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配音发声方法

配音发声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配音发声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配音发声方法

篇1

一、观念转变实现自我

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因为教育教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性和情境性,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刻反思,所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实践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生

首先,学校工作的对象是一大群感情丰富对客观外界极有好奇心,极敏感的认知碰撞,得到情感交流,产生相互激励,师生由于教育工作结合认知碰撞,会使“教”与“学”双方受益。如音乐课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感受美的事物;让他们通过频繁接触音乐艺术作品,恢复艺术感觉丰富审美体验,使感性和理性得到和谐发展。音乐艺术综合表现与创造能力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我快乐》《小鸟,请到这里来》《捉泥鳅》……

1.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从体验出发,激发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通过品尝不同味道的饮料产生不同的感受来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2)运用生动的表情脸谱,激励学生创编动作和有节奏韵律的歌词。教学中,抓住“快乐、着急、幸福”,展开“拍手、跺脚、拍肩”等律动,有表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引导;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伙伴

(1)游戏 品尝甜、辣不同味道饮料,大胆地把自身的感受用动作、表情表现出来。

(2)创编歌词。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伤心,我伤心,我就抹抹泪,看大家一起抹抹泪。我生气,我生气,我就跺跺脚,看大家一起跺跺脚。我害怕,我害怕,我就摆摆手,看大家一起摆摆手

(3)按节奏读歌词。

3.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在歌曲中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能力,他们愿意上台表演,还高兴的说悄悄话,唱第一段他们说;“我真快乐”,唱三段边拍肩膀边说,我真幸福,另一名学生说:“我也是”,在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新的音乐教学师生共同体验、探索发现、创编创新表现,享受美的全过程,师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下学习掌握技能技巧,感受到音乐美在不断升华。形成一种迅速生出创意或意象,并通过特定媒介材料把它们体现出来的能力。为了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赋予了他们发挥想象的空间。学生平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具备较丰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

三、提高修养服务教学

教师应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加强多方面修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爱心与公正;耐心与自制;虚心与创新;童心与合群等,这是综合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学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让他们领略艺术殿堂的魅力。十余年,我始终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拜访我市艺术届名家,先后进修音乐教育,钢琴演奏技能技巧、健美操专业培训、声乐演唱技巧……通过近几年的充电,我深深的感受到课堂中能够得心应手,训练场上鼓镲齐鸣充分证实了综合能力得以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充满无限动力,我的课深受学生喜爱,课中调动学生积极性,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便会收获学生一脸灿烂的阳光,师生互动欢歌笑语充满课堂。

四、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音乐实践

1.表演进课堂:学生善于聆听,通过记忆歌词,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

2.创编进课堂:鼓励学生创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中,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刚学到知识进行大胆迁移。

3.器乐进课堂: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由简易打击乐器到竖笛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综合能力的再现,追求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之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更是和谐高效音乐课堂的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游戏、理论与知识、实践与能力及情感交流会产生一种高尚的师生情谊,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等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时都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万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篇2

一、选择适合于学生的音乐作品

为提高学生鉴赏意境的能力,音乐作品选择的范围我尽量广泛些,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多选取那些能唤起学生兴趣,又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较浅显的作品。如《大海啊,故乡》,旨在感悟主人公对大海、故乡、母亲的深挚感情;《青春舞曲》重在感受青春易逝,让学生懂得珍惜少年时光。又如《新疆之春》,反映了解放后新疆人民欢乐的生活,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相同题材,相同音乐风格的不同音乐作品也是进行类比欣赏的重要方法。如学习《走进》一课,则补充欣赏《青藏高原》《天路》等。因为这类歌曲都带有浓郁的藏族音乐风格,加上有学生熟悉的歌手韩红与李娜的演唱,通过对同一作曲家张千一的介绍,学生对《走进》的音乐形象和含蓄的话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同一音乐作品,我还选取不同的演唱、演奏形式进行欣赏。如学习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我心永恒》,则通过选取英文版、中文版的不同演唱,以及乐器萨克斯的演奏,让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感到单调,又加深了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的理解。

二、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多样化教学

为提高学生鉴赏意境的能力,笔者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

(一) 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实践让学生体会音乐意境。如《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在中创作的,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作品以风吼、马啸、黄河的咆哮起兴,以狂风巨浪、排山倒海的气势歌颂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并向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后就能很好的体会其中的意境了。

(二) 通过了解音乐形象来培养学生欣赏意境的能力。我国古代乐舞理论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组织学生观赏舞蹈等,可让学生通过欣赏舞者的动作、表情,体会其喜怒哀乐,进而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如人音版教材的“椰风海韵”一节,教学目标是对高山族与黎族的音乐学习。在教学中,我注意穿插播放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中高山族的杵舞与黎族的竹竿舞学生就能更好的感受音乐美,对高山族与黎族人民的生活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 通过欣赏背景画面来培养学生欣赏意境的能力。音乐与美术是一对姐妹艺术,教育部新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挑战,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与时俱进。美术与音乐这一对姐妹艺术各具特色,进行有机整合,既调动学生的视觉形象,又调动学生的听觉形象。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展示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边看画边听。笔者适时对情景进行描述,诱发学生积极想象。通过教学,学生就能深刻理解俄罗斯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和顽强的精神。

(四) 通过观赏电影画面来培养学生欣赏意境的能力。在学习歌曲《雪绒花》时,我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的片段,如主人公――上校特拉普和他的六个孩子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追捕,冒着生命危险在剧院唱着祝福祖国的《雪绒花》,学生们在电影形象中感到深深的震撼,低回的乐曲中饱含的爱国情感也即作品的意境便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五) 通过观看多媒体来培养学生欣赏意境的能力。如介绍探戈舞曲、秧歌舞曲时,则播放有关录像,以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又如“梨园金曲”中的《唱脸谱》介绍京剧的脸谱,则鼓励有兴趣的同学画京剧人物的脸谱,以更好地理解脸谱所代表的不同人物的性格。由于孩子们很喜欢将听到的作品,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以此宣泄自己的情感,所以这“音乐欣赏”教学就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

(六) 通过学会将音乐还原成形象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意境的能力。如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我选择了“相爱――抗婚――化蝶”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展开想象。结果对引子片段有的想象成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宜人景象;抗婚片段,他们通过高亢激昂的音乐,想象到梁祝的奋勇抗争;“化蝶”片段的低回凄切和缠绵,则想象成他们有情人难成眷属。这样,让学生聆听音乐之后把它化为一幅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引导他们在感受音乐作品基本情绪的同时,脑海中的画面也随之变化。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篇3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的能力不强,给唱歌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一、简介歌曲创作背景是“音乐想象”的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还具有创作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教师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能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例如,上《卖报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聂耳创作这首歌曲的背景:当年他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后,创作了这首歌曲。通过介绍,学生们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脑海中浮现出儿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

二、歌词教学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例如,上《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了解到王二小把敌人引入我军埋伏圈的生动故事,脑海里浮出现出王二小悲壮牺牲的情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课本插图是“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例如,上《小小的船》一课时,彩色插图上画着一个小女孩坐在月船上遨游星空,全图充满了幻想的童话色彩,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唱边看彩色插图,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思维会很快进入到神秘的夜空,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

四、舞蹈表演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篇4

多年的数学教学给我的体会是: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激发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重要心理因素。要想使学生爱学习,首先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心态大致可分为:(1)挫折和畏惧的学习心态。由于学习的盲目性,导致学习不努力,对平时所学的数学知识好像有印象但不深刻,只浮于皮毛。他们的考试成绩必然很差,这必然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此以往,也就逐渐形成了一做题就头疼的消极厌烦情绪和畏惧数学的心理。(2)陈旧和低效的学习心态。部分学生往往保持着小学的学习方法,因而使原本十分沉重的学习负担变得更加沉重,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3)冷淡和厌学的学习心态。由于数学基础知识不过关或领悟能力较差等原因,形成厌学心态。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心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良好氛围,具体做法是:(1)重树学习信心,消除惧怕心理。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实例,让学生感知数学对社会、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只有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才能树立远大理想。(2)创设学习环境,强化成功体验,让他们从中感受到战胜困难的意义和兴趣。教师在课堂学习之外要引导学生读一些数学史,再现数学发展的进展和数学家的事迹,使学生从中吸取力量,得到教益。(3)因材施教,改进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水平,寻找适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

二、强化心理倾向,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会对该事物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大胆地探索,积极地从事与此有关的活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成效。

课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最适合学习的意境,唤起他们求得知识的强烈愿望。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我们从各个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1)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和情趣,激发学生求知欲。(2)引发学生思维的动机,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3)运用音量、音速、手势、眼神和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和谐共振,形成最深刻印象,从而强化知识过程,感悟数学魅力。(4)探讨新、奇、趣、巧的问题或解答。

三、拨动思维琴弦,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为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一堂课如果引起了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感到学习是十分有趣的,不是负担、苦役,而是需要、是享受。因此,要使学生热爱学习,首先要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个数学公式的推导,一个新的解题思路,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规律,都会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酝酿出亢奋愉悦的情绪。

四、疏导心理过程,培养意志品质

学生能力的提高绝非是举手之劳的,他们要经过紧张、复杂的智力活动,克服遇到的许多困难。意志行为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首先,要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学习目标。一个人的理想越远大,学习目标越明确,克服困难的动力就越大。其次,在教学中应尽量提供给学生克服困难的机会,在克服困难中使学生得到提高和锻炼。

五、重视习惯养成,培养优良性格

篇5

文章的标题往往昭示文章所写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在阅读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出发,提出问题。如教学《我们从这里出发》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我们”指谁呢?“这里”是什么地方?“出发”到哪里去、干什么?这些问题正是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线索,激起了学生急于找出问题答案的渴望。经过初读,学生很快就抓住了全篇内容的梗概。有的课题还能引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给自己写信的人》,看到这个标题学生就会想: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给自己写信?这两个问题也正是学生所需理解的重点。这种培养学生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认真读书的习惯十分有益。

二、从重点句子入手,深入理解

教学中,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用笔标出段落有几句话,再逐句理解。如《趵突泉》一课第二自然段,“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学生分句细读后说出这一自然段共三句话。第一句写泉水的位置、水质和流向。第二句话写这清浅鲜洁的溪水是由趵突泉流出的。第三句进一步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的地位。三句话合起来写趵突泉的泉水为济南风光增添了光彩。

掌握了重点句就抓住了纲。可如何掌握重点句呢?我指导学生要学会鉴别。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第二自然段,学生分辨不清哪句是重点,我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每句话的意思,并注意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读后明白了,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以至没有书都是写学习上具体困难的,说明条件艰苦。而第一句“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是对这段内容的概括,是这段的总起句,也是重点句。学生从具体的语言学习中明确了重点句是能够提领全段的句子。

三、从重点段入手,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重点段是文章的精华,作者的写作意图往往是通过重点段集中反映出来的。因此,在教学重点段时,我常常围绕主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边批注。

如《观潮》一课的重点段是“潮来时”的情景。我提出,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来时的声音变化的?是怎样描写潮的形状特征的?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细读后品出“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等语句,读了此段,学生对潮来时那汹涌澎湃的宏伟气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理解了为什么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认为,这种边读边思边批注的练习,逐渐就能成为学生自读的一种方法,同时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四、从课后问题提示入手,把握学习的基本要点

课文后的问题提示,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它即突出了训练重点,渗透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带着启发儿童心智的内容。同时又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研究,体味语言本身的表达作用,在学习《》时,让学生根据课后问题来阅读课文。作者为什么写“两次站起来了”,表现了的哪些高贵品质?学生边读边把描写两次站起来的句子画上,并且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通过理解,明白了作者两次写站起来都是对英雄的称颂。

篇6

一、在课堂上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如果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寓教于乐,化静为动,就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缓解其识字的压力,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设计了形象生动的识字环节,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⒈游戏识字法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用生活化的游戏构建起来的课堂,迎合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识字,使学习与生活游戏水融,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如猜字谜游戏法,猜字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长知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汉字的特点,编成谜语,描述汉字所表示事物的特征,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如:“日下一长横,里字下面藏”,是“量”字。还有动作演示游戏法,在识字教学中,师生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在所学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如学“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看看远处,这样,孩子们一下子就有了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⒉象形识字法(独体字识字)

在教学独体字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鸟”字,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儿是鸟头和鸟身,不要忘了点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很愿意去学,学得很有趣味。 .

⒊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

在学生们学过的合体字中,同学们基本上了解常用偏旁所表示的含义,如虫字旁,大多是与昆虫有关的字——蚂、蜻、蝴、蛙等。提手旁,多与人手的动作有关——拍、打、捉、扔、拔等,这样的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⒋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的识字法

这三种识字方法,既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巩固孩子所学的字,又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收到多方面的效果。

在教学中各种方法可结合使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灰色知识变成了一个个灵动、跳跃的音符,它们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碰撞,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孩子休息和玩乐的时间识字

科学家们谈起学习,总会说“我学习的最大力量是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时,他能够学得很好,所以,在学生玩耍时,我会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说说爱吃的旺旺雪饼、盼盼薯片是怎样写的,让他们说说爱喝的娃哈哈、水蜜桃、冰牛奶是怎样写的;说说喜爱的皮卡丘、米老鼠等玩具怎样写。这些都是孩子们最感兴趣,最乐于认识的事物,学习时注意力也最集中,很快学生对这些字耳熟能详了。

三、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

教室里有许多现成的实物,我鼓励学生根据实物认字。让学生们收集各类图片,在图片下面写上相应的汉字。渐渐的,学生真的认识了不少字。

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篇7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和情感功能。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提高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音乐教学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思想教育。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的认可。作为初中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创新多种教学方式,彻底摆脱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模式,在传授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环境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生正于青春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加之受生活阅历的限制,脾气等各个方面都很难控制,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基于初中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我们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导入环境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自觉地学习音乐,并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先试着想象春天的美景,并且可以选取几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让学生朗读,引导他们发出内心深处对于春天的感慨。这样通过教学环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在把握好歌曲的构造、特征和展现形态的基础上,有充足的想象空间。然后,在这样的热爱春天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激励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样子来填写和改编歌词。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还激发了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还处于朦胧的过渡阶段。当前的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教师如果通过一些教学设备来让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图像、视频等,就可以对学生的眼睛、耳朵、嘴、手足和大脑等同时进行多重刺激,从而让学生的全部感官都参加到音乐学习中来。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自由的想象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教学《春之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先让学生观看春天的图片和动画,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春天的情景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这样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遨游,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新颖生动的理解和感受。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质疑精神是促进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重要动力,有探究才会有创新。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要选择适当的契机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提升。例如,在教学《化蝶》时,教师可以围绕着“作品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像这样关于爱情故事的音乐,你们听后有怎样的感受”“你对这个爱情故事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等问题,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加强实践教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13-02

一、研究生及其论文阶段的特点

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过多的机会开展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我感受和对人群行为的感悟进行行为活动。因此,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行为做事方法和方式,甚至没有细致地思考过行为做事的方式和方法,这样,就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是培养学生思维指导行为的极佳阶段。三年制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前一年半学生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后一年半研究生进入论文阶段。从教师与学生所处关系上,前一阶段如同篮球“联防”,后一阶段好比“紧逼盯人”,“入门弟子”与指导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主题进行交流、沟通。研究生论文是一个独立的事件或者项目(Programme),其特征在于具有清晰和有限的目标;具有独立性,即项目本身具有独立性,实施项目的研究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适当的、相对较长周期;非封闭性,即完成项目需要借助事件之外的环境实现。我们认为,毕业论文对于研究生是一个难得的培养和培训行为做事方法和能力的机会。

二、引入方法论的基本思考

中国传统教育认为,人生有三大不幸,即“少无良师、长无益友、老无善终”。将人生的上述阶段的不幸,归结起来是人生两大痛苦,即“成长”与“选择”痛苦。

在年少和青中年时代主要问题是成长,该时期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和引导,就会影响人生的发展的高度,或者得到的错误的引导,就会耽误人生或者造成损失。而在青中年时,作为独立的社会人,会面临很多选择问题。选择较之成长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是更高层次的痛苦。与学生共处发现,研究生具有很高的成长的热情,即上进心;但是,大多数学生苦恼的是不知道如何成长,或者说还没有学会成长。尽管成长并无一个公认的标志,我们认为,它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做人,即对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就是世界观;另一个是做事,即能够正确、有效地处理事件,也就是方法论。做人和做事是密不可分,但是具有独立性。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可以用相同方法论来处理事件,只是其结果的效果不同,一个是有益于社会,另一个则是有损于社会。如何培养学生做事做人,是教师永恒的主题。按照事件的时间和重要性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象限,即:

显然,我们不希望出现紧急、重要的“救火”事件;不紧急而重要的事件必定是一项长期、关键性的事件;我们希望将不紧急但重要的事件转换为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心理压力,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因此,对待上述事件的态度应该为:

于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善于处理不重要、不紧急事件成长的能力;善于处理重要但不紧急事件成长的高低。在分析上述关系之后,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重要但并不紧急的毕业论文通过阶段划分转化为不重要、不紧急的日常工作,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习惯。

三、方法养成培养

方法论有众多观点,各有长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目标界定、任务分解、计划制订、行为实施、总结、评价与修正,循环延续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类似于PDCA[1]方法,事实上,戴明的PDCA方法也是从人类行为活动总结出来的公认的行之有效、可靠的方法,只不过它明确用于质量管理,但绝不限于质量管理[2]。将这种方法引入到研究培养之中的具体设计为:

四、培养实践

1.培训阶段。采用上述方法始于研二的下半学期进入论文选题和开题阶段。第一步是在专门培训,主题定位为“学会成长”。培训时间为半天,这样便于将问题讨论透彻。首先是问题测试和引导阶段,列举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一:导师对研二的小张说:“一个月后我们教研室要组织召开一个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全国各地有30多人参加,你帮助把会议筹备一下。”(老师给出参会人信息表)如果你是小张你立即要做的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该问题的目标和条件比较清楚,但并无固定答案。从学生的回答和讨论中可以看出对于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必须经过的路径,且为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比较理想的答案是,小张立即要做的事情是问老师“接待的规格和费用是什么”。在得到导师的回答后,接下来小张可以根据以上条件做出一个详细的方案供导师决定,并且可以阐述方案的依据和优点。问题二: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教授的朱棣文,被任命为美国能源部长,是何种条件使之能过实现角色转换?该问题同样没有固定答案,但是可以引导出:尽管一个人所处的行业、位置不同,必然有一个共同的方法,使他能够处理不同类型的事件,这个共同的方法就是方法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通过上述关于“引入方法论的基本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采用恰当的方法论引领个人行为,能够可靠、有效地成长起来。最后,我们将下述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并以具体的事例来讨论如何所述方法指导论文这一事件的设想、要求。

2.目标界定与目标分解。论文的目标即是论文在学术上要获得的关键结果。学生经常是对研究目标不能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一种状况是将目标与研究的目的意义相混淆,即将为什么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想得到什么(研究目标)相混淆,另一种状况是将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相混淆。基于此,首先培训学生如何界定目标。目标分解是将重要但不紧急事件转化为不重要、不紧急事件的关键。论文目标分解是根据课题研究对象,目的是将所研究内容按照目标分解成为若干个在因果关系、时间顺序上相关联的子目标。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开题报告阶段的调研和撰写,反复讨论,让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上述方法的正确、有效(不是表面的)的运用,并指出,开题是论文好坏的关键。

3.计划制订。科研活动中,计划主要包括行动计划和时间计划。行动计划就是技术路线和方案。技术路线是出发点达到目标的线路。首先必须认识我们的出发点,这就要求分析国内外状况,目前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的发展状况,研究目标所处的位置。其次,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最基础的推演,能够“纸上谈兵”地描述出由此及彼的技术线路。然后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重新认识技术路线,修正和完善,甚至是原有的技术路线。事实上,该过程就是一个PDCA过程,我们更强调和重视“本人”的推演能力,而不过多地纠其水平的高低。最后,依据可行、科学原则确定技术路线。

在培训中,我们将上述过程形象地研讨为:

最终确定的技术路线中步行(自行车)、公交(出租)、步行、地铁、步行的方式就是方案。技术方案是在技术路线中若干行程模块总称,技术路线是优化选择的结果,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样,技术方案也是优化选择的结果,也不具有唯一性。因此,诱导学生学会“找出路”、找方法。行程模块之间交接点就是“节点”,节点自然构成了子目标。因此,要对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际上,当我们坐上公交车、地铁时,就是一件不重要和不紧急的事情,是一种常规行为。

时间计划要依据节点细致评估,决不可有“做到那里,说到那里”的心态和习惯,而是要有“指到那里,做到那里”的习惯。

4.行为实施。行为实施阶段,我们要求办事认真、细致、果断,更多地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作息时间等。实施初期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该方法的运用,我们采用周例会的形式,逐个学生进行汇报、讨论和指正,引导学生从易到难循序开展,一些学生一个月的时间可以基本掌握该方法。掌握的学生可以不参加周例会。一些学生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逐步掌握,这时,就可以取消周例会,而直接进入月例会。该过程需要耐心地辅导,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一旦学生“上道”,就会发现其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也会“省心”很多,体会到事半功倍的感觉。

5.总结、评价、修正。科研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是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因此,行为活动方式可以按照一定套路进行,但是具体的动作行为重复性并不强,这一点也是科研和生产活动重大区别。为了有效开展科研,总结、评价和修正工作几乎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并从中发现新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项目或者事件,其总结和评价是针对其目标而言,总结和评价研究活动的有效性,并及时对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进行修正。该步骤通常是在月例会和周例会上集中进行,学生逐一汇报,讲述计划实施情况、调整的原因和理由、下一步计划等等。由于学生基础有限,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诱导、指导和督导。同时要求低年级的学生一同参加,让他们在一种气氛中熏陶,熟悉过程和方法。

五、实践体会与总结

作为长期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普通教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深深感觉到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有行为做事的方法和风格。在引入本方法近十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体会该方法有如下优点:

1.将学生的上进心通过方法论可以转化为一种鼓励成长的行为动力,潜移默化地激励自我意识、自我成长。

2.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方法习惯,循序渐进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研究活动,进而自觉地运用一种行之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3.通过实践过程,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化困惑为开明,化不知所措为独立设计、自我把握。

当然,行为是受到意识支配的,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激励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鼓励用于探索、合作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意识和行为结合,要求学生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目标追求、清晰的思路和有效的做事方法、健全的人格和善于合作勇于合作的态度。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06-01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以的,其中包含了生理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 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 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 艺术……"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以上老师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还是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 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 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应该指出,当前的一些年轻人沉溺于震耳欲聋的音响、声嘶力竭的演唱,把音乐当作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不能不 说是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

2.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足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所以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要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的家园,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其心灵里美好的东西。所以在音乐教育中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参与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欣赏五年级上册《森林狂想曲》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

音乐播完以后,我要求同学们各抒己见,发挥创造力给乐曲起名,于是"醒"、"动物世界"、"神奇的大森林"、"动物狂欢节"等名字诞生了,并同时说明了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虽然有的同学在欣赏过程中断章取义,但需要肯定的是他们确实动了脑筋,展开了想象。例如"醒"这个名字,学生解释是:各种动物睡醒后的叫声,于是我就想为它取名为"醒"。这个名字和乐曲的名字不一样,但他是用心去想,且很富于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在我的音乐课上,每道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想象、创新的火花。

篇10

音乐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的本领,也是人才与员工的真正分水岭。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素质教育应该与创造性的教育并行,现在社会正处于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结合高新技术教学模式,把素质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音乐中的创造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欣赏音乐、创造音乐。

2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2.1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

音乐作为一门高雅的学科,不仅学生从中受益,老师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本人的教学生涯中也有着充分体现,例如:曾经独立指导并排练合唱《音乐剧狮子王》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多次荣获“先进个人”和“优秀指挥”的荣誉。在此期间,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2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文化学习中,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陶冶情操更能对相关学科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众所周知,音乐的涵盖面广泛,包括摇滚、抒情、流行等众多音乐形式,中学生对音乐类型的选择也代表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许多国家已经专门成立了研究音乐对教育影响的机构,在社会心理学、人类科学、哲学等领域都能看到音乐的身影。研究表明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西方国家,音乐被列为主要学习学科,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3提高校园文化氛围

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同等重要,优秀的老师和具有创造力的?W生是教育长久发展的必然保证。而音乐本身具有舒缓情绪,发散思维的功能,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参加音乐活动,找到生活中的乐趣,从中培养出高智商、高情商的学生是每个老师的期望。因此,音乐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推手”,把它推向“创造性教育”,以此来显示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培养中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3.1加大音乐教学力度,拟定具体教学进度

音乐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应该被提到教学日程上来,避免盲目追求素质教育,造成人才流失。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被各大中小学提上了教学日程,并且对此专门拟定教学大纲、确定具体教学进度,其目的不仅仅在于缓解学习压力,更是对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启迪,以便能够及早适应未来生活环境。

3.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使用多媒体教学使音乐课本上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视频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教学效率,在利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师里直接利用遥控器对控制室中的各种设备,已选择或控制音乐教学视频,利于教学观摩和教学管理。

3.3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情境创设提升课堂的趣味,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对学生而言,颜色、声音、动作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并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情境的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参与学习活动,让以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究。让学生在自由、积极和愉快的音乐实践中,自主感受音乐,从而提高音乐素质。

4对未来中学生教育的展望

篇11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以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引起学生探究音乐的欲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必须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上,注重问题的“启发性”和“新颖性”。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容易丧失自信心,由此产生退避的心理;而问题太容易,又会让学生产生轻视甚至厌倦的心理。因此,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由潜在水平向新水平的转化。此外,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提问方式,少一点判断性的问题,多涉及角度新颖的问题,以达到激起学生求知欲并使其不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课堂氛围

比如,当在课堂中欣赏一首曲目时,可以让会乐器的同学发挥自己的所长,通过采用不同的乐器表现这一曲目,来让同学对乐器间的区别以及表演的优缺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这一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切身的体验,从而更加自觉主动、轻松愉快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音乐课堂上创设一些“生活化”情境

音乐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在情境的设置上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做到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率。如今,音乐传播媒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各种各样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广泛的传播,然而有些音乐教师却不允许流行歌曲进入课堂甚至禁唱。实际上,流行音乐是大部分学生耳熟能详的,如果一味禁止,会抹杀掉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此,音乐教师应该投其所好,创设一些与优秀的流行音乐元素相关的情境,在课堂上对流行音乐投之以极大的热情,去粗取精,使其为音乐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英.音乐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及改进策略.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1).

篇12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当地经济适用房平均价格和职工平均工资收入,实事求是地测定住房补贴系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按《意见》中规定的时间和程序上报审批。

二、认真进行住房普查,建立职工个人住房档案,进一步落实无房户和住房不达标户的真实情况,准确测算住房补贴资金的需求量。

三、尽快制定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发放具体办法,落实原住房建设、维修资金的划转额和公有住房出售资金的余额,以便方案出台后使住房补贴发放到位,有效扩大住宅消费。

四、发放住房补贴时,要严格审批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弄虚作假冒领补贴的个人要制定处罚办法,对出具假证明的单位负责人要给予行政处分。

五、要加强宣传,让广大职工了解和掌握住房货币化分配的有关政策,理解房改,支持房改,确保全省城镇住房货币化分配的顺利实施。

山西省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意见

全文

为了进一步深化全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全面建立住房新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全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晋政发〔1998〕2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发〔1998〕23号为指针,稳步推进全省住房商品化、社会化进程,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和我省实际情况的城镇住房新制度。通过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启动住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不断地解决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

(二)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力求享受房改优惠政策购买公有住房与享受住房补贴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货币支付量基本平衡;力求新职工和无房户、老职工的住房补贴量基本平衡;新职工按月补贴,老职工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相结合;坚持政策属地、财政分级负担;在国家和省统一政策指导下,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二、实施范围、条件、时间和对象

(一)实施范围是,各级地方财政全额预算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财政差额预算的事业单位,住房货币分配办法参照本《意见》,结合本单位补贴资金来源和职工住房情况自行制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级房改部门批准后执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企业,自行制定住房货币分配办法,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房改部门批准后执行。

(二)实施条件是,房价收入比(即本市区、县城一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原有住房建设资金(或其他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市、县。

(三)实施时间是,太原市、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市、县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住房货币分配方案,其他市、县最迟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四)实施对象是,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参加工作的无房户职工,住房面积未达标户职工(简称老职工);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简称新职工)。无房户职工是指,夫妻双方自参加工作之日起,未以任何一方名义承租公有住房或按享受政府优惠价格购买过住房(包括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的职工。确认无房户职工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各市、县房改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住房未达标户职工是指,职工购买公有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面积标准的职工。

各类人员住房补贴的建筑面积标准为:

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的职工,地厅级140平方米,县处级100平方米,科级80平方米,科级以下60平方米。

机关工勤人员,技术工人中的初、中级工和25年以下工龄的普通工人60平方米,技术工人中的高级工、技师和25年(含25年)以上工龄的普通工人80平方米,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师100平方米。

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面积标准,由各单位在本《意见》规定的机关单位职工住房补贴面积标准范围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三、住房补贴系数的确定

职工住房补贴按职工月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补贴系数根据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职工年平均工资、补贴年限等因素测算确定。

补贴系数=(经济适用住房每平方米价格×60÷2-职工年平均工资×4)÷补贴发放年限÷职工年平均工资×100%

(一)经济适用住房每平方米价格,要严格按照国发〔1998〕23号文件规定的七项成本因素加3%以下的利润测定。城区、郊区及建制镇,在确定经济适用住房每平方米平均价格时,应分别单独进行测定。

(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照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核定。

(三)住房补贴测算年限以32年计。

(四)补贴系数随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变化和国家的规定,可进行调整。具体标准由市、县房改部门测算,报经同级政府审定,按规定的报批程序批准后执行。

四、住房补贴额的计算和发放方式

(一)新职工住房补贴额的计算和发放

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到岗的次月起,随工资按月计发住房补贴,发至职工离退休为止。

1、月住房补贴额=当月工资×补贴系数

2、职工当月工资构成,参照住房公积金缴交工资基数逐年核定。

(二)老职工住房补贴额的计算和发放

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参加工作的无房户和未达标户职工,发放住房补贴采取一次性补贴和按月补贴相结合方式进行。一次性补贴含两项内容,一是按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已有工作年限的住房补贴;二是当地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工龄补贴。按月补贴是指在职工其余的工作年限内,逐月进行补贴。

1、无房老职工住房补贴的计算

(1)一次性补贴额=(月工资×补贴系数×12×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工龄)+(年度工龄折扣额×建立公积金制度前工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

(2)对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后的其余工作年限,比照新职工住房补贴额的计算和发放方式,按月计发补贴,发至职工离退休为止。

2、住房未达标老职工住房补贴的计算

(1)一次性补贴额=〔(月工资×补贴系数×12×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工龄)+(年度工龄折扣额×建立公积金制度前工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K

K=(规定的住房面积-已购未达标的住房面积)÷规定的住房面积

(2)对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后的其余工作年限按下列公式计算月补贴额,逐月进行补贴,发至职工离退休为止。

月住房补贴额=当月工资×补贴系数×K

3、计算老职工住房补贴的几项规定

(1)计算老职工一次性住房补贴额的月工资,以职工本人1998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准。月工资构成参照住房公积金缴交工资基数核定。

(2)当地住房补贴方案出台前的职工工龄,按照职工实际的工作年限计算。已离退休职工,按参加工作之日至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计算,提前离退休职工,按参加工作之日至实际离退休工龄计算。

(3)年度工龄折扣额,为当地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政发〔1994〕109号)测定的出售公有住房工龄折扣额,住房公积金公助部分按100%贴现。

(4)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前的职工工龄,在当地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前已离退休的职工,按参加工作之日至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计算,提前离退休的职工,按参加工作之日至实际离退休的工龄计算。

(三)住房补贴发放的管理

1、住房补贴以职工个人为单位计算。双职工家庭的住房补贴由夫妻双方各自所在单位计发。

2、职工住房补贴由职工所在单位核算汇总,报同级房改部门审核。房改部门负责对享受住房补贴资格的职工进行认定后报同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审批下达拨款指标和单位住房基金使用计划。对财政全额和差额拨款单位住房基金不足的部分,由同级财政全额或按差额比例列入预算拨付。

3、住房补贴参照住房公积金缴存办法,由职工所在单位统一缴存至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开设的“职工住房补贴”专户,按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管理。

4、职工个人住房补贴,专项用于职工购买住房、建造住房、大修理自住房、交纳商品住房租金、偿还购房贷款时才能提取。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5、职工离退休时可一次性提取本人专户内住房补贴余额。

6、住房补贴方案实施前已离退休的职工,住房补贴应由离退休后的管理单位一次性发至本人。

五、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城市住房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单位向职工发放住房补贴,实行预算内列收列支管理。主要资金来源:

1、各级财政和计委原有住房建设和维修资金的划转;(划转资金以1996、1997、1998年三年实际住房建设和维修资金的平均数核定。今后,随经济增长水平逐年上调。)

2、直管公房出售收入;

3、预算外政策调控资金;

4、各级财政新增预算;

5、政府规定的其它资金。

(二)财政全额和差额预算单位,要建立健全单位住房基金,主要用于发放住房补贴,专款专用。主要资金来源有:

1、城市住房基金和财政预外专户拨付的住房补贴资金;

2、单位的公有住房出售收入按规定提留维修基金(多层住宅留20%,高层住宅留30%)后的资金;

3、单位公有住房租金收入;

4、单位划转的住房折旧和大修理资金。

(三)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房改等部门制定。

六、做好有关政策的衔接工作

(一)继续做好现有公有住房的出售工作,职工购买现住公有住房,仍可按届时当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房改成本价予以购买。

(二)现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在租金标准未达到成本租金水平之前,承租期间不享受住房补贴。若承租公有住房的职工按届时房改成本价购买现住房后,住房面积未达标,可按住房未达标户职工计发住房补贴。若职工退出承租的公有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商品住房时,可按无房户对待计发住房补贴。

(三)享受住房补贴的职工,不得租赁公有住房和政府廉租住房,不得购买享受房改优惠价格的公有住房,不得参加房价低于经济适用房价格的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

(四)提高住房公积金缴交率。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缴交率,按职工工资的6%执行,职工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缴交率,按职工工资的10%执行。

(五)职工住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办法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字〔1997〕144号)规定执行。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实施,是扩大住宅消费的制度保证,是建立城镇住房新制度的核心环节,是一项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改革,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做到政策公开,利益公平。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测算,根据《意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特别要做好住房补贴资金的筹集和划转工作。

(二)住房补贴实施方案的审批,按照晋政发〔1998〕23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三)加强协调配合,严肃房改纪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服从改革大局,按照统一部署和政策,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调运作,保证住房货币分配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保证政策的统一性,省有关部门制定的房改配套文件,必须商省房改主管部门后颁发。各地要在认真进行住房普查的基础上,建立职工个人住房档案,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确定补贴对象,核定补贴标准,不得随意扩大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各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管理和发放住房补贴,不如实申报住房状况和售房收入、无房和未达标老职工人数以及新职工人数的,要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对隐瞒现住房情况和配偶住房情况,弄虚作假领取住房补贴的个人,除令其退出住房和全部住房补贴外,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职工个人、住房情况证明机构及其负责人相应处罚,具体办法由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山西省建设委员会会同监察等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篇13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创新是实现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在教育工作中进行实施。当前社会岗位竞争压力非常明显,音乐教学如何立足职业高中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音乐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职业高中音乐教学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分析音乐教学理念,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以更好的实现对职业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当代音乐教学理念

从音乐学科的本体角度进行分析,其课程定义涉及到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以及活动、评价等综合范畴。当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就是从音乐学科的本体角度进行研究的,成功的反应了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且融合了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理论和成果。当代音乐教学理念下,对教师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保证自己的仪态举止优雅,展现一名音乐教师的审美休养;其二,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谈话要具有启发性、激励性。所以不断实行的教学改革,不单单是指时间上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上的更新。

二、职高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对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性质是为社会输送专职型应用人才,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和普通高中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仅从未来就业问题上分析,职业高中学生更加具有优势。所以,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想要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前提条件是要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促进学生未来就业。跟一般学习的理论类别课程相比,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类课程,所以想要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前提条件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首先将此歌曲的基本乐理知识告诉学生,然后带领学生欣赏黄河相关图片,让大家对于黄河的壮美有直观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工作。职业高中学生的兴趣培养,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分析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行教学渗透和引导,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养成学习的主动性。音乐是一门赋予人们情感的课程,所以教师要以情感作为媒介,消除长期单纯学唱带来的学习厌烦情况。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职业高中学生思想非常活跃,所以相比于传统课堂中的刻板、严肃,轻松的教学课堂氛围更能够实现对学生想象力思维的培养,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下不但能够更好的学习,还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其需要完善音乐教学课程,针对学生发展特点优化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站在学生多角度上思考问题,和学生之间成为朋友的关系,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一起唱歌或者一起跳舞,来共同完成音乐课的学习。

例如,我们在开展二胡器乐曲的欣赏课时,可以引用瞎子阿炳的故事,每一个学生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所以对于故事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多数学生都认为阿炳是个卖艺的盲人;也有学生认为阿炳是作曲家、艺术家;还有同学在讨论中表达自己曾经看过《瞎子阿炳》的电影,并将电影的内容在课堂中进行了归纳总结。很显然,每一个学生由于知识掌握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对于一个事物的理解也会不同,但是这期间通过欣赏课学生之间的讨论,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参与意识、拓展思维,还能让老师加深对于每一位学生的认识。另外,教师要把握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开展的优势,是成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意识,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与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相比,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也就是在了解学生未来工作中岗位需求上教会学生必备的技能。所以要求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需要明确职业学校、高中生教育两个关键词,实现教学效益、教学质量兼得的发展局面。

例如,我们学习歌曲音乐时,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vcd播放,并为学生讲解街舞的来源以及所经历的发展过程等,首先让学生保有对于街舞的理性认识。另外,多媒体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街舞时有更为直观且清晰的认识。最终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歌舞音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同样受用。

(四)利用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与学生每天都学习的理论以及实践课堂来说,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会让人不自觉的向往和憧憬。另外,音乐本身具有的抽象性与通感性特点,促使人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有更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在音乐中,音乐旋律的变化、音乐声音的变化,都会使人们的想象发生变化。所以音乐教师要抓住音乐的抽象性与通感性特点,来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们在学习《送别》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歌词的朗诵,朗诵后我们进行音乐的欣赏,最后将此曲的创作背景和学生进行分享(李叔同准备出家前写的诗,包含告别红尘、告别朋友的两层含义,其中第一段是写景,第二段是抒情,第三段则是总结)。在讲解之后,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李叔同出生在富商家庭,为什么选择了出家?”,学生有的回答:“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现状导致的”,有的回答:“可能是在生活中受到了伤害”,问题的提问和回答,能够让学生从听觉感受转化为思维感受,有助于创造力培养。

三、结语

职业高中的音乐教学工作需要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音乐教师需要结合职业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特点等方面选择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地位,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去感受和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并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着重培养,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专职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段磊.浅谈职业高中音乐教学如何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263-263.

[2]周丽霞.浅谈职业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2,(31):110.

[3]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5):135-136.

[4]李凤彬.乐感、情感、美感――提升职业高中音乐教学效益的主旋律[J].音乐时空,2014,(3):183-18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