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4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54-02
咯血是指血从肺、气管而来,经咳嗽咯出,痰血相兼、痰中带血丝或纯血鲜红间杂泡沫的病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症,发生率20%~90%,多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肺癌或二尖瓣狭窄、血液病等疾病,大咯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是至关重要[1]。笔者近年使用自拟秘血散配合西药治疗咯血3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者28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诊患者,全部经过血常规、血沉、痰培养或痰中找抗酸杆菌或癌细胞、胸片、胸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二尖瓣狭窄或血液病等疾病。其中肺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34例,肺癌14例,二尖瓣狭窄5例,血液病2例。6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中西医结合组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1~76岁,平均43.2岁;对照组(西药治疗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3~79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 中西医结合组使用自拟秘血散,主要成分有生大黄、仙鹤草(重用)、三七、白芨等,每次6g,每日2~3次,5~7d为一疗程。同时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1~2次后,再根据病情使用1~3次。
1.2.2 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予以常规输液、适量输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8,P
3讨论
凡肺络损伤,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或痰血相兼,或痰带血丝,均称为咳血,又称嗽血、咯血。多因外邪犯肺、肺火上炎、阴虚火旺以以致肺络损血液妄行,溢入气道而成。外邪、饮食、情志、劳倦往往是咯血诱发或加重的因素[2]。咯血量每次少于100mL为小量咯血,100~300mL为中等量咯血,超过300mL为大咯血。咯血可引起窒息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对本病的治疗,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急救首要的原则是迅速止血、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休克。使用自拟秘血散治疗咯血,经验证疗效显著,能缩短止血时间,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血液流变学检查显示,咯血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滞凝集性增高状况。应用本方中药可使各项异常升高指标明显下降,西药组无此作用。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症咯血比单纯西药有明显的差异,平均止血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症咯血比单纯西药有明显的优越性。
两组均选用非止血药的酚妥拉明,酚妥拉明有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它使肺血管阻力降低,血液从肺部流向周围血管而起内放血作用,从而有效降低肺动、静脉压,减轻肺淤血而使咯血停止,尤其对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者适宜[3,4]。另外,确保咯血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休克、治疗原发病,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2-1305.
[2]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46-347.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32例(32只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在应用6-氨基己酸、地塞米松、20%甘露醇等西药的同时,给予云南红药口服。结果 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视功能得以尽快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前房积血; 眼挫伤; 中西医; 疗法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尽快使积血吸收,预防并发症,保护视功能是治疗的重要内容。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积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32例(32只眼),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7岁。20~36岁发病率最高,伤后24 h来诊者29例(29只眼),2~3 d来诊者3例(3只眼)。致伤原因为拳击伤、碰撞伤、车祸伤、球类伤、爆炸伤等,合并外伤性瞳孔散大者2例(2只眼),眼睑淤血者18例(29只眼)(18只眼),虹膜睫状体炎29例(29只眼),视网膜震荡9例(9只眼),外伤性晶体半脱位1例(1只眼)。
1.2 前房积血分级标准 按Oksala分级法,将前房积血分为三级。Ⅰ级: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下缘之下者;Ⅱ级:占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者;Ⅲ级:超过前房容积的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本组病例中,Ⅰ级者21例,Ⅱ级者9例,Ⅲ级者2例。
1.3 治疗方法 (1)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限制眼球活动,防止剧烈震动,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2)20%甘露醇250 ml静滴,Ⅰ级前房积血者1次/d,Ⅱ级以上者2次/d,地塞米松10 mg、6-氨基己酸4 g静滴,1次/d,云南红药胶囊(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每粒装0.25 g,国药准字Z53020129)口服,3粒/次,3次/d,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给予醋酸可的松眼液点眼,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积血吸收的情况及眼压。
2 结果
32例(32眼)外伤性前房积血完全吸收。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3 d,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4~6 d,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5~8 d,治疗后视力大幅提高,见表1。
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常见的临床体征,一般预后较好。出血本身对视力的影响是暂时的,如处理不及时,会引
表1 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起相关并发症,因此积极治疗前房积血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1]。前房积血多为虹膜血管破裂引起,少量积血多能自行吸收,但当积血量大或在吸收中再次出血(16%~20%发生率,多在伤后2~3 d发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2]。前房积血对视功能的损害有两方面,一是积血引起的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虹膜睫状体炎等,二是外伤本身对眼组织的损害。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措施:(1)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限制眼球活动,半流质饮食,防止咳嗽等剧烈震动及增加腹压的行为,早期制动、静休对预防再出血非常重要,本组病例未发现再出血倾向。(2)降眼压:20%甘露醇静滴降低眼压,开放房角,促进房水循环,减轻虹膜、小梁网的组织水肿,有利于积血及渗出物的吸收,预防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3)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及并发症,减轻小梁组织的水肿,有利于房水循环及积血的吸收,同时对视网膜震荡有治疗作用,也可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外伤性前房积血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炎症的消退,由于局部用药不利于伤眼的休息,故多采用全身用药,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可局部配合用药。(4)止血:6-氨基己酸是一种抗纤溶酶制剂,能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聚,阻碍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溶解受到抑制,使受损部位的血管修复,达到止血的目的,使用时间宜3~5 d,过长形成大凝血块,反而不利于积血吸收。(5)中药止血、活血化瘀:云南红药由三七、重楼、制黄草乌、紫金龙、土葡萄根、滑叶跌打、大麻药、金铁锁、西南黄芩、石菖蒲组成,具有止血镇痛、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3]。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云南红药口服,能增加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加速凝血酶的生成,从而促进血凝。此外,云南红药可明显改善血液的黏滞性、浓缩性、聚集性和凝固性,能有效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4],对减轻组织水肿有明显效果。本组病例中西医联合应用,积血吸收快,未出现并发症及再出血现象,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249.
[2]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3.
根据第五版《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包括妊娠诱发的高血压及妊娠前即存在的高血压。前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一般发生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是造成孕产妇死亡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化,病因多元化,复杂化。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传统单纯西药治疗,疗程长,易反复,并发症多。该地区地处宁南山区,患者多来至农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孕期检查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并发其他病变,所以迫切需要一套经济实惠便捷的治疗手段,现就本人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供同道商嗟。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取2000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100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7岁。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
1.2治疗方法西医组给予低盐饮食左侧卧位等。如有体重增加过速或血压增高者,但尚不够妊高征的诊断标准时,给予对症治疗。并根据病情的进展情况,给予解痉药物为主,首选硫酸镁,在解痉的基础上扩容等。
1.3病因病机分析本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性小动脉痉挛,多认为与子宫胎盘缺血,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以及免疫遗传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中医“子气”,“子肿”,“子烦”,“子晕”,“子痫”等病症范畴,其病理改变以瘀血为中心环节,并与气滞,阴虚等互为因果。
1.4临床分型与治法
1.4.1妊娠水肿主要源于阳气衰弱,水停不化,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系源于脾肾两虚,初为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水道不利,泛溢肌肤,遂致水肿;治法:健脾行水,平肝潜阳为主,方用:全生白术散加减,白术15g,茯苓15g,大腹皮15g,陈皮10g,赤小豆20g,生姜皮10g,益母草15g,石决明10g,白芍10g,肾阳虚加山萸肉,菟丝子。
1.4.2妊娠高血压阴虚肝旺,妊娠中晚期头晕眼花,耳鸣口干咽燥烦躁不安,尿少,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治法:滋阴养血,平肝潜阳。方用:二至丸合杞菊地黄丸加减,女贞子12g,枸杞12g,旱莲草12g,10g,泽泻10g,赤芍10g,丹参10g 。
1.4.3先兆子痫均为肝阳上亢,其中主要均属标实本虚,症状:头疼剧烈,视物不清,耳鸣,胃脘胀痛,恶心,舌红而降或有瘀斑,苔黄或花刺,脉弦滑,治法:滋养肝肾,育阴潜阳,方用:生地30g,石决明30g,桑寄生15g,白芍15g,沙参12g,枸杞10g,麦冬12g,丹参10g,川楝子12g,若血压高头疼头晕者加钩藤12g,活血化瘀方:当归10g,川芎10g,丹参15g,赤芍10g,益母草20g,桃仁3g,红花3g,广木香6g 。
1.4.4子痫属虚实夹杂为肝风动,症状;突然倒仆,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目睛直视。昏不知人,舌红或绛,苔薄黄,脉弦滑数,治法:平肝熄风,止痉。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双钩藤20g,石决明10g,羚羊角10g,桑叶10g,10g,贝母10g,天麻10g,白芍10g,甘草6g,夏谷草10g;蛋白尿加:益母草20g,白茅根20g;DIC早期方:当归10g,川芎10g,参地15g,桃仁10g,红花10g,枝壳6g,桔梗3g,牛夕15g,丹参30g,益母草10g,炙草3g;按上述各型,临床应辩证分型,灵活掌握。
2结果
见表1。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35-02
本院中风病科2008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05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排除血液病、肿瘤脑转移、颅脑外伤导致脑出血,入院24 h以内死亡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治疗不够4周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6岁;出血量12~50 mL,平均24.51 mL。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4岁;出血量10~50 mL,平均23.63 mL。2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临床症状、体征、合并症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1)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病情使用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疗法,并配合适当康复训练等。(2)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3)治疗组前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葡萄糖(血糖高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自拟通腑醒脑汤:生大黄(后下)15 g,黄连6 g,黄芩10 g,栀子10 g,三七粉(冲)3 g,郁金12 g,白茅根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或鼻饲(呕吐者则将中药高位灌肠)。后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自拟祛瘀通窍汤:大黄12 g,三七粉(冲)3 g,水蛭(烘干研末冲入)6 g,郁金12 g,丹参16 g,红花6 g,牛膝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18%以上。死亡。
3.2治疗结果
3.2.12组治疗后血肿吸收情况治疗组62例中,血肿完全吸收47例(75.81%),部分吸收15例(24.19%)。对照组43例中,血肿完全吸收15例(34.88%),部分吸收28例(65.12%)。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率优于对照组(P
3.2.2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治疗组基本治愈23例(37.10%),显著进步27例(43.55%),进步6例(9.68%),无变化4例(6.45%),恶化1例(1.61%),死亡1例(1.61%),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9.30%),显著进步9例(20.93%),进步14例(32.56%),无变化10例(23.26%),恶化5例(11.63%),死亡1例(2.33%),总有效率62.79%。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3.2.3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抗生素治疗者21例(33.87%),对照组出现感染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者38例(88.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4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损害主要是血肿压迫、病灶区及周围脑水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后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的局部脑缺血及与此缺血相关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了继发性脑损害。醒脑静能透过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醒脑止痉、清热解毒凉血、行气活血开窍通闭等功效,可改善大脑功能,其抑制炎症因子、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促醒、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缺氧细胞的水和电解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及其使用安全性已为临床和动物实验所证实[2]。中医认为脑出血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3],风、火、痰、瘀相互交结,影响气机升降,致气血逆乱,上冲犯脑。同时,腑气不通,浊气上熏,加重病情[4]。腑实与瘀血、热积、痰浊为病机重点,也是病情转归关键[5]。通腑清脑汤用具有通腑泻热、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作用的生大黄为主药,使上逆的气血迅速下行,浊气下泄,脑府得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通腑泻下作用,不但清除肠源内毒素,且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有利于脑水肿消退,并能缩短出、凝血时间[6]。大黄其成分大黄多糖具有钙阻滞作用[7],且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从而消除脑水肿,减轻神经损伤[8],减轻血肿及高颅压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促使其功能恢复[9]。配伍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栀子泻火清热、凉血活血,三七止血祛瘀,郁金凉血活血、化痰开窍,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共奏通腑清热、凉血止血、祛瘀利水、化痰开窍之功效,使脑府中瘀血水浊痰热迅速清除。从2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及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证明醒脑静和通腑清脑汤具有抗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从而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抗生素使用。治疗2周后,脑水肿及热毒已基本消除,继续祛瘀通窍、恢复神经功能是下一阶段的治疗重点,所以第3周后改用祛瘀通窍汤,方中大黄、三七、郁金、水蛭、丹参、红花、牛膝等均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开窍通络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东升.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34(9):787~788.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33~340.
[4]林沛,黄永回.加味自拟化血止血利水汤治疗脑出血68例[J].广西中医药,2010,33(2):19~20.
[5]孟旭.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6]龙舟.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概要[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88.
[7]林秀珍,靳珠华.番泻苷、大黄多糖与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5,30(4):3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3%,对照组为81.1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234,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7,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
关键词 ] 冠心病;心肌缺血;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163-02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发生堵塞后心脏的供血和供氧减少,无法支持其正常工作[1]。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大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式,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倍他洛克、硝酸酯等,以扩张血管、改善供氧,抗血小板聚集形成斑块[2]。近些年来,中医理论被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治疗之中,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从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10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男60例,女45例,年龄 38~80 岁,平均年龄(44.6±11.2)岁。病史5~23年,平均(6.6±1.3)年。合并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3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有全身恶性肿瘤者,(3)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 39~80 岁,平均年龄(43.9±13.7)岁。病史6~23年,平均(6.9±1.2)年。合并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 38~79 岁,平均年龄(45.1±11.9)岁。病史5~21年,平均(6.4±1.8)年。合并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8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指导患者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常规吸氧,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口服 10粒/次,3次/d,连续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恢复(2)有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现象有所好转(3)无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较之治疗前未得到改善,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未出现明显好转或出现加重、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导入表格后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8.234,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2例患者出现腹泻现象,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2例患者出现腹泻现象。所有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组间比较χ2=2.157,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神经内分泌等西医药物治疗。但经过西医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难缓解。目前,中医理论开始被积极的应用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之中,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有学者[3]通过研究报道,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经心电图检查和临床观察,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明显较小、缺血性发作持续时间明显较短、缺血性发作总数明显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李巧元[4]等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的舒张压、抑郁自评表(PHQ-9)及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得出结论,认为中西医结合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一些标本兼治的中成药,如麝香类、复方丹参类和银杏类中成药等,也被积极的应用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之中。复方丹参滴丸是用于治疗胸闷等症状的常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有效[5]。该研究中,对入组的观察组患者,即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的利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丹参是一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有各种脂溶性丹参酮类(脂溶性二萜醌类),例如丹参酮Ⅰ、ⅡA、ⅡB、Ⅴ、Ⅵ,隐丹参酮等。中医认为,丹参能祛淤血、生新血,三七则有活血、散血之良效,均为中草药里活血化淤的名药。丹参对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已形成的粥样硬化可延缓其发展,因而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量,使心肌舒张功能得以恢复。三七也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主要成分为冰片和三七以及丹参,三七可以可以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有效抑制,丹参中含有的水溶性丹参素可以发挥出扩张血管的作用,并有效促进机体抗凝能力的提高,对血栓的形成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机体的血黏度,维持良好的微循环状态。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保护[7-8]。所以,利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升[9]等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即提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心肌缺血的恢复。另外复方丹参滴丸中还含有冰片等成分,会对患者的胃肠道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腹泻等[10]。该次研究结果即显示,观察组一共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和腹泻现象,但所有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7%。即提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安全性高。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与该研究样本容量偏小以及研究时间偏短等因素有关,因此,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关细节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容量,予以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高宙,胡疏,王志坚,等.可视化发射CT评价针刺内关、心俞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应[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196-1198.
[2] 王秀娟.脑心通对冠心病高危因素以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3):293-294.
[3] 杨玉梅.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7):10-11.
[4] 李巧元,刘梦超,刘梅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2014,9(5):624-627.
[5] 刘志宁,尤莉,赵庆霞,等.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369-2370.
[6] 杨阳,王林,张毕奎,等.丹参中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3,11(4):289-292.
[7] 殷秀霞,乔春友,王向玲,等.阿托伐他汀钙与复方丹参滴丸短期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影响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8):1632-1633.
[8] 杨万根,万玲.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B6治疗中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59.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Tujia medicine; Chronic gastritis; Clinical efficacy
性胃炎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列胃病首位。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以慢性胃黏膜炎性为主的病变,慢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和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认为其发病的可能原因有急性胃炎多次发作、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免疫因素、感染因素等。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痛”、“痞满”、“呃逆”范畴,与患者的饮食失调、生活无节律及情志失调有关,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反酸、嗳气等[1-2]。本研究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4年7月间治疗的120例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中医及土家医学结合治疗,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20例患者均临床确诊为慢性胃炎、H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19~65岁;病型程1个月~30年,平均5.2年;浅表性胃炎56例,萎缩性胃炎4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28例,合并溃疡者10例。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22~69岁;病程3个月~26年,平均6.4年;浅表性胃炎59例,萎缩性胃炎1例,慢性胃炎合并糜烂者32例,合并溃疡者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3],临床表现如下:胃脘部胀满隐痛反复发作、全身乏力伴有口干、纳差、咽燥,纤维胃镜检查证实为慢性胃炎。
1.3 中医辨证分型
1.3.1 肝胃不和证 胃脘部胀闷痛,连及肋部,伴嗳气不适及大便不爽,矢气后则舒,情志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舌淡苔薄白,脉象弦沉。
1.3.2 肝胃郁热证 胃脘部灼痛,疼痛剧烈,伴有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泛酸,小便黄色,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1.3.3 瘀血停胃证 胃脘部疼痛,疼痛似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疼痛加重,进食后加重,夜间为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象脉涩。
1.3.4 胃阴亏耗证 胃脘部隐痛不适,饥饿而不欲进食,咽干口燥、五心烦热,伴消瘦、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1.3.5 脾胃虚寒证 胃痛隐隐状,喜温喜按,按后减轻,劳累或者受凉后发作或者加重,口吐清水,易疲劳,手足发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太白,脉象缓弱。
1.4 土家医学辨证分型 土家族医学理论体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符开春[4]认为土家医治病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调理气血,气血和畅,疾病自愈;二是驱邪外出,毒气尽,则正气自安。根据这两大原则,土家医制定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类,或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应用土家医“肚土”学说,治胃常以“松土润土”,田咏华将土家医学治疗原则总结为“七法”、“八则”。其中七法为汗法、泻法、赶法、止法、补法、温法、清法七种治疗法则。八则为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亏则补之、实则泻之、阻则通之、肿则消之、惊则镇之、湿则祛之用药原则。在治疗上以药物为主,外治法为辅助治疗手段。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三联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克拉霉素口服,0.5 g/次,2次/d;甲硝唑口服,0.4 g/次,2次/d;奥美拉唑口服,20 m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
1.5.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医及土家医学结合治疗,中医辨证参照如下:肝胃不和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胃郁热证予以丹栀逍遥散加减;瘀血停胃证予以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胃阴亏耗证予以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加减;脾胃虚寒证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5]。根据症状的不同予以适当调整用药。同时参照土家医学“七法”、“八则”的原则调整中药和土家药物的用药及用量,以上中药均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2周为1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判定:病征全部消失,胃黏膜无炎症为痊愈;主要病征基本消失、胃镜检查胃出血消失但胃黏膜仍糜烂者为显效;主要病征有所改善,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范围缩小为有效;主要病征无改变,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炎症无好转为无效[6]。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胃炎在临床上常常按其解剖部位和组织学变化分类,近年来部分病例参照免疫学的改变分类,1982年重庆召开的慢性胃炎会议制定了慢性胃炎的简略分类: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另外,慢性胃炎还可以根据胃黏膜病变下4个方面的特征做更详细的分类,包括:(1)依据慢性胃炎的部位分类,如胃体部、胃窦部、贲门等;(2)慢性胃炎的性质与分级;(3)胃炎活动的程度;(4)有无化生及其类型。1973年,Strickland及Mackay将萎缩性胃炎分为:A型、B型,上述两型病变很难截然分开,目前主张还是按病变部位分类更为合理,即分为萎缩性胃炎(病变以胃窦为主)及萎缩性胃炎(病变以胃体为主)两类。慢性胃炎常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变的部位以胃窦为主,多呈弥漫性改变,胃镜检查时常发现有胃黏膜充血水肿或者点状出血及糜烂,伴有黄色黏液渗出。病变初期大多为浅表性胃炎,久而失治则会进一步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在病因与病理生理学上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关联[7]。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起步,以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为标志。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得到好评。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包括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在内的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心血,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教育的依据,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自己的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由我院担任。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育18年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的筹建、出版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一、筹建过程和出版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独立于中医、西医专业以外,非常年轻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尚有许多空白有待探索和开发利用。我院自建院以来就是中医系、西医系并存,这在全国的医药院校也是少有的优势。这一优势非常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故我院继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后,1992年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之。医学教材建设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专业没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已成共识和积虑,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科室和我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经全国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协作组第二届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研讨会讨论决定,由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与附属中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为主编单位,率先联合全国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着手于2002年编写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2003年8月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在我院临床本科2001级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使部分中西医结合院校使用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成为可能,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协编教材的发行和使用为我院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的编写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初稿、中稿和定稿会议的周密安排和精心编写,历时两年,凝聚了全国2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知名专家的辛勤和努力。2005年10月,由中国中医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出版,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该规划教材在全国较多中西医结合系学生中已使用5年,反应较好。
二、教材研究与提高
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任何一本教材的出版都具有不能磨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无可挑剔,特别是对于毫无蓝本参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材必须要反映临床技能训练及社交能力、判断能力、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的教育内容。所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升华提高,才会使已出版的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教材编委会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非常重视反馈调整。2004年7月,规划教材昆明定稿会议上,教材编委会独创性地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万章教授提出成立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收集反馈意见。这一提议立刻得到秦万章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于2004年11月广州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首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在美丽的四川康定举办。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辽宁、四川等地的会议代表共12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皮肤性病教学方面9篇,有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病案式教学效果分享、《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编写的会议纪要等内容汇报,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交流拉开了序幕。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已定期举办两届教学研讨会,及时沟通、交流教学研究经验和教材使用中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2007年9月,昆明第十七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年会正式宣布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商议学组的工作计划。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国家职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伴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成立,这一教学平台无疑更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校际交流,有利于教学用书及相关课件的开发利用,出版的教材质量将处于良性循环和监控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参考文献: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从2001年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部分是理论探讨性文章,部分是简单病例的分析或诊疗体会,论文答辩偏重于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2010年起,对毕业生毕业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具体方式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技能考核,以检验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考核模式。
2.考核内容及方法
结合医学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巩固临床实践教学成果,课题组加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工作,在现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对2010—2011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相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
2.1 动员宣传和组织管理
分别在2届毕业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前,进行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动员与宣传,使学生带着任务走向实习岗位,重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系统一组织部署临床技能考核事宜,包括制定考核方案、遴选主考成员、组织考前培训会、监督考核过程及考核成绩分析等。同时,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发动全系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织考核题库,系部主任亲自把关,保证题库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
2.2 考核学生范围
中西医结合系2010—2011届全体毕业生,共计434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5级15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8级82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级13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9级64人。
2.3 考核内容和方式
本次考核参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多站点考核方式。因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进行论文答辩,同时上交20份不同病种的大病例,因此,我们不再组织临床答辩和病历书写环节。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经过专家对考核方式多次分析、论证,最终决定采取最能反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际能力的2站式考试。第1站考试为基本操作考试,考查学生西医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规范程度,学生现场任意抽取2道试题,每道试题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现场演示或作答,监考教师当场给分,满分50分。第2站考试为辨证论治考试,考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依据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完成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等,考试结束后由中医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满分50分。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析
2005级本科、2008级专升本、2006级本科、2009级专升本第1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91、42.78、42.62和43.17分。第2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31.73、30.35、31.46和32.00分。总评成绩分别为72.64、73.13、74.08和75.17分。
以上考核成绩显示,2011届总评成绩高于2010届。2011届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1.44分,2011届专升本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2.04分。同届毕业生专升本学生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本科生。4个班共同特点为:第1站考核成绩较高,平均成绩达到良好(40分),而第2站考核成绩偏低,平均成绩只达到及格(30分)。
4.讨论
4.1 学生重视考核程度有待加强
2010届毕业生第一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2011届毕业生考试前准备相对较充分,部分学生向往届学生探听有关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考核成绩总体上升。但是,总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则说明2届毕业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持平。此外,专升本的总评成绩高于同届普通本科班成绩,原因在于,专升本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和就业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历练,他们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认真对待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这一点在我系学生论文答辩时也有所体现,即专升本的同学对待论文答辩比普通本科班学生认真,论文书写质量较好。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引起学生对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足够重视。
4.2 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从考核结果看,学生对于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扎实,对常规的检体操作都能应付自如,考核平均成绩良好。但是,中医辨证论治平均成绩只达到合格,说明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是,传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核结果也提醒我们,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实际继续进行调整,适当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4.3 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以往我系毕业生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书写比较规范,认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随便摘抄一些文章内容,甚至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只要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毕业。我系组织的除论文答辩之外的临床技能考核,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4 为参加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核做好铺垫
目前,国家已推行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这是医科类毕业生从业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提前预演,学生切身体会考核的方式和难度,对其今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是93%,但是对照组的有效率是67%,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差距,并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症进行治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17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0-01
我们国家相对来讲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别国,在脑血管病中占据70%的是缺血性的脑血管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缺血性的脑血管病,其不管是在死亡率还是致残率、复发率方面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十分的大,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为社会以及患者家庭带来了负担。所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在2011年的2月到2011年的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是56例,并采用了一定的方法进行了临床的治疗,相关的报告如下。
1临床的资料
在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中,进行随机的分组,分别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的人数与对照组中的人数一样,都是28个。其中治疗组中的28人中有男17例,女11例,并且其中年龄最大的是69岁,最小的是40岁,且平均的年龄是(49.31±5.62)岁;患者中病程最长的是21小时,虽短的时间1小时,平均的患病时间是(11.34±3.14)小时。在对照组中是28例患者,男患者是15例,女性的患者是1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是71岁,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是4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1.44±4.21)岁;对照组中患者的病程最长的是23小时,最短的是1.5小时,平均的时间是(10.17±3.30)小时,其中所有的患者都是经过医师专业的检查后确定为患有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使用的一般性的资料进行对比,都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严格的按照相关草案来进行,即《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规定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凝聚,以及改善循环、对患者的神经进行保护等,用具有常规性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并且要根据患者自身所具有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可以使用抗生素以及降压药等药物进行常规性的治疗。
在对治疗组进行治疗的时候,就是在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之上,再用别的方式进行治疗,即加上开窍类的中药进行治疗,其中的药物成分是:麝香0.1g,以及冰片0.1g。把上述的药物进行研磨,并研成细末。让患者每天服用一剂,并且分成早晚2次让患者进行服用。对于患者中出现昏迷,或者是在吞咽能力上有阻碍的患者,采用鼻饲的方式进行服用。
在两组的治疗中都是14d作为一个治疗的疗程,都是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
3观测的相关指标
①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治疗效果;②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已经缺损的程度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评分;③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能力进行科学的评分,并且可以用BI的指数进行评分,其中分为三个档次,0到20分是属于严重性的功能障碍,25到45之间的属于严重功能障碍;50到70分之内的属于中度的功能缺陷,75到95之间的是轻度的功能缺陷;100分的患者就是生活能够自理的。④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4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相关的非常具有权威性的评分标准来制定,患者基本已经痊愈: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评分能够减少90%以上的属于基本痊愈。发生比较显著的进步是:评分在46%到90%之间的患者。发生进步的评分是:18%到45%之间的患者。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之内的患者。
5统计学的方法
可以采用现在先进的方法,即采用SPSS 13.0这种比较先进的软件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中计量的资料以及数据要用均数标准差来进行表示,小组间的比较采用t来进行体验,计数资料小组之间要采用X2来进行检验;其中相关的资料小组之间比较要采用Ridit进行分析;以P
6结果
详见表1。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经过Ridit进行分析,u=2.10,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相关的数据证明,在两组之间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治疗组的疗效明显的好于对照组。
7讨论
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中医药实验以及相关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明,醒脑开窍类的中药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十分的明显,并且对于患者还具有供氧供血,强化脑细胞活力等非常好的功效。这样的研究证明对于解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麝香以及冰片都是疗效非常好的药物,可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适当的使用。本次研究已经很好的证明了,在现代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中西医相互结合的方式是十分科学、有效的。这样的方法比单纯的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产生的效果更好,此次研究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产生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其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能力,对于治疗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培养目标茫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要是面向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阶段教学。对中西医结合本科的培养目标目前仍不统一[1],北方某中医药大学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临床技能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医临床专门人才;而南方某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郭勇等[2]对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继承传统中医精华,又能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的现代中医人才,成为新时展的迫切需求。以上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均不统一,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精通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两种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机械地堆砌杂糅在一起。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课程中,也经常遇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感觉很茫然,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学习起来也感觉非常吃力,很难实现两种思维的转换,更不用说是结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实行“减负”的教学改革,而“减负”的重中之重又在于减轻学生两种医学思维转化和结合的思维负担,这不仅是教学者的难题,也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1.2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教材的内涵与真正体现中西医结合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它们都涵盖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部分内容,各论中每种疾病都分别列出中、西医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但均未能较好解决中西医结合理念与内涵问题,存在严重的“中”归“中”,“西”归“西”的问题,教材存在着概念不够清晰,内容结合的少,凑合的多,夹生现象明显;教材编写上欠精炼扼要,重复的篇幅多,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3]。
1.3临床基地缺乏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基地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中医学的师承教育很难实施。临床基地的缺乏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临床的切身体会,学生很难深刻地体会课本的知识,很多内容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2教学改革探析
对以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以下初步的教学改革探析,希望为中西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2.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总体计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培养目标有3点:(1)熟练掌握西医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2)熟练掌握中医常见病症的证治方药;(3)实现中西医的融汇贯通。
2.2整合课程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目前教材的编写大多是将每种疾病的中西医内容放在一起,如果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成两种思维的转化和结合就比较困难,而且每一种疾病的中西医认识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笔者尝试提出“先分后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先分别讲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内容,最后讲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一共分三部分讲授,中医内科学由专门的中医学老师讲授,西医内科学由专门的西医学老师讲授,中西医结合部分由资深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讲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前两部分重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狠抓学生的记忆牢靠程度,最后一部分重在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
2.3总结选择“结合点”,开拓学生思路
在中西医结合部分,可以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由于中西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也不是毫无关联,在很多认识上两者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以这个结合点进行思维散发,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此“结合点”也就是中西医两种思维的结合点,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此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解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还可以引用王树人先生提出的“象思维”,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象思维首要在“察象”,此“象”,可有象有形,也可无象无形。有象有形者,取自然之形;无象无形者,取自然之理。前者取自然之“图像”,后者取自然之“法象”[4]。如在中医心系病症的讲解中,对于初学的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不寐、癫狂也属于心的病症,不是属于脑吗?这就犯了中西医概念混淆的错误,也是很多初学面临的困扰,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功能象,即“法象”来思考,思路将会明了很多,例如,脾主运化是中医脾脏的一个功能象,而在西医学中各种消化腺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此两者有共同的功能象,也就是中西医的结合点。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专业建设起步晚。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护理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已经有十几家中医院校开设了护理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普遍脱胎于中医学专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偏重于医学、人文类课程较少等诸多问题。
课程设置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缺乏论证,脱离培养目标。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开设绝大多数在中医院校,受到传统中医药学的影响,课程设置仍沿用“三段式”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由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三部分组成。不同院校课程设置基本一致,缺乏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特色,与现代护理学科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不相适应。
2.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趋势
目前公认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内涵标准为“系统掌握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知识与技能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顺应社会的需求,并反映时代先进水平。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具备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社区护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沟通能力,跨文化护理能力。将中医整体观、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护理程序有机结合。辨病护理、辨症护理、辨证护理有机结合。能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理念进行健康教育及咨询、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
课程设置理念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夯实西医,融合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施护。课程设置改革原则课程改革在注重“三基”的同时,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与优势,以整体护理为理念,重视现代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加强人文护理知识的学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适应综合性医院的需求,不断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加大西医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课程比重,注重中西医结合。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开设中医护理特色课程。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以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学引领和整合临床护理;选取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病种,以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理念,根据护理程序重组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使中西医护理措施有效融合。加快中西医结合社区护理课程内容改革步伐,以顺应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课程内容改革可采用系统论的观点,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合理组合原则、环境m应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创新型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应研究并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增加实践课比重,以护理程序为导向,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示教、模拟实训等多种先进的实践教学形式,实验与理论并进,开发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实验、实习、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力,从而改变毕业生就业面窄,大多面向中医院的现象。
3.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入辩证施护
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辩证施护从整体出发,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并应用中医理论实施护理评估,辨病辨证,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护理[1]。将中西医护理优势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临床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经历了数千年发展的中医,具有丰富的疾病诊治以及病人养护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点,除此之外中医还十分注重进行养生护理,强调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护理。中医护理观念是现代护理理论的补充,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护理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融人辩证施护具有深远意义。
在护理专业中开设中医课程是医院教育中的一个亮点,是培养中西医结合型人才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且教师大部分只注重讲解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知识,对怎样将基本知识在临床中进行运用讲解较少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75%的学生对中医四诊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升,这表明将辩证施护融人到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研究表明,很多护理人员由于对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在中医四诊能力方面极度欠缺,因此不能正确的进行辩证施护,对护理效果影响较大,因此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很有必要。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想要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对辩证施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临床护理理论教学中引人辩证施护的内容是不够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独自完成对病人危及情况的处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辩证施护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进行培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增加案例分析训练,提高学生辩证施护的能力。
传统的临床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包含西医相关知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方法、诊断以及治疗与护理方法等,在进行上诉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适当的融人中医辩证施护的内容,主要有: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等。异病同护主要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病机,因此可以选择相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同病异护则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患者机体反应以及地区的不同,所变现的症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护理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3]。其次还应进行辩证施膳,主要是根据药食同源的原则,食物的温热寒凉均可以对机体的阴阳平衡进行一定的调节,合理的饮食具有强身、防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结果两组受试者外周血IL23、CRP及ESR表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与关节结核;白细胞介素23;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中图分类号:R529.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04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3(IL23) level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in Guangxi and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Fortyfive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2015 to July,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fiftyfour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serum IL23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in both groups and the levels of plasma C reactive protein(CRP)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were tested by routine method.The difference of levels of IL23,CRP and ESR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IL23 levels and CRP,ESR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nalyzed.
Results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IL23,CRP and ES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both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IL23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in Guangxi significantly increases,which suggests that IL23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Key words】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IL23;CRP;ESR
骨与关节结核(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BJ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好发于脊柱,如果治疗不及时,后期容易出现窦道、畸形甚至截瘫[1]。近年来,由于耐药性(占结核病患者11%)的增加、合并HIV感染、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等使我国BJTB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2~3]。BJTB发病较为隐匿,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是由p19亚基和p40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产生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成员,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产生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4]。Cooper AM等[5]研究发现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缺乏IL12和IL23共同的p40亚基比缺乏IL12 p35亚基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提示IL23在机体感染分枝杆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对BJTB患者外周血中IL2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初步探讨该细胞因子在BJTB发病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为早期BJTB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Y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 2016年7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广西籍壮族BJTB患者45例,既往未感染肺结核,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病、遗传性疾病者,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BJTB,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6~75岁,平均(46.76±14.50)岁。同期随机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5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体检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未患心、肺、肾等基础疾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1~63岁,平均(41.75±12.87)岁。所有受试者均来自广西地区且征得本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血标本的采集
于清晨抽取空腹受试者肘正中静脉血3 ml于促凝管,1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放于-80℃冰箱冷藏用于待测IL23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同时抽取2 ml外周血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待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水平。
1.2.2外周血IL23水平的检测
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具体步骤按照IL23 ELISA 试剂盒(浙江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L23 ELISA Kit)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CRP、ESR含量的检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7600)、血沉分析仪(意大利Test1)检测CRP、ESR表达水平,具体操作由我院检验科人员严格按照英国RIQAS质控标准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IL23、CRP、ESR表达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AKx-D〗±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不同浓度梯度标准品的OD值
观察组外周血IL23水平的标准曲线绘制,如表1和图1所示。
2.2两组IL23表达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CRP、ESR水平的相关性
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CRP、ESR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38,P>0.05;r=0.243,P>0.05)。
3讨论
骨与关节结核病情复杂、进展机制不清、致残率较高,使得治疗难度增加。通常认为骨与关节结核来源于肺部感染灶的血行转移,但并非所有骨与关节结核患者都合并肺结核。目前关于结核杆菌与骨破坏之间的机制仍不明确。以往有研究[6]表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间的动态平衡直接影响着健康骨形态的维持,而结核分枝杆菌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能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12、TNFα,诱导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活化导致平衡破坏而最终引起骨坏死[7]。
当结核杆菌侵入宿主后,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其中CD4+T淋巴细胞起着重要作用[8]。以往我们认为IL23通过诱导CD4+T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参与结核免疫反应,但近来研究表明IL23还可以诱导CD4+T细胞分化成高活性TH17细胞,通过生成IL17A、IL17F、IL21、IL22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9]。国外有学者[10]就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Arg381Gln)多态性与肺结核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IL23R基因 rs11209026 位点与突尼斯人活动性肺结核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另外,国内学者卓文基等[11]对肺结核患者血清IL23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23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其可能在结核感染和免疫反应中起作用,并认为IL23在血清中分泌水平的差别,有可能成为肺结核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目前IL23与肺结核的相关研究较多,也提示其参与结核的免疫反应当中,但却未见文献报道其是否参与骨与关节结核免疫反应,而广西地区作为结核的高发地带,因此我们选取本区内骨与关节结核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组54例进行血清IL23表达水平的检测,为明确IL23是否参与骨与关节结核免疫作用及具体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ELISA 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骨与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23 表达水平较高,也许同它参与结核自身免疫反应作用有关,这与卓文基等的研究结果相同,提示IL23可能通过诱导CD4+T 细胞向Th1 细胞分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FNγ以及扩大TH17细胞群产生IL17等方式参与机体对结核病的免疫应答,它的表达水平也可能成为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及愈后标准之一。
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可以在炎症刺激下由肝细胞合成,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很低,而炎症感染者血中有较高的表达。而ESR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变快,常见的有炎症、恶性肿瘤、贫血等疾病。而本研究对两组受试人群外周血中的CRP及ESR水平检测结果也发现:观察组受试人群外周血中CRP及ES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
综上所述,IL23在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表明可能与骨与关节结核的免疫反应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认识以及对IL23精确的分子结构、抗炎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IL23有可能成为骨与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依据及判断愈后方面更好的指标,为今后早期预防及控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学术委员会.正确理解和认识骨与关节结核诊疗的若干问题[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384392.
[2]Zhao Y,Xu S,Wang L,et al.National survey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2,366(23):21612170.
[3]蒲新明,依旦・吐尔逊,阿尔泰,等.耐药结核病现状及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6,32(5):717720.
[4]Sun L,He C,Nair L,et al.Interleukin 12 (IL12) family cytokines:Role in immun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NS autoimmune disease[J].Cytokine,2015,75(2):249255.
[5]Cooper AM,Kipnis A,Turner J,et al.Mice lacking bioactive IL12 can generate protective,antigenspecific cellular responses to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only if the IL12 p40 subunit is present[J].J Immunol,2002,168(3):13221327.
[6]Charles JF,Aliprantis AO.Osteoclasts:more than’bone eaters’[J].Trends Mol Med,2014,20(8):449459.
[7]刘瑞霞,崔婷,宋冬明,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变化[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6(4):328332.
[8]Urdahl KB.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barriers to T cellmediated immunity against tuberculosis[J].Semin Immunol,2014,26(6):578587.
[9]Heidarnezhad F,Asnaashari A,Rezaee SA,et al.Evaluation of Interleukin17 and Interleukin 23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nd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J].Iran J Basic Med Sci,2016,19(8):844850.
[10]BenSelma W,Boukadida J.IL23R(Arg381Gln)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everity[J].Clin Vaccine Immunol,2012,19(8):11881192.
[11]卓文基,钱明,陈涛,等.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12、IL23、TNFα、IFNγ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0):46.
(收稿日期:2016-11-18 修回日期:2017-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