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

篇1

一、改革理念

目前,通信的“三网融合”正在实现,固定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无线(移动)通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是当前的技术热点。前些年,高校的通信网实验室建设基本上是基于有线传输平台的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不能实现无线通信接入和个人移动通信接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2009年获得了浙江省财政资助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的立项。该实验室以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架构,以3G标准建设技术平台,使信息通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目前通信领域所应用的技术保持同步,保持对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支持。在此之前,我校和浙江华为通信技术公司已开展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合作,一个小型的3G标准无线基站和接入网系统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实现。以上述3G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平台,以移动通信专业方向为切入点,通过和国内知名通信企业华为公司的深入合作,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其目标是:提高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以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为通信行业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开发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通信专业建设水平,使之逐步向工程教育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产学研是指:“产”,接收人才输出的用人单位;“学”,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情况,指将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已有的科研力量、环境和校外资源联系起来,共同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计划和实践环节。无数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思路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思路如下:1.改造课程体系对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无线通信模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原有的课程(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通信标准与规范等),删除陈旧的内容,减少理论部分,合并重复的内容,以“轻理论,重应用,强实时,合需求”为原则、以3G移动通信系统(以一种制式为主)为主线重新构建该模块的教学体系,以系统级、网络级的综合知识与技术为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在3G移动通信接入网设备平台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和系统级的实验,使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性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训练。传统的模拟实验设备,比如实验箱、模拟操作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实际工业系统上的技术训练应成为专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在系统级和网络级的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融合和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并具备针对此类系统的基本工作能力。3.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研究生到知名通信企业参加接入网、设备平台、网络规划优化等方面的新技术培训,选择部分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参加岗位认证。在通信技术更新迅速的现实状况下,虽然靠教师自学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于从时效、质量和整体水平上得到保证,因此培训是必要的手段。只有具有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才能开展以工程技术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师在企业的培训还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企业大学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平台上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岗位认证的相关内容,与企业资深工程人员一起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人员直接来校讲授课程;针对就业岗位需求,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实习实训项目;联合进行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技术研发,建立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办学关系。四、结束语针对当前移动通信教学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的理念和思路,并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通过此次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作者:金小萍 金宁

篇2

“移动基站维护与管理”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之一。为了使课程建设更符合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本专业授课教师先后调研了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多个运营商现网3G移动基站,确立了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对标移动通信岗位技能,融合通信企业技术培训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深入的内涵建设,逐步实现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构建培养目标,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达到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技能目标;通过将课程单元转化为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够明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通过采用学做相间,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掌握本课程所要传授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1.以培养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专业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市场调研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我们了解到:在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包括:基站设计施工岗位及基站维护管理岗位。为了了解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需求,本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共同确定课程目标和任务,力争使教学内容真正面向岗位。由工作岗位定义了职业岗位要求,而职业岗位要求规范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校企合作,最终有的放矢地制定了“移动基站维护与管理”课程标准,从而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

2.与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内容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吻合,在“移动基站维护与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通过对相应岗位技术核心能力要素的提炼,将企业的职业标准融入到该课程中,整合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模块。

具体方法是先分析职业岗位(群)能力,再确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流程,经过系统化思考梳理,确定本专业每个作业流程所需掌握的核心能力要素,从而构建对应每个核心能力对应模块的知识、技能、目标,如图1所示。

根据职业标准选择课程内容,再将课程单元内容落实为几个具体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明晰教学目的和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从而进行以培养基站设计施工及基站维护管理岗位职业能力为落脚点,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整体设计,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面向岗位。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此搭建相关知识体系模块,选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本课程设计中的每一个项目都对应着明确的能力目标,培养适应企业需求,满足岗位任职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图1核心能力对应模块的知识、技能、目标

3.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方法

本课程教学过程充分面向岗位,采用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实训基地进行情境教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示范模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模拟企业生产过程。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反馈适当增加理论知识讲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基站网管工具的使用”任务单元设计为例,该教学环节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基站设备后台数据指示,进行设备日常管理以及排障或派遣故障处理人员上站作业;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先自主学习,在网管系统中,根据实训指导书,训练使用各种常用管理工具,后由教师提出具体任务验收学习效果的方式。并采用了小组竞争,助教式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学做相间,教学互动,使学生充分掌握移动基站网管的技能,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态度,并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4.双师双向交流机制在课程中的落实

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优势,在通信企业聘请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本课程的兼职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①学院为该课程配备的专职授课教师具备通信企业认证的移动通信技术高级工程师和企业培训师资质。

②在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整体设计、及单元设计中,均有企业技术人员按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移动通信专业人才需求,共同参与完成。此外,要该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使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即将电信工程企业的施工人员请进实训课堂,为学生示范按企业标准的施工操作;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运营企业在网设备机房,并请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企业对移动通信基站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及要求。

篇3

二、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调研通信相关企业,结合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代维企业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回访毕业生并对其就业岗位进行归纳和分析,本专业就业岗位的主要定位在: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与设计三大职业岗位,另外还服务于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及调测、电信业务营销等职业岗位。通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测试调试与工程施工能力,面向移动通信领域,能够胜任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和调测、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设计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ICT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ICT人才培养模式,其内涵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以通信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

将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将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嵌入专业课程,将企业工程案例嵌入课程内容,将企业文化嵌入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以通信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重点,培养贴近企业实际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2.以技能大赛引领

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了专业建设,将大赛新技术引入课程体系中,将大赛项目引入课程内容中,将大赛评价标准引入考核模式中。把赛场的高技能渗透到平时的教育之中,把比赛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最终让所有学生具备较高水平、较高技能。

3.逐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入学初通过与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第二学期通过模块化教学、职场体验进行基本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三学期通过项目化教学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四、五学期通过现网情景化教学进行岗前技能培训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层层递进循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课程体系与实施方案

针对通信综合代维工作岗位技能需求,重构综合代维ICT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选取以满足工作岗位技能要求为原则,既体现通信工程技术培训要求的深度又兼顾高职教育特点,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1.基础能力的培养

通过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课程的授课由经过系统、规范培训的教师授课,使学生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深入了解通信专业的职业、环境的需求趋势,明确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促进职业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与提高。职业素质课程由合作企业的工程师来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学生能够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通过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结合通信企业生产实践,对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对通信常用工具的使用等基础能力的培养。

2.专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的前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通信专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的、概念性的知识以及从事通信综合代维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是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知识基础;掌握相关移动通信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熟悉通信常用线缆与接口的规格、标准与制作方法;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对相关移动通信设备进行软硬件配置,能够排查和处理相关移动通信设备的故障;熟悉移动通信网的基本组成与常用设备;熟悉相关移动通信设备运行的环境要求与工作条件;熟悉移动通信工程施工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3.岗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通过专业新技术课程注重岗位能力提升。以光传输网组建与维护为例,从教学与光传输岗位工作内容结合切入,从符合通信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出发,将光传输真实工程项目作为基本内容,课程内容完成从职业岗位需求到教学实施的转变,考虑项目先后逻辑关系,对知识和技能按项目任务重新进行整合,课程内容最后归纳序化为传输网规划、传输网组建、传输网配置、传输网维护四个项目。在项目工作过程中导入光传输技术知识,项目载体跟随光传输技术更新变化,以培养学生光传输网软件调试、工程督导、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等岗位能力为根本目的。

4.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一学期通过通信行业职业规划、职业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第二学期通过电子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三学期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的前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第四学期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第五学期通过专业新技术课程注重岗位能力提升。第六学期通过顶岗实习锻炼学生职业能力。

五、教学模式改革

1.借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3]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参与2009年、2011年两届通信专业职业技能大赛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及时将竞赛项目内容融入到课程设体系中,先后开发了“3G移动通信接入网运行维护”、“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移动基站勘查与设计”、“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四门专业主干课程,增设了“TD-SCDMA业务配置”和“无线网络规划优化”两门实训课程,增加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EPON技术与应用”两门专业拓展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借鉴了大赛的比赛流程,均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法。

2.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质量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改课程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普适性,为了确保教改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对教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设计了教改课程实施的过程资料,使教改课程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教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篇4

4G(LTE)是继2G、3G系统之后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高容量、高速率、高质量等特点,采用了智能天线、MIMO、高价调制等技术,能高效利用频谱资源,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高速移动通信系统。就当前的形势来看,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具有小型化、综合化以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4G的发展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经济发展理念,在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反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要实现信息传播依赖于无线技术与有线传输的结合,无数的通信设备是构成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对这些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关键。同时,良好的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工作也能促进通信运营企业节约成本,提升效能。

1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内容简述

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维护管理,二是技术方面的维护和管理。

1.1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维护管理

基础维护管理是移动运营商通信维护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对基站环境、配套设备、主设备等的维护和管理(铁塔公司成立后,铁塔类设备及大部机房等由铁塔公司负责维护,本文探讨不做区分),保证机房环境、机柜设备的清洁,并对铁塔、天线等网络通信设备按作业计划进行定期巡查、维护。基础维护管理工作看似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繁琐的工作,但它与网络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影响关系。一般情况下,城区的移动通信网络基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基本上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维护管理和监督考核模式,而且都制定了统一的基站维护作业计划。而对于一些比较偏远的城镇和农村地区来讲,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得比较不如人意,一些地方基站内的空调处于关闭状态或者空调设备已坏,甚至有的基站根本没有空调,很容易导致机柜温度过高,影响网络稳定运行,甚至引发网络故障。另外,基站机房内环境杂乱,到处是废弃的施工废料、线缆、饮料瓶等垃圾,机柜和其他重要设施上长时间缺乏清洁、维护,过滤网出现堵塞现象,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影响基站的正常运行,导致设备温度升高、燃火等现象,进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引起用户投诉。基础维护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基础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再谈技术维护和管理也意义不大。

1.2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维护和管理

从小的方面来讲,技术维护和管理就是对基站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发现模块故障应及时更换模块,根据话务变化及时调整天线方向角等。从大的方面来讲,技术维护就是以均衡本地网话务、改善网络指标、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为立足点,不断对移动通信网络系统进行完善、优化。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维护和管理需要以网管系统所提供的各类KPI指标和本地终端的监控信息为依据。例如,拥塞是移动通信网络出现的常见问题,不仅会影响拥塞率指标,同时也会降低网络接通率,所以及时扩容、解决拥塞现象非常重要。解决拥塞现象的常用方法有调整载频配置、话务分担、调整相关参数等。另外,移动通信网络可能发生的故障还有掉话、信号干扰等,这些都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的重点内容。

2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现状

2.1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通信是服务行业,通信企业对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服务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有着直接关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参差不齐,或专业技术达不到一定标准,或服务意识差,导致企业服务质量低下,客户对服务产生的各种负面因素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所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2对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

通信设备是实现通讯信息传输的中介平台,是实现移动通信的必备设施,对通信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通信企业的移动通信设备维护和管理存在多方面不足问题,在进行设备维护和管理时对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及时发现通信网络设备中存在的隐患,只是依赖于设备的自动告警系统,缺乏主动预防性措施,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增加了对设备的维护成本和精力的投入。

2.3设备的兼容问题

移动通信质量与设备的兼容性有着重要关系,新旧网络设备不能平滑过渡(升级)所产生的兼容问题也会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使用,增加运营成本。由于每个运营商都存在不同网络制式同时在网运行的情况,不同的网络系统设备由于兼容问题导致网络质量的下降和运营成本的增加。

2.4移动通信中网络干扰的问题

在国内,三家运营商各自拥有相同或不同的网络制式的移动通信网,会产生各类干扰问题,如小区内的干扰、小区间的干扰、同邻频干扰、倍频干扰、异系统干扰、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干扰、与广播电台等其他设备的干扰、系统设备故障导致的干扰、网运网规参数设置的干扰等。

3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维护及管理

3.1合理规划和创建网络

网络的合理规划和创建是做好维护工作的前提条件,网络的规划要尽可能考虑到网络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进而建立合理、科学、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应将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需要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定期整治分析,及时发现网络系统中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风险和故障问题,保障网络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可以针对通信网络的维护工作建立配件库,以储备需要经常更换的备品备件、线缆以及材料,尽可能缩短设备故障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3.2加强传输线路及配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目前,大部分供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传输线路及配套设备的维护和基础管理工作都是由外包的维护公司承担的,为了让传输线路及配套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相关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在维护初期将相关工作的责任分配和设备产权等问题落实、解决,同时还要重视对维护单位的管理和考核工作,从多方面对传输线路及配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进行管理。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传输线路及配套设备故障的巡检和预防性管理,使故障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3.3加强网络优化工作

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指通过对正处于运行状态的通信网络进行系统的分析、检测,发现可能对网络运行质量造成影响的潜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系统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网络运行处于最佳状态,提高用户通信服务质量。随着移动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制式的增多,建立优化制度,加强优化措施,制定日分析、周分析、月分析、专题分析等制度。分场景、分业务、分系统,结合网络KPI、MR数据、DT\CQT数据、投诉数据等多种手段,解决不同场景、不同业务、跨系统切换等与用户感知相关的接入性、保持性、质量类等问题,确实改善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

3.4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技术是实现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基本条件,通信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提高竞争优势,获取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移动通信技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要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同时也要逐步实现移动通信服务的动态化和个性化,从技术方面提高服务水平,保证网络服务质量。另外要及时更新和升级通信设备,保证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应急通信车是进行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和管理的必要补充,利用应急通信车可以提高对突况或者灾害等情况的应对,能同时解决网络通信的覆盖和容量问题。微分布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能有效地解决场地限制与用户需求的矛盾;云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也可以缓解用户需求不均、热点频繁转换、业务的不规律变动等问题;femto的应用能补充覆盖不足,为小型、突发性会议、聚会等场景提升网络覆盖质量,改善用户业务体验;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与其他运营商合作共用接入层、网络层、传输层、无线层等资源,也能够达到改善用户感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3.5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技术和知识是21世纪的重要竞争资源,而技术和知识价值的转化和实现需要依赖于人才,所以运营商要加强技术应用以及提高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素质,进而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水平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质量。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引入技术型管理人才;二是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4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是通信网络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通信企业要想拥有更多的客户资源、赢得更好的信誉就必须要做好网络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网络运行质量,对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从技术、设备以及人员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通信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提升通信服务质量,对通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柴猛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曲靖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赵佳溪,李颖.浅谈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2]董芳海,李秋琼.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及管理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5(17)

[3]蒙庆卫.浅析移动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J].信息通信,2015(11)

[4]王和平,常永平.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

[5]游英英.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管理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3(9)

[6]田建武,熊可成,吕江歌.3G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探讨[J].河南科技,2013,14:19

篇5

关键词:通信类企业;研发人员;培训效果评估;评估指标设计;层次模型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5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7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通信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通信企业内研发人员的孜孜追求与不断创新正是通信企业的发展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研发员工的生产力与创新力,获取并保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企业与员工、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塑造优秀企业文化。但是,目前很多通信企业对于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培训效果评估,它作为企业培训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对于培训项目的选择、调整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 培训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培训评估是指对培训项目或培训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广义的培训评估体系一般由三个模块组成,即培训前期评估、培训实施过程评估及效果评估、培训评估结果反馈。

培训效果评估作为培训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培训评估体系中各评估环节的总结与归纳,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培训效果的评估,企业充分了解到培训投资的效果、培训对组织的贡献、员工的学习成果等重要信息。同时,培训效果评估还对于改进员工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活动顺利实施、改善培训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以科技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通信企业而言,开展科学、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2 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模型与指标设计原则

2.1 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模型

参照柯克帕特里克的四个层次评估模型,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从反应层评估指标、学习层评估指标、行为层评估指标和结果层评估指标四个方面入手,每个层次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各有优缺点。

2.2 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设计原则

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最关键的问题是确定评估指标,即通过对什么进行评价来确定培训的效果。效果评估的指标是反映培训效果的指示器,指标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培训效果是否理想。

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制定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标准时,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原则:相关度、信度、区分度与可行性。

3 某通信类企业研发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指标设计

某通信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准备开展《提升GSM客户感知》培训项目。项目计划聘请企业外部的行业专家对公司的研发人员进行为期3天的技术培训。下面本文将结合本次培训项目,对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具体设计与分析,并对体系内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设计。

3.1 反应层评估的指标设计

本次培训项目的反应评估主要以培训教师以及培训环境、机构、培训人员为对象进行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的同时收集培训学员的第一主观印象。

由于反应评估的主观性较强,设计指标时应当采用更加全面、系统的指标,尽量避免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设计指标时应注意遵循相关性、可行性原则,剔除与学习成果和目标不相关的指标,评估标准应切实可行。

3.2 学习评估的指标设计

以通信研发人员为对象的培训,GSM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都是基础技能,所以在学习评估指标中应当重点考察这两者的培训效果。

工作态度决定了研发人员对通信技术的钻研与创新的能力,通过培训来改善通信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塑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必要手段。工作态度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与行为观察的方法。

3.3 行为与结果评估的指标设计

在设计行为与结果评估的指标时,应注意结合设计原则中的信度与区分度。

信度是指成果的长期稳定性,只有信度较高的成果才能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产生长期和稳定的积极作用,所以行为与结果的评估应当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对于本次培训项目来说,提升GSM客户满意度是关键绩效目标,其评估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因而选择在培训结束三个月后开展行为与结果评估。区分度是员工绩效成果的差异化。在关键绩效指标设计中,如果其标准设定得过低,容易出现宽松误差,即多数人被评为优秀;如果标准设定得过高,则容易出现苛严误差,即多数人被评为不合格。本次培训通过对5个优秀科研人员的样本进行分析,将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升目标定为2%,即培训后提升2%的GSM客户满意度即视为优秀。

3.4 培训效果评估指标权重与评估结果

构建完整的培训效果指标体系需要对不同重要程度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本次培训活动邀请7名公司技术与管理专家,利用德尔菲技术对整体培训效果指标体系与各个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培训结束三个月后,某通信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对研发部门的绩效信息进行收集,通过360度测评等多种评估手段对全体参加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通信企业研发人员的培训案例,结合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模型与指标设计标准,建立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确立了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权重,明确了培训效果评估各层次内的重点指标及关键绩效指标。

通信类企业可根据该指标体系以及文中提到的指标收集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对各指标计分,依据权重得出总分,由此对不同受训者或不同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对企业不同时期的培训效果进行纵向比较。同时,评估结果对通信企业后续的培训项目开发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 [美]唐纳德 L.柯克帕特里克,詹姆斯 D.柯克帕特里克.奚卫华,林祝君,等译.如何做好培训评估:柯氏四级评估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任维仓.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石油教育,2009,(2).

篇6

在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相继刮起了一系列的“微”风:微博、微信、微小说、微音乐、微电影等,在这些“微”元素的促使下,“微课”也应运而生。微课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我县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于2014年对全县30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微课制作培训。我作为主讲教师,把自己对微课的认识以及微课制作方法与爱好者交流之,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微课

2011年下半年,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从此,国内开始了微课的实践尝试。然而什么是微课,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经过上网查资料并和我县教研员一同讨论总结得出:微,就是小、短,5~8分钟为宜;课,是以学科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易混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过程演示、方法技巧等为讲解内容;简而言之,微课就是5~8分钟的教学视频。微课有两个特点:(1)教学时间短: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分钟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2)教学内容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二、微课的作用

由于微课视频内容少时间短,所以单个微课资源容量较小,一般在几兆到十几兆,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mp4、rm、wmv、flv等流媒体格式,如果教师把做好的微课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到朋友圈,或和校迅通整合在一起,那么完全实现了家校沟通,学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MP4等终端设备上,完全实现了移动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课前预习再也不是难事,课后复习或差漏补缺也变得轻松多了,根本不用上补习班或请家教了,什么不会的知识点、“拦路虎”,只要看网上的或老师用手机发来的相关微课教学视频即可,就如查字典一样方便;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学生提前预习做了功课,那么课堂上也变得轻松了,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了,而是真正能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研究与所教内容更深层的知识,这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也就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微课的出现也将改变的人们的学习方式,使成人利用零散的时间,时刻处处充电学习成为现实。特别是教师队伍,通过不断观摩优秀微课课例,不断反思和研究,从而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巨大改变,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正如萨尔曼・可汗所言:学习者在用微课学习时可以随意地让“我”暂停、重复、快进甚至把“我”PASS掉;可以让每一个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三、微课的制作

笔者通过研究省电教馆评选出的优秀微课,有启发也有思考,觉得好的微课应该是:教学设计是放在首位的,也就是说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目标的设定、学生情况的了解、策略的选择、方法方式的把控比技术的使用更重要,技术使用得再好,把握不住教学的本质的话,那也只是摆设,只是个花架子,对学生学习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花里胡哨的形式把学生影响了,耽误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也学不上本质的东西。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加上恰当的技术做成好的微课作品,能让学习者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不难看出恰当的技术对好的教学设计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至于选择哪种技术合适,我个人觉得不用太多,要操作方便、省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在培训老师们微课制作时,只讲了简单实用的两种技术。

1.手机录制加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这是微课制作技术当中最简单最方便也是让老师们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方法。只要准备好所要录制课的内容、白纸、笔(彩色笔)、手机支架(或让人拿着录也行)和一部摄像像素高的智能手机即可,再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一张课桌和一把坐椅。先把手机支架固定到课桌边,再把手机固定到支架上,调整好摄像高度,把纸固定到手机可录制的范围内,那么老师便可以坐下来边写边讲边录了。特别要注意的是:手机要调为飞行模式(防止有电话打入);老师的头不能太低,以防遮挡镜头;老师手上不能佩戴过多华丽的首饰,以免对学习者观看时造成干扰。最后录制完后,可以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后期处理,把不必要的剪掉,加上片头片尾在规定时间内,并保存成mp4、rm、wmv、flv等流媒体格式即可。

2.PPT软件加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制作微课

这种方法比手机录制虽较难,但由于教师都已有PPT做课件基础,所以只要让教师掌握如何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把PPT课件录成视频并剪辑好即可。首先让老师们把自己尽心准备做微课的教学设计做成优秀的PPT的课件,要注意PPT幻灯片不要太多。然后启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把耳麦与电脑主机连接,并在录屏软件环境下调好音量,同时设置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只要单击录屏软件界面左上角的“录制屏幕”按钮,然后单击红色“rec”按钮,倒计时3秒便可以开始录制了,这时教师就像平时用PPT课件上课一样,边出示幻灯片边讲课,如果中间偶尔出错、停顿也不用担心,立刻重讲一下或录到最后再把出错处重讲录一遍就行了,因为这在后期编辑中完全可以处理好。录完后单击“停止”按钮,再单击“保存并编辑”按钮,保存成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格式文件后,返回到录屏软件主界面,这时候就可以编辑了,把不要的除掉,把出错处剪掉,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加一些转场、标注等效果,切记把视频时间控制在5~8分钟内,最后就可以单击“生成并共享”按钮了,按照生成向导一步步生成mp4、rm、wmv、flv等自己想要的流媒体格式。

以上是我对信息技术培训中微课制作的初步探究,如有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们指正。衷心希望我国的微课教学发展的越来越好,并最终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前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5).

[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篇7

前言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5G),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论热点,5G之所以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是因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4G)已全面商用多年,但现有的4G通信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爆炸式增长的移动数据和未来更大的市场需求。5G通信技术相对于4G通信技术而言,具有数据传输率更高、网络延迟更低的优势。但5G通信网络需要质量更高的电源来为网络设备服务,而升压供电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5G网络设备的需求。

1我国5G技术发展现状及远景

1.1我国5G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5G技术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年2月IMT-2020(5G)推进组由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联合成立,之后在推进组的积极推进之下,随后出台了5G中频频率规划方案。随后国内外企业共同参与了5G技术研发试验和产品研发试验,并相继完成了包括系统组网、技术方案以及关键技术等重要成果。现阶段5G终端产品开始逐渐上市,这表明5G通信技术已具备基本商业条件。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联合业界诸多5G科技龙头企业,开始在多个城市试点5G技术商业化,譬如国内第一个5G自动驾驶示范区于2018年9月在北京建设落成并对外开放;武汉于2019年永5个月的时间实现武汉市三环内大部分区域5G网络覆盖,5G建设规模居全国第三位、中部第一位,从提前试点实现率先商用。建成武汉市首个5G试验区,该试验区具有全面覆盖和连续覆盖的特色,为军运会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像虚拟现实、5G远程驾驶、5G无人机等多项5G产品集中亮相。如此多5G项目、产品纷纷亮相,证明了我国5G商业化快速发展的势头。

1.2我国5G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纵观现在的5G技术发展速度和成果我们不难发现,5G通信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将远超3G和4G,除了在通信领域上大放异彩外,也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5G正处于商用部署初期,最先得到部署的就是生活娱乐部分,如智能眼镜、职能球鞋等可穿戴设备、沉浸式内容、可随时观看的超高清视频、支持多人互联的在线游戏、AR/VR技术等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G技术将会普及每一个行业,譬如智能城市、远程会诊、智能汽车、无人机等等。相信随着5G商用网络的部署,将有更多超乎想象的潜在可能性有待挖掘。而技术的革新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会有更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2升压供电技术的利用背景

AAU(有限天线单元)是5G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AAU的发展和应用得益于网络技术和射频技术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原本作为传输信号的铜馈线被成本更低、损耗更小、频带更宽的光纤取代,而基站的天馈系统也升级到信道容量更大、能耗效率更低的MIMO天馈系统,这两者结合就是AAU有限天线单元系统。系统的更新也使得AAU的供电需求进一步提高。首先,单个的AAU大约有34A的工作电流,1800W的工作功率和需要-48~-53.5V的电压。而它的损耗率、线路损耗和线路降压情况在线缆截面积不同时是不一样的,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从由表1中得出,截面积为6mm2的铜线在53.5V电压供电传输的过程中,无论是线路降压还是线路损耗率都严重到了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步。由表1可知AAU作为一项新技术有更高的供电需求,而传统的通信电源供电电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新技术的需求。蓄电池后备使用时间快速大幅缩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压降增大后导致供电设备的电压快速下降。随后,电压快速下降导致蓄电池损耗随着电压快速下降而迅速增加。这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线路损耗严重和压降严重的情况。此外,为解决工程中的费用和成本过高问题,可以采用高电压供电的方式,由于高电压供电输送的电力大且损耗小,可以用较少的线缆完成铺设并保证电力输送任务的完成,这就解决了因铜线体积大导致占据大量空间的问题。另外高压电供电技术可以通过长距离送电实验分层分区布局,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内部结构,也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综合看待上述内容,可以得出,AAU(有限天线单元)在基站中的重要性和保障其电力可靠供应的必要性,根据上文我们看到现行的传统通信电源供电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不能再适应当下的新情况、新事物和新技术,这要求我们亟需提出新的供电方案。

3升压供电的对策

升压供电的解决方案并不困难,首先为直流母线连接升压电路,然后浮冲运行至53.5V左右,最后将电压提高。考虑到设备和人身安全,这个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一味提高电压输出值,对设备后续性能和运作乃至设备人员安全都是有影响的。虽然目前也有一部分主设备厂家尝试设将电压升至72V,以提高电源传输的效率,并想通过大幅提高电压促使线路压降到更低,但是目前的主流电压设定值都是在60V以内。现阶段升压电路有诸多升压方式可以采用,其中采用较多的是不带隔离的升压斩波电路(Boost)和带隔离的完全高频转换开关DC/DC。两者在成本方面和电路结构范围等有所不同。

4简述升压供电的优缺点

由于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导致在未来部署5G网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和平衡它的优缺点,以此使设备获得更好的效能。

4.1优点

首先升压供电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电压和电流传输大小问题,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小,所用到的导线越细,也就越能节省经济支出,降低成本,而同样的导线下,电压越高传输的效率和电量也越高,由此可见升压供电可以有效提高了线路传输效率并降低线路损耗。其次,升压能最大限度稳定有限天线单元的供电电压,由于有限天线单元之间的输电线路比较长,如果发生有限天线单元短路的情况,对其他有限天线单元的影响是很小的,不会因为一个短路导致全部受损。在实际运用中,对于有限天线单元设置断路器或熔断器等保护器件也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不必每个都专门设置。最后,升压供电可以有效提升蓄电池的备电时间和使用寿命。在没有使用升压供电之前,蓄电池的备电时间受到线路降压的影响,设备的电压会随着放电时间增加而不断降低,线路降压进一步增加了压降,使得蓄电池很容易因为电压过低出现宕机的现象,使得蓄电池的备电时间大幅下降并影响后续使用寿命,升压供电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4.2缺点

篇8

1 在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当中建立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高新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后,还需要合理的安排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训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增加的实践培训内容必须是与通信前沿有着较大联系的,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通信专业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增强通信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实用性。

通常情况下,通信专业第一学年内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和内容,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科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利用一些通信仪器设备和通信技术进行教学,并有目的性地增设相关的通信课程,例如EDA技术、MATLAB语言仿真、虚拟仪器等课程,并在数字图像处理、移动通信、扩频通信、通信原理等相关课程中,引用LabVIEW与Matlab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学年学生才开始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例如光传输、光接入、软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主要由优秀的教师和通信企业工程师为学生授课,教学内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通信工程案例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通信专业对施工的实际操作流程。第四学年可适当安排专业讲座,向学生介绍通信科技发展的前沿情况,使学生更加清楚地把握就业市场走向,并顺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需要注意的是,通信专业学生参加实习的时间并不充裕,因此,学生在实习的同时可以善用实习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2 在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当中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在通信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有层次、有目的的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然后基于学生需求,为各个阶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以确保各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为了能更加切实有效地提升通信?R凳导?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根据实践教学的性质对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调整。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进行相关考核时,也需要以实践考核为主,然后设置适当的基础理论考核,综合的考核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通信专业需大量地增加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购买,从而为学生的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开放性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构建虚拟实验平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软件仿真实验、通信原理虚拟实验等。对于学习过程当中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的专业竞赛,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通信技能竞赛等,并根据相关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辅导。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竞赛成果也应被纳入考核成绩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在通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当中构建全新的通信网络平台

在高科技网络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紧密地结合通信工程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变动。因此,通信专业院校可以和当地的通信专业培训机构或是优秀的企业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全新通信网络平台,不断地加深通信专业的实践教学交流力度。就一般情况而言,高校往往拥有优秀的通信师资队伍、教学体系也较为完善、基础理论较为扎实,能够在理论教学环节取得较好的成效,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设备仪器、实践环境较差等原因,想要仅凭一己之力提升通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仍存在一定难度。

篇9

关键词: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柔性化

1引言

近年来,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近30%的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所谓应用型有三层含义。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三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哈尔滨华德学院建校伊始便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培养注重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形成的一批与传统本科院校相区别的本科院校,其数量占全国本科高校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最终落在人才培养上,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改进与突破的结晶[1]。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把通信工程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为掌握通信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2]。我校通信工程专业1997年成立并开始正式招生,2010年确立为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被黑龙江省政府评定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我校与深圳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与联合办学,共同组建东北三省最早的“3G通信网络综合实训室”,突显了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特色。近年来,该专业以“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为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3G及4G人才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目标,加强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把该专业建设成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良好声誉、特色鲜明的专业[3]。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我校通信工程专业采用个性自主的柔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近年来,“柔性化”出现在社会的多个领域内。例如“柔性化管理”、“柔性化生产”等。在教育领域则出现了“柔性化人才培养”,已有相关文章发表[4]。关于“柔性化”没有具体的定义,从物理角度解释,柔是相对刚性而言的一种物体特性,由此想象,柔性化的人才培养应该是采用灵活的、具有特性的方式来培养各类人才。综上所述,选择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特点,可以为应用型本科教育闯出一条新路。本文以通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哈尔滨华德学院的办学宗旨,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形式、质量评价体系六个方面进行改革研究,最终确定适合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3实现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以达到柔性化教学的需求。具体情况如下:

3.1根据社会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11年被评为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根据该学科优势以及校企合作的专业特色,2012年我院重新制定了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对就业岗位群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将目前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学术型、专业型、综合型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学时数、教学方法等等。其中学术型定位于善于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生,他们将学习各种通信技术的前沿理论、能熟练进行理论推导,并且利用Matlab等仿真软件进行理论仿真、能够发表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将来继续考研深造的同学。专业型定位于善于进行硬件电路调试的学生,他们将学习单片机、FPGA等课程,能够独立设计电路,编写相应程序,完成工程电路;专业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将来进行工程设计的同学。综合型定位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他们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均衡发展。综合型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学生将来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从事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工作。除了专业技能以外,通信工程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是以上三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都必须具备的。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大学一、二年级主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年级主修专业课。因此,我们从学生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爱好有选择性地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2建立柔性化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和学习者的要求

哈尔滨华德学院坚持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将行业发展趋势及企业的需求作为设置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依据,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立足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振兴哈大齐工业走廊,面向全国多种行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基于这个办学宗旨,2012年通信工程专业制定了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平台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层是公共基础课平台,由通识教育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组成,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根基。包含如原理、就业指导、计算机实用基础等相关课程。第二层是专业基础课平台,为学生讲授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该平台课程主要包括通信工程导论、模电、数电等课程。第三层是专业课程平台,分为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两个模块:专业课为基本模块,满足一般性的学习需求,包括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专业选修课为扩展模块,适用于专业培养目标的深入学习,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卫星通信、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传感技术及应用、信息论、蓝牙技术等。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精简实用,目标明确,弱化过深的理论知识,强化实际应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减少了必修课的数量及学时,增大了选修课的数量及学时,进而使学习者有更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例如将旧版的电磁场与电磁波、复变函数、随机信号处理等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全部删掉,而增加了通信工程督导、通信网路施工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旧版高频电子线路总学时为72学时,新版改为56学时,更侧重于通信系统的高频电子线路的讲解。其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将知识按模块进行划分,将知识内容分为主要模块和补充模块,主要模块是该门课程的必讲内容,适用于一般教学进度使用;补充模块将知识点深入及细化,适用于尖子班级学生使用。由于我专业将授课内容以及培养方案进行细化,分为较小的单元,因此学校可以按照合适的方式选择授课内容及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此适应社会单位的多种需求,这样的柔性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满足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3.3允许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课程的内容、方法、环境、考核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方面,尽可能多的融入学科前沿,支持多种学科交叉,选取贴近工程实际的素材,在专业课讲解的过程中,允许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增添10%左右的相关内容,此内容可不纳入考核范围,以提高学生兴趣为目的。在教学方面改变以往单纯的以老师为主体讲授课程、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模式,采取“全面交流”的教学方法。所谓全面教学分为课上与课下两方面。课上,老师通过设定相应的课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课上,各小组之间与老师交流、探讨知识要点,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下,采取网上交流方式,利用现代通信的便捷工具设立QQ群、微信群等,随时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环境方面,突破传统的课堂模式。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验室上课,比如我专业的“TD_SCDMA移动通信课程”便设在我校“3G移动通信实训室”授课,教师能够理论结合实际,生动直观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能够结合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快速消化和吸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一些专业课程还可在校企合作的企业现场上课,由企业工程师根据生产实际直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考核方面,减少评价结果的比例,加大过程考试的比重,真正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的成绩比例分配如下: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20%,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占10%,1个单独完成的工程实训项目占20%,1个自由组队完成的工程实训项目占20%。该考核方式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4对于各种培养目标,构建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培养的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突出知识融合与能力的培养[5],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五个模块,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这五个模块的总体培养目标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和对能力的发掘、培养、实现。实验教学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其中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据通信实验等等;专业课实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现代交换技术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等等。通过实验教学模块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设计分为电子课程设计和通信系统课程设计,电子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调试和参数设定能力;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能够增强学生对“通信”含义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通信系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分为电子工艺实习和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电子设备调试能力;金工实习能够使学生掌握金属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训练技巧。实训包括电子线路CAD培训、通信仿真技术培训、3G与数据通信技能培训、光传输与程控交换培训;电子线路CAD培训使学生掌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以及电路仿真,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通信仿真技术培训能使学生掌握数字无线电系统的分层结构及其仿真实现,能通过仿真解决实际通信过程中碰到的基本问题;3G与数据通信技能培训增加学生对目前移动通信及数据通信市场发展的了解,把握移动通信及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移动及数据产品的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各类知识点。光传输与程控交换培训使学生掌握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光传输及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的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理论和实践的各类知识点,使学生达到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光传输及数字程控交换机产品安装、维护所需技能的认证标准。毕业设计包括工程化毕业设计和大四毕业设计,工程化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过程能够综合考验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设计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工程设计的认识。

3.5由学生、用人企业以及学校共同做出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主要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实现个人培养意愿,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挑战自我并超越自我,具有积极向上心态,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学习成绩等,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中学生的专业素养是重点考察方面,专业素养决定了一个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决定了该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理想的专业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做到了上述要求,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够游刃有余。企业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在校外实习岗位的工作情况,包括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其中工作能力是主要考察项目,包括学生的适应岗位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等。

4结论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设计了个性自主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建立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柔性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设计差异化的实践教学及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以适应新时代下应用型教学的新要求,为社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婷.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5).

[2]邱文成.基于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分析[J].管理创新,2013,(6).

[3]李强.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6).

篇10

【关键词】通信 专利 低质量 创新 技术标准

一、通信产业专利现状

专利是知识产权具体内容的一个分支,而通信产业的专利又是专利中的一个重要的点。对于通信产业现状的了解和梳理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2008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颁布实施,这也标志着入世以来,我国将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知识产权战略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知识产权的家族中包含着专利权、版权、著作权、商标权、竞争权利以及商业秘密所享有的权利等一系列成员,正是这些成员构成了知识产权的庞大家族。家族中的长子非知识产权莫属,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正成为企业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专利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至为重要的一环。

然而,正是这至关重要的一环却在近些年问题频出。首当其冲的就是低质量专利大量涌现。“其制度根源在于一系列‘亲专利’变革,如罗达专利保护范围、降低专利授权条件、延长保护期限等,提高了专利制度的激励程度。这使得发明人既倾向于申请专利,也更容易获得专利授权,专利数量开始快速增长,并由此产生大量的低质量专利,也被称为劣质专利,问题专利。”简而言之,问题专利就是那些权利要求范围超出现有技术,但仍被专利商标局授权的专利。低质量专利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出现,近些年,中国的低质量专利也大量的涌现。毋庸赘言,低质量专利的大量涌现,伴随的必然是负面效应的日益显现:一方面,大量低质量专利给后续专利申请构成了重重阻碍,面对大量的低质量专利的阻碍,技术研发必须投入巨额资金来绕开它,同时在专利申请上也相应的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企业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阻碍。另一方面,对于专利审核部门而言,海量的低质量专利也给专利管理以及科技评价带来诸多难题。然而,我国相应的研究工作还非常薄弱。

从目前来看,我国通信企业缺乏系统化创新体系已成为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通信业专利申请量的海量增长带来了几个重要的负面影响:第一,伴随着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而来的并不是质量的同步增长而是大量低质量专利产生,对整个通信行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大企业竞相申请申请专利,而产品质量未见提升。和国外的一些大企业在竞争力上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还有扩大的趋势。第二,国家对专利大量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的并不是相应的通信产业人才的培养和专利申请质量的同步提高,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将专利申请量作为评定职称和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整个通信产业的健康以及良性的循环发展。专利成为了考核员工的唯一工具,形成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的倾向。第三,公司为了片面追求高数量的专利战略,而转向寻求高数量低质量的专利战略,公司的反应是寻求更多的专利而忽视个体专利质量。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专利泡沫加剧产生。

反观企业自身,之所以面临现在的境况,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但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创新缺乏统一战略、统一理念、统一规划和整体推进,企业的创新往往是分散而非集中的,不能做到整个企业上下拧成一股绳,使得创新工作以及资源难以协调配置,大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第二,通信企业对创新的工作评价机制落后。往往以数量决定员工的晋升与否,未能够形成创新的有效管理机制,也没有实现对创新绩效的有效评估和引导。第三,知识产权意识相对单薄。即便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信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做的仍显单薄,未能形成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流程和方法。

二、通信产业低质量专利的对策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迅猛,但面临低质量专利的问题使得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在与发达国家通信产业进行对比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和使国内通信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处于优势地位,一定要实行高质量、高产量的专利战略。

第一,大力推进通信产业的技术创新。国内以大唐、华为为首的企业在专利申请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走在了业界的前列,成为其他通信企业的标杆。大唐电信提交的TD-SCDMA技术标准成为首个被国际电信联盟和第三代伙伴计划等国际标准组织接受的中国标准。这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华为公司在WCDMA标准中以5%的核心专利量,成为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在国际上与思科等企业不相上下。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LTE-4G标准也开始正式应用,在国际上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些案例都说明要实现企业的发展,专利占据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高质量的专利更是承担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二,改变人才的考核体制机制。现阶段通信企业普遍实行的是以专利数量而不是专利质量作为考核人员绩效的标准。人员的晋升与否完全是参照所申请的专利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的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变这一机制的重要一点应该是改变人才的考核评价标准,改变以往的以数量为标准的考核方式,转而转向以质量为标准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在企业内部培养并形成良性的专利生产机制。

第三,争夺技术标准的制定权而不是片面追求专利的数量。虽然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斩获,但目前义工通信领域的高端主要还是被发达国家所垄断,美国及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无论从市场份额还是从技术发展上看都在全球起着主导作用。技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技术标准竞争是知识经济竞争的新特征。谁掌控产业的技术标准,谁就取得了竞争的主动权,也就具有了将标准转化为经济收益和垄断市场的能力。技术标准是企业、区域、国家对行业话语权的争夺和市场利益的分割,是对游戏规则的重行建构。相较之下,专利的数量仅仅是一时的得失,大量低质量的专利还会拉低整个行业的技术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无论是通讯企业还是国家相关部门都应该大力倡导对与技术标准制定权的争夺。

第四,专利审核部门加强对专利审核人员的技术培训。最终的技术审核落到专利审查员的肩膀上,专利审查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决定了低质量的专利申请能否过关。专利审查部门应该将对一线审查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只有这样低质量的专利才不会逃过审查员的双眼。专利审查部门同时要做好专利申请的引导工作,引导企业做标准而不是做集成。

面对大量的低质量专利申请,无论是企业还是审查部门都应该树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导的意识,谁主宰了价值链的理论创造和分配的游戏规则,谁就能够独占鳌头。专利控制产品;标准控制产业。企业应铸就高质量的专利,并形成高质量的技术标准。

三、结语

篇11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以及财政部于2008年5月联合《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1月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移动市场跨入3G时代。3G牌照分别为中国移动获得基于TD-SCDMA演进的3G牌照,中国电信为基于CDMA2000 1x的3G牌照,中国联通为基于WCDMA演进的3G牌照。由于各种3G演进技术、产业链成熟性以及市场占有率之间的差异,因此各运营商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网络容量,疏导热点数据流量,改善用户体验,其3G无线网络在向LTE演进过程中有必要引入吞吐量更高、产业链更成熟的无线宽带技术。

1 移动业务发展趋势及分布规律

从移动业务开展最早的美国三大运营商(SPRINT、Verizon和AT&T)近年移动业务收入结构来看,移动数据业务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收入占比不断提高,移动语音业务已经饱和。欧洲移动数据业务从2007年初占比不足50%上升到2008年7月的80%以上,移动数据业务发展迅猛。对于国内电信市场,三大电信运营商2008年的年报透露出,我国移动业务市场也呈现出语音业务逐步饱和,移动数据业务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非话业务对收入贡献逐年增大的局面。据CNNIC报告,在2009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55亿,占网民总数的45.9%,半年内增长32.1%,手机网民快速增长。上述数据均表明,移动数据业务是3G业务竞争的关键。

根据日本NTT DoCoMo统计,2G网络的室内话务量占比超过70%,香港SUNDAY统计的3G网络的室内话务量占比高于50%。由于移动数据业务主要发生在室内,3G数据业务在室内的占比将会更高。因此,3G网络将面临热点高数据业务流量的压力。

通过对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3G网络及WLAN网络数据业务流量的分析表明,3G网络数据业务流量的分布具备以下规律:一是移动数据业务在时间分布上与语音业务的不同,其忙时一般在22:00;二是移动数据业务流量分布在地域、基站、扇区以及用户之间极不均衡。移动数据业务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密集市区、发达市区等区域,尤其是密集市区的CBD、商业中心、办公区域以及年轻人集中的校园等;移动数据业务主要分布于热点区域的部分基站和部分扇区,20%基站承担了70%以上的数据业务流量,少数基站的负荷超过60%;一个基站的某个扇区忙时数据流量可超过几百兆,而在另一个扇区的数据流量却为0;激活用户和连接的忙时平均数据流量都在100MB~500MB之间,高话务基站的流量大多来自少数几个用户。由于我国3G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都还处于初期,3G用户规模较小,统计的数据无法确切反映用户群的行为,3G业务规模发展之后,对热点网络容量的要求将会更高,包括吞吐量、并发用户处理能力以及网络对干扰的抑制能力等。

WLAN网络数据业务的分布规律与3G数据业务的分布规律相同。80%以上的数据业务集中在1%热点上;在地域上则分布于密集城区、城区,市郊流量少;高价值的热点以政企楼宇、连锁餐饮、宾馆酒店、校园以及高档楼盘为主,热点功能区域主要集中在会议室、校园宿舍、候机厅等客户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

23G、WLAN及其演进技术的性能比较

目前,无线宽带技术包括3G及其演进技术、WiMAX以及802.11g/n等。WiMAX包括固定WiMAX和移动WiMAX,我国仅开展了少量固定WiMAX应用,移动WiMAX未分配频率,因此,移动WiMAX在国内未得到应用。在3G及其演进技术中,TD-SCDMA演进路径与HSPA基本一致,即HSDPAHSPAHSPA+,CDMA2000 1X的演进路径则为EV-DO Rev.A(以下简称DOA)EV-DO Rev.B(以下简称DOB),国内运营商都已宣布3G网络将向LTE演进。WLAN演进路径为802.11g802.11n。3G、WLAN及其演进技术的性能如图1所示。

全球已大规模商用的3G技术包括TD-HSDPA、DOA、HSPA均为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在研发阶段就对移动性(如切换、寻呼、漫游、注册等)、覆盖能力、接入安全性以及组网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因此,在移动性、覆盖能力、安全性、组网能力以及服务质量(QoS)等方面,3G显然优于WLAN,如在密集市区、市区,3G覆盖范围为500~1000米,WLAN仅为50~100米,一般不超过50米。WLAN使用频段为2.4GHz和5.8GHz,其中,2.4GHz频段为开放频段,划分为13个信道,为避免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一般仅使用CH1、CH6和CH11等三个信道;5.8GHz频段有5个可用信道(20MHz)。单信道的吞吐量在20Mbps(802.11g),因此,每个AP忙时吞吐量约为70Gb。在实际商用环境中,忙时吞吐量约为30Gb~40Gb,仍然远高于3G吞吐量(例如,一个S111的DOA基站忙时吞吐量约为13Gb~20Gb,每载波平均吞吐量取1.2Mbps~1.8Mbps)。在基站中心区域范围内(

3G演进技术的性能与系统所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阶调制、MIMO、多载波捆绑、干扰抑制等)密切相关。多码传送的HSPA峰值速率为14.4Mbps,使用高阶调制和2×2 MIMO技术的HSPA+峰值速率分别为21Mbps和28Mbps,若同时采用高阶调制和2×2 MIMO技术,则峰值速率可达42Mbps。Phase I 3xDOB的峰值速率是DOA的3倍即9.3Mbps,Phase II 3xDOB(高阶调制)的峰值速率则为14.7Mbps,最多支持捆绑15个DOA载波,而采用2×2 MIMO和高阶调制技术的4xDO的峰值速率可达32Mbps。从频谱效率来看,DOB的频谱效率与DOA相比并无质的提高,其单载波性能与DOA相同,但是3xDOB能带来较大的多用户增益,从而改善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体验。采用OFDM、2×2 MIMO以及20MHz带宽的LTE峰值速率可达300Mbps。802.11n采用了多载波绑定、OFDM、MIMO、短保护间隔、帧聚合等技术,性能得到了大幅提高,如采用MIMO技术20MHz带宽的802.11n峰值速率超过100Mbps,采用40MHz带宽、2×2 MIMO和保护间隔为400ns的802.11n吞吐量可到600Mbps。因此,虽然WLAN在大规模组网能力、无线资源控制、安全性以及QoS控制等方面有待改善,但是从吞吐量及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来看,802.11g/n是解决热点区域3G网络容量不足的重要手段。

3 3G、WLAN及其演进技术的成熟性

虽然各种3G及演进技术的性能相近,但是各种技术的研发进程和商用部署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下面从终端供应商、网络设备供应商、运营商、应用开发商等的数量和实力以及用户在市场所占份额等等来考察各种无线宽带技术的成熟性。

3G、WLAN及其演进技术的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根据GSA和CDG的数据,WCDMA/HSPA在全球120个国家中有近300个运营商,200多家制造商,用户2.84亿,占3G市场72%;DOA在全球有65个商用网络,37个在建网络,共计102个网络,由于DOA专利技术都掌握在高通公司,业者进入门槛极高,使得DOA产业链的发展步履维艰,含EV/DO Rev.0的市场占有率低于30%,并且主要集中在亚太和北美地区;TD-HSPA则得到了中国最有实力运营商中国移动的支持,由于起步较晚,中移动公布的2009年中报显示,3G用户不足100万。WLAN进入门槛低,产业链最为成熟。近几年,WLAN不仅成为中小企业、家庭等作为有线宽带解决最后50米接入的重要手段,被各大运营商广泛应用于解决热点区域网络容量瓶颈,而且还广泛应用于电子消费产品,包括数字电视、机顶盒、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移动上网设备、游戏机以及移动手机等,WLAN已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准配置,在2008年带WLAN的移动手机数量达到5600万部,增长52%;笔记本、移动上网设备等达到1.44亿部,增长23%;相机、音乐播放器等便携消费电子产品达到7100万部,增长33%。据ABI公司预测,配置WiFi的移动终端在2009年将达1.41亿部,2014年可达5.2亿部。

在3G演进技术中,性能相近的DOB版本的研发及商用进度都远落后于HSPA,这与CDMA专利仅掌握在一家公司中并据此收取高额专利费提高业者进入门槛不无关系。支持DOB的芯片CSM6800和CSM6850则未量产,其中CSM6800仅支持2载波捆绑,CSM6850支持4载波捆绑。DOB制造商(主要是终端厂家)更少,商用终端款式更是凤毛麟角,全球CDMA运营商中仅中国电信计划开展DOB试验,KDDI仅表达了意向;意大利TIM宣布于2009年下半年部署峰值速率达28Mbps的HSDPA+;从产业发展历史来看,一个运营商的力量无法推动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何况3G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WLAN从802.11g演进到802.11n,虽然802.11n规范还处于草案阶段(预计2009年下半年完成规范制定),并且正式版本兼容草案规范。市场有大量款式的终端支持(629款),英特尔芯片也已支持802.11n,商用部署远快于DOB,产业链也更为成熟。

LTE则在未来演进中受到了主流运营商、制造商的热烈追捧,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并且进展迅速,Verizon宣布于2009年8月14日在LTE试验网上成功进行了基于分组的语音呼叫。因此,虽然LTE达到商用水平还需要完成大量工作,但是如果各大运营商、设备及终端提供商能够潜心研发,LTE大规模商用部署时间仍可能于2012年进行大规模商用部署。

4 3G网络的演进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移动数据业务在时间、地域、不同用途建筑以及在建筑物内的功能区上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时间上主要分布于晚上,在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密集市区、市区等地域的校园、办公楼宇、宾馆酒店以及连锁餐饮等建筑内,并且业务流量大多集中在会议室、候机厅和学生宿舍等范围较小的区域。高吞吐量、小覆盖范围的WLAN技术非常适合解决这些热点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

目前,已商用的3G及其演进技术无法满足热点的业务发展需求。3G及其演进技术通过多载波捆绑、高阶调制以及MIMO等技术提高吞吐量,性能的提升需要更多的频率资源,但是3G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如CDMA网络可用于EV-DO网络的载波不超过3个。从多年移动网络运营情况来看,通常高语音业务的区域也是数据业务热点,因此,在热点区域,频率资源更为紧张。若启用多个频段,则影响终端的研发(多频、多模),网络部署更加困难(不同频段覆盖能力不同、异频切换等),从而影响业务的发展和推广。3G基站吞吐量不足以应对移动数据业务需求,如一个S111基站(DOA)的忙时吞吐量仅为13Gb~20Gb,目前商用网络中某些基站忙时负荷已经超过60%。3G演进技术由于研发进度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满足热点容量需求。如DOB无论在性能上还是研发进度上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3x DoB基站(S111)吞吐量和覆盖能力与9x DOA基站(S333)相当,虽然其多用户增益可以改善用户体验,但是DOB并未提高每个载波的频谱效率,物理吞吐量没有提升,更加致命的是DOB在市场上应用者寥寥,高门槛使得终端研发者望而却步。因此,从DOA到DOB的演进既分散了运营商有限的可以投入DOA运营的资源,也缩窄了产业空间,把运营商从产业链的“一级公路”引向了“乡间小路”,非常不利于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综上,引入DOB缺乏技术和市场的双重驱动力。

TD-SCDMA虽然演进路线与HSPA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产业链还在培育之中,研发进程也落后于HSPA。所以,对于获得基于TD-SCDMA和CDMA2000技术的3G牌照的运营商,如果不引入其他技术手段,仅仅依靠DOA、TD-HSPA显然无法与WCDMA/HSPA竞争,而DOB、HSPA+等3G演进技术提升性能的主要手段是高阶调制、多载波捆绑和MIMO,其成熟性还有待检验,商用网络部署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此外,我国3G网络建设处于刚刚起步,覆盖广度、深度以及网络质量都有待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完善和优化,3G业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短期内引入3G演进技术(DOB、TD-HSPA+、HSPA+)缺乏技术和市场双重驱动力,低成本的成熟的WLAN技术成为运营商的必然选择。

中国移动宣布在2010年开展TD-LTE试验,Verizon宣布于2009年8月14日在LTE试验网上成功进行了基于分组的语音呼叫等,无不预示着LTE商用部署进程的不断加速,因此,无论是性能、技术成熟性、市场需求、产业链开放性以及保护投资等方面看,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应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3G精品网络的建设及业务发展上,引入高吞吐量、小覆盖范围、低成本和产业链成熟的WLAN网络作为3G网络补充,实施跨越式发展,跳过3G演进技术(如DOB、TD-HSPA+和HSPA+)阶段,全力推动LTE商用进程,尽快向产业链更为开放的LTE演进,是运营商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HSPA网络,引入高阶调制的峰值速率达21Mbps的HSPA+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此时则不一定引入WLAN网络。国内运营商3G网络演进策略建议如图2所示,其中,3G网络用于支持广泛而连续的中高速数据业务的广覆盖,WLAN网络作为3G网络的补充,重点解决热点的网络容量瓶颈,以提供热点高速数据业务的深度覆盖。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虽然技术处于不断演进发展之中,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无线宽带技术处于共存状态,多种接入方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接入方式,终端则以多模方式接入的网络。如CDMA2000 1X、DOA、WLAN(802.11g/n)将同时存在,在未来向LTE演进时,2G/3G技术将与LTE共存。4G是否能在无线宽带技术方面一统天下,取决于4G商用时市场需求和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博弈,但可以预见的是,即使4G技术成熟,多种接入方式仍将共存相当长的时间。

5 结论

移动数据业务的分布在时间、地域、基站以及用户之间的分布都是极不均衡的。由于技术成熟性、产业空间等原因,TD-HSPA、DOB无论在研发进程、商用化进程、性能等方面都远落后HSPA,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并且由于3G频率有限,每载波的吞吐量有限,使得3G网络无法满足在密集市区、发达市区、校园以及大型公共场所等数据热点区域的容量需求,因此,运营商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完善优化3G网络(DOA、TD-HSPA和HSPA),在向LTE演进过程中引入WLAN网络作为3G网络的补充,以3G+WLAN混合组网解决热点3G网络容量不足和高速数据业务体验的问题,从而促进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应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完善3G网络和发展3G业务上,实施3G网络的跨越式发展,跳过TD-HSPA+、DOB和HSPA+等3G演进技术阶段,以WLAN网络作为补充,直接向产业链更为开放的LTE/TD-LTE演进,并合力推动LTE商用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09.

[2]CDG. CDMA2000 Market Statistics[R]. 2009.

[3]GSA. GSM/3G Market Statistics[R]. 2009.

[4]Wi-Fi Alliance and In-Stat. WiFi Market Statistics[R]. 2009.

[5]Qualcomm. HSPA+ R8 and R9[S]. 2009.

[6]Qualcomm. LTE Release 8 and beyond[R]. 2009.

篇12

1.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2]。

1、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庞大的青少年用户群体。微信几乎兼容所有的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只要一个手机号码,简单的几个步骤,就能完成微信账号的注册。据统计研究,我国青少年中智能手机及微信使用的普及率高达到85%以上,这就使得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成为可能。

2、简单、友好的操控体验,低廉、惠民的使用成本。微信的用户交互界面设计十分友好,即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根据系统的提示和生动形象的图标迅速掌握其功能。同时,微信本身不收费,而通过微信发送1000余条文字、20多张图片,也仅需1M左右的流量,加上当前4G网络资费下调,校园无线网全面覆盖,微信的使用成本更加惠民、低廉,促进了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

3、突出学生主体,拉近师生距离。应用微信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摆脱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可以在家里、公交、地铁、车站等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微信的社交功能,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能够方便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教师也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加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微信可以改变过去教师与学生相互孤立的状态[3],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友谊,强化了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普及。

2.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应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支撑。微信应用到地理教学当中,需要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支撑,特别是一些关于地理知识点的视频以及图片。鉴于微信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才刚刚起步,教师首先可以诉求于网络,从网络上搜罗适合微信使用的优质地理教学资源,通过学习,教师可以尝试亲自制作一些视频和教学素材,以免微信在地理教学当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其次,寻找有效的监督方式,切勿过分依赖学生自觉。由于微信本质上是一款实时社交软件,当中很多的功能设计都是基于娱乐目的,对于一些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使用微信或者其他软件进行娱乐消遣,反而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因此,为了使微信能够更好了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设立一个高效的监督方式,以免适得其反。

再次,应注意革新师生观念,增强探索求知精神。教师与学生应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走出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通过微信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增强探索求知精神,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3.提高微信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更多教学资源。我们应当对各类平台上的优秀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我国的“一师一优课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面收录了全国各地大量优秀教师的地理教学视频,但这些优质教学视频无法重新编辑处理插入到微信当中。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学资源的开发力度,鼓励教师和一些组织机构,针对中学地理教学,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

篇13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

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中国报告网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4) 字数限制在8页以上

电信暑假实习报告【二】

很感谢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电信分公司为我提供去实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习到了一些工作经验。

一、实习目的

通过在电信通信部的学习了解吉首电信主要开展业务及业务开展情况,以及3g业务的发展方向。

我们被安排在吉首市电信分公司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公司的相二、实习内容关人员给我们讲解了3g的发展前景,以及三大运营商在3g方面实力的比较,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吉首市电信分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我觉得尽管在业务的开展方面有移动、联通等的夹击,中国电信的业务仍然有发展的潜力,而电信也一直在努力。

我们的实习报告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对公司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3g发展前景的了解

第一部分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介绍

吉首市电信有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授权北京市电信公司使用中国电信的商誉和无形资产。吉首市电信公司在吉首市范围内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宇、住宅小区等机构客户,提供包市内、国内、国际固定电话、数据传输、互联网、宽带接入等综合电信服务和宽带应用等增值电信业务,以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工程设计施工等相关服务。

清晰的通信定位

吉首市电信公司从网络结构设计到设备选型,坚持满足大客户宽带化、智能化、多功能电信产品的需求,公司通过专业的营销和服务队伍,根据大客户的近期和中长期业务需求、技术发展走向、投资经济分析,为大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提供网络会诊、技术培训、业务升级等售后跟踪服务。

可靠的网络基础

吉首市电信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在吉首地区迅速开始实施了全光网络的建设和中国电信全国网络的在吉首的延伸,吉首市电信公司采用最新电信技术组建吉首城域网,网络整体结构简洁高效,用户接入转接次数大大减小,有效地降低了网络故障率,保证了网络稳定性。

一流的服务保障

吉首市电信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crm理念,全面组建完整boss系统,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大客户营销和服务队伍,从售前技术支持、售中业务开通到售后的维护保障,都为客户提供专业、周到、高水准的网络管理和客户服务。

共赢的经营理念

吉首市电信公司在提供电信服务的同时,提供多种灵活运营合作方式,在基本业务提供、资源合作、增值应用开发等诸多方面与客户一道创建多赢的合作模式,为客户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服务至真创新致远为客户提升价值

吉首市电信公司秉承中国电信集团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客户的需要作为公司生存的源泉,把提升客户价值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一站式等系列服务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听完吉首电信工作人员的讲座后,我对他们文化理念的理解有了更清晰的把握,明白一个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运营商来说,谁把握了客户谁就赢得了通信,所以吉首市电信公司要秉承中国电信集团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客户的需要作为公司生存的源泉,把提升客户价值作为公司发展的动力,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一站式等系列服务和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这些公司理念就很实在。

第二部分 3g发展前景的了解

什么是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3g技术发展前景

目前全球主要有3种3g技术,wcdma、cdma2014和td-scdma,三种技术由于时间推出不一,各国政府支持的标准也不同,因此,这3种技术在全球的发展前景也有所不同。

1.wcdma的发展

wcdma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目前wcdma标准已经有四个版本,其中r99版本有可靠的全套设备提供和运营网络可供采用,该版本数据业务提供能力不如cdma2014 lx ev-do,同时终端提供业务的能力较弱。r4版本是向全分组化演进的过渡版本,r5和r6是全分组化的网络,

在r5中提出了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的方案,可以使最高下行速率达到10mbit/s,目前标准仍在制订中。

从发展态势来看,目前wcdma是3g领军技术,发展势头强劲。截至今年7月底,全球已有82个wcdma网络在37个国家内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其中有22个网络出现于2014年,并且即将再有7个网络加入这一阵营。据调查,目前全球wcdma/hsdpa终端产品的款式已达到198种,由26家供应商提供,其中在过去的半年内商家总共推出了70款新终端。

虽然我国的3g牌照还没有颁发,但国内不少运营商对wcdma表示出了兴趣。据称,多数国内运营商会选择wcdma标准。中国移动选择wcdma的可能性最大,因为wcdma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这样过渡会比较便捷。中国电信也停止了对td-scdma技术的测试,转向wcdma技术。而且据了解,中国铁通和中国电信已各自建成基于wcdma的若干基站,已经投入正在进行的3g场外测试中。

目前以欧洲为据点的wcdma标准的商用化进程正在加快。奥地利、日本、芬兰等五个运营商已经宣布推出基于wcdma技术的3g服务,李嘉诚旗下的和黄正在大举进军3g,基于wcdma的h3g英国、h3g意大利等将很快推出。

据全球权威的电信及移动市场研究顾问公司emc预测,2014年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有16亿。其中,80%-85%的用户是gsm和wcdma用户,包括正转向gsm/wcdma的pdc和tdma用户,另外的10%-15%是cdma2014用户。

由此可见,在商用化方面,wcdma已经走在前面。

2.cdma2014标准技术发展趋势

cdma2014 是 tia 标准组织用于指代第三代 cdma 的名称。适用于 3g cdma 的 tia 规范称为 is-2014,该技术本身被称为 cdma2014。

cdma2014标准已经有多个版本,目前cdma2014标准是基于ro版本之上,并演进成ev-do和ev-dv两个标准。ev-do标准已商用,目前有ro和ra版本,其中ro已成熟,单载波最高上下行速率可以达到153.6kbit/s。ra是ro的加强,但尚未成熟,单载波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07.2kbit/s,并且支持话音业务和分组业务的并发。ev-dv标准有rc和rd版本,版本标准已确定,但ev-dvrd版本的基站、终端芯片预计在2014年年底推出,估计到2014年才有设备支持。

截止2014年9月,全球46个国家有98个网络提供商业化3g cdma2014服务,用户数量达到了1.126亿人。

在北美,cdma共有6450万用户,是该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手机技术。2014年3月,北美地区有一多半的用户采用的cdma技术。在加拿大和美国共有36家cdma运营商,其中有16家业已开展或者准备转向cdma2014。

在亚洲,日本和韩国cdma2014 1x商用的成功典范。在日本市场方面,kddi于2014年推出采用cdma2014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电话服务,cdma2014 1x,总用户数已于今年7月20日达到1500万户。

cdma2014系统设备技术研发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3.td-scdma标准技术发展趋势

td-scdma已成为发展最快的国际3g标准,融入3gpp的r4标准后,又参与了对3gpp的r5、r6标准的完善、更新。现在北京、成都和重庆等地建设了3个试验网,经测试结果表明,td-scdma系统初步具备全境覆盖独立组网的能力。与此同时,td-scdma还参加了信息产业部移动模拟试验网(mtnet)第一、二阶段的测试,指标基本通过,系统整体设备运营基本稳定。

td-scdma标准系统设备由于技术上具有独特性和在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核心网投入研发的有北电、中兴、西门子、华为、普天、阿尔卡特等厂商;接入网方面,大唐、中兴、普天、ut、华为、西门子等厂商都在大力推动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