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通信技术概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通信技术概述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02-02

1 概述

近年来,各种通信技术层出不穷,通信技术正在沿着高度集成化、智能化、IP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得当前通信行业的应用现状与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为了适应我国高等学校的本科专业教学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拓宽学生专业面,培养既具有通信专业共性,又能突出专业方向特色的高素质、广适应、强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大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是很有必要的。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是发展较快的科技领域,如何在不断地变革中将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新业务和新系统很好地融入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2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内许多通信类的相关院校针对通信技术开设的课程都是相互独立的,诸如现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通信专业课程都是对通信的理论基础和单一的通信技术进行介绍,缺少融合通信理论和技术的系统介绍。关于各种通信技术的学习许多高等院校也仅是针对通信专业进行教学,对于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通信知识的机会并不多,相关的知识比较欠缺。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近年来我院主要针对非通信专业学生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选修课程。该课程兼顾理论与技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立即就可以学习通信技术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但该课程信息量大,综合面广,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在理论教学中不仅涉及很多通信原理的内容,还涵盖了光纤通信技术、数字微波通信及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现代通信的新技术等几大部分。因此就存在有些课程内容的重复学习,比如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也是非通信专业,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多数学生对选修课程的态度也是不够重视,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比就比较懈怠。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当今的主流通信体系的介绍。与其它专业课程相比较而言,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内容更广泛,概念性较强,且对于当代信息化社会,通信技术及通信系统革新较快,相对来说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因此,若完全以书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则很难让学生将实际通信技术和课堂知识结合起来。

其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开设至今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常常是教师“独白式”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公式和数学推导又较多,理论性强,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准备的时间长,课堂信息量少,学生的学习效率低。通信技术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并且不断发展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好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和生产实际的联系。在实践教学中由于通信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新设备、新系统不断涌现。特别是通信仪器设备往往比较昂贵,学校投入实验的资金有限,学校建设的实验室一般只能完成一些验证性实验,对于典型通信系统往往难以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不高,很难和实际生产相联系起来,实验效果不理想。

因此,综合各方面考虑,对目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改革探索新的教学培养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3 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思路

3.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选择的现代通信技术教材基本涵盖了模拟、数字、移动、卫星、光纤、计算机等通信内容,并涉及到现代通信最新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发展等诸多方面。考虑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面向非通信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问题,在保证教学大纲可靠实施的情况下,须针对具有不同背景知识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调整。如电子专业的学生之前就系统地学习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微波通信相关课程,他们对技术原理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因此讲授知识点时更侧重于对通信技术的新原理,新应用及其最近的发展进行介绍;而对于自动化、电科、生物医学专业来说,很少接触通信方面的专业课程,所以在讲授各类典型通信技术前需要保证能让学生获取一定通信原理知识,讲授过程中多侧重于系统级的专业内容介绍。

3.2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3.2.1 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所授内容覆盖范围较广,课程学时数一般仅有45学时,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概念性知识的讲授,这样即缺乏理论上的深入分析,也未能建立起对实际系统的直观了解,使得学生对本课程所授许多内容无法深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改进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开放性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中对基本知识结构进行简略的讲解,给出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指导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对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针对提出的知识点中较难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解答。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问题,并带着疑问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找答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理论教学方面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使用通信实验箱完成相应的验证性实验,学生通常只是观察实验结果,动手操作的范围少,且多人一组完成,这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独立性培养不够。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学校加强了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比例,通常30学时课程中就包含了10学时的实验课,全部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教学方式。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制定相应的实验任务框架和设计要求,学生自行查找资料并完成相关的系统电路设计,利用Matlab,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与实现,然后学生再完成实际的电路板的制作,调试。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增加了实验内容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实现了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能进一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3.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公式较多,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口述清楚,在黑板上绘图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很难做到精准,如信号波形、频谱,通信系统等。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图形、图像和动画技术,有效地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表现和讲解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在多媒体的制作内容方面,除了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外,也会根据当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添加进一些前沿的通信技术,让学生能对当下的通信技术有所了解,掌握,可以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若完全依赖多媒体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眼睛和思维常常跟不上讲解的速度,也很难形成整体连贯的思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相反,传统板书能够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公式推导的过程,解决其中的难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板书和先进的多媒体方法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实践和讨论总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教学改革措施,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表现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通信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今后我们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模式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更具实效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谢士敏.《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9(33):248.

[2] 刘艳.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6):24-26.

篇2

(2)需要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通信理论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把简单的建模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中的设备联系起来。

(3)需要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知识体系结构复杂,综合性强,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难点,难以理清头绪。

比如“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与“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和“数字信号复用系统”的知识点都有着紧密联系。但是,高职高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弱,自学能力不强,课程知识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消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大的难度。所以,根据“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分析以及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实验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增加了仿真技术。

1“现代通信技术”理论教学教育改革

(1)教学内容的选择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主要介绍的是通信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实现过程和分析方法,但是模拟通信系统中的调幅、调频和调相的调制和解调技术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已讲过,因此“现代通信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数字通信原理为主,同时还要兼顾现有的先进的数字通信系统,如移动3G系统、移动4G系统等。

(2)教学方法的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的传统教学方法都是逐一介绍通信系统中各个关键技术的数学模型和原理,由于理论抽象、知识点零散,使学生学习起来很难有系统的概念,更不易将简单的系统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联系起来。所以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线带点”的改革思路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即以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图作为学习的总线路图,图中方框为“点”,有向线段为“线”,如图1所示。在授课时始终以通信系统的模型图为基础,以图中的节点涉及的典型技术理论分析为重点,以信号的传输流程为主线,以线带点,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综合分析方法。首先,讲解通信技术的实现过程不应求全求深,而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技术的知识体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系统阐述数字通信技术中信源编码模块、信道编码模块、传输模块(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和同步模块等核心技术节点的说明以及每个节点在教材中的章节分配。其次,根据信号线的传输方向,对每个节点进行功能分析,例如,在调制器和解调器节点中应重点讲解数字调制技术2ASK、2FSK、2PSK、2DPSK的调制、解调、带宽分析、波形分析和抗噪声分析等内容,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要求学生掌握该节点基本理论、关键性能和指标以及分析方法。最后,教师应重点说明各节点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前后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建立数字通信系统的整体概念,同时将简单的系统框图与实际通信系统联系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图起来。

(3)引入SystemView仿真软件

SystemView仿真软件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软件。“现代通信技术”的知识体系概念抽象,很多知识点单纯用口述很难直观的表达清楚,因此采用SystemView计算机仿真技术来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在授课时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的仿真结果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清楚。比如在讲解AM调幅输出波形在改变调制指数的仿真波形时,如图2所示,教师通过调节参数来改变调制指数,学生能够很直观的观察到调制指数的改变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2“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教学教育改革

目前实验教学中大多是对已知原理进行验证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在实验箱上测试已预留好的测试点的数据、波形,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这种实验过程学生根本不考虑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学生往往是动手多、动脑少,甚至在没弄懂电路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并写出实验报告,因此有必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首先,对实验指导书进行修改,其中弱化复杂的计算,只需将各个模块的功能详细说明,引导学生能自主地对所做的实验内容的原理进行分析,并抽象出系统的框图,再利用模块连接实现功能。其次,在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给定输入数据,比如HDB3的编译码,学生则自己随机给出编码的码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输出的码型和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编码规律是否一致。同时,当学生实验过程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按照“从后往前”的方式查找故障点,而不是简单地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实质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软件仿真引入到实验教学当中并与硬件实验相结合。在做硬件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应做好SystemView的仿真,然后将仿真结果在硬件实验实现,这种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同步进行的方式使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动手能力明显提高,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对理论学习也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篇3

广东省教育厅获最佳组织奖

11月23―26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2011年“神州数码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来自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65名教师报名参赛。经过两天激烈角逐,38位参赛教师获一等奖、76位教师获二等奖、105位教师获三等奖;大赛还评出10个最佳组织奖和6个特别贡献奖。

在本次大赛中,广东选派的11名参赛选手取得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广东省教育厅获大赛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

赛场速递:展示中职信息化教学新成果、新经验

11月26日,沈阳市友谊宾馆的小剧场人头济济,却又鸦雀无声。台上上演的并非话剧,也非交响乐。仅仅是一位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普通中职教师在演示参赛的《中国古典舞身韵》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但作品中图文并茂的画面,动态的视频展演,配以该教师抑扬顿挫、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领略了中国古典舞的美。而江苏省常州教师演示的《冷冻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则通过动画模拟实操让原本艰深的知识浅显易懂。

这就是信息化的魅力所在。正如本次大赛的主题所言,“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 可以说本次大赛更加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在闭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充分肯定了本届大赛在赛事安排、比赛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呈现了对接产业、扩大共享,突出特色、知行并重,瞄准前沿、创新理念的新特点。参赛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活泼,艺术性和新颖性更加突出,展现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娴熟技能和良好风貌,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美好前景。

广东选手的作品在本届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自去年信息化大赛开办以来,广东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项赛事,将其作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早在今年6月就举办了2011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展示成果,交流经验,培训提升,提高本省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从中选拔优秀选手和作品参加国赛。在本次国赛中,我省选派的11个参赛选手不负众望,均获奖项,其中佛山市顺德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刘侃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项目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此外,广东还有四名专家被聘为国赛评委,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广东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赛事回顾:总体水平比去年高,抓住教学信息化的本质

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大赛期间还举办了“职教信息化教学发展”报告会,来自湖南省教育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辽宁电教馆、北京师范大学的5位专家围绕“教育信息化”主题做演讲。

清华大学教授程建纲代表70多位评委在闭幕式上对大赛做了点评。他认为,相较于去年的首届大赛,今年的信息大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赛定位在“信息化教学” 并且把信息化教学设计单独设置为大赛项目、起点高、定位准,抓住了教学信息化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技术论”主导教学信息化的问题。二是大赛在学科专业面拓宽的基础上,比赛深度有所增加,如设立了网络信息化专项,让选手在结合现场设备,以“做中教”的形式,从课程设计、设备操作到授课实施等三方面进行竞赛。三是参赛作品质量总体上比去年水平高,普遍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关注内容的科学性、媒体应用的有效性、技术应用的适度性,以及教学应用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四是参赛作品在方向上较上届把握得更准,如更加重视软件的职教特色,在演示性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了实训教学,以“教、学、做一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五是从教学组织来看,支持基于案例教学、问题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模式软件越来越多,基于网络的探究式教学也受到重视。六是“网络和安全管理”比赛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引领中职网络管理内容的学习从“组网”向“管网、用网”深化,并为今后数字校园建设的网络管理人才配备奠定基础。

程建纲对下一届比赛提出了建议。他希望,比赛项目加强专业化水准的教学设计和UI设计,吸纳高职院校要参赛,在决赛期间并行开展“教学设计”和“资源制作”等专项培训,把大赛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计作品放上网共享,封装完善的作品可加入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等等。同时,他建议,在职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应率先把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应把“认识、规划、设计、实施、应用、评价”等基于系统工程的思想贯穿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诸多方面。

前景展望: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篇4

在信息时代下,崭新的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精进也给教育教学过程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1.1数字化学习的普及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数字化学习的观念逐渐加速普及。“数字化学习”是指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以数字化学习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如下鲜明的特点。第一,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的;第二,学习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第三,学习过程是进行通信交流,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第四,学习具有创造性和再生性;第五,学习是随时随地终身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起,为同学们提供了多平台、更简便的多元化学习环境。用百度搜索知识、用电子词典来翻译单词、用识题软件来搜索答案……这些情景已屡见不鲜。同时,网络中的音频、视频、电子图书馆,甚至学习管理系统,都为学习者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学习观念将从传统的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

1.2网课直播的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可以在教育改革中为教育公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在教育教学逐步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各种教育信息、优秀师资、教育资源可以跨区域共享。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助力,能有效延伸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的作用范围。现代通信技术手段扩大了教育资源的辐射范围,2018年,成都七中“课程直播”突然爆火,一块小小的屏幕,让贫困地区学生与资源丰富的重点中学学生这两条看似遥远的“平行线”有了相交的可能。16年来,全国200多所位于贫困地区的高中、7.2万名“远端”学生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课、作业、考试,其中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大多数学生成功考取了本科。在这块改变众多学生未来的直播屏幕背后,是现代通信技术带来的教育资源分配的改变。优秀的教师资源总是有限的,但是直播极大地扩大了优秀师资和教学资源的辐射范围,给予了广大贫困学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教育公平以更多可能性。

1.3创新课堂的推广

现如今的课堂早已变成了高科技课堂,现代通信工具有利于让学生以新的方式进行协作,激发他们对于周边事物的好奇心,把他们的工作与世界联系起来,创造出展示自身理念的产品。好好运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共享学习资源,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到某个共享平台。共享文档上的远程协作功能强大,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向对方提供反馈的新方式。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产品进行协作性的学习活动,可让学生跨越地域和时空去探索同一个学习主题。学生间可以共享屏幕,共同讨论、探究、记录等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学会辩证的思考。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力量帮助学生探索世界,去回答还没有人提出过的问题和还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2现代通信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2.1现代通信技术推动教育观念的改革

现代通信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信息技术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也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因此,现代通信技术将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武器,在推动教育观念改革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意义。

2.2现代通信技术支撑教育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式融入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课本中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融入于其中,如“复旦高职院校投毒案”等。学生实际身边发生的事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高职院校学生活同样与学生息息相关。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讨论结果进行适当思维引导。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为生动形象,学生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积极影响[1]。

3现代通信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3.1有利于形成多元化教育环境

多元文化教育旨在帮助所有文化团体发展成长,协助少数群体逾越文化障碍,充分参与社会,促进群体间关系发展,并为少数群体提供语言学习设施。如何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对一个人能力的拓展。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大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在打造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形成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方面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在教学方面,新型技术将与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资源、平台、应用和服务的整合与联通,将极大地降低教与学活动的创新难度,助力于多元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包括高等教育多元化。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就是打破目前公立高校一枝独秀的现状,重构高等教育格局,不断满足民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加快步入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但是国家层面针对多元化办学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目前,几所中外合作的高水平大学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少数高校也已经顺利成立,相信在教育改革的逐渐推行下,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类型和规模将会更加多元[2]。

3.2有利于提升师者与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教师从单一的纸质书本教学过渡到能熟练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工具(网络、电脑),对资源进行有效地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以实现数字化信息手段辅助下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学生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通过主动思考、自主操作、讨论交流来学习并应用信息技术。以合肥市玫瑰园学校为例,宫顺天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利用电脑来获取、处理信息,结合真实情境中老人常常忘记吃药的问题,用ABC3D软件设计出一种提醒老人吃药的智能药盒,并在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中荣获国家三等奖,极大提高了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广泛提倡创新的时代,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科技+教育”正在逐渐改变着祖国的下一代。学生们通过学习掌握3D打印和电子编程能力后,学以致用,用于实现自己的科技创意,完成科技发明。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进一步提高了传播者(教师)和受传者(学生)双方的信息素养。

3.3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83-02

随着3G移动通信的规模化,4G移动通信试运营,光纤到户工程(FTTH)的顺利推进,通信类企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特别是对具有通信理论知识基础并有一定通信工程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也日趋旺盛。社会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要求促使高校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而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进行包括实验实训室等硬环境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培训等软环境建设,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本校通信技术专业在省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结合现有实训室场地规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建设了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

一、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的建设思路

通信技术专业与其他电类专业相比,其显著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为了能让进入学校的学生不只是停留在课堂45分钟的理论学习与验证性实验上,能在学校真正学到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各项工程实践技能,高校就必须下决心从人才培养模式上入手解决高职院校学生重基础理论轻工程实践的短板。本校通信工程技术专业为让本专业学生能在学校就能掌握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工程技能知识,建设了一套具有3G无线网络、光传输、通信工程布线在内的综合性实训平台系统。

二、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环境规划与设备建设

作为本校通信技术综合实训中心2~3年总体规划建设架构的一部分,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按照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形成“一区三平台”建设思路,即教师授课、学生理论学习区,3G移动通信基站无线侧、光传输、通信工程综合布线等三个实践平台。构建了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设备无线侧接入层面的所有组网设备以及工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实训室配有学生电脑,可完成3G仿真实验,课程理论学习与计算机仿真实验可在该区完成,具备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环境要求。

1.3G移动通信无线侧实训平台。3G移动通信无线侧实训平台采用大唐移动通信公司TDB18AE产品作为TD-SCDMA无线主设备,并通过馈线窗连接至天台RRU、GPS、智能天线,组成了RAN侧的接入系统,辅助以3G仿真软件,可以完成基站安装学习、基站组网学习、网元布配、小区删建等操作,网络规划及网络优化学习,掌握导频污染综合分析、邻区优化综合分析及RNC的一些简单操作。学生可以理解移动通信整网概念,并掌握相关知识,是进入移动通信的一次良好的理论加实训的学习。通过本平台可让学生完成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与移动通信综合性实训项目。具体3G移动通信平台设备拓扑形式如图1所示。

2.光传输实训平台。SDH传输机制是主要的光网络传输模式。因此光传输实训平台采用现网普遍使用的华为SDH Metro 1000光网络设备,配置的5台光网络设备可组建地市级别传输城域网。实训室设备具体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学生通过实训可以获得光纤通信中光电电光特性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光纤通信中音频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整体概念及基本理论。

3.通信工程综合布线实训平台。采用通信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常见的工具、线缆、耗材等,可以设置通信工程相关的实验内容,学生能够掌握通信工程综合布线、动手、安装等过程方面的技能。通信工程综合布线实训平台由配线机柜、ODF配线架、MDF配线架、DDF配线架及各种线缆及接头构成。学生通过布放光纤、用户线、中继线等,掌握工程施工中布线工艺和规划;同时可完成光纤端口、用户线卡线、中继电缆头制作,学会通信设备中线缆布放规程、质量检查、测试等,整体提高学生的通信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整体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建设完成后,与该实训室相关的课程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于从实验室设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等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课程实施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然后才能真正走上课堂。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教材建设。为能让整个实训室发挥所应有的教学效果,授课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能接受,所有相关课程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理论课程的教学能力与实训项目的指导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因此所有任课教师都进行了集中的理论与实践培训,部分教师被送到北京大唐培训中心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邀请通信设备公司一线资深的工程师参与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为整个课程提供工程一线的素材与视频资料,让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工程内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

2.课程内容的充实与实训平台改进。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教学环境,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各课程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教学内容。以通信工程综合布线课程为例,实训指导书中的内容只是局限于综合布线区的通信机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有任课教师提出将INTERNET网引入到综合布线区,通过让学生自己压接RJ45水晶头,连接到主设备区的交换机端口上,自己设置IP地址,自己组网完成学生学习区计算机的上网过程。

移动通信主设备平台与光传输平台除了让学生参观学习外,也可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光纤熔接设备熔接光纤,布置光纤信号线,将光传输设备上的光源信号引入到综合布线区的ODF架上,并由学生进行光源信号测试,完成光纤传输的动手学习。

四、结束语

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的设计方案有效利用了实训室的空间,节省了教室资源,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使学生能在同一空间完成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学习。多实训平台的布局,加强了各课程之间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对移动通信网络整体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邓月明,王玲,周志彬.现代通信实训平台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122-125.

[2]赵永强,李晋生.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290-292.

篇6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非常关键的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模具生产零件有着高效率、高质量、低能耗等优点,逐渐发展为现代工业生产的主流技术,工艺水平不断增加,各种高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到模具的设计制造中,为模具行业自身形式也带来了一定的改变。

一、模具设计制造新技术

1.1数字化设计制造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完善,模具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逐渐成为研究人员的工作热点。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模具设计的可视化、工程分析简化的CAE技术,通过CAD、UG、CAE等基于数字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可视化技术,模具工程师能够实现模具运动过程三维仿真模拟,从而实现模具运动协调,控制运动干涉,在设计阶段控制制造过程中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有效降低了模具设计制作的成本,保证了模具最终的生产质量。

1.2基于CAE的冲压技术

板料冲压成型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技术,CAE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催生了很多新的工艺,冲压技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强钢材料钢板强度高,应变硬化大,有着更优秀的均匀变形能力和疲劳特性。但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采用高强钢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冲压过程中,高强钢回弹量很高,甚至会发生侧壁卷曲,导致高强钢冲压件尺寸精度难以符合标准。

热冲压成型技术就是专门解决高强钢的冲压问题,高温下,高强钢冲压成型,模具内发生马氏体相变,能够保证高强钢的强度,同时改善其加工性能。高强钢热冲压技术能够明显改善高强钢的成形性能,有效减小了冲压回弹量,并且加工精度很高,无需升级冲压机,而且热形成工件的高延展率使得零件的强度进一步上升。

1.3快速成型技术

模具的快速成型技术主要有直接制造、陶瓷铸造等方法。

1、直接制造。直接制造是使用树枝、粉末塑料等材质制作凹凸模,能够用于薄板,应用硅橡胶、金属粉、树脂份以及低熔点合金将原型复刻成模具,这种方法在产品试产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除此之外,金属粉烧结模型和LOM模具也是比较常见的模具快速成型技术。

2、陶瓷铸造。陶瓷精密铸造适用于单件或者小批量生产。首先使用RP原型作为母模,浸挂陶瓷砂浆之后烧结并去掉母模,一般使用丙烯酸盐树脂和LOM纸质材料在1000以下能够脱模,再经过预热、烧铸、抛光、冷却等过程就能够得到注塑模,陶瓷精密铸造法需要的工艺设备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获得极好的表面光洁度和理想的尺寸精度。

3、模型铸造。有砂型铸造和石蜡铸造等工艺类型。RP原型制作砂型,之后铸钢获得模具工作部分。现阶段采用ABS材料,其高强度特性明显改善了浇钢的性能,尤其适用于大型坚固实心模型。

二、高新技术在传统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以某汽车模锻件生产基地的技术改进为例,对高新技术在传统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该汽车模锻件生产基地现有Lasco公司的电液对击锤,3150t级压力机和三条模锻自动生产线,另配备1250t、1500t模锻压力机组以及其它配套模具生产线,年产曲轴、前轴、转向节、齿轮等模锻件可达5万t。

2.1 CAD/CAM模拟技术的应用

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对模具的开发速度要求更高,对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基地建立模具CAD/ CAM室,在CAM系统和硬件支持下,具备了模具模拟仿真设计制造能力,最终达到了输出满足设计要求的产品图样。

2.2 CAE技术的应用

CAD/CAM技术配合CAE技术,能够实现在计算机上进行模具局部的虚拟渲染,应用虚拟技术进行模具局部结构的反复修正调整,对模具的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改正,在设计阶段将各种在生产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迅速解决,力求通过CAE技术的修正,实现CAD结构的一次成型,应用局部修正来大幅度缩短模具的调试周期,节省调试成本。

三、结语

现阶段,模具设计制造行业出现了很多新技术,包括CAD/CAM技术、CAE技术、高速冲压、高速切削等,新技术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降低次品率,节约能耗,虽然在设备改造方面需要一定的投入,但是在生产成本的控制和生产效率与质量方面的提高却是长效的,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和在模具生产厂家的大规模应用。

参 考 文 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00-00

在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类型,不仅在方便人们联系,促进工作效率提高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探讨分析计算机技术对通信技术的促进发展作用,并就二者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重视,能为实际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1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概述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都具有积极作用。

(1)计算机技术概述。计算机技术指的是,在计算机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巨大便利。通常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流水性原理、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出系统等。在这些系统和构成要件的支持下,计算机能实现对相关信息的有效处理,可以快速完成信息采集、转换和发送,实现工作效率提高,更好满足工作和学习需要。

(2)通信技术概述。通信指的是不同技术之间的交换,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为常见的是蜂窝通信,该通信方式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与外界联系,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现代通信技术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光纤是通信技术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内容,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为通讯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启示和借鉴。目前无线局域网发展迅速,在众多场所得到应用,方便人们进行通讯,大大便利人们对通讯资源的获取,也为人们创造便捷的通讯方式。

2 计算机技术对通信技术的促进发展作用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推动技术发展和更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各领域,对加快信息化步伐,为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对通信技术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催生了计算机通信技术,让人们普遍从中受益,得到其带来的益处,享受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例如,计算机通信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在短时间内拥有良好的通信效果,让通信变得更为快捷和高效。另外,该技术传播面十分广阔,采用多媒体化的信息,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对人们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增强通信的互动性,方便信息交流和沟通,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捷。并且其传播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对信息的及时传递,保证人们通讯便捷高效。

(2)实现技术升级和完善。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通信技术取得不断发展和更新。例如,大范围、高速率数据传输服务出现,通过有线和无线组建计算机通信网络,网络内的终端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解除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时间和空间束缚,让信息快速高效传递。另外,数据传输速率不断加快,从Mb提升至Gb级。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包括办公自动化、工程、航空航天、海底探测等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使用。

(3)二者呈现融合的趋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出现融合趋势,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和更新,二者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朝着宽频带、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多用户、高可靠性方向发展。同时人工化和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要求实时通信,支持多媒体业务,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为实现这些目标和要求,要求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分析处理能力、信息存储能力,并朝着开放、集成、高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4)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促进通信技术改进和完善,让人们之间的通信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多媒体通信和安全通信服务出现,实时远程通信,数据库技术,蓝牙技术等的出现和应用,让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通畅和便捷。

3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发展和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完善,计算机对通信技术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并且二者呈现相互融合趋势。

(1)移动通信技术。由于无线网络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不断改进,通信技术取得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交流和沟通带来极大便利。移动通信技术也方便人们外出应用手机,尤其是4G网络出现,大大加快信息获取的速度,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2)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重要影响。让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并具备一定的思维功能,促进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

(3)微型化发展。计算机通信体积变得更小,便捷性和高效性不断提高,为人们生活营造良好环境氛围,更加便利的获取所需信息资源。

4 结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和其它领域都带来全新变革,对通信技术也具有促进发展作用。随着技术更新和发展,二者出现融合趋势,更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实际工作中应该顺应这种趋势,推动技术更新和完善,促进二者有效融合,从而更为有效的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董国锋,唐勇.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5(2),103-104.

篇8

1水声通信实现方案概述

1.1水声通信可行性分析

水声信道是一个十分复杂多径传输信道,特性参数随着时一空一频的变化而随机变化,加上它的环境噪声高、带宽窄、可适用的载波频率低、传输时延大等诸多不利因素,使之传输误码率高、传输数据率低等瓶颈问题难以解决,由此水下通信技术也成为当今最为复杂的通信技术之一,水声通信技术是水下通信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水声通信技术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通信及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1.2水声通信具体实现方案

就水声通信而言,在其实际的作业过程中,主要是由发送方和接收方两部分组成,主要工作原理如下:水声通信发送方首先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对通信传播水域的温度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应用微控制器实现对于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跳频处理,待处理完成后应用数模转换以及水声换能器,经过两次转换后将其转变为声信号,同时在水下传递给接收方。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应用到的技术就是跳频技术,具体来讲,就是接收方的换能器首先将受到的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在通过对微控制器带通滤波器来实现同步捕获过程[1]。待获得所需要的频率信号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将相应的信号转变为所需要的温度信息进行显示。总体来讲,对于水声通信而言,要想实现水下无线通信的高效应用,其中两项技术最为重要,一项为发送方的跳频技术,一项为接收方的同步捕获技术。只有将这两项技术应用到水声通信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长效发展。

2跳频技术概述

2.1跳频技术含义

所谓的跳频技术,指的就是根据帧的改变,对每个载波按照某种跳频序列对预先设定的一组频点进行跳变的一种技术,是当前通信技术中较为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对于跳频技术而言,其工作原理为:按照预定的规律形式,对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进行离散变化。这种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基带跳频,一种为射频跳频[2],主要被应用于发送方,在发送端,通过对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2.2跳频技术实现原理

基于当前水声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将跳频技术应用其中,可以更好地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隐蔽性,要想将跳频技术应用到水声通信技术当中,并以此来提升水下无线通信技术整体水平,首要的就是应对跳频技术实现原理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于跳频技术而言,其主要的实现原理为: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潜水换能器的带宽以及水声通信的工作环境将信道资源划分为8个跳频组Fij(i=0,1,2…,7),并在每个调频组分配四个频率,每个相邻频点的间隔为250Hz,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每个频率会根据单片机外部晶振所提供的固定频率来对跳频初值进行计算,并规定跳频图案按照F0~F7的顺序进行循环;其次,当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时,则需要将信号两位为一组,根据具体的跳频图案来对两位所在的调频组进行确定,同时根据具体的两位信息来对某一个分频数进行确定[3];最后,根据所得到的初值,通过对内部计数器的应用,将相应的信号结合数模转换器处理后转变为相应的频率信号,然后应用潜水换能器将声信号进行发出。

3同步捕获技术概述

3.1同步捕获技术含义

篇9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来源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实践,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之间进行了全面的融合,凭借整合之后的优势,使得计算机通信技术得以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均发挥出较高的价值。该技术在配电网当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化解传统配电网容易出现的安全性不高、稳定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对外界干扰元素的有效排除来直接提升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将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系统当中,能够确保配电网信息的传输速度限制提升,由高效与稳定带来的另一面巨大优势就是对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提升,也由此为配电网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计算机通信技术概述

计算机通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凭借相当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内不断拓展着发展空间,成为近些年技术界所重点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简单来说,计算机通信技术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实现的通信,在计算机与终端之间构建起数据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传输中的数据信息转化形式以二进制为主,信息数据的传输形式也能够实现多样化包括文本、语音、图像等等。

2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技术

2.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简称FB技术,主要应用于现场生产,特点表现为开放性和数字化。鉴于该数字通信系统的微机化测量控制设备通过双向多阶段的串联能够实现多点通信,因此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系统标准统一;2.直接降低系统智能化运行的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性;3.为了满足工作环境所需,该技术对于双绞线与电力线等的适应能力较好,因此抗干扰能力较强;4.在网络的辅助作用下,数据能够直接传送至上层管理端,便于信息共享;5.智能化报错,功能更是覆盖了信息的采集、计算与报文处理等;6.信息集成能力强。而从配电网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看,对配电设备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包括远程的配电参数测量、设备保护值的设定调节、远程的基本操作以及各类信息的智能化查询等等。而这些需求均能够利用FB技术实现,因此也就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与高效性。其应用的技术领域目前主要包括PROFIBUS、ETHERNET、LonWorks三种。PROFIBUS的FB标准为OSI型,协议分为DP、PA和FMS。PROFIBUS-DP通信协议实现了数据的高速传输,自身的诊断与组态功能对于自动化技术起到着推动作用。PROFIBUS-PA作为供电与数据传输的总线,能够通过对相关参数的准确描述来保证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PROFIBUS-FMS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强大的通信服务。ETHERNET技术的OSI与即时性特点所带来的优势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并且技术开发的空间较大,配套选择也较多,有利于同计算机网络技术之间的有效融合,为该技术在配电网智能化调度环节中的应用提供了积极的作用。LonWorks技术主要能够使传感器、设备与现场三种网络结合。该技术能够支持多种类型的拓扑结构,因此在诸多复杂结构的配电网当中均可以应用该技术。LonWorks技术对于信号的传输以电力线为介质,在配电系统内的应用空间极为广泛,有利于保证传输的稳定性。

2.2光纤通信网技术

该技术分为FCN和AON两种。FNC作为一种高速率数据传输网路,能够凭借较大的传输承载量给予数据传输类通信以可靠的技术支持,并且其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决定了该技术在环境复杂的配电网系统当中的应用具有极小的错误率,进而实现配电网系统整体稳定性的提高。AON由FCN技术发展而来,不仅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完全透明化,还能够兼容各种不同类型的信号源,使同一光纤设施当中整合PDH、ATM和SDH技术[4]。并且AON具有高质量的传输率,相对灵活的结构等均能够为配电网系统对速度与容量的高要求提供保障。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优势

首先,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配电网当中,能够确保配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传统的通信技术很多弊端能够被有效打破,对电磁、雷电、噪音等干扰能够有效抵御。其次,计算机通信技术本身具有着即时性特点,在配电网系统当中应用,能够凭借自动化优势来全面提高配电网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有效改善了传统配电网运行TTU/FTU刷新速度低等问题,实现了在线数据分析和网络化的实时监控,使配电网通信效率大幅提高。第三,计算机通信技术具有着较高的灵活性,配电网系统本身架构复杂,点多面广、规模庞大,因此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较高。基于计算机的通信技术应用能够以较强的适应性和智能化特点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此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经济性也由此得以被提升。综上所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作用下,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当中的优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关于配电网系统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也必将越来越深入,对于国家电网事业的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玉泉.GPRS通信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电力,2013(05):33-37.

[2]殷康.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10):126.

篇10

1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概述

1.1计算机技术概述

通常来讲,计算机技术主要涉及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两方面,其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计算机硬件技术主要指不同设备之间的链接技术或者计算机自身设备的相关构造等,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包括I/O设备、计算机控制器、计算机存储器以及计算机运算器等;计算机软件技术指系统内部运行的各种相关程序,这也是用户最终与计算机沟通的主要接口。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目前国内计算机在人机交互性能、先进性等方面不断发展,软件技已非常成熟。

1.2通信技术概述

与计算机技术的起源相比,通信技术的起源更早。远古时代,尽管不存在计算机,但人们已经能够用图形或者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显而易见,通信在计算机之前就已经存在。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通信方式快速发生改变。目前,人们使用的各类电脑、手机、电视等都是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明确其本质就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等提供方便,让人们快速获取信息并及时沟通,进而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科技等快速发展,人们的要求随之提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创新。

2研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征

2.1数据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涉及到的数据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式就是加密传输数据[1]。当前我国已经能够转换计算机通信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即通过转换为常见的二进制代码,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可靠传输。当数据信息被加密后,即使遇到不法分子或黑客等截取、破坏数据信息,其也很难破译成功。对计算机通信来讲,其常采用报文的形式实现安全、可靠加密,即接收端准确、安全的接收到数据信息后,再由发送端发送反加密文件,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在接收端再执行反加密动作,也就是对数据进行解密[2]。此外,随着各项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出现了采用校验形式检测传输的各类数据信息,目的是为了保证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

2.2形式多样性

与传统通信技术相比,计算机通信技术具备非常丰富的视觉方式,主要凭借多媒体技术完美实现。通过多媒体通信,可以有效、快速把数据信息转换成视频、动态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进行展现,从而促使通信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便于人们快速理解。该项多媒体技术通信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只有依靠计算机技术,才能够更好、更快发展。

2.3传送快捷性

终端多样性、传输高效性等都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数据的传送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通信技术采用二进制数字传送形式。与模拟信号传输形式相比,二进制数字在传输过程中为了能够准确、快速实现数据传递,通常采用脉冲波传输数字信号。现阶段,该种数字传送形式能够达到每分钟快速、准确传送96万字符。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如光纤技术,目前已基本铺设完成,极有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电缆。倘若光纤技术成为主干网等主要通信材料后,将有效提升数据的通信速度,使数据的传输更加便捷。

3研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3.1多媒体应用领域

随着国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阶段的互联网架设工程基本已形成规模,在地铁、车站、商场等公共区域和人们的日常办公场所等地已全部实现网络覆盖。在这样良好的应用背景下,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友好完成各类终端设备所涉及的图像交互业务。由此可知,当前及未来,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可以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快速实现移动手机、各类视频、各类音频以及各类图像等数据信息的交互,这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娱乐以及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

3.2信息处理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信息处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现阶段,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公司内部,处理数据信息都要凭借计算机通信技术有效完成,这也逐渐成为公司内部业务流程管理、外部客户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借助该项技术,能够统一管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客户等,便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3]。目前,许多企业为了高效管理内部业务、资源等,开通了公司局域网,这样除了保证公司数据的安全性外,最大化满足了企业对信息处理的需求;此外,随着某些企业规模的扩张及异地办公等,开通了VPN通道,这样除了有效保证企业数据安全性外,最优化满足了企业异地业务处理的需求。

3.3分布式数据库领域

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已得到质的改变,为数据库的安全、可靠应用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就目前来看,应用较多的是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于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改善了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的方式。此外,基于全球化、一体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够准确、快速、有效整合全球的各类应用数据,并集中到一个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进而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数据的快速处理。现阶段,应用较多的是票据预订系统,这是计算机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时代结晶。

3.4远程控制领域

篇11

中图分类号:TN9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54-02

光纤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条件对扩大网络传输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进步。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光纤通信的产业体系,在这些体系中,包括光缆、光模块、光器件、光传输设备等内容,对于我国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网络融合等项目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未来中国光纤通信市场以及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我们必须做好对光纤通信技术的认识。

1光纤通信技术的概述

光纤即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信的实质就是光导纤维作为承载光波的传输媒介,将光波中的信息进行传送。光纤通信的基本工作组成包括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工作原理类似于电视成像原理,即首先将要发送的信息在发信端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被调制器转变后附着于激光束上,同时激光束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强弱变化而变化,之后通过媒介即光导纤维进行传送,接收端的检测器在收到光信号后,再把光信号转变回电信号继而复原为信息。

光纤通信具有以下特点: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干扰小、保密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好;具有环保功效;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2光纤通信的发展

光纤通信的发展可以从发展的历程及现状以及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进行概述:

2.1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的产生和卫星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具有类似的革命性意义。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网络业务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传送需要巨大的传导系统来完成,这就加速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了电缆通信的进一步建设,都致力于光纤通信的发展应用,我国跟随这种技术的变化,使得光纤通信也进入到了实用性的阶段。

现在我国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是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其中波分复用技术就是在上文所提到的工作原理中的相关变化技术。单模光纤产生低损耗区,这种技术就是根据光波的频率,划分低损耗窗口为不同的信道。之后,利用波分复合器,将具有不同波长而承载着信号的光波合并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信号接收端进行相反程序的转换即可。因为波长不同的光波信号相互独立,所以就能实现在一根光纤中可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而光纤接入技术则是针对光线入网而言的,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所依赖的技术是波分复用技术,但想要把光波信号转变为能够浏览的网络信号,其关键在于宽带用户的接入点这一技术是解决高速信息流入用户电脑的关键技术。FTTH技术作为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能够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对大中型用户,我国现有的技术包括FE或GE宽带可供选择。

2.2光纤技术的发展趋势

追求更高的速度、更大的容量、更大的传输距离是人们对信息传送技术的目标,未来光纤技术的发展必然以这些原则为指导,最终全光网络的实现是必然的。

对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的实现,波分复用技术依然存在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这一基础上的WDM系统已经商用,未来另一种提高信息容量的OTDM技术,即光时分复用技术将会发挥更大的用途,这种技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实现技术革新。

在提高传送速度方面,光孤子通信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光孤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的超短光脉冲,具有波形、速度的稳定性,长距离、高速度的传播需要这些特性。目前,实现光弧子通信还有一些实际困难,但从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来看,光孤子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尤其在海底通信系统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及最理想阶段就是全光网络的阶段。这种技术将会实现节点间的全光化,信息将会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这就省去了传统信息技术中很多的麻烦。全光网络的实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3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因为其相对于传统通信技术的优点将会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取代过去的电缆通信,进而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是必然的趋势。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首先,长短途通信过去靠电缆、微波、卫星通信,但光线通行所运用的比特传输方法更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其次,承载电视图像信号,用于电视传输、工业监视和调度、交通监管指挥、共用天线等系统。

4结束语

光纤通信技术现已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信息传输技术之一,在现在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得到普遍意义上的应用,在全球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都已无法被取代,掌握光纤通信的技术对于学习和研究电子通信是不可或缺的,未来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新的内容,因此,相关的综述性研究还需要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篇12

光纤通信以其不可超越的优势在现代社会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得到发展,从而逐渐成为现代通信行业支柱。同时光纤通信技术的水平也逐渐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此外光纤通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一、电力通信光纤概述

基于电力通信的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光导纤维作为进行信号传输,其传输的主要方式是光纤,从而可以传输大量的信息,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电气绝缘体,并选用多芯组成电缆,从而在减小传输占用空间的基础上保证了通信质量。光纤通信技术较之传统的通信手段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如今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光纤传感技术,主要借助于传感器进行信息传输;二是波分复用技术,主要借助于不同信道光波;三是光纤接入技术,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窄带业务及事故,从而提升各种媒体图像及数据的处理。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通信行业的各个领域,从而提升了通信行业的便利性,并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借助于光导纤维,通信行业实现了从区域性质向单体性质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们交流、沟通的空间。在电力通信领域也涉及到了光纤通信技术,构成电力通信主干线的元素包括卫星电路光纤、微波等。光纤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力通信网络的性能,同时借助于何种通信手段及服务方式可以组成多功能的电力通信网络,从而实现了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目的。起初的光纤通信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主要是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调度实时控制信息以及程控语音联网等窄带业务传输,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逐渐的覆盖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中心、财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IP电话、视频会议、营销系统等多种数据传输业务的宽带数据传输。

通过应用特种光纤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中由于路由协调、频率资源以及电磁兼容等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运行矛盾,同时特种光纤在资源的利用上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主动操控权。此外,基于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的技术优势可以迅速地建立使用速度快、投资额度低、覆盖范围广的具有极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的电力通信网络,这一技术在110KV,220KV以及500KV线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很高的传输质量,同时信号也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为此具有很高的电磁干扰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电力通信质量。

电力通信网络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传输、接入以及交换,位于一个整体之中。传输部分作为综合性很强的通信网络平台,同时也是电力通信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借助于安全稳定的传输系统可以为光纤接入以及交换提供良好基础。接入部分具有双纤单向的通道保护装置,采用2Mbit/s的通道实现连接;而交换部分在敷设光纤中要充分的考虑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丰富程度及经济性。总之进行电力通信网络设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其技术优势。

三、结束语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在当代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表现出了极大地应用价值以及更大的潜力。较之传统的信息传输技术,光纤通信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占用条件下传输大量的数据,同时节约很多能源,并保证了传输的可靠性。这种传输技术在使用中收货了较大的投资效益,保证了调度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符合电力行业的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面高科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基于电力通信的光纤通信技术会更多的应用于各个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会促进其在电力通信行业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少舜.浅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9(16).

[2]李宏慧.基于非简单的失效独立的路径保护圆的抗毁性光纤网络优化设计[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

篇13

计算机通信技术包含两个方面: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泛指在计算机领域应用的相关技术;通信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手机、电话、电视等。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发展的动力,通信技术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

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特征

1、形式多样。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拥有更为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数据信息转换为各种图片、音频以及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比传统的通信技术只能传递文字信息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2、传输速度快。

计算机通信技术由于采用计算机二级制数字的传输方式,在传输过程中,数字信号完成的数据传输字符已经达到了960000字符每分钟,相对传统的通信传输更加快速[1]。并且随着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光纤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将来信息传输的速度还会加快。

3、安全性。

安全性一直是计算机领域重点强调的内容,也是人们最重视的一点。目前,计算通信信息在信息传递与接收的整个过程中,计算机都会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计算机通信安全性略有保障。但同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计算机软件系统漏洞多,容易被黑客等入侵,安全性不足。

三、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范围

1、信息处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企业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联系客户,进行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管理等都要依赖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能够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实现对这些数据信息的规范化控制,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其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管理工作等都需要应用到这项技术[2]。目前,大部分企业都会建立起局域网对内部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网络技术目前已经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的办公场合和公共场所,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除了公共场所的网络覆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实现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信息传递,方便人们的生活,提高办公质量。

3、远程控制。

随着家电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数字电视和家庭影院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通过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人们可以利用远程遥控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数字电视和家庭影院等的控制,方便人们的生活。

四、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网络安全

计算机通信技术经过漫长的发展,从有线控制发展到无线遥控,从单一的通信到多种终端设备互相通信,到目前为止已经能够实现全网兼容应用。3G业务已经取得了全国推广和普及,4G移动网络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也进入了初步构建阶段。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样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人口也是最多,计算机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非常光明,最具强力的应用应该还是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换句话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每个个人都将成为信息传输的终端,而我们这些终端的发展将反过来加快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程[3]。因此,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或许可以让我们像在影院观看的科技电影一样,看到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形成的立体影像。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网络管理体制中,通信网络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把网络安全放在首位,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包括网络管理、数据对象和通道控制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要确保网络信息、系统、联通和数据通道的完整性、保密性。

友情链接