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保护环境的意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怎样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
2.1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只有美国和英国有专门设立的环境保护教育的机构。所以,中国也要像这些发达国家学习,要努力的建立起环保教育机构。中国的教育部门一直主管这些方面的事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性,所以这样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应该努力的建立起环保教育机构,从而促进人们在环保领域的思想意识的提高。2.2自上层对地方进行开展有关环保知识的教育工作,使人人认识到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3领导要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3.1提高环境方面的教育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强度。资源开发,规划,工程建设等相关的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因此必须加强政策关于制定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方面的,让环保意识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使他们可以从环境方面真正这样去做,以解决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的地方性政策法规。3.2加强环境保护教育部门的执法。相关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执法和环境保护部门的力度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真正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便建立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机构中的良好的工作。此外,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尤其是针对环境保护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提高他们的意识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认识。
现在的幼儿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人类的希望和明天,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环境保护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教师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意识,这种意识会深深地刻在一个人的性格中和骨子里,影响他们一生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但无数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幼儿园教师对孩子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一代人,是一件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大事,使人类能够走得更远。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展开环境保护的教学活动呢?
一、塑造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师想要让孩子们保护一样东西,首先就要让孩子们喜欢上它。无论孩子们多少岁,只要他有意识,就会喜欢追求美好的事物,这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自然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朵、迷人的蝴蝶……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好画面。教师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奇妙,可以多组织户外游玩活动,让孩子们领略到自然、绿色、生命的美好。比如,教师可以带孩子们去植物园进行游玩,让孩子们亲眼去观赏植物园的各种树木和花朵。教师可以带孩子们一边观赏一边向孩子们介绍身边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特征,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大自然中的事物。在植物园游玩时,教师也要利用这次机会对孩子们现场进行教育:植物园是公共场所,这里的花是要大家一起观赏的,谁也不能私自把它摘走。即使你把花摘走了,过几天它也会逐渐干枯,那么它的结局只能是被扔在泥土里,还不如让它继续在花园里绽放。如果孩子真的喜欢这些花,教师建议孩子可以摘一些花瓣回去保存起来,但一定要注意每朵花摘两三片就行了,不要在同一朵花上摘。教师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公共责任理念。
二、实施环保知识的教育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把保护环境纳入对孩子的教学课程之中,对孩子进行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育,让幼儿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为了保护环境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在保护环境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讲解,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把垃圾丢到正确的垃圾桶中。生活垃圾大体上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但是还有一种分类是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四类。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幼儿每类垃圾具体包含哪些垃圾,让孩子们在平时生活中就有意识地把不同种类的垃圾扔到不同的垃圾桶内,对垃圾进行科学处置。为了让孩子们分清垃圾的种类,教师除了给孩子列一张垃圾分类的清单,让孩子们贴在幼儿园和家里的墙壁上方便随时记忆之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唱歌进行记忆。教师可以教孩子们唱《垃圾分类歌》:“废纸塑料和玻璃,金属布料可回收。电池灯管重金属,药品油漆是有害垃圾。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是湿垃圾。难以回收的其他,都是干垃圾……”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让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切实可行的行动,使孩子可以身体力行地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2高中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们自身的环保意识以及实际行动将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在上学期间拥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等我们长大在步入社会之后就会切切实实的对环境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相关单位务必要提高对高中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人;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确保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能,思想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而使得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得以增长。
3高中学生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与方式
3.1高中生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关于环境保护教育的鲜明素材。当高中生们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就会在休息、活动、学习时,充分的感受到美好环境带给自己的愉悦,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对保护环境的情感倾向。环境对于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刻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学生们以后的行为。因此,高中生们应该提高自我环境保护意识,自身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2高中生们可以经常参加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教育实践活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学校和老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已经让学生们充分的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为此,高中生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学校里的优质资源,和同学们联合起来,集中统一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实践将会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从而从思想认识上更加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2.1高中生们要尽快锻炼出一个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些高中生们由于自我年龄较小且没有独立生活经验,因此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关于自身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比较薄弱,尤其是一些住宿生更是如此。对待这种情况,做的较好的同学可以对他们进行帮助,使他们尽快的锻炼出一个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2.2高中生要增强自我辨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认识
抓住时机,指的是当前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等高精尖技术的推广,我们周围充斥着许多的不文明现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困扰感染了我们,对此,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立足于钚保,增强自我辨别能力,对不文明、不环保的现象说不,不断的提高自我环境保护意识。
3.2.3高中生们要积极的投身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去
在曰常学习中,学校会经常开展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针对空气污染的现象,老师们会带领我们深入到一些化工厂等厂房附近,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倡导同学们自我编排话剧、小品的形式并让学生们角色扮演,让我们懂得了千净的饮用水,纯洁的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一些辩论赛和话题活动,让高中生们自己搜集资料,然后一一辩论,在辩论中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紧迫。对此,我们高中生们应该积极回应,积极参与,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去。
3.2.4高中生们要号召周围的同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是万物之母正是由于水的存在,地球才生机勒勃。有水的地方,万物才能生存。高中生们要号召周围的同学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与此同时,高中生们可以自我设置一定的场景,利用机会让自己体会到没有水的滋味,这样一来,就会使们真切的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珍贵。此外,高中生们也要加强对水知识的探索,让自己认识到可以一水多用,从而更好的保护水资源。
3.3高中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巧用丢弃物,变废为宝
在老师的动员下,高中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养成变废为宝的节约理念以及相应的动手创新能力。具体到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利用那些没有毒害_的纸盒、塑料杯、纸板、散布等废物,将它们分类整合,制作成游戏物品,使自己在游戏当中懂得节约,懂得循环理念,培养了自身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废物的选取,高中生们事前要做好一定的查阅工作,对废物要把好关,在将环保节能循环理念灌输到自身脑海的同时,增强自我的甄别能力。
3.4高中生们要在所住社区、学校积极宣传,号召周围人群加入到环境保护当中来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中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应该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对此,高中生们可以在所居住的社区,学校大力宣传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增设宣传栏、黑板报和文化窗,对相关坏境保护进行大力宣传。众所周知,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走了一条牺牲环境的道路,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乡村、河流等受到了极大的污染,高中生们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这会让我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以更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更好的投入到荪境保护当中去。总之,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上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后起国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发展经济的同时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我们高中生应该加强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实践当中。
4结语
1、当前我国环境的现状
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如下:
1.1、我国的水污染特别的严重
自古以来水都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今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使得我们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破坏的挑战。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600多个大城市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的恶化使的水短缺更严重。据统计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富营养化;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抽查中发现,有114个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重污染率高达40%。水资源污染严重不仅降低了水体功能,而且给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不利影响。
1.2、植被状况令人担忧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植被的覆盖率大于13.9%。1979以来,国家每年都号召加大森林的覆盖面积,但是森林覆盖率小且破坏严重。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的增长,使得大量林地被侵占,据统计在1984~1991年全国每年大约有837万亩的林地被占用,而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就抵消了植树造林的一些成效;在加上人们的滥垦、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管理方法,导致了我国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质量日趋下降;毁林、毁草和不合理的耕垦,使得沙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沙尘旱暴及扬沙天气越来越频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森林的破坏,使得调节气候、截流吸纳雨水、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的能力减弱,洪涝及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灾情越来越重、水土流失越来越烈,导致大面积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
1.3、自然灾害严重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成为自然灾害容易发生的地方,在加上人们的滥垦、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管理方法,造成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平均每3.0―3.5年就会出现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我国许多地方遭遇洪涝、干旱的袭击。2007年3月历史上罕见的暴风雪和风暴潮袭击东北和华北地区;2007年7月四川连续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重庆遭受旱灾,农作物受旱面积48.05千公顷、15.4万人、9.15万头大牲畜存在临时饮水困难。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每年受灾人口达4亿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这不仅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给受灾人们带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影响。
2、造成我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2.1、外部性对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收益或受损的情况。经济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主要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收益,而收益者无需花费任何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他人或社会受损,但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个人却没有为此承担费用。[3]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强的外部性,这是导致环境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一个企业可能因为排放了大量的污水而污染了河流,或者因为排放烟尘而污染了空气;有人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废纸等垃圾,这些外部不经济行为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2.2、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在市场经济中,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人们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会出现免费搭车的现象。所谓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免费搭车现象会使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而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
2.3、我国税收政策的不完善性导致环境污染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地方不完善,例如税收政策,我国缺少针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环境保护税。由于此类税种在环境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少既限制了税收对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行为的调控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的环境保护作用;消费税、资源税、所得税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政策的规定还不够完善、税率过低、税档差距过小,征收范围窄,缺乏对环境保护的调节力度;现行税制的不完善性使得保护环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比较单一、受益人少、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3、治理环境污染的对策
3.1、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关系
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造成资源配置不当,环境问题变的越来越严重。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的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够明确。所以,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引入产权机制,可以有效加强市场机制运行并弥补政府宏观调控中的不足,促进环境管理优化升级。市场具有一定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和干预,应用财政手段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此外,政府要制定适合本领域的制度,将保护环境与私人经济主体的利润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明确资源财产关系,才能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
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人们在享用公共物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不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得到利益。保护环境不仅是个人、企业、政府的责任,而且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建立公众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监督制度,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境的保护中。加强对环境构成威胁的单位、个人、及群体的监督,利用公众的社会力量,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愿环保的监督制度,弥补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政府、市场与公众的共同努力,保护好人类共同的朋友―环境,使得生产、消费与环境和谐统一。
3.3、完善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首先,我国应该增加对环境污染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其次要扩大征税范围并实行较高税率,提高消费税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对那些消耗资源量大、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消费品,如含磷物品、一次性塑料袋、冰箱等,列入征收范围;同时,按污染品质确定税额,采用低征收额、大征收面的方式,将煤炭、石油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增加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商品的税率;最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只包括矿产品和盐,有必要逐步将范围扩大到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纳入征税范围。
3.4、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伦理
要彻底、有效解决我国环境污染的问题,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爱护生态、保护生态的理念,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坚持生态至上、坚持社会效益至上,追求绿色GDP。
基金项目:本文为陈爱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课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支持》和2014国家社科基金《新型农村经营体系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蒋琪.污水处理费明年将上调利好多家上市公司,.cn.2010.12.08
[2]环境生态网:佚名.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http://.cn.2004.04.19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12-03
1 引言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也随着世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变革。中国在进行工业化的道路上,同样面临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可能会日趋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全球背景下,不断深化研究借鉴国外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 各国环境保护基本措施
2.1 政策支持,立法保护
有效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以期用法律的形式对环境保护活动保驾护航。
芬兰于1886年就制定了第一部森林法,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规的国家。2000年3月,芬兰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目前,芬兰在污水处理以及城市污水净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
法国于1960年出台了第一部有关建立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法规,首次提出了爱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的发展理念,并配合出台了有关工业、经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于2005年2月28日在法国议会获得通过。至此,将环境问题置于国家法律最高等级,法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宪法保护公民环境权的国家。
美国虽然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但是不可否认,其在国内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出台了《固体废弃物处理法》(1965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污染预防法》(1990年),当前美国大部分州市已经完善制定了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的系列法律法规。[2]
德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立法,80年代后期,提出“循环经济”的理念。1986年西德颁布了《废弃物管理法》。1994年9月,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即《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处理法》。并根据各行业特点,指定诸如《有机物处理条例》、《电子废物和电力设备处理条例》等分行业环境保护条例。为德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总体规划。
主要发达国家,在环保法律框架下,政府加强职能部门分工与合作,提高对环保工作的统筹管理、引导和监督,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2.2 调控结合,全民参与
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将国家政府、市场企业、百姓个人三者相结合,在环境保护问题上采取“前后夹击,两头围堵”的策略。通过公布全社会污染控制总目标引导企业进行环保配置,以能源价格等国家政府宏观调控控制企业环保行为,减少企业环境污染;政府在市场上推出绿色环境标志制度,间接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通过市场手段,淘汰因为环保标准达不到要求而得不到环境标志的企业。政府部门与百姓个人共同努力,迫使各企业向环保方向努力。日本的经验表明,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3]
除此之外,日本政府,还通过国家动员形式,利用媒体、广告,大兴节能环保生活之风,号召广大公民共同参与推动环保行动,以期百姓的生活方式向文明、有利于环保的方向转变。
2.3 技术革新,形式多样
科学技术的革新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新武器”、“新思路”。依靠新产品、新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法国为例,在政府实施的旧房屋改造、降低能耗项目中,拉法基将通过不断改进水泥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努力实现每吨水泥的CO2排放量减少20%的承诺[4]。在全球科技革命创新的带动下,各国政府、企业、个人,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创造性地开发出了诸多良策:例如法国就有著名的“气味警察”,分散各街道,负责嗅出空气中的各种气味,以便采取措施改善当地的“臭气污染”;泰国开设“垃圾银行”,鼓励社区闲散儿童收集垃圾,换取学习用品,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垃圾”向银行贷款学费。促进垃圾再生和分类治理;欧洲各国对环境污染企业开征高额污染处理费用,用税收制度强制减排管理,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策略。在科技革新的鼓动下,各国开展形式多样的治理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国外环境保护措施的启示
当前,我国应以全球低碳经济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之路。
3.1 加强国家立法支持,确保环保工作有法可依
从各国的经验可以看出,各国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对污染者或公共机构所应采取的行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我国应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必须紧跟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根据环境状况及时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利于环境保护。
要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法制建设,为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要建立健全环保执法机构,从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做起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同时,配合以司法建设,以《刑法》环境污染罪为依据,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打击力度。只有充分尊重法律,利用法律,才能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胜利。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促进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3.2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环保事业,资金先行。开展全国性的环境保护事业,事关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稳定,是一项关乎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的伟业。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环保事业的资金投入。
要广开思路,开辟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促使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环保事业投入具有需求大、技术性强等特点,而当前我国对于环保事业的资金输入方式,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随着环保事业的壮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其巨大的资金缺口,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都成为了不断增强的压力。多元化社会融资渠道,成为我国当前的必然选择。而国外的运行模式,例如开征环境税、组建环保产业投资基金、BOT模式、发行环保彩票等手段,在筹集社会资金,促使环保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5]
政府应大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针对政府可利用环保资金投入慢慢减少的现状,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收税力度,调整资源税税率,扩大各资源税率之间的差距;调整税收体制,改革现行税制,增强资源税、消费税对于环境保护的功能。减免环保企业的税收,加大对环保企业的财政补贴,切实保护和扶持环保事业的发展。[6]
3.3 开展环保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为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政府将环保知识纳入学校的教育内容与科学研究的范围,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来强化国民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理念的教育,应从幼儿园、小学抓起。通过宣传手册,电视媒体广告,向群众发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倡议,组织各种大型环保活动,号召广大群众参与进来,逐步形成环保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资源、爱护家园”。
3.4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企业节能减排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带动下,环保技术创新对于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环境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除了加大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以后,还应该依托科技革命的优秀成果,积极加大环保产业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开发,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环保产品和技术的的更新换代,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环保产业升级。
4 结语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此,世界各国采取了各式各样适合自身国情的政策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上,同样面临着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认真研究中国国情,综合平衡解决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才是符合“低碳经济”要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轩佑.芬兰环境产业及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7(11).
[2] 余企云.美国政府的环保产业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望,1997(4).
[3] 刘键.环境保护:挑战人类的智慧[N].中国财经报,200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