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形势分析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懂得合理利用有限资源获取最大效益,既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又不会对长期利益造成损害,才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权宜之计。为实时了解国土资源相关动态,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发展趋势,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指标体系。
一、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研究国土资源各项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了解经济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通过探讨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国土资源稀缺性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而揭秘国土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对常见的国土资源经济活动进行研究,结合国土资源稀缺对社会发展的制约以及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二)国土资源与各类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
国土资源的各类经济活动,均涉及到劳动、资本、技术等多个领域。掌握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加工、输出情况,围绕资源型产品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对国土资源的稀缺,对生产发展的劳动、技术以及资本等方面造成的系列影响,研究国土资源与开发利用等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国土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提高资源产量,提升资源质量,从而增强各项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生产效益。
二、分析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方法
资源的稀缺性是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经济学起源,长久以来,资源稀缺是资源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对象,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不计其数。目前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主要分析方法,均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重要前提,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对国土资源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现有相关文献报道,笔者了解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法、比较法、系统综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等。
(一)系统分析法
在国土资源经济系统中,土地、能源以及矿产等均为国土资源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而法律政策、技术水平、资金条件,均会对国土资源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此外,由于国土资源经济活动均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分析国土资源形势时,应采取系统分析法,综合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我国土地资源经济系统的情况,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展开全面的分析。
(二)系统综合法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得结论进行有效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的方法即为系统综合法。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应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更加全面,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个层面。应对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充分考量,统揽全局,综合所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对整体形势做出有效判断。
(三)比较法
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可通过同比与环比的方式,对处于各时期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对不同时期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不同表现与异常表现加以分析,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以此来掌握国土资源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全面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定量分析法
由于定性分析法不够客观公正,因此,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研究时,定量分析法的使用较为常见。定量分析法所得结果更加客观全面,且具备可靠的科学依据,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在对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定量分析时,构建分析指标体系与计算数学模型不可或缺,为确保所得结果更加客观,还可借助结构功能、决策分析等模型加以补充。
三、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
经过本文研究可明显发现,国土资源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深远影响,国土资源经济本身在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一定的显著特征与规律。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能直观地反映出当下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参评指标,均具备一定的目的性与组织性,能够全面、客观地向人们展示国土资源信息,方便研究者掌握国土资源经济形势的发展动态。在笔者看来,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需结合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土资源管理情况、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对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形势,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更切实际的评价。
基础类指标与合成类指标为国土资源经济形式分析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大指标能直观地反映出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情况。基础类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国土资源的经济形势与开发利用整体水平,该类指标是合成类指标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合成类指标,则是以挤出来指标为重要前提,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满足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特性需求为目的,通过计算法的运用,结合数据模型分析,展示出足以说明国土资源现阶段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的指标。
四、结束语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切合实际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不但能够直观、全面地反应出现国土资源相关信息,还能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调整与改进,实现促进国土资源经济形势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需结合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方法得以实现。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对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水平有着深远影响,只有在科学、先进的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指标体系的指导下,才能提高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国民经济朝着有利趋势,健康发展。
关键词:节能;投资额;能耗;经济评价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在气候上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年平均气温170C左右,夏季炎热高温,冬季寒冷潮湿,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0C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290C左右。夏季室外空气温度大于350C的天数约30天,最高温度达到400C以上,最低气温也超过300C。冬季室温常低于100C,日平均温度小于50C的天数约20~30天。年均降水1300~1400毫米之间,日照年际变化明显且季节分布不均,夏季日长且晴朗少云,冬季日短,春季云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主要依赖空调设备维持室内舒适温度和湿度,空调已成为居民住宅的主要调温手段,并逐渐由1户1台发展到1户多台,空调能耗已经占建筑总能耗的55%左右,金华市也不例外。但由于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差,空调用能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未来金华市的空调装机容量还会继续增加,所以,应重视住宅节能设计,在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空调装机容量及运行能耗。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夏热冬冷地区从2001年10月1日起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浙江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2003年12月,2004年1月1日施行。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浙江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2007年12月,2008年1月1日施行。
建筑节能的实施需要大量成熟可行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作为支撑。因而,这一地区建筑节能方法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建筑能耗的角度分析金华市住宅节能的经济性评价方法。
1.住宅的能耗构成及节能措施
住宅能耗受诸多因素影响。除室外热气候、室内空气质量和气候环境、建筑功能、规划布局等外部因素以外,主要是以下的建筑因素:
围护结构的热传递量,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建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有关,其中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内在因素。在围护结构的热传递能量中,外墙围护结构(含门窗)约占66%,楼梯间隔墙约占11%,其余占23%。因此,加强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是减少结构能耗的重要环节。
设备能耗,金华市住宅能耗主要来自夏季空调制冷,其次是冬季采暖,这些占整个建筑能耗的55%以上,说明采用高效率的空调设备是金华地区实现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以上两者是互相关联的,若降低围护结构的热传递,也势必将降低设备能耗。金华市夏季室内设计计算指标为: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6℃。计算换气次数1.0次/h。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指标为: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16℃;计算换气次数1.0次/h。
为了达到节能要求,必须采取综合节能措施:首先是规划设计,包括选址、朝向、间距、绿化等;其次是围护结构设计,包括体型、外墙、门窗、屋顶等,通过墙体保温;还要提高设备效率,空调额定能效比取2.3,采暖额定能效比取1.9,减少设备能耗。
2.住宅的节能经济分析
节能建筑会提高造价,如果把增加节能措施的支出和日常使用中由于节能降耗而减少的支出进行抵消,可以得出节能成本的动态回收期。根据动态回收期调整设计方案,从而优化建筑节能投资方案,达到住宅的低能耗和高舒适的双赢目标。
2.1节能建筑节能投资额的识别估算
采用节能技术后,不仅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造价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材料所需要的人工、机械、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等都需要相应的进行调整,而这些项目的调整都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在对一个节能建筑进行评价时,我们可以根据PKPM节能分析软件给出的节能计算报告书看出,在节能建筑中所使用到的一些节能材料,比如膨胀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等等,以及它们在各个结构部分所使用的面积分布,由此可以计算出节能建筑的节能投资额。
例如某节能建筑墙体采用节能技术后的节能投资额计算:
采用节能技术后墙体构造与常规墙体的单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差价计算为
ΔP =Δ该分项工程直接工程费×(1+施工管理费费率)×(1+利润费率)(1)
导致施工技术措施项目综合费用的增加为
ΔM1=Δ技术措施项目直接工程费×(1+施工管理费费率)×(1+利润费率) (2)
导致施工组织措施项目综合费用的增加为
ΔM2=(ΔP+ΔM1)×(1+施工组织措施项目费费率) (3)
导致产生的与之相关的其他附加工作项目所增加的费用为ΔO。则在该节能技术项目的应用上导致的总节能投资额为
Ii= (ΔP×N+ΔM1+ΔM2+ΔO)×(1+规费费率)×(1+综合税率) (4)
由此推广,可得到整个项目的节能投资额,假设该节能建筑所使用的节能材料数量为n,则节能投资额ΔI的估算方法如公式(5)所示:
(5)
2.2节能建筑节省能耗费用的识别估算
节能建筑在围护结构等部分使用节能材料以后,可以对整个建筑物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可以明显减少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从而节约了部分能耗费用。
2.2.1第一年节省能耗费用的计算
根据PKPM节能分析软件,可以计算分析得出该建筑物当前的能耗状况,其中参照建筑能耗为Q0,设计建筑能耗为QP。Q0为按照节能50%的标准进行计算的能耗结果,QP为按照实际情况计算分析得出的实际能耗量,根据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的能耗可以计算出该建筑节省的能耗量,计算方法如公式(6)。
节能建筑节约的能耗量Q1=2Q0-QP (6)
根据当前的能源价格,以及能源价格指数Ci变动状况,可以估算出在今后的一年中节省的能耗费用。例如当前某能源的价格为P0/单位,能源价格指数变动状况如下表1所示。
表1能源价格指数 单位:KWh或W
期数 0 1 2 3 4 5 ……
能源价格指数 C0 C1 C2 C3 C4 C5 ……
由P0以及表1可以计算得出该能源第一年末的价格P1,P1=C1P0/C0,从而可以算出某节能建筑第一年末节省的能耗费用A1。
(7)
以上是针对单一能耗,对于多种能耗的计算方法是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扩展得到一般的第一年末节省能耗费用的计算方法,如公式(8)所示。
(8)
其中:P0i―某节能建筑消耗的第i种能源的现时价格;
Q0i―参照建筑消耗的第i种能源量;
Q Pi―设计建筑消耗的第i种能源量;
N―某节能建筑消耗的能源种类数(n≤2)。
2.2.2计算期内各年节省能耗费用的估算
这里需要先确定计算周期,一般的,节能建筑所选用的所有节能材料作为一个系统,以其中最短使用寿命材料的寿命作为计算期。考虑到各种节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其节能效果肯定会越来越差,到最终失效更新。我们同时需要以所有节能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设定一个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每年的损耗率。
设某节能建筑经济分析计算期为N年,整体考虑所有使用的节能材料情况估计得出每年的损耗率大致为a,根据以上分析的数据可以计算分析在计算期内各年节省能耗费用,如表2所示。
表2各年节省能耗费用分析
期数 节约的能耗费用 能源价格指数 调整后节约的能耗费用
1 A1 C1 A1
2 A1(1-a) C2 A2
……
N A1(1-a)N-1 Cn AN
其中:
(9)
根据节能建筑的经济分析计算期以及设定一个固定的损耗率便可以得出计算期内各年节约的能耗费用即节能收益。
3.多个节能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
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时,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往往设计多个节能方案进行比较。对于多个节能设计方案,我们先把每个节能方案的节能投资、计算期以及各年的节能收益计算出来,为每个方案生成相应的现金流量图表,然后分别计算各个节能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以及净现值(NPV)。从净现值的意义可以得知,只有当那些净现值大于等于0的方案才可以接受,所以需要先对各个节能方案的净现值进行筛选,从中选取那些净现值大于0的方案,然后再从经过筛选后留下的方案中选取最优的方案。
由于各个方案的计算期不一定一致,所以我们在评价各个方案的时候可以采用年度平均收益(费用)的方法来评价,具体就是采用(10)的公式算出每个方案的年度平均收益(AE),然后比较AE的大小即可以得出哪个方案为最优,评价的准则是选取方案中AE值最大的那个方案为最优节能设计方案。
AE=NPV(A/P,i,N)(10)
其中:AE―年度平均收益(费用);
i―基准贴现率。
在计算各方案的净现值(NPV)时,需要选取一个基准贴现率,因为投资具备一定的机会成本,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把消费者或开发商投资其他领域而产生的最大平均报酬率作为节能投资评价的基准贴现率,其应该大于等于同期银行的贷款利率。
本文主要从节能建筑投资额估算、节省能耗费用估算以及对整个节能建筑的技术经济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金华市节能建筑经济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在实际中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和合理性,对整个夏热冬冷地区的节能建筑评价都有借鉴意义。但该方法在选取计算原始数据时,如基准贴现率、节能系统整体损耗率等,往往带有投资者一定的主观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投资评价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价值,只要计算分析得出的结果符合投资者自身的预期,那投资便是合理的。
路堤在施工和运行期间,由于自固结和车辆荷载等因素,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高填方路堤堤身较高,填土自重引起沉降很大,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与安全,甚至导致路面结构破坏。因此分析高填方路堤在不同情形下的沉降,对施工工艺选择有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路堤在不同压实度下的沉降进行数值分析,使沉降和经济性达到较理想的程度,为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提供参考。
1.计算模型及土性参数
1.1几何模型
用 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solid45单元,选取路堤高度20m,路面宽度26m,变坡点上下高度分别为12m、8m,上部坡度1:1.5,下部为1:1.75,路堤纵向取1m,几何模型如图1。
图1 几何模型
压缩层有效宽度即路堤坡脚以外的宽度。压缩层有效宽度的确定,一般认为越大越精确,根据经验,压缩层有效宽度H根据填土的高度Ho来确定,认为H>3Ho即可,本文将压缩层有效宽度取为90m,满足上述要求[1]。
1.2定义路基材料
对几何模型赋予材料属性,地基土材料不变,材料属性如下:密度1.95g·cm-3,粘聚力30kPa,内摩擦角28°,弹性模量12MPa,泊松比0.35。路堤土按不同压实度对应的材料属性进行赋值,见表1。
表1 不同压实度粘质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1.3划分网格及约束
按三角形网格自动化分。整个路堤对垂直于面方向设置约束,底边水平竖直方向都设置约束,左右两侧对水平方向设置约束。
1.4加载求解
对整个区域施加重力,用牛顿-拉普森迭代进行求解。
2.基本假设
①土为各项同性连续介质体。
②路基表面自由且为透水透气边界。
③中心对称面各节点没有水平位移,模型左右边界水平方向位移为零,竖直方向允许发生位移,下边界任意方向位移为零。
④不考虑地基的沉降变形。
⑤路堤的沉降是自身重力产生的,不考虑车辆等荷载对沉降的影响。
3.土的本构模型
岩石、混凝土和土壤等材料都属于颗粒状材料,此类材料受压屈服强度远大于受拉屈服强度,在土力学中,常用的屈服准则为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使用Drucker-Prage屈服准则的材料简称为DP材料。在岩石,土壤的有限元分析中,采用DP材料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4]。
4.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4.1计算过程
在规范规定的压实度范围内,对上路堤和下路堤分别设定不同的压实度:上路堤压实度范围为94%~98%,下路堤为93%~98%,假设地基土已沉降完毕,在求解时通过生死单元求得地基自身沉降为3.1842m,路堤沉降为总沉降与地基沉降之差,将结果列于表2。
表格 2 不同压实度下路堤沉降量(m)
4.2结果分析
4.2.1分析不同压实度组合对沉降量的影响
下层压实度不变,改变上层压实度,计算沉降量减少的百分率,如图3。上层压实度不变,改变下层压实度,计算沉降量减少的百分率,如图4。
可以看出:(1)下层压实度不变,当上层压实度大于96%时,下沉量的减少百分率明显降低;(2)上层压实度不变,随着下层压实度增加沉降量减少百分率总体下降,当下层压实度大于94%而小于96%时沉降量减少能力有所提高。所以从施工角度,应充分重视下层压实度,填筑上层之前,充分压实下层,可以得到较小的沉降量。
4.2.2结合压实功分析经济效益
不同压实度下单位体积压实功参照文献[5],计算出本模型体积在不同压实度下的压实功,选取下层压实度为93%,当改变上层压实度时对应击实功如表4所示:
表4下层压实度93%,上层压实度改变对应压实功
压实度越高,击实功越高,费用也越高,但可以减少沉降量,为了找到较为经济的压实度,认为减少单位沉降量对应增加的击实功越小,越为经济。以击实功差与沉降量差的比值作为指标i,i值越小越经济。例如:当下层压实度为93%,上层压实度从94%增加到95%对应i为53731765,以此类推。同理可得上层压实度为94%,下层压实度改变时对应的经济指标,见表5:
表5一层压实度不变,另一层改变时对应的经济指标i
可以看出:改变下层压实度比改变上层压实度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5.结语
(1)由4.2.1中结论(1)和(2)看出,沉降量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减小,沉降量的减少量也有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越来越小的趋势。
(2)改变下层压实度比改变上层压实度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3)从施工角度,应充分重视下层压实度,在填筑上层之前,充分压实下层,可以得到较小的沉降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对如变形指标要求高的公路,压实度越高越好,防止因沉降过大引起病害。
【参考文献】
[1]吴俊,陈开圣,龙万学.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有限元数值模拟[J].公路工程,2009,34(2).
[2]李华,陈晨,李向群,压实度对高填方路基自身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2010,(5).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基础学科,学好化学对生活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一个好的导入方式可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效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用恰当的方法,给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让其带着问题开始学习,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认为比较符合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的主要有利用直观教具、化学故事、化学实验和多媒体等方法。
一、利用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直观教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将要学习的是什么,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想象力,通过眼见的形状,状态去想象抽象的结构和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有机物中苯的学习,可以通过球棍模型的直观展示,让学生清楚的了解苯是一个环状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它为何会形成如此的空间构型,利于加深印象和理解。
二、利用化学史实和化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年龄尚小,不乏强烈的好奇心,枯燥的灌输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许多妙趣横生的化学小故事却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容易将其引入到化学教学的活动中去。因此,告诉学生一些化学史实和化学小故事是创设良好问题情境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蛋白质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述硫酸铜杀菌的故事:烈日炎炎的夏天,当你纵身跳入淡蓝色的游泳池中游泳,你知不知道这蓝色的水就是很稀的硫酸铜溶液呢?它可以杀灭众多游泳者身上带进来的细菌,以保证所有游泳者的健康。可以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有杀菌作用呢?学生思考过程中再告诉他们:在医学上,硫酸铜还用来做呕吐剂,当吃了什么脏东西或误服了什么毒物,医生常用硫酸铜催吐。再次让学生思考其原因,最后引出重金属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这一知识点。
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就成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无限动力。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授酸碱指示剂时,可以为学生做一个“密信”的小魔术: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剂写一封信,晾干后,完全看不到字,然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显示出红字。这样学生会惊讶于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容易引出指示剂的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它能将一些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微观的,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大大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它能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双重作用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更好的将学生置于建立起来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氢氧化钠和醋酸的电离的微观过程,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氢氧化钠的完全电离和醋酸的部分电离,从而引导其思考两者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是从知识导入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很多途径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小组合作法,开展各种和化学相关的课外活动,联系社会,自然和实际等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继续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108―06
一、前 言
在经济数据的传统定量分析中,所分析的数据对象具有这样的特征,即数据要么是时间序列数据,要么是横截面数据。而实际中获得的许多经济数据,往往是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再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计量经济学中称这样的数据为“平行数据”(Panel Da―ta),也被翻译成“面板数据”,或“纵向数据”(longitudinal data)。20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分析了面板数据。事实上,关于面板数据的研究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重要发展之一,它在解决数据样本容量不足、估计难以度量的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以及区分经济变量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突出优点。但是,研究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以线性结构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模型太过于依赖诸多的假设条件,使得方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及其它统计分析方法的缺陷,本文基于经济数据的函数性特征,介绍一种从函数视角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的全新方法一函数性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
函数性数据分析的概念,始见于加拿大统计学家J.O.Ramsay和C.J.Dalzell于1991年发表的论文《函数性数据分析的一些工具》。6年后,J.O.Ramsay和B.w.Silverman(1997)将对函数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已有理论和方法,总结在《函数性数据分析》一书中。但这本书偏重方法的理论介绍和数学推导,不利于统计基础薄弱者使用。经过5年的努力,J.O.Ramsay和B.w.Silverman研究了一些函数性数据案例,并将其具体的分析过程编入他们于2002年出版的专著中。虽然国外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但是有关函数性数据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或进一步完善。另外,从方法应用的具体领域来看,很少涉及对经济函数性数据的分析。就目前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
为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本文从思想、方法等方面,对函数性数据分析进行系统介绍,并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率先利用该方法分析实际的经济函数性数据。本文共分六部分,以下内容的安排为:数据的函数性特征及经济函数性数据实例、从数据的函数性视角研究数据的意义、函数性数据分析的目标和步骤、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的经济应用,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二、数据的函数性特征及经济函数性数据实例
一般地说,多元数据分析(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MDA)处理的对象,是刻画所研究问题的多个统计指标(变量)在多次观察中呈现出的数据,样本数据具有离散且有限的特征。但是,现代的数据收集技术所收集的信息,不但包括传统统计方法所处理的数据,还包括具有函数形式的过程所产生的数据,例如,数据自动收集系统等,称具有这种特征的数据为函数性数据。
函数性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就其本质来说,它们由函数构成。这些函数的几何图形可能是光滑的曲线(如人体在成年前的身体高度变化等),也可能是不光滑的曲线(如股票综合指数等)。许多研究领域的样本资料往往表现为函数形式,如考古学家挖掘的骨块的形状、按时间记录的经济数据、手写时笔尖的运动轨迹、温度的变化等。函数性数据分析(Functional Data Analysis,FDA)的基本原理是把观测到的数据函数看作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函数指的是数据的内在结构,而不是它们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实际中,之所以要从函数的视角对数据进行分析,是因为:(1)实际中,获得数据的方式和技术日新月异、多种多样,例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可以通过数据的自动收集系统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原本用于工程技术分析的修匀(smoothing)和插值(interpolation)技术,可以由有限组的观测数据产生出相应的函数表示。(2)尽管只有有限次的观测数据可供利用,但有一些建模问题,将其纳入到函数版本下进行考虑,会使分析更加全面、深刻。(3)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想利用有限组的数据估计函数或其导数,则分析从本质上来看就具有函数性的特征。(4)将平滑性引入到一个函数过程所产生的多元数据的处理中,对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经济分析中,融合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者的数据很常见,例如,多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的多年的年度经济总量、多家商业银行历年的资本结构、能源(如电力、煤炭、石油等)多年按月的消耗量、不同时间上多个省市的失业数据等。这些经济数据往往呈现函数性特征,即每个个体对应着一个函数或曲线。在对经济函数性数据进行分析时,将观测到的数据(函数)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体观测值的顺序排列,这是函数性数据分析不同于传统统计分析之根本所在。例如,表1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1995年到2004年期间的资产收益率(ROA)数据。
利用基于MATLAB编写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smoothing),并绘出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ROA)的修匀曲线(见图1)。由曲线图可以看出,每个个体(银行)对应着一条曲线(其数学表达式为函数),这是将多家银行的历年ROA数据记录看作函数的根本理由,也是函数性数据分析的出发点。
三、从数据的函数性视角研究数据的意义
从函数的视角,对具有函数特征的经济数据进行研究,会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例如,对函数性数据的平滑曲线展示,不但能够诊断出拟合数据的可能数学模型,还能够通过对光滑曲线求一阶、或更高阶的导数,来进一步探索数据的个体(横截面)差异和动态变化规律。
图2是四家银行资产收益率的速度(一阶导数)曲线,观察发现:在1995年至2004年期间,农业
银行、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的变化率,呈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其中尤以建设银行的表现最为突出。加速度曲线图显示,四家银行资产收益率的变化率的波动状况不相同,转折变化的时间差异也较大。这些情况一定程度表明,各家银行的内部管理与经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快慢程度各不相同。
四、函数性数据分析的目标和步骤
函数性数据分析的目标与传统统计学分析的目标基本一样,具体情况如下:
(一)以对进一步分析有利的方法来描述数据;
(二)为突出不同特征而对数据进行展示;
(三)研究数据类型的重要来源和数据之间的变化;
(四)利用输入(自变量信息)来解释输出(因变量)的变化情况;
(五)对两组或更多的某种类型的变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典型的FDA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组织。假设我们考虑的自变量是一维的,记为t,一个的函数仅在离散抽样值 处被观测,而且这些ti可能等间隔分布,也可能不是。在函数性数据分析中,将这些离散的观测值看作一个整体。
第二步,将离散数据转换为函数形式。这是利用各次观察的原始数据定义出一个函数x(t),它在某一区间上所有t处的值都被估算了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方法是选定一组基函数 (t),k=O,…,K,并用基函数的线性组合给出函数x(t)的估计
第三步,多种形式的初步展示与概括统计量。概括统计量包括均值和方差函数、协方差与相关函数、交叉协方差(cross―covafiance)与交叉相关(cross―correlation)函数等。
第四步,为了使每一条曲线的显著特征都在大体相同的自变量处(如月份、年份等)显现出来,可能需要对函数进行排齐(regigtration),其目的是能够区别对待垂直方向的振幅变化与水平方向的相变化。
第五步,对排齐后的函数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如函数性主成份分析(FPCA)、函数性典型相关份析(FCCA)等。
第六步,建立模型。建立的模型可能是函数性线性模型,也可能是微分方程。
第七步,模型估计。
五、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的经济应用
为了说明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同时出于使所绘图形简单明了,本文再次利用四家国有银行的数据,对资产收益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虽然此实例中个体数少,但并不妨碍对方法应用的系统描述与理解。
在对实际问题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时,通常需要依照研究的目标编写计算机程序。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基于MATLAB或SPLUS等编写的程序,如绘图或综合计算函数等,完全可以满足分析的需要。本文首先基于MATLAB编写程序,然后对四家国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分析。
关于四家银行资产收益率数据的函数(曲线)展示与初步分析,本文在前面已进行了描述,具体结果见图1和图2。概括资产收益率特征的统计量(均值函数和标准差函数)的曲线见图3。
为了进一步探讨典型函数所呈现的特征,本文利用函数性主成份分析,对四家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在函数性数据分析中,与多元统计中的某个主成份的权向量相对应的是主成份权函数(principal component weight function),记为 ,其中t在一个区间 中变化。第i个样品(个体) 的主成份得分值为 ,第一主成份就是在 的约束条件下,寻求使主成份得分 的方差达到最大的权函数 ,即它是下面数学模型的最优解: 类似地,可以求得第j个主成份,其权函数毛(t)是下面数学模型的解:
为了得到光滑的主成份,一种方法是对由上述方法求出的主成份进行修匀,另一种方法是将修匀处理过程,融入到主成份的求解过程中。具体作法是将描述主成份曲线波动程度的粗糙因子纳入到约柬条件中,形成带惩罚的约束条件。利用粗糙惩罚法求第j个主成份的数学模型是其中 称为修匀参数,用它可对粗糙惩罚项进行调整。
利用上述方法和基于MATLAB编写的程序,对四家银行进行函数性主成份分析(FPCA)。具体结果见图4。第一个主成份(PCI)的解释能力为85.5%,第二个主成份(Pc2)的解释能力为13.1%,前两个主成份的综合解释能力为98.6%。
为了清晰地显示主成份,并进行有意义的解释,在同一图中绘出三条曲线,一条是整体均值曲线,另两条是对均值曲线分别加上和减去主成份的一个适当倍数而形成的曲线,具体结果见图5(本文所选的倍数是0.12)。以上所述的三条曲线分别对应着图5中的实心曲线、‘+’曲线和‘*’曲线。第一个主成份反映了资产收益率(ROA)的一般变化,尤其反映了资产收益率的“两头”变化情况(1999年以前和2003年以后)。第二个主成份反映了资产收益率(ROA)的中段变化。
六、结论
在经济实践中,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得到的样本观察资料是曲线或图像,即函数性数据。因此,对这种类型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篇幅所限,还有一些函数性数据的分析方法未予以介绍,如函数性方差分析、函数线性模型、函数性典型相关分析以及描述动态性的微分方程等。由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函数性数据分析方法和具体应用的介绍,传述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新思想,而不只是方法技术本身。因此,缺少的方法并不影响对思想的阐述。
引言
虽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它的影响与实效已经超出了经济领域的范畴。如今它已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战略目标,同时它也对政治领域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标准和新要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的实施理念等等都属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但即便这些要求都做好,如果没有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与之相配套,其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是促进政府管理改革创新、转型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而政府管理的转型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客观条件,帮助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让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更加深入。
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来源于经济领域,但是其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包含了有关经济、科技、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一个综合性问题。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包含的四大协调内容的角度来分析,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速度、质量、效益三者得到协调管理;国家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转化促使投资和消费得到协调管理;国家在环境、资源方面保护措施的强化促使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得到协调管理;国家在社会、政府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得到协调管理。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岗位的减少、社会的稳定、财税收入等。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问题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同时还是更大范围的管理问题、体制问题和综合性社会问题,甚至还能影响到公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政府官员对经济刚性发展存在依赖性。在现行体制的影响下,许多官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期待不尽合理,同时因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被纳入为官员政绩考核和升迁的重要依据中,所以不少官员潜意识认定国民经济水平只能升不能降,并且还得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经济发展出现所谓的刚性效应,从而导致官员总是会想方设法地投入大量精力、时间和资金来发展建设以此推动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政府官员这种盲目崇拜,追求政绩的心态会使得政府经济职能出现偏离,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脱离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政府管理人员观念比较落后。意识决定行动,观念就是行为的先导。观念的形成和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受价值观、文化、个人认知等内在个人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发现,有些政府管理人员因为受前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管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时候通常还会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例如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强制施行等。这些管理方式在其日常管理的具体行为中时有体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阻碍。因此,若不能及时调整某些政府管理人员的观念和行为,其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实施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双重协调配套的必要性
经济发展方式与行政管理体制密不可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没有生产关系就没有生产力,没有上层建筑就没有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关系、行政管理关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所以经济发展方式在实施转型计划的时候会影响到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尤其是政府行政管理方面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并且这个改变过程并不会受到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需要在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进行完善外,不容忽视的就是政府宏观调控中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时候同时也需要提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二者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存在的整体,需要同时进行,采取整体联动。
在面对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这一大背景下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更加需要注意二者同步推进、协调配合的重要性。目前,在经济改革的引导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途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国情,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和责任都要高于其他国家,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有效合理的行政管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无效不当的行政管理则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无不强调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双重配套转型的紧迫性。目前行政管理中“越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还很突出,应该管理的没能管理妥当,不该管理的却管多、管滥了。例如,有的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的增长,将招商引资作为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政府相关管理人员会下硬指标给下属部门,并把经济增长列为考核最重要的标准,这就导致为了得到利益最大化而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忽视了民生、社会、生态的问题。行政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改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政府行政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都有待提高。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除了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迫切的要求外,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经济发展方式表现在投资与消费、城乡之间、内需与外需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上,而这不仅需要经济要素的合理配置,宏观管理和措施的调整、实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管理体制的转型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合理规划管理的各个范畴并完善和制定新的改革措施。具体实行措施包括社会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健全、社会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同时要合理进行机构设置,优化人员配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源配置、结构优化、要素管理、人员配备、治安管理等方面就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状况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之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就会进一步加深,如此一来便会对管理体制的改革极为有利,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通过政府管理的转变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所涉及到的领域很广,但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机制的转变和完善,即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说,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求。因而,我们在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政府职能转变的主导地位,以其为中心来推动其他领域的改革。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进行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尽好本职,避免“越位”、“错位”、“不到位”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投入,将更多精力和时间用在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对政府的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实施转变和创新。第一,政府需转变发展理念。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认识的基础上政府需要有转变发展理念的意识,这一点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过去那种片面追求GDP而导致破坏环境和资源的做法,只是单纯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摒弃。我们需要明确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当然,要达到这些,也只有首先对政府的发展理念进行有效转变之后才能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型。
第二,政府需创新管理理念。政府在创新管理理念的时候,要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标准。具体实施可分为四步:一是要明确政府职能,政府部门并不是无所不管,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不要越权管理,同时政府的行为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二是要讲究效率,政府工作性质特殊,在工作中应该保持良好的状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效快捷,注意行政效率的提高。三是要注意开放理念的树立,政府管理需要吸取国内外经验,学习借鉴国内外管理中的优秀理念。四是服务理念必不可少,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依据人民的切身需求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人为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建立和完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体制机制。第一,政绩考核和监督机制的改进。将国民经济发展作为政府管理人员政绩考核中的一项关键指标并不合理,这容易引起过度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问题,造成盲目和急于求成的发展状态,所以尽快设计一份符合科学发展需要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此外,指标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资源等方面也需要有明确的硬性指标规定,引导管理人员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升迁,尽量避免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
第二,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针对税收体制的改革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与之匹配的财税体制。主要是要求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明确各级政府事权。二是改进转移支付制度。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不断加大改进的力度,同时对其增长机制要实施稳定,对支付结构进行优化转移,让其合理引导政府发展经济的相关行为。三是对税收制度进行优化调整。主要采取税收制度的改革和深化,让增值税的征收内容实现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过渡,对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和相对稀缺的资源实施保护措施,将其也纳入征税的范围。
第三,相关垄断性行业体制的垄断。针对垄断行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方式,改革的核心是让市场主体实现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具体的措施有三方面:一是对行政性垄断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明确和分工。二是对垄断行为实施具体的应对措施,对行政性的垄断企业行为实施有效的规范和限制,行政性的垄断企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市场主体并不一样,它的影响力和范围更大,因而我们必须对其利用垄断地位而非法获取利润的行为采取限制措施。三是要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改善中、小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政府职能需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虽然在微观管理职能和宏观管理职能中都有体现,但二者之间又各有侧重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弱化对企业的微观管理职能,同时进一步强化宏观管理职能中的调控和管理作用。政府推行合理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不仅能够提高市场内在机制调整的效果,还能改善产业演进的周期,从而使其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第一,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作为行动准则来有效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政府需要制定的是能够指导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有效战略,这就要求其所考虑的因素更多更全面,在战略规划中明确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指导思想、执行方针、关键环节等内容。
第二,政府经济调节职能的完善。为了给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更好的环境,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经济调节职能,并建立健全宏观调控的相关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市场机制其实就是市场活动中“无形的手”,而政府调控就是“有形的手”,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时候需要随时根据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来改善宏观调控的力度,让二者有机结合后发挥更大的效应。目前,宏观调控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其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把握,同时要明确宏观调控中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主题,让宏观调控实施的更完善、更科学。另一方面,经济调节职能需要将焦点放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理念,加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需求、要素等方面的力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以人均 GDP 作为评价指标。一般来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均 GDP 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之作为协变量。作为评价的统计方法,协方差分析在很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已知文献中可以看出协方差分析运用CET- 4 教学效果分析、龄林的生长影响、区域收入差异研究等方面。本文也采用上述文献中的协方差分析法对重庆市新划分的五大功能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缩小重庆市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使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全市经济整体水平提供方法与理论的依据。
二、实证研究
1、数据收集本文将五大功能区作为五个水平,为了叙述的方便,记都市功能核心区为 A1、都市功能拓展区为 A2、城市发展新区为 A3、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为 A4、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为 A5。从重庆市统计年鉴收集到以上各水平。
2、初步评价
本文用 SAS 软件对五大功能区的人均 GDP 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得出原始数据不满足方差齐性检验要求,因此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故令 Y=lnGDP,再对 Y 的各水平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经过分析得出经对数变换后的数据满足方差齐性要求,故直接运用 SAS 软件对 Y=lnGDP各水平做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P 值小于 0.0001,说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人均 GDP 存在显著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世界银行为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发公司编了一本指导其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小册子,他们称之为“蓝皮书”,以后有对此小册子进行了充实完善,并定名为“DFC”项目财务评价和经济收益率计算导则,“导则”内容应能正式反映该行观点,并可以此更清楚了解该行评价方法的一些特点,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财务分析
世行项目评价方法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进行财务评价,然后进行经济评价,在财务评价中首先进行财务预测,然后再做财务分析。
在财务预测中,需编制出三个主要报表,即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资金平衡表,在编此三表必须首先作基础投资估算,流动资金估算,经营成本估算,并将这些估算结果制成表格。财务预测主要目的大约有三:(1)为制定正确的筹资规划服务;(2)反映项目不同时期的财务演变状态;(3)为财务分析提供资料。完成此三个目的并不需要在项目全过程中进行财务预测,一般只要达到财务稳定时就可以了,通常是从项目实施到项目稳定这段时间,(即投产后3-5年),正常生产后企业债务负担已经缓解,财务收支已趋稳定,所以可以不再预测。这一段时间框架是与财务分析(主要是指财务收益率计算)不相同的,财务分析必须按项目全过程(项目实施期加经济寿命期),将超出预测时间的资料按正常生产时间延伸。
财务分析最主要的是根据财务预测资料编制全过程的年度财务现金流量表,并以此计算财务净现值或财务内部收益率。通常以财务收益率作为财务评价基本指标,净现值仅作为方案比较使用,财务收益率可根据需要按自有资金(或股本资金)和国内资金计算,这样,当然应从现金流量中剔除借贷资金,国外资金及债务偿还和流出国外的收益。除财务收益外,还可以进行财务比率分析,直接外汇效果分析,这些分析可根据需要而定,但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则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对改扩建项目必须在有/无对比基础上计算增量财务收益率,只有增量财务收益率才是评价此类项目的适当指标。
财务评价的基本特点在于对不同价格的使用,即在财务预测中考虑通货膨胀的价格变动因素,这样,做出的预测才能比较接近实际,如投资估算,资金筹借等如不考虑通货膨胀,则不可避免在项目实施中出现资金缺口,但在财务分析时又必须消除通货膨胀,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货膨胀的积累影响将过份夸大地增大现金流量。
二、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是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对按实际价格估算的基建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中的各项投入物和产出物用边界价格换算,并剔除税金,利息等内部转移支付,然后编制经济现金流量表,计算经济收益率,根据需要还可进行有效保护分析及国内资源成本计算。国内资源成本即我国常用的经济换汇成本,表示项目的国际竟争能力。
有效保护是指政府在进出口关税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以避免本国经营者免遭国外竞争者损害。保护的定量化可用有效保护系数来衡量,有效保护系数为产品按国内价格与按边界价格增值之比。
对于经济收益的计算,最关键的是对投入物和投产出物的价格调整,世界银行方法是对非贸易货物采取向下调整到边界价格,因而回避了使用影子汇率的困难,但必须有一系列转换系数,所谓转换系数就是边界价格(到岸价或离岸价)对国内市场价格之比。这与我国目前所说的转换系数在概念上是不相同的,我国的转换系数是从货物的稀缺而言的,它是根据国内投入产出测算的,不涉及国内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价。
对于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自由贸易国家,国内市场价格是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的,其差价仅在进出口关税(如忽略国内运杂费),因此,转换系数必然小于1,这与我国情况不完全相同,我国价格一般与国际市场价格挂钩,并且存在着价格管制、补贴、定量供应等多种原因使价格扭曲,所以转换系数就不一定小于1,这从该工作人员对我国作的案例分析可以说明。
严格说,转换系数只是对可贸易货物才是存在的,真正非贸易货物不存在进出口,所以也不存在转换系数,但任一非贸易货物,不管按边界成本或按消费者支付愿意定值,从理论上进行无限次分解,将绝大部分转变为贸易成分,因此扔可求得边界价格。
只有对次要非贸易物才直接使用转换系数,将其转换成边界价格,对占比例较大的非贸易物一般应先进行分析,分解可进行两轮,分解后仍为非贸易物,同时有不占主要地位,则可用转化系数换算。
可贸易货物的边界价格,最好直接研究进出口资料,并且这种资料应是最近的进易行情,即到岸价或离岸价,并进行国内杂运费调整。如果此可贸易物不占重要地位(在总投入或总产出物中所占份额不大),也可按已知转换系数计算。对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国家,边界价格可以从国内市场价格和已知关税率算得,但这不适用于我国。
不论可贸易物或非贸易物,其价值在现金流量表中都必须以一种货币表示,通常是按本国货币,汇率按官方汇率,如国内外存在较大通货膨胀率差额,则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逐年调整汇率,二是逐年调整转换系数。如维持俩者均不变,通常是站不住脚的,这可由敏感性分析验证。
三、几个问题的讨论
1.通货膨胀的考虑
在财务评价中考虑通货膨胀后作出的财务预测将更切实际,能更正确的反映项目实施中的财务状况,如投资估算,资金筹划,成本预测等都可更为准确,避免发生资金短缺,影响项目实施计划。同事可作出更准确的财务比率分析或流动性分析,以检验资金结构的合理性。也可更准确的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判断企业风险。所以,这是此种评价方法的主要特点。
2.经济评价的深度
本经济评价基础是按经合组织方法,不论从分析深度和广度看,都是比较粗浅的,最多只相当于工发组织。方法的第二阶段,对一个国家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只从经济效率作为评价的唯一目标,未免对于片面,即使对于经济效益也要考虑安全,如对外部效果就完全忽略了,至于分配、储蓄、就业等重要目标,也未做任何反映,因此,如按这种方法进行项目评价对国家,社会的发展作用将是有限的。
3.关于折现率
不论财务评价或者经济评价所用折现率,都笼统说按资金机会成本,至于如何具体确定,未加说明,这不便于实际使用。对于经济评价,如果折现率就是资金机会成本,从理论上讲,未免过于简单。按工发组织观点,只有在最佳增长条件下,资本的边际产生率才是社会折现率。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68
0 引言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目前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最主要的脱硫工艺,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的特点。脱硫系统的运行成本一直是发电厂和其他电力企业关注的问题[1-4]。李玮经过研究指出,投资折旧、脱硫剂的原料费用和运行电费这3项费用约占运行成本的90%以上,其中运行电费占脱硫运行成本的60%以上[5]。王志轩研究了不同含硫量煤的SO2脱除成本,并指出烟气脱硫的合理成本应计入电价[1]。2008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印发《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试行)[6],指出新(扩)建机组安装脱硫设施后,其上网电量执行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加价1.5分钱的脱硫加价政策。2014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7],意见指出,在电力、钢铁等行业和中小企业,鼓励推行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因此有必要对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运行成本进行探究,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以某热电厂两台300MW机组为例,计算该厂脱硫的运行费用和脱硫总收入,分析其经济成本。
1 脱硫运行费用
脱硫运行费用C包括设备折旧费、运行物耗费、运行电耗费、人工费、维护费、排污费和其他费用。
1.1 设备折旧费
FGD系统投资占电厂总投资的5%~15%,该厂FGD系统投资为1.7亿,占该厂总投资的11.7%。按照设计要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30年。年设备折旧费C1按式计算
(1)
W为FGD系统投资
n为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1.2 运行物耗费
对于脱硫系统,运行物耗费C2主要是指石灰石、水费用。该厂2014年石灰石耗量为57339.09t,Ca/S比为1.11,石灰石单价为85元/ t;水耗量为3×105t,水单价为1.6元/t。可计算出运行物耗费用。
1.3 运行电耗费
运行电耗费C3主要包括增压风机克服FGD阻力做功、浆液循环泵、氧化风机和其他泵和风机的电耗费用。该厂2014年脱硫运行电耗为6.28×107kWh,占厂发电量的1.48%,上网电价为0.3774元/kWh。可计算出脱硫系统运行电耗费用。
1.4 人工费
人工费C4指脱硫设备运行人员的年工资成本。该厂脱硫系统共配备运行人员20人、管理人员4人、检修人员4人、保洁人员2人,共计30人,按人均年工资10万/人,年工资成本共计300万元。
1.5 维护费
维护费C5是指该厂脱硫运行中脱硫塔堵塞的化学清洗和机械清洗费用。2014年该厂由于脱硫系统改造和运行管理不当,造成脱硫塔喷头堵塞两次,塔体堵塞两次,每次清洗花费150万元,共计600万元。
1.6 排污费
排污费C6指排放SO2和脱硫废水,该厂向政府缴纳的排污费。2014年,该厂缴纳排污费共计310万元。
1.7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C7包括培训、办公以及其他费用,按运行物耗费用、运行电耗费用、人工费用和维护费用之和的2%计算
C7=0.005×(C2+C3+C4+C5) (2)
由表1可知,对于该厂两台300MW机组脱硫系统,不考虑财务费用,脱硫电耗费用最高,占脱硫运行费用的49.7%;其次为维护费用12.6%,设备折旧费11.9%,运行物耗费11.2%;排污费、人工费和其他费用占比最小,分别为6.5%、6.3%和1.7%。
对于该脱硫系统,运行物耗和电耗等直接成本占60.9%,因此降低脱硫系统电耗,提高吸收剂利用率,可有效降低脱硫成本。由于该厂脱硫运行管理不善,造成脱硫系统堵塞4次,化学清洗费用高达600余万元,对整个电厂运行造成巨大损失,提高脱硫管理水平、减少堵塞可降低脱硫成本。
2 脱硫总收入
脱硫总收入E是指脱硫电价补贴和脱硫石膏销售收入。
2.1 脱硫电价补贴收入
根据国家政策,脱硫补贴0.015元/kWh,该厂2014年发电量为4.23×109kWh,年利用小时数为7050h,机组负荷为80.5%,厂用电率为6%,变压器损耗按10%计算,可计算脱硫电价补贴收入。
2.2 脱硫石膏销售收入
脱硫石膏销售收入E2指脱硫副产品销售收入,一般为含水率小于10%的CaSO4・2H2O。该厂2014年石膏产量为1.12 105t,石膏单价为15~35元/t,取中间值25元/t,可计算脱硫石膏收入。
由表2可知,脱硫系统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电价补贴,占95%,副产品石膏销售收入占5%。对于一般脱硫系统而言,脱硫电价补贴收入与发电量、年利用小时数成正相关,因此提高年利用小时数是提高脱硫电价收入的根本途径。同时,优化脱硫系统,保证石膏质量可保证脱硫收入。
3 脱硫总利润
脱硫总利润P为脱硫总收入减去脱硫运行费用。
P=E-C (3)
计算可得,2014年两台300MW机组年脱硫总利润为846万元。因此,在保证机组负荷和年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降低脱硫系统电耗,减少系统堵塞,提高吸收剂利用率,并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脱硫系统是有可能实现盈利的。
4 第三方治理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指发电企业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国家电价补贴政策前提下,降低脱硫系统电耗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可进一步降低脱硫系统的运行成本,进而有可能实现盈利。对于火力发电厂来说,脱硫系统是独立且复杂的系统,其正常运行时,对发电主体工程影响较小,火力发电厂对脱硫系统的运行不够重视[8];同时,火力发电厂的脱硫设备一般由环保工程公司设计、调试及改造,环保工程公司有更强的专业性。这为第三方治理的开展提供可能性。
第三方治理的模式相比传统污染治理模式具有明显优点。环保工程公司掌握更为先进的污染物脱除技术,且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可降低污染物脱除成本;环保工程公司可能同时运行几个脱硫项目,使脱硫技术更专业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且有利于环保部门的监管;同时有利于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9]。
但是在我国开展第三方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关于第三方治理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第三方治理的开展在我国存在责任转移障碍、税收障碍、融资障碍、经济风险和技术障碍[10];脱硫系统虽然独立于发电主体工程,但其必须与发电主体工程一起投运,脱硫系统运行不善,可能导致脱硫系统堵塞,进而威胁整个发电厂的运行,这也将为第三方治理带来障碍。
5 结语
(1)探究了两台300MW机组脱硫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湿法脱硫运行的经济成本中,折旧费占比11.9%,运行物耗费用占比11.2%,运行电耗费用占比49.7%,人工费用占比6.3%,维护费用占比12.6%,排污费占比6.5%,其他费用占比1.7%;湿法脱硫总收入中,电价补贴占95%,副产品石膏销售收入占5%。湿法脱硫总收入中,电价补贴收入占95%,石膏销售收入占5%。
(2)对于湿法脱硫系统,在现有电价补贴政策下,在保证机组负荷和年利用小时数的基础上,降低脱硫系统电耗,减少系统堵塞,提高吸收剂利用率,并提高运行管理水平,脱硫系统是有可能实现盈利的。
(3)第三方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目前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和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融资支持、培育环保企业,加快第三方治理的进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竞争失效 故障模式 可靠性分析
1 引言
在传统的产品可靠性分析过程中,都是假设组成产品的每个元件都只有两种状态:正常工作和失效,所以产品本身也就只有这两种工作状态。然而产品在其使用过程中,失效与性能参数有关,而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不区分失效模式的不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没有考虑产品的性能参数,对产品可靠性问题的辨识和分析存在局限性。
(2)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没有考虑产品各种失效模式的不同,对产品失效的真正机理分析不全面。
因此,为了适应产品质量的要求,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更有效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2 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产品在从研发经过使用到最后失效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综合组件和各类元件,包括很多不同的失效模式,每一种失效模式的失效原因不同,相互独立,服从不同的概率分布。在产品工作或进行相关可靠性试验时,假设有一个失效模式发生,导致产品失效,那么其他的失效模式就没有机会再发生了,这样的过程被称作竞争失效。
2.1 失效模式的两种类型分析
通常将产品的失效模式分为两种类型:硬故障模式和软故障模式。产品在失效前性能就已经开始不断退化,而失效后产品功能也没有立刻完全丧失,这种导致产品失效的模式被称为软故障模式。产品在失效前功能保持不变,失效后功能完全丧失,这种导致产品失效的模式被称为硬故障模式。
2.2 竞争失效模式
假设一个产品同存在软故障失效模式和硬故障失效模式,也就是在产品在其性能不断退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然失效,那么该产品的失效就是软硬故障失效模式竞争的结果。在可靠性分析工作中,将这种产品称为竞争失效产品或产品具有竞争失效模式。
例如,一个电子产品失效可能因为电机的瞬时短路引发电机突然失效,也可能会因为元件老化引起电机发生退化失效。实际的情况是电机的失效形式是这两种失效模式的竞争结果。可见,进行竞争失效模式分析更符合产品的实际失效规律,对产品的可靠性分析有重要的意义。
2.3 竞争失效准则
根据前面所描述的竞争失效准则,在产品运行过程中,只要竞争失效模式中软硬故障模式发生其一,产品就失效,在此之后其它失效模式就不再出现了。这与串联系统类似,因此假设该产品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分析类似于一个包含了个元件的串联系统。下面进行证明。
已知产品的各失效模式相互独立,因此得到产品在任务时间t的可靠度函数,如式1.1。
其中Tc是产品的寿命时间,Thi表示第i个硬件故障模式的失效时间;Tsj表示第j个软件故障模式的失效时间;Thi表示第i个硬故障模式下的可靠度函数;Tsj表示第j个软件故障模式的可靠度函数。
可见,该产品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函数类似于一个包含了k1+k2个元件的串联系统的可靠度函数。
同理,按照失效率的定义,可以得到任务时间t内在软硬故障竞争模式下的产品的失效率函数如式2。
可见,在任务时间t内,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产品的失效率函数等于所有硬故障和软故障模式下的失效率函数之和,这同样与包含个元件的串联系统的失效率形式类似。
所以得到结论一:产品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分析类似于一个包含了k1+k2个元件的串联系统。
通常,可靠度函数和失效率函数都是比较复杂的数学表达方式。因此在软硬故障竞争模式失效的情形下,如果得到产品最终以哪一种失效模式失效的概率,就可以为软硬故障竞争模式下的产品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改进工作,使产品最终消除减少相应失效模式的发生概率,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这在可靠性设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2.4 失效概率
假设产品最终以第i个硬故障模式失效,那么其失效概率为:
其中Fhi(t)表示第i个硬故障模式在失效时间Thi的概率密度函数。同理,得到如果产品最终以第j个软模式失效,其失效概率为:
其中Fsj(t)表示第j个软故障模式在失效时间Tsj的概率密度函数。
已知硬故障模式的概率密度函数Fhi(t)服从与时间无关的某种概率分布类型(如威布尔分布);软故障模式的概率密度函数Fhi(t)依赖于性能退化参数,与失效阈值有关。所以 Fc,hi;Fc,sj仅仅与软故障模式的失效阈值(记为 Dj)有关而与时间没有关系。
所以得到结论二:竞争失效产品在第i个硬故障模式下失效或第j个软故障模式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为失效阈值 的函数。
收集到一组机电产品的可靠性数据,如表1进行比对。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表1描述了产品的故障失效模式、失效时间和失效概率和阈值。
由表可知,具有硬故障、软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产品的相关可靠性指标与软故障的失效判断标准有关,与时间无关和本文结论一致。
3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发现,在进行产品可靠性分析时,应根据产品的性能特点合理的选择可靠性分析方法,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同时文章给出了产品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的模式下可以遵循的两个结论:(1)产品在软硬故障竞争失效模式下的可靠性分析类似于一个包含了k1+k2个元件的串联系统;(2)竞争失效产品在第i个硬故障模式下失效或第j个软故障模式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为失效阈值Dj的函数。为具有竞争失效模式的产品的可靠性分析和设计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春.张恒.基于性能退化数据和竞争失效分析的可靠性评估.2011(02).
[2]张彬彬.杨猛.万成安.航天电子产品用板间电链接器典型失效模式研究.2013,7,34(04).
[3]黄秀平.汤衍真.孙权.周经纶.突发失效和退化竞争失效产品的老练时间优化.2013,8,35(08).
作者简介
一、引言
我国自1998年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明确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然而,我国的经济适用房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供给量持续减少。如图1所示近年的经济适用房投资及其增长变化。二是保障方式单一,基本上是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购买,没有租赁或其他方式。三是准入标准模糊,管理不到位。四是分配程序上存在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人入住。五是退出机制不完善。六是对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标准控制不力,有些地方面积高达100多平方米甚至更大,基本上失去了“经济适用”的要求。BOT是指政府将项目的特权在一定时期内转让给开发商,由开发商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经营,在特许权期满后,再将项目移交给政府。特许权期长短的确定和项目投资金额、建造周期、运营效益、预期收益、以及各种风险等众多因素有关。这种BOT模式已被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上,本文通过引入BOT模式来研究经济适用房建设,改变其单一的保障方式,即使经济适用房能租售并举。并利用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适用房BOT 项目的特许权期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本文提出BOT模式下开发经济适用房,在此模式下房屋的产权一直在政府手上,这样就能预防投机行为的产生,一是投机购房者(高收入家庭)将不会想方设法争取社会保障住房名额,因为只能出租,转租的利润和风险都无法预见,而且又无法像经济适用房这样转卖。二是开发商将不热衷于变相开发经济适用房,因为变相开发后成本的增加将导致租金明显上升,而租金的增加将使愿意租用经济适用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数量减少,从而导致住房空置率增大,此时开发商要承担在特许权期内无法收入成本或获得期望利润的风险。三是政府能够借开发商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先进技术来实现住房保障制度。特许权期后,经济适用房完全归政府所有,这样政府既能获得一定的租金收益,又能更大范围内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并提高政治声誉。四是监管成本会降低,因为各参与的利益方会自觉的遵守约定,只要此模式确定下来,就没有人愿意破坏这种均衡。五是退出机制简单。因此BOT模式下的经济适用房建设从理论上分析是可行的。
三、建立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模型
设经济适用房BOT项目的特许权期为T年,该经济适用房所占土地的规划使用年限为T1年。经济适用房的租金价格为p。开发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本投入为C(T),开发商在经营经济适用房时,每年要投入的管理维护成本为V(C)。在建立政府和开发商的效用函数前假设以下。
假设1: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给政府和开发商带来多方面的效用和影响,这里只考虑通过经济适用房出租给政府和开发商带来的直接效益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给政府带来的政治效用UG,假设UG为货币效用函数且为一固定正值,而不考虑其他方面影响带来的间接效用,并假设经济适用房的出租价格p是由政府根据房地产市场和中低收入家庭年平均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的。
假设2:假设经济适用房建设完成后,此区域内并没有其他经济适用房与其进行竞争,并且不考虑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环境等变化对经济适用房出租率的影响,同时不考虑部分中低收入家庭退出而导致的换手期租金收益空白对出租率的影响。这里假设该经济适用房的出租率为r,是一个常数。政府规划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开发面积为q平米。
假设3:假设开发商投入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建筑成本V(C)增加,经济适用房的质量提高,则每年投入的管理和维护成本降低,即有V/C0,>0)。
假设4:开发商的目标是使自身利润最大化,开发商能够明确知道经济适用房的市场是巨大的,如果占领这个市场,通过“薄利多销”也有很大的利润,而且与政府合作,对开发商而言也有后续的优势。假设开发商对未来收入的期望值为E,这个值与开发商和政府合作的次数相关,次数越多,贴现值越高。为了简化求解,设E为一常数。
根据假设1,建立政府的决策模型如下:
[prq-V(C)]dt+U(1)
s.t[prq-V(C)]dt-C+E≥u (2)
式(1)表示政府选择特许权期T使其效用函数最大化,式(2)表示政府的效用函数同时需要满足参与约束,即开发商从接受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开发商“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由他面临的其他市场机会决定,可以称作保留效用,记作u。开发商在政府确定特许权期T后,选择建设成本C的投入作为自己的决策变量,开发商的决策模型如下:
[prq-V(C)]dt-C+E(3)
式(3)表示开发商在签订期限为T年的特许权期合同后,选择投入建设该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本C使其效用最大化。
四、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博弈模型的求解
下面进行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根据逆向归纳法求解这个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首先考虑给定特许权期为T的情况下,开发商的最优决策。设R=prq,即经济适用房的年租金收入。根据假设2,每平米年租金p、出租率r和建筑总面积q均是常数,则得R是一个常数。将R和假设3的V(C)=kC-带入式(3)中,则开发商的决策模型可化简为:
Z=[T(R-kC-)-C+E](4)
则由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可得:
L(T,)-(T1-T)R-KTdt+[TR-KTdt-(kT)+E-]C(T)=(kT)(5)
政府预测到开发商根据式(5)选择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的投入,并根据假设2和假设3,政府在第一阶段的决策模型变为:
S=[(T1-T)R-KTdt+UG(6)
s.t.TR-KTdi-(kT)-E-u≥0(7)
利用式(6)、式(7)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令为式(7)的拉格朗日乘数可得:
对式(8)中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TR-+C+E-u =0(9)
由式(9)可得政府的选择特许权期的最优决策为:
T=+-(10)
其中,称为成本系数,式(10)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开发商收回成本所要的时间,第二部分表示开发商实现期望收益还需要的时间;第三部分表示开发商为获得未来期望收入而愿意放弃的时间。
五、结论
结论1:根据式(1)得Z/UG>0,表明如果建设经济适用房给政府带来的政策货币收益比较高,则政府更愿意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来为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难问题。
结论2:根据式(5),得V/C
结论3:根据式(10)得T/R0,表明如果经济适用房的年租金收入相当增高,开发商能够较快地回收投入的成本且获益,则特许权期可以相对比较短,如果开发商的市场保留效用u比较高,意味着开发商期望的收益增加,因此特许权期应相应增长,以增加开发商的收益。
结论4:根据式(10)得T/E
六、结束语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来研究BOT模式下开发经济适用房的特许权期的决策问题。通过对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分析,建立了经济适用房特许权期的决策模型,对博弈的纳什均衡解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这对经济适用房BOT项目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经济适用房这种租售并举的保障方式,能使更多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照政府规定的价格购买或租赁经济适用房,从而缓解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
(注:本文为《基于博弈理论的经济适用房定价及管理模式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GL0822。)
【参考文献】
0.前言
当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多采用悬臂方法施工。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浇筑、预应力钢筋张拉、挂篮移动、体系转换、合拢等,施工过程中结构挠度变化很大。成桥后结构由于梁体自重力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与施工过程有直接关系。
1.施工过程内力变化
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中结构内力会发生多次变化。现以三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自重力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化为例进行说明,主要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1)单T悬臂施工。
(2)边跨及中跨合拢。
(3)临时支座拆除。
(4)二期恒载。
其中影响单T悬臂施工及合拢阶段结构内力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现浇段混凝土的自重力。
(2)挂篮的质量。
(3)钢筋预应力张拉及预应力损失值:包括预应力钢筋回缩锚具压缩、摩阻损失、弹性压缩、钢筋松弛、徐变损失、收缩损失。
(4)预应力次内力。在单T悬臂施工阶段,为静定结构,张拉静定束不会产生次内力,但在合拢阶段,结构为超静定结构,张拉合拢束将产生较大的次内力。
2.施工过程中挠度的变化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臂施工中,主梁挠度随结构体系、施工荷载、施工时间(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而不断变化,最终主梁挠度为以下各阶段挠度之和:
(1)单T悬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挠度,包括:现浇段混凝土自重力、施工荷载(挂篮质量及挂篮变形等)、钢筋的预应力张拉及其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
(2)边跨、中跨及最后合拢时预应力钢筋张拉引起的挠度变化。
(3)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变化。
(4)拆除挂篮、施工设备及临时支座时引起的挠度变化。
(5)二期恒载及活载引起的挠度变化。
(6)从开始合拢到混凝土徐变完成(3a左右)引起的挠度变化。
2.1单T悬臂施工过程中挠度变化
若在各节段混凝土施工中不设一定的预拱度,则最终的挠度曲线不可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线性。在实际设置预拱度时,还需综合考虑合拢及竣工后的各种挠度。
2.2合拢段施工对梁体挠曲线的影响
在边跨及中跨合拢时由于现浇合拢段及张拉合拢束,将会引起梁的挠度曲线变化,在设置预拱度时必须考虑。
2.3温度对梁体挠度曲线的影响
沿截面高度温度的分布可分为两部分,即:
①由于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截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或下降。
②由于日照而引起的顶、底板温差。
截面的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只引起梁的轴向伸长或缩短,对单T悬臂施工和连续梁桥竣工后的挠度没有影响。但对于刚构桥,由于梁的轴向伸长或缩短将引起桥墩的偏转,从而影响其竣工后的挠度。
2.4拆除挂篮、施工设备及临时支座引起的挠度变化
拆除挂篮、施工设备时,桥梁将会向上挠动,而拆除临时支座桥梁将会下沉向上挠动,数据不好确定,但设置挠度时要考虑。
2.5二期恒载及活载引起的挠度变化
桥梁上部结构(调平层、护栏)施工完时, 相当于加重了桥梁的自重力,桥梁将会下挠。在使用过程中,汽车在桥梁上行驶,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将会下挠。
2.6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挠度变化
从桥梁开始合拢到混凝土徐变完成,桥梁将会下挠。
3.控制方法
3.1控制的必要性
尽管可以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出从开始施工到成桥整个施工过程的内力和变形,从而得出预拱度。但是许多影响因素无法在施工之前确定,使计算结果与实际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这些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浇筑混凝土(或悬臂拼装1节梁段)及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引起的挠度变化与计算值不一致。
(2)荷载持续一段时间后,因收缩徐变引起挠度与计算值不一致。
如不在施工过程中逐步修正,将引起误差积累,随着悬臂的伸长,最终显著地偏离设计目标,不能保证施工质量,造成合拢困难以及满足不了设计要求。
3.2控制过程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施工控制过程是:结构分析施工测量判别修正预测施工。
3.2.1结构分析
根据桥梁的现场施工环境、过程、模拟实际施工过程,计算出桥梁整个施工中每一阶段混凝土浇筑、施工荷载、预应力钢筋张拉、体系转换、收缩徐变及温度等引起的桥梁挠度变化,主要由设计提供,通过预压载得出挂篮变形值。
3.2.2施工
根据经验对0号块支架、挂篮进行l20%的模拟结构分级压载,得出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曲线。在0号块布置水准点,为了控制箱梁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悬浇阶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和中轴线平面位置控制点。在各块体相接处后移15cm处对称预埋2个测点,测点采用Φl6mm钢筋在垂直方向与顶板的上下层钢筋电焊牢固,并要求竖直,测点(钢筋)露出箱梁表面2cm,测头磨平并用红油漆标记。
3.2.3测量
主要是对每一个块体进行8种工况的标高观测,即挂篮就位及立模后,浇筑混凝土前后、预应力张拉前后、移动挂篮前后。除立模调整外,测量一般应在早晨太阳高照前结束(早晨7、8时),尽量避免温度变化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在浇筑过程中要观测挂篮变形,适当调整标高。在进行标高观测的同时,应进行中轴线位置、桥墩沉降观测。另外为了准确地确定计算参数,一般还需在现场进行徐变、弹性模量及锚下应力试验。
3.2.4判别、修正、预测
对每一块体通过实测挠度与计算挠度进行误差分析,然后判别引起的误差的原因,及时修正施工误差和计算参数,预测下一块体的立模标高值。
4.结束语
通过对大跨径连续箱梁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理论分析,与现场施工进行比较,使大跨径连续箱梁施工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局部修订版).
[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二)各副县长按工作分工,原则上每月初分别召开分析会议,对分管部门和行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并解决相应的困难和问题。
三)建立经济形势季报制度。县发改局、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农牧局、水务局、劳动保障局、商务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等部门,按季向政府报告经济形势。
二、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分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经济形势分析会的主要内容
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加强对各类经济热点问题的分析研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国家、省、市出台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关注周边省区、市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指标,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准确客观反映全县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县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加强对生产总值、工业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物价、节能减排和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走势的监测预测。
1工业经济运行方面。主要是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分析,包括生产情况和发展趋势如何,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效益状况,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和运行情况,对工业经济发展全局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情况,主要工业品产量和价格变化情况,全县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变化等情况;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科技产业培育、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品开发、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情况;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能源原材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2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主要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候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进展情况,节水增收、农业生产有关环境等条件变化影响分析;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技术服务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种植业生产面积、产量;畜牧情况,包括主要畜禽产品的存栏量、出栏量变化,肉、奶、蛋等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农畜产品流通情况,包括农产晶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及其带动农户增产、农民增收的情况;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输转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打算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
3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主要是全县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农村、三次产业和重点行业投资完成情况;投资来源和构成分析,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4财政金融方面。主要是财政收入情况,包括税收收入情况和非税收入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情况,包括一般性转移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财政执行情况,包括项目建设资金配套情况和公共财政支出情况;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结构和运行态势;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5服务业方面。主要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传统服务业、生产业和生活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6消费和价格方面。主要是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主要消费品的市场容量、供应状况和价格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乡分布;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能源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价格趋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及价格走势;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化;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7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全县就业情况,新增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规模及动态变化,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培训和拓宽就业渠道的政策措施;养老、失业、医疗及城乡低收入群众社会保障和基本政策和实施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等。
8为民办实事方面。主要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每年确定为民办的实事。年省、市、县政府承诺为民所办实事工作进度和落实情况;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打算采取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二)工作分工
经济形势分析牵头和协调组织部门为县发改局,注重对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各参与部门侧重于对本行业、本系统运行情况的具体研究分析,确保信息资源采集准确有效,不断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的质量。发改局重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的综合分析,侧重于全县投资形势和项目建设进展分析,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统计局汇总、整理全县和省内外有关县区统计资料,会同发改局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定期报送政府办公室、发改局和相关部门。经贸局负责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及生产运行情况,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建议。扶贫办负责农村经济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反映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观和反映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农牧局负责全县农业经济现状、趋势和阶段性的特征分析,及时反映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况,反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商务局重点做好主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运行监测、编报和分析,及时对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农产品和消费品市场做出分析预测,提出建议对策,特别要及时反映市场建设中存在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本数据统计汇总整理,按月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资料及用工公告。物价局负责全县群众生活必需品、重要商品和服务监测,及时反映市场价格运行情况,并提供分析报告。人行县支行主要负责全县金融运行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针对金融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及时提出金融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信息中心主要做好国际国内经济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解掌握全国、全省、全市和市内务县区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其他部门结合本部门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及时收集整理本行业的相关资料,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
三)材料准备
由县扶贫办、经贸局、财政局、水务局、农牧局、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物价局、人行县支行、信息中心等部门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分析汇报材料汇总,送县政府办公室、县发改局和统计局具体掌握每月各行业部门的经济分析情况,于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将上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上报县政府。
三、有关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指定专门工作人员,切实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本部门、本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突出问题,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二)充分发挥发展改革和统计部门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职能作用,加强协作。县发改局、统计局要共同做好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向县政府汇报,并及时向各部门通报情况。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每月5日前完成数据统计,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县发改局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衔接,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相关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报县发改局汇总。
三)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统计职能和行业部门、基层单位的基础统计作用。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各部门、基层单位要及时按要求向统计部门报送基础数据,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数据统计工作,为经济运行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