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通信技术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现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以及技术不断的进步,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现如今交流及沟通的主要手段。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我国的手机通信覆盖面已经做到了全民通话,但还是有一部分地区手机通信没有真正实现。我国通信行业当前的目标就是让信号覆盖全国化,满足各行各业的人在生活及工作上的需求。为此我们需要更稳定的基础来完善传输网络的接入技术。
一、光通信技术的简介
光通信传输技术是2000年以来高速发展的一种信号传输技术,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光通信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来进行数据交换。所谓的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中间的媒介的一种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属于电磁波。但无线电波的频率却低于光波的频率很多。故而,相对比较之下光波在抗电磁干扰能力、传输带宽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根据波长的长短,光波可分成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其中让人眼可见的叫可见光,其他的波长是人看不见的。但这些光波可用来传输数据的,按严格的光传输媒介来划分,可将光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光通信。我们常见光通信传输,一般有:红外线通信和光纤通信。
二、光通信四种不同技术的比较分析
通信传输网络有 SDH、DWDM、MSTP、OTN、ASON、PTN等,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及劣势,针对环网保护能力以及快带利用率成熟度以及发展前景研究其不同的特点,简单列举其中几项技术来详细说明。
(一)OTN技术。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OTN既吸收了SDH的优点,用ODU颗粒封装业务,可以交叉调度,也吸收了WDM的优点,可以长距离传送,采用合波-放大-分波的方式。
相关传输设备不再需要借助接入设备提供工业标准的通信协议接口。各类通信业务应用可以直接接入到OTN。OTN支持语音、图像信号多点广播,采用了图像矩阵交换技术和数字图像压缩技术。
OTN组网灵活、设备简单、集中维护方便,在国内通信工程中目前正在广泛应用,但不足之处就是设备是独家生产,非通用设备设备,售后的服务对原设备厂商依赖很大,而且其兼容性差,与非OTN网络连接能力较弱。
(二)MSTP技术
MSTP(Multi-Service Transfer Platform)(基于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是指基于SDH 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该技术是一种光纤传输体制,以同步传送模块为基本。目前MSTP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传送网接入层、汇聚层。MSTP中的特点:MSTP有端口组和VLAN两种工作方式,端口组方式主要运用于点对点业务,VLAN则有接入模式和干线模式。
(三)ASON技术
ASON是在传输中融合了交换技术的新型传输网络。具体实现是在原传送网络的传送平面和管理平面之外,引入控制平面,形成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相互间的交互。
ASON具备两大主要特点:一是由用户实现连接的建立、修改和删除;二是完善的网络生存技术。光网络的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G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由MPLS扩展而来。GMPLS除了支持具有分组交换能力的接口,还支持具有时分、空分以及波长交换能力的接口。
三、光通信传输技术宽带利用率和发展前景以及可靠性
(一)发展前景
OTN:在国内行内领域已得到了很多的运用,技术比较成熟的,发展速度较快。
MSTP:解决了传统SDH技术难以有效处理数据传送的要求,但其内核仍然是电路交换,面对着电信业务ALL IP化趋势,因前期网络部署等原因还有很长的生存空间但最终会逐步被PTN所取代。
ASON: ASON利用单一的控制平面,可以实现跨厂商、跨运营商管理域OTN/SDH传送平面的统一控制,完成端到端的电路建立、保护和恢复,解决了端到端配置、保护和恢复、电路SLA等问题,其技术先进,发展的前景很好。
(二)宽带利用率
OTN:开销
RPR:开销占3.7%,同时采用空间复用技术,使宽带利用率大大提高。
SDH:开销占3.7%,其需要预留保护宽带,宽带利用率比较低。
(三)环网保护能力、可靠性
OTN:采用双环网络,具有自愈保护功能,并保证倒换时间小于50ms。
RPR:具有倒换保护能力,并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
SDH:组环具有自愈保护能力,并保护倒换时间小于50ms。
四、结语
光传输网络是一个较复杂的网络系统。光通信的不同技术都有着各自的优劣势,应该进行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传输技术,从而应用到实际中,能很好的节约成本和提高有效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雪松,全俊聪.光通信技术与业务的发展方向[J]. 信息网络. 2005(09)
引言
当今社会,机电通信系统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完整的机电通信系统,不仅可以为高速公路的稳定性提供保障,而且能够增加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的便捷性,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出现。由此可见,要想充分发挥机电通信系统的作用,对其设施配置和施工技术加以研究很有必要。
1高速通信系统现状
虽然我国针对高速通信系统展开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仍旧有问题存在。首先是设备老化问题明显。以内蒙古为代表的部分地区,机电通信系统投入运行的时间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自然老化的情况无法避免。同时,通车较早的路段对应的通信系统,无论是设备型号还是标准,均存在过于老旧的问题,采购所需备件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才能使通信系统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其次是技术相对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在对高速通信系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推陈出新的速度明显加快,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视情况对新技术加以应用。最后是公众需求发生变化。近年来,管理需求正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公众在出行信息服务方面提出的要求,与过去相比存在明显的变化,多样性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特征,这也给信息传输所依托宽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对现有网络设备、传输设备和网络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才能使信息传输能力得到提高,网络设备、传输设备无法得到高效利用的问题,自然随之解决[1]。
2高速通信系统的特点
研究表明,高速通信系统所适用施工技术,仍旧存在功能分散的问题,将图像显示、语音传输、数据传输和互联网传输功能进行聚集的目标尚未实现,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高速通信系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变得更加灵活,操作和使用的难度随之下降。因此,要想使数据分析工作得出结论更加详细、准确,并为高速公路运行所具有的安全性提供保证,对互联网技术加以应用很有必要。换言之,工作人员需要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对高速通信系统进行操作,以保证即使有问题发生,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高速通信系统的作用
作为交通运输要道而存在的高速公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满足在动工期间将通信系统和实体建造进行辩证统一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新型通信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果能够将信息通信系统和高速公路相结合,就可以做到在特定的交通条件下,对图像、语音等数据进行及时传输。此外,其他常见的通信服务也能随之实现。由此可见,通信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将高速公路上与综合业务相关的交流具有的效率进行提高,其次是为内部信息的有效传递提供帮助,最后是对大众移动信号进行普罗。这样常见的高速公路通信服务信号差、可控指数较低等问题,均能够迎刃而解[2]。
4系统设备的配置原则
对高速通信系统的设备进行安装时,安装人员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在布设干线传输节点时,安装人员应将路网的核心枢纽站作为首选,在此基础上,完成设置节点设备的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路网交通枢纽针对节电设备所开展的设置工作提供便利,需要注意一点,处于汇聚节点处的设备,应当将环形网络作为首选,以便为环网提供有效保护。第二,在干线传输网络所对应核心汇聚节点处,对STM-64型号的设备进行合理应用,而区域汇聚节点的首选设备,则是STM-16,如果路段已经通车,安装人员无需对已安装的干线传输设备进行升级或更换,只需要在接入网系统的辅助下,对网络进行调整即可。第三,干线传输节点的设置工作,应当将路段长度作为主要参考因素,将消除位于网线路末端的干线设备作为目标。这样做可以使建设成本得到大幅减少,其效益自然随之增加。当然,若后续路段对公路通信网络是否相互接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需要安装人员结合路段容量的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得出最终结论。
5系统设备适用施工技术
5.1明确设备安装要求
首先,电缆的布放工作,对路径普遍具有较高要求,安装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源、信号、光纤和用户电缆进行合理布设。如果存在走向一致的电缆,安装人员可以通过理顺电缆并绑扎的方式,为电缆外观的整齐性、平直性提供保证。实践表明,这样做能够降低发生交叉情况的概率。其次,待机架间和机架内电缆的布放工作结束后,安装人员方可对用户电缆进行布放。一般室内布线都应该被放置在金属桥架的内部,如果不具备金属桥架,安装人员可以通过加装塑料子管或是金属软管的方式,为室内布线提供保护。此外,多数设备所采用接地方式均为联合接地。这就要求每个通信站都设有独立地线,并保证接地电阻<1Ω。将地线排安装在机房内部,将全部设备的地线与地线排相连接。然后对柜式配线架和设备机架进行加固安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安装人员可以对压板或支架进行定制,保证支架和防静电地板处于同一高度。由于支架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钢导轨和托框,因此,在钢导轨和托框间对垫铁进行加垫很有必要。安装人员可以通过对垫铁进行垂直调节或水平调节的方式,保证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机柜内部插头和电缆都应当贴上相应的标签,如果发现有插头存在松动或是掉落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插头所贴标签,将其插到相对应的槽位上,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避免标签丢失的情况出现。此外,无论是设备组件对应的电源插件还是其他板卡,均不允许带电插拔的现象出现。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保证高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更是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5.2按照要求安装设备
第一,安装设备内部零件或机壳时,安装人员应避免使用自攻螺丝的情况发生,安装金属机件所使用的螺丝和螺孔,应涂上密封剂,保证螺丝作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设备进线孔需要安装衬垫,以免由于电缆扭动,导致设备密封性能受到影响的情况出现;第三,如果电缆需要通过电缆管道或电缆孔洞,安装人员应对所通过管道、孔洞进行密封,避免雨水或害虫进入,给电缆性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第四,无论是设备内部接口还是外部接口,均需要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即EIA、ITU及IEEE;第五,设备组件所对应电源插件,应避免带电插拔或类似情况出现,且其他板卡也需要避免该情况的出现;第六,在设备的安装工作结束后,安装人员应根据技术标准规范,对所安装设备进行调试,详细记录试验结果,改进系统不足,完成编写调试报告的工作;第七,高速通信系统多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这就要求安装人员将地线设置在监控机房、外场设备群,将地线汇流排设置在监控机房内,保证所有对接地设备具有需求的地线,均与地线汇流排相连接[3]。研究表明,要想对组网方式进行优化,使网络的传输速率得到显著提高,安装人员可以从实际出发,对软交换语音系统、干线设备、PTN设备进行合理应用,构成有别于传统系统的高速通信系统。其中,软交换语音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其可以利用软交换平台,将所对应路段和全省的语音交换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干线设备的作用,则是为视频图像、监控系统、交通专用网络等提供传输所需通道;PTN设备的优势,主要是吸收了利用IP网络对数据业务进行传输的优点,与高等级公路对传输网提出的要求相符。
5.3对所安装设备进行测试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系统;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communication system;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analyze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55-02
1 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是一个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保证行车安全、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并能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和文字等各种信息的机电系统。
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系统、公安通信系统、民用通信引入系统组成[1]。
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时钟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源系统及接地、集中告警系统等子系统。
公安通信系统包括公安视频监视系统、公安无线通信引入系统、公安数据网络、公安电源系统等子系统。部分城市根据公安部门的要求增设了公安传输系统。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包括民用传输系统、移动通信引入系统、民用电源系统等子系统。
2 总指标及费用比例
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及民用通信引入系统三部分组成。由于4B、6B、6A、8A等4种编组类型车站规模不一样,导致各项目通信系统正线公里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约100多个在建或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大中型城市主要采用6B编组,本文以6B编组的通信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工程实例经历了实践检验,具有代表性。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6B编组,线路全长37.20公里,设站33座,站间距1.16km,设车辆段及停车场各1座,其通信系统包括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及民用通信引入系统3部分,是6B编组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其初步设计概算费用及指标如表1所示,编制期为2014年10月。本文以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通信系统为例,分析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费用组成及比例。
各城市对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是否纳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做法不统一。有些城市,例如武汉,民用通信引入系统由运营商自行建设、维护,费用由运营商承担,不纳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有些城市,例如合肥,民用通信引入系统由地铁集团建设、维护,费用纳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
通信系统费用一般由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及民用通信引入系统3部分组成。专用通信、公安通信及民用通信引入系统分别占通信系统费用的60%、20%、20%,如图1所示。
■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通信系统指标为1552.76万元/正线公里,通信系统指标主要受站间距、公安系统方案、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是否列入、线路敷设方式、移动通信新技术等因素影响。一般6B编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系统指标约为1450万元/正线公里,较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低,主要原因是其站间距较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大。
3.1 专用通信系统
专用通信系统费用指标约为930万元/正线公里,指标主要受站间距等影响,其指标如表2所示。
3.2 公安通信系统
公安通信系统指标约300万元/正线公里,公安通信系统指标主要受站间距、公安通信系统方案等影响,其指标如表3所示。
3.3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约为320万元/正线公里,主要受站间距、线路敷设方式及移动通信新技术等影响,其指标如表4所示。
4 指标分析
通过费用组成及比例分析,得出专用通信、公安通信、民用通信引入系统分别约占通信系统费用的60%、20%、20%。
专用通信系统方案比较稳定,主要设备是影响其指标的关键因素;公安通信系统指标主要受系统方案影响;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主要受线路敷设方式、移动通信新技术影响,因此,公安通信系统方案、线路敷设方式、移动通信新技术等是影响通信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
4.1 公安通信系统指标分析
公安通信系统指标与系统方案有关。以公安视频监视系统为例,公安通信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摄像机可以与专用通信系统视频监视系统共用,也可以独立设置。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公安通信系统与专用通信系统共用视频监视系统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摄像机等设备,仅新设少量视频监视终端,公安通信系统指标为169.86万元/正线公里,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独立设置公安视频监视系统的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摄像机等设备,公安通信指标为305.13万元/正线公里,较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指标高135.27万元/正线公里。
4.2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分析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与线路敷设方式有关,当线路采用高架或地面敷设时,不需设置民用通信引入系统车站级设备。以宁波至奉化城际铁路工程(以下简称“宁奉城际”)民用通信引入系统为例,该线仅在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陈婆渡站引出处有一小段地下区间,仅需在此地下区间设置民用通信引入系统,其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仅为10.65万元/正线公里,其指标如表5所示。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与移动通信新技术有关。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新的移动通信制式也需引入到城市轨道交通中,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增加。以4G信号引入为例,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3年12月4日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放4G牌照,在此之前的城市轨道交通未考虑4G信号引入,如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初步设计于2013年10月批复,未考虑4G信号引入,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为260.35万元/正线公里,而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考虑引入4G信号,民用通信引入系统指标为316.60万元/正线公里,较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指标高约56.25万元/正线公里。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信息通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的效率和质量,将传统的依靠交换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通信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它在更好的适应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同时,更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因此,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理解,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运用的具体技术,是增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运用的重要途径。
1 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现代通信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能够独立工作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便是所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是由资源网络和通信网络共同组成的,所谓网络,就是指通过电话线、电缆或者无线通信等互相连接的计算机之间的集合。它的各个节点之间能够进行自由地通信,并且可以实现软件、硬件以及数据库等资源的共享。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六种互联的设备组成,包括路由器、网关、中继器、网桥、集线器以及交换器。
2 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
所谓数据通信,是指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按其发展的历程,它经历了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以及数据通信的发展,其相应的传载体分别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以及信息源产生的数据信号。
其中,数据通信又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方式。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主要是通过网络协议实现的。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即相同的语言,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网络协议的选择,往往要根据有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3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
3.1 联机阶段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主要是利用中央处理机,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大量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来实现信息控制和交换的。在这种方式下,主处理器负责主要的运算和指挥工作,并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存储起来。而其他的计算机只是针对部分信息进行收集和反馈。
但是,随着连接终端的计算机数量的不断增多,主处理机所负担的处理任务也持续增加,造成了沉重处理负担,使得其运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其通信终端的信息获取速度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通信线路和中央主处理机之间,设置了一个通信控制器或者前端处理机,用来负责与终端计算机之间的信息控制,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
3.2 计算机互联阶段
互联网络阶段主要出现在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主要是指通过多个计算机的互联,形成互联系统,以实现信息的共享。这种通信系统具有分组交换、控制分散、资源多项共享等优势,但同时也有相对封闭、过于独立等方面的缺陷,很难实现网络的完全互通和信息的完全共享。
3.3 标准化网络阶段
随着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的出现和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进步,这是标准化网络阶段出现的技术前提。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计算机的体积越变越小,运行的速度却越来越快,功能不断齐全,使用的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局域网的迅速发展,以在路由器和调制解调器的相继使用,许多计算机和通讯系统逐渐形成了一个交互式的网络,真正地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共享。
3.4 互连和高速网络阶段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提出的一个重大的课题,适应了信息化通信的具体要求。紧随美国之后,世界上的其他各个国家也都开始重视国家的信息工程建设,并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通信技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
4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的主要技术
4.1 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具有极大优势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它具有例如网络的成本低、应用的范围广、软件和硬件资源丰富、通信速率高以及市场潜力大等特点,这些优势的存在,决定了以太网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逐渐控制甚至是垄断了商用计算机的通信管理,并开始向工业现场进军。
以太网在技术上的优势,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及时的通信,而其价格方面的优势,则可以在提高通信网络性能的同时,降低局域网建设的成本。所以,以太网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主要控制技术,并推动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4.2 现场总线技术
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实现微机化的测量控制设备与生产现场之间的数字化和开放化通信,保证计算机控制的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完整实现。
它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为基带传输,具有极大地实时性和抗干扰的性能。此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功能模块相对分散,便于系统的维护,具有极强的可靠性。而其开放式的互联结构,可以使同层之间的网络实现互连,保证与信息管理网络的互连。同时,它的互操作性极强,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通讯设备,能够在相同的通信协议下,实现统一的组态。
现场总线技术的优势以及其技术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使得它成为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重要控制技术。但是,由于这种技术的标准过多,在互联通信中会存在许多困难,导致传输的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计算机的网络和通信中,存在许多限制,不如以太网在这方面的优势大。
5 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其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展,例如电子数据业务、个人移动通信、电子信箱等。当然,它的应用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3G与4G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其覆盖的面积广泛,能够满足配电网中的自动化信息传输的需要,在配电自动化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在应急通信方面,也利用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建立应急通信系统,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时候,实现及时通信,如应急通信指挥车的建立,就是其重要的体现。此外,无线视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等,都是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重要应用方面,可以促使个人以及其他方面通信朝着实时、双向、高速、交互和动态的方向发展。
6 结束语
在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由于相关技术的开发和进步,网络通信技术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促使新的通信设备,如视频电话等不断诞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且随着计算机控制中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对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向立莉.试论计算机控制中的网络与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6).
[2]乔东.计算机控制中的额网络与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2).
1 引言
随着技术完善和业务运营模式逐渐成形,数据增值业务给运营商及内容商带来丰厚的利润[1][2]。增值业务系统的网元结构常运行在多个不同的远端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差异较大。若采用系统相关FTP函数[3],则需针对不同系统分别开发,将带来繁重、复杂的系统兼容性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管道编程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案,适用于多操作系统。
2 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
2.1 系统需求分析
数据增值业务系统包括业务系统、内容系统、信令终端、BOSS系统、短信/彩信网关等,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增值系统涉及接口包括:(1)内容系统与业务系统接口;(2)业务系统与底层数据系统接口;(3)短信业务系统与短信网关接口;(4)业务系统与BOSS接口;(5)业务平台和网关接口。所提数据传输方案作用于上述接口,并由数据同步线程实现。
3 基于管道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案
本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管道编程机制。
3.1 关键技术
FTP是TCP/IP协议的一种具体应用,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七层,TCP模型的第四层[4]。FTP支持两种工作方式[3]:主动模式、被动模式,如图2所示。主动模式中FTP客户端发送PORT命令到FTP服务器,被动模式中FTP客户端发送PASV命令到FTP Server。
管道是一种允许信息传递的通信机制[5],从管道“写入端”写入的数据可从“读取端”读回,从管道读取的数据总保持被写入时的顺序,可用于进程、线程通信[5]。
3.2 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步骤及关键代码
所提基于管道编程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案的关键步骤及其核心代码如下:
3.3 应用部署
4 结束语
本文方案基于管道编程机制,无需针对不同操作系统单独开发,适用于不同网元模块中多操作系统协作工作环境,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和扩充。
参考文献
[1]刘晓军,马睿,许建宏,增值业务综合网管系统的数据管理及数据采集方案,邮电设计技术,2009(11): 44-46.
[2]赵国峰,邓中亮,数据增值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7(5): 53-55.
[3]刘斌, 浅谈FTP服务器与安全研究, 消防界, 2016(4):76-78.
[4]张艺频, 张志斌, 赵咏, TCP与UDP网络流量对比分析研究,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6):2192-2197.
[5]吴元保, 李桂香, 刘记平, 命名管道实现网络通信的编程方法, 微机发展, 1999(2): 15-18.
随着我国禁止使用粘土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砼小型空心砌块(以下简称砼砌块)得到了积极的发展,逐渐成为建筑体系中优质、价廉、环保、施工快速简便的墙体材料。墙体材料虽然改变了,但与之相配套材料和相适应施工方法未能及时调整,其砌筑方法仍沿用传统粘土砖的砌筑方法,加之干缩系数大、孔隙率大、吸水性强等这些砌块本身性能因素的影响,使得在砌筑过程中,灰缝特别是竖缝的砂浆很难做到饱满和挤揉密实,在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梁柱、窗框的连接处等部位,往往因两种材料性能上的差异而产生裂缝,形成渗漏水的通道,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耐用年限、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
一、裂缝的分布规律
通过对以往工程的实践及调查,总结出砼砌块墙体裂缝发生的主要部位有:
1、在框架梁、柱(或剪力墙)与砼砌块填充墙交接处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
2、在门窗洞口(外纵墙尤为突出)上方出现斜向上发展的裂缝、窗台下方出现斜向下发展的裂缝,底层窗台下有竖向裂缝;
3、砼砌块周边产生裂缝;
4、顶层墙体裂缝;
5、部分墙长过大的砼砌块墙体中部出现竖向裂缝。
二、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一)砼砌块干燥收缩裂缝
砼砌块是由骨料、水泥石、气体、水分等所组成的砼材料,在温度、湿度变化条件下,混凝土逐步硬化,同时体积产生变形。试验研究表明砼干燥收缩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龄期越短,收缩变化越明显;龄期越长,收缩变化越缓慢。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砼砌块的最终干燥收缩约为0.37mm/m,经28天养护后收缩值可完成60%,而砌块变形要完成稳定需要3~5年时间。
(二)温差裂缝
砼砌块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约为1.0×10-5,而粘土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约为0.5×10-5,即在相同温差情况下,砼砌块砌体的变形要比粘土砖砌体的大一倍,因此砼砌块砌体很容易受温度变化引起变形而导致墙体开裂。
(三)施工中产生的裂缝
由于砼砌块块体竖向高度大,竖向灰缝不易饱满;由于砌块孔洞大,壁较薄肋较窄(壁厚只有30mm),水平灰缝的接触面积小,不易铺砌,导致水平及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减弱了墙体抗剪、抗拉和抗变形能力,引起墙体开裂。
(四)设计方面因素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的墙体结构内的附加应力,而砼砌块砌体的抗剪性能远远低于粘土砖,从而导致墙体产生剪拉斜向开裂或垂直弯曲开裂。
(五)另外,现场材料的堆放不采取有效防潮措施,受潮后仍上墙,引起二次干缩;砌块本身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几何尺寸误差太大,缺棱掉角,破碎,也是引起墙体开裂的原因之一;砌块在运输过程中,因振动会产生细小的裂缝,上墙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就会产生墙体上的宏观裂缝;水电线管预埋位置不准,事后在砌好的墙上胡剔乱凿,造成墙体严重受损等引起裂缝。
三、砼砌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砌筑工人应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得上岗,上岗前应做好技术交底,要求每一层的同部位墙体由同一人施工。
(二)材料选择
1、严格控制砼砌块龄期不得低于28天;
2、砼砌块强度应大于5.0MPa;
3、干燥砌块送到现场后,尽量放在室内,砌块不能受潮,如不能放在室内,露天堆放场地的四周要开排水沟,雨天要遮盖;严禁雨天施工,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也不准施工;
4、砌筑前不必预先湿润砌块,这是与粘土砖的不同之处,夏天天气干燥时允许少量洒水。
(三)墙体拉结筋
1、当砌体与剪力墙、柱交接时,应在剪力墙、柱内设2φ6@400/600拉结筋(末端应设置90°弯勾),伸入砌体长度为1000mm(不足1000mm长的墙体拉结筋按墙长设置),两侧拉结筋重叠的搭接长度为15d,拉结筋置于砌块坐浆面的灰缝内;
2、拉结筋与剪力墙或柱拉结,拉结筋施工应选用有资质的队伍采用化学植筋;
3、打孔深度必须大于15d(90mm),种植φ6钢筋的孔径不宜小于10mm,用毛刷或专用鼓风机彻底清孔;
4、钢筋在墙体植筋长度范围内必须清理干净,确保植筋质量;
5、结构胶必须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植筋孔内采用挤胶法注胶,灌注密实后方可植入钢筋;
6、植筋应进行隐蔽验收,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后,方可进行砌筑。
(四)砂浆设计配合比应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浆稠度宜控制在50~70mm,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施工配合比必须准确,保证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砂{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在2h和3h内使用完毕;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砌体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砌墙过程中严禁使用隔夜砂浆。
(六)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以及伸出墙外的雨篷、敞开式阳台、空调机隔板、水平装饰线脚、外楼梯根部等处,为了防止渗水应在墙身下凿毛接浆现浇190mm高度C20砼导墙; 其它房间(居室、厅卧室、储藏间)墙身底部用1:2水泥砂浆或用C15砼找平后砌190mm高度的砼空心砌块,孔内灌C20细实砼。
(七)顶层所有墙体及其它楼层外墙每个孔洞、内墙门窗洞口两侧各1孔、与砼柱(或剪力墙)相连砼砌块第1孔等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
(八)砌体中不够整块砼砌块的采用切割砌块,内用砼填充的方法来补砌。
(九)砼砌块墙体应对孔错缝搭砌,搭砌的长度不应小于90mm,如无法保证搭砌长度时,应在灰缝中设置2根φ6拉结筋或φ4的钢筋网片,但竖向通缝仍不能超过两皮砼砌块。
(十)砌筑水平灰缝时用座浆法铺浆,水平灰缝应平直,砂浆饱满,按其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90%。
(十一)砌筑竖向灰缝时,应将砌块竖起,满铺砂浆后再横过来,与前面砌块用橡皮榔头撞紧,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
(十二)水平灰p厚度、竖向灰缝厚度控制8mm≤h≤12mm。
(十三)砌筑时,墙面必须用原浆作随砌随勾缝处理,缺灰处应补浆压平、压实,并作成凹缝,凹进墙面2mm。
(十四)填充墙、隔墙砌至接近梁底部或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30~40mm,待1周后再用C20细石砼填实。
(十五)砌墙时一层不能1天砌到顶,常温条件下,砌块墙体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内。
(十六)所有窗台都预留100高砼压顶,压顶伸进两边墙体60mm。
(十七)墙体的转角处和内外墙交结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十八)填充墙高度≥4m时,应在墙高的中部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度宜为砌块高度的模数(190×墙厚),配筋4Φ12,箍筋φ6@200,并和钢筋混凝土墙柱的植筋连接。
(十九)填充墙墙长≥5m时,应每隔5m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截面不应小于190L×190L,配筋4Φ12,箍筋φ6@200,混凝土强度为C20;构造柱上下端应与各楼层梁板或基础整体连接。
(二十)带构造柱的填充墙应采取先砌墙后浇注的施工顺序,并设置马牙槎,沿墙高每400mm设2φ6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二十一)墙体中作为临时施工通道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mm,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临时洞口的砌筑砂浆强度等宜提高一级。
(二十二)电线管宜预埋在砌块内,如用切槽法埋入,应注意砌体上不应斜割槽和水平割槽。如有必须开水平原槽的位置,该部位必须用实心混凝土砌块砌筑。
(二十三)在水电线管布置较密的位置(如管弄井墙)将砌块墙改为现浇砼墙,内配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
(二十四)砌块墙体粉刷时间应尽量延后,在墙体干缩基本稳定后进行;粉刷时,墙体不可浇水。
一、评审范围
在北京地区从事通信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评审。
二、评审原则
高级工程师(通信)资格的评审工作纳入全市职称社会化评审体系,按照“自主申报、科学评价、评聘分开、择优聘任”的社会化评审原则,开展相关工作。
三、评价办法
工程技术系列(通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办法确定高级工程师(通信)资格。即工程技术人员需参加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后,再进入评审环节,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取得高级工程师(通信)资格。
(一)考试办法
考试科目为《通信技术》,考试时长为18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法规,从事通信工程项目的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参加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的人员,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核发《通信技术》考试成绩合格证,该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二)评审办法
评审工作分为评议组评议和评委会评审表决两个部分。评议组由与申报人员同专业的专家组成,采取面试答辩的方式,根据评价标准对申报人员进行定性和定量评议。评审委员会在评议组评议的基础上,对申报人员进行评审,并表决确定评审结果。
四、组织管理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负责对北京市高级工程师(通信)资格考试和评审工作的管理,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心)负责实施考试工作,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程师考试办公室负责组建评审委员会并实施评审工作。
五、考试报名条件
申请参加《通信技术》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二)获得硕士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5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三)获得硕士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3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5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或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起草人;
3、持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4、获得本专业技术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4项;
5、公开出版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四)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或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8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五)已取得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格,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以上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指讲授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格指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员。
专业工作年限计算到考试当年年底。
六、评价程序
(一)参加考试:通信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完成报名,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参加考试。
(二)参评申报:取得合格考试成绩人员可登录北京市人事考试网提交申报信息,并向评委会提交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合格证书、《通信技术》考试成绩合格证书,以及评审所要求的其它材料。
(三)评议评审:专业评议组对申报人员进行面试评议,评审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审,并票决确定评审结果。
(四)验收公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评审结果进行验收,并在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进行为期15天的社会公示。
一、前言
数字化发展在各行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国内广播电视新闻制作行业发展来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电视新闻制作向着数字化方向所发展。现今,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新闻技术创作发挥一定效果,能够将新的载体和模式等融入到电视新闻制作中去,促进电视新闻得到巨大进步,且在现今市场环境中得到更好发展。
二、数字技术概述
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伴随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得到的发展。如果对数字技术进行详细分析,那么其能够将文字与图片等相关信息转化为二进制形式,以此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或者使用相关技术。所以,可以说数字技术是与计算机技术同时得到的发展。数字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对各种信息进行解码或者压缩文件等都能起到一定作用[1]。而在本文研究中则会对数字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系统中的详细应用展开分析。
三、数字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系统中的应用
现今,电视媒体随着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得到重要进步,而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从之前的模拟和单向传播方式向着数字化、双向化、多元化等模式所转变。在技术创新下,在新一代广播电视系统的推进下,电视媒体所拥有的资源也会更加丰富,且在管理模式上也更加细致,数字技术在新闻制作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数字技术在新闻素材收集方面的应用
进行新闻素材收集是新闻制作系统中的第一步,并且也是最为重要环节。以新闻素材收集质量以及收集到的信息效果如何都能够对接下来环节产生直接影响。在新一代电视新闻制作系统应用之前新闻素材收集都是通过一些普通设备进行,所以在新闻采集的质量和制作的效果方面效果相对普通,且在一些新闻素材收集和采录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2]。而采取数字化技术之后,借助数字化技术具有的优势实现了新闻采录从普通化向数字化方面进行了转换,而新闻采录设备也从之前的摄像设备转换为图象更加高清的采录设备,无论是在清晰度还是画面色彩方面都得到明显进步,这对新闻采录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收集具有良好作用。
(二)数字技术在新闻制作中心的应用
新闻制作中心主要工作是将新闻素材进行整理,且通过一定的制作手段来对新闻素材进行深度制作,且对于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或者突发性的新闻等会通过直播的方式直接通过演播室所播出。基于此,对数字技术在新闻制作中心多个平台的应用进行分析,能够对数字技术在该环节的应用有进一步认识。
1.新闻线索管理平台
主要是对收集到的新闻线索进行分类,且根据线索的不同进行集中或者统一管理。新闻线索平台一般会与新闻素材收集中心有着紧密联系,能够对收集到的新闻信息进行一定处理。
2.新闻资源交流平台
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中心与一些外部系统之间存在资源上的交流和共享,也对各种新闻节目资源等有及r了解和,且支持新闻外部形式的下载。
3.新闻任务管理平台
随着电视新闻的报道从之前消息类新闻向着深度报道等的方式转变,使得新闻任务管理平台对资源以及制作任务等进行了集中式管理。如对于一些体育赛事类的新闻报道等,都会进行一些深度处理才会进行播放[3]。因采取这种管理方式能够对资源进行统一处理和配置,这是新闻任务管理平台主要职责。
4.新闻制作平台
顾名思义,新闻制作平台就是对日常各种节目进行制作,如进行视音频的制作等。
(三)数字技术在新闻内容管理中心的应用
新闻内容管理中心也有两个平台:归档平台与检索平台。归档平台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归档,如对新闻线索进行归档、对成片进行归档等工作,能够在今后方面对各种资源的复用,也节省了在线存储空间的利用;检索平台则是对各种归档资源进行相应检索方式,如对线索进行检索,对成片进行检索等,能够通过关键词快速的检索到相应的归档内容。
(四)数字技术在新闻播出中心的应用
新闻播出中心能够为各种新闻节目提供的渠道。尤其是在现今新一代电视新闻制作系统的应用下,电视新闻业务在范围也在扩大,除了之前传统新闻业务之外,一些新兴媒体业务也充斥到电视新闻播出中去[4]。所以,新闻节目已经不再局限在传统新闻演播室中,还可以通过互动网站或者IPTV的新媒体形式进行和传播。
(五)数字技术在新闻系统管理中心的应用
新闻系统管理中心能够通过消息的方式将机器与机器以及软件与软件之间进行任务提醒;还可以进行角色权限的设置;对新闻节目制作中各个流程进行严格监督和控制;对电视新闻制作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集中式管理;能够对系统中所有人员、设备使用、车辆调度等进行统计,且会通过表格输出的方式进行明确管理。
在新一代新闻制作系统中数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电视新闻制作效率、效果提高都较为明显,加快了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变和发展,也对广播电视台长远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渊.数字技术在电视新闻制作系统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3):52-54.
Massive MIMO开启了无线通信的新方向,当传统系统使用时域或频域为不同用户之间实现资源共享时,Massive MIMO大大提升天线端口数,并结合3D波束赋形能力,可同时在频谱效益与能源效率方面取得数十倍的增益,实现5G所憧憬的关键性能指标。目前,华为、中兴、大唐等多个厂家已经完成Massive MIMO技术测试,为研究打造原型以及验证,加速证实技术部署的可行性,并提出商用计划。Massive MIMO作为5G技术率先应用于4G网络的重要技术突破,有望在2017年加大商用规模。
NO.2 W络切片:试点加速 助力5G场景多样化
不同于过往任何一种网络,5G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到无人驾驶,再到工业自动化乃至层出不穷的垂直化应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对5G提出不同需求。网络切片可以让运营商在一个硬件基础设施切分出多个虚拟的端到端网络,每个网络切片从设备到接入网到传输网再到核心网在逻辑上隔离,适配各种类型应用场景的不同特征需求。中国移动、韩国KT、SK Telecom、德国电信、KDDI、NTT等主流运营商,以及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设备商均认为网络切片是5G时代的理想网络架构,积极投入研发,推动试点工作。
NO.3 400G:标准加速落地 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匹配成熟
G.654光纤是下一代400G超高速骨干传送用光纤的主要选择,而2016年9月,ITU-TSG15全会通过了适用于陆地传输系统的G.654.E光纤标准,这意味着陆地用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的研发和制造有了统一的国际标准。2017年,为满足400G传输网络落地的需求,我国将在ITU标准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应用需求,启动CCSA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同时也促使国内光通信厂商研发更低损耗结合大有效面积的低非线性效应光纤产品。
NO.4 SDN/NFV:技术日臻成熟 网络重构进入深水区
电信网络正面临百年一遇的架构改革,要实现从互联网应用被动适应网络向网络主动、快速、灵活适应互联网应用的根本转变。随着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未来网络战略路线全部明确,SDN/NFV成为未来网络架构重塑的不二选择。2016年堪称SDN/NFV大网商用的元年,二者在网络中的部署各有千秋,业界对于提供网络连接和服务的软件定义基础设施在入网、编排和控制方面遇到的重大挑战有了实质性了解,运营商的技术理念已经彻底转变。2017年,预计更加完整的、多供 应商的解决方案有望实现商业化推出,SDN控制器、接口支撑能力、多厂商互通问题,以及NFV部署中的解耦、管理编排器、运营等问题将加速讨论和解决。网络重构这一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将在运营商与厂商的联合创新推动下,进入发展关键阶段。
NO.5 人工智能:AIaaS时代到来 将成云上杀手级应用
人工智能(AI)发展之快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谷歌、百度、微软、Facebook等世界杰出的AI公司已经在云上储备了大规模的AI功能,亚马逊、华为、 阿里等各大云服务商正在不断纳入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服务,AI将会以云服务的形式为更多企业打破技术门槛,在云上轻松获取AI,短时间内轻松搭建起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AI即服务(AIaaS)的时代正在到来,AI与云相辅相成,将成为推动云发展最主要的动力之一。
NO.6 边缘计算:生态渐趋成熟 与云协同酝酿更大商机
当众多行业向数字化迈进时,云端正成为构筑信息社会的枢纽。而在工业领域与运营技术领域,另一种计算体系正在崛起。边缘计算这种新架构更多将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这一架构正在被产业链加速定义,产业生态也在逐渐形成。未来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将互补协同,云计算主要聚焦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在周期性维护、业务决策支持等领域发挥专长,而边缘计算则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二者协同将在万物互联时代酝酿更大商机。
NO.7 容器+微服务:加速普及 成为驱动混合IT关键
几年来,云计算在电信市场成功帮助大量运营商和企业的IT与商业模式实现了改造。2017年,公有云、私有云与混合云方案将进一步加速普及,容器技术与微服务架构将进一步帮助企业利用云计算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为自身构建应用。容器+微服务为传统IT向混合IT架构的转型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在有效引导应用架构由大而全的整体架构向灵活的微服务架构转变的同时,加速计算资源由专用计算资源向分布式架构转变。2017年,我们将看到容器作为部署复杂工作负载模型的趋势,容器技术将不仅是虚拟化在应用级别的颠覆性因素,也将成为驱动混合IT的关键。
NO.8 物联网安全:风险爆棚 自适应安全架构加速落地
根据众多权威机构的预测,未来数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将会覆盖世界各个角落。随着物联网进入政府网络、企业网络以及消费者生活中,物联网所存在的多种协议和标准、过于复杂的架构、落后的安全技术以及操作不成熟性等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问题将会以指数级增加。自适应安全作为面向下一代的安全体系,以持续监控和行为识别为核心引擎,通过预测、防御、监控、回溯可自适应于不同基础架构和业务变化并形成统一安全策略,并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云时代的安全服务将为网络提供关键的安全保障。
NO.9 AR/VR:以视频游戏为突破口 打破虚火魔咒
引言
通信传输线路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光缆;另一种是电缆。工程中经常会利用光纤当作信息媒介,以此增强通信信号的保密能力、稳定性、抗干扰性。现如今的通信工程,为了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应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线架空敷设是干线光缆通常会选用的建设手段,当受到条件限制的时候,才会使用地埋处理的方法。本文主要分析通信传输杆路设计与施工质量技术。
1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探讨
1.1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具体要求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选用成熟的技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性和适用性,要符合施工、运营的要求;满足人们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比较,既要满足短期目标,也要满足长期目标。
通信传输线路架设施工中,电力线路可能会与通信传输线路同杆架设,这种情况是允许出现的,但在设计时要注意两种线路间的距离要符合规范,否则遇到恶劣天气两者可能会发生碰撞,出现安全事故。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设计和架设,需要全面考虑施工地的地理环境,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城乡规划。通信传输线路设计的基础是保证技术可行,然后尽可能减小材料运输和后期维护的花费,同时还要与交通部门、电力部门等各个部门进行沟通,科学设计杆路具体的位置和走向,尽可能避开危险地段。
1.2 杆路的设计
现阶段,我国大型城市和中型城市的通信传输线路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小型城市、偏远山区等交通欠发达的地区,仍然需要架设光缆,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施工难度大,对杆路技术的要求严格,尤其是在山区地段。因而,设计人员在开始设计前,要充分调研施工地区的地形,全面勘察杆路的走向,同时,要反复比较论证设计方案,以保证线路平、直、近,并且走向清晰。另外,杆路尽可能的靠近公路设计,这样有助于各种器材的运输,而且维修容易。
1.3 杆路的测量
杆路的走向应参考施工地的气候条件和线路负荷进行多次论证。重负荷地区的杆路50 米一档较为适宜,假如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可以进行恰当的更改。水泥杆大部分是8 米的重型杆,但是在地形制高点适宜选用6 米的重型杆,10 米的重型杆适宜用在低凹的地方,以此减小线路倾斜角度。要尽可能确保不同杆路之间距离的准确性,测量人员在测量时要记录号杆号、拉线桩位置、杆高等要素,标注好地形地物及建筑物名称;测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物,这时可以运用分段测量,但务必确保数据准确。
2、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
2.1 通信传输架杆的选用与埋深加固
水泥架杆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杆路的载荷、架杆处的土壤性质、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其长度主要有6m、8m 和10m 三种,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安排,同时也可以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但必须注意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电杆的埋深同样要考虑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8m 杆一般采用深挖1.3m 的圆形杆坑深埋,10m 杆埋深1.5m,终端杆、转角杆等大负荷重杆埋深1.6m,岩石处埋深0.8m,并采取水泥筒或垒石加固。
2.2 架空杆路拉线
在风、雨、雪等外界物质以及自身重力的干扰下,光缆线路的终端杆、跨越杆、角杆上会产生不平衡的张力,为了确保杆路的安全必须使外力尽可能保持平衡,此时就要在通信线路的水泥杆上装设拉线。拉线规格采用7股/2.6mm 镀锌纲绞线,地锚的埋深要达到150cm 以上。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还要考虑防风装置,比如可以再各分段交界处和跨公路的杆路上采取双向顶头拉的方式进行加固,同时在直线杆上每隔几档加“人”字防风拉,并配合四方拉加固。通常拉线与杆路的夹角为45°,在地形受限制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小于30°。
2.3 传输线路光缆的敷设及吊线安装
传输线路光缆敷设时一般采用光缆挂钩将其悬挂在光缆吊线上,通常用镀锌纲绞线作为光缆吊线,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施工中必须确保光缆距离地面在6m 以上,跨越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时,则距离地面不得小于7.5m。为了增强吊线的抗拉性能,转角杆可采用背向固定的形式。在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或者与其空间交叉时,两种线路间的垂直距离要符合规范要求,最小不得低于2m,同时注意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飞线。
2.4 设置接地保护
通信传输线路与电力传输线路一样,都必须设置接地保护,以免在雷雨天气发生意外事故。在架空线路中,可以利用拉线进行接地保护,即将其中一根拉线的一端压入水泥杆拉线抱箍内并用螺母紧固在拉线抱箍的栓钉上,另一端高出杆顶10cm,并用3mm镀锌钢线将其固定在线路架杆上。
3 加强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监督的措施
(1)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执行上级分派下来的任务和指示。要做到有法可依,并对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操作流程进行熟知和掌握。其中电缆施工监督是一项较为具体的工作,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完成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验收工作。
(2)提高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监管力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只有将工程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为通信传输线路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对各项监督管理制度熟悉和掌握,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好监督工作。对通信传输线路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施工质量有问题,可以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可以按照相关标准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在线路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3)提高监督人员的水平。质量监督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自身素质,有区分问题质量的能力,保证工程建设可以达到各项要求。在对通信传输线路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监督人员要认识到这项监督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对该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内容进行熟知,在进行质量检验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使线路施工质量在要求、质量等方面和实际需求相符合,监督人员要将自己的业务知识进行补充,提升自身的质量监督水平,为线路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结语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网络通信的普遍需求,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施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人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要结合城乡规划的进展进行合理的建设。此外,设计与施工的工序等要制图存档,以便日后的参考和维修。
Abstract: a center project is located in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of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roject has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30466 square meters, underground 2, the ground twenty layer, the construction total height of 85.2 meters.
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ri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在地下二层~/~间设有直线加速器房,医用直线加速器是一种能输出高能(兆伏特级)X射线治疗肿瘤的设备,因此做好有效的安全防护,防止辐射泄漏是安全使用医用直线加速器的基本保证。该部位墙板、顶板混凝土为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墙板分别厚700,1050,1200,顶板厚为1000和1850,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但是考虑到重晶石混凝土的强度达不到C40,所以柱子、梁等采用普通C40混凝土。重晶石混凝土的总使用量为380m3。
2施工工艺
轴线定位、弹线 绑扎柱子钢筋 隐蔽工程验收 安装预留、预埋配合柱子各边分别用模板和钢丝网片支模 穿墙筋 顶板梁板支模 梁绑扎钢筋 用钢丝网片支侧模 绑扎板筋 隐蔽工程验收(包括安装验收) 浇砼 养护。
3施工总体思路
我们考虑先把地下一层梁板砼施工完成后,在进行直线加速器房墙板、顶板砼施工,具体施工缝留置位置见图。在直线加速器房砼施工中,因重晶石砼比重比较大,如果用商品砼,长距离运输会产生砼离析现象,而影响砼质量。所以本工程采用两台JZ350砼搅拌机自拌。其中一台放在基坑上面,另一台放在地下一层的楼面上轴边上。因为剩余部分砼有两种型号:普通C40混凝土和重晶石混凝土。我们计划按每层0.2米先浇柱子(普通)C40,然后再浇重晶石砼墙,直至浇柱到楼板面,再重晶石砼墙、楼板浇捣,最后浇捣施工缝。
4施工准备
4.1.机械准备:JZ350混凝土搅拌机两台,翻斗车10辆,塔吊配合、塔吊掉斗两个、振动棒7根。另外需要配合夜间施工的照明灯具(碘钨灯)。
4.2.人员准备:分为四个施工作业组,每班两个组同时作业,分别各负责一台搅拌机及浇捣工作。12小时换一班。每班为20人。
4.3.材料准备
①原材料选用
由于直线加速器房结构的墙、顶板厚度大部分超过800,因此该部分重晶石混凝土要按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施工,对钢筋混凝土的抗裂缝构造配筋和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要按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进行选择,尤其对钢筋的间距和混凝土级配的抗裂设计要认真进行选择。对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如下。
a、水泥:选用PO42.5早期水化热低的普通水泥,并尽量减少每立方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的产生。
b、骨料:粗骨料选用5~40连续级配的重晶石块(容重2600~2700),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在2.5重晶石中砂。要求粗细骨料中的BaSO4含量不低于80%,石膏和黄铁矿的硫化物及硫酸化合物的含量不超过7%。重晶石块的含泥量
c、水:能饮用的自来水。
d、外加剂:选择与重晶石混凝土相容的缓凝型减水剂。
②配合比的试配要求
重晶石混凝土的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的设计基本相同。由于重晶石骨料的比重大,配制的混凝土易离析,因此应尽量选用用水量小和坍落度尽可能小的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砂率,以确保混凝土和易性。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求在3个小时以上。
5施工方法
5.1 钢筋工程:直线加速器房的钢筋工程按照常规钢筋工程施工。
5.2 模板工程:直线加速器房模板工程除需注意常规模板工程中的施工要素之外,还有两点需特别注意:a、由于直线加速器房防X射线辐射要求,整个加速器房结构除基础底板外墙、顶板混凝土必须一次浇捣完成,不能留设施工缝,同时又考虑到重晶石混凝土强度达不到C40,所以其中的柱、梁等受力结构必须采用普通C40商品砼。所以,这里我们考虑用孔径为1公分的钢丝网片来分隔墙体和柱、梁,具体施工如简图所示。我们采用把钢丝网片与钢筋绑扎的方法来固定网片,其中柱、墙交接处考虑到高度比较大,中间隔50公分焊一道横向短钢筋用来加固钢丝网片;b、加速器房的墙、顶板厚度大,重晶石混凝土的容重又大,因此模板承受的各种荷载要比一般的混凝土模板大许多,模板的设计和支模方法要与常规的模板工程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墙板支模又不能采用对拉止水螺栓,墙板的支模要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必须考虑严格控制墙板截面尺寸正确的有效方法。还要注意设备安装预埋预留的材料和位置是否对防辐射泄露有影响。因此砼底版支模我们根据经验决定采用40公分×40公分的直径为5的钢管形成支撑网,中间再加两道横向支撑撑。强度验算过程如下:
б=N/An=[(1×1×1.8×3.5+3)/4] / [3.14×(0.052-0.0472)]=56701KN/ < f
所以满足要求。
5.3 混凝土工程
①防辐射重晶石混凝土的特点
重晶石混凝土采用的粗细骨料分别为重晶石块和重晶石砂,因此是重混凝土,容重达32KN /m3~38 KN /m3。由于重晶石的比重大,配制的混凝土在运输和浇捣过程中容易产生离析,对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施工方法要进行认真选择。由于防辐射和配制混凝土的要求,对重晶石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组成要进行控制。经有关单位试验,发现重晶石有延缓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的作用。同时对于掺加进重晶石混凝土的外加剂也要进行相容性检验,以防止对重晶石混凝土产生不利的影响。
②重晶石混凝土配制、运输和浇捣施工方法的选择
由于重晶石混凝土的容重达32KN/m3~38KN/m3,因此采用普通的混凝土输送泵可能只能泵送很短的距离,且泵送使用的混凝土的粗骨料细,坍落度大,砂率高,相应的水泥用量大,早期水化热就大,对混凝土的抗裂是不利的,进而对混凝土结构的防辐射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而预拌混凝土一次拌制的量太大,造成每车混凝土的使用时间过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缩短,容易使混凝土产生冷缝。因此初步确定混凝土的配制采用现场按配合比配制自拌的方法,运输采用塔吊配合料斗运送到浇筑点,振捣采用插入式震动器。同时,再正式浇筑前进行混凝土的试拌,以确定合适的搅拌时间和加水量,而后再进行正式的搅拌。
③施工部署
直线加速器房的结构混凝土总方量有380m3,必须一次连续浇捣完成,不留施工缝,根据计算,墙板混凝土按200厚一层分层浇捣,每层的砼方量约为20方,砼的初凝时间为按三小时计算,采用二台JZ350搅拌机配合二只混凝土料斗进行搅拌运输,每台砼搅拌机每小时的浇筑量约为4m3,完成一层所需时间为2.5小时,在初凝时间之内。操作工人按二班制轮流交替进行连续浇捣,预计50个小时可完成。同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我们严格控制分层浇捣厚度20公分。具体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并严格控制以下几个施工环节。
a、对进场的原材料按规定严格做好检查验收和检验试验工作,同时严格做好配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工作,确保原材料用量的偏差在规范和设计要求之内。
b、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采取各种降温或保温措施。
c、避免使用温度较高的新出炉水泥,水泥应提前48h进场进行预冷。
d、重晶石混凝土的导热性较差,因此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分层厚度不超过250,以利重晶石混凝土的散热。
e、由于重晶石混凝土的比重大,易运输和下料中易产生分层离析,因此浇捣墙板时,对于自由倾落高度超过1m的必须使用溜槽或串筒进行混凝土的下料。
f、安排专人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跟踪监测。对于坍落度过大或过小的必须经过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处理后再使用。
g、安排专职试验工除按规范规定制作好28天的试块外,另再制作一批拆模试块以控制拆模时间。
h、对直线加速器房顶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抹灰工必须及时做好一次抹平打磨和收水后二次压实抹光工作。
同时考虑到周围的砼强度等级与直线加速器房不同,所以必须留置施工缝,留置位置视平面图,具体支模方法参模板工程中的钢丝网片支模法。
④养护方法和测温管的设置及测温制度
a、重晶石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要求,在重晶石混凝土浇捣完成二次抹面后必须及时覆盖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覆盖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三层麻袋。并根据测温的结果决定是否可以撤除覆盖和拆模进行浇水养护。
b、测温管的设置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49-01
一、 短波自适应技术
短波通信传播的途径分为天波和地波,俗称高频通信,是利用电离层反射或者地波远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手段,其距离要控制在3 - 30MHz频段范围内。[1]而在其他的通信方式中,短波通信具有不可以替代的优点。而在短波通信系统中,如具有自动对通信条件变化进行适应的能力,这种适应能力被称为短波自适应通信。而这种通信是针对与短波信道缺陷而进行的频率自适应技术,是在通信的过程中,对短波信道的传输质量进行不断的测试,对其选择最为良好的工作频率,使短波通信一直运行于良好的信道上工作,所以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俗称为实时选频技术。
在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中,自适应调制非常重要。这是根据信道的实时状态和业务不同对于不同的特性动态,对所输出的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对系统的传输潜力进行挖掘,使频谱的利用率提高,让所传输的容量以及可靠性发挥到最大。在短波自适应传输中,是将信号盲检技术与信令告知方式进行结合,对于信号所传输的参数进行检测(接收),来达到双方所接收信息的互通,可对信令减少开销,降低了估计所造成的误差,这样收发机就可以进行简化,从而对接收机的整体水平进行提高,已达到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接收。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可以划分为:通信与探测分离的独立探测系统以及通信与探测合一的短波自适应的通信系统这两种系统。
而现在,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在我国广泛的应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短波通信技术,[2]使得短波的调制调解的问题也渐渐的显现出来,使短波技术的发展迎接着挑战。
二、现代与传统短波调制调解技术对比
现代短波通信终端技术,在短波通信传播方面存在者严重的干扰,但为满足人们对通信业务及数据业务的需求量增加,使数据传输的速度与稳定性不断的增加,从而短波通信终端技术不断的发展,其包括数字调制技术、差错控制技术、短波自适应调制解调技术等等。
传统短波通信技术,以话和低速报为主要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通信的需求了。而传统的短波通信技术在数据的传输上必须依靠短波Modom进行,调制解调器则是数据通信部件中最为关键的零件。由于短波信道具有反射模式较多,信道变化快等并存,不仅多径时散的现象,还有衰落的现象,让绝大多数径时的范围延伸在2ms-5ms。由于信号严重的受到电磁的干扰,导致所要传递的信息不能准确快速传输。所以,短波的自适应抗多径调制解调技术是成为现代短波通信重要的研究方向。
在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中,调制调节器非常关键的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者传输信息的稳定性。而传统的短波通信一般采用调制方式为PSK、QAM等。而这种调制方式在短波通信中会对通信宽带进行限制,如要提高效率就需要基带脉冲成,这样一来所调制的信号起伏较大,对于发射机的效率降低。而在现代短波通信中使用的是连续相位调制,这是一种具有恒定包络调制技术,对于频带的利用率和功率利用可发挥高效的利用率。由于连续相位调制本身是有恒包络,所以也是高效率的非线性放大器。此外连续相位调制还有记忆特性与递归特性,可以利用这样的特性,将外部的交织器以及卷积码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组成高效率的串行级连续相位系统。而这个系统在短波的应用中,可以克服传统短波通信系统的缺点,提高系统的利用率。
三、短波自适应通信中调制调解技术
现代短波通信技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于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也要满足高速数据需求。而这些需求使短波通信技术必须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加强,使短波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率快速的提高。如要提高短波通信技术,必须在调制调解技术和差错控制等技术上进行改变。其中短波自适应调制调解技术,其调制体制分为两种:多音并行和单音串行。[3]
1、多音并行体制。其体制是将所要传输的信息在话音通道内,利用高速串行的信道把信息分解并通过低速并行信道以多个载波进行信息传输,而最后在接收信息时,将所要接收的多路数据信息进行分路,并把数据信息进行解调,使多路的低速信息组合成高速数据流。每个副载体所要承载相对较低的数据率,而在多径延时上码元的长度是足够使用,能抗多径衰落的影响。最长用的多音分为52音、32音、16音,在目前每一个单音所受QPSK/8PSK调整的数据率最高为2.4k bit/s。多音并行最新的调制解调器所采用的是分集、前向纠错、DSP技术等。
2、单音串行体制。其体制为在话路带宽内进行的串行所发送的高速数据信号。使用8PSK调制进行信息的发送,采用信道估值综合技术和高效自适应均衡以及序列检测进行信息的接收,而在接收端采用的技术可以消除码间串联的干扰。这种体制在功率分散上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即使在传输率相同的情况下,串行体制比并行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误码率,从而使传输的质量有所提升,数据所传输率增加到9.6kbit/s.
3、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这是并行数据传输系统,在频率间隔上的多个子载波分别对数据信息进行调制,所调制的载波信号相加并进行发送。通过对载波间隔进行选择,将频谱的正交性在符合周期整体上进行保留,而每个子载波上所进行的信号,并在频谱上进行重叠。接收一端可以利用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使信息无失真的进行恢复。
4、网格编码调制(TCM),这是一种不对宽带有效性进行牺牲,又能提高功率的有效性,又与信道编码相结合,形成一种高效编码调制技术。在调制时,充分的对所要接收的信道信息进行利用,对所接收的信号进行软判决最大似然译码,从而使系统整体达到最佳的性能。而使用TCM技术中的并行或者串行调制调节器,其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并行或者串行调制解调器。
5、差错控制技术。[4]而短波的信道中,会出现随机差错、突发差错等,使数据在接收时出现偏差,字符差的出错率在10-2~10-3数量级。若使用差错控制技术,字符差的数量级将有所改善。错差控制技术分为收端检错和纠错码利用两种控制技术。收端检错简单的说是自动请求重发,是对发送端进行通知所发送错误的信息。这种技术在突发差错和随机差错使用的效果良好,但不能重复进行发错,不然会造成信号延时。利用纠错码也可称为前向纠错,这种纠错技术是手段自动的进行纠错,而纠错中需要大量的冗余码(可使用交织码或者扩散卷积码),但这种技术的造价相对较高。
四、总结
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过程将网络化、数字化等信息装备的必然发展,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兼容性、抗毁坏性以俨然成为通信系统中必要的基本条件。而短波通信作为现代通信系统的重要手段,短波通信技术一方面在装备体制上进行转变,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短波通信技术的高效传输性和可靠性,所以短波自适应通信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与调制解调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董彬虹,李少谦.《短波通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7.01
1、工程概述
福建省南安(金淘)至厦门高速公路泉州段A1合同段,路线全长3.46km。工程主线与泉三桥交叉处设置亭川互通枢纽(十字涡轮型互通立交)。互通6座匝道桥共设置12联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水平方向设置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为150m;垂直方向设置竖曲线,最大纵坡为3%,最大横坡为6%。梁宽8.5m~10.5m,跨径21m~27m,梁高1.4m,采用汽车泵输送,一次性浇注成型。
施工支架采用钢管柱贝雷梁式支架,外模采用10cm*10cm方木支撑,楔木调整标高,竹胶板铺面;内模采用5cm*5cm方木和红板制作。
2、施工工艺流程
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空心板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地基处理、砼扩大基础施工立钢管桩安装贝类纵梁铺设分配梁测量放样清洁、铺设底模支架预压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体系清理垃圾、冲洗底模安装内模绑扎顶板钢筋再次清理垃圾、冲洗模板、验收浇注砼养护预应力施工模板拆除支架拆除
3、施工工艺阐述及控制要点
3.1、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
对稻田、泥浆池等不良地基抽水、换填砂石等透水性材料,防止不均匀沉降。地基处理与路基施工方法类似,分层回填,逐层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同时设置2%倒坡,砼基础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地基不被泡水。如回填地基与周边面存在高差,采取边坡防护措施,防止回填料流失,掏空基础。
以桥宽作砼基础长,中支墩宽度取5m,边支墩宽取2m,测量放样。绑扎上下两层钢筋网片,预埋钢板,浇注35cm厚C25钢筋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控制好面层平整度,以利于钢板与砼表面的接触紧密。
3.2、支架搭设
按3m排距、3m间距设置φ610×8mm钢管桩,根据桩位测量高程,计算钢管桩长度,焊接钢管。焊接钢管采用506焊条,焊缝饱满,钢管接头处通过四片小钢板连接加固,并保持钢管竖直。
钢管桩通过吊机与人工配合,两端焊接700mm×700mm×8mm钢板,支立在砼基础预埋钢板上,控制钢管垂直度在0.5%以内。沿钢管高度方向每2m用[10焊接一道横向连接撑,构成一个排架;排架之间用[10连接,形成上下平联;垂直方向每3m设置纵、横剪刀撑;同时使边支墩钢管排架与墩柱抱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增强支架抗倾能力。对于高度大于10m的钢管桩,沿桥方向通过[20连接,增强钢管自身的抗弯能力。
钢管桩上焊接2I36b工字钢作横梁,横梁上按1m等间距布置贝雷片纵梁,贝雷梁上按60cm间距横桥向铺设[20作为分配梁。贝雷片与工字钢、槽钢之间通过U型钢筋加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滑动。
3.3、模板安装
(1)底模
支架验收后,沿桥按5m断面在腹板、翼缘板端处测量放样。通过设计中心线桥面标高、横坡逐桩计算底模高程,确定每个断面模板的支立高度。按50cm×50cm井字型铺设方木,与竹胶板相连的方木按25cm横桥向布置,通过楔木调整底板纵、横坡。方木与槽钢间用铁丝绑扎牢固,方木、楔木、竹胶板之间用铁钉加固。
(2)翼缘板模板
翼缘板处沿槽钢按50cm×50cm间距搭设钢管脚支架,设沿桥向斜撑。钢管与槽钢间通过钢筋焊接牢固,钢管端部安装顶托调整高度,与方木一起支撑腹板和翼缘板外模。空心板外模采取腹板模板包底模板的施工工艺,为防止模板接缝漏浆,采用玻璃胶对模板拼缝密封。翼板底部模板顺桥向铺设,弧形外缘采用异型小模板拼缝补齐,翼缘侧模板固定于翼缘底模板上。外模安装完成后,凿除附着混凝土等杂物,注意不能损伤竹胶板;然后冲洗干净,涂刷脱模剂,避免拆模后砼被污染。
(3)内模
空心板内模采用红板拼装而成,要求拼装简便,拼缝实心密实不漏浆,拆除快捷。内模的加固处理:采用5×10cm短方木加固支撑,保证内箱支撑牢固稳定。内模先在地面上分段制作好,在腹板钢筋与预应力体系安装好后依据分段顺序吊装、拼接、加固成型。内模施工过程中,在顶部每隔2m垫两块木锲,防止浇注过程中上浮,顶板浇注前取出;内模顶部隔50cm开一个小口,以方便底板振捣。
3.4、支架预压及预拱度设置
(1)加载
外模验收合格后,开始对支架进行预压。加载采用周围围砂袋中间装散砂的方法,模拟施工荷载,加载重量为空心板120%自重。加载前,沿模板纵横向每5m开设30×30cm活动孔一个,预压结束时将运输车开到活动孔处,将砂子直接泄至车内。
(2)沉降观测点布设
堆载前,根据预拱度设置形式在贝类片跨中即桥梁1/4跨径处、贝雷片两端各布设三个观测点;同时在每个砼基础上布置三个观测点。点位布置完成后,测取每个观测点的初始标高。预压完成后,每隔12小时对每个观测点进行复测,直至基础稳定,不再沉降。卸载完成后,再次测量每个观测点的标高。
(3)预拱度设置
预拱度值主要考虑因素有:支架在加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和基底沉降,其中包括:
A、贝雷片跨中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δ1,取测量值
B、基础、钢管墩与工字钢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2取1.5cm。
C、模板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3为各接触面变形量总和:
Δ1为贝雷片与分配梁接触面变形量,取0.2cm;
Δ2为分配梁与木楔接触面变形量,取0.2cm;
Δ3为木楔与木楔接触面变形量,取0.2cm;
Δ4为木楔与方木接触面变形量,取0.3cm。
δ3=Δ1+Δ2+Δ3+Δ4=0.2+0.2+0.2+0.3=1.1cm
D、砼下沉量δ4,取测量值
则非弹性变形值为:δ非=δ2+δ3+δ4
卸架前跨中弹性变形δ弹=δ1向贝雷片两端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两支点处预拱度值为零,预拱度分配的方程如下:
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出相应位置的贝雷支架弹性变形量δ弹,同时将非弹性变形δ非叠加,确定空心板梁相应位置的预拱度。
(4)调整底模高度
卸载后,根据计算确定的预拱度,调整底模高度,以保证浇注后空心板梁线型与设计线型一致。
3.5、普通钢筋施工
钢筋分二次绑扎成型,第一次绑扎底板和腹板钢筋,第二次绑扎顶板钢筋。在底模上均匀涂脱模剂后,开始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横隔梁钢筋骨架先在加工场地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吊车吊放至相应墩顶。
普通钢筋的施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和相关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因腹板为铅垂方向,底板存在横坡,横隔梁骨架绑扎时需适当调整尺寸,以避免弯道内侧保护层不够。
(2)腹板两侧垫块按规范布置;底板位置因钢筋层数较多,重量较大,存在较大挠度,垫块应加密,以保证一方面不产生钢筋外露现象,另一方面底板浇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流通顺畅,避免出现蜂窝、空洞等外观缺陷。
(3)钢筋绑扎过程中,制作小木箱用来装短小钢筋、工具、杂物等,尽可能减小模板清理难度。
(4)严格控制预埋件、预埋钢筋的尺寸和位置,为桥面排水设置、防撞护栏、伸缩缝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3.6、砼施工
在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系统施工验收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浇注。空心板砼设计为C40混凝土,采用汽车泵输送,一次浇注成型。空心板梁混凝土下灰顺序为:先底板、腹板后顶板,全断面阶梯式向前推进,分层厚度按照30cm左右控制。施工时从跨中向墩顶方向浇注,最后浇注墩顶两侧各3米左右范围内梁段和横隔梁,以避免在墩顶位置出现竖向裂缝。空心板梁面层施工应按焊高程标记、拉线、找坡、抹平、二次抹面、拉毛的施工顺序进行。振捣时要快插慢拔,至砼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为止。
浇注的同时,安排专人对外模、内模进行监控,及时加固,避免外模跑模、内模上浮等现象发生;于贝雷梁跨中和两端设置重锤线,24小时不间断观测支架沉降变形、钢管桩垂直度,及时调整浇注速度和分层面积,确保支架稳定。
3.7、预应力体系施工
本工程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低松弛7丝捻制的钢绞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100%方可张拉。预应力束的张拉以张拉力和延伸量双控,张拉力为主控。张拉程序为:020%δK40%δK100%δK。
实际伸长量计算公式:L=( L40%+ L100%)-2*L20%
L20%――20%δK时的千斤顶行程;
L40%――40%δK时的千斤顶行程;
L100%――100%δK时的千斤顶行程;
张拉开始前,对钢束位置做标记,以便张拉过程中直接量取钢束在不同张拉力状态下的延伸量。实际延伸量扣除钢束非弹性变形的影响,与设计延伸量误差应控制在-6%~+6%以内,否则停止张拉,查明原因调整措施后方可重新张拉。
钢束张拉整体顺序为先横向后纵向、先长束后短束;横向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纵向顺序为自上至下。横、纵向钢束对称张拉,两端张拉钢束张拉时尽量做到同步。预应力体系施工注意事项:
(1)波纹管安装
安装前对波纹管严格验收,检查有无渗漏现象。安装过程中,严格按设计图纸控制波纹管的坐标位置,确保张拉后桥梁受力与设计意图相一致;同时对波纹管端头、接头处采取稳固的密封措施,避免砼浇注过程中水泥浆渗漏至孔道中。砼浇注过程中严禁振捣棒触碰预应力体系,避免波纹管、锚具等产生位移和破坏。
(2)锚具安装
准确定位锚具位置,控制锚垫板、锚环与孔道中心线相垂直;张拉端和锚固段加强钢筋建议适当加大、并采取焊接措施。
(3)钢绞线张拉
张拉前,清除夹片和锚环孔的杂物,对张拉位置的钢绞线进行除锈,以减少摩擦损失,并对工作锚板夹片和锥孔涂油以方便退锚。
3.7、孔道压浆、封锚
钢束张拉完毕后,用水泥锚塞预应力钢绞线与波纹管之间的缝隙,待水泥达到足够强度,即可进行压浆。压浆机采用活塞式压浆泵,压浆泵要同水泥浆搅拌机相连接并不停搅拌,防止水泥浆凝固。压浆从下至上,每一个孔道应达到出口端饱满和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对需要封锚的锚具,压浆后应先将其周围冲洗干净,并对梁端砼凿毛,然后按设计布设钢筋网浇注封锚砼。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1)水泥浆配合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施工,加入适量膨胀剂,增加灌浆的饱满性和密实性。
(2)压浆前,用高压水冲洗孔道,以冲走杂物并湿润孔道内壁,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冲洗完成后,用压缩空气排干孔道剩余积水。
(3)波纹管安装时,预留压浆口,同时在孔道末端预埋软管作为排气(浆)口,按照水泥浆的行程封堵排气口,排气口全部封堵完后,持压时间不少于2分钟,最大压力不宜超过1.0MPa。
4、安全措施
现浇空心板作为桥梁施工中一个重要分项,具有施工周期长、危险源多、安全风险高的特点,所以安全控制显的尤为关键。结合本工程特点,现浇空心板施工危险源大致可以总结为:火、电、坠落、吊装、预应力张拉及跨路交通。针对这些危险源,可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防火
A、在支架上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同时将水通过高压水泵引至桥面,并配备足够长的水管。
B、在梁段设置吸烟区,禁止施工过程中吸烟。
C、收工后,检查支架是否存在火源,并切断电源;同时安排专门人员对整个支架体系监控10分钟,防止未发现火源。
(2)用电
A、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严格规范用电。
B、定期检查维护电箱、线路和电焊机等用电设备,对电箱等设施采取防雨措施。
(3)吊装和防坠
支架搭设拆除和空心板施工过程中,吊装安全和防止人员、物品坠落十分重要。
A、安排专门的起重人员进行指挥,配备对讲机;设置坠落警示标志,确保支架上下无交叉施工。
B、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支架施工时系好安全带,必要时配用防坠器。
C、支架两侧各预留1.5米的操作平台,同时可作防坠平台;贝雷片底部栓挂一层绿网和安全网;贝雷片和翼缘板沿桥面两侧,搭设脚手架护栏,刷挂绿网,保证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
D、制作小木箱,收集一些小材料、工具和施工垃圾,可避免坠落。
(4)预应力张拉
张拉时,严禁在千斤顶正面站人,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正确安装张拉千斤顶,张拉架搭设应稳固牢靠等,避免张拉时发生安全事故及意外事故。
(5)跨路安全
本工程有5联现浇空心板跨307省道,安全措施和交通组织十分重要。307省道共4个车道,施工时占用两侧车道作支架基础,预留中间两车道让车辆通行。
A、在现浇空心板施工区域两侧安装限高限宽门,限制超高车辆;安装4道减速带,确保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前减速。
B、在支架两侧各设置一座保安亭,二十四小时全过程指挥交通。
C、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减速慢行标志,在限高限宽门、砼扩大基础和支架等安装反光标志和警示灯;用水马和沙包袋间隔摆砌,引导车辆进入狭窄施工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