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环境保护的看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现状、经验与政策建议
4.中国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的效率分析
5.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论环境保护视角下消费税改革的再次深化
7.我国环境保护规划的分析与展望
8.基于经济责任的环境审计路径选择——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环境保护责任审计
9.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
10.中国环境保护事业60年
11.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内涵、框架与改革思路
12.“十一五”环境保护投资评估
13.新疆十大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对策探析
14.从环境权到国家环境保护义务和环境公益诉讼
15.中国西部能源及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16.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
17.环境保护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研究
18.湖南省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19.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
20.生态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改革构想
2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
22.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环境保护方案设计研究
23.环境保护权利话语的反思——兼论中国环境法的转型
24.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成就、问题和改进
25.环境保护检举权及其司法保障
26.建立中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的思考
27.环境保护相邻权制度之体系解释与司法适用
28.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探析
29.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30.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
31.关于尾矿库的建设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
32.企业环境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3.构建环境保护税制体系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4.美国水环境保护立法及其启示
35.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
36.中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立法比较
37.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38.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效率问题研究
39.可扩展的环境保护档案元数据研究与实践
40.推进环境保护税立法的若干看法与政策建议
41.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42.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四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的面板数据分析
43.云南环境保护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44.交通运输发展与环境保护探析
45.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演变
46.城市环境保护满意度及案例分析
47.京津冀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
48.日本土壤环境保护立法研究
49.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及经验借鉴
50.日本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51.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初创——兼述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及其历史贡献
52.中央财政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优化设计探讨
53.湖南省环境保护投资现状分析
54.流域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绩效考评体系设计及其应用
55.构筑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制度
56.公众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57.公司的环境保护责任
58.关于我国环境保护费改税的思考
59.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60.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
61.中国环境保护规划评估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62.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
63.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64.环境保护:海外投资者面临的法律问题
65.新时期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66.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67.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68.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分析——基于各级政府博弈视角
69.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
70.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模式研究:社区磋商小组
71.中国环境保护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72.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网络参与研究——以PX项目的网络舆论演化为例
73.作为生态和环境保护手段的空间规划:联邦德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74.中国工业环境管制强度与提升路线——基于中国工业环境保护成本与效益的实证研究
75.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哲学思考
76.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77.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定位和策略分析
78.农村环境保护:国内外的经验、做法与启示
79.湄公河下游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各国政策取向与流域治理
80.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
81.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完善广东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82.进一步促进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研究
83.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保护分区
84.地方政府竞争的博弈行为与流域水环境保护
85.论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6.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以潘得巴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为例
87.新常态下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与原则
88.环境保护中政府规制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博弈分析
89.中国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差距比较
90.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91.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研究
92.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制度比较研究
93.论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政策与法律对比分析的视角
94.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95.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
96.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之立法及执法完善研究
97.环境保护税法的实体原则与程序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66-01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救救地球”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我国的环境形式相当严峻,所以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是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要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环境形式的严峻性。
首先,得天独厚,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形式、用客观现实中的具体实例教育、激励学生,使其逐步形成环保意识。 建国之初,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16万平方公里。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水土流失面积约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深的国家之一。北方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5%,80年代,沙漠化土地以年均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近25年共丧失土地3.9万平方公里。
70年代,我国草原面积退化率,约15%,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达十亿亩,目前仍以每年二千多万亩的退化速度在扩大。 我国的植物物种约有15%—20%处于濒危状态,仅高等植物中濒危植物就高达4000—5000种。
我国近三十年间湖泊大量减少,仅面积在一平方里以上的就减少了543个。号称“千湖省”的湖北省,建国初期有湖泊1066个,目前已减至325个,水面缩小了3/4以上。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指数普遍较差,全国五百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等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列。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强沙尘暴在我国特别在西北地区发生率呈急速上升的趋势,尤其从2000年春天以来,强风沙天气不断袭击西北、华北部分地区,造成扬沙尘暴天气,而且来势凶猛,次数频繁,破坏程度严重。据专家测算,我国每年因风沙天气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相当西北5省区1996年财政收入的3倍。
其次,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放录像、展示图片、悬挂漫画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可以通过办演讲赛、讨论会、专题讲座等形式,鼓励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发表意见或看法。各执己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初中政治课中的环保教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环境是息息相通的,使他们真正懂得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环境的衍化而进步的,没有环境,就没有人类。环境被破坏了,受影响的首先是人类,保护环境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二、通过 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环保能力。
初中政治课的环保教育,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环保的能力。可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做些社会调查,如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土地的浪费程度、小城镇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的加剧、绿色植物的破坏等等。最后鼓励他们对所谓调查的结论进行讨论,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愿意,从理性上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环境保护的能力。 三、教育学生将环保意识、环保能力转化为环保行动。 根据政治课学科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教育学生不仅要树立环保意识,具备一定的环保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环保的行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应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向周围人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并自觉收集废纸、废塑料等物品,将它们送到废品收购站或自己进行处理,净化美化环境。告诉人们应该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珍惜爱护树木花草,不随手乱丢乱弃生活垃圾等。使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理解环保,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自觉地保护环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建玲主编,幸福指数与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4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增长,但在这光鲜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环境问题。过分追求经济发展以及我国庞大的人口压力造成了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产,保护环境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环保人力优势,才是中国环境保护面临的最佳选择。
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的环保进程。由于政府在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局限性,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将极大地补充国家环境保护体系。公众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对环境状况的变化最敏感、最了解。因此,公众是完善和实施环境管理制度的最根本动力来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可以增强的主体意识,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同时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效率,提高环保政策的实际效果,使环境保护更加效率化,有利于提升环境行政部门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改善我们的环境。
2 国内外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2.1 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美国、芬兰、挪威、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公众都非常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非常强,在许多环保问题上直接影响政府决策。美国以法律形式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进行了明文规定。比如在美国在法律中明文规定,美国国家环保局必须帮助公众参与环境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美国在1970年4月22日举行了第一个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 之后每一年的这一天都来纪念这个日子, 人们通过举行集会、游行、宣讲和其他形式的宣传活动, 呼吁所有人都行动起来, 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
德国通过持久的宣传教育,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把环境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从幼儿园、中小学就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此外,许多公共机构和军事机构也提供环境教育,将环保思想推广为一种为大众接受的生活方式,并使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德国的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已经呈现常态化。
澳大利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非常活跃。澳大利亚环境保护组织曾组织多个大规模的环境保护活动。
日本环境法中有一个私人污染防治协议, 协议规定较法律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对污染行为实行严格责任制度。这种协议对配合政府压力去阻止工厂排污的公众产生了相当大的正面效果。在协议鼓舞下,广大公众都热切投身到环保事业中。
韩国则在《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环境权,“公民享有健康而舒适的生活和清洁的环境权”等条文间接促进公众直接参与环境保护。
2.2 国内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随着我国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行动也越来越强。国家环保总局调查显示, 我国公众对环保的认知度达到 85.4%, 27.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非常关心。公众对环保的关注, 表明中国的环保事业可以大规模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很多关注环保的人士组织起来,各种形式的环保团体成立,大家都渴望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许多行业组织、非环保专业的公众组织也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大小、规模、范围不等的环保社会活动逐渐展开,以各种形式参与环境保护的力度、深度和频度缓慢增加。但是,活动规模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经相当成功,公众基础已经相当广泛,事实上,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3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多数人学历较低,环保观念淡薄
由于学历与社会阅历的关系,我国公众多数现有的环保意识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对于环境的索取和要求,远远大于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珍惜。尽管人们往往会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选择环境保护,但是,这种认识在目前还是多停留在口头上,付诸于行动的还不够,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应尽的不可逃避责任。
3.2 政府对环境相关信息不够及时、不够明确
只有拥有明确的环境信息,公众才能准确的参与环境保护。如果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参与环境保护则难以进行,即使参与也是盲目地参与。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仅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且公众所关心的公示信息面太窄,对重大环境问题的了解与掌握也很少。环境信息缺乏透明、相关信息太过专业,这让普通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尤其是重大环境事件的保护过程中颇感力不从心。
3.3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多为政府主导,自主参与形式较少
在当前,公众主要在政府主导之下进行环境保护。当政府决定实施某一环保政策时,公众才会被组织起来进行参与。而且,在环境保护的公众座谈会上,并不是所有的公众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公众参与座谈会或听证会大多数是被动的,这就使公众自身权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最后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领导,座谈会往往起不到使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作用。
3.4 国家缺乏法律措施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往往不知道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在参与的具体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保障,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很难放开手脚去做。
4 将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环保人力优势的策略
4.1 加强教育和宣传
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对象和形式包括:以社会各阶层为对象的社会教育,以大、中、小学生和幼儿为对象的基础教育,以培养环保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和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成人教育4个方面。大众传媒应设置环保专栏,普及环保知识; 利用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开展动态宣传,定期举办环保新闻会。
4.2 建立健全相应法规,保障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有理有据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在空气、水源、噪声、光污染等方面出台具体法律,在遇到相应环境问题时,让公民有法可依。
4.3 使环境信息更加透明、更容易为公众理解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除了需要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相关环境信息。环境信息透明,则公众的知情权得以保障,且公众更易得以展开相应环保或维权活动。当前环保信息太过专业化,普通公众多数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只有环境信息更加易为人知,我国的公众环保事业才得以广泛开展。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民主施政的必要手段。虽然中国已有一定的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基础,但仍然存在着各种缺陷并需要进一步完善。走中国特色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道路,践行生态文明,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在国人的不断努力下,认真抓住目前已有的各种机遇,我国的环保事业必将得到大发展。(下转第334页)
【参考文献】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的10年间,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除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外,很多国家纷纷通过了环境方面的立法,并成立了一些环保非政府组织,缔结了有关环境的重要国际协定。在内罗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总结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的工作,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规划了以后10年的工作,会后发表了著名的《内罗毕宣言》。
前言:环境保护意识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环境保护意识已经引起了全球各国的重视,成为公民综合素质的评价因素之一。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包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自身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环境保护行为。环境保护意识具体又可以分为环境认识观、环境伦理观、环境价值观、环境法制观和环保参与观。如果一个国家的公民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导致公民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当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一、两国公民环境意识的差异
为了了解中国、日本两国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对比两国公民在环境意识上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应用统计中心和日本的地球环境学研究机构联合在2013年11月举行了一次统计调查。调查地点在两国的首都――北京和东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访问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市区20岁以上的居民,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在80%左右,调查结果可信程度较高。两国公民在环境意识上的差异如下:
(一)认知程度
调查问卷针对本国的环境现状向公民进行了提问,其中包括对“空气污染”“水污染”“植被破坏”“工业废弃物排放”“垃圾处理”“噪音影响”“食品安全性”等几大主要环境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具有“非常严重”“比较严重”“一般严重”“根本不严重”四个选项。调查结果表示:无论是北京还是东京,公民中认为居住城市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十分严重”的人数达到了八成以上。这说明这两座城市的市民对居住城市的环境相当关心,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已经深入到一定程度。这是两国公民在环境保护认知程度上的共同点。不同点在于,除了“食品安全性”“空气污染”两方面,北京居民在其他几大问题严重性的认知程度上都低于东京居民。这说明我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上认识还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环境支付意愿
调查问卷中包含了一部分关于民众对环境支付意愿强烈程度的调查,也就是公民是否能够接受由于环境保护而引起的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是否同意设立环境税来保护环境,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优先程度的划分等等。在这一方面,北京居民表现出了比东京居民更加强烈的环境支付意愿。首先在是否能够接受由于环境保护而引起的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上,北京居民有高达75%的部分选择了愿意,明显超过东京居民的67%支持率;而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优先程度划分上,北京居民有八成的人数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而东京居民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的人数只有六成;在设立环境保护税方面,北京居民的支持人数比反对人数多,而东京居民中反对人数比支持人数多。
(三)环境保护行为和公益活动
调查问卷就两地居民的生活环保习惯进行了调查,列举了六项常见的环保行为,向两地居民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节约用水、乘坐公交车、节约空调电能等方面,两地均有40%以上的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而购买无农药蔬菜、购买环保用具等方面,能够做到的居民就比较少。这说明公民是否保持行为要结合环保行为所花费的经济成本来决定的,如果环保行为花费的经济成本低,居民就能够保持这种行为习惯;而当环保行为花费的经济成本高的时候,居民就不乐意去保持该种习惯。而在各种公益活动的参与度上,两次参加过环保游行等活动的人数不足城市居民的30%。这说明环保公益活动在两地开展的次数不多,公众的参与度不高。
(四)对两国之间环保协作的态度
环境问题是不分国籍的,作为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中国与日本更应该积极开展环境保护上的协作,积极改善社会环境。而在北京和东京,市民普遍对两国之间的环保协作表示支持态度,认为两国之间进行合作对解决环境问题,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日公民环境意识差异的产生原因
(一)价值观
公民的价值观是受民族道德观念的熏陶所形成的,对环境意识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思想能够促使公民对自然环境予以回报。这些思想观念与环境保护观念具有很大的相通性。而我国与日本地理位置相近,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深受我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十分注重公民的“勤勉”“忠诚”“诚信”等品质。据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和东京居民都对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认同感,而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影响了两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是导致两国公民环境意识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广阔,资源种类多,资源含量大,我国公民普遍具有“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印象,这就导致我国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比较弱。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表现的日益严重,公民在这一方面的轻视程度有所降低,对环境问题的担心程度开始增加。而日本属于岛国,国土面积比较小,大部分资源依赖于进口贸易,各种自然灾害出现比较频繁。这就导致了日本公民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比较高。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发生了几起重大的环境危害事件,给社会大众敲响了警钟。
(三)积极事件
社会上发生的各种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也会对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影响。比如说我国北京在成功取得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之后,向全世界发出了“举办绿色奥运”的口号,这是来自政府的声音,对树立民众的环保意识、号召公民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北京市政府推行的每月少开一天车、不实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生活用水用电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公众的热烈支持。
(四)环保宣传教育
对公民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积极参与各种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日本就是这一方面的成功典范。日本政府在各地都建设了环境保护的教育机构,同时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非常完善。日本政府推行的环保宣传教育是全方位的,融入各行各业的,不仅学校要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观念,企业和社区也要分别向员工和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所以,环保宣传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合作的,而不仅仅是媒体和环保部门的责任。而我国,环保宣传教育仅限于学校之内,企业和社区的环保宣传力度还不够,这是我国环保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环保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具有强烈的强制性,对人民大众的环境意识具有直接的影响。日本在环境保护的立法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环保执法相当严格,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惩罚严厉,而且效果显著。另一方面,日本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提高人民大众的环境意识水平,提高了社会民众对环保工作的支持程度。在这一方面,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还有所不足,执法过程中容易被违法分子钻空子,执法手段的可操作性比较差。这是由于我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国政府要积极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环保法律条款,加大对各种破坏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
(六)社会经济条件
通过两地居民环保支付意愿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比东京居民的环保支付意愿强烈,北京居民认为环境保护优先于经济增长的比例也高于东京居民;北京居民普遍认为环境税的设立是合理的。这些观念上的区别是受到两国经济条件的影响的。以环境税的设立为例,日本正从长达十几年的经济萧条当中走出,国民经济初步复苏。这让经济增长在东京居民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公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抱有很大的期望。而一旦设立环境税,很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对国民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所以在东京居民中反对设立环境税的人数比较多。而在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趋于稳定,环境税的设立不会对经济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北京居民普遍对环境税的设立抱着支持和赞成的态度。
三、提高我国公民环境意识的建议
(一)发展环保事业
我国公民在环境问题认识上与日本公民存在差异,很大程度是由于我国环保事业不够发达,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足。对此,我国要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向全社会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观念。首先,在学校教育当中,学校要注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当中渗透环境,向学生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上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其次,企业和社区是环保宣传教育的重要环境之一。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主要是面向员工,社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对象主要是面向居民。最后,各种媒体要积极承担起环保宣传教育的责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书籍是公民了解环保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些媒体要广泛收集并全球各国的环保信息,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普及正确的环保行为习惯。
(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
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有力地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目前,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有待于近一半的补充完善。在改进环保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遵循“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提高公民环境意识水平”的原则,明文规定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让公民在基本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正规、合法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我国公民在调查统计中表现出了对环境法律完善的极高支持度,具有强烈的遵守法律的观念,这也是我国完善环保法律法规的有利因素之一。
(三)发动全社会参与
日本公民相比我国公民,具有更高的环保参与度,这是日本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政府进行借鉴。在日本,有很多非政府性质的环境保护组织。这些环境保护组织规模庞大,能够有效汇集民间力量来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在日本公民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我国,公民普遍认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主要在于政府,政府在环境保护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这更表现了在我国的环境保护视野当中,非社会组织起到的作用很小,社会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不高。对此,我国政府应当发动全社会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单方面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环境保护对我国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环境问题严峻的现状。我国必须加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借鉴日本国家在树立公民环保意识方面的经验,向全社会渗透环境保护的观念,提高公民的环保参与度,培养出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推进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进程。
【参考文献】
[1]许双.中日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环境教育内容的比较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李军霞.中・韩・日环境经济政策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2.
[3]黄昌朝.日本东亚环境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3.
[4]陈玉平.中日环境合作中的不对称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王玲.环境经济政策下环保投资的中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6]霍英楠.中日城市生活垃圾治理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7]韩娟娟.中日环境犯罪立法模式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
[8]秦诗懿.日本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环境伦理建设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4.
[9]刘铭.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日韩环境合作[D].吉林大学,2014.
[10]杨川林.中日大学环境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1]高幸.中日国有林管理体制对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12]刘.东北亚环境问题的博弈分析[D].复旦大学,2011.
1.小学阶段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从生理发育还是从心理的发展来看,小学都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孩子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今后的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2.语文课堂是培养一个人意识的基础
语文作为小学的主要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的意识的基础,正确的意识有利于客观世界的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尤为重要。好多文学作品也从不同的侧面引导孩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现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其中的一方面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生态问题也频频出现。像最近爆发的H7N9禽流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的结果。应该从孩子做起,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二、环境教育和渗透式教育的内涵之间的关系
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而环保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而产生的。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使得环境教育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保保护意识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近年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还是有很多学校不能完全贯彻这一精神,尤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这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途径
1.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环保文章的支持
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工作,多加入一些有意义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切实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2.语文老师要负起责任加强环保教育
俗话说:“种不好庄稼是一季子,但是教不好孩子确是一辈子。”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重大影响。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将来的影响,努力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影响生态环境和谐的例子,向学生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怎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要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事,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3.学校要积极组织一些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地组织一些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分享经验,把活动的感受写下来,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
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注重生态农业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的运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正如世界观察者研究所所长华思特・布朗先生所说“至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将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创新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规划,这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可减少经济损失和社会矛盾冲突,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从矛盾转向和谐。
二、生态环境规划与农民的自由限度
正确认识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把握好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自由度定位,是搞好农村战略规划,建设好新农村的基础。新农村战略规划要注重生态规划的现实性、农民的接受程度及积极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
合理定位环境规划,这既是一个基于系统角度对农村规划的系统功能进行调整优化的过程,更是调动农民自主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取决于农民的参与度和愿望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要创新体制和立法,通过法律保障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自,防止人为因素过渡干扰使目标明显脱离实际,使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脱节而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冲突。目前在如何规划管理中有多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新农村规划是农村自己的战略行为,是生存中的选择,农村规划系统功能的形成是各个乡村独立进行战略规划的自发结果,而不是系统设计的结果,这种观点强调规划中农村发展的自生秩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农村建设的有效规划和实施,有赖于政府设置和管理,这种观点强化管制。从理论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的自生秩序和管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现阶段我国新农村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采取自生秩序,政府引导、分层管理、制度监督、政策扶持、资助介入、生态补偿等手段共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制定好的政策,尽快建立资助、补偿机制,推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多种发展模式,让农民有多种参与生态保护工程的选择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政府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农科研究单位,深入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先进的管理方式,投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用投资的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形成。第二,强调新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不排斥古典民俗、民风,不在新与旧生态之间形成强制性区隔,形成僵化的区域等级和强制规划措施,不能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向农民施加负担。要剖析不同地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多推广增加效率的低技术解决办法,诸如生态农业以及一些传统上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生态技术。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在水稻田中养鱼,在茶园内养鸡放羊,可循环利用排泄物为肥料,并通过它们对害虫和杂草进行控制以减少除草剂,杀虫剂和化肥的使用。黄土高原可推广日光温室能―沼气池―猪圈―厕所―庭院经济“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半干旱地区搞好厕所―暖圈―沼气池“三配套”的田园式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农民生存质量、减轻农民负担联系起来,减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尊重群众的创造,才能让农民创新能力、自生秩序与政府指导、调控、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融合到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中,把外力推动和内在的积极性有机结合;才能有助于整个规划系统生态保护功能低成本形成和农民的拥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迅速形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多样化局面,形成生态多样化的农村生态系统。
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环境保护的基本格局。目前面对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仅仅依靠政府环保部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改变目前环境状况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执行机制,才能解决发展、污染、资源竞争所引发的许多社会冲突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对的,具有层次涵义的概念。在构建一个科学生态保护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国家要加强引导和调控,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总量与环境容量,制订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环境投资体制,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与发展双赢利。这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策。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政府应给予农民更多乡村环境规划支持、协调与指导,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技术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政策性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环境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社会评价体系。政府在评价时要看当地农村起点、进步、绿色走向,看发展的合理性,看生态和谐性,以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创新。在强调农民自生秩序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农村繁荣和生态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条件和地域环境,在规划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定位,
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在同层次,同类型村落中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农民受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只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才能保持国民生态公平,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体系,生态危机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才能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带动解决“三农”问题。
四、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法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一些地方不断加重了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且越来越突出。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综合保护法,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治理农业生态污染有法可依,克服以罚代法现象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减少社会冲突是当务之急。只有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摆脱政府一家包揽的困难局面。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政府应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农民要善于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相应责任,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资源开发时,应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调动保护主体的积极性,以实现保护管理与农民自我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任务就是逐步转换管理方式,搞好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手段,不断扩大农民的自,使农村建设在遵循国家法律规范、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的同时,拥有根据发展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制定自己的发展规模、结构、目标等事项的权力。农民只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合理的机制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束缚,主动寻找发展机会,寻找市场,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将自己的发展置于生态保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低成本地从源头减少发展农村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
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外与国内发展关系
1、国外研究情况;
国外的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再到税收实践,己形成基本框架。
1910年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外部性问题,为环境保护财税收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准备,但没有给出一个将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方法。在马歇尔外部性理论的基础上,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分析了私人净产出与社会净产出之间的差异,指出污染者需要负担与其污染排放量相当的税收,后人称之为庇古税。“庇古税”理论成为后人通过税收手段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这种传统价格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考虑产权因素,环境资源产权合一,是“庇古税”理论的前提条件。所以污染者付费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最优,税收方案的选择最终要取决于方案实施的成本。由于边际成本难以计量,“庇古税”存在忽略代际公平、不具有操作性等缺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更多的经济学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保莫和欧兹提出环境与价格标准程序法(1971),巴罗提出了逐步控制法(1979)。在税收方面,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制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种类日益增多,如排污税、产品税、能源税、碳税等纷纷出现、其功能综合考虑了刺激和财政功能。各种排污税主要是用于引导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各种能源税则主要用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也希望其产生积极保护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税收付诸实践。西方各国陆续开征了各种环境税种,不少国家建立了一整套环境税制,逐步引入生态税制己成为传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这个时期是环境保护税收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推行绿色的财政、税收政策,许多国家还进行了综合的“绿色税制改革”。现在西方国家不仅普遍建立了绿色税制,而且绿色税收在许多国家己成为绿色政策中的主要手段。
目前对环境税的研究重点突出在环境税的设计与实施、环境税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影响等,尤其是对就业的影响成为争论的焦点。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对环境保护财税的研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相对于国外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的路径与国外大体相同,正在转入对税制的协调构建研究方面。
①征税依据
大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税的征税依据是环境资源价值化和外部经济内部化;有的坚持经济生态综合平衡调节论;有的坚持环保资金调节论;还有许多专家从可持续发展调控方面来论述环境保护税收征税依据。税率的确定,有人认为,税率应该严肃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有人认为税率应能体现市场价格和边际机会成本的差额部分。收入使用方面,有人认为应专款专用,但有的人不认同。国际比较方面,主要是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财税实施的介绍和借鉴性研究。
谭宗宪(2004)认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环境状况的现实和国外先进经验说明:有必要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目前,建立我国绿色税收体系时机有利,基础有利,效率可行,还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通过改收费为征税、对传统税种的完善、开征新税种等措施逐步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调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周文和与郭玉清(2007)认为,财税政策应在国债、税收、支出和配套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维护社会正义,使更广泛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环境保护财税收的实施条件
有些学者认为,宏观上要加强立法,微观上要加快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财政政策能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当企业无力承担环境污染治理所需巨额资金和投资时,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资和适当的补助,以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征收排污费对环境保护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排污企业收费,促进企业经济治理污染;另一方面,征收的排污费缓解了环境保护资金的不足,增强了政府和企业治理污染的能力。政府通过征税、减免税等手段来调节政府和企业与环境保护的投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的马冰研究了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的实践,认为我国的税制应该借鉴国际经合组织的税制绿色化。杨金田和葛察忠在《环境税的新发展:中国和OECD比较》一书中,经过大量的实例和调查研究,认为中国的改革要放到三种互补的方法上:取消或改革不利于环境的补贴和税收政策、对现行的税种进行调整、引进新的环境税。同时,财政部为了系统了解国外的税制并对其发展变化进行系统研究,于1999年设立了《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从2000年起对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税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陆续出版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税制等丛书,对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政策体系、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激励不够,存在着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偏低、排污收费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各种问题。而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必须承担提供和保护环境公共产品的责任。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现行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效应,做出合适的财政政策安排。
林升(2007)认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的和谐效应,进行深层次财税体制改革,是当前治理资源无序开发的根本措施。
③环境税收的现状
张俊,马力在《环境税立法的构想》(环境保护,2007年第7期)中指出我国环境污染的现状: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损失每年达2000多亿元。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环境破坏的损失约占GNP的6%。生态破坏的损失约为9%-12%:90年代前期约为GNP的2%-4%,表明1980-1995年环境破坏的速率低于环境增长率;到了90年代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超过1380亿元,相当于当年GNP的2%-3%,生态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为3845亿元,二者结合起来,每年的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世界银行在1997年计算的我国90年代中期主要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失约占全球GN甲的7.7%,计4430亿元。
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状况十分严重,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而开征环境税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关于开征环境税的观点和看法。何学昌、张士云在《论当前我国生态税收政策的选择》(乡镇经济,2006年第4期)中指出,目前我国税制中尚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税,但确实有了一些环境保护效果的税种和税收措施。主要有:一是对环境污染实施排污收费制度。二是当初并非为了生态目的,而实际上却有生态效果的税种,如资源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三是采取了分散在其他税种的税收优惠措施,如增值税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适用低税率或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对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农业税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肥力、植树造林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活动给予税收优惠等。
郝佳佳在其硕士论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2007.5)中讲述到: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国民经济的绿色GDP核算,而税收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具有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与限制产业发展等功能。
3、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
①历史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在论述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演变及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进行描述。要在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就必须对历史上所采用的治污手段给出合适的评价,充分认识历史和现实因素对我国构建和完善环境税制的制约和影响。
②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国内和国外比较,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其教训,以其帮助我们构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社会调查方法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对构建我国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的构想进行深入分析。
一、环境意识与环境伦理教育
环境意识即是生态意识,在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环境意识一词产生,对于学术界来说,环境意识没有统一的定义,它是一种意识,一种关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形态,环境意识主要包括环境科学知识要素、环境伦理意识要素等,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环境伦理意识,可以这么说一国国民的环境伦理意识的高低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环境意识状况,由此可见环境伦理教育的重要性,而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这样有利于保护环境,是强化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环境伦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所谓伦理,即是关乎道德,伦理学就是关乎道德的科学,而环境伦理教育就是在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基础上,将对环境保护的领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以此来保护环境。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环境领域,应用到环境保护之中,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一种伦理道德,成为融入人们血液中的一种意识。环境伦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环境伦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法宝,相对于解决环境伦理的办法的制定都要依靠环境伦理作为基础。环境伦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内在发展动力,在给生态环境带来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还有利于保证环境保护执行有力、监督有效;有利于推行清洁生产,促进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
三、环境伦理教育的实施措施和内容
环境伦理教育是在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一门科学的学科,以生态学和环境学为基础前提,摒弃了传统的落后的封建思想。环境伦理学认为人和自然或自然之间应该和谐相处。
(一)加强环境伦理教育的措施
在对人们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强化人们的环境伦理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那么应该怎么样提高人们的环境伦理意识呢?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建立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不动摇,要摒弃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环境观念,将人与自然环境视为同一系统,重视环境对人类的作用,树立起保护环境为荣,损害环境为耻的道德观念。
②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环境保护道德的原则。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为以后做打算。
③构建环境伦理的道德规范。发挥环境伦理道德模范的优秀带头作用,使每个人真正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符合环境伦理的行为习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
(1)资源观
地球的承载力是限的,地球的资源价值也是有限的,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来说地球既存的自然价值量是有限的,虽然现在地球资源的数量很丰富,但是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地球的资源终究会有用完的那一天,而且地球资源的再生是以一定的自然物为载体,比如说煤的形成,是以数万年前的花草树木为原型,经过数万年的变质才形成的。然后是自然资源的生成能力,自净能力是有限的,而且相当的脆弱。所以我们要摒弃地球资源无限论的想法,树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伦理观。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地球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包括现代人和后代人,包括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种族。因为是共同的财富,就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或者地区以任何名义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这样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这也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可持续的发展含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战略,一个目标,一种理念 。它的实现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配合,还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重要是依靠环境伦理的道德力量,依靠扎根于人们内心的信念,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来保证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伦理的重要内容,正如有些环境学者提出的,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迫切需要借助伦理道德的力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实现人地和谐。
四、结语
由此可见,环境伦理学以及环境伦理教学的重要性。数千年来,人类与自然间无伦理关系之信念已经开始瓦解。今后需要不断加强环境伦理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当下,加强环境伦理教育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文佳,柯金良译. 我们共同的未来. 台湾地球日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32-01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提出了“让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生物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为一名生物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教学中强化环保教育、倡导环保行为,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把这些问题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二、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先进,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三、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环保教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知识。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 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例如,讲授“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让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的意义,并自觉地参与种树,保护植物。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介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不懂得善待这些野生动物且大量捕杀蛙类、鸟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鼠灾、虫灾。人类被迫增加农药使用量,反过来又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学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
2、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可配合环保部们在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我市酿酒排污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既增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也激发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
关键词:地理课堂;环保教育;道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195-01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新课标也强调,“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取环保知识
要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及中国的区域地理差异等知识。教师讲授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在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要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毁林开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形成地上“悬河”,给广大民众带来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2.通过时事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从自然界提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破坏加剧,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地理课堂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问题,适时的渗透在地理教学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窥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 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它与生态环境的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环境的急剧恶化诱发水生物、野生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突变,而滥捕滥杀、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使致病微生物传播到人体,进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在地理课上通过时事和历史事件的渗透教学,使学生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还接受到环境教育,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研究,让学生学会用地理学知识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
3.尝试地理教育方式的改革,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1 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如农药的使用、氟利昂利用的兴衰、核能发电等),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讲高中地理 “新能源”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
一、“软法”――当今国际环境法重要表现形式和特点
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的热点之一,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及其保护的国际性,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首先,地球是一个总的生态系统,而生态系统是不可能分国界的,“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形成,环境治理已不可能完全依靠一国的力量来进行,因为一个国家不仅具有思想上利已的局限性,而且从技术操作上,环境问题大多是超国界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无法自行解决的,比如越境污染等问题;其次,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已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分配不仅与国际经济、贸易、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安全和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更加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于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国际环境合作自然成为热点问题,而与之相适应,国际环境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正是其发展的原因决定了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必然具有全球性以及生态性,就是国际环境法在价值理念方面突出以生态利益为中心,强调保护整个地球的生物圈和世代人类的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国际合作,目的在于谋求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国际环境法与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传统法律理念是有所区别的,而其法律价值理念的特殊性以及其与生俱来的全球性特征,使得其法律表现形式上有其重要的特征,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际环境法立法的这一趋势,那就是,国际环境法的法律渊源呈现出“软法”特征。
我们知道,所谓“软法”,是相对于“硬法”而言的,其之所谓“软”,主要体现在立法效力、司法效力以及稳定性等几个方面;立法上,软法的制订者不是各有关国家的立法机关,而是由国际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制订的;法律执行度上,软法本身不是法,它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有在被有关国家或其立法机关接受作为法律,才具有约束力;在稳定性上,软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虽然是软法,但也是在各国家同意或认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可能随时通过这些国家被赋予法律约束力,从而一跃成为硬法。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之初,就体现了环境保护国际化和全球化,它的共享共管全球共同资源原则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原则客观上环境保护国际法,要求有完善的、具有高度执行力的国际环境法,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国家环境是国家的重要内容,它表现为国家对其自然资源拥有,表现一国在不损害他国和公有地区环境的前提下,依自己的政策开发环境资源。因此,环境保护的国际化与国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存有冲突和矛盾。而且环境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环境资源的利用,直接影响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因此,国际环境保护的国际化与国家环境的协调致使国际环境法呈现出软法趋势。
首先,国际条约朝着“框架公约”的方向发展,国际公约是各国能过对自身权利的让渡,形成国际社会各方均能接受的国际法,从而使各国承担国际义务的形式,但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环境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一国的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既得利益,因此,各国自身的局限性,很难让它真正意识到小我与国际社会、全人类这个大我之间的关系,因此,国际环境条约在制定的过程中,基本上采取了“框架公约+议定书+附件”的模式,例如,在国际合作臭氧层方面,1985年制定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之后在1987年又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附件等。
其次,一些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国际环境保护的建议、决议、行动计划等,更加体现了国际环境法当前表现形式的软法特征。
国际环境法发展保护的国际化要求与各国环境之间本身的冲突,以及各国对自身既得利益的守护,致使国际环境法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软法趋势,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际环境法所保护全人类利益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在软法的形成组织及形成过程中,虽然往往体现为框架条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议、决议和行动计划,但国际组织各成员的相互制约、一国的不信守可能招致的后果也使得各国在制定环境政策和国内环境法律时,充分考虑国际环境软法所体现的精神、原则,以使国内法律逐步向国际环境法的要求靠拢,最终走向趋同。
二、由“软法”走向“硬法”――SARS疫情为国际环境法提供的发展契机
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来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社会的交流增多,国际合作范围从贸易到投资领域日益广泛,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许多生态问题超出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就是生态的全球化,许多环境问题已超出国界成为全球性问题,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各国对环境认识上的不一致,更为关键的是国际环境保护义务的承担可能给各国带来的利益上的暂时缺失,使得各国不愿将国际环境保护全部的国际化,更加上各国内部各地方的地方利益的驱使,使得国际环境保护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国际利益与国家利益、全人类大我利益与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小我利益存在冲突,以及滥用环境资源所获得的短期、可预见的效益使得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受到阻碍。国际环境法保护目标的全人类共同利益下出现了个体之间的矛盾。而本次SARS疫情则在一定程度上向地球人展现了不规范利用环境资源的后果,关注短期利益而可能带来的严重恶果,环境对人类的处罚并不是遥遥无期,停留于口头和字面的预测,而是近在眼前,而且来势凶狠。而面对人类共同敌人,国际社会的合作能力则向人们展现了人类合作、各国协作的力量。应该说,全球化的发展提出了环境保护国际化的要求,而此次的事件,则是人类与共同敌人的一次正面抗争,它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果是不可估量的 ,也认识到国际合作的必要和强大,更使人们逐步思考和接受如何在保护全人类共同利益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加强国际的协作和交流,承担各自更承担的国际义务,国际环境由此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各国及国际社会痛定思痛,在国际环境与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化的冲突协调、各国环境立法的趋同化、发挥国际组织协调作用等方面应进行全方面的思考,从而使国际环境法具有可操作性、要执行性,以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国际社会的资源利用。
第一、 国家环境的让渡及其与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化的协调。
生态全球化的冲击,首先的表现就是对国际环境的削弱,环境资源已不能单
纯的理解为一个国家独有的资源,资源的可流动性及相互联系使它们更多地体现为人类共享共管的特性,而作为资源的直接拥有者,国家在行使时必须考虑到与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化的协调,其国家环境必须进行让渡。首先,对内各国需缩小国家权限以尽生态环境国际义务,比如,各国需按不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汽油用量等等。 这些本是一国内部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容,但在承担国际环境保护义务的前提下,显然这些公共管理权限需进行让渡;其次,各国应服从国际组织对全球公共资源的管理,比如,对于联合国有关对环境资源的认定和管理,各国应予以遵守(关于国际组织的作用,下文将详述);另外,资源的共享共管不体现为各国间共享治理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此点在此次SARS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尤为突出,并且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先例,正是各国间不计利益,将自身研究的成果及时公告,共同享有,才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现了病原体,并且不计门户,多种方法并施,才较快地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共同应付此类事件上提供了成功的先例。最后,我们还应看到,国际环境保护的国际化,不仅要求各国对自身的环境予以部分的让渡,而且还可能会使的国家保护及其领土的安全提出挑战,比如,越境生态问题。因此,国际环境保护国际化下的国家的让渡是必须的,但在国际社会仍体现为各国家成员为主体的平权社会、仍然是国际社会各成员的基本权利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让渡的度,如何协调行使与承担国际义务的关系,成为各国乃至国际社会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在此需求的引导下,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以法律来解决各国间以及各国与国际社会间的冲突成为必然的协调手段。
第二、 各国国内环境法在国际环境“软法”指导下的趋同化。
国际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各国自身利益的存在和不愿舍弃的思想,使得
国际环境法多表现为软法的形式,软法虽然没有协定、公约法的约束力,但它毕竟也是各国同意和认可的,会对各国国内的政策的立法产生影响,大量的建议、宣言、行动计划,具有重要的政治和道义上的意义,而这些文件的形成,体现了各国意志的协调,仅仅是没有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公约,但它们的形成和长期适用,使得其中的诸多原则成为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并为国际条约及国内法采用,有的则促进了国际习惯法的形成,应该讲,为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际环境软法的形成,正是各国对国际环境保护认识上不断提升的体现,体现了各国对国际环境保护的要求,只是囿于国际造法的形式,国际义务与国家权利的协调等问题尚未形成国际法,但各国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所体现的环境法原则、理念体现在自己国内的立法当中,而做为地球村的一员,各国是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独立存在的,更何况环境本身所固的整体性。保护大我既是保护小我,没有了地球这个大我,各国的小我也即难以维系,而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要求法律保护的统一性,因此,在尚难形成具有强制力的国际环境法体系的情况下,在国际环境软法指导下的各国环境立法的趋同是国际环境法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和前进的重要一步。随着各国国内环境立法的不断趋同,不仅在环境保护立法的原则上各国形成一致看法,而且对于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各国间的协调等方面逐步一致,则使得当前的国际环境软法逐步成为硬法。
第三、 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环境组织的作用。
全球问题的解决,必须由全球各成员国共同协调,国家的存在使国际体系呈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但是目前来看,环境在不断地被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尤其是到了冬天以后,雾霾天气更是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健康,在漫长的冬季里,有些地区甚至天天都是雾霾天气,而且污染物也不容易扩散,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身体健康势必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环境的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环保的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一、 通过实例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说要保护环境,可是却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大多数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环境其实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例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虽然书上有很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小资料,但是这些内容如果让学生自己读的话,也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来一起学习,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表对实际问题的看法,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对自己有哪些影响。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产生学习的兴趣。例如,中国现在每年生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中国人每年“吃”掉的一次性筷子约166万立方米木材,需16万辆载重4吨的大卡车才能运走。筷子以每支15厘米计算的话,把中国人每年“吃”掉的一次性筷子接起来,足可以绕地球750多圈。我国的方便筷制造工厂已超过一千多家,每年生产的方便筷,约占了2.1万公顷的森林,相当于北京市全市的森林储备量。树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树木刻不容缓,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植树造林,坚决抵制砍伐树木现象,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已经越来越重视,而且也已经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有限的课堂时间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之中,把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例如,生活中有很多用到电池的仪器,而干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地,教师可以以干电池与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一节活动实践课,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走访一些电池销售点,上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先了解干电池的原理,制成干电池的材料,如果这些材料从电池里面泄漏出来,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果干电池用完了,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能否回收,大街上有很多的分类垃圾桶,干电池应该属于哪一类垃圾。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都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下去,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或者是假期里面通过实践活动,完成这一主题。这样的教学看起来麻烦一些,实际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很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融入到社会中去,让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锻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参与能力,也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不需要说很多,学生就已经能够明白了。
三、利用身边的事和物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所任教的班级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好奇调皮,不懂得勤俭节约,浪费现象十分普遍。教室里的垃圾箱中经常能发现用了一半的铅笔、橡皮、本子。在他们看来,不喜欢就扔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见,利用身边的事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注意环境保护,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学生的家庭条件也许是比较优越的,但是这也不能成为学生浪费的借口。我们教师要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思想:节约是一种美德,浪费是可耻的。例如,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中国目前有16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排在第88位;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废水、农业、城市污染,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再进行讨论,使学生知道要充分合理有效地用好这一桶水,不能浪费,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
中学地理与环境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我们教师要利用有利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