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应用机电设备

工业应用机电设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工业应用机电设备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业应用机电设备

篇1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3046

工业机电设备在利用机电一体化系统时,微型计算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控制机械工业的生产过程、对物理参数进行测试和记录、对测量参数进行计算与分析、监管机械工业生产过程等。计算机选择、硬件系统设计、团建开发以及计算机系统维护等工作都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内容。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以及运行原理

本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一台变频器、一台管路压力变送器、多台循环离心泵。其中电动差压变送器对给水量、蒸发量以及管路水量这三个变量进行检测,最后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进行计算,并输出4~20mA的电流信号,对变频器进行控制,实现调节给水泵转速的目的。

系统的设计需要全面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保证正常运行,由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对整个系统的控制效果具有直接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首先应对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行确定,通过对水泵流量、扬程以及用水量的最大程度与最小程度进行确定,确定输出频率。在系统中,PLC可以通过压力变送器将用水量的大小反映出来,再分配给循环离心泵,同时工作人员应对循环泵的频率进行及时调节,以保障能源分配的合理性。管路循环水的压力是本系统中的关键控制变量,使用点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管路循环水压力的大小,压力情况通过压力变送器传输到PLC实现控制调节。

2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特征与应用情况

21特征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工业控制器具有逻辑运算、计数控制、定时控制、步进控制、数据处理以及A/D与D/A转换等功能,主要进行微处理。PLC具有体积小、省电、价格低廉、实现积木式组合等特征,同时吸取了计算机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其发展速度很快。PLC在机电设备单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柔性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以及大型分散型控制系统中均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优势。当前PLC、工业机器人以及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机械工业中自动化控制的三大关键技术。

当前,PLC已经实现了直接与工业现场信号进行连接的功能,其数字及模拟量输入、输出功能不仅在离散型开关量控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连续的流量控制过程中也经常被应用。

PLC的控制程序可以按照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柔性较好。当生产设备需要更新或生产工艺流程出现调整时,PLC的硬件设备不需要进行改变,只需要对其控制程序按要求进行调整即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PLC的编程操作较为便捷,安装及维修都十分方便。PLC的编程和监控是通过利用编程器实现的,因此,使用者在对控制程序进行调试和编程时只需掌握梯形图语言就可以。同时,PLC的自诊断功能较好,在故障出现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

22应用情况

PLC应用程序的开发可以直接在个人计算机上进行并生成可执行文件,对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开发环境提供的下载功能可以进行直接使用。PLC在应用中运行控制程序,同时人机界面中会运行可执行文件。利用串口两者可以实现通信,并且人机界面为主动方。PLC通过接收人机界面发送的监控要求,完成相应的操作,并将相应的控制数据反馈给人机界面,从而实现监控数据的存储、打印以及传输至ERP管理系统等。

3变频器调速器的作用

其一,相较于传统的正弦波控制技术,由于变频器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技术,在性能上体现出更好的先进性与独特性,并且具有低速转矩大、谐波成分小以及运行稳定性更好等明显特征,相对于我国电网来说其输出电压自动调整的功能发挥出很大优势。其二,变频器具有键盘电位器、外部端子以及多功能端子等多种操作方式,使其功能更加全面,能够对多种模拟信号进行输入,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效范围检测、转速追踪等。同时,变频器还具有摆频运行及程序运行等多种模式。其三,由于变频器全系列主元件均采用西门子产品,保护性能更强,更具可靠性,能够对短路、过流、过压等问题进行预防,保证本机的正常运行。同时变频器的绝缘耐压性能较好,产品质量高,键盘布局合理、设定简洁等特征使其应用性更强。

4变频器的工作状态

变频器的工作状态包括手动和自动两种,其中手动工作状态主要是在PLC停止工作时进行人工操作行为,通过调节电位器对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行给定。自动工作状态即由PLC的输出信号对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进行控制。相较于传统的调节阀控制方式,PLC控制具有节电、控制水泵磨损等优点,对延长设备寿命以及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5调试电路

在进行电路调试时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一是在全部电路安装结束后进行统一调试,二是在电路安装过程中进行调试,以电路原理框图中的功能将复杂电路划分为单元进行同步安装和调试,在单元安装与调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范围,最后完成整机调试。下文主要对应用第二种调试方法的调试工作进行分析。

在调试电路的过程中,首先,应通过目测对电路面板进行仔细检查,判断电路连线、连桥等是否正确可靠,是否存在虚接、短路或混线等问题。其次,在初步的目测检查后进行静态检查,利用万用表的最小电阻量程档对电路面板进行检查,对开路、闭路、地线连接、电源连线以及电源到地情况进行检查。在电路安装结束后,应先以原理为依据为电路连线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无误后再通电。在电路测量中为了排查接触不良等情况,应尽可能对元器件的连接点进行直接测量,在对电源电压进行测量时应保证电压情况正常,尤其是连接PLC以及调速变频器电路上的电源电压,必须保证是正确的。最后,对硬件电路进行调试,应综合全面地将各种影响因素考虑进去,按照电路功能的原理要求进行调试,对硬件各部分单元电路进行仔细调试,最后进行整体调试。

篇2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215-01

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检修是近年来在变电设备维护技术发展中提出的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合理地运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变电设备管理维护的效率和质量,是提高县级供电企业整个电网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1、县级供电企业中变电站实施状态检修的原则

变电站设备的状态检修应从实际出发,按照“该修的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且结合变电站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合理选取。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可以率先引入状态检修,把监测和诊断设备的安装事先融入规划设计之中,待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到下属的变电站。至于那些故障率较低或非重要地区的变电站,为了预防事故发生而全部采用价格高昂的监测诊断系统,有时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我们可针对发生故障率较高的关键部件进行监测,安装实用且功能简单的监测诊断设备。然后在探索设备使用寿命过程中,用科学的方法先逐渐延长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的间隔,待变电站资金宽裕时,再试着对变电站设备采用状态检修。然而,对于那些数目多且重要性较低的部件和设备则坏了就更换,并不值得都进行状态检修。

2、县级供电企业传统变电设备检修方式存在的缺陷

2.1变电站故障维修模式存在的缺陷。①变电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将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维修工作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通常状态下,为了抢占维修时间,很多故障维修都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直接导致故障维修水平的下降,造成系统运行出现安全隐患。②变电站所有故障维修都是在系统已经出现故障后进行的,其被动性十分明显,由于大部分故障都会一阶段的潜伏期,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一旦引起故障发生都会造成严重后果。③由于供电企业无法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判断变电设备故障发生的准确状况,则所有的设备零部件都需要储备,以备在故障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维修,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状态。零部件储备需要大量成本资金的投入,直接导致故障维修成本增加。

2.2变电站定期维护模式存在的缺陷。①任何变电设备的检修都会对系统零部件进行拆卸,拆卸活动过于频繁也是系统正常运行所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不仅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有时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质量的降低。②定期维护即是要求无论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达到检验时间后,都需要停止运行配合设备检修,这从经济角度分析是缺乏一定合理性的,会造成供电企业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③变电设备检修会造成一部分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这给其他运行系统带来超负荷压力,导致不必要问题的出现。

3、县级供电企业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技术

3.1设备的状态预测技术。设备运行状态的预报实际上就是设备状态特征向量的一种预报,可以根据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和实际需要来设定设备的报警阈值,就可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能预测一段时间内设备运行状态的趋势走向。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模型很多,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用于短期预测,并机械磨损较理想,因而对断路器等设备更为重要。相对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泛化能力和适用性强等优点,能很好的处理和挖掘信息数据,有效跟踪环境的变化,且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在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3.2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技术。变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有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定期解体点检三个方面。在线监测是通过变电所的分散控制系统、数字式电液调节器、信息管理系统等,在线监测和显示各设备状态的特征参数。离线监测是对变电设备定期不定期的通过振动监测仪、油液分析仪、超声波检漏仪等监测设备对变电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提取。定期解体点检是指在变电设备大修、小修、运行低谷、停运等情况下,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工艺,对设备解体,检测设备的使用情况,了解设备的变化。

3.3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故意的诊断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体现。一种是综合法诊断法,诊断前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包括在线监测系统提供的大量数据,如变压器的绝缘情况、变压器油色谱情况、变压器运行的温度、负荷情况,开关类设备检测结果,对设备的离线采集数据,并归纳总结设备运行信息。将这些收集整理的数据与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匹配,最终诊断出结果。第二种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诊断,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诊断又分为多种,对于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较多的是基于知识的智能诊断系统。

4、县级供电企业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

4.1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科学地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对变电设备状态的客观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检修维护的有效性。变电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管理设备的特点和需求,构建一套辅助决策系统,通过输入既有的设备技术评价指标,结合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快速、准确地做出管理决策。设备典型故障树分析就是现阶段经常采用的评价方式。应用这种设备典型故障树分析方法,结合对故障发生规律的总结,可以有效地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为故障发生率的计算提供科学的依据。

4.2信息收集中的应用。在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信息收集是整个工作的必要准备阶段,也是确保后续检修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一般来说,状态信息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资料信息、检修资料信息、运行资料信息以及其他资料信息。设备原始资料信息主要包括出厂资料、设备台账、安装报告、试运行报告等;检修信息包括设备日常检修、维护、故障、在线监测、带电监测以及试验报告等多种信息;运行资料信息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信息、跳闸信息、动作信息、缺陷信息等多种运行期间所产生的信息;其他信息对一些同类设备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与汇总。设备的管理部门要做好变电设备的日常信息收集与维护,在设备发生状态变化时,要对各种信息资料及时地进行更新,并且及时地进行收录与汇总。

4.3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现阶段较为广泛采用的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设备的局部变电情况、油色谱、介质损耗等多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完成对数据的连续记录和处理,自动进行报警。应用在线监测技术时,要合理地结合离线监测,实现对设备的全面检查。通过日常对设备基础状态监测所获取数据的收集,实现了后期设备的有效管理与操作,并且为后期设备检修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保证了设备状态监视的灵活性与持续性,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设备的状态进行评估和信息处理。

5、结束语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的应用,有效地强化了检修过程的合理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变电设备的维护管理能力。并且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评估,降低了设备检修成本与可靠性。状态检修本身有一个相对严格的标准与制度,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为原则,以状态评价的手段来开展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因此,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志武.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实施策略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

篇3

1.引言

现场总线是指应用在生产现场与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多节点通信的系统,是一种开放式、全数字化、多点通信的底层控制网络。在电子设备的产品应用中,工业现场总线在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代表了设备信号的传输能力。如:MULTIBUS、VME,STD、PC-104、CPCI等,在过去的工业产品结构中,主要采用了MULTIBUS总线,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现在发展了VME总线及CPCI总线。本文着重介绍一下MULTIBUS、VME及CPCI三种总线的应用。

2.MULTIBUS总线

2.1 功能与特点如图1所示,MULTIBUS总线是一种异步的多重处理系统总线,在单板计算机、存储器和扩展的I/O板之间传输8位或16位数据,支持主设备、从设备和智能从设备。

最初的早期,计算机寻址能力及传输能力有限,MULTIBUS总线很好的满足了单板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并且其可靠的传输系统及多主机之间的工作匹配,在军品的工业系列中得到的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总线信号设计简单,易于扩展,在老一代的电子产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 总线应用

如图2所示,286主板为8M的主频,加载DSP芯片,在不同的机箱插槽实现数据传输,信息解算等,由286主板将数据结果传输到下一环节,同一类型的DSP芯片在不同的机箱中可以互相替换,信号传输的能力受总线速度的限制。

新一代的应用中,数据传输采取网络交换,数据量大大增加,MULTIBUS总线成为发展的瓶颈。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数据交换的速度要求总线的能力越来越高,相匹配于速度的要求出现了VME及后来发展的CPCI总线。

3.VME总线

3.1 功能与特点

VME总线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总线,它定义了一个在紧密耦合(closely coupled)硬件构架中可进行互连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连接控制器件的系统。

VME系统的总线分为四大类:数据传输总线、数据传输仲裁总线、优先中断总线和通用总线。在VME总线中,各模块是以平行结构分布的,所有的数据和指令通过系统底层的4类总线进行传输,信号的模式是TTL电平信号。

VME的数据传输机制是异步的,有多个总线周期,地址宽度是16、24、32、40或64位,数据线路的宽度是8、16、24、32、64位,系统可以动态的选择它们。VME家族的几种总线带宽如表1。

随着支持VME总线的硬件板的普及应用,VME总线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几种信号处理机都采用了VME64总线规格,实现了设备的升级换代。

3.2 总线的应用

如图3所示,VR7主板带有更快的主频,并带有网络交换口,及PC及相应的标准配置,可以更好的查看主板运行情况,由VR7加载DSP芯片,由于总线带宽的提高,芯片处理数据,实现算法的能力不再受总线的限制,可以大大提高信号机的处理能力,由于总线的机械结构更为合理,能很好的满足散热要求,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4.CPCI总线

4.1 功能与特点

CPCI又称紧凑型PCI,是1994提出来的一种总线接口标准。以PCI电气规范为标准的高性能工业用总线。

CPCI在功能架构上和PC机一样。固CPCI的出现让诸如CPU、硬盘等许多原先基于PC的技术和成熟产品能够延续应用,解决了多年来电信系统工程师与设备制造商面临的棘手问题,比如传统电信设备总线VME与工业标准PCI总线不兼容问题。

CPCI具有可热插拔(Hot Swap)、高开放性、高可靠性的优点。它与传统的桌面PCI系统完全兼容,在64位/66M总线接口下能提供每秒高达512MB的带宽。

4.2 总线应用

如图4所示,PM主板为1.1G的主CPU,带有与对外通信的双网卡,配合CPCI总线的带宽,处理能力及速度远远超过过去的MULTIBUS总线的应用,其中双图形板相当与PC机的显卡接口,带有一定的显存,处理数据都为PM主板上。

5.VME和CPCI总线的分析和对比

MULTIBUS总线由于受带宽及结构上的限制,已经逐渐不被采用,而广泛的采用了VME和CPCI总线,这里对VME和CPCI总线进行一下简单比较,见表2。

6.发展前景的展望

VME总线工控机诞生于1981年,20年来,在高性能的实时应用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目前在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开始于1995年11月的CPCI总线工控机,源于现在和将来十几年内流行于桌面机的Wintel架构和PCI总线标准,是未来工控机发展的主流总线,代表了先进技术。

7.结论

在这个海量数据的时代,带宽是一个压倒性的指标。从上面对三种总线的比较中可以看出,MULTIBUS总线在各个性能指标上明显差于VME和CPCI总线,该总线也在被逐渐的替代,相对VME和CPCI总线来说,VME技术目前的优势在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其完备的规范和得力的技术支持能满足大部分客户的具体要求,CPCI在性能指标和兼容性等各方面优点被广大应用者所追捧。

参考文献

篇4

引言

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产业,而制造技术则是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制造技术早已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先进制造技术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必要保证。电力设备制造的过程比较复杂,对各方面的条件要求较高,只有依赖于先进制造技术才可以加快其发展步伐。

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所谓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将电子学、机械理论等多门学科综合应用到制造业中的产品设计、制造等的综合技术的统称。先进制造技术以增加效益为宗旨,最终提高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的多种需求。该技术是从传统制造技术衍生而来,但这两者却有着天壤之别。传统制造理论局限于一个学科,仅限于较小的范畴。先进制造技术融合了多门学科,覆盖面很广,贯穿于前期设计规划、中期生产、后期的售后等一系列生产步骤。

2.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的现状

现阶段的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业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承受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开始进入我国,国内企业不仅要与国内同行进行激烈竞争,还要面对国外行业巨头的挑战。

2.1 产品设计研发能力弱,自主开发水平不足

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品的品种较少、设计手段落后、研发周期过长、研发水平较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等。尽管国内厂家在上世纪末就已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电力设备元器件的设计,也自主开发了适合国人使用的中文设计软件,但在系统化和集成化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2生产设备落伍,制造工艺落后

国内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很多生产设备已经无法达到先进制造的要求,自动化水平较低。同时,制造工艺相对较为落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产品质量不够稳定。

2.3对市场的反馈较慢

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企业对于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缺乏积极应变能力。近年来,为了加快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物料需求计划等新一代生产经营管理技术逐渐开始推广开来。

3.先进制造技术在电力设备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现阶段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中,先进制造技术正是解决此困境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应用范畴较广,因此可以覆盖产品从原料、半成品、制成品到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进程。

3.1在产品开发与设计中的应用

3.1.1虚拟产品开发工具

虚拟产品开发指的是借助电脑对产品开发的一整套过程采取虚拟化设计,在制造模型之前能够熟悉所开发产品的每个角度,改进产品开发细节,尽早使新产品研发成功。详细的应用步骤如下:首先,在剖析产品信息的前提下对其展开生产管理,经由对开发步骤的逐步跟踪,加强各个机构之间的合作,并兼容对产品的物理学、动力学性能剖析等;其次,以动力学理论剖析产品的振动现象,同时借助虚拟模型剖析其运动原理,以此实现优化设计的诉求;再次,借助Ansys等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使产品结构设计趋于合理,从而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保障其以后被高质量地生产出来。

3.1.2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也逐步得到了优化,能够进行基于参数的设计、特征向量与建模、受限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研发。详细的应用如下:首先,在对产品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对其数据、图纸和配置予以进一步管理,这样能大幅度提高元器件的利用率;其次,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产品的立体造型,完成3D设计;再次,在产品数据管理的前提下加强产品的数字化管理,使得产品形成归一化建模,建立产品的架构。

3.2 在产品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中的应用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就已经采用数控加工手段生产元器件,同时在标准元件生产过程中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譬如研发了多系统联动数控制造技术以应用在大型水轮机元件生产中,还有应用于汽轮机元件生产或汽轮发电机元件制造的柔性制造系统技术等。数控加工科技已在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对于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工业而言,只有基于电力设备制造业的特征,深入推广应用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才能提高设备制造能力并不断完善生产工艺。

3.3 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工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略显不足。为了提高国内电力设备制造工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可以借鉴欧美同行业的发展经验,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在生产经营管理中。

3.3.1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协助公司进行科学化经营决策。基于互联网和大众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和多个团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鼎力支撑,集团能够从全局出发,制定出生产经营的远景规划和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3.3.2 企业资源计划

目前,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逐渐应用了全新的手段,企业资源计划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超过了传统的技术。可以基于公司的整体发展情况,以消费者为本,对整个集团的资源进行规划,科学合理地调配公司各层级的人力财力,尽最大可能支持企业开展电力设备制造工作。

4.结束语

由于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必须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先进生产模式,推广现代制造技术,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不断推进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叔子,吴波.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学报,2003,39(10):73-78.

[2] 刘哲,孙林岩,李延海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2):87-88.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009-01

随着机电装备的复杂化,现在的机电设备,不仅体积大,规模大,内部结构复杂,而且其实现的功能非常多,往往需要同时完成若干多项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机电装备的监测,其监测控制系统也必须具备较为复杂的控制功能。随着网络技术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逐渐对于大型机电装备的控制提出了远程网络化和无人值守控制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利用网络控制技术实现对机电装备的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因此,必须要对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加以研究,以确定最适宜的远程网络接入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

1 远程控制技术发展概述

过去应用最为广泛的远程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集散式远程控制

集散式远程控制,是为每一个监控对象,即每一台机电设备都安装监测仪表,将所有的监测仪表所采集到的数据全部发送到控制机上,由控制机实现对全部机电设备的集中控制。这种远程控制模式应用方式简单,组网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全部数据由控制机进行操作,实际上增大了控制机的负担,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健壮性较差。

1.2 分布式远程控制

针对集散式远程控制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逐渐出现了分布式远程控制代替了过去的集散式远程控制。分布式远程控制是将所有被监测的机电设备的相关参数进行采集与监测,分别发送到几个分站进行集中控制,通过通讯网络实现分站与主站之间的数据通讯,从而完成主站对各个监测对象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分布式远程控制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客观上降低了主站控制机的负担,由各个分站控制机共同分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但是分布式远程控制模式在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组网复杂,组网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应用。

1.3 现场总线式远程控制

现场总线式远程控制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并得到大规模应用的一种远程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能够根据现场需要被监测的机电设备的具体数据通讯接口分别设计不同的现场通讯总线,从而将集散式远程控制和分布式远程控制的优势集于一身。

2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远程机电控制接入技术探讨

2.1 面向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接入技术

目前机电设备接入工业以太网有以下几种技术模式。

(1)通过传感仪表接入。

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离不开传感监测,因此很多机电控制系统都是通过传感仪表实现状态监测和数据的采集传输,利用传感仪表的输出接口,为其配置合适的网络接入接口,从而实现将机电设备的状态参数接入工业以太网。

(2)通过数据采集板卡接入。

在一些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出于数据管理的需求,也会采用数据采集板卡的方式将机电设备接入以太网网络。将传感仪表所采集到的数据统一传输至数据采集板卡,由数据采集板卡的输出接口,根据工业以太网的传输规范,为其配置合适的网络通讯接口,例如普通的TCP/IP协议接口,串口转以太网接口,Modbus-TCP协议接口等等,实现工业以太网对机电设备的网络远程化控制。

(3)通过以太网接口模块接入。

有的机电设备,其数据通讯接口不是标准接口,这个时候就需要为其配置专用的以太网接口模块,而这种以太网接口模块并不是标准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的具体接口类型做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但是不管用哪种类型的以太网接口模块,模块内部的以太网电路都是一样的,目前基本上都是采用RTL8019AS以太网通信控制器实现的,再配合双绞线驱动器和标准的以太网RJ45接口,从而完成由非标准的机电设备接口到标准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的转换,实现工业以太网对机电设备的远程化控制。

2.2 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网络迟延问题。

工业以太网由于采用的是侦听发送的机制,因此在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延时的问题,而对于远程机电控制系统而言,控制的实时性要求非常严格,有的机电设备其控制指令甚至要求必须在千分之一秒内完成,因此这就对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提出了挑战。而事实上,工业以太网在实际应用中,也确实暴露出了迟延问题。为此,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机电控制系统,必须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比如VPN技术、流量管理策略等等,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实时性。

(2)数据丢包问题。

由于工业以太网的迟延问题,所以数据丢包问题就不可避免,这也就造成了工业以太网的可靠性问题。对于此,必须要引入网络数据监管机制,对数据丢包率进行严格控制,尤其是对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数据丢包的网络载体和流量载体,必须单独构建传输网络,以提高工业以太网在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可靠性。

3 结语

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的远程无人值守自动化控制模式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尽管工业以太网在数据通讯的实时性方面有待突破,但是就目前的技术应用而言,工业以太网应用于工矿自动化控制是完全可行可靠的。本论文在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流的远程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实现的远程机电控制中的网络接入技术,详细探讨了接口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机电自动化控制的远程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借鉴意义。当然,要实现将工业以太网完全取代现有的现场总线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这有待于广大网络通信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最终实现工业以太网在工矿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机电设备工业生产运行管理维修

当前阶段我们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而是具备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机电设备对于工业生产的转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果对机电设备管理不或者后期对其维修护理做得不到位那么会对整个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的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让机电设备可以处于一个良好的作业状态,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满足当前工业生产的需要,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对于工业生产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修应该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平时也要做好对机电设备的保养相关的工作。

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简述

1.1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机电设备通常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一种总称。它在工业生产之中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缩短了员工的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盈利空间,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现在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很好的使用机电设备,在日常工业生产中能够对其进行维护特别是在比较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就要更加细心的关注机电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的保养机电设备。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还可以避免工业生产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的情况,让机电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内容

现在很多企业还是选择派遣专业的维护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这样可以避免员工由于不正当的维护对机电设备造成一定的伤害。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具体内容为检查、、清洁和紧固。首先在进行机电设备操作之前需要检查机电设备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机电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线路的链接是否正确,各个参数值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是指平常对机电设备进行方面的保养这样可以减少机电设备的摩擦从而降低机电设备的自然损耗。清洁也是工业生产中对机电设备不可缺少的环节。灰层等杂物不及时清扫会增加机电设备的摩擦力降低机电设备的工作效率增加工业资源的消耗。所以对于机电设备的内部和外部都需要将清洁工作做到位。紧固是在机电设备完成运行之后对于有所松动的螺栓要进行及时的加固。

1.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对于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要做到以下几点:维护人员要熟悉机电设备的操作流程对于设备的重点部位要进行重点维护;对于已经出现损耗的地方要做出判断看看损耗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是否需要进行后期专业的维护;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时间要固定;企业管理者要制定统一的管理和维护标准;在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时候要仔细的记录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设备的情况,需要维修的地方要重点标记出来,对于已经修理好的地方也要详细记录出来以便操作人员可以详细的了解机电设备的情况。

2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常见问题研究

2.1没有正确使用机电设备

一般机电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是否正确对机电设备的影响非常大。很多机电设备本身并不存在问题是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从而造成一些人为的故障从而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负面的影响。

2.2企业本身不重视

机电设备的维护很多企业管理者只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因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我们如果只关注企业的利润而不注重平时对于机器的维护那么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生产期望值。很多企业老板往往愿意花费巨额的资金引进新的机电设备但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放在旧的机电设备维护上。

2.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管理对于现在工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率。在我国由于技术层面的阻碍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所以企业需要重视对机电设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3如何做好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

3.1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做好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首先就需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一般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都需要专业的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机电运行管理与维护知识才能更好对我们的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

3.2增强员工对于机电设备维护的意识

很多员工认为只要能够熟练操作机电设备就可以了,维护并不重要。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多做一些努力增强员工对于机电设备维护的意识,这样才能在实际操作之中很好的保养机电设备。

3.3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长机电涉笔的使用寿命的。我们的管理需要做到满足机电设备的维护基本需求,可以促使机电设备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合作,保障机电设备正常运转。

4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设备对于当今的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要,现阶段机电设备越来越复杂,对企业的机电设备做出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生.浅谈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J].科技风,2016(01):15.

篇7

0.引言

煤矿生产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提升,越来越走向安全生产的道路。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设备种类。近年来,大量的先进机电设备应用在煤矿生产中,给煤矿生产带来了新的动力。但是,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机电设备的种类随着生产活动的增多而增多,其管理和维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对于煤矿生产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维护工作做的好,煤矿生产才能保证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才能保证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协调。

1.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机电设备维护原则

煤矿生产应用的机电设备种类较多。新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是维护工作的开始。做好新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从机电设备的自身出发。机电设备的维护应该以预防为主。在预防上,做好设备的运输,到位安装,清洁整理,维修检测。预防为主的机电设备维护原则,是现代化煤矿生产中的重点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清醒认识,通过预防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2.遵循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原理

煤矿生产的进步取决于煤矿生产的现代化程度。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不可取代的机械种类。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操作规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我国煤矿生产中,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工人较少,大多数煤矿工人都处于文化层次较低的程度。针对这一现象,各大煤矿在机电设备使用时,要积极对工人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广大工人掌握机电设备的使用原理。机电设备的维护要点中,使用过程的遵章守纪对于设备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使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维护不仅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还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适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监测和检修

煤矿生产属于重工业生产。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担负着重型工业的生产活动。机电设备的使用的频率很高,产生问题的时候也很多。因此,维修和检测是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加强维护和检修要对机电设备做好检修记录,做到日检修,周检修和月检修等定期检修活动。每个生产部门都要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在故障维修方面,做好维修记录,保存好维修档案。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适时运行监测工作。适时运行监测是在煤矿生产中,对机电设备进行随时的抽查,以确定机电设备工作的基本状态。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及时指导。

4.建立机电设备标准化工作模式

我国煤矿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高。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中依靠的重要工具,必须要建立起规范的操作模式。要有专业人员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对机电设备的维护作用。要利用自动化发展原理,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机电设备实施网络管理,在矿业生产中,能够提供有效准确的数据。要建立机电设备的工作制度,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都有章可循,保证标准化的工作规程。在操作、保养、修理、处理突发事故上,能够明确任务和责任。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是能够使机电设备在正常运行的背后有制度的保障。

5.注意矿井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

煤矿生产的特征决定了机电设备多数在地下进行。地下的自然环境对机电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例如机电设备的运输,一般要从地面运到矿井底部,出井和入井都是关键环节。在地下作业过程中,要积极做好油的管理,保证设备不受环境的干扰。加强现场管理,需要从制度上入手,需要技术人员深入井下进行研究。特别是在遇到技术性难题的时候,现场管理可以发挥出其优势和作用。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煤矿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在现场管理过程中,要以解决难题为主要方向,使机电设备更好的为煤矿生产服务。

6.结语

煤矿生产具有高难度、高危险特征。无论是什么时代的煤矿生产,都是工业生产中的重点部分。机电设备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机械设备,需要在日常生产中,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煤矿生产需要产生综合效益,机械设备的管理状态,是可以影响生产总体效益的因素。充分利用技术原理维护好机电设备的运行,就是从设备管理和技术提升上促进煤矿生产的长期的效益。对机电设备进行长期的监测和故障排出,发展机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是我国煤矿生产保持稳步前行的基础。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管理阶层,生产劳动部门,具体操作人员共同进行,使我国煤矿生产的现代化进步有多重保障。 [科]

【参考文献】

[1]郭睿娟.浅谈如何做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科技信息,2013(03).

[2]刘远亮.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化管理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

篇8

1引言

在国家未来发展的规划中,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与能源紧密相连,而新常态的经济对我国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能源和生态的保护。煤矿工业对能源进行开采中使用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能源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为了实现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对机电设备实施适当的管理成为现今煤矿工业企业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时要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次研究的课题展开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2在煤矿工业企业中对机电设备开展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2.1为日常的生产提供保障的需要

在现今工业化生产中,应用了大量的机械来辅助完成必要的生产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人为操作而完成的,使用的机电设备通常状况下是由种类较多、结构相对复杂,同时也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优势,为实际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鉴于此,要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操作进行严格的管理[1]。另外,机械在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影响,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环节的工作。因此,注重对煤矿中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日常的生产具有深远的影响,让机电设备维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也是煤矿工业企业业务有条不紊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现今我国很多的煤矿企业当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其中很多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些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长期使用不当下,将会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甚至失去工作能力。基于该种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维护方式,是保障煤矿日常生产的需要。

2.2提升煤矿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煤矿工业企业在开展自身业务时,是通过自身生产量来为社会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从中赚取相应的利润。既然作为一种商品,在有限时间内商品的质量、产量以及成本对企业获得的利润具有直接的影响[2]。在机电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下,设备的投资金额越来越高,在维修方面花销占据成本中较大的比例。因此,注重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能降低设备的维修几率,从而增加其工作的性能,延长使用的寿命,减少机电设备在维修方面的费用。另外,在实际管理工作后,机电设备工作效率的提升能在开采和生产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最大化地利用采集到的资源。从这一角度进行分析得知,对煤矿工业企业中机电设备进行适当的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需要。

3煤矿工业企业中实施机电设备管理的着重点及具体的工作内容

3.1注重日常的机电安全管理工作

为了实现对煤矿中机电设备的优化管理,应注重日常对机电设备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大矿井中的井筒加大保养和维护的力度,进而保障井筒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进而避免井筒管道发生变形和堵塞的状况。其次,要注重对运输轨道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安全制度中的内容开展维护工作,以此来保障矿车的运行安全[3]。同时,矿车自身的功能也要成为重点的保护对象,应采用国家标准中具有安全资质和生态资质相应配件,对矿井中的车辆予以不定期的检查,保障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再次,在矿井倾斜的管道中,对材料和物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完全按照安全的规定来执行,禁止出现超长与超重的矿石运输,运输中要按照煤矿井区的相应规定,保障矿井内外矿车之前的衔接部件,关于防脱落的技术一定做到实处。最后,应制定日常的安全生产制度,对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内容予以规范化,明确其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将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切实做到人人有责的工作形态。

3.2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和检修机制

第一,在设计方面要注重标准化的设计,并要实现全面系统的规范化,在设计阶段上对影响安全的隐患进行排查。第二,在对设备配件进行配置阶段,要严格控制设备的质量关,通过对设备真伪的辨别,来降低质量对机电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三,注重验收环节的质量检测,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有效地保障设备的质量可以通过拆机检查,并在完成性能测试之后才可以在矿井中使用。另外,在实际安装阶段,要注重基础质量关的把控,同时要做好分阶段性的验收与安装质量[4]。关于安装阶段的关键工序,要注重分节点的验收工作,验收未能达到矿井使用标准的要进行重新调试甚至更换,降低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而在检修的工作方面,保障在每次停产检修之前,要制订严格并且详细的停产检修策划案,编写各个项目检修安全具体办法与作业的客观流程,经机电和安全部门领导的审核后,按照最终的方案和维修计划,安排项目跟班小组或者专业团队,重点的机电设备在维修后,不合格的无法得到验收的报告,保证每个机电项目检修的质量。此外,为了确保检修的最终质量,强化检修人员的工作态度,完善设备检修质量时限责任制,以此来保证每台机电设备的检修后的质量,才能保障机电设备完好、安全运转,降低矿井中机电事故率。

3.3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注意事项

煤矿企业当中,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工作的开展,要为其自身生产建设贡献出先进的技术,同时保障设备自身的工作效率,让设备在安全和经济的状况下进行工作,这样方能使煤矿商品的生产建设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煤矿机电设备在实施管理时,应注重以下几点工作内容:①按照煤矿自身生产建设的不断发展,要在经济技术指标相对现今的状况下,选用或设计出适合自身矿井开采和生产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保障煤矿机电设备自身具有高的工作效率[5]。②保障机电设备在作业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即在经济运行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日常使用的机电设备进行适当的保养,同时要对出现故障的机电设备予以及时的维修,并及时的更换其中的零部件,以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③提升对机电设备管理的水平,提升培训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设备需要懂得前沿技术的人才来操作,对于新老职员开展定期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对养护煤矿机电设备和相应的设施同样重要。因此,提升操作人员的技能势在必行。

4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得知,现今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运行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其进行适当的养护和管理成为日常工作中重点的内容。鉴于此,此次分析提出了注重日常的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注重专项的技术培训。望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结果,能为现今我国煤矿工业企业的稳定经营和长远发展献力。

【参考文献】

【1】侯彩霞.试论煤矿安全供电、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措施[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0):112-113.

【2】和国瑞,崔晨亮,白方强.煤矿安全生产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探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114.

【3】冯丽.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应用实践[J].能源与节能,2014(08):12-13.

篇9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60-02

现今,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了机电设备的利用,生产的效率得到了大大地提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但是在机电设备运行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磨损、零件老化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机电设备就会出现故障。另外,机电设备一些突发的问题也会导致其出现故障。这就要求在进行机电设备维修时,为了尽量减少施工生产的损失,就需要既保证维修的速度,又保证维修的质量。在应用了故障诊断技术之后,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了保证。

一、机电设备常见的故障

(一)损坏型故障

机电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未进行及时的保养、操作人员的不当操作等,另外,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诊断的结果不正确也会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损坏型故障。实际上,损坏型故障属于机电设备最主要的故障。

(二)退化型故障

所谓退化型故障,是指机电设备由于出现老化而造成的故障。在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需要配套使用,由此,购买机电设备的成本就会比较大,这对于企业来说,这么大的一笔开销都会难以承受,因此,出于资金的考虑,企业采购回来的机电设备都会超龄使用,导致机电设备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另外,机电设备在组装结构方面,也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这不但影响了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而且使机电设备带有不同程度的故障隐患。

(三)失调型故障

这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在生产过程要实现自动化,但由于失调型故障的存在,影响了自动化的实现。从当前的机电设备来看,安全设施和保护装置方面并不健全,应该装有的缓冲装置缺乏,绞车所承受的实际提升负荷远远的超过了其能力范围,同时,机电设备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比较薄弱,在操作机电设备时经常会出现误操作,而且也缺乏必要的维护知识及技能,导致机电设备出现失调型故障。

(四)堵塞与渗漏型故障

这类型故障主要是由机电设备的质量不合格导致。企业在采购机电设备时,过分的注重了成本问题,因此忽略了机电设备的质量问题,导致采购回来投入使用的机电设备经常出现故障。除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清理不彻底也会导致堵塞问题的出现,而当机电设备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运行时,也极容易发生渗漏型故障。

(五)功能减退故障

前面已经提到,出于经济方面的因素,机电设备使用的时间都比较长,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出现功能减退的现象。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更新时企业并没有及时的更新,这也会导致功能减退。另外,在使用机电设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定期的清理灰尘,并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导致机电设备正常的使用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功能减退故障对机电设备的影响比较大,而且还会伴随着安全隐患问题,因此要十分的重视。

二、故障诊断技术在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实际运用

实际上,故障诊断技术是一种维护手段,当机电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时,故障诊断技术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当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存在故障隐患时,故障诊断技术就会对机电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测时,要依靠科学的仪器和仪表。通过对机电设备运行时各方面情况的检测和分析,研究出故障问题的隐患程度,并及时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到原因,最终正确的判断出故障将会发生的地方及特点。在机电设备维修中,故障诊断技术实际运用方法有三种。

(一)历史记录诊断法

通过对机电设备历史故障记录的查询和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维护和检查,从而准确的找出故障发生的主要位置。另外,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时,历史记录诊断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经过长期的诊断之后,就会形成不同的诊断信息记录,通过对诊断信息记录的整合及分析,科学的构建故障信息数据库,从而有效地节省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时间,并有效地提高效率。

(二)温度、压力监测诊断法

对于机电设备参数的监测来说,传感器的监测效果非常好,通过各方面传感器的监测,能够有效地掌握机电设备参数的变化。在监测的过程中,还要将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以便能迅速的诊断出故障发生的频率。

(三)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法

这是一种技术水平非常高的方法,因而具有极其关键的价值。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法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恰恰适用于机电设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此种诊断方法,可以准确的诊断出机电设备不同的问题以及出现的原因。

三、结论

在施工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尽管机电设备的运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大地提高,但是在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导致机电设备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对其维修时应用了故障诊断技术,通过恰当的诊断方法,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而及时的进行维修和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彭广宇,边博,褚庆梅.浅谈故障诊断技术在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2,(09):349.

[2] 陈文龙.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综掘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应用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2):294.

篇10

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批先进的机电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之中,为煤矿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可以说,机电设备早已成为保证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关键。因此,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保养以及维护工作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进一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行,进而发挥其最大性能与作用。

1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1.1对新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这里笔者所说的新机电设备,是指新安装的设备或刚刚经历过大修的设备,此时对新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应该以紧固工作为主。因为,新机电设备在安装后经历首个生产运行周期时,其各处的螺丝因为是首次配合作用,在生产运行之后势必会发生一定的松动。所以,新设备运行了一个生产班后,其首要的保养工作,应该是及时坚固各处的连接螺丝,保证其必要的连接强度。而做好这项工作,则可大大避免许多大修之后的再修理。同时,在首次运行中,还应该注意机电设备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如油压、气压、电流、温度等,如果达不到标准,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彻底解决,以绝后患。否则,长时间带病运行,必然会引起更大的问题,带来更为惨重的经济损失。

1.2对老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

对于煤矿企业的老机电设备,在保养工作中,应该加大对其维修力度,准备好充足的零配件,以便应急使用。因为,老机电设备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在很多环节与零件势必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此时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应主要以维修为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维修工作中,要明确分清主次。首先,要确保机电设备关键部位的正常工作,在对其他部位进行逐一检测与维护,真正做到将机电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

1.3对机电设备关键部位的保养工作

在实际煤矿作业中,由于煤矿井下的生产条件十分恶劣。而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中,势必会对机电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保养工作中,就应该根据现场实际,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关键部位保护。例如,当现场出现淋水时,除了要保护好电气设备避免被水淋到之外,还应该对机电设备内部,进行防潮处理,可以放入硅胶等物质进行吸潮,并经常检查更换,以确保内部关键结构的正常运行;又如在施工作业中,如果迎头出现岩石,则应重点检查设备的连接部位与机械传动系统是否有磨损,能够正常运行。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

2.1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相关技术的改造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机电设备投入到煤矿企业生产加工之中,以此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效益。也正因如此,由于高新设备的使用,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日常维护工作中,就应该对相关机电设备的维护技术进行改造,进而满足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基本维护需求,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2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的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首先就应该为机电设备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在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上,必须要遵循标准化设计原则,力求达到监控体系的全面、系统、规范,不在任何细节上留有安全隐患;第二,在购买设备配件时,必须严格控制设备质量,绝对不能因为价格而忽视质量,必要时应与销售者协商,并对设备进行分解坚持和调试;第三,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应坚持阶段验收原则,质量不合格者绝对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2.3将预防工作放在机电设备维护工作的首位

在机电设备维护工作中,应该始终将预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说凡事都应该做到防患于未然,将机电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对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设备维修资金投入的及时到位;第二,针对大型机电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探伤,以便发现内部缺陷,提前消除隐患;第三,使用中,要爱护设备,不超强度使用设备,并做好保养工作;第四,对机电事故采取“四不防过”的原则,(1)事故的原因没有查清不防过。(2)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处分不防过。(3)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防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防过;第五,对设备各系统进行全面分析,找出每台设备薄弱点,以及经常损坏之处,摸清其事故的规律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2.4提高机电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

机电从业人员作为机电设备维护工作的主体,其个人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情况。尤其是目前,伴随着工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先进的机电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煤矿生产中。而针对这些先进的机电设备,更需要具有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的机电从业人员进行维护,才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最大功效与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应进一步提高机电从业人员的自身的素质,加大对煤矿机电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突破传统旧的框架,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在取舍中完成知识的创新与升华。同时,还应进一步转变机电从业人员自身的传统观念,树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进而掌握更为科学的管理、维护方法,最终实现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效益的真正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通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的粗浅的探究,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要想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的经济发展,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维护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不仅仅因为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生产运行的基础,更是因为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事故隐患,从而保证煤矿企业与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以设备的安全可靠为管理中心,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力度,从而实现最终提高我国煤矿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志勇.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维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5).

篇11

中图分类号:TM7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0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0.012

电子装配生产线是实现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的基础,而电子装配的机电设备技术决定着电子装配的经济效率和工作质量。尤其是现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应的机电自动控制设备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机电设备采用了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控制手段,不仅能够提高设备控制精度,而且能够为企业大大节省人力资源,获得更加高效的经济效益,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是在无工作人员参与的条件下,通过控制装置使机电设备或者生产过程中自动依照事先设定的方式运行,通过整套系统把控制器、控制对象等部件组合起来,完成所需任务。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前进,自动化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能够有效地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输出,较大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设备缺乏有效的日常管理

目前许多企业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并没有认真进行机电设备的日常检查及维护保养,不能仔细严格按照相关维护保养规则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检查与保养。当机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后才进行一些补救措施,使机械设备能够运行即可,不久又将出现新问题,这样往往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完成对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措施。日常管理不到位,会造成企业固定资产无形流失,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并影响企业声誉,给企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

2.2 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

由于机电设备自动化运行系统的复杂性,其专业性强,造成管理难度较大,管理者难以把握。而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直接影响机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若管理者不能认真贯彻实施相关的机电设备自动化运行管理机制,不清楚理解设备的工作性能,那么将无法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及运行质量。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不能及时发现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或隐藏的问题,若让机电设备继续“带病作业”,则会扩大机电设备的故障,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培训相关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知识与相关业务水平,保证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提高企业机电设备综合效能(OEE)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

管理工作应当依据机电设备检测标准来进行,这也是管理者提高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在企业中存在个别管理人员,对机电设备的检测标准理解模糊、模棱两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严格按照相关机电设备标准来进行指导实际检查工作,这便造成机电设备的检查工作失去了其实质性意义,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2.4 设备的陈旧、落后

许多企业由于企业建设时期早,机电设备使用年限较长,与当前的机电设备相比存在功能性差、安全隐患多、稳定性差等缺点,不能满足现有的工作需求,然而企业出于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因素的考虑,不重视机电设备改造方面,并没有对陈旧的机电设备设施更新换代。除此之外,相应的机电设备检修技术也是较为落后的,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机电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问题,为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3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相关解决办法

3.1 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众所周知,安全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意识还能够对生产起促进和保证作用,所以,安全与生产应当高度统一。首先,依据相关安全生产规则,在安全管理小组和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下,企业应进行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的制定规划,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生产的安全指标进行生产操作,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应对不同的工种有相应的举措;其次,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及维护有室内、室外现场,这些施工场地和作业相互影响、牵制着,必须严抓安全施工措施,确保机电设备及员工人身的安全。

3.2 建立健全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组织体系

在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机制上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下发到每一个实际操作人员,人人均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努力实现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即全员生产维护(TPM)。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班组长应对机电设备进行必要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操作人员应对机电设备运行负责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并及时报修。严格按照相关管理规程指导实际管理工作,环环相扣,互相促进,这样能够杜绝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提高生产效益,增加企业利润。

3.3 机电设备管理应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中明确指出了机电设备的完好率,因此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同时还应做好相关的检查记录,为日后的检查提供检查依据。如果设备在运行中突然不转了,将影响整个工作计划,延长工作时间,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设备的正常运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率,为企业增加较高的经济利益。

4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相关解决办法

4.1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计划

企业应将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时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点检和维护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现有的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生产安全隐患以及机电设备自身所有的问题。全面科学地掌握机电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并定期制定出正确的、科学合理的机电设备运行技术改造计划。

经过多方面严谨的评估,确立了机电设备技术改造计划后,企业应积极组织制定较为科学并行之有效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并严格依照所制定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方案进行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如编制技术改造项目进度计划和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预算等,绘制较为详细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图纸。

为了保证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策略做出科学、合理性的改造计划,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和具体措施进行可行性的分析,充分了解掌握机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现存有问题的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方案不断进行调整与修改,保证技术改造方案的科学、合理适用性,能够产生显著的实施效益,为企业创收增添力量。

4.2 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

在确立了技术改造方案后,下一步需要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在技术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个参与人员的技能,包括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以及操作机电设备的人员。他们应当坚持实用性、规范性等原则,投入到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方案中去,充分发挥各自的智慧才华、专业知识、技能,为机电设备技术改造增添力量。企业应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效率与质量。对于机电设备技术的改造工作,企业应合理安排相关的各项工作,令所有相关技术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改造方案的内容要求认真落实工作,用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处理应对机电设备改造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积极响应技术改造方案,并依照此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4.3 提高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技能

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其不是一朝一夕便终止的,因此需要企业相关员工具备一定的技能,并不断进取、不断学习。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员工并不能够全面拥有这项技能,面对这种状况,企业应当对相关员工进行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技能培训。在培训时,应要求员工加强对于业务知识的学习,并能够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不但能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对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形成理性与感性的高度一致,最终实现员工不断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和技术改造的培训目的。

4.4 做好相关资料整理工作

目前,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图纸已经成为了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的语言。有一点应引起重视,那就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现状与施工图纸有时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事实。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竣工图纸的管理,该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为以后的机电设备改造提供准确的技术信息,还对其加强自身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有着巨大作用及非常重大的意义。当前,许多企业开展关于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工作已经有许多年了,经过长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方面取得了较为优越的成果。希望企业能够一如既往抓住核心技术改造力量,并做好技术创新的积累和传承工作,使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应注重管理方案的实际效果,制定出科学的检修、运行规程,不断完善机电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促进可持续发展;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是一项重要且非常必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而且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行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企业要加强对机电设备技术改造的重视,不断学习吸收国内外相关先进技术并总结经验,提高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效率,为企业增长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综合业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胡向阳.论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维护[J].职教研究,2013,(4).

[2] 潘海防.论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1).

[3] 唐燕林.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技术改造[J].现代商贸工业,2014,(7).

篇12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9-31-2

引言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煤矿工业生产中,是现代化煤矿工业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对煤矿工业的机械化生产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井上和井下运输和提升系统的要求更高。当前,国外先进国家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以带式运输机为主,采用直流电源交流变频装置驱动,机械构架核心多为电力电子,大大提升了煤矿工业的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而我国则相对较为落后,这也为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技术对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煤矿机电一体化发展及产品概述

机电一体化集合了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交叉综合技术,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需要依赖各自技术的支持,但其发展又促进了各种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我国,随着1970年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大同矿务局的试验开始,我国机电技术开始萌芽。到上世纪80年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在我国得到了发展,随着煤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采煤机从液压牵引向电牵引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采运支机械微机监控、故障诊断的研究和支架电液微机技术应用的研究,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得到了应用,开辟了我国煤矿工业发展的新时代。当前,虽然煤矿机电一体化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但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加之我国煤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在开发水平、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都让差距逐渐扩大。煤矿机电产品因其具有记忆、运算、控制等多种功能而让产品的性能得到提高,多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让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在煤矿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电牵引采煤机、全数字直流提升机逐渐取代了进口机械。从生产设备上看,我国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监控的挖进机、胶带运输机、矿井供电设备等机电产品;在安全生产领域,胶带机集中控制系统,皮带集中控制系统、井下胶带机地面远程集中控制系统等系统也逐渐在各大煤矿中得到应用,对井下关键设备和工作点的监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让煤矿生产的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为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高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的对策

在我国,虽然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但因起步晚、技术等依旧跟不上实际的生产需要,因此,在煤矿工业生产中就需要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让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真正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

2.1更新观念

传统煤矿工业生产中,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都延续了购买、应用的模式,领导对设备的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技术人员也未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情况及时反馈,导致了机电产品在生产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完全发挥。因此,在应用机电产品的过程中,首先是主管领导要重新观念,加强对产品性能和作用的了解,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管理,从而提高其在生产中的作用。

2.2统一管理

在矿井机电管理机构体系中,应让机电部门拥有独立的职权,且直接由领导分管,实行统一管理。如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制度,编制工作计划,将一般机电管理部门的设备配件分配权、追查机电事故权下放到具体的部门中,让机电设备的管理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2.3标准化管理

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于煤矿工业,因其具有系统性,故需要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主要包括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的人员素质管理和标准化的工作规程管理。机电标准化是煤矿矿井机电安全生产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地方煤矿,应逐步推进机电标准化进程,从标准化管理小组的领导开始,制定出标准化管理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标准和进展时间。落实质量升级头面、机道、机房的达标工作,以薄弱环节的管理为重点而进行。同时,应以机电标准化奖惩机制来开展机电标准化活动,让标准化样板机电区、机房等成为示范,带动标准化管理的发展。

2.4综合化管理

设备的管理将直接影响着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在机电设备管理中,首先就应抓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从设备的动态、建立保管设备档案、办理设备调拨转移制度以此来掌握机电设备的技术性能状态;通过编制审查设备购置、更新、整修等计划和过程来掌握设备的资金投入和运行情况。在工作中,各矿首先应建立起设备综合管理体系,制定和完善设备的管理制定,在人员分配和管理上,以流程化和标准化来进行管理,让设备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正常化。

2.5落实管理制度

机电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不能光靠口号或制度来进行,而需要将制度具体落实到实际的煤炭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中规则制度制定后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机电设备的操作、维修、综合平衡、质量检验、现场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来进行整改。在煤矿矿井机电管理中,设备、检查、维修、质检等工作是常规工作,也是基础工作,要保证这些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以机电事故管理制度、设备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制度、综合平衡、版主经济核算制度来进行监督、维护,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

3对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思考

3.1观念和国外接轨

在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或是产品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在20世纪得到了发展,且机电产品也逐步在煤矿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和国外先进机电一体化水平相比,差距依旧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利用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过程中,首先在观念上与国外先进国家保持一致,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随时关注世界先进国家机电一体化发展的特点和技术发展动态,让我们的脚步跟进先进国家;其次,我们也应跟进我国的现状,加大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机体一体化产品更适于我国的生产需要。

3.2推动机电标准化进程

机电一体化以计算机管理为核心,这就需要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来跟进。计算机管理的优点就在于占用空间小、存储能力强、信心处理快,这都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应用于煤矿工业生产打下了基础。在煤矿工业生产中,应尽量以功能强大的嵌入式计算机为主,让其工作性能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作;对新开发的机电设备,应在通信功能和开放性和可靠性方面进行加强,让机电设备的通用化得到实现;同时,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也应逐渐向智能化控制发展,这不仅能从资源上得到合理配置,对提高生产效率也大有裨益;最后,当我国暂没有相应的高新产品应用于生产时,应购进国外的高新技术产品,一方面应用于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此类高新机电产品的研发,提高机电产品的研发能力,推动我国煤矿工业生产向现代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是煤矿综合自动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煤矿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煤矿工业生产中的采、挖、运的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关民举.浅析煤矿机电管理技术的应用及管理[J].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上期.

篇1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煤矿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煤矿的生产条件跟生产环节都比较的复杂,所以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率也大大提高,同时也给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引发了新的思考。传统意义上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了,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两部分,一个是科学合理的使用设备,还有一个就是能够正确及时的维护维修设备。随着煤矿机电设备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加突出了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现状

随着基础性建设的不断发展,煤矿机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管理制度与运营模式的形成使其设备检验与故障维修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局面。依据整体操作的具体情况,我国主要采取传统工作模式进行对煤矿机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以定期检查的操作步骤为主于规定时间段内对相应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此时则会造成1/3煤矿机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的局面,严重影响煤矿工作的速度与效益。当前,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处于滞后阶段,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在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及不足。因此,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研究一直存于浅表,不仅缺乏理论的正确指导,还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如此看来,研究针对性、建设性措施处理上述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2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对策

2.1 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技术的完善

根据当前煤矿生产的实际条件,相关企业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煤矿机械化的生产效率进行考量,掌握其在整体工程进展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实施。首先,对维修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养进行提升,了解并掌握机械设备正确的使用步骤及方法,促使煤矿机电设备日常性维护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在掌握现代科学维修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逐渐促使相关规模和体系的发展,在实用性新兴管理维修模式的应用中有效开展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

2.2 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标准的建立

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标准进行建立,并促使其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对维修性、可靠性的煤矿机电设备工作进行开展,包括维修技术、经济管理、技术管理及设备管理等工作标准,在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的前提下促使各项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另外,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性与可靠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将设备的薄弱环节查找出来并进一步促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性与可靠性的提高与完善,实现设备开机率、可用度的有效提高,从而促使无维修设计的推广与应用。

2.3 高科技技术设备的运用

对富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与技术进行应用,促使优质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机电设备维护可以体现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设备故障的维护与修理;二是对设备的维护与检查。通过两方面内容的全面开展,在不影响生产工作的条件下可促使其设备的有效使用。与此同时,考虑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实情,有计划、针对性的对相关维护与管理决策进行制定,综合处理煤矿机电设备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缺陷。

3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加强

3.1 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

机电设备涉及的方面较多,且工作量很大,只有促使对机电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包括《机电设备档案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大中修管理办法》、《机电设备管理制度》等,才能使设备维修技术管理人员在维护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通过严格管理制度的开展与实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3.2 机电维修管理机构的完善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管理体系,通过组织机构对维修系统与设备管理的协调,才能促使相关工作的正常运作。因此,各基层单位需要对专职的设备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对设备全过程的管理、维修工作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制定,同时对设备维修管理档案资料等各项工作进行实施,全面促使机电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设备管理制度及工作的严格要求下,全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都要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转。

3.3 机电设备监管力度的加强

为达到生产及维护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目标,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就必须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全面考核,并将其分解到各个生产单位当中,实施考核评选对各单位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或表彰,进而有效促使设备维修管理单位及人员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促使各项制度的落实,需要对专职设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设置,管理人员现场工作中实行分片包干制度,由上级领导对有关工作的落实进行负责和监督,对查出的问题及缺陷进行处理和解决。如果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则需要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罚,使其吸取教训并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事故的发生,并在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基础上,确保有关设备的正常运作及使用。

4 结语

煤矿机电设备具有一个庞大的操作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它的生产效能,还要注重对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机电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专业技能要求也很高,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想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做到安全第一,专业技能够强,基础知识扎实这些方面。只有通过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才能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安全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万长慈.煤矿机电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袁维义.电机及电气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