一周或几周时间对某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环节。实训环境应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做到毕业即可上岗[2]。

4.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信行业的岗位要求能看懂通信软件的英文界面,这仅靠学学英语是不够的,必须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加以强化[3]。现有的专业英语课起到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有限,不如取消,将学时分配到专业课中。专业课采用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要求学生记住专业词汇和常用句型,并且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四、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而近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却呈下降趋势[4],如果仍沿用传统的课程体系来教学,难以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毕业生。采用传统课程体系教学的高职通信专业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界限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理论课难度偏大,实践课与岗位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针对传统课程体系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来构建高职通信专业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路,在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不断调整,高职院校才能源源不断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1).

篇7

中图分类号: E965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技术和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到配电自动化建设中来,例如:音频有线、光纤通信、电力载波、无线通信等,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进一步促进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发展和进步,下面我们就对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1.光纤通信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光纤通信在社会各行各业发展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也是最主要的通讯方式,光纤通信的最大优势就是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高,配电自动化建设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既需要安全性较高的通讯技术,尤其是光纤通讯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小,环境因素对光纤通信几乎没有影响,而且它的适应性比较强,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和其他各种标准的设备相配合,配电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讯设备难免会遇到雷雨和雷电天气,但是光线通讯设备抗雷击能力较强,这就有效加强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抗雷击能力,这一特点最适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光纤通讯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主要被应用于语言、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其应用过程中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其误码率小于10-9,这一点就远远由于其他的通信方式和设备,这是当前配电自动化建设中比较好的通信方式。

2.音频有线是配电自动化中比较实用的通信方式

音频有线通信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城市规划电网建设,城市规划中配电网的数量比较多,常用音频有线通信技术,主要是因为音频有线技术和设备的造价比较低,在布局和连接上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在使用音频有线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考虑环境因素,特别是在高压配电线路中的应用,要注意自然因素的影响,如雷雨、雷电等影响通信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必然要提高水平,城市建设的面积逐年增加,这就要求配电自动化建设通讯设备的数量大大增多,为了节省财力的消耗,采用音频有线通信技术是最佳的选择,现代通信技术各有各的优势和弊端,但是从整体来看,音频有线是比较适合城市建设中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应用,每个区域或领域都有自身的特点或属性,这就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通信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发展。

3.电力载波是配电自动化常用的通讯方式

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常见的现代通信技术就是电力载波,近几年对电力载波通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相关的变电所之间的使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是这个好的效果目前还是仅限于无断点电的线路,如果在多台配电变压器和线路中,柱上会有开关断电,那么这就很容易使电力载波通讯效果受到严重的干扰,所以在断点线路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在电力线路中被广泛的利用,因为电力载波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需要专门布置线路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布线的费用,但是由于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可靠性较差,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主要是应用于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领域,常见的有小区抄表等。

4.扩频通讯技术的应用

微波通讯技术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并不是很常见,因为配电自动化建设中有的采用的是多点通讯点,这对于微波通讯是比较难的,而扩频通讯技术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被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长距离通讯时,更加能够体现出扩频通讯技术的优势,扩频通讯技术的优点有抗干扰能力较强、误码率较低、保真性高,同时还可以实现码分多址复用,发射的功率比较低。虽然扩频通信技术拥有以上这些优势和特点,但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规划中,柱上的变压器和开关的位置在高建筑物上很难确定好通信环境,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就会对喷射信号的发射和回收产生影响,所以在应用扩频通讯技术的优势时,还要充分了解其存在的弊端,否则会对其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任何通信技术都会有他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每一种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适合的领域范围之内,使其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也能够减少不科学的使用出现安全隐患,保证整个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科学有序的进行,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小 结:

综上所述,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现代通信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包括光纤通信技术、音频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以及扩频通信技术等,本文分析了现代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优势的应用,有力的促进了整个配电自动化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同时还要注意不同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不同的通信技术其自身的优缺点是不同的,这就会导致不同的通信技术的使用范围是不一样的。另外本文分析和研究之后,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更好的克服每一种现代通信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促进现代通信技术在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君华;李洪新;岳振东;配电自动化系统载波通信方式的实用化研究[A];201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篇8

关键词: 电力信息;建立通信技术;融合

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有效促进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且通过智能化管控系统帮助电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并且通过专业

融合能够促使网络技术在电网管理系统数据工作中的正常使用,保证了电网数据网络构架的有效建立,并且通过实践电力系统自动化管控[1]。增强电力企业通信技术和电力管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效促进电力也得可持续性发展。

一、影响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的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网络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在逐步提高,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不同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受到了网络技术的不断影响[2]。通过时间电力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才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行业的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并且有效提高国内网络。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完善自我,网络技术给予了电力企业员工更多的发展可能,并且通过将现代科技与网络技术的相互融合使用,能够有效促进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电力企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融合办法

(一)技术融合

从技术的方向考虑进行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科学发展,并且通过行业数据信息的的收集,能够有效完善现阶段的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挥在那[3]。通过大数据系统的传输功能,能够有效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脚步,目前现有的网络会出现系统负荷,造成数据传输的安全隐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需要将数据作为运行基础,通过科学技术的信息和通讯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促进了电力实业发展的未来价值。

1、网络核心层融合

在IP/MPLS专业技术基础上建立核心网络层融合,能够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并为在网络核心技术的融合工作中能够扩大到延时管控领域,并且通过快速提升网络带宽使用率,通过电力环境中的配电网络延伸性特点进行有效开发,促进核心网络技术的系统拓展优势。

2、接入式融合

通过接入式融合能够通过接入网络的推广逐步应用能够促进我国现阶段网络发展全局观,并且通过网络技术的逐步推广有效完善专业接入技术的融合。通过科学监控中心和分控中新的快速融合促进了网络监控系统的安全融合,在介入网络信息电力通信技术汇总包括公共数据的环境基础中的多元化介入,促进电路网络系统的未来发展。

3、软交换技术融合

在软交换技术的双相融合过程中通过多个通信系统的了解改变传统软交换网络需要向IMS系统演变的基础构架[4]。软交换网络主要通过业务平面转换、传输平面转换、管控平面转换和接入平面转换四个方面,通过系统多个平面技术的结合,促使电力网络使用的可靠性,还能不断优化平面数据的出书端口,通过不同融合环节的技术传输数据和信息传输数据的业务量提高,完全改善介质中的传输复杂过程,有效推动电力网络技术一体化发展进程。

(二)制动管理的融合

1、调度监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统一而得调度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融合,并且通过保障机房和企业的调度监管为独立部门,确保信息和通信技术融合后能完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进行,并且统一进行调度体系的云计算技术。通过系统虚拟化运算融合,有效实行异地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的建立,保障企业固定连接终端和移动连接重c在电力数据传输和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5]。

2、建立正规化的双相融合操作机制

移位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必须建立在企业所有基础工作业务之上,通过软交换网罗系统的不断演变有效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并围绕在企业基础电力通信管理过程中制定科学管理机制,能够不断完善电力通信技术指标,并且积极推动电信安全维护技术的正常发展,通过不断强化专业技术的可行性方案能够促进企业正规化通信作业现场管理能力,并且通过严格要求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有效提升通讯企业的服务质量。

结束语:

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现代化信息通讯领域的有效构成,并且通过专业的技术方法,完成电力通信技术支撑,并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发挥到最大化,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专业服务型,并为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焱.探究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问题[J].信息通信,2014(12):192-192,193.

[2]吴可香,席伟韬.浅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1862.

篇9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测量技术、数字通信原理、通信网络、光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程控交换原理、电子整机装配、CATV安装与调试、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通信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中发展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等产业,从事通信与电子技术的开发、研究、应用、管理、设备调测维护、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也可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学科等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

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和信息化社会的逐渐发展,未来势必会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未来若干年,我国势必会更加重视通信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通信技术专业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通信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通信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运营商、生产型企业从事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和网络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以及通信设备的营销、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计算机软件;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android开发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android开发工程师;

2 硬件工程师;

3 技术支持工程师;

4 ios开发工程师;

5 网络工程师;

6 项目经理;

篇10

0 引言

通信技术是综合性全面、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技术。通信技术专业是以电子技术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为工具,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场所,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企业用工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被企业所认可,高职院校一定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接受全面、扎实的职业技能教育。

1 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扩大,要求高职院校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人才模式,也就是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培养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发展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但是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我国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

1.1 学生对于通信技术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高职教育承担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人们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大,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招生工作中与全日制本科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基本会选择全日制本科院校,而一些学习基础差、不爱学习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这样的生源质量很难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在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不爱学习,他们对通信技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结果导致他们在进行相关实验锻炼的时候会因为对理论知识的不了解,而导致通信技术实验不能有效的进行,甚至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实验只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他们在进行实验时表现得心不在焉。

1.2 实践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室设备短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将通信实验操作作为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由于通信技术涉及到的学科知识非常多,进行通信实验所需的相关设备也就非常多,比如通信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以及交换设备等等,而这些设备都需要高职院校花费一定的资金购买,但是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的快,相关设备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而且通信设备的市场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高职院校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实验设备落后于市场先进设备,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企业对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1.3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环节问题突出。校企合作模式拓展了高职教育模式,实现了校企“双赢”,一方面高职院校为合作企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合作企业为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校外实训基地,节省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经费,但是在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深入的现实情况下,通信专业的实训教学出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要求。通信技术实训锻炼的前提就是要具有与通信技术实训相适应的网络环境,以此实现对通信系统运行、测试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然而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企业数量则非常少,尤其是企业通信机房的面积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成批学生的实习;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给学生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学生参加校外实训的企业,其设备都处于正常运转,出于通信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考虑,同时再加上通信技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实训教学基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非常少,更多的时候只是让学生参观通信技术的相关设备以及运行规律等;三是校外实训提供给学生进行手动操作的设备基本上是被企业所淘汰的,因此这样的实训锻炼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

1.4 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科学。首先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所采取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并没有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而定,而是根据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而确定的,结果造成实践教学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所提供岗位的要求。其次实践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不科学,目前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知识,整体看通信技术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就缺失对培养学生实用型技能方面知识的讲解,没有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选用相应的教学教材。最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存在错误的认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完全放任学生的观点,而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指导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学生自由发挥自己想象力和自己锻炼动手能力的课堂模式,因此在教学进行实践锻炼的时候,教师会采取不到实验室的做法,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2 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2.1 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学习兴趣的途径主要有:一是要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去,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让他们感受通信技术知识的兴趣;二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实践学习,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实践教学形成良好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通信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对自己职业发展、对社会经济贡献的重要性。

2.2 合理规划通信技术实验室,丰富实验室设备种类。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通信技术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要求高职院校要合理规划实验室的建设,丰富与完善实验室设备的种类,首先在构建实验室时一定要考虑通信技术的长远发展需求,构建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应该站在通信技术整体发展的战略角度,采取模块化思想,保证每个模块具有单独网络,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通信技术试验系统;其次高职院校要增加对通信技术专业试验设备的支持力度,面对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的更新,高职院校一定要根据市场设备更新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以便提高学生对通信技术的掌握与了解,实现通信技术专业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对接。

2.3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校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实现校企“双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设备更新速度很快,高职院校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相应的实验设备,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实现学生的实训锻炼;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如论是在学习层次还是实践能力表现方面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培养订单式的人才,这样即可以降低企业用于进行上岗培训的费用,还可以解决企业的用工荒、用工难的现象。

2.4 多途径构建实践教学环境。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实验室现场教学,把教室搬到实验室,采取现场授课的方式,实现教材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生对通信技术知识的灵活把握;二是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求,对通信技术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尤其是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广度通信知识;三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具有“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 结束语

通过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使学生能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对实际通信网络进行操作管理与实训,能够掌握现代通信网的组建运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摆脱了传统的被动性验证性实验的束缚,在做到学以致用的同时,满足了社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通信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朝庄.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35).

篇11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从事通信领域研究、设计和应用的工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面对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我校通信技术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其实训室设备和实训教学方法相对滞后,本文分析了目前通信专业教学的现状,从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训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提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思路。

一、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通信专业的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讲授教学。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校内实训基地,我校通信实验教学的现状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主要问题如下:

(一)实训设备老化较为陈旧

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新器件、新技术的更新很快,但我校通信实验设备仍停留在面向“通信原理” 、“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实验,许多新技术、热门方向很少涉及。而实训实验教学内容仍多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综合性、工程操作类较少。这种“光看不练”的实训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造性,不利于人才培养。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实训指导书从原理、实验步骤到实验要求极为详细,学生只要按照实验指导书,甚至不需理解原理,就可以利用已准备好的仪器设备按步骤进行。学生按步骤就可完成,自己发挥空间较小。

二、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调高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技术人才,对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 建立满足工程实践类的实训室

通信专业所设计的方向众多,如程控、光纤、网络、移动等等,而每一个方向在通信领域都十分重要。在实训室建设中应根据培养计划实施有重点的建设。同时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建立网络优化实训室、光纤通信实训室,使学生能够掌握移动通信网络优化与光纤熔接实际操作。

(二)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

利用通信技术专业的多个企业实训基地,将一些实践教学在校外进行,聘请企业员工为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 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深入分析实践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实践教学,以考取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课程置换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加强师资力量培训

利用假期等时间分批将通信技术专业专任教师送到企业顶岗进行实践挂职锻炼,到培训机构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迅速提高师资力量。

三、结束语

对通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通过以上的改革措施,期望达到提高我院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促进通信技术的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作者简介:

篇12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能带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阶段已经进入了电子通信时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迅速的服务。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产业 结构的升级和电子通信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取决于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谁能够在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方面取得进步,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世界信息化产业不断开发,电子通信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和普及不断扩展,电子通信技术更新和提升速度不断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发展很迅速,对即将从事该行业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的研究,也很有必要。

与电子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电子通信类课程教学、学生掌握和运用电子通信知识的能力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课本偏重基础理论,缺乏当今电子通信新理论、新技术、新领域应用和创新。其次,教学课程内容与当今电子通信实际应用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电子通信类课程理解能力受限,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因此,在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解决电子通信类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措施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

课程内容增加最新技术与应用 课程是沟通社会、知识与教育主体三者之间的桥梁是大学办学理想付诸实施的根本途径。现代通信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光纤通信技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多媒体通信 技术、Internet技术及智能网技术等。对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最新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就业创新能力需要,课程和教学是高等 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其质量和水平体现 了大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参与高等教育国际 竞争的实力。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除了讲述课本相关章节的 基本内容,还需大量收集与介绍相关的最新知识、最 新技术和最新应用,与学生一起分享最新的通信技术进展情况。对于光纤通信技术专题的讲解,增加了光通信方面的FLASH动画,光端机图片的展示,以及光纤通信系统在小区监控系统中应用实例的研究分析等等。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设计和自主创新能力,首先社会上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是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首要的措施。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把人才作为优质的资源。将人比作蓄电池,要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放电,进行二次开发。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的过程也是二次开发的过程。所以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促使研发人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不断地进行充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大胆启用有潜质的年轻员工,给他们提供适合的研发位置,引导电子通信研发人员进行有序竞争,创新出优秀的电子通信产品,促使有才能,创新意识突出,创新成果较多的优秀研发人才脱颖而出,从而保持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为电子通信产品带来了业务推广的可能,电子通信产品业务推广又为电子通信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的支持和良好的实际操作平台,两者之间是互补互利的关系。因此,大力推进电子通信 产品的业务推广,不仅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的科学发展,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步伐,而且有利于拓展电子通信产品的产业链,促进电子通信技术开发商同电子通信业务商的合作共蠃,为电子通信业的繁荣增砖添瓦。

结合通信类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特点和 将来相关工作的需要,提出如下建议:

1. 在专业前景和专业学习方法方面,对大学新 生给予正确的引导,增强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与新生的交流必不可少。

2. 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情感,发挥学生创新潜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全方位地保护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

3. 加快创新基地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的课程所占的课时。使更多的学生有实际动手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兴趣和实践能力。

4. 部分专业课开设小型研讨班。这种小型讨论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小型的研讨班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讨 论中完善和捍卫自己的观点。耶鲁大学的校长雷文 特别指出: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 展的主要原因,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5 .重视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创造发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要成为发现人才、呵护人才成长 的摇篮。弘扬个性就必须和高等学校的考试制度紧 密的联系起来。国家有面向大众的专利局,国家级和 省级刊物等等,经国家权威部门的认证,学生和广大士人产生有价值的创造,可以成为他们深造的“通行 证”,也是学生能力表现的另一方面。在某个领域表 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学校也要在学生深造和创造发 明所需条件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而且从社会需要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来看,重视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 的创造发明,也应该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共鸣。

大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世界各国大学长期关注和 持续改革的重点,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向高水 平大学迈进的改革基点。教学改革成为我国大学在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和国际竞 争力的逻辑起点。教学改革就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针对电子通信类课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些教学改革方法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对电子通信类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加强和深 化以大学课程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不仅具有现 实的意义,而且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竞争力有着长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晓辉.对我国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思考[J].现代电信科技,2007

篇13

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加剧移动通信专业人才的供应缺口以及通信行业人才结构调整。但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通信工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建立一个系统的、结构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毕业生的关键。

一 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我院的通信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在学院和我系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

1.与本科院校开设课程相似。

表1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通信专业核心课程比较

院校类型通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本科院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C语言程序设计、信息论及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高职院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通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通信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情况(表1) 可以看出,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设相似度高达85% 。导致无法有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区别,也就达不到高等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现阶段高职通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法之间存在的问题。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改革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

2.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专业教师不足,近年来补充的新一批教学力量,还较为年轻,教学经验不足;教师整体年龄和职称偏低,无论是教改还是科研的成果都较少。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因此为培养面向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对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势在必行。

二 改革的思路

1.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1)通信专业的改革一定要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 形成一套适应行业岗位的改革体系。

(2)课程设置要模块化,按模块化结构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3)基础理论要在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扩大学生选课程的自由度,突出个性培养,实施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

2.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1)夯实基础。通信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它具有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专业交叉性强、发展速度快等特点。通信技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大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不光要表现在教学的课时上,更主要的是结合本专业合理安排课程结构。如消费者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体验,开发商需要在各种硬件平台上开发良好稳定的算法,建立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丰富的功能等,最终实现都是靠编程技术。而且对于现在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笔试乃至面试中计算机能力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计算机课程在通信专业中的地位必须加强。

(2)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目前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年轻老师居多,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尤为重要。通过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既可以避免课程间的重复和脱节,又能适度把握课程间的交叉与渗透。

以电路分析为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为后续课程的电子电路模块。本模块课程要求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最终达到"教学做"一体、"德智技"兼顾。

以信号与系统为基础,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基础、移动通信技术为后续课程的通信技术模块。本模块课程除了对其中的基本理论要从数学意义上严格推理外,应更加注重阐述其物理意义。

以汇编语言为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应用设计模块。本模块课程需要建立微机系统思想和概念,作到软件与硬件的配合学习。

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意义在于:一个模块内的任课教师通过相互交流,合理确定模块内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之间能实现相互弥补,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由浅入深的走到移动通信各种深处技术的殿堂。

当然,模块化的课程并不是将不同模块的课程相互孤立,各个模块内的课程之间应该有所联系。例如在讲授通信技术中的信源编码部分,可考虑让学生利用编程方面的知识设计程序实现编解码;在教授信道编码中的纠错码以及卷积码部分,可考虑让学生利用数字电路知识去设计编解码电路。

(3)校企深度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在注重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合作开发课程,构建 "公民素养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网络专业教育+通信专业教育+职业拓展能力教育""五个结合"的课程体系。

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自己的特色并结合社会需求,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建立科学的、动态的课程体系,积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信息时代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